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考核十篇

时间:2024-03-11 17:42:34

财源建设考核

财源建设考核篇1

关键词 环境统计;环境保护投资;财政环保投入

中图分类号 X196;C82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212-04

环境统计是环境规划、污染减排、排污许可、政绩考核等的基础性工作,环境保护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融资、环保产业、环境经济等领域的重要课题。重庆市委、市政府自2000年起开展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以来,环境保护投资始终是考核的重要内容。环保实绩考核制度草创至今,经历了“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的过程,已形成一套成熟、完备的制度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但在考核中我们发现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不清,而财政环保投入这一重要范畴尚未进行统计,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

1 环境保护投资的考核指标

重庆市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年度目标任务、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投资、社会评议等。其中,环境保护投资自2000年纳入考核后就从未取消过,其权重始终保持在10%左右,考核指标亦根据考核实践不断完善(表1)。

2000-2002年,考核指标仅“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即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百分比)一项,权重为10分,指数≥2%的可得满分。2003-2004年,新增了“财政环保投入指数”(即财政环保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其权重超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在计分标准上,将全市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计分标准: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的满分标准分别为2%,1.5%,1.2%,财政环保投入指数的满分标准分别为0.7%,0.5%,0.3%。

2005年的考核指标出现了重要变化:在总体权重增加的前提下,“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权重锐减,“财政环保投入指数”权重亦有所下降,新增了权重较高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2006年取消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这一指标,适当增加了“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的权重,但调高了其满分标准:三大经济区分别由2%,1.5%,1.2%调高为2.2%,1.8%,1.5%。同时,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增加了“财政环保投入增幅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要求。2007年再次下调了“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的权重,在区域划分上不再用三大经济区,而是划分为“一小时经济圈”和其余地区。考虑到“一小时经济圈”主要由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所属区县构成、其余地区主要由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所属区县构成,事实上2007年再次调高了这两项指标的满分标准。

2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政绩考核对政府行为具有极强的导向性。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纳入考核以来,重庆市环境保护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24.7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8.20亿元,年均增长23.5%,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亦从1.6%上升到2.6%,接近发达地区水平。从区间分布看,全市40个区县2000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0.5%的有4个,0.5%~1%的有10个,1.0%~1.5%的有16个,1.5%~2%的有6个,大于2%的有4个。到“十五”末期,各区间的区县数发生了梯级移动,1.5%~2%和大于2%的增加最多,分别达到13个和15个。到2007年,这一变化趋势更加明显,1.5%~2%和大于2%的区县分别达到11个和22个。

根据国际经验和文献资料,当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介于1.0%~1.5%之间时,绝大部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被人们接受;介于1.5%~2%之间时,环境形势逆转,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于2%时,开始向环境舒适性目标迈进(表2)。将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的满分标准设为2%是有案可稽的,但统计结果令人惊讶:到“十五”末期,重庆市已有70%的区县环境形势逆转、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37.5%的区县(包括部分经济欠发达区县)开始向环境舒适性目标迈进;到2007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82.5%,55%。事实上,部分投资指数较高的区县次级河流污染仍很严重,环境空气质量亦与国家二级标准相距甚远。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投资指数,考核者不得不游疑不定地调整这一指标的权重,并两次调高其满分标准。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环境保护投资的统计口径。重庆市的环境保护投资由5部分构成: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②老污染源治理投资;③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④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⑤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

资。对投资结构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直占投资总额的50%以上甚至更高,数额巨大且增长迅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统计口径过大,将具有环境效益的市政建设投资 (燃气、园林绿化、防洪、道路改造等)统计进来,无形中拉高了环境保护投资(表3)。我们不能因燃气、防洪设施、道路改良等具有环境效益就将其认定为环境保护投资,园林绿化虽具有生态效益但不能直接削减污染物,公园、生产绿化等大多不属于环境保护投资[3]。如果除去燃气、园林绿化、其它防治工程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大幅缩水:2001,2003,2005年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缩水66.3%,28.9%,48.4%,环境保护投资分别缩水34.6%,21.6%,30.5%,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相应从1.8%,2.0%,2.1%下降为1.2%,1.6%,1.5%。这样的结果似与现阶段环境保护水平更加吻合。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一统计口径源于国家《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已有10年历史。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投资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环财发〔1999〕64号),该文件对环境保护投资的统计口径界定如下:

Ⅰ.按保护对象分,环境保护投资包括: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污染源治理投资、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园林绿化、燃气、河道整治等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投资,这一口径沿用至今;②资源和生态保护投资。资源保护包括水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和荒漠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生态保护包括农村环境、特殊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③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与科技投资。包括各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能力建设投资、污染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环境管理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资。

Ⅱ.按使用方向分,环境保护投资包括:①固定资产投资;②设施运行费用;③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技投资。两种分法都认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与科技投资”是环境保护投资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均由固定资产投资和设施运行费用构成。

鉴于环境保护投资涉及面宽、计算方法复杂,环财发〔1999〕64号文件决定先开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污染源治理投资、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5个项目的统计,其余项目留待日后逐步完善。由于口径不全,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统计资料中仅公布过历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未公布过“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当初未进行统计的项目至今也未再进行统计,各类研究文献中援引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额”数据均属概念混淆或讹传。

但在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标准中,“环境保护投资”指标又被纳入考核,其口径被重新界定为: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②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技投资。也就是说,制度设计者认为“环境保护投资”不应包含资源和生态保护投资。这一口径得到了部分省市环保部门的认同,环境保护投资的统计由此发生分野:部分地区按环财发〔1999〕64号文件精神统计、公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暂不使用“环境保护投资”这一口径;部分地区则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的要求统计、公布环境保护投资,内容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污染源治理投资、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重庆市采用后一种方法。

我们认为: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范畴加以统计。另外,后一种统计口径也亟待完善: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范围过大,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②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中,道路、桥梁、水利等项目中的投资实际上不用于污染治理,而是用于资源与生态保护,应当剔出;③运行费用目前只统计了工业企业治理设施,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的大量兴建,这部分运行费用亦应纳入统计;④环保科技投资尚无统计报表和统计方法。

3 财政环保投入指数

由于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失真,不能引导区县政府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制度设计者在2003年提出“财政环保投入指数”这一考核指标。但该指标的定义和统计口径更加模糊,亦无文献资料可供研究,主要依靠区县自报、考核组复核的方法予以认定。因涉及党政主要领导政绩,各区县不自觉地扩大了统计口径;考核组亦感到无章可循,在2003-2004年的考核中认定范围较宽泛,农林、水利、地质灾害防治等的财政投入均被认定为财政环保投入,导致财政环保投入亦出现虚高。2005年,为了促使党政领导重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制度设计者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单列出来并赋予较高权重,但该指标因“部门色彩浓重”遭到诟病,仅使用一次后被取消。

2006-2007年,制度设计者将“财政环保投入”严格界定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研领域的财政投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已计入环境保护投资,不再计入财政环保投入,农林水利等资源和生态保护投入不计入环保投入。以A县为例:2007年其上报的财政环保投入包括农林水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等多项内容,总额达1.29亿元,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7.3%;经考核组复核,仅排污费安排的污染治理资金、环保部门业务经费及能力建设资金属于财政环保投入,总额476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为0.6%(表4)。农林水利、城建等领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重点,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环保科研投入的额度、比重都非常小。

在实际工作中,农林水利、城建、地质灾害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应否计入环保投入,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分歧较大:被考核者担忧不计入这部分资金,财政环保投入指数骤减,影响其政绩;考核者认为计入这部分资金会拉高财政环保投入,达不到考核目的。实际上,农林水利、城建、地质灾害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渠道一直是畅通的,投资力度也很大,而财政环保投入渠道一直不畅,前几年连“环境保护”预算科目都没有;设置“财政环保投入”这一指标就是要引导财政资金关注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环保科研等长期被忽视的领域。

由于没有统计体系,各区县财政环保投入的统计科目、数据来源也千差万别。以B区为例,其上报的财政环保投入包括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宁静行动、绿地行动等20多个科目,数据由环保、市政、水利等部门的财政拨款通知单汇总得来。而C县上报的统计科目仅环保部门行政预算经费、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经费3个,数据来源于财政部门出具的一纸证明。

4 启示及建议

(1)统计、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完善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环境保护投资的统计是固定资产投融资、环保产业、环境经济等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该指标的内涵、外延、口径均处于模糊状态,科研和环境管理工作者常常感到困惑,甚至出现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代替“环境保护投资”的讹传,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明确环境保护投资统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能囊括环境保护投资的全部外延,应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技投资等纳入统计,形成全口径的环境保护投资;②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造成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③道路、桥梁、水利等项目中的“三同时”投资属于生态保护投资,不属于环境保护投资,应当剔出;④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等设施运行费用应纳入统计;⑤建立环保科技投资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方法。

(3)将财政环保投入纳入环境保护投资统计体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并逐年增加”,各省市出台的决定也对财政环保投入作了规定。但财政环保投入是环境统计的新兴范畴,其定义、口径、统计科目等尚不明确。为了在宏观决策中科学调控财政环保投入,在政绩考核中正确计算财政环保投入,必须加强对这一基础性问题的研究。

(4)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将其作为与环境保护投资并列的独立范畴加以统计。

(5)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环保投资统计体系,以利开展比较研究,充分利用国外环境保护投资领域的经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鲁玉龙.环境投资的定量考核探讨[J].环境导报,1995,(4):23~24.

财源建设考核篇2

一、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现状

(一)一般设置类 其是指各师范院校财务部门基本设置有计划管理科、会计核算科(结算中心)、财务综合科(收费管理科和办公室)、资金结算重心(资金管理科)等科室。反映了各师范院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的预决算业务,事业收入业务(学生收费管理),财务办公室业务,银行资金贷款业务,二级财务核算往来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业务,工资、公积金、个税等业务。

(二)个体差异类 基于各师范院校校情、院情等因素,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内容有所不同,存在业务涵盖和业务细分的特点。如部分院校的财务综合管理科或计划管理科包含财务办公室业务,未设置专门的财务办公室;部分院校专门设立财务办公室,甚至将银行贷款业务纳入办公室,而其银行核算业务纳入会计核算科;个别院校单独设立了研究生、本专科生收费管理科与继续教育收费管理科;规模小的将基建财务和资产物资管理纳入财务部门,规模大的则分设基建财务管理处和资产设备管理处;有的财务部门还设立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即稽核科,着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学校财务专项审计工作。考虑到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多校区的发展,部分师范院校也设立了新区财务管理科或者财务综合科,专门负责新校区院系的日常报销和学生收费工作。

二、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设置优化必要性

(一)重新优化财务机构设置是现代师范院校财务发展的必然需要 由于高校扩招,师范院校办学规模日趋增大,多校区成为师范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高、师范生学费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师范院校一方面依靠银行贷款负债经营,另一方面逐渐向师范与非师范并存的综合性大学发展,逐步实现规模化办学。近年来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促使下,师范院校开始由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但是,过快增长导致的财务机构膨胀、科室设置和人员聘用严重影响了财务机构综合管理能力的发挥,存在人浮于事,分工不明确产生的工作量失衡,财务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差等管理问题。由此,在师范院校资金压力大、财务运行困难的情况下,优化财务机构设置已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财务部门财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执行,也影响到师范院校的事业发展。

(二)财务机构优化设置是优化财务资源,提高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 财务机构设置就是要遵循财务发展规律,将现有的财务资源有机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各财务资源的最大化效用。财务机构的优化设置是对原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上的部分财务资源进行更新和调配,以定岗定级的方式,安排最佳的财物和人才资源,使之融合,不断创新,提升财务管理综合能力。

(三)财务理念不断转变创新是财务机构优化设置的不竭动力 过去,师范院校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计划调节的院校,师范院校的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划拨。师范院校财务部门仅仅承担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核算职能,财务风险低,不计教育经费资金成本与效益。然而,随着高校财务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理念正在发生较大改变。师范院校财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核心动力,全面协调发展,在财务管理理念上形成了资金运作理念、财务绩效导向理念、精细化理念、持续创新理念、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纳税筹划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理念体系,自主理财的角色定位逐渐明确。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的贯彻,需要有效的财务机构。财务机构优化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循资金效益和成本原则,不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人员应变能力。

(四)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为财务机构优化的基础条件 网络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使师范院校财务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目前,各师范院校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从起初的会计电算化,改变过去手工做账的落后方式,到局部财务网络化管理,再到利用因特网平台,筹建全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校园一卡通项目等。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师范院校多校区财务管理需要,也为现代财务机构设置创造了条件。依托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手段,师范院校财务需要尽快精简机构,优化人员配置,增加财务软件应用人才,简化财务程序,加快财务信息处理能力,缩短财务管理距离,节约远程管理成本,以提高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地方师范院校财务机构优化思考

(一)财务机构优化原则 具体如下:

(1)机构优化原则。财务部门在行政直属上属于机关部门,在职能形式上是业务部门。作为机关部门,财务机构应避免官僚化,致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业务部门既要使业务面面俱到,又要避免业务分解过细,机构设置越多。机构优化原则旨在坚持机构简单,财务业务程序精炼,工作效率较高。

(2)职责分工明确与相互牵制原则。财务部门是学校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学校资金运转、财务管理等职能。纵览资金流财务和关系流财务,资金流越长,涉及的财务利益关系越复杂,资金流量越大,财务业务头绪越多,财务风险越高。职责分工明确要求进一步确保财务各项业务得到有序处理,业务涵盖的责任体现越充分,由此可减少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而相互牵制使财务职责分工、分科室之间有所协调和牵制。在此原则下,财务业务职能分工务必做到责任风险归属到“谁经办谁承担”。科室、岗位之间依靠财务协作相互牵制、相互依赖。

(3)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原则。结合财务业务性质和特点,财务各项业务之间关联性程度较大。就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大基本职能来说,财务管理职能依托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财务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职能内部的资金筹措、分配、使用相互牵制,会计核算的出纳、审核、复核、稽核职能之间犹如流水作业线,上下贯穿。财务信息传递不仅在财务管理的各岗位之间发生,也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如资金预算、资金贷款与资金核算、资金调节等。财务内部的各科室、各科室岗位、各岗位与科室之间均存在资金流信息和业务信息传递。如工资、个税上缴。因此,畅通信息传递信息才能将各科室、各岗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岗位、各科室的工作效率。

(二)机构设置优化设计 结合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业务性质与特点,沿用高校财务资金流财务和业务流财务思想,即资金流的“收”、“支”、“余”及与之相对应的筹资、融资、预算分配、支出管理、财务决算等基本财务业务和配套的财经制度建设与完善、各种财务关系协调、一二级财务监管、纵横向资金往来等一般财务管理业务。首先,充分考虑校情、院情,认真分析财务部门可用资源,包括办公资源、财务人员编制数、人员结构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办公资源指办公室房间数、办公设备,这是财务机构设置的基础条件,决定了财务部门科室的设置数量。财务人员编制数指学校人事部门在分配人员指标时给财务部门的人员指标数和处级、科级职数,其决定了财务部门可拥有的人员数、处级和科级干部人员数。人员结构主要涉及到财务人员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龄、专业特长等,这关系到岗位人员安排合理有效问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对财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度,重视程度越高,财务部门财务职能贯彻越有力,财务工作效率越高。反之亦反。其次,理清各种财务业务内容,按照分工进行科学合理归类,由相应的科室承担所对应的财务业务。假设学生规模在36000人左右、教师规模在3000人左右的师范院校财务机构可按以下方式进行设计(详见图1):

(1)办公室(2名)。设主任1名,办公室职员1名。主要做好上情下达、财务部门日常接待、工会活动、处内员工福利、财务文件草拟和下达、财经报告上报等工作。

(2)资金综合管理科。其主要职责在于统筹管理学校各项资金来源,做好学校筹资、融资各项工作。具体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各类学生收费)、科研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的管理,商业银行融资等资金来源管理,涵盖各项资金的数据管理、收费文件及项目申报、资金入账、票据管理。设科长和副科长各1名负责科室管理。细化到岗,可下设收费管理岗、科研岗、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岗、银行融资岗。根据需要,收费管理岗可从资金综合管理科分离出来单独成立收费管理科。收费管理岗(1—5名):负责各类学生(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成教生等)学费、住宿费等学生数据的管理,学生学杂费等收缴、催收、结算,学生各项资助发放,收费项目申报及文件制定,收费票据管理、全校各种费用、代收款项、往来款的收取等相关工作。科研资金管理岗(1名):负责各项科研收入的到账查询、项目设置、资金入账等。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岗(1名):负责学校各项创收收入、二级核算单位收入核算上缴等催收与入账、财政专项申报等。银行融资岗(1—2名):协调与各家银行关系,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调节资金贷款计划和还款计划等。

(3)计划管理科(2名)。其主要职责在于各项财经制度建设与完善,资金预算分配、决算,工资、个税、公积金等工作。设科长1名,负责各项财经制度建设和完善,统筹资金管理科所有资金收入来源,设置会计核算科目,做好资金预决算工作,协助处长做好学校资金筹划、绩效管理考评、各项专项管理等工作。工资、个税、公积金岗(1名),负责每月工资核算,个税代扣代缴,公积金的代扣汇缴、变动等工作。

(4)会计核算科(1-10名)。设科长和副科长各1名负责科室管理,下设现金出纳(1—2名)、银行出纳(1名)、审核(4名)、复核(1—2名)、国库岗(1名)。主要负责日常学校各项资金支出、报销工作,提供会计基础信息。

(5)基建财务科(3名,根据需要设置,可归入会计核算科,以岗代科)。设科长1名,会计和出纳各1名。负责学校各项基础建设项目预算编制,日常基建支出、竣工决算等。

(6)会计信息科(2名,根据需要设置,可归入办公室)。设科长1名,信息员1名。主要负责学校各项财务信息查询、财务部门系统维护、网站更新、财务统计、财务档案管理等工作。

(7)稽核科(2名,根据需要设置)。设科长1名,稽核员1名。主要负责日常账务稽核和专项审计稽核,监管二级核算财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陶云、戴诗发:《高校财务机构和岗位设置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财源建设考核篇3

一、农村商业银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衡量一个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也是管理会计的根本目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不仅要关注盈利水平,更要关注股东回报。为此,要引入经济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完善预算评价、资源配置等管理职能,通过建立更为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和要求切实贯彻到各项管理中去。

(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推动经营战略转型的需要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经营战略转型时期,正在逐步实现由以资产负债和存贷利差收入为主体的经营结构,向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结构转变。建设现代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促使财务资源按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在地区、部门、专业和产品之间合理配置、调整和流动,切实解决好资源配置的结构和效率问题,使有限的经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引导优化业务结构,推动全行战略转型。

(三)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需要

实行以分支机构(“块”)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能有效发挥对分支机构经营的调控作用。但这种管理模式不能按市场方式引导资源有效运用。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盈利压力逐步增大,迫切要求细化财务管理,清晰分部门、分产品的预算和业绩管理,强化专业调节和系统调控机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分块”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分专业、分产品(“条”)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条块结合”的财务宽模式已势在必行。

(四)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穆迪对银行评级特别重视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其自身财务状况。国内外先进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

二、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陆续实施财务集中

各家农村商业银行已陆陆续续地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于改制当年2009年开始着手计划财务管理向总行大集中的措施,计划财务管理大集中改革主要包括计划管理大集中、财务管理大集中、价格管理大集中、信息管理大集中等四大改革内容,其中,计划管理大集中是指改变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资源分配等计划管理工作由总行和支行两级共同参与完成、以层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条线管理为主、层级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大集中是指统一全辖财务制度、集中管理财务资源、集中管理财务开支、集中财务核算;价格管理大集中是指由总行统一制定全辖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利率(费率)政策和制度,各支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按总行的统一管理要求确定业务定价;信息管理大集中是指集中全行信息资源,集中处理信息报送和工作。通过实施财务集中,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节省了财务资金,同时能够更加及时和可靠地取得财务数据,为实施业绩评价打下基础。

(二)开始建立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体制

内部资金转移计价的基本考虑是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获取存款的责任中心在获取存款后将存款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卖给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贷款责任中心进行贷款发放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再无偿,只能从资金交易中心购买资金。这样将市场机制引入银行内部,能提高对贷款发放的约束,同时调动存款的积极性。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在2010年的支行考核办法中首次引入经济增加值和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指标,核算内部资金占用成本。

(三)初步建立“条块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核算,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的管理需要来建立“条块结合”的考核体系:纵向按照行政管理分支(“块”)将机构从上至下进行分解,将最末端的分枝认定为一个责任中心,该责任中心应该是创造利润、提供服务或产生成本费用的最小单元。横向维度是指商业银行的产品或业务(“条”),如某一类型的存款或贷款都可以成为考核对象。考核体系建立后,如果横向将同一层级的责任中心业绩状况汇总则可以考察机构的业绩状况,纵向汇总同一业务条线的责任中心则可以得到部门的业绩状况,同时还可以实现分产品进行业绩评价。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对支行的考核办法已逐步体现了以业务条线为主、机构层级为辅的“条块结合”考核精神。

三、农村商业银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建议

目前管理会计理念已经在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从总体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所实施的管理会计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电子化建设不够先进,面向客户服务端的业务系统建设效果尚可,但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大多处于彼此分割、数据难以共享的状态;二是管理会计体系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存在“重算轻管”现象,管理会计系统主要作用仍然是完成财务核算,其价值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管理会计仍然依靠财务数据为核心,缺乏非财务数据的运用等。在今后的管理会计建设中,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平台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依靠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业绩价值管理系统来完成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系统所需要的基础财务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工;二是通过管理会计系统自主生成;三是通过其他管理系统,如信贷管理等系统进行获取。数据源的分散造成管理会计系统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完成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原理是要打破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状况,实现业务、核算与评价的分离,通过数据的生成、归集和使用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信息的最有效利用。

(二) 实现财务管理的逻辑集中

财务管理集中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应仅限于处理好账务核算和事后简单的财务分析,而忽视深度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的发挥。应在实现财务管理的物理集中基础上,利用集中后的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协调各部门的整体联动作用。将关注的焦点由交易的过程控制,转向提供决策支持和财务控制,帮助领导运筹帷幄,实现财务管理的逻辑集中,最终实现全行高度的战略化分析和决策。

(三)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工具,也是计算经济增加值等管理会计指标的重要基础。要逐步推动经济资本在综合计划管理、经营绩效考评、资产组合管理等职能工作中的应用实施,充分发挥其平衡风险和收益、统筹激励与约束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科学发展。要以资本充足计划引领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依托经济资本手段,将资本约束风险、资本要求回报的理念体现到各项计划中,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财务收支计划的有机协调。要在辖内支行全面推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管理,通过资本限额和资本回报的激励约束,引导条线管理部门和各支行积极调整资产组合,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

(四)实施预算管理与控制

管理会计体系要充分发挥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就必须融入计划、控制以及评价的每一个管理环节。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建立管理会计预算体系。管理会计预算与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相辅相承,一方面预算依靠业绩评价的结果来编制,另一方面预算也是业绩评价的标杆。和传统预算方法相比,管理会计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管理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测算模型测定出初步预算数据,然后将初步预算情况下达至各层级机构,再由机构对预算数据调整后反馈至管理层,并形成最终的预算结果。上述过程尽管较为复杂,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会计平台无论在数据生成还是数据交换上都能够十分便捷地实现。通过上述方式。既加强了预算控制,又能够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使管理活动更加有效。

(五)采用全面业绩评价方法

采用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不完善的,企业的战略、文化以及员工等都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先进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始引入综合业绩评价方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由罗伯特•s•卡普兰和戴维•P•诺顿两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的方法。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把企业的业绩评价分为四个维度:财务指标维度、客户维度、业务流程维度以及成长和学习成长维度。其中财务维度是考虑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执行是否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其指标的计算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基本一致;客户维度是从企业外部对企业进行评价,站在价值链的角度,体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管理和业绩评价思想;业务流程维度则是评价企业内部的经营过程是否能够为创造价值做出贡献,是否通过内部价值链的提升满足外部客户的需要;成长和学习维度通过考虑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是否创造更持续的和长期的价值。因此,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将各种业绩评价维度统一到一个战略框架中来,实现全面业绩评价,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提供有效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必须因势而变,不断提升管理会计水平,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财源建设考核篇4

一、农村商业银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衡量一个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也是管理会计的根本目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不仅要关注盈利水平,更要关注股东回报。为此,要引入经济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完善预算评价、资源配置等管理职能,通过建立更为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和要求切实贯彻到各项管理中去。

(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推动经营战略转型的需要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经营战略转型时期,正在逐步实现由以资产负债和存贷利差收入为主体的经营结构,向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结构转变。建设现代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促使财务资源按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在地区、部门、专业和产品之间合理配置、调整和流动,切实解决好资源配置的结构和效率问题,使有限的经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引导优化业务结构,推动全行战略转型。

(三)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需要

实行以分支机构(“块”)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能有效发挥对分支机构经营的调控作用。但这种管理模式不能按市场方式引导资源有效运用。随着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盈利压力逐步增大,迫切要求细化财务管理,清晰分部门、分产品的预算和业绩管理,强化专业调节和系统调控机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分块”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分专业、分产品(“条”)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条块结合”的财务宽模式已势在必行。

(四)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穆迪对银行评级特别重视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其自身财务状况。国内外先进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

二、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陆续实施财务集中

各家农村商业银行已陆陆续续地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于改制当年2009年开始着手计划财务管理向总行大集中的措施,计划财务管理大集中改革主要包括计划管理大集中、财务管理大集中、价格管理大集中、信息管理大集中等四大改革内容,其中,计划管理大集中是指改变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资源分配等计划管理工作由总行和支行两级共同参与完成、以层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条线管理为主、层级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大集中是指统一全辖财务制度、集中管理财务资源、集中管理财务开支、集中财务核算;价格管理大集中是指由总行统一制定全辖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利率(费率)政策和制度,各支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按总行的统一管理要求确定业务定价;信息管理大集中是指集中全行信息资源,集中处理信息报送和工作。通过实施财务集中,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节省了财务资金,同时能够更加及时和可靠地取得财务数据,为实施业绩评价打下基础。

(二)开始建立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体制

内部资金转移计价的基本考虑是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获取存款的责任中心在获取存款后将存款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卖给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贷款责任中心进行贷款发放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再无偿,只能从资金交易中心购买资金。这样将市场机制引入银行内部,能提高对贷款发放的约束,同时调动存款的积极性。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在2010年的支行考核办法中首次引入经济增加值和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指标,核算内部资金占用成本。

(三)初步建立“条块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核算,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的管理需要来建立“条块结合”的考核体系:纵向按照行政管理分支(“块”)将机构从上至下进行分解,将最末端的分枝认定为一个责任中心,该责任中心应该是创造利润、提供服务或产生成本费用的最小单元。横向维度是指商业银行的产品或业务(“条”),如某一类型的存款或贷款都可以成为考核对象。考核体系建立后,如果横向将同一层级的责任中心业绩状况汇总则可以考察机构的业绩状况,纵向汇总同一业务条线的责任中心则可以得到部门的业绩状况,同时还可以实现分产品进行业绩评价。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对支行的考核办法已逐步体现了以业务条线为主、机构层级为辅的“条块结合”考核精神。

三、农村商业银行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建议

目前管理会计理念已经在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从总体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所实施的管理会计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电子化建设不够先进,面向客户服务端的业务系统建设效果尚可,但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大多处于彼此分割、数据难以共享的状态;二是管理会计体系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存在“重算轻管”现象,管理会计系统主要作用仍然是完成财务核算,其价值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管理会计仍然依靠财务数据为核心,缺乏非财务数据的运用等。在今后的管理会计建设中,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平台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依靠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业绩价值管理系统来完成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系统所需要的基础财务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工;二是通过管理会计系统自主生成;三是通过其他管理系统,如信贷管理等系统进行获取。数据源的分散造成管理会计系统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完成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原理是要打破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状况,实现业务、核算与评价的分离,通过数据的生成、归集和使用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信息的最有效利用。

(二)实现财务管理的逻辑集中

财务管理集中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应仅限于处理好账务核算和事后简单的财务分析,而忽视深度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的发挥。应在实现财务管理的物理集中基础上,利用集中后的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协调各部门的整体联动作用。将关注的焦点由交易的过程控制,转向提供决策支持和财务控制,帮助领导运筹帷幄,实现财务管理的逻辑集中,最终实现全行高度的战略化分析和决策。

(三)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工具,也是计算经济增加值等管理会计指标的重要基础。要逐步推动经济资本在综合计划管理、经营绩效考评、资产组合管理等职能工作中的应用实施,充分发挥其平衡风险和收益、统筹激励与约束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科学发展。要以资本充足计划引领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依托经济资本手段,将资本约束风险、资本要求回报的理念体现到各项计划中,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财务收支计划的有机协调。要在辖内支行全面推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管理,通过资本限额和资本回报的激励约束,引导条线管理部门和各支行积极调整资产组合,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

(四)实施预算管理与控制

管理会计体系要充分发挥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就必须融入计划、控制以及评价的每一个管理环节。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建立管理会计预算体系。管理会计预算与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相辅相承,一方面预算依靠业绩评价的结果来编制,另一方面预算也是业绩评价的标杆。和传统预算方法相比,管理会计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管理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测算模型测定出初步预算数据,然后将初步预算情况下达至各层级机构,再由机构对预算数据调整后反馈至管理层,并形成最终的预算结果。上述过程尽管较为复杂,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会计平台无论在数据生成还是数据交换上都能够十分便捷地实现。通过上述方式。既加强了预算控制,又能够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使管理活动更加有效。

财源建设考核篇5

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执行不严格。乡镇在财务审批、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引发了群众和干部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财务审批没有“联审联签”。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部分支出票据只有“一把手”的签字。其次是财务监督不规范。部分原始凭证上只有自己的签名,没有主管领导的签字;甚至没有第三人佐证。最后是财务公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公开内容不详细,透明度不高;公开的数据与核算中心的数据相脱节,部分财务公开仅根据报账员的流水账公开,没有根据核算中心核算后的数据进行公开;财务公开栏设置不规范等。

二、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措施

1.顺应经济发展,抓好增收工作

强化市场经济意识,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多种经济。巩固城镇建设、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等渠道扩大经济含量,培植主体财源。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提升基础财源。结合自身潜力,做好品牌效应,提高经济附加值,同时向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升值,不断壮大群体财源。

2.加强预算,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年初预算时,要明确具体收支项目、划清收支范围。同时对税款及时、足额的收取,以发挥预算的统驭功能;严格按照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变化,以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法制化;乡镇财政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按照工程管理法规要求,规范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工程管理法规的要求,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每个环节,包括招投标、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方面,并严格遵循相关规章流程,规范工程建设档案。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部门严格履行报账程序,规范审核制度,在拨付工程款时提供中标书、合同文件、竣工验收手续等相关资料,并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合规的票据和依据不充分的发票,坚决不予报怅结算。通过对工程款项的管理约束,促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和基建财务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工程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职责,对违反相关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规范、透明。

4.加强标后项目监督

针对部分投资少、数量多的标后项目,考虑到是国有资金投资建设,有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监管不力。但笔者认为乡镇工程项目事关国有资金绩效和地区社会稳定,对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促进和规范建设市场。同时监管主体在工程交易、审核过程中,要严格审查程序是否合规,注重内容真实性,对违规操作的应该终止合同履行,收回中标书,重新组织发标,让挂靠、转包失去滋生的土壤。监管和监督部门要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或制度为标准,查处违规行为,提升制度执行力。

5.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量化财务管理指标,农业、民政部门及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经常性检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发挥专业优势,尽责尽职,帮助乡镇财务搞好整改,规范乡镇财务管理行为。对招待费、小车费、招商引资等一些较混乱、难检查、无参考依据的支出项目进行量化,制定合法合规的费用限额和标准,科学考核,规范管理。完善乡镇部门内控制度,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强化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盘点现金,及时结算业务,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依法聚财,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严重违反乡镇财务制度的人员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对不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和违反财经法规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并作为年度考核、干部提升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6.规范考评体系建设,重视经济责任审计

坚持乡镇党政“一把手”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乡镇部门目标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评体系的建立、经济责任的划分,促进乡镇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收支,促进乡镇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为组织部门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结语

财源建设考核篇6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政府对高校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高校及其二级学院事业急剧发展,学生的增加、资金等经济资源的增长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和挑战,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顶层设计的文件制度亦执行一段时间,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或者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资产管理等是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改革完善现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二、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权责不清问题

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在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或者集中管理模式下,高校经费的分配管理权限在一级财务机构,高校经费的执行主体主要为二级学院。高校二级学院负责具体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而学院并没有权力进行经费的调配权,只有按照财务机构或者职能部门下拨的各类经费额度的使用权,这些资金最后又由一级财务机构集中核算。因此经费分配、执行、核算的权限脱节,导致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和学校、学院的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

(二)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问题

高校校院两级预算的编制普遍采用财务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办法进行代编。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院不能完全了解学校整体的预算收支规模和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来编制学院预算。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

在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下,学校统筹安排各类经济资源,二级学院具有一定的财务自主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学院在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还是制度的执行方面没有大局观,往往都比较局限,并没有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即使部分二级学院实施内控也仅仅限于一些财务规定手册的汇编,并没有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上和流程上进行严格把控,二级学院主观上认为内部控制是学校层面的事情,没有积极主动的全面参与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

(四)缺乏绩效考核

随着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权限不断增加,在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问题。由于二级学院的资金、资产等经济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绩效考核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现行体制下对二级学院财务的管理还是局限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经费的执行进度等问题,并没有对经费的使用效益、资产的使用效率等进行绩效考核。有些高校即使考核,也并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三、如何完善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

(一)明确高校资金分配权和使用权的责权利

高校事业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事,高校需进一步明确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性。二级学院作为学校事业规划执行的主体,理应有更大自由度的财权,学校可以从监管、考核等方面来加强管理。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财权的分配往往都是相关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并不能完全了解二级学院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因此建议在资金分配时进一步下放权利,由二级学院自行分配和承担相应责任,财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只负责事业规划和监管考核,将经济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身上。

(二)将二级学院预算编制落到实处

现阶段,高校二级学院编制预算由于没有资金的分配权,可编制的预算经费仅限于教学运行的学生费用和创收收入、捐赠收入等收入,预算内容简单且没有实际意义。建议高校将二级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进行管理,二级学院应参照学校校内预算的形式和内容详细编制预算。二级学院一旦有了更大的资金分配权和财务自主权,更应该编制更为详细的预算。二级学院应将维持学院正常运行的的教职工人员经费和办公、水电暖等公用经费以及学院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等预算内容精细化科学化,包括学院新增资产的购置均应编制预算。每年度终了由财务部门考核预算的执行绩效,由相关职能部门考核事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考核后,学校可对二级学院进行奖惩,以促进学院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内部控制

在高校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的通知(教财厅〔2016〕2号)、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2〕24号)文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二级学院的内部控制。一个层面是二级学院在学校内部控制的环境和规定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各二级学院应制定符合各学院实际情况的、具体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科研管理等财务制度,并切实执行。同时二级学院要规范完善学院预算编制流程,硬化预算约力,做好预算执行,切实提高学院资金使用效益。一个层面是学校要将二级学院的独立经济主体的特性体现出来,从内控建设的源头就做好二级学院内控的架构设计和流程设计,将学院内控建设作为学校内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财源建设考核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节约国家

“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要求公共机构节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伴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许多高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基本建设、配套设施、设备仪器、引进人才等方面的投入,造成学校资源配置重复、使用效益低下的同时,加剧高校运行成本的增长。为此,高校必须强化节约理念,建设节约型校园,才能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1财务管理在节约型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节约型高校建设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推动高校降低办学成本,引导资金投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进程中,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实现更高更快的发展。

2当前财务管理在节约型高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忽视财务管理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当前,众多高校普遍倾向于扩大校园建设以及生源规模发展,建设区域一流乃至全国一流的某类大学。于是,高校开始盲目扩张校园,基建项目遍地开花;批量购置教学、科研设备;大量引进各类人才等等,造成学校资金短缺,进而学校不顾融资压力,举债继续投入那些毫无优势的项目,从而给学校背上了巨额的负债。高校忽视财务管理在其战略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不顾学校办学的特色、学科的优势以及资金的短缺,不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至高校具有竞争力的项目以及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片面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建设,谋取生存与发展,造成学校办学特色模糊、学科优势减弱以及事业难以维持,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2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高等学校的经济来源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以及学费、住宿费等教育事业性收入为主,变动不大。高校形成了不计成本花钱,无钱向政府要的现状。此外,根据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并不能将学生实际的培养成本与其收费标准相对应,也不能对学校公共资源的受益者与承担者进行分离,从而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严重。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的低效益;高校水电、耗材等办公资源消耗的浪费等缺乏节约意识现象的发生,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必然的关系。

2.3预算工作不规范

当前,很多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不进行影响预算因素的调查分析,没有科学依据的预算数据,都是简单地以上一年的支出情况为基数,再累加新增的项目,编制下一年的预算。高校在预算编制的进程中,缺乏对项目的公开论证,往往仅由财务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数据结合学校资金实际状况,先行做出预算方案初稿,报学校党委会或者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并不经过职代会公开讨论决定。高校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约束与考核机制,随意变更预算,使得预算脱离了原有的功能,造成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低下。

2.4内部控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领导身兼多职,经常是审批与监督的权限集于一身;工作人员同样存在身兼不相容关键岗位的情况,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良莠不齐,而高校关键部门领导为了本部门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经常不根据岗位职责安排人员;一方面在于高校关键部门紧缺人员,只能由一个人来完成一系列的关键岗位工作。如此,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防止或及时发现、纠正工作失误或者杜绝舞弊行为,保护学校的资产。此外,高校内部审计在事前、事中审计控制不严,习惯于事后审计,然而大部分的高校资产已经不能通过事后审计追回,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

2.5缺乏激励机制

高校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办学,不计成本,缺乏节约办学意识。在高校内部,没有将经费节约情况纳入部门财务考核评价体系,对部门使用经费节约与浪费缺乏有效的甄别,甚至认为某部门节约的某项经费配给多了或是不需要,在下一年减少或者取消该项经费,而浪费经费的部门则表面上看经费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当前,很多高校缺乏针对经费节约的财务管理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各部门在自主节约方面没有动力,直接造成学校资产的损失。

3改善财务管理在节约型高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应在进行高校价值链、战略定位、战略成本动因等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高校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其中,高校要发挥财务管理在学校资源配置中的战略主导作用,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至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发展潜力、短期能产生标志性成果以及迅速提升学校地位的核心竞争力项目。高校应在节约型财务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进行高校发展的战略定位。

3.2不断完善节约型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备节约理念的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并实施财务经费报账审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基础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监督资产使用情况,达到减少财务漏洞,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同时,高校应注重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效益。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创收收入分配制度、学费收缴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制度等“开源”性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应充分挖掘其服务社会的潜能,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前提下,将仪器设备、教室场地、体育设施等出租出借给社会单位或个人,充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针对社会需求,开展各类培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益。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集中采购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节流”性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应实行集中采购、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仪器设备、图书、办公设备、基建及维修工程等大宗物资的采购,充分降低高校的办学成本。

3.3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预算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约束力

高校预算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根据学校战略规划,经过学校论证,依法依规进行。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注重预算的公开透明性,切实提高群众的预算参与度,实行零基预算。高校应不受以往历年预算安排与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以零为基础,根据学校战略定位,从实际出发,对预算期内的各项费用标准进行逐项论证评议,全面协调好高校资源的科学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保障高校财务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经费预算执行,拒绝超预算或者无预算项目的支出,当出现学校必须发生的经济活动需追加预算时,必须经学校党委会或者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后,才能调增预算,以此确保预算的约束力。同时,高校要加强预算绩效考核评议,将预算的执行结果作为部门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对于投入少任务完成好的部门,要给予奖励;对于浪费严重,还未能完成任务的部门,要给予停拨经费,乃至核减经费的处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高校应在其预算管理体系中体现节约意识,关注资金效益,加强绩效考核,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发展。

3.4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高校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委派高校总会计师,依法领导和组织高校的财务经济活动,加强高校财经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高校总会计师直接负责统筹安排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收费管理、内部控制、会计监督等财务管理工作,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直接领导责任,协助校长开展学校战略规划重要经济活动,有利于提高高校资金的效益。高校应根据《会计法》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建立覆盖全校关键岗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确定岗位以及配置人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对关键岗位要执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轮换制度,以及岗位追责制度,达到牵制与监督以及权责对等的目的。

3.5完善财务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进程中,高校应将资源耗费情况与使用效益纳入部门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机制中,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激励机制。对于减少耗费、注意节约的部门与个人,应给予表扬与嘉奖;对于浪费严重,效益低下的部门与个人,应给予批评与惩罚。高校应将节约资源以及使用资源效益情况,作为干部任免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从而确保财务管理的检查监督职能不流于形式。高校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达到节约经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目的,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三大基本任务,促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骝 朱天韶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密.论高校财务管理在构建节约型校园中的作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8(6):16-18.

财源建设考核篇8

【关键词】Erp系统 基建财务核算

Erp系统是一种高效、便利的先进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企业基建财务核算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可以利用Erp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一、Erp系统概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与外部需求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通过不同功能的管理软件,完善企业价值链,即时、高效反馈和共享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Erp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即时获取和反馈信息、完善地集成信息、整合信息并利用与企业财务管理。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Erp系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第一,将整个企业的信息覆盖其中,有机整合企业财务管理、资源管理、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实现了业务流程与企业资源的一体化。数据信息可以在系统中高速传递和共享,企业固定资产的建设能够与生产使用达成集成,准确反馈企业财务信息,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其次,Erp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全面记录企业经济业务信息,促使财务管理从财务部门扩展到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企业业务一体化,统一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跟踪动态管理。此外,传统的企业财务活动处理核算一般通过手工记账,同时利用简单地会计软件,会计凭证、财务信息、会计分录全部由财务部门进行。而Erp系统使企业财务信息来源发生了变化,采购部门利用采购模块,仓储部门利用库存模块,财务部门利用账务模块,在进行基本建设的同时完成财务信息。

二、Erp系统在基建财务核算中的应用

Erp系统中的会计核算模块同时吸收了传统财务管理分析智能和先进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够改善基建财务核算和管理流程。Erp系统中的固定资产模块能够与采购模块、库存模块和总账模块实现库存设备和资产信息的高效传递,自动完成各种基建资产的评估、折旧、清理的会计处理并编制报表,提高了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Erp系统中的应收应付模块能够处理多种币种,区分和处理多税制的基建财务核算和付款方式,使应付账款管理更加迅速,有利于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活动;总账模块作为Erp系统中的核心,处理基本的会计凭证和账簿管理和核算,还能够有效发挥预算、成本、出纳和支票管理职能,其他子系统与总账系统链接集成,自动采集财务数据,减少重复录入,提高了基建财务核算的工作效率。

三、Erp系统的基建财务核算的影响

(一)实现了基建财务核算的精细化

基建设备和固定资产,包括采购到付款的一系列管理流程,从采购协议和订单开始,库存管理人员能够使用Erp系统接收收货订单,基建会计在应付应收模块录入发票信息和采购货物的数量、价格和规格,与采购记录相匹配,信息相符才可以通过发票验证,自动生产应付账款,如果信息不相符,系统暂时保存发票带有处理权限的财务人员进行处理。所有财务核算处理环节会自动生产会计分录,从应付应收模块传递至总账模块。Erp系统实现了基建财务核算的环环相扣,加强了对基建设备采购的控制,能够防范财务风险。

(二)加强对基建无形资产的管理控制

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的长期资产,在基建财务核算活动中,确认并计量无形资产较为困难,传统的核算软件无法完成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不能为财务决策提供有效信息。Erp系统能够实现对供应链、专利权、商标等的管理,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对无形资产进行预测和分析。Erp系统还具备强大的分析功能,能够准确分析无形资产的内容和构成,从而得出无形资产取得利润的能力,为企业增强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三)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Erp系统能够利用其中的财务模块对基建项目预算实施动态监控。财务模块能够满足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事前预算管理。例如对下个阶段的采购费用编制预算之后,如果预算超支,则Erp系统就无法创建采购订单和和合同,起到事前控制作用。同时,Erp系统强化了基建项目的专项费用控制。系统中的财务控制模块,能够对专项费用和工程项目实施成本公职。此外,Erp系统具备价格控制和信用控制功能,能够有效防范企业财务核算风险。财务人员对相关模块的应用,收集和分析供应商和建设单位的信息和信用额度。如果供应商或建设单位的信用度较低,则无法完成采购。

Erp系统能够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具备实时自动生产现金流量表和量化考核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核心功能。企业利用Erp系统实现对基建资金的合理调配和高效运用。资金管理模块能够对企业的中短期现金流进行预测和把控,发现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财务部门和基建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现金状况,规避资金流动风险。

(四)为基建财务核算提供了更完整的信息

Erp系统具备快速查询功能和管理报表,利用财务分析模块,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财务核算信息,为基建决策和规划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Erp系统能够对基建项目实施规范的计量,自动生产会计凭证,提高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确保财务核算所需的信息质量。同时Erp系统中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共享,通过联查会计凭证,能够完成对基建财务活动的信息稽核,例如采购合同、供应商和设备价格等信息。此外,Erp系统的集成功能还促进基建项目会计档案的电子化发展。

(五)对基建项目财务核算人员的影响

Erp系统实现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集成,能够对财务、供应链和基建项目实施一体化管理,自动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企业内容网络高效传递。基建项目中的所有业务数据,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都能被完整采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传统的基建财务核算中,有会计人员实施财务信息的录入和填制,而Erp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模块自动化生产会计凭证,减少甚至取代了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相关财务人员要针对新型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将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方面。Erp系统使相关财务人员参与到辅助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工作中来。

四、总结

综上所述,Erp系统提高了企业基建财务核算的高效、便利和自动化程度,加强了对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静.浅析ERP系统给会计核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总会计师,2012(08):54-55.

财源建设考核篇9

关键词:财务 信息化 建设

伴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面对建设一流财务管理企业的任务、创建财务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重任,作为公司财务队伍的一员,一名处在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财务人员,该如何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虽然早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但它只能作为会计核算来替代手工的会计工作,因此,它的数据相互间是孤立的,很多数据都要重复使用,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所以会计电算化只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低级阶段(即初级阶段,只完成了核算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财务部门使个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集成,却只能满足我们某个特定的要求,与其它信息化水平走在前列的公司还存在这不小的差距。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单单靠“核算型”会计电算化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如何提升财务运营能力、资金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信息支撑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财务专业能力,又是我们不得不亟待面对的难题。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科技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快速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是寻求企业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当下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共享,避免数据的重复使用,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建立现代一流财务管理企业的重要工具。也正是认识到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很多国企、央企、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适合自身企业管理、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很好的帮助企业解决日常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的为公司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业务及财务数据,加强了企业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创造一流的财务管理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实时从帐中取数,生成各式各样的管理报表,满足公司管理决策的需要。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改变目前“核算型”管理模式的手段,同时也是加快财务管理水平向现代化管理过度的必要工具。财务信息化是管理高效化的体现,是核算精细化、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而且“数据统一”则是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目前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很多系统比较孤立,数据无法共享,就可能会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

面对着企业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和建设世界一流铁路运输企业的宏伟目标,不仅对生产单位或部门提出了要求,同样对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运营能力、资金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信息支撑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财务专业能力是我们要不断提高、加强的六项管理能力,同样是我们打造一流财务管理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六项管理能力。

为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企业必须将制度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统一调配资源,强化决策考核、利润目标及成本控制,实行账务一体化、责权相对独立、计量单位一致、报表内容有统一格式、考核决策一致的财务管理原则,以利于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提取和使用。上述分析可见,采用财务信息化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手段已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财务信息化的原则

(一)目标统一原则

财务信息化建设应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寻求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和统一管控,既要满足包神铁路各级财务工作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企业做大、做强,二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铁路运输企业宏伟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原则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充分进行现状调研的前提下,考虑财务管理的需要,统一规划财务管理体系和将要实现的功能,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发展性,科学适用原则

由于企业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推陈出新,财务准则、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对自我扩展和不断调整的挑战,要求在设计上必须灵活,具有可延伸性。同时必须符合企业自身情况,满足自身管理需求,否则脱离实际的设计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四)账务一体化,资源共享原则

财务及时获取业务部门数据,实现财务内部,财务与业务内部的高度集成,加快数据的传递速度,使财务预算、报表、财务控制及分析完全动态化管理,改变目前月底结账后才能出具报表,月初才能对上月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分析的现状,做到按旬分析,甚至周分析或日关注,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共享,跨部门查询便捷,一体化管理模式。

(五)增收降耗,效益最大化原则

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支出与效益最优的模式,就目前来说,企业各部门都有独自的管理系统,虽然大部分相互独立,集成性较低,但基本上满足部门目前管理需要,我们应就地取材,以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强目前信息化软件的整合度,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避免资源浪费。

三、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财源建设考核篇10

关键词:县级政府性债务;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县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分析

县级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有现行制度、体制等宏观方面的因素。2008年9月至2009年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家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度宽松的水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推行,导致各级政府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县级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也有经济发展增速与政府举债投入等微观方面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政府性债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县政府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举债投入,相关部门推波助力。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各种改革需县政府配套的情况下支出责任不断增加,预算内可安排建设的资金增长不快,县政府的财力除用于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政府及部门的正常运转外无法保证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而需要的大量投入。地方政府和部门为缓解发展增速与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单位借款等融资手段。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1.贷款及利息负担在导致政府性债务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融资公司、教育、医疗等部门的银行贷款每年需支付大量贷款利息。而同时医疗部门及教育部门普遍存在职工有息集资的现象,该部分职工集资利息一定程度牙扩大了政府性债务的规模。

2.工程欠款成为主要债务形式。集中体现在开发区(含工业园区)、教育部门和交通部门。

(二)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有偿集资形成债务。教育系统高中阶段有偿集资普遍用于弥补学校日常办公经费不足及建设发展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资金来源财政,高中阶段(含职业高中)为现代化教育验收而进行的校园硬件与软件建设投资需要自行筹集。在生源自然减少而经费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教育系统高中阶段的资金缺口逐年扩大。如该县某高级中学为现代化教育验收投入资金约45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外加借款,再加上日常经费缺口造成该校当年事业结余为-730万元。

(三)债务形成规模及管理情况未纳入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考核,政府性债务控制和监管缺失。实行政绩考核,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主要考核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投入、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有等专项考核。没有将政府性债务纳入考核范围,造成个别部门没有长远观点及风险意识,投资搞政绩工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规模。

(四)债务控制机制缺失,举债行为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举债多少、用途及偿还情况基本由各举债主体自行掌握,没有专门的部门或制度来对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彰显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举债主体分散,举债没有整体规划。二是个别项目投资随意,个别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存在超计划、超预算的情况。三是如期偿债制约措施缺位,造成部门和单位只考虑借钱不考虑还款来源和投资收益。

二、审计调查建议

从根本上讲,开源节流是偿还债务的积极手段。由于发展经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多措并举来化解政府债务形成的风险。

(一)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适度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结合财政、经济发展等相关指标,建立债务率,偿债率、资产负债率等一整套县级政府债务预警指标体系,在重要指标出现风险提示时,可以提醒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防止出现债务管理的无政府状态。

(二)建立政府偿债渠道。将政府性债务全部纳入年度预算,报人大批准。通过增加审批手续,来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增加风险防范层,从而避免部门、机构个体行为。具体来讲可以分层次进行,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和设立财政偿债专户等方面确保偿还政府性债务。

(三)发行公益性建设债券,将集资等行为规范化。当前我县正处在“城中村”等大型建设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公共基础建设和民生环境整治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若考虑发行公益性建设债券可以避免政府过度依赖银行融资,分散财务风险;将个人集资行为规范化即公开发行公益建设债券一方面可为部门和单位筹集到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各部门单位加强自我治理。进一步提高全县整体事务的规范性,使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管理规范化。

(四)有目标拉网式偿还。诸如长期拖欠的工程款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纳入财政计划,防止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及社会安全问题制约教育的发展。涉及财政转贷的产业化项目可实行跟踪服务机制,一方面为发展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可起到监督的作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明确政府性债务管理主体,设立债务审批制度。目前,除财政部门管理一部分政府性债务外,大量债务体现在政府的其他部门、单位,政府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债务主体,而且难以全面掌握债务的整体运行情况,因此需要明确债务管理主体部门。同时设立适当的审批权限,对无明确还款来源及资金周转规划的举债从严审批。如医疗部门楼房改造及设备更新时,要有充分的效益分析;教育部门高中阶段测算出科学的资金缺口,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资金筹集、使用、偿还工作。

(六)建立完善的党政领导考核机制,落实政府举债责任。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作为考核政府部门负责人的重要指标,对举债随意、如期不能偿还债务仍继续举债、债务非良性膨胀的单位,对债务率、偿债率在安全线以上仍继续举债且不注重管理债务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科学确定干部考核指标,克服举债行为短期化,避免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