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水世界十篇

时间:2023-03-30 01:43:03

未来水世界

未来水世界篇1

孟加拉国西南部的居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亲历者,海平面上升导致当地的土壤盐化,用泥土搭建的房屋在季候风来临时随时会倒塌。原以种植稻米为生的当地农民大量失业,涌入首都达卡,从事危险且薪水微薄的低技能工作。然而,目前有1300万人口的达卡也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与季候风的威胁。

加拿大科学家根据最新的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如果全球气候变化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孟加拉国的洪灾将增加40%。多伦多大学莫尼鲁尔・米尔扎领导的研究小组应用计算机模型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少量增加即会引起孟加拉国降雨量的激增,从而导致梅克纳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次数增加20%;而气温的进一步上升将导致恒河更大范围的泛滥,该国大量农田将在数月内被洪水淹没。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报道这一消息时说,“可以用来种植大米、蔬菜、洋葱及芥末的土地将显著减少,压在农民头上的将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压力。”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地区三大河流(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梅克纳河)的交汇地带,该国1/5的国土随时处在洪灾威胁之下。在最严重的1988和1998年,孟加拉国2/3的国土有洪水在肆虐。

孟加拉国只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诸多国家的一个举例说明。如同出现在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纳飓风,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蝴蝶翅膀”随时可能在地球任何一个沿海或海拔较低的国家扇起惊涛骇浪。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年初的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预测,本世纪全球温度至少要升高1.8到4.0摄氏度,海平面则可能上涨19到58厘米。报告描绘了全球变暖后的末日景象:北冰洋冰川将在2100年夏季彻底融化;墨西哥湾流流速将放缓;欧洲中部滑雪胜地的冰川将会消失;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由于夏季过于炎热,人类已无法居住;全球最大热带雨林南美洲的亚马逊生态系统会遭遇“巨大的生物多样化损失”;太平洋岛国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印尼的2000多个小岛也将淹没在海水中;全球干旱地区扩大,无力应对的非洲和南亚地区的旱灾将更加严重……

未来水世界篇2

转眼,我们便到了一个停车场,这里虽说是停车场,的一辆车都没停着,我有点奇怪,这么大个停车场,怎么可能一辆车都没有?就是这时,墙上正楷端庄的方块字特别刺眼,这里明明是日本,怎么可能会出现中文呢?我真纳闷,清水把车停了下来,对我说:“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吗?”我被这么一问,就更加纳闷了:“我根本就没有到过这里,我怎么知道这是哪啊?”“也难怪,告诉你吧,这,这是曾经你被害的地方。”清水的眼光里略带点忧伤,多愁善感是的说道:“当年,我们和其他国家顶级的科学家,刑事专家齐聚一堂在这里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不料被一群外星人发现了,要至我们于死地。他们的科技比我们的科技更发达一千倍,一万倍!而你,你为了掩护其他人安全撤离,中了他们研制的——精神昏迷弹,这种武器可使中弹者两小时内的记忆消失,就这样,你才会不记得的。”

“啊!原来是这样,那我只是失去了那两个小时的记忆,以前的科研成就应该都还没忘吧?”“如果这种武器的威力只是如此,那没有什么后遗症,不会影响你往后的科研工作。”“哦,那就好,对了,你说和我讲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吗?”“不,不是的,我要和你说的事在这里不宜说,请跟我来。”

未来水世界篇3

这种模式一旦实现,便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场景:早晨起床后,睡眼朦胧的你首先走向洗漱间,打开生活用水龙头洗脸漱口,让自己从迷蒙中清醒;洗漱完毕,你便打开饮用水龙头,接上一杯直饮水或者直接往杯子里冲上一杯咖啡,配上三明治、面包等,准备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将这种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质分开供给变成现实的,是一项名为“可再生能源的城市大热容水环系统”的技术。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湖南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研讨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建筑热能工程系“”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生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该系统。

“柴、米、油、盐、酱、醋、茶”,国人的开门七件事里,“茶”位列其中。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已有约4000年。无论是自饮品茶香,还是以茶待来客,茶文化已经变成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

要喝茶,就要烧开水。而使用电热水壶、电磁炉烧水必然消耗电能,使用燃气烧水也必然产生能源消耗。可千万别小看这一杯茶中产生的能耗。

在与中国有着同种爱好的英国,除了痴迷于喝茶,对于喝茶所产生的能耗也有着别样的统计兴趣。有数据表明,2011年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大婚时,爱喝茶的英国人因为观看婚礼电视转播,瞬时用电量最高激增至2400百万瓦,相当于100万个茶壶同时加热,这也创下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输配电网史上因为电视节目而使得用电量激增的第4高纪录。

再来看各种电器烧水的耗能。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家电耗电量也着实不小。实验数据表明,烧开1.6升水,电热水壶与饮水机的耗电量同为0.16度,电磁炉则为0.22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00克。以一个三口之家每天饮用6升水计算,一个月耗电量为18度,如果再加上洗澡、洗脸、做饭等必须使用热水的耗电,这个数据还会增加不少。更有精打细算的主妇们曾经算过烧气与用电哪种方式更省钱,得出的结论是,就烧水或是煲汤做饭来说,用电比用气更省钱。而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算,同样烧一壶水,用电排放约315克,用天然气排放约178克。因此差距还是很大的,从节能减排这方面来讲,使用天然气比用电要环保。

用电省钱不环保,用气环保不省钱。这样的矛盾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或许没多少人在意,但对于研究者们来说,这便成为一项可以探索的课题。因此,刘明生在“一杯茶”上打节能主意。在他看来,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喝茶就是其中一项。

“我在国外生活的这些年,发现年轻人喜欢喝凉水、冷咖啡,不习惯热茶、热水,尤其是在夏天。回国后,发现国内的年轻人也有这种趋势,茶已经不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从水龙头里流出能直接饮用的水,改变以往一定要烧水、要喝热水的习惯,将能量从电炉子、茶炉子里节省下来,这个数字将会非常可观。”刘明生直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城市采暖系统,地源热泵因环保节能的特性,在我国颇受热捧。它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采用热泵原理,从而实现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2010年,北京地源热泵的应用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平方米,2011年达到2600万平方米。但这种技术也存在安全隐患。据刘明生介绍,地源热泵因为埋管通常达到100多米,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出现后会不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也不能保证。

针对以上管网供热系统的这些情况,刘明生联系自己对于茶中节能的创意,想到了将冷热水及饮用水管道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三网合一的管沟概念为主要特征的“可再生能源的城市大热容水环系统”。

三网合一是指饮用水、生活用热水、中质水三个用水管道合为一体,通过一个管网实现。该系统运行流程如下: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后,只经过中水处理就进入城市水网,随后饮用水和生活用冷热水的处理开始“分道扬镳”。一般来说,饮用水只占人们所有用水量的20%,因此,饮用水方面只需要利用小型水处理机,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后,通过直饮水管进入用户家中,用户可从对应龙头里获得符合标准的直接饮用水;而占人们总用量80%的生活用冷热水通过另一根管道,经过热泵处理后,形成非直接饮用的水,用于生活中诸如洗碗、洗菜、洗澡、洗车等。

此外,用户利用该系统能够享受分质用水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且较电烧水节省一半能耗,还能充分利用排出的生活废水,通过系统内污水源热泵处理后,继续进入城区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因而清洁环保。

“该系统具有高效率、可再生的优势,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环保的生活,自卖自夸地说,它是一个造福社会的工程。”刘明生对自己的创意很自信,“说它高效率,是因为使用了以新型变频调速为核心的大功率智能取水控制系统,还可以利用泄水进行高差发电,并利用泄水水轮机带动取水水泵;说它可再生,是因为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地表水能源、地下水能源、太阳能、污水能源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

在刘明生的设想中,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通过大型水源或水环热泵系统提供用户冷热水供应,能够使用家用给水净化装置实现中高级水处理,而生活废水还能够通过中水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地灌溉和景观喷泉。“与现有城市管网相比,使用该系统能降低城市供热、供冷与生活用水能耗20%至50%,大大简化城市市政管网系统,降低20%至60%的城市管网建造成本及运营管理费用。”刘明生说道。

在现有配套成熟、开发充分的市区建设这样一个大型系统,刘明生也直呼不现实。“老城区内管网密布,大多历史悠久,要推倒重建或是改造起来完全不可能且没有必要。”他强调,“这个系统比较适用于尚在规划和开发中的新城区,且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论证和实践研究,因此这个系统目前仍然只是一个概念。”

科研与实践不同,将一个科研概念转化为实践,再应用于市场,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该系统仍然有不少技术细节需要完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需突破。“室内水处理环节是难点,因为水管涉及到两套系统,包括一套净水系统,一套中水系统,这就需要协调给排水、暖通等很多专业来共同研究,不是一个学科能解决的问题。”刘明生介绍道。

未来水世界篇4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城市的生活发展离不开水。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约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其中,如何保持城市的绿色呼吸。丰富和发展缘水而居的城市文明,促进和保持人、城市和地球母亲的良性互动等内容,无疑将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中的重要内涵,而“水"SL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生命。在今日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水的功能性需要更具有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水与城市的科技文明成果也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交流和发展,为和谐人居、生态人居、现代人居储存丰富营养,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预计将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总投资达300亿元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的最大规模。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在很多地方都诠释了“水元素”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意义。 世界水理事会馆负责人格尔・博格坎普表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一个城市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质量。

他说,这是世界水理事会第一次在世博会这个平台上参展。

世界水理事会馆位于国际组织联合馆内,内设“迷你”电影院、互联网角、儿童角等,最特别的是馆的地板上绘有一座城市,一条蓝色的河流从城市中穿流而过。

“这个馆的所有展览都是试图向游客们介绍水N-A类生活的影响。通过这个馆,我们希望参观者能对水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与此同时,让他们也对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水问题有所了解。”博格坎普说。

他说:“我们还要通过这个展览让孩子们意识到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希望年轻的参观者,能够在人生较早的时候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中国正面临一些水资源方面的挑战,比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但同时,这些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问题。”博格坎普说。

未来水世界篇5

[关键词] 世界粮食预测 中国粮食进口 粮食安全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粮食问题日益严峻,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世界粮食贸易环境也颇不景气。因此,粮食安全将关系到人类能否有一个持久稳定、和平的生存环境。

一、近中期世界粮食产量的估测

世界对未来食物供应状况的忧虑,主要出自对未来食物需求趋势的估计。对食物需求起决定作用的有两个因素:人口增长和收入提高。据估计,在2025年左右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将从1985年的75%上升到83%。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将从现在的31%增加到57%。 国外对世界未来粮食生产的前景有很多不同的预测。

“常规派”认为由于土地开垦逐步向条件更差的地区转移,进行灌溉的难度增大,一些投入物的报酬开始递减,因而今后增产粮食主要应当是国内的问题,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乐观派”却认为从食物的实际价格、卡路里消费水平和人均食物占有量等指标看,世界的食物供应情况应逐步走好。同时他们对2010年作了预测,假定人口增长率从1994年的1.74%下降到2010年的1.4%,而食物增长可保持每年1.8%到2.2%的速度。到2010年,全世界谷物的生产量可达到26亿吨,全球粮食的供应将足以应付需求的增长。

另有以世界观察研究所L.布朗为代表的“悲观派”认为由于资源退化,粮食增产的速度从过去的每年3%下降到近10年来的1%。食物的来源只剩下改进土地的生产率一条了,但这又受到农业技术储备减少、人的需求转变、水资源限制、肥料报酬率下降、土地面积减少、因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而“造成社会分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估计,粮食供求形势可能更加趋紧,到2030年世界对进口谷物的需求量超过实际可供应量5.26亿吨。

布朗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当中国持续地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时,他的粮食匮乏将成为世界性的匮乏;他的耕地及灌溉用水的短缺将成为世界性的短缺……”其轰动效应为世人皆知。

二、中国粮食生产情况和中国粮食供需状况预测

1.中国粮食生产情况。下面图示显示出2007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5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5年增产。

资料来源:龚锡强,《2008年中国粮食形势展望和对策分析》, ahnw.省略

2.中国粮食进口概况。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局面,供求大体平衡,未来几年里,中国粮食生产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虽然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收入变化导致的消费结构调整意味着我国近期内不会出现粮食需求高峰,再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粮食储备,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粮食产量的波动反映强烈。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不足以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更不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3.2000年~2030年中国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的相互影响。从历年国际粮食贸易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2%~14%左右。考虑到今后粮食贸易的扩大趋势,这一比例可以提高到14%~16%,由此得出我国粮食进口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比重。详见下面两个表格:

注:方案一、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1.8%的速度增加。

方案二、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2%的速度增加。

方案三、2000年到2030年世界粮食生产以平均2.2%的速度增加。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未来作为粮食进口国对世界粮食市场将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但不像国外某些学者描述的那么可怕。中国始终以提高粮食自给率为目标,注重积极而努力的提高本国生产水平,并非完全依赖国际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90%左右的自给率,就是非常高的自给率。中国若能实现90%的自给率,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中国进口粮食的规模未来会是多大?有没有粮食进口的警戒线?它应当设在何处?粮食作为特殊的商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平衡缺口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挥比较优势,在充分挖掘国内资源,立足自己解决粮食供给的基础上,适当进口粮食。实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管齐下的方针,解决我国粮食供给不足的矛盾,平衡供求缺口,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总体思路。

未来水世界篇6

二十一世纪中叶,天空格外的蓝,空气格外的清新,阳光更加灿烂。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人类开发太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人们出门开汽车再也不用担心交通阻塞了。汽车假如在公路上碰到了交通阻塞,只要按一下按纽。汽车两旁自动伸出“翅膀”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忽高忽低,那别提有多方便了.不过,也许你会担心,城市的空气比现在的污染更大了吗?其实,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们聪明的科学家早就解决了,其实汽车使用的全部能源是用水和空气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当汽车开起来时,空气不仅不会污染,还会将空气和水转变成源源不断的电源并提供能量。

未来的世界不仅汽车发生了变化,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在未来的城市和农村里,到处鲜花盛开,树木郁郁葱葱。沙漠变成了绿洲,到处都是牛羊。再也看不到沙尘暴,几乎在哪里都看不见一点垃圾或灰尘。因为这个问题,人们早就发觉了自己以前不保护环境对人类的危害,所以人们下定决心改掉坏毛病,自觉保护环境。另外,也不需要环卫工人扫地了,而是使用新发明的“机器人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是由机器人来操作将灰尘吸进去,将垃圾清除之外它还能在水面上清理垃圾……环卫工人也不再是我们了,而是用科学家发明的机器人来帮助我们分担责任。未来世界,我们不但能预知自然灾害还会进一步了解宇宙,有更多新的发现和发明……

未来世界,没有饥饿,没有战争,人类和平相处; 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繁荣。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未来世界

未来水世界篇7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世界会像梦想的那样美妙,

啊,我爱我的口琴。

吹起我的口琴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世界会像梦想的那样美妙,

啊,我爱我的口琴。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世界会像梦想的那样美妙,

啊,我爱我的口琴。

吹起我的口琴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世界会像梦想的那样美妙,

啊,我爱我的口琴。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世界会像梦想的那样美妙,

啊,我爱我的口琴。

吹起我的口琴

来自大自然的精灵,

你是自由之神赠与我的礼物,

你的歌曲,

诉说着自然的美好,

高歌着未来的美妙,

愿音符,

是溪水中跳跃的碧珠,

愿五线谱,

是在风中舞动的春藤,

啊,

吹起我的口琴,

未来会像想象的那样美好,

未来水世界篇8

我个人认为,就未来的中长期趋势看,中国农产品价格将保持目前的高位和温和上升态势。其理由是,在科技没发生重大进步和变化条件下,中国未来农产品(粮食)总供给增加将会是在“三个成本不断推升的前提下”实现:

第一个农产品成本推升要素仍然是劳动力价格。农业用工价格仍将不断上升一个时期;这是过去5-10年已经发生的事实。

第二个农产品成本推升要素是农地租金和价格。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短期内主要是共生资本进入,长期是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必然推高农地租金,更重要的是,过去传统农业家庭经营条件下农地成本是以影子成本形式存在的——并未完全进入成本的会计核算,从而对农价的影响不大。现在的农地价格(租金)的上升都是要进入产品成本核算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工商农业企业一定会通过价格手段把其支付的高额租金收回并实现盈利。由此决定了未来农地租金上升从而推升农产品价格的趋势明显和必然。

第三是水价。农产品总量供给是水土条件相匹配的统一过程,我们现在对“地”有足够的强调和重视,对“水”开始强调和重视但仍然不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大、用水效率不够高是显见的事实。除了发育更多更好的节水技术措施(这本身也体现为水的成本)外,提高农用水使用效率的“看得见、摸得着、负面小、行得通”的办法还是要通过水价来调节。因此农业用水“无价变有价、低价变高价”的趋势将是必然。

后两个农产品成本推高因素是新近变得更为凸显的因素。假定没有其他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因素的介入,这种情形下,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农产品价格走低的判断很难令人信服!

未来水世界篇9

夏延民

从自己出发,用眼睛所及画一个圆,那就是看到的世界。从精神出发,用理解到的经纬度在远端画一个圆,那就是拥有的世界。眼睛所及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精神感受到的世界,理解到的世界,是外延的世界。现实世界的大小,是实实在在能够感知的,精神的世界,是灵魂飞到天空后感受到的。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可以看到也可以感受到。但这些仅仅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极小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来自于那些丰富的精神中,是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步构建的。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人的精神永远大于现实世界,所以精神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走多远。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困顿,往往来自精神世界的狭窄。当精神世界塌缩比现实世界还要小,这时候人的精神就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当中。物质世界是很难突破的,所以才有了愈得大解脱,非要大解放。解放狭隘的现实世界,必须要有山高水阔的精神世界来完成。

拓展眼界是指精神上的,只要精神上得到和解放了,才会有眼界的延伸。如是,精神世界才是一个人真实的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自于人的想象和探索,这些精神上的宝贵财富,推动了人类突破现实世界的羁绊去追求美好。很多时候,精神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指知识。灵魂有了高贵的精神,才能见所未见,知所未知,得所未得。

精神世界是在物质世界中不断修炼得到的。只有登上精神的高峰,才能抛下物质的小世界。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精神世界也是永恒和传承的。从远古人类渐渐直立行走到如今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宇宙这个角度看,人类的精神世界一直是叠加向上的。这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的过程,也是精神世界开疆扩土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生命放之于宇宙可以说是“渺小如尘。”但人的精神世界却庞大无际。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精神世界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的进步。 同时也无限的推动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扩展。人的精神认知,一直在扬弃和发展中进步。佛说:大千世界。这里即指世界的广阔,也指精神的广度。大千世界处处在,一滴水也是大千世界,一粒尘也是大千世界。如何感知这大千世界呢,唯有精神。所谓“即非世界”乃是指所见并代表所知,以为这个世界够大了,其实这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精神世界的修炼是无穷无尽的,更是无边无际的。所以,精神世界永远处于变动中,感知的进步中。

一花一世界。内向性的自我修为,与外向性精神感知是同步的。理解自己,理解人,与感知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内向性的提升,就不会有外向性精神的飞升。所以,精神世界构建的过程也充满了艰辛。悟的过程是艰难的,难在人很难了解自己。升的过程也是艰难的,难在人站在什么样的精神高度来看待世界,拓展世界。

未来水世界篇10

一方水池,平淡无奇。

像是个大号游泳池,只不过装了相当于“水立方”主泳池6倍的水。

这里是上海交大的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海洋工程水池”是一片仿真海洋,0.5米高的波浪,对1:100的模型而言,就相当于50米高的巨浪;池中加米最深处,相当于4000米深的深海洋底。

建筑规划需要沙盘,飞机设计要有风洞,海洋工程需要这么一座水池。那些曾令中国人自豪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下水前都曾在这里预演过。

水池中,“海洋石油981”的钻井平台模型格外引人瞩目。

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深水油气作业经验的积累,世界海洋油气行业对深水概念的界限也在不断改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它已经从超过300米水深发展到现在的550米至600米以深。

如何跟上世界深潜的节奏,乃至进入领先位置,考验着中国人。

从313到3051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深海的认识正在越来越深。

自1947年美国成功钻探人类第一口海上油井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逐渐从浅海扩大到100至500米的中深海域,500至1500米的深海、超过1500米的超深海,今天先进国家的力量已经集中在3000米以下的“超级深海”。

“目前世界海洋油气事业集中在深海甚至1500米以下的超深海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陶维祥对本刊记者说,随着海洋油气事业的进步,专业领域常用的“深水”一词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深水最低界限为100米,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使用300米至今。但2003年美国矿管机构又将深水区定义为水深大于450米。

墨西哥湾见证了人类探索深海的过程。1975年,壳牌公司在密西西比峡谷水深313米的地方发现海洋油田,墨西哥湾的深海油气开发由此发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类油气勘探一直没有超过500米。

陶维祥说,一直到1997年以前,墨西哥湾1200米以下的勘探井还不多。但是到2000年,这一地区已有一半以上的勘探井超过1200米,两成超过1800米。人类海洋钻井的纪录从1996年的2320米也快速增加到2003年的3051米。

伴随勘探水深纪录的刷新,海洋油气田开发的纪录也迅速变化。

1999年,在巴西出现了1853米的世界最深开发纪录。2000年,在墨西哥湾出现了1481米的纪录,但2002年,墨西哥湾的世界纪录就变成了2197米。

目前从开发成熟度讲,世界海上产油区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中东的波斯湾,欧洲的北海,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等海洋油气田。而非洲,南北美洲、北大西洋海岸、地中海沿岸、澳洲以及欧亚大陆架等广阔海域的海洋油气勘探和开采正方兴未艾。

墨西哥湾、西非的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已经成为深海油气开发的主要战场,那里90%的海洋油气取自深水海域。美国地质调查局和世界能源署曾预测,未来世界海洋油气储量44%来自深水,总量可能超过1000亿桶。

深海油气勘探往往需要耐心。再以墨西哥湾为例,1995年之前的几乎20年间,深海区域的发现非常缓慢,在90年代初期的年均发现数量还出现过下滑。但1996年起就开始成倍增长。

海洋的未来

“懂得海洋开发的人,会把‘981’同航空母舰一样看待,这是开发海洋最重要的装备。”在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魏跃峰说。

不仅仅是“航母”,一支“深海舰队”正在成形,并在世博会上悄悄“亮舰”。在上海世博会石油馆展厅的一个角落沙盘上,有3艘造型特殊的船模型:其中一艘是“海洋石油981”,另外两艘是“海洋石油720”深水地球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201”深水铺管起重船,它们分别承担深海油气勘探、开采、运输环节。普通观众或许只是走眼而过,但将来汽车里烧的燃料或许正来源于此。

“交大水池主要模拟的就是被列为世界三大恶劣海域的中国南海。”魏跃峰的同事许鑫表示,这样实验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除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深水试验池,目前中国海有两个大型海洋工程建造场地:青岛海洋工程场地以及正在建设的珠海深水工程场地。中国最早开发成功的荔湾气田的生产设施大多来自后者。

全球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田已占60%以上,特别是水深500米至1500米的深海油气勘探,已成为多数海洋油气经营者重要战略资产的组成部分,深水是未来世界能源的主要接替区。

而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则认为,2020年,原油进口就可能占消费量70%至80%,中国急需寻找一个能源接替区。

另一方面,中国造船市场目前严重产能过剩,借助海洋工程转型,成为一个历史契机。而且“十二五”的关键词就是“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把海洋工程设施列入“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新兴产业中,重点发展海洋油气钻采装备。

9月1日至3日举行的第8届中国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展览会,同期举办了2010中国海洋油气钻采与工程装备高峰论坛,论坛主题即为“加快造船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海工装备创新发展”。

根据德国劳氏(GL)的信息,当前中国有15家船厂投资了大约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海工业务。

从2100到5700

“深水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高成本、高技术、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正是由于深水油气勘探储量规模大、产能高形成的高回报特点才促使人们不断地向深水发起挑战。”陶维祥分析说,开发资金明显增长已经成为深水区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特征。

“例如2001年已经投入开发的西非吉拉索尔油田的开发投资就高达28亿美元。”陶维祥说,由于恶劣复杂的环境和地质储藏特性,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向来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以及高回报的“四高”特点。

今年发生在人类深海油气开发的发端之地

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就印证了高风险的特点。而随着深海海域竞争日益激烈,其准入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深海工程仍是人类尚未完全掌握的一个尖端技术,其复杂程度甚至高于航天工程。比如,人类已经建立了航天空间站,但水下空间站的建立尚待时日。

墨西哥湾一场138天的灾难和一份46页的报告提醒人们,深海仍存在着人类技术的许多盲区。

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在这个技术梯队中,欧美企业处于第一军团,是海工设计和关键设备供应商;日韩和新加坡在第二军团,扮演总建造商的角色,中国尚在第三军团,以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这一情况在“海洋石油981”的舾装阶段尤为明显。所谓舾装,是指船体主要结构造完之后安装锚、桅杆、电路等设备和装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