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学习十篇

时间:2023-04-11 09:00:34

网络知识学习

网络知识学习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 知识网络 构建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考的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

一、知识网络的理念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通常,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整体性。二是联系的多维性。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能力

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可以便学生综观全局,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虑问题的整体能力,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

2.另辟蹊径,化繁为简

高考中,许多推断题、计算题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这一问题时,可以不遵循出题者的意图,另辟蹊径。但前提是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3.知识了然于胸,实验才能有的放矢

高考实验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原理,其次才是考查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因此,只有系统的构建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的网络化、归纳的具体化、功能性质了然于胸,才能对高考中的化学实验做到有的放矢。

三、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

1.纵观全局,认识整体

总复习时,我们先让学生对高中化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认识,即要掌握高中化学的五大块:一为基本理论、二为元素化合物知识、三为有机知识、四为化学实验、五为化学计算等五大块知识。在总体把握这五大块知识的框架下,再帮助学生完成对每一块知识的网络构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链条。

2.抓住局部,把握细节

(1)基本理论部分,可以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主线形成基本理论体系,另外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以化学平衡来收敛和发散。

(2)元素化合物部分,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一表两线”来构建知识网络,“一表”即元素周期表,它反应了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两线”中一条线是教材中知识的主线,如“元素一单质一氧化物(氢化物)一存在”体系;另一条线则是同一物质的因果线索,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保存、用途、存在等,即形成“结构一性质一用途一制法”的脉络。依据“一表两线”,便可揭示元素化合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连线结网”,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3)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的核心是官能团化学,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官能团的性质,寻找有机化学的规律,即“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结合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化学的规律,就能很好地把握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进而绘出有机网络图。

(4)化学实验部分,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高中化学实验,必须以掌握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前提,对二者能做到正确理解、有序贮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能正确提取。因此应熟记以下双基内容:实验基本常识,如常用化学仪器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试剂的保存和存放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及称量、物质的溶解及加热、物质的分离及提纯、仪器的装置及洗涤等;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包括原料、原理、装置、净化、收集、检验、吸收等;物质的检验包括常见气体、阴、阳离子及有机物等。

(5)化学计算部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切入点,全面辐射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的个数、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质量守恒定律、气体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适量计算、过量计算、差值法计算当中。

3.综合整理,构建网络

网络知识学习篇2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设计主题式项目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可以组织主题式项目学习,及时揭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原有的知识点连成“线”,适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表征的研究表明,在某一知识领域中,所有知识点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来组织的,所有概念都被纳入到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点之间既存在纵向的联系,也存在横向的联系。知识领域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因学习、训练或经验而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组织的主题式项目学习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组织主题式项目学习,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借助于完整的知识网络,能使学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当前所学的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他知识的关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实现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基础。

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下第一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的内容,一般分为6个课时。本节内容知识点多,表面零碎孤立,没有联系。通常情况下,学生前学后忘,知识点混淆。而本节内容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教材的研究过程是从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到一般式再回到顶点式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主题式项目学习,以顶点式为中心,以函数图像为“连线”辐射到其他知识点,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网络。

二、教材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情境着手,引入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变量关系及其规律,研究与认识了形如y=ax2、y=ax2+k、y=a(x-h)2、y=a(x-h)2+k、Y=ax2+bx+c这五类二次函数与其图像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应用。在学生眼里,这就是五种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会刻意分开讨论学习,难度当然较大。实际上,这五种类型是互相联系的。前四种其实都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而对第五种二次函数的一般式的学习,也是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来完成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式项目学习,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把看似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形成系统的认识。掌握每个类型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就成为本次项目学习的目标。

三、主题项目设计与实践

(一)第一次项目设计

教学设计如表1示。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授课中,我们尝试对教材的内容加以重组,尝试以顶点式为中心并贯穿始终。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二次函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实都可以看成顶点式,试图让学生用顶点式的知识解决本节的主要内容,形成关于二次函数的系统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学生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层面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反思1: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由于函数概念的抽象性较强,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比较欠缺,在没有对最简单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有所了解之前,直接揭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有些操之过急。

反思2:教师先入为主地揭示了顶点式,采用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较多,没有实现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进行观察、实验,最终掌握二次函数知识的目的。

反思3: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里特征、认知差异,开始就创设顶点式的问}情境,有极少数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学习只能死记结论,学习效果较差。

反思4:教学过程没有体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而利用函数图像是解决本节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一次设计与实践体会:在第一次项目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积极引导学生构建二次函数知识的网络结构是必要的。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必须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和认知基础,忽视感性材料的铺垫,学生的感知就不充分、不丰富,就难以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知识的网络就失去了支撑。

在讨论过程中,围绕本节探索主题,有的教师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应该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在第一次实践中,通过顶点式来推动教学,整体感比较连贯,但教学中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却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顶点式的形式之中,对二次函数知识的横向联系明显不足。应该让学生适时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结构,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结构,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认知基础自主构建,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被动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他们主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较好地构建,也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真正有所发现,知识才能记忆长久。在教学中,由于限定,学生只能像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没有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毫无选择地完成学习过程,这对学生的自主构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二)第二次项目设计

网络知识学习篇3

一、知识网络图在复习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教师的教

现在,很多教学参考书中有现成的知识网络图,有每节课的,还有章末小结的,甚至有跨章节专题式的,它们往往构图层次分明,内容详略得当,知识结构合理,教师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有的教师会在原有知识网络图上进行适当的改造,使之更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也有教师不满足于现成的,会以自己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创作出自己独到的知识网络图。在复习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把这些知识网络图或一次性全部或分步骤逐渐投影铺呈于课堂上,对每个知识点都配以详细的讲解和一定的例题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2.学生的学

学生习惯于享受现成的知识网络图,比如教学辅导书上现成的,或者课堂上忙碌地记录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包括依样画葫芦地抄下老师提供的知识网络图,同时费尽心思地紧跟老师讲解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关系,课后依据网络图去复习相关知识,可谓“不亦乐乎”了。

这样的复习教学活动固然可以一定程度地发挥知识网络图的作用,但是,效果还不尽如意,其最大弊端是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绑架”了学生自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那么就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吧!但很多高三老师不同意,理由不外乎:其一,有现成的,何乐不为?;其二,学生时间有限,用现成的或教师制作的知识网络图可以为高三学生繁重的学习减负;其三,学生能力有限,他们对“纵横交错”的生物学知识难以科学对整理。因此,知识网络图确实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上广泛应用,但是,由学生自主构建的却寥寥无几。

二、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是每位生物学教师的共识与共同的追求。有效教学简单说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可见,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上,教是要促进学的。而传统复习中对知识网络图的应用显然对学生的学是不够重视的,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那么,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摆脱对现成教辅书和老师的依赖,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交流融洽,他们既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又要有小组智慧的碰撞,充分体现高中生物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性。这时候,教师的教就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点拨和提升,是对学生的学进行肯定、指导和矫正,总之,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所以,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三、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学复习使用知识网络图时,笔者尝试改被动使用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生命的能量》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为例,谈谈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的教学策略。

1.课前在尝试与体验中初建知识网络图

首先是教师或者师生共同确定即将要构建的知识网络图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或者重要概念,比如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基础(包括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代谢、生命的延续、生命活动的调控、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而笔者选择《生命的能量》这个主题作为二轮复习的第一个专题,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在生物界,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给生物带来无限生机;二是有关能量的内容涉及十二个考点,两本教材,五个章节,内容繁杂,跨度很大,假如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生还不能独立构建知识网络图;三是学生使用的二轮复习辅导书中,没有这个现成的专题知识网络图。因此,选择《生命的能量》作为二轮复习的第一个专题对学生更具挑战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指导学生后续的复习。

其次,指导学生课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查找知识点并完成知识网络图初稿,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小组完成的知识网络图,结构简单,内容局限,比较粗略,但有个别小组完成得较好。教师此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有针对性地指正,但不要指导得太具体,以免越俎代庖;之后由科代表收齐各组所做的知识网络图并张贴,各位同学参与评议和交流,从而实现第一次组间交流,取长补短,以便修正。而后各小组领回草图进行修正,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口头解读本组网络图,从中选出小组最佳代言人;最后再次张贴各组修正后的知识网络图,所有同学参观、评议。这个过程看似费时不少,但是,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必须自行复习相关知识点,还要认真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重新梳理整合,然后构建知识网络图再现他们所学。不仅如此,学生积极踊跃、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中共享进步,在组间交流中碰撞思维,他们不仅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还获得愉悦学习的情感体验。

2.课上在交流与共享中完善知识网络图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达成复习教学目标。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呈现课前本小组展示、讨论或者辩论选出的最能体现主题的“代表作”知识网络图,并详细陈述构建该知识网络图的依据、理由,其他小组可以提问也可以纠错或补充,在生生互动中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只要认真倾听,掌控课堂的节奏和方向就可以了。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构建知识网络图的一般步骤,(1)找点——查找涉及的知识点;(2)连线——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3)建网——设计并构建知识网络图;(4)补丁——在初稿上纠错补缺矫正完善。实现学习方法的提升。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复习教学的“主人”,知识网络图是一个“道具”,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共赢,教学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3.课后在应用与提升中拓展知识网络图

学生的劳动成果——知识网络图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使用,更应该成为他们课后复习的好帮手。学以致用是对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的应用和提升。因此,笔者布置“完善《生命的能量》知识网络图,并用其来复习相关知识。想想对生物科二轮复习的打算。反思今天的收获和不足,为《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专题复习做准备,并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自主构建该专题的知识网络图。”等课后作业。

网络知识学习篇4

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主要强调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自主探究。在网络环境下,海量的信息资源势必给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带来困惑,并影响学习的顺利实施,而便于学习者收集、获取、使用、评价、交流、共享知识的个人知识管理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变得多源、易得和可选,这就为网络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书本上、从教师那里,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跨学校、城市、国界获得大量的、新鲜的、有用的知识。然而,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又使得学习者在海量的知识信息面前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甚至还有可能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浩瀚的知识面前能够自如的收集、获取、使用、评价、交流和共享知识,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学习、研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一、网络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概述

1.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思想在个人层面的应用,为解决个人面临海量信息和繁多的信息渠道,如何有效获取信息、吸收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要理解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词,它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组织存储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一般而言,知识管理是有关知识的清点、评估、监督、规划、取得、学习、流通、整合、保护、创新活动,并将知识视同资产进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进知识资产价值的活动,均属于知识管理的内容。而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它强调学习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加工、使用、共享以及交流,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者实践和创新的目的。

2.网络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

网络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是把个人认为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是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便捷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个人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网络环境下借助于个人知识管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1.研究性学习中应厄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活动。”研究性学习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制定专题目标,进行研究,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学习方式。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以及内涵上看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情景性以及知识的创新性,因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学习。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社会、生活、教育等学习知识资源。当然,为学习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也为学习者带来了信息繁多、信息庞杂、信息冗余等诸多问题,使得学习者“乱花渐欲迷人眼”,易于迷失学习方向,甚至“我们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因而,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资源管理手段就非常有必要。

2.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1)个人知识管理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获取工具。网络知识繁多而又良莠不齐,因而网络环境中知识的获取过程远比知识的收集过程复杂得多。搜索引擎的大量出现为学习者便利地获取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了可行性,在确定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Google、Baidu、Ya—hoo、北大天网搜索等。

(2)个人知识管理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组织与加工工具。一个重要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思维导图(概念图)则是个体合理的组织、加工获取信息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教学工具,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它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够整合新旧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利于学习者整体上把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得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习者明晰所获取信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根据选题需要加以组织、梳理,进行必要的创新,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轻松地实现个人及团队的知识管理。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主要有Inspiration、Mindmail、MindGe.nius、ActivityMap、MindManager等。

(3)个人知识管理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捷的展示、交流与共享工具。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层面上的学习方式,它还注重学习者之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学习者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共享、交流把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理论,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扩充自己整体知识储备,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选题,完成预定学习目标。网络学习环境为研究性学习者提供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工具主要有实时交流与共享和异步交流与共享两种。实时交流与共享工具有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电话等。异步交流与共享工具主要有Blog、个人图书馆(www.360doe.com、baidu个人空问等)、BBS论坛、E,mail等。其中这些异步交流与共享工具有较强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借助于这些工具学习者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作和记录信息,以Web页面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习者还可以不定期温习或品味自己所获得的以及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的观点。

(4)个人知识管理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视化的评价依据。研究性学习不仅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而Blog、个人图书馆(www.360doc.com、baidu个人空间等)、BBS论坛、E-mail邮件等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则提供了记录学习者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便于记录学习者研究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根据学习者从获得资料、分析资料到展开研究性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情况作出合理、正确、符合事实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活动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开放性和过程性。

三、网络环境下借助于个人知识管理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关键

学习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最终成果,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事实方式,可以是涉足未知领域的探究,也可以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再认识,不一一定要具有前沿性或是前所未有。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应该以青少年已有的知识理论为基础,选择学习者感兴趣、困惑的知识单元作为研究的内容,重点选择易于文字描述、易于操作、易于探究的知识,在学习内容的关键处设置疑问,在易于出现错误的地方设置研究点。

2.学习效益依赖于教师行为的能动性

从本质上看,学习者与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之间的关系也是学习者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个人知识管理作为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并且在网络环境下它已经能够代替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是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运用的效益依赖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能动性。网络信息繁多而复杂,学习者易于迷失学习方向,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指导、帮促、引导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提供适宜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甚至必要时提供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资料或者资料来源。不仅如此,与传统的教室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相比,由于需要教师指导、帮促、引导以及监控学习者学习的全过程,势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以及教学负担,因而,教师行为的能动性、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的及时答疑至关重要。

3.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媒体、使用媒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媒体特性、媒体传播技巧和媒体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网络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为研究性学习带来了新的工具手段,但是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者如何有效地获得并成功地运用这些管理工具进行学习,这决定了研究性学习能否在既定的教学设计中得以顺利实施。因而,必须加强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习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适应新媒体的能力、运用媒体进行交互的能力、自主运用媒体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对健康媒体社区的识别和抗拒能力等。

4.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需要进一步提高

网络知识学习篇5

在笔者的多年实践中,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科学课程的预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与陶行知的“智育,重在自学”思想相吻合。陶行知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大教育观,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学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理论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科学课的预习,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科学课预习时的基本制作步骤

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重要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

1、全面了解单元知识结构

小学科学教材主要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7-8课时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制作“思维导图”。

在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前,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绘制一张单元知识结构图。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之间既存在纵向的联系,也存在横向的联系。知识领域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也有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梳理知识点,并绘制结构图,将有助于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因此,通过绘制相关内容的知识结构图,既可以深入的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另一方面,借助于教师所呈现的知识结构图,学习者能够比较清晰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某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及与其它知识的关系。

2、查找关键词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思维导图”主要采用线条、符号、关键词和图像等形式展示。因此,查找关键词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把握关键词,有个窍门,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刚刚会说话的孩子,惜字如金,例:妈妈请给我拿个球。八个字,孩子通常怎么说:妈,球。运用这一原理,我们把这个单元里的每课都找出2-5个关键词就不是难事了。而制作“思维导图”只需要围绕这些关键词,用让别人最容易看懂的方式,通过图和文字进行扩展。如果再加上色彩,那这个知识点将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样的方式,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3、绘制关键图

一图抵千言。因此,我们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增加些有色彩的关键图,显得十分重要。而绘画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技能,不是说只有有天分的人才能画,任何人经过一定练习,都完全可以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也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画得很不像,但如果它成为我们的习惯之后,我们就会越画越好。

对于学生而言,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在表现形式上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其次,人类的思维原本就是呈树状发散结构,“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类的这种思维轨迹再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学生会迅速在不同思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太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连接。这无形中锻炼了思维,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从宏观角度去审视教材的编排

1、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左脑负责)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右脑负责)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学生的个人数据库。

2、小学科学教材编排特点。

目前小学科学教材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7课,五六年级单元8课。从分类上来说,总共分为三大版块,分别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和宇宙。

(1)物质世界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点,共有17个单元,占了约53%,这和物质世界的内容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以及小学生的接收能力有关,而且物质世界的内容每册都有,贯穿整个小学科学学习。

(2)生命世界的内容明显呈现一个从点到面、从具体到一般、从单一知识到综合理解运用的特点。在中年级主要通过对单个生命体的细致的观察研究,发现理解一些生命个体的常识,如观察蜗牛、养蚕、种凤仙花等,由这些活动触类旁通,逐渐建立与其相类似生命个体的特征,到了高年级,重点放在对生命世界共性特征以及差异性的研究,如归纳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点。此外,高年级还紧紧将生命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保护环境、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限塑令等。

(3)地球与宇宙知识主要分布在高年级(三年级没有安排),这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该部分内容特点比较明显,即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活动大部分是无法复制或短期内实现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日食月食,需要运用好模拟实验、图解、演示等手段。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每课及每单元的编排思路。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很多,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时候,学生到了上课时,才会去想上课的内容,那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而课前布置学生制作宏观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每课的整体结构,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学生要制作思维导图,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小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相对简单些,比如先从本课中找最关键词为中心词,然后再从课文中找出几大版块,每个版块各选出一个关键词作为分支,这样就能很清楚的了解每课的编排特点。

三、用思维导图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的“前概念”又称生活概念,因其早先出现在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科学概念)建立之前而得名。基于“前概念”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原创性等特征,它自然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建立互动平台的基础和前提,它也自然而然地应该倍受教者和受教者的关注。同时,又基于“前概念”还具有不规则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在学科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相关“前概念”的挖掘、发现和纠正,并适时的、合情理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前概念”转化、提升为相关学科知识中的科学概念。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效率。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学生就要学会抓关键词,就要思考每句话的要点是什么,把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就会重点突出,效率自然就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是高效学习关键点,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一点这是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是学生从小树立系统学习的观念,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思维导图的高度概括性,使本来复杂的东西变得一目了然。英国管理学作家Dr Tony Turrill说道“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您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您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思维导图的这些功能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节省宝贵的时间,从事社会实践和探究活动,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当然,思维导图对学习的帮助还不仅仅于此。由于思维导图强调对思维逻辑的重现,长期进行“思维导图”式的训练,将极大的增强你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思维导图”开发了你的大脑潜能。此时,尽管“学海”依然无涯,但有‘思维导图’做舟,再广阔的”学海”也能变成轻松渡过!

3、思维导图成为展示学生的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这条学习箴言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实中,也有不少人是按照这句话的教导来做的。然而我们会发现,有时无论你多么勤奋,多么刻苦,却总是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要学的东西是越来越难,精力总是不够用,熬夜的结果是上课昏昏欲睡,导致课堂听讲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好像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思维导图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你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能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当我们看到一张张精美的思维导图时,你脸上的笑容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学生自己也会因为自己看懂了教材而变得更加乐于学习。如果每次老师都能认真点评每位学生的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就多了一次展示的机会,就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把下次的思维导图做得更好更完美。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而思维的质量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生存的质量。学会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学会思考。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除了教学生学习外,还要教学生学会自学。

对于学生,思维导图是一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工具。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建构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有助于学生拓展相关内容,温故知新;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网络知识学习篇6

1网络导师制的概念

网络导师制是网络教学时代导师制的最新发展成果,探讨网络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就是想通过整合新型网络教学和传统导师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固有优势,来达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导师的隐性知识向学生高效共享转移与习得的教学目的。所谓网络导师制是指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为学生有目的性地指定一位或多位网络导师,通过在师生间开展的一系列交流、讨论、谈话等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实现导师的优秀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转移,同时学生能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更新自己隐性知识结构的一种网络教学制度。导师的承担者,可以是学校内部具有较丰富知识结构的专业老师,也可以是通过校企合作途径选拔的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企业优秀员工,为培养拥有优秀隐性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劳动者),导师们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的责任;作为学生,也应该珍惜这样的网络交流学习讨论的机会,虚心向导师求教,服从导师的教学组织安排,积极与导师开展网络学习互动,并能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互动过程感受、内化、习得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改变和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结构。总之,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一种人才培养、知识传授的网络教学制度。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导师制的优势

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导师制,较传统导师制在隐性知识的表达、共享、交流与习得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1)即时的网络学习支持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网络学习活动。隐性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有可能在瞬间完成,即顿悟,表现为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导师简单的提示与启发下豁然开朗、一通百通,也就实现了相关隐性知识的习得。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实时地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困惑和思维障碍,导师可以给予即时的方法指导与思维启发以促使学生发生学习中的顿悟。通过Wap无线网络,学生与导师间的即时交流将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就能与导师取得联系,获取指导与帮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百思不得其解、自我感觉就差那么一点就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可利用网络向导师寻求帮助,导师即时的指导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2)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所谓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3],即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依赖特定的学习环境,学生与导师间的以促进隐性知识习得为目的的网络教学活动更加依赖特定的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技术技术可以为隐性知识的习得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媒化的网络学习资料。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网络学习资料,集合文字、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多媒化的学习资料实质是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表达了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不同形式的媒体元素在知识表达方面还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特点,使得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认知特征的学习资料。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多种认知工具。隐性知识的习得较依赖导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外化在导师经典的充满深奥智慧与精髓思想的话语中,导师的经典言论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稍纵即逝的可能,能否抓住导师关键性的言语成了能否习得老师隐性知识的核心,所以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网络教学平台中要提供录音工具和记录电子笔记的多元化表达工具等,有了这些工具的支持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参与到交流讨论中去而不必担心遗漏导师的经典话语,而且通过数字化的录音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多次地品味、反思导师的教诲,并最终帮助自己习得导师的隐性知识。当然,网络认知工具还要包括师生间的通讯工具,为能真切感受导师的音容笑貌还要提供视频通讯工具等,比如:QQ、E-mail、微信等,所有这些通讯工具就能保证在师生间开展线上与线下、实时与非实时的网络交流。

3、网络导师制实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学习活动

野中认为隐性知识可以直接在个体之间实现转化,即社会化———个体间的交流互动、提醒启发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间潜移默化地转化与习得,那么导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互动自然就能实现导师隐性知识向学生的转移。为突出导师的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对导师隐性知识外化以及对学生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创造提供网络音视频的实时通讯工具,以保证学生能较强烈的感受隐含在教师语言神态及肢体语言中的隐性知识。构建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就可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策略来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所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的基本原则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习得。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过程中包括的主要学习活动流程有: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网络导师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导师的实际情况,每位导师可以指导数量不等的多名学生以便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与讨论;②分组后的导师与学生集合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某个主题内容来开展网络交流讨论活动,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双方认可的学习目标,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希望以及导师认为的能够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和知识结构;③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开展具体的网络教与学活动———服从导师的教学活动安排,积极参与网络学习的交流与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与导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遇到学习困难时要向导师求教,与导师展开讨论、交流以获得指导。万一老师不在线,学生也要通过网络异步交流工具,通过发电子邮件的途径与导师取得联系,养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知识点并随时记录下自己学习疑点向导师求教的习惯。网络导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及时而详细的多元化的答复与指导———可以采用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来答复学生。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导师还可以组织小范围的网络讨论来促进个体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讨论中实现隐性知识的习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指导后,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这时,学生平时的学习笔记、学习提问、交流发言等材料都可以成为学习评价的依据,导师的评价结果将最终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总之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目的就是转化、共享导师隐性知识,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促进学生新的隐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4、网络导师制在促进专业策略性知识有效习得中的运用举例

网络知识学习篇7

关键词 网络技术 课堂教学 变革

一、网络教学的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与潜能充分地显露出来。在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发的基础上,随着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建设(包括设计、制作、评价和使用)和基于网络的教与学的研究,网络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对体现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对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充分的教学交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的支持等。这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单个的独立的计算机发展到网络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网络具有单独工具的计算机所不具备的功能。在网络范围内的各种输入设备、存储设备、各种计算机等硬件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网上资源;网上数据库和各种信息资源也是可以网上共享的;网络为人与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换提供了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

二、网络教学的影响

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在学生的学科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管理和利用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势必带来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某些变化。教师将依托信息资源和网络传输系统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将利用信息资源和网络传输系统进行学习。在网络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信息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就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比如,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周勇老师的“走进大唐”课,打破了教材原有的章节及课时的限制,把唐朝的建立、兴衰到灭亡,以网页的形式,应用于网络教学之中,收集了教材以外的大量的有关唐朝的史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2、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例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子弟中学褚海波老师的“唐诗赏析”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进教师的“诗风词韵”网站,利用网页复习赏析唐诗,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获取知识,在聊天室里进行讨论交流,在BBS在线论坛上发表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学生必须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4、对教师角色变化的影响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建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保持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品质。这些是进行网络教学的成功因素。

5、对媒体作用的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媒体由原来的教师授课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建构知识的工具。同时,教学媒体即网络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三、网络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的协作学习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协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和有效的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在协作学习中,教师既要考虑如何传授知识,又要指导协作小组借助于网络对学习问题进行合作、探讨,甚至竞争、辩论等。协作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协作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供学习者查阅。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可能用到的信息资源放到网络的资源中心。协作学习的学习者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根据知识掌握的需要,直接从网络资源库中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由学习的主题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目标、参加协作学习的人数、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系统的性能等。

2、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经历、自学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等。学生的基础知识程度不尽相同,学习的经历不尽相同,自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学生在网络中获得知识的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中应考虑这些因素。在教学之初,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在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中,可设置深浅不同的习题。在资料库中,放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的内容,供学生点击、学习。鼓励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相关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控制功能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有接收的份儿而无选择的余地。但学生由于在智力、性格、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上会表现为不同的需求。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某个学生的需求相符合,将有利于他的学习,否之则相反。所以传统教学是以“平均学习水平”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采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 材料、确定教学进度的依据的,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教学是学生按照教师所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而不是依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去学习。而网络教学则不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时间上、内容上、空间上,在学习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学习者的普遍要求。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所需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具有更多的支配权;能够方便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试,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由于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以及丰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这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中,网络自然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成为获得知识、研究问题的工具。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又使学生可以面对过去不曾想到的新的学习方式,并可以学到过去无法学到的知识。网络教学还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第一个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而因人施教;第二个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时代,学生只要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就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4、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网络知识学习篇8

关键词:知识网络;授之以渔;搭桥;中规中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07

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点很多,学生感到无序,知识点处于散乱、零星状态,把握不了要点,不是“摸不着边”,就是“头脑发胀”;复习时,教师又通常把每章的知识点一一罗列,或者采用“划书本”的方法,没有新奇感,容易感到沉闷、枯燥,不能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反映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于“一步到位”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近些年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担心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应用现成的化学知识网络图进行教学,上课时,看起来高效、严谨、逻辑性强,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是云里雾里,就是过目就忘,不能真正在自己的心中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化学知识网络体系。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对知识正确认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因此,创新性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来构建。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要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需要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却苦于不会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类归、联想”,难以形成知识体系,不善于构建知识网络。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化学基础较弱,要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指导,传授给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组块与化学知识网络的策略和方法。

一、化学知识网络构建的一般过程

构建知识网络,先要让学生认识知识网络图,理解知识网络化可帮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拓宽,更需了解化学知识网络构建的一般过程。

1.准备阶段

选定知识范围,罗列知识点,理清错综复杂的纵横关系,让要构建的知识大体在自己心目中有一个轮廓。学生还要学会使用图形、符号等个性元素,如,“——”表示相互关系,“”表示衍变关系等。

2.构建阶段

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将各章节中一些分散的“点”连成“线”,对化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加工、整理和组织,使之系统化,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其实,要想构建有序的知识网络,就需寻求知识主线,若把知识比喻成一座房子,主线就是起支撑作用的大梁,每一章节或单元的知识主线很明确,只有围绕知识主线,通过联想,进行归纳,依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建构知识树(或其他形式),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知识网络。

3.交流阶段

建构以后,学生期待自己的成果得到展示交流。为了促进学生交流,绘制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以发挥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小组成员的智慧才能;每小组之间还要进行交流传阅,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适当展示优秀的知识网络图供大家学习,通过对比分析,要求学生能指出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存在哪些不足和优点,以取长补短;老师再进行适度的评价、点拨,更有利于知识网络图的完善,提升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网络的能力。

4.整合阶段

展示交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网络的认识,理解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修改完善知识网络,还可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网络“联网”,使小网络变成大网络,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

二、化学知识网络的构建模式

化学知识“网络化”,可以按章节绘网络,也可按单元来设计。

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是对化学知识的一种精细加工,需要在化学知识点之间“搭桥”——建立联系;构建过程应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联想,对知识重新排列组合,达到知识精炼化、条理化、网络化。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依据逻辑关系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联想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外在联系,但是,限于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不能过分苛求学生一定要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按照知识间逻辑关系来构建化学知识脉络,只需学生知道化学知识点间的“桥接”方式,即知识点联系方式,就可以了;为了便于学生模仿,学习绘制知识网络图,教师可直接展示一些化学知识网络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构建模式,并加以引导、点拨。笔者总结了一些将化学知识组块构建成网络的方式,而这些“构建模式”并没有严格按照知识间逻辑关系来运作,主要是考虑学生能否理解接受。以下构建模式,仅供大家参考。

1.串联式

在教学中,及时复习、激活原有知识,注意寻找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或通过进行联想,或依据各知识点及物质之间的衍变关系等,将知识点串联成线。

水污染途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水污染治理

CuCuOCu(OH)2CuSO4

2.并联式

要善于归类,将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重新归类,也可依据知识间并列关系和隶属关系将知识点分成块,构成网。

3.交叉式

这里并不一定是指逻辑关系中的交叉关系,而是知识点间建构成网络的一种方式,可以表示交叉关系,相互关系等。

4.发散(会聚)式

通过联想,注重发散思维,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可由某类物质发散各物质的性质而形成面,由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进而形成网。

5.流程式

通过联想、归纳、演绎、推理,将知识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用近似工业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互相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1.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图,不能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学生可以绘制成中规中矩式(图1),也可涂鸦式(图2),还可艺术化,添加色彩,具有艺术效果,醒目,有趣(图3、4)。

2.构建知识网络,不可“贪大求全”,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层次性和渐进性,根据不同的课程标准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引领学生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网络。

3.要引导学生明确主线,先粗线条勾勒出知识主干,逐一回忆每一主线知识所派生出的分支知识,并不断把知识点细化、具体化,否则,主次不分,在学生脑中就不能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既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拓宽,细化整合,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了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从而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网络知识学习篇9

【关键词】网络教育;理解;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18―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能使全体学生享受同样的学习机会和同样高质量的教育。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实施的载体,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的水平。但是,在当前的网络课程设计中仍然没有跳出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框架,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呈现知识、传授知识的工具,忽视了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了简单的技术化倾向。在网路课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直观理解,仅仅停留在了初级理解层面。加之通过网络使所需知识可以瞬间得到,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过程。这样,就造成学生记住了知识却不理解知识,拥有知识却不会应用知识,更谈不上创造新的知识。理解是创造的前提,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制约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必须是为了学生理解的教学,教学形态将由现在的知识掌握教学走向理解性教学,也就要求网络课程要基于“理解”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一 为“理解”进行教学是时展的需要

“理解”是教学的本质特性,教学中的矛盾和活动均是以理解为中心构建的,借助外显的行为表现的。教师必须从“为什么教”、“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三方面的理解开始设计自己的教学,并要把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教学方式。[1]教学的价值追求及实践方式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教学的期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社会的核心特征就是追求“效率”,与此相匹配的教学则是追求知识传授的效率。这样,在教育中学习的“时间”、“空间”、“人”、“知识”和“环境”, 一切都是以“效率性”原理为基础得以制度化的。当掌握知识成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当教学过于强调掌握知识的效率时,教学就只是意味着“掌握”

而不是为了“理解”。此时的教学就沦为传授知识的手段,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精神,也都被当作是知识传授与学习的条件。知识支配了教学,也支配了教学中的人。[2]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追求对知识的掌握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教学所要追求的是对知识的理解。首先,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所以,在这个时代,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而学习能力的获得不是光靠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内化知识而获得的。其次,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能力,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社会中,决定一个人发展潜力大小的往往不是他所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而是他所创造知识潜力的大小。[3]这些能力以及潜力的获得也不是通过接受性学习,通过记忆和背诵前人的经验获得,也是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在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知识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信息化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性质、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理解知识与人的实践关系、理解知识对人的意义。

二 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需要强调对“理解”的重视

1 从网络课程的定位和要求来看

首先,关于网络课程、网络课件,以及网络资料的界定显得模糊不清。有时被认为是等同的概念;有的人甚至把网络课程理解成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认为只要有几个课件或几篇讲稿,指定的参考教材就是一门网络课程,使网络课程学习沦为一个有规律的、“接受型”的学习过程,使网络课程成为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机械灌输的媒介,学生缺少了知识理解的意识和理解的支撑环境。而实际上,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为教育目标,要让学习者通过学习在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学会做人和做事。

其次,一门成熟的网络课程,应该可以使学习者通过网络方式学习、掌握和理解该门课程的知识,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要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有相应的衔接,满足学习者对内容和学习过程的主要要求。[3]目前,在我国网络课程的开发者大多数是网络教学的实践者,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网络教学的实践也不一样,这就使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功能有较大的差异。另外,从使用对象上来看,有的课程既能够满足本科生层次的教学,也能够满足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从使用方式上看,有些网络课程只是作为校内的全日制学生教师授课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有的使用对象是校外的业余制学生,全部课程的教学都在网络环境中完成。定位和使用对象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功能各异,势必使学习者在使用不同的网络课程时产生学习的困难,在今后的推广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所以,在网络课程开发中,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规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理解为目标来设计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和导航系统,使学习者可以很快地进入网络课程进行学习,而不必花费很多的时间。

2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

作者通过对教育部授权的68所远程网络院校的网络课程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可以将网络课程分为以下几类:

(1) 文本和静态图像。这种方式相当于书本的搬家,将先进的网络变成了课堂移植、资源堆积的平台。网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教师课堂上的讲义,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网上阅读。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从作业到考试还是以记忆性题目为主,理解性题目很少。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自主性、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势。同时,纯文本的网络课程不注重知识的理解,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导致学习进入机械化状态。

(2) POWPERPOINT讲稿。做法是直接将教师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放到网上。这种呈现形式和第一种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信息呈现的方式有所变化而已。

(3) 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和讲稿同时呈现。这是由于很多专家、学者已意识到前两种方式的弊端,提出教学内容要多媒体化,用流媒体形式将多媒体教学材料呈现在网络上。而这种非常好的提法在实施过程中,又产生了变样:很多网络课程上的流媒体教学材料上出现的不是教学情境,而是将网页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讲教师坐在摄像机前念讲稿的录像,另一部分是讲稿的内容或PPT。我们认为,这不仅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对主讲教师的作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学习者长时间面对教师一成不变的姿势、讲课方式,很容易失去看、学习的兴趣,不仅难以体会出教师教学的魅力,还容易失去对主讲教师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注意力的保持不仅与材料的性质有关,还与材料的变化有关。

以上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显然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既没有对教育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也没有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网络课程并没有考虑学习中的“理解”成分,学习仍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上。

3 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来看

(1) 课程缺少教学设计专家的参与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网络课程开发是由学科专家、主讲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很少有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员参与,而这些网络课程开发人员缺少专业的、系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设计步骤,在课程开发中使用的策略大多是教师以往上课的经验,缺少科学的理论根据,这将严重影响网络课程的设计和使用。建议或者在设计人员中加入教育技术专家,或者对参与开发的人员进行有关“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转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模式以便更好地为网络教育服务。

(2) 课程缺少理解性教学设计

第一,课程内容追求全面,缺少明确的理解主题。针对某一门具体的网络课程我们没有必要把课程内容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罗列在课程体系中,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先要对网络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和分析,弄清楚这门课程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核心知识,把握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结构特点。在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就只需要针对核心的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设计,其他的知识点是在理解核心内容的过程中感悟、习得的。这样学习者就会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学起来目标明确,也比较轻松。

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忽视知识理解的学习环境的创设。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要想真正地理解知识及知识的意义,就需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来开展教学。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而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如何促进学生理解的方法,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导入,没有给学习者设置需要理解的主题,缺少一些让学习者去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无法让学习者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 。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

第三,缺少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在评价方式和评价形式上都存在问题。从评价方式上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而对于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成就感的评价方式如学习者自评和同学互评这两种评价方式却很少。从评价的形式上看,一般是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和问题简答型的主观题,缺乏对学生理解程度的考核和基于案例、问题解决型的练习。而且对于评价往往只给出答题的结果,没有适当的分析、评语,即没有及时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习者。这样的评价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者深入的理解知识也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很难考核学生是否理解所学内容了,学生把题做正确并不等于他理解了。

第四,缺乏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网络学习是由学习者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组成的,网络教学既要关心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又要关心目标的实现过程以及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能力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过程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所以为了使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和指导理解性主题活动的创设,也就是说围绕核心概念组织一系列相关的理解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在理解中提高能力。目前的网络课程中为了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理解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很少,教师缺少对讨论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没有真正地实现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

三 网络教学的特点需要加强对“理解”的关注

在信息过剩的网络环境资源条件下,促进学生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以理解为主的教学强调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或模仿。开展理解性教学可以缩短学习时间、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网络教学是一种非面授的教学方式,教和学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这种分离状态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不再主导着学,教师在课堂中也不再居于主导的地位。而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各种促进理解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促进理解、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可以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教师自身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的步骤和策略。这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能否比较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水平。所以从网络教学时空分离这一特点来看,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把握住促进学生理解这个教学中的主线,要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来展示他们的理解能力。[4]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其主要学习特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而网络环境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学习相比没有了教师显性的引导,学习者犹如一名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的舵手,自己要决定航线,选择主航道。[5目前的网络课程内容大而全,不讲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不突出,学习者在学习中要自己确定学习的内容、决定学习的先后顺序和步骤,需要自己去理清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一方面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难度,会使学习者陷入困境中;一方面也会让学习者失去学习兴趣,不去深入的理解知识,学习停留于表面知识的掌握,最终使整个网络教学的质量下降。

四 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教学策略

1 确定理解的目标

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有两种理解目标:一是课程贯穿线索;一是单元理解目标。课程贯穿线索是整体地考虑学习者应该达到的三到五个总的理解目标。这些目标是希望学习者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达到的,指导着整个课程所有单元的教学。单元理解目标只围绕某个教学单元的中心论题,规模较小,课题具体,为学习者达到总体的目标做准备。其次,在整个网络课程中要通过网络技术让课程目标在很多教学单元,以不同的方式多次被提及。单元理解目标更要在教学开始前就向学习者阐明,这样公开理解目标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参照,让学习者明确哪些“理解”是重要的,进而引领学生迈向重要的学习目标中心,而不是学习目标的边缘,推动学习者进行更深入复杂的理解。

2 安排理解性活动

所谓理解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单元中要求学习者参与的一系列促进其知识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给学习者提供重建、推断、扩展、应用已有知识来构建新知识的机会,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并显示出理解和未理解的。而理解本身具有层次性,按照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Jay McTighe)的描述,理解可分为六个维度即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直接针对理解目标的理解活动也要讲究层次性,比如为了将学习者吸引到学习中,让其看到他们对论题的了解,提出他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设计诸如自由讨论这样的初始理解活动;为了让学习者建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设计一些紧扣理解目标的探究性活动、协作性学习活动;最后为了显示出学习者实现理解目标的程度,可以设计一些展示性的学习活动,如让学习者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或者给出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习者进行分析。通过层次性的、镶嵌着思维和行动的理解活动,最终使学习者达到单元理解目标,进而实现课程理解目标。

3 设计引领理解的导航

引领理解的导航是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比较突出的特点,其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给出学习路线,同时还能向学习者报告当前学习水平. 并对已经访问过的页面和当前页面进行标注。为了使这种导航显而易见,可采用各种小图标标注课程结构,使页面看起来生动、富有人情味。比如用杯子图标表示学习成绩,空杯子为不及格,半杯水为及格,满杯水为优秀。引领理解的导航提高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效率与质量,方便他们在超空间内找到最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而不至于认知过载和迷失学习方向,同时可以以一条最有利于主题理解的路径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

4 对理解水平进行持续性评价

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测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帮助学习者层层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维持学习的情趣。因此,应该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对学习者在理解性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根据理解评价标准对学习者的理解程度进行判断,并及时进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一些可评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通过BBS或讨论区的非正式交流、讨论,也可以是正式的建立在评估标准基础上的考试、测验,同时在评价结束的时候要以适当的提示信息反馈给学习者,让学习者发现其存在的不足,纠正其错误的认识,进而走向对知识的真正的理解。网络课程的评价重点在于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评分或划分等级。

走向理解性教学既是网络教育的呼唤,更是信息时代培养具有理解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促进学生理解是当代教师的主要职责,信息化的网络环境为实现理解性教学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实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型,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从关注教学形式,注重记忆、巩固性教学的模式向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设计转变。注重开发在网络环境下理解性教学的实践模式,对于切实转变教学实践观念与行为方式、提高教学的实际效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明选. 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49-50.

[2] Grant Wiggins &Jay Mc Tighe. 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6-61.

[3] 王以宁.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1-73.

网络知识学习篇10

关键词 主体性视角;网络环境;有效学习;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16-03

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网络的功能及其提供的资源、交互手段等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这标志着信息时代兴盛的变化,使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在新一轮的竞赛中不得不以个人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网络环境无疑能给人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很多机会和极大便利。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怎样认识学习?又当如何达成有效学习呢?

1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

不论是网络环境下,还是传统环境下,学习都是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行为或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学习结果终究取决于学习者的目的、内外部行为和状态。网络环境对个体学习的行为和结果都有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网络环境作为一种外部因素而产生的。如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有效学习更应该关注内因的作用和由内因产生的个体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则更应该关注在网络环境之中如何利用外因促使学习更加有效。

1.1 有效学习

根据前人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可以这样理解有效学习:学习者具有内在的学习倾向,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学会学习,形成新的行为或思维习惯的过程。其核心有两点:“有所思”,以知识信息的准确性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推导等批判性的加工信息,使“认知结构”不断变化与成长,进而用以处理新的信息;“学以致用”,在行动上,学习者能有意识地将所学恰当迁移到相似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上,能将知识技能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当中,形成新的行为或思维习惯[1]。

1.2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是指在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主动地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即学习者需要有内在的学习倾向,态度上积极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工具,对网络学习内容和资源进行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加工,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探究、协作或自主学习。最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结果,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这里对有效学习的理解是“过程—结果”取向,如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有效的,那么学习就是有效的。而学习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动,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绽放状态,使人不断发展、超越和积极向上[2]。这就决定了学习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不断地自我成长与发展。为此,如果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在过程与结果中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身心成长与能力发展,它就是有效的。

1.3 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表征

正如文献[3]所述,“信息时代的学习应当是这样发生的:首先,学生遇到或发现真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在社会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协作,运用分析性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一过程中获得来自学习者或其他途径的指导和反馈,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还通过不断的批判性思考和自省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学习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大抵如是,这一过程一般化地可以用图1表征。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较传统学习而言,具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和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为典型特征。但不能简单地认为网络学习环境的存在使得学习有效,关键是在网络环境中提供的有力资源与工具辅助下学习者自身要产生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即有效性最终还是取决于学习者自己。如此来看,网络学习活动和传统学习活动在有效性要求上并没有不同,但两者在学习的形式和效用上存在差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过程中,让网络合理地发挥作用,以帮助学习者在认知和应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达成自己的学习目的。

2 有效学习的“能力本位”取向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以学习者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并提升自身价值为现实要求和理想归宿。从能力发展的取向衡量网络有效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2.1 能力、技术与知识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是决定人的活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4]。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在掌握相应技能的快慢、难易、深刻程度和巩固程度上,即能力的形成以一定技能为前提,同时也体现了相应技能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技能[5]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动作方式,它的形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

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各种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完成的,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完成的。知识能在实践中被运用,要依靠思考和组织的作用,既要动脑,也要动手。知识表现为认知的结果,技能则与认知的过程紧密相连。

2.2 有效学习的“三态”转换

根据实践研究和对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者的内涵及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三态转换”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知识态——技能态——能力态”3种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学习中是借助网络、资源及工具进行的,并是以充分利用它们为基础的。

从结果来说,有效学习以“问题得以解决”和“知识得以建构”及“能够学习以致用”为外在体现。在具体学习中,有效学习以对问题或知识的操作状态得以改变为归宿——这只是目标层面;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应用意识和灵活的运用行为,相应的能力就达到了——这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层面,也是真正追求的结果。

图2展示了学习客体内化于学习者的状态变化过程。“知识态”是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这是认知层面的;这些知识要通过应用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形成技能,即将“知识”转换为自身的“技能”;再通过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尤其是远迁移),形成个性化的良好应用意识和灵活运用习惯,使这种知识与技能在相似情境中和恰当场合中达到“激活”状态,即能力形成。

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内在的建构性认知反应很重要。一方面,要将知识或问题与原有知识真实的“实践场”不断地联系,通过处理规则与思维模式不断地改变其作状态,找到其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处理规则受到“启发”,进一步扩大、升级;思维模式受到挑战,产生改变的可能。

3 网络环境下达成有效学习的要点

“能力本位”的学习是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形成时间也因学习者自身、专业等方面属性的不同而不同。在考察网络学习时,不仅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学习,而且也必须思考中长期的学习过程。能力形成多以相应技能的习得为基础,比技能的形成相对缓慢而复杂,这取决于能力的性质——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所以学习者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以逐渐形成能力。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以促进学习者专业能力的发展,意味着网络环境下需要有一个专业相关的学习环境,而学习者也需要有专业学习的意识和准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3.1 有明确的专业能力目标

不同专业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学习者需要明确知道本专业需要具备的具体技能和相应要求,这些将成为网络环境中学习的具体目标。更重要的是,不同专业(职业)的技能,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技能除需要大量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演示;而英语专业的技能可能需要更多的听和说的练习。确定具体的专业能力,可以本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本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等为依据。

3.2 组织专业的网络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学习促进专业能力提高还需要组织起一个很好的环境,主要包括专业的学习资源、专业学习工具和沟通工具,这需要学习者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去搜集组织。学习资源可以选一些专业的学习平台、网站、数据库等;专业学习工具要包括专业学习时必备的工具,如工程制图,一定要AutoCAD等,英语学习一定要有方便使用的,具备播放、跟读、复读等功能的播放器等。资源与工具在一些专业的学习平台中往往是同时具备的,这些平台往往也提供沟通的工具。如果能找到这样的专业学习平台,将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非常好的条件。

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找到可经常一起进行网络学习的同伴,最好形成小组或共同体;若有行家同行,那将是专业技能形成的强有力支持。通过沟通工具,可以与他人相互帮助、彼此支持,这种交流互动是加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催化剂。

3.3 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外在结果就是形成较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它表现在对目标的专注、对时间的计划、对过程的组织、对网络资源与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和对整个学习的反思与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学习者要形成自己的稳定的、有个人特色的做法。尤其是学习中对网络资源、工具的使用显得轻车熟路,就像人习惯性地用筷子吃饭,学习者可以熟练地用自己熟悉的认识工具进行学习,用沟通工具开展交流等。如用论坛、邮箱和即时交流工具与他人沟通,用博客撰写心得,用思维导图软件帮助梳理与分析,用成熟的方法和策略搜集并选择值得学习的资源与网络课程等,让好的网络学习方法逐渐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中往往包涵着达到有效学习的某些规律。善于总结反思的人成长较快,而用博客或其他同性质的技术工具撰写心得与总结的人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管理;勤于沟通的人可表现得思维相对活跃,可提出较多的问题和想法等。所以,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权国龙,赵健.促进教师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10):51-55,82.

[2]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3]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琤.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07,13(6):12-24.

[4]邢红军,陈清梅.论“智力—技能—认知结构”能力理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