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民族艺术十篇

时间:2024-03-29 16:55:37

苗族的民族艺术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1

关键词:苗歌;生成境遇;音乐特征、传承;

苗族是中华民族中历史最长、文化积淀最丰厚、贡献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和自然、社会的斗争中,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艺术。苗歌就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传统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本源,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阅世千古而流传至今。苗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当前多种外来音乐文化冲击着苗族民间音乐,苗族民歌面临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要实现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要从苗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境遇两个维度入手,通过探索和挖掘苗族民歌的起源、分类、音乐特征和艺术形式,实现苗族音乐纯洁性特征的保持并与现代社会接轨。

一、生成视角:地理环境与人文境遇相得益彰

苗族民歌绵延至今,与其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黑格尔说:“助长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1]123 毋庸置疑,环境对音乐艺术的生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苗歌来说,地理环境与自然因素、历史演变及人文发展,既是苗族文化面貌的基础,也是苗族文化艺术产生的土壤。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崇山峻岭、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极富生命的灵性与韵动。生于斯长于斯,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构成了苗族人民独特的生存背景,世代的苗族人民即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山水重峦间,大小田坝地,河流、山川、田野、草木,都深深影响着苗族人民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苗族人民就因受这山川秀水的滋润和熏陶,自然而然就生发出了美妙的歌喉,动听的乐声,酝酿出种种神秘、悠远的气氛,创造出自然、质朴、浪漫的苗族民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天天生活在歌声中,劳动的时候唱劳动歌来祈求丰收、赞美生活,祭祀的时候唱巫歌来消灾灭祸、敬奉神灵,谈恋爱的时候唱游方歌来表达情意、繁衍种族,教育子女的时候唱理歌来传诵伦理道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自然地理环境是苗族民族文化与苗歌活动生成的客观基础,苗族音乐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发和创造。 不仅如此,苗族历史与人文生境也对苗歌的衍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苗族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苗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据文献记载,苗族最初是由以远古时期的亿夷、亿熊融合了三苗、盘瓤西等部落中的一些先民组成。由于苗族与周边民族发生战争失败后,不得不迁徙退出黄河流域,开始了漫长的大转移。[2]31由于迁移导致苗族人民地域分散, 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政权,在历史上处于“征讨”和长期被统治的地位,备受歧视和压迫。在这样生存境遇下,铸造了苗族人强悍爽直、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影响到文化上,也即形成了苗族族群音乐有关音阶、节奏、曲式、调式、旋法、润腔装饰和唱法的一系列特有的苗族音乐风格特色。可以说,苗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质朴,表现手法独特,是其苗族精神价值取向在人文生态中的提升与投射。根据苗族题材内容的不同,苗歌一般分为游方歌(情歌)、古歌、生活歌、酒歌、童歌五大类;根据声腔的不同,又将苗歌分为抒情性和叙事性两大类。苗歌丰富的音乐题材就来源于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多样的民族风俗文化。苗族音乐的产生、发展与苗族历史的迁徙和融合息息相关。苗族历史在它的苗族民间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烙印又会反映在他们所拥有的苗族音乐之中。 可见,苗族人民的地理生境与人文生境促成了苗族民歌的生成,苗族民歌的产生、发展来源于苗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是苗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和交流工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演变进程,让苗族人民在顺应自然、掌握自然中,建构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生境,创造了内蕴丰富、个性独特的音乐文化,深刻地体现出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智慧、气质、情感、性格、心理以及审美习惯等,是苗族民歌音乐文化衍生和发展的基石。

二、实践视角:艺术特色和精神特质交相辉映

苗族民歌简称为“苗歌”,在苗语中称之为“萨”,唱苗歌又叫“歌萨”。一般情况下,苗族人民把苗歌分为“韶晤”和“韶萨”两大歌腔。“韶晤”和“韶萨”是苗语,翻译过来“韶”是歌腔,“晤”即“抒咏”,“萨”即“陈述”,所以苗歌又分为抒咏性和陈述性两种歌腔。在演唱的时候,苗歌开头音节叫“起腔”(苗语称为起萨),中间音节叫做“加腔”(苗语称为沙阿驼初),结尾叫做“绞腔”(苗语称为萨绞边)。[3]217一首完整的苗歌或一段苗歌,是由一个或两个音节加上起腔、绞腔等部分组成,根据需要,演唱的时候重复或反复重复变化,节奏相对自由和比较自由,散而不乱,有节有拍。演唱的时候,苗歌既讲究押韵又注重声调的和谐。首先,苗歌的押韵方式与律诗有所区别,律诗属于在同一诗中的偶句押韵,对首句和奇句没有过多的要求,可押韵可不押韵,而苗歌则不同,不管是奇句的“萨组”或偶句的“萨赖”,都要求押韵,每一句的字音抑扬顿挫,相荡相激、相辅相承,具体表现为奇句的一、二、三或偶句一、二或一、二、三、四句押韵。其次,苗歌注重声调的和谐,格式分为“∧”“∨”两种形式,有点近似于律诗的平仄。譬如苗歌《劝夫词》,奇句四句句末的字音即 11-1,先后为“秘”(仄声)、“bee”(仄声)、“duo”(仄声)、“gou”(仄声),偶句四句字音分别是“xin”(仄声)、“ren”(平声)、“do”(仄声)、“jio”(仄声),都属于“∨”形式。[4]79同时,还运用借代、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把苗族人民不怕困难、勤劳智慧、正直勇敢、真诚质朴等精神表现出来,试图通过歌唱来借物抒情,其唱腔优美,演唱时音节此起彼伏,此唱彼接,此唱彼和,或婉转悠扬,或悦耳愉心,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富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浪漫气息。苗族是一个乐观又真挚的民族,他们的苗歌是在现实劳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下来的,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苗族民歌的演唱者其演唱技巧也逐渐提高,日益丰富,其苗歌表现出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和艺术特色。第一,热爱家乡,追求美好的浪漫情怀。苗族人民不仅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民族文化中,还外化到具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特别是音乐文化上,苗歌就体现出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譬如苗族史歌《运金运银》唱到:“祖先的日子多富足!盖的是六根柱头的房屋,穿瓦顶好象穿山甲,屋里摆满了椅子,发出亮堂堂的红光,好象龙宫一个样。家家都一样富足啊,盖房比样子,吃饭比筷子,穿衣比绸缎,比比谁的最好看。”[5]21-22。第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苗族有一段苦难深重、不屈不挠的民族历史,为了记住这段历史,苗歌就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唱段。譬如苗族迁徙史歌《鸺巴鸺玛》就唱到:“沿着长长的河水上来,顺着高高的大山上迁;穿过抬头望不见天的茫茫森林,冲过七拐八弯的激流险滩。”[6]97第三,荡气回肠、坚毅果断的英雄气概。苗族历史上有很多英雄,因此他们的苗歌里也记载了许多英雄事迹。譬如《石三保起义歌》、《女将出在黄瓜寨》、《歌唱吴八月》和《三年打不开龙门寨》等一系列歌颂英雄的苗族史歌,都永远地激励着后世的苗族人民不断向前。可见,苗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了独特的味道和风情,我们在具体的苗歌实践过程中,主要抓住了苗歌的味,就相当于把握到了苗歌的魂,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精神特质和苗歌的艺术特色。

三、传承视角:保持纯洁性与现代社会接轨相荡相激

民歌是在特定时代生长起来的特定历史产物。苗歌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境遇而生发出来的特殊音乐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苗歌因其体现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历史地理等而成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然受到现实严峻的挑战。随着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苗族民间文化正不断流失和消亡,苗歌的文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有关人员统计,每年消失的苗歌就达到数以百计。原因即在于由于科技的进步,时代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苗族人民改变了延续许久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之外来复杂的文化元素冲击着苗族民间文化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音乐形式的引入,让青少年认为苗歌这一音乐演唱方法和形式落后、土气、不时尚,对苗歌的兴趣日益递减并逐渐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传承和发展苗歌音乐文化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苗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朝着两个发展方向发展:一是要重点保护苗歌音乐文化的特性和演唱方法的纯洁性;另一个方向是要努力探索苗歌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轨。苗歌的美,美就美在它很单纯、基本上不要伴奏,体现的是质朴和真挚,苗歌演唱者面对着天地、面对着劳动、面对着自己和他人,用歌声来表达情感。在苗族民俗文化传统中,苗歌是最符合苗族人民的性格、情感、心理和传统风格的,苗歌的纯洁性是苗族人民情感的特有表达方式的,因而我们应该保护它、尊重它,在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和苗歌演唱艺术特点时,要始终坚持苗歌的纯洁性。这里苗歌的纯洁性根植于苗族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我们要保留苗歌演唱艺术中传统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有学者指出:“对传统文化最大的冲击,是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不再倾注那么多的热情了,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观和娱乐方式在改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渔民己经不用人力撒网了,开的是机动大船,怎么唱撒网号子”。内蒙古的牧民骑着摩托车去放牧,怎么唱牧歌老百姓有了新的追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迅速改变,这是必然而应该的。在这种背景下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遇到了两难境地。因此主张,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域里,先谈抢救、谈保护。”[7]另外,在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的纯洁性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苗歌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轨。众所周知,有特色、有意义的演唱形式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苗歌之所以现在没有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就在于没有与时代接轨,没有与现代社会紧密融合。我们在传承和发展苗歌音乐文化的时候,要发掘苗歌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寻找到苗族音乐文化的基调和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要重点捕捉苗族人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特色,多创作出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歌词。艺术应该是起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全球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苗族民歌演唱者要在原来基础上遵行苗歌歌词的结构韵律,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多创造出体现现代苗族生活景象的具有新意和特色的作品。还要从苗歌音乐旋律和演唱的角度来注重与现代社会接轨。歌声是歌词和旋律的有效载体,如何把握苗歌的音乐旋律,运用好苗歌的演唱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歌曲所表现的风格。苗歌的发声技巧,在演唱时为了继承苗族传统民歌演唱的用声、运腔、运气以及咬字、吐字等,可以借鉴西洋美声唱法,多用假声、直声等润腔方式,使苗族民歌的演唱艺术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一些改编后的民歌,在演唱的时候就巧妙地借鉴西洋唱法的某些元素,既不失民族的风情和风味,使得音质更加圆润和纯正,给人带来了极致美的享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总之,苗族文化音乐是苗族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发展进程中苗族人民保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苗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资源、顽强的苗族精神,在中国音乐文化中保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苗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探讨和保护、传承苗歌传统艺术特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保留原有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度的音乐创造和艺术诠释,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才能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 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123

[2] 《苗族简史》编写组. 苗族简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5:31

[3] 樊祖荫. 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217

[4] 伍国栋.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79

[5] 马学良、今旦. 苗族史诗[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21、97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2

关键词:苗族舞蹈 旅游景区 文化功能 保护 发展

引言:去年暑假,我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美丽的凤凰县旅游,在凤凰县的苗家寨观看了极具苗族特色的舞蹈“击鼓迎客”后,我随即对苗族舞蹈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深入苗寨了解后,我才知道苗族舞蹈之所以能踏着自己矫健的历史脚步,跨越数千年而走进今天的艺术世界,首先在于它有自己赖以生存和传承的艺术环境,只要我们揭开它那艺术生态环境的天窗,我们便会发现那个与苗族自给自足经济相适应,以幸福和光明为目标的文化追求意识,才是苗族舞蹈生命和特色的沃土。

一、传统文化中的苗族舞蹈

通过观看苗族舞蹈的表演,我们不难看出苗族舞蹈总体上的原始风貌是较为突出的,这首先与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态有关。原始崇拜和巫教文化在苗族舞蹈的外在形态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不仅仅体现在道具、服装等实物的身上,还体现在舞蹈本身的动作形态上,如果说具体的动作形态是地理环境、服装、劳作方式等直接影响形成的,那么舞蹈的原始气息则是更多的从整体风格与气氛中散发出来的。

二、苗族舞蹈文化保护的现状

苗族舞蹈,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最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性。是最古老的原汁原味原生态艺术。如今,苗族舞蹈伴随着时代步伐,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艺术走出湘西、走向全国、迈出国门,苗族舞蹈文化已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同时也得到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可。在2005年6月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举办的首届“德夯中国鼓文化节”,选出了全国第五代女鼓王、第二届猴儿鼓王,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而龙英棠作为苗族鼓舞传承人进入湘西州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苗族鼓舞”申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4年取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身份。但是现在苗族舞蹈逐渐出现逆向发展的危机,比如说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的节日鼓社节,每逢这一天苗族上下都盛装出席,苗族舞蹈始终贯穿整个节庆活动,整个节庆场面热闹非凡。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之后,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自卑感,对家乡的民间艺术活动不热爱、不支持、不参与,所以出现不少村寨退出这一大型的节庆活动的现象。

三、如何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苗族舞蹈文化

苗族舞蹈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友人的介绍,我带着了解和学习苗族舞蹈的迫切心情走访了居住在苗族文化保护较好的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的龙洲长,在说明来意后,龙洲长很高兴的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告诉我,为了在山江保护这些珍贵的苗族民间艺术文化,近几年来他把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当成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广泛搜集,翻译,整理苗族历史,文化古籍等,并从民族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把已经逐渐被汉化了的苗民召集在一起,规定大家穿苗服,说苗语,鼓励老一辈的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有效的保护了许多已经濒临失传的珍贵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对每年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的保护更为重视。

苗族舞蹈生在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它只能以活生生的人作为它的文化载体,对于苗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认为可以在苗族旅游景区中,确立一些以形成苗族舞蹈文化为主的庞大民俗风情开发项目比如:设立苗族舞蹈的展厅,以苗族舞蹈介绍与苗族舞蹈表演为一体的音像制品的开发以及书刊的发行,对外开放性的培训都是可行的,这样无疑让那些对苗族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苦于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一个民族的理情精神是一个有机的和生长的文化形态,在某个时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如果未能随历史变化而进行成功的自我调节,就可能在另外一个时期发挥不了作用,苗族舞蹈也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取其他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的苗族舞蹈文化,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精华的同时,必须既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也必须与世界接轨,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其艺术的民族性才更能发挥光彩。

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而使中华的文化特征显的博大精深,而中华各民族又组成了具有统一特征的中华民族,因此民族的概念本身就标志着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苗族舞蹈,既源于苗族家族生活又是苗族家族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发展速度不够快,推广面积不大,普及率不高。在我国现有的保护基础上,应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抢救措施。如通过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利用,建立苗族文化博物馆等,让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到苗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民国]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下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

[4]编写组.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

[5]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3

关键词:苗族舞蹈;形成;审美艺术;分析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苗族舞蹈便是其中之一。纵观苗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它主要是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状态,保留了大量的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人民美好理想追去的具体表现,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

一、苗族舞蹈艺术的形成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合而成的,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文化。在这些艺术文化中,苗族舞蹈正是由于具有魅力和特色,因此使得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苗族舞蹈在原始社会便已经形成了,从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苗族人民迫于生活或者是躲避战乱,从而选择人烟比较稀少的偏远山区,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他们的精神生活也非常贫乏。但是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坚韧不拔、质朴善良,向往美好的生活,并执着于此,于是在平时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根据劳作的动作,创造了苗族舞蹈,长期以往,从而形成了独具湘西特色的苗族舞蹈。苗族舞蹈彻底体现了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苗族舞蹈又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它通过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向人们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场景,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记录着苗族人民从古代到现在的发展历史过程。除此之外,由于历史、文化、审美、政治以及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苗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叙事性,通过苗族舞蹈向人们描述了苗族人的性格。在历史中,苗族舞蹈产生于祭祀活动,与傩歌、傩戏结合表演或交换表演。对苗族舞蹈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对我国的音乐、舞蹈以及傩文化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苗族舞蹈不仅真实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物质精神文化,而且还充分的表达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特色。

二、苗族舞蹈艺术的艺术特色

(一)摹拟性

苗族舞蹈主要是根据苗族人民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情况而产生的,因此使得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模拟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动作,例如农夫插秧、犁地耕田、收割打鼓、绣花数纱、美女梳妆等等,还有的舞蹈动作是动物的行为习惯而模仿的,例如公鸡啄米、大鹏展翅、猴子摘桃、黄牛摆尾等,这些动作都是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知,模拟性在苗族舞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色。

(二)娱乐性

苗族舞蹈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每逢苗族的传统节日,例如踩花山,只要有苗族人民的生活的地方,都会立花杆,举行非常盛大的踩花山活动,这不仅是苗族年轻男女谈恋爱的最佳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地方。每年这个时候,无论是是男女老少,都会盛装打扮,从各个地方感到花杆脚下,弹响篾、吹芦笙、跳脚架、斗牛、耍大刀、斗画眉、爬花杆等,从而使得苗族舞蹈具有浓厚的娱乐性。

(三)竞技性

一提到吹芦笙,大家都会想到芦笙舞。芦笙舞一般在重要的节日和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形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还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跳芦笙舞比赛,例如黔东南的傍洞、从江县一带,只要每次到了重大的节日时候,附近的村寨都会以单位的形式举行吹芦笙以及跳芦笙舞的比赛,比赛的主要内容又吹奏乐曲的多少、声音是否动听、动作是否优美、步伐是否丰富、舞蹈时间是否充实等,有的地方则是以个人比赛的方式进行表演,这种竞技性的表演为苗族舞蹈增加了另一大特色。

(四)宗教祭祀

苗族舞蹈将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阶段的生活生产状态都反映了出来,自然也包含着宗教文化。苗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对自然进行崇拜,例如苗族人民非常重视参拜树神、雨神、火神、水神、猎神、山神等,同时还有祖先崇拜,这些崇拜都需要一场祭祀舞蹈。例如花鼓舞,在农历的赶夏、六月六、赶秋、八月八等时节,苗族人民便会在广场的中央拜访着一个非常大的打鼓,由两个人击打鼓皮,一人负责击打鼓梆,参加舞蹈的人们,没有人数和性别的限制,在跳舞之前,击鼓者会用苗族语言歌颂木鼓的发明者,以此对祖先进行祭奠。

三、苗族舞蹈的审美艺术分析

(一)苗族舞蹈艺术中的民族风格和特征

苗族舞蹈中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征,例如在木鼓舞,木鼓舞是苗族人民每隔13年便举行一次“吃牯脏”时才跳的一种舞蹈,最开始的时候,木鼓舞使用的是一根挖空的树干,在树干的两端用牛皮蒙上。按照风俗,跳木鼓舞时,需要一新一旧的鼓进行舞蹈,跳完后需要静旧鼓送到悬崖峭壁上任其风化、腐朽,新鼓则是保存在下来,待下次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木鼓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苗族舞蹈的服装艺术

苗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每次跳舞之前,苗族人民都睡穿金戴银,盛装打扮。苗族服饰样式繁多,色彩艳丽,是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苗族传统的盛装,插在头发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一般上身床大领、窄袖、对襟短衣,下身穿的是百褶裙。而苗族男子上身穿的是对襟短衣,肩披羊毛毡,头缠包头,小腿上裹着绑腿。当苗族男女在舞蹈的时候,这些服饰随着身体动作左右摇摆,从而形成民浓厚的族舞蹈风格。

(三)苗族舞蹈的肢体语言艺术

随着发展,勤劳聪明的苗族人民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动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变,除去糟粕,取其精华,根据“形式美”的原则和要求,对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进行了总结和贵南。例如在苗鼓舞中的“旋、闪、拧、翻、倾”的舞蹈动作和多种“抡、翻、盘、绕”的手腕动作,对其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从而体现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除此之外,苗族舞蹈还体现出了苗族人民的肢体语言,例如《刀梯舞》、《巾舞》、《迁徙舞》等,表现的是苗族人民稳健的性格,并在舞蹈中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彪悍勇敢、气势浑厚的形象,通过这些肢体语言,反映出了苗族人民对于生活和精神上的追求。

(四)宗教神话特点

在苗族的宗教文化中,苗族人民把龙当做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认为只有龙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安康,因此而创造出了接龙舞。接龙舞主要表现的形式是由一个人穿着盛装,在队伍前面手捧瓷碗,后面的人拿着红旗和绿旗形成一个龙的形状,紧接着一群漂亮的苗族姑娘穿着美丽的服饰,左手执花帕,右手拿伞,跟着领舞者翩翩起舞,并不断旋转手中的伞,表示龙随雨来。这种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神话性特点,在国际的舞蹈领域中是非常罕见的。

结束语

总之,苗族舞蹈之所以能够得到我国甚至外国人民群众喜爱和赞扬,这主要是由于苗族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很多人越来越关注民族性的东西,而苗族舞蹈的“民族性”又集中体现在了它的审美艺术上,因此才使得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绍东.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及审美文化管窥[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10):106.

[2]周吟,朱奕.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形态特征[J].艺海,2011,(6):105-106.

[3]洪雪飞.湘西苗族舞蹈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6):160-160,164.

[4]龙兴.苗族村寨小学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4

关 键 词 :苗族服饰 妇女价值 纹样艺术 绮丽多姿 民族审美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内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至麻烦。显然,这种受风俗制约的习惯势力是苗装服饰发展的主要条件。千变万化、灿烂多样的苗装服饰纹样表达了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民族本土文化生活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正因为这种民风民俗的提倡和地位的确立,才使苗装苗绣得以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而众多的苗族聚集地及其不同的分支与不同的环境,又为服饰纹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条件。

苗族现有人口700多万,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列第五位。在中国版图上,人们以苗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和语言特征,习惯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分支。这三大支中,各有若干宗支。其中中支中的黔东南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的核心腹地,占苗族人口的1/4,有40多个支系。苗族的东支与中原汉族聚居区接近,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生活习俗逐渐汉化。西支苗族因历史上频繁迁徙,同一支系往往分割在不相连的地域,其村落多夹杂在其他民族之间。由于苗族聚居地的环境分布和不同支系分布的原因,便形成了支系众多的服饰工艺争奇斗艳、图案纹样繁杂的现象。

从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和政治斗争中、形成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民族个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现。在苗族服饰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曾受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清王朝曾强令苗族改装,黔东南一带苗区曾顽强抵制。由于苗族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与政治自由个性,使苗族服饰在传承中得以稳定发展。工艺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服饰中一支亮丽的奇葩。

二、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运用与图案纹样类型

从派生出的众多的苗族服饰类型与纹样图案艺术上可以看到,苗装图案每一部位和配件都是苗族妇女的精工细作。方寸之间,储存了延续千年的古老记忆和苗族妇女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如果说苗族服饰纹样造型比其他民族丰富是有别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独特的话,那么更主要的还是饰纹图案的不同变化。在苗族丰富的服饰纹样造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表达出他们奇特的审美意识和图饰文化的创意与娴熟的表现纹样的技巧。苗族服饰之所以华丽大度,是与服装的图饰纹样造型分不开的。苗族的服饰纹样主要用在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及床上用品等方面,所使用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绮丽多变。这些饰纹图案一般主要的是绣在上衣的肩、领、襟、背、袖等部位,配件如腰带、飘带、围腰、围胸兜、头巾、帽子、围裙、鞋和各种银饰以及衣裳之外的背儿带等。

苗族服装图案纹样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第二类是半抽象半具象纹样,即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第三类是纯几何形纹样。所有的纹样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所描述的母题主要有动物、花草、太阳、月亮,在一些地方支系(型)中还配有一些人物活动。这些纹样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苗族写实和写意两方面的技巧与才能,任由思维进行创作。从其纹饰题材内容上看,源于对古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源于对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对古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写意。

从纹样装饰的类型上,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

苗族服饰中大量的几何纹饰主要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以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太阳纹、铜鼓纹、星纹、卷草纹、八角花纹等等。这与他们运用以织花和挑花、贴花工艺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苗族服饰中的动物纹也十分丰富,造型十分奇特,特别是在服饰的装饰上,运用独有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苗族妇女在动物图案纹样中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概括力。

动物纹样是苗族服饰中使用较多的图案纹饰,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使各类型动物纹饰夸张变形,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这些动物造型主要有牛、龙、象、虎、狮、鹿等动物及无名走兽纹饰。所有动物形象都是超现实的造型,除一般常见的变形、夸张、简化、程式化等变体方式外,还普遍有这几种特殊的变体形式: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包含,即动物躯干像怀孕式的包含形体小一些一两个人物或动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独头,即只取兽的头部下面像,似青铜纹饰兽面纹。

苗族服饰中的植物纹饰主要有菊、荷、石榴、葫芦、向日葵、鸡冠花、蕨菜、辣椒花、折枝等及山野中、水中叫不出名的花卉植物。这些纹饰主要用于服饰的领沿、袖口等边沿。有时则以植物纹与动物纹交叉绣制。动植物纹饰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所有能掌握之织、染、绣、贴、补等工艺。由于不同的地区掌握工艺情况的不同,纹饰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也就构成了苗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和类型繁富的现象。

苗族服饰大致分100多种服饰类型,其中一部分类型只采用刺绣或辅以织锦装饰,另一部分类型则以刺绣、织绵与蜡染并用。在蜡染的服饰类型中,中支苗族仅有几支,西支苗族较为普遍,东支苗族基本上没有。刺绣、织绵在色彩的丰富性、鲜亮性和材质、工艺变化表现的质感、立体感与图案纹样的丰满等视觉效果及经久耐用性诸方面均胜于蜡染的单调、平板,这也许是苗族服饰普遍喜欢使用刺绣、织绵的原因。为了取得悦目的观赏视觉效果,苗族刺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多种刺绣技法与质材的巧妙搭配方法。有些技法非常独特,如扁带绣、梗绣、锡片绣、各个服饰类型都有一至二、三种主要的绣法,各种绣法与服饰的质材、纹样变化构成各自的类型和刺绣风格。黔东南凯里一带苗族刺绣针法多达一二十种,基本绣法大致有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布帖绣、堆绣、锡片绣、打籽绣、挑绣、数纱绣等常用的绣法。有些类型的刺绣有时常由几种技法配合在一起,使图形纹样更具有起伏变化的丰满富丽的视觉效果。

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作用及现状

苗族服饰传统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支系的纹饰图案中仍然保存着诸多远古时期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在服饰中,一些奇幻的形象蕴含着神秘的观念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彩陶、青铜文化的缩影。这些奇异神秘的图案纹样,对于现代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都有无可估量的运用价值。从很大程度上给予人们现代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承载和发展极大的启发。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创新有其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苗族后代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观念上对传统服饰有所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绣染服饰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的技艺上,新一代人远不如前辈人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的服饰制作工艺得以延续。

旅游在冲破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的同时,带来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的结果。一些节日往往追求的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削减了原有文化服饰的展示功能。苗装逐渐沦为以节日、娱乐为内容的道具和附庸,渐失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苗装服饰艺术也走向了衰微。我们所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这一民族瑰丽之花恐会随着时间黯然凋谢、流失。笔者以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

[1]杨正文编著.《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扬鬃 王良范编著.《苗侗文坛》[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5

关 键 词 :苗族服饰 妇女价值 纹样艺术 绮丽多姿 民族审美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内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至麻烦。显然,这种受风俗制约的习惯势力是苗装服饰发展的主要条件。千变万化、灿烂多样的苗装服饰纹样表达了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民族本土文化生活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正因为这种民风民俗的提倡和地位的确立,才使苗装苗绣得以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而众多的苗族聚集地及其不同的分支与不同的环境,又为服饰纹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条件。

苗族现有人口700多万,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列第五位。在中国版图上,人们以苗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和语言特征,习惯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分支。这三大支中,各有若干宗支。其中中支中的黔东南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的核心腹地,占苗族人口的1/4,有40多个支系。苗族的东支与中原汉族聚居区接近,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生活习俗逐渐汉化。西支苗族因历史上频繁迁徙,同一支系往往分割在不相连的地域,其村落多夹杂在其他民族之间。由于苗族聚居地的环境分布和不同支系分布的原因,便形成了支系众多的服饰工艺争奇斗艳、图案纹样繁杂的现象。

从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和政治斗争中、形成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民族个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现。在苗族服饰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曾受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清王朝曾强令苗族改装,黔东南一带苗区曾顽强抵制。由于苗族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与政治自由个性,使苗族服饰在传承中得以稳定发展。工艺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服饰中一支亮丽的奇葩。

二、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运用与图案纹样类型

从派生出的众多的苗族服饰类型与纹样图案艺术上可以看到,苗装图案每一部位和配件都是苗族妇女的精工细作。方寸之间,储存了延续千年的古老记忆和苗族妇女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如果说苗族服饰纹样造型比其他民族丰富是有别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独特的话,那么更主要的还是饰纹图案的不同变化。在苗族丰富的服饰纹样造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表达出他们奇特的审美意识和图饰文化的创意与娴熟的表现纹样的技巧。苗族服饰之所以华丽大度,是与服装的图饰纹样造型分不开的。苗族的服饰纹样主要用在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及床上用品等方面,所使用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绮丽多变。这些饰纹图案一般主要的是绣在上衣的肩、领、襟、背、袖等部位,配件如腰带、飘带、围腰、围胸兜、头巾、帽子、围裙、鞋和各种银饰以及衣裳之外的背儿带等。

苗族服装图案纹样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第二类是半抽象半具象纹样,即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第三类是纯几何形纹样。所有的纹样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所描述的母题主要有动物、花草、太阳、月亮,在一些地方支系(型)中还配有一些人物活动。这些纹样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苗族写实和写意两方面的技巧与才能,任由思维进行创作。从其纹饰题材内容上看,源于对古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源于对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对古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写意。

从纹样装饰的类型上,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

苗族服饰中大量的几何纹饰主要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以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太阳纹、铜鼓纹、星纹、卷草纹、八角花纹等等。这与他们运用以织花和挑花、贴花工艺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苗族服饰中的动物纹也十分丰富,造型十分奇特,特别是在服饰的装饰上,运用独有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苗族妇女在动物图案纹样中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概括力。

动物纹样是苗族服饰中使用较多的图案纹饰,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使各类型动物纹饰夸张变形,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这些动物造型主要有牛、龙、象、虎、狮、鹿等动物及无名走兽纹饰。所有动物形象都是超现实的造型,除一般常见的变形、夸张、简化、程式化等变体方式外,还普遍有这几种特殊的变体形式: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包含,即动物躯干像怀孕式的包含形体小一些一两个人物或动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独头,即只取兽的头部下面像,似青铜纹饰兽面纹。

苗族服饰中的植物纹饰主要有菊、荷、石榴、葫芦、向日葵、鸡冠花、蕨菜、辣椒花、折枝等及山野中、水中叫不出名的花卉植物。这些纹饰主要用于服饰的领沿、袖口等边沿。有时则以植物纹与动物纹交叉绣制。动植物纹饰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所有能掌握之织、染、绣、贴、补等工艺。由于不同的地区掌握工艺情况的不同,纹饰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也就构成了苗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和类型繁富的现象。

苗族服饰大致分100多种服饰类型,其中一部分类型只采用刺绣或辅以织锦装饰,另一部分类型则以刺绣、织绵与蜡染并用。在蜡染的服饰类型中,中支苗族仅有几支,西支苗族较为普遍,东支苗族基本上没有。刺绣、织绵在色彩的丰富性、鲜亮性和材质、工艺变化表现的质感、立体感与图案纹样的丰满等视觉效果及经久耐用性诸方面均胜于蜡染的单调、平板,这也许是苗族服饰普遍喜欢使用刺绣、织绵的原因。为了取得悦目的观赏视觉效果,苗族刺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多种刺绣技法与质材的巧妙搭配方法。有些技法非常独特,如扁带绣、梗绣、锡片绣、各个服饰类型都有一至二、三种主要的绣法,各种绣法与服饰的质材、纹样变化构成各自的类型和刺绣风格。黔东南凯里一带苗族刺绣针法多达一二十种,基本绣法大致有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布帖绣、堆绣、锡片绣、打籽绣、挑绣、数纱绣等常用的绣法。有些类型的刺绣有时常由几种技法配合在一起,使图形纹样更具有起伏变化的丰满富丽的视觉效果。

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作用及现状

苗族服饰传统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支系的纹饰图案中仍然保存着诸多远古时期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在服饰中,一些奇幻的形象蕴含着神秘的观念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彩陶、青铜文化的缩影。这些奇异神秘的图案纹样,对于现代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都有无可估量的运用价值。从很大程度上给予人们现代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承载和发展极大的启发。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创新有其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苗族后代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观念上对传统服饰有所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绣染服饰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的技艺上,新一代人远不如前辈人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的服饰制作工艺得以延续。

旅游在冲破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的同时,带来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的结果。一些节日往往追求的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削减了原有文化服饰的展示功能。苗装逐渐沦为以节日、娱乐为内容的道具和附庸,渐失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苗装服饰艺术也走向了衰微。我们所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这一民族瑰丽之花恐会随着时间黯然凋谢、流失。笔者以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

[1]杨正文编著.《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扬鬃 王良范编著.《苗侗文坛》[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6

关键词:贵州 民族民间音乐 保护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世居贵州的汉、苗、布依、侗、仡佬、土家、水等18个主体民族,创造了丰富、厚重的文化艺术,至今绝大部分仍相对完好地保存在各个族群的社会生活中。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着生产技术、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的冲击而逐渐走向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边缘。甚至消亡。面对这种状况和危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艺术工作者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手段。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

一、“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收集整理

音乐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进行的歌种、乐种音乐曲调的收集。“盛世修志”。在“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总体规划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在全国各地展开。贵州亦不例外,自1979年成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以来,相继成立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贵州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等编辑部。现四部“音乐集成”志书已完成了编辑工作,均已出版发行。

四部“音乐集成”志书历时半个多世纪,凝聚了几代音乐艺术工作者的心血。发动了各级相关部门的艺术工作者,音乐艺术人才。全面系统地对世居贵州的汉、苗、侗、布依、水、土家、仡佬、彝等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了抢救性质的调查、收集、整理。抢救了一批涉临消亡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主要以乐谱、文字形式的文本记述了贵州各世居族优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志书”大量实地的调查,翔实丰富的乐谱记录、学术性的文字介绍分析,凸现其文本性质的保护价值。进而为今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摸清了家底提供了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学校音乐教育

自1950年代以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音乐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来取了不同的方法策略和实现途径。1950年代,苗族民歌被引入了音乐教育是基于两种目的。即从歌舞创作和收集整理为目的。方法和实现途径是组织专业院团的演职人员、艺术院校的学生到苗族地区教学采风。另外,带有苗族民歌风格的声乐作品,被引进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侗族大歌引进中小学、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受到音乐学界、教育界和社会的好评、肯定与赞同,使侗族音乐的传承体系得到改革、创新,使之纳入国家正规、专业的教育体制中,为侗族音乐的传承、传播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开创性更推动了整个贵州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现在贵大艺术学院音乐系“民特班”的民族音乐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芦笙演奏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在贵大艺术学院。贵州民族音乐舞蹈学院。已向社会各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黔东南州境内苗、侗音乐则大量引进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三、音乐文化生态保护

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典型个案为被称为全国第一座“民族民俗村寨博物馆”的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上郎德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是一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交通及为方便。因其独具特色的苗族生活习俗文化保存完好。1986年在文化厅的资助下,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通过多方位保护传统文化,以文化推动旅游。近乎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苗族的敬酒歌、芒筒芦乐舞、铜鼓等音乐文化,发挥了新的社会功能,即服务于游客的演出。苗族群众在在完成起服务性的歌舞表演获得实惠之余,激发了他们自觉、自发保护传统文化(主要为音乐舞蹈文化)的心理。

从1994年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目前,共评选出64个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苗族芦笙艺术之乡、地戏艺术之乡、苗族木鼓舞之乡、侗戏艺术之乡、布依族八音之乡、傩戏艺术之乡、苗族四面鼓艺术之乡、苗族芦笙技艺艺术之乡、彝族歌舞之乡等等。其中雷山县上郎德寨苗族芦笙歌舞之乡、从江县小黄村侗歌之乡、册亨县乃言布依戏之乡等七个艺术之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1998年10月,贵州省与挪威王国政府合作,得到了挪威王国政府的无偿援助。在贵州六枝特区的梭戛社区建设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2002年7月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3年建成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2004年建成黎平县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村寨博物馆、艺术之乡、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加快了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俗的保护,则从文化生态上保护了个别民族音乐文化的基因和生境。分别使苗族三眼箫、口弦、情歌、芦笙乐舞,布依族酒歌、山歌,侗族大歌及民族民间戏曲音乐文化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使之在各自不同的生态语境中,得到“活态”的传承与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苗族民间艺术;契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3-02

苗族民间艺术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中国美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的加大,苗族民间文化,特别是民间美术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扬和光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诸如民间艺人的年龄老化、题材的单一、开发范围的狭窄、操作手段的落后等,成为制约苗族民间美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建构苗族聚居区小学美术教学与苗族民间美术传授契合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承与弘扬苗族民间文化,同时也相应地提高苗族聚居区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而要准确地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就成为苗族聚居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两者如何契合的基本命题来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1 教材内容与苗族民间美术内容契合,相互穿插借鉴,建构两者相互促进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在课程资源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是当代教师必备的素养,艺术教师要与课程一起成长,就要对《纲要》及《艺术教育规程》、《艺术课程标准》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琢磨如何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民俗艺术与美术课程进行合理渗透、有机融合,探索构建和谐而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之新路。

人教版新教材一、二、三年级课程设计其中就包括了以上四个领域:如《繁忙的交通》、《办年货》、《有趣的鞋》、《团包手工》、《会滚的玩具》等课程都与本地民俗艺术息息相关。同时,这样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联系,是学生熟悉的,其所见所闻、耳濡目染的正是具有民俗特征的事物,依据他们的生活体验,在学生的作品中不乏民俗文化、民俗艺术的影子。学生作品的创新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空穴来风,创新的根本还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以及亲身的感受中先学会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而转化为自由的想象这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此时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地、有选择地真实展现本地区的民俗艺术图片资料、影像资料,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取这样一种信息: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表现。从而建构一种教材内容与苗族民间美术内容契合,相互穿插借鉴,建构两者相互促进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2 室内教学与课外现场教学形式契合,相互取长补短,建构两者相得益彰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现代美术教学只有是开放而有活力的美术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所限,制约了美术教学的开放性程度。而实践证明,由于美术技能,尤其是绘画、剪纸、雕刻等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和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美术课外教学活动必不可少,若能准确地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苗语区苗族学生虽然对学习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受条件、阅历、观察力等所限,其美术各种能力大多存在手不从心、观察不细致、表现力差的通病。这种通病虽然也源于苗族学生学习条件、粗心大意和观察力上的困难,但是主要还是源于对生活积蓄的贫乏和对生活体验的不深。因此,苗语区的美术教学不能只囿于教室之内的狭小空间,不能怕出意外伤害事故而局限于校内,而要大胆组织学生到校外去领略大量的苗族传统美育资源之美,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历亲为,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学校可以把苗族民间艺人请进课堂,亲手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如请苗家雕刻大师、苗族绣花能手、剪纸能手等给学生传授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其学习兴趣会保持得更持久,教学效果也更好。

让学生学绣苗绣、学剪苗花、学做苗衣、学简易雕塑,学习苗族编织艺术、去采访苗族绣花能手和苗族银匠师傅等,去观赏家乡的旅游景点等。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校外活动,兴趣很浓,其学习欲变得强烈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通病,也在多次的活动中逐步得到纠正。这可以从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各种美术训练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样就建构了一种室内教学与课外现场教学形式契合,相互取长补短,建构两者相得益彰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3 教师传授与请教艺人的学习方式契合,相互交流讨论,建构两者经常沟通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是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将“非遗”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是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民间艺人普遍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学校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艺。

如山江民间编织能手龙叭奴、吴德生曾到山江镇中心小学为小朋友上了一堂编织课,手把手的向小朋友们传授编织技艺。

课堂上,民间艺人们孜孜不倦地教着小朋友们基本的编织技艺。小朋友们也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不放过艺人们手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

民间编织艺人:你看,公鸡的爪子和头上的鸡冠是什么样的,它有几个爪子啊?

小朋友:那就三个吧,鸡冠像锯子!

民间编织艺人:那我们就编三个爪子吧,鸡冠就这样编成像锯子一样了。

几片棕叶,在艺人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就展现在了小朋友的面前,让小朋友们佩服不已。

在艺人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也自己动手,开动脑子,按照自己的构思,编出了一个个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特别好,教师再把一些相关的美术知识传授和民间技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高效率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师传授与请教艺人的学习方式契合,相互交流讨论,从而建构了两者经常沟通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4 课堂训练与课外实践的训练形式契合,相互促进提高,建构两者互为补充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美术书面作业训练形式有着其易于调控和方便检测与评价等优势,然而其缺乏个性化、忽视综合能力培养、作业评价轻过程而重结果等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外实践作业形式虽然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较难调控、组织难度大等不足,但是却有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感悟生活、体验快乐、陶冶性情等多方面的优点。

上述四种模式并不是其中某一模式孤立地存在于美术教学之中。教师只有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善于准确地找到每一模式中两个方面的最佳契合点,构建成美术教学的新模式,把它们综合运用于美术教学各环节之中,让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苗族聚居区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美术教育》

[2] 《美术教学》 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8

关键词:苗族刺绣;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66-0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共生共存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广博深厚,如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色香味美的民族饮食、欢乐壮观的民族节日、优美动人的民族歌舞、绚丽多姿的民间戏曲、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等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是人类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中,苗族刺绣(简称“苗绣”),与水族“马尾绣”一样都是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服饰产生之初,只是用以遮羞避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用之上又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不再限于只是生活中的实用品,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绣饰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劳动。2006年国家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共有31项,其中包括贵阳花溪和黔东南雷山县、剑河县的苗绣。苗绣构思大胆、造型奇特、配色巧妙,风格迥异,通过夸张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苗绣取材十分广泛,花木鸟兽,浮云红日,凡人们喜爱之物,都可栩栩如生的表现在苗绣上。苗绣常用于苗族服饰的衣袖、衣领、围腰、围裙、飘带、鞋、背带及小孩帽子上等。

一、苗族刺绣的类型

针法是刺绣的灵魂,针法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刀,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由它而来,栩栩如生的效果由它而产生。针法就是针在织物上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轨迹,各种轨迹的最终组合便形成了赏心悦目的刺绣图案。苗绣的针法很多,计有平绣、辫绣、绉绣、结绣、缠绣、贴绣、绒绣、堆花、倒针、锑绣等十多种,其中平绣、编卷、缠绣、打籽、堆花、贴花等六种较为常用。

平绣是最为普通的绣法,这种绣法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鲜明,有明显的物象感。所谓平绣即指在布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构图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单针线,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苗族平绣往往与剪纸结合在一起。其方法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到绣满为止。这种绣法用色不太复杂,习惯以一种色为主,比如蓝色或红色。

编卷以八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辨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后将这些小辫条在贴好纸花的缎子上,照着纸花的纹杆下铺或皱起来铺在纸花上,一圈一圈的由外向里,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缠绣绣法也先用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颗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向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两颗针这样互换着。这种绣法花工太多,现在很少用了。施洞地区红衣盛装的花纹花缘,有的也用缠绣的方法绣上一圈围着,但只用一颗针操作。

打籽绣是将纸贴在绣布上,然后用缠丝线钉花纹的边缘,形成花瓣框架,最后在花框内插针刺绣。插针时,每入一针,回针在布面上,以丝线绕针二至三圈,然后插入布,形成打结的样子,并使画面呈现粒状。苗绣中以打籽技法为服饰主要装饰构图闻名的有台江县革一地区。此地喜用缠丝白线为花瓣钉线,以朱红、浅绿色的打结绣丝进行刺绣,形成以花草、鸟纹为主的水云纹式风格的图案。

堆花是以同色或不同色的布剪成方块或三角形状,再将色布一层叠一层地贴在衬布上图案,丝线钉固而成,此特点是运用色差显花,使图案具有山远到近或山近向远的立体视觉效果。以堆花为主要造型手段较著名的是台江革东、施洞,凯堂一带。在记载中,堆花多达十五层之多,图案有人物、鸟、蝶、几何纹等。

贴花作法是将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再向其他衣物贴上去,然后在花纹的边缘上滚个边就行了。贴花使用不很普遍,用于衣物上面也很窄。

以上六种刺绣方法中,有的有地区性,有的是同一地区就采用好几种,一件衣服往往也包括好几种刺绣方法。如台江城郊一带的盛装就有平绣、编卷、堆花等;施洞的盛装就有平绣、堆花、缠绣等。只是某个地区以某种方法为主,某种衣服又以某种刺绣法为主,并非绝对化。针法改变着画卷,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同时改变着人,追寻着无穷的艺术境界。因此,节好针法,熟练掌握各种针法,自如地组合运用针法,进而探索和发展新的针法,让手变得更加灵巧,使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每个刺绣爱好者的最大心愿。

二、苗族刺绣的社会功能及意义

苗绣做工既复杂,又耗时颇多,但因在苗族的各种集会上,如婚丧、跳花、跳场、斗牛、行歌、赶集、摇马郎等,苗族女子都要身着刺绣盛装,故都必须精心加以制作。

从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工艺精湛的花衣及其刺绣上,可以看到苗绣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显示富有和才艺。爱美是人类的天份,每逢大集会前,苗家父母不惜辛苦,用花衣打扮女儿,希望能在集会上博得众人羡慕眼光。集会上,一群群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由父母兄弟陪伴,翻山越岭,不辞辛劳涌向“场”区,为的就是在这苗族服饰大汇集的场合展现自己的才艺,她们希冀的是从其他人羡慕的眼光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在“超短裙”支系中,有的穿着多达三十多条衣裙,这种臃肿的穿着方式如果没有传统的评判系统的赞许是不可想象的。以多为美,显示其为富有之家,又绝不是简单的“显富”观念促成的,它就像现代T字舞台展现现代设计师们的创意一样,是在展现这一支系苗族妇女对服饰的造型意象和能力。不同风格的服饰争奇斗艳,犹如一朵朵富有生命力的花朵,让节日添上了浓浓的欢乐色彩。人们从苗族服饰表现出的独特创造力,巧夺天工的色彩运用,特别是从寓意丰富的纹饰中获得苗族是个“乐观民族”的印象。

2.记忆历史。苗族服饰上的图案,不但美化了服饰,还有着深刻的含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其民族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制度以及民族心理特征,还表现出其对历史和祖先故址的回忆与怀念之情。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人情等的一种表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从《苗族简史》中可以看到,苗族经历了苦难漫长的历史。远古时代苗族生活在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西南山区。为了让子孙不忘记自己曾经开垦耕耘过的富饶故土及迁徙历程,就用彩线把象征性的符号绣在衣服上。据《中国苗族民俗》记载,在古代有一位苗族女首领叫兰娟,她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就用彩线记事的方法在衣服上刺绣符号。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衣袖口上绣上一条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衣袖口绣上一条蓝线;过洞庭时,在胸口上绣上一个湖状图案。就这样,每跨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她都用彩线绣上一个符号。越往南,过的河、翻的山越多,她记的符号比就越多,密密麻麻地从衣领、袖口一直绣到裤脚口。最后,他们在武陵山区定居下来,这位苗族女首领按照她衣服上所记 的符号,重新用各种彩线精心地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缝制成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记载着部落的迁徙史,作为女儿的嫁妆。从此,苗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去请兰娟首领教绣嫁衣,并把此衣叫做“兰娟衣”。虽然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今天已无从考证,但“兰娟衣”至今在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十分流行,那里的姑娘们至今仍十分喜欢穿自己绣制的在肩背、胸前、袖口和裤脚都有滚边绣花的“兰娟衣”。

3.在婚姻过程中的作用。苗族姑娘倘不擅长刺绣,没有鲜艳的花衣,体现不出心灵手巧,便不容易博得男子的仰慕和爱恋。苗族女子从八九岁起,就开始学习纺织和刺绣,到十四五岁时,就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这是一个成年累月的艰苦的学习过程。一个苗家女孩,如果长大后不会刺绣和纺织,不但会被同伴们取笑,甚至在婚配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出嫁前就得学会纺、绣、 染等一系列的服装制作技术。

4.社交装饰。凡集会时,苗族女子都要穿上华丽的花衣,以表示对事主的敬重之意,亦如汉族男子出入正规或高档场所要西装革履一样。因此,苗族在纺织与刺绣上有一定普遍性,并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也是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勤劳、聪慧,富有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异常丰富多彩的,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创造和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苗族服饰及其刺绣,向我们昭示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艰苦曲折,使我们得以窥见那已不复存在的远古遗迹。苗族不是孤立地使用纹饰这一载体,而是把纹饰看成是一个具有高储存量的符号,将他们经历变迁的历史浓缩在这纹饰线条之中。一件纹饰好的衣裳,可以讲述出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正因为如此,苗装魅力在于一个纹饰一个故事,一个刺绣能手也是一个故事讲述家。从这一意义上说,苗装就是苗族史档案集,苗绣就是这个档案集所记载的内容。

三、苗族刺绣濒临失传的原因

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服饰上的刺绣以它独特的艺术记录形式,传达本民族的语言,传播着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是民族文化史和民族特点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值得人们去品味和解读。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苗绣有濒临失传的危机。主要原因有:一是传承方式和制作方式的局限性。苗绣仅仅依赖民间传承,传授方式大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刺绣的制作很精细,花的工夫很多,制作费时费力,制作的人越来越少,只是少数苗族在以家庭作坊生产,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二是苗族群体着装的改变,刺绣失去了它的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苗族群体着装也大有改变。大量的苗族青壮年外出打工、学习和文流,对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自觉接受外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衣着上也改着现代装。在城里生活的苗族很难找到一个穿本民族服装的了;在农村50岁以上的一般多保留穿戴苗族衣服,30岁以下的基本不穿,1980年后出生的很难找到一个穿苗装的。刺绣是苗族服饰上最闪亮的点缀,穿苗装的人数在逐渐减少,愿学和会刺绣的人更在逐渐减少。三是一些民族地区对于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缺乏保护意识或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让本民族的传统工艺遭到剽窃和盗取,一些外国人乐于把苗绣当作藏品收购,也造成大量流失。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9

艺术创作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域。民族与时代。苗族同胞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创造出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品类。苗族民居建筑的鼓楼。吊脚楼等喜好使用各种装饰雕琢,绘制花鸟鱼虫。跳舞等喜庆和谐寓意的装饰。苗族服饰上的刺绣。蜡染图纹式样异常丰富。苗族同胞的思维世界充满了自由幻想与纯真活力,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从苗族装饰中归纳出这样三类纹样特征: (1)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 (2)半抽象半具象纹样,这一类即由几何形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3)纯几何形纹样。贵州的苗族纹样中较少出现的是写实具象性纹样,比较普遍的是几何纹和半抽象半具象纹样。从这三类纹样特征中我们分析得出苗族装饰艺术的造型观。

(一)变形与夸张

苗族装饰纹样的造型简练概括,非常耐人寻味。其中一些变形大胆,例如把鸟的冠羽处理成朵朵蓓蕾,鸟的尾羽变成束束花朵。夸张在苗族装饰造型观中也随处可见,少数民族在审美上习惯于以大为美。在造型设计上,往往夸大动物的头部。翅膀。尾巴或爪子,增强视觉效果。比如苗族艺术青蛙造型的创作,就夸张地将其手脚放大,突出主要特征,或者用变形的方式删繁就简,大量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将原形用几何图形形式再创造。

(二)复合与重组

一些装饰纹样构思奇特,采用复合的方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关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以期望达到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如在鱼或蝴蝶的肚子里,可以装进石榴、桃子、兰花或雀鸟,甚至把人装在里面,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处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比如刺绣作品鲤鱼跳龙门,在水纹中又添进各式美丽的花朵,和鱼肚子里的花朵形成一致,提高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性。从苗族装饰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苗族人民在创作龙的形态时,是随着个人喜好和对龙型的自身理解而任意发挥的,比如给龙加上牛头、风头、蛇身、鱼身、乌身、虫足甚至花卉,重组形成不同形式的龙。龙在苗族纹饰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其造型变化最丰富,可以说是各民族都难以见到的种类如此繁多的苗族龙群.苗族的龙纹没有汉族龙纹的那种固定形态,而是由创作者自由发挥,形成自由变化的形态。龙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有水中龙、蚕龙、双头龙、蛇龙、飞龙、盘龙等等。总结起来在苗族装饰中的复合方式有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动物躯干中孕育出其他人物或代表吉祥的事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等几种形式。

(三)超现实的多维呈现形式

飞龙是苗族装饰造型中常见的众多龙形象之一。苗龙,中的飞龙不像汉族占代出现的飞龙那样高高在上,充满威慑力,而是极具亲和力,散发着纯朴的山野气息。其中一些龙的造型为无脚飞龙昂首曲身,扇动鱼翅状的两翼,极有动感。有的龙虽然眼、耳、角为正面写像,为侧面写像,且角于耳之下,这些与现实客观视觉不一致的描述,属心理视觉的超时空形式,使二维平面创作出多维的空间感受。就艺术角度而言,这种超时空的多维呈现形式,有着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维。

二、动画造型观与苗族装饰艺术造型观的互通性

动画形象是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体现。美国许多成功动画形象往往吸取了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取材中国民间故事的《花术兰》。讲述中国功夫的《功夫熊猫》,改变自埃及历史的《埃及土子》,展现印第安风情的《风中奇缘》,以及《马达加斯加》、《亚特兰蒂斯失落帝国》、《勇闯黄金城》等。

(一)动画造型中的夸张与变形

动画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夸张,与真人电影电视剧相比,动画完全是通过假定创造而来。动画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作出了既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所谓的夸张是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猎取能够代表某一形象最典型的部分,根据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通过夸张的形象可以增加动画艺术的感染力。正如宫崎骏笔下的《龙猫》,这个经过夸张放大的毛茸茸胖乎乎的形象,整体采用曲线造型,几乎看不到大面积的直线,两个耳朵像过了电似的夸张地竖在头顶,有着圆圆的眼睛及硕大的肚皮。远看龙猫的造型就像一个不倒翁,造型比例夸张,但是给人温暖愉悦的视觉感受。再比如米老鼠的造型设计,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老鼠原形,但是夸大了老鼠不同部位的比例圆圆的大耳朵,细长的四肢配上一双巨大的脚。这样的造型既来源于自然界真实的老鼠形象,又通过夸大其某些特征创造出更能使观众接受的可爱形象。

《怪物公司》中主人公的造型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动画中的变形。萨利是完全凭空创造出来的形象。它的体形类似猩猩,但没有猩猩体形的笨重感。尤其是它身体上长满的蓝绿色的长毛,使其形象更加个性化,减少了身上怪物的恐怖形象,增加了可爱的魅力。再仔细分析其细部造型:耳朵似牛角,圆圆的大眼睛,狗鼻子,猩猩似的嘴巴,这些特征又源于现实生活,让角色增加了可信度。而另一个角色麦克,更是找不到现实中的原形。在身躯上,长着比例极度夸张的一只眼,打破了一般生物拥有的两只眼睛的格局。细小的四肢也和躯干比例极不协调,给观众塑造了新颖奇特的怪物形象。

(二)动画造型中的复合与重组

复合与重组是动画高度假定性的一个呈现方式,它使得动画形象增加了很多奇特的可能性,让我们能真正领略到动画造型设计的独特魅力。在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中,锅炉爷爷这一角色形象就使用了复合造型观。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怪异和锅炉爷爷特殊的干活技能,创作者把人与蜘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拥有随意从药柜取药材的三双手臂的老爷爷形象。虽然看起来形象有些怪异,但总体上还是具有驼背。满脸皱纹。戴眼镜等特征的慈祥老爷爷形象。《花术兰》中悍马的造型很能体现造型设计上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借鉴。悍马借鉴了我国几个朝代马的造型并经过融合之后运用重组的方式创造而得出。首先,秦兵马俑中马的造型体现了其造型逼真。质朴的特点。鼻孔部位的造型很特别,双耳竖立,眼神专注,昂举头颈,体现出了战马矫健有力的形象。《花术兰》中悍马的头部吸收了秦马头部的特点。马踏飞燕是汉代马的代表,腿部矫健有力,有临空飞跃的态势,其造型以自由流动线与扭曲的团石结合。《花术兰》中悍马的腿部,同样具有汉代马稳定的整体造型又有强劲的动感。唐代以肥为美,所以唐马大都膘肥体壮。《花术兰》中悍马的躯干部分吸取了唐马造型中略微夸张的膘肥体壮特征。元代的马最大的特点是灵动飘逸,以气韵生动取胜,生动有律动感的元代马尾造型为《花术兰》中悍马吸收。悍马的整个形象跨时代地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最终形成了迪斯尼自己成功的马造型。

三、苗族装饰艺术造型观在民族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片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首要特点是角色造型成功地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突出角色主要特征,简约而含蓄,传神而生动这一批优秀动画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丰厚的本上传统艺术形式,如传统绘画。壁画。民间剪纸。皮影。年画。版画等,突出了本民族的审美意趣。例如术偶动画《神笔》、借鉴传统戏剧元素的《骄傲的将军》、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借鉴民间版画和连环画的《大闹天宫》、水墨动画《小鳅抖找妈妈》等。要树立民族的动画形象,应从当地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来源。2008年,在东京举办的第10届数字内容大赛上,遵义奇利动画公司创作的《苗土传》获日本2008TBS Digicon6中国赛区金奖和第二届年亚青赛最佳视觉奖。贵州绘纹信息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蝉之歌》获第四届亚青赛入围网络作品。评委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苗土传》之所以能够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它以苗族传统的蜡染手工艺术作为背景,真实再现了苗族的服饰,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但是在这些本上动画作品中,对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开发还停留在单纯的借鉴与模仿阶段。《苗土传》是以贵州苗族蜡染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动画,讲述了源自民间传说的苗土成长以及他拯救百姓的故事。片中人物造型。服饰设计。背景设计都借鉴了苗族蜡染的装饰造型,剧中神鸟和龙也能在苗族装饰造型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准确地呈现了苗族文化特征。不足的地方是人物造型大多是苗族装饰造型的复制,没有进行过多的艺术处理。对于观众来说,刚刚接触时觉得耳目一新,但造型设计己不符人生合当代主流的审美口味,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流行。

再看同样展现少数民族风上人情的云南本上电视动画片《彩云南》,它讲述了男孩小轩的奇遇并拯救世界的历险故事,其中融入了云南的民间故事。风景名胜。少数民族文化和装饰造型元素。在造型设计上,设计者并没有完全照搬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和装饰造型,而是运用少数民族造型思维进行重构。比如为了配合整体清新奇幻的装饰风格,反派怪兽猪身上的尖刺可变为尖尖的树叶,尾巴末端放大可形成一朵花。还有魔土手下的刺猖背上的刺像是柔软的花瓣或是树叶。在造型上普遍使用了夸张。变形。复合等少数民族装饰艺术造型法并结合动画创作求新求变的思维创作出怪物猫。怪物恐龙。魔土等形象。整部动画片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幻世界,充满各种新奇事物,这一点与少数民族的造型装饰的目的不谋而合,即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浪漫世界。因此在《彩云南》这部动画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气息,又能体会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彩和奇幻。

四、结语:借鉴与启示

通过分析苗族刺绣造型观,指导动画造型设计,是提升动画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扬贵州民间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创作中的灵魂所在,如何将苗族装饰造型观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传承。创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将苗族装饰艺术融入动画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可能出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生硬地结合,或者对传统的程式化照搬使我们沦为拿来主义者等。因此我们必须在吸取民间传统艺术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用现代的眼光发扬传统。例如《功夫熊猫》在造型设计上有借鉴中国五行拳而塑造出的角色神奇五侠,也有发挥想象创作出的鸵鸟爸爸。来源于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是借鉴传统的可行之道;来源于传统,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服务,是借鉴传统的目的。

苗族的民族艺术篇10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瑰宝,如苗族银饰刺绣及剪纸、布依族蜡染、彝族傩戏、大方漆器、牙舟陶器等等,这些都属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物品被开发成具有本土文化烙印的旅游工艺品,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元素在现代审美意识中仍独具魅力,但作为旅游工艺品如果只是照搬这些元素,仅有着华丽的民族文化外衣而无提升内涵的创新符号,这样的工艺品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

(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工艺品创新的源泉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全省总人口的37.9%。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孕育了苗、侗、水、彝、布依、仡佬、土家等17个分布较为集中的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着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因此贵州被称为一个民族民间文化集粹的特色省份。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贵州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使得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完整地保存了银饰、刺绣、蜡染、漆器等精美绝伦的多种原生态民间工艺传统形式。例如,苗族服饰以其精妙的工艺、绚丽的色彩、繁多的款式、丰富的题材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其技艺反映了苗族同胞在漫长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出的艺术成就,是本民族独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主题的集中统一体现;流行在侗族地区的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已有两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贵州三都的水书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各领域的文化信息,在2002年被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上述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粹是贵州省旅游形象的一张名片,使贵州的旅游文化别具一格,是贵州加强旅游工艺品创新思路的源泉和提高品牌战略优势的动力,也正是因为贵州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与民族图案,才使贵州旅游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情与本土文化特色,成为创新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的一大优势。

(二)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现代”是相对“传统”而言的。以现代创作理念和审美视角设计旅游工艺品,不是对“传统”旅游工艺品的摈弃和否定,而是以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方式,对“传统”旅游工艺品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焕发新的生命,使贵州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当下以创新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那么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作出既独具贵州特色又符合时代文化特征,受消费者青睐的旅游工艺品呢?第一,载体多样化。以苗族刺绣为例,服装不再是刺绣的唯一载体,相应地出现了绣片、包饰、头饰、桌布、镜屏等。绣片表现形式多为“蝴蝶妈妈”、“脊宇神鸟”、“姜央造人”、“神童戏龙”等带有苗族图腾崇拜形象的传统图案,这些图案生动地展现了刺绣的艺术价值和精湛工艺,便于携带,可用来自己收藏或馈赠朋友,因此受到很多省内外游客的喜爱和追捧。旅客对成套的苗族盛装需求量少,越是小巧精致、绣法多样、能体现苗族刺绣特点、便于携带的物品就越受欢迎,例如配有刺绣点缀的挎包、钱包、衣物、手机袋、镜子、饰品等等。此外,除了刺绣和布材质的载体的结合外,还出现了刺绣与生活用品的结合,例如把苗族刺绣的制作工艺借用到灯饰设计之中的,在灯罩的局部嵌入刺绣图案,使灯饰既具备了时代特征又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魅力;再如贵州黔艺宝公司设计制作的“博古工艺小屏风”,是把体积相对庞大的屏风微缩为能放在桌上、玩于掌上的精巧型工艺品,把贵州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刺绣图案和贵州大方漆器工艺技术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方风韵别致的迷你漆器小屏风,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既展示了贵州苗族同胞传承千年刺绣技艺的特色,又巧妙地与现代家居陈设、办公装饰相结合,为点缀环境、美化居室增添了别样色彩。第二,表现形式多元化。苗族传统图案的种类繁复多变,这些都源自苗族同胞的图腾崇拜。苗族图案惯以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为主题,极富艺术个性与张力。比如苗族姑娘头上各式各样的银角就源于古代苗族部落首领蚩尤头上的两只牛角,这些风格迥异的图案深刻蕴藏着苗族先民朴素至真的原始和审美意识。这些极具象征性和符号性的图案都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可以从刺绣、蜡染、银饰中提炼出来,加以突破创新,融入当代文化,设计运用到U盘、钥匙扣,手机外壳、杯子、抱枕等各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上,集实用性与纪念性于一体,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旅游工艺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并最终为研究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和开发开启广阔无垠的新思路。第三,设计现代时尚化。贵州旅游工艺品常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形象在旅游商品市场中展示出专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在市场中,我们经常看到苗银盛装在橱窗里待售,它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使许多游客对它赞不绝口,但购买量却并不高,一方面是体积过于庞大不易携带,而另一方面则是时尚观感和设计美感落后,无法融进消费者的现代生活中去。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这种需求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消费者希望购买到能搭配自身的服饰、能融入自身生活的工艺品,美观时尚又有民族特色成为新的设计准则,这就要求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代设计师要通力合作,强化设计师在设计中对民族民间元素的再设计,优势互补,在思考手工艺产品与当下生活关系的同时也保留了珍贵的传统工艺,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对民族文化符号元素的高度提炼,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旅游工艺品。例如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设计创作的“太阳鼓”石生花系列配饰,石生花造型简约时尚,白色的银丝中镶嵌着一朵彩色的刺绣小花,这是整个饰品的精华之笔,此作品把享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与独创的苗银乱丝工艺完美结合,用苗族刺绣艳丽直接的色泽去点缀银饰自身的单纯静美,将两种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独特而美观,让消费者在苗族千年的工艺中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