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6:15:56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体制改革;政府支持;再保险

一、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风险机制的脆弱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种状况客观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由此现代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农业保险对农民个人的影响。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农业保险可以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

2.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业保险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它可以使大额的不定的农业风险损失,转化为小额的固定的农业保险费的缴纳。

3.农业保险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因而农业保险在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农业保险的介入是农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会使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平衡,进而影响社会其他阶层人们的正常生活。

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1.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2.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目前,农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户缴纳的保险费,而农业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而投保农业险会导致农户收入出现持续走低的趋势,在农户收入减少的同时,农村公共品供应的弱化将使农户隐性负担逐步增长。这种单一的、不稳定的来源渠道也是农业保险实践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也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更重要的是,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一直处于保险人才奇缺的现状。

4.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尚未成熟。我国以往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农业保险应当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和风险防范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在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扶持性之间的矛盾。应及时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

2.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农业保险法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证和依据。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予以扶持,因此,国家应加强农业保险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作用和性质。这对规范我国的保险市场,对不同性质的保险活动加以区别管理,逐步建立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加强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3.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作为对农民遭受天灾的补偿,农业保险一定要由国家财政来扶持,但在具体实施中要量力而行。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体系,包括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支持来发展农业保险。

4.筹资渠道多元化。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业保险以及财政补贴的力度。另外,对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可征收一定标准的农业保险税。农业保险基金的投放重点应是促进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时向受灾保险对象提供帮助。同时,根据各类险种和险别的承保对象、承保责任、赔付方法、赔付金额等特殊的规定性,对农业保险基金的各类风险基金要分别管理、专项使用。

5.再保险。农作物再保险对进一步分散农作物保险风险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利用再保险体系支持农业保险,以财政收入补贴农业保险的费用和经营亏损。再保险体系的建立,可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增加手续费收入,增强经营主体的内控制度。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应当建立同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中国再保险公司作为国家独资公司通过再保险方式,代行国家支持农业保险的职能。

参考文献:

[1]胡炳志刘子操:保险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郭晓航:农业保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3]我国应尽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保险研究,2002年6月.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2

>>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甘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毕节市农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和政县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浅谈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高中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苏州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校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余姚市人口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毛雁红.国外职业教育概述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保山师专学报,2006,25(6):51.

[3]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技校深化改革政策》。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3

>>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村选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语用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陆相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农村贫困与社会发展研究 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与展望 论中国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现状与展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现状与展望 浅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日常权威”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与体育教学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理论自觉与中国法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尝试 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J].社会学研究, 2006(2):1-12.

[3] 仝志辉.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44-47.

[4]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流失[J].社会学研究, 2007(3): 39-55.

[5]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12):108-129.

[6]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8-16,.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4

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另外,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且应认真考察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随着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他们已不再满足一般的储蓄业务,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期望。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村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也呈现出可喜态势。然而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为此,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探讨也就十分必要。

本文用农村商业银行指代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中小股份制涉农商业银行,从而意味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增强自身的增值业务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另外,本文也将购买理财产品的消费群体界定为农业人口。

1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从笔者的工作体会出发,目前的发展困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

不难理解,若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需要广大农业人口的需求拉动。尽管部分农业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但在农耕文化的作用下难以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业务。而且这一传统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上述困境,将在长期内持续存在。

1.2 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可知,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从中可以知晓,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仅需要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支撑,还需要具有吸引农民眼球的理财产品。结果,似乎这两点都不十分完美。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就有必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前还应强调,在未来发展路径的构建上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即关于改变广大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针对需求方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无论在理财师水平,还是在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加上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就进一步限制了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否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循环特征出发,来设计出符合农业人口偏好的短期理财产品,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难理解,这里的理财业务须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2.2 针对供给方的现状反思

上面已经提到了供给方需要着手开展的问题,即设计出满足农业人口偏好的理财业务来。另外,针对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人员的上门访问,来建立起银行与零散分布的农户的联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应主要从供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需求方,则可以在选择机制下进行针对性的偏好引导。

3 反思引导下的发展路径探讨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

3.1 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

本文一直在强调,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因此,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之所以指出这些特征在于,设计变现能力强的理财业务需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现周期。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成本,也涉及到理财产品的成功与否。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很难找到这一观点。

3.2 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

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在理财业务开展中应简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并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下来告知农户有关增值效果。因此,对于城市银行中的诸多理财业务,在农村区域中就需要抛弃。这里笔者建议,可以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这样也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深入了解该农户的经济能力,并为放贷提供原始信息支撑。

3.3 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

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人员上门访问,仍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即需要界定目标客户。一般而言,对于理财有需求的农业人口,往往具有商品经济意识,并积累起了一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量。因此,可以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因我国农业人口分布广泛,且各农村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结合特定区域展开讨论,而是结合当前问题从发展趋势层面进行了原理性探讨。但本文的结论,将支撑各地理财业务开展中的思路。最后,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结语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在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以及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具体而言,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参考文献】

[1]胡左浩,蒋方明,余伟萍.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以及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5

0 引言

随着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民已不再满足一般的储蓄业务,而对于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期望。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合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也呈现出可喜态势。然而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的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为此,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探讨也就十分必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合金融机构需要增强自身的增值业务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

1 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农合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理财业务中有诸多困境。笔者从工作体会出发,将目前的发展困境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

众所周知,农合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市场中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在理财观念上更是趋于保守,加上所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对金融理财产品缺乏认识,尽管部分农业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但在农耕文化的作用下难以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业务。而且这一传统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的上述困境,将在长期内持续存在。另外,农村人口对理财风险认识不够,一旦投资出现风险,往往不是从自身找原因,常常将责任归咎于农合金融机构。

1.2 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品质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可知,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从中可以知晓,良好的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不仅需要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支撑,还需要具有吸引农民眼球的理财产品。结果,似乎这两点都不十分完美。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就有必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前还应强调,在未来发展路径的构建上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即关于改变广大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针对需求方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无论在理财师水平,还是在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加上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就进一步限制了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否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循环特征出发,来设计出符合农业人口偏好的短期理财产品,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难理解,这里的理财业务须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2.2 针对供给方的现状反思

上面已经提到了供给方需要着手开展的问题,即设计出满足农业人口偏好的理财业务来。另外,针对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通过农合金融机构人员的上门访问,来建立起银行与零散分布农户的联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在推动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中,应主要从供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需求方,则可以在选择机制下进行针对性的偏好引导。

3 反思引导下的发展路径探讨

发展理财业务是当前农合金融机构加快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农合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

3.1 注重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理财团队

理财产品的开发涉及的基础资产较多,如何能有效地分析基础资产的收益性,又能保证客户理财资金的安全性,就需要研发和设计理财产品的人员对投资标的有充分的了解和市场把握,这就对产品开发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恰恰和商业银行理财开发团队的核心差距就在这里。因此,要从根本抓起,给现有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加大培训力度,选拨人才,引进人才,逐步打造一支高综合素质的理财产品研发团队。

3.2 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

本文一直在强调,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因此,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之所以指出这些特征在于,设计变现能力强的理财业务需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现周期。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成本,也涉及理财产品的成功与否。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很难找到这一观点。

3.3 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

不难理解,若要实现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提高本地农民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扩大广大农业人口的需求拉动。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在理财业务开展中应简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并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下来告知农户有关增值效果。因此,对于城市银行中的诸多理财业务,在农村区域中就需要抛弃。这里笔者建议,可以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这样也有助于农合机构深入了解该农户的经济能力,并为放贷提供原始信息支撑。

3.4 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

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人员上门访问,仍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即需要界定目标客户。一般而言,对于理财有需求的农业人口,往往具有商品经济意识,并积累起了一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量。因此,可以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3.5 有效细分客户资源,培育广阔的农村金融理财市场

农合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户的需求发展理财业务,针对本地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开发出一套符合本地农民理财需要的金融理财产品,而且这种理财产品一定要符合本地农民的理财心理,操作上力求

简单方便,在农户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风险低、收益稳定、能随时赎回,以此提高农户对理财产品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因我国农业人口分布广泛,且各农村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结合特定区域展开讨论,而是结合当前问题从发展趋势层面进行了原理性探讨。但本文的结论,将支撑各地理财业务开展中的思路。最后,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6

【论文摘 要】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进步。建议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崛起的不可或缺的筹码。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教育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传承的直接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教育的重视与成效是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体现,事关国计民生。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存在不可忽视的配置失衡问题,这种失衡对西部“三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温家宝总理在2011《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继续坚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的薄弱学校倾斜。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对西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和“三农”发展的关系做尝试性探究,以期对西部教育环境的改善有建设性的建议措施。

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

教育问题事关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是常在常新的话题,时常会引起热议。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城市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所享用的教育资源是农村的近16倍,如此大的差距不难看出我国教育现状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失衡。

而教育资源失衡实际上并不是只体现在城乡之间,更严重存在于农村内部。同是公办学校,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是有差距的,而这作为教育不公平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择校风早已如过街老鼠。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例屡见不鲜,且更有见长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可忽视的失衡问题,特别是城乡差距,这种失衡将对“三农”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

实践证明,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也将继续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西部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都只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很多城市公民无法置信的是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原始状态,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也正是这种安于现状的心态使得西部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西部教育的不发达致使很多农民工选择进城,自然荒废了东部稀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东西部的严重失衡;第二,西部教育环境的落后使得很多先进人才为了下一代的成长考虑选择了敬而远之,宁愿在东部沿海过“蜗居”生活,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献在难为改观的西部环境。由此,先进技术和资源都难以引进,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村繁荣的限制

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将和谐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西部计划的实施为西部造福不少,也有很多志愿者愿意支援西部,虽然农村的面貌在新时期焕然一新,但是较之东部,还有很大的落差。而且还有一小部分地区的境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和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农村繁荣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最重要的内容还是农业和农民,而这两者都没有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农村的繁荣与和谐自然也失去了支撑和意义。而导致农业和农民的欠发达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西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环境的劣势。第二,教育的不发达成了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瓶颈”,由此,西部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西部和谐更难以得到保证,而西部和谐对整个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举足轻重,问题亟待解决。

3、对农民进步的制约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直接途径。我国是拥有五千年之久的悠久文明,享誉世界,然而,这种文明会因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失衡而在西部渐渐淡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民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

放羊娃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西部农村的同胞祖祖辈辈重复着那样没有营养的生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被开化,长久以来,东西部的落差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一极是文明与进步,另一极则只有原始与落后。

西部和谐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高度与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的落后限制了农民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农民的滞后也使他们开发西部的自觉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无论农村、农业,还是农民的发展都系于教育资源的分配。

三、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可行性途径

我国西部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木桶效应决定了其发展成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环节。均衡东西部教育资源是改善西部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基于以上对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和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投入的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不仅使西部农村教育事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也使得国民素质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环境。

第二,政策支持的均衡。西部农村教育环境要得到改善,必须先在人力物力上得到平衡保障。首先,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进农村,走进农业,走近农民;其次,引导城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优秀教师资源流动性工作,并组织城乡教师资源周期性进行调换,以保证西部农村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志愿去西部支教,用相应的优惠和表彰政策吸引他们投身于这项高尚的事业,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年东部发达地区剩余的人才资源,缓解了就业压力。

第三,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唤起大众觉醒的力量,为西部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纵观西部教育发展,展望未来,教育者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行之策,为中华和平大国之崛起奠定雄厚的教育之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

[2] 章飞.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弊端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 陈潭、罗新云.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及其政策补给—以湖南H区2005年的相关教育数据为分析样本[J].公共管理学报,2008.04.

[4] 牛廷伟. 基础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08(8).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7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 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8

>> 跨文化视域下河南省的国际形象:现状与构建策略 政府公共服务视域下河南省公示语英文译写规范化研究 媒介生态视域下河南省的红色文化传播 中原经济区视域下河南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及布局 “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初探 “阳光体育”背景下河南省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阳光体育”背景下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审视 河南省幼儿园英语教学环境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中原经济区建设框架下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TPACK视阈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丽河南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 城镇化视域下的河南省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河南省就业模式探析 2003年河南省英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论新形势下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 ARIMA计量技术下河南省农民增收的预测模型研究 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 [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11][12]Jill Korey O’Sullivan. Welcome to our world [M].America: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2015.

[15]杨文娟.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9).

[16]孙理和.论基于原型概念和字典工具的英语启蒙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2014(6).

[17]廖雪梅.初中英语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9

关键词:上饶市万年县;品牌农业;万年贡米;发展模式

一、研究理论基础

农业问题向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繁荣的小农经济为我国悠久的历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领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及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课题以上饶市品牌农业万年贡米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与研究如何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分析和调查本地农业资源及农业品牌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万年县在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年县品牌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万年贡米品牌农业基本情况分析

(一)保护万年贡米农业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由于万年贡米原产地面积十分有限,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其品质、成分组成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于万年贡米的特定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和自然因素进行特别保护。

(二)逐步实现万年贡米“五统一”

万年县政府将万年贡米产业列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并且贡米生产企业逐步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价格、统一监督检查,按照规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

(三)提升万年贡米文化附属价值

万年贡米目标定位做高端产品,突出文化的支持和引领,强调万年稻米的“进贡”身份,在众多大米企业的文化较量中,优势非常明显。万年贡米集团大打“稻作发源地“这一理念下,利用稻作文化把“万年贡”做成高端礼品米。

三、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纵观万年贡米的发展,其品牌化之路折射出中国当前不少品牌农业的发展状况,从对品牌农业的内涵、农业品牌的创建管理、品牌农业战略、品牌农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等不同视角来研究品牌农业的发展不失为良好的角度,对我当前和今后的品牌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品牌意识淡薄的主体多,有积极性的少;大宗农产品品牌多,特色的农业品牌少;从事初加工的品牌多,精深加工品牌项目少;农产品质量宣传的多,监管措施和可执行的标准少。许多农业企业和大户没有长远发展产业的谋划,创品牌意识相对淡薄,或停留于现有的品牌,不想也不愿去申报更高级别的品牌。不少龙头企业主要还是靠种养、卖初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同类化、同质化还较为普遍。这都是万年贡米在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极大的制约了万年贡米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万年贡米虽然历经悠久岁月,并依然保持贡米的地位,但知名度并不高,影响范围仅仅辐射江西及其周边省份的一线城市,在与其他大米的竞争中也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四、针对万年贡米发展现状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

1.制定发展规划;首先万年县政府要根据绿色大米发展需要和全县大米产业的发展形势,制定出全县绿色大米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调配、部门各尽其职、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确保绿色大米产业发展的有序、规范。

2.推动产业化经营;要将绿色大米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到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要协调好农技部门、粮食部门、企业和种植农户的关系,形成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尽其责、订单收购的管理模式。

(二)万年贡米集团

1.筛选优质多抗稳产品种:米质优、抗性强、稳产性好是选择品种的三个主要标准。首先应从全县水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品种指标要求,包括生育期指标、米质指标、抗性指标、稳产性指标等;其次根据这些指标,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优质米品种进行多点试验和筛选,确定适合开发的品种,要求主导产品以2~3个品种为主,宁缺勿滥。

2.延伸绿色大米产业链。要利用万年贡米的品牌和绿色食品的优势,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开发出系列深加工产品,增加绿色大米产业的附加值,可选用优质专用品种,以生产出的绿色大米为原料,通过深加工开发出绿色米粉、绿色年糕、绿色米酒等系列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干经天;李莉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9

[2]娄向鹏;品牌农业怎样“站起来”[J];经营管理;2015年第5期

[3]梁天宝;论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5年第8期

[4]谢向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

[5]颜华;江西省农业区域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圩;2013-5

[6]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国务院文化部;2014-07-16江西省万年县品牌农业发展调查――以万年贡米为例

钟 强 杨婧玉 刘锦玉 胡愫洁 彭敬皓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万年贡米其产地万年县,作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之一享誉世界。同时万年贡米作为四大御赐“贡米”品种之一,深受历代皇家赞誉,历经上千年而不衰。因此,研究其发展模式不仅对于品牌农业本身的发展和推广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及其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上饶市万年县;品牌农业;万年贡米;发展模式

一、研究理论基础

农业问题向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繁荣的小农经济为我国悠久的历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领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及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课题以上饶市品牌农业万年贡米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与研究如何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分析和调查本地农业资源及农业品牌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万年县在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年县品牌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万年贡米品牌农业基本情况分析

(一)保护万年贡米农业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由于万年贡米原产地面积十分有限,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其品质、成分组成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于万年贡米的特定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和自然因素进行特别保护。

(二)逐步实现万年贡米“五统一”

万年县政府将万年贡米产业列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并且贡米生产企业逐步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价格、统一监督检查,按照规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

(三)提升万年贡米文化附属价值

万年贡米目标定位做高端产品,突出文化的支持和引领,强调万年稻米的“进贡”身份,在众多大米企业的文化较量中,优势非常明显。万年贡米集团大打“稻作发源地“这一理念下,利用稻作文化把“万年贡”做成高端礼品米。

三、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纵观万年贡米的发展,其品牌化之路折射出中国当前不少品牌农业的发展状况,从对品牌农业的内涵、农业品牌的创建管理、品牌农业战略、品牌农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等不同视角来研究品牌农业的发展不失为良好的角度,对我当前和今后的品牌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品牌意识淡薄的主体多,有积极性的少;大宗农产品品牌多,特色的农业品牌少;从事初加工的品牌多,精深加工品牌项目少;农产品质量宣传的多,监管措施和可执行的标准少。许多农业企业和大户没有长远发展产业的谋划,创品牌意识相对淡薄,或停留于现有的品牌,不想也不愿去申报更高级别的品牌。不少龙头企业主要还是靠种养、卖初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同类化、同质化还较为普遍。这都是万年贡米在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极大的制约了万年贡米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万年贡米虽然历经悠久岁月,并依然保持贡米的地位,但知名度并不高,影响范围仅仅辐射江西及其周边省份的一线城市,在与其他大米的竞争中也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四、针对万年贡米发展现状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

1.制定发展规划;首先万年县政府要根据绿色大米发展需要和全县大米产业的发展形势,制定出全县绿色大米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调配、部门各尽其职、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确保绿色大米产业发展的有序、规范。

2.推动产业化经营;要将绿色大米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到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要协调好农技部门、粮食部门、企业和种植农户的关系,形成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尽其责、订单收购的管理模式。

(二)万年贡米集团

1.筛选优质多抗稳产品种:米质优、抗性强、稳产性好是选择品种的三个主要标准。首先应从全县水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品种指标要求,包括生育期指标、米质指标、抗性指标、稳产性指标等;其次根据这些指标,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优质米品种进行多点试验和筛选,确定适合开发的品种,要求主导产品以2~3个品种为主,宁缺勿滥。

2.延伸绿色大米产业链。要利用万年贡米的品牌和绿色食品的优势,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开发出系列深加工产品,增加绿色大米产业的附加值,可选用优质专用品种,以生产出的绿色大米为原料,通过深加工开发出绿色米粉、绿色年糕、绿色米酒等系列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干经天;李莉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9

[2]娄向鹏;品牌农业怎样“站起来”[J];经营管理;2015年第5期

[3]梁天宝;论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5年第8期

[4]谢向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

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篇10

论坛以“未来农业――安全 引领”为主题,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三农》专家、农业企业家、金融机构、国际同行等搭建了同台论道的交流平台,辨析农业焦点问题,探寻农业产业升级问题的解决之道。

期间,论坛还举办了“肥料产业发展论坛”、“梨树黑土地论坛”等分论坛,从我国肥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解读中国肥料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探讨作为下一个推动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的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分享在黑土地保护、开发及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

世界级格局 嘉宾遍全球

论坛上,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克强、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农业参赞阿兹米等分别为大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等作主旨演讲及专题报告。

沙祖康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农业发展道路要立足粮食供给安全与食品安全,以“绿色化”的举措,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级阶段,我们需要加强粮食品种的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农业的转型发展,不仅是保护水土资源,还要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加强产业体系建设与管理。

阿兹米谈到,现代农业是马来西亚转型的催化剂,将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政策,鼓励高价值农业发展及私人投资等领域的发展。

尹伟伦以“未来农业――安全引领” 的论坛主题为切入点,论述了整个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他提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这些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生态工程体。山水林田湖进行协调产业开发,形成大生态农业联合体,这应该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一个方向。

“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赵玉芬作题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专题报告时表示,中国农业要有新出路,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让科学技术、资源、政策等要素进入传统农业领域,注重多学科交叉,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海洋技术都可以为大科学大农业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系统工程。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针对我国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肥料施用不合理等农业发展现状并根据其团队开展“科技小院”的实践,指出“只有持续增产并同时降低农业的环境效应,走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升级推动力 全力解瓶颈

在中国经济开始加速转型、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在保安全、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降库存、降成本中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所有涉农企业亟待求解的紧迫课题。

论坛汇聚的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通过各个分论坛的思维碰撞,掀起一场场智慧风暴,为广大涉农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据介绍,针对传统金融体系对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次论坛还对各方金融机构就如何更好地满足农业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深入探讨,并成立以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等机构为平台,中国农业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实力机构为基础,中农基金、中农相互保险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主导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联盟,通过股权投资、保险、定制结构化金融方案乃至互联网金融等多种形式为农业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服务未来农业发展。

智库齐献策 引领新方向

对于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指出,未来农业什么样,可以肯定就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最高形态是生态农业。他还通过“四个三”的关系理念,揭示出社会结构造成主业到辅业、数量到质量、单一化到多元化的一系列变化。

黑龙江省庆安县县长李立新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塑造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区域品牌可以把互相关联的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和涉农机构聚集起来形成拳头效应,既能够有效降低生产销售成本,也能有效克服单个企业单一产品市场风险的分散性。

作为此次论坛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围绕《科技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同台论道,多维度解析科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农药、化肥等化工合成物都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黎乐民认为,“正确认识化肥的地位与作用,纠正有关化肥的错误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树立起科学施肥的观念,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形成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合使用的格局,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