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1:53:12

卫生学

卫生学范文篇1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的育人作用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学生的道德品格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在食品行业快速流通的国际形势中,高校应积极转变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教学进行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切实可行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引领做到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因此,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食品安全性事故频频出现,社会关注性极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把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门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学科相融合。每个实验项目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其合理融入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门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理解,更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目前,学院开设的实验项可分为两个部分:①经典的传统实验,如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食用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的测定等。在进行该类实验项目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短视频及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将地沟油事件和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②综合性实验项目,如营养调查和膳食计算评价、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等。在进行此类实验项目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把饮水大肠杆菌中毒、镉大米事件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等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卫生学范文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探索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是我校为了培养食品专业高素质人才而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此专业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过程中,本门课程自始至终都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主要阐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机理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1]。该课程不仅是与微生物学、分析化学、食品毒理学、生产管理与控制等多种课程相互交叉的科学,是从事食品的生产、检测、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2],而且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以及应用性的一门主学科。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食品生产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安全的卫生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3,4]。本文从课程内容的分析、讲课方式方法及考核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教学改革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及对策。

一、《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图书选择及教学背景探索

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史贤明主编于2003年3月出版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该教材编写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较新颖、结构较合理、每一个章节的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措施,并根据食品的生产、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的整个食物链进行安全控制的理念,对每一个环节的危害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解决的办法。另外,本教材又对消费者关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的良好生产规范”等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教材在最后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方法以及对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相关的管理机构。

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

1.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食品在国内乃至国外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它涉及到的是食品的生产、开发、管理、运输以及销售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将现有的教学模式转向实践应用型模式,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组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5,6]。另外,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以最大程度保留天然食品的营养成分,不断提高加工食品的营养,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7],同时还可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范畴和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食品安全隐患源、检测鉴定手段、评估方法、管理法规的制定等,为未来进一步学好其他的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个人卫生是指良好的健康习惯,如洗澡、着装整洁、经常洗手等。良好的个人习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食品在加工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的验收、加工、存储、运送、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有良好个人卫生的健康员工进行操作,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和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学生在接触生熟食品时及进行温度测量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需重新洗手,预防交叉污染;告诫学生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切从自身做起,并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介绍,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热情。

三、《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案

1.理论教学的改革。首先应建立教学模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授课,渐渐丢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该门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从教学的主要内容出发,建立多种教学模板,根据理论基础、实际的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课堂授课方法,来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新内容,开拓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另外,利用多种教学工具(粉笔、PPT、电教视频等),来取代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本课程的实习试验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安排。首先,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食品企业,尽可能让学生参加食品安全生产实践,使学生了解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并初步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其次,通过组织学生到食品加工厂或食品流通场所进行调查研究并取样,进行农兽药残留、添加剂超标使用等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风险预警和安全性评价。

2.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思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可以开设食品质量综合性实验或一般家庭饮食安全的调查分析设计性实验。食品质量的鉴别试验可以由学生来选定鉴别的食品,学习该食品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并对该选定食品进行测定,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上述试验不仅可以培养出学生查阅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能力,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对本课学生而言,案例教学也是《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传授国内及国外食品安全与卫生的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中的相应措施,使学生对国内乃至国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将这些事例结合理论应用到课堂讲授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食品、食品质量、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毒理和食品安保的概念和内涵。

4.视频教学。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某些优秀的视频资源,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如“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谨防祸从口入———食物中毒防护知识”、“食品添加剂”等,通过视频播放不仅可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而且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5.考核方式。本课学生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其次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考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过于单一,学生在考试前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都是死记硬背,期末搞突击,不能有效、充分地复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仅以写论文或综述的形式来考核,不仅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无意中教会学生从网上粘贴复制,相互抄袭,根本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因此,加大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关键[8]。笔者认为考核可以按照闭卷考试占40%、课堂讨论形式占20%、食品安全卫生实验设计占30%、上课考勤占10%的比例进行,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达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更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主要阐述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预防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预防措施,掌握食品安全卫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了解各类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问题以及一些基本实验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

[2]李梅,胡文娥,王凯,董华强.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8,(3):67-68.

[3]纵伟,刘艳芳,郑坚强,景建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1):87-88.

[4]张拥军,潘秋月,周建勇,李佳,朱丽云.关于质检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41-442.

[5]王天梅.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248-249.

[6]韩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刍议[J].物流科技,2011,(2):132-134.

[7]李新生.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J].食品科学.2003,24(08):250-255.

卫生学范文篇3

设计综合性实验,并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到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为了体验更符合实际职业环境中所面临的状况,教师可以联合预防医学其他专业的课程来设计实验,让学生能够更真切更整体的接受知识和解决问题。在职业有害因素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联系与工厂和作业工人之间进行交流,现场展示职业有害因素和防治方法。了解一线作业工人实际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实地采集样品,再进行分析,这样就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的课堂知识。还可以联系职业病医院,让学生有机会能够看到职业病的体征及症状,增加感性认识,把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标着重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不仅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只理解和应用劳动卫生学相关技能,还应让学生能够同时融合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等相关预防医学的知识,来应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型实验是指通过教师给出实验题目或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设计提出实验题目,先由教师对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实验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有实际意义的可行的实验,由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一起准备,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独自完成实验[2]。比如可以设计某造鞋厂出现苯泄漏,引起厂内工人急性中毒,并且泄漏的苯还污染了附近居民区的饮用水源。泄漏事故发生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应如何处理现场的人员救治;如何对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物资进行调配处理,才能有效防止事态的发生发展。处理这些事件的具体过程,可以通过模拟现场,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传授。这样能让学生对预防医学,尤其是劳动卫生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给予评分实验考核可以端正学生实验态度,提高观察和解释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思维[3]。由于现在执行的考核方式是在实验课结束后,对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评分,这样会导致少数学生存在侥幸心理,采用抄袭的方式来应对实验课的考核。因此,笔者建议能否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抽签决定,并在规定的时间独立完成,并写好实验报告。教师的评分由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四个部分所组成。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克服学生仅希望得到一个实验结果的心态,让学生把注意力也发配到实验原理和实际操作中,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心态。

卫生学范文篇4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学;思政教育;思想道德;全程育人;教学

1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饮水和食品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人们期盼可以居住在干净的环境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喝着清洁的饮水,吃着安全放心的食品[2],在此背景下,《兽医公共卫生学》这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应运而生。本课程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课程特点,以课程专业知识为主线,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以小视频、时事热点、新闻动态等形式穿插于课堂授课过程中,或作为课堂导入的“引子”、或作为佐证论点的案例、或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等。如《长江保护法》、“限抗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的疫苗研发进展等。通过形象生动的小视频和新闻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趣味性,同时引导学生遇到疑问时可求助权威网站和专业文献,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1.1培养敬畏法律之心

我国是畜禽和水产养殖大国,长期以来,在养殖环节中大量使用抗菌药物,随着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加剧了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了动物性食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给人和动物健康带来了极大隐患。针对此现状,农业农村部颁布了“限抗令”,即饲料生产企业将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近年来,针对抗菌药物滥用的纠偏行动从未停止,早在2012年,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就已实施。通过介绍“限抗令”,向学生传达抗菌药物不可滥用的基本理念,作为兽医专业的学生,更应向亲人朋友宣传不滥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学生将来若进入动物养殖或动物疾病诊疗行业,也需在从业过程中谨慎、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专题综述10避免人类最终进入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1.2培养民族自信心、敬畏自然之心

在“人畜共患病概论”的课程引入部分列举近年来危害严重的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影响全球的新冠肺炎,展示全球各国新冠肺炎疫情现状,提出问题:“为何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而个别西方国家的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从制度优势、防控策略、民众配合等方面进行对比)。做出小结:制度优势让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初发现疫情的武汉,在全国各地救援队伍的共同努力下,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体现了“中国速度”;疫情中各行各业特别是医护人员表现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又如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2003年的SARS,都是由来自动物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警醒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动物防疫检疫”部分链接中国新冠疫苗研制进展,提升专业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动物防疫技术”中“疫苗免疫接种”链接我国研发生产的新冠疫苗,利用雨课堂先让学生回答截止授课时我国已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共几种?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疫苗?之后与课堂知识进行融合,对疫苗类型进行具体介绍。目前全球已投入使用的14种新冠疫苗中,有7种来自中国,分别是5种灭活疫苗,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1种重组亚单位疫苗。其中中国国药和科兴生产的两种新冠灭活疫苗被世卫组织列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疫苗库,这意味着我国生产的疫苗将用于世界上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全球抗疫做出的巨大贡献。另外,由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雾化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Ⅰ期临床也取得了预期成果,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吸一吸”即可完成疫苗接种,并且可同时获得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重保护”。这里再向学生科普疫苗的研制流程,指出其中的难点,如RNA病毒易变异、不易找出免疫原性强且有保护力的抗原等,但我国科研机构克服重重困难,将疫苗的研制周期从常规的5~10年缩短至1~2年,不但让我国人民及时接种上疫苗,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做出了“中国贡献”。

1.4培养科学伦理和辩证思维能力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梦想,凭借科技发展,这一梦想已接近实现,我国科学家现已下到1100m深的海底,宇航员也已在外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未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会越来越广阔。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此播放小视频“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指出基因编辑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但如何规范合理使用,而非脱离伦理框架滥用?饶毅院士对此事件的意见是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编辑缺乏临床必要性,而且将会产生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被编辑的基因会随着遗传在后代中流传,影响人类基因库,破坏人类基因的多样性。针对此事件,国家卫健委随即《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针对基因编辑等生物医学新技术,进行分级管理,理清“灰色地带”,同时解除因噎废食担忧,避免因为偏激导致新技术不能发展、无法应用。通过此事件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医学新技术,不能只看到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因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认为其是洪水猛兽,其中的关键是人类如何利用它,只要在法律和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那么新技术必将造福人类。

2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2.1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随时更新案例故事,让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兽医公共卫生学》内容非常广泛,是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用全局观、整体观将多门先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密切关注本课程相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时动态,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将新知识如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等更新整合到课堂学习中,另外,关注行业动态对增强学习趣味性也大有裨益。如本文提到的一些例子,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的研究进展等。通过这些新鲜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行业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纸上谈兵”。

2.2选择合适的小视频、小故事、新闻热点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艰涩难懂的知识经过专业团队的制作,形成动画或小视频,变得通俗易懂,加上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展示方式,观看后让人印象深刻。授课过程中选择与课程内容契合的小视频、新闻热点或小故事作为引入课程的方式,可在课堂开始时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增加学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提升学习效果。但网络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在选择时一定要甄别和遴选高质量的学习内容推送给学生,选择权威网站,如中国大学MOOC、食品伙伴网、央视网等。

2.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兽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行业自信心

本课程是传统兽医学向现代兽医学转变过程中由兽医学与医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公共卫生等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兽医学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保障动物健康,其内涵已拓展为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人畜共患病防控、生态平衡、兽药残留与耐药性监控、生物安全等,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认识到我国兽医从业者未来的使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物医生,在“同一个健康”理念下,兽医工作者的工作关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环境、健康的动物和动物食品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前提,兽医工作者的责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大,兽医行业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

3小结

卫生学范文篇5

【卫生学校;青年教师;培养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摘要:2001~2015年,要压缩中等医学教育,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具备的条件,可保留部分中等卫生学校;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卫生学校可在并入高校或独立升格后,举办普通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等卫生学校较多的地区,对办学规模较小、服务面窄的学校应做相应的撤、并调整。这使各卫生学校面临严重的形势,挑战和机遇共存。这就要求各卫生学校重视内涵建设,力求树立品牌和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是关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长远发展的大事。笔者结合当前卫生学校实际,就如何培养青年教师作了如下思索。

1提供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青年教师刚跨出校门,踏入社会,要安心教学,首先需要的是相对稳定的衣、食、住、行和工作环境,学校应在这方面多为他们着想,尽量提供方便,营造较为舒适的校园环境、建立相对合理的用人及薪酬制度,使青年教师到单位后能尽快地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中。除此之外,还应引导青年教师心得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其熟悉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自豪感、激发工作热情和潜能;应构建相对完善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青年教师施展才能、提升专业地位搭建平台,这样才能使青年教师,非凡是优秀青年教师感受学校的内在魅力和凝聚力,更加爱校爱岗,为学校发展尽力。

2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新职教观

由于卫生学校的青年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即使毕业于师范院校,多数也对职业教育知之不深,故在其踏上卫校讲坛之初,应引导他们尽快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新职教观念,对其认同、适应职业角色及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过程看作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和人格外塑的过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1]。而今则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启发和引导,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并习惯于终生学习,使学生在其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能不断学习并运用各种新知识,应对各种情况。

作为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师们还必须充分熟悉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特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观念。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能获得一定的职业岗位,能胜任职业工作的人,应使培养对象成为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本领、终生学习有基础的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技能性、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等特征。青年教师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尊重,争取成为学生热爱和信任的朋友,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帮助;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既重视基本素质培养,又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为成为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

3培养并提高专业技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卫生学校青年教师应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水平考试及能力测试等,方能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合法执教。除督促青年教师达到上述基本要求之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其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及教书、育人、科研等几方面专业技能的培训。

3.1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

卫生学校教学工作有别于医学院校,主要培养中、初级卫生技术专业人才,贯彻的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观,一般专业多、课程多、类别多、内容多,要求青年教师一专多能,最好是多专多能,理论和实践并重。俗话说摘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当今时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学科专业不断调整变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应用,激励青年教师迅速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以广博的学识充实自己、丰富课堂,不仅有“一桶水”,而且有“源头活水”,方能常教常新,带领学生不断进步。此外,青年教师应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尽快学会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将自己所知变为学生所懂、所用。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有计划地布置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的青年教师医教结合、考取执业医师(药师、护士)资格、外出进修学习等,方能促使青年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动手能力,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3.2班主任能力的培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必经之路[2]。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承担班主任工作可以使其比单纯教授某一科目更加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更多地应用自身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去帮助学生成长;同时因管理学生而更多更好地和全校各部门接触、协作,尽快地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之中,这样既提高专业技能,又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对自身的全面发展有较大的促进功能。学校应对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相关培训,对初次任职的班主任多予以指导、帮助,确保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

3.3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训

医学教育探究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卫校教师在做好教学、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同时搞好教研、科研,既可总坚固践中的经验、教训,又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同时,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使思维在碰撞间擦出火花、激发出灵感,探索、总结更多经验,从而使教育和科研相互促进,进入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对于青年教师,各卫生学校应根据其能力和特长,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布置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进行指导,避免探究中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同时应以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他们,以健全的教(科)研制度规范、激励他们,使他们杜绝开展教(科)研工作是为了晋职晋升的功利之心,熟悉到教师应以此体现自身的专业地位和个性,满足自身的自我实现需要及成就需要,这对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而言都是双赢的好事。

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需要卫生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相关人员大力支持,加上青年教师自身积极努力,方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从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卫生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卫生学范文篇6

市地处南部、北端,是全国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市现辖4个管理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镇、576个行政村,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总人口111万。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经济和社会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行综合体制改革前,由于整个医疗卫生都是由政府包办,机制僵化,经营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卫生院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为此,从1996年开始,该市本着"提高市一级、搞活镇一级、强化村一级"的原则,对20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70%。该市的做法是:

1、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因院施策。改制前,该市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公布于众。在改制过程中,由市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卫生院进行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对购买者进行资质和能力审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在改制形式上,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因院施策,改制的20家医疗单位,竞价出售12家,定向出售7家,兼并1家。

2、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人员。该市对改制前已退休的职工主要采取三种安置方法:一是镇政府用原卫生院事业费继续支付其退休费用;二是卫生院及退休职工共同投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三是在退休职工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对在职职工的安置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一是继续在医院工作;二是自己开诊所;三是自谋职业。医院改制后,有关善后工作及债权债务由所在镇政府统一处理。出售卫生院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支付退休费和偿还卫生院所欠债务。

卫生学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场所;宾馆;公共用品;卫生监督监测

宾馆是人们日常旅游的栖息场所,其卫生条件与健康密切相关,卫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宾馆卫生情况虽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进一步了解常州市宾馆卫生情况,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预防突发事件以及疾病的发生。2020年7月,对某区50家宾馆进行了卫生学监测,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020年7月,常州市某区对辖区范围内宾馆进行抽检,共抽检50家,占全区宾馆数的18.1%。包括省里双随机抽取的25家和按片区及往年情况简单抽取的25家。

1.2方法

采样及检测工作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卫生监测技术规范》[5]相关标准开展,根据不同营业面积、不同量化等级(江苏省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50家宾馆进行分组。检测项目:毛巾pH值、毛巾及床单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仪器:pH计(PHS-3E)、高压蒸汽灭菌器(LS-50)、生化培养箱(250B)。结果判定主要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6],即棉纺织品pH值在6.5~8.5,棉纺织品细菌总数≤200CFU/25cm2,棉纺织品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50家宾馆中,营业面积<1000m2的26家,1000~10000m2的22家,>10000m2的2家;宾馆量化等级为A级10家,B级21家,C级19家。

2.2指标合格率

毛巾:pH均值为8.15,中位数M(P25,P75)为8.20(7.95,8.30),合格43家,合格率为86.00%;细菌总数均值为95.40CFU/25cm2,中位数为70(60,90)CFU/25cm2,合格44家,合格率为88.00%;毛巾、床单: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50家,合格率均为100.00%;床单:细菌总数均值为107.20CFU/25cm2,中位数为90(70,100)CFU/25cm2,合格数44家,合格率为88.00%。

2.3不同规模宾馆指标合格率

26家营业面积<1000m2宾馆毛巾pH值、细菌总数及床单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76.92%(20/26),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22家营业面积1000~10000m2宾馆全部指标合格率100.00%;2家营业面积>10000m2宾馆除毛巾pH值合格率为50.00%(1/2)外,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不同规模宾馆毛巾pH值合格率(χ2=7.51,P<0.05)、毛巾、床单细菌总数合格率(χ2=6.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不同量化等级宾馆指标合格率

A等级宾馆全部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B等级宾馆毛巾pH值、细菌总数、床单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95.24%(20/21),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C等级宾馆毛巾pH值合格率为68.42%(13/19),毛巾、床单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73.68%(14/19),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不同量化等级宾馆毛巾pH值合格率(χ2=7.99,P<0.05)、毛巾、床单细菌总数合格率(χ2=6.0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出游的人数及频次也有所增加。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作为重要的公共场所,其公共用品可能成为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载体,从而造成传染病的接触性传播[7-8]。落实住宿场所公共卫生用品消毒灭菌,加强住宿场公共用品用具监督检测对疾病预防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常州市某区50家宾馆毛巾、床单等公共用品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毛巾、床单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均合格,部分宾馆毛巾pH值、毛巾及床单细菌总数有不合格。进一步分析发现,毛巾床单的细菌总数合格情况与宾馆规模(营业面积)和其量化等级有关,即规模小、量化等级低宾馆细菌总数合格率较规模大、量化等级高宾馆更低[9]。宾馆毛巾和床单是直接接触皮肤的公共用品,其消毒卫生与消费者健康直接相关。方道奎等[10]对深圳市114家住宿场所布草的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毛巾、床单pH值合格率分别为62.45%、60.29%,低于本文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合格率与本次调查结果相近。pH值是评价毛巾、床单等布草清洁洗涤过程中洗涤剂残留指标,也可作为清洁效果的反映[11]。如不合格可能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如皮肤干燥、过敏或某些皮肤病。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菌群是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也是衡量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措施落实与否的重要依据。有研究指出细菌生长和繁殖容易导致呼吸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12]。表明如住宿者接触或使用了消毒不到位毛巾、床单等公共用品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提示做好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卫生监督检测有着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综上所述,常州市某区宾馆毛巾、床单等公共用品卫生状况整体上较好,但小型宾馆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对小型宾馆、非星级酒店等住宿场所监督管理,增加对卫生量化等级较低的住宿场所日常监督频次,进一步提高各监测指标合格率,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翟和亮,陈栋,罗慧敏,等.2018—2019年六安市宾馆室内空气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37(1):114-120,126.

[2]王玺,徐文珍,王宇,等.台州市2018年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22):111-114.

[3]GB/T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S].

[4]GB/T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S].

[5]GB/T18204.6—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S].

[6]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S].

[7]姜建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9):4266-4267.

[8]张有江,王艳,徐娅雯,等.2017年扬州市广陵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血清学及PFGE分型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6):636-638.

[9]张聪,詹斌秉,殷海荣.2018—2020年苏州市姑苏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1,32(6):734-735.

[10]方道奎,周国宏,余淑苑,等.深圳市住宿场所布草卫生状况调查及pH值检测结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15):18-21.

[11]李莉,葛覃兮,刘航,等.全国585家旅店毛巾和床单pH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35(8):698-701.

卫生学范文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口语教学;口语测试;医护英语

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标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水平,必须转变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使学生的个人竞争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执业从业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为此,本学期开始笔者与卫生学校英语组各任课教师的经过学习与研讨,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评形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英语课程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必须构建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不断促进高职英语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技能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1.整合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适应岗位需求目前学校使用的高职英语授课教材是《新视野英语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化、节日、校园生活、寓言故事、体育、饮食等,完全属于单纯的“听、说、读、写、译”语言基础能力的训练,属于基础英语,对于巩固高职学生语言应用基础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卫生学校的学生来说,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与其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相差甚远,没有突出职业英语的特色,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和结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学生感觉学无所用,因此学习态度散漫,缺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应当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护理专业英语)有效衔接,将基础英语知识与护理英语知识有效整合,紧密结合具体岗位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直接挂钩,这样不仅使学生感知所学内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贴近其未来工作的真实场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提供多样化课堂教学,满足不同专业、水平的学生需求“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培养模式是到目前为止较符合高职生学习英语特点的课程设置形式,在培养方式上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而以职业培养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备更多的技能,这就需要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手段。长期以来,高职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却只是课堂上的听众,师生、生生互动性差。在这种教学环境的驱使下,不仅教师的思维受到了制约,缺少创新和独特性,而且学生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主体能动意识,甚至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改下的英语课堂应逐渐过渡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不同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将职业英语教学与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相衔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工作情景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法等,为学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未来的岗位。3.采取有效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评价体系对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因此,要改革将单一的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测量学生能力水平的陈旧的评价体系,采用科学的、多样的、全面的考核机制,以考促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与应用能力。

二、具体改革方案

1.增加口语教学此次高职英语教改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口语教学环节,每学期高职英语教学学时为60学时,教改后将之前20学时的“习题精讲训练”调整为10学时“习题精讲训练”、8学时“口语实训与演练”以及2学时总复习。2.调整课程考核方案,增加口语测试我们调整了课程考核方案,在考试课的课程考核方案中,平时考核不变,占40%。期末考试增加口语测试,占10%;期末笔试占50%。期末考试加入10%的口语测试,有效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纳入口语测试的范围,从而推动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将医护英语基础性核心词汇引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本次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将医护英语等级水平考试基础性的核心词汇引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希望可以有效衔接好基础英语与医学护理类英语。基础性核心医护英语词汇分为四期,并在每个单元结束前为学生细致讲解其用法与应用。

三、口语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1.口语课堂教学活动策略(1)利用课本内容引发学生兴趣。(2)课堂活动引发学生兴趣。(3)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4)讲究纠错艺术,正确对待学生说英语时出现的错误。2.口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1)小组讨论。对于大班教学而言,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最多的学生得到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是最佳的选择。教师在设计题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合理控制题目的难度,选择与每个单元话题贴近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2)情景表演。根据对话场景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具体情景,使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演练对话来加深对相应话题的口语表达能力。情景表演步骤:①准备阶段。教师针对某一话题设置具体的情景,介绍基本情况,讲解会用到的核心句型,提供可能会用到的话题相关用语,解释各角色任务。②分组布置任务。③演练。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其组织并参与活动。④情景对话表演。⑤讨论与评价。活动结束后给予恰当点评。(3)汇报训练。通过背诵、总结等情形鼓励学生积极使用英语表达,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口语课堂教学活动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运用英语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来达到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3P教学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改变了过去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状态,给予了学生更加丰富有趣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通过完成各式各样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得语言知识,并且增强了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情景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等,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情境的设置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口语测试设计与实施

1.口语测试模式2.口语测试的目的与原则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注意朗读,积极开口,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口语测试的尝试促进本校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使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反而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本校英语教学质量。3.口语测试对象与特点此次口语测试对象为2015级高职护理、医学影像与检验等专业的学生,试题的设计要全面反映此阶段学生的听说能力,材料的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贴近所学教材中的相关话题。4.口语测试的组织与实施此次口语测试采取面试这一直接型口语测试形式。直接型口试是一种传统的口语测试方式,需要考生和考官面对面地交谈,要求在考试中真实地再现口语在真实语境中的特点。具体采用“二对二”的多向交互模式,每组测试中有两名考官和两名考生,考生两人为一组;两位考官中,一位主持口试,同时评定综合得分,另一位专门评定分项分,考生主要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谈反映口语水平。具体实施分为两个测试阶段:第一阶段:小组对话。第二阶段:朗读并回答问题。5.口语测试评价标准口语测试评价标准应结合本年级每学期的学习内容、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包括以下几方面:(1)语音语调。学生发音要准确、清晰,语调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2)模拟语境交际。按照教学大纲功能意念表选择话题,设计语境,创设信息沟。这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交际场景,选择与所处语境、说话时间和场所相适应的言语行为。注意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双方熟悉程度,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采用或严肃或随便的交际风格。注意或直接或委婉的交际策略,如怎么样开始、维持或结束谈话,如何转换话题,发现问题如何补救等。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向,如问候、打招呼、打电话、询问、邀请、致谢及道歉等。(3)师生交谈。根据所朗读的对话正确回答考官所提出的问题。从考生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互动交际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目前,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下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今后将继续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教授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宋起慧

参考文献:

[1]陈小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161-162.

[2]甘丽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2):7-9.

卫生学范文篇9

【关键词】乙烯工程职业卫生调查评价

Occupationalhygienicevaluationduringthetest-runofMaomingethylenecomplex

LIJJian

(Safety&EnvironmentProtectionDepartment,MPCCEthyleneIndustryComparny,Maoming525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presentstatusofthelaborhygieneinMomingethylenecomplex.MethodsTomeasuretheconcentrationorleveloftheoccupationalhazardsinaccordancewiththerelevantcodesandstandards.ResultsThelevelofthetoxicant,noise,dustandradioisotopeswereeitherlowerthanorequaltothenationalstandards.ConclusionTheindividualindexofallmonitoreditemsatanyspecifiedpointappearedtobelessthan1whilethecomprehensiveindextobe0.50.Thepresentlaborhygienestatuswouldbeclassifiedasclass1,meetingthecompetentnationalregulationsfromthecomprehensivepointofview.

【Keywords】ethylenecomplex,occupationalbygiene,investigation,evaluation

茂名石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工程。有十套进口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工程74个主项,总投资170多亿元。该工程于1996年9月18日正式投料试车,实现投产后第一年达标,创造我国石化工业新纪录。为了摸清该工程生产装置中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在试产期间,我们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内容与方法

一、一般职业卫生学调查

了解装置的生产规模,主要原材料及用量,主要产品及产量,生产工艺过程和一般卫生防护等情况。

二、测定项目与评价标准

测定项目为总烃、乙烯、苯、苯乙烯、甲苯、二甲苯、酚、二氧化硫、硫化氢、丙烯、汽油、丁二烯、甲基叔丁基醚、环氧乙烷、氨、甲醇、MTBE/丁烯-1、氯、噪声、粉尘、放射性同位素。毒物评价标准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执行,噪声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87-85)执行。

三、测定规范及检验方法

根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确定毒物、噪声、粉尘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点。检验方法依据卫生部《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3版)进行。

四、健康体检项目

内科、外科、五官科、心电图、B超、胸透、血常规、肝功能等。

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

乙烯生产主要原料是石脑油、轻柴油、加氢裂化尾油。年产乙烯30万吨。乙烯生产工艺主要是由上述的原料油进行裂解、压缩和分离,生产出乙烯,然后再根据不同生产装置,乙烯再进行压缩、精制、聚合、蒸馏、干燥、挤压造粒等工序,生产全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顺丁像胶、MTBE/丁烯-1、丁二烯、乙二醇、苯乙烯等产品。

主要有害因素:根据其工艺流程和主要原料、产品、催化剂以及生产中可能产生和泄漏的有毒物质,确定有害因素为总烃、苯、苯乙烯、甲苯、二甲苯、酚、二氧化硫、硫化氢、丙烯、丁二烯、甲基叔丁基醚、环氧乙烷、氨、甲醇、MTBE/丁烯-1、氯、噪声、粉尘、放射性同位素。接触有害因素人数1970人,其中女工450人。装置内生产区配备有毒气体报警仪、水冲洗器、噪声消声器。个人防护用品有射线防护服、空气呼吸器、长篇呼吸器、滤罐式呼吸器、口罩、耳塞、胶皮手套等。车间工人上岗前均经健康体检、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厂内设有气防站,备有进口现场急救器材,24小时值班,厂内乙烯急救中心。公司内设有职业病防治所,配备足够人员及进口和国产监测设备。公司每年分批安排接触有害因素职工参加保健疗养。

二、生产性有害因素测定结果

1.生产性毒物定(见表1):在生产场所97个测定点的18种素物平均浓度均在国家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之下,与大庆乙烯工程等的结果相符[1-3]。

表1毒物监测结果

毒物名称样品数

测定的结果(mg/m3)

范围均数±标准差

乙烯

总烃

20

20

20

1.05-104.65

0.15-150.75

0.30-38.57

5.67±3.86

6.21±4.96

3.59±3.99

苯乙烯

20

0.05-36.58

2.67±4.15

甲苯

20

0.15-30.75

1.89±4.66

二甲苯

20

0.03-0.75

0.50±1.21

20

0.03-0.05

0.04±0.59

二氧化硫

15

0.01-0.19

0.02±1.37

硫化氢

15

0.08-1.09

0.01±3.21

丙烯

18

0.20-51.25

4.95±4.95

汽油

12

7.50-39.70

9.50±3.95

丁二烯

12

25.60-45.50

36.50±2.50

甲基叔丁基醚

10

0.01-0.05

0.02±0.75

环氧乙烷

15

0.02-0.06

0.04±0.95

15

0.06-1.70

0.09±1.37

甲醇

12

0.08-0.50

0.15±1.98

丁烯-1

15

0.15-12.5

2.56±2.17

15

0.04-0.05

0.04±1.32

2.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见表2):该乙烯工程全密度聚乙烯反应器料位计安装铯-137.5台,聚丙烯料位计安装铯-137.8台,高压聚乙烯液位计安装钴-601台,合成橡胶料位计安装铯-137.4台,放谢性同位素放射源共18个,总强度14.97×1010Bq。由现场测量γ照射量率、表面污染水平和车间空气中氡(土气)浓度及其子体潜能值的结果,符合“密封放射源的一般规定”(GB4076-83)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的要求。作业环境照射测定数据均低于国家允许标准,放射源密闭性能良好。

3.生产性噪声测定(见表3):该乙烯工程生产装置主要噪声源的强度(A声级)小于90dB的占38.9%,90~100dB的占55.6%,大于100dB占5.6%。从7个主要噪声源频谱上看,500HZ~1kHz的噪声强度较高,其次是2kHZ的噪声,即以中、高频宽带噪声为主。对噪声大于95dB的,应加强隐患治理[6]。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人在生产场所巡回接触时间均小于2小时。因累计接触时间较少,所以上述测定强度符合国家对新建装置所规定的噪声强度标准[2,3,7]。

4.粉尘测定结果:测定了6种粉尘,16个测定点,粉尘浓度均值在0.05~3.25mg/m3,均达国家标准,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小于10%。可见,乙烯化工装置粉尘影响作业环境较小[4,5,8,9]。

卫生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角色互换;教学法;应用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作为主动的知识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角色互换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则坐在学生的位置上,聆听学生讲课。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介绍角色互换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师生角色互换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

1.教学内容分配。学生为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班共35人。儿童少年卫生学理论学时32学时,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及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本次角色互换所选内容为第八章儿童少年常见病的防治,授课学时为2学时。教师要提前两周安排和布置任务,根据本章节特点,将授课内容分为6个部分,学生分为6组,每个组随机抽取一个知识点,每组约6名学生。每个同学先通过自学和查阅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集中讨论,理清讲课思路,共同准备知识点内容及制作授课课件,并撰写讲稿。

2.学生授课。本章节安排了6个知识点的内容,分别是视力不良与近视、龉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肠道蠕虫感染和脊柱弯曲异常。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主讲者代表小组讲课,每人限时8分钟。课堂上,由学生扮演教师。学生讲解完,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主讲者或小组其他成员回答学生所提问题。

3.教师补充。每组学生讲解完成后,教师针对学生所讲内容中的错误和遗漏知识点进行补充。

4.教师点评。教师要对讲解的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包括课件制件、内容完整性和正确性、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进行点评。

5.学生评分。选择10名学生评委对主讲的学生进行评分。6.问卷调查。课后发放调查问卷,及时反馈学生对本次授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二、学生评分和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评分结果。回收学生评分表,按照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求平均值,进行排名,然后按照排名进行发放奖励。2.学生问卷结果。全班共35人,回收问卷35份,结果见表1。绝大多数学生对角色互换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促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讨论

1.角色互换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角色互换教学法,改变了传统听课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参与感增强。课堂呈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睡觉和玩手机的同学没有了,每位同学都融入学生的讲课中,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角色互换教学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角色互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它是人这一生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坚实基础。角色互换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并在课前与其他同学进行知识交流和设计课堂教学。可见,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3.角色互换教学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有限。而角色互换教学法,学生们在查找资料,设计、制作课件和撰写讲稿的过程中,增强了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促进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4.角色互换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互换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课后在查找资料时,通过对各种资料的了解和把握,对课程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各种资料之间的关系,不仅增强了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角色互换教学法强调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把握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角色互换教学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交流的能力。很多时候学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开口就心慌、脸红、语塞、发抖。角色互换教学法,使学生敢于在全班和老师面前勇敢大声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应变能力[4]。此外,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6.角色互换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角色互换教学法通过互动式的提问,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同学讲课结束时,台下的同学们都自发地给予热烈的掌声,这些掌声是对讲课同学的肯定和鼓励。这种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踊跃地提问,轻松自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备课过程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辛勤劳动,切实体会到老师备课的辛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本文主要探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角色互换的教学法,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角色互换的教学法在学生中反映非常好,并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法,为平淡的大学课堂增添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春林,邓海燕,张昌菊,等.角色互换在临床护理能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721-1723.

[2]靳彩虹.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14-115.

[3]张效玮,曾玉,冼少龙.“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103-104.

[4]赵海敬,范健文,杨磊,等.关于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