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十篇

时间:2024-04-21 14:46:06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形式;策略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mphasizes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calling to change the way students learn, which 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re search on strategy instruction, to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 way.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e form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and then examine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strategy instruction,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and value for the draw referenc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strategy instruction; for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的形式

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学习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策略,是一种十分自然而且效果最好的传授基本学习策略的教学形式,因为学习策略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学科知识而存在。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策略知识对利用、获得思想政治学科专门领域知识又大有助益。学习策略应该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往往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习策略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可见,这种策略教学的形式由于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策略”得到“内容”的直接支撑,不仅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策略”也能够及时得到应用。

当然,为了保证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基本的学习策略,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时需要哪些学习策略?在这些学习策略中,哪一些学习策略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应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些新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还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学习策略。

2、利用“校本课程”,加强专门指导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建设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使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所谓校本课程,它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它进一步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它使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得到尊重,师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政治课教材内容更新较快,时代感较强,而国家统编教材有些内容滞后,不利于学习策略的培养。所以,思想政治学习策略的教学必须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

利用校本课程,通过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向学生有意识、系统地传授科学的学习策略知识,是加强学习策略指导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学习策略指导课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它的体系如何建立还值得研究,专门的教材还处于酝酿阶段。因此,如果要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应当注意的是,学习策略指导不是属于纯理论的介绍,而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切忌进行空对空的讲授,这种讲授只会浪费时间。如果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困难较大,可以采用开设学习策略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策略。其形式既可以是教师就某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门讲授,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学习策略讲座。开设学习策略专题讲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需要进行。但从教师方面来讲,它要求教师要经常收集一些资料,经常关心有关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并熟练掌握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

二、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的策略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不仅依赖于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和“会不会教”,即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否选用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课策略教学的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形成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认知需要,再确定适合于所学材料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然后灵活多样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应用,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纠正。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策略教学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l)领悟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让学生自悟学习策略。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启发并引导学生按教学思路去领悟、发现新的学习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顿悟,给学生点燃思维和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习策略,总结学习策略。

(2)内化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效地把学习活动转化为学习习惯。虽然学习习惯是否属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范畴尚有争议,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发现和积累,并且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只有形成了习惯,才更易于被学生自觉的运用。

(3)示范式教学法。是指对某种学习策略,教师先举出范例,然后指导学生去模仿。比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关于概念分解法的学习,教师可以先举例“商品”的概念,进行分解示范,然后再给出“物质”的概念,让学生去模仿,在具体的模仿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思想政治课概念分解的方法。

(4)交流、对比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的方式,让学生彼此交流学习方法和体会,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比如,对于同一道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观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完成之后,让他们一一说出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学生在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对比的同时,会受到启发,习得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2

 

一、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高校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密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高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旨归。“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1]从实然的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高校形象和声誉,关乎外界认可度,深刻影响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虽需系统合力,但主要仰赖高校课堂教学的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最为有力的保障,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宏观导向设计与微观践行相结合,在操作层面上不断寻求具体教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优化实为高校教师之致力面向。实现本科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提高,理应作为提升本科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高校内涵建设的具体落实环节,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精力集中点和重要关注点。

 

二、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的特殊性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就法学十六门核心课程而言,公安院校侧重于与公安业务密切联系的法学课程,包括刑法学、行政法学、刑诉法学等,不重视民商事法学课程。目前,一些公安院校将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理论课程置于点缀和配角的地位,表现出很大的选择性,有的院校仅在法理学、宪法学课程中选择其一,有的院校即使同时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学时却有大幅度的削减。考察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的现状,其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特色教材。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材,内容较多且抽象,缺少公安特色。以法理学课程为例,现有教科书基本包括法的本体论、法的关联论、法的价值论、法的历史发展、法的运行论等五大部分内容,涉及很多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初接触法的大一新生而言,枯燥性、陌生性不言而喻,又因其缺乏公安特色,学生难以感知到学习法理学对于未来执法的意义,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在教材缺少公安特色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公安业务知识,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授课教师化繁为简的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内容及其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上有不同的理解,这难以保证学生面向未来公安执法掌握必备的法理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2)课时不充足。普通高校法学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基本上在60个左右,而在公安院校采用同样的教材其课时量甚至不足30学时,严重“缩水”的教学课时成为掣肘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有限的学时必然要求授课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区分讲授内容和自学部分,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创造。有限的学时也严重制约着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囿于缺乏充足的学时作保证而难以有效施展。

 

综上,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囿于使用“普适性”的教材,教学内容冗繁但教学课时有限,在这一矛盾前提下,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授课教师不应止于备教材、备教法,不应满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简单突破,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做出系统规划和科学选择,尽可能为学生呈现相对完整的法学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突破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全面养成的障碍。

 

三、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概念的厘定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当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2]32。教学设计意在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各要素,形成教学程序的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学设计虽然大体属于课堂教学之前的行为,但它不等于备教材、备教法等备课行为,也不同于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3]237。教学设计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在内的系统优化和整合,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超越了传统的专注教材教法等备课活动的范畴,它关注教学的统筹安排,不仅包括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而且包括教学环节的有序把握、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教学策略的精致设计、教学语言的渲染等。从现有教学实践看,效果突出的教学必然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师尤其注重通过尽善尽美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教学设计对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作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境。”“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蓝图。”可见,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技能的生成,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托,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院校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缺少公安特色,且设置的教学课时一般较少,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必须寻求一种具有系统性、艺术性、高层次性、高涵盖性的教学设计,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备教材、备教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解决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等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四、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总策略

 

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坚持如下的总策略:第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第二,应立足实际,面向公安执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其保持长期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三,应依据系统科学理念优化配置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要素,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第四,应关注教学用语的专业性和凝练性,科学有效地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看,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传统课程教学较为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达致。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尤其不能回避能力和情感目标,不能单纯地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旨归,不能简单地专注于教材内容的注释。本科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外化更是对学以致用能力及法治素养的彰显,只有培养的人才在执法办案实践中显现出娴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故此,公安本科教育应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到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其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必须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执法中以坚定不移的法律精神和法治思维为指导,将法学知i只运用于个案之中。教师在通览、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恰当界定课程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尤其要注意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设计。以法理学中“法的价值”内容为例,教学目标至少可以设计为:理解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机制,提高运用法的价值理论分析和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有关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念。

 

2.教学内容的设计

 

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目前,公安法学理论课的一些教材逻辑性不强、理论性过高、内容体系不尽合理,甚至存在知识点重复或衔接不畅、用语艰涩难懂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必须在厘清教材内容脉络、理顺知识体系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设计预期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次序,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寡、详略、引申或忽略等,做到详略和逻辑衔接得当。例如,可将“法的历史发展”部分的内容调整至“法的本体论”部分,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学时不足的问题,又能兼顾公安院校的特色。

 

3.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节课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引人什么样的案例、事例,多媒体课件中是否插人音视频,等等,都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精神。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所提出的问题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触动并促使其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一个精心引入的案例对问题的说明可能甚于教师数十分钟的理论讲述。为讲好一次课,教学用语的夸张与幽默、教学课件的简明性与视觉冲击力等都要经过认真谋划,反复推敲。

 

4.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是否科学合理,以便及时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具体措施和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课堂习题巩固、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疑难问题的必要延伸等,教师可结合教学时间、知识特性、教学目标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并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保证反馈信息的全面性。自我评价也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一次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自我感觉,及时修正、调整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使教学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3

[关键词]学校文化战略;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20-05

优秀的学校文化需要积淀,这是为什么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其文化也丰富深厚的原因。但如今大量事实证明,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通过策划而形成。21世纪以来,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但在这场运动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数年后的今天,当论及学校文化策划(建设)的内容时,许多办学者甚至研究者还是言必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概念问题:学校的这些文化真的可以直接策划或建设出来吗?我们策划的究竟是学校文化方案还是学校文化本身?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长期以来形成并信守的精神理念和这种价值观引领下组织及其主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与物化形态。这个界定本身就具有“自明性”,表明学校文化只能依靠内源性的“生成”,而不是依靠外源性的“建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策划办学理念,但不可能策划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我们可以策划办学行为、办学制度、办学环境,但不可能策划出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或称物质)文化。一言以蔽之,我们策划的只能是学校的文化发展战略,而这些文本方案要真正转化为学校的文化,还必须通过长期的、能动的办学实践,使其逐渐成为师生共同的信仰,并体现为由这种信仰引领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厘清了这一概念后再来谈学校的文化策划问题,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策划是为学校理想的文化形态描绘设计图和路线图,成功的策划可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引入“绿色通道”,有利于学校较快地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和实效。而作为策划内容的学校文化战略,其主体构成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

一、办学理念策划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核心理念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追求及教学和管理观念的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办学概念和观念体系。所谓办学理念策划,就是基于学校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当代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全新的办学理念结构框架为参照,完善甚至再造办学的价值观体系,以达到增强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品位的目的。

办学理念策划项目大致包含基础性理念和应用性理念。

(一)基础性理念

基础性理念是指具有内核性、恒定性,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思想与价值观。它是学校办学的哲学体系,一般情况下不轻易随学校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更。基础性理念的构成要素如下。

1.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是学校哲学的逻辑起点,是贯穿于所有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质的规定,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无法比对和仿效的战略个l生,而要建立起这种战略个性,首要前提就是学校必须确立鲜明而独特的核心理念,并以其统领所有办学行为。进一步说,只要一个学校的核心理念具有高度的哲学性(是对办学思想最抽象和最深刻的概括)、适切性(契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差异性(有异于其他学校)、统领性(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超越性(能够成为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并真正将核心理念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办学理念系统形成“价值链”,再辅以执行系统的完全跟进与环境建设的完美展现,那么从理论上说,学校文化就必定具备鲜明的战略个性,就必然会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从而使学校文化力大大提升。

2.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学校哲学的“价值观”,主要指学校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即学校为社会繁荣、教育进步和人才培养承担何种义务。它是贯穿于学校肌体中的一种基因,优秀学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种基因的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必须信奉学校的使命,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学校保持这种生命基因的活力,将学校使命落实于一切工作,融会于所有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中。

3.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等共同本质。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教师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关注学校前途,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是对学校本质特征的框架性勾勒,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领域和办学宗旨所作出的高度概括,是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作出的方向性选择。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一所学校只有准确进行办学定位,才能使办学指向更明确、工作精力更集中、团队精神更强大,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社会声誉。

5.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发展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它与学校定位一起构成学校哲学的“属性观”,分别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表达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性。学校不能就现在而发展,应该是为未来而发展。提出和制定清晰、睿智并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愿景,是学校有效进行战略领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愿景的制定要求学校能够战略性地思考未来,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个可行的概念,阐明学校在生存环境的“坐标系”中所处位置及前进路线,指导管理决策,勾勒发展的战略轮廓,使各项工作步入所有管理者都作出郑重承诺的轨道。

6.校训

校训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对学校抽象的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它要求依托学校的性质,体现学校的意志,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甚至是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学校指针。

(二)应用性理念

应用性理念是指由基础性理念生发的,具有阐

释性、实践性、灵活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它可能因学校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应用性理念主要体现于学校两大职能领域――教育和管理,此外还包括基础性理念的应用文本。其构成要素大致如下。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的价值观而对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行为特有的基本态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它是在思考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具有何种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具有根本性和坚定性。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前途。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还可以具体规划课程理念、德育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专业理念。

2.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是对学校所遵循的一系列管理理念与所追求的管理理想的概括性表达,是一切治校行为的出发点。优质学校之“优”固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优质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水平的提高,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强势的、优质的、高效的学校管理。这其中,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行为至关重要,而最为核心的还是建立起科学适用的管理原则。在总的管理思想的统领下,学校还可酌情设计规划理念、办学要略、人才理念、质量理念等治校理念。

3.宣言誓词

宣言誓词是办学理念的载体,它以文本化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学校的理性形象,传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规约,包括学校宣言、学校格言、师生誓词等。

二、办学行为策划

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等的总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学校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执行力。

办学行为策划大致包括制度、策略、流程三个层面。下面所列是办学行为的部分内容。

(一)制度层面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在战略策划的进程中,组织机构建设应从学校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审视目前的机构设置,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合并、拆分、重组或增设;二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功能,合理确定层级化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三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名称,以准确定位和提升内涵为原则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命名。

2.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完善机制的基本前提。学校制度建设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适时适度地调整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方向,加强制度的人性化、民主化、规范化、能本化、信息化等时代特征;二是梳理原有制度,从战略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教学业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以理清管理思路、补充制度缺失、提升制度实效;三是完善有关制度的执行细则与考评细则。

3.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是学校作为主体,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本校的实施所编制的蓝图,它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整合、规范、约束等作用。课程规划本应属于制度体系,但因为课程是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来说特有的组织要素,又是学校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依据,所以将其单列,以示强调。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大致包含学校愿景与使命的陈述、课程价值观及其目标的确定、课程规划制定的原则、课程结构的建立、课程内容的挖掘、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课程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工作开展等。课程规划的制定,其关键在于把握课程的本质与整体,尤其要基于系统思维,完整、准确地呈现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四个核心要素,以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建立在全面、科学、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4.师生手册

师生手册是学校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制定的管理文本,规定师生的基本义务与权利,同时又承载传播学校文化的功能,是师生的行动指南。其中,教师手册大致可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教师誓词、工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建议、专业培训、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学校危机处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学生手册(可针对学生年龄状况酌情取舍)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学生誓词、学生守则与规范、校规校纪、入学指引、学生权利与义务、生涯规划、社会生活指导、校园安全指南等。师生手册需分别发放给每位师生。

在上述制度要素中,组织机构主要着眼于学校组织的机制与功能,制度规范(包括课程规划)主要针对学校人员的职能和行为,师生手册则是为师生学校生活特制的工具性文本。

(二)策略层面

1.战略管理策略

战略管理策略是以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学校办学的自,增强办学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可调控性,提升办学品质。一般来说,战略管理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属性变迁(物化一人化)、理念变革(成本观一资源观)、地位提升(边缘化一核心化)和功能升级(操作型一开发型)。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可包括学校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模型设计及应用、人力资源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评聘与晋升、知识管理、工作管理、绩效管理等。

3.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是为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获取重要公众对本校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发展力而确立的一整套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方案。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学校内外部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可针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同行、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等不同公关对象,分别制定和实施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公关计划,与目标公众真诚

沟通,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公众对学校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行动准则。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说“教无定法”,但基于知识属性、学生特性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性,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理应确定基本的规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为提升教学策略水平,学校需要在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

此外,办学行为中还可包括品牌管理、危机管理、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策略。完善的办学策略设计应分别从宏观与中观、人与事、行政与业务、校内与校外等不同维度制定相应方案与行动准则。

(三)流程层面

1.学校仪式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以独特、规范、持久为原则,一方面可增设一些仪式,如教师/学生宣誓仪式、新教师上岗仪式;另一方面可加强原有仪式的校本化程度,如每周升旗仪式增加升校旗唱校歌程序、毕业典礼在校旗上签名留念等。2,学校礼节

学校礼节是指学校师生在交往中以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礼节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要。学校礼节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学校可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自身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见面礼、课堂礼、言行礼等具体礼节。

3.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学校主题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等所开展的活动。

三、办学环境策划

办学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办学环境指学校所处的社会生态,而此处所说的办学环境取其狭义,特指校园内物化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所营造的氛围。办学环境的推新,应以充分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成就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主旨,尤其需要努力将自身历史资源形象化、现实化,以营造高度校本化的育人环境。 办学环境策划包括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环境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硬件部分,包括学校布局、校园绿化、景观小品、建筑物外形风格及内部装潢、教学设施设备等。它是学校的外包装,是学校精神理念的物化形态,是社会公众感知学校的最直观的对象,因而优化物质环境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不能简单借用园林设计思维,而应以核心理念视觉化为基本原则精心运作。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软件部分,包括学校的宣传橱窗、网站、标语、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的环境布置等。人文环境建设除了有与物质环境同样的意义之外,它还应该成为学校历史的形象载体,即把校史中最典型、最富有传承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内容恰当地予以展示,使校园成为开放的校史展览馆,使学校的人文景观发挥独特的魅力。

3.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学校为传达理念与形象而设计的视觉符号组合,它在学校的所有办学体系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包括学校标志、校名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视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教学系统、导示系统、办公系统、传播系统中的具体运用。这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大大提升学校的组织化程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学校视觉识别核心符号的校标的设计,应具有超出常规的思路。校标不同于商标,它的第―要义不在于识别组织名称。学校存在的意义和学校文化的意义决定了校标的第一要义必须是承载和传播学校组织的文化理念,是将学校文化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使公众通过“目染”其形,进而“神会”其旨。

(二)听觉环境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4

0 引言

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相结合的产物,保险精算学的产生标志着保险学由定性的理论阐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1]精算学科和实务的迅速发展也见证了数学在金融活动中应用的现实需求。

随着对精算学认识的逐渐加深和精算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精算教学的话题也备受关注,随之也出现了培养目标适应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等教学难题。本文以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试图对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当前存在的问题、目标取舍、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建议,以求与关注精算学科和精算教育发展的各界探讨。

1 教学策略的基本逻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认知特征。研究者认识到,产生有效教学的关键不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教师头脑中内隐的认知框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监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境,如何理解这些情境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学策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也以其强调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而向盲目教学活动提出警示。

1.1 教学策略的内涵的三种观点

策略(strategy)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最初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对用兵方法的权谋、权变。策略的现代用法,一般指为实现某个目的而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

就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性质而言,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术的总和。如李康(1994)指出,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第二种观点强调观念和原则,如时俊卿(1995)指出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决策行为过程,认为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的谋划或系统决策,如张大均(1997)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2]在其概念的界定中强调教学策略的观念驱动和实践操作“双重”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有所策划。周军(2003)也秉持系统决策活动的观点,指出教学策略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更不可忽视教师对各种途径的明智的选择。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又包括对教学活动的调控。[3]李晓文和王莹(2000)进一步将教学策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动态维度主要指教学活动过程,即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静态维度主要指教学内容构成。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第二个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4]

1.2 教学策略实施的两种取向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安排还是对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都必然围绕着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展开。而教学策略本身也存在两种不同取向,并且两者的权衡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设计时必将面临的问题。两种取向即,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综上可知,教学策略的范畴涵盖着内容技术层面和策划设计层面,在教师主观能动地取舍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必然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或取向。而本文意在对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经管类本科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应的寿险精算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即在特定教学对象和既定学习特征情况下,对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精算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创新问题。

2 寿险精算学科特点及经管类学生学习特点

2.1 寿险精算在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保险精算是运用概率统计学原理以及多种金融模型对保险业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的学科。它是集精算数学、风险分析技能和保险实务为一体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保险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1]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险精算学迅速获得关注。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为使保险决策做到科学和精确,必须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数学与保险学乃至经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中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数学在金融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保险精算作为金融保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学生利用现代数理方法进行保险创新,为我国迎接金融保险业的国际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保险业发展的专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5]寿险精算学在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一方面是当前金融专业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等作为精算实务的理论根基的优势所在。无论是精算学科的综合化渗透,抑或是金融经济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发展的需求,都促使着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精算课程。

2.2 寿险精算的学科特点

寿险精算学是保险精算学的一个分支,寿险精算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是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5]

三是学科交叉性强且专业知识体系性强。寿险精算学以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向下又派生到精算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因此,在精算课程体系较牢固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利息理论和生命表理论往往是寿险精算学的前续课程,寿险精算学则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另外还有精算实务、金融工程、养老金、保险会

计等专题则往往以关于精算技术综合性应用而作为选修课。[6]

2.3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精算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李新,李红波(2012)在对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5所较早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全国一本院校进行精算课程体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高校中将精算课程开设于保险专业,而凭借着长期的办学经验和学科研究积累,这些学校精算学的核心基础课程都较为完整,且根据自身专业传承和培养方向的不同而各有侧重。[6]

地方高校以各省市属本科院校为主,或称为二本、三本院校,保险精算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或经管类专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学保险学专业中都有开设。而相比于一本院校,当前经管类本科专业开设保险精算教学和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3.1 学生数学基础较欠缺,大多偏文科思维

精算学运用数理知识较多,因此某些高校将精算学课程开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不言而喻。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数理基础较数学、统计学专业及其他理工类专业本科生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在本科入学前接受的是文科方向的高中教育,这使得学习保险精算学的学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学生个体对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大,在现有的精算教材和教学资料偏重数理推导的特点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易理解、难以接受,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二是经济学管理学甚至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类发散思维较重而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较轻,这要求精算数学中需要重视证明和推理过程,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2.3.2 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经验局限和师资力量较薄弱

我国精算教育起步晚,精算师和高级精算教育人才严重短缺,这加剧了精算授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大都分布在二线或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现代保险业和金融业相对欠发达,用精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量偏低。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举办的保险经纪人培训班可以训练学生的保险产品营销能力并获得初级从业资格证外,学生几乎得不到去实际部门进行保险精算实践的机会,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相应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7]

2.3.3 寿险精算学科的综合性体现不够

寿险精算学是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各学科有机交叉且体现出理论技术的创新和实践应用。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若单纯基于现有教材,片面侧重于数学,或单一侧重于金融产品介绍,知识讲解停留在抽象、孤立、简单的基本概念认知,则无法使学生对精算学在金融保险领域有较全面认识,更无法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决策有更深入的理解。

2.3.4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亟待提高

王达布希拉图(2011)调查指出在二本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保险精算课程,普遍存在保险知识过多,精算知识偏少,甚至抛弃精算数学的现象,其做法虽然与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重宏观管理、文字训练,轻金融微观数理化趋势的专业现实相对吻合,但其已失去了寿险精算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不利于培养具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复合型新型金融学人才。三本院校的保险精算课更是普遍存在重保险常识、弃精算数学知识的现象。其虽与三本学生基础和培养目标相吻合,但与保险精算课程宗旨相矛盾。[8]

教材类型偏少和教材内容庞杂也是当前保险精算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有的保险专业和经管类专业使用的各类寿险精算教材,包括雷宇的《寿险精算学》(保),李秀芳、傅安平、李静的《寿险精算》(经),王晓军的《寿险精算学》(经)等十几个版本教材,虽具有知识丰富、内容先进、数学推导适当、保险知识与精算知识占比合理等优点,但由于其内容多、篇幅长,在较少的课时内无法系统讲授其全部内容。某些教材,如杨静平的《寿险精算基础》,虽突出了精算概念的准确刻画和精算数学的严密推演,并适当配合保险实务知识,但涉及概率统计知识较深,个别知识对于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尚有一定的难度,[8]也不适应经管类本科学生。

本文认为,寿险精算课程内容乃至教材应在经管类专业和数学统计专业学生之间适当区分,关键在于精算数学的知识深浅度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坚持保险精算课总目标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 适应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教学策略的建议

3.1 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应取舍得当

参加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精算教育的目标之一,崔立芝(2014)在分析了2000年左右国际精算考试教育制度的变革,指出以下几点显著的变化: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与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结合。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基础与高级阶段选题的衔接部分与协调数学、经济、金融、统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二是“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实务能力、综合人才、大金融背景、风险管理理念等。三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专注于基本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采用了案例教学,同时还借鉴MBA的培养模式。另外,资格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融通和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核。[9]这种转变对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或地方财经类院校发展精算的专业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当然,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保险精算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资格考试不能完全达到教育的初衷。一般说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它是一种渐进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过程。地方高校精算教学可以结合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在传授精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实际国情。[1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教学原则方面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精算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注重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11]二是课程内容有所取舍,重点知识精讲多练,夯实基础,讲练结合并巧妙互动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应用能力;三是应注重实务交流与理论互补,重视寿险精算的综合运用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和尝试。

对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掌握利息的基本概念,年金的计算,生命表的基础知识,趸纯缴保费计算,生存年金精算现值计算,保费和营业费用内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等内容,结合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运用能力。

3.2 教学方法与目标内容相适应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12]而保险精算课程无论从主干理论,还是从教育培养目标来说,都应归于认知类。

教学策略理论中,与认知类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而不同学科特点及不同教学目标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下图即为常见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与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向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的寿险精算教学,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练习。同时,谈话法和讨论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吸收,适当的提问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尤其是锤炼数学的思维能力;适当的案例讨论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对前沿知识和实务案例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建议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讲授内容更直观

多媒体现已在本科教学中广泛使用,而以精算数学作为主干内容的寿险精算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以使教授内容更直观,增加教学的多元性。如,利用多媒体图像、动画展示现金流走向;又如上课不单一运用板书推导趸缴纯保费公式,同时可以上机和学生一起编程实现。[13]

3.2.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保险精算学不单是数学理论和保险学原理的形而上的结合,其根源来自于经济实践,其性质是理论方法在金融保险领域的运用。因此,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点讲解,没有联系实际问题来解析书本并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应结合保险实务操作、甚至到相应部门去进行学习调查研究才能更好传承精算学知识。例如,结合当今市面上的寿险条款的生存领取责任讲解生存年金纯保费;结合当今住房抵押贷款养老的理算原理和生命表原理讲解养老金的基本精算原理;结合寿险公司核保理赔实务讲解生死风险和利率风险下保险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可见摆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准备和理论与实务知识的深入把握。

3.2.3 问答互动启发教学,鼓励学生上机编程实现案例

实行启发式教学才可更好培养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设置问题,以问答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或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寿险精算教学中能起到良好效果。如讲解生命表章节,开篇导入可以从之前学习的确定年金知识点开始设置一连串问题,比如“某人将当前的一笔财产变为未来每年领取方式养老,如若不考虑生死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确定其每年领取额?”“是否我们所理算的金额和这样的支付方式,这个人可以一直享受下去?”“如若人生迟早有个领取结束期限,你认为是多久?”“如若这个期限不能确定且遵循人类生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度量?”进而引出生命函数和生存函数的概念及假设。

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可借助学生常用的软件,如Excel的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基本的复利、年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理算。如讲述确定年金这一章节,可以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实际案例,运用年金知识运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还款金额、月还本金、月还利息。[14]同时运用Excel的编程演示并指导学生模仿操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编程实现其它的案例,提高学生思考及动手能力。

3.3 “教”“学”适当结合的取向

寿险精算学因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注定课程实施中的以“教”为主,讲授、练习也随着课程选取的知识框架而展开。尽管如此,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却不容忽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严重缺少自己的思考,对学习缺乏深入钻研,无法自主运用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创新。侧重选取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原理,采用讨论方式激发学生运用原理自主思考。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任务,比如某个险种的意义,换算过程等等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课后,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来深入学习探讨问题,扩展了课外知识。[14]同时,课程讲授中,教师适时抛出案例进行讨论,如结合当前热销的理财产品运用利息理论知识定价的问题,结合保险产品或核保实务探讨寿命分布的特征,教师也可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当中某些金融保险领域的案例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5

关键词:合作办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具体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为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育研究背景。众所周知,教学改革既是教学实践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一种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具体举措。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中探讨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既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前提下,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借鉴和参考策略

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借鉴和参考”的策略来具体实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借鉴和参考”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借鉴和参考国外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改革自己的英语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是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艺术院校其它专业课程的设置思路进行相应地改革。这包括两种专业课程所用的教学时间,两种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两种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方面。

第一,对于艺术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所用的时间安排。这两种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通过课堂教学为手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而与之相对的是实践性课程。虽然它也以提升学生的技能为基础,也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的,但这种实践性的课堂主要完成的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技能。因此,为了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研究者应该参考国外艺术院校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并借鉴这个策略改革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例如,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研究者应该侧重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各自的教学时间,应该考虑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所用的教材编写特点等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

第二,对于教学策略而言,因为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策略也一定会有所不同。无论是教学地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都会体现出彼此的差异。因此,在研究教学策略的时候,研究者一定要给予特殊的注意。如果说,对于两种专业课程设置时间上的区别注意是为了使课程更加合理化,那么,从教学策略的借鉴和参考则是其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对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关注。

第三,对于国外艺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考试评价的借鉴与参考。虽然都是专业课程,但是专业英语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还是具有不同影响。这既是一种教学现实,也是教学评价时研究的客观对象。即专业英语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评价,既可以考核出这些不同的专业课程给予学生不同的影响,又可以客观地总结出两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总结与反思

如何总结和反思这么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经验,也会对现在及未来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可以结合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对艺术设计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可以结合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工作室制”与英语课程的结合问题;还可以结合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双语教学实际,探讨ESP教学模式如何突出艺术英语教学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等等。

二、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分析,即教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下边就结合对这两个层面教学改革的分析,详细阐释如下:

(一)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

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有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教学理论研究。所谓宏观的教学理论研究就是指在宏观的层面上,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教学改革的理论问题。例如众所熟知的教学改革理论――建构主义。所谓微观的教学理论就是指从学科教学论的角度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论分析。如上边提到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的阐释。

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必须有两个前提:

首先,实践前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没有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作为基础,理论的借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如建构主义理论的借鉴。如果没有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实践,建构主义的理论不仅不能指导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而且也不能通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了,更不用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了。

其次,理论前提。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都必须在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不仅不会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但在谈及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提时,研究者一定要注意这里所谓的理论,既要包括英语学科教学的微观理论,也要包括教育学层面的宏观理论,甚至是具体的教学改革理论。只有把这三个层面的教学理论统一在一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教学模式问题的探讨

虽然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都有与众不同教育环境,但是这些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也具有相同的教学改革需求。特别是在教学模式的研究层面上,探讨一个适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既是其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其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因为,这样的宏观研究对所有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例如,根据多模态理论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改革尝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主要表现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 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多数艺术设计类学生英语学习为工具型动机驱使等方面[1]。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这样的英语教学现实,可以根据语言学的多模态理论对其教学模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利用教材中文字、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网络课堂、各种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模态,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既可以为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建立一个适当的教学模式,又可以为其它艺术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一个建立教学模式的参考。从而为全国范围内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打一下教学实践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分析

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改革实践的关键环节。因为无论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影响具体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根据他们自身的英语素养,探讨一个确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是众多英语任课教师最终的教学改革追求。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艺术项目教学法来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因此有的研究者结合PBL教学法的内涵来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选择的层面上,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教学方法选择的共性和教学方法选择的个性。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的层面上具有相同之处可以供彼此借鉴和参考;对于后者而言,因为各地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际不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它还必须使各自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既表现在理论的层面上,也体现在现实的教学实践里。但是各艺术院校的所面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各艺术院校的任课教师又具有不同的执教能力,因此,在实践的层面上,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可以借鉴和参考其艺术院校的经验,进行如校本教材的编写、微课的教学实践、反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等具体的尝试。所以,在实践的层面上,在此只有提供一个改革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其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还有待于各地、各院校的任课教师进行独自的思考并付诸于具体的实践。

三、结语

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既可以提升广大英语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详细地论述了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在理论的层面上,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集中于教学理论的借鉴、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上;在实践的层面上,各地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应该在借鉴和参考其它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于本校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汤丁丁.多模态视角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4(25).

[2]陈春风,熊田兰.艺术设计类职业英语课程开发调查报告――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样本[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3]张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以艺术设计英语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4]杨昊.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艺术设计英语网络平台课程构建研究[J].海外英语, 2014(23).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6

一、有效教学策略

一是教学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是教学有效率。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教学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人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身心素质的进步、成熟,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学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研究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追求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真谛。有效教学是学校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上。学习成效是检验教师教学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有效时间和课堂效益为观念,以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基础。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思想与行为的研究,是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有利于凸显美术课程审美教育特点,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要求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展示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美术课程新的理念、独特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新资源,在追求有效教学的理想中积累教育智慧,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还原于美术教育的本质。

(2)研究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是我校自课程改革以来,在聚焦课堂教学中提炼出来的问题研究,是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深入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研究,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一是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美术课程新的理念引导下,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二是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关注课堂三维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合理挖掘教材资源,增加了教学的开放程度,拓宽了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使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呈现新的变化和新的效益。

(3)深入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的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新的理念越来越显现出价值和积极意义。特别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美术课程的理念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思想、思维、方法、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有效课堂的研究。加强教学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未能确立,教学设计缺少应有的反思,教学过程还存在矛盾的冲突之中,教学的方法缺少针对性,教学的评价过于单一化,美术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常态的美术课堂教学暴露出非常态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反思,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二、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以水平。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以推动美术课程改革为目标,聚焦了美术课堂教学,关注了有效教学策略,锻炼了一支队伍,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

2.增强了教师美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让一大批美术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平台上,展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与实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增强了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3.凸显了学校美术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培育了一批美术骨干教师,开发了一批美术校本课程,突出了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积极作用,展示了景泰县第一小学美术教育特色研究的成果,为景泰县第一小学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推进做出了贡献。

4.展示了课题研究在美术课程改革中引领作用。通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加快了我校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教研依托科研提升,科研依托教研深化,加快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展示了一批研究成果,对我校的美术课程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7

关键词:网络化环境;校本课程开发;前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35-03

新课程的改革实践需要具备丰富的课程资源,尤其需要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来支持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网络化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在具备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有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网络化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

1.利用网络环境获取校本课程资源观念的养成。自从新世纪国家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改革的深度不断推行,在此种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面对此种情形,作为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念才能紧紧把握新课程的脉搏,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一些观念。

首先是课程观念的转变。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的观念不能再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而要把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看做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因此,课程开发应当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生的、过程性的、时刻发展着的活动形态。总之,课程的实施是师生共同创建、共建的一种动态过程。

其次是资源观的转变。在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资源不仅包含静态的文本资源,更强调动态的、创生性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在这一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当是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力量,应当努力建设适合学生认识水平,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向学生学习,向自身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在专家引导、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环境中,研究和解决网络化环境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新课标指出: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是由教师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建构校本课程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合作开发形式。因此,要进行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及课程资源开发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提高。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是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在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有计划的对学校师生开展网络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与指导,使师生和部分家长、社区人士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利用网络平台建设校本课程资源的方法。同时,利用中国移动“校讯通”系统平台及时校本课程建设资源的相关信息,及时和家长及社会人士沟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注册和登录、论坛中如何发帖和回复、资料的编辑、上传与下载,同一选题如何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等。而作为网络化环境下实施校本课程的最主要负责人,教师除熟练掌握以上的技能之外,还要熟练掌握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和网络评价与辅导技能等,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新课程技能的开展。

3.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个善于合作、协同的小组。在网络化环境下开发一门或多门校本课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工作量巨大,信息筛选与处理、框架建构、分课实施等环节费功、费力,因而成立一个善于合作协同的新课程开发小组至关重要。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的表达和提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课程专家、校长、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技术人员组成。那么,在这个组成名单中就一定需要各个角色的人之间善于交流与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有利于课程开发的信息和技术及时上传,对发现的问题也有要及时、积极地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才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推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作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协调好与这两部分代表的合作关系。学生代表来源于学生,既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起到带头的作用,带领同学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家长代表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合作好这一层关系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思校本课程的网络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网络化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网络化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其主体应包含以下三部分:课程资源素材的建设、校本课程资源的评价和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三个部分。校本课程建设的开放性及动态性特点决定了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开放、不断与时俱进并及时补充的过程。

1.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素材选取应采取兴趣化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校本课程素材资源建设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选取素材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民主化采集策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并能打通课程和学习生活经验的连接部分的素材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在新学期开始之前,通过一定的平台如何利用“校讯通”系统进行选题的民主化采集,由学生自由写出自己的兴趣素材,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交流讨论,师生共同确定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开发主题,进行下一步的开发。

2.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建构性评价策略。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设计开发了某门校本课程就一定需要有相应的、适当的评价系统来对该课程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课程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建构性评价是新课程的必然选择,也是校本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诊断、激励、组建、发展和提升多种功能。建构性评价是一种全程性评价,既可以表现为过程性评价,渗透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也可以表现为终结性评价,帮助被评价者整合探究过程,从更高层次对各种资源进行提炼,最终完成对知识和文化的建构,探究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在网络化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首先,通过网络营造一个平和、温馨的建构性评价环境,通过点评、回复或小纸条的对话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课程资源选题;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师生可以即时交流,因材施导,利用网络开放的空间给予学生方向性牵导,帮助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探究;最终,对各种资源进行提炼,并通过手工制作、板报、图片、视频、采访稿、探究体会等多种形式展示。

3.校本课程资源的网络化管理策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管理是校本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中,建立选题的申报与审批制度、配套的教师激励制度、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制度以及校本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等,确保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避免走向兴趣主义。与同一区域的其它学校建立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关系,避免“小而全”,“简单重复”的现象。

在网络平台管理中,建立相应的平台管理制度,明确网络维护人员的职责,建议为部分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设置使用权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的经验也相应的不断积累,网络管理模式也会随着开发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这样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4.网络化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域合作与交流策略。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合作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应当是必然选择。正如前文所述,为了避免同一较小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小而全”、“简单重复”等现象,同一区域(如县区)内的学校可以在网络化环境下相互合作,开展交流。各自培育几门有代表性、有创新性的课程,其他的课程则可以通过合作交流途径从其他学校获得,这样不仅节约了开发成本、减轻了开发负担,而且大幅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质量。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也会有更多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在移动通讯业相当发达的今天,这种合作与交流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这对校本课程开发来说无疑又是良好的机遇与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环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研究在网络化环境下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网络化环境下开发校本课程应具有哪些基本策略对开发校本课程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将这种理论用于指导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会更加清晰,目标会更加明确,过程会更加完善,因而我们应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谢超.校本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建设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李建耀,黄晓梅.浅析基于网络的研究型校本课程设计原则[J].教育信息化,2006,(11).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8

(讨论稿)

一、课题的提出

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人类社会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并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知识总量不断扩大,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我们所处时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仅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有的教学要素,同时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带来教育教学领域新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何广泛、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全方位、多角度与学科教学整合,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有知识、有素养、有能力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从北京市的发展角度来看。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2001年提出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目标。五年来,在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基本建成由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18个区县都建成区域网络中心,并实现了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的连通。1823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8.9万台,全市配备多媒体12000套。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初步搭建了网络化的学校环境。我们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可贵的机遇。不容质疑,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全面提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迎接未来挑战,是一项紧迫的教改课题。

从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 立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过程优化的研究》总课题组刚刚对近130个子课题进行了会议结题。另有多校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等组织的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感觉最深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了学习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之后,大家有着强烈的愿望,愿意借此良好的平台,继续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的应用研究,以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取得最佳成果。

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很多中小学校的广大教师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过整合的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重点解决的是作为技术手段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很好地研究并解决好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问题。

“融”是整合的核心与方法,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新阶段。在“十五”研究后期,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但对其深入研究不够。在即将开始进行“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时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有效地形成适合教育教学自身发展的整合的模式与策略。

针对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利用率较低,远未达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所能提供的资源不匹配,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统筹不够,共享程度不高。干部、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显而易见,探索并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以发挥其优势所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现专指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

整合:整合就是整体协调、互相渗透、有机融合。

策略:指为实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系统和程序系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

整合是一种新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简单应用,而是由于信息技术融入了学科教学,使学科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整合意味着学科教学理念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学体系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整合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主动调节、相互渗透,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个新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效进行体验、探究、合作、接受性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整合是一个积极的协调过程,不是被动的纳入,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各个要素积极地有效地相互作用、主动协调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整体提高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整体协调,通过互动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采用最佳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从而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

2 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系研究。

5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6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7 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综合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及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培养信息素养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四、课题研究目标

1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探索并总结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可推广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并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式,形成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与教学结构。

3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

4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优质学校资源网站和共享资源库,开发一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

5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为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将发挥学校优势,结合各课题组各学科自身特点,选择适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辅之理论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六、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1 成立本课题的总课题组。负责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子课题实验学校研究工作的培训、指导与管理。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并收集、总结、形成、推广最终研究成果,对子课题进行结题验收。

总课题组组长:潘克明(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副主任、北京电化教育馆常务副馆长)

总课题组组长:赵保和(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研究指导部主任、北京市电化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总课题组成员(待定)

2 建立若干子课题组

(1)如以区县为单位,则建立区县课题组。区县课题组一般是由电化教育馆或信息中心负责人担任。区县课题组的任务是:确定本地区的研究课题,根据总课题组要求和本地区课题研究计划,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对属下子课题实验学校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对子课题进行结题验收。

(2)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学校,课题组负责人一般是由学校校长担任。子课题组的任务是:确定研究课题题目,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和计划,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计划

(一)选题论证与确定阶段:2006年1月—6月

1、2006年1月—4月总课题组选题与方案调研及设计阶段

2、2006年5月—6月方案论证与确定

(二)总课题申报阶段:向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申报课题

2006年5月—6月

(三)总课题开题与子课题申报阶段2006年6月—7月

(四)第一轮研究与实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6月

(五)中期评估阶段2008年6月—2009年2月

(六)第二轮研究与实验阶段2009年2月—2010年9月

(七)形成最终成果和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一)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

(二)编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集;

(三)出版课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摄制一批课题研究优秀课堂实录;

(五)开发一批优秀教学软件;

九、课题研究经费

总课题组的实验研究经费以自筹为主,各子课题研究经费由各子课题学校自行筹集。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9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机制;课程领导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39-05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决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为师生的教学实践的调整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教育部和江苏省先后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省监测中心每年对各县市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与监测,对监测项目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详尽的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各县市,对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改革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县域教育部门在基础教育质量分级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是面向学校的最直接的教学质量监控层面,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资金统筹、资源调整、教学管理等都需要县域教育部门来负责才能有效落实和实施,以县域为主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更具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我市以课程领导理念为指引,通过“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其中的一项工程就是教学质量监控工程,课程领导理念下的教学质量监控注重激发各课程主体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通过对三级课程的规划、开发建设与创造性实施的全面、全程的监测与调控指导,在课程层面上实现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内涵式构建。改革课程管理模式,在课程领导理念引导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无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现实意义。

一、课程领导视野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保障性策略

1.建构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网络

一个好的组织网络可以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我市采取了“多元参构—系统建构,分层架构—整合重构”策略优化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网络。这一策略是基于课程领导视野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特质提出的,基于课程领导视野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一种多维度的立体结构,体现全面性、系统性、多元性、自主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多元参构—系统建构”策略充分体现多元性、系统性、开放性特征,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由县域行政、学校行政、县域教研、学校教务与教研、社会家庭等五个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组成教学质量监控网络,系统建构使各主体明确在组织网络中的位置与职权,从而各司其职,合力共事,同时向社会开放,营造良好的监控外部环境,从而发挥系统的最佳效能。我市系统建构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网络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以国家标准和省标准为依据,以评估、认证、监督、监测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全面管理学校教学质量,同时明确了各监控主体的权力与职责: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宏观决策、组织规划,推进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领导协调社会各部门,提供政策、人、财、物支持。教育督导部门主要负责构建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形成督导报告,对学校进行改进指导,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专业决策、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组织落实各项教学质量行政管理工作。教育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业务指导与服务,对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校本研修情况、现代化建设等作四位一体的调研、质量监测与评价,组织各种区域性的研修活动,负责区域性教师培养工作,负责服务外包专业评估项目的衔接工作。学校主要负责构建学校教育质量自我管理体系,制定自评标准与制度,对学校教育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管理与评价,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同时让社会部门与人士参与决策管理,舆论宣传,提供民间物质、资金、智力支持。

“分层架构—整合重构”策略充分体现全面性、自主性、过程性特征,分层架构是指将整个系统分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外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教育质量“自我管理”体系,它承担着学校对自身教学质量的管理、监测、评估、诊断,是保障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则是由区域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有政府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部门、社会等组成,主要承担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网络的建设、各项监控制度的构建、监控标准的制定、县域质量监控的实施、监控团队的培养、监控平台的搭建等工作。我市县域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工作主要由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承担,由于中心是“教科—教研—培训—信息”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时,也采取“四位一体,整合运作”的策略。

2.建立太仓市基础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规范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保障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正常工作。为使我市制定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充分体现课程领导先进理念,符合我市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市采取“理念先行、民主集中、目标导向、措施跟进”的策略,充分体现了课程领导视野下政策制度制定的民主、开放、务实精神。

“理念先行”策略是指我市在深入研究了课程领导视野下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的特征、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课程领导视野下的教学质量建设制度系列,主要是关于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意见、学科教学质量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如《太仓市中小学区域质量监控实施意见》等,为我市各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指明方向。“民主集中”策略是指在制定制度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纲目与框架,然后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各监控主体与监控对象的意见,再经过专家审议与多次沙龙、研讨出台试行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从而使所制定的制度兼具科学性与适切性。

“目标导向”策略是指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制定中围绕国家标准与省标准以及课程领导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使制度更具可靠性与操作性。如我市在重新修订《太仓市各中小学校年度综合评价办法》时,对学校办学思想、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专业水平、教学实绩、学生家长的满意程度以及学校特色等各个维度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更全面科学。

“措施跟进”策略是指每项制度的制定都要指向各项实际操作中的工作与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需要制度保障的环节及时制定相关制度,并提出相应的方法指导,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二、课程领导视野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支撑性策略

1.提高各监控主体的监控能力与素养

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要求有足够的监控技术和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测量方面的专业能力如测验的编制、测验的题目分析、测量的误差、测验的质量和评估以及测验分数的整理、解释与应用等,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监控能力与素养的人力资源与团队资源的支撑。课程领导视野下教学质量监控主体是多元的,因此我市在教学质量监控支撑性人力培养方面采取“专家引领、骨干培植、全员提升”策略,点面结合,全面提高我市相关师资与团队教学质量监控能力与素养。

“专家引领”策略是指聘请高校理论学术专家、国家和省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技术专家、教学质量监控实践先行地区的操作型专家等来太仓作专业培训与指导,在此基础上我市成为全国以县为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试点地区之一。

“骨干培植—全员提升”策略是指既要培植一批由教培研中心研训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县域教学质量监控团队,提升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水平,又要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水平,以加强学校自主监控能力。在培训方式上我市采取“通识性与专业性,理论性与实战性”相结合的策略,对县域业务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进行分层次、分专题全面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评价观,明确监控意义,熟悉各个监控项目的素养内容、能力要求、职责任务以及监控程序等,以不同层次提高各主体的监控能力,为顺利完成监控提供专业人力支撑。

2.建立多层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在大量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用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质量监控科学性与精确性的需要,课程领导视野下的教学质量监控倡导过程性与个性化,教学质量监控信息量与工作量更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深度渗透到教学质量监控中来,使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实时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成为可能,为此有必要开发现代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平台,使课程领导理念在教学质量监控中从理想走向现实。我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初步尝试,并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规划,主要采取“信息处理与分析一体化、问题的诊断与服务即时化”策略,开发过程性质量监控与结果性质量监控的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服务平台,为我市教学质量监控的数字化、全程化与精确化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处理与分析一体化”策略是对“网上阅卷平台”这一结果性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的深度建设策略,是针对传统教学质量监控重数据描述、轻规律探究,重表象总结、轻本质揭示的问题提出的,通过对原有网上阅卷平台中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平均分等简易数据分析功能的改进与完善,强化其中难度、信度、区分度、标准分、标准差、达标贡献率、注意系数、小题分指标、题组分析等深度分析功能,使之更有效服务于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诊断与反馈、指导与服务,以及学科、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诊断,并通过强化对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发现教学问题,提炼一般规律。同时通过技术设施的完善,不断扩大网上阅卷平台的使用面,使网上阅卷信息向过程性监控领域延伸。目前我市使用网上阅卷平台建设教学质量跟踪数据库,使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所有学生的教学质量数据进入监控视野,为建立全市学校、学科、教师、学生的质量监控档案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使用发展率差的质量分析方法进行教学质量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提高教学质量过程性和发展性监控的精确性与科学性。“问题诊断与服务即时化”策略是在尝试开发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我市的“感知网校”网络课堂教学平台已经具有了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监控功能,随着我市微量子交互白板进教室和信息化题库的建立,这一功能将逐渐走进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教学质量实时精确监控与反馈。

三、课程领导视野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操作性策略

1.形成科学可操作的质量监控标准和内容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须有监控的标准,这是必须做在前面的基础性工作。在课程领导视野下的监控标准,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课程领导的先进教育理念,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充分体现时代要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充分体现标准制定的先进性。标准制定是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的难点,一要严谨科学,要符合国家与省的质量标准要求,以保证其权威性。二要根据当地不同起点的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分层制定不同级别的标准指标,以体现其适切性。三要做到内容具体可操作,指向明确可检测,要求到位可落实,以增强其可操作性。我市采取“服务外包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县域示范与学校开发相补充”的策略,较好地把握了“框架与细则”、“统一与多元”、“硬性与弹性”的尺度,既留有自主创新空间,又不违反基本原则。

“服务外包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策略是部分学段、部分学科的学业水平质量监控外包给省教育质量监控中心,他们制定的标准和内容体系除了对传统的结果性教学质量即教学成绩的监控外,对教师教学状态、学生学习状态等过程性教学质量,如教师把握学科、教学“六认真”、指导自学、课程建设能力等,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自主学习的责任与能力等,家庭、社会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我市提供了权威的范本,我市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对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与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与完善,使我市教学质量监控从单一性的学习成绩监控走向多元化的综合素质监控。首先,我市借鉴相关标准修正了我市学校考核标准、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学校教师考核标准中的相关条款,如增加多个满意度测评等,使之更体现各主体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其次,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中,我市借鉴新加坡的“课堂观察评价报告标准”,结合全市“百节好课”大型活动,开展了“好课标准”大讨论,形成了具有太仓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标准”。

“县域示范与学校开发相补充”策略是指由县域提出基本标准,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校的提高标准。基本指标是原则性指标:如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规范化办学的基本要求、本地课改实验导向的基本要求。提高指标是指对学校特色化、多样化课程建设的要求,增强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实现教学质量多元高质。

2.探索县校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范式

课程领导视野下的教学质量监控,强调权力分享,责任分担,强调自组织性,倡导自主运行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激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自主监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此,我市探索了“县校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范式,厘清县域与学校、行政与业务在教学质量监控实施中的权责,采取“行政推动,专业引领,自主提效,强化过程”实施策略,形成了“规范督导—深度调研—业务调研”三级分层教学调研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

“行政推动,专业引领”策略通过行政与业务的监控权责重新划分,突出业务的专业监控。县域、学校的行政部门主要进行行政管理层面的监控,提供决策与政策、制度支持。县域、学校的业务部门主要进行业务管理层面的监控,提供课程专业的指导与服务。体现监控从注重行政管理走向注重专业服务。我市在县域的过程性监控层面逐步形成了由市政府督导室、市教育局、市教培研中心分工合作开展的“规范督导—深度调研—业务调研”三级分层教学调研机制。规范督导重点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操作进行管理。深层调研主要由学校校长组成调研团队,开展对学校管理层面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调研,加强了教学质量与管理措施之间相关度的分析,使得调研更深入、科学,从而加强了在管理层面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指导。业务调研主要对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调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质量上进行专业的服务指导,从而提高学校创造性实施各级课程的能力与水平。我市教培研中心“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能更有效地整合各业务部门的力量,多维度多层次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能更好地体现课程领导视野下教学质量监控的综合性与多元化要求。

“自主提效”策略通过县域与学校的二级监控权责重新划分,突出学校的自主监控。学校根据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要求形成对本校教学质量各环节(要素)全面全程监控的自主监控机制。县域重点监控学校的质量管理,对教育质量要素进行抽检,关注学校质量管理材料与抽检结果的匹配度,体现从外部监控为主走向外控介入,内控为主,以外促内,鼓励自主创新。“强化过程”策略一方面是课程领导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深层要求,我市将教学质量监控逐步从课堂教学层面提高到课程建设层面,将监控视野从课程结果评价扩大到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规划与建设、课程研修、课程过程评价、教师课程素养等的质量监控,使教学质量监控覆盖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操作层面是加强过程性监控,我市整合教培研中心与学校骨干的力量,加强学校管理、科研、课堂、信息等多层面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分析、反馈与调控指导,形成了“综合调研、专题调研、跟踪调研、随机调研”的系列业务调研方式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预警与改进指导”的教学质量监控操作范式,落实对教育质量的过程监控。

综上所述,县域教学质量监控的开展,能全面提高县域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学术性,使教学质量监控从经验走向规律,从模糊走向精确,从零散走向系统,及时发现县域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意见与指导建议,并能从中寻找和发现教学规律,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决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为师生的教学实践的调整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保障县域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

Curriculum Orientation: Idea of and Strategy for Constructing County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KONG Bo-liang & YAN Nai-chao

(Taicang Research Center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aicang 215400, China)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篇10

为了更好的落实与实施《小学校本教研制度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担任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三级教研网络机制;构建《山前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山前小学校本教研构建与实施方案》,使校本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进行校本培训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学期初,学校课题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如①学习《晋江市校本教研构建与实施》的方案;②学习《东石镇校本教研构建与实施》的方案;③学习语数新课程标准制定;④制定学习《山前小学校本教研构建与实施方案》;⑤制定学习《山前小学校本教研制度》;⑥根据教委各周安排培训内容进行学习培训;⑦选派教师到福州参与“智慧.互动.成长”语文科名师展示活动,回校后进行传达;⑧积极选派教师参与兄弟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回校后进行传达汇报;⑨邀请晋江市进修学校课题组总负责人姚永宁副校长到校进行校本教研专题讲座。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全体教师知道了解校本教研的方式与方向,为下一步的学校的校本教研打下扎实的基础。组织学科成员进行学习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学习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展了老师们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教研组更好的进行教学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为了更好的进行校本教研,确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落实“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方式,在学期初,各教研组让各学科教师对自已在教育教学过程的遇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整理并写在教育教学问题单上,然后利用每周三、周四的教研时间或学校QQ群进行学习交流、探讨研究,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教研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后进行梳理、筛选,取出较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二次诊断,提升形成学校的校本小专题进行研究,确定校本小专题后组织引导老师们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把学习的观点与体会记录在校本教研学习文献摘要记录单上,然后进行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教研组讨论后的策略进行集体备课,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策略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积极的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并及时地进行评课及教学反思,检查教学策略运用的成效,梳理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有价值的新问题。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专题《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法效率》、《如何指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题的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三、同伴互助共学共长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学校里有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他们是学校的财富。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幅射带头作用,使学校的老师共同成长,课题组对全校教师进行“优化组合”,以“常规课”“师徒结对课”“骨干示范课”“研讨课”“验证课”“外出学习回校汇报活动”等进行交流学习。为了使新教师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期教务组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定出“传、帮、带”计划,学期初组织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学习,新老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设计,进行“师徒结对课”探讨交流学习,并在第四周进行跟班听课,结合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与新教师进行探讨,给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学校第八、第九周组织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研讨课”的教学公开研讨活动,给新教师的教学提供范例,本学期三位新教师在第十四周的课堂教学汇报课受到兄弟学校一致好评。“外出学习回校汇报活动”本学期学校充分落实“走出去”的策略,选派教师到福州观摩“智慧.互动.成长”语文科名师展示活动,回校后,听课教师撰写听课心得与老师们进行传达与交流;为了验证策略的有效性,课题组进行集体备课,在第十六周进行三节课例验证课,通过集体评议,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总结策略,并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与总结。

四、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

为了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落实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专题研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有价值的问题,课题组要求每位老师立足于课堂教学,每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不少于三篇的教学案例,并与同学段(教研组)的老师进行思维的碰撞,分析得失,不断地探索、运用、总结,为后继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