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38:21

苗族范文篇1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历史悠久,芦笙是苗族使用最广泛、最富特色的传统乐器。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音色明亮浑厚,可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每当年节吉日、婚嫁之时,或盖房起屋、贵客临门,甚至年轻人谈情说爱,苗族人民都要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故自古就有“苗族不离笙”之说。芦笙一般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一般装有笙管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芦笙有型号大小,即笙管长短之分。小的仅十几厘米,大的可达三四米左右。现在经过改进,笙管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论文。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金色的秋天,是苗家制作芦笙的大好时节。每到此时,苗族小伙子便从山上砍回金黄的笙竹,开始削竹、制簧、安箍。于是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芦笙随着一代新的芦笙手制造出来,并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曲调,引来姑娘的笑声和青睐。通过它能使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月明风清的时候,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和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关于芦笙舞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舞的形式也有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大,芦笙队伍的演奏气势磅礴,动人心魄。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长,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不同风格的芦笙艺术,汇聚成一朵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吹奏表演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千百年来,芦笙在苗族人民中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把苗族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苗族人民用芦笙来庆祝劳动丰收,鼓舞人们奋进,寄托了美好的人生理想。

苗族范文篇2

纹饰之美具有秩序的的美感,也就是排列相对有序,装饰性强,统一之中又有变化。我国苗族少数民族之所以拥有如此绚丽多姿,又如此引人注目的艺术文化,很大程度上起决于苗族人民拥有大量丰富多彩的纹饰造型。在苗族人的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等使用的装饰图案画面常常都呈现各种不同的装饰纹样形态。在苗族装饰文化中,很容易见到结构上相同而因纹饰不同、装饰部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的纹饰服饰款式的例证。苗族人民在创作他们喜爱的纹饰方面充分体现了他们自由思维的空间和细微的写实技巧。维多利亚的秘密发展到现在,拥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内衣展示对称美效果,如果再加上从浓郁的民族艺术元素风中提取出来的经典纹饰,相信可以将内衣展示的装饰美加以多层面提升。

蝴蝶的纹饰对称蝴蝶,简称蝶。《本草纲目蛱蝶》:“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它们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对称是苗族纹饰遵守的一条美学原则,也是人类不同民族装饰纹样构图普通遵循的原则。格罗塞说:“身体大的对称形式,使他不能不做对称的装饰。”在苗族服饰中蝴蝶对称的图案一经临摹成型并在传承中渐渐远离实物,觉醒到蝴蝶对称的美感,然后传承、发展和完善它,并大量的运用。蝴蝶对称纹样是苗族使用最广,也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维多利亚的秘密舞台秀就是运用蝴蝶形态图案临摹数量最大的。2011年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第一场AgeofElegance复古风潮的古典芭蕾主题,就充分发掘了蝴蝶的精致对称典雅之风。在苗族纹饰中,蝴蝶对称的图案部分使用在衣服的裤腿、袖边、腰带、衣肩等部位进行挑花或者刺绣,2006年的维多利亚的秘密舞台秀展出了大部分价值不菲的“梦幻蝴蝶文胸”,像维多利亚的秘密品牌这样极富装饰意味的的设计方向是完全可以借鉴苗族丰富的蝴蝶图案的多角度多部位的装饰手法的。另外以苗族蝴蝶妈妈为主题的不同造型:人面人身蝶翅造型;人面、头戴银冠、蝶身蝶翅:长有长长羽尾的造型;人面人首,人手人足,背后长双翅如天使一般的造型;蝶身鸟足造型等等。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上,模特穿戴的巨型天使翅膀,以及其他不同造型、不同装饰大小的蝴蝶姿态的造型即使已经非常多彩,但与苗族丰富的蝴蝶造型形态相比,都还差苗族千变万化的独特蝴蝶装饰造型一筹了。

装饰的节奏人类文明所使用的纹饰可以由深而浅,形状可以由大而小等渐层的韵律,形成了线条、色彩等具规则性重复的反复的韵律,以及衣物上的飘带等飘垂的韵律,都是设计上常用的手法。节奏同样是在苗族的纹饰中随处可见并广泛被运用的另一美学原则。法国人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节奏的本质形象,是某一个特别单位的有规律的重复;无论一种声音,一种动作,以及现在所说的一种图形,都是的,然而节奏的单位并不一定要严格意义的一个单位;就是几种元素合起来,也可以称他为单位,只要一个单位的作用的都可以算在内。”维多利亚的秘密品牌的内衣舞台展示在节奏语言的运用上非常看重,内衣装饰上的韵律时常强调规律的反复,而表现出柔和的女性独有的动感。而在苗族的纹饰中,不论是刺绣、挑花、蜡染和织锦等各种技法完成的画面,都是若干纹饰母题单位甚至若干纹样元素的重复出现,裙摆上牵手的舞人,衣背上连续不断的的旋涡纹、几何纹、银簪上的骏马纹图等等。从头饰、裙饰还有衣饰,围腰甚至鞋履,完全形成了一个仿佛永不停息的运动过程,传达出强烈的节奏快感。总之不管是在美国星光闪耀的内衣展示台上,还是中国西南边陲乡村苗族村寨里,人类共同感受的纹饰的魅力、节奏快感更多的是体现在由风格划一的着装个体组合成非组织的统一,犹如不同音调的音符,旋律委婉悦动,极富强烈感染力。

苗族范文篇3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年7月7日至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范文篇4

一、湘西苗族音乐保护进程

湘西苗族音乐紧紧依附于苗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苗族个性、苗族审美习惯几千年积累的“活”的显现。它通过人本身这一载体,以节奏、形体、服饰和唱腔等为表现手段,身口相传,代代继承。然而,“活”的文化如果脱离其固有的生存环境,其生命力就会逐渐枯竭。

湘西苗族文化遗产与苗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于湘西苗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也经历了从自觉到主动的阶段。早在18、19世纪时,语言学者、民俗学家及人类学家曾试图记载世界上的口头文化传统。192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萨维那出版了《苗族史》,对湘西苗族音乐的形式、内容与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和记载,也对湘西苗族音乐与其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略有探索。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对湘西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了抢救、挖掘、整理,组织人员分别采取笔记、画图、记谱、录音、照相等方法认真记录各种不同的曲目,以及有特点的唱腔、表演技术、服装、道具等,并把老艺人独特的表演技术、经验及他们所了解的史料记录、学习、整理或者拍摄下来。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苗族古歌历来由苗族人口传身授,而在50年代,整理出版了苗族古歌的苗文文本,有节选本也有全本。到了70年代,由于的影响,湘西音乐文化研究保护被迫中断。

20世纪下半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沟通、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非物质文艺遗产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有目的地开展了多项计划,并通过了相关文件,并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进入21世纪,在中国政府主导,文化界人士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湘西苗族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007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湘西自治州文化局制定的《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施方案》通过州人民政府同意,向全州公布,全面推进了湘西自治州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工作。

2010年11月26日,中国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举行。这标志着湘西民族文化的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上可见,在1990年以前,湘西苗族音乐的保护一直游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外,进入21世纪之后,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开始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并有长足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音乐的保护手段

(一)明确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的工作目标

要做好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首先要明确保护的总体工作目标,即湘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第一,基于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应当在时间上进行把握,争取在5年内,在湘西地区建立初步的湘西音乐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其内容大致包括工作组织机制、经费筹集发放机制、政策制度建设机制、推广宣传机制;第二,应当清查、编订湘西音乐遗产保护名录,建立遗产名录体系,对各类型的湘西音乐分门别类,建立湘西音乐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和网站,争取国家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第三,要抢救珍贵湘西音乐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建设湘西音乐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保护传人、保护村寨,建设分级保护体系,拍摄和制作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像制品和相关图书。

(二)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2001年5月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第一批19个代表作名单之中,2003年11月我国的古琴艺术又名列第二批28个代表作名单之中。2003年10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自始至终积极参与了《公约》制定工作的全部过程。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然而,湘西苗族音乐遗产保护工作步伐还较为缓慢,与国内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完成。我们不仅要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有利时机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更应当从湘西苗族音乐这一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出发,寻找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结合点,在保护民族音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湘西苗族音乐的前景,不但使湘西苗族音乐焕发生命活力,更重要的是使湘西苗族音乐得以传承。

苗族范文篇5

唐末宋初,苗族先民陆续迁徙到广西大苗山地区。融水苗族服饰在几百年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既有其历史性的继承,又有其革新和创造,融入了各时代的气息。融水苗族传统服饰是在继承宋代服饰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至清代服装样式的发展趋势是由古朴转向华美。在融水苗族服饰的演变过程中,男装的变化明显而快速,与男子外出接触外界有很大关系。苗族的男装从左衽变为汉族惯用的对襟盘扣,且融合中山装四袋形制,可见民国时期汉族服饰文化对融水男装影响之大。融水苗族的女装从清代之后变化很少,这与女子较少接受教育有关,生活方式不变,使苗族女装一直保留了古代的遗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融水苗族服饰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服饰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增强,传统服饰技艺的保护传承面临困境。但另一方面服饰以其与现代生活理念相吻合的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功能在新的生态环境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依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融水苗族自治县通过举办各种苗族的节会,不仅使服饰文化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使传统苗族服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融水苗族服饰文化创意产业

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在1999年的高级时装会上就已经将苗族服饰与欧洲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图1)。设计作品在色彩上强调深蓝与白色的对比,以中国精美的传统刺绣、镶、滚工艺,结合苗族双龙戏珠银项圈,以及与西方拉夫领非常相像的褶皱纹银项圈,西式露胸过膝的A型Bubble长裙,拿破仑时期毛绒的军帽造型,加上模特手上多个银戒指的呼应,勾勒出来自苗族服饰元素的典雅与高贵。2010比利时Europalia文化节的中国年主题,欧洲艺术家将苗族的刺绣和意大利的镶珠(Perlage)工艺相结合,创作了雕塑———盛装的苗族少女。雕塑中少女头戴贵州六枝梭嘎长角苗的巨大头饰,身穿银衣和百鸟衣裙,彰显出国外艺术家对苗族服饰综合的了理解和创造。AlexanderMc-queen(亚历山大•马克奎恩)在2008春夏巴黎时装周上,以苗族服饰的头饰结合现代时装设计,头饰是图11999年约翰•加利亚诺的设计作品(图片来源Couturetheultimatefashion&beautyguideforwomenautumn/winter1998-99P361)完全的西江苗族服饰的头饰,服装款式略带军服严谨结构,面料的肌理和构成体现出服饰的厚重,这与苗族崇尚银饰的重量感相呼应,体现出苗族服饰的文化魅力所在(图2)。国内的设计师也吸取苗族服饰元素进行再创造的设计。如NE•TIGER2008年图2亚历山大•马克奎恩2008春夏设计作品(图片来源http://eladies.sina.com.cn/fa/2010/0212/1342970365.shtml)的高级定制华服系列中,灵感来自中国汉代的金缕玉衣与苗族“凤鸟纹银衣”的金属银片结合的高级女装,彰显中国华服的精华(图3),苗族的银饰的光泽在服装中变成了金光闪闪,与中国红的长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的大好局面。郭培为宋祖英鸟巢音乐会设计的“苗族”服装(图4),表现宋祖英的民族情结;2009年1月3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洲婚纱服装会上,林雪飞女士将苗族锡绣与礼服巧妙结合。由此可见,苗族服饰备受众人喜爱,其身上有源源不断的开发价值。图32008NE•TIGER的华服设计作品融水苗族服饰反映了融水苗族人民独特的民族信仰与民族审美情感,折射出民众对幸福美好的憧憬向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出特定区域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所有凝聚在苗族服饰身上的文化要素,都可以转化为创意产业的生产要素,通过艺术品、影视、动画、甚至游戏软件等载体表现出来。如苗族服饰的纹样寓意、款型、制作工艺以及所承载的民间传说、民族信仰、民族审美文化等等外在的和内在的东西,都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开发。苗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较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融水苗族服饰的创意产业应该以个性化的时尚消费和体验式消费为卖点,从创意—设计—作品—商品的创作、体验和满足过程。要在当地培养一大批创意产品消费者,使之逐渐从“窄众”群体扩大到“平价式时尚”的大众群体。1.苗族服饰的纹样以及其他民艺品物中的民族传统元素加以分解和重构将民族元素运用到各种实用生活用品如T恤、布艺装饰、陶瓷、玻璃制品、灯具等设计制造中,采用现代时尚的设计手法,使民族文化元素与东西方艺术结合,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可分为不同档次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将苗族服饰的民族元素体现在具体实物中,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在灯具的设计中,图5将融水苗族刺绣的主体纹样,结合现代激光的工艺手法,将传统的苗族服饰纹样融会于现代简单几何形灯具当中,几何的柱体象征着融水苗族的图腾柱,与灯具的灯光结合,透过苗族纹样的镂空,向外散发着民族神性的光芒。在服装设计当中,以融水苗族服饰中亮布的制作为灵感,从亮布的染、洗、捶打和晾晒工艺链结合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龙纹,以及对融水苗族传统的裤子结构的解构,和百褶裙工艺的运用等等,与2011年服装流行款式结合,运用传统的亮布制作出一系列现代服装(图6)。2.运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手法开发仿传统类服饰产品在服饰创意产业中,开发融水旅游纪念服饰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虽然苗族旅游资源丰富,但中外游客在各个景点都难以买到有价值的旅游纪念服饰产品,在考察了诸多苗族旅游景点,包括融水元宝山旅游区,其服饰纪念品大多存在做工粗糙、款式落后的缺点。因此,我们可以开发出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制作精巧的旅游纪念系列服饰产品。图7融水苗族服饰再设计的纹样提取(笔者设计)在融水,苗族服饰的使用者多半为村寨妇女或民族民间表演团体,除少数老年人习惯平时穿用外,其他人群穿着时间大多是过节、婚庆等活动,服饰使用率较低。其原因在于传统的苗族服饰制作的手工制作费时费力,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市场也就不可能扩大,即使是市场有需求也难以满足。笔者认为,在商品化社会,如果完全把苗族服饰图8融水苗族服饰设计后与设计前比较(笔者设计)视为商品来重新设计,改善服装的服用性能,更人性化和规范化。以下为融水苗族服装的仿传统类设计案例:(1)服装主体纹样选择典型化、标识化。在选择有代表特征的服饰元素时,可从其刺绣和织锦纹样入手,其特征元素之一为螃蟹花,此纹样为融水地域苗族特色纹样,此纹样有花的造型,螃蟹的眼睛和八只脚的造型,采用此纹样与蝴蝶纹结合成服饰图案中的主体纹样之一,图案的摆放位置与百鸟衣刺绣装饰位置一致。特征元素之二,则为织锦中的菱格纹,将其打散、重构,与渐变条形纹结合,作为服装中主体纹样之二,装饰衣摆和袖口。(2)服装工艺定位简单化、时尚化。从融水苗族服饰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刺绣迟早是会被机绣所代替的,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或者30年,或者50年。因此,笔者进行设计时主要以印染为主。在印染的基础上,再进行手工钉珠装饰,这更适合于批量生产,同时,为喜欢手工艺装饰的爱好者提供DIY的基础。(3)服装面料定位高端化。从融水苗族服饰的历史上看,被使用最广泛的是苎麻、棉,这是服装日常劳作使用所需要的,融水苗族服饰未来舞台化、礼服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使服装的面料发生巨大改变。作为礼服的定位,笔者认为缎面真丝更显服装的档次。(4)服装款式、色彩定位经典化。融水苗族服装女装款型在近百年时间内改变甚少,即便是在社会变革时期也保持款式的恒定,因此,在服饰的设计上必须保留其原有款式作为苗族“根”性文化的体现。色彩保持融水苗族服饰的主色调,色彩更趋于灰雅。色彩的鲜艳会使服饰的品位和档次降低。融水的苗族属于黑苗的一种,服装的整体色彩偏暗是符合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审美的,因此通过高品位色彩的重构服饰图案,让服饰既符合苗族尚“五色”衣的习俗,同时又彰显服饰的优雅和品质。融水苗族服装采用与他们原来亮布同色的真丝面料,缎面真丝其柔和的光泽,是符合苗族对布料外观的需求的。在服装上采用了他们非常熟悉的民族图案———螃蟹花,作为图案的重点,与他们织锦中的菱格纹结合。这两种纹样都是融水最具特色的纹样,都是苗族人最喜欢的纹饰,因此纹样在保留特征后进行重构。3.将民艺物品进行图案化与符号化处理,开发服饰旅游纪念产品融水最有特色的民艺物品就是“芒篙”的面具,这种面具流传在融水的安陲、安太、香粉的坡会上。“芒篙”是一种人物造型,是苗族崇拜的娱乐神。“芒篙”的形象是真人扮演,其扮演者是寨老商议推选出来的有威信、人品正直、乐于助人、身体健壮的苗族男性青壮年担当。“芒篙”的着装为全身扎满芒草或松枝、杉枝,包得严严实实,脸上戴面具,面具用杉木或其他木料制作,手脚以稻草灰或锅灰涂成黑色。如果说“芒篙”面具图案化是提供一个民族文化抽取和组合的过程,那么“芒篙”面具的符号化则是将这种文化提升到一个简洁、概括的过程,符号化会让“芒篙”面具更加概念化和市场化。图9旅游纪念品T恤设计(笔者设计)将“芒篙”的面具收集分析进行图案化处理。“芒篙”的面具有几大特点:一是鼻子大,不论是公“芒篙”还是母芒篙,鼻子大是一大共同的特色,二是“芒篙”面具比较凶狠,神秘色彩浓重,三是“芒篙”面具都喜欢有一些简洁粗犷的纹样装饰线条,色彩鲜艳,醒目。依据“芒篙”的文化内涵,和苗族的信仰文化,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崇拜,进行纹样的抽象组合搭配,体现出融水苗族本土的文化特征。“芒篙”面具带有强烈的神秘感,让人对它浮想联翩,故对面具的标志设计则是把“芒篙”面具面部去掉,这与老子的哲学“道生一、一生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生于无”不谋而合。“无”则代表可以想象一切,因此面具的空白、空灵表达了人们心目中的种种想象。文字部分是“芒篙”的字体,字体以方形为基本型,与面具呼应,文字主要在“篙”字上做文章。“篙”字是竹字头,而笔者的设计是“高”字加了个牛角。牛是农耕文化的象征,牛是苗族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牛角代表着融水苗族的勤劳勇敢,是苗族努力上进、发愤图强的精神的象征。“芒篙”面具的标志和抽象纹样可运用在融水的旅游服饰纪念品上。

苗族范文篇6

关键词: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是远古时代“三苗”的后人,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位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的七个省市。其中云南的苗族人口数位居第三位,仅次于贵州和湖南,而云南的苗族主要分布在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屏边县就是位于红河州内的一个苗族自治县。屏边苗族使用川滇黔方言,属于白苗、青苗、花苗和绿苗。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要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芦笙,就有芦笙文化,这一点在屏边苗族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源远流长

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人民的口头传承的文化来看,芦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关于屏边苗族芦笙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两位老人仅有一个孩子,他对老人十分孝顺,父母为其取名孝子。一日老母病故,乡亲们要分享老母的肉,孝子不肯,哭声惊动了天上的王母。于是,王母送给孝子柱子一根,吩咐他制成芦笙,再宰一头牛,将牛皮制成鼓,一边吹芦笙,一边请人击鼓,乡亲们分享牛肉后,将其母抬到山上安葬。从此,苗家人学会了做芦笙。

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苗族芦笙的记载。《宋史·西南夷》中记载:“诸夷进贡方物……一人吹瓢笙……”可见,宋元时期芦笙乐器已经是“蛮夷”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南诏野史》载:“男吹芦笙,女弹口琴,唱和相说,即为夫妇。”清田雯蒙斋《黔书》载:“每岁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于前以为导,女振铃以应之,连袂把臂,宛转盘旋,各有行列。”《续云南通志》载:“婚姻不先通媒妁,每于岁正择地树芭蕉一株,集群少吹芦笙,月下婆娑歌舞,各择所配名曰‘扎山’。”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对芦笙的记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除此以外,在屏边苗族的婚俗、祭祀等活动中都能见到芦笙的身影。

由此可见,芦笙文化自古就与屏边苗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它随着屏边苗族的繁衍而代代流传,已经成为屏边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重要地位

哪里有芦笙哪里就有苗族,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经历史的沉淀和一方水土的孕育,已经凝聚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在当地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第一,在喜庆节日、恋爱、祭祀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芦笙,离不开芦笙舞。

在苗族的重大节日中,必吹芦笙。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初六是苗族的“花山节”,也称为“踩花山”,是苗族最重要的节日。节日开始身着鲜艳服装的男男女女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欢度节日。第一天,主办人准备一些酒放在花竿下面,芦笙师傅先吹响芦笙,围绕花竿跳三圈,主办人祈祷后,宣布节日开始。可见芦笙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节日期间,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赛芦笙”。小伙子们吹起芦笙,跳起优美的芦笙舞,博得周围姑娘们的欢心。除了在节日期间,小伙子还会到心爱的姑娘家对面吹奏芦笙来表达心意。可见,芦笙也是苗家男女的媒人。

屏边苗族在祭祀的时候对芦笙的使用最多,并且有专门的调子,而且学习和使用的时候也特别讲究,专门用于祭祀的调子不能在家学习,不能向家人学习,而需要到外面向其他的芦笙师傅学习。例如《入棺调》《指路调》等等,都是祭祀调。吹奏祭祀的调子有一个完整的套路,根据演奏时间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天黑调子(时间为天黑到晚上十点,其中包括晚饭调子)、半夜调子(凌点到凌晨两点)、鸡叫调子(凌晨三点到凌晨六点)、天亮调子(凌晨六点到早上九点,其中包括早饭调子)、中午饭调子(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二点)、散调又称玩耍调(中午十二点到天黑)。在这些调子当中有一部分只能在祭祀活动的过程中演奏,为起始调,它是在吹奏整个套曲之前所吹奏的调子,为固定调子。不同的芦笙师傅吹奏,个别地方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框架是一样的。套曲的下面配有词,内容大意是怀念死去的人,诉说死者生前的是非好坏以及家人和朋友对他的怀念。

第二,吹芦笙和跳芦笙舞是芦笙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吹芦笙必跳芦笙舞”,乐、舞、唱的结合使得芦笙和芦笙舞密不可分。芦笙师傅一般不仅仅会吹芦笙而且还要会跳芦笙舞、会唱芦笙套曲。“蒙施”(青苗)、“蒙卑”(花苗)、“蒙楼”(白苗)吹的曲调各异,但是内容和舞蹈动作大多一致。它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祭礼性舞,包括《引子》《开门舞》《入棺舞》《早饭舞》《午饭舞》《晚饭舞》《指路舞》《带路舞》《出丧舞》等十余种。

2.自娱性舞蹈,包括《三步跳》《挤斗》《玩耍舞》等。《玩耍舞》无论婚、丧还是节日都跳,以15个动作为主:高桩转步、苍蝇搓脚、施转、转座、倒立、拍脚掌、蹲让、矮桩转步、滚牛皮、拿酒喝、单腿蹲、后滚翻、松笙抬脚、龚达、双人重叠。伴奏乐器是芦笙,表演者自吹自跳,反复数遍,直到耗尽力气为止。

三、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社会作用

第一,芦笙是屏边苗族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只要芦笙一响,屏边苗族人民从四方闻风而来,大家争相吹奏芦笙、欢跳芦笙舞来表达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它所蕴藏的民族智慧和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文化艺术的精神力量,使得人们之间更加和睦,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第二,芦笙文化在国内外社会文化交流中充当了领军人物。在云南的艺术团体中有“三山一江”的说法,“三山”中就有屏边的大围山,所指的就是屏边歌舞团,它主要以发展和弘扬苗族文化为特色,芦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该团创作的作品《芦笙欢歌》荣获省级和州级多项大奖,并多次到美国、荷兰等国家演出访问,受到好评。他们将芦笙文化带到了国际舞台,宣扬了民族文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世界民族的大融合中,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正在以它特有的风格和魅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滇西南民族文化沃土上,它将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继续散发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苗族范文篇7

1.1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苗族诞生已有五千多年,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最早记录于《尚书》,里面有记载“三苗”“有苗”“苗民”等不同的称呼。苗族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并且由于不断的迁移,以及和苗族各支系的不断融合,使得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此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伴随着苗族人民生活生产,不断的实践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

1.2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

贵州境内生活着约全国一半的苗族人口,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较常见的有:赛龙舟、斗牛、斗鸡、秋千、八人秋、打花棍、打麻由等。在研究中,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及文献资料法,发现大多把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三大类,其中范围最广的是把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舞蹈类、传统体育竞技类和游戏娱乐类三大类别。舞蹈类,如芦笙舞、钢鼓舞、板凳舞、踩堂舞、鼓舞、接龙舞、跳仙舞、接香舞、花鼓舞等;传统体育竞技类,如赛龙舟、苗族斗马、舞龙、舞狮、射弩、摔跤、苗拳、苗族武术、苗族气功等;游戏娱乐类,如八人秋、扳手劲、登山、打毽、爬花杆、打棉球、打板凳、走竹竿、赛陀螺、弹子、斗鸡、斗牛等。[1]

1.3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贵州有三个苗族自治州,分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有十一个苗族自治县,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2]由于苗族人口分散在贵州的各个地方,所以贵州苗族人口聚居地总体上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贵州苗族的分支较多,导致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世代繁衍下发展而来,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其中舞蹈类的项目大多出现在节庆、祭祀中,能够起到配合苗族传统文化开展的作用,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吸引其他群众共同参与,以及更好的宣传苗族传统文化。传统体育竞技类的项目大多出现在苗族的节日中,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以及在开展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约束,具有很强的技能和技巧性。游戏娱乐类活动大多都是出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时间和地点没有太大的约束性,也是开展最多的活动类型。同时,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呈现出本土性的特点。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随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而发展起来的,是贴近当地的苗族居民。如斗牛,是指让两头水牯牛互相用角相抵以决胜负的活动。[3]斗牛文化在贵州的苗族中广泛存在,但是最为有特色的当属黔东南的斗牛文化,在黔东南州的大部分苗寨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斗牛场,每逢苗年或斗牛节时,在斗牛场会聚积成千上万的人来进行观赏,场面甚是壮观。又如剑河县苗族在水中举行的水鼓舞,是当地的居民,在鼓声中翩翩起舞,并且相互之间进行“打泥巴战”。

2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2.1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苗族的发展可以从炎黄传说时代开始追溯,苗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并且衍生出了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贵州苗族几乎含括了所有的苗族支系,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支系都有自己一部分不同于其他支系的苗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开始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发展,传统的体育项目也逐渐开始浮现在大众的眼前,并且部分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广为人知,如斗牛、芦笙舞等。在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也渐渐的融入了一部分其他新兴的体育项目,如在黔东南盛行乡村篮球。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而来,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不断的进行检验,从而更好的发展与完善自身的苗族体育文化。

2.2地区与地区的融合

随着苗族生活发展的需要,苗族文化也伴随着苗族居民的外出打工,以及婚嫁等,逐渐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4]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加强,这对于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贵州苗族体育文化与其他省份的苗族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与融合发展,同样也使得分布在贵州各区县的苗族体育文化可以得到相互的借鉴,并且取其精华融入到自己地区的体育文化当中去。贵州苗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乡土性和交往性,在地区与地区的融合当中,也凸显了自己浓厚的历史底蕴,使得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百花齐放的时代,能够拥有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自身特点。在苗族体育文化不断的融合过程中,使得各地区的苗族体育文化能够更好的得到提升与升华,从而推动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开发与保护的抉择

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外界接触,而如何在这个大时代既要宣传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又要保护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苗族斗牛、苗族斗马、苗族气功、苗族龙舟等等,都在它们名字前面冠以了苗族二字,可见它是具有苗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它与传统体育文化大径相同,但是又存在着差距,它是赋有苗族文化的,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舞龙舞狮、赛龙舟等项目的兴起,为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守本心,在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上,融入到社会中,从而在世界上展现自己的苗族特色。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盛行,可以向外人更好的展现具有苗族特色的体育舞蹈和服装道具,从而表现出苗族文化自身的特质,表现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魅力所在。如果只是为了发展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失去了苗族自身文化的特色和风俗习惯,那就失去了它自身独特魅力,反而得不偿失。

3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建设

3.1加大对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规范

注意深入探究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资源,[5]苗族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形式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因为贵州苗族聚居地大多位于较为封闭的地区,与外界的联络较少,所以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有部分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处于被消散的边缘。随着信息化的传播,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逐渐走向大众,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使得部分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可能会迷失、异化、甚至自我消亡在外界文化中。[6]而且部分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没有进行文字记载,只存在与民间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为了保护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加大开发与规范,需要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记载下来。并且对于一些规则、要求不规范的,应该根据该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完善其规则制度,使其符合不同于其他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苗族文化特色。

3.2加强对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文化保护

无论是对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开发与规范,都需要对其内部核心文化进行保护。只有在保护了核心文化之后,才能使得在之后的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能展现出属于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风采。在现代社会下,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在此过程中如果不稍加注意,可能会影响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核心。并且在推广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部分要求进行修改,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发展中去,并且能更好的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对自己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核心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一味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而丢掉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要素。这不仅会影响到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也会使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消散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的保护,使之能够在现代化发展中,即可以符合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民族风采。

3.3多方面拓展贵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

苗族范文篇8

一、苗族服饰的发展

苗族服饰的形成、分布及其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远古到现代,种类款式纷繁复杂,但却共同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特点。最初,苗族先民利用自然草木或猎获的兽皮作为服装的材料来制作服饰,如:草衣、兽皮衣等,少数苗族地区仍在使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苗族服饰逐渐采用棉、丝作为主要材料,并将刺绣、纺织、缬染、银饰等工艺装饰于服装,使苗族服饰愈发精美绝伦。“一山之隔,习俗殊异”,不同款式的苗族服饰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居住环境。居住在高山上的苗族村寨、居住在水边的苗族村寨和居住在深山里的苗族村寨,其服饰衣料质地、款式结构、花饰风格就迥然不同。高原上的草木花果,森林中的鸟兽虫鱼等自然元素均被苗族人民镌刻在精美的服饰上,体现了不同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环境中苗族人民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在一定范围内凝聚了民族的感情,保存了民族的文化,传承了民族的历史。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服饰不同的实际需要和苗族传统习俗规定,苗族服饰不仅各支系存在差异,就是同一支系中的成人、孩童、男装、女装、婚前、婚后,其服饰都不尽相同。如今,苗族的服饰款式就多达200多种。

二、什么是“盘瓠”

(一)苗族服饰纹案中的盘瓠形象

在种类繁多且浩如烟海的苗族服饰之中,你会发现有许多“似狗非狗”或以“狗”为主要造型的动物图案,这就是盘瓠形象图案,这种图案被广泛地运用在苗族服饰艺术之中。如在贵州台江等地的苗族服饰中有许多“狗”的形象,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重点绣一个硕大的狗头形象,有的绣几个狗的全身像,还有许多狗的变形形象,如人头狗身、狗头蛇身、龙头狗身等等。这些众多的盘瓠形象大量出现在苗族的服饰之上,尤其是出现在盛装之上,其代表的意义就不寻常了。苗族妇女往往将某种崇拜意识转化为象征意义的纹饰符号描绘在服饰之上,比如,苗族服饰上的龙纹、鱼纹、鸟纹、牛纹、蝴蝶纹、枫香树纹、盘瓠纹等,这些纹饰是否与苗族有着怎样一种渊源关系?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二)关于“盘瓠”的历史记载和传说

苗族在历史上曾有过犬图腾崇拜的记载。据《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万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古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王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立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阑,言语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予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归。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獺皮。其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三)苗族关于“盘瓠”的神话传说

此外,诸如此类“神母犬父”的神话传说在今黔东北铜仁、松桃,川东南和湖南湘西等地尚流传着,其故事情节与《后汉书》中的记载却颇为相似。如贵州台江等地民间传说:古老的时候,有一个苗王,遭到凶猛敌人的攻打。朝中没有一个人能抵挡。苗王把他的文武大臣叫来商量说,谁能把敌人的头领杀了,就把女儿嫁给他。结果还是没有人能够战胜。不久,苗王的脸上忽然长了个肉瘤,掉下来变成了—条龙狗。一天龙狗把那个敌将的头衔了来,苗王见了敌将的人头反倒没了主张,众文臣武将谁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苗王的姑娘自己出来说:“只要我爹的天下太平,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我的命。”她觉得住在家里不好意思,就跟着龙狗顺河向西方走了。后来他们在洞中生下了六男六女,自相为夫妻,繁衍着子孙。

三、苗族盘瓠崇拜

(一)苗族盘瓠崇拜体现的生殖意识

无论是《后汉书》中关于盘瓠的记载,还是自今仍然保留在苗族服饰纹案中的盘瓠形象,以及流传于苗族地区关于盘瓠的神话传说,都共同反映出苗族先民的原始图腾崇拜———盘瓠崇拜,即犬图腾崇拜。有学者认为,盘瓠神话的产生,早于蚩尤、三苗的传说。按其产生的年代,盘瓠神话应是原始母系社会或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盘瓠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本氏族起源的认识,是本氏族人们的一种共同心理状态。[3]据苗族学者龙海清考订,“盘瓠”一词本来是指有交媾关系的男女双方或夫妻的称谓。只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产生后,盘瓠才变成一种男性符号。苗绣中人驭龙狗图案就隐蔽地表达了这种旨在生殖的交媾意识,盘瓠神话里生六男六女的内容亦明白地昭示了这点。可见,苗族先民对盘瓠的崇拜,是生殖崇拜,体现了苗族祖先的生命意识,这是在原始社会劳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自然状态中和以母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结构状态下形成的关于自身起源的一种朦胧的意识形态。

(二)苗族盘瓠崇拜体现的祖先崇拜意识

“苗族服饰是人类原始阶段的民间艺术传承,其服饰的纹样反映的内容,大都是人类曾经历过的渔猎时代及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动物为主题纹样,这是原始氏族时代群婚的一种反映,苗家妇女把它绣在服饰上,应该说是对祖先的敬仰、缅怀和崇拜。”[4]《苗族古歌》又称《苗族史诗》,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史诗。叙述了苗族先民从开天辟地到铸造日月,从万物繁衍到洪水滔天,从兄妹结婚到溯河西迁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苗族古歌》分为“开天辟地”、“枫木歌”、“蝴蝶歌”、“洪水滔天”、“溯河西迁”五个篇章,其中就讲到:“风生雾、雾生云,云生雨。落到地上长出了枫树。枫树长大后,引来两只鸟雀在枝头鸣叫。鸟雀的鸣叫声惹怒了树下的女神。女神将枫树砍倒后,树心化作一只蝴蝶。蝴蝶有一次和水上的泡沫“游方”(即恋爱)后怀孕生下了十二个蛋,由脊宇鸟艰难孵化了十二年。最终孵出姜央(人)、雷公、龙王、象、牛、羊、鸡、蛇、蜈蚣、山猫、虎、狗共十二兄弟。被苗家尊称为十二古祖神。”可见,“狗”也即是作为“苗家十二古祖神”之一而备受苗族人民的尊崇,对“狗”的崇拜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在《苗族古歌》中也记述了人类在遭遇洪水之后“狗”为人类寻来稻种以及在苗族迁徙过程中为其指引方向的故事。每年苗族的吃新节就是为了纪念“狗”对于人类的贡献。苗族崇拜盘瓠,也就是崇拜自己的祖先。

苗族范文篇9

苗鼓是苗家供奉的圣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征。据说远古时代,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大迁徒的路上,无论丢掉什么东西,都会保留着一面鼓……,苗家每逢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决策,一定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吃牛合鼓”仪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系或部落。百面鼓齐响,象征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地势险峻、贫瘠的山区,过着自耕而食、自织布衣的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劳作之余的人们为了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苗族鼓舞”艺术。苗族鼓舞为自娱性群众舞蹈,所以舞蹈动作大多都与生产劳动和巫术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如收割打谷、耕种插秧、纶麻织锦等。有些舞蹈动作则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习性编创出来的,如黄牛摆尾、大鹏展翅、公鸡啄米等动作。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雪花盖顶”、“懒姑挑水”、“打四方”等。这些舞蹈动作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生活的原形和动态,既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生活的喜悦之情又体现了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鼓舞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画面的再现,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1]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同胞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的作用再也不是驱逐猛兽或是召唤同胞作战,然而苗家人却依旧承继并发扬了它团结民众、凝聚人心的艺术魅力。苗家爱鼓,村村寨寨,苗鼓随处可见,鼓声处处可闻。苗家人从学说话时起,就学会了唱苗歌;从学走路时起,就学会了打苗鼓。苗家“无鼓不节,无鼓不庆”,并且“惜鼓如金、爱鼓如命、敬鼓如神”。以至世界各地,凡有苗胞集聚的地方,也都依旧保持着打苗鼓的习惯。湘西苗族鼓舞发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等。、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

苗族鼓舞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其表演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双、四人鼓舞等,共有六六三十六套鼓路。表演时先将牛皮大鼓放置于木架之上,表演者手拿鼓槌,一个人在鼓的正面表演,一个人敲击鼓边伴奏。表演者的鼓点和伴奏者的敲边节奏要做到完全和谐。苗族鼓舞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中都有其相应的表演动作,主要分为: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模仿动物和武术拳类等四大类。生产劳动的动作如插秧、犁田、耕地、挖土、挑水等;风俗习惯的动作如洗衣、打粑粑、梳头等;武术拳类的动作如背箭、舞挡、雪花盖顶等;模仿动物的动作如狮子滚绣球、猴子挠痒、上树、打包谷等,最后再由这些元素动作组成不同类型的套路。如“花鼓舞”动作有美女照镜、梳头、狮子流球、打粑粑等动作,在表演《踩鼓舞》中的“调年鼓舞”时,双手自然地左右摆动,动作有做种地、纺线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花鼓舞和猴儿鼓舞。苗族花鼓一般由女子表演,表演时边打边跳,沉稳中透着灵气,舞姿刚劲豪放、恣肆昂扬,鼓点振人心魂,让人热血沸腾!既是心声的流露、情感的喧泄,又是苗家神韵之所在,苗家文化之精髓。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基本动作与步伐

湘西苗族鼓舞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都是由脚下的基本步伐与上身的基本击鼓动作组成。其基本步伐一般有四种:

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来回交叉替换,舞蹈表演生活、生产劳动中的动作,如种地插秧、挑谷等动作;

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这种步伐为女子鼓舞的动作,柔软优美,动作幅度小。

3.滚翻身法。即打鼓的时侯身体随着鼓点翻滚,方向各异,旋转打鼓,动作变化多端、动作轻快灵敏。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舞蹈动作干净有力,变幻无常,表演时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以武术动作为主,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湘西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也是通过鼓舞形式体现出来,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民俗文化,成为苗族史上最绚烂的明珠。

(三)湘西苗族鼓舞的鼓点及打法

在湘西苗族中,鼓舞的节奏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吉首、保靖、花垣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右手打一拍,左手打两拍,打到高潮时,鼓点节奏也越来越快。而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鼓点节奏非常复杂,左手敲边鼓的节奏为2/4拍,右手却是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然后左手停,右手继续打第二拍,再是左手打第二拍与右手打第三拍一同进行。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不同的节奏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表演时动作灵活,时而风驰电掣,时而行云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打鼓和打边鼓是苗鼓演奏最突出的形式,即一人打鼓,一人打边,主奏为鼓点,伴奏为鼓边。这种相互配合的表演方式是其他民族鼓乐所没有的。

(四)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服饰

湘西苗族服饰也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苗人的着装都有着细微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服装款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基调而发展为色彩艳丽的样式,而且更接近于艺术舞台化。现代的湘西苗族男子服饰头着青花布帕一至三丈,斜十字缠带,大如斗笠。身穿花格七扣对襟布衣,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脚打青步绑腿。湘西苗族女子的服饰艳丽多彩,精美绝伦。苗家女子的圆满襟衣,过腰大而长,袖大而短,裤短筒大,裙长且宽。衣胸、袖口、裤筒、裙沿均饰以“苗绣”技艺精湛独具一格。苗家女子喜爱佩戴银饰,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有银冠、银珈、项圈、项链、手镯、戒指等。

三、湘西苗族鼓舞艺术形态的当展

(一)湘西苗族鼓舞在民俗活动中的新发展

1.苗族鼓舞适合在广场上表演,广场舞蹈最重要的特点是以简单的集体舞为主要表现手段,它的动作都源于生活,不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简单易学,湘西苗族鼓舞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表演中除了击鼓之外,任何人都能够参与其中,作为互动性要求较高的广场舞蹈,

2.苗鼓是湘西苗族的圣物,它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民族文化与信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作为湖南湘西最具特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苗鼓也赋予了湘西不可估量的旅游开发价值。由于它的表演热情、奔放、大气,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湘西地区很多风景区的表演项目。以凤凰县山江、吉首市的德夯等城市最为突出,已经形成了苗族鼓舞品牌。2003年,吉首德夯举行了首届中国(德夯)苗鼓节,其规模盛大,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大力推进了湖南湘西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二)湘西苗族鼓舞在舞台艺术中的新发展

苗族范文篇10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