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展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2:04:02

未来展望范文篇1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的相关数据预测,2007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服务产品已经从最初的人才派遣发展到现在的九个大类产品系列,涵盖猎头及人才中介、多渠道招聘、人才(劳务)派遣、人才测评、培训、管理服务、信息调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形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链。

据上海市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的数据,2005年上海人才服务行业总营业额已经达到近105亿元。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事实上这个数据还比较保守,HR服务行业的市场蛋糕正处在高速膨胀中。目前,网络招聘、人力资源外包、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细分领域均处在高速扩容中。仅以网络招聘为例,艾瑞市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大约8亿元人民币,但2006年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1.5亿元,年增长率43.8%。进一步的预测表示,中国的网络招聘市场会在近几年继续保持至少每年40%的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4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外资开始大举进入、市场格局不断演变、行业规模大幅提升,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愈来愈备受瞩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力资源服务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服务范围迅速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逐年加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从观念上、行动上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和接纳。

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正经历着一场从保守到开放、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进化过程,蓬勃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则为人力资源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情况下,唯有抓住机遇谋求自身优势发展才是“立足”的根本。盲目的发展战略、一盘散沙似的管理已不能应对时代的“浪淘”,做好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相关的市场分析,并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引,将是HR服务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

二、政治/法律的影响不断加深

《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亟待相关政策的扶持。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综合环境的保障,而这些公共服务又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来提供的。《白皮书》因此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规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它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而言,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支付将是较大的风险,特别是(人才)劳务派遣企业的风险更加明显,建议国家在税收政策上能够给予一定支持,能够允许劳务派遣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结构档次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尚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要发展高端服务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依靠服务机构自身能力是难以承受的。为此,《白皮书》还建议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对新产品研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退税帮助,以有利于服务机构研发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一流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也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重大的战略举措。

经过以上整理,笔者发现,政治/法律因素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把众多的人口转化为有效的资源,如何“人本兴国”,应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充分支持“人的发展”的新兴行业,HR服务企业理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实行,以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三、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

HR服务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不仅引发了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目光。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人事部等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新法令法规,已正式允许外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全球派遣服务知名品牌Manpower、瑞士专业机构Adecco、美国Monster、日本Recruit等。《世界管理评论》杂志曾评选并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榜单,这100家机构是指在大中华区设立有分支机构且业务领域涉及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机构。这其中,外资企业占据了62个名额,并且占据了榜单的前26位。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正所谓,“自然选择”是自然界保持生命力的根源。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应当积极准备,挖掘市场潜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中国的人才资源服务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外企也有自身的不足。他们对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比较陌生,不熟悉国内的相关人事管理法规与政策,对中国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和适应。另外,就服务产品价格来讲,外资企业的惊人高价也决非普通国内企业能够承受。中国HR服务企业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学会发展自己。

在我国经济由“投资推动型”向“人力资源推动型”发展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外资的进入也带动着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跳跃式进步。它为国内企业和求职者带来新的理念和思想,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拓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同时,它也为国内同行带来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直接推动着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竞争仍然会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对于行业与竞争者而言,都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选择”。

四、业务操作日趋规范

建立一个高度规范、科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在业务操作上积极推进标准化服务,并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将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激烈的竞争并不必然导致完善,但竞争带来了完善的契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有令自己的运作模式日趋科学规范的能力。整个行业朝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五、服务呈现整合趋势

随着“分工”意识的逐渐深入,随着“雪崩效应”新概念的兴起,“解集作用”以及职能细分的变化也给HR服务业的发展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这带来了人力资源外包的高速发展,带来了HR服务市场结构的不断扩大与完善,同时,各企业提供的服务也呈现了综合化的趋势。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各个细分服务领域,也有着自身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招聘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中国本土机构唯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领域。高效的服务质量与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将是其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e-HR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一个市场。中外著名的企业软件提供商都已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激烈的比拼。目前的预测是,e-HR市场下一轮的热点在于中小企业市场,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e-HR软件企业将进行有效的内部整合,并将进行一次重要的市场整合。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它的初衷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理念。借助劳务派遣这一方式,越来越多的职场人能够寻找到更多富有灵活性、多样性的工作机会。由于现在国内外的大型项目的增多,国家政策对劳务派遣的逐渐认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和企业会选择劳务派遣用工。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也将日趋扩容与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专业化”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如何寻求适度综合化中的专业化发展,将成为我国HR服务业中各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六、人才是关键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要发展,首先就要重视本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只有有了人才,才能谈得上服务产品的质量的提高,才能谈得上服务品牌的树立,将来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和超越。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渴求三大类型的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顾问服务人才和市场运作人才。目前行业内优秀人才短缺,除了人才储备少之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个行业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尚嫌不足。不过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一方面,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行业内开始出现一批管理规范、知名度高的机构;另外一方面,行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大量外资巨头的入驻,给本土专业人才带来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总之,观望前景,伴随行业能级的提升,人才将成为行业内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谁善于发掘人才,谁就能在自我提升中领先一步。

七、品牌借力,创新为先

对于HR服务业而言,品牌是命脉,而创新则是流动的新鲜血液。产品和服务是创立品牌优势的基础。而对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则是制造品牌效应的源动力。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嗅觉之上的,是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积极体现。

行业的竞争依然日益激烈,各企业都必然会为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品牌而竭尽全力。这种局面所带来的,也必然会是整个HR服务业的品牌影响与创新激情。

八、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经营HR服务

作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把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融入自身的管理实践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未来展望范文篇2

1.1准确定位“四五”普法的检查评估标准

我们以为,“四五”普法验收标准与“四五”普法的目标(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不应是同一概念。从抽象的意义上看,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努力方向和目标。“四五”普法的验收评估标准则应当是检验普法规划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性成效的评价体系。验收评估标准应以规划目标为基准,在规划目标的大框架之下,根据规划的任务和要求来确定。我们不能脱离规划目标另外制定验收标准,以避免检查验收工作脱离实际;更不能用目标来代替验收标准,以避免过分地拔高,无法对普法成效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

为此,应正确认识验收评估标准的作用。标准即尺度,普法的验收评估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来全面衡量普法工作客观状况,以便准确评价其成败得失,从而为下一步普法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那么,作为尺度,不能把标准等同于实际工作已取得的成效,从而失去检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检查评估标准时合理设置考评内容,力求完整系统;科学细化评估标准,增强可操作性,真正发挥标准的客观、公正的尺度作用。

在制订“四五”普法的验收评估标准时,还应当注意原则标准与地域差异的实际情况。就全国而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各省以及地区之间同样存在不平衡问题,这是客观存在。我们应当承认普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制定具体标准时,应当考虑这一因素,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避免完全地套用同一标准,才能对普法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今后普法的继续深入提供科学参照。

1.2科学的验收评估方式是做好“四五”普法验收工作的关键

根据普法工作的特点,贴近实际,找准切入点。普法是一项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普法工作的全民性决定了验收评估方式的多样性;普法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其复杂性决定了验收评估方式的综合性。普法效果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社会公众对普法和法治状况的实际感受,例如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满意程度等。对此,可以通过听、看、查、考、谈、评、议等多种方式,听实话、察实情、求实效,尽可能对普法工作情况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围绕“四五”普法的目标,采取适宜的验收评估方式。应当明确,验收评估是确保普法目标实现的一个突显成果的阶段。同时,验收评估本身也是一个在全社会宣传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过程。因此,“四五”普法验收评估方式应当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共同关注,要起到对普法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发动的作用。验收评估方式还应体现阶段性的特点,防止成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一次性”的活动;可以采取层层发动、分步实施、自查督查等方式,使验收评估成为“四五”普法工作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3验收评估的几种有效方式

一是要做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文章。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组织管理一般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普法工作的总结验收,也应采取行业(部门)自查验收与块块的全面总结验收相结合。可以考虑采取下列的方式:先由各部门、各行业按照国家的《“四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意见》要求,依据“四五”普法规划和本部门、本行业的普法规划,制定本部门、本行业验收评估的具体方案和标准,自上而下地认真组织。部门、行业制定的验收评估方案和标准,应当紧密结合实际、突出特点。对于在验收评估当中查找出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各部门、各行业的验收评估及整改情况报普法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按照《意见》要求,进行全面的验收评估。这种方式在时间上先后衔接,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效果上相得益彰,既能够检验出普法工作的共同性成果,又可以较好地反映个性成果,能比较全面客观地检验出普法工作的成绩。应当注意的是,条条之间工作性质同一,法定职责明确,因此,条条的检查验收方式不能完全照搬块块的方式,虽是自上而下,也不宜层层不落;应当体现工作的特点,力求实效。为体现条块结合,要将条条的检查验收的情况纳入最终的综合评定,并作为表彰“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各部门、各行业自上而下的自查验收,充分调动和发挥部门、行业的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全面推动普法工作,为块块的全面验收和综合评估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要点面结合,突出验收评估的重点。“四五”普法规划在推进全民普法的同时,把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重点对象。因此,验收评估也应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通过对重点对象的验收,客观评估面上的普法工作成效和不足。对于重点对象的普法,中央的“四五”普法规划作了总体要求,与此相配套,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四个规范性文件,对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都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四五”普法总结验收也理应把这几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在检查验收时,应当分别对重点对象进行专项检查,听取专项汇报;文件涉及的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参加;除了听取专项汇报,还应当采取随机抽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专项验收。专项检查的情况作为全面总结评估的主要依据。采取这种方式能切实突出重点,易于细化深入,避免因时间紧、内容多、范围广,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抓住重点的情况。通过对普法重点对象的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补差补缺,推动“四五”普法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定性评估与量化考评相结合。“四五”普法的总目标是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因此验收评估工作应紧扣这一主题,确定考核验收的考点和考量,即考核验收的内容和标准。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定性与定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考核验收工作当中难以截然分开。考核验收的内容除了考核组织领导、工作保障、工作制度、工作手段等基本情况外,应重点考核工作成效。通过对工作成效的考核来客观评价“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实现程度。对考核验收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反映工作成效的考核内容,既要有定性的标准,更要尽可能量化。如考核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用法情况,既要有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定性标准,也要有“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错案率”、“群众对行政执法、公正司法的满意率”等量化标准,并采取百分制考评办法,分项确定分值和扣分标准。根据考核打分情况,对验收对象的工作绩效作出综合、客观的评价。

四是普法验收与依法治理评估相结合。学法的关键在于运用,学法用法的效果必须由依法治理的成效来体现,因此普法验收应把是否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验收标准中,要突出体现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如何开展普法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从内容上,既要包括是否制定依法治理的法规性、政策性文件,是否建立健全依法治理相关制度,以及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办事机构建设等情况,也要包括是否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等内容。在评估过程中,既要听取本单位的汇报,又要调查了解群众的意见,更好的反映学法用法的真实效果。

2.1对“五五”普法的展望

四个五年普法,总的趋势是普法逐渐向纵深发展,向推进法治方向延伸,其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提高,领域不断拓展,影响更加深远。普法宣传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对于即将开始的“五五”普法,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从建设政治文明的高度认识普法工作,紧扣时代的主题,从我国现实的法治进程出发,找准切入点,既要符合实际情况,又必须体现普法的前导性和超前性。

我们设想,“五五”普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普法,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2.2“五五”普法的理论出发点和时代特征

法治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它要求把法律至上,树立崇高的法治权威作为基本原则。如果说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律制度,正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中国的法治之路还只能说刚刚开始,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宪法和法律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应有的权威。从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看,我们认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意识应该成为中国法治之路的必经过程。

实现法治最根本的、也是最困难的是法律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其中,对于法治的崇尚和观念的建立是实现法治的关键环节。而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观念的转变不能靠强制的办法,只能靠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观念转换。“五五”普法目标的确立应当是对前四个五年普法的承继和延伸。在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普法的内涵应当着重于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培育对于法治的崇尚意识,即在公民懂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法律价值观,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不能替代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应该涉及更深的层次,既要解决法律意识的问题,更应当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解决法治精神的问题。虽然法治已经写进宪法,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全民长期不懈的努力。为完成这一过程,倡导政府依法行政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更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政府行为受法制约。现代法治尤以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为特征,现代法治以权利为本位也就是尊重公民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强调法治的力量和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作为社会主体及法律关系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崇尚法治就是要着眼于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来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自觉的社会行动和行为。

要用法治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活动的运作要以公共利益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为最终目的。法治提供了政治文明的基本运作方式,是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第一,要建设政治文明,就必须倡导法治反对人治。法治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曲折发展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和国家出现的种种严重失误,都同“一人说了算”,国家缺乏可靠的法治保障机制有关。要建设政治文明,就必须坚持依法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根治权力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唯有法治;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2.3要实现“五五”普法的目标,关键在于通过普法和法治实践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二十多年改革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功的改革大都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推动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也必须要有广大民众的参与。应该通过普法,逐步引导、促进法治价值在人民群众中的确立,使人民群众对实行法治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形成人民群众与政府在市场体制下的良性互动,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治的确立。要通过普法,动员民众参与法治的进程,让广大民众从被动的被管理者,成为法治建设的依靠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进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和促进,成为推动法治进程的强大动力。

法治被看作一种培育自由、控制权力的方法,法治使法律本身成为公民个人生存发展的一个稳定、可靠的基础,尊重人包括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作为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民主和人权应该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法律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必须重视民意的表达、公众的声音。特别是当公众对某一项法律问题反应十分强烈的时候,更不能忽视。应当主动疏通渠道,倾听民意民声,汲取民言民智,及时做出回应,实现良性互动,才能促使公众更自觉主动地配合法律实施,拥护法律,遵守法律,而不是消极、被迫地服从法律。毕竟,制定法律本身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在于执行法律、实施法律。

人民群众是法治的主体,是实现法治最深厚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愿望,是法治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要通过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积极推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让广大民众深切地感受到法律对其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作用。普法要通过倡导培育、积极引导和教育的方法,而不是强制、灌输和行政命令的方法,启迪法治意识,引导人们理解法治认识法治,逐步培育对法治的崇尚意识。

2.4与时俱进,开创“五五”普法的新局面

在普法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形式与内容、主动与被动、目标与效果的反差问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尽可能减少这种反差,必须有新的举措和方法。

第一、树立依法普法的理念,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历经二十年的普法工作,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重要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程,承载了越来越广泛的职能,越来越成为真正的、涉及面广泛的全社会系统工程。随着国家法治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通过地方先行立法并最终形成国家统一立法,规范各国家机关的职责,才能使普法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根据统一立法的基本精神,各地再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从制度的层面上规范普法的领导体制、组织建设、职能分工、保障机制等各个方面,分解职能,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制订操作性较强的考评标准,借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模式,齐抓共管,各尽其职,明确奖惩,形成合力。

未来展望范文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对比计算机刚开始研制出来的时候,现代计算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根据计算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一下未来人们的生活状态。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从此开启了计算机技术的缤纷发展史。自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不管是体积、功能还是性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简单介绍如下: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这一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这一阶段是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这一代计算机被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得到应用。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5)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现阶段,计算机已经基本普及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而且目前计算机技术基本能满足大众的日常应用需要,但不可反驳的是,计算机技术仍然在以极高的速度进行着更新和发展。

2现在及未来高新技术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当每次电子科技出现重大发展的时候,计算机都会出现跨时代的进步,而现阶段科技在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带领下,拥有极快速的发展。可以预料,计算机技术将持续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计算机在性能更加可靠、运算更加快速、携带更加方便的基础上,将逐渐向人性化和智能化发展。目前,可以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影响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

2.1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在半导体技术和纳米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的推动下,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其主要趋势为器件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和新材料的试验及运用等,每个方面都会带给计算机很大的成长空间。

2.2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由于纳米技术会产生不同于原有物质的特殊性能,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硬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故其对未来计算机的新型材料领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3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渐发展,其对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DNA芯片、分子芯片、蛋白质存储器和基于分子间的核磁共振以及量子力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量子计算机等等。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都是具有极大潜力的技术学科,二者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必定会将未来计算机技术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预见的是,计算机在各种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将发展成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而且未来计算机也必定会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等等将成为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未来生活展望

在几十年前,在计算机刚刚出现的一段时间,其对人们的影响只局限于科学研究和数学计算等方面,甚至很多人提起计算机都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很快,计算机就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现在,计算机已经逐渐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实现了很多以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脚步从没有停止,在很多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也在不断尝试融入新的元素以达到更优的设计,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我们可以想象,十几甚至几十年后,计算机将融入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在家里,计算机控制的家用电器可以更加智能化的遥控,不管是休息还是娱乐,不管是锻炼还是和亲朋好友通讯,都能轻松驾驭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中,计算机在工作中,各种自动化机器均能在计算机的控制调动下完成指定的工作,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而且使得工作质量更加可靠有保证。出行时,计算机控制下的交通工具使得行程更加轻松便捷,安全舒适。科研上,计算机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科学计算,或是进行现在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更进一步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安全便捷。

作者:赵雅昕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分校

参考文献:

[1]顾华哲.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7):153-153.

未来展望范文篇4

关键词:私募股权;金融投资;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引言

私募股权投资从金融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没有上市的企业利用私募的方式进行一种权益性的投资。企业在第一次发行私募股权的时候,不同阶段的权益被称为广义的PE,而对应的企业后期投资的形成的私募权益被称为狭义的PE。目前,我国的大多数PE都是指企业投资后期形成的私募股权投资。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私募股权投资也被人们简称为PE,主要是非上市的企业进行定向的权益投资,来获得等同于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经营效果,最终通过出售股权来收取相应的经济效益。PE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对处于孵化期、创业期、壮大期、成熟期,以及PRE—IPO不同时期企业对应的投资和企业在第一次公开发行的权益投资,该企业利用投资阶段的不同,将投资的相关资本可以划分为并购基金、夹层资本、发展资金、重振资金、创业投资和PRE—IPO资金,其中还包括了企业上市之后的私募投资、不良债权和对应的企业不动产资本等等。在我国金融行业的规定中私募股权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到目标企业的私募方式和利用在海外设立的公司开展对应的红筹私募。而PE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指已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市场的变化,进行对应的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PE主要是指企业在创业投资之后,形成的私募股权方面,而该部分的资金主要存在于并购基金和夹层资金之间。

二、PE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案例的分析

(一)PE的发展现状

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PE金融逐渐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各个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效益出现了严重的下滑,PE市场的增长潜在能力造成了企业家的质疑。在本年的第三季度共计有42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了所有的募集工作,该季度的市场相比往年的基金募集,直接下降了46.23%,该季度共计募集到的资金只有32.12亿美元,与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募集的资金直接下降了65.32%。单个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额大约在7650万美元左右,直接创下了从2009年以来最低的PE募集金额。在PE投资领域,尽管国内金融宏观政策不断的调控,但是企业的投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非上市的企业财务数据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仅靠好的项目进行投资盈利,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因此也就导致了我国PE市场的低迷,企业家们开始空仓观望,放慢了自己的投资脚步。

(二)案例的分析

本文以清科集团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为研究对象,说明私募股权投资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密集型的综合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要求非常的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营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非常局限,还是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通过该种方式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定金、预付款、个人按揭贷款,三者的资本总计已经占到了房地产融资总额的60%以上,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直接支撑了房地产发展的所有资金周转。国际的房地产发展统一的标准是商业银行额的融资总额不能超出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而反观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依赖银行的程度明显过高。在投资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经济波动,房地产面临的经营风险就会转化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发展除了依赖于传统的商业贷款和债券之外,还要不断地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信托计划和RELTS等金融方式,其中的RELTS是目前我国金融融资行业内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式,其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也比较成熟。在多种融资方式组成的环境下,房地产的经营发展风就会降低很多。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各类的房地产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基金的起步比较完,因此在投资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都房地产的稳定发展。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房地产基金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想象今后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我们选取清科集团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开展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利用私募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数据记录进行研究分析。从2008年到2012年之间总计完成了12起的PE融资,并且融资的总金额达到了八亿美元,充分的说明了我国PE市场发展的无限潜力,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总体上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发展变化,并且在2008年由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都给PE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因此在2008年之后,私募股权基金出现了一个短期的上涨小高潮。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在2009年的PE融资过程中受到了积压的刚性住房需求的刺激和政府不断的政策管控,导致了全年处于一个缓慢的增长阶段。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以及投资的需求和改善需求的同时入市,给PE融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回暖。在市场持续活跃的状态下,房地产的发展资金压力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房地产开发商和PE基金的合作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上市。清科集团的研究数据统计公布的报告显示,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仅一起的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活动,就达到了5123万美元,不论是交易的数量和交易的金额,都说明我国的PE市场非常的积极。

我国的房地产PE投资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从我国房地产的PE交易地域分布来看,从2008年到2012年,PE交易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指数高的一线城市,并且主要的分布地域布局围绕在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指数高的地区。但是随着PE交易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的开始向二线和三线的城市进行推广,像海南在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下,近年来的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非常的迅猛。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PE交易对我国二级市场的重要性,通过PE交易更多的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资本,让投资的债券人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说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稳定提高企业和人们的金融收益。

三、私募股权投资的未来展望

在PE交易的未来发展中,应该有效的结合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的原则就是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PE交易的基础也是客户的信任度。很多的证券公司虽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确实让客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真正做到关注客户的公司非常的少,因此也就造成了忠实客户的流失。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客户的选择性被无限的放大,流动性非常的高。因此证券公司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一切业务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客户进行的。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线交易平台给了更多的人们进行PE投资的机会和时机。但是交易的模式和过程都要局限在该交易平台中。为此证券企业应该建设属于自己战略性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平台,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今后的PE交易发展中要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优化,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姜宽.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J].时代金融,2016,32:152+155.

[2]杨振东.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控制策略探析[J].低碳世界,2016,35:257-258.

[3]林杨赫赫.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企业导报,2011,09:58-59.

[4]张俊良.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趋势[J].市场论坛,2016,02:35-37.

未来展望范文篇5

一、美国公共债务现状概览

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使美国经济尽快地从危机中恢复,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计划,导致美国政府公共债务快速攀升。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0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42万亿美元,为GDP的9.9%;国债余额超过12万亿美元,为GDP的84%。201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1.29万亿美元,占GDP的8.9%,国债余额超过13.4万亿美元,占GDP的92%。2011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将达1.65万亿美元,债务总额早在5月16日就已经达到14.29万亿美元上限。图1显示从2000年开始,美国国债的GDP占比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突破二战以来的最高点,且仍有加速上涨之势。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美国政府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也在升温。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美国信用违约掉期合同的价格近期在不断攀升。图2是美国政府债的一年、五年、十年期CDS的交易价格曲线。2011年5月以来,美国一年、五年和十年期的CDS价格均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一年期CDS,价格已经翻了一番。

二、美国债务问题前景分析

尽管美国已经触及债务“天花板”,美国国会至今尚未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但目前美国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其原因可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别加以考虑:

(一)经济原因

1、美国拥有健全的财政、货币政策体系

目前,学者们对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欧盟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成员国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是爆发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美国拥有健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体系,在应对危机中,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相互配合,发挥更好的效果。为应对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包括减免个人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扣除标准以及提高新能源、节能减排、交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等措施。同时增加公共支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设备完善以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失业补贴等。为配合上述财政政策,美联储实行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降低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贴现率等低利率政策和为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债务规模接近上限的情况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提高债券价格,降低收益率,另一方面利用通货膨胀减轻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可谓“一石二鸟”。

2、美国的债务结构风险并不突出

如果从债务绝对规模角度看来,美国无疑是全球第一。但是如果我们考察相对债务规模,即政府净债务占GDP的比重(称为净债务率),会发现美国的债务并不比其他国家更突出。日本的净债务比率远远超过美国,但日本并未发生危机,甚至日本公债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在债务危机爆发前,爱尔兰净债务率为20%;希腊为110%,然而这两个国家却都爆发了债务危机。可见净债务率并不能成为一国是否爆发债务危机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对债务品种和期限的合理安排以及融资能力更为重要。

而在外资占总债务的比重方面,美国也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糟糕。目前,美国未到期国债中,由国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占比高达58.5%,海外私人投资者持有的占比为7.5%,海外官方持有的占比为36%,这一占比远低于多数新兴市场国家。

3、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美元计价资产的比例。但到目前为止,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其核心地位并未改变。美国政府发行的美元通过不平衡的贸易结构流到海外市场,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持有大量美元,需要有一个投资场所。且这类投资者并不追求投资回报率而是更看重投资的安全性。放眼全球,美国的国债市场是它们最好的选择,既有足够的容纳量、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客观上创造了对美国国债的强劲需求,为弥补巨额美国债务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也是美国巨额债务可以维持的重要理由之一。

(二)政治原因

目前对债务问题的讨论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政治因素也占很大比重。美国2012大选临近,民主、共和两党都想利用债务问题为各自增加砝码。这也使得美国国会迟迟无法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然而,美国国会两党谁也不想背上触发“债务危机”的黑锅,只是想透过彼此的施压与博弈赢得更多的政治得分而已,并且处于保证和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考虑,相信两党会在提高美国政府的举债上限问题上达成一致。

虽然美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的债务问题却不容忽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就必须增收节支以削减财政赤字。从目前看,美国政府在财政增收和节支方面都难有很大作为。对于增加收入,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增税。目前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失业率居高不下,在此时增税对经济恢复无疑是雪上加霜。至于节约开支,造成美国财政赤字的两大主因是庞大的社保开支和军费开支。社保开支涉及广大选民切身利益,被美国政治人物认为是不可触碰的“红线”。美国2012年大选即将临近,奥巴马政府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收缩社保开支。同时,未来20年内,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退休,政府用于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的资金将急剧膨胀。而美国军费开支则历来受到利益集团和政治寡头的保护,短期内大幅削减几无可能。

未来展望范文篇6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1、以改革促开放阶段。

(1)先看1978—1992年的第一个小阶段。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启航的标志。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体制,对特区的外商投资给予较大优惠和方便。1984年5月,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实现十二大对外开放目标的重大举措。1985年2月,分两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辽东半岛、胶东半岛。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同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并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1990年4月,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1991年,开放满洲里等4个北部口岸。同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保税区,发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和转口贸易。

另外,在这一阶段,国家明确提出,沿海开放地带特别是沿海各大开放城市,应当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逐步转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为此,国家加快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例如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地方政府向国家承包出口创汇任务和上交外汇额度,财政对外贸的补贴实行自负盈亏,超额创汇实行中央与地方二八分成,从而推动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的承包,从根本上解决吃“大锅饭”问题(田纪云,2008)。在外贸体制改革中,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是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贸易权)。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从事外贸经营许可的审批权限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审批。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收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十三大提出要“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并对一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

(2)再看1992—2001年的第二个小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的一系列开放措施和优惠政策,逐步推广到广大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1992年,扩大开放上海浦东等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同时,开放哈尔滨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1996年,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还体现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1992—2001年左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满足加入WTO的要求,外资政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政策透明度不断提高。1992—1993年两年内,国务院先后批准出台了赋予各类企业进出口权的四个文件,随后在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为中国扩大出口贸易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998年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举措,该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文敬,2008)。在2000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之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又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包括设立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转折点,而且成为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2、以开放促改革阶段。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第一阶段中所实施的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并且对外开放成为国内经济体制进一步朝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外部动力。

2001年以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也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而更加透明和规范。例如中国政府在加入WTO前后,根据WTO规则和所作承诺,在集中清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调整。

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加快推进,入世后使中国直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并面临着与机遇共同存在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表面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背后却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和效率的竞争(李晓西,2008),因此必须重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影响。为此,2002年3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定位,即“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之,为了适应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需求,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围绕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WTO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大幅提高。《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立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要求,成绩显著。

二、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事业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国内、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学会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搞建设,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正确把握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外开放在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国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每一步重大改革,又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张小济,2003)。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4、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搞经济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力量,但闭关锁国却不是中国的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部因素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大,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为此,外经贸工作必须讲政治,讲大局,始终注重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邹东涛,2008)。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中国政府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而集聚了短缺的资金,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又部分程度地以市场换来了技术,同时又积极的走出去,通过兼并、贴牌生产以及合资等形式发展外向型FDI,进一步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未来对外开放的展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扩展,我国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使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国际经济风险不断加大、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和外贸出口增长面临巨大挑战等(董文,2008)。为此,展望未来,为了更好地把对外开放向前推进,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公公务员之家

1、健全对外开放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控制对外商业借款,审慎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有效监管国际短期资本的进出。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有效防范外汇市场风险。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救济措施,防止国内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深化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刘力,2008)。

2、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升级。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完善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体制和政策,加强国内外协调,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基于很多互补条件的考虑,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对其提供援助优惠关税待遇,并明确双方合作的总体战略和重点领域(隆国强,2004)。

【参考文献】

[1]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一)[J].国际贸易,2008(2).

[2]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二)[J].国际贸易,2008(3).

[3]董文:新时期对外开放特点和新突破[J].财经界,2008(6).

[4]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五条成功经验[J].党政干部文摘,2008(7).

[5]隆国强:中国:崛起中的贸易大国及其对外开放战略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5.

[6]刘力: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08(10).

[7]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搞起来的[J].炎黄春秋,2008(2).

未来展望范文篇7

关键词;关系营销导向;测量;企业绩效

关系营销导向是对关系营销理念的执行[1-2],它强调企业要与其交易伙伴以及其他重要的相关群体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相互信赖、相互忠诚、共同成长、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是一种独特的营销理念,被认为是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的战略导向,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是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1-3]。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关系营销导向的概念、测量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对企业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结论。在我国,关系营销导向虽然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但对其研究才刚刚起步,仅限于较浅层次,缺乏对关系营销导向理论框架的系统阐述。本文将从关系营销导向的内涵、关系营销导向的测量、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回顾,据此来明确今后研究关系营销导向的主要方向。

一、关系营销导向的涵义

在早期,尽管有很多学者对关系营销导向进行了诸多的理论探索,但都局限于一般性的讨论,而没有将关系营销导向的概念具体化,明晰其具体的构成[3]。直到21世纪,Yau&Sin等(2000;2005)和Camarero(2007)才分别从组织文化和关系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关系营销导向定义。

(一)组织文化角度

Yau等(2000)和Sin等(2005)认为,关系营销导向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这种价值观和文化将买卖者之间的关系看成企业战略或运营的核心,具体包括信任(trust)、联结(bonding)、理解(empathy)和互惠(reciprocity)、沟通(communication)和价值观共享(sharedvalue)等六个维度[1][2]。每个维度的具体内涵为:(1)信任是指能决定一方对另一方承诺的依赖程度的商业关系。(2)联结是指买卖双方之间为了达到期望目标而采取合作行为的一种商业关系。(3)沟通是指买卖双方以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形式,交换和共享有意义的、及时的信息。(4)价值观共享是指买卖双方在行为、目标、政策等是否重要、是否合适、是否正确方面具有相同的信念。(5)理解是指能使买卖双方站在对方的观点和立场看问题的一种商业关系。(6)互惠是指能使买卖的任何一方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帮助,随后对方又以同等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回报的一种商业关系。

(二)关系投资角度

Camarero(2007)在Chaston(1998)和Wulf(2001)研究基础上,将关系营销导向定义为企业对顾客的关系投资[4],并认为关系营销导向由沟通(communication),定制化(customization),个性化/优惠待遇(personalization/preferentialtreatment)和私人关系(personalrelationships)等四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的具体含义为:(1)沟通是指公司与顾客之间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交换和共享有意义的、及时的信息。(2)定制化是指公司把每一位顾客看作具有独特需求的独立个体,并对服务和传递方式做适当修改以迎合每位顾客独特的需求。即利用与顾客进行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合适的产品和服务。(3)个性化是指公司能以某些方式对部分顾客的独特需求进行优先传达和考虑;优惠待遇是指公司对待老顾客比新顾客要好。(4)私人关系是指企业员工与顾客之间在服务和产品传递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两种定义都只关注了企业与其下游顾客的关系。但关系营销应当关注“整个营销流程中参与价值交换的各个成员”,不应当局限于企业—顾客之间的双边关系。关系营销的市场不止一个,包括顾客市场、供应者市场、内部市场、相关市场、影响者市场和就业市场六大市场。企业的核心市场不一定总是顾客市场。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关系营销的核心市场是供应商市场;对于某些企业,关系营销的核心市场则可能是影响者市场(如政府部门)或是相关市场(如银行);另外,当企业处于产生、成长、成熟、老化与消亡的不同阶段时,企业的核心市场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现有学者对关系营销导向的定义和运用范围还比较狭窄,有待进一步扩充。

二、关系营销导向的测量

关系营销导向的测量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讨论最早出现在1995年的营销国际学术会议上。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系营销导向的测量量表,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代表性的关系营销导向量表有以下两类:

(一)Yau&Sin测量量表

Yau和Sin等不仅从组织文化角度对关系营销导向进行了定义,还发展出了与其定义相一致的测量量表。量表包括信任、联结、沟通、价值观共享、理解和互惠等六个维度,采用likert7级量表形式。庄贵军等(2007)认为,Yau和Sin等设计的关系营销导向量表缺乏表面效度。因为关系营销导向更多的应该是企业的一种倾向或意识,而不是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关系状态,可在Yau和Sin等发展的量表中,却有很多是测量企业认识或评价合作关系状态的题项[5]。据此,他们对Yau&Sin量表的表达方式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将描述合作状态的语句改为表达观念或行为的语句。Yau和Sin等虽然认为关系营销导向是一种组织文化,但他们的量表主要是对关系强度和状态的测量,而没有对组织倾向于建立有效关系的文化进行测量。而一个企业与其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度与状态是这个企业与这个相关群体互动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意愿或努力程度[5]。因此运用描述关系强度和状态的语句来测量关系营销导向是不科学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庄贵军修改后的量表更加科学,是对Yau和Sin等人发展的关系营销导向量表的改进。

(二)Camarero测量量表

Camarero(2007)从企业对顾客的关系投资角度开发出测量关系营销导向程度的量表。该量表包括沟通、定制化、个性化(优惠待遇)和私人关系四个维度,由15个问题组成,采用likert7级量表形式。关系投资是指企业为了维持和加强与主要顾客的关系而付出的资源、努力和关注度[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企业的关系营销导向程度,但是否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关系营销导向程度还应进一步研究。此外,在Camarero(2007)的研究中,关系营销导向四个维度和具体指标没有依照严格精确的研究程序进行选取,样本仅局限于金融与保险行业,样本的规模也较小,这些都可能使研究结论难以推广。

上述两类量表都是对关系营销导向程度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水平,是研究关系营销导向有效的测量工具,在相关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运用。但这些量表都仅针对企业与其主要顾客或主要分销商的关系,调查对象都为企业的营销主管或经理。事实上,关系营销导向不应仅仅关注企业与其顾客市场的关系,还应关注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调查对象也不能仅为营销主管或经理,还可将企业的普通员工、顾客、渠道中间商或其他合作伙伴作为调查对象[2]。

三、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在关系营销导向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许多学者围绕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使得人们对于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作用机制的理解更为深入。迄今为止,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关系营销导向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如,Heidi&Andrew(2006)以英国企业为样本,对关系营销导向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关系营销导向对供应商的企业绩效和企业自身的绩效有正向影响[3];PhotisM.Panayides(2007)采用Yau和Sin等开发的量表,以香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样本,对关系营销导向、物流服务传递效率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关系营销导向能够提高物流服务传递的效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Camarero(2007)采用其开发的量表,以西班牙的金融和保险行业为样本,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再次证实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正向关系[4]。

(二)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

有学者指出关系投资的回报尚不明(Gummeson,2004),关系营销并不适合所有的客户,也不适合所有的交易,在某些情况下关系营销导向可能会对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影响。如DeWulf(2001)的研究发现,在某种条件下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6]。

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解释是关系营销导向是一种战略导向,以保留顾客为主,实施关系营销导向的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弃短期收益,而关注长期收益。因此,关系营销导向可能会对企业的短期利益形成负面影响,加之现有研究的调查数据都是截面数据,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实证结果。

(三)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

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的结论不一致情况的出现,促使学者们探求其中的原因。学者们推测,可能存在调节变量调节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如Yau、McFetridge、Chow等(2000)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企业为样本,将产业类型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产业类型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哪个产业,关系营销导向都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制造业,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大[1]。Tse、Sin等(2004)的研究显示,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的大小随着企业的市场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8]。Sin等(2005)的研究发现,经济意识形态和产业类型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9]。

(四)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研究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但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还没有就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进行研究。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关系营销与企业绩效之间主要存在关系信任、关系承诺、关系满意、关系质量、关系强度等中介变量[10],但还没有研究将这些中介变量纳入到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中去。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中介变量一般是从顾客或企业其他关系市场来获取数据,而关系营销导向和企业绩效则是从企业方面来获取数据,他们针对的不是同一调查对象,放在同一框架中研究会大大增加研究的难度和费用。除了上述中介变量外,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合适的中介变量,还需进一步探讨。

2.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变量的研究还不全面。以往学者只研究了产业类型、市场地位和经济意识形态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还没有就市场动荡、竞争强度、技术变化、产权特性和交易类型等环境变量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探讨。所有的营销概念及其范式都是在各自有关消费文化的“公理性”假设中运行的,这就决定了它们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关系营销导向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环境。因此,在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中,应当加入环境调节变量,以进一步明确两者间关系。

3.企业绩效指标的选取缺乏科学性。关系营销以保留顾客为主,注重长期导向,具有非及时回报性。实施关系营销导向的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弃短期收益,而关注长期收益,因此其短期利益可能不理想。现有研究对企业绩效的测量一般是采用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指标,而没有对关系绩效和长期绩效指标进行考察,调查的数据大都是横截面数据,这样可能会使研究结论出现偏差,且其因果关系的推断也会存在逻辑问题。

四、关系营销导向研究的展望

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关系的国度,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资源,同时大量的企业关系营销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在我国开展关系营销导向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文献的梳理,以下几个方面是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一)关系营销导向内涵的丰富

内涵和定义问题是理论发展的首要问题,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定义为研究基石。现有的关系营销导向定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应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炼出关系营销导向定义的要素,进一步丰富关系营销导向的概念内涵。

(二)关系营销导向量表的发展

有效和可信的测量工具是验证理论假设的基本前提,是测量企业关系营销导向水平、分析改进关系营销导向着眼点,及评价关系营销导向水平改进结果的必要工具,目前主流的关系营销导向测量量表都存在一些问题。另外,中国的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之上,与西方的关系营销有着不同的文化起源。因此,发展与内涵相符合、信度和效度水平高、适应性较强、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和关系市场、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关系营销测量表,是今后进行关系营销导向研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务员之家

(三)关系营销导向前因变量的探讨

前因变量的研究能明确关系营销导向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帮助企业有效地执行关系营销导向,这是创建更具实践意义的关系营销导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只有极少数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如PhotisM.Panayides(2007)将组织学习作为关系营销导向的前因变量,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组织学习能正向影响关系营销导向[7];H.J.C.vanZyl,B.Mathur-Helm(2007)以南非小的旅游观光企业为研究样本,提出企业家领导行为会对关系营销导向形成影响的理论假设,但只进行了理论推演,没有进行实证研究[11]。因此,未来研究必须对关系营销导向的前因变量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以找到关系营销导向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我国企业实施关系营销导向提供理论指导。

(四)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的重构

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是企业进行关系营销实践的动力,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研究范围还比较窄,研究内容不够充实,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今后的研究应当在关系营销导向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中加入关系质量、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中介变量,以及市场动荡、竞争强度、技术变化、产权特性等新的调节变量,以进一步揭示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五)关系营销导向实施的研究

此领域的研究应该是关系营销导向研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探讨。因此,未来除了要对关系营销导向的内涵、测量、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进行研究,更要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关系营销导向实施机制和程序,这将是未来我们进行关系营销导向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OliverH.M.Yau,PeterR.McRetridge,RaymondP.M.,Chow,etal.IsRelationshipMarketingforEveryone?[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2000,34(9/10):1111-1127.

[2]LeoY.M.Sin,AlanC.B.Tse,OliverH.M.Yau,et.al.Relationshipmarketingorientation:scaledevelopmentandcross-culturalvalidation[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5(58):185-194.

[3]HeidiWinklhofer,AndrewPresseyandNikolaosTzokas.ACulturalPerspectiveofRelationshipOrientation:UsingOrganisationalCulturetoSupportaSupplyRlationshipOrientation[J].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2006(22):169-194.

[4]Camarero,C.Relationshiporientationorservicequality?Whatisthetriggerofperformanceinfinancialandinsuranceservi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ankMarketing,2007,25(6):406-426.

[5]庄贵军,周筱莲,徐文.关系营销导向:量表的重新设计与检验[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91(9):42-48.[6]DeWulf,K.,G.Odekerken-Schrder,andD.Iacobucci.InvestmentsinConsumerRelationships:ACross-CountryandCross-IndustryExploration[J].JournalofMarketing,2001,65(4):33-50.

[7]PhotisM.Panayides.Theimpactoforganizationallearningonrelationshiporientation,logisticsserviceeffectivenessandperformance[J].IndustryMarketingManagement,2007(36):68-80.

[8]TseACB,SinLYM,YauOHM,LeeJSY,ChowRPM.AFirm’sRoleintheMarketplaceandtheRelativeImportanceofMarketOrientationandRelationshipMarketingOrientation[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2004,38(9):1158-1172.

[9]LeoY.M.Sin,AlanC.B.Tse,OliverH.M.Yau,et.al.MarketOrientation,RelationshipMarketingOrientation,andBusinessPerformance:TheModeratingEffectsofEconomicIdeologyandIndustryType[J].JournalofInternationalMarketing.2005,13(1):36-57.

未来展望范文篇8

关键词: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开发

移动通信指的是移动用户之间或者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技术,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并且成了现阶段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信方式。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普遍是4G移动通信模式,其能够为用户在不同的固定以及无线平台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并且拥有者定位定时、数据采集以及远程控制等诸多功能,这也使得4G移动通信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一、未来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构造

在未来网络通信系统中具备非对称性,并且超过了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自适应的诗句切换能力,并且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移动通信系统。在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中应当还具有了无线服务功能,并且能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连入到互联网中,此外,这种移动通信技术还能够为用户提供通信信息以外的数据采集、定位定时以及远程控制等诸多业务功能。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其网络体系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物理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物理层给予用户提供一定的接入与选路功能,网络层可以作为桥接层来对用户提供QOS映射以及开放式IP接口等诸多服务。而在应用层上面所运用的也多是开放性的接口,并且可以应用于第三方的开放以及相关新业务的提供。此外,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还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高速率与高容量,对于一些高速移动的用户其数据传输的速率也应当保持在2Mbit/s以上,中速移动的用户其速率则需要达到20Mbit/s,对于一些低俗移动或者静止的用户,其数据的传输速率甚至要达到100Mbit/s这一水平。②该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应当更加的平滑,并能够与各种网络进行互联,以及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无缝切换的功能。③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并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智能技术,来进行网络资料的合理性分配。④拥有良好的用户共存性,比如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以及通信信道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自适应处理,并可以使得各种用户设备能够得以共存,从而充分满足各类型用户的具体需求。⑤拥有者高度自治的自适应网络,并且能够对其网络结构进行自适应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相关用户在容量以及互联网业务上面的需求。

二、未来的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一)多入多出技术(MIMO)

MIMO技术是现阶段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该技术运用了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来进行无线信道衰落的对抗,并可以在系统宽度以及天线发射率未曾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来进一步提升无线系统的容量。该技术其工作本质也就是一种基于时域和空域联合处理的通信信号处理方式,而通过相关仿真实验表明,运用MIMO技术能够在信道状态一直的情况下,其无线系统信道容量能够随着收发端的增加而呈现出线性增加。

(二)OFDM技术

在进行无线通信的过程中,用户的高速移动会产生一定的多普勒频移,并且会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这一情况出现。而类似于OFDM技术,即多载波正交频反复用调制技术就能够有效进行多普勒频移的对抗,并且还具备有很好的频谱效率。OFDM作为一种无线环境下的数据高速传递技术,其无线线路的频率响应曲线也应当非常平坦。该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在一定的频域之内来将定信道分解为多个正交子信道,并在每一个正交子信道上面都进行子栽波的调制,还后进行各个子载波的并行传输。这样就会导致每个子信道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都能够保证一定的平坦程度,并且能够在各个子信道上都进行窄带传输,并进一步消除信号波形之间的干扰力度,因此说PFDM技术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以及相应的窄带干扰。除此之外,OFDM技术还有着以下几种优点:①具有较强的抗多径干扰以及窄带干扰能力。②拥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③能够对信噪比比较高的一些子信道进行合理利用,并且具备非常强的抗频率选择衰落能力。

(三)自适应传输技术

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之中,其自适应传输技术是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一种核心技术,具体工作方式指的是相关的移动通信设备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状况的不同,而进行传输方式的更合理选择,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无线传输效果。合理利用自适应传输技术,还能够在信道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来采用一些高效的调制方案,并可以在信道条件较差情况下采用效率比较低的信号调制方案。

(四)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移动通信技术,并且具备良好的抑制信号感染,自动跟中以及进行数字波束的调节等诸多功能,其也是未来移动通信中的一种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智能天线成型波束能够在一些空间域内进行抑制交互干扰,并进一步增强该特殊范围内用户所需要的信号。借助于智能天线技术,一方面能够增加移动通信的传输容量,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改善信息的质量。其工作原理在于在无线基站端使用天线阵以及无线收发心急来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以及发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基带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方式,来对各个天线线路上的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在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中,通过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不显著增加系统复杂程度的情况下来充分满足用户扩充容量的具体需求。

(五)软件无线电技术(SDR)

SDR技术是借助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一个通用、可编程控制的硬件平台上,来将无线电的标准化、模板化硬件功能单元借助于软件加载的方式来实现,其本质则是一种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技术。运用SDR技术,能够在硬件平台上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并且是解决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来进行款单变换器的使用,并可以借助于多种软件来进行无线功能的定义。在SDR技术中,各类功能以及信号处理工作都可以借助于软件来实现。

(六)网络结构与协议

在进行多媒体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其智能无线资源管理也是一种关键性的技术,一般情况下无线资源系统的发射功率以及频率非常容易受到阻塞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于无线QOS资源控制技术,来确保各种业务的质量以及支持各种级别的应用。而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核心层的交换也应当是一种基于全IP的交换系统,这发展区域与固网也是相同的,因此传统的分组交换网络方式也会被全IP分组交换方式所替代,这也就使得在未来移动通信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交换层次技术,还需要对各种类型的通信接口进行涵盖。

三、结束语

现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在自身演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因此说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较之于4G技术,其会拥有更快的通信速度、更加宽阔的网络频谱以及运行更加灵活等诸多优点,但其真正实现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难题。本文就未来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网络体系构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几种可能实现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而借助于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可行性以及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也可以促使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宁向红 朱永跃 单位: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安徽省五河县移动通信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锦东.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开发设计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7).

未来展望范文篇9

[关键词]中美经贸关系;中美贸易战;陷阱;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和驱动力。中美经贸关系如何走向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大议题。每一次中美经贸关系的突破,都推动两国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每一次中美关系的回转,都离不开经贸关系的“稳定器”作用。可以说,构建积极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事关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事关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回顾中美经贸七十年的历史,有助于两国摒弃政治考量和意识形态冲突,回归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逻辑。

一、中美经贸关系的六个阶段

(一)中美经贸关系的冰冻隔绝期(1949—1970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利用政治上打击、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中。根据国内外形势,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决策。1949年美国制定二战后第一部出口管制法,规定任何军事和政治上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禁止出口到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中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1950年12月,美国宣布中国为“敌对国家”,下令禁止进出口中国,中美两国从此开始了二十一年的贸易隔绝期。1951年2月,美国确定了对中国经济遏制的总体战略,出台一系列制裁措施。1951年5月,美国通过操纵第五届联合国大会,会议作出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951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巴特尔法》,迫使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必须禁止与中国贸易。1952年美国成立禁运执行机构“巴统中国委员会”,对中国的禁单项目比苏联多500余种。从1949年到1970年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冰冻隔绝期。(二)中美经贸关系的解冻破冰期(1971—1978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国内反战声音此起彼伏,美苏争霸处于僵持胶着状态。美国开始转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缓和同中国的外交关系,希望借助中国对抗苏联。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也希望联合美国施压苏联。因此,从1969年起美国宣布了一系列决定:放宽美国人民到中国的旅行限制;允许美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向中国出售非战略物资;允许国外的美国石油公司给装载非战略物资运往中国的船舶加油,诸如此类突破中美经济往来的内容[1]7-8。1971年4月,在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期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将发给从中国到美国来访问的个人或团体签证;对在中国使用美元将逐步放宽限制;对美国石油公司供应往来中国的船舶或飞机的燃料将不再限制;取消对在非中国的港口之间运输中国货物的美国船舶的限制;列出可以向中国出口的非战略性物资的清单[2]。1971年6月,美国公布了对中国非战略性项目贸易货单,长达二十一年的贸易禁令从此成为过去。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当年中美贸易额就达到近500万美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总理邀请访问中国,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当年中美贸易额立刻接近1亿美元,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历史性突破。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并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为发展经贸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两国关系的解冻破冰,中美经贸往来不断增多,中美贸易额从1971年的490万美元飞跃至1978年的11.477亿美元,增长234倍;其中出口额从1971年的490万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3.241亿美元,增长66倍;进口额从1971年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8.236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三进口国和第三出口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整个七十年代,中国贸易额基本处于逆差地位,1976年和1977年处于顺差地位,但中美贸易额有所下降。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增大,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中美经贸关系刚刚重建,在需求结构和市场容量尚需磨合,因此未形成比较稳定的贸易格局。(三)中美经贸关系的成长蜜月期(1979—1988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经贸关系迅速上升双边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979年3月,中美建立联合经济委员会,并于1980年9月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会议,签署民航协定、海运协定、纺织品协议和领事条约。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协定于1980年2月1日生效,两国的经贸合作框架逐步开始建立。1979年8月,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问中国,中美签署文化交流协议和水利发电合作议定书,商定在广州和上海开设领事馆,扩大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1980年中美贸易额第一次超过美苏贸易额,这刺激美国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双边经贸发展的政策。1983年中美成立商贸联合委员会,它被称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灭火器”,是促进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中国,他是中美建交后首位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1985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文化协定、教育合作交流协定和渔业协定,促进了中美经贸的进一步发展。1987年中美在北京召开史上规模最大的中美投资贸易法律讨论会,被称为中美经贸关系新的里程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关系的重心转向发展经贸关系,贸易和投资成为中美双边主要议题,中美贸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进入了快速成长的蜜月期。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100亿美元,增长4倍,年均增长率达16.9%,1982—1983年因台湾问题中美政治关系变得紧张导致贸易额有所回落,其中进口额从1979年的18.6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66.31亿美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率15.2%;出口额从1979年的5.95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33.8亿美元,增长5.7倍,年均增长率21.3%。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美国第十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九大进口贸易伙伴。(四)中美经贸关系的波动上升期(1989—2000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失去了制衡苏联的价值,加上1989年中国发生政治风波,美国用人权指责中国,取消一系列拟签协议,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使中美关系从巅峰上跌到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中美双方经历了1993年银河号事件、“中巴导弹”风波、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以及1999年南斯拉夫炸馆事件,使得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同时中美就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长时间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都做出了相应的让步和妥协。以最惠国待遇为例,根据1980年2月1日生效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美两国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是根据美国法律,美国总统要在年中对关于是否延长这一待遇做出决定,然后提交国会进行审议。中美从1989年到1993年进行了激烈地较量,最终美国继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1993年克林顿首次把贸易问题政治化,将人权问题与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挂钩。1994年克林顿在内外压力下,最终宣布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人权问题不再作为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附加政治条件。1996年中美就中国的“入世”问题进行多轮双边磋商,同年美国国会通过将“最惠国待遇”更名为“正常贸易关系”的议案。1998年7月,克林顿将“最惠国待遇”更名为“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1999年11月,中美经过谈判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2000年10月,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法案。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12月27日,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至此贯穿九十年代的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终于解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最显著的特点是中美矛盾争端不断,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美政治关系热度下降,经贸往来持续加温,这得益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有着巨大的经济合作空间。中美贸易额从1989年的122.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744.7亿美元,增长6倍,年均增长率17.8%;其中中国进口额迅速增长,从1989年的78.60亿美元到2000年的223.6亿美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率达10%;对美出口额从1989年的43.9亿美元到2000年的521.0亿美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率23.3%。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993年起开始转为顺差,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段时期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五)中美经贸关系的入世黄金期(2001—2016年)。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全面挑起贸易战之前,中美经贸关系处于竞争与合作同在、摩擦与对话并存局面。从2001年到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中贸易关系全面评估报告,是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加剧期。从2005年8月到2016年6月,中美进入战略对话期。2005年8月到2008年12月进行六次中美战略对话,2006年12月到2008年12月进行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9年7月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合并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至2016年6月中间进行了八轮谈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双边贸易进入了黄金期,贸易规模大幅度提升。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04.8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5196.1亿美元,增长6.4倍,年均增长率13.2%;出口额从2001年的524.8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3852亿美元,增长7.3倍,年均增长率14%;进口额从2001年的262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344.1亿美元,增长5.1倍,年均增长率11.5%。美国对中国逆差从2001年的280.8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2507.9亿美元,增加近9倍,年均增长率15.7%,由此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采取各种法律措施来规制中美贸易,扭转美国对中国贸易的不利局面。2003年中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总额在2008—2009年明显下降,2011年中美贸易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2013年中美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总额每隔几年就翻一番,2015年中国超越加拿大首次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六)中美经贸关系的正面对抗期(2017至今)。2016年中国入世十五年缓冲期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入世进行全面评估,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兑现承诺,并否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对外开始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措施,相继退出各种国际机构,并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启用第六次“301调查”,并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和“201调查”“232调查”“337调查”等各种调查,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正面对抗期。美国不断扩大加征关税和极限施压,中国被迫应对反击,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从2018年2月到2019年10月,中美双方共进行了十三轮经贸磋商谈判,几经波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发起贸易战声称是为了改变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但实际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等[3]。2018年美国通过关税战,导致美国企业在关税执行期间加大订单,从而激增了中美贸易总额和逆差,2018年中美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3222亿美元;美国又通过投资战、技术战、汇率战、金融战等综合打压,阻滞了对华订单从而造成了2019年中美贸易额暴跌,2019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跌至2583.3亿美元,远低于2017年和2018年同期贸易额,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降到1404.8亿美元。尽管如此,就国家而言,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就关区而言,仅次于欧盟和东盟。美国重新将贸易政治化,已经引起了美国有识之士的反对,逾600家公司和100多名美国名人联合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中美关系应该着眼于两国人民的经济利益,中美关系要真正以经贸作为“压舱石”,回归到理性的经济逻辑轨道。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特点

中美贸易战已经进入第二年,虽然经济十三轮谈判达成了阶段性共识。但是因为没有联合公报或正式文本面世,导致市场预期和信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希望中方减少贸易顺差,在知识产权、金融、高科技、取消国企补贴等领域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且出台履行承诺的可监管机制。中国要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利用资本主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处理我们不断高企的地方债务、过剩产能、金融杠杆等威胁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快补齐高科技发展短板,同世界各国一同寻求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动能,全面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中美贸易关系长期政治化。中美贸易波动都因为政治事件而中断或剧烈震荡。1950—1970年中美两国几乎没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在于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割据台湾,阻挡中国统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威胁我国安全,中国组织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外交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华实施封锁和禁运。中美产生贸易也是因为政治问题。中苏关系恶化以后,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和我国亟需共同对付苏联,两国开始突破冷战重围,逐步缓和政治矛盾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促进两国经贸交流合作。美国制裁中国也是因为政治问题,把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导致中美经贸环境极不稳定。美国支持中国入世也带有共同反恐需要,美国制造贸易摩擦和争端,背后也常有台湾问题、朝鲜问题、伊核问题等政治因素[4]。此次中美贸易战,正是因为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政治考量和维持一超独大的战略需要。(二)中美贸易一直存在非对称性。中国是巨额货物贸易顺差,美国是巨额服务贸易顺差+货币贸易顺差,中国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美国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逆差。美国对华投资远大于中国对美投资,美国对华投资带动了巨额贸易,中国对美投资效果还没有显现,即美国存在投资收益顺差,中国存在投资收益逆差。美国存在品牌、质量、技术、服务、标准等国际竞争优势,我们存在成本优势。中国产品、服务和技术处于价值链低端,美国控制了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中国从美国进口汽车、飞机、集成电路、大豆和棉花,主要是技术密集产品和资源型农产品,中国出口到美国主要是电机电器、机械器具、家具、玩具和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三)中美贸易一直存在互补性竞争。中国有美国无法比拟的制造业优势,拥有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美国有中国无法比拟的科技、农业和制度优势,由此中美形成了货物贸易上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无法脱钩模式,服务贸易上的“中国接受—美国提供”的双方联动模式,货币贸易上的“中国储蓄—美国透支”的恶性循环模式。另外,中美贸易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为支撑,美国的农产品和高科技需要中国市场,中国的工业品需要美国市场。从具体数据看,中美贸易从1979年不到25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6000多亿美元,增长250多倍。美国科技实力全球领先,《福布斯》的2019年全球十大科技公司有八家是美国公司,美国无论在科学研究机构还是在热点和新兴研究前沿领域都位列全球第一。美国是全球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一直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和出口领域等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中美双方贸易既存在互补性和共赢性,又存在竞争性和博弈性,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了中美贸易的高度互补和高度依赖,经贸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四)中美贸易长期存在摩擦争端。中美两国一直存在意识形态和治理体系上的差异,必然因为政党竞选和背后经济财团的利益,对中国产生各种解读和矛盾,反映在经济领域就是中美贸易摩擦争端不断。1980年7月2日,美国第一次对中国的薄荷醇实施反倾销调查,整个八十年代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达十七次。九十年代美国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问题发起四次调查。中国加入WTO前,中美经贸摩擦领域从纺织、服装等初级加工品蔓延至汽车、钢铁等工业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争端范围从简单的行业产品贸易纠纷开始延伸到复杂的知识产权、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等。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中国频繁采取了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措施等多种手段,中美经贸摩擦领域不断向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延伸,向高科技产业领域升级和高附加值产品扩大,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经贸摩擦加剧的时期。中美贸易结构虽然互补性强,但是美国存在“2/3心理”,即对GDP达到美国2/3的国家会产生恐惧,从而会本能地实施打压遏制,因而2018年美国先后发起“301”“337”等各种调查,摩擦争端纠纷不断升级,出现了大规模的关税战,最终演变成科技创新和汇率金融等综合较量。随着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提升,不可避免地出现双方企业的竞争,例如华为对美国芯片产业产生冲击;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化不断推进,中美汇率竞争也不可避免,美国作为最大的汇率操纵国,也必然将中国扣上汇率操纵的帽子,从而产生激烈的对抗。

三、中美经贸关系的平衡之道

从1949年到2019年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冰冻隔绝期、解冻破冰期、成长蜜月期、波动上升期、入世黄金期和正面对抗期,从起初经贸关系服从政治关系需要,接着逐渐摆脱政治关系快速发展,到最后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互相影响。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两国贸易关系的最佳状态就是独立自主但又竞争合作,也就是互补性竞争和共赢性博弈背景下的市场化合作。中美大国博弈帷幕初升,硝烟刚起,中国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化压力为动力,转挑战为机遇,以中美贸易战为契机,跨越中国面临的四个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马尔萨斯陷阱”,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以坚持对话协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探索中美关系新模式。2012年美国学者艾利森首次以“修昔底德陷阱”比喻中美关系的未来。在访问美国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思维”,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尽快回归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纠纷,同时探索新领域的新规则,让世贸框架更加公正合理,增强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领导力,更好地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美可以在照顾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求共谋经贸发展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增强战略互信,施展战略想象力,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迷雾,探索构建新的中美大国关系,加快解决中美贸易的政治化问题。(二)以深化改革开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成新型现代化国家。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中国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底气和自信就来自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中国应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互惠互利。这样中国经济将不会为“中等收入陷阱”所困,实现平稳有序地迈入高收入国家序列,从而提升中美经贸互补性。(三)以展示大国担当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的世界经济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指出,在全球权力转移过程中,如果新兴大国不能承担领导责任,就会导致国际公共产品短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因此,西方有些人担心中国崛起后不愿承担根据能力本应担当的责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发展与全球治理体系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能够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身体力行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大力打造国家间的广泛合作机制;量力而行实施对外援助,既进行江湖救急的现金、物资、工程等捐助,也进行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积极主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冲突地区推进谈判进程,进而推动世界和平进程;积极同其他国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以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利益共同体,以共商互信合作打造价值共同体,以共建国际秩序打造责任共同体[5],从根本上遏制“中国威胁论”的传播,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氛围,彰显中国的世界胸襟和大国担当,最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深化中美经贸合作性。(四)以科技教育合作跨越“马尔萨斯陷阱”,破解兴衰历史周期率。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陷入持续低增长,贫富差距扩大,民粹主义泛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这些都是“马尔萨斯陷阱”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挣扎在贫困陷阱中,而中美贸易战不过是“马尔萨斯陷阱”在国际问题最突出的表现。人类历史表明,摆脱“马尔萨斯陷阱”的方法是国际自由贸易和科技的发展与合作,而不是无序的“零和博弈”和存量争夺。中美作为世界大国,有责任不应因为产生隔阂而导致双方科技教育脱钩,而应互相提升科技创新和教育普及水平,根据各自国家的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科学范式突破、农业现代化、工业智能化,甚至合作向外太空拓展生存空间,合作帮助处于“马尔萨斯陷阱”的发展中国家,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目标,真正使人类获得免于贫困的权利,真正使人类历史摆脱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率,妥善化解中美摩擦争端,共同支撑人类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虹.中美经贸关系史论(1950-2000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熊志勇.中美关系6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3]任泽平.中美贸易战:原因、影响、展望及应对[J].新能源经贸观察,2018,(7):54-57.

[4]杨枝煌.中美贸易摩擦的分级分类推演应对及终结之道[J].兵团党校学报,2018,(4):80-84.

未来展望范文篇10

客观认识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十年,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明显、世界经济复苏的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能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如何积极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数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第二,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造成新的冲击。为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以促进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可见,当前全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能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大。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排,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求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延续,新金融风险却在不断累积。二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稳定性越来越明显,美元危机、美元引发的风险严重存在。三是全球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在拉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任重而道远。四是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和能源资源的争夺等,潜藏着未来发生局部战争危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重要因素之一。

把握国内国际大局,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

总书记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为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松对国内外形势的研判,只有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才能做到从容而科学地应对,也才能实现我国2020年的诸多既定目标。所以,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第一,这场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贸易自由化等重要因素仍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产业转移日趋活跃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状况逐步改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已从2009年的下半年开始复苏,2010年上升5%,达到了12400亿美元。

第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多极化国际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安全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必将为我国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发展,尤其是“金砖四国”的发展,使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4%上升到了2009年的3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46%。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不仅会相应增大,与此同时给我们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第三,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传统技术和产业衰落将为新技术、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只要我国抓好自主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推进新产业发展,扭转我国产业处于世界产业链条末端的局面将完全可能。

第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和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如今不仅得到不少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已开始主动与我国寻求深度合作等,也为我国的转型发展和稳定发展带来不少新的机遇。

第五,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社会需求的扩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将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而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必然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当前我们已感受到信息对经济的推动力,它不仅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市场的判断。

第六,尽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仍将继续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但是随着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我国的民营经济也会加速成长起来,中国经济的民营化将是未来十年总体发展趋势,必然为非公经济发展迎来更大空间。

加快转型给力发展需重点处理好六大关系

当前,我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我们勾画出未来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除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长期强调的治国方略外,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必须秉承的“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在当前纷纷扬扬的加快转型发展中,应着力把握并重点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第一,经济转型中要把握好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如今,在我国国内众多城市经济结构布局还依然是“二三一”(指产业的发展顺序),唯有沿海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其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三二一”转型。为此,加快第三产业及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应成为目前全国特别是内陆地区深化“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抉择。

第二,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发展与利益关系。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全面建设小康重点难点还在广大农村,只有我国的广大农村也普遍达小康,才能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经济转型中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发展与利益关系是关键和重中之重,需重点解决。

第三,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从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看,我国人民是富裕起来了,但是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为此,各级党政领导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第四,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我国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空气质量和水资源污染也很严重,节能减排任务有待进一步落实。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在相当一部分领导中认识还很不到位。同时,受宏观政策及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正加速向西部拥有资源、能源的地区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保护的形势将尤其严峻。为此,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定要处理好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要把环保放在首位,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五,全面转型中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日趋一体化,文化力和经济力相互交融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为此,在推进转型加快经济发展中,我们的文化、影视、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都有一个处理转型的过程,只有充分结合起来,尽快适应起来,不断满足全面转型中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努力使“新的文化”成为转变上进动力才是可取的。

第六,全面转型中要处理好安全合作与发展科技的关系。“和平崛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国家发展道路,而科技强国是一个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的必然支撑,为此,在推进全面转型中,我国在全力推进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的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要加大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大力引进一批新技术和尖端技术,研究一批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现代装备,因为这是一个科技强国的核心,也是经济强国的主要标志。

对推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的思考

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深度分析报告》第16期“关于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课题报告,结合该课题提出的“推进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我就推进“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再谈几点个人想法。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有“战略性”和“新兴性”两大特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

第二,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传统制造业方面有厚实的基础,但近年来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重心向西部转移,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不能再停留在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大力突破低层次恶性竞争,走高端引领之路。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中心,应立足本土创新与集成全球创新资源之间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重点扶持大企业与培育科技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历史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萌芽于中小企业的创新。中小企业最具创新活力,是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原始知识创新转化为市场可接受产品的最佳载体。因此,上海需要着力培育“大而强”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导向作用和系统整合功能,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创造产业生态活力和大量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