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础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3:22:14

教师基础论文

教师基础论文篇1

1.专业素养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科与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保证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如此才称得上优秀、称职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除了知识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价值体系的培育,只有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投身教学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课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的滞后性

1。教育理念的滞后为了确保师范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应用到基础教育工作中,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基础教育课改对师范教育的重要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这对学生日后参与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只是突出强调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方式的滞后多数师范院校的教师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师范生终将承担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僵化的教学思想与缺乏能动性会为其日后开展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3.课程设置的滞后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课程来承担,但是,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老化,长期沿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以及教育实践等四门必修课不但僵化了师范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各种新式教学内容的引入。此外,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平衡关系,导致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且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日后的入职适应能力。三、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师范院校改革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教育工作需要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且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课改则为师范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院校双方的协调发展。

4.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宗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一方面是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则是综合性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设置的教师教育类学院,后者在发展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明确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师范学院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并为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与评价理念等,使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

三、师范学院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内容首先,师范院校应改变学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分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体系。其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汇聚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令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竞赛等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独自应对教学工作。

教师基础论文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株潭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基于调查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按“os方案”开设“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门课程。这门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等变化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教师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也相当多,但基于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教学现状,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教师为对象的关于“基础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基于此次实证调查提出,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一、“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随机发放形式,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oo%。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互动的注重与评价、教学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袖课”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

小班(1个班)教学和大班(2个以上班联合)教学是当前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位被调查教师最近一次承担“基础课”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占总数的93%,采取小班教学的只有4位,仅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9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大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53%,有23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43 %,此外,有2名被调查教师对哪种教学形式更好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尽管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调查教师还是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

(二)“基拙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so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板书”这一教学方法,有5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方法,有4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有1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有40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这一教学方法,有51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4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在被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使用普及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资料”和“板书”。由此可见,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问及“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一问题时,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板书”,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多媒体课件”,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课堂讨论”,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小游戏”,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视频资料”>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案例教学”,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其他形式”。由此可见,在“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之间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看法,比较多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三)“基袖课”教师时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与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互动,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互动,有巧%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注重“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比较不注重”,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不注重”(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被调查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或“比较注重”教学互动,还不足50% o

同时,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对教学互动是否重要的评价,与他们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有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比较重要”(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10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这与前文分析的不足5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和“比较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尽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多的被调查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白己都认为重要的教学互动。

(四)“基袖课”教师对教学的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课”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也即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础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基础课”教学,有4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有2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不喜欢”“基础课”教学,仅有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不喜欢”“基础课”教学(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共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

那么,影响被调查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4.4%;有22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0.7%;有1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31.5%;有11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20.4%(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影响被调查教师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但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大班教学;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较多的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尽管几乎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影响“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改革教学方法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可取的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七项智能。fzl语言文字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天赋与发展都不一样,有自己不一样的理想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哪些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呢?

(一)充分发挥多嫌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克服传统单纯板书教学的不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重视不够充分,尽管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做成演示文稿,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影视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资料、音乐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fzl它通过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开放式的讨论,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背景,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在当前大班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小班教学将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教师基础论文篇3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教师基础论文篇4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阶段;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1-48-02

Application in discussion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cs

Lu Hua, Feng Y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discussion teaching are discussed. Taking College Computer Base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application of discussion teaching is introduced from four steps. The result shows that applying discussion teaching to College Computer Base is quite successful.

Key words: discussion teaching; college computer basics; stage; application

0 引言

当今,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工具,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众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产生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如何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讨论式教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1.1 内涵

讨论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让全班同学或小组成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以此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展开,问题的深入,问题的解决四个阶段。

1.2 现实意义

讨论式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教育转型要求改变教学形式[1]。讨论式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将学习是教学的直接目标,转变为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我组织能力而成为主导,从教导型转为交互型。讨论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首选的教学方式之一。二是能够促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教科书,局限于教学大纲,有些教师很少有自己的见解或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采用小班上课,进行讨论式教学,教师需要在查阅大量的学术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全面的备课工作,以便在讨论中能够正确引导、提问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及时做出归纳总结,这个过程对教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说、会听、善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2 讨论式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很多课程内容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例如,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管理、Word的图文表混排功能、Excel中排序与筛选、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网络地址等。还有主流浏览器的性能比较,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也可以作为讨论的内容。教师可以把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作为重要的教辅手段[2],给学生提供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作为预习资料,建议学生访问相关的网络资源,并可以通过QQ,邮箱等方式进行交流。本文以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为例,介绍讨论式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2.1 问题提出阶段

讨论的问题主要源于学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讨论题目要具体、明确。问题的深度、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设计讨论题时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避免过难或过易。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更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讨论也要尽量结合学生本专业的特点。

教师基础论文篇5

    。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课程组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人。学校131人才工程中青年名师2人,天津市131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三层次入选1名。双师型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医师资格)为100%。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课程组采取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方式,以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也保证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和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

    2注重基础教学突出教材建设

    本课程组承担本科生、本科七年制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膳学》《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中医自然疗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医学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等课程讲授。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药学概论》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涉及中医学院、针灸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部门。本学科组中四名教师可流利全程用英文、日文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及相关双语选修课程。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作为副主编、编委参加了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及相关习题集的编写工作。先后有6人参加20余部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编写促进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所选用的教材能体现实际需要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自2003年起采用的七版教材为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是目前国内高水平的中医药学精品教材,可满足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科发展及教学实践,在更新教材的同时,也及时充实和引入了教学参考资料,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适时地补充,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能够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概貌。特别是在本科七年制和研究生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3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本课程组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厚基础、重实践为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3.1实施PBL教学改革通过课题立项,本课程组设计并实施启发式、整体互动式教学方法,选取相关章节,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加速了由灌注填鸭式教学向能动性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3.2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组多年来在七年制必修课中,开设《中医基础理论》的英语和日语双语教学。同时鼓励五年制本科生继续双语学习,并设置《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中医基础理论双语》等选修课为我校专业双语(日语、英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专业英语、日语技能,提升学生临床即时翻译训练及参加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专业翻译水平。3.3建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通过引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式自主学习。教师可自主结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学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主动访问教学资源,自由发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并逐渐体验到基于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乐趣。

    4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

    课程组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进行适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对本科生培养强化基础教育,注重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式入手,改变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等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实验室、多媒体等方式方法辅助教学,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同时,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和基础实验科学能力的培养。从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教育考核、课题设计实施、资料搜集整理、论文撰写修正、毕业答辩等方面严格要求把关,突出基础理论对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指导意义。对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以及在临床疑难病的基础研究。强调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作风的培养,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既要有鲜明的创新点,同时又要有充分丰富的论据,以提高博士毕业生的整体水平。

教师基础论文篇6

关键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新课改

自国家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美术理论教学就日渐突显出其重要的一面。新课改强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在加强技法训练的同时,更要求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核心思想,而美术理论教学作为美术教师的必修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把美术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与教育实习相结合,旨在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但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美术理论教学只偏重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与当下推行的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及美术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滞后,甚至阻碍了新课改的的进行和发展,美术基础教育学科应当从学位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前提下,建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课程观,并将教学关注与基础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高师美术理论教学对于每一个师范类美术学科学生都是必要且重要的。首先,美术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美术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美术实践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延续、整合和提升。它要求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应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引进、优化新思想、新观念,能够独立完成撰写教案等基本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掌握了系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目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在内容上仍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经验,大量空泛的基础教学理论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仅仅能让他们对美术教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一旦面对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又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因此,高师的美术理论教学要将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高师的理论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美术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将新的教学理论带到中小学,使得在职的中小学美术老师也能享受美术教学论的最新成果,并实践运用于教学实践工作中。

其次,美术理论教学能有效地推动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美术理论教学是高师培养美术师资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师范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基础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要提高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而美术理论教学在一点程度上加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①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是应当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事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的美术史论知识和美学应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理论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后,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相比,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在加强实践课程的同时,更大幅度地加强了理论课程的内容,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地推动了新课改的发展。

总而言之,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对新课改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审视当前的美术教育现状,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例如:(1)盲目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内容过于体现技法为主,而弱化了理论课内容,这样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过于单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不能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语言表述显得空泛没有内容,从而不能适应教学实践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2)缺乏完善的、科学的高师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理论方面,缺失必要的补充。(3)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化,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良。(4)在高师美术理论教学上,缺乏与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程的相互连接,许多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基本了解,他们所有的知识只限于书本,因为没有实地的去考察,所以在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缺失,导致高师美术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也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素质。从而影响了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在其后的实践环节出现失误,难以胜任课堂教学工作。②另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出现了教学吃力、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而形式主义严重、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清楚、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高师美术理论教学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抓起,在认识上有所提高,重视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并结合新课改,根据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例如:(1)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延伸和扩充,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特点,增加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同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尽量改进教学方法,给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以更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其学科视野。(2)可以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建立一定的协作方式与机制,双方经常进行交流,更新思想观念,组成相互支持的学校网络和形成教育改革的群体力量。还可以经常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完善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机制。(3)优化教学协作计划的运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能,对一些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建立共生关系与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师美术专业的教育工作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因此,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为以后的美术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使高师的美术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教师基础论文篇7

学 校 简 介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6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来源:高考GxeduW.com

艺 术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0005 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书法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873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6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书法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率先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 媒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网址:soc.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云南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3名。近年来,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800余万元;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8人,助教16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5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8%,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台、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形体训练、表演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文体播音、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朗诵学、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公共主持艺术、电视访谈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摄影基础、动画策划与剧作、动画软件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插画、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广播电视采访、电视策划与文案写作、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微电影创作、文艺理论、中外影视精品解析、影视创作学、广播节目制作、影视后期特效技术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 育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 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首席教授是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9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其次,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1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学家1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云南师范大学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设有2个学位授权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方向和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论方向),目前,我院的体育学硕士点建设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地位。

学院设有4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1个艺术学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此外,还拥有1门精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1个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2个省级重点专业(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 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用型体育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体育学”;2014年获得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设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设有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设有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社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两个省级专业委员会;设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休闲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云南—东盟国际体育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设有10个教研室;9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拥有4万平方米现代化室内体育场馆和15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一个藏书近8万册的图书资料室。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金项目12项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此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其中规划教材1部,教育部统编教材10余部。其他科研奖励100余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包括奥运会、残奥会等),共获得体育竞赛奖20项,70项,省级257项。2011年,我院研究生张娴同学在排球世界杯中获第三名及运动员称号,2012年,我院11级运动训练本科班王家超同学在伦敦残奥会游泳项目中获得1金2银共三块奖牌。2013年我院学生何悦悦在匈牙利举行的听障奥运会上获得5项冠军,我校女篮在2012年全国CBO篮球联赛中获冠军,2013年又获第三名。2014年在云南省运动会中共获得了50枚金牌、26枚银牌及18枚铜牌的骄人成绩,并且在团体总分和金牌数都名列全省高校组第一名。此外,加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等竞赛共获得近31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此外,我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各种赛事中获得较好成绩,其中:2011年9月云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乙组拉丁A组冠军,单项恰恰冠军,校园恰恰恰冠军;2011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玉溪站),A组新星拉丁半决赛;2012年5云南省第三届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院校A组拉丁冠军,单项伦巴冠军,单项恰恰冠军;2013年4月“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上海站)暨第十二届全国城市体育舞蹈锦标赛,B组拉丁季军;2013年8月西部省、区、市体育舞蹈公开赛暨云南省第六届体育舞蹈锦标赛,A组新星拉丁第五名,成人单项A组恰恰冠军、桑巴冠军、牛仔冠军,B组拉丁冠军,B组新星拉丁亚军;2013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昆明站),B组拉丁冠军。2014年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多枚银牌和铜牌。

截至2013年9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率都居西南地区高校先进行列。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教师基础论文篇8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师美术教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拓展。笔者分别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1999~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筛选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86篇作为取样对象,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研究者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存在普遍共识,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赵诗镜(1999)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有效推动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

1.专业课程的设置。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有研究者提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并建议增设设计基础、结构素描、意向素描、电脑设计等课程。有研究者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3]

2.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而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包含了约2/5左右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4]有研究者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类课程、中国与日本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基础课程进行了比较,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高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学者们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大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普遍的趋势,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移,从而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研究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5]杨钧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综合化、多元化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研究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不断深入。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6]有研究者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7]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积极与基础教育相接轨,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关注。

二、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一)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p#分页标题#e# (二)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的不同,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三、高师美术教育研究展望

(一)高师美术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造成高师办学偏离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尽管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笔者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正确定位价值观,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在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策和建议的有效实施

在研究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改革文章“蜂拥而至”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改革步伐仍十分缓慢。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还停留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结构等理论层面上,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如何使理论对现实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起到“助燃剂”的作用,这是今后研究应重点开拓的领域。

(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理衔接

新的课程范式和课程环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是推行新课程的关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教育教学中较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性质、目标和价值。为此,探讨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对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和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不断拓展

纵观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经验总结居主流,在学科视角上以教育学占绝对优势,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的广度、深度。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教师基础论文篇9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省、市、自制区管理的普通高等院校,这类高校占据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地方高校在办学上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地方高校相继开办了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承担着为区域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重任。

一、新时期基础教育对音乐教师的素养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发展迅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过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当代基础教育对音乐教师的素养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1、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有助于从业教师懂得教育规律,善于使用教育方法,教学中能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音乐基础进行因材施教,使得音乐教学科学合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姊妹艺术知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师应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舞蹈、美术、戏曲、曲艺等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在当今中小学音乐(艺术)教材中,整合了大量有关舞蹈、美术、戏曲和曲艺的内容,熟悉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

3、其他多学科知识。音乐学科包涵着多学科知识,音乐教育更是需要教师具备多学科知识积累的素养。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因此,基础教育呼唤音乐教师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强调教师多学科知识的积淀。

(二)全面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师从教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基础、技能基础、演唱、演奏、舞蹈和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1、音乐基础

基础理论。音乐基础理论是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基础,主要有“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论”、“艺术概论”、“中外民族音乐概论”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本技能。音乐基本技能包括“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发声基础”、“键盘基础”、“舞蹈基训”等内容,这些基本技能是教师音乐素养的关键和进一步学习唱、跳、弹、演的基础。

2、表现技能

歌唱。基础教育中的歌唱包括范唱和自弹自唱,歌唱在教学中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乐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出色的范唱能给学生最直接的美育教育。

舞蹈。舞蹈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跳会编”是学校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师生间常常会利用肢体语言或元素性舞蹈动作来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通过舞蹈教学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弹奏。是指乐器的弹奏能力和键盘乐的即兴伴奏能力,只有掌握了娴熟的乐器演奏技能和即兴伴奏技能,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表演。除了歌唱、弹奏、舞蹈蕴含着表演外,当代基础音乐教学还包括了戏曲、曲艺等内容,教师还要会一点“演戏曲、说曲艺”的本领。教师到位的表演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可以有效地带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

1、基础教育理论

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材教法”、“音乐新课程标准”等,它有助于了解教育规律、掌握教学方法,懂得如何去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职业理论。实践证明,没有打下良好的教育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教材的把握与拓展

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依据,课改下的新编教材大多以单元组织教学内容,其可选性和灵活性很强,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同时,新课改也鼓励任课教师自选适量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还应善于组织和选编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有新意、有特色。

3、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师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驾驭音乐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缺一不可。

4、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课外音乐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中小学音乐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课外兴趣小组,如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等。另一种是艺术展演,如艺术节、歌咏比赛、三独赛、主题晚会等。无论哪种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师在其中都必须担当起策划、组织与指导的角色,任务重、要求高。

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序进行回顾、分析、思考、总结和评价的教研活动,其目的是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和不足,并寻求解决途径和策略,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频繁,基础音乐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教育思想、资源、模式、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分析、总结、评估和改变自己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能力,保持与时代同步。

6、教学研究与教育创新

教学研究与教育创新是现代教育对在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音乐教师应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善于对自己、对他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归纳和总结,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勇于教育创新,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现代基础音乐教育不需要被动的教书匠,而是呼唤学者型教师。

7、网络与计算机的使用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环节。基础音乐教育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动感性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观看视频、欣赏音乐,将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和便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掌握一定的网络与计算机使用技能,也是音乐教师重要的素养之一。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素养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当前,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重心、基础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素养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职业意识和认同感不强

教师职业被称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近年来,政府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正不断提升,要成为一名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已不是易事。但从近年入职的新教师来看,部分人对教师职业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对教师行业显得较为茫然,难以做到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这一职业准则。

2、文化素养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

地方高校培养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尤其是艺术以外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太少,知识结构单一,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力不从心,教学受到局限,既影响了教学,也损坏了学校的声誉。

3、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不扎实

“重视专业、忽视职业”,“重视技能、轻视理论”是音乐专业学生的通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随意性很强,凭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由于学校的职业引导和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偏科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学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不扎实,给今后从事教师职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4、专业技能偏弱,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学

由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要求“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跳、讲、演样样要会。学生如果在四年的学习期间不刻苦学习,必然不具备这些技能,以至于许多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没能通过教师招考和面试,不能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造成人才培养的损失。

5、教学实践偏少,课堂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各种类型课程的比例失衡,忽视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开课量严重不足。加上见习时间短、次数少,实习时间有限,实习生课堂教学锻炼的机会不多,实习指导的力量和监督管理不到位,使得毕业生的课堂教学能力普遍较弱,难以完成一堂高水准的音乐课。

(二)成因分析

1、学生报考师范专业较为盲从,对教师职业关注不够

不少报考师范专业学生的初衷并不是喜爱教师职业,立志当一名音乐教师,而是由于地方高校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容易被录取,至于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往往关注和投入的不多。加上学校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规划教育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清,职业意识和职业的认同感不强。

2、生源的文化素养偏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报考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录取分数不高,导致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同时,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人不多,对于文化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学习欠认真,大学四年之后,学生的文化素养依然提高不明显。

3、“重视专业、忽略职业,重视技能、轻视理论”现象严重

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中,“重视专业、忽略职业,重视技能、轻视理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且成了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的现实问题。各音乐(艺术)院系也认识到问题所在,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但收效不大。由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教育体制、社会评价、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影响,需要社会、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才会收效明显。

4、“职业规划教育”和“双导师制”实施乏力

“职业规划教育”是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认知和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针对职业特征对大学的学习进行有序规划。“双导师制”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二位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和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校外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把关和指导。这两项措施对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实施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5、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联系不紧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受专业院校的影响较大,开设的课程专业性强,理论知识全而深,职业课程设置过少,教学技能训练严重不足。理论课和技能课教学的功能单一化,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本身,教学内容与基础音乐教育基本脱节,学生难以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型。

6、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时量不足

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音乐专业本应实行的技能小课变得名存实亡,声乐、器乐技能课基本以4-10人共上一节课,技能小课成为技能小组课或技能大课,教师难以针对情况不一的学生进行逐一指导,学习者收效甚微。同时,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锻炼的机会也十分有限,一些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很少、甚至没有上台展示过自己的才艺,其音乐表演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音乐教学实训类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训练严重不足,学生实习前几乎没有上过讲台,仅靠二个月的教育实习完成教学技能的培训,学生要实现到教师的转型,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按需培养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策略

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是指在音乐教学岗位上,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与技能、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基础,较强的运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音乐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随着教学要求的变化和理论体系的发展,而持续更新知识体系和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强调在音乐教育上的专业、精通和实用,具有较强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针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笔者认为,以教师素养为视点培养基础音乐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加速师范教育的职业化进程

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对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和顺利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由富有经验的职业规划师进行专门指导,并给每名学生配置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制定学期、学段的学习目标,由导师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课,在就业观、行业现状、人才需求、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行业现状和就业形势,有序配合职业规划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就业率是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据。近年的实践证明,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除了常规手段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专业办学的职业化程度。音乐教育专业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音乐师资,教师职业需要入职者精通教育理论,懂得教育教学技能,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因此,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应该以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基础,对学生加强教师职业意识、职业内涵和职业认同感教育,将教育基础理论、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与实习等环节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化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等,加速专业办学的职业化进程。

(二)创新音乐技能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音乐技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独特性,技能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扩招导致技能小课无法实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可以利用创新技能教学的模式来改变现状。如声乐小组课教学中,教师最初的教学应尽量细致入微,摸清每名学生的声乐技能情况,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安排合适的练声曲、练唱曲,叮嘱学生如何练习和纠正错误,要求业余时间多练习和体会,结合钢琴自我学习练声和学唱。下一节课中分别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逐一检查、评价和指导。这一时期教师不要计较花了多少课时,也不要随意改变学习进程和难度,让学生反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基本找到感觉,大致能够自我练声为止。此后的声乐课中,学生上课时都自我练声、自我伴奏或同学问进行伴奏,教师则解放出来,全心观察学生的发声、练唱状况,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这种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变为主动学习和讲究教学实效。学生在学习声乐的同时,钢琴演奏技能和伴奏技能也得到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音乐技能的教学,同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技能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途径实施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素养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决定着执教者教学水平的高低,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针对性训练才能获得。为此,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设好专门课程:如在《课程教学论》《基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中小学音乐教学与实践》《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等实践性课程,分项、逐一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模拟课堂中进行教学演练,学习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逐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学的能力。二是抓好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教育见习和实习让学生走进中小学校,感受、体验并进行音乐教学实践。应该从大二年级开始,每学期进行一次教育见习,每次见习需安排不同的学校,以便了解和比较不同学校音乐教育的差异和优缺点。教育实习的时间宜在8-12周之间,安排骨干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建议取消学生的自主实习,实行集中实习、集中指导和管理,以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三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试行“定岗实习”制:实习基地是进行教育见习、实习和教育实践的保证,与实习基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惠,促成学科、专业间进行对等交流和互访,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鼓励高校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课堂调研和考察,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现状。选拔优秀毕业生进行“定岗实习”,实现实习生与在职教师的角色对换,使实习生得到全面锻炼,在职教师有机会进行“充电”和学习,实现高校和实习基地的双赢。

(四)抓好实用性、特色型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进行对接

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应用性强,教学实践能力突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抓好实用性、特色型课程建设。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实用性、特色型课程主要有《合唱与指挥》《乐器演奏与乐队训练》《舞蹈编导与表演》《声乐训练与歌曲演唱》《音乐教材教法》《教育实习》《键盘即兴伴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与实践》《地方民间音乐赏析》等,对这些课程在课时量、开课时间、教材建设、任课教师上进行科学设定和配置,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管理上严加要求,强化跟踪服务和教学监督,做好课程的考核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促使这些实用性、特色型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进行对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提倡“唱奏中小学的歌,编排青少年的舞”。另外,鼓励音乐教师结合任教课程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合理融入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如“即兴伴奏”的任课教师可以灵活选用中小学的歌曲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和学习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教学内容,为今后进行教育实习和从事基础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五)强化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的使用,提高网络资源与现代媒体的应用能力

教师基础论文篇10

【关键词】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中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后阶段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基石,也是整个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把精品课程运用到《基础会计》课程建设中,无疑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推动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尽管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会计实践教学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目前,虽然很多财经类中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仍然存在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简单、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实验教材更新滞后等诸多问题。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会计教学实践性强,这一特征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师多数是走出学校就走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而有的教师则常年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等发生变动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二、《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通过《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可以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就是要凸显职业教育实践技能特色,对实践技能部分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中职教育的实践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规范化教学道路,进一步转变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

(二)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加强中职学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严重落后于中职教育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广大会计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对会计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通过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把实践技能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申请获得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会计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增加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

三、《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针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对精品课程的要求,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校应建立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因此,要建立一流的“双师型”会计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内部培养

要加强会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着力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计学专业名师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会计实用软件应用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报考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部级培训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锻炼,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外部引进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注意培养与引进两手抓,建立开放型的人才管理模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可以到发达地区直接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直接从企业会计岗位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到学校任教;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二)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首先应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为后续《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一般要求;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学会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为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能力目标――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凭证或其他凭据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是对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

3.考证目标――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准备条件

《会计证》是会计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专业职务的评审。而《基础会计》就是会计证考试的最重要的课程。

(三)选择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精品、提升质量的先导。教学内容决定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结合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学生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因此,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首要问题是选择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符合中职教育的优秀精品教材。会计专业应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来选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础会计》教材应选择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精品教材,同时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融知识性和案例性为一体,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更多地采用“立体化”的形式,即以纸介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和网络形式教材,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然后配合教材编写相应的案例习题,让初学者不至于一开始就因大量的专业术语而对会计学丧失兴趣和产生畏惧心理。此外,还应把会计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并针对学生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组织施教。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会计证考试,为学生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说明该课程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仿真模拟的实验效果,形成课程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体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结合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基本知识部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开展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借贷记账法运用部分,以案例教学、课堂实训为主,知识讲授为辅,学做合一;基本方法部分,以讲授、课堂实训与会计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行业合作办实训基地,坚持工学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实行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以赛促训,以训强技

会计专业应参与并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如: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点钞比赛、珠算能手竞赛等,将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以竞赛的方式强化技能训练,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中职学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依托,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老师参与《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许淑琴,黄琼,邱辉.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模式设计[J].会计之友,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