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十篇

时间:2024-03-23 15:55:13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1

以精神为引领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及学校工作规划为指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精神德技并修,以“一校一品”---“厚德精工、感动丰职”为主线,深入开展“三风”建设。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着眼点,以专业为依托的职业道德为准绳,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的,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

二、 工作目标及重点:

1、把握如下学生德育核心,构建德育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报告。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实践、落实学生成长平台的使用。

(4)班级文化建设质量提升

(5)企业优秀文化教育

(6)岗前教育训练实践

(7)平安校园教育实践

(8)普法、健康心理教育实践

2、德育队伍建设提升。以“实践智慧、专业理性、教育情怀”为主题,进行班主任基本功培训比赛。

3、住宿学生安全稳定。

4、社会实践活动靓丽宣传。

三、具体建设内容和预期效果:

学生德育工作:

1、开学初强化基础德育,规范学生基本行为举止,仪容仪表、卫生整洁以良好的开端营造优美的环境,校门早上设立礼仪岗,以标准的礼仪规范、示范于每位进校的师生。创建评选示范班级,榜样带动其它班级。

2、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班级主题教育,以班为单位,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构建班级文化特色,实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

3、各年级常规教育方向:

高一年级:强化进行遵规守纪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专业素养的教育培养。

高二年级: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教育。与外联部配合做好学生的岗前的就业指导工作。

高三年级:全力以赴迎接高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价值观的教育。

4、班级日常管理八项检查评比工作:学生处专人负责,抓实、抓细、抓好。做到日检查有记录,周统计有公示,月小结发红旗。使这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达到以评促班级建设的目的。

5、学生干部和值周生工作:加强对其培训和指导,建立每两周一次例会制度。加大对值周生的培养和管理力度。

6、住宿生管理:继续落实封闭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协调管理好跨校区住宿在学生安全守纪,做好长住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安排和管理。丰富住宿学生的余业生活。

7、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8、偏常生转化:专业组长负责各专业分层次抓好偏常生的转化工作。

9、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社团工作,打造校区参观示范窗口(贾家校区)和靓丽“丰职气质”学子。

10、法制安全教育:邀请法治辅导员开展普法教育、法制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以防违法事件的发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利用集会和班校会时间,进行人身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知识等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讲座等形式,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学生给予适当的关注。多一些关心和爱护。 

德育队伍建设:

1、发挥骨干班主任的作用。拟动员区、市级骨干班主任做一个主题5-10分钟的讲座。发挥骨干班主任传帮带作用。启动班主任基本功培训。

2、规范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督导、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

3、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利用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听讲座。

4、学期末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体会交流会。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2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261-02

截至2009年底,辽宁省共设有高职院校47所。在辽宁省高职院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整合有利资源,推动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优化改革,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势在必行。

一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性别现状

笔者通过对辽宁省高职高专28所院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关于体育师资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在264名体育教师中,有男教师207人,女教师57人。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职称与学历情况

1.职称结构

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8人,两者之和占总调查人数的15.5%,与适宜比例相比约低15%。而中级职称人数较多,占总调查人数的76%以上。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协调状况,教授比例偏低,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讲师和助教为主,教授、副教授偏少,职称结构有待改善,特别是提高教授的比例,使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2.学历结构

就现阶段情况而言,纵向来看,各个高校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历,学校在引进教师方面更加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会把学历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横向比较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在向高学历方向发展上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调查显示,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162人,占所调查总人数的60%以上。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士仅2人,硕士生也比较少见,硕博研究生的比例刚刚占调查总人数的11%。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专业情况

体育教师专业结构是指体育教师队伍中所从事体育专项教学人数的比例,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这些项目的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需要。因此,培养新型项目的体育教师,拓宽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是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教学开展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的26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部主任、负责人的反应,教学能力优秀的有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5.2%,教学能力良好的有134人,占总调查人数50.8%,教学能力中等的有31人,占11.7%。总体而言,辽宁省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状况较为满意,有的学校评价甚至很高,这反映了体育教师敬业的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科研情况

1.论文、课题

在所调查的2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近三年内,体育教师364篇(见表1、2),人均1.38篇;其中,发表在部级核心期刊中的只有22篇,占调查总数的6.0%;而发表在一般期刊中的有342篇,占调查总数的94.0%。对体育教师申请课题的调查显示,近三年内总共申请课题67项。其中,部级课题只有3项,占总数的4.5%; 市校级课题47项,占总数的70.1%。

2.科研方法运用

综合来看,对于科研方法而言,辽宁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青睐于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用的最多的是文献资料法,占96.2%。而相对于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具体实践、计算才能够使用的科研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选择的人数比较少。从调查结果看,体育教师缺乏综合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所采用的科研方法还比较单调。

二、结论

1.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年轻教师数量占优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均表现为男教师远远多于女教师,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没有明显的年龄断层,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体育教师的职称、学历均有待提高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协调,教授比例偏低,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讲师和助教为主,教授、副教授偏少。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博士仅2人,硕士生也比较少见,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3.教师工作量偏高,科研水平偏低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平均授课在15节/周以上,其中课时数最高的达到每周26学时,授课量普遍偏高;科研能力偏低,主持课题少之又少,每年发表文章的也不多,科研热情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常用的科研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建议

1.保持体育教师年龄、性别的平衡

各个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实施“扩招”的实际情况增添本校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量,相应的对体育教师进行“扩招”。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之下,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中青年体育教师,尤其是女体育教师,实现体育教师数量的男女平衡和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的平衡,确保师资结构的均衡。

2.协调、优化体育教师专业结构

积极引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积极开设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运动健身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的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的需求。把握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的断层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学术交流,甚至是学科间的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周边院校的有利资源,尽力实现校际间的体育教师资源共享与专业互补。可以互相聘请本校所需要的专项体育教师,使各校体育教师担任校际兼职,各取所需,丰富各校的体育课程项目,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制订合理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能力提高的培训是建立一支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关键。制订体育教师的培训计划,实现科学的职后培训,增加体育教师知识储备,提高体育教师实践能力,拓宽体育教师获取新型知识的渠道,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学习、参观、深造,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现有体育师资的质量。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3

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能力建设重要方面,在过去五年取得重大进展。教师队伍在师德、数量、结构、“双师型”比例等方面都有所改善。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培训模式更加强调实践导向。

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各地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师德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构建了师德建设工作检查评估体系,表彰了师德标兵,组织师德报告团,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师德论坛和研讨会,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007年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召开表彰大会。799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教育部表彰的2000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共有48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有145名校长和教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9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围绕“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队伍规模稳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兼职教师引进力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数量由113.74万人,增加到122.29万人,增长8.55万人,如图1所示;专任教师数量由79.91万人,增加到87.15万人,增长近7.24万人,如图2所示;兼职教师(教育部官网使用“兼职教师”,国家统计局使用“聘请校外教师”)数量由8.99万人,增加到10.17万人,增长约1.2万人,如图3所示。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专任教师队伍中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占60%以上;兼职教师有所增加;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越来越成为教学的主导力量。

从职称结构上看,2006~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59.31%增到2010年的61.2%,增长了2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从图4来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拥有初、中级职称者占71%,高级职称占20%(副高占19%、正高占1%不到)。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依旧不高。

从专兼职结构来看,“十一五”期间,兼任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由2006年的8.9%增加到2010年的10.17%。如表2所示。

从岗位结构来看,2006~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岗位结构更加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总体不断增加,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由2006年的1%增加到2010年的3.5%。如图5所示。2006~2010年,兼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的比例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34.54%下降到2010年的22.17%;同时,专业、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65.45%增加到2010年的77.83%。如图6所示。

教师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从学历水平来看,教师学历不断提高,2006~2010年,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下学历比例由2006年的25.73%,下降到2010年的16.7%;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由2006年的74.24%上升到2010年的83.2%。如图7所示。

从双师型比例来看,2006~2010年,“双师型”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由2006年的14.26%上升到2010年的21.4%。如图8所示。

教师的来源渠道有所改善

2006~2010年专任教师录用毕业生占教师增加来源的比例逐步减少,外单位教师调入和非教师调入的比例有所增加。外单位教师调入和非教师调入两种渠道占教师增加数量的比例,由2006年的45%增加到2009年的54%。如图9所示。

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末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量严重不足

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为1809.89万人,生师比为23.43∶1;2009年在校生规模为2195.16万人,生师比为26.05∶1;2010年,中职生师比为25.69∶1。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和专任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生师比却仍然持续走高,如图10所示。

如果按《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生师比达到16∶1左右的目标计算,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数量缺口达35万人。按照最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20∶1计算,专任教师缺口在25万人。

结构亟待优化

在师资结构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双师型教师比例、学历结构、专兼职结构和职称结构。

“十一五”期间,“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整体有所提高,2010年达到21.4%,但总体上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不同省份之间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很不平衡,有些地区情况不容乐观,如山西、和甘肃等地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还不足10%。

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2010年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数84%,但仍有16%左右专任教师只有大专甚至高中学历;与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相比低12.6个百分点。另外,全国有5个省份中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不到70%,最低的青海省仅为60%。

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2009年达到60.15%,但正高职称专任教师不足1%。从2006~2010年数据显示,正高级人才还在下降,从2007年的5216人下降到2009年的5034人,专业带头人十分缺乏。

兼任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虽然逐年提高,但仍只占10%,与《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兼职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比例达到30%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专业素质需要提高

一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从2006~2009年数据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科以下学历所占比重依旧在20%左后。在各级各类教师学历结构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5.39%,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最低。

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依旧很低。“十一五”期间,在总体上85.39%学历达标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重只占总教师数的20%。这说明,职业学校教师“一强两弱”的特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亟需加强。

培养培训机制需继续完善

一是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机构奇缺。目前全国专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只有8所,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陈旧。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依旧秉承传统师范教育教师培养的范式,缺乏针对性的实践环节的专业能力训练,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这种职教教师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制度设计需进一步完善。培训主体(基地)应更加多元,让知名企业更多参与;培训对象覆盖面应更广,让农村和边远地区职业学校教师有机会参加;培训内容上应加强经济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实践教学等内容设计。

几点建议

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培养渠道单一、课程体系理论化、培养模式封闭化的局面,建立多方参与、系统培养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一是拓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渠道,改变单一的师资培养体系。由过去的师范大学培养为主机制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地方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培养机制;文化课教师从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遴选,专业课教师应更多从企业行业中有实践经验专业人才或具有行业企业等工作经历的人中遴选。

二是创新职教教师培养模式,构建“实践为导向”的多方参与、灵活多样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要参照职业学校学生培养开展专业教师的培养,专业教师培养要有专业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教学实习,专业教师要深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岗位学习锻炼,要创新性使用和引进“3.5+0.5”、“3+1”、“3+2”等教师教育模式。

三是建立专门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课程设计。根据职教教师专业标准,设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课程,改变职业学校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弱和实践教学水平低的现状。

改变中职教师完全依托教育部师资基地的培训模式,更多地引进企业、行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构建“实践导向”的国家职教师资培训模式

一是改变师资培训基地设在高校的现状。目前教育部在全国建立了近100个职教师资基地,基地大都设在高校里面,在培训过程中由基地学校再去联络企业。从发达国家职教专业教师情况看,专业教师来源首先必须有企业3~5年及以上相关实践经验,然后经过相应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才能进入职教教师系统(或者直接聘请兼职教师),依此逻辑,我国职教师资基地以企业为主设立更为科学合理。

二是强化地方和校本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属性和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教师培训应更多依赖地方和学校自身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是有效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学校要更多依靠专业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自主设计教材来开展教学。

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加大聘用和引进企业人才,提高兼职教师比重

一是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加大兼职教师聘用力度,更多地引进和聘任高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让兼职教师成为未来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主力军。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 广东;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0-0053-06

2014年9月4日教育部公布《关于批准2014年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广东省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类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9项,获奖总数合计31项,居全国第二。部级教学成果奖是与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比肩的部级奖励,高校获奖成果被社会各界视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与最高荣誉,每四年评选一次。广东省高职院校在本届部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对广东省高职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充分肯定,是广东省高校长期以来坚持教学改革创新的结果[1][2]。

根据《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广东省级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2014年6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公布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获奖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93号),此次共评选出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获奖项目300项,其中高职领域97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69项,本次评选出的97项高职类教学成果奖也涵盖2014年广东省31项部级教学成果奖大部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教学成果奖中所占的比重及其选题方向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自身改革方向[3]。

本文选择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的97个项目和2014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31个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梳理,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

一、获奖院校分布情况

截至2014年底,广东有141所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62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9所,其中公办52所,民办院校27所;国家示范性院校4所,国家骨干院校7所,省级示范院校25所(含上述4所国家示范院校和第一批国家骨干校3所),合计省级以上示范校29所,其他院校50所。

(一)第七届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院校分布

第七届广东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本专科院校获奖总数128项,其中高职院校获奖28项,占一等奖比例的22%;二等奖获奖总数172项,其中高职院校获奖69项,占二等奖比例的40%,分布情况见图1和图2。这种状况大体与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应,也反映当地高职教学改革的进度。见图3。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合计有36个高职院校获奖,占全省79所高职院校的45.57%,具体获奖学校和数量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29所省级以上示范校中有28所院校获奖,这类院校代表了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央属和省级教育部门直属院校办学水平较高,2所央属院校(民航和农工商)均有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12所省直教育部门办学的院校,其中有10所院校获得,未获得奖项的两所(其中含省示范建设校1所)院校分别是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才整体划入省直教育部门,之前都是隶属省直非教育部门,详见图4。

图5是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6所省示范校和9所其他类型院校分别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情况。其中番职院、深职院、轻工职院和民航职院4所国家示范校合计获得33项,占34.02%;顺职院、交通职院、水利职院、铁路职院、科学职院、深信息职院和火炬职院7所获得24项,占27.84%;农工商职院等16所省示范院校合计获得30项,占30.93%;剩下9所院校合计获得10项,占10.31%。

图6是四类院校校均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均获得8项成果奖,遥遥领先其他三类院校,表明这类院校教学改革力度比较大,成果丰富。

从图7可以看到只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比例36.71%的28所省级以上示范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占到所有奖项的90%。

(二)2014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获奖院校分布

2014年部级教学成果奖31个高职获奖项目,分别由18所院校获得,包含2所本科院校。广州航海学院(2013年4月由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广东警官学院(与广东轻工和顺德职院合作申报,成果内容属于高职领域),各获得一项。其他29项由16所高职院校获得,其中4所国家示范校合计获取14项,占48%;6所国家骨干校合计获取8项,占28%;其余7项由6所省示范校获得,占24%。

二、获奖院校区域分布情况

(一)第七届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院校区域分布

广东省共有11个地市高等职业院校获得此次教学成果奖。获奖比例依次为:广州(58.76%)、深圳(13.4%)、佛山(11.34%)、珠海(6.19%)、中山(4.12%)、江门(1.03%)、阳江(1.03%)、清远(1.03%)、揭阳(1.03%)、肇庆(1.03%)、河源(1.03%)。这种状况大体与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分布水平相对应,也反映当地高职教学改革的进度。

(二)2014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获奖院校区域分布

广东共有6个地市获得2014部级高职教学成果奖,其中广州21项(67.74%),深圳5项(16.13%),中山2项(6.45%),珠海1项(3.22%),顺德1项(3.22%),清远1项(3.22%)。珠三角地区合计占30项,占96.77%,奖项区域分布与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分布基本吻合。

三、获奖项目类型构成情况

(一)第七届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类型分布

从获奖成果的类型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占比例最高,为32%;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获奖比例为22%;专业建设与改革项目获奖比例为19%;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获奖比例为8%;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获奖比例为6%;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项目获奖比例为5%;教学管理获奖比例为3%;教师发展获奖比例3%;校企合作获奖比例2%,见图10、图11。

从图10、图11可以看出,广东高职教学的改革有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目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平台,以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严格教学管理,突出创业教育和素质教学,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

(二)2014年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获奖类型分布

从2014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获奖类型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占比例最高,为36%;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获奖比例为23%;专业建设与改革项目获奖比例为16%;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项目获奖比例为13%;教学管理获奖比例为3%;教师发展获奖比例6%;办学机制体制创新获奖比例3%,见图12、图13。

从图10、图11与图12、图13的对比来看,国家教学成果类型和省级教学成果类型覆盖范围基本吻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民办院校发展问题

截至2014年底,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共27所,2014全日制专科招生达到7.77万人,占当年全省高职招生的31.42%;在校生21.5万人,占全省高职的30.38%,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已经占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1/3,但是从表1和图4可以看到,民办院校只有2所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没有1所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这与广东省27所民办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地位很不相称,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努力提升其办学水平。

2.省直非教育部门发展问题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目前省直非教育部门办学合计12所,占全省院校总数的15.19%。仅有3所获得7项省级成果奖项,占获奖比例的7.22%;仅有1所获得1项部级教学成果奖,占获奖比例的3.22%,以上表明省直非教育部门隶属的院校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地方院校发展问题

珠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办院校水平较高,共有14个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占获奖学校比例的38.89%,获奖数量共计47项,占48.35%;8所院校获2014国家教学成果奖16个奖项,分别占到获奖院校和获奖总数的44.44%和51.61%。良好经济发展水平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投入,由于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非珠三角地区的办学相对较弱,省级教学成果奖只有5个非珠三角地区院校获得,每个学校只获得1项,与珠三角地区校均3.36项的差距较大,部级教学成果奖只有1个地方院校获得1个奖项,与珠三角地区的校均2项,差距明显。

4.不同类型院校发展问题

从获奖的院校情况来看,各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占省级获奖总数的90%;除去2所本科院校,部级教学成果29项全部由省级以上示范校获得,其中11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获得24项,占获奖总数的82.76%,其他院校需要进一步迎头赶上。

(二)建议

1. 加强一般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广东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虽获得较快发展,但质量结构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广东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行“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随着质量工程的推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主题。为了切实将提高质量落到实处,各学校首先应在思想上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在政策制定上以及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同等对待、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教研奖励与科研奖励同等标准。只有这样,教学研究才能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其中,教学研究工作才能结出丰硕成果。

从2014年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区域分布看,广东省31项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二。但是我们也看到,特等奖缺失、一等奖数量较少,其中一等奖2项只占一等奖总数29项获奖的6.9%,而获奖总数全国排名第一位的35项江苏省,一等奖获得6项,占获奖比例的20.69%,排名第三的浙江省一等奖获奖7项,占获奖比例的24.14%,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仍缺乏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找准突破点,力争使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学研究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有一个质的提升。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根据统计,在部级获奖和省级获奖成果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型的成果占较大比重。这就要求广东省高职院校要将实践与创新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实践探索修正理论、完善理论、创新理论,要将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性。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获得高水平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体现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意愿。

3.发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历届评选情况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一直是国家教学成果奖最主要的获得者。与全国相比,从数据对比来看,番禺职院、深圳职院、广东轻工职院、顺德职院等省内一批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对广东省获得高职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的贡献率更高。因此,在广东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支持这些高校开展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以确保广东在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中的优势地位。要发挥这些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的带头引领作用,以促进全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促进省内其他院校与这些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应在确保自身较高教学研究水平的同时给予省内其他院校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重视发挥专家在教学成果培育、提升中的指导帮扶作用

重视发挥专家在教学成果培育、提升中的指导帮扶作用对于参加部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本届高职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高校中,广东有多所高职院校取得了零的突破,这与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组织工作有一定的关系。2014年广东省在规划、组织这项工作时,专门设立了专家组对有关高校的申请成果进行评审、指导,帮助总结经验,优化组织材料,突出重点、亮点、特色,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通过这一工作,对提高申报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规划、引导、扶持工作,使广东省更多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活动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级政府要从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出发,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获奖成果来自珠三角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因此,应采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投入等方式,加大对粤东西北部地区职业教育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均衡发展。同时,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重点扶持一批与当地产业关联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高职院校或相关专业,在推进粤东西北部地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同时,实现部分学校或专业的优先发展,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还要重视同一区域内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的差异。

6.院校需要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通过对获奖项目主持人的职务和职称的统计,发现承担人的“双高”现象明显。一是职务较高、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的36%、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的48.39%由院校党政领导主持;二是职称较高。在省级和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持人都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而副高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基本上为零。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对教学成果非常关注,学校主要领导、高级职称教师能积极参与一线教学工作,有助于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但需要指出的是,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既需要领导靠行政力量推动,也需要更了解人才培养实践的专业带头人的努力;需要高级职称教师的带动,也需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院校应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更多地发挥专业带头人推动教学改革实践的作用;适当增加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的比例,通过让他们在不断面临新环境、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思想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Z].国务院令第151号.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鞍山;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高职教育是为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也是为地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区域经济体制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机制;区域经济环境决定了高职教育功能的发挥。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经济中的专业结构布局,才能与产业结构协调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向前发展。

一、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处辽西、辽南、辽东三个区域的交接地带。鞍山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以上,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以上。2013年,鞍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8亿元。

鞍山大尺度区域经济的背景是环渤海经济区,鞍山处于该区域的北部,供应全国的钢铁等冶金材料,是该区域的冶金中心。鞍山中尺度的区域经济背景是辽宁省。鞍山位于沈阳和大连两个南北重心的中间,成为了辽宁省南北经济互通的中枢桥梁。鞍山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背景是鞍山和营口两个城市组成的钢铁大港区。大尺度区域经济的背景决定了鞍山以冶金为龙头的重工业发展类型;中尺度区域经济的背景决定了鞍山可以形成与沈阳、大连三点连成一线的旅游黄金热线;小尺度区域经济背景决定了鞍山可以构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构建区域经济联合体。

从产业布局上看,鞍山作为重工业城市,已经形成了冶金、机械、纺织、轻工、电子、化工、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坚持以工业集群化、服务业集聚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速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重达到4.2:54.4:41.4。

(1)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但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快。(2)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由单一的钢铁制造业向着冶金装备制造业、化工新材料、光电元器件、矿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并行发展。(3)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占鞍山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40%的比重。其中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金融、娱乐、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二、鞍山高职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鞍山现有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鞍山分校、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木材工程学院共三所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历史、现实、外部、内部等各方面的原因,鞍山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思想、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和办学体制还不能适应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了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制约,亟待解决。

(一)专业的设置存在着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从总量上

看,因为鞍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过少,导致专业设置不够全面、办学规模不大,不能满足鞍山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从结构上看,鞍山现有的高职院校的40几个专业结构设置存在着明确的结构失衡:一是没有设置相应的农业类专业,林业类专业上也有加大欠缺;二是除机械制造这一个理工类专业,其余都是文科专业,没有相应的技术工作的专业,无法培养以冶金为主的行业急需人才;三是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少。虽然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却没有一个实训室,不能发挥黄金旅游带的区域优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鞍山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速度落后于鞍山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当鞍山高职教育不能更好地为鞍山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时,不仅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会出现极大的困难,鞍山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较大制约。这都需要尽快设立相应的专业,改善结构失衡,为鞍山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鞍山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是由普教教师转型构成,教师对生产一线的企业管理、营销运营、生产技术、质量检测等方面缺乏足够了解,缺少行业的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理念也来自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育的模式。无论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缺乏职业化的特点,没有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或教材,也不能与鞍山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而鞍山区域经济发展又需要一支理念先进、总量均衡,结构均衡、素质优秀、专兼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矛盾。如何培养适应职业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成为了鞍山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三)职业教育缺乏行业和企业的参与。鞍山高职教育由于缺少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和企业的参与,导致无法将分散化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形成规模化的教育经济体。企业了解市场信息,而鞍山高职院校缺乏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出现了明显地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学校设施陈旧,却无法将企业的先进设备直接应用于教学中;学生缺少实习实训的场所,却无法把企业的职称转化为学生锻炼的课堂。学校虽然与企业有一定的联系,但仅仅局限为招聘会的浅层次交流的方式,而没有拓展交流范围,把单纯的人才交流转化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交换。

(四)软硬件设施落后。鞍山高职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来投入,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比较少,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的更少。由于投入渠道非常单一,所以导致经费来源长期比较紧张。经费紧张导致软硬件设施落后。一方面硬件的不足导致鞍山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实训室,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实训条件。计算机房的机器配置不足,网络系统老化,缺乏标准校园网网络建设的硬件保障;另一方面软件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教学仿真软件,信息化建设的层面远远落后于高校信息化的要求。在国家2010年至2020年十年规划中,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成为了鞍山高职教育发展的短板。

三、对鞍山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专业结构设置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鞍山市政府和鞍山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鞍山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求,制定鞍山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的日程表和计划书,让鞍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紧紧围绕产业结构的发展来设置。具体而言,迅速开设第三产业相关的匹配专业,增加已有第三产业相关专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和实训条件;增加第二产业中理工科专业的设置,围绕以冶金为中心的整个工业布局培养人才;调整和升级第一产业中农业和林业专业的设置。同时,鞍山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鞍山高职学校就应该改革复合型的人才专业培养模式和专业定位,培养出具有鞍山地方性、行业特殊性和市场导向型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鞍山市政府应该对社会急需和招生困难的专业,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扩大入口,改善冷热门专业比例失调的问题。

(二)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要建立与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首先,鞍山高职院校应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师进行相应地实践培训,安排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行业经验,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能力。其次,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的晋级制度,以“双师证”作为考核高职教师评职称和聘岗位的基准条件。再次,要求专职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和“双师”学习,能够根据企业具体工作流程设计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坚持“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编写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手册,做到工学交替、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让学生以用促学。最后,鞍山高职院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做兼职教师,将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的经验带到学校。遵循高职教育“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

(三)加大行业合作与校企合作办学力度。鞍山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行业协会通过管理和经营,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真正体验企业真实环境,学习完整的工作流程,学习技术和工艺。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会议,定期研究和预测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状况,组织行业会员企业加入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信息的整合,为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实现鞍山高职院校和鞍山企业的双赢。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服务于企业而了解更多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学习企业的行业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养自己的人才储备库。校企合作在合作模式上已经呈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定向委培、工读结合等多种实践的模式。鞍山市政府要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搜集和公布的机制,人才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部门要牵头搜集人才需求、新岗位和新职位、新工业和新技术等信息,定期公布,并让鞍山高职院校知晓,减少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其次,应该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优惠,比如减少税收或者适当补贴,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程度;三是开展订单式教育,用政策鼓励企业工程师、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利用工余时间到鞍山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建立起高职院校和区域企业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大鞍山高职教育的软硬件投入。鞍山市政府应主导高职教育和统筹软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倡导社会捐赠和校友捐赠的力度,逐步提高高职教育经费财政拨款的比例,与鞍山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匹配,特别是要建立起鞍山高职教育经费的统筹体制,确保鞍山高职院校能够得到充足的办学经费。一方面,鞍山两所高职院校地处鞍山职教城内,一所地处辽宁科技大学附近。要加快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共享实训和试验设施,从而对鞍山区域经济建设形成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设立职业培训课程,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宽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增强对于鞍山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贡献率。总之,鞍山高职教育的发展内生于鞍山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它在培养人才的总量、结构上必须紧紧围绕鞍山区域经济的要求。而鞍山市政府应该加大高职教育的投资,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加快鞍山区域经济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才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性

[作者简介]卢曼萍(1980- ),女,江西修水人,江西农业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教育;皮芳辉(1980- ),男,江西新干人,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农业教育、农村教育。(江西 南昌 330045)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0年度一般课题“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0YB286,课题负责人:卢曼萍)和江西省社科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课题编号:11JY41,课题负责人:卢曼萍)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08-03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包括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期望与需求、中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与作用等。基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提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从已有研究来看,在分析两者的相关度与适应性时,很多研究者选取经济发展的生产总值与中职教育规模(在校生数)两个较易量化的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本文也借鉴了这一分析手段进行研究。

一、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我们选取江西省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与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来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我国中职教育学校共有四类: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中职教育在校生数统计数据见表1,表中的在校生人数指四大类中职教育机构的在校生人数。

根据表1数据,以2008~2012年中职在校生数与生产总值、中职在校生数与人均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进行中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分析(见图1、图2)。

图1、图2显示,中职教育发展规模与省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生产总值都未呈现线性正相关。虽然省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在校生人数却呈波浪型下降态势,2009年为人数最高的一年,2012年为人数最低的一年,但这并不能否认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固有规律,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正相关原因探究

(一)显性原因分析

仅从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一致趋势来看,两者之间非线性正相关的显性原因是中职教育规模的徘徊及回落,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中职在校生人数增长了6万多人,但随后三年一直呈下降趋势。除去2008年这个异常点之外,其他几年均出现人数下降与经济增长的负向一致情况。2009年是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第一年,教育部2008年12月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试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启动免费政策试点”。这一政策导向是2009年人数突增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后几年人数的下跌说明这一政策在江西省的实施效力并不强,对生源的吸引力不能持久。从2008~2011年全省高中阶段职教、普教的学校数以及在校生人数比例看,中职学校数基本超过普教数,两者比例为5644,在校生数基本维持在各占50%的水平。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发展符合国家职教和普教11的发展要求,排除数据统计不准确的原因,未经职业培训而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初中毕业生增多是导致高中阶段入学人口减少的主要成因。

(二)内隐原因探究

以易于量化的指标为变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一定取决于规模,结构与质量也是重要因素。表2显示了2008~2012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中我们可以探究一些内在原因。

1.毕业生外溢现象严重。各级各类人才的流动性强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中职教育虽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改变不了毕业生为了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而选择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方就业这一事实。从已就业学生的比例看,2008~2012年,除2011年在本地就业率达到50%外,其他年份的本地就业率均为26%~28%。大批毕业生的外流,导致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大大削弱,很多本应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承担的工作岗位由无任何技能的劳动力承担,这必然影响生产效率。

2.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2008~2012年,产业结构没有出现太大波动,而服务于各个行业的人数变动较大,例如2008年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毕业生为12652人、2009年为1359人。中职教育作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理论和实际都要求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而就业人数的大幅度波动说明,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期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差。学校的专业结构灵活性如此之大,也折射出中职学校办学的无目标性,因为专业的大幅增减会耗损学校的各个方面投入,不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很多毕业生在本地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3.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需求错位。中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是否适应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中职教育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表2显示了2008~2012年中职毕业生在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表3在表2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中职毕业生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例。

从表3来看,我省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以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居中,基本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这说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4.地域分布结构不合理。我省现有中职院校460多所,根据2014年省教育厅公布的具有招生资格的347所中职院校在全省11个地市的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见表4。

从分布情况看,我省的中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昌和赣州地区,位于南昌的中职学校数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但从人均GDP的排名看,南昌排名第2,赣州排在第11位。我们使用SPSS软件对各地市每万人口所拥有的中职学校数与各地市的人均GDP进行了相关分析,统计选取的人口数为各地市2012年底常住人口,学校数为表4中的中职学校分布数,人均GDP为2013年的统计数(见表5)。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r值等于0.941,P

三、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的对策研究

从以上研究结论出发,本文就我省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中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对2007~2012年江西省内人均GDP与全国及中部地区水平做了对比分析(见图3),从分析结果来看,江西省在这几年间的人均GDP水平均低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并且差距未见明显缩小。因此,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待继续挖掘。李洪平在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1990~2000年、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江西省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发现中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5%和2.1%,均高于高等教育的0.52%和1.22%的贡献率。①中职教育对实现江西省在中部地区的“发展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应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功能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势力量。

(二)中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整合是提升两者适应性的关键环节

中职教育的发展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朱新生在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进行实证推算后,提出“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可能是不可逾越的过程”②。中职人才培养结构能契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江西省近几年的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基本是“二三一”的比例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工业领域的优秀产业工人来支撑,但从表3的数据分析,中职毕业生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最多,与产业结构的需求不符。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中职教育质量是提升两者适应性的核心因素

规模、结构与质量是构成事物的三个主体要素,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事物不断发展。就中职教育的规模而言,从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江西省中职教育的规模与数量与普通高中教育持平,部分地市中职学校数量甚至多于普通高中数量。从已有相关研究来看,中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普通且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2011年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适应性仍不强,据抽样调查,近半数的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脱节,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学校实践教学与学生实用技能培养亟待改进;农林、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弱。”③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导致中职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的主要因素,与岗位密切对应的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师资配备、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提升自身的实力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

四、结语

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视角来看,江西省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正相关并不代表中职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差,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对称、中职教育分布的不均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等是影响两者适应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认识中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优化中职教育发展的类型结构、地域分布结构,提升中职教育质量,是促进中职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发展功能的总体方向。

[注释]

①李洪平,黄建.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3(7):6.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7

【关键词】反馈思想 职业教育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77-01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职业院校为了在教育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对自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就体现了其改革创新的想法,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反馈思想具有诸多益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反馈内容

1.教学计划反馈

教学计划包括职业院校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师个人计划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计划进行详细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征求校内各个教学相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听取企业等多方的意见,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更富有成效性与发展性。在制订计划过程中要全面审查职业院校内部各个部门及各个层次的教学计划,看其是否符合职业院校的整体要求,是否符合院校教师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诸多因素,在对各方面进行审查之后,将这些信息有效整合反馈到院校内部各个教研室的教师手中,为他们制定相应的个人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事实依据。

2.教学实施反馈

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教学实施反馈信息,就要从院校各个部门及教师本身入手,首先要取得教师教学实践的反馈,应与个别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了解和落实教学计划的实施状况,从而整理成反馈信息。其次要深入了解各教研室对教学计划的执行状况,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准确评估,找出教学实施的薄弱点,从而进一步加强。再次为了保证教学实施反馈信息的全面性,应收集一些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督导会议等信息,积极听取学生及教师的反馈意见,这样能实现教学实施的有效反馈,全面了解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实施反馈状况。

3.教学检查反馈

在教学检查反馈信息收集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深入院校内部检查,并将教学检查报告及结果等内容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以及各科研室。这样教师及各科研室就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检点在于教学计划的落实状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等,从而规范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使职业院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展开。

4.教学总结反馈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中进步的,因此要想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落实教学反馈信息,就要对院校内部各科研室及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总结,通过积累总结经验的方式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改编,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二 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及影响,目前反馈思想已广泛应用于诸多职业院校中,它的应用给职业院校带来了机遇,但部分院校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不当,并没有充分发挥反馈思想的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针对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对教学设备实施动态化管理

教学设备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关键,要保证职业院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合理化开展,应对教学设备进行动态化管理。对教学设备的购买、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及使用效果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制定相对较完善的教学设备档案。这样一来不仅为教学设备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信息数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职业院校的资金开支,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

2.建立专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仅仅只能够对学校目前的教学总体概况进行制度化管理,它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一种间接,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则不同,它属于一种直接。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专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及时掌握院校内部各科研室及教师对教学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对教师实施情况做出客观专业的评价,准确定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完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

3.建立高效的教学意见反馈体系

要真正落实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就要建立高效的教学意见反馈体系,为师生创建一个宽广的教学状况反馈平台。长期以来,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是通过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系统来获得反馈信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建立意见反馈体系,能为师生及各科研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畅通、迅速,并具有一定激励效应的反馈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效果。

三 总结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反馈信息作为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它能帮助职业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反馈思想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应给予充分重视,实现反馈信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体育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学,不单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更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就业岗位对学生日后就业提出的身体方面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中,却不能根据这一教育宗旨很好的落实,存在较多问题。

1、场地器材及教师数量不足

虽然职业教育在国家的政策下空前发展,办学规模和水平持续上升,教学硬件较以往大幅度完善,但由于各职业院校仍处于发展阶段,教育经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政府拨款数额达不到需求量,需要

靠自己筹备资金的方式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各职业院校对专业方面的投资远远大于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出现体育投入较为滞后的现状。各职业院校体育场地不够,器材数量不足,种类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领导的观念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某一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效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很多人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操作中还是抓专业,抓技能,体育教育从未收到与它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视程度,总觉得学院的升格和评估、获取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似乎与体育教学关系不大,孰不知,体育教学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

3、体育教学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目前,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为形成一套良好的、适应学生专业、发展需要的模式,更多的在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认识还不够,也就谈不上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特色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育教师缺乏对所教学生的专业及专业特点的认识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行业的需求,职业院校的专业数量、专业细分化较以往有较大的改变和增加,要求专业教师既有教学技能又要掌握生产技能。但于体育教师来说,对各个专业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更谈不上对学生日后结业岗位的深入了解。

(2)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的目标并非独立存在,它应与专业课程一样,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应具有明确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照搬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更缺乏针对不同专业所区别的教学目标,职业特点不明显。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差

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前、或入校后按照所选专业的不同确定一定的学习模式,他们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体育基础要求有明显的不同。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同专业对其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特殊要求。但体育课在多数院校,都是归在公共基础部,也作为公共基础课来进行。极大的疏忽了体育课教学内容同样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对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提出的改革建议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与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以助推人才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满足学生日后就业对身体的需求,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职业素质地培养。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目标明确的体育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以符合准职业人的要求。

1、重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物质保证,没有场地、器材,体育教学如同空谈。近些年,职业院校的占地虽然一直在扩大,但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唉,各校的场地、器材仍不能很好的满足正常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因此,各职业院校应尽快加速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并可以结合周边的优势资源,共同利用。例如,在有多所院校的城市,若相距不愿,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利用市里的优势体育设施资源,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及赛事。

2、明确树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体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自身特色

高职院校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除了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外,还应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加强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认识。不但要通过体育教学完成在校期间学生身体形成、技能培养、知识传授等方面的任务,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志向、习惯、能力,为其终身体育及职业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和职业所需身体素质安排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把学生将来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放在一首位。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及保健方法,还要通过体育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其本职工作。

(1)开设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与保健体育课

职业院校要想更好的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应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专业等因素多元化选择。可以打破既定排班,重新组合上课,并把学校的运动队训练纳入到体育课程之中,即实行“专项体育课”。这对学生日后“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还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在入校初期,可以安排基础的素质训练,普及常见球类运动;中期结合学生专业、爱好安排丰富的选修课,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后期重点突出职业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运动,为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调整体育教学内容,适应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

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应把职业对身体的需要如入教学之中,克服职业给身体素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多的考虑到此因素,根据各专业的职业需要,做到针对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助力,并为以后的“职工体育”甚至“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相结合

为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入一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自行组织,教师指导、监督,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促进了体育组织、裁判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为适应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燕.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加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现状和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6-01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全球化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促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国内市场竞争的局限走向国际市场。这种发展趋势给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国际教育合作已经成雨后竹笋、星火燎原之势,国际教育合作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一、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特点

从全国范围内看,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呈现出如下特点:地域方面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发达地区。国际教育合作成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一条新途径。合作对象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既有学校,也有企业和社会组织,甚至个人。专业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文科类的项目居多。然而,结合对国内高职教育现状的考察,发现作为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在当下社会中其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可小觑。回顾高等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历程中,我们发现如儿童与老年服务、物业管理、殡葬服务、社会救助、假肢矫形等社会服务与管理类的高职院校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作用却显得势单力薄。因此,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与管理类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研究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的现状

回顾高职院校发展的历程,从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逐步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在上千所高职院校中,注重商科和工科类专业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居大多数,而注重文学艺术和社会管理服务的文科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却屈指可数。为了探索文科类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笔者对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资料搜集与提取。经过细致的总结发现,文科类专业的国际合作交流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传播方面、外语习得与运用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或教育管理方面。但对于社会服务与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只是停留在政府间、协会间和学术层面上,并未真正涉及到为社会孤残儿童、孤寡老人、以及殡葬行业提供服务的高职国际教育合作。而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相关研究也刚处于起步阶段。

三、几类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特点的总结

以下是笔者对工科、商科、文科、语言类几所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个案的总结:

(一)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北京市所属的市级师范类高职院校,是商科类高职院校的典型代表。该校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主要采用“合作办学”的方式,先后与美国、爱尔兰、英国、法国等多所国外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具有财贸特色的高职人才。

(二)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目前河北省唯一独立建制的国办外语高等职业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式组要包括联合办学、师生交流、定期研讨、国外带薪学习、联合开展夏令营等活动。在联合办学方面,其合作对象设计吉尔吉斯、韩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外大学和机构。

(三)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其合作方式从最初的“派遣留学生和聘请外教、教师进修”的初级合作模式,发展到涵盖合作办学、人才引进、境外培训等丰富内容的综合合作模式。

(四)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系与德国GTZ公司的合作主要采用“人员培训+专家派遣+设备援助”形式,属于非学历教育模式。

通过对以上院校的国际教育合作状况的总结,可以看出,商科与工科类高职院校由于可以凭借金融街和实业界的独特从业优势和薪酬优势,在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时相对容易,规模相对容易拓展。外语类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其自身的外语优势,在开展各种文化交流合作中独具特色。比较而言,类似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领域类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除了外国语言需要加强外,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类专业由于其行业发展度及行业整体待遇低等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类院校的国际合作水平。

四、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合作的模式单一,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高职特色难以体现。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基本上采用如下模式:1、学生出国留学的模式。既以3+1、2+2、3+2等形式与境外本科院校对接,外方学校承认学生高职教育的学分,经过核定后确定学生获得境外学士学位所需时间,招收学生就读。这种方式,没有任何教学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学校只相当于留学中介机构,难以开展任何高职特色的合作;2、引进课程和教材模式。即系统地引进国外的课程和教材,单独开班组织教学。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是在校内组织教学,由于体系的不同,借鉴难度很大,高职院校还是无法实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总体目标。

(二)高职院校某些自身因素制约了国际合作的开展。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水平总体较低,实际的英语语言能力与完成专业课程所需的英语水平差距仍很大;能够实施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可谓凤毛麟角,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应该被提上改革日程的。

(三)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还不能真正适应国际合作的要求。国际合作的管理体制在形式上多表现为课程、教学、科研、职员、教学、资金和劳务的结合,由于文化背景等差异,国际合作项目还很难实行“政校”分开,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项目主管)负责制,并建立科学公正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成为真正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适应良性运营和健康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现代 职业教育 办学机制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实践已经证明,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下面以西安职业教育为例,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西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为西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教育规模、教育管理、专业分布以及师资几方面对西安市职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

1.职业教育规模。西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截至2011年底,西安市共有职业院校243所,占陕西省职业院校总数的23%,其中民办职业学院占大部分比重。在校生39.23万人,开设有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医药卫生等154个应用专业,形成了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中专、技校、成人大学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①。

2.职业教育管理。由于历史原因,西安职业教育分属教育、劳动、旅游、农业、卫生等多个部门,学校多、规模小、职业教育资源分散、难以统筹管理、难以形成规模办学②。目前,只有2所市属中专属于部级重点中专,没有一所市属高职院校属于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3.专业结构分布。本文以西安市的35所中职学校所开设专业为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见表1)。调查显示,西安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信息技术、文化艺术、教育、财经商贸、旅游服务6大类的41个专业。从集中开设专业的数量上看,这35所学校开设专业集中在41个专业,只占中职专业总数的12.77%。而这41个专业也多是一些传统专业,如开设频数排前三位的计算机应用、幼儿师范、数控技术应用,分别有13、12、9所学校开设。

本文同时也对西安市的25所高职院校专业进行调查。调查显示,25所高职院校开设专业主要集中在财经、土建、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5大类的113个专业。从集中开设专业的数量上看,这25所院校开设专业集中在113个专业,占高职专业总数的21.24%,部分有社会需求的专业无人开设,如体育保健。此外,专业重复现象严重,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开设频数分别为16、14、12,但将这些专业办成品牌专业的院校却寥寥无几。

4.教师队伍建设。本文对西安市35所中职学校和25所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只有8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公布了其“双师素质”教师数据(见表2)。表2数据显示,有一半中职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格,但水平参差不齐;5所高职院校中有4所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都不合格。

三、西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定位不清,偏离职业教育现象严重。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估中将学校定位放在评估指标的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性。职业教育从本质上属于应用型教育,然而在实际中,很多职业学校在发展中不切实际的向本科教育看齐,将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办成学术型的本科教育。从西安市职业学校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定位不清、办学模式陈旧的问题。有的职业学校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没有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走的是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职业教育要求相距甚远。有的职业学校过于强调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特点,大量删减基础理论课程,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单纯以技能培训为主,将职业教育学徒化和工厂化,导致毕业生在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和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发展空间狭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

2.政府职业教育管理缺位。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有力补充,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二者不可偏废。然而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将职业教育上升到足够的战略高度,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职业教育统筹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中职采取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管理方式,高职采取行政上归市政府行业领导、业务上归省教育厅指导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多头管理、职业不清的现实窘境,有的政策甚至相互矛盾,以致出现管理分散、政策不一、办学重复,资源浪费、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专业设置无法统筹等问题。二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教育经费仍然不能够满足其发展的巨大需求。从陕西省来看,全省市、县两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长期偏低。从地域来看,经济不发达的一些地区例如延安、汉中、安康、商洛、渭南等,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不能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从学校来看,数据显示,在全省的职业学校中,有一半的职业学校实习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甚至有1/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的实习设备。

3.缺乏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校企结合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行业以及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工作。目前,我国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还很薄弱。从西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其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调控机制。由于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中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所以对合作的兴趣不大,以致师资培训基地和学生实训基地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而且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的断层,使得职业教育在专业设备、人才培养方面不能紧跟企业的发展需要,造成某专业的人才供过于求,很多学生求职困难,或者其他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企业招不到人才。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人才过程中校企结合的成功经验相距甚远。

4.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匮乏。很多职业学校任课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以及少部分本科生,很少有从一线行业、企业调入或兼职的。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是动手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虽然我国已经在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一体制并不完善,培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专业技能实际训练等问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过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造成教师队伍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以致教师的精力并没有放在自身实践技能的提高上,不利于引导高职高专教师走“双师型”的发展道路。

5.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存在缺陷。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一直由政府独家控制评估权的做法已经滞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政府主导的评估体系中,没有其他评估主体的充分参与,缺乏监督和竞争的机制,评价方法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评价,评价结果不对外公布,没有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纳入评价主体,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不利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次,由于职业教育评估开展的时间较短,在评估指标的选择上主要依据现行普通高校评估体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导致这些评价体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再次,政府在具体的评估中干预过多,也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四、构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1.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快转变自身观念、准确进行定位,这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首先,必须从立法的层面确立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变社会尤其是政府决策层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和认识,明确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其次,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能办出一流的水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第三,科学确定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教育要找准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融入当地经济的发展,持之以恒,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最后,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职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知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更是教育服务提供者与享受者的关系。职业学校要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强化市场导向意识,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

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首先,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管理体制,加强领导。职业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经济,不同地区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应该给予地方更多的权力,增强职业教育管理的自主性、灵活性、积极性,因时制宜地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制定职教发展规划,调控职教发展的总体规模、速度、布局,协调教育与经济及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其次,拓宽经费来源。相比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训设备的引进,需要大是的资金投入,因此作为政府要逐年提高对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拨款的比例,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均衡,特别是要提高城市教育附加费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确保职业教育得到充足的办学经费。同时,可建立职业教育新专业发展基金,用于鼓励兴办职业教育中的紧缺专业。还可以通过减免学费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强对紧缺专业的支持力度。政府还要积极引导职业学校开展各类培训业务、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同时政府有目标地给职教承办者、企业和个人提供津贴以刺激他们对职教的投资,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向职业教育捐资助学。

3.培育“双师型”师资力量。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首先,加强职前培养。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例如德国职业教育就规定大学毕业生要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必须由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他国家的职业也都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从事职业教师的教师必须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在工作岗位上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取得相应的高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其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一体”教师。其次,进行校本研修。职业学校选派一定比例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事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在企业中,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此外,还可以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请教。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成为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师”。还可以根据专业设置以及发展的需要,定期聘请企业高级技工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职业学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教师不仅要上好理论课,还应该上好实训课,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与毕业实习,参与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和使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4.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平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点。以往企业不热衷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不到明显的收益。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助互利的基础上。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要给予企业回报,学校教师与学生通过使用企业设备,可以为企业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企业员工也可以在职业学校进行一些免费培训,节省企业成本。职业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动,可以对企业及其产品起到广告宣传作用。其次,拓展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合作不仅仅限于工作场所和设备的使用,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编著教材,教材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岗位设置为主线,充分用校企合作的资源。理论部分可由学校教师负责撰写和编订,实践部分可以由企业行家进行把关,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第三,创新校企合作层次。一是职业学校可以创设校内企业培训中心。通过把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生产流程和产品引入校内,有效缩短校内实训与生产一线的“技术距离”。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也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学校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把教学延伸到企业,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贴紧生产第一线,着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三是聘请企业界专家充任学校兼职教师,从而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及时了解一些生产新工艺、新方法,等等。第四,校企尝试股份合作,共组经济体。在这种方式下,学校和企业可以就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实践场地,专利技术,优秀教师资源等按比例折算入股,双方共同办学,利益共享。

5.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起着导向和指引作用。职业教育与学生以及家长、政府、人才市场以及各种各样的投资者、资金会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确保职业教育质量,应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将高职教育质量工作委托给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完成,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属于中介性组织,它所从事的教育评估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它不是教育权益相关人,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不为某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左右,而是根据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对职业教育活动、办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应保证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成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以及学历层次都要满足评估需要。通过评估正确引导职业学校正确定位,找出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促使其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各项教学改革与建设,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注释]

①西安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统计报告之一[EB/OL].http:///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170936,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