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4-03-30 17:26:18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1

1.1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各部门。

二、内容和程序

2.1 对认真执行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公司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作出贡献的车间、班组、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适当奖励:

2.1.1 对安全生产有所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被采用有明显的效果者。

2.1.2 制止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避免事故发生者。

2.1.3 及时发现或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

2.1.4 对抢险救灾有功者。

2.1.5 积极参加公司、车间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被评为先进车间、班组、个人。

2.1.6 被评为上级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和奖励。

2.1.7 对消防、安全工作和其它方面做出特殊贡献者。

2.2 奖励程序

2.2.1 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和个人,由车间(部门)汇总材料上报生产部,经审核后报告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

2.2.1 先进班组由生产部提出意见,交公司安全生产小组讨论,审核通过。

2.2.2 对2.1条有关人员和单位的奖励,由车间和班组提出,经生产部审查,报公司领导批准。

2.3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惩罚:

2.3.1 事故责任者。

2.3.2 违章指挥或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者。

2.3.3 违章违纪,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者。

2.3.4 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或谎报事故者。

2.3.5 事故发生后,不采取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事故发生者。

2.3.6 对坚持原则,认真维护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人员打击报复者。

2.3.7 其它各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者。

2.3.8 对提出的整改意见有条件整改而拖延整改的责任人。

2.3.9 擅自挪用消防器材、损坏消防器材者。

2.4 惩罚类型

2.4.1 经济处罚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责任大小,可处以罚款20-500元、赔偿损失的3-50%、降低工资、扣除奖金、没收押金等。

2.4.2 行政处罚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责任大小可处以警告、辞退警告、降职、降级、留用查看、辞退、开除。

2.4.3 性质特别严重、情节恶劣,触犯刑律者,追究法律责任。

2.5 处罚程序

2.5.1 经济处罚由安全检查小组提出,报主管安全生产副厂长批准后执行。

2.5.2 行政处罚由有关部门提出,按告诉有关规定参照任命程序,报有关领导批准后执行。

三、 违章处罚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行为)、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身心健康的现象(行为)以及违反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都属违章处罚范畴,对违章行为的处罚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

3.1 现场管理

3.1.1车间(部门)接到《整改通知书》,无故逾期不整改的,对责任部门罚款100-200元/次;

3.1.2 违章指挥造成严重后果的,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按事故管理规定处罚;

3.1.3 不听从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他人劝告,违章蛮干或违章操作造成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按事故管理规定处罚;

3.1.4 在生产岗位上,违反劳动纪律(如睡岗、脱岗、酒后上岗以及做与生产岗位无关的事情等),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车间扣50元,对责任人罚款50-100元;

3.1.5 不按时巡检、不按时填写记录报表、不按规定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包括班前、班后安全会或讲话等),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车间扣50元,对责任人罚款50-100元;

3.1.6 生产作业人员不穿戴、不使用或不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工具,视情节轻重对责任车间扣50元,对责任人罚款50-100元;

3.1.7 在生产作业场所私拉乱接电源线或使用非生产电器,对责任人罚100元;

3.1.8 特种施工作业未履行作业手续,对施工单位处以罚款500元;

3.1.9 不具备相关作业操作资质的人员从事作业操作,除限制操作外,对当事人罚100-200元;

3.1.10 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时,车辆、人员不听指挥,擅自闯入禁区者,对责任人罚款200元;

3.1.11 在检修施工现场或生产区域内,随意高空抛物,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施工器具摆放影响安全通道的,

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次;在检修有毒介质装置时,首次打开设备人孔、阀门等作业时,未按贮存有毒介质进行设防的,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次;

3.1.12 各种作业票的审批人、监护人、作业人以及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由本人在作业票上签字认可,不得代签。发生代签处以罚款50元/次;审批人、监护人、作业人以及现场安全负责人未履行职责,擅离职守且未酿成事故时,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酿成事故时,按事故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3.2 防火安全管理

3.2.1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业动火手续或未按动火措施进行动火作业,按情节轻重对现场有关责任人罚款100-200元;

3.2.2 易燃易爆岗位内不按规定堆放可燃物,按情节轻重对责任人罚款100元/次;

3.2.3 按规定对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未按规定执行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

3.2.4 损坏、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施,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按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00-200元;

3.2.5 严禁在装置区内任何部位吸烟,违者罚款200元/次,如发现烟头,对烟头所在的责任区分管车间每个烟头扣一分;

3.2.6 严禁携带火种或引火物进入生产区,违者罚款100元;

3.2.7 进入防爆区的人员,必须关闭手机,违者罚款50元;

3.2.8 机动车辆进入装置区域内必须有排烟防火帽,畜力车不准进入装置区,违者罚款200500元/次;

3.2.9 禁止穿带铁掌和带钉子的鞋进入装置区域,违者罚款200元/次。

3.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防爆电器等(以下简称特种设备)。

3.3.1 特种设备未设专人管理,不建立台帐,管理混乱,给予管理人员罚款50元;

3.3.2 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给予主管部门领导和办事人员各罚款100元/次;

3.4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3.4.1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发给员工劳动防护用品。未按标准配发的,对有关部门罚款100-200元;

3.4.2 采购和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厂家生产的劳动防护用品者,对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按采购数量原值的10%20%罚款;

3.4.3 集体使用的护品护具,使用车间应设专柜存放并有专人负责;

3.4.4 暑期按照管理局下达的标准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饮品,并做好发放记录。未按标准发放的,除补发外,按不足标准部分的10%对有关人员进行罚款;采购未取得准入证厂家的产品,按第2条处罚。

3.5 安全培训教育管理

3.5.1 新入厂的员工,凡未经三级教育上岗的人员,一经发现,对有关责任人罚款50元;

3.5.2 特种作业人员凡未经培训或复审取证上岗的,一经发现,对有关责任人罚款50元;

3.5.3 对转、换工种人员,应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凡未经重新培训上岗,一经发现,对有关责任人罚款50元;

3.5.4 使用的临时工和其他临时进入企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有培训教育记录,如发现未经培训教育的人员上岗,对有关责任人罚款100-200元。

3.6 环境管理

3.6.1 排污系统管理未按规定加强巡检,出现污染物跑冒等情况,对相关责任人罚款50-200员;

3.6.2 未按规范堆存废渣,随意丢弃、倾倒固体废物或未采取措施,造成污染环境的,发现一次对相关责任人罚款50-100元;

3.6.3 出现污染物异常排放未及时汇报的或采取措施不及时,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00元;

3.6.4 检维修前未进行污染物排放预报、未制定有效环保措施、制定的环保措施未经生产办批准或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00元;未按环保管理规定进行检修,或预报措施未有效落实的,发现一次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00元;对外来施工队伍,有私排乱放现象,发现一次罚款200元;

3.7 连带责任的处罚

3.7.1 如发生重大以上责任事故,对有关责任人按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罚;

3.7.2 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有严重违章行为,现场的其他人员不劝阻、制止不力,对负有连带责任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罚款。

3.7.3 对污染环境、损害员工健康的行为经研究后按有关规定处罚。

3.8 处罚实施

3.8.1 由主管生产领导签发《经济处罚单》,车间(部门)或个人罚款上交生产部或由生产部通知财务部门从被罚部门或个人的工资(或奖金)中扣除。

3.8.2 事故、违章罚款资金纳入安全生产奖励资金管理,要公开管理,任何人不得挪用。

四、 附 则

4.1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南非1996年《矿山健康与安全法》构建了严密且具有预防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现了矿业发达国家在协调政府、雇主、雇员和社会组织有关健康与安全关系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选择。该法是南非矿山发展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其先进的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为我国修改《矿山安全法》、完善安全监管法制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监管法制

中图分类号:D9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1-0119-05

收稿日期:2014-11-11

作者简介:代海军(1977—),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长,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钻石、黄金、铂、钒、煤等资源总量占全世界的40%。目前,全球约10%的黄金产自南非,其地下仍有36000吨尚未开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1]自19世纪开始大规模开采钻石和黄金以来,矿业一直是南非的经济支柱。南非矿工来自非洲各国,矿业专家受雇于南非各大矿业公司。从历史上看,南非矿山曾经历过开采秩序混乱,机械化程度低,伤亡率居高不下等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南非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在这30年的时间内,单次事故死亡上百人的矿难有上百起。[2]进入21世纪以来,南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违规操作人员采取经济处罚、刑罚等严厉措施,并提高了死亡人员的赔偿标准,特别是加强了矿山安全立法工作,于1996年颁布了《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南非矿山安全状况持续好转,矿山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从1996年的463人、7426人,[3]分别下降到2012年的112人、3377人。[4]南非1996年《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在诸多方面较之前立法有明显创新,构建了更为严密且具有预防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反映出当今世界发达矿业国家依法加强矿山安全健康的基本立场和政策方向,其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矿山安全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立法背景和过程

早在1941年,南非政府就制定了工厂、机械和建筑工作法,1983年将该法修改为《职业安全法》,1993年再次对该法进行了修订,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工作场所,并更名为《职业健康与安全法》,1994年正式实施。此外,南非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如《基本雇佣条件法》(1983)、《矿产技术法》(1989)、《矿产法》(1991)、《工伤赔偿法》(1993)等。但南非始终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指导矿山健康与安全管理工作。1987年,南非发生一起重大矿山伤亡事故,造成45人死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此后,政府逐步加强矿山安全立法工作。

1994年,南非莱恩调查委员会对采矿业健康与安全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结果显示该领域形势严峻。莱恩调查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并提出制定采矿健康与安全法规的建议。[6]1996年5月,经过南非政府(矿产能源部)、业界(矿业商会)以及劳工代表(矿业工人工会)的共同努力,一部反映并代表了各方利益及所关注问题的专门涉及矿业健康与安全问题的法律文件——《矿山健康与安全法》(1996年第29号法案)迅速获得国会通过并颁布,1997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成为指导南非矿业健康与安全的最高法律文件。[7]此后,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工作开始逐步走上法治轨道,矿山健康与安全状况平稳好转。

二、主要内容及评价

(一)主要内容

⒈立法旨在保护矿山雇员的健康与安全。《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矿山雇员和其他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具体包括:⑴促进矿山健康与安全文化建设;⑵加强健康和安全的措施;⑶建立有效的机制,使雇员、雇主和政府部门有效参与到健康与安全问题解决过程中;⑷保证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律措施的强制实施;⑸使南非承担与矿山健康与安全有关的国际法中的义务;⑹确立雇员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权利;⑺其他措施。

⒉确立了保障矿山健康与安全的有效措施。《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确立了有效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以确保矿山健康与安全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⑴雇主健康与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雇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矿工提供有利于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具体包括:为雇员提供必备的健康与安全设备和设施,并保证其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制定健康与安全政策文件;确保雇员得到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对工作区存在的可能对雇员健康与安全造成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改变工作组织方式、安全工作系统的设计等,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危险;建立和维护一种对于暴露于健康危险中的雇员进行医疗监测的系统,系统监测的记录要保存40年;年度医疗报告,内容包括:矿山雇员情况,以及根据雇员医疗监测记录分析雇员的健康状况,但不能泄露雇员的姓名。⑵企业健康与安全代表和健康与安全委员会制度。一是规定企业健康与安全代表和委员会的设立条件。《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员工人数达到或者超过20人的矿山,必须为矿上每个指定工作场所的每个工作班组配备一名健康与安全代表;员工人数达到或超过100人的矿山,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健康与安全委员会(第25条)。二是规定了企业健康与安全代表的资格和职权。要取得健康与安全代表资格,一般情况下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条件之一为在指定的工作场所是全职员工;条件之二为熟悉指定的工作场所的情况和活动安排(第25条)。健康与安全代表的权利包括:代表员工处理与健康安全有关的所有事宜;如认为作业场所存在对雇员健康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时,可以指导员工离开该工作场所;确定潜在的健康或安全危险和风险;向矿长或健康安全委员会就影响员工健康和安全的事宜做出说明或提出建议;检查《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应当予以存档的相关文件;经矿长批准,可以向其他员工或其他人担任的顾问或技术专家寻求协助或咨询(第30条)。三是规定了企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组成及职权。《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至少由四名员工代表以及一定数量的不超过员工代表人数的管理层代表组成,并各自选举产生一名主席。除非另有约定,两位主席必须轮流担任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可以邀请员工代表或管理层代表之外的人员参加安全卫生委员会的会议,参与委员会的议事程序(第34条、35条)。健康与安全委员会职权主要包括:代表员工处理与安全卫生有关的所有事宜;提请首席监察员审查行业准则;要求根据本法应当向委员会提供信息的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同意健康与安全代表满足更多的资格要求或承担更多的职责;要求监察人员按本法的要求进行调查或质询;经矿长批准,可以向其他员工或顾问或技术专家寻求协助或咨询;合理安排时间筹备委员会会议,向健康与安全代表汇报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履行职责和接受培训(第36条)。⑶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方机构制度。《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国家设立矿山健康与安全委员会(MHSC)和采矿资格管理局(MQA),前者负责向部长提供矿山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者负责向部长提供采矿业的标准和资格设定、评估、考试、质量保证和认证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MHSC下设采矿法规咨询委员会、采矿职业健康咨询委员会以及矿山安全研究咨询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第41条)。MHSC由五名矿主代表、五名矿工代表以及四名政府部门代表组成,由矿山监察局局长担任委员会主席。其职权包括:为部长提供与矿山健康安全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常设委员会的活动,接受常设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与采矿资格管理局就健康安全事宜保持联络;与其他相关的法定机构就健康安全事宜保持联络;促进采矿业的健康与安全;至少每两年安排一次三方会议,对矿山健康安全状况进行审查(第42条、43条)。MQA由五名矿主代表、五名矿工代表以及四名政府部门代表组成,由矿山监察局局长担任委员会主席。其职权包括:向在采矿资格管理局注册的机构提供教育和培训标准及资格方面的建议;为采矿业制定教育培训标准或资格;监督和审查与这些标准和资格有关的成绩。此外, MQA可以行使下列权力:成立常设或特别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管控财务事宜;为实现目标而采取必要的行动(第45条)。⑷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制度。《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设立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同时根据实施本法的需要,部长可以将全国划分为几个区,并设立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办公室,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局长由部长任命。其职责包括:负责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的管理;任命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官员担任医疗监察员和检查人员;制订和执行相关政策,以改善矿山工作人员以及受采矿活动影响的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收集、处理和与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并向部长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征求MHSC的意见并经部长批准后,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年度计划;撰写矿山健康与安全年度报告,并提交给部长(第47条、49条)。《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赋予了监察员充分的权力:无需批准或通知随时进入任何矿场;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查阅或复制相关文件或资料;对任何物品、材料或机器进行检查或取样(第50条);紧急停产或部分停产指令(第54条);对违反法律规定的雇主进行行政处罚。

(二)《矿山健康与安全法》之评价

《矿山健康与安全法》是南非政府总结矿山管理经验和事故教训、整合与完善职业健康与安全立法的产物,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其内容充分反映出当今社会对健康与安全的关注和要求,以及南非政府承担与矿山健康与安全国际法中的相关义务,也体现了矿业发达国家在协调政府、雇主、雇员和社会组织有关健康与安全关系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选择。

⒈掀开了南非矿山安全依法监管的新篇章。《矿山健康与安全法》是南非政府在1993年《职业健康与安全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部针对矿山安全的特别法,它不仅是南非矿山发展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也是世界范围内矿山健康与安全立法的典范,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美国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该法确立了南非矿山安全监察制度、三方委员会制度以及矿山救援体系制度等重要制度,搭建起了南非依法监管矿山健康与安全的框架体系。尽管颁布迄今已近20年,但相关制度和规定仍然显示出勃勃生机,其先进的立法理念和法律制度为我国完善《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提供了借鉴。

⒉确立了基于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性法律框架。南非在历史上属于英联邦国家,其法律传统和立法技术深受英国法的影响。英国1974年《职业安全健康法》确立了“谁产生风险,谁管理”的原则,采用广义的目标设定,提供了一个均衡、确定的目标和基于风险的管理方法。[8]《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充分吸收了英国1974年《职业安全健康法》的理念和成果,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概念和采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9]如该法要求雇主和雇员识别危害,将消除、控制和减少与矿山健康和安全有关的风险作为立法目的,并在第13条对雇主的危险评估和调查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该法的其他部分条款也体现出风险管理的理念,标志着南非矿山安全从指令式转向确定目标的法规框架。

⒊执法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根据《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第91条第1款的规定,违反或不遵守本法任一条款的行为将被视为犯罪。根据违法严重程度,监察人员可以下达执法指令、暂停或终止矿山项目命令,直至实施行政处罚或提起诉讼,执法呈现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10](如下图所示)

至于是否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起诉讼,监察人员将视以下情况而定:一是预期的危害结果,二是行为人的故意程度,三是行为人的态度。另外,为了便于预防伤亡,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MHSI)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执法手段。

⒋法律体系严密,可操作性强。《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内容规定明确具体。以处罚为例,根据该法第92条的规定,不同的违法行为将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或监禁。(如下表所示)

此外,《矿山健康与安全法》在内容结构上讲究逻辑性。以矿山健康与安全委员会为例,有关矿山健康与安全委员会的一般内容在第4章作了规定,为便于实施,该法又以附件的形式对矿山健康与安全委员会的组建、法律地位、工作目标、主要职能、人员的组成、提名和任命、会议的程序,以及委员会的财物及经费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⒌法律修订较为及时,体现了立法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南非政府在保持《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相对稳定性的同时,注意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及矿山安全状况,及时对其作出修订。《矿山健康与安全法》颁布的当年12月,矿产能源部即针对法律中不相适应的部分条款予以修订,了《矿山健康与安全法修订案》(1997年72号法案)。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08年。为了进一步强化执法和处罚,同时与2002年《矿山和石油资源发展法》做好立法衔接,南非通过2008年第74号法案对《矿山健康与安全法》作出进一步修订。以罚则部分为例,如果违反第2条规定,最高可处以5年的监禁。[11]

尽管南非的矿山安全健康水平较高,但整个安全健康体系也并非绝对完善。南非的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体系较为复杂,且与标准存在一些混乱之处,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与协调机制。依据《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设立的三方机构,各自有自己的战略方针与工作措施,缺乏国家统一领导。此外,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安全、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矿山健康与安全法》也急需修改或增加相关内容,比如律师是否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对这一问题《矿山健康与安全法》没有给出回答。根据自由州地区办公室向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提交的《每月地区通讯》(2011年7月号),《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第65条规定的调查不同于第74条规定,后者是司法程序。南非宪法法院2007年的一份判决明确了“行政行为不同于司法程序”的原则,意味着准司法的程序不再被认可。因此,律师在事故调查中无权出现。[12]

三、给我国健全矿山安全监管法制带来的启示

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监管基础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也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的立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及时修改《矿山安全法》

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等原因,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矿山安全与职业卫生分别立法的模式。以《矿山安全法》为例,该法颁布于1992年,总体规定比较简单,内容较为陈旧,可操作性差,与《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对此,笔者建议,借鉴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的相关经验,及时修订我国《矿山安全法》,以立法形式明确和规范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安全监管职责。从长远来看,我国应适时考虑将现行的《矿山安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合并修订为一部统一的《矿山安全健康法》,整合现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许可、处罚、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立统一、完善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法律体系。

(二)优化矿山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南非依据《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第47条的规定,设立了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隶属于矿产能源部),对全联邦煤矿、金属非金属等矿山实行垂直监管。这也是世界矿业发达国家对矿山安全监管的普遍模式和做法。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实行的是类似南非的垂直管理模式,非煤矿山安全则采取一般性行政管理模式。实践证明,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许多政策措施和经验在很多情况下同样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在当前全面深化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建议借鉴南非对矿山实施统一监管的经验,及时优化并调整矿山安全机构设置,推进煤矿与非煤矿山统一监管。

(三)建立矿山安全咨询机构

三方机构参与矿山健康与安全管理是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的一大特色。建议借鉴南非的经验模式,建立矿山安全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方面的决策咨询和法律建议,其人员由政府、企业和职工等三方代表按比例组成。政府代表从各级政府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中产生,职工代表从各地工会中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家组织或协会中产生。考虑到各级政府已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会也是重要成员之一,这种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以及如何理顺其相互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

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赋予了矿山健康与安全监察局(MHSI)事故调查权和起诉权。在发现矿山企业或相关人员违反矿山安全法时,MHSI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公诉,由法院判决矿山企业违法,做出民事或刑事处罚。建议我国借鉴南非经验,进一步加强同司法机关的沟通,建立健全矿山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及时、有效地打击矿山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鉴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可以考虑立法赋予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在查处涉嫌矿山安全犯罪活动时享有侦查权和建议起诉权,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的权威。

(五)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

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矿山企业要依法设立健康与安全代表和健康与安全委员会制度,并对其组成、相关职责等作了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反观我国,由于立法不明确、职能定位偏差等原因,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混淆不清,不利于安全工作的深入健康开展。建议借鉴南非经验,树立“谁制造风险、谁负责管理风险”的理念,从立法和处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方面,强化矿山企业落实健康与安全主体责任的制度措施,比如建立矿山企业编制安全报告制度,矿山安全监管部门主要监督检查报告内容的执行情况,并依此作为对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矿工参与矿山健康与安全管理,立法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相关重大决策应征求矿工代表的意见,同时进一步畅通举报和投诉渠道,加大举报奖励力度。

参考文献

[1]About Mine Health&Safety[EB/OL].http://www.dmr.gov.za/mine-health-a-safety.html,2014-06-12.

[2]南非矿井安全形势令人担忧[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08-05-05.

[3]Ms.Buyelwa Sonjica.Mine Health&Safety Audits 2008[R].Department of Minerals and Energy,2008.20.

[4]Dr T Ramontja.Annual Report 2012-13,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VOTE NO.32)[R].16-17.

[5]赴挪威和南非矿山安全立法考察团.对挪威和南非矿山安全立法的考查和认识(上)[J].现代职业安全,2008,(02):69.

[6]王显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报告[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7]王显政.当代世界煤炭工业[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20.

[8]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主要经验与做法(1)——推进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立法[J].劳动保护2013,(01):117.

[9][10]MINE HEALTH AND SAFETY INSPECTORATE.Guideline for Enforcement of the Mine Health and Safety Act[R].4-11.

[11]NO.74 of 2008:mine health and safety amendment act,2008.GOVERNMENT GAZETTE NO.32140[R].22.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3

⒈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建立、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者。文秘站网-

⒉审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使用计划并贯彻实施。

⒊定期听取职业健康安全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健康安全生产问题。

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项目部的职工做好本职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⒌组织、主持工伤事故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促落实防范措施。

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职业健康安全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干部,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责任人签字:日期:

㈡、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对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

⒈贯彻实施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本公司各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⒉领导和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检查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及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使用计划执行情况。

⒊领导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工作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活动。

⒋做好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工作。

⒍主持工伤事故、重大未逐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

责任人签字:日期:

㈢、公司总工程师的职责:

⒈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规范为准,结合本公司技术状况,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对本公司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总的技术责任。

⒉领导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确定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

⒊领导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攻关活动,负责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研究项目和实施措施,在研究、攻关过程中严格审查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的操作工艺要求。

⒋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及时解决施工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问题。

⒌参加重伤及以上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

责任人签字:日期:

㈣、项目经理(工地)的职责:

⒈在生产中,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所管的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⒉组织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和设施、设备验收使用的有关规定。

⒊组织职工学习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工人遵章守纪,不违章作业。

⒋经常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认真消除危险源。定期研究分析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危险源),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⒌发生工伤事故、未遂事故要立即上报,保护现场,并组织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

责任人签字:日期:

(五)、工地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⒈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规范,结合本项目技术状况,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对本项目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总的责任。

⒉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如脚手架工程、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及排水排污方案等。(“施工用电”由机电负责人编制)。

⒊配合项目安全员对本项目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及时解决施工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问题。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石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模式;制约因素;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3.2;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122-03

职业健康安全政策,狭义而言,是管理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水平的法规。广义而言,是任何保障雇员健康安全、预防、补救及管理的措施[1]。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是对生产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和职业伤病进行预防性和补偿性的管理,同时这种管理型职业健康及安全政策又能广泛促进工人的福利,发挥再分配的功能。

HSE管理体系是我国石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规制的一个行业标准:H(健康)指员工无身体疾病,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S(安全)指在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 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的生产过程;E( 环境)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2]。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HSE管理体系是一种非正式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是行业自律型(Self-regulation)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制模式。

1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的理论分析

1.1对外部性的补偿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市场在处理职业健康与安全领域中结构性问题上的无能。外部性正是其中一个主要体现。职业健康与安全领域的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事故与职业健康损害。在市场失灵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不愿增加更多成本,降低劳工安全生产的风险与健康受损的风险。另一方面,安全事故以及劳工健康受损又会增加社会成本。这就出现了外部不经济的现象。

假设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私人边际成本(如图1所示),假定厂商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接受市场价格,有一条高度等于价格水平的需求曲线。如果按照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则市场价格应等于社会成本,因此,在不存在外部效应时,产品价格应既等于私人边际成本又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即P=MPC=MSC。然而,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产品的价格却低于社会边际成本,即P=MPC

资源配置的个体企业最优与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并不一致,原因在于追寻个体最优时,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成本的外部性。当企业有意识地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这种转移的外部性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冲突。如果不对个体这种非合作行为加以适当地规制,整个社会成本就会过于昂贵,也会进一步导致市场低效率。

1.2对信息不对称的规制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交换的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把握不均。在职业健康与安全领域,企业与职工在职业风险方面的信息掌握是不平等的,职工是信息匮乏者,在自身权益受到威胁甚至是侵害时,无法维护自身利益。而企业是信息的享有者,却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蒙蔽、甚至欺骗他人,将预防风险或安全风险的成本转嫁给他人承担,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2行业自律型规制模式的制约因素

2.1“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利益博弈

“布迪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并可将之强加于社会[3]。采用“场域理论”,可以考察在石油行业职业健康及安全制度的场域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交涉、斗争与策略。以美国“420钻井平台事故”为分析对象,因为美国奉行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就是较为典型的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规制为辅的新自由主义管理策略。

美国“420钻井平台事故”中的博弈主体涉及了BP石油公司、美国联邦矿产资源管理局、美国政府。事故调查表明,事故与美国监管机构的失职具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联邦矿产资源管理局的数据,在过去的五年里,该机构对“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安检次数比规定次数少了59%。美国政府也未能在最初阶段给予漏油事件足够的重视,直至4月28日(事故发生一周后),才意识到漏油事件的严重。由于政府未能未雨绸缪,导致在封堵油井这一关键问题上被迫依赖英国石油公司。事故中不同博弈主体之间的权力竞争与利益博弈之间的矛盾渊源于环境资源的价值多元性,是资源生产资料与生态环境两种功能冲突所导致的人类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美国近海石油开采监管机构——内政部矿产资源管理局一方面负责审查监督近海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安全,另一方面又要鼓励油气公司多生产,以便联邦政府收取更多的份额油。这种资源开发中多元目标之间的冲突正是石油行业职业健康及安全制度场域中利益博弈的根本原因。

2.2制度缺陷

行业自律型(Self-regulation)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相信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职业健康及安全问题,国家的介入不但不能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劳资双方承担不应该负的责任。所以在制度安排上,强调在自由市场的支配下雇主和雇员各自承担职业健康及安全责任,而政府仅通过法律确立劳资双方在职业健康及安全方面的一般性责任,借此营造劳资双方“自我管理”安全文化的规范[4]。(2)不鼓励企业为工人提供健康及安全保障设施,反而鼓励将职业健康及安全保障带来的额外生产成本转嫁给社会,借此增加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然而企业作为商事主体,逐利永远是第一目标。所以当利润与社会福利产生冲突时,企业的天平会向利润倾斜,这正是行业自律型职业健康安全制度难以发挥绩效的原因之一。鉴于此,HSE管理体系要想实现其绩效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变迁,从这种行业自律制度转变为一种具有社会控制效力的正式制度。

3石油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从应然走向实然的路径选择

3.1石油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的路径选择

只有形成一套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制度才能确保石油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的高效运行。Pound[5]、 Nathaniel O Keohane[6]和Sebastien Rouillon[7]的研究均从社会学、法学的角度揭示出福利性法律制度能够达到有效地重新整合各种社会关系的效果,将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和冲突制度化,有助于解决社会冲突和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社会分化问题,协调一国制度结构中强制性制度与诱致性制度的协同动作。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政府强势主导自上而下颁法的法律及政策法令的行为称强制性变迁;由个人或团体为响应获利机会自发倡导由下而上的法律行为称诱致性变迁。HSE管理体系兴起于西方社会,其倡导人是大型石油企业,目的是响应市民权利运动和社会福利政策,从而达到增加企业潜在边际利润的效果[8],是典型的诱致性变迁制度。但各国石油企业频发的风险事故均揭示出目前石油行业仅仅依靠这种单一的诱致性变迁制度无法实现制度均衡目标,达到帕累托最优。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也证明,规制权制度供给的不足会导致规制行为失范,规制运行无序,增加规制机构和规制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增加规制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规制机构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将使现实的规制行为与制度的应然目标之间产生冲突,使规制行为偏离公共利益,而最终被产业所俘获”[9]。 所以,HSE管理体系的绩效实现要求嵌入政府强制力,才能在一定意义上克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弥补制度需求缺口,减小制度创新成本。正如林毅夫所说,“如果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国家干预可以补给持续的制度供给的不足。”

本文认为,HSE管理体系目前处于非均衡制度状态,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石油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当的制度变迁空间,具有嵌入正式制度的动机和时机。因此,通过政府强制性变迁制度的介入,达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较高水平上的兼容,可以达到效率叠加之目的。当前HSE已具备了从诱致性变迁向强制性变迁的实然路径选择。

3.2法律规制与行业自律规制的融合路径

在分析了法律控制与规制权制度均衡关系后,进一步思考是,如何能使石油行业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发挥最大绩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之,如何将现有的HSE管理体系同当代的法律制度兼容并包地结合起来,并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

按照路径依附理论(Path Dependence),制度变迁具有自我强化的机制,初始的体制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使某一制度的变迁沿着初始既定的路径强化发展下去。因此,为使职业健康及安全制度与HSE管理体系达到制度均衡状态,必须要注意两种制度的兼容性问题,并在正式制度(即法律制度)的制定之际,正确选择制度变迁的路径并不断调整路径方向,使之沿着不断增强和优化的轨迹演进,避免陷入制度锁定状态。

因此,在石油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的立法实践中,就应当注意:第一,在现有的HSE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石油天然气职业健康与安全条例》。这部《石油天然气职业健康与安全条例》不应是“一方完全胜利,而另一方完全失败”的产物,而是企业与职工互相妥协与交易的产物。因为该法出台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劳工和社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同时也由于安全事故直接影响了生产,影响了企业一方的利益。由此在相互的博弈过程中达成的共识才能在社会中生根。所谓“一方全胜,另一方全负”的状态,只有在双方的势力对比是1:0时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极少出现[10]。第二,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行业自律型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制模式难以发挥效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理性人”,会自发地降低安全成本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将外部溢出成本强制内部化的一个措施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的安排,强制性地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如英国的“公司过失杀人罪”(the Crime of Corporate Manslaughter)制度即为雇员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又如荷兰、澳大利亚等国规定的巨额罚金制度以及终身吊销营业执照制度[11]。第三,应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考虑到企业逐利的本质,通过法律制度的安排将工伤等外部成本内部化是一个方面,但从法律制度的实施绩效来看,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将更有利于在企业落实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度。第四,应结合中国特色,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于1974年颁布了《工作与健康法令》(HSWA),《法令》建立了工人安全代表制度(Safety Representative),赋予工会及工人参与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决策权力,建立了一个以政府、工会和雇主共同商议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的三角结构[12]。 英国学者评论该法令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在石油工业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将HSE体系从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变为更加现代的以风险为基础的体系[13]。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工会具有优良的历史,以《宪法》为活动准则,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因此,随着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应充分支持工会依法履行对职业安全问题进行监督的权利和职责,充分发挥工会在职业安全维护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建立起“用人单位负责,政府依法监管,行业依法自律,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安全综合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Gough 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79. 21.

[2]E&P Forum.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s [R]. 1994.07.

[3]Wacquant L D.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J]. Sociological Theory, 1989(7):21—30.

[4]陈根锦. 职业健康及安全政策——香港新自由政策体系个案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2-37.

[5]Pound R. Social Control through Law[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6:3-77.

[6]Robert Norman Stavins, Nathaniel O. Keohane and Richard Revesz. The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rument Choice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7.

[7]Sebastien Rouillon. Safety Regulation Vs Liability with Heterogeneous Probabilities of Suit.[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 Economics, 2008, 28 (2): 133-139

[8]傅晶晶. 中国石油企业HSE制度移植排异分析[J]. 软科学,2010,(1):111-120.

[9]Kip Viscusi W , Vernon J M , Harrington J 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M]. The MIT Press, 1995:56.

[10]朱景文. 法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61.

[11]谢地,何琴. 职业安全规制问题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J]. 经济学家, 2008(2):47-54.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职业健康 安全标准化 一体化运行 安全管理

0 前 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是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主要侧重于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管理流程的设计和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执行标准,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生产现场的实际效果和状态。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运行,集两者之所长,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监控的效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

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随着工业企业社会化分工的加速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不断突出。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和讨论,英国标准协会、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提出的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具有动态的、高度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改进功能的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国与2001年11月正式引进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规范》(GB/T 28001-2001)。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步较晚,2010年4月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201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调:“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安全标准化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进一步细化,是中国特色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1.1强化企业自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提供了一个机制,就是将政府及社会对职业安全卫生的宏观管理和组织的微观管理结合起来,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成为组织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突破了单一的管理模式,使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地接受强制性的管理变为组织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

2.1.2促进国际贸易,清除非关税壁垒

职业的安全卫生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以此为借口,对他国的产品、活动或服务采取单方面的

进口限制,使其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种情况将首先在实施标准与尚未实施标准的国家和企业之间产生,因此不采用OHSAS标准的国家和组织将会受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随着国际社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开展和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组织均利用同一标准建立自己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国际的互认制度,这将为非关税壁垒的清除进一步扫除障碍。

2.1.3有助于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

组织为建立和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求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员工和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力保证,要求组织做好与相关方的交流,满足相关方的要求还有利于改善组织的公共关系,安定社会。这样从侧面反映他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时会因此而获得投标的权利或相关方的认可。

2.1.4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求针对组织各个相关方职能和层次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有助于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强力推行的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2.2.2实行标准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使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达到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

2.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需要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

2.2.4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的需要;扩大市场的需要。

3 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区别和共性

3.1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区别

1.安全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标准化则采取强制原则,政府有明确要求,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明确指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章、规程的要求,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并持续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企业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政府无强制要求。2.安全标准化是量化的管理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1)安全标准化是一个标准,有量化分级,它分为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它要求企业各个工作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要求,是一项系统、全面、基础和长期的工作,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临时性和阶段性,做到用法规抓安全,用制度保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侧重于系统管理方法框架的构建,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和理念。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是一种系统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侧重于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他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来使用。

3.适用范围的不同

(1)安全标准化AQ/T9006有一个共同的规范,但每个行业有自己的规范,如电力系统执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筑有《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矿山有《井下(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等等,并配发各相关细则,如《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每个规范适用的范围也是局限的,仅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个专业的。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分专业行业,适用任何组织、任何企业,不论大小、不论国内外企业均适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用的规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共用框架,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执行力不一样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从国外引入的管理体系,没有强制执行,只对组织以推荐的方式进行管理,是一种市场行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是组织的自律行为,旨在提高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

(2)安全标准化是我国自主创建的管理体系,管理内容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内容衔接较多,是国家强制性推行的安全标准。企业是被动执行的。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关注焦点和侧重点不同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的焦点是员工满意、相关方满意;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管理流程的设计和规范。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关注焦点是政府满意;强调标准的量化及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标准化,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生产现场的实际效果和状态。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控制目标范围不同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目标范围是组织所有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减少职业危害。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控制目标范围主要是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还有生产经营过程事故造成的财产安全问题、防灾减灾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对作业现场外部的影响等。

4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共性

4.1运行模式相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遵循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管理模式,建立并保持体系,通过自我检4.2要素设计相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采用要素管理形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由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构成。

4.3实施方式类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采用了企业主体责任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即都是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建立体系文件,按照文件实施管理,并先进行内部审核或自主评定,然后再申请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或评审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或评审定级。

5 结论

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的区别和共性的分析,可以得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相辅相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标准。两者各有侧重,一个注重宏观,一个注重细节。要搞好安全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一体化运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降低职业风险,来实现安全标准。在运行中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侯茜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2] 樊晶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相关方;管理;职业安全健康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一、引言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标准中将与组织(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个人或团体统称为相关方。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组织问分工与协作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都要使用(聘用)相当数量的相关方人员来从事部分甚至大部分活动,有些情况下相关方作业人员的数量接近或超过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人数。这些活动包括工程与建筑施工、现场跟产、仓储、运输、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操作、维修与维护保养、保洁、绿化、餐饮服务等。

有资料显示,一年总共发生的可记录的伤害事故中,由相关方作业人员引起的事故占80%,相关方的事故率通常高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率,现实情况也表明,大多数事故与相关方从事的活动有关。

二、相关方管理的必要性

(一)相关方与安全生产

相关方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如果对相关的危险与风险控制不当,不仅影响到相关方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会影响到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工作场所的破坏。因此,企业与相关方就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沟通,创造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对其管理,是清除和降低伤亡事故,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搞好安全科研生产的关键。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中对相关方的要求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将对相关方的管理列为重要的方面,要求在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时,覆盖所有的活动、所有的设备设施和所有的人员,包括相关方的活动。对于组织所采购和使用的商品、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建立和保持程序,并把相关程序和要求传达给供应商和承包商。因此相关方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三)国家法律法规对相关方管理的要求

相关方管理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四十条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三、相关方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分析

相关方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存在着重要的值得研究探讨的 问题。各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中,在相关方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对相关方缺少预评估:职责划分不清;忽视分包商管理;缺乏沟通与现场安全交底;现场监督与绩效评估不够等。

(一)对相关方缺少预评估

有些相关方规模小,固定雇用人员少,临时招募人员,培训不足,缺乏有技能的人力导致使用非熟练工人,相应能力欠缺;同时缺乏适任的安全管理人员,在从事相关活动时,安全措施难以保证。

(二)职责划分不清

企业主管部门与相关方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作用、职责缺乏全面了解,签订的合同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晰。

(三)忽视分包商管理

有些项目多次转承包,企业主管部门与原相关方对分承包商的人员约束力都较弱,往往疏于管理或无法管理。

(四)缺乏沟通与现场安全交底

企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需要就现场的安全问题与相关方交换看法,并对相关方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但有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相关方只要按照其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即可,安全生产的责任在于相关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与自己无关,只是相关方的事情。

因此,不与相关方充分地交底,将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如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告知相关方,并进行导入培训,告知相关方作业场所潜在的危险,相关方人员对作业场所的危险认知不足;对相关方的安全措施不进行评估以确认其实用性,风险控制措施不实。

(五)现场监督与绩效评估不够

企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把关不严,不能较好地履行现场安全监督 管理的职责,同时对相关方活动的安全绩效也做不到定期评估,提供反馈意见,促进相关方持续改进。

四、相关方管理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一)相关方管理的基本要求

(1)确认相关方具备所需能力。

(2)相关方活动应按与本企业相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3)与相关方活动相关的危险应进行辨识,相关风险应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4)企业主管部门与相关方应相互了解双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职责,并在合同或协议中予以明确。

(5)企业主管部门应确定对相关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监控的方 法,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相关方管理的基本类型

根据相关方所从事的工作特点与性质,可将相关方大致分为四大类:

(1)企业物资供应商或供货方;

(2)临时相关方,即临时从事指定任务的承包商,如厂房、建筑物、道路维护、维修等;

(3)长期相关方,即与企业生产经营有长期关系,全职或定期来从事与生产经营相关活动的人员,如其它企业跟产人员,设备、设施操作、维修人员,保洁工,绿化工以及餐饮服务人员等;

(4)重点项目承包商,指根据招标书所确定的来从事特定工作的承包商,如新、改、扩建项目施工承包商、工程建设、安装施工承包商等。

(三)相关方管理的基本内容

对于不同类型的相关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管理的基本内容都主要包括作业管理和绩效监测与测量两个方面。

(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进行相关方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作业管理,才能确保相关职责的履行与安全控制措施的落实,促使相关方达到所规定的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作业管理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1)危险识别与风险控制。相关方应根据具体的作业活动过程,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活动,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防范措施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实施方案。

2)作业前的现场安全培训。相关方作业人员在开始作业前必须接受现场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是说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告知作业活动相关的危险。

3)安全职责监督。企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必须安排对相关方活动的监控以确保相关方履行职责,如现场的安全控制、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等。

4)信息共享。共同作业管理,对与工作及工作区域相关的信息实行共享,向相关方说明他们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报告危险与伤害事故的方法。考虑限制区域,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为相关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措施。设置协调组织,协调管理现场作业安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监测与测量

对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进行监测与测量也是相关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监测与测量,规范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反馈意见,促进相关方不断提高,监测与测量可包括如下内容:

1)通过定期检查、调查事件与伤害事故、定期开会评估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等方式定期审查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2)反馈,如果相关方没有达到规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企业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应与相关方探讨存在的缺陷,并与相关方一起解决相关问题。

3)报告事件、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要求相关方必须将所有的事件、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报告给现场相关人员和主管部门并制定纠正预措施。

(四)相关方管理的具体方法

(1)物资供应商或供货方的管理

在各项采购活动中,企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应向供应商或供货方 索要相关设备、材料的安全性能指标等数据信息;在采购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时,应向供应方和供货方索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对生产经营厂家的安全资质、产品安全认证进行审阅和查验。

(2)临时相关方的管理

对临时相关方的管理重点应考虑与相关方作业相关的标准工作程序。通常涉及工作许可如动火作业、起重机械、吊具索具等工具的使用,登高作业,手工搬动,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隔离与防护,现场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等。

(3)长期相关方的管理

长期相关方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并将企业作为活动基地。因此,对长期相关方要采用与企业各单位相同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除了前面提到的通用管理要求外,对长期相关方的管理还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在签订的合同中,应详细说明相关方应遵守的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所有要求。

2)长期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人员应与正式职工一样进行全面 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3)长期相关方人员应包括在日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之中,所有人员都应按要求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参加相关的职业病健康检查。

4) 长期相关方必须完全熟悉企业的应急救援与响应程序并参加 应急演练。

5)长期相关方的活动应作为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一个部分,在安全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时应覆盖相关方的活动。

(4)重点项目承包商的管理

1)对承包商的选择应不仅基于其技术能力,还应尽可能地考虑其他重要因素,如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记录,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承包商高层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承诺等。

2)企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应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有关要求写入合同文本,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职业安全健康责任。

3)由企业主管部门和承包商代表共同组成现场安全领导小组,指定人员协调管理相关活动;主管部门组成检查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项目协调员之间应定期联系以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情况。

五、结束语

相关方管理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关键要素,是影响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是实施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相关方的管理,是企业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控制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搞好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因此,要以融合理念、分清责任、整合方法、分类管理的角度,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中加强对相关方管理,确保相关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评估 HSE 程序文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46-02

一、HSE与健康管理

1.HSE管理体系提出人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人类自身的健康是由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构成的全面健康。目前对健康含义的解释有主要三种,一是《辞海》中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二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三是HSE管理体系的健康定义:HSE分别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自身的健康是指人的全面健康,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密切相关,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到HSE管理体系中,尽管它把人的健康(H―Health)放在第一位,在定义的解释上也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但在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只关注员工一定范围内的职业健康,与员工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其它职业健康和心理健康则不涉及。从这一角度讲,HSE管理体系所指的员工健康是一定范围内的健康。这与健康的精髓不相符合。

2.心理健康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具体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研究还表明,心理健康有各种各样的衡量标准,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是马斯洛等人所提出的10项:①充分的适应力;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近些年来,我国对人的心理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逐渐增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涉及领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个人心理健康咨询等。在我国油田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是企业的基层工会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培训的形式在女性员工中开展,而对男性员工则很少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这表明油田企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尚处在起始阶段。

二、油田企业健康管理存在问题与分析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均建立和实施了HSE管理体系,油田的安全环保工作成绩斐然。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重视安全环保(SE)管理,轻视员工健康(H)管理,对职工健康管理做得不够,没有做到安全、环保与健康三者管理并重。当前,不少油田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总数多达50多个,甚至100多个,但其中直接关系到员工健康管理的仅有一个《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其余全是关于安全和环保管理方面的文件。并且,HSE体系中的这种健康管理仅仅局限于特定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的管理方面,而对于来源于非特定工作场所的工作压力、心理等危害因素对油田员工造成的健康损害,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HSE管理体系中没有制定相关文件规定。

显然,对相对于安全与环境管理,油田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前者,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健康管理在安全生产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每当对发生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时,人们通常认为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员工违章违纪造成的,所以强调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在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比员工的意识因素更深层的因素,就是员工心理精神因素。我们常说安全生产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中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解决员工身心理健康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应该把它放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列入管理日程中。正是因为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状态,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倡导这样的一种人文关怀和理念:“先健康,后工作;有健康,才安全。”

三、将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的方法与思考

1.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HSE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组织负责的包括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管理应当是HSE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应当其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做一个健康评估,发现员工有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按排其从事施工作业。这就是说,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仅有职业健康管理还不够,还应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把心理健康管理与HSE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2.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要以体系文件的形式来体现。将员工的生理健康管理纳入到HSE管理体系当中,需要的是以编制文件的形式,要在现行的HSE体系文件中增加一个程序文件,即《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在本文件中,应对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进行规范和职责划分,要与《职业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相互关联。工会组织和安全管理部门是对员工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职业健康管理上,安全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基层工会是监督部门,这在现行的HSE管理体系中已经体现。在心理健康管理上,基层工会是归口主管部门,安全处是监督部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目的与范围。为使员工个人健康状况与工作(工种)相匹配,防治疾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河南油田对日常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管理。二是术语和定义。心理健康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压力、心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心理健康管理是指为保障员工心理健康、适应发展环境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三是职责。工会组织是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培训、健康检查、制(修)订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监督员工健康与工作岗位匹配的落实。安全管部门负责员工心理健康监督工作。油田下属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在进行特殊作业或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当运用健康评估,对员工健康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安排特殊作业和风险作业。四是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各二级单位应把员工心理知识培训纳入全员教育计划,基层队应把员工心理教育培训纳入日常HSE教育活动,每年安排一至二次心理知识专题学习教育。

3.加大宣教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在把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入HSE后,还要做好一些工作:一是从帮助职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健康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入手,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二是强化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引入心理健康培训课程,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员工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调整员工心理健康的认知模式,缓解员工由于认知错误而引发的心理问题,自动消除员工的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明晰员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三是广泛运用宣讲报告、展览展示、文体活动、影视播放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加强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教育引导员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竞争观、工作观、生活观,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自尊自重、诚实守信、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淡化对名利得失的计较,豁达心胸,减少烦恼,愉悦心境,以健康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积极、乐观中加强学习修养,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以和谐的理念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不断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开拓性工作,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康,韩光越.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1)

[2] 杨光.浅谈如何开展海外员工心理健康指导.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3] 陆为民.一线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措施.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9)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安全;管理工作

原油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等特性,易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和对环境的严重影响。职业卫生工作既服务于安全生产,又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因此,只有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扎实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才能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更好地控制或减少职业病的危害,以利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的平稳进行。

1.强化职工卫生主体责任落实

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事关油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各要切实增强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完善安全、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党政工团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督,各部门分工管理,单位全面负责,职工参与监督”的职业健康管理格局,共同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要尽快明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确保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强化职业卫生制度体系建设

要切实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分类实施风险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完善专业职业健康工作标准、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职业危害作业现场监测点设置标准。要促进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标准规范体系,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场所作业操作规程,实现规范化管理。

3强化职业卫生工作基础条件

要持续完善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重点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健全、完善各岗位工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规范监测点设置,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现况评价,夯实职业卫生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要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不断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要规范职业病危害场所定期检测工作,按照有岗必设点、有点必监测的原则,深入现场,认真核查员工巡检路线和作业方式,合理、规范布置职业病危害监测点,确保做到检测场所全覆盖。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要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切实做到“健康情况我知道”。员工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各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员工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结论、复查建议及治疗结果等相关资料。

4强化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要按照职业卫生评价的要求,严格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工作。要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的力度。要加强与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探索建立公正、科学的审查和验收机制,严把项目审查备案关口,增强建设项目审查和验收工作的严谨性和透明度。

5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和宣传教育

要扎实开展职业卫生资格取证工作,切实做到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要强化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管理层的守法观念和关爱员工健康的意识。要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要强化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要强化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员工识别危害、防范事故、自我防护、紧急避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油田现有安全培训机构的作用,聘请或培养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的职业健康人才,充实师资力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贯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现场咨询、分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知识和职业健康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6深入开展职业卫生指导帮扶活动

要加强作业现场的检查,强化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警示标识、监测仪器、防护用品、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等的检查,确保工作场所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有序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帮扶活动,包括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作业场所监测点设立、监测方法、护品使用和维护、档案建立、对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及基层人员进行培训等。要完善职业卫生档案,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规范、可追溯。要充分利用好基层队《职业健康档案》记录本,规范职业健康档案记录。要从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入手,充分利用专业心理健康援助机构的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对职工的心理健康培训,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舒缓员工情绪,调整员工心态,消除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保护和促进职工身心健康,真正实现油田职工“安全体面地工作,健康舒适地生活”。

7切实提高职业危害事故应急能力

要将职业危害应急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应急工作之中,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定期开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黾本扔闷贰⒎阑び闷贰⒊逑瓷璞浮⒂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总之,要有效组织职工扎实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不断加强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要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劳防用品相关标准和制度。同时,要注重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和健康监护、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管理、在用护品监督检查与检验,保障职业健康防护经费投入,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评价与治理,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要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及变更,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要通过强化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职业健康 现状 体系标准

1 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其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为了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

2 胜利油田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式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促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油田也越来越重视职工的安全健康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油田不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还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规定》以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此外,还加大了对职业危害场所的投入。对于改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环境以及提高职业健康保障能力,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我国油田的职业安全健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2.1 由于很多单位在思想上不重视职业健康工作,从而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由于针对很多二级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加上投资人的各方面制约,很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措施都不能落实到位。

2.2 尤其是在苦、累、脏、差环境下工作的职工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职业健康,此外,企业也没有对其进行告知,从而使得很多职工根本不知道怎么得了职业病。

2.3 油田还没有制定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制度。虽然油田目前制订了一些关于职业健康管理的规定,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只有一部法律和一些管理规定,这些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必须结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制定一些配套的规章和标准。

3 油田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油田主要包括石油钻探开采、炼油、石油仪表、机械加工制造以及石油化工等。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作为石油勘探开发工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分析石油的主要职业危害,油田的职业健康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不仅多,且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时间波动大且危害转移严重。

第二,不仅危害职业病的因素多,且作业场所多,分布广,多为露天或野外作业,具有临时性、间歇性以及患病数量大的特点。

第三,针对石油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和治理具有很大的难度。

第四,石油职业危害居于首位的是噪声,依次为粉尘、毒物以及放射性同位素。

第五,第三产业的职业并危害多具有隐匿性和迟发性,并且很容易忽视其危害,从而容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石油进入国际市场而参与国际竞争,为了改变职业危害的严重程度,必须改变油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不仅将单纯的职业医学领域发展模式转变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还要形成外向型经济需求和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2 随着职业健康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岗位人员专业知识不强、专业教材不足等问题日益明显,因缺少专业的培训教材导致人员培训不到位的现象在整个油田广泛存在。

3.3 由于油田职业健康较安全工作起步晚,绝大多数单位员工对职业健康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对职业病的定义都不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尽管职业病从定义上讲是广义的,但从与职业病相关的危害因素来看,又受国家有关“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法规规章的制约。职业病的实质是在职业劳动的场所和环境中因存在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外界因素而产生的疾病。许多职工把工伤与职业病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不对的,由于职业病造成的疾病是工伤的一种,但是如果脱离这种工作场所,就不会引起这伤害。这种伤害不一定是明显的、机械性的外伤,而大多数是隐性的、长期的对人的呼吸、消化、内分泌等内脏系统所形成的永久性的伤害;它还往往不是独立事件,而是群体性地发生在在同一场所从事劳动的不同人员身上。所以说职业病是工伤中一类特殊的,必须引起特别关注的,重在有效防止的潜在疾病。

4 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举措

4.1 提高全员对职业健康意识,营造全油田安全健康文化氛围。安全健康文化作为人们从事安全健康活动价值观、行为标准以及物态的综合,不仅是尊重职工生命安全,更是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理念。树立社会安全健康文化理念并提高人的安全健康素质,通过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以营造良好的安全健康风气。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员工、企业和社会三个层次形成全系统、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安全健康文化纷飞,更加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全社会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安全健康。

4.2 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从油田层面来讲,不仅要健全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还应当建立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制度,如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以及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等。为了促进油田的职业健康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必须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以及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善油田目前的职业健康面貌。

4.3 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石油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事故隐患比较多的行业,员工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安全。因此,必须要对新员工进行各级教育和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知识和职业健康方面的培训,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来加强员工对职业卫生级职业病的了解,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职业病的发病率。

4.4 贯彻“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的管理理念。在职业病的防治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着重强调职业病的前期预防。

预防措施具体有:

①加强现场管理,在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立警示牌,提醒员工采取保护措施。

②加强对职业危害场所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③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各职业危害场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测。

④落实接触职业危害员工的体检工作,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员工要及时送往专业医疗部门进行诊治,康复后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

4.5 开展职业健康评价工作,确保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达标。全面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健康评价工作,和专业的职业健康评价机构合作,通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建设项目存在职业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测定,对除尘、排毒、通风、照明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管理进行评价。确保职业病危害场所各项指标合格率达到100%。

5 结论

职业卫生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卫生工作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油田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健康谋取发展,劳动者不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是油田发展的受益者,因此,油田有责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劳动者职业健康不仅是企业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更直接关系到油田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油田必须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避免劳动者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保护劳动者健康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岳鹏.基于OHSMS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J].施工技术,2010.

[2]杨荫森,冯克玉,郭秀兰主编.石油工业劳动卫生与职业性危害.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

[3]刘殿卿,乔桂冬,王晓梅.130名油田密封型放射源测井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放射杂志,1997,16(2):11-12.

[4]叶青,任晓燕,刘贵,等.钻井井场噪声对钻工健康影响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0,16(11):21-23.

[5]张文康.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医学,2002(01).

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健康;安全;环保;文化建设

多年来,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始终把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当做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寻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营造了关爱生命与安全,关注环保与健康、关心企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氛围,并通过培育安全文化意识、落实现场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夯实现场目视化管理等方法,不断促进了企业安全、清洁、文明生产。促进了企业的有形管理向员工的无形意识的真正转化,用文化铸造一道牢固的安全、环保、健康防护屏障,打造平安、环保和谐油田;本企业以“环保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创口碑”为宗旨,实现企业健康、安全、环保有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注重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氛围建设,提高员工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意识

第一,加强领导带头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环保、健康主题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企业安全、文明,清洁生产与领导责任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工作态度、责任观念对企业形成安全、环保的生产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领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的组织者,而且也是被教育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履行自己安全、环保职责,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基于以上原因,企业领导必须起好带头作用,努力推进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良好氛围的形成。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意识。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带头参加学习培训、选择有效活动载体、撰写理论文章等,有力推进了企业安全、环保、健康主题文化建设。第二,加强对员工思想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努力培育全体员工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心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升员工安全、环保、健康意识。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采用“现场安全培训、安全经验分享、现场目视化管理、现场属地管理责任制、录井安全管理作业指导卡”等方式,通过现场教育、开展安全操作、遵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大禁令”等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员工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三是努力打造良好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氛围。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把强化安全、环保、健康意识作为员工的核心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护健康、防止污染”、“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遵守法规、持续发展”的安全意识;使“人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使“安全、环保、健康”成为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安全、环保、健康”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如进行安全漫画、安全家书,开展征集“HSE”论文、成立演讲、健身、羽毛球协会、书画协会,举办“青年、安全、健康”主题讲座;要求机关人员做“工间操”、举办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项目;组织员工进行健康疗养、体检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启迪员工心灵,积极培育全体员工“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意识。

二、创建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机制,驱动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制度落实

完善的机制是促进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的有利推手,更是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设有效的机制。第一,学习机制。让员工进行“安全、环保、健康”知识学习,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综合考虑全面实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健康意识与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出新,加强宣传,创建良好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氛围,让员工从思想上有个质的飞跃,不断从要我安全、环保、健康逐渐向我要安全、环保、健康的思想转变。第二,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可或缺,它在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种安全、环保管理规章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更具严谨性与科学性,便于实施。编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科学管理网络,严格安全环保大检查、岗位员工巡回检查、岗位员工风险识别、岗位员工风险排查、员工健康疗养等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强化现场目视化管理,建立激励制度,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企业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第三,培训机制。对员工进行安全、健康、环保培训,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的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将培训机制纳入企业生产全过程,科学的进行布局与规划,实现企业安全、环保、健康培训标准化建设,增进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环保、健康”演讲比赛、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员工安全、环保、健康意识;通过成立教育培训中心、增加教育培训投入等措施,使员工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增强员工的防范技能。

三、强化管理拉动,养成“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行为

安全、环保、健康文化能否规范高效运作,关键在管理;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难点在执行。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高效运作。第一,应当对员工职业行为进行塑造,使其达到良好的职业素质,通过高尚的人格展现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优美的职业形象,促进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传播。第二,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强化HSE管理,明确责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奖惩分明,使员工在意识形态内,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律。在操作前要求员工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指导卡,必须依照指导卡进行操作,并对员工具体操作行为进行实时检查,遇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让员工操作行为得到很好的培养。第三,增强员工的预防能力。开展危险点源控制及突发事故预案应急演练,使员工的预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加大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硬件设施,优化环境促动,夯实物态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所谓硬件则是对企业安全、环保、健康生产环境的很好形容,而且更加能够体现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建设成果。所以,对于企业建设良好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应当注重物态方面的建设。第一,加强“安全、环保、健康”硬件设施建设。对现役装置、设施、设备以及即将进行投建的设施与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应对,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设施;完善危险点源管理、监控措施和报警设施等。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在抓好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新了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实现了人、机、物、环境等各方面的总体优化,确保了本质安全。第二,要加大“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将现代有利的宣传工具加以利用,努力推进安全环保健康文化建设,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形成浓厚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氛围。利用物态化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环境,对全体员工形成很好的影响,不断地进行熏陶与教育,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环保、健康文化整体水平。

结语

总之,企业安全、环保、健康主题文化范畴很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不断提高、持续创新和日益丰富。只有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富有生机和较强感染力的安全、环保、健康文化体系,企业才能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漾,王娜,焦海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J].企业研究,2014,16,(1).

[2]谭伯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