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统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7:15:18

农业统计论文

农业统计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一、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二、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四、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许雄奇、杜鹃,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3.6

农业统计论文篇2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 w. 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 H. 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 Hall 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 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 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 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 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着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着,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着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着。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着,显着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着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着,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着,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农业统计论文篇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农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和构建,这项举措对我国新农村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此,本文将围绕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发展现状 设计 构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科技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力。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电脑操作以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缺乏,使得很多科技信息得不到高效利用。此外,互联网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在影响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进行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的意义和现状

1.1 设计与构建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农业的信息化将会对农村农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设计与构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农业方面的信息交流,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技知识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加强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的信息沟通,使得农民们对科技支农产生更多的认识。同时,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民们以后在家中便可以通过网络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总之,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对我国新农村农业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2 设计与构建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全国97%的地市级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农村信息员22万人,建成涉农网站17000多个。近年来,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各农业部门相继建立局域网等,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农业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此外,随着我国电子办公系统的应用,农业电子政务、商务已在某些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试点。

2.构建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局域网与广域网建设、数据库建设、电子管理系统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农业远程培训系统等几个方面。一是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设,首先各地的农业部门应该建立该地区的局域网,然后通过网络加强各地区的联系。二是数据库的建设,农业信息化需要有一定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例如近年来的农业成果数据、农业的相关影像资料等。三是电子管理系统的建设,要保证农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网络管理、信息等工作。四是农业资源数字化,指对我国图书馆农业资资料、农业市场、农业相关法律以及农业生产等技术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五是农业远程培训系统的建设,通过该系统农民可以与农业技术员、农科院校等部门进行远程联系,可以更加快捷的交流,并获得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3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

3.1 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构建

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构建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设备的选择以及软件的应用等。首先,主干采用高交换量的快速以太网组网模式,网络中心交换机为三层交换机,由交换机、网桥、集线器、服务器、客户机组成星型拓扑结构。其次,系统应用Browser、Intranet、Client等技术,以满足快速处理信息的要求,并且系统应支持Internet直接连接,并满足WWW、Office等服务软件的运行。此外,通讯出口线路可使用宽带专线通过中国公用计算机换联网接入。

3.2 网站和网页的设计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必然离不开网站和网页的设计。对用户来说,获取资源的直接途径便是进入网页进行浏览,所以在网站和网页的设计方面相关工作者应该结合用户的需求来进行。首先,网站需要有导航栏,顾名思义,导航栏的作用便是为用户指明方向,方面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导航栏可以分为法律法规、专家论坛、名优特产、农业在线等,每个方面可以再设立相应分支。其次,为了便于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整个网站采用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授权用户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后台理,实现远程信息的实时添加、更新、删除、修改。此外,可以在网页的下方为用户提供一些和农业有关的网上链接,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农业统计资料、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国家统计局及国家专利局信息等,方便用户查阅。

3.3 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需要相关农业部门与图书馆以及一些资源库等单位进行联系,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例如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国科技成果库、全国科技成果交易数据库、中国社科报刊篇名库等,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在这些数据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资源。此外,相关单位还应该开展数字图书馆基础建设,馆藏特色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建设馆藏图书和期刊目录数据库等,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结构更趋合理,更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4 相关安全措施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社会,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信息安全问题。我国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也很可能受到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相关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首先,这需要网站的构建者对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尽量减少系统的漏洞;其次,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网站的日常维护和审查工作;此外,还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设置,使用户只有在进行相关认证之后才可以获取信息资源。

4 结束语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需要各地农业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的情况进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

参考文献

[1]杜青林.农业信息化是构建现代农业的绿色通道[J].人民论坛,2005(10).

[2]黄振文.农业信息系统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

[3]刘善文.基于网络的作物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9(4).

农业统计论文篇4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标识;标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60

休闲农业园作为新型的旅游产品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在各地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建设。然而在对其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却轻视了对标识系统的建设,导致游览者在无导游陪同的游览活动中对园区方位、游览线路的选择、园区产品及文化内涵等方面不甚了解,游览者得不到深入的游览体验和对农业产品的认知,最终影响旅游质量和园区形象。因此,构建完善的休闲农业园标识系统(Agriculture Garden Signage System ,以下简称“AGSS”)对提升休闲农业园建设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AGSS设计研究始于本世纪初[1],起步晚、研究少,且其研究更贴近于旅游标识系统及城市导向系统,并没有就休闲农业园的特征提炼出一套独立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基础理论角度出发,对AGSS的设计进行探究。

1 AGSS的定义和构成

1.1 定义

标识是园内为游览者提品介绍、道路引导、警告提示等信息的载体。AGSS是休闲农业园内所有标识的集合体,有助于为游览者营建清晰可辨别的环境,强化园区内在联系,促进园区产品、设施、道路等的秩序化、标准化、人性化。

1.2 构成

1.2.1 说明性标识 说明性标识是空间环境与游览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载体,以解释、陈述为主要内容,其功能为宣传主题、普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知识等。包括园区各景点的名牌及介绍、农业产品及活动的介绍等。

1.2.2 引导性标识 引导性标识是帮助游览者在空间环境中辨识方位和方向的导航工具,通常设置在两个或多个空间相互转换或交叉的地方,可有效疏导人流交通,是实现园区动态空间营造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包含两小类标识:一是以“引”为主的方向指示牌,如园区出入口指示牌、景点方向指示牌等;二是以“导”为主的导读标识,如全园游览图、位置示意图等。

1.2.3 管理性标识 管理性标识是为规范游览者行为、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环境设施而相应设计的标识,多以明示、告知、劝说、指令、警告及禁止等为特征[2],其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图形符号或简短文字为主,如安全警示、禁止吸烟、禁止攀爬、温馨提示等;二是以规章制度或服务信息内容为主,如游客须知等。

2 AGSS设计的影响因素

2.1特色农业资源

休闲农业园是传承乡村农耕文化的良好载体,对保护乡村农业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乡村特色农业资源包括其本身的地域特征、民俗活动、传统文化等,是吸引游览者的主要因素,更是园区空间环境内所有事物反映出来的中心思想,决定着AGSS设计理念、信息内容、风格形式及空间布局。

2.2 标识受众

标识的受众是游览者,故AGSS要围绕游览者进行设计。而不同的受众因其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收入状况、兴趣爱好等的不同,其对标识的理解和要求亦不同,因此,明确园区受众类型,充分考虑其行为习惯、心理需求和审美品味,才能设计出令游览者满意的AGSS。

2.3 道路及节点

道路是园区交通网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连接园区内所有的景点和设施,而节点是道路连接中关键的集散场所,节点的布设决定了AGSS空间布局设计,而且道路及节点的地形状况、长宽、路口形式等也将直接影响标识的安装工艺、数量和体量等。

2.4 环境景观

标识是园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虽具有视觉上的独立性,但在标识风格、体量、材料及色彩等方面设计时应与园区整体环境景观相协调,从而形成统一的景观效果和主题。

3 AGSS设计原则

3.1 生态性设计原则

AGSS设计应遵从自然,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材料上应就地取材,避免对园区生态环境造成太多的破坏;位置设置上应避免阻碍园区内农作物的生长或动物的活动。

3.2 人性化设计原则

AGSS应以满足游览者需求,保证其顺利完成游览活动为目标。因此各类标识的设计应依托人体工程学相关原理以游览者的身体特征、心理需求等为设计依据,尽量做到人性化。

3.3 地域文化性设计原则

AGSS设计应从休闲农业园本土的地域资源、历史传承、文化民俗中汲取精华,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地域文化归属,进而丰富园区文化内涵,提升园区景观品质。

3.4 规范性设计原则

AGSS内容表达要科学、准确、易读懂;文字书写要标准、易识别,避免特殊字体的使用;中外文对照中,外文应由外文母语专家校对;道路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通用符号应按《标志及导向系统》(GB/T 15565.2-200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2009)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等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

4 结语

休闲农业园有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其更具游览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因此其标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总结了AGSS的定义和构成,探讨了特色农业资源、标识受众、道路及节点、环境景观四因素对于AGSS设计的影响,并概括出AGSS的四个设计原则,即生态性设计原则、人性化设计原则、地域文化性设计原则、规范性设计原则,为下一步AGSS设计方法选择和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农业统计论文篇5

关键词: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时代;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13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在金融、保险、医学、生物、管理、教育等很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如国际知名统计学家萨维奇所说:“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究其他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适应社会对统计人才的广泛需求,很多农业院校逐渐开设了统计学本科专业。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从我国农业院校统计专业的开设现状来看,大多偏离了统计教学的这一本质,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意识,将统计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及以实际案例的教授来加强学生多种统计软件的使用,这将对提高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统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未能创新

从目前农业院校的统计学基本教学环节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主要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观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统计学是一门极具应用性的学科,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学生要做到理解统计方法的思想,更要做到会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但目前在统计学授课方面,很多教师都较为“重理论,轻思想,轻实践”,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存在不足

在大多数的农业院校中,统计学专业不属于重点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并不完善,学校对统计学专业所投入的经费也很少。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只有少部分教师来自于综合院校或财经院校,所学专业为数学或统计学,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必然导致每位教师要教授多门统计课程,这将大大分散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精力,不利于统计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统计学的实践教学资源也不充足,学校缺乏与企业的合作,学生缺乏与统计相关的实践工作,不能充分发挥统计学科的应用性。

(三)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仍需完善

统计学源于实践并且应服务于实践,这是统计学的生命所在,如果只注重数学推导,统计学将失去存在价值[1]。这表明统计学的授课内容应该以“所学为所用”为原则,而很多统计学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大量案例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农业院校的统计学专业选择自己本校编写的教材,没有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造成专业的发展跟不上统计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忽视了农林院校自身的特点,没有将统计学与其他农学专业相结合,使农林院校的统计专业不具优势。

(四)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将理论教学与统计软件相结合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在如今大数据的时代中,统计软件是现代统计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统计理论的前提下,还要能够准确地分析统计软件所展示的结果,并且对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但就目前农林院校的统计专业来说,所开设的统计软件课程种类少、课时少,出现过于注重理论的讲授,而忽视统计软件教学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于多种统计软件的操作和结果的分析并不熟悉。

二、高等农业院校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为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应用的领域极为宽广,这要求当今的统计学人才不仅要有统计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懂不同行业在统计方面的特点。农业院校的统计专业虽然与综合院校或财经院校的统计专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农业院校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综合院校或财经院校还有一段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院校的统计学专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湮没了其应有的特色,故在与综合院校的统计专业的比较中,失去了竞争力。

三、针对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适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科的学习兴趣。刘允认为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要求[2]。如今利用网络课程平台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要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所开设网络课程中的四门课程为例,调查了四门课程中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如下表。

由表可知,农业院校正在不断发展线上课程,但在线课程的学生参与率还未达50%,这表明在线课程并未普及,仍需加强在线课程的普及力度。教师也要主动寻找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契合点,了解学生对于哪些知识还存在疑惑,可以专门将这些知识以讨论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统计专业也应该加大在线课程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2.引进统计学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避免一位教师教授多门统计课程,同时学校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定期对统计学科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积极倡导教师关注统计学科的前沿动态、参加最新统计学术交流讨论会的一系列措施来丰富农业院校统计学科的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农业院校统计学科的授课内容应注重以统计学基础知识、经典案例的分析教学为主,而不是一味的公式推导。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要研究和分析数据,农学相关专业也不例外,可以将统计学与农学相结合教学,并且专业课程的考试既要包括统计理论水平的测试,也要适当地考察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以及课程论文等实践能力[3]。

4.在大数据时代,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統计软件在数据处理中至关重要,作为统计专业课的教师,熟练掌握1—2门统计软件(例如:SAS、SPSS、R语言等)是必要的。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建立丰富的案例库,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应用计算机的作用,使学生能熟练地操作统计软件,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此来考核学生的统计软件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丽等

参考文献: 

[1]庞新生.对农林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10,(1):158-160. 

农业统计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统计信息;分类编码;空间信息系统;信息基础数据库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存储、处理、交换及共享的基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各种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虽已先后建成,但有关信息采集、处理与共享的技术标准的制定相对为滞后。对信息进行分类能够使信息系统条理清楚,易于管理,并能够方便地从中提取不同类型的信息加以分析利用。而采用信息分类编码是解决信息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自从开展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以来,一直没有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与编码,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如何建立起一个可供统计各部门统一使用的国家产品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以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最终实现信息的共享,已成为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是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专业领域,是统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基础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和各类应用系统建立都至关重要。

1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概念

分类编码是指把研究对象按各自的特征、特性进行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码的过程。统计指标编码就是根据统计指标分类,将统计指标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一组有序符号排列。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就是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不同的行政级别分属不同类别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形成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2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原则

2.1分类原则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各类统计信息内容广泛,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的分类与编码,现有数据的检索、处理、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存在困难,不能满足当前综合指标检索、分析、处理的要求,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处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如下的分类原则:①分类的结构采用层级结构,逐级展开形成完整的分类体系;②分类要包括所有主要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类型,适合各种检索、处理需要;③分类要保持统计指标体系的相对完整;④分类要处理好指标层次与指标分组的关系,加强分类的完备性。

2.2编码原则根据国标《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3-2001),结合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特性,将信息按如下原则分类与编码。①科学性、系统性。以适合现代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应用和管理为目标,按照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属性或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②稳定性。分类体系以各要素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为基础,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变化。③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分类既要反映要素的属性,又要反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应具有完整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编码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包含所有主要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④规范性。分类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有国标则遵循国标,避免概念混淆。⑤唯一性。保证1个编码对象仅赋予1个代码,1个代码只反映1个编码对象。

3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法

3.1分类方法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3种。基于统计信息的特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线分类法(也称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次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法层次性好,能比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用方便,既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也方便计算机的运行处理。

3.2分类设计根据信息分类原则,结合《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2002)、行政级别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A门类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特点,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成5个等级:5个行政级别类,5个大类,10个中类,70个小类,900个细类。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每一层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类别的扩充。

行政级别类:是按照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划分,依次为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大类:是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原则而建立的类别,依次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农林牧渔业产品。

中类:是大类中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基于生产实践中种养的植物、动物划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种植业下分粮食作物、蔬菜等。

小类:是中类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分类法细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果粮食作物下的小类可划分为谷物、豆类、薯类、油料等。

细类:是小类中细分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即物种(简称“种”),如具有北方特色的谷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等等。

3.3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是分类编码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统计数据的各种属性特征来规定编码的每一位取值和对应的含义,进而约束代码的制定。编码要反映出其对应统计数据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以区分不同统计信息的类别。

4分类编码实例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编码设计首先确定编码对象。例如编码A01的对象是种植业下的粮食作物。其次建立编码、分层和各码位的规范取值规则,对每一编码对象制定码长。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9位编码,分6个层次。第1层用英文字母z表示指标标识,第2层用数字1~5表示,第3层用英文字母表示,与GB/T4754—2002A门类中大类的代码相对应,余下3层用数字01~99表示。第3层的代码从A~E,其余3层代码从“01”编至“99”,各码位代表相应的类别。每一层的编码采用数字顺序编码,动态递增产生系列顺序代码号,随着编码的增加而产生新的信息类别代码。其代码结构见图1。

如Z1A010101(稻谷)的结构为:z为指标标识,1为省级指标,为种植业,0l为粮食作物,01为谷物;01为稻谷。最后编制类别代码表(后4层),对每一编码对象按既定的编码规则编制出该编码的数据元素的所有取值表(表1)。

5结论与讨论

农业统计论文篇7

[关键词] 农机构造 教学三法 分解 图示 实践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202-01

前言

农业发展的需求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农业农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农机构造的教学质量,如何快速高效的培养农机人才已经摆在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对农机的构造划分、构造原理、要求标准进行了简单论述,结合农机构造教学中的一些难点与不足,对农机构造教学的三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新疆地区农机构造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农机构造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业机械逐渐由小型化向中型、大型化发展,由通用化向专业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农业机械种类越来越多,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机械构造越来越复杂、精密,构造强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农业机械按功能一般分为耕地机械、整地中耕机械、播种机械、植物保护机械、收割机械几个大的品类,其构造主要由框架结构部件、安全防护装置、动力及传动装置、机械工作部件、定量控制系统与附属部件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框架结构部件是农机的整体支撑构造,主要用于固定和安装其它功能部件,其次,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保护农机操作人员安全的农机重要构造,例如工作部位防护罩、超载安全器、防毒害隔离装置等,第三,动力及传动装置是用于为农业机械的机械工作部件提供和传送动力的装置,动力及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的能耗与效率,第四、机械工作部件是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直接部件,其结构强度要求较高,损耗相对比较严重,其构造比较简单,第五,定量操作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传动装置实现对工作部件运行速度的控制,结构比较复杂、精密,控制面板分为机械控制、电子控制、机械与电子结合控制等几种,第六其他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播种箱、施肥箱、农药水箱和粮食储存部件,按功能不同,其材质多用塑料材质与技术材质,结构简单、规则[1]。农机在进行设计生产时需要对各个功能部件进行整体考虑使整体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结构空间,遵循结构强度高的设计原则,让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少动力损失,安全可靠,操作舒适,人性化。

2 农机构造教学三法

农机的机构比较复杂,精密,但是在对农机构造教学时需要将复杂的整体设计进行简单化展示,将精密的设计原理进行直观说明,因此在农机构造教学中应当引入构造分解、构造图示、与构造实践教学三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农机的结构设计原理与技巧等抽象知识,为农机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的帮助,同时在农机人才的支持下,也能够有效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2.1 农机构造分解教学法

在进行农机构造分解教学时应当按照农机的构造部件功能进行功能系统划分,按照不同功能部件或系统对农机分解成几个组件[2]。通过功能组件系统的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农机每一个功能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与构造原理和技巧,对农机构造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同时在对不同功能系统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中有利于清晰地展示出农机整体设计时对各个功能系统部件进行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学生掌握农机机构设计的规律与技巧,养成宏观考虑农机构造并进行优化的良好习惯。

2.2 农机构造图示教学法

进行农机构造图示教学时应按照农机构造标准进行制图,在进行图示教学时能够将复杂结构部件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对复杂机械构造部位进行简单、清晰的图纸化展示,将一些封闭难以拆解的复杂机械部位和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机械构造部件清晰、直观、数字化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农机重要部件的复杂结构易于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图示中各个部分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装配关系与工作原理。同时将重要、复杂的功能系统通过标准的图纸系统的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从整体设计思路把握农机构造,此外通过标准化的图示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习惯,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为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农机人才。

2.3 农机构造实践教学法

实践是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农机构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加深学生对农机构造原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对农机购杂志似的实际应用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应当及时组织学生对农机实物的机械构造进行观摩,并适当地将一些复杂构造部件的理论知识教学直接参照事物进行教学[3]。其次,对农机构造中的一些重要部件教学时,应当指导学生通过对不见得拆卸安装更好的掌握相关部件的构造与原理,第三,教师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后,应当适当的组织学生实际参观相应的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指导学生通实际的农机操作直观认识农机构造的原理与优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实用的农机构造知识体系。

结论

农机构造教学三法能够有效降低农机构造教学难度,能帮助学生直观、准确的掌握农机构造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养成宏观系统考虑农机结构设计的良好思维习惯。因此要提高农机构造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农机设计与维护人才,广大农机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在农机构造教学中积极合理的引入农机构造教学三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切实的发挥农机教学三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农业统计论文篇8

对外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诸多福利,但我国既是进出口贸易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同时还是环境污染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化肥等污染物排放最多的国家,农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1]鉴于此,探讨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绿色化发展对策,为“五化”协同目标下农业对外贸易绿色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文献综述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逐渐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众多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展开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Grossman & Krueger(1991)提出了环境效应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三大效应影响环境质量。[2]Copeland & Taylor(1994) 的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对发达国家的环境有益,但却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3]而Dean(2002)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在短期内会因贸易条件的改善而增加;但从长期看,收入的增长会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反而会间接改善环境。[4]Brantley Liddle(2001)研究发现,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并且与贸易收益密切相关,证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5]Erdogan(2014)分析了国际间生产率的差异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发现完整的贸易自由化有助于降低OECD国家污染水平,且大约一半的污染减少来自于国际生产率的差异。[6]

早期国内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集中于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和污染避难所假说,后来由于环境效应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普遍关注于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特别是针对贸易总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较多。周茂?s和祝佳(2008)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会使我国环境恶化。[7]彭水军和刘安平(2010)研究发现中国出口比进口污染更低,即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8]张相文和黄娟(2012)的研究表明农业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有益。[9]而刘子飞(2014)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贸易将加剧我国农业污染。[10]

由此可见,众多学者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了不断补充和拓展,但其研究大多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很少分行业探讨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各行业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但依然处于研究初期,且偏重于研究工业行业,探讨农业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的涉及农业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是探究贸易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单方向影响,并未考虑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将通过联立方程模型探究二者的双向影响。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对外贸易一直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1875.6亿美元,相比1998年的221.20亿美元增加了7倍多,农业贸易规模增长显著。但我国的农药、化肥及农膜的使用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2015年我国农药、化肥总使用量为6200.90万吨,相比1998年增加了47.39%;2015年农膜使用量为260.36万吨,相比1998年增加了115.76%。此外,我国残膜率高达40%,每年土壤中残留将近50万吨农膜。由此可见,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本文将利用我国1998―2015年农业对外贸易的面板数据,建立贸易与环境的联立方程模型来探讨农业对外贸易与我国农业污染排放之间的交互影响。

二、理论框架和模型构建

(一)理论框架

现行主流的环境效应理论分析框架源自于Grossman & Krueger(1991)最早提出的规模、结构、技术三大效应,后续学者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了规制效应。所谓规模效应是指农业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带来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从某种程度上会增加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投入。但是贸易规模的扩张会带来人均收入的提升,且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各国比较优势不同,会带来贸易结构的变化,各种产品和技术通过贸易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由此又会引发结构和技术效应。简单来说,结构效应是指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引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技术效应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而言,技术效应会对环境污染带来积极影响,而结构效应会因各国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不同有所差异,如果一国在农业对外贸易过程中出口污染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结构效应的存在会使污染日益严重。而规制效应是指在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进出口标准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规范的订立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随着各国环境规制力度的不同,规制效应的作用方向也不统一。总体而言,规制力度越强,对农业环境越有利,但会因此降低其贸易优势,因此难免存在一些国家为追求经济的发展,施行较松的环境规制。

(二)实证模型的构建

本文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建立农业对外贸易与农业污染间的联立方程模型。

假设农业贸易存在两种产品,污染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清洁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所有污染均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即不存在跨境污染和消费污染。为避免可能的异方差性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影响,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对模型中各变量取对数形式,建立的联立方程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i、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1)式为农业污染排放方程,假定农业污染排放量Z与其产出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将Z表示为产量S、农业产业结构CE的函数。(2)式为农业产出方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加入农业对外贸易与农业环境污染变量对产出规模的影响,将产量S表示为农业污染排放量Z、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IE、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K及?r业劳动力L的函数。(3)式为农业对外贸易量方程,用农业产出规模S、环境规制R和农业产业结构CE来衡量农业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

由于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文使用我国1998―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农业统计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网站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其中个别数据由于统计的缺失,在进行分析时将使用现有的各年份数据的均值代替。本文主要涉及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农业劳动力数量、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农业总产值、农业资本劳动比、农业污染治理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农业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核心数据。

(四)数据说明

本文参考刘子飞(2014)的分析思路,农业资本存量(K)用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衡量,即用各地区每户人均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乘以户数来表示,农业劳动力(L)则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来衡量。由于我国农业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造成的水土、大气污染,所以用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来表示农业总污染排放Z。S表示农业产出规模,用农业总产值来衡量。为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农业总产值及GDP数据均以1998年为基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GDP指数进行相应的平减。CE表示农业产业结构效应,因假设农业贸易存在两种产品:污染品(资本密集型)与清洁品(劳动密集型),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使农业生产中这两种产品比例发生改变,从而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使用资本(K)与劳动(L)的比值来测算。R表示环境规制,由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政府也会加强环境规制,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因此用农业污染治理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IE表示农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但原始数据单位为“亿美元”,本文用各年份相应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来衡量,单位为“元”。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估计方法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结合模型系统包含的变量样本观测值的信息,考察模型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对联立方程参数估计量的影响。为充分利用系统的全部信息,本文的模型估计采用系统估计法中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本文在进行估计前为避免无效估计,先进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含单位根,但一阶差分后均平稳,为一阶单整。

(二)内生性检验

由于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综合考虑农业污染与农业对外贸易的双向影响,为了确认二者具有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进行联立方程的联立性检验,即内生性检验,这里运用Stata13.1进行Hausman检验。首先通过Eviews8.0求出变量的残差序列,综合(3)式和(1)式,并加入变量进行辅助回归,方程如下:

lnZit=ρ10+ρ11lnSit+ρ12(lnSit)2+ρ13lnCEit+ρ14lnIEit+ρ15lnRit+ρ16resit+λit(4)

所得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知,resit的系数显著不为零,根据内生性检验原理,则说明农业污染与农业对外贸易之间通过了联立性检验,说明二者之间有相互影响。

(三)估计结果

从表2的联立方程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整个模型系统的拟合优度比较好。根据表2中农业污染排放方程的估计系数可以看到,lnSit的系数估计值为0.1716,表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农业产出规模的扩大,会造成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的增加,即带来农业环境污染的加剧。农业产业结构lnCEit与农业污染的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降低农业污染,而进出口总额lnIEit的系数为0.3056,说明农产品对外贸易额的增加会加剧农业污染,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污染、高消耗的粗犷型生产方式。

(四)结果分析

表2中的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排放量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表明污染排放量的增加并非是导致农业产出规模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业对外贸易额的系数为0.3031且显著,说明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农业污染排放每增加1%,将造成产出规模增加0.3031%,农业贸易额的持续增长是农业产值增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表2还可以看出,生产要素(K、L)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正,反映了要素投入量对产出规模的贡献,但L的作用并不显著,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增加,另一方面也与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密不可分。表2第四列为农业对外贸易方程的估计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农业产出规模的系数为3.0991,说明农业产出规模与农业对外贸易额之间同向变动,但产出的增加并非贸易增长的直接动因。农业产业结构lnCEit的估计系数为1.2580,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对外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即资本劳动比的增加会促进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而环境规制lnRit的系数为负,即农业环保制度的完善和加强会造成农业进出口额的缩减。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农业的产出规模、结构对农业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以及产量的增加都会带来环境污染的加剧,现阶段我国农业贸易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等方面。同时,农业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也会对环境污染带来负面影响,这说明农业贸易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农业污染,这也反映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

2.农业产出、农业贸易额与污染排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农业产出规模的扩大会造成农药、化肥及农膜单位面积使用量的增加,但随着规模的不断增长,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递减的。因此,尽管对外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但仍不能忽视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农业产出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并非是贸易发展的直接原因,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会对农业污染问题带来积极的改善作用,我们应积极培养农业高素质人才,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4.现阶段的农业贸易结构可以带来农业贸易的扩大,但也会造成环境的恶化,这也再次说明了当前我国农业贸易结构并不合理;环境管制的加强会给农业贸易自由化带来消极影响,因为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一些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受到冲击,致使农业对外贸易缩减,所以协调好环保与贸易增长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政策建议

1.转变农业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农业贸易结构。虽然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诸多福利,但现阶段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仍然以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前提,所以为降低农业对外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必须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污染和能耗,发展清洁产业及技术,优化农业产业及贸易结构,降低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生产及贸易中的比重。因此,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善农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向。[11]

2.加强环保信息和技术推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r业从业者整体素质。现阶段,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依然普遍存在,且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农业生产者难以及时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环保理念,农业生产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意识薄弱。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向农业生产部门推广环保技术,鼓励其使用有机化肥与可降解膜进行替代,摒弃我国长期的高污染、高消耗、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12]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及环保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农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和先进环保生产技术的研究,为农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并推广节能减排环保先进适用技术。

农业统计论文篇9

正是这种指导思想和广泛深入的农村调查,为他们在农村社会调查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点和论据。

1933年,在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陈翰笙同吴觉农、孙晓村、王寅生、张稼夫、钱俊瑞、张锡昌、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由陈担任理事会主席直到1951年该会解散。1934年他们创办了《中国农村》月刊公开出版,登载大量调查报告和论文,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批评。他们的理论自然也遭到其他派别的批评反对,而对他们的批评最为激烈、最为全面的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流派,即中国“托派”。这样,论战双方实际是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对话”。

论战的导火线是经济学家王宜昌于1935年1月26 日在天津《益世报》的《农村周刊》上发表的《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一文(由于此派论点后来经常发表于“中国经济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经济》杂志上,故被称为“中国经济派”,而另一派则被称为“中国农村派”)。他在文中对“中国农村派”所主张的以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表示不满,认为是“单注意社会条件及人对人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忽视了生产力的因素。对“中国农村派”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村的中心问题,他也表示异议。所以,他认为应实现三个十分重要的方向转换:“中国农村研究的第一方向转换,便是在人和人的关系底注意之外,更要充分注意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二方向转换“便是注意农业生产内部的分析,从技术上来决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从农业生产劳动上来决定雇农底质与量,从而决定区别出农村的阶级及其社会属性”。第三方向转换“是在注意农业经营收支的情形,资本运用的情形和其利润分剖的情形。这里,不仅要注意到农业主要业务,而又要注意到副业的作用”【18】在后来的答辩文章中,王宜昌对自己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挥:“第一方向转换”是其理论的“骨干”,由此生出“第二方向转换”即“关于农业生产上的资本制生产过程”和“第三方向转换”即“关于农业生产上的资本制流通过程”。【19】很明显,他所主张的“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实质上并不只是主张一种技术性或方法论的转换,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但也是以马克思和列宁为依据)解释,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农村已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而其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因此,他自然要认为中国农村的中心问题不是土地问题而是资本问题:“中国现阶段农村经济问题的核心,仍是土地分配问题吗?这是很成问题的。据我的意见,资本分配问题才是重要的,土地分配问题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以后便过去了。”“据我的研究,今日中国农村经济,已是商品经济,而且资本主义已占优势,土地所有形态已经被资本制生产屈服了。所以‘问题的中心’并不再是土地所有形态,地权,租佃关系等等,而是资本制的农业生产过程的分析。”【20】不过,他并未列出起码的资料数据,而是大段地摘引列宁关于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论述作为自己的论据,不能不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之感。同样,在论述生产力的重要性时,他也未能以实证性资料来说明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变化或发展,而是以十分抽象、艰涩的长篇大论来说明农村研究应注重生产力。他概括自己与“中国农村派”关于生产力的争论“则一点是生产力的技术性,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三是技术的生产力又表现为社会的历史的生产力”。而“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中,人类更服从而更征服自然。人类征服自然的程度,以技术或生产力表现出来。”【21】在他的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生产力实际上是等同的。其目的依然是要说明中国农村“雇佣劳动者”的增加和“新式生产技术”的结合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农村生产力”,由此决定了生产关系/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

王宜昌的观点得到了张志澄、王毓铨、张志敏、王景波等人的响应,但王景波的论证方法和角度与他们略有不同。王景波以列宁的帝国主义/ 殖民地理论为根据,认为“中国是一个殖民地,殖民地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乡村。”因此“外国资本的支配必然要在中国造成以它为主体的商品生产的体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发展不仅加重剥削,并且要改变中国国民经济的构成”,所以“中国的一般的经济关系,无论在城市或乡村,都是资本主义的”。这样,“为争得民族的经济之自由发展,所要推翻的生产关系,不是‘封建剥削’,而是外国资本的统治”。“中国的土地问题之解决(即为充分发展民族生产力,消除土地的垄断),无论在经济或政治的观点上,只有在推翻外国资本支配之下,才可思议”,所以“中国民族取得独立后,土地的改革将采取何种的形式,这是属于将来的事,今天且慢些讲”。【22】与王宜昌一样,他也是反复引用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而缺乏有关中国农村的必要的实际资料。

对于“中国经济派”的批评,“中国农村派”立即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作出大量反驳。

首先,他们认为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农业生产中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人与土地,机械,肥料等)的关系”,亦即“地主与农民间的关系”,农业资本家与雇农的关系,“农村与都市经济以至于国际市场(对殖民地而言为国际帝国主义)的关系。”农村经济学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地主、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农民、雇工的,农民是如何分化的,工业资本、城市、国际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剥削、压榨农村并使农村破产的。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种种技术性问题是农学家或农业经营学的对象,决非农业经济学的对象。也就是说:“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或是农业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之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别的。”【23】为什么一定要把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呢?这实际有一种理论预设,即中国农村需要社会革命而不是点滴的改良。他们说得十分明确:“假如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在旧秩序的持续和局部改良,那末我们一定会以片断的,静止的对于生产力的技术的考察,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反之,假如我们的出发点是在求农业彻底的改造,那末我们一定会以对于农村生产生产关系在其发生,成长和没落的过程之中全面地把握其本质与归趋,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24】

其次,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他们认为生产力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总和,因为生产资料如不与劳动力结合,生产便无法实现。“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条件却因所处社会之不同而完全相违异。”所以问题不在于“有否注意生产力”,而在于“怎样注意生产力”,因此应从研究社会经济改造规律这一角度和出发点来注意、研究生产力。【25】当然,他们无法否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非常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互相作用,尤其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中国经济派”的谬误在于:“1。他们只看到生产关系底被动性,而没有看到它底能动性,即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制约作用,因此也就不能理解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的冲突。2。他们因从机械的观点来理解运动(生产力推进生产关系),不从矛盾的观点来理解运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对立的统一),因此也就不能理解运动中的飞跃过程,即生产关系底突变。3。这种机械的客观主义在实践方面,不是变成悲观的宿命论者,就是变成乐观的等待主义。”【26】很明显,他们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论述已很成熟, 几近于日后的“标准论述”。

第三,他们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核心问题,因为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手段,而中国耕地的百分之七十集中在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的富农手中。另外,农村商业资本的高利贷资本一般地也是以地权为基础的。而土地问题也就主要是指土地的分配,亦即现存各种土地所有的形态的性质,研究土地问题的根本任务仍是阐明土地所有形态之下所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7】他们把土地问题作为农村中心问题,无疑比王宜昌等将农业资本作为中心问题更符合中国农村实际,当然就更具说服力。

第四,针对王宜昌认为他们的调查首先便以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划分来进行农村调查研究,是在统计之前先定性、“以自己的主观图式来硬嵌社会事象”的批评,他们阐述了自己的分类理论。他们反复强调除了土地等“物质的因素的基本尺度外,我们在农户分类时必需更注意些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参考。在这里,最适当的生产关系便是雇佣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在“统计”之前已决定了各阶级、阶层间质的差异。而“纯客观”的统计,终将导致对这种阶级差别的抹煞和否定,结果反陷入主观的错误中去。“这种‘客观的’统计法除了遮蔽客观的事实以外,别无其它作用。”【28】

第五,他们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未使中国农村资本主义化,而将农民与帝国主义的对立作为中国农村主要社会矛盾是简化/ 单纯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的统治方式,忽视了农村内部的对立,即农业生产关系中的内在/主要矛盾。换句话说,帝国主义的统治是通过中国买办性资本和封建势力的结合来实现的。其结果“使中国农村直接间接地更隶属于列强资本的支配,它使中国农村中半封建的剥削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起着更加酷烈的作用。同时,我们说,这种变化并没有使农村结构起了质的变化;它只是使中国的殖民地性和半封建性格外尖锐罢了。”【29】

另外,对“中国经济派”以列宁对十九世纪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论述来分析中国农村的作法,他们非常不以为然,并对列宁的有关论述作了十分灵活的解释。“伊里奇在研究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时,便常用马和耕地面积来划分农户。但这里有一点是应当注意的: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土壤,气候,作物等都比革命前的俄罗斯为复杂”,以中国找不到一个客观的物质量作为分类标准。而且,“伊里奇在研究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时所应用的材料大半是官家所发表的统计。这些统计材料底编制者对于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当然是不注意的。在他们底统计中自然不会混进半点社会的因素,而只包括一些物品的计算(这便是王先生所认为是最客观的统计)。所以伊里奇底农户分类法安知不是要利用官家统计材料时所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但如今我们所讨论的是自己实行调查和自己编制统计时所应采用的农户分类方法。”【30】所以“许多研究农村经济的学者欢喜用帝俄的情形全套地搬到中国,来解释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在把两国农村作了对比后,认为“在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一般经营的基础,而在今日的中国土地所有还是剥夺剩余生产物的基础。”【31】

当将以上几点作了详细论述之后,自然就得出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结论。

这次论战,无疑使“中国农村派”的观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长期在定县作乡村改良工作的李景汉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农村问题》一书中也认为“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由社会生产关系而起的阶级的冲突问题,或是在农业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之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问题。农业生产的根本工具是土地,因之土地问题可说是农村问题的基点。”“农村问题之解决的最大障碍是现有的土地制度。土地问题解决了以后,农村问题才有解决之可能。我们亦要认清土地问题之重心是土地制度,即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技术。”【32】

在论战中,“中国农村派”毫不讳言自己“反帝反封”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我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目的不在学院式的争辩,而在根据具体的事实跟经验,决定目前中国农业改造运动或农民运动的任务与性质。”而这在“规定中国整个改造运动的任务与性质的时候,是有决定的作用的。”【33】他们丝毫不认为这种目的和理论的预设会防碍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唯一的科学理论, 既是认识社会的工具,又是改造社会的武器;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方法与目的的统一,价值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但是,他们从1928年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和研究,都是依严格的学术规范写就的专业报告与论著(因此才对理论界和知识界有说服力)。在他们的研究中,社会学与经济学密不可分,实证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紧密结合,因而对诸如社会性质这类“重大理论问题”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们理论建构的意图非常明显,但却十分强调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相适,努力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与对手一味生搬硬套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农村发展的论证方法和结论适成鲜明对照。3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实际上是20年代初和30年代初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两次剧烈论战的延续和深化。这次论战虽然没有前两次论战那样轰轰烈烈、那样引人注目,但却更加深入。从中,的确可以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成熟。

“中国农村派”在这次论战前后的论述表明,中共理论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和论证在1935年实际已经完成。而这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论证、建构和表述,因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34】所以,毛泽东稍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这两篇重要文章中,便可不必详细论证而将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一宏观理论概念作为定论提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有关中国革命的种种论述。

━━━━━━━━━━━━━━━━━━━━━━━━━━━━━━━━━

【1】见《时事新报》,1920年11月5日。

【2】《独秀复东荪先生底信》,《新青年》八卷四号,1920年12月。

【3】《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青年》九卷四号,1921年5月。

【4】《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83页。

【5 】《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国际对于农民问题之指示的决议》(一九二九年九月一日),陈翰笙等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一),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6】见《中国革命与机会主义》,1929年10月版。

【7】见《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163页。

【8】严灵峰:《“中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还是封建制度的经济?”》, 任曙:《中国经济研究绪论》;见《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资料选编)》上,第344、350页;下,第452、473、475页。

【9】刘梦云:《中国经济这性质问题的研究》,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编)》下, 第532--552页。

【10】毛泽东无疑较早地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因而在湖南和江西进行了一些农村社会调查工作。但其调查范围较小,其方法、手段及细致程度都与现代社会学十分不同,在当时并未引起思想、理论、学术界的重视。

【11】陈翰笙:《四个时代的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12】陈翰笙:《中国的农村研究》,《劳动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31年9月。

【13】杜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经济调查团活动始末》,《中共党史资料》第45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14】具体方法可参见陈氏所著《亩的差异》,《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1号;《无锡的土地分配与资本主义前途》,《农业的中国》(中国作者农村调查资料选辑,以英文出版);《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农村经济参考资料之一》;《难民的东北流亡》,《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2号;《中国土地问题》, 《农业周报》第53、54期合刊;《中国的农村研究》,《劳动季刊》第1卷第1期;《工业化与无锡的农村副业》,《女青年月刊》1931年4月号;《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上海1934年版;《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海1934年版;《中国的地主与农民》,纽约1936年英文版;《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中国烟农生活研究》,上海1939年英文版;另外,由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调查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村调查报告,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员主持的。还可参阅《中国农村》杂志上的大量有关文章。

【15】张锡昌:《怎样做农村调查》,《中国农村》第二卷第三期,1936年3月; 韦健雄:《农村经济的调查的统计》,《中国农村》第二卷第六期,1936年6月。

【16】钱俊瑞:《评陈翰笙先生著〈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中国农村》第一卷第五期,1935年2月。

【17】李鼎声(即李平心):《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论》,《中国农村经济论》,上海黎明书局1934年版,第145─164页。

【18】转引自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六期,1935年3月。

【19】王宜昌:《论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答覆并批评薛暮桥钱俊瑞两先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新知书店1936年第三版,第100页。

【20】同上,第103─105页。

【21】王宜昌:《关于中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第113─114页。

【22】王景波:《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之试述》,《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第147─174页。

【23】孙冶方:《农村经济学底对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期,1935年7月;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六期, 1935年3月。

【24】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

【25】孙冶方:《农村经济学底对象》。

【26】薛暮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问题──答覆王宜昌王毓铨张志澄诸先生》,《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1935年8月。

【27】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薛暮桥:《研究中国经济的方法问题》。

【28】孙冶方:《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期。

【29】陶直夫(即钱俊瑞):《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

【30】孙冶方:《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

【31】陶直夫:《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

【32】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127页。

农业统计论文篇10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农信社;应用;对策

近年来,各种创新的会计理论与实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层出不穷,理论和实践均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理论框架于模式,边缘化的现象日趋明显。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当农村信用社为适应内外部环境而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的同时,战略管理会计也将成为其必然的选择。文章将围绕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作用和必要性分析和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使之成为推动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实现战略管理目标所建立的新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战略的事业促进企业实现长远价值最大化,并提供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帮助管理当局进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以维持和发展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它是传统管理会计的继承和发展,是与企业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性管理会计。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

战略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济责任。战略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的束缚,广泛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理论,形成了一门综合了多学科的科学。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1.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运用先进的方法来对那些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然后再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汇总一系列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和实施措施,帮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的风险,保证企业平稳有效的发展。

2.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获取快捷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而且需要能适应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管理信息。这些管理信息既包括经过进一步加工后的务信息,也包括大量具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非财务信息,如实际的和预期的、历史的和未来的、局部的和全局的、技术的和经济信息等。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据此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由于不受有关会计法规和固定会计程式的制约,且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战略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它有可能对从各种不同渠道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改制,使之成为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数据,成为满足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种工作所需要的管理信息。

3.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准确决策的有力保证

决策过程是管理人员选择和决定未来经营活动方案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进行各种决策,企业才能实现未来生产经营的最优化运转。然而,要制定正确的决策,不仅需要及时获取和提供管理信息,而且需要对管理信息进行科学地加工和有效地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正确地提出和评价决策方案,帮助企业各级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实际上它将自己置身于决策计划过程,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帮助企业从多方面获得决策信息,决策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最好的配置利用,从而创造出企业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信用社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农村信用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且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各商金融机构在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方法研究和业务推广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行全面系统的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可以说农村信用社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进行介绍和推广。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存在着理论普及范围不广,认知程度不高的现象。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农村信用社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缺乏总体性原则和规范管理的运用机制,没有对推行战略管理会计的步骤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常常是想到什么就用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略管理会计整体效果的实现。至今,仍没有农信社全面系统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成功案例。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农村信用社的运用水平较低

目前信用社战略管理会计多处于传统的管理会计阶段,其利用财务会计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据的方法,实现对信用社内部经营情况的盈利评价、成本计量、内部转移服务标准计价,对近期经营状况关注较多,对于全局性、长远性的管理信息涉及较少。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只针对信用社内部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而对于一些重要的竞争对手信息如竞争对手的财务指标、产品种类及价格、市场营销活动等信息,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根本没有体现。在我国金融市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大、基础牢;股份制银行灵活地掌握政策,经营方式激动灵活;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规模小但机制灵活,地域性强;外资银行管理先进、资金雄厚。面对这样复杂的竞争局面,农信社的管理者在决策时不能只考虑内部情况而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制定市场竞争战略。

(三)提供管理信息类型较为单一

目前农信社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多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加工应用较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财务指标外,还包含大量的非贷币性和非财务指标。战略管理会计为适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管理,需将信息的应用扩展到各种与农信社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包括质量、渠道、客户、作业等非财务和非货币方面的信息。

三、提高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信社应用的建议

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有利于提升农信社的金融竞争力,加快农信社改革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信社应用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农信社要想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来招聘专业的高水准的会计人才,这样就可以直接的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节约了单位的用人成本。同时,还可以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或者采取一些激励政策,激励会计工作人员自觉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二)建立独立的战略管理会计机构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的使用者对于金融机构拥有的知识、人力资源与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都十分重视。在这些信息中有很多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的数据,而这些信息只属于战略管理会计经营报告的范畴,并没有列入到传统的会计体系的会计报表中。所以,为了加快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信社的发展,对于战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要进行必要的分离已经势在必行。战略管理会计可以从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中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加工,以满足管理层决策的需要,然后再将管理层的决策及目标对财务人员进行反馈,以便他们日常财务工作的指导。而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起独立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机构,提高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效率,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走向了电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然而在大部分农信社中,由于观念比较落后,在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时,还不能及时的做出改变,农信社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仅仅是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简单的会计工作中,并没有体现出战略管理会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农信社的信息化发展是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而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大量和最新信息也符合了战略管理会计对信息的要求。在会计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减少工作负荷,从而使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充足的精力,更准确、及时地为农信社领导者提供可预测和决策方面的信息,更有利于农信社做出适合企业本身际的决策。所以说应该以科技为手段,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突破信息基础薄弱的困境。即通过引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手段,以完善计算机应用流程为目标,将传统的手工工作流程加以改造,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工作要借鉴流程再造的思想,将实现战略管理会计功能作为系统需求融入正在或即将开始的计算机系统重构工作中,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原始信息极度欠缺的困境。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等特点,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是一项需要管理层、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工程,只有各个层次对农信社的整体战略、局部策略和阶段性策略都充分认同,才能保证战略管理会计顺利地实施。因此,必须建立起战略管理会计与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良性的互动关系,将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与农信社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在企业文化中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全局整体观念、外向型观念,使员工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全面实施。

(五)把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应用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两个子系统。传统管理会计为农信社内部规划、决策、控制提供相关的信息,旨在提高内部效率,其重在“知己”,而战略管理会计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外部环境,关注竞争对手,站在战略的高度为农信社寻求比较竞争优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其重在“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都是决策层进行战略决策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因为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就把它全部否定,要把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起来应用,以适应银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信社的战略管理,实现农信社长远的战略目标。

四、结论

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新一轮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成为农信社管理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就是面向外部竞争,帮助企业制定竞争战略,能够促进农信社完善管理构造,推进农信社管理的进步。因此,农信社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运营管理制度,提高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程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史广源.“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15年第10期.

[2]郑鑫.“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J].企业改革与发展,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