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概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0:14:08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1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 通识课 农学概论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05-04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除了修满基础课与必修课以外, 还可以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制下的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教学的初衷是实现学生的 “选我所爱, 爱我所选”,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1]

《农学概论》是农业院校园艺、生物、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经济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也是学校其他非农林专业的任意选修课,即通识课程教育,可以由全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组成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涉及作物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耕作学、植物保护学等理论。其内容多、覆盖面广、章节之间联系性差、知识差异性大,并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应用性等特点。因此,如何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把这些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与探讨的课题。对于农业大学的非农专业学生而言,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扩大知识面,培养热爱农业、学习农业、服务农业的理念。为此,张学林等人就大学生对农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2]真正从课堂教学中学到应该普及的农学知识内容。

鉴于此, 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和工学院机械化专业学生讲授 《农学概论》专业选修课,以及该课程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针对不同课程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对策,来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农学概论》开设的目的及选课概况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所占比例愈来愈大,成为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学概论》作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已成为农业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仅巩固了必修课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本专业相关研究领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讲,高校选修课的开设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对本专业所在的学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2.对本专业相关的学科进行了解;3.有助于学生在非专业素质方面的提高,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学生如果能够根据其兴趣所在,结合专业方向,选修一些专业课,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素质。尽管专业选修课具有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专业素质等多种功能,但是由于学生对选修课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同,致使专业选修课在不同学生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在一些农林高校中,学生的具体修课动机可以分为三种:1.对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感兴趣;2.为毕业凑学分;3.其他动机。[3]

针对学生对《农学概论》课程的选课目的与动机,笔者做过相应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选修《农学概论》的主要目的是:1.优势学科环境影响之说,认为身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农学又是优势学科,有必要通过选修《农学概论》了解农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农业的发展概况; 2.爱面子之说,有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农业基础理论知识不甚了解,想通过选修《农学概论》加强对农业常识的了解,认为不了解一些农学知识,无法解释简单的农业现象,从面子上过不去;3.考试简单容易通过之说,该课程容易学习并通过考试,拿到学分; 4.无其他课程选修之说,认为想选修的课程由于人数限制选不上,同时又必须有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而只能选修该课程,持有这种说法的主要是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而对于专业选修课来说一般不存在该现象。

关于以上几种目的也不是孤立的,简单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选修《农学概论》课程普及自己的农学知识,顺便通过考试拿到学分,持有该想法的学生也是上课的主力,他们一般都不会逃课;第二种就是为拿学分而选修该课程,这类学生到课堂来听课就表现得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因而,无论从情感还是学习态度上,都决定了该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要低于专业课。由于专业选修课和通识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学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学习目的较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散漫。另一方面,由于选修课本身具有内容广泛、课时数有限,有时也会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内容与进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我们学校的《农学概论》课程而言,无论是专业选修课,还是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都是我们学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研室的教师,各位教师应该都能够胜任该课程的讲授任务。每位任课教师所教授的课程都是2-3门,不存在对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重视程度不同的现象。就笔者而言,在为农学专业的学生讲授主干课程《耕作学》的同时,也在为其他专业的学生讲授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农学概论》。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感觉学生对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当然这应是与学生的选修课程目的有关,与教师的上课能力与上课热情无关。由于学生对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的重视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表现得有些散漫, 对于教师讲的内容一问三不知,这可能会影响教师上课的激情。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一)多媒体的灵活运用

目前,一般高校教学基本上都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越加显得传授的信息贫乏,不太适应当前的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满足《农学概论》 内容多的需求, 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 达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农学概论》教学, 有增加教学信息量, 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等诸多优点。[4]特别是对于《农学概论》这样一门形象的课程更是如此。对于《农学概论》这门课而言,书中涉及直观的知识内容很多,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多媒体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点能一目了然。

当然,课堂是一门艺术, 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备课,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其他还有板书、肢体语言等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农学概论》 的教学中, 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 取得最佳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就很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当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容易发生知识不够系统,讲解速度过快、传授知识点过多、学生没法掌握等问题,如果一堂课仅用多媒体教学,也可能会使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

(二)启发与探讨式教学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与探讨式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课堂专题讨论, 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当然,关于课堂讨论也要适度,不能够全堂课时间都在讨论,就某一问题抛出几种观点与看法即可,深层次的探讨可以留给学生去思考。

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知识点进行引导和启发,尤其是第一节课。例如,笔者在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上第一节内容时,基本上都是从作物的生活史开始,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也即作物从种到收的过程。对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让学生思考在作物从种到收的过程中,有哪些农业机械可以使用、怎样用,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农业机械有哪些、自己见过多少,如何实现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对资源环境学院的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让他们思考如何实现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能否通过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图像分析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合理灌溉施肥,并对作物产量预测预报。对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 让他们思考如何获得抗逆、优质、高产的作物种子,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对作物进行调控,实现作物的高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试验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一般过程,使学生完成对农学概论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农学概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基本要在课堂上完成。华中农业大学有较大的校内实验基地,学生也经常到田间去游玩,但对于相关的农学知识不甚关心。因而可以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到实验基地去印证课上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我们一般也都是安排一次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实验基地认识作物种类、杂草危害、种植方式、田间管理、土壤耕作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当然,将课堂内容放到试验基地去上,对教师来说也面临着一个麻烦问题,还要向教务处备案,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课堂上见不到人就认为是没有上课的教学事故,这对教学管理与教师本人都会带来麻烦。将学生带到试验地上课,白天的专业选修课还容易实现,而对于排在晚上的通识公共选修课几乎无法实现,只能留作业给学生到试验地去看,然后在课堂上分析。

四、 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一是兼顾专业,灵活调整。《农学概论》是针对非农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和公共选修通识课。对于专业选修课学生而言,针对不同的专业,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简、重组和更新,使农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形成既有独立性而又与其他课程和知识广泛联系的内容体系。对于公共选修通识课来说,由于是全校学生混合组班,就更难处理,只能讲授最基本的内容。

二是突出重点,兼顾兴趣。学生专业不同,其兴趣和关注点也不相同。50% 以上的学生认为作物生产条件、技术和种植方法等教学内容最重要,也是教学重点,然而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等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占60% 以上) 。如何平衡教学重点和学生兴趣之间的关系是值得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三是纲为基础,补充更新。农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既要符合作物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满足生产实践发展的需求,这就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以农学概论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适当补充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接轨的、能够反映出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符合农学概论教学内容、特别是符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

四是关注中国农业政策。每年的农业政策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完全相同。近些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注农业的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须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2004年至2011年连续八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

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农学概论》中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面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问题进行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和技能重组,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加强课堂管理

就教师本身而言,无论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但是从上课学生到课情况以及课堂听课情况来看,加强课堂管理是我们目前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加强课堂管理是任课教师的基本责任,也是任课教师的一个负担。无论是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选修通识课,都是选修课的性质,学生的重视程度与必修课就不同。从目前的上课情况来看,一是上课到课率不高,尤其是高年级大四学生,几乎不到课,这种现象对于必修课也是如此;二是到课学生听课不认真,课堂现象也是五花八门,写作业、玩手机、看课外书等。互动提问问题时,一些学生站起来就大声地说不懂,这让教师也很无奈,课堂签到和提问都会让学生不高兴,进一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分评价。

六、学习考核

冯丽肖等针对传统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实践创新能力的弊端,以《农学概论》为例,提出了开放试题-课堂讨论-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新方式。[6]通过构建综合实践性试题库,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型考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专业知识,来自生产实践的考题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舞台。这一创新型考核革新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教育资源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仍是以闭卷理论考试为主要方式,在内容上我们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问题, 基础知识考核,综合问题分析等。考核虽说是采用常用的闭卷考试,但是在考试内容上更加侧重对农业现象、农业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试卷内容和难易程度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这一点也必须与前面的不同专业学生教学相一致。要让学生去理解一些农学知识内容,考前还要强调重点内容,否则,考试可能就会出现不及格率较高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业评优,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七、结语

《农学概论》是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化课堂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背景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与探讨式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培养知农、爱农的全方位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道西, 张世宝, 陈平.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5):170-172.

[2] 张学林,张小全,杨青华,郝晓峰,基于实证调查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80-82.

[3] 邢韶华,雷霆,栾晓峰,魏鑫.对农林高校专业选修课内容设置与课堂教学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7-148.

[4] 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1):199-201.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农业发展模式,术语,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N04;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35-05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李军(1968—),男,上海奉贤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通信方式:。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与不同阶段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的术语概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知识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术语的丰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应用的混乱失序。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整理、分析此类术语,对于提升农业科学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程度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深化,规范其术语表达,实现术语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

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及其实现方式。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刀耕火种”为基础的原始农业阶段;依靠畜力铁器的传统农业阶段;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阶段[1]。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模式的嬗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新概念、新术语,为农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如何准确、清晰地把握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认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概念体系变得愈发丰富和复杂,如何规范科学术语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质量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诸多农业发展模式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组织探讨可持续农业等发展模式时,又先后提出了“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绿色农业与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2]。

正是由于农业科学范畴内的农业发展模式新概念、新名称大量涌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新术语,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定义、指称这些新的概念,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可以反映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治学态度,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和科学意义。

二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术语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专业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术语不统一、不规范,就会影响各种信息的记录、交流和传播,从而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标准化是指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农业经验转化为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标准,提升现代农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进一步凸显了农业标准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体系的规范化是关系到现代农业能否真正实现标准化的重大问题。

1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信息标准化必然需要首先实现术语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

具体而言,在描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为农业科技术语做出最基础、最通用、最有规律的规范定义与内涵阐释,不仅有助于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科技信息的模糊化或重复利用,在农业生产、经营上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的使用上,由于此类术语在概念内涵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交叉性,因而在术语的应用上常常造成语义混淆、概念外延不清晰的缺失。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将其混为一谈必然会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水平,是农业信息交换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必然步骤。

2农业术语的标准化对于现代农业理论的建构和更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农业理论及其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实现途径之一。纵观中国农业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传统农业典籍起,农业理论不仅起到了概括、总结农业实践的作用,而且是传播和延续农业知识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农业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就是农业科技术语。换句话说,完善、成熟的术语体系是现代农业理论得以建构的充要条件。对这些术语进行规范化的界定,实质上是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辨析,增强了现代农业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减少因概念不统一而造成的诸多障碍。

三术语使用的现实问题

术语规范化的工作不仅与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术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由于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混用、错用相关术语、概念的现象,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相关术语建立统一标准才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需环节。

农业科技术语是农业学科语言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核心单位,是涉及“三农”问题信息沟通所必需的媒介,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在农业科学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问题在于:一方面,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中,概念是用定义进行描述的,与之相关的术语被赋予约定的指称,因而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必然要具有单一化、专业化、系统化与准确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概念、原则、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导致与其相关的术语概念存在着口语化、含糊化、内涵不确定等诸多缺陷,也使这些术语在概念、内涵、层次关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出现了认识不到位、界定不清楚、重复使用等现象,从而造成术语的实际运用与概念内涵不相匹配。

1术语用词的不规范

在术语的使用上,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术语用词的不规范。按照术语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术语应当反映所指示概念的特征,词语本身能够确切地表达其意义[4]。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部分术语的内涵与名称不能完全对应,从而造成语义的混淆和概念的不明确。例如,“绿色农业”的概念就存在着指向不清的问题。从词形来看,“绿色”是对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定,突出其注重环境保护、自然无公害的特点。在实际使用中,“绿色农业”往往是指广义上的“大农业”,即包括“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概念在内。诚然,“绿色农业”指称的是该模式的绿色性,即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其命名的内在理路。然而,“绿色”一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误导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接受和解读,使人们将“绿色农业”和“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等概念作为同一层级的术语加以认识,随之造成了该术语内涵的狭窄化和片面化。

2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

在术语的使用上,另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从术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标准的术语应当具有单义性的特点,即一个术语仅指称一个概念,而一个概念也同样仅用一个术语来表达,实现术语和概念内涵的一一对应。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一义多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质量农业”又被称为“精致农业”,“白色农业”又被称为“微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又被称为“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观光农业”则常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概念替代。由此造成的问题在于,一个概念以不止一个术语加以表达,从而产生同义词,极易引起使用上的误解和混乱,对于农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农业科学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在术语的使用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一部分术语是对外来术语单词的直译,而在直译的过程中其名称过于宽泛,使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例如,“精细农业”的概念就比较容易引起误解。“精细农业”主要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然而,“精细”一词并未突出这个概念的基本前提,即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现代化高新科技。不仅如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指代比较模糊,未能凸显出这一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性。换言之,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从词义上看也可以被称作“精细农业”。因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存在着概念含糊、不准确的缺失,混淆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性。与之相类似,“质量农业”的术语概念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质量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质量”一词不仅仅适用于“现代农业”,而且同样也适用于“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以及农副产品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所以,这个术语也未能明确概念内涵的阶段性,造成了意义指向的不明确。

总之,从农业实践的角度来看,术语的不规范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模式间选择的不确定性、随意性,使之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导致农业发展模式实际运用的多变性、反复性,使之缺乏科学规划的长效性,使人们过度地追求农业发展模式的时尚性和概念的炒作性,致使其脱离实际,带来了发展的被动性。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方法

《GB/T 16—1997 术语规范编写规定》明确指出:“制定术语规范的目的之一就是协调概念、概念体系和不同语种中的术语”,术语规范化工作“应为每个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概念的定义应能在某种语境中替代该概念对应的术语”,“概念的定义应以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不同语种所表述的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应指出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如果一个标准对于某个语种有所限制或规定,应指出这样的限定”。以此作为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准则,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术语进行规范化。

1充分利用与术语规范有关的各类原始资料,对术语的概念内涵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这也就是说,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资料中梳理某一种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及术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切实理解和把握这一术语提出的历史语境及其概念内涵的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而言,相对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在定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方面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充分地借鉴,而与之有关的各类出版物如专业词典、叙词表等工具书也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在讨论“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时,首先要对与这个名词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即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一书提出“农业可持续性”的思想,《丹波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后“可持续农业”的观念与实践不断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认识的“可持续农业”概念。从这种方法出发,我们能够动态地、历史地发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具体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精确性。

2运用语言学知识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进行语法分析,规范术语用词,统一术语界定

语言学知识是术语规范化的重要支撑,术语的命名和释义必然要在词汇、语法、语义等相关知识结构中完成。因此,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及外延做出分析,是实现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步骤,而规范化的术语也必然要遵循汉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规范。当前,科技术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着盲目借鉴西方术语的缺失,不少名词来自外来词的音译,术语用词、词语搭配和概念表述都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通用性原则,从而造成语言的陌生化,为术语应用增添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应当按照汉语语法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来加以规范,如“精细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从外来词中转译而来的名词都要坚持“约定俗成”的准则,将precision agriculture、efficient ecoagriculture等词译为符合汉语规范、且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精细”“高效生态”等。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词语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内部结构形式来看,是合成词中常见的偏正式。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术语,前一词素显然与后一词素“农业”属于同一义类。因此,这种构词法也就成为规范术语命名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如此,术语的概念内涵同样要根据语言学知识加以界定。例如,“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都应放在语境论的前提下加以探讨,强调这些术语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使其虽然在术语用词上与传统农业有所关联,但在概念内涵上又与后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术语概念的准确性和单义性。正因为这样,语言学对于术语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系统必然要以语言学方法为抓手建构起来。

3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编纂术语手册,构建概念体系

在实现术语规范化的过程中,不同术语在词形、词义等方面的交叉、含混无疑为标准化工作制造了相当程度的障碍。正因为这样,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术语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由此导致的是不同术语的概念内涵往往相互联系,而新的术语又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术语规范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术语进行分类,按照术语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来加以区分,从而形成相应的术语类型集合。因此,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必然需要对术语作出比较研究,从内涵、外延等不同方面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术语规范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编纂术语手册,按照术语的类型特点罗列其定义、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从而构建起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体系,清晰明确地呈现出相关术语和整个术语系统。

综上所述,对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规范化是一个影响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对其进行规范是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术语学科学发展和术语规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术语规范化问题实质上是探讨和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完善术语的使用和农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与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0

[2]李军论中国当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研究之背景、意义与原则[J]上海农业学报,2011(3):51-54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3

【关键词】反哺农业;法律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05-04

反哺农业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国家大都通过相关立法实现“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的政策转向。如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法案、1947年英国农业法、1953年德国农业结构改革规划和1961年日本农业基本法,均标志着这些国家进入大规模反哺农业期。我国反哺农业问题是总书记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关于“两个趋向”论述中首次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反哺农业期,全国各地均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反哺农业的途径与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6、7章虽就“反哺农业”的内容有所涉及,但究竟什么是“反哺农业”,其定义与内涵却是模糊的,至少“反哺农业”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尚未呈现于我国的立法文本之中。因此,有必要就其法律概念予以界定,方能就我国正逐步推进的大规模反哺农业活动予以统一规范化指引。

一、反哺农业概念各种观点之比较

“反哺”是一个仿生概念,最早出自《初学记·鸟赋》中的“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借用于“反哺农业”这样的公共政策表述中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表明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后,工业、城市已然“长成”,应该回报农业。“费孝通先生1986年考察苏州、无锡等地后首次提出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理论——工业的兴起,靠的是农业的积累,但工业一旦初步成长起来以后,就会对农业不断地支援,就要‘补农’、‘建农’,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它是“农业哺育工业”、“农村哺育城市”的阶段性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时所面临的一次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国外存在着反哺农业的理论、制度与实践但并无对应语词来予以表述,“反哺农业”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性概念。学界就反哺农业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三类:广义政策方向说、中义政策措施说和狭义农业补贴说。

(一)广义政策方向说

反哺农业实质指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反哺’是原来农业‘哺育’工业的转化,指工业在长期接受农业的哺育之后对农业的感恩或者回报。”“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它并非简单地资金回流,也不是对农户‘恩赐’,而是指按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农业政策要求,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引入家庭农场制经营方式,将农业改造成营利部门的政策。”“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是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一个根本性战略调整。而实施这个新战略即对农业的反哺,意味着农业到工业、农村到城市这样的资源流动方向的逆转。”“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应该是广义的工业反哺农业。广义的工业反哺农业是指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变农民为城市(镇)居民,并在农民绝对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确保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这种观点将反哺农业界定为一种农业政策方向,与哺育工业一样并列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农业政策表述,是对新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种统称。“反哺”来自农业以外的各行各业、来自农村以外的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问题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反哺农业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问题而服务。其切合了“农业哺育工业”、“农村哺育城市”阶段性转向的政策要求,堪称就总书记“两个趋向”论述的直接展开。属于典型的政策理论化表达方式,但若以之为反哺农业法律概念而上升至立法层面,则在具体内涵界定上相对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在广义政策方向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反哺农业的具体内涵。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4

1.1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界定

“休闲农业”一词源自台湾RecreationalAgri-culture或LeisureAgriculture的概念,引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对其准确的概念定义以及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没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文章参考前人关于概念界定与内涵划分的研究成果,结合休闲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源利用类型、开展范围以及社会功能属性,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如下表述:即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与文化体验与休闲的新型农业业态.并认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质相同,而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都市休闲农业相区别.

1.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内涵

休闲农业产生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背景之下,是依托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而开展的新型农业形态.地方通过实施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提供发展思路.所以文章在进行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对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即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表现在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维度的综合效果.

1.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支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增加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在其“稻米文化”中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观点,即农业除在传统生产中具有经济效应外,还具备生态、环境、社会等效益.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遵照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演化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即以农村环境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以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等多种形态的旅游活动.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除拥有一般的经济属性外,在促进农村环境改造、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特征.

1.4休闲农业综合效益作用机理

通过对休闲农业产业性质的界定、内涵和支撑理论的分析。

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指导下,演化为以农业资源、农事劳作、农业文化为卖点,集游览观光、参与体验、休闲度假等形式于一体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形式,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宣传与交流的平台,为传统农业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基于休闲农业的多种功能属性,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视角,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便于清晰的解读休开展休闲农业活动对于“三农”所产生的效益问题,在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全面性、代表性与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解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

2.1编制方法

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编制方法,分别是系统法、目标法和归纳法.考虑到休闲农业综合效益指标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文章根据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层次,选用目标法和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经验分析构建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初级指标打分表,向华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从事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经济研究的专家征求意见,请他们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代表性等角度对各指标进行最高分为10,最低分为0的连续性分值评估,并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其次,计算收回的初级指标打分表中每个指标得分,剔除平均分值低于4分的指标,并汇总专家意见以调整现有初级指标;最后,对得分在4分以上但标准差大于均值一半的指标与专家再做沟通和复议,最终构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为休闲农业社会效益,准则层为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指标层为18个评价指标构成。

2.3休闲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阐述

将休闲农业综合效益定义为目标层,它由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环境效益和农民发展效益三个准则层组成.以下就各准则层所代表的涵义以及对应的评价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2.3.1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格局的改变,农业在三产中的地位下降,但其产业经济效益仍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农业,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和地区农业发展,对农村地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贫富差距现状、社会就业等问题有深远影响.

2.3.2农村环境效益地方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其核心资源的维护与培育,而其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清晰的空气、安全的人居环境、淳朴的乡土风情和欢乐的农村文化等优秀的农村环境,所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又是产业生存的条件.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5

关键词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经济效益;理论评估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1-01

1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业生产面积广袤,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实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的潜在经济效益进行理论评估,才能实现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对农业气象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出最优决策,才可以在确保支出不超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和条件,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气象服务制定科学的决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 研究方法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核心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2种,分别为确定最优决策的步骤和Thompson数学表达式,2种研究方法又是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效益评估的步骤。其中,确定最优决策步骤主要包括确定平均气候资源、确定理论评估采用的决策以及计算每一个决策的加权平均经济收益,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最优研究方法,确保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Thompson数学表达式是通过概率确定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农业生产实现最佳长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利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需要先明确当地灾害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以及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才能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在采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的时候,可以分为3种情况。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必须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且进行科学防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时,只需要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适当进行防御即可;而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

3 服务与决策

气象服务可以按照离散的形式或连续形式表示,而对应的气象决策分别为离散模式和连续模式。其中,离散模式是农业气象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极为科学、有效的方法。而处于连续模式的时候,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潜在经济效益值,根据某个指标确定最优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气象决策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2]。

4 天气预报和列联矩阵、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当地气象信息,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农业生产中对气象预报的关注,在气象灾害尚未发生前,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当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最大限度降低气象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离散模式通过用m表示天气状态,连续模式一般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表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用天气预报资料进行决策,必须确定函数f(x)的值。农业气象决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明确概率分布情况,而条件概率分布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预报值和实际值。

5 损失矩阵、气象损失矩阵和气象损失函数

损失矩阵,指的是离散模式时,天气状态和气象决策对应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多个气象状态和气象决策组成。由于使用损失矩阵,必须明确农业收益情况和损失情况,不具便利性。因此,使用效益损失矩阵,又被称为气象损失矩阵。气象损失函数指的是连续模式时一般用r(x,a)对气象损失函数进行表示。一般采用的损失函数可以分为2种,分别为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而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象损失函数,才能保证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4]。

6 案例分析

东北玉米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气象分析玉米最佳播种量和时期,并确定玉米最佳生产结构和布局。干旱预报的气象服务效益,即可以在气象灾害之前,采取有效的干旱预防措施,通过蓄水池储水或者南水北调,解决干旱的问题,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经效益。而为了确保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料,确定科学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系数。

7 结论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气象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决策,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8 参考文献

[1] LOMAS J,MILFORD J R,MUKHALA E,et al.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的现状与未来需求[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4(4):59-60.

[2] 于庚康,罗艳,高苹,等.区域农业经济气象敏感性和气象经济效益[J].生态学杂志,2012,31(5):1265-1271.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6

“中国农村派”是在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时刻,中国理论界(包括马克思主义派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派)必须重新认识、界定中国社会性质,并为此几次激烈论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当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之时,便爆发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首次论战。1920年11月张东荪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的时评【1】,认为中国的救国之道唯在开发实业,“而不是欧美现成的甚么社会主义、甚么国家主义、甚么无政府主义多数派等等,所以我们的努力当在另一个地方。”正这篇短短的时评,触发了关于社会主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首次论战。

张文发表后,陈望道、李达、陈独秀、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立即对此进行反驳,他们认为张东荪以“发展实业”来反对各种主义其实质是以发展资本主义来反对社会主义。而张东荪、梁启超又发表了多篇文章详论自己的观点。大体说来,张、梁一方认为中国目前根本谈不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更无从言及社会主义。所以希望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实行以阶级调和、劳资合作为特色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而这,自然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不能同意的,他们认为中国社会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虽有所不同,但中国已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能够走社会主义之路。但是,他们的论证方式尚极简陋,远谈不上一种“社会学”的方法。如陈独秀这样“论证”:“请问中国无劳动者,先生吃的米、穿的衣、住的房、乘的车船,是何人做出来的?先生所办的报,是何人排印出来的?”【2 】蔡和森则断定“全国人民除极少数的军阀、财阀、资本家以外,其余不是无产阶级,就是小中阶级,而小中阶级就是无产阶级的候补者。”【3】可以看出, 他们的论断还只限于一般性论述,只是套用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根本没有以各种统计数字为基础的实证性分析说明,自然缺乏理论的说服力。对中共来说,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仍是一个没有解决但却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

但在1927年以前,中共对此却无明确、统一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已较为发达,所以国民革命成功后即是资本主义社会,要待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之后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有的则认为中国资产阶级直接间接都是帝国主义的买办,均属革命对象。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中共遭到巨大失败。那么,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仅仅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还是一种理论指导的错误?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中国的社会性质究竟又是什么?“革命实践”把理论推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1928年11月蔡和森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写道:“中国革命性质问题是一个旧问题同是时又是一个新问题,因为这一问题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生长以前摆在我们面前,但在理论上从未获得正确的解决。”“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呢?还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命,或已转变到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这一根本问题将决定今后革命之一切战术与策略。”【4】1928 年夏中共六大申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929年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对“半封建”作出如下解释:“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度是资产阶级的方式占优势(土地可以买卖),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关系是封建的方式占优势(如农产物交租和劳役制的残余),所以中国农村经济关系是一种半封建制度。”【5】对此, 已被免除总书记职务的陈独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概括地说,他认为商业资本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他的这一观点,在《中国革命与机会主义》一文中作了十分系统的阐发【6】。 这种观点亦成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第二次论战中“托派”的主要论点。

面对这些论点,中共理论家必须作出回答,这就开始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第二次论战。李立三撰写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这一长文,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证“现在社会组织的经济基础是建筑在城市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与乡村封建生产方法上,而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是占优势。所以上层的政治组织毫无疑问的是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统治即豪绅买办资产阶级的联盟。”而陈独秀等“否认封建势力的存在,就是不愿农民的革命的反动理论的根据。”【7 】值得注意的是,李立三对“半封建”的解释与共产国际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已略有不同,即中国社会既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有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不是所有制是“资产阶级的方式占优势”而“剥削关系是封建的方式占优势”。后来,中国共产党对“半封建”的解释也大体如此。1929年1月, 李达在《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一书中开始运用一些统计资料,力图论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便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年11月,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于翌年4 月出版了“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发表了多篇共产党理论家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都开始注重以各种数据和材料作为分析的基础,论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反驳中共的理论观点,“托陈派”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其中以严灵峰和任曙的著述最具代表性。尽管他们二人的论点在某些方面亦有不同,甚或互有攻击,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概言之:一,帝国主义的扩张“不但不保持封建势力而且更加速殖民地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发展”。他们并引用了更多的数据来论证此时“中国社会经济资本主义化的过程,还是有蒸蒸日上之势”。二,他们根据大量海关统计数字、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增加及民族工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认为“我们很可以肯定的结论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了;发展到压倒封建经济的程度”。三,他们认为商品化的发展和农机的使用,使“中国农村经济完全不是自然的封建经济而是处于商品经济支配之下”。由此得出“原来自给自足的封建性的生产,便日益崩溃,以至到微不足称的残余地位”。【8 】如果说前此陈独秀的著作尚属一种抽象的泛论,仅提出了一般性的论点,那么任、严的著述则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以为陈的论据。

这样,中共理论家必须对这些数字与分析方法作出自己的解释,因而提出“死的数目字与活的解释”这一问题。他们认为“托陈派”只是玩弄数字游戏,把“个别”当“一般”,只看到表面而未看到实质。如他们认为海关册上外贸数字表明农产品出口的增加恰说明是“农村破产,生产力降低的结果,而不是资本主义农庄发展,即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品,恰恰表明“中国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对土地的高度集中,他们也认为并不表明是地主拿来用农机雇佣农民,而是仍将其分成小块租给农民,仍是封建剥削关系。【9】根据同样的数据, 双方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与第一次论战相比,这次论战表明中国的理论界在这短短的几年间无疑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开始具有较确切的函意,并开始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极其复杂,而这次战对决定中国社会性质的农村的论述却依然笼统,也就是说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一极为宏大的理论概念依然缺乏详细、充份的论证,因此整体的理论建构尚无法完成。这就很自然地要引起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战。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一概念得到了充份的论证和确立,而这一理论工作主要是由“中国农村派”完成的。

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却未得到理论界和社会科学界应有的重视,甚至中共中央此时也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尤其注重“无产阶级较为集中”的大中城市,因而对农村的实际和理论的调查研究亦不能说充分。【10】但是,有一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几年来却一直作着虽不引人注意、但却深入细致的中国农村研究,并因1933年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而被称为“中国农村派”。3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使他们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广泛的注意,而他们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意义则更为深远。

在他们的工作中,曾在美、德两国留学的陈翰笙起了重要的作用。陈氏于1915年赴美留学,于1921年以论文《茶叶出口与中国内地商业的发展》获波莫纳大学(Pomona College)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进修访问。不久又到德国柏林大学东欧史地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即应蔡元培之邀回国在北大任教。这些经历,使他对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着颇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北大期间,他因李大钊影响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于1926年经李大钊和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的介绍加入第三国际。1927年春,他来到莫斯科第三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任研究员,开始了对中国农民运动和农村问题的研究。在此间,他与国际的中国农村问题专家马季亚尔(L。Madjar)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发生争论。马氏认为中国社会性质已是资本主义,而“我认为,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性质。但是,由于我不了解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因而拿不出更充分的理由、实例来驳倒马季亚尔”,“因而决心返回祖国后,一定要对中国的社会作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11】

陈翰笙回国不久便于1929年春被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延至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实际主持所务,开展了广泛细致、现代社会学方法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他聘用了王寅生、钱俊瑞、张锡昌、张稼夫、孙冶方、姜君辰、薛暮桥、秦柳方等多人参加调查工作。后来,其中不少成为中共极有影响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从1929年开始,他们先后在江苏无锡、河北保定、广东岭南、广西、河南、陕西等地选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同时,他们又组织力量去营口、大连、长春、齐齐哈尔等地调查东北难民问题。为了了解国际资本对中国农村的具体影响,他们对与国际资本联系较为密切的烟农状况还作了专门调查。他们的调查结果出版了《亩的差异》《难民的东北流亡》《黑龙江流域的农民和地主》《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之发轫》《东北的难民与土地问题》等许多专题论文或论著。许多调查报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因其资料翔实而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农复会的调查系列。而陈翰笙于1933年发表的英文著作《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不久即译为中文)和1934年出版的《广东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前者被太平洋国际学会认为是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权威之作。陈氏的指导思想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造成社会的基础结构,这是真正社会学的研究的出发点,而在中国,大部分的生产关系是属于农村的。”“农村诸问题的中心在哪里呢?它们是集中在土地之占有与利用,以及其它的农业生产手段上:从这些问题,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农村生产关系,因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意识。”对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农村调查,他批评说:“它们都自封于社会现象的一种表列,不会企图去了解社会结构的本身。大多数的调查侧重于生产力而忽视了生产关系。它们无非表现调查人的观察之肤浅和方法之误用罢了。”【12】而这也就是他们调查研究的理论指导。

例如,无锡农村经济调查团成员有45人,在调查前学习了《资本论》的有关章节,并重点研究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力求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说明农村生产关系,社会性质,并依此理论设计调查方案。他们用阶级关系、地位来对农户进行分类,即将农户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用此取代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分类法,即将农户分为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或分为小农户、较大农家、大农家、更大农家。在1929年7月至10月的三个月中,调查团对无锡县22个自然村的1204 户农家进行了逐户详细调查。同时还对附近55个村庄的概况和8 个农村市镇的工商业作了调查,以对调查对像与周围环境和背景的关系有更深刻的了解。1930年5月至8月对保定清苑农村进行调查,由于清苑各乡地势水利差异大而村户田权尚无较大分化,所以“调查团按农作水利将全县分为4个区。每区选择最普通村庄作分村经济、村户经济、城镇分业和农户,抽样4种调查。第一种注重分配,第二种注重生产,第三种注重交换,第四种注重消费。”共在6个农村市场、78个村庄和11个村的1773个农户进行了详细调查。1933年11月--1934年5 月他们又对岭南农村作了详细调查,首先对中山等16个县作了全面系统调查,然后又集中力量对番禺县10个代表村1209户农家作了具体调查研究。同时又对广东省另50个县的335个村作了通讯调查。【13】这些调查活动其对象典型,组织安排科学,调查手段和技术灵活多样,因地置宜,是历史唯物主义、现代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实际结合得较为成功的一次社会实践。这三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土地关系及雇佣关系都非常不同,但陈翰笙以大量的调查和精心的设计向人们说明尽管有此种种不同,但农村问题的实质无一例外地都是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关系问题。中国的土地问题之所以成为全国性的中心问题,并不仅仅是土地分配不均及高利贷所能解释的。实际上,土地问题所反映出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即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才是问题的所在。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的调查研究,说明的却是有关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关系的普遍性质,这确是陈翰笙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区别之所在。【14】 转贴于

稍后,在陈翰笙等创办的《中国农村》月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怎样做农村调查?”“农村经济的调查和统计”等有关调查统计方法的文章,引导人们从这样的角度和目的来作农村调查:“我们的调查,首先要研究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农村,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次要研究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的分配,地主豪绅的各种榨取方式,以及他们同帝国主义和都市资本之间的联系。第三要研究各类农民的经济地位,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农村劳动大众所受到的各种榨取。最后更要研究各种复兴政策的意义和效果,暴露各种改良主义的本质,并替农村劳动大众指示一条正确的出路。”强调“所得答案要有很明确的社会意义”,“在我们把一大堆的调查材料着手统计之前,首先就要考虑到分类问题”。在按量和按社会性质这两种分类法中,又强调按社会性质、“根据着土地关系和雇佣关系”将农民分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这五个阶层,“这是最科学的分类方法”。由此出发,调查设计就要注重土地分配情况,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田赋、税捐、摊派、勒索、劳役,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同乡公所的关系,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同地主豪绅间的联系,帝国主义、买办资本怎样操纵农产品价格或用其他方式剥削农民。在这种理论构架和方法的引导下,结论是很明显的【15】。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7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即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一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8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办公与生活区域,走向自然与人文景观,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旅游人数已经突破60亿次,预计全年将突破百亿人次。随着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已经很难满足国内民众对旅游的需求。正如报告所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内旅游业,亦是如此。虽然我国旅游业推出了生态农业旅游,但是仍不成系统,多是各地的尝试性发展。由严贤春所著的《生态农业旅游》一书,立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相关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诸多有效途径,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一书共计7个章节。第一章: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特点及类型、作用及功能、理论体系、系统等。第二章: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者概述、形成及培养、生态农业旅游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第三章: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旅游商品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第四章: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概述、容量的确定和调控、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第五章: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业概述、产业特征、结构体系、运作。第六章: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与内容、模式等。第七章: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管理概述、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的内容、生态农业旅游与农民培训、生态农业旅游与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旅游的效果评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生态农业旅游着手,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如: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的设计和规划、管理和运作模式等等。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发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必然引起旅游业和旅游模式的转变。久居喧嚣城市的旅游者,将不再简单的选择自然与人文景观,他们更愿意体验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以所在资源大环境为背景,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依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旅游方式。在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仅可以领略当地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而且还可以深入到乡村,体验农民生态劳动活动,从而获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愉悦身心。

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一书所述,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必要扎根理论,寻求新的实践举措。当前,生态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有五种:“三高”生态农业旅游、“花、果、园艺”生态农业旅游、“农耕景观、乡村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茶艺”生态农业旅游、“水乡活动”生态农业旅游。纵观以上5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依托当地科技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书中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立足当地特色。只有立足特色发展,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其次,应建立一整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链。生态农业旅游,绝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一个系统的完美整合。如就生态农业旅游设计与管理者而言,要从宏观着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设计与规划,使“吃、住、行、游、购、娱”贯穿旅游的全过程。最后,增加政府投入支持,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宣传。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旅游地资金不足,客源不足,发展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或者可以进行零息或低息贷款,帮助生态农业旅游度过艰难期。同时,媒体的宣传引导也很重要。我国有着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合理的分流,不仅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而且还可以减小重点景区的人流压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正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事实上,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生态农业旅游有助于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生态农业旅游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新的旅游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刚需。鉴于此,严贤春所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找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道路,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9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 “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本文借用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并延着杜赞奇的思路,探讨国家政权的变迁问题。杜赞奇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地方国家政权是内卷化了的,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国家经纪人体制,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建设任务,“共产党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政权‘内卷化’扩张的终结”。6同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相对是国家政权现代化。“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 意为to make moder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因此,“现代化”可理解为“获得现代性的过程”。现代化理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种主流发展理论,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尽管从它诞生之起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印记,并且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际进程中也并非十分有效,但现代化理论所归纳和所抽象的一些价值准则(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知识化、自由流动、结构分化等)仍带有很大的普适性。尽管现代化理论流派很多、内容繁杂,但都把民主化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概括地说,政治民主化既包括权力的来源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也包括横向分权(行政、立法和司法的相互独立和制约)和丛向分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各自明确的权力边界)这样的权力操作性“技术”问题。所谓国家政权的现代化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篇10

姓名:

学号:

专业(领域):MPA

指导教师:教授

论文题目: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2、选题的应用价值;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2、研究内容要

解决的实际问题;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结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结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2011.6-2011.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11.9-2011.11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11.11-2012.1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12.1-2012.4完成论文初稿

2012.4-2012.5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12.5-2012.6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2011年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2009,(3)

(2)于风伟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9)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2003年第9期

(15)秦兴洪,廖树芳,武岩:《近5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特征》,《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16)马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是》2004年第8期

(17)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课题组:《取消农业税,改征增值税》,《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8)王梦奎.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谈中国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J].中国金融,2006,(12)

(19)汪青松.试析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定位.政治学研究,2006/02

(20)如何缓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J].魅力中国,2007,(03)

(21)王高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2)阎占芳;“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3)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5期

(24)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3

(2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

(26)宫志刚.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8

(27)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7

(28)GuidoCalabresi,SomeThoughtsOnRiskdistributionandTheLawofTorts,YaleLawReviewvol.70,MARCH2003,P499-502

(29)党国英.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J]开放导报,2004(12)

(30)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1)戴冰洁.能人主导的村庄治理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2)陈柏峰.论乡村体制改革对纠纷解决的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3)

(33)LawandEconmy,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Foundations,(Ⅰ,Ⅱ,Ⅲ)EditedbyRichardA.Posner,Francescoparisi.1997

(34)杨鹏星;;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书屋建设;全国新书目;2009年18期

(35)王宁;济南市历城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

(36)邓可祝,范圣兵;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7)王常宇;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8)TheAmericanLawandEconomicsReview

(39)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0)闫秋芹;身份与机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1)夏国锋;陆继锋;;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及其层化现象的典型调查[J];农业经济;2006年01期

(42)CowieJClimateandHumanChange,DisasterorOpportunity?1998

(43)仇森义;乡镇集体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经济;1994年06期

(44)范育民;强化乡村集体资产管理奠定农民共同富裕基础[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4年07期

(45)刘志强吕政;兰山县域经济有特色[N];经济参考报;2000年

(46)春旺;防治农村干部腐败[N];人民代表报;2000年

(47)云南省凤庆县人大常委会春旺;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现状及防治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0年

(48)孔有利;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变迁[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9)杨智峰;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问题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50)赵晶;“城中村”改造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1)Ramaprian,B.R.;.TheoryofConsensusSupervisionRight2002,(04).

(52)唐一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研究把握的几个问题[J].宁波通讯.2010年09期

(53)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J].公安教育.2010年08期

(54)Hamers,R.J.;Chen,D.;McEllistrem,M.;Wang,Y.;Bronikowski,M.;/shuoshikait/CivilServiceReforminAmericaduringthe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FromthePoliticalParties'Booty-sharingSystemtotheMeritSystem,199318MAY.

(55)陈用龙.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考[J].岭南学刊.2011年01期

(56)尹成杰.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中国农村经济2006(1)

(57)李同彬.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农业经济2006(7)

(58)Frick,GlendonM.;Caffrey,Peter;Hoppel,WilliamA.;ConsistsinHonestGovernment200512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