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十篇

时间:2024-04-23 15:43:09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跨专业实验课程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高教重点自筹课题(项目编号:B-b/2016/01/17);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33000)。主持人:梅元清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7-0118-02

一、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介绍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与经管类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利因素: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单位需求有所脱节,而且,实践内容缺乏将经管类各专业纵向发展中上下游企业的岗位群和横向发展中与本企业有关联的事业单位岗位群有机结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特征和职业发展全局观。这样的现状,激发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教师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热情。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以下简称VBSE)校内实习工厂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学者还不多,并且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VBSE概念的研究和探讨。

由于传统的各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着上述不利因素,使得跨专业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平台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具体来说,它与传统单专业的实践课程相比在业务特点、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三方面,存在着显著特点:跨专业实践课程的业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组织类型与业态:制造业企业、材料供应商、下游企业客户、物流企业、工商、税务、银行、事务所等各种社会业态,可以通过课堂就能让学生体验正常的社会商业环境。跨专业实践课程的业务流程主要为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让学生可以分岗位感受岗位工作职责及岗位工作内容,并且业务流程分为固定模拟业务流程、仿真自主经营流程、O2O业务流程,能让学生多维度实践。跨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体系是贯穿整个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经营情况体现在最终实训成绩中。

二、VBSE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跨专业实验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学生在VBSE实训平台上的跨专业的实践训练,来满足毕业时工作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如图1所示,VBSE课程培养目标是如何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通过VBSE实训课程后,形成工作单位所需的合格的岗位人才。

由于参加VBSE实训的学生需要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尤其是需要完成会计学基础、会计信息化等预修课程,而这些预修课程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即经管类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为经管类学生参加VBSE实训提供了知识储备。参加VBSE实训的学生,需要在企业内外虚拟环境完成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业务流程中的若干岗位所要求的任务。通过这种VBSE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全格的岗位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

为了实现VBSE实训平台培养目标,VBSE校内实习工厂课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从企业管理全景仿真、供应链管理全景仿真和商业社会环境全景仿真三阶段分别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实训目标。其中,企业管理全景仿真是模拟现实经营环境作为教学实景,通过决策管理、过程管控等内容,实现对制造企业管理的全景实训。供应链管理全景实训是在企业管理全景模拟的基础上,增加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多组织、多形态和多流程的供应链协同与管控,实现供应链管理全景模拟实训中。商业社会环境全景实训是在供应链管理全景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工商、税务等政务服务机构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多组织架构、多行业模拟及多商业形态对抗。

三、VBSE实验课程建设的内容

VBSE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完成以下三方面内容:(1)VBSE实训平台场地布局;(2)VBSE实训平台环境搭建;(3)VBSE实训平台教学用具和教学成果。VBSE实训平台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管理、社保管理、客户业务和银行业务等17大类、97项实验训练项目。VBSE实训平台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完善跨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

在以上VBSE实验课程建设三个内容中,平台训练内容是重点。第一个内容为实训平台的运行提供了硬件环境,第三个内容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为平台训练内容得到更好的效果提供了保障。在实训平台练习中,VBSE校内实习工厂是从企业实际工作中抽取典型岗位的实训任务,仿真实际活动。因此,VBSE教学环境下,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铡⒀Щ峄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深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四、基于VBSE实验课程的实训

学生在VBSE校内实习工厂中进行仿真实习时,其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揽括供应链(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国际贸易企业)、政务、公共服务、个人消费等,虚拟几十个机构,上百个角色,几百个训练任务。拟建立的仿真实习平台是仿真经济环境下的部门级管理、企业级经营和供应链级协同的三级模拟对抗平台。见图2。

如图2所示,VBSE仿真综合实习平台包括制造企业经营模拟对抗系统、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税务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系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系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系统等子平台。依托上述实习平台,仿真实习训练的内容分别是:

制造业经营模拟业务训练主要模拟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行政、市场6个部门的业务。具体业务包括:生产线管理、产品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训练主要包括企业登记、企业年检、监督投诉。以核心企业和工商局两个角色进行互动完成业务模拟训练。税务局窗口业务模拟训练包括行政审批和纳税申报两大部分。银行窗口业务模拟训练包括开户、贷款管理、国际结算等。会计师事务所模拟业务训练包括审计、验资等。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训练将把学生分成三类用户,分别是招标方、投标方及招投标服务公司。训练内容包括招标申请委托、招标管理、投标管理等。国际货代公司业务模拟训练包括货代业务操作、运价船期和最新法规等。咨询网业务模拟训练将把学生分成咨询专家、咨询公司及咨询方三种角色,提供咨询案例、现场咨询及咨询资源建设等。

五、VBSE课程建设的创新性

VBSE校内实习工厂通过对不同形态组织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满足多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这样有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业务流程,也让学生体验到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VBSE校内实习工厂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跨专业协同性:即经管类多专业学生共同进行的校内综合实践教学有利于实现专业协同、岗位协同以及业务协同,有助于经管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基于机构、环境、流程以及用具等全方位的全景仿真,实现了运营柔性、制造柔性、物流柔性,将创新、效率以及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多元化的对抗性竞争环境;构建出多层次、多模块衔接紧密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用具、团队训练、柔性教学、自主学习以及网络开放教学等多种模式整合起来等这些也属于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此外,如果能在本实训平台建设过程中适当引入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情况,如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VBSE实训平台的仿真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的要求。

六、小结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构建VBSE跨专业实验课程来完成校内仿真实习,可以很好地衔接学生从校内到企业的过渡过程,弥补了以前只是单专业实验课程在业务特点、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方面的不足,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要求。

⒖嘉南祝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2

Abstract: January 200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rted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recent year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ush forward projects, forming a leadership attention, planning and reasonable, well-organized, comprehensive package, with remarkable situation.

关键词: 质量工程;教学质量

Key words: quality engineering;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69-02

0引言

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央财政投入25个亿,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按照建设全国一流财经大学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我校特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以此为依据,我校开展了与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配套的“质量工程”。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我校拥有了一批与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相适应的品牌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拥有了一批市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学团队;实验室建设取得快速发展,拥有部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取得突破,指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模式和途径更加成熟;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1我校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和成效

1.1 专业建设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按照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十一五”期间,按照“强优、扶弱、重基、支新”的专业建设方针,我校先后对校内36个专业进行了建设,新专业建设方面,针对我校英语、物流管理、传播学、保险学、电子商务、城市管理、税务、社会工作、劳动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1个毕业生不足三届的新专业,在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建设的基础上,学校也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新专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目前,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3个专业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被评为部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政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等10个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专业为主体,优势特色更加突出,法学、文学、理学、工学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1.2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工程自2003年以来,我校围绕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全面建设,建成示范性、开放式课程,引导、带动全校本科生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精品教材建设方面,结合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领域,以“校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资助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出版,并推荐一批教材参加北京市精品教材的评选。目前,《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3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国际会计》、《国际经济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企业战略》等19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有17部教材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立项,34部教材获得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 65部教材被列为校精品教材立项,《劳动经济学》、《保险学》等27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受到了北京市的奖励。

1.3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质量工程”以来,我校的实验室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实验室建设的新突破。2007年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信息化、系统化、高起点、综合性”的实验室建设原则,开始了新时期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认真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硬件,充实内涵,优化配置,共享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新思路,将原来由各教学单位分别建设与管理的37个实验室,整合组建成“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科实验教学中心”、“语言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实验中心和1个模拟法庭实验室,教学实验室从小而全、多而散、功能单一模式,转化为综合式、共享式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基本管理组织,校院二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实验室快速发展。目前,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已经被教育部确定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它各实验中心也正处在快速建设当中,实验室建设的快速发展必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 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与创业行动项目以开放实验室为支撑,以高水平教师为导师,以科研与创新项目为载体,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部级、市级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我校启动了校级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和创业行动项目)项目。自2007年起,我校已经资助460个校级大学生科研与创新项目,并鼓励和支持学生申报市级和部级创新训练项目。目前为止,我校获得市级资助的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共30项。

1.5 名师培育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学校贯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实施人才工程,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结合教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加强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与培养。坚持基础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及时表彰和奖励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激励教师潜心投入本科教学工作。2005年学校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奖励实施办法》,采取提前申报、跟踪考评、最后会评的方式,开展教学名师和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工作,激励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四年来,有7人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8人被评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37人被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同时,为鼓励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学团队,学校制定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评审方案,开展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活动。由杨河清教授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部级教学团队;统计学教学团队、经济学核心课教学团队、金融学核心课教学团队、工商管理核心课教学团队等4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财政学教学团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等10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6 校外名师讲学计划通过实施校外名师讲学计划,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榜样和增添动力,促进我校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统一规划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聘请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部级教学名师、部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长江学者等特聘教授为讲座教授,聘任他们到我校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开设讲座。

1.7 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教学评估制度,建立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和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1.8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养与业务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善于学习、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队伍。通过人才引进、竞争上岗等措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配备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考察,选拔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有关教学管理和研究的学术活动。

2质量工程的建设经费和组织保障

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经费由学校引导教学公用经费支持。项目承担学院和项目负责人遵循北京市财政局、市教委的文件精神和学校财务处、教务处制定的相应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对于部级立项项目,学校给予配套支持;对于市级和校级项目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给予经费的支持。

在组织保障方面,学校成立校“质量工程”实施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部分专家组成,并负责制定“质量工程”实施的方针政策、总体规划和经费预算。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和各个项目的立项、检查、绩效考评和验收等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学校各学院(系、部)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根据质量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系、部)的办学特色,确立本单位“质量工程”实施方案,组织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质量工程办公室负责对各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考评,并依据检查、审计和评估的结果,对项目和资金提出调整建议。建设项目完成后,办公室将组织专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3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努力方向

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是涉及学校教学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工作,自实施质量工程以来,虽然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在以后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教学质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 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研究和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在精品教材建设和优质教材的选用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实践教学资金的投入,广泛开展校内、校外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

3.2 加强校内评估机制的建设,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组织和协调,深入细致的开展教学专项检查工作,优化教学过程控制,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3

[关键词]厦门双十中学;校本课程;闽南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7-0034-03

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具体化、有效化表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系统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及其教材,是校本课程持续开设、有效发展的保证。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从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之日起,就把校本课程建设当作学校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可持续工程,既倾注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倾注了智慧和精神。本文以《闽南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双十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

理念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秉持了下列理念。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全面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促进“知识化课程”向“生活化课程”回归,实现“知识化课程”与“生活化课程”的融合,建立“知识化学习”与“生活化学习”整合同一的课程形态,以克服基础教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倾向,突破千校同面、万课同相的局面,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厦门双十中学根据厦门独特的地理优势,针对当前青少年漠视民族文化的实际,把《闽南文化》课程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存交融、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的多元建构,实现国家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一体化。

再次,把《闽南文化》校本课程作为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闽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力求达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能够直接体验到的生活文化情境,体现学习的生活情感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搭起现实的桥梁,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现实对接;激发学生自身的源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课程的地方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又通过课程的民族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共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与生活实践创造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识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形成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相统一的文化品格,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

恰当合理的方法是校本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课程领导的关键作用,实现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的统一。校长是学校发展和校本课程规划建设的领军人物,学校领导班子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决策力量,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校长首先组织研制出校本课程的建设规划和目标,进而带领班子成员修订、完善规划和目标,集体作出决策;再引导教师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带领教师进行开发和实施,做到上下步调一致、协调统一。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师生、课程专家及学生家长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中的作用。学校与闽南文化研究会紧密合作,以闽南文化研究专家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的龙头,带动和指导师生一起参与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确保课程实施和教材开发的质量。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号召家长积极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建言献策,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信息和材料等,协助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过程的综合作用,努力培养师生的合作探究、发现和创新精神。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生活,进行政府、民间的调查和采访,搜集和发现课程素材资料,进行素材和资料的证伪、求真、分析、整理和筛选,探求课程建设的脉络,形成教材编写的思路,掌握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教材与课程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通过与专家一起活动、研究,学习专家严谨、细致、认真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研究精神,使师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第四,采取边开展课程实验边开发编写教材的做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收集、把握课程素材和资料之后,进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以专题为线索,设置单元课目。通过专题教学的可行性操作,逐步明确教材编写的体例要求和内容特色、专题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课目、教材编写的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等,并不断地充实、调整和完善。最后在专家指导、统筹下,确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制订较为严密的教学和教材撰写计划,落实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第五,构建以师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厦门双十中学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师生的成功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课程、教材研究开发工作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建设高度反映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细致分析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三种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是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

盘点闽南文化记忆,挖掘闽南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了解、弘扬闽南文化,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升华国之心和爱乡之情,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是厦门双十中学开发《闽南文化》系列课程的内容依据。

(一)内容框架

《闽南文化》课程由《闽南民系与文》《闽南方言》《闽南习俗》《闽南名且生》《闽南建筑》《闽南先贤》《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专题系列组成,每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课目。为便于学生理解、把握、思考和实践,教材在每个单元课目之前都设有“要点提示”,通过“要点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单元内容,使“要点提示”成为学习整个单元或整部教材的“向导”。各个专题教材中或配以插图,或配以图表,使教材内容直观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使学生学用结合,各个单元内容后面还设置有“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把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巩

固、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形成和强化民族的语言、文化、观念、行为等。

(二)内容顺序

《闽南文化》系列课程教材的内容顺序分为“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两个方面。

专题顺序体现在按照不同的专题阐述内容,各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内容。各个专题中的每个单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本专题的其他单元内容共同组成―个完整的专题整体。

专题系列按专题内在的逻辑关系阐述内容。前面的知识内容是后面知识内容的统领或基础;后面知识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一个专题紧扣一个专题,如由“民系文化”到“方言”“民俗”“名胜”“建筑”“先贤”“戏曲”“信仰”,由此体现出专题的连贯性,使其上下彼此衔接,互相贯通,形成同一地方特色的文化系列。内容则从一般到具体、从形象到逻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体现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的科学性。

(三)知识结构

整个文化系列虽是地方文化的内容,但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涉及语言、文化、环境、教育及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闽南文化》的课程实施中,厦门双十中学突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使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组织结合,建立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的协作关系。厦门双十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优质学校,拥有深厚的课程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是研究闽南文化的学术团体,拥有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底蕴。两者结合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为学校文化建设锦上添花。特别是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早在2004年就在厦门双十中学高中年段开设《闽南文化》选修课程,深受师生欢迎,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为双方的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经协作,双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使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生的学习探究相结合,建立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生学习群体的课程协作关系。校本课程更重视师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更重视知识文化与师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重视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作用,更重视师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更需要教师的不懈研究和学生的努力探究。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研究获得的发现和成果来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学生必须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体验和经验来巩固和深化课程知识。而且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彼此对话交流,辨析探讨,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互相提高。互相促进,使课程实施获得“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师生成为双向影响的学习型、研究型群体,迸发出课程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课程内容的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校本课程,尤其是地方文化课程,从知识到内容都来自地方,来自生活,而且每个学生都真实地生活在社区之中,他们的知识文化积累除了来源于学校之外,还有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积累。据此,学校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尽一切可能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和体验创造的空间,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活化学生的经验储存,拉近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转化为生活知识、实践技能和思想智慧,为学生造就自我、造福社会、实现课程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可能。

最后,引导师生积极反思,构筑师生创新的舞台。智慧的源动力在于反思。反思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它牵涉到认知者与认知对象之间的互动。因此,学校倡导教师与学生积极反思,明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认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清“教”“学”的优势和缺陷,总结“教”“学”的经验和得失,引发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的觉知和行动,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和途径,建构富有创造个性和充满社会实践活力的课程知识、能力体系,促进“教”“学”的优势发展,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师生张扬个性、锐意创新的舞台。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

自2003年国家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课程建设在各高职院校受到普遍重视,拥有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的部级精品课程已成为建成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抢抓机遇,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突破口,高标准地打造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进而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精品课程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先进,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要建设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与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分为学校先行建设,省教育厅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三个阶段。评审需经过资格审查、专家网上初评、会议终审与网上公示等步骤,对评审合格的课程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给予补助建设经费。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将被取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停拨维护升级费,但保留其在两年内申请复查的资格。根据教育部规划,自2003年起,连续评审5年,每年评审一次,计划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包括高职高专类课程300门。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解决自身问题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并遇到一些困难,如社会认同度不高,招生和就业工作比本科院校困难得多,生源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相对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高职院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谋求优势地位,唯有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强力打造办学特色,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与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可以促进一大批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上。高职院校应将学校的品牌课程定位在国际一流的层次上,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程体系,高标准地打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应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改成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新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应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精品课程建设能推动完善课程建设机制、教学质量监测与质量保证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性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关键措施。高职院校建设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可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质量保证体系,这比精品课程建设本身更为重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创建精品课程,树立教学品牌,将成为高职院校参与国家和社会检查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亮点。通过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将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的竞争力,扩大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与特色,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在某一方面质量和特色突出,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课程,应加以支持,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并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整体性、综合性课程建设。以广东省为例,截止到2005年,全省有25门高职高专类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8门课程入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有5门课程入选,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有4门课程入选,三所院校精品课程占广东省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的68%,这与三所院校从特色优势学科着手,重点扶持建设分不开。转贴于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教师队伍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否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出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中,需要有学术造诣高,在该学科影响力强,具有一定领导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或者说要有一定数量的名师,并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要倡导团队精神,避免单打独斗。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的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整体建设部分项目。一是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把握好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建设的主线,改革不适应专门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使教学内容与地区或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把教学重点由单纯地讲知识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二是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三是要融教学与研究于一体,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主持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应是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多、教学效果好的知名教授,视野广阔,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能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四是要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精品课程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学科型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强调的是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内容占相当的比例。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性训练,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的要求,模拟生产一线就业岗位环境,从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里,建成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品课程《家具设计》将理论讲授、实践辅导、社会考察、工厂实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将课堂教学、家具实训基地实操、工厂实习、家具博览会参观、社会专业调研、企业设计项目、家具设计大赛、专利发明创造等全部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构成了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形成了培养学生真正的创造性和应用性家具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5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学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33-02

近年来,高校新增学科越来越多,有的高校新增学科数量达学科总数的50%以上,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面临着旧学科需要改革,新学科需要建设,质量需要提高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科建设亟待加强。学科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提高到高校建设的核心地位,千方百计地搞好学科建设。本文将对高校学科建设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

一、学科建设的地位亟待提高

在今天的改革时代,以学科建设为最主要单元的教学体制没有改变,发生改变的是学科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今天的学科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学科已不能同日而语。1997年,国家教育部对我国实行的学科目录进行了大副度的调整,合并后的学科,体现出了“大学科、宽口径”的时代特征,引发了又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蓬勃发展,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随之,几年来的改革,包括“模块”模式的运用、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整合等,各方面的研究、讨论很多,出现了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

然而,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有以下几个改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改革效果不尽人意:

一是没有真正解决“宽口径”的问题。“宽口径”的问题是指学科研究方向的覆盖面大,学生可以对不同学科有更深认识,从而毕业后就业面更宽。

“宽口径”教学相对以前小学科教学对应的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更宽,大学生就业面也更宽。但是,支持“宽口径”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总学时数与学科教学的课时数约束着“宽口径”学科的宽度,两者的比例不尽合理,供学生选修的学科课程较少,课程学时也较少。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摆脱过去小学科建设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缺乏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的指导,没有真正由过去的小学科建设观念转移到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科建设上来,没有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思想。所以,要着重解决好新的教育观念的建立问题,彻底摆脱传统学科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宽口径”的新观念指导新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二是没有很好解决课堂教育和实践性教学的关系。教育最好是对话中的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或说教,教师和课程最好是作为这种对话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互补融通的,不可偏废一方,而倚重另一方。一些高校不断加大课堂教学的课时数,导致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数得不到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下降。

二、学科课程建设要突出实践性

围绕学科培养目标,针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科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有计划地推进多门课程的重建和开发,突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条件配套改革。

学科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点,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难点。许多高等学校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多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学科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需继续突出实践性。换言之,在学科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整体优化过程中,必须按照“突出实践性”的原则,进行优化和重组,把本学科涉及的行业、新兴产业及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材料等及时地编入教学内容中,或者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实践性和知识性相结合,逐步建设一大批实践性强、学科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如何运用知识进行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

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还有针对某些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的教学。这为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科建设的改革和创新,要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想要实现这种培养目标,显然,在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应当充分体现实践性。只有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教学方法,才能与学科教学相适应,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科和职业需求、事业发展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没有这些需求,学科课程建设就失去了意义,将成为空话。所以,应从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设计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科课程的理论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整合要按照学科课程的特点,依据学科知识结构,对理论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避免以往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从学科建设的整体系统方面,全面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能只考虑单门课程与课程实践教学的关系。

三、学科实验室建设要突出创新性

在学科教学中,实验室和基地要具备大学生进行设计、调试、安装、模拟制造等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条件,能够加快大学生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和过硬能力的步伐,激发其创新思维,培育其较强的创造力。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集中精力建设设施先进、条件良好、经费充盈的实验室和基地。

为了建设好实验室和基地,高校的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已逐步投入教学实践中,实验大楼拔地而起,尉为壮观,但是,实验室和基地的软件建设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缺少与现代化设备相适应的现代实验室教师队伍,实验室与基地的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不科学,造成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这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在实验室建设中,深化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现代高校管理体制,这是搞好实验室和基地建设的关键。学科实验室建设突出创新性的另一方面是在学科实验室项目的开发和设备的研制上。我们看到,有些高校的学科实验室没有很好的实验项目,许多学科本身需要开发的实验项目因师资能力等问题得不到开发,自己研制的相关设备很少,一些传统的实验项目还在进行,创新性学科特色无法体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需要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学科教学经验和实验技能的学科教师、实验教师,进行认真的研究、开发和创新,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最具时代特色,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引入到学科实验中来,为大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

四、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他们的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决定着学科建设的质量。表现在科研工作上,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和大量的实践信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体现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优势特点。

环顾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具有上述“两高”的人才较少。一些教师只能讲授1-2门课;,有的教师只讲授书本知识,对学科发展并不了解,讲工艺的不清楚目前行业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长期不接触生产实践,对学科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了解掌握得少。试想,具有这种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怎能指导培养大学生,又如何指导实验室建设呢?此外,在教师教辅人员的管理上,多数高校实行课堂教师为专职教师,实验教师为实验教辅人员分类管理,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教师只会授课不会实际操作,实验教师只会实验操作不会授课的现象,使本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的薄弱环节更加弱化,这种管理体制培养造就的单一型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影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质量,影响培养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程。对此,必须创新学科教师、实验教师的管理培养机制,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学科教师和实验教师队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

首先,建立课堂教学教师与实验教师“轮岗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撤消课堂教学教师与实验教师之区分。硬性规定课堂授课教师必须在实验室和基地中承担一定的实验指导工作,承担部分的研究、开发、建设实验室和基地的任务,实验教师和实验人员也必须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把实验教师与课堂教学教师一样看待,在工作待遇、奖金分配和职称晋升方面一视同仁,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学科建设的团队力量,建立一支集教学、科研和实践于一身的坚强的学科建设队伍。可以相信,这样的学科建设主体,必将有利于现代高校本科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名师”、“大师”的培育,是我们期待的一种综合性教师队伍模式。

其次,建立行业企业的“代培制”。课堂教学教师与实验教师最为欠缺的是生产实际工作经验操作能力、技术能力。他们到企业去一般是“走马观花”,了解生产实际不深入,不能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带领学生实习,只是了解“皮毛”,尤其是当教师已晋升为高级职称后,更难放下架子虚心向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学习,不能像企业技术工人一样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工作一番。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创立一种行业企业的“代培制”。即无论是课堂教学教师还是实验教师,必须到指定的行业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学科技术岗位的工作。在生产单位,教师以准技术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定期全日制工作,如一学期要去一个月,每年要保证三个月以上的工作日,待基本掌握生产领域的实践能力,经高校与生产单位联合考核合格者后,颁发合格证,作为可以晋升职称的条件。高校与生产单位联合“代培制”形式,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这种“代培制”的有效运营。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6

《金融会计》课程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是把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到金融企业这一特定部门的行业会计。该课程属于专业课程,专业技术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涉及金融相关知识,应在学习《会计学》、《财务会计》、《金融学》、《商业银行实务》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由于与《财务会计》中以工业企业为主的业务核算区别较大,不容易接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金融会计教学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二、《金融会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部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的财经院校的调查,总结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程重视不够,地位有待提高

该课程的性质从部分高校教学计划来看,主要在金融学、会计学专业两个专业开设,大部分为必修课,还有部分院校是选修课。绝大部分院校都未将该课程列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一般为2-4学分。课时最高的64课时,最少的是24课时。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该课程地位较低,学校重视不够。

(二)选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

笔者通过了解目前国内高校使用金融会计教材的情况,发现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最新的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而部分院校采用的还是新会计准则前出版的教材。其中有个别教材质量较差,内容缺乏创新。这就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新准则变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金融会计应涉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但从各高校网站的教学大纲来看,由于课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而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业务都没列入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为《金融会计》,实质上就是《银行会计》。大大缩小了课程的覆盖面,也就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金融会计因其特殊性,很多高校在教学中都设有实验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各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教学手段等原因,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毕业后到了银行或保险公司等单位不能马上适应工作的情况。从目前部分院校建成的实验室情况来看,其条件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条件好的院校建设了金融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的财务软件。主要采用金蝶或用友财务软件。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条件差的、缺少资金的院校只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只是根据单项实验资料填制几张凭证、登记几个简单的账簿而已。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差,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除了硬件条件差外,实践教学的课时也较少。有的院校开设的实验课为12课时,而少的只有4课时。实验课课时太少,也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差的一个原因。在金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财务软件。高校实验室购买的财务软件基本都是院校版或教学版,而像商业银行使用的都是从知名软件公司定制的软件。这也是造成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原因之一。

(五)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会计课程师资来看,很多老师都是从财经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到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尤其是年轻老师,他们学历较高,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但通常缺乏实践经验,尽管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实际工作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三、对《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金融会计课程存在的几个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地位

笔者希望各财经院校提高该课程的地位,建议将《金融会计》定为金融学、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有条件的院校应将该课程设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定为4学分较为合适,学时调整为64课时。也就是每周4课时左右。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二)选用最新出版的优秀教材,以适应教、学双方的需要

选用教材的质量优劣,既影响到教师讲授内容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自学的需要。以笔者教学经验看,如果某位老师选用的教材不新或不好,学生的反应较为强烈,意见很大。原因很简单,学生花钱买教材,就希望教材质量好,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对教学、学生负责,选用的教材一定要过关。此外,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想对金融会计教材的编写提一点建议。这是很多教材共存的问题,就是对银行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实际案例等介绍较少。并且各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上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还是有差异的。如银行系统内资金汇划等业务,各行采用的科目,核算方法是不完全一样的。各有各的做法。所以,笔者建议编者中应邀请商业银行尤其是已上市银行的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担当顾问,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应覆盖各类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改变

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商业银行会计,而忽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主要业务核算的现状。由于加大了教学课时,适当的增加一些内容还是可行的。另外,建议除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以外,也可开设《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金融会计的教学更加系统。

(四)重视金融会计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以新会计准则为准教好理论知识外,组织好实践教学也同样重要。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最注重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希望应聘者录用后能直接上岗胜任工作。因此,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实践教学。走的是培养人才适应市场之路。所以,社会上也掀起了职业技术学院热,受到更多求学者的青睐。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从硬件上保证教学的质量。软件采购上实现公开招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财务软件。此外,还应增加实验课时数,选用好的模拟实验教材,配备专职的实验老师组织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如有可能,建议单独开设《金融会计实验》课程,更好的配合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做好任课教师岗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7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并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过程中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的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包括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这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拓宽了更广的视野,提供了更多的实施渠道和途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调动广大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本校实际出发,组建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的骨干队伍,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有用的资源,努力把蕴含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特色学校建设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从校本课程的种类确定、编写、模式、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让学生在各类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中成长;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校课程资源,为特色学校的建设积蓄内涵。为此,校本课程的研发成为学校课程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必将促进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实践和应用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特色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生成。课程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一个系统工程,是行政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与社区群策群力、合作共建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学校要努力让全体教师在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成为学校特色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实践者。“特色”又是群体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是绝大多数学生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所外化出的健康向上的言行。校本课程也是特色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特色的文化大餐,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选择有了可能。当然,在实践中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或仅仅是单一的课程学习,仅仅培养少数“特长”学生,这样的校本课程就不可能成为其学校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特色不是因为少数学生“特”而“特”,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当一所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各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转化成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时,校本课程才能承载其学校的文化。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8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质量;专业建设

1 引言

“十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本科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30省市自治区321所高等院校开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含香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华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办于1999年,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院校名牌专业,2005年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对本专业进行立项建设。

2 进行专业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目标和特色

华南农业大学地处广州,逐渐形成了“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大学。为了满足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需求,并结合我校在农业和生物方面的学科优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服务,力求在数字农业、精细农业方面凸现出专业特色。

3 教学团队与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设好一个专业,首先要有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随着近年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同时,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调入了部分年轻教师。教师队伍平均年龄41.7岁,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认真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注重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既鼓励、要求教授担任专业授课,同时利用“1+1”等方式进行传、帮、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层次,计划在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以上。

采用参观调研、提高进修、新技术培训等“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参加行业交流;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人才开设技术型、管理型讲座,为师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创造机会。

3 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抓好课程建设

3.1 动态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①适应社会需求。组织本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代表、学校教师和管理千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四年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一次大范围的修订,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努力体现专业特色。

②建立培养平台。围绕培养基础厚、专业宽、素质高、能力强的合格人才,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体会,进行了系列课程改革和动态调整,整个培养方案不断得到优化,目前已形成了本专业的培养平台:一级平台由学校工科公共基础课组成,二级平台由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组成,三级平台由主要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

③发挥名牌专业示范作用。依据广东省名牌专业建设目标,探讨名牌专业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发挥对相关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3.2 课程体系建设。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①课程体系改革。适应时代要求,密切关注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并及时将其加入培养计划,让学生掌握几门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马上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全球定位系统”、“DSP技术及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嵌入式系统”等选修课程。对由于新增课程造成教学内容有部分重复,部分内容陈旧过时的情况,在修订培养计划进行了合并和删除。

②双语课程建设。双语教学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留学回国人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并在工作量计算方法上给予倾斜。按照专业建设规划,“电子线路CAD”、“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移动通信”和“DSP技术与应用”5门课程列为双语教学课程,双语课程开出率占全部专业课程的比例为17%。截至2006年,本专业讲师队伍中有4人获得学校的双语讲师资格认证。

③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名牌专业的建设离不开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开出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按照专业建设目标,“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自动控制原理”争取获得学校精品课程。

3.3 教学方法改革。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全体教师在广泛获取资料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使本专业主干课程全部具备电子课件。开办电子信息工程名牌专业课程网站,使本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全部上网,既方便教师授课,也有利于学生课后上网浏览、自学,同时,便于师生交流、互动。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黑(白)板板书与电子课件相结合,使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②组建课程队伍。每一门课程最少配备2名教师,其中1名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具备博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研讨、教学计划及课程建设,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组织讲师到周边高校或省外著名高校进行课程进修,吸收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精髓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精华。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本专业3名教授全部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

4 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创新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4.1 实验室建设。2002年,建设广东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实验室立项建设。实验室建设为开展电子信息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可靠保障。

4.2 加强实践教学。①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学

生实践能力培养。实验课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余地,提高学生自我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能力。实验指导书并没有将全部实验程序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实验内容,补充填写所缺的一些关键语句,才能完成实验任务。在完成阶段性实验内容后,采用学生提问、师生讨论、关键实验演示、学生自行总结等多种形式,定期举行课程实验讨论会。

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推行网上预约实验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人数多、实验室安排时间过分集中的问题。

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很好方法和途径。本专业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建设来推动专业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和创新。首先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课程主要内容为基础,注重实验内容的整合规范,达到综合设计的要求。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减少验证与观察环节,增强实验的综合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能与开拓创新能力。专业课程实验基本形成了基本实验一综合设计性实验一研究型实验(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达到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5 课外创新活动与专业文化建设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等活动。在2001年以后的各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本专业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和广东赛区一等奖、二等奖等。学生还多次自行组织竞赛活动,邀请老师作评委并进行颁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其他类的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等,以增加学生的技能训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专业开办之初,以99级为首的学生创办了我校唯一的专业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刊――《星韵》。刊物的征稿、打字、编辑、排版、印刷等全部由专业学生自己完成,印刷经费主要由各班级勤工俭学解决,专业也资助部分。自1001年以来,每届学生自动向后传接,每年出版1期,目前已经刊印7期。《星韵》刊物的出版发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整个专业的凝聚力,特别是增加了新生对专业的认同,为师生之间进行沟通提供一个有效渠道。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形成“笃学、求知、活跃、创新”的学风。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9

一、“研究——开发——推广”: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

在以往的课程开发中,通常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各个学术领域里的专业学者和优秀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共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育目标,编订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研发具有权威指导价值的教材,确定基本的教育内容,最后推广到课堂。在“研究——开发——推广”的课程范式[1]中,教学实践过程是课程开发程序的末段环节,前期的开发程序与过程规定了后期实施的基本框架与结构,课程评价是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具体框图如下:

精力集中于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体会课程编订者的思路与意图,设计教学环节,将教材的科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学习结果及其评价的角度,逆向审视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总之,教学系统在课程设计与学习效果测评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在此种状态下,一线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前两个环节只是间接地学习与了解,主要负责课程实施。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且稳定,学生作为课程学习者受制于结果及评价,是接受操练的主体,其需求与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已有的课堂教学改革正是针对此弊端对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等策略,激活了学生的经验、情感与思维,取得了成功。但是,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能在教学系统中表达,仅与教学设计发生交互,无法对课程设计进行反馈。

二、学生成长需求: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渐进式”表达

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变革元素融入到原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开发与实施整个流程逐步向学校与教师开放,学校的课程自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个变化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国家课程体系中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为各类升学目标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保证了学校课程对学生整体的适应性。这种变化对于传统教学系统的压力亦随之而来,教师与学生需要重组,行政班级被打破,学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管理系统,推行“学分制”、“走班制”、“选课制”。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变化仅限于课程实施环节,具体而言,变革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组织环节,课程设计与学习结果评价依然稳定,学校仍然不是选修课程的制定者与设计者,而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但是,此种创新凸显了一个积极变化,即学生对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由此,课程开发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学生成长需求。毫无疑问,在课程设计者的视野与思量中,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系统中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重。

第二个变化来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该课程属于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程[2],其课程指导纲要中仅规定了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未设定具体内容。课程设计的半结构化,给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学校在宽泛的课程框架与实施建议下,突破了“唯教材至上”的教学理念,开始扮演设计者的角色,以学生成长需求作为出发点与依据,组织教育经验、研发教学内容。这一次新突破,增强了学生同课程建设体系的交互作用,由原有的课程实施部分拓展到课程设计环节。

第三个变化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对于上述变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整个课程建设过程向学校完全开放。学校依据教育哲学、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发展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完整经历课程建设流程图(图1)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梳理新课程改革初期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按照传统(学科类)课程的研发流程,遵循着“行政领导——组织精干队伍——专家指导——编写课程材料——实施反馈”的开发路径。其基本特征为:课程开发团队精良,校内外资源充分,开发周期固定,文本成果完备。此外,本类校本课程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主要依据学校自身所拥有的“特殊”资源进行开发,比如:地域特色、优势学科、特色项目、人文社会资源、特色教育活动、“名优特”师资等。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与教师完整经历了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独立编订某门某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与教材。其中,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材料、实施建议、评价考核等设计部分,必须考虑学生成长的具体要求,以提高校本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在课程建设的流程框图中,校本课程的课程策划部分发生了变化。

通过图2发现,课程素材库中结构体系完整的“知识系统”转化为利于学生接受的“教育主题”;通过习得而达成的“能力”转化为通过实践体验而获取的学习“经验”。并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社会需求”置换为“学校需求”更为贴切,因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再通过课程标准与成熟的教材传递给学生,而是间接地通过学校需求予以具体表达。实际上,这一重要转变也悄然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环节,高效课堂亦需要研究适合学生的主题内容和与之高度适配的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才能使课程与教学具有生命力。否则,学生积极性不足,具有教育性价值的学习经验就无从谈起,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正是出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关注,导致了另外一个重要变化的发生,即课程实施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及评价”进入了课程策划环节中“基准”与“可行性分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单向行进路线,演进为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

三、“实践——评鉴——重构”: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中的课程研发范式

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使课程学习者的成长需求逐步进入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制定者的视野。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原先处于分离状态的课程开发体制与教学体制,逐步走向融合。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校本课程实施中,发现以课程开发小组为主体,以课堂或者主题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学习内容具有“高深难”的取向,其交互方式仍然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状况与预设目标差距很大。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所存在的目标异化、开发范围狭窄、缺乏系统理论分析等问题暴露出来。究其原因,课程虽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需求、兴趣与基线,但仍以“校本、师本”为主,课程的构想及目标与学生学习的事实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其学生基础不稳固。需要以此为节点,修补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能依据学生的情况,呈现出更为合适的目标实现路径与内容形式。图3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此范式强调以学校课程的实践过程为基础,突显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具体表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其可能性同课程设置、决策、设计、实施等环节交织在一起,强化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系。教师既是课程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以教育过程中教材、课堂环境、教师作用、学生学习表现为观察与研究对象。特别是,将师生的情绪对应关系、课堂情境变化、具有高教育性的学习经验等项目纳入关注的对象,并做出详实的记录,为进一步的评鉴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评鉴过程类似于案例研究、文艺评论或者美术欣赏。教师、学生、专家等课程评鉴主体需要在充分掌握各类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多种视角与立场出发,对搜集的材料做出综合性的判断。按照“细节——局部——整体”的路径,对课程研发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鉴。细节审议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学习经验与效果,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投入度,以及他们的收获。这不仅包括学生们经课程学习后的成绩与作品,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语言表达、探究性的实践、创造性(想象性)构想的产生、亲社会行为、劳动技术经验等等。再以此为依据,按照“促进人格形成、获得某领域有效发展、领悟学习方法与策略”等维度设立基准线,筛选出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并提炼出承载这些学习经验的基本载体,包括主题与内容、活动与方式、环境与条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分析,进一步审视教学过程、主题内容、设计方案与课程目标,以此决定对原有课程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局部改进。再者,当某门类课程一轮实施完毕时,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评鉴。对于国家课程,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探寻课程标准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学生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衡量各种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效益,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追求实现“优质高效”的操作模式与行为改进。对于校本课程,则需要按照“背景分析、投入资源、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流程进行全面评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建设领域呈现出丰富的实践样态,亟需进一步的重组与改造。基于评鉴的重构并不是建设一种与目前学校课程体系相脱离的,超越实际发展阶段的理想形态,而是进行积极且稳妥的更新与改革,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循序渐进的演进,主要发生在三个层面。

第一,国家课程二度开发。对于课程目标明确、知识体系完整、学科结构严谨的国家课程,教师在已有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反思、数据分析等途径,进行校本化开发。主要表现为:同一课程多个水平层级(基础、拓展、高级)的实施、教学设计的更新、教法的调整、“预设与生成”的调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习题集的“浓缩”与“更新”、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研究、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第二,校本课程的进一步优化。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的校本课程,具有内容多元、形式丰富、学习周期短、贴近学生兴趣爱好、联系日常生活等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校本课程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取决于该课程的质量。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的优化方式呈现为以下三种:一是精品化发展。伴随着教师课程素养的提升、多轮实践探索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实时反馈,对原有课程作精细化处理。比如,杭州十四中学研究性校本课程《中西文化》,经过各方批评的“滋养”,研发者对集中授课、指导阅读、实地观摩、选题策划、研究报告撰写等各个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细化研究,所编写的半结构化教学材料,充分体现文科类探究学习的特点。二是“校园活动”发展为课程。此模式将学校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校园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框架进行提炼,将之学术化、规范化。如,杭州学军中学《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与表演》,在原有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上,依据所积累的过程性经验,寻找与戏剧、心理剧等理论的契合,逐步形成了“学生动员、知识普及、案例评析、剧本创作、动作编排、舞台表演指导”等策略体系,进而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选修课程。三是“课程链”的形成。按照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内在联系,通过“微型叠加”将多个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精炼化、序列化的课程群。如,杭州市萧山二中将“萧山南片文化研究”、“国学讲堂”、“东籓论坛”等微型课程,整合为“国学研究”。

第三,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规划”与“统整”。课程规划要从学校层面着重考量本校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本学段的阶段发展目标,按照教育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理念、学校实际确立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符合本校生源特点,体现其升学目标与发展需求的课程总体设计,整体策划学校课程的研发活动。其二,课程的“统整”。学校课程体系层面的归并以课程规划为根本,统筹各类课程资源,对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形式进行改进,着力构建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均衡性的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模式:一是以本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目标(身心健康、人格修养、文化科学、技艺特长)[3]为依据归并各类课程;二是按照学习模块(语言文学、数理逻辑、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技术能力、兴趣特长、交往实践、国际视野)开展整合;三是按照课程功能(学科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进行重组;四是按照国家、地方、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进行课程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强化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联系,实现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的统整;五是依据学生各类学习活动(课堂学习、功能场所学习、校外活动)的权重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类课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篇10

一、特色专业内涵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比一般专业人才有更突出的综合能力;有独立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较高社会声誉与较大社会影响,能够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认可的专业。具体地说,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国内外达到较高水平或者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专业,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二、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在取人之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2.社会需求原则。

地方高校坚持适应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关注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专业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创新发展原则。

地方高校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原则,以专业方向建设为重心,构筑和强化专业特色,形成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优势稳定的专业群。

4.校企合作原则。

地方高校要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合作,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互相衔接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强化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度,鼓励特色专业创办自己的经营实体。

四、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注重开放办学,丰富特色专业内涵。

要加强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明晰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控制。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研究,形成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形成机制,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扩大高校在地方建设中的影响力。

2.深化特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加强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开展并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作用,努力施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使特色专业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优秀教材等教学科研成果于一体。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4.强化特色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人、财、物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特色专业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的建设,使其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符合特色专业的有关标准,充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5.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实践教学。

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使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特色鲜明,毕业生综合素质有比较优势。要建立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特色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选拔、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

五、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2007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Ⅰ类特色专业。近几年来,邵阳学院管理科学专业坚持走特色内涵发展道路,在特色专业建设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设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民营经济研究基地,围绕培养复合型质量管理人才这一核心,整合本校质量管理专科专业20年的办学经验和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形成的优势,构建了以能力为纽带的“H”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建立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成为“学科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精深、质量管理专长”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图1 “H”型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2.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H”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模块化体系;以“专长”为核心,按照“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重组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共建实习教学基地,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特色人才的培养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专业点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地方高校管理科学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管理科学方向专业人才。

3.建设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21世纪“博识、专长”人才为目标,围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通过与企业、质量管理协会、机械类专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质量管理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建立起校校、校企、学校―协会,学校―政府合作的新型联合培养机制(见图2)。

图2 联合培养机制示意图

专业培养方案以“H”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深刻把握管理科学的应用性特点,按照“拓宽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突出“既掌握科学管理又懂得工程技术的质量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打破以知识递进逻辑为指导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拓展、经验形成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通过设置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CAD等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加强工程素质教育;设置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标准化工程、计量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质量管理课程模块,落实特色专业教育;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ISO9000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见表1)。

表1 主要特色课程一览表

(2)课程建设

一是改革课程结构。根据特色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五大课程模块体系,为实施“H”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五大课程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质量管理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内容精炼、观点新颖”的原则,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适时开设新课程。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软件或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模拟生产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的情景,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活动之间的差距,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启动以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责任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名师培育,努力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队伍优劣的标尺之一。本专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建设具有优良职业素养的教学团队,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是加强师资培养。第一,实行“校校、校企、校所”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到著名的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或短期进修,选送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行业协会进行工作实践,顶岗锻炼;鼓励教师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接受培训和合作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第二,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咨询师、质量工程师、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员的培训和考试,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4)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将按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建设由管理科学综合模拟实验室、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审核模拟实验室(拟建)、案例教学实验室(拟建)等构成的实验中心。逐步建成能适应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设备先进、多功能、高效益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体系,并努力把它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