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十篇

时间:2023-04-05 12:23:52

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篇1

现状分析知识生活化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你快乐吗?你是否曾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大量的教学内容而着急;你是否曾为你的学生不会发音、记不住单词、汉语式的英语交际而苦恼;面对自己的大量付出和学生不称心的成绩,你是否曾进行过深深的反思而又不得其解……我想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的做法:知识来源于生活,让生活充满知识——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自2001年开设小学英语课以来,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在这些年里经过摸索、尝试、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点滴经验,但是在高兴之余我却产生了困惑、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由于课时较少、缺乏语境、再加上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教学出现了教与学的脱节、学与用的脱节,表现为学生学得快,但遗忘率高,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厌学情绪,到高年级由于测试形式和内容的加深,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其中二级语言知识目标的功能要求学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话题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表达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十几种话题的简单信息。这些功能和话题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培养其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一、把知识融入生活,教材整合教学

我们现在使用的外延社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共八册,每册包括十个新知模块和一个复习模块,按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大量词汇和句型都出现在三至六册中。在八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按照我们现行的教学布置,每周2课时或者是3课时,教学时间是不充裕的,特别是当遇到一个模块中的新单词比较多、重点难突破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很不理想。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打破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同类或者是相关的知识适时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那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例如,在Book 1 Module 5学习数字时,只要求学生掌握one,two,three,four… twelve这十二个数字,而在教材的Book 3 Module 1还将继续学习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twenty这七个数字以及thirty,forty……因此我在学生掌握了前十二个数字之后,利用一次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当学生数到twelve时,我适时引出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twenty,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它的语音和语感,但是决不强求学生去记住这些单词,我把这些单词出示在班级黑板报的英语角栏目中,以后再结合班级的人数、桌凳数等等一些物品的实际数量,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把知识掌握了,既避免了枯燥的记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如此学习的知识还有天气、时间、科目、身体,等等,这些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每天/周都重复出现,在教学中我把这些知识点有计划的进行渗透,化整体为部分,这样循序渐进,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难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把知识融入生活,真实情景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不但要为学生精心创设教学环境、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更重要是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真实情境进行教学的效果会让学生终生难忘。例如,有一次,学生发新书,当我抱着一摞新书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我大声说:Who can help me ? The books are too heavy .I can’t carry them .(这个句型将在Book 6 Module 5学习),这样抓住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它的语意和语感,再把这些语句出示在班级黑板报的英语角栏目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进行运用,在教室里你经常会听到:What’s the matter ? Who can help me?这也正是我一个英语老师所期盼的,像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三、把知识融入生活,学用一致教学

生活知识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趣味数学;生活数学;数学与生活

有人说:懂数学的人更懂生活. 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人们更能领悟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既方便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方便了生活,真正懂得数学并善于利用,所以他们也更懂得生活.

知识要善于利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不能为了知识本身而学习知识. 数学知识如果不善于利用,它也只不过是一堆普通的符号而已. 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我们的生活,要善于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

一、数学与生活

从古到今,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发现,每一个知识的总结都是由生活中的问题而引发的,问题才会引发人的思考,从而不懈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伴随着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数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 当然,知识的海洋是无止境的,并不是现在我们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就到尽头了,还有一些数学问题至今还没有被数学家攻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等. 在未来,数学知识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新的发现.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这一思想越来越体现在现在的初中数学教材中. 如苏教版的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与数学同行”,第一小节就是“生活 数学”. 可见,教科书的内容安排越来越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一单元里,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学会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安排在第一单元,可见它的重要性和引导性,因此,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善于将数学联系生活,重视数学,重视知识,重视运用.

二、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

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 结合教材,我们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我们重新去感悟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数学的奥妙.

数字的奥秘:数字只有10个,但数的组合却是无穷无尽的. 数字除了它本身的功能外,在生活中的数字还有很多意义,看似不起眼的几个数字,却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如果不懂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话,它们也只不过就是普通的数字组合,如身份证号、学籍号、邮政编码等. 就拿身份证号来说吧,里面的数字就包括了一个人的省份、市、县或者地区、性别、出生年月及编号,用这样一些特殊的数字组合来概括了一个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使用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大的趣味性,还有其他很多的编号编码类的数字都具有这类功能,像这一类信息如果用文字表达的话,远没有数字表达来的方便. 除了数字之外,在生活中的数学还表现为图形,如天安门、金字塔、南京长江大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些现象在数学中就变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对称图形的性质等. 生活中无论是我们接触到的数字还是图形,都与我们的数学息息相关.

三、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的,直接就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我们常接触到的、存款、利率、利息等问题,哪家银行更划算,哪种理财产品回报率更高,哪种产品风险更大,在计算对比之下,我们可以更理智地选择,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

在平常我们去商场的时候,通常会看到一些减价或者打折的现象,如一家店是买满2000元就打九折,另一家店是花300办理会员卡,购物2000元以上打八折. 很多时候各种优惠信息让我们无从选择的时候,数学又派上用场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出哪种优惠方法更实惠,让我们在购物中获得最大的优惠.

还有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抽签现象,如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有些要分组的比赛是通过抽签来实现的,每个小组派代表去抽签,有些学生会觉得先去抽就更容易抽到支好签,其实不然,在数学上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先抽和后抽的概率是一样的,先抽的并不见得有优势,后抽的也有可能抽到好签. 中奖也是个概率,学过概率的应该都不会去买吧,只有那些自认为可以从开奖号码中摸索出规律的人才会对乐此不疲.

四、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到数学,那么我们就要学好数学,并充分运用到生活中来. 真正的学好数学并不是只会解数学题,而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到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多联想. 数学就是要注重实际运用才更能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趣味性. 教育的目的也将越来越重视知识的运用,学习数学同样也能形成人的一种思考能力,让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更科学、更精确、更理智地选择一些方法. 数学知识可以不断地改进我们的生活以及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善于学习,善于运用.

五、总结

通过对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一些探讨,旨在让我们更加重视数学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们觉得数学只是计算,不但枯燥,而且没什么用处,如果只是计算的话,小学知识就够用了.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联系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并为生活服务的一个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学好数学,明确学习的目的,改变对知识的态度,发现数学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陈建.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7.

生活知识篇3

    【关键词】激发兴趣易懂易学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我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1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

    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正临“六、一”儿童节,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过些天是什么节日吗?”学生兴高采烈的说是“六、一”儿童节。我问:“六、一”儿童节时你有什么打算吗?学生纷纷提议,有的说去公园,有的说要去肯德基吃一顿,等等。这时,有个学生说要和老师、同学们开个联欢会。我顺势说:“开联欢会就得布置会场,看来我们得买一些装饰物。那么,在购买装饰物时,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说:“物美价廉!”接着,我出示了准备好的市场调查,让学生看屏幕:(课件略)

    我问:“你认为我们应该到哪一家去买彩带呢?为什么?学生听后各抒已见。

    这样的导入减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唤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生活例题,易懂易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应用教材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

    3生活练习,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3.1用数学眼光认识周围事物。数学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生活知识篇4

关键词 : 数学生活化; 学科综合化 ;教材整合化 ;学习合作化 ;过程体验化;

程的学科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某些方面是有差距的。我们在围绕某一些知识点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蹲下身子看孩子,还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程度,深入琢磨学生的真实感受,有机结合素材进行创造。有些教材虽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比较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体会到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有些看是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似乎使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实际上由于问题并非来自于学生本身,学生并非真正地喜欢学习,学生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和应用性。从角出发将自认为生活化、趣味化的素材予以强化创设,为情境创设而创设,无疑使之成为一种摆设。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生活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源泉。立足生活,构建综合化知识体系,是我们教师成长路上的导标。

一、数学生活化,是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假如要我把全部教育原理归为一句话,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什么。学生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各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找准教学的起点。

设计数学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体验到生活处处都有数学,无疑抓住了学生的心,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距离,从而构建了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学科综合化,是教学的看点

数学是一个整体,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应当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如今数学学科综合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应该用“大数学观”的理念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从学科综合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科综合来丰富教学形式。教学设计有机地融合数学与学校生活、自然、社会、常识、人文地理等知识,充分诠释课程改革的宗旨,较好地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这一理念,使课堂显得有深度有内涵。《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多学科综合的数学内容无疑是“有价值的”数学了。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设计学科综合型内容,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完成数学学习内容。

三、教材整合化,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是外在,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加工或补充。主导教学的第一因素不是教材,而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我们应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最终使教学目标不改,做到“形异神同”。 “教材”教学的最终目标并非是回归“教材”,而应该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活知识、学好知识,步入素质教育的良性轨道。就此而言,“教材”并非教学的出发点,更非教学的终点,而仅仅是教学的媒介。教学设计提供的素材、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明显的起到了学习媒体的作用,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些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的。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懂教材,悟透教材还要创新教材,善于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流白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探究、思维等数学活动开展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习得扎实、深刻和高效。

四、学习合作化,是教学的支点

近年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种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成果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强调了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强调了以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却忽视了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比如,我们都能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五、过程体验化,是教学的终点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过程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学习数学。”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虽然在形式上可能出现的是简单、现成的结论,特别是许多数学知识,更是以一种结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但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而应重在提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或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中去。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也就是只有让数学静态知识动态化,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数学建构才能比较牢固和有效。

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较大的发展。数学的教学除了“润物细无声”地坚持落实那些量化的目标外,还应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的大教学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8,6.

生活知识篇5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知识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引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无休止的计算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个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愉悦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亲人买礼物的情境:小东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十分感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探究数学,并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语言贴近生活,诱发学生求知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教学“利息”这课时,教师说:“我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教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有的学生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关注数学情感与态度,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统计时,就布置学生调查统计各学生家庭成员所喜欢的电视专栏及收看时间的情况,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的情况,若你是电视台台长,你会怎样安排电视节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提出了非常多的设想。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教师提倡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空洞无味的,是具体、有趣的,有学习意义的。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感受数学价值,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就会使学生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五、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就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包装盒,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教师能提问自己。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教师,唯恐教师提问到自己。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置于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生活知识篇6

关键词:知识;生活;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176-01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教材的基础上,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将生活情景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会学,乐学。

一、生活情景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以学生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把生活情景数学化。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根据学生跟家长逛商店,但不认识商品的标价这一生活现象,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课件展示聪聪跟妈妈去逛商店,商品标价牌上的价格他却看不懂,一个转笔刀0.50元,一个记事本5.00元。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另一名学生说:妈妈告诉了我多少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读。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商品的标价,好吗?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二、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能解决许多问题。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如“妈妈给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数学“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这节课时, 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在家里找一找什么比什么“多得多”,什么比什么“多一些”,什么比什么“少得多”,什么比什么“少一些”,明天早晨来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结果第二天早晨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找出了很多物体的比较,比如:我家的书比磁带“多得多”,馒头比鸡蛋“少得多”,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多一些”,椅子比小凳子“少一些”等等。这次作业,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巩固了知识,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就是通过学生最熟悉的、备感亲切兴趣的事例引入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

生活知识篇7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走进生活、走近儿童。

为此,我们在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宗旨下、基于教师由“模具技师”转变为“根雕艺术家”的长远目标,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实验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完善自我积极创新为核心、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为灵魂、勇于质疑敢于问难为特点、发散思维创造性学习为主线”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观点和做法。

一、贴近生活,尊重差异,促进学习个体的自我发展,构建完善自我、积极创新为核心的课堂结构。

学生因被重视而快乐,因快乐而积极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从学习的方法上来讲,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对每一个学习个体来说,由于智力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会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具体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一刀切”“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许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他们自己的基础出发,而是建立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有的学生认为没东西可学,有的啥也学不会,这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必然使许多的学生厌倦了学习,造成大面积掉队的恶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有可能成为新的动力,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和赞誉。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学习个体的差异,进行有效的分层次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创造各显神通的学习环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习个体都得到发展,都有所收获,而不是把眼光紧紧盯在考试的分数上,让成功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而冷落了大多数的学生,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造成大面积学生掉队,人为地制造许多所谓的差生”的现象的发生。

生活知识篇8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这个千姿百态的大熔炉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学生生活范围日渐扩展,要想通过每周几堂思想品德课感受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想让我们的教育“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我们就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生命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师生的生活激情和灵性,充满着美丽的情感和追求,充满着科学真理和生命体验。在这个地方,师生共同成长,充分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每一个生命体在教学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建构起知识的大厦,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对师生的人生态度都有重大影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备课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讲解与设置。在上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体验,留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予以积极的反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找到自我在课堂中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放心地去感悟生活,进而主动践行。

在教师的感召下,学生尊敬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感悟、享受生活。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处处彰显出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这里,有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学生的创意,也有教师乐教而喷发出的教育智慧。

如在教学“我爱我家”一课之前,安排孩子们在家中寻找父母疼爱自己的活动。由于父母的爱贯穿于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家中能够体现父母的爱的细微之处有很多,通过孩子们的寻找,惊奇地发现了许多他们平时并没有注意的东西中,都蕴藏着父母那份浓浓的爱。

在课堂上,则以“亲情”为主线,设计了“摘亲情果”这一活动,“亲情树”上结满了“亲情果”,将许多涉及亲情的问题贴在“亲情果”的背面,学生自己来摘取,回答正确后,就获得一个“亲情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达到了极高的状态,课堂上充满了一股浓浓的“亲情”,大家都被“亲情”所吸引,被“亲情”所征服,被“亲情”所感动。如: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们找到了妈妈温暖的爱;在丰盛的餐桌旁,找到了妈妈无私的爱;在自己的姓名中,找到了妈妈期待的爱……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次拥抱都深深地凝聚着父母的爱,才真实地感受到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爱着他们。

二、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体验美好生活的魅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列举出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只要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它是我们带领学生感悟人生、体验生活魅力的五彩桥。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一课,考虑到“领奖台的诱惑”,对于大部分与“领奖台”无缘的学生来说是不实际的,我便把这部分教材内容调换成“取得好成绩的诱惑”和“获得老师表扬的诱惑”,这一调换使教材紧紧地与学生生活贴在一起。

2.开辟本土教材新领域

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深知,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走进他自己的生活中,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感受生活魅力。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我们新疆的本土文化加以充实教材的内容。我们新疆本来就是一个拥有多种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地域,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更为可贵的是,很多班级里除了汉族以外,还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多个民族的学生。我们本身就占有了真实丰富的生活资料,所以,就地取材,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再让他们把它们带到课堂上,互相介绍,给其他民族的同学推荐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增加大家的知识面。这样,不仅学活了教材,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生活的品味。

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践行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是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它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会回归生活。通过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

1.实践操作

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知识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学生平时有很多被压抑的想法。我便在班级中组织了辩论赛,结果发现学生知道的远远比我们要丰富,而且运用的论据非常有感召力。我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面对网络。经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后,学生明显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也表示要培养更多的高雅情趣。因此,说一说不如动一动,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升生活的品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2.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如学了“三个代表”之后,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具有密切关联的知识,学生知道但印象不一定深刻。应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探究,结果发现学生马上联系到2008年中国发生的两次大灾害,1月份的雪灾和5月份的地震灾害,学生感同身受,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对生命的敬畏。

3.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走访调查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高效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生活知识篇9

以往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低年级儿童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性学习吗?我们在使用苏教版课标新教材时做了这样的尝试: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注重摄取生活原型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以便唤醒他们的生活积累,让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他们的数学现实;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机会,以便于他们进一步积累新的数学经验,让数学知识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自然的“生长”出来,从而彻底摒弃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性的学习”。下面结合课标新教材课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摄取生活原型,引发问题意识,为新知的生长“播种”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是活动。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什么情况下数学活动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呢?我们认为摄取生动有趣的生活原型,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地,激起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才会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自由自在地活动,并在充分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为什么能如此轻松地实现生活原始图像到抽象的数学图式转变呢?正是因为我们摄取了丰富有趣的生活原型作为学习的素材,虚拟了大象过生日这一情境,变静为动,使冰冷的画面“升温”,活动中学生在认知参与的同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参与,引发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就为新知的“生长”播下了优质的种子。

二、再现场景,唤起生活积累,让新知在活动中“破土”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提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生活中的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全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课堂上我们尝试采用了“再现场景”这一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新知在学生以生活常识为基础的实际活动中顺利“破土”。

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我们创设了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触觉和视觉充分感知了数学现实,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活动后反思,达到了数学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就是他们的“经验”。“经验”在小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验”表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经验”又表示学生学习数学时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在现实情境中,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现实充分活动,活动中动手、动脑“做数学”,积累着新的数学现实,这一新的数学现实经过沉淀、反思,就是“破土”而出的新知。

三、实践应用,让知识在活动中“生长”

奥苏贝尔等把有意义学习由低到高分成六级: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应用、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学习的较高层次是应用,最高层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应用,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学习“元、角、分”时,将单元内容设计为三个层面的活动:

1.课前收集

从生活中收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分类。

2.课堂交流

交流收集所得,归纳认钱方法及简单的换算规律。

3.实践活动

把教室布置成小型超市,让学生自由购物,在购物活动中解决碰到的问题。通过第一层面的收集活动,学生基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仅少数学生将贰角与贰元因颜色接近而混淆。通过第二个层面的交流活动,学生掌握了系统的认钱方法和简单的换算规律。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了关于元、角、分的陈述性知识(即概念性知识),在课堂交流中使之系统化、程序化。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创设应用情境,为他们提供活动的空间。因此,第三个层面,我们设计了实践活动,把教室布置成小型超市,食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等应有尽有。在这课堂展现的生活情境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购物,与“商品部经理”(老师)“营业员”(学生)“顾客”(学生)交往互动,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以新的理念来看数学学习,它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的主动建构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若能做个有心人,善于摄取生活原型、适当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时机,课堂上学生便乐意主动参与、自主活动、勇于探索。这样,数学知识就能在学生的活动中茁壮“生长”。

参考文献:

生活知识篇10

一、结合聋生的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

让数学知识走进聋生的生活世界,作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要更新课程观念和教学策略,要有开发整合教材的意识,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挖掘教材资源,寻找适合聋生的教学内容。教科书中的例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和老师必须掌握,但这并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它照本宣科搬上黑板,而要进行进一步地加工挖掘。如,聋校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比高矮、比大小、认位置”。根据聋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完全抛开教材中编制的画面和图形,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教室里“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什么比什么大”“什么比什么小”“什么在前”“什么在后”“什么在上”“什么在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到室外去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说一说。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不但互相比,和老师比,还和校园里的松树、柳树比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高矮大小等相关数学知识,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习“分一分”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我让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人手,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外?”刚入学的学生对这些东西好奇,愿意动手摆弄,进行整理分类。就这样,分类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动手操作中被其感悟理解了,较之以往的机械记忆,学生不仅经历了分类活动,而且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更培养了整理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认识10以内的数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校园里熟悉的事物,先数一数,然后再用1~10几个数字各说几句话,还要求学生以自我介绍的形式说说自己今年几岁了,家里有几口人,养了几头猪,几只鸡等,学生乐此不疲,明白万物皆有数;在认识图形后,引导学生观察门窗、黑板是长方形,教室、粉笔盒是长方体,日光灯、水桶、喝水杯是圆柱体,明白万物皆有形。通过以上观察验证,学生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可望又可即,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地用数形的眼光观察世界。学生们也懂得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

二、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在大多数聋生的眼里是神秘的,不可接近的。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热爱数学。如,在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对于教材中引用“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传统事例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正、负”这个难题,因为海平面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为此我设计了“写借条”这一情境,通过写借条,学生不但知道了借钱可以表示为“负”,余钱可以表示为“正”,还懂得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相关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不但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重点和难点,而且还深深地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景,在教室里摆上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吃和学习用品,老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了“元、角、分”,有个别聪明的学生还学会了怎样算账找零钱。通过情景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内容,而且还懂得了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并能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数学――生活”意识。

三、引导聋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