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年终总结十篇

时间:2024-05-06 17:48:07

新技术年终总结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1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1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__年上半年我作为建筑技术员,经历了__工程的竣工资料和新筑___-4#楼质量、安全(基储主体、标化)等各项资料,并跟从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预算的学习。

   二、具体工作情况:1、__竣工资料的整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分包单位的资料及时地进行收集,对各种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归档进行整理,使施工资料达到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__年__月__竣工资料顺利通过了__区档案馆的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2、①质量资料:新筑___-4#是新建工程,均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及时、准确的收集材料合格证、进行材料试验、隐蔽工程检验批资料和分部分项工程资料的填写,并且及时地找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从而做到了施工资料各检验批、分部分项、隐蔽验收、材料试验的日期能够与实际施工日期相吻合,满足资料编制的要求。对每一个重点施工部位编制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如:土方方案、地下室方案防水方案、保温方案、外架悬挑方案、标化方案、模板方案等等一系列的施工方案,及时地进行监理单位方案报审。因为工程资料是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的结果,资料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只有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并做好这项工作。负责施工资料的治理工作,并对施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真实记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的实质性工作,使施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编制项目部会议记录,项目部质量、安全月报表,月报表是项目部在一个月内对工程进展和施工工作的总结,也是各有关部门检查、评定项目部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

   ②安全资料:及时地填写工程各项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对新进场的工人及时的进行三级安全知识教育,并填写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进行存档,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对工人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每班上、下班都对工人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教育记录,并记录存档。每道工序施工完后及时会同各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关的安全资料,各相关检查验收人员签字盖章。按相关安全规范规定要求进行收集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并进行组卷、归档。

   ④预算的学习:由于自己之前没有学习过预算,再加上还有资料上的工作需要做,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兼顾其他。在新筑工地上为了充实自己,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跟从现场技术负责人学习工程量的计算,从最初的主体楼层模板、砼、钢筋等进行学习。不懂的地方及时向现场管理人员询问,通过不懈的努力,对预算工程量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2    20xx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对于我个人而言,20xx年是个人专业技能全面进步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作为XX工程汽机工程处一名具备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干部,我部分或者全程参与了汽机专业多个施工班组的技术工作。正是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一年之中,在泸电工程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一方面我将自我原有的工程技术知识进行了检验并加以进一步的深化,另一方面初步构建了自我的专业知识体系。

   一、工作概况

   整个20xx年度我个人负责的技术工作从工程阶段性施工重点来说大致能够分为几个时光段。

   20xx年新春伊始,由于公司海口、白马这两个重大工程项目均处于建设施工的关键时段,整个汽机队仅有我一个技术干部。而作为汽机队的技术干部,汽机专业所有班组技术工作均由我负责执行。与此同时,汽机专业所有21个大的系统60多套施工图册的备料计划也是一项时光紧迫,工作量巨大而又极为重要的工作。

   从4月其他技术干部进场到8月这段时光,我的工作重点有所改变,主要负责管一班及管二班日常施工技术工作和前期部分尚未完成的阶段性施工任务。这个时段我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主要是1、2#汽机房钢平台安装、3台高压加热器吊装拖运、循环水泵房行车轨道梁及行车安装、厂区循环水管道安装及管道一班工作任务中参与1#炉水压试验的高压给水管道安装。

   从8月份开始我所担任的技术工作任务开始逐步的剥离,管道二班的工作任务在9月上旬完全交付新调入本现场的技术干部,工作任务得已减轻。今年10月,我开始接手两台汽动给水泵的安装技术任务,应对全新的工作任务,我的专业技能积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直至此刻,我的工作侧重点主要是两台汽动给水泵组的安装、蒸汽管道吹扫临时管道安装及管道一班负责施工的所有汽水管道系统的完善工作。

   二、工作总结

   在20xx年的工作当中,应对一系列繁重的施工任务、应对一项项陌生的技术工作,我从来没有被吓倒过。对于我所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我一向所持有的观点是从意识上藐视它,毕竟这些工作都有成熟的施工经验能够借鉴,是许许多多象我一样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齐共同在从事的工作;但是在工作方法和策略上我所采取的是慎重的态度,因为从这些系统的工作实践当中,从工作细节当中能够积累和汲取宝贵的经验。

   我把队站领导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是个人工作经验积累的宝贵机会,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是我的工作目标,竭尽全力去解决施工难题是我的工作态度。每一项我所负责的工程施工任务我都做到了全程参与其中,对于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全力控制。以汽机房钢平台安装和循环水管安装为例,这两项施工任务是汽机队开展得最早的单位工程,在这两项工程施工期间,我常常奔波在主厂房与循环水管沟之间,去检查工程施工要点的执行状况,与施工组长探讨和解决施工难点。正是因为将自我真正的投入到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我才掌握了钢平台立柱跨距、垂直度以及钢柱节点安装的标高控制、连接质量控制,循环水管的安装质量控制等等这一系列施工要点。

   要说苦和累工作总结,每一位工地上的职工肯定都深有体会,而作为班组技术员的我对个中的味道别有体味。在工程施工最繁忙的时候,我每一天要跑的施工组有近20个,从锅炉61米层到循环水泵房每一天要跑几个来回,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一名工程技术员。因为工作需要,顶着夏天超过40度的高温天气,我同样和施工班组长一齐在烈日暴晒下探讨和解决循环水管施工难点,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在今年进入工地以来,300多个日子里,我只休了5天假,其余时光我和汽机队的工友们一样,每一天都在为公司的第一台600mw机组的顺利投产、发电而加班加点幸福地忙碌着,风雨无阻、寒暑不侵。

   作为一名现代化大型企业的职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吃苦耐劳以外,我也在不断的总结,在不断的进步。常规的施工工艺早已被我牢牢的记忆在脑海深处,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遇到的新问题、难点是我总结的重点。工程最繁忙的时期,每一天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全部在当天解决,我就将这些事情进行分类,有计划的进行处理。因为在泸州工程之前我仅有的工程施工经验是攀枝花135mw工程,工作经验不足,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对于自我的不足和错误,能及时纠正过来的我都作到了及时纠正,而对于既成的事实,我采取的方法是去正应对待它,从自我的不足和错误当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其成为自我的财富。

   除了技术工作之外,我还在工程项目部团总支、安装团支部担任职务,同时也是汽机队青安岗岗长。参与青年活动是我一贯的安好,我用心参与到团委的每一次活动当中,在团委的活动中很好的履行了自我的职责。在青年活动这一块,我的遗憾是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未能按原有计划将汽机队青工的活动更多的开展起来,20xx年汽机施工现场宣传任务未能很好的完成,这是我本工程的败着。

   三、小结

   我始终遵崇这样一句哲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我从来都以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我,我自我也因这个要求而进步。公司的辉煌需要我们用努力去创造,个人的发展需要自我用拼搏去实现,为了这些崇高的目标,我一向都在不懈努力、奋力拼搏。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继续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与大家一道紧密的团结在公司这个大家庭当中,用自我灿烂的青春去实现公司的腾飞,用无悔的热血去书写自我的篇章。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更好的协助管理好项目,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

   过去的一年,感谢公司及项目部的给予我的支持,让我很好的诠释了管理项目部中技术员职务的工作,过去一年的施工中,在项目部很多前辈及领导的.悉心指导及帮助下,在技术方面还是质检与管理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使我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倍努力,争取做得更好;以前从书本上学到“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在工程中,技术含量较高且较为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不能人浮于事、马马虎虎,而要以踏实、严谨及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懂的东西要虚心请教、积极学习,已懂的东西更要精益求精,做到更好的突破,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切工程施工,技术和质检工作贯穿始终,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方能起到技术先行的作风,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是我的工作格言,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施工现场工作更使我深深明白,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自己翻看规范、规程死记硬背的知识远不如实际经历过的记得牢固,而且好多学问更是书本里学不来的,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在这一年来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多看,多学,碰到施工现场的做法与书本里不一样的地方及时的向技术负责人、工长等虚心请教,尽管有时候得不到理论上的解释,但是却是很好的经验。

   刚工作时觉得技术测量工作、资料工作、质量检查工作等都比较简单,而实际上却深藏学问,一直觉得自己会,而实际操作起来才发觉自己的不足,时常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现在实践操作多了,方法掌握了,经验有了,工作起来也感觉得心应手了。

   比如说测量,重要的是要抓好其关键工作,个人认为,测量关键性的工作一是选择最佳施测方案,二是一定要进行复测以避免人为错误。

   工程施工中,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环节,根据一年的工地实际经验简单谈谈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首先在项目部管理人员心中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只有项目部管理人员从心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用心做好这项工作。

   如果项目部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这项工作,那在工程安全施工方面是致命的隐患。所以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工作从心底认识并付诸实施。对于劳务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工人进场以后要安排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要对劳务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这些工作都做好后,就是具体实施,项目部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争取将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就彻底消灭掉。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的就是架体支撑、工人自身携带或佩戴的安全设施等。要时刻督促和检查工人必须佩戴安全设施后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架体支撑在搭设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要求施工班组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规程进行搭设施工,要做到无任何安全隐患,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序施工。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2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2010终审版艺术体操规则;身体难度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79-0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给国人全面展现了被西方人称之为“地毯舞蹈”的艺术体操比赛,而中国艺术体操队的不俗表现更为这一项目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艺术体操是典型的评分类项目,比赛的胜负、技术的优劣、编排的艺术均受到评分规则的制约。因此每个奥运周期开始公布的新的评分规则就成为引领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一条主线。令业内人士关注的是,2008年底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在洲际裁判学习班上公布的2009~2012年奥运周期国际评分规则(2009版),仅仅在2009年9月第29届世锦赛实行后的一个月,就又推出2009~2012年评分规则的修改版本(2010终审版)。如果说2009版规则的修改首次提出了“器械难度”(D2)的新概念,大大提高了器械技术在成套动作中的地位;那么2010终审版规则则在身体难度(D1)技术的要求上考虑了器械的特点、突出了身体难度选择的多元化,使得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的结合更加完美。本研究旨在探索2009~2012年奥运周期国际艺术体操身体难度技术运用的发展态势,从而为提高我国艺术体操编排、训练水平,为备战2012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1 身体难度的价值内涵

1.1 2009版规则对成套难度价值的重新界定

2009版规则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进行了重大改革,突破了几十年来“身体难度即为难度价值”的单一概念。首次赋予了器械技术以器械难度的价值,并与身体难度共同构成本周期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价值(共计10分)。从艺术体操的本质属性来看,这种改革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因为作为奥运会唯一的一项女子竞赛项目――艺术体操,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技能类、难美类项目,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观赏价值,也不在于其本身蕴含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而在于身体技术与持器械技术的完美统一。艺术体操运动员展现的技术之美在于用各种自然性的身体动作来巧妙运用轻器械,是人与器械二者交融的艺术作品。近几个版本的规则均明确指出:所有与器械无关的身体动作难度,将不作为难度计算。同样,没有任何身体技术的器械难度犹如杂技演员的杂耍,毫无艺术体操价值可言。可见,身体技术离不开器械技术,器械技术反过来又作用于身体技术,器械作为肢体的延长线而成为身体技术的一部分。国际艺术体操发展半个多世纪后,终于在2009~2012年奥运周期中把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共同列入难度价值之中,真正符合了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尽管这种规定来得迟了些,但是毕竟又沿着正确的技术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另外,器械难度的进入不仅没有削弱身体难度的地位。相反器械难度在技术层面上促进了身体难度的发展。因此对于身体难度来说,器械技术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1.2 “双GCO”体现身体难度的价值内涵

2010终审版规则于去年10月正式推出,替代了2009版规则,并开始在今年国际比赛中正式实施。事实上,本周期FIG(国际体联)新一届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早在2009初就已经着手修改2009版规则。2010终审版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对身体难度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成套动作中规定的身体难度组与非规定的身体难度组是上一周期确定的,旨在突出各项器械的特点,保持4大身体技术在各项器械中的均衡性。2010终审版规则对此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保留器械特点的基础上,由“单一GCO”演变成“双GCO”,增加了各项器械规定的身体难度技术类型。终审版规则在每种器械中都增加了另一种规定的身体技术,即运动员必须首先完成至少两种主流身体技术。表面看只是增加了某种技术类型,为运动员的成套编排扩大了身体动作选择的范围;而事实上规则的变化带来的却是成套编排风格的突破。圈仍保留了完整的身体技术,而在绳、球、棒、带项目中补充了转体技术和跳跃技术。这两种充分展示动态感的身体技术将在5项器械中以规定的形式出现,尽可能地展现跳跃的流动性与转体的速度感和炫目的艺术效果。在2月份进行的2010年世界杯系列赛加拿大站个人项目比赛中,奥运冠军、俄罗斯的卡纳耶娃,一套漂亮的带操(5转4跳1平1柔)在原来转体的“点的艺术”中融进了跳跃的“线性艺术”,整体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超越分数的价值内涵使得这一奥运项目更加绚丽多彩。

1.3 身体难度的高规格是其价值根本体现

跳跃、平衡、转体、柔韧与波浪构成了艺术体操身体难度4大技术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若干个价值不等的难度动作,运动员在一套动作中要完成8~12个不同类型的身体难度动作。然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是裁判员根据其现场完成的情况来评判的。也就是说,不论运动员上报的起评分多高,如果现场完成的动作质量不好,则会失去难度本身的价值。表1是去年世锦赛中国运动员身体难度和器械难度的得分情况。中国运动员两种难度的得分率均偏低,相比之下身体难度的得分率更低。4项成绩,除球操所规定的柔韧技术是中国运动员的强项外,其余3项身体难度得分率都低于器械难度。有人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现场完成动作比作“多米诺骨”牌是非常恰当而又形象的,完成情况决定了D1、D2和艺术编排成败。因此提高单个身体难度的动作质量,确保每个难度被裁判员认可,是保证身体难度价值的根本。

2 2010终审版规则下身体难度发展的动向

2.1 “量少价高”的高精尖趋势

2009版与2010终审版规则均规定在一套个人项目成套动作中最多允许12个身体难度,总最高不超过10分。与2005~2008年奥运周期的规则相比,难度总量已经减少了6个。然而仔细研究分析终审版中的身体动作难度表,可以得知:各类技术的难度动作已不再向横向发展,而是大幅度提高纵向价值,即单个难度价值。统计显示,2010终审版构成难度的4种身体基本技术的动作组别都大幅度减少。就转体技术而言,其动作组别降低幅度最大,由2009版的48组减少到2010终审版的19组,降幅达60%。为鼓励运动员发展转体技术,对增加的转体周数不再只有0.2分的价值,而是明确规定:每增加360。的旋转将在转体的

基础值上增加难度的价值(对于单独的转体和改变姿态的转体),即是多周数转体将在原价值上成倍增加。由于单个难度价值的提高,许多优秀运动员只需较少的难度即可达到10分的满分。在刚结束的2010年加拿大站世界杯系列赛上,俄罗斯后起之秀16岁的D・特米莉耶娃的一套绳操,难度总量仅为10个f4跳4转1平1柔),总价值10分,最高单难度达到了1.90分。奥运、世界双料冠军俄罗斯的E・卡纳耶娃每项都控制在11个难度以内,价值均为10分,得分率最高达95%。在保证总价值的前提下,以较少的难度数量完成高价值的难度动作,充分体现了世界优秀运动员高超的身体技术与完成超难动作的能力。同时在减少难度数量的情况下,运动员就会更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完成器械难度和展现艺术性的表现力,从而提高整体艺术效果。

2.2 旋转技术已成为艺术体操的主流身体技术

身体的旋转技术包括绕身体纵轴的和水平轴两大类,其中绕纵轴的单足转体技术能构成转体难度。

1)单足转体技术的超高价值。

在2009版的难度表中,单难最高价值为1.0及以上,实际上,能完成1.0以上难度的运动员凤毛麟角。2009年第29届世锦赛全能与4个单项金牌的获得者卡纳耶娃,她在带操中的一个变姿转体曾达到1.60分(0.6+0.7+0.1+0.2),高低起伏的身体姿态被快速旋转的长条彩带环裹在中间,其美妙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也许正是转体技术的这种魅力赋予了其本身的艺术体操特殊的价值。在2010终审版难度表中,最具吸引力的是转体技术动作价值的成倍提升。如今转体动作的最高价值已经大大超过1.0分,有可能达到2.0甚至更高。还是以卡纳耶娃的这个变姿转体为例,按照2010终审版规则计算,多周数的转体价值会在基础价值上成倍增长,转体周数越多,价值越高,而且上不封顶。因此该动作价值为2.0分(0.6+0.7+0.1+0.6)。由此推理,连续的浮埃迪转体对增加的转体周数由0.1增加到0.2分,而且基础分也有所提高,因此将更会呈现单难的新高。我国优秀运动员丁一丹的浮埃迪转体技术较好,按照她在第11届全运会比赛中的难度报表,球操中的古CCCCA转体难度当初的分值是1.3分,现在则提高到2.5分(在运动员完成的情况下)。在跳跃、平衡、转体、柔韧波浪4大身体技术中,唯独转体技术有创造超高价值的可能,可见转体技术在身体难度中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浮埃迪转体的训练、提高多周转体的技术水平成为艺术体操身体训练的当务之急。

2)身体旋转技术具有器械难度的价值。

在旋转技术中,虽然只有单足转体才能构成身体难度动作,然而所有带身体旋转的动作(难度或非难度)均可以具备器械难度的价值。规则规定,器械在抛或无抛的熟练性中,器械的基本技术组动作只要结合了身体旋转就可以获得0.1的器械难度价值;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规则中增加的惊险性动作中,其关键的技术就是身体绕纵轴或水平轴连续快速旋转并立即接器械。通俗地讲,就是让运动员在失去视线(旋转)的状态中接住高抛的器械。规则规定,每套动作必须至少完成3个不同的惊险性动作。其中运动员旋转的数量、旋转轴的变化等每个标准都具有相应的难度价值。可见身体旋转技术不仅在身体难度中占有超高价值的重要位置,而且在器械难度中,良好的旋转技术还会大大增加器械难度的价值。

2.3 艺术体操训练理念的全面变革

新规则的导向赋予了身体旋转技术如此重要的地位,显然是对几十年艺术体操训练观念的一次深度冲击。因为国际艺术体操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艺术体操运动员向来都是以柔韧素质占首位。柔韧一直是运动员选材的首选条件,具备了超常柔韧素质的运动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有艺术体操皇后之称的俄罗斯运动员卡巴耶娃,就是以过人的柔韧称霸体坛,当时她的特大幅度的身体弯曲甚至作为超难价值给予大力提倡,传统艺术体操的基础训练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被动性的软度训练中。2009~2012年规则对此进行了颠覆性的变化,尤其是2010版规则郑重指出:FIG不鼓励躯干保持大幅度后屈的动作。为适应国际艺术体操身体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可以预计,一切现存的训练理念,训练结构,训练方法、手段,以至于选材标准、编排创新理念都将接受新的挑战,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即将开始。

3 面向2010终审版规则的中国艺术体操

3.1 2010终审版规则对中国运动员身体难度的挑战

2010终审版最大的变化就是通过提高单个身体难度的价值来实现D1、D2总价值的真正均等。2009版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D1与D2“等值不等价”的现象,使得绝大部分运动员D 1价值难以达到10分的起评分,相反D2由于不受数量的限制,则较容易达到10分起评分。为此2010终审版难度表给予运动员充分展示身体技术的空间,只要有能力,单难价值可以达到2.0分以上。身体难度价值的高低、是否具有超高单难将是区别运动员身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对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个人项目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表2显示出来的中国运动员D1得分率偏低的现象说明,要想在国际大赛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完成超高分值难度的能力。

3.2 克服弱项的关键是全面发展身体技术

从最近两届世锦赛比赛成绩我们看到,中国队个人项目团体总分的世界排名大幅度下滑,2009年第29届世锦赛不仅未进前8名,而且已经跌至历史最低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身体难度的成绩来看,4项成绩非常不均衡。圈操、带操明显低于其他项目,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在个人团体4项中有50%的弱项;二是4类身体技术非常不均衡,跳跃与柔韧较强,平衡与转体较弱。圈操要求运动员必须从全部4类身体技术中选择,并且有量化的规定,每类2~4个动作。中国队两届世锦赛圈操身体难度均较低,这充分说明运动员的身体技术不均衡。2010终审版规则中成套D1类型的量化规定和难度的不能重复,促使艺术体操运动员全面发展身体技术。因此全面发展身体技术是克服弱项、提高个人团体总成绩的当务之急。

3.3 转体技术成为本周期身体训练的重中之重

如前所述,在跳跃、平衡、转体、柔韧波浪4大身体技术类型中,转体技术升为首位。转体技术的超高价值无疑对运动员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是难得的机遇,而对于柔韧技术较强、转体技术较弱的中国运动员来说,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这就意味着在带操、绳操、棒操和圈操中,运动员必须至少完成规定数量的转体动作,而且每个转体动作尽量具备超高价值(1.0以上),否则成套身体难度价值难以达到满分10.0分。因此,迅速提高我国运动员全面身体技术尤其是转体技术是最紧迫的任务。

4 结论与建议

1)2010终审版规则中“超难身体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艺术体操身体难度的地位,使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在价值上逐渐趋向均衡。

2)身体旋转技术将成为艺术体操主流身体技术,不仅在单个转体难度价值上遥遥领先于其他身体技术,而且身体的快速旋转成为构成器械熟练性、惊险性的重要加分元素。

3)身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颠覆了国际艺术体操几十年的传统理念,可以预计,由于转体技术取代了柔韧技术的地位,因此一切现存的训练理念、训练结构、训练方法、手段,以至于选材标准、编排创新理念都将接受新的挑战,一场深刻的技术改革就要开始。

4)2010终审版身体技术的纵向发展给中国艺术体操带来了正面冲击,迅速改变我国运动员身体技术的非均衡性与转体技术的落后状况是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10终审版)[Z],胡效芳,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2010

[2]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9版)[z],胡效芳,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2008

[3]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7修改版)[z],陈鹭,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2006

[4]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5版)[z],张婷,等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2005

[5]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3修改版)[z],李红艳,等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2002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3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增长分解技术;需求平衡增长;结构变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Robert Merton Solow在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一文中,首次利用生产函数研究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olow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为实证研究的需要,Solow提出了测量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余值法。然而,虽然余值法揭示了生产函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可能性,但也因为这一方法过于笼统而受到指责。不仅如此,生产函数理论偏重于研究总量增长,却不能兼顾部门之间的均衡增长。因此,Wassily Leontief作了深入创新研究,由他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能够把各部门增长与总量增长相结合,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以最终需求变动来解释总产出的增长。

1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增长分解技术

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1)需求平衡增长引起的增长;(2)价格变动引起的增长;(3)结构变动引起的增长;(4)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下面分别讨论这4个因素单独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1.1需求平衡增L对总产出的影响

1.2价格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以t1年为基期、t2年为报告期的各部门产品价格指数;

是价格上涨对总产出增长的影响。

1.3结构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所做的贡献。

1.4技术进步对总产出的影响

是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所做的贡献。

这样,对实际总产出Xt2可做如下分解:

总产出增量为:

2江苏总产出增长分解的实证分析

2.1以2007年和2012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2007年、2012年江苏投入产出表,见表1、表2,运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1.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12年比200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1.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2007年到2012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72.95%,价格变动的贡献为1402%,结构变动的贡献为1.77%,技术进步的贡献为11.26%。

2.2以2002年和2007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2002年、2007年江苏投入产出表,见表2、表3,运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2.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07年比2002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2.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2002年到2007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

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79.20%,价格变动的贡献为8.78%,结构变动的贡献为2.98%,技术进步的贡献为905%。

2.3以1997年和2002年数据为例的实证分析

根据江苏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见表3、表4,利用分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3.1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2价格变动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3结构变动的影响

2002年比1997年总产出的增长中,结构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2.3.4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为:

从1997年到2002年,江苏总产出增长中:需求平衡增长的贡献为114.63%,价格变动贡献为-3.31%,结构变动贡献为13.28%,技术进步贡献为-24.59%。

三个时期需求平衡增长、价格变动、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及演变趋势汇总情况见表5。

3结论

综合来看,在江苏总产出增长的四个作用要素中,需求平衡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但呈阶段性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价格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在下降;技术进步贡献率在上升。从宏观政策的发展需求来看,由于需求增长对总产出增长具有居于首位的巨大拉动作用,因此要稳定原有需求、挖掘新的需求,保持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以现价计量的总产出中包含价格因素的影响,是名义总产出,不能全面反映产出的真实水平。价格指数增长越快,与真实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因此,在关注经济总量时,不仅要关注名义增长情况,还要研究实际增长情况,客观反映经济增长的全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指导经济结构理论研究和结构优化调整实践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结构优化本身就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从江苏总产出增长因素来看,结构变动的贡献在弱化,表明结构优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虽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客观上调整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结构趋于固化的倾向明显。

从投入产出理论来看,结构优化必须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即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展开,利用产业部门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经济各要素和各部门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前,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打破制约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结构效益和层次,为经济新发展提供新动力。从1957年开始,经济学家就发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作用,并利用生产函数、投入产出表等工具加强理论与实证研究。虽然各种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一定缺陷,但是丝毫改变不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各级政府也积极实施创新战略,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技术进步与其他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区别,它不像生产函数中其他变量那样通过变量值改变影响总产出,技术进步改变的是整个生产函数本身,即改变整个投入产出模式,使在原来同样的投入水平下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产出。因此,科技进步作用巨大,要从经济发展的真实科技需求入手,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参考文献

[1]Ronald E.Miller,Peter D.Blair.Input -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M].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6).

[3]贾晓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历史演变与对策[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2).

[4]余典范,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5]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08,(12).

[6]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4

工信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工信部信软司司长谢少锋、工信部信软司巡视员李颖、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执行理事长王文京、SAP副总裁彭俊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经理邓学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会、百度L3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等出会,并结合自己对信息技术如何与行业深度融合的研究发表了主题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秘书长尹丽波主持大会。

怀进鹏副部长在致辞中首先强调了“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如何更有效的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更有效的迈向中高端,对于企业发展,不仅是提质增效更对整个企业的带来新的生机。”

他说:“产业互联网是我们正在实践,正在探索也不断的需要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重要的领域,所以不断的面对新的发展中问题,面对我们传统产业转型升极过程当中所提出和遇到新的问题,不断创造出中国的最佳方案,中国的最佳实践方式,并由此来带动和推进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IDG资本合伙创始人熊晓鸽向业界透露了令人振奋的投资目标――在中国投一百家独角兽公司。他说:“我们已经投了五十几家独角兽的公司,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下,但是大部分是2C的,但是我们希望未来的独角兽能出在2B的企业中,尤其是工业、产业互联网领域之中。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平台――我们计算机世界传媒平台,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投资的机会,共同把中国的产业互联网事情做的更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解读了今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的28号文,他表示:“28号文其实非常地言简意赅。第一个方面是发展目标。第二个方面是培育新型模式拓展互联网发展的新空间。第三个方面就是提升支撑,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这里的支撑能力就是新四基,即一硬(建立网络的连接和传感的硬件)一软(工业软件)一平台(工业领域的云平台)和一网络(工业互联网)。第四个方面就是强化政策保障,培育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环境。”

李伯虎院士将智慧云制造总结为一种“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模式、手段与业态,他解释道:“智慧云制造就是基于凡在网络,借助新兴制造技术、信息通信、智能科学技术机制造应用领域技术等四类深度融合底只、网络化、智能的技术手段;来构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统一经营的、智慧制造资源与能力的服务云,使用户通过智慧终端和智慧云制造服务,随时随地按需获取智慧制造的资源和能力;从而能够知道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三个要素五个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服务直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揭晓了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大赛总结及总决赛获奖项目团队。本次大赛由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和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大赛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挖掘出了一大批有创新潜力投资前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和项目。共有73个创新及创业团队参加了本届比赛,最终63支创新创业进入了全国总决赛,最终有7支从创业赛和创新赛中最终脱颖胜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了国家信息中心和产业互联网联盟合作的《产业互联网的绿皮书》,他还表示,今年的《绿皮书》研究的是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明年将覆盖制造业、全行业的智能制造。

产业先锋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SAP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行业价值工程部总经理彭俊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经理邓学来、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会和百度L3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分别从理念、策略、方案、技术、案例等角度分享了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5

作为深耕电子支付市场多年的老牌POS品牌商之一,联迪商用以4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荣登国内行业销量冠军之位后,亦不断紧跟形势,积极布局,谋求更快的市场响应、更佳的产品体验及更强的研发积淀。联迪商用副总裁程翔在与《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对话中强调,灵敏洞察市场需求,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响应市场,并因时因地制宜地精准定位,是联迪商用多年持续领跑市场的关键点所在。

响应市场细化需求

过去的2014年,互联网市场、农村城镇化市场及创新服务市场是联迪商用重兵布阵之地。针对不同的交易场景,联迪商用深入了解用户个性化交易需求,快速开发出适合国内客户需求的系列POS产品――移动支付终端、多媒体支付终端、小额支付终端等,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优势逐步凸显。

良好的产品体验背后需要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支撑。“目前,联迪商用全国共设9个销售大区、42个分公司和办事处,由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直销服务。此外,公司现有9个技术支持中心,旗下超过120名具有丰富行业应用开发经验的资深软件系统支持工程师可为全国不同的用户提供系统和终端程序开发服务。”联迪商用副总裁程翔告诉记者,“联迪商用的‘先锋服务’品牌服务网点已有42个,目前累计共有超过350名的硬件服务工程师负责公司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在服务网络布局方面,联迪商用的触角已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部分省份地市级城市。“一方面,充分满足联迪商用自有产品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贴近一线,满足客户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并因此成为公司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程翔补充道。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在金融支付体系中,安全始终是重要一环。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推动线上支付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控隐患。在此背景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则是联迪商用自立于电子支付产品之林的重要砝码之一。

依托于技术研究院,联迪商用专注于智能卡技术、通信技术、安全技术、多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一支拥有20年以上电子支付技术经验的优秀研发团队服务于联迪商用整个产品体系的研发与精进。“为确保研发人员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保持研发实力,研究院每年在软件架构设计、软件测试技术、FMEA、可靠性设计技术等方面均有十分可观的投入。”联迪商用副总裁程翔表不。

谋求战略转型机会

当前,线上线下支付融合发展的态势下,传统金融机构更侧重于轻型营业网点及互联网渠道,这对于主营产品更多基于线下支付的联迪商用而言,是风险,也是重大的战略选择题。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6

关于优秀麻醉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自从事麻醉医生岗位以来,自己在完成临床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多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和科主任、护士长一道勤奋扎实工作,各方面取得满意成绩。以下为我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始终注重麻醉学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麻醉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站在知识最前沿。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临床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始终注重把标准化的麻醉技术与个体化病人有机结合,使个体化病人的麻醉艺术化。

  近年来,主要围绕麻醉科业务范围即临床麻醉、危重症处理、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开展工作。譬如:配合临床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及提高高龄病人监测治疗水平,让高龄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开展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神经阻滞,以提高麻醉满意率;引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使全麻病人术毕及时苏醒;还和胃镜室合作开展静脉麻醉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普及推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利于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的治疗;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术和危急气道管理技术,以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等等。

  二、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麻醉科是医院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我与科主任团结一致,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麻醉科工作有章程,技术有规范。自己深知所处的位置,能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当好科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能积极对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职。积极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主持麻醉科手术室例会,传达院中层干部会议精神。

  主持科室定期业务学习,亲自制订学习内容、时间,按时授课,以提高大家医疗安全意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分析病情,让全科医生得到提高。通过强化科室医护质量管理,近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重大差错及纠纷发生,科室多次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这一年,在xx年终麻醉质控检查中,受到上级质控检查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麻醉学科普工作,让社会公众加深对麻醉学科的了解。定期对麻醉科的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我院外科开展复杂疑难手术情况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年来,为院报撰写稿件xx多篇,普及提高了麻醉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起到宣传科室、宣传医院的作用。

  三、以后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和科主任一道,按市二级重点学科的要求定位我院麻醉学科的建设。继续引进开展新技术,拓展麻醉科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和临床外科搭建最佳手术平台;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临床麻醉满意率;发挥麻醉科专业优势,普及提高我院急救危重病人监测治疗水平;适当时机规范推出我院镇痛分娩技术,以解除正常分娩产妇分娩痛苦等等。

  总之,总结这一年的工作,可以说:自己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建设当中,为麻醉学科手术室和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优秀麻醉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自毕业后即到单位参加工作,经各位上级医师指导及自己的努力,顺利的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现在将本人作为麻醉医生的一年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在临床工作方面

  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配合学校完成新生入学体检等。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麻醉学的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基本的麻醉技术,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现在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手术麻醉及急诊手术的麻醉,并且在科主任及各位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麻醉、操作及手术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手术前访视病人时,诚心的去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在术前达到最好的身心状态。手术时,尽量与手术医师配合好,满足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要求,以便达到麻醉的平稳、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

  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反思

  每做完一台手术麻醉后自己都会认真总结,总结麻醉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在值班时,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

  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实际工作中,切实的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思想,为了病人的一切,急病人之所急,尽己所能帮患者尽快解决病痛之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病人了解医生仍然是值得信任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十二分的热忱,全心全意的努力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更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医院的发展,麻醉学及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关于优秀麻醉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自xxxx年7月从xxx医科大学毕业后即到单位参加工作,经各位上级医师指导及自己的努力,于xxxx年顺利的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现在将本人作为住院医师的两年间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并努力领悟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配合学校完成新生入学体检等。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及麻醉学的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等各种基本的麻醉技术,在科室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现在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手术麻醉及急诊手术的麻醉,并且在科主任及各位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麻醉、操作及手术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意外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如手术前访视病人时,诚心的去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在术前达到最好的身心状态。手术时,尽量与手术医师配合好,满足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要求,以便达到麻醉的平稳、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每做完一台手术麻醉后自己都会认真总结,总结麻醉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心得,以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在值班时,也曾参与过多次危、急、重的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处理好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而临床实践又可以使理论更加扎实与完善。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7

一、目的和意义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4)受理、调查并处理个人申诉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5)认真总结,如实填写有关表格,并按时上报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材料。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部署。每年12月份由局职称办安排当年全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时间及具体要求。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8.总结上报和公布考核结果。单位要对年度考核认真总结,按要求填写《考核结果统计表》及《年度考核审核备案花名册》,按时将总结报告、表格和相关材料上报局职称办。局职称办审核后的结果要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通报。

经局审核后,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公示,时间为一周。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4.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解聘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或不聘专业技术职务至少一年以上。年度考核等次不称职,当年及低聘、不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不能计入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任职年限(即任职年限延长二年)。并在低聘或不聘期间进行考察,若年度考核仍为不称职者,取消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4.科研获奖或授予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人员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

5.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在单位相应系列的业务考核。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不足半年的人员,参加低一级职务的考核。

6.每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由局职称办装入本人技术业务档案。

八、本办法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年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结果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日期:

职务名称

人数

考核成绩

45岁以下人数

当年新晋升职务人数

备注

优秀

良好

称职

不称职

等级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未定级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8

持续发展和模式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 根据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核算专家麦迪逊的计算,中国在公元1700 年时的GDP 规模占全球GDP 总规模的22%,1840 年时占32.9%,在农业文明和财富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自工业革命以来,到1949 年,由于教育科技落后、对外闭关自守、帝国列强侵略、排斥工业革命等原因,导致中国GDP 在全球的比率下降到了5% 。而建国后的30 年,由于特殊原因的干扰,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52~1957 年为27.78%,1957~1965 年为8.24%, 1965~1976 年为4.12% 。1978 年时,拥有世界1/5 人口的中国创造的GDP,只占全球GDP 总规模的1% 。

1978 年以来的30 多年,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7%,2010 年全年GDP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97893 亿元, ① 约合6.04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 的规模也从1978 年占世界总量的1% 上升到7% 。这30 年中,从十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 左右,上升到改革开放1980~2007 年间的45.62%, ②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发展质量等四个方面若干指标的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1949 年后的30 年,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从建国初的21% 只推进到了1978 年的30%,30 年中只推进了9个百分点;到2008 年,中国的发展总体上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68.5%,改革开放后30 年的现代化推进了38.5%,中国到了工业化,也即现代化的中后期。③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改革开放后,我们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增长的来源主要是资源和一般劳动的投入。如有关专家计算,1980~2007 年间,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4.38% 。其中:资本的贡献为44.14%,包含资本积累的贡献19.29% 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24.84%;一般劳动力数量的贡献为10.25% 。④ 经济增长45.62% 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60%~70% 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还是自然资源的投入。

何传启教授将现代化分为经典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与发达国家两次现代化在时间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分界不同的是,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为主的第一次现代化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信息、互联网等内容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交替和混合的过程。⑤

未来30 年,乃至建国100 周年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会达到什么样的格局呢?如果没有特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果未来30 年中,全球除中国以外的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中国GDP 年平均增长7%,那么中国GDP 规模将从目前占世界GDP 总量的6% 上升到13.69% 。如果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0%,到2040 年时,中国将会恢复到公元1700

年时其经济发展占世界GDP 总量1/4 的水平,再经过10 年的努力,到2050 年时,中国将恢复到公元1820 年时GDP 占世界总量1/3 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经过近200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将在21 世纪中叶实现伟大的复兴。① 然而,上述发展的前景虽然美好,但是发展却受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比如到2040 年,城市交通水利等建设需要近3亿亩土地,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变化

还需要7亿亩耕地,土地缺口在10 亿亩左右;2040 年时,水资源供给对需求的缺口仍然在3011 亿~1911 亿立方米之间;国内用尽2008 年探明的铁矿金属储量后,供给的缺口, 为400 亿吨;如果全球能源产量在2008 年的水平上不变,到2040 年时,中国按照高中低不同的方案,将分别消费掉全球能源产量的70.5% 、56.4% 、42.3%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未来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全球能源产量不变,中国的发展和消费模式不变, 即使按照发达国家中下消费水平,可能也要消耗掉全球能源总供给量的50% 左右。②

这里我们不考虑水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仅就碳排放来看,在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一些专家认为,即使中国保持承诺到2020 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但如果中国的经济按8% 的速度增长,其总排放量仍可能增加一倍。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DDRI)的气候分析专家Emmanuel Guerin 认为,按8% 的增长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74% 。中国2005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72 亿吨,到2020 年将达到126 亿吨。Emmanuel Guerin 认为,为了限制全球变暖不超过2摄氏度范围,世界到2020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应不超过440 亿吨。届时,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为世界排放量的29% 。③

因此,面对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矿产、淡水等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下,以及全球都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限制碳排放的严峻氛围中,下一步我们不能再走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道路,那么,依靠什么来持续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呢?在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要依靠什么来持续获得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呢?毫无疑问,除了发展服务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战略外,主要还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些瓶颈问题。

未来30 年,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格局上讲,不仅要提升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要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建设,也要推动我们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包括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推动整

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现代化。

赶超型科学技术进步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我们国家目前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力方面还较为落后的处境来看,以及从我国转变发展模式需要科学技术进步来主导来看,就大的思路而言,我们需要追赶和赶超型的科学技术进步战略,通过快速的科学技术进步, 将传统技术支撑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世界先进技术支撑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讲,就是建设一个科学技术方面跨越式的创新型国家。

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实现科学技术赶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从目前学者们的研究看,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它主要与依靠自身自然资源或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按照现在权威的表述,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例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 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

那么,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何呢?不同的国际学术组织有不同的排名,主要有如下几种:

(1)排名第20 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9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57 个全球最具代表性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比上年报告排序下降3位,排名20,得分76.6 分。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21 位。2009 年的报告是根据4个大指标(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及其下属的329 多个小指标来进行竞争力评估的。① 罗德曼认为,虽然中国经济表现突出,特别是在经济预测与展望上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在增长速度的持续性问题上仍存在问题。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基础还有很多瓶颈,比如在科技领域,其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财经教育、人口问题等方面,都排在后面。其次,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有限,像大企业效率、经理人员不足、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等都存在问题。此外,中国的金融系统、企业的环保因素、政府与企业的监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②

――罗德曼

(2)排名第27 位。2010 年9月9日,世界经济论坛了《2010 年至2011 年度全球竞争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竞赛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科技技力报告》。中国排名上升两位至27 位,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继续领先。这份《全球竞争力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即发达国家依靠其先发优势,科技报告》的竞争力排行榜以全球竞争力指数为基础,该指数又以12 个主要竞争力因素为基础,全面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状况,这些因素包括机构、基础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容易;而发展中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等。①

什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赶超战略呢?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科技水平方面,可分为三类的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包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中等科学技术水平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等;低等科学技术水平国家和地区,如孟加拉、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中等或者低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三种战略思路,一是无为战略,即因生产力水平、财力、教育、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无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接受先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扩散和辐射,并不主动进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努力;二是跟进战略,大多采取拿来外部科学技术主义的态度,自己只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学习和模仿方式为主,不主动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不以拥有最先进科学技术为目标;三是赶超战略,就是中等或者低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了学习和模仿,即引进、消化和吸收外部现成科学技术等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创新和自主再创新而实施跨越式的追赶,在科学技术方面整体赶上,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超过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并构建起促进本国抢夺科学技术制高点的战略路径。

执行科学技术赶超型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在规定时间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目标。要规定一个长期的时间,在长期的时间中划分出若干个时段。然后在一个长时间的总的赶超目标下,在每个时段均设置出要达到的约束性的阶段性目标。在目标上,有赶上性目标,即某项成熟的技术,我们在什么时间可以攻克其难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超过性目标,即拥有由我们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的科学技术;还要有预备性的目标,即预测发达国家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某个领域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进展,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追赶实施预案。

2. 在科学技术赶超型战略方面,非常关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度, 并且要有跨越式的进步。因为我们本来就处在全球科学技术进步赛跑的后面,在一定的时间内实施科学技术进步赶超战略时,先进国家也在不停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只有积累暴发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加速度,比他们的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还要快, 才能实现赶超型战略要求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竞赛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科技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即发达国家依靠其先发优势,科技资源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集中和积累,其科技势力越来越强,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科技技术进步越来越容易;而发展中国家在落后的位置上,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和不利的地位,付出的教育成本随着人才的外流而转为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资源,同时遇到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封锁,凭着自己的科研力量研究出来的成果往往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已经被淘汰或者被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科学家技术方面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弱;发达国家则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

中国未来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显然不可能采取无为战略。那么中国已经跨过了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吗?是采取跟进战略,还是选择赶超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科技进步战略的定位和选择。我们认为,中国应当有信心选择赶超战略。理由如下: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来的对外开放,包括引进、吸收和消化技术,在一些重大领域和整体技术水平方面已经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方面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中国30 年的国内教育,包括鼓励出国及人才的回流,以及科研院所的培养,形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巨大的科技人才积累。

三是与人口和国土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样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国土大国,中国有丰富的用于科技进步的人力资本资源,有规模巨大的消化科学技术应用的市场。

四是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推动经济更快速的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和科技加速进步之间会形成良性循环。当然,稍一松懈,也有重新跌入“马太陷阱”的可能。但是,从目前看,中国已经基本上跨越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科技进步的“马太陷阱”,并且在科技加速进步、实施赶超战略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

五是中国具有低成本研发优势和低成本制造优势,两种优势的结合,为实施科技赶超战略提供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力资源规模巨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倒逼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和技术,低成本的研发优势将推动技术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技术研发和制造的低成本优势相互结合,促使低要素成本的竞争向低研发成本的竞争转变,必然给技术研发和创新带来丰厚的利润,刺激更大规模的创新。

如果将工业化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 “十二五”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刚刚迈入工业化的后期,即第一次现代化的后期阶段。① 今后30 年科技工作的中心是什么?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需要深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在科技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战略思路,确立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形成落实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体制与机制,实现中国科技生产力的第三次大解放。

赶超战略:以能源技术路线为例能源发展能不能实行赶超战略?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看, 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毫无疑问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无论是从资源供给看,还是从减少排放考虑,需要进行能源革命,选择新能源。然而,新能源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和终极技术能源,如何选择,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

1. 能源战略应当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路线

首先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能源技术路线?新能源技术分成三类。一类是传统技术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由此产生二次能源――电。第二类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 如动力煤改油,这是过去的内燃机用能源;动力油改电,这是现在汽车用电瓶等技术; 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第三类是人类需要能源的终极技术能源――以太阳能和风能等形成氢组合能源。

常规的技术演进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能源替代战略,即先是传统能源,如煤油气所发的二次能源电,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用作车的动力;然后发展技术较为成熟的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替代一部分传统能源;最后到发展终极氢组合能源。赶超战略,就是要提前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等组合能源。

从中国的情况看,路径可能是水能发展;煤的二次能源电替代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技术研发,将其产业化,并回收投资;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技术研发,并产业化以及投资被回收;最后到终极能源――氢组合能源的研发成熟,产业化并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以及回收投资,并永续利用。这样在时间的安排上,2010 年到2020 年,还是主要用传统能源,开始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20 世纪末期,形成混合能源结构;2020 年到2040 年或者到2050 年,主要发展中间过渡能源产业,替代传统能源,开始发展氢组合能源;最后到2040 年或者2050 年时再大力发展氢组合能源,让它产业化,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这就是循序渐进的能源发展战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采用常规能源技术演进路线,即采取能源发展的跟随战略吗?产业规划中遇到的难题是,如果能源发展采取跟随战略,或者称之为跟进战略, 就是跟在发达国家能源技术和产业演进的后面,与他们有一个时间差,他们先研发和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再产业化,然后他们将技术和产业转移给我们,他们再研发终极技术能源,并将其产业化。他们用终极能源技术和产业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产业时,我们正处在大量使用中间技术能源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可能用终极能源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后,我们还要运用中间能源过渡一段时间以后再接纳终极能源,别人发展完了我们再跟随。

能源跟随战略,有利有弊:利就是研发在先,技术成熟,可以引进、消化,国内也有现成的技术,初始投资和产业化成本相对较低;弊就是,氢组合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液晶替代显像管、数字替代磁带的关系,煤电替代石油和其他受限制新能源毕竟是中间过渡技术。如果氢能源技术成熟很快,中间能源过渡技术产业的投资将会是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紧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中国在能源技术和产业升级方面有没有可能采取跨越和赶超战略呢?也就是说,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能源技术发展进程,跨越中间过渡技术能源阶段,直接进入终极技术能源阶段。中国与发达国家氢组合能源技术的研发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国内有的研究更加先进和更加实用,并且成本比国外低。那么在解决好关键部位的技术之后,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能源技术和产业“淘汰――替代,再淘汰――再替代”这样一个路径来发展我们的能源呢?紧接着还形成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在能源技术和产业类型的选择上为什么不能跨越式发展,为什么不能采取赶超战略? 第二,中国为什么还要像黑白电视、彩电、显像管电视、录像机、胶卷等技术一样,非得走“引进――被淘汰,再引进――再被淘汰”的老路?第三,中国为什么要作为国外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基地,让他们赚回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成本,再赚取利润呢?我建议, 中国在能源技术方面,没有必要再经过能源的中间过渡技术这一阶段;中国在能源战略选择上,应采取赶超战略,即主攻氢组合能源的战略。

发展氢组合能源战略的“利”不言而喻。比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形成的氢燃料,不会形成诸如废弃电瓶等固体污染,氢的碳排放几乎为零,能极大地缓解中国未来碳排放压力。如果是煤二次变电还得排放,煤变成电,电用到电瓶上,电瓶用到车上还得是煤来发电,还得有排污。氢能源如果代替煤,今后矿藏煤加工的附加值比现在用来烧的附加价值要大得多。氢组合能源如果替代煤变电,可以减轻煤的运输压力和运输能源消耗。如果以后国际贸易中有碳关税,我们采用氢组合能源,那么产品的竞争力也比较高。

不同能源技术战略选择的背后有利益博弈。传统技术、中间过渡技术和最终技术都有既定的利益,诸如其研发投入的利益,技术偏好的利益,正在运转的不同技术能源厂商的利益,这些利益不可能不影响中国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障碍。比如,一些厂商在动力车的电瓶、动力装置等方面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某一天停止其应用和产业化,而改为终级技术能源氢,则研究和投资电瓶车的投资者和厂商,损失将非常巨大。但是,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要选择对国家、民族和未来有利的能源发展技术路线。

假如国家最终选择走终极能源技术的路线,那么有一些国家过去鼓励过的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甚至已经建设了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工厂的,如电瓶、电动车等等,其遭遇的损失,国家应该给予补偿。

中国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做到几个“避免”:第一,避免中国在能源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第二,避免中间过渡能源技术投入造成巨大的被替代损失,包括投入成本和退出成本;第三,避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收回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研发投资成本,并赚回利润的场所。

2. 能源技术应当采取赶超型进步战略

在下一个20 年中,主要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还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与终极技术能源混合发展,还是主要发展终极技术氢组合能源,这是三种不同的模式选择。另外, 政府推动模式也不一样,政府主导先选择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还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与

终极技术能源共同发展;或者两种技术能源发展都试点,这均是不同的推动模式。对此, 我们建议:(1) 由于能源技术战略选择非常重大,希望组织各方中立的专家形成多个背靠背的研究组来论证这个问题。对中间能源技术与终极能源技术的可行性、成本、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意见。(2) 对国内氢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等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和摸底,做到心

中有数。(3) 了解世界各国氢能源研究应用的情况,进而考虑能源技术的引进,是引进中间过渡技术还是引进终极技术。另外,建议国家给中间过渡能源技术应用推广和氢组合能源技术应用推广以同样的试点场所。但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国家应该着力支持终极能源的技术路线。

科技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 建国后的30 年,正规的教育受到冲击,1978 年科技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在科技领域的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新时代,使中国从那年起,走上了科学技术现代化之路。如前所述, 使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 左右,提高到了改革开放30 年的46% 左右。

那么,今天我们科学技术领域,还需要解放思想吗?我们认为是需要的。改革开放30 年后,我们到了一个发展的转折期。面向未来,发展面临着两个重大的挑战:(1)前30 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中,资源和环境消耗较大,随着中国经济产出的规模越来越大, 资源和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也越来越紧张。对此,我们还能在传统粗放的发展道路上走下去吗?如果不能,科学技术进步在转变发展模式方面能起什么作用,能起多少作用,是否能满足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实现发展目标的要求?(2)如果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在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列前几位,就需要实施科学技术进步的赶超型战略,也就是科学技术方面要比目前排在前面的国家进步速度还要快一些。对此,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年度计划、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等等能适应这种科技赶超战略吗?面临这样两个严峻挑战,中国科学技术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那么,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呢?

第一,要从按部就班工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思想上要有紧迫感,要有全球科学技术

竞争的危机与忧患意识。改革开放30 年来,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需要看到的是, 虽然我们可能已经越过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但是,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推进着他们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落在后面,甚

至有可能跌入“马太陷阱”;正是因为发达国家仍然在不停地推进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要从目前竞争力在全球第20 位,赶超到前10 位以内,甚至前5位以内,即需要我们在条件比发达国家薄弱的起跑线上,必须只争朝夕,必须付出更加艰苦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赶超战略。

第二,要从短期科技工作的思维定式上解放出来,确立长远和明确的中国科学技术赶超战略,形成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思路。如果2040 年时的战略目标,定在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国家竞争力水平排在世界前五位之内,那么,就必须构建起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约束条件、规划、主要措施、不确定性评估、战略执行、反馈和调整机制等等工作要素。

第三,要从科技工作就是完成部门和体系内日常事务的思维定式上解放出来,树立抓关键、抓重点、抓大事的意识。特别是国家层面的科技和一些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要考虑整个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赶超战略,特别是科技进步加速的一些关键要素问题, 解决制约我们科学技术进步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四,要摆脱就科技抓科技的部门局限和观念,树立大科技意识。要从过去主要重视工业、农业和国防等方面的科技,转向商业和金融服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全方位的科学技术进步。另外,从科学技术的基础看,需要与教育相协调; 从科学技术的投入看,需要与财政和金融相协调;从科学技术进步的制度安排看,需要与立法和执法等相协调。如果科技不与时代产业的进步而进步,只是局限于过去的领域,或者不与其他相关部门相协调,那么科技工作就是不完整的,科技进步就无法协同推动。

第五,要从科技工作计划和行政管制模式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服务的意识。我们的科技工作中,还存在着分任务、报项目、跑项目、分线、跑钱、审批等等一些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方式。除了一些基础科学和公益性技术研究外,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资源横向配置模式。因此,科技部门作为政府科学技术工作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县级科技管理部门,更多的应当是服务于企业和科技人员,更多的应当是利用科技社团来组织协调资源和关系,更多的应当成为科技信息交流、沟通企业与科技人员愿望、推广先进经验、组织观摩学习、出台优惠政策等等方面的科技进步的服务平台。

第六,要从科技进步仅仅重投入、抓硬件的观念,转向还要重视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建设,硬件和体制机制双驱动的意识上来。改革开放30 年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还有相关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在科学技术进步的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科学技术硬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实施科技赶超战略,推动科技加速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建立有利于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 解放被某些方面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可能还束缚着的巨大的科技生产力。从制度经济学上讲,这是一种不增加投入,就可获得科技进步效益的制度改进,将成为我国科技赶超战略的重要力量。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座谈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觉得,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充满力量,使我的精神受到极大鼓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同时又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个人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是不行的。胡总书记及时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树立正确价值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起点。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一员,我们必须从时展的高度出发,牢记总书记“八荣八耻”的教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崇高精神追求,以学成过硬本领、努力报效祖国为荣,“民族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工人更要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找材料到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伟大复兴事业当中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荣八耻”的第一条就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其实,爱国之心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关键在于怎样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作为一个一线产业工人,我想,热爱祖国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立足岗位,为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经历过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那时我们公司第一次引进国外纺纱设备,我向外方调试人员索要操作手册,客气的语言换来的却是对方满怀戒备的拒绝。洋人的傲慢和自私,大大刺伤了我的自尊心。当时我心里感到特别难过,我想,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落后就要挨打,一名工人技术水平落后同样没人瞧得起。所以,我下定决心:“学”,要刻苦学!为中国争口气,超过外国人。从此,我订下学习计划,每晚必须看一个半小时的技术书籍和有关资料,常常是捧着书进入了梦乡;为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我参加自学考试,专攻计算机应用技术。攻下大专学历以后,又去攻读本科专业。同时,我还特别注意针对企业需要广泛搜集资料,潜心研究进口设备,了解跟踪国际纺织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动态。为国争光的机会终于来了。1997年,公司进口的德国气流纺纱机的中枢系统DDD变频器烧坏了,急需更换。这种变频器价格高达9万元,德方在中国没有现货供应,订货周期长达两个多月。我和同事们经过测试、分析、测算,决定向“洋设备”开刀,采用类似的国产变频器替代,近三天的时间完成了上百个技术参数的修改后,机器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转。消息传到德国公司总部,对方全然不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自己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于是派人专程飞来常州黑牡丹考察,亲眼目睹后,严谨的德国专家不禁跷起了大拇指:“中国工人了不起!”

我觉得,“八荣八耻”的精髓是服务精神,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到一起才有意义,才能体现人生价值。总书记的倡导告诉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良好道德是国家先进的显著标志,要使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能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接轨。那么,作为我们产业工人,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电子信息化时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催促我们不断锻造自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实自己的道德涵养,升华自己的精神气质,最终练就一身为全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句话我感触尤其深刻。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攻关,[此文若非在 =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找文章还是到,更多原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我们公司的“邓建军科研组”是一个崇尚知识、团结互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集体。为使生产靛蓝牛仔布的关键设备功能最大化,我和我的伙伴们合作,先后对染浆联合机进行四次改造,从而率先在国内解决了连续生产不用停车这一难题;我们在洋设备面前敢于创新,在世界性难题面前敢于冲击,用变频技术改变了世界先进棉纺装备清梳联合机运行的经济、安全性能;我们采用电子与气动技术的完善结合,使“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稳定的控制在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我总结了传统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创造性地把电化学原理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纺织品印染领域,科学地消化吸收并整合了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地研制出“染液组分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并经过一年多来在工业化生产的应用实践,证实了该系

统具有较强的稳定、科学、合理性,以及能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的功效。该项目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底以证书号第747635号授权专利。18年来,我们参与的技改项目达400多个,其中我本人独立完成145个。当今世界纺织行业公认可用于色织行业的18项最新技术,“黑牡丹”已成功应用15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我们产业工人顺应形势发展,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中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是恰巧赶上并参与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荣幸地以唯一的创新技术工人的身份跻身2008年度中国纺织十大创新人物。在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作为一名企业的蓝领技术工人,要竭力服务于发展经济的生产建设,努力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新一代知识型职工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变得对产业工人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产业工人的平凡劳动,始终与一个伟大的时代紧密相联。发展的中国,需要产业工人彰显整体知识化,开放的神州,要求中国的产业工人向世界展示昂扬的民族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断体现工人阶级先进性,才能表达出中国工人阶级独有的宽广胸怀和独特的精神境界。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论“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指导我们工人阶级正确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蓝领技术工人,我将学习不断,继续以全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技术素质;我将创新不止,继续在技术工作的实践中,提高中华民族的技术竞争力;我将创业不停,在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努力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先进技术领域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努力做到不负共和国脊梁的历史使命。我认为,这些就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必须主动承担起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重任。

新技术年终总结篇10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1

    过去的__上半年,感谢公司及项目部的支持,在__项目部中担任建筑技术员职务,过去一年的施工中,在项目部很多热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质检与管理,使我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做的更好。“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工程中,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不能人浮于事,做老好人,而要以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学习,已懂的东西更要精益求精,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切工程施工,技术和质检工作贯穿始终,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方能起到技术先行的作风,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身为我公司的一员,有机会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和锻炼,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环境和外部的条件给了我们一种自信和荣耀,但更多的是对我们的今后工作的鞭策,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要以公司的形象来约束自己,我们所有的言行要符合公司的一贯标准,逐步培养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才能无愧于领导的信任和培养.通过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2    时光飞逝,转眼间3个月的试用期立刻过去,回顾这3个月来的工作历程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对刚踏入一个陌生工地的我是痛苦并欢乐着,总结这段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

   作为一名技术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更应具备与分包、甲方、监理、造价沟通的本事。从踏入工地的那一刻起,我自我就清楚的明白,自我应当干些什么。

   首先,我要对图纸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做到工人看不到的我能看到,图纸中的重点难点做好交底,对应提的配电箱做好具体的统计;其次,对前阶段干的工程有个细致的了解,包括资料、现场、材料等,重点查处楼里有毛病、错误的地方,并做详细的记录;再者,对材料计划的提取,做到省钱但不违反规范、图纸要求,掌握现场材料,并计算出以后将用的材料,配管及防雷立刻结束,争取做到不浪费,可是多剩余;最终,与分包、甲方、监理、造价沟通,做到不卑不亢,合理的地方按要求做,不合理的地方,坚决提出,与分包做好配合,干好主楼的同时干好现场临电,与甲方勤沟通,做好应变的准备,与造价据理力争,不错过应拨给的每一分钱。

   在现场的每个人都是我的教师,朋友,虽然他们也许没有必须的专业文化知识,可是他们的施工经验却比我丰富,阅历比我丰富,对生活、工作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忙及肯定,帮忙我迅速的适应那里的工作、学习、生活;公司里又有总工,专业上遇到不明白的,含糊的多请教,确实也让自我学到了好多,遇到问题多想多问,绝对不会不懂装懂。

   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也找出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首先自我的专业知识还是相对欠缺,其次在沟通本事及一些特殊的情景处理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武装自我,提高自我的'工作本事,加强工作职责感,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在学习中提高和成熟起来,不断地鞭策自我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3    跃过元旦的龙门,我才不禁感叹时间过的好快,忙碌中才意识到我们又走过了一年,xx年已将离我们远去,新的一年又向我们走来。过去的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的一年,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回望走过的日子,虽然感慨良多,熟知有总结才有提炼,吸取经验才能进步。对于xx年的工作表现,有值得欣喜的地方,同时也有着许多不足之处,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情况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时刻牢记公司制度,以全心全意为公司创造利益为宗旨,使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公司创造财富。

   二、工作情况

   首先,我担任21-22b段综合楼及商务综合楼甲方代表工作。对刚步入社会的我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才能,为此,我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工程技术服务,只有多动脑筋,考虑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为工程管理服务。

   其次,进行了新区“府佑水香”前期的土方回填、测量、放线等工作,新区开工建设后担任d区2#、4#、6#楼的甲方代表我将继续努力,继续学习。对“众安家园”三期室外配套道路硬化,绿化、外网水、暖、电施工的现场签证工作;进行了“众安家园”三期几栋住宅楼交工分户验收工作;27#、29#商住楼续建及分户验收工作。

   这几年来,工程结构质量完全可以保障,但是,不可否认,工程使用功能问题及很多质量通病仍然存在,而且因住房工程质量而引发的群众投诉也有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住宅工程验收方法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真严格对住宅工程质量实行分户验收,是对住宅工程质量更严格的监督管理,也是对老百姓购买住房更高度的负责。同时准确及时的测量各项工程量、进行现场签证等工作更是关系到公司的直接利益;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员工如果不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他就是在自断前程,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对待这些工作我都一丝不苟,认真完成。

   再次,就是配合其他部门及同事完成相关工作。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高,“众”字就预示着我们众安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要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只有大家相互协作,上下一条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发现的问题

   在去年的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气管道距墙太远;

   2、给水管道管卡间距过大且安装不牢固;

   3、窗户开启不灵活,密封性不好;

   4、外墙瓷砖脱落严重;

   5、下水管与洗面盆连接处不严密

   这些问题不仅是违反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而且直接影响到住户的生活问题,厨房、卫生间返臭味,冬季室内温度低等,住户却无法进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都及时向施工人员提出具体要求,特别强调此问题的严重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部分问题的发生。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抓监理工作的力度不够,没有把监理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合同单位过多,增加了我们和监理的管理难度,总承包单位也不便于投入人员和设备。3、个别施工单位力量薄弱,小企业的进驻,一没有水平,二没有设备,三没有技术,就连基本的管理人员也无法保证,给监理和甲方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五、不足之处

   一年来,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距领导和大家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也找出工作中的许多不足,主要存在于工作实践经验少,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发的部分问题不能灵活解决等,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