高三化学温习不可忽略的小节

时间:2022-04-22 11:36:00

高三化学温习不可忽略的小节

摘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规范能力的因素是多种的,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化学复习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若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细节,规范教育将为时不晚。

一、搞统计,作诊断,明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

例如有机化学题答题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错别字方面: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消去反应写成“消化”反应,羧基写成“酸”基,苯写成“笨”,碳碳双键写成“炭炭”双键等。

2、化学方程式方面:分不清反应是用“=”、“”还是“→”,一般的无机化学反应用“=”,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的电离用“”,有机化学反应用“→”;没有注意生成物中“↑”和“↓”的正确使用;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反应漏写无机“小分子”,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用分子式代替结构简式。乙醇脱水生成乙烯,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应式有:

①C2H6OC2H4↑+H2O

②C2H5OHCH2=CH2↑+H2O

③C2H5OHCH2=CH2+H2O

④CH3CH2OHCH2=CH2↑+H2O

⑤CH3CH2OHCH2=CH2

3、有机物结构简式表达不正确:原子间的连结方式易写错位,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官能团不要简化,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2(少双键);缺氢少氢现象严重等。

4、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如怎样鉴别分子中有醛基?大多同学回答是,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少了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二、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讲究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为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示范化,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例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又如有的教师在说有机分子式时,将“碳”元素读成英文字母“C”,这种不科学的语言表明,化学教师注意严格的化学标准语言表达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不能把“试管”说成“玻璃管”,不能把“蒸馏水”说成“清水”。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焰色反应操作“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物”。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不要以为高三学生是无所谓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模仿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高三学生也不例外。如在书写有机结构简式时,教师为了快速只写碳链: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C-C-C、C-C-C,而学生则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种“示范”的影响,在考C试中就只写碳链而不配上氢。

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

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如(06全国I)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D.0.4mol•L-1

笔者在一个班级详细板演解题过程:

已知pH=1,所以c(H+)=0.1mol•L-1

根据电荷守恒有:c(H+)V+3c(Al3+)V+c(K+)V=2c(SO42-)V

c(H+)+3c(Al3+)+c(K+)=2c(SO42-)

c(K+)=2c(SO42-)—c(H+)-3c(Al3+)

=2×0.8mol•L-1-0.1mol•L-1-3×0.4mol•L-1

=0.3mol•L-1

结果可想而知:在板演过班级的学生基本能运用电荷守恒来解决这类问题,而没有板演的班级,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所以,教师“多讲”不如“多写”,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例如:怎样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答案:用试管分别取样,向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是:

如不这样强调,学生往往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盐酸没现象;或就回答加氯化钡。

又如,描述出稀HNO3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答案: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学生往往只写了其中一方面,教师要强调回答实验现象通常应从固体、液体、气体各方面观察,做到全面规范地表达。

实验现象描述的表达模式:

溶液:1、颜色由…变成…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混浊4、生成(产生)…沉淀5、溶液发生倒吸

全6、产生大量气泡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8、有液体溢出

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固体逐渐溶解

面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气体:1、生成…色气体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4、色味

语言表达的模式,经过强化以后,被学生掌握,根据语法启动理论,今后如学生要表达类似的问题,他们会自动生成语法,产生相应的句法结构,组织出合理的句子。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化学用语。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使学生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新制氯水为什么要用棕色瓶保存?

正确的回答是:“防止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而有学生却这样回答:“见光分解”。这样的回答很不具体,很不准确。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积累“化学词汇”,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比如,怎样描述物质的性质、怎样叙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年年题不同,岁岁题相似”。

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回归课本。如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怎么办?先用“毛巾”还是直接“水冲”?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倒数第二段,明确指出“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多种渠道,给学生“写”的机会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好多教师认为上课时间紧张,练不如讲,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学生肯定会了。其实学生只知意思,而不会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教师从严要求,营造各种环境,激励学生多写,在书写中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不但在课堂上要求“写”,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究错,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头进行反思,确保在考试中做到“错过的不再错,会做的不失分”。

4、巧用“错本”,给学生“练”的机会

错本,是教师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可改编成选择题等形式,作为例题或练习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例在讲PH试纸的使用时,教师结合学生以前练习的错误,编了这道题:

测定白醋的PH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B.用玻璃棒蘸取滴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D.先将PH试纸湿润,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E.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四、抓本质,提能力,培规范——突出实效性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以丰富联想为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如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教学:笔者第一次用“先总结再练习”方法教学。

设问: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图1图2

教师总结,图1用加热法: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给气体发生装置微热,若不漏气将观察到:导气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倒吸的水柱关键词为“浸液、加热、冒泡、水柱”。图2用液压法:塞紧塞子,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至漏斗中液面与试管中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键词“关塞、加液、静置、液面”。

练习: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图3图4图5

对图3学生的回答: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掉酒精灯有水柱产生;或到入水,形成液面差则气密性良好。图4、5他们无从下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本质,只是强化记忆,易混淆,新情景就不会运用。

于是笔者改变教学方法,即“给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应用”。但用同样的习题,在对比分析上化了较多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体体积有哪些因素?两种方法有何共同点?何时检查?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得出:首先形成密封体系(通过关塞或加水实现,所有的出气口均要关闭,但只有一头是“软”关)然后改变条件(温度或体积),使定量气体在前后有压强的改变,在“软”关一头产生明显现象,以达到检查气密性的目的;且检查气密性均在装药品前。这样学生明白其本质就是利用压强差,不管是何种装置,都是这样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图3、4、5都能轻松回答,在以后的练习、考试中,学生都能规范表达,因为他们理解了实质。

细节决定成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要求普遍降低,但对解题的规范、实际的动手规范等细节方面的要求却逐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规范的教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庆根.化学教师应加强语言文字修.化学教学.2006.1

[2]黄延旭.规范化学用语提高学科素质.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3

[3]江会照.从“首因效应”看化学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化学教学2006.8

[4]彭辉.中学化学语言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