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21 10:43:07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1

第一节总则

1、目的

为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员工行为与公司政策、规章制度和程序相一致。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创造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

2、适用于XXX有限公司。

第二节职责权限

1.职责与权限

1.1行政人事部:劳动关系管理的统筹部门,负责编制、改进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制度,统筹劳动关系管理。

1.2其他部门:在行政人事部门指导下,正确开展劳动关系管理工作。

第三节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分类

劳动关系管理、奖励与违纪事件处理、健康管理、特殊时期员工关系管理等。

2、劳动合同管理

2.1.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公司实际情况,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2.2.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由行政人事部统一组织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合同范本由行政人事部核准。

2.3.劳动合同办理时间:

新入职员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在职员工:合同期满前30天由行政人事部知会该员工直属部门,根据该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和公司用人状况并结合该员工的意愿,共同决定是否继续聘用该员工,如果继续聘用,则由行政人事部通知该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否则合同期满自动终止双方劳动关系。

2.3.3行政人事部将劳动合同信息录入电脑系统,便于集中、规范管理。

2.3.4行政人事部对已给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3、劳动关系证明

行政人事部应员工本人的要求,经调查核实后为员工开具相关证明,包括工作证明、离职证明和退社保证明。

4、劳动争议处理

4.1劳动争议是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现象,各级管理人员要本着沉着、冷静、务实、灵活的原则,规避法律风险,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4.2劳动争议的情形:因职工重大违纪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

4.3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依法处理;积极配合。

5、员工意见管理

5.1.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加强对员工意见的管理,可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并可有效化解员工矛盾。

5.2.离职面谈:离职面谈可在一定程度上挽留优秀人才,并可从侧面找出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改进提供独特视角。

6、员工投诉管理规定

6.1.员工投诉:规范投诉管理,妥善解决员工的不公正待遇和公司内部违规事件,维护公正,以保证公司整体工作的全面健康运作。

6.2.投诉原则:内容客观、真实、具体;处理公正、及时、务实;逐级投诉,不提倡越级投诉;提倡署名投诉。

6.3.投诉范围:员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损害公司利益或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行为;其它违规、违法行为。

6.4.投诉方式:口头投诉;书面投诉。

6.5.投诉程序:向直接上级申述协商解决——解决不成的,向间接上级申诉——解决不成的,向行政中心申述——解决不成的,由总经理裁决。

6.6.投诉处理:

6.6.1.投诉受理人是投诉唯一有效调查人员,但调查结果须经投诉受理人签收确认后方为有效;

6.6.2.所有的投诉事件应在接到申诉申请书的1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明确答复投诉人;

6.6.3.投诉受理部门对投诉事件及投诉人负有保密的责任;

6.6.4.检举揭发对公司有重大损害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个人,根据《奖惩制度》规定,将得到相应奖励;对泄露投诉人资料、打击报复投诉人的行为,将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给予相应处分,对性质严重者,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员工纠纷调解

控制事发现场局面,避免纠纷继续升级。特别在发生打架、斗殴时要首先制止双方,调查事实真相,分清责任。通过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找相关人员了解等方式调查清楚事实真相后,分析纠纷双方的责任,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好纠纷双方的思想工作,使员工能自觉的接受处理结果,对纠纷事件备案并跟踪调解效果,为以后工作提供参考。

8、健康管理

8.1社会保险: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员工保险由行政人事部办理。

8.2身体保健:员工体检、健康宣传、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9、特殊时期劳动关系管理

9.1特殊时期类型:公司架构变动、人员调整、劳动诉讼、员工伤亡及员工受到严重骚扰事件、天灾(传染病、台风、暴雨等)。

9.2特殊事件处理原则:

9.2.1准确判定:当公司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足以妨害公司达成基本目标,即可判定为特殊事件;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一、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施工企业是我国基础性的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的生产、人们的生活等都离不开电力,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运行状态要稳定、良好。要确保电力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防范、控制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电力企业,保障社会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而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对劳动关系管理进行不断的改善,逐渐认识到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保证电力施工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

1.企业劳动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多数缺少规范、完整的劳动制度,导致劳动管理中存在法律风险。虽然,部分电力施工企业制订了一些劳动规章制度,但没有法律效力,当出现劳动争议时难以成为法律依据。也有部分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法相矛盾,导致企业在劳动争议后难以高效的解决问题。另外,一些电力施工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公开、不透明,缺少劳动者的参与,难以得到劳动者的认同,导致劳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约束和管理的作用。

2.劳动合同管理机制的缺失

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劳动合同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很少有企业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合同在订立、管理以及变更等方面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合同执行、管理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多数没有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当出现劳动争议时,难以有效的解决争议,加剧企业与劳动者的矛盾,既难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又增加了企业劳动管理的成本。

3.执行力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部分电力施工企业设置了一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既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没有发挥出制度的效用,未能够落实相关制度。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当劳动者违反劳动制度时,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处。另外,电力施工企业缺少合格的执行主体以及流程,执行力度的不足带来了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

三、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

1.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认识到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既要强调劳动者与企业的平等性,同时也要强调两者的隶属性,劳动者要服从企业的安排,构建得到劳动者认可的企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其次,规范业务外包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对业务的管理与控制,明确用工主体,规范劳动关系,从而避免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最后,制定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企业中各类人员的配比,规范岗位职责以及任职资格。

2.加强企业岗位管理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要加强各个岗位的管理,避免人员交叉混乱的局面。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依照劳动法进行人员的配置和管理。招聘时要公开、公平、公正,通过考核的人员,企业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建立规范、合法的劳动关系。同时,存在外包、出借人员现象的,企业要解决人员问题,做好员工的劳动关系的管理,避免重复管理问题的发生。另外,企业内部要做好岗位管理工作,规范交叉混岗现象。对企业的岗位设置、员工的核定等进行规范,以考核等形式公平竞争,部分优秀劳务派遣员工可转聘为劳动合同制员工。企业中部分临时性的员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通过考核等方式进行转岗,而超过两次转岗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根据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

3.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企业要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制定,保证制度的合法性,同时要进行民主公示,得到劳动者的认可,从而保障后续的执行。另外,规章制度要能够根据法律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建立招聘、试用、录用以及教育、考核、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建立规范化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时,企业要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等差异,制定出针对性的劳动合同文本,合同的内容要合法、严谨,避免模糊不清等问题;劳动合同中期限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特点设置,例如以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能够降低劳动成本,预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

4.规范管理劳动用工

电力施工企业要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岗位、员工的贡献情况,设置适应各个岗位的奖惩机制。在构建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时,企业要面向全体员工进行考核,以员工的贡献来设置奖励机制,将业绩考核成效与员工的培训、个人评价以及物质、非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电力施工企业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稳定运行能够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将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控制,既能够降低劳动成本、规避劳动风险,同时还能够有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戴莹.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3

劳动关系管理是指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使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合作和谐为目的的一系列组织性和综合性活动。

1、劳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劳动关系制度,劳动关系历经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但是,我国仍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劳资冲突亦呈急剧上升之势。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安全、劳资冲突等问题日渐突显。据《了望》周刊年底报道,近年来,我国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频率在加快,规模在升级,已经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与此同时,由劳资矛盾引发的在年以更加激化和暴力的形式,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年,一些地方产业工人参与的较为活跃。多位受访专家学者对此的认识更加趋于一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⑴。年月,人民网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4万件,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31.9万件,居历年来的高位。年上半年,一些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出现井喷趋势。由工资待遇引发的职工和由欠薪引发的农民工讨薪被打等恶性事件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等突出特点。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集体劳动争议、集体停工事件多发将成为劳动关系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⑵。年,更是成了中国劳资关系的标志性事件。

从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劳资事件看,我国的劳资冲突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对抗性增强;二是规模性扩张;三是密集性爆发;四是组织性更高;五是影响性加大。透过这些新的特点,可以隐约观察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一些风向。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开始显现出一种主动态势,维权行动有四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从过去的被动维权变成更加主动维权;二是从过去单纯的经济诉求转变为政治要求;三是从过去注重权利之争扩展到利益之争;四是从过去以个别劳动争议为主发展为以集体劳动争议为主。从以上事例、数据和分析看,由收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过大等因素导致的劳资矛盾呈激化之势问题,已成了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重大隐忧。

2、劳动关系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需要

有研究表明,劳动关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有重要的影响。从经济看,影响可持续发展。第一,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第二,影响劳动者学习新技术和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第三,影响对外经贸交流,不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第四,影响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不利于扩大内需。从政治上看,影响社会稳定。第一,导致弱势群体公开或隐蔽的反抗。第二,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和阶级分裂。第三,导致社会冲突加剧,严重冲击社会秩序。第四,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公共危机。第五,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降低,行政能力下降。因此,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社会管理中的劳动关系管理问题⑶。

当前我国劳资矛盾激增,据全国总工会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职工劳动报酬增长缓慢;二是企业特别是外资、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工作条件差;三是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不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对诈骗手段逃避工资支付或欠薪逃逸行为打击不力,恶意欠薪成本低。另外,农民工讨薪意识觉醒,讨薪由民间化、隐性化转向组织化、公众化也是讨薪事件得到更多关注的原因之一⑷。这些原因,正好反映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第一,是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力量对比态势仍然“资”强“劳”弱,劳动关系呈现出非均衡性和非秩序性的典型特征。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博弈过程中双方力量与权益的严重不对称。非秩序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运作的无序、失范和不可预期性。第二,是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管理错位。这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在宏观上平衡劳动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导致了劳动关系的过度市场化。另一方面,政府在微观上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化劳动关系调节手段的作用,对企业劳动关系又管得太多太具体。这样的结果,是劳动者一方的力量受到制约,资本一方的力量迅速扩张,劳动关系中“资”强“劳”弱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关系越来越不稳定。从近年来我国劳资矛盾急剧增加的趋势看,创新劳动关系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

二、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思路

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社会管理,应以推进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建设规范化、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为基本方向,构建合作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确保经济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1、着力解决劳动关系严重不均衡的问题,构建合作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是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目标。创新劳动关系的社会管理,要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权是劳动者享有的一种基本人权。只有体面劳动,快乐劳动,劳动者才能更有尊严,劳动关系才能和谐。劳动关系和谐既是劳动关系双方人格尊严的平等,也是双方利益的和谐共存,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和谐劳动关系,是一种能在国家、社会、企业、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利益要求者权利与义务相对均衡的劳动关系;是一种能将劳动关系各个主体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律和制度的框架范围内,依法予以保障和实现的劳动关系;是一种能通过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自我化解和消除各种利益冲突,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不是要消除所有的矛盾,而是在矛盾中寻求动态的稳定。衡量是否达到这一基本目标的主要标准是:其一,经济社会是否稳定发展;其二,职工的收入是否稳步增加;其三,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其四,劳动关系的调整是否实现了法治化、规范化;其五,劳动关系中的冲突是否逐步减少;其六,工会的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作用是否发挥到位⑸。

2、着力建立健全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促进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治和民主建设,是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途径。合作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法治和民主的劳动关系,要求劳动关系主体各方都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主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依法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合理平衡各自的利益关系,及时消解各种利益矛盾,实现劳动关系的良性运转和循环,避免劳动关系的无序化、非组织化和无政府状态。构建合作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加强机制建设,为劳动关系的各种利益主体在法治和民主的基础上,提供博弈的机会和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所谓法治,就是劳动关系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定,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和剥夺,其目标是秩序;所谓民主,就是劳动关系的各方主体都有权平等地参与和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尤其是要让劳动者有表达诉求的机会和渠道,其目标是公平正义和力量均衡。法治和民主的劳动关系制度和机制应符合以下条件:其一,劳动关系各个主体间相互制约平衡的权力结构,特别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其二,相对稳定的劳动就业保障,包括宏观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其三,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包括公正合理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机制;其四,以人为本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机制,尤其是职工参与制度;其五,有效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机制,主要包括维权机制;其六,多层次和公正高效的争议处理机制⑹。

3、着力探索建设新型劳动关系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劳动关系的管理模式,是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加强和创新我国劳动关系管理模式,应选择“党和政府主导,自主协商,适当的行政干预”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这种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体现了党的领导,国家主导,市场运作,依法运行的特点,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⑺。第一,党的领导和国家主导。我国劳动关系不均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积极干预,是难以在短时期内扭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的,更难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把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劳动关系法制和劳动关系运行机制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是我国社会性质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它要求党和国家在宏观上针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状况,通过立法和创制等手段,制定有利于劳动关系合作和谐运作的政策,确立相关的制度,落实必要的措施。这种积极的引导,主要是劳动关系宏观政策上的,如就业政策,货币财政政策,劳动立法等等,而不是针对各个个别劳动关系和具体劳动关系。第二,自主协商,市场运作,依法运行。我国已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对企业中具体的、个别的劳动关系的调整,不能都用行政调整方式去处理,而必须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一般方式,由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协商谈判处理。把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把政府的职责交给政府。只要这种协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政府就不必直接介入或干预。第三,积极的、必要的行政干预。即要求政府及有关其他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就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问题依法依规通过司法和行政手段进行间接或直接的干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政府不能完全放任劳动关系问题的自我发展,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如合同管理、劳动监督等制度来规范和影响劳动关系的建立、协调和运作。同时,在劳动关系各方协商谈判不成的情况下,对劳动争议和冲突依法进行调解、裁判。

三、创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企业(企业组织)和劳动者(工会)。创新劳动关系管理必须理顺三者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完善机制体制。

1、发挥国家立法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1)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第一,调整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减少劳动者的赋税负担,解决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实现劳有所得。第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就业政策,加强产业引导,扩大就业;统筹做好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第三,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2)强化劳动法治建设和执法司法监管。第一,要加快劳动领域立法进程,推动劳动领域的一些重大法律的立法、修改和完善,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具有普适性的统一的基本劳动法制体系。第二,要加强劳动行政执法和监管,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查处劳动违法行为,保障劳动法律法规实施到位,切实解决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的问题。第三,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理机制,强化劳动关系的司法调整,解决司法不公等问题,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3)着力构建劳动关系自主协商的机制体制。第一,完善宏观层面三制度。一是建立劳动者政治参与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意志有充分表达机会。二是健全各级地方、各行业工会与同级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各级、各地、各产业(行业)工会与相应的劳动行政部门、企业家组织的三方协商会议制度。第二,加强微观层面的三制度建设。一是劳动合同制度。二是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是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劳动关系调处的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明确党、政和社会组织的职责,积极培育劳动关系主体,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2、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道德约束机制,倡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能把最在大限度地为资本所有者谋取利益作为唯一目的和追求,而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其它主体利益的义务。对劳动者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劳动法意义上有关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义务,也包括企业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劳动者承担的道德责任。特别是要尊重劳动者的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参与权。同时,要加强企业家组织建设,建立企业家自我约束机制。

(2)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构建职工民主管理新机制。第一,必须厘清对企业民主管理理论的认识。职工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权和经济民主演进的具体体现;是劳动者作为企业主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享有的参与企业管理,降低自身在企业中风险的权利;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必然要求⑻。第二,必须加快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创新。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必须发展和创新。其一,加快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的制度立法,巩固职代会这个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积极探索其他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其二,把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职工民主管理的制度纳入现代企业制度之中,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三,扩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覆盖面,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

3、加快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改革。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4

[论文摘要]当前,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不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等,严重影响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和谐关系。因此,应坚持不例外、平等协商及重点突出原则,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完善劳动 法律 法规,从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依据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发展 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依靠劳动合同这一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实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使得劳动合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不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等。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迫切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

(一)不例外原则。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机制,所有 企业 都应该实行,不能例外。不能认为只有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才可以实行这一制度,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就不能实行。事实上,越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涉及职_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越突出,遇到的劳动关系矛盾越尖锐,越需要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来调整劳动关系,化解矛盾,凝聚职工和经营者的力量,齐心协力搞好企业。当然,企业性质、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具体内容、形式、范围和重点可以有所不同,适当灵活。在新建企业和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可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各级政府要重视劳动合同工作,把它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议程。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深化劳动用人制度改革、依法用工、依法管理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劳动合同制度激励机制作用,从而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 计算 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

(二)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应针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现状,抓住《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良好机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及工会等群众组织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法》进入社区、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的氛围。在宣传 教育 中,尤其要注意结合一些企业主和管理者的错误认识和疑惑,深入具体地宣传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意义,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相关知识,明确主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大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的监察力度。运用劳动监察的职能对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是否完备、合法,程序是否合法,合同续签、解除、终止是否合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依法给付赔偿金,劳动合同履行及变更情况等。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令其限期补签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主要条款不完备及内容显失公平的,应令其限期与职工协商修订。对劳动合同制度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劳动监察部门应主动出击,及时检查,通过年检、日常巡视和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三)为企业和劳动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据此为企业、劳动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应免费为劳动者、企业提供劳动合同规范文本、录用及备案服务、劳动合同签订服务及《劳动法》等有关宣传资料。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劳动合同数据库中企业和劳动者的名单,提供以劳动合同为依据的各项服务。包括企业工效、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伤认定、工资调整、劳动纠纷处理等项目,凡是需要行政部门服务的,劳动合同数据库中必须有其基本信息。通过政府各部门开展以劳动合同为依据的服务,促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劳动合同制度得到全面实施。

(四)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按照国务院贯彻实施《劳动法》的部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城镇 企业 已经基本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非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工作也有了重大进展。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为形成新的企业用人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发展 ,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履行劳动合同不全面、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劳动关系的矛盾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矛盾之一。这样的客观现状对我们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提出了重大的课题和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应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审视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现状。要对劳动合同管理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及时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办法,使劳动合同制度不断完善。同时,还应深入基层,到问题多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下基层调研,提出一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方法和建议,使劳动合同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五)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等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代表或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六)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平等协商争议处理制度。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另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 法律 约束力,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把履约责任制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管理工作。集体合同的履行要接受工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履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把劳动保障监察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处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时引导争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调解处理。

三、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发展,劳动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劳动法》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劳动关系主体的范围、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保护、工资约定制度、职工培训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完善,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我国现行《劳动法》存在的缺陷,应根据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借鉴国外有关劳动立法经验,对《劳动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其方向是使它的保护范围更广泛。可以考虑在《劳动法》中对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权作出具体规定,还要对工会的活动作必要的规定。此外,《劳动法》是一部实体法律,缺乏程序性内容,在修改的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有关程序性法律。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5

在人事制度不断发展变革的新形势下,有些高校依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些高校至今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一直沿用过时的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人事管理人员完全凭经验办事,随机性工作较多,给被管理者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使自己对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劳动关系控制乏力,以致工作陷入被动。也有些高校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依法办事的意识,甚至知法犯法,有意钻法律的空子来“维护”学校的利益,突出表现在编制外用工管理方面,有些高校一味地为了减少学校的劳动用工成本,不按规范签定合同、不按时发放劳动报酬、不为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等等,这些现象都导致了编制外用工领域的劳动争议和纠纷频频发生。除此之外,高校教职工人员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高校没有建立预防和协调劳动争议的长效机制、高校工会没有真正发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高校内部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二、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处在一个探索实践的发展过程之中,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人事管理工作。因此,高校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且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人事管理体系。1.转变人事管理方式,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高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将人事管理角色由偏重对教职工进行约束和控制向关心和激励的方式转变,将人事管理的方式由自上而下行政式的刚性管理向双向互补合作式的柔性管理转变,这是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需要。要不断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做到人事工作信息透明化,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努力营造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人事管理部门要积极采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双向沟通使人事工作和人事制度改革为更多的教职工所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2.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制定规范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既能有效地保障高校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是避免发生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将来可能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时能够提供的必要依据。人事管理部门应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人事劳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修订和完善一系列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并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使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针对编制外用工领域劳动争议和纠纷频发的现象,人事管理部门还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按时给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在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同时,也为双方可能发生的纠纷调解或仲裁提供依据。3.建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妥善调解已发生的劳动争议在当前高校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高校内部在劳动关系方面发生争议已在所难免,可以说劳动争议是依法规范劳动管理之后必然要产生的现象。因此,依法有效的调解劳动争议,避免劳动关系矛盾激化,也是高校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题中应有之义。高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建立劳动争议的预警机制。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步入关键阶段,教职工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调整,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这就要求高校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要更加凸显劳动争议预警的前瞻性作用,及时预测劳动关系中不稳定的因素,并保持高度关注,主动介入协调矛盾,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已发生的劳动争议和纠纷,人事管理部门要会同工会进行妥善解决,尽量做到争议双方通过自主协商来化解矛盾,避免将高校内部劳动争议推向社会,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

(二)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法》规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因此,高校工会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应坚持把“以教职工为本”的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工会从活动型、福利型工会向服务型、维权型工会转型,建立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工会应努力发挥在学校和教职工之间所起的纽带作用,经常深入到教职工群众中去,了解广大教职工的呼声和愿望,既引导广大教职工服从学校的管理,又能及时向学校反映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同时,工会要积极发挥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集体参与中获得荣誉感和归属感。工会还要积极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当教职工与学校之间因法律赋予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纠纷时,工会要及时参与到协调劳动纠纷中来,做到既能够支持教职工的合理诉求,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又能够客观地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通过协调矛盾纠纷来稳定高校内部劳动关系的效果。

(三)重视校园文化的培育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对高校成员具有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培育,是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独特校园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能够缓解高校内部各成员间的矛盾,融洽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高校内部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要重视优良校风的建设和弘扬。校风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优良的校风会对教职工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增强教职工态度、行为方式和习惯的一致性。其次,高校要重视挖掘和凝练学校发展过程中能够集中体现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并以此来熏陶和团结教职工,进而形成广泛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利用群体价值观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来增强教职工的荣辱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此外,高校还要不断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引领教职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职业道德真正发挥出约束和规范教职工行为以及调节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学校对教职工的吸引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劳资关系;社保体系;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23-02

我国企业的劳资关系指的是劳动者和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就是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劳资双方签订一系列劳动契约以及团体协约建立的。由于劳资双方之间被雇佣与雇佣之间的关系,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的不平等状况,因为劳方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或者技术,而企业的本质是获得最大利润,由此就产生了企业劳资之间的各种问题。为了能够合理地解决劳资双方之间的问题,企业或者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门随之产生。社会保障指的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并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具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对于企业而言,做好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企业劳资和社保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社保管理策略使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依法享受社保权利。一、我国企业劳资与社保管理现状

因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最大化,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而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目前我国企业劳资和社保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

1.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劳动合同的签约率较低,而且合同内容也不规范

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与劳动者建立相应的劳动合同,但在具体实施劳动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还有一些企业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内容也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甚至会违背劳动法的要求,而由于劳动者迫于生活压力或者由于不懂劳动法而不关注劳动合同,导致出现问题时会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在劳资纠纷中往往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主是合同强势的一方,可以随意解雇员工,他们只关心企业利润,只要求企业员工多做贡献,而不关心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应与需求不一致,而且经常是供大于求,因此导致了相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劳动者只能以较低的工资从事工作,成为了不利的一方;最后,企业主自身也不懂法律,缺乏对劳动法的认识,经常随意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导致经常出现劳资纠纷。

2.很多企业不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或者提供不合理的社会保险费用,而劳动者对社会保险也是一知半解,缺乏社保的基本知识

出于节省企业成本的考虑,很多企业并没有为职工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没有依法为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而大多数劳动者都是文化水平很低的农民,因为生活所迫和自身缺乏社会保险的常识导致必要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意识淡薄,他们关心的只是干一天活拿一天工钱,根本不知道社会保险是什么。再加上我国本身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人们对保险概念缺乏认识,受保险的人群不能覆盖每一位企业劳动者;还有一些企业为员工缴纳比较低的保险费用,社会保险的设计也缺乏弹性,很容易给企业职工和企业自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企业内部没有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很多企业并不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给职工发工资,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发放标准,存在着管理层和生产层工资分配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一些企业总是想拖欠职工的工资,而企业由于没有良好社会监督机制使得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企业管理层的工资收入都处于保密状态,不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容易导致企业职工缺乏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健康的发展。二、企业加强劳资与社保管理的策略分析

基于目前我国企业劳资和社保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劳动者、企业和国家制度三个方面同时人手,劳动者必须提高其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企业必须完善劳资分配制度和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国家必须要完善社保管理机制,具体的策略如下:

1.加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意识

首先,劳动者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就业的时候必须要与企业签订合理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同时,要转变劳动者的思想观念,不能再存在隶属于企业的思想观念,自己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协作关系,应该具有主人翁的意识,鼓励劳动者在从事企业劳动时要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保护自己,加深对社会保险方面知识的了解。企业或者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劳动者,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社会保险方面的培训,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社保意识。

2.企业要改革不利的劳资分配制度,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工会或相关部门进行社会监督

大力改革当前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制度,增强个人收入的透明度。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以企业领导或员工的实际劳动贡献作为劳动报酬的分配标准,大力推进绩效工资制度。同时,企业主要改变以往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制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对人的管理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将员工看作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源动力,是提高公司效率的前提;强化企业中工会的权利,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发挥集体的力量,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提高劳动保障水平和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率。

3.国家出台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来构建我国统一、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明确了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劳资分配和社保的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的社保体系实现多层次化;同时,扩大社保的覆盖面,搭建更完善的社保管理平台,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劳动者各个方面的保障制度,针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推进了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其他方面的社保规章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社保体制,使企业职工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策献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7

劳动规章制度,又称劳动纪律,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由用人单位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并以一定方式公示的,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用工管理、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各种规章及制度的总称。在我国,劳动规章制度具有“准法律”的地位,要求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宪法》第五十三条将“遵守劳动纪律”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劳动规章制度并非完全由用人单位单方制定,而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确定,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共同意志的书面表达。《劳动法》第四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因此,加强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对于调整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规范劳动关系当事方的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2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是减少劳动争议的有效手段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劳动争议也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由于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劳动用工制度不断变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日益多元,劳动关系矛盾凸显多发,使得劳动争议随之增加。劳动争议的产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加强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明确用人单位在管理方面的职责,防止管理上的任意性,同时规范劳动者自身的行为,明确其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劳动义务,对于减少劳动争议、避免劳动纠纷,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对于劳动争议的发生和解决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用人单位所制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内容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必须既能够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又能够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做到程序上适当,必须经过当事双方民主协商讨论,并由用人单位以适当的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使员工知情并得到他们的认可[1],这样,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备相应法律效力,才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有序地运作,才能在劳动纠纷出现的时候,作为规范性文书发挥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职能,从而将劳动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2]。即使出现劳动争议,企业内部的劳动规章制度也可以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依据之一,节约争议处理的成本。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行为也同样对劳动争议的形成、发展以及解决产生直接影响。目前,个别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中小型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在现实中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以及违背劳动法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纠纷有所增加,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所以,要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还必须增强广大员工学法用法遵法的观念,帮助员工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规定,严格履行劳动合同,从而避免发生劳动争议。

3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是保障劳动者权利的重要途径

企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经营体,一方面,企业为社会和公众提品或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获得相应的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劳动法制不够健全,监督施行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很可能为了追逐利润而牺牲甚至侵犯劳动者的权益。那么,劳动者的权益该如何保护呢?通常是由国家设立最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由劳动关系双方通过个别交涉形成劳动合同或者通过集体谈判形成集体合同来实现。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现阶段在部分地区、有的行业和一些企业,不仅存在劳动合同格式化和集体合同形式化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劳动者个人和劳动者集体也缺乏必要的谈判交涉能力。虽然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渐失去,但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资本仍较为稀缺,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劳动者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计,相对于用人单位的用工自来讲还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抱着“端人碗、受人管、看人脸”的屈从心理,在人格、经济上都不同程度地依附于用人单位。从法律上讲,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但事实上却欠缺平等性和自愿性。从过劳死到开胸验肺,从西门子、百度裁员到富士康员工集体跳楼事件,这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劳资矛盾已敲响警钟,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生命健康遭受不同程度的漠视。基于此,如果能够通过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以及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劳动权利做出相应规定,来弥补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使其获得有尊严的劳动,就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是约束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行为的现实选择

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有两个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雇主),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用人单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动者将其所有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让渡给用人单位使用,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虽然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力进行分配和安排,但劳动者仍然享有劳动力所有权,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劳动力本身及其再生产机制。劳动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之间兼有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劳动者追求工资福利最大化,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在利益目标上存在冲突,在现实中即表现为成本与利润的矛盾。同时,两个主体之间又是一种利益伙伴关系,彼此的利益目标和方向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在劳动关系中,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相互制约,同时存在,既对立又统一,此消彼长,处于往复变动状态。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用人单位及其所有劳动者,劳动关系双方主体都要共同遵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无论是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还是在适用规章制度时,都要从实际出发,严格约束用人单位自身的行为,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与立场,加强企业自律,力争做到能使劳动者大体接受和社会一般认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制定和适用劳动规章制度时必定要合理规避用工风险,降低被投诉的机率,减少纠纷产生,因此,通过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平衡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规范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行为,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规章制度设计反映各自的利益诉求,推动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达成公正平衡,运用制度约束机制,实现对劳动者权益和用人单位利益的保障。

5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是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本上要坚持依法构建,以宪法和劳动法为指导,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重点完善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等制度。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企业依法用工,职工依法维权,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建设,既是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和必要手段,又是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补充和必然要求。首先,劳动规章制度建设的程序必须合法。劳动规章制度并不是用人单位或其管理层、管理者可以随意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必须遵守合法的程序,即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民主协商的程序,要求制定规章制度时须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讨论其草稿或修改稿,在劳动者讨论、提出意见和方案的基础上,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并且,劳动规章制度制定时还必须有效公示,以保证劳动者享有知情权,这也是保障规章制度有效落地与实施的必要条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规章制度只有向劳动者公示才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其次,劳动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应当合法。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内部的“法律”,它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劳动法》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依法制定,“依法”是指程序合法,更是指内容合法,即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要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凡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于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法律的基本精神以及公平合理原则,在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的规章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和工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法律、规章、管理的有效运用。企业经营者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建立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规章制度缺失,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管理陷于困境,因此,发挥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是用人单位必须重视、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作者:乔昕 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参考文献】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1+4

文献标泌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122-03

1引言

特殊历史时期许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当前经济转型危机下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全面协调、依法治理、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公平、平等地建立劳动关系,并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面对挑战,国有施工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社会转型和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

2.1社会转型(实质、内容、影响)

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推行经济、政治或社会体制的转换以促进发展,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社会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劳动关系是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我国《劳动法》称为“劳动关系”。具体讲,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经济制度、不同的所有制下的劳动关系具有不同特点。

社会转型伴随并要求劳动关系转型。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引发的各种劳动关系纠纷、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由劳动关系问题所引发的大量增多。劳动关系问题开始爆发,直接挑战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所以,社会转型伴随并要求劳动关系转型。

社会转型根本上是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正处于一个大的经济转型期,由于大的利益格局调整形成了当前资方强、劳方弱与政府监管缺位的局面,使得当前劳动关系集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与矛盾。由此导致的新旧体制的摩擦、利益格局调整,以及法律法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劳动关系中不稳定因素。而劳动关系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加强新形式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和转型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一项根本的任务。

2.2和谐劳动关系(标准和体现)

劳动关系是生产力,甚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动关系即劳资关系,是企业内最重要的关系,融洽和谐的劳资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i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劳资关系在当今中国已经愈发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因而劳资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良性程度。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起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只有当劳动关系处于和谐稳定发展状态时,社会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因为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劳动性质、劳动者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社会转型、调结构、转方式时期,往往引起劳资双方对劳动权利、义务等问题的认知和行为观念分歧,从而引发劳动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等问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机遇期,也是劳动关系矛盾多发期,施工企业面临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3.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战略引导、战略驱动、战略约束。一句话,就是通过正确的谋划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连续性、持久性、动力性。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领导大约有80%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制定及推行缺乏深刻认识,至少有60%的企业没有始终一致贯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有一些企业仍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削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3.2缺乏人本管理的保障。“以人为本”是企业领导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的话题,而“以人为本”以什么为载体、怎样贯彻、切实保证推行,就难以落实。领导在制度建设上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力,遇到班子调整、人员升迁,“以人为本”就不自觉地变昧儿,使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停留在口头上。

3.3缺乏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的不竭动力源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其中核心的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借助于多种手段,进行教育、灌输,让员工感悟、体验,使企业文化慢慢地融人自己的思想中,最终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对员工行为起基本支配作用的观念。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还需要创新和超越。有些企业常采取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基本做法稍加改造,加上自己的经验,形成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其缺乏自身特色,更有甚于不适台,水土不服。

3.4缺乏工资集体协商的自我约束机制。尽管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存在合同格式化现象及签订缺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利于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能发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约束效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行的基础。根据调查我国企业多数劳资双方自我约束缺乏,制度运行与

行为干扰冲突,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对抗,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5缺乏对员工实施援助的主体意识。企业对员工援助的主体意识薄弱,员工与公司的纯经济关系渐现,公司对员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少,员工对公司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出了问题无处反映,有了困难无处解决,心中烦恼无处诉说,长此以往,员工自然难以主动与公司同心同德,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缺位的危机渐现。

3.6公司劳动关系失衡引发危机。包括薪酬制度不够合理,内部公平性和外部激励性差。工会职能缺失,员工维权职能受到挑战。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部分员工对工会缺乏信任,相当多的员工对是否参加工会抱无所谓态度,加剧了劳动者在资方面前的弱势地位。“低劳动力成本”意识浓厚。片面地把企业经济发展等同于企业发展,在各种经济数据背后隐藏着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

4转型下施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措施

社会转型、调结构、转方式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契机,也对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解决劳动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求劳资双方基于劳动权利、义务等问题价值认同的利益平衡点,国有施工企业应以人本理念为核心,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基础。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员工援助计划、危机管理等策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4.1从战略高度引导人力资源管理。施工企业要改变传统观念,实施管理战略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前瞻性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发挥职能战略的作用将公司战略落地。战略目标,制定成长期人力资源战略的三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着重突破公司成长期人才瓶颈问题,从招聘、培训、激励、留任角度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方式。培养和开发大批企业核心岗位员工。第三阶段,根据内部资源变化和外部社会发展急剧的变化,主动进行调整,把被动适应变为主动控制,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升级和维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效果。进而围绕人力资源战略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考核标准。

4.2坚持“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到保护员工的利益,其实最终是保护公司的利益,两者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员工为企业提供必不可少的劳动力,没有劳资双方的合作与互利,就不可能有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一是要把员工作为公司的主体加以尊重,只有切实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二是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晋升、晋级制度与灵活的激励机制,体现公平与公正原则,使奖励、晋升有助于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员工和企业绩效,企业内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三是应“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健全企业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使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更加和谐。四是切实抓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确保科学技术手段支撑。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追求卓越,除了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有制度的保证,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即由一系列技术手段所形成的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作的工作链。五是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开展多样化的福利措施,持续地改善职工生活质量,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了,员工的满意度就提高了,企业的目标也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落到实处了。

4.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关爱文化。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创建是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一要引导企业大力提倡以提升企业品质、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目标的关爱文化建设,倡导平等互助、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形成和睦相处、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和宽松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职工自觉把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统一,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推动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二要积极引导企业依法建立合理劳动关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使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得以实现。三要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和作用,指导建立和完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的标准和考核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四要凝练核心价值体系,使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可资利用的动力源。要不断地把公司员工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加以提升,不管是顺境或逆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始终如一做到“润物细无声”;凝练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企业新目标的追求作相应调整,以期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凝练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用心营造一种人文氛围,让员工能够感受、体验、认同这种价值体系,并从领悟中获得精神的升华及境界的提高,并能把这种感受自觉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4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和谐劳动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使雇主与雇员双方的利益得以维护,达到双赢。在企业内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劳动关系最终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其和谐取决于双方利益的共赢。实施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就是以劳动关系双方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通过逐步完善劳动关系内部利益制衡机制,增强自治能力,增进劳资双方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劳资双赢的合作博弈,从根本上减少劳资冲突。

一、企业要规范集体合同管理。合同是建立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依据。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公司要按照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司按照《劳动合同法》、《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的要求,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与员工进行集体协商,这样既使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又能够使公司广纳贤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要依法办事。集体合同明确规定了集体协商的内容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和劳动定额等方面。所以,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合同约定,避免违法侵权事件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降低公司违法侵权而产生的成本。

三、要加强员工法律的培训。尤其是《劳动合同法》、《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工会法》等的学习,帮助员工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合理使用法律。

4.5实施开展员工援助计划。针对员工的承压能力差和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公司为履行的社会责任,促进员工心理成熟、减轻压力和

增强抗压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个人工作绩效,改善个人生活质量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拟在未来三年内引进EAP,进行组织层面的心理咨询。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前考虑到这些问题,对员工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提早发现、提早预防,借助员工援助的手段,对员工进行压力疏导。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实现企业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帮助公司及时了解职工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员工援助计划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员工利益的代表,也是公司与员工之间实现良好沟通的桥梁和平台。

推行员工援助计划具体要做到:

一、争取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认可。使高层充分认识,对员工援助计划的投入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它可以保证企业的有效发展,从而给予员工援助计划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二、让员工接受员工援助计划。公司应该通过各种宣传使员工接受该计划,发挥它的作用。目前国内,许多员工会认为心理问题不算病,而且他们对这些问题难以启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员工担心接收员工援助会被别人认为不正常,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知道,宁愿独自去承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愿向员工援助伸出救援之手。要改变员工对员工援助计划的态度,会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海报、讲座等形式向员工介绍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及其意义和作用,帮助大家对员工援助计划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三、将员工援助计划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一套清晰的、书面表达的政策和程序,用以规定员工援助计划在企业中如何运行和执行,明确员工援助计划在企业中应发挥的作用和目的;构建员工援助计划的运行流程,规定它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它在组织中运行的机构保障;制定员工援助计划的评估指标及方法,评估的指标应该体现系统性和长期性,不能仅以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建立良好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监督部门一方面要保障员工援助计划能达到最初制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保证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尊重来访者,严守秘密,保证员工的隐私权。此外,员工援助计划工作小组需要及时将咨询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管理部门(非个人隐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4.6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应对劳资矛盾的危机,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一、做好危机预防工作。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

二、进行准确的危机确认。危机管理人员要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

三、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危机发生后,企业形象受到了影响,公众对企业会非常敏感,要靠一系列危机善后管理工作来挽回影响。

企业在不断谋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创新的同时,应将危机管理创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一个企业在危机管理上的成败能够显示出它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成功的企业不仅能够妥善处理危机,而且能够化危机为商机。

5结论

要构建和谐,促进经济转型,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当前,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经济矛盾、社会矛盾较为复杂,员工队伍结构、劳动力配置方式、职工身份地位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直线上升。针对这些现象,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解决和减少劳动纠纷,健全和完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努力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推动建立和谐、稳定、互利双赢的新型劳动关系,是实现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的必然要求。

施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应充分抓住机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制度完善、体制变革和观念变化上下功夫,通过创新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化解各种劳动关系问题。根据社会环境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抓住机遇,认真对待,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李飞佟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国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情况调查《人民法院报》,2008.4.22

[2]张立坤,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02),

[3]陈禹,协调劳动关系有效防范和控制劳动争议,《工业技术经济》,2004(03),

[4]王菊芬,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应对[J],工会理论研究2009,2,

[5]涂晓亮,现状与问题思路与对策――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扫描[J]劳动关系2009,4(260)

[6]窦海蓉,实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提升核心竞争力[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

[7]程延园,《劳动合同法》: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5,

[8]曾湘泉,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竞争力[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12,

[9]刘宁江,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新疆有色金属2008,(91,

[10]刘显颖,试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8,(1)

[11]李刚,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展望[J],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2]张文萍,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08,(13),

[13]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企业管理,2004,(9)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 高校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

一、影响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影响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

(1)劳动关系多元化。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多元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如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公办民助院校、股份制高校等;办学形式多元化,如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各类合作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使高校劳动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第二,用人形式多元化。在高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出现了聘用制、合同制、人事、人才派遣及事实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临时劳务关系等多种用人形式,导致人员管理多层次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第三,职称结构多元化。不同职称系列之间由于聘任产生的纠纷较为常见,有时还很尖锐。第四,薪酬形式多元化。用人形式和职称结构多元化,加之个别劳动问题突出(如教师有明显不同的个体劳动特点),造成各类人员薪酬形式多样化和利益不均衡;各类人员相互攀比,更加剧了高校劳动关系的复杂性。

(2)法律关系复杂化。长期以来,高校内用人法律关系主要分为三种: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人事关系,后勤工人为劳动关系,大量的编外人员则为雇佣关系,分别对应适用人事法规、劳动法律和民事法律。由于劳动关系多元化带来法律关系的复杂化,法律关系复杂化必然带来法律调整方式更为复杂,给劳动关系协调带来一系列问题。

(3)劳动关系流动变化增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人员流动加快带来劳动关系的变化呈现增强趋势,给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带来许多新问题,产生了不少纠纷,涉及到聘用合同的履行、待遇,甚至罚款、退房等许多方面。

(4)劳动争议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高校劳动争议和纠纷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聘用纠纷、职务职称评定纠纷、劳动报酬纠纷等。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高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高校编外教职工普遍增加,且大量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短期化,并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着歧视和不平等现象,随意辞退、侵犯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事件增多,劳动争议呈上升之势。

2、影响高校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制度不健全。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性不够,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如,岗位设置不科学,工作量不均衡,待遇上不够公平;制度设计偏离既定目标(如缺乏明确的目标条款,导致个人行为与学校目标的背离),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合同内容不规范和部分有效性也影响其公正性;薪酬分配形式复杂,结构失衡,重身份、轻岗位、轻业绩;传统人事管理观念转变不彻底,管理方法粗糙,服务意识不强,工作随机性较大,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给管理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

(2)运行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已推行聘用制的高校,许多也只是在人事关系前提下实施行政行为,模糊了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工会维权存在现实困境:教育工会组织的非独立性和对工会工作内容的认识错位等,都不利于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造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滞后。同时,对可能导致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控制乏力,预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此外,我国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不仅滞后,也很不完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多数高校基本没有推行,“能进能出”机制和聘用制度的全面推行遭遇到制度。

(3)校园文化心理存在误区。如,由于对聘用制认识上存在偏差,宣传上力度不够,理论上准备不足,造成行为上存在重评审、轻聘用的倾向,要么“评聘不分”,要么“评聘完全分离”,一旦评上任职资格,职务工资进档案了就完事;观念上也存在着思维定势和误区,如“职务即职称”、“评上、聘上即终身”、“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学校及教职工的社会保险意识淡薄,心理上严重依赖受聘单位原有的福利体系,排斥社会保险,也阻碍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形成。

(4)法律法规政策滞后。如,劳动人事法规内容陈旧、规定不明确,高校往往只是比照执行;教育法规建设缺乏操作性;改革中的许多政策有的仅是试点,各高校做法不尽相同,甚至与法规相抵触的也不少;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职工维权乏力,教育工会组织在维权时无所作为等等。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和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许多高校显得力不从心,工作上限于被动。显然,要构建与发展高校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管对政府相关部门、高校还是工会组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推进高校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1、全面完善和推行聘用制,进一步规范高校劳动关系

第一,进一步完善高校聘用制度。高校聘用制度本质上属于劳动关系范畴,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切实用《劳动合同法》调整高校劳动关系,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要求,对高校聘用制作进一步的完善,依法保护教职工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二,规范订立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是聘用制的核心,高校应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程序正式签订规范、完整、有效的合同,将双向选择结果以合法的契约形式加以确立。第三,抓好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的落实。所有教职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职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标准,加快岗位聘用工作。第四,完善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在科学设岗和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从制度上规范高校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做法,通过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第五,加强聘后管理。重点是完善与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结合起来,使工作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六,完善解聘与辞聘制度。通过疏通教职工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使劳动关系在调整中实现和谐。

2、创新运行机制,健全符合高校特点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岗定薪、业绩取酬,向关键和特殊岗位倾斜,重实绩、重贡献,科学合理、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校内部分配自。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对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搞活内部分配。二是充分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继续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在制定内部分配办法如绩效工资时,对在关键和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给予重点倾斜。三是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允许高校经批准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实行重奖。四是建立与教职工贡献相适应的科学分配机制。第二,完善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与沟通对话机制。高校内部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为教职工建立健全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和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可积极探索协议薪酬或薪酬谈判制度等。第三,建立健全高校工会和教代会的维权机制。高校工会应当将维权作为头等大事,并以此作为考核工会工作的重要指标。可进行工会职业化、社会化、行业化改革,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权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劳动纠纷协商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处理劳动合同争议。应积极探寻高校工会维权的有效途径,如,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对会员负责的工会组织负责人;在教育工会组织中普遍成立专业的教师维权委员会,等等。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教代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教代会的维权作用。第四,建立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建立与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相呼应的培训、进修制度,将教职工的培养与聘用、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聘用制中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实现学校和教职工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第五,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聘余人员安置机制。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对聘余人员实施再培训计划;设置专门的指导机构,探索多种形式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提供信息、帮助指导、创造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

3、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营造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

第一,培育和确立尊重教职工价值、善待教职工的先进校园文化,这是稳定、和谐高校劳动关系的根本。第二,重视挖掘、整理和凝练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并集中体现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共同的理想为导向,因势利导,形成群体价值观和良好的校风,以增强教职工态度、行为方式和习惯的一致性。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氛围,增强向心力和吸引力,促进学校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第三,树立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市场化观念,增强依法用工意识,自觉落实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利益。通过打造规范的劳动制度文化,凝聚共识,将学校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使学校事业发展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意识,并把自己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教职工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第四,加强民主管理,建立教职工民主参与和共享的氛围。通过召开高校民主管理现场会等形式,增强教职工的监督意识和管理的透明度,及时了解教职工面对客观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心理感受,积极吸纳合理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教职工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和表现自我才能的气氛和空间。

4、完善和深化相关立法和宏观管理政策的配套改革

(1)加快劳动人事法制建设和立法进程,提高立法层次,突出立法重点,尽快填补政府奖励表彰、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工资管理、职业资格管理、继续教育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空白,抓紧研究制定以《事业单位聘用管理条例》、《高校教职工聘用制度》为基础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与《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相配套、与高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2)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劳动制度的配套改革,改革和完善不同高校的分类管理制度。按照急需先建、单项突破的要求,抓紧出台单项政策法规,制定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暂行规定和处分暂行规定,并根据高校性质和特点,建立与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

(3)按照《劳动合同法》精神,重新修订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进一步规范聘用制度的实施。推行高校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完善聘用制、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保证。

(4)积极深化和推进职称改革,建立与高校聘用制度相适应、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职称制度。力争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机制为核心,形成科学、分类、动态的职称体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的自。

(5)改革高校领导人的委任和考核体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等多种任用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切实将考核结果与聘任、奖惩挂钩。

(6)探索和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应规范平等协商程序,突出平等协商重点,强化履约监督,探索和完善适合高校实际的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在高校集中的地区,探索推行区域性的集体合同制度。

5、探索与完善高校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

高校劳动关系的主体除了高校与教职工外,还涉及集体劳动关系、劳动行政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中的其他众多主体,如工会、劳动监察、仲裁、法院等。从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涉及多方主体,牵扯多方利益。现实情况充分说明,仅仅依靠三方协商机制无法解决新形势下全部劳动关系问题,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层面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显得极为必要。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形成纵横交错、有机统一的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网络。

第一,建立健全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各地教育工会可从各高校调整充实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依法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健全调解人员培训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升行业内部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其成为解决行业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

第二,建立健全地方行政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应尽量扮演权威的居中调解人而非裁决人的角色,展开积极的斡旋工作,为当事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争议的帮助,以实现劳动人事调解方式的行政化、区域化,充分发挥政府行政调解的能动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仲裁工作,加大劳动争议裁处工作力度。特别要积极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开展劳动调解、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确保劳动仲裁机构的独立性,及时受理和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法院的司法介入要适度,应尽量做到劳动关系当事人更多地通过自主协商、调解或仲裁来化解矛盾,而非动辄对簿公堂,以利于高校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加强各协调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健全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网络体系,加强教育工会、区域性行政调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之间的合作,来沟通信息、协调行动。如,由教育工会、劳动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校联合成立“劳动关系协调多方联席会议”,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

第五,充分发挥劳动监察部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职能作用。应大力加强对高校贯彻实施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指导,将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情况作为监察重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针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对相关管理部门的问责制等,以维护高校劳动关系的和谐。

(注: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工会调研课题《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鄂教工办[2008]11号,课题负责人及持笔人:施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S].2007-6-29.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S].2002.

[3] 张鹏飞:聘用制条件下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2).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对策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劳资关系、劳动力价格等人力资源因素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但是由于企业对新的劳动合同法还没有适应,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呈现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必须立足于新劳动合同法,针对企业制度、招聘、员工培训、管理等内容,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

一、新劳动法概述

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即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此项法律针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工作时间、休息及休假状况、工资保障、劳动保护、保险情况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性法律文件[3]。劳动合同法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之间确立、变更、解除劳动关系的规范性法律,该法兼顾双方利益,对于保证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权益具有积极作用。近些年来受经济及政治发展影响,人们的人权意识日益觉醒,以往劳动者相对于企业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也逐渐得到改善,国家也更加重视优化相关法律法规,新劳动合同法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4]。新劳动合同法在就劳动法基础上发展而来,该法打破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的理念,关注提升劳动者在用工关系中的地位,在法律当中规定赔偿金、补偿金比例,严格限制试用期等相关用工因素[5]。

二、 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规范和严格的要求,并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规章制度的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更为注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极大的提升了劳动者的参与度,权利保护问题更为细致,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时间、报酬、休假、安全卫生及保险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要求[6]。这些规章制度方面的变化使得企业必须改革规章制度,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二)对员工招聘的影响

员工的招聘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新劳动合同法在旧劳动法基础上,注重协调企业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对员工的招聘问题做出新的规定,且更注重对劳动者的权益予以密切保护,对于合同的期限及相关问题做了补充,对其进行法律性的规定,注重劳动合同的法律化和规范化管理[7]。另外对于企业中的临时工、派遣工等问题予以限制性规定。新劳动合同法对人力成本的提升有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企业需要对招聘流程、招聘制度做出规范性调整落实到招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三)对员工培训的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将违约金的设定立足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专项费用基础上,明确规定违约金不能超过培训费用[8]。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质量、速度都不断提升,这导致企业面临人力资源成本投资增加、员工流失后损伤加大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在对员工培训的规划及成本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落实,并通过多样化的人才保留模式实现人才储备目的。

(四)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基于关键事件对员工进行考核为企业的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但是新劳动合同法鼓励劳动者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合同,并对由于绩效产生的辞退有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提出了更高和更规范的要求,才能得以企业长远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的薪酬待遇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一旦违背规定则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10]。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薪酬待遇具有灵活性,其水平变化受经济、行业、市场、企业发展状况的影响,这种多变性阻碍了薪酬待遇的调整。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优化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资关系,但是相对来说,劳动者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仍很突出[11]。笔者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

相关统计资料曾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率进行调查分析,数据资料显示在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前劳动合同签订率在57%左右,其中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30%左右,对于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合同订立缺失的现象极为普遍[12]。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但是提升幅度并不高,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仍极为普遍,由于不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资争端居高不下。而劳资双方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争议性问题,劳动者就无法以合理、有效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此过程中及时申请法律仲裁,劳动者也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导致很多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劳动关系稳定性差

劳动合同签订环节的缺失、劳动合同短期化严重为普遍现象,相关数据显示现今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80%以上为短期合同,合同期限不足三年,且部分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固定期限[13]。这种状况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劳动者都极为不利。对于企业,由于合同期短或不定期,劳动者很难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工作效率不高,企业发展缓慢,其整体发展战略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劳动者而言,合同期短或不定期导致企业以短期利益为出发点,过度用工现象严重,且部分企业由于不定期合同,会出现突发性解除劳动合同现象,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三)企业处于强势地位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的地位,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相对而言,企业仍处于强势地位,不少用人企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优势随意设立试用期、不遵循合同法规定支付加班费和补偿费、逃避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滥用劳动派遣权[14]。

(四)违约金设置具有随意性

新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设置具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很多企业没有全面了解违约金设置问题,不了解其中关于违约金设置及更改的内容,不遵循劳动合同的规定,随意设置违约金。一些企业为留住骨干技术人员,刻意提升违约金,导致很多劳动者因为没有能力提供高昂的违约金而不能离开用人单位。四、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对策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笔者针对性对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新对策。

(一)优化制度

企业应对新劳动合同法内容进行仔细研读,明确各方面规定,以此为基础优化、制定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员工的入职制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离职制度等各方面内容。在企业制定优化制定过程中要以新劳动合同为依据,秉承新劳动合同理念,在此基础上制定。且制定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利益,也要兼顾员工的实际情况,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制度中的内容应尽量清晰、细致,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原则,以此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制度可依。

(二)优化招聘

企业应加大力度考察应聘人员的背景资料情况,明确其真实度,以此提升员工招聘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应聘人员应秉持诚实守信原则,如实交代自己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与上一工作单位的劳动关系状况等信息。而企业也应全面、真实的阐述相关企业相关信息情况,让应聘者对企业有一个初步、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招聘质量,并保证用人单位、劳动者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及时合理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企业应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一旦建立劳动关系就应该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此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已经明确劳动关系的,企业应于用工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形式劳动合同,以免因为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对于即将到合同签订期限的劳动者,企业应及时续签或确定解除劳动关系,若劳动双方均有续签意愿则续签合同,否则则解除劳动关系。对于满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的劳动者则应该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在企业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后,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劳动者应主动与企业保持联系,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新劳动合同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将长期劳动合同作为主要形式,并将劳动者的试用时间、劳动薪资待遇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与实际状况有较大差异,现阶段我国众多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以短期为主要形式不同。对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市场形式合理确定合同期限,为降低人力成本应尽量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确保合同期限既能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兼顾劳动者的实际利益,给劳动者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降低人力成本。

(四)优化培训

有效培训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新劳动合同法也更重视劳动者的培训问题,主张以优质的培训稳定劳动关系。在对员工进行劳动培训时应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积极纳入第三方培训,以专业化的员工培训机构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员工的职业发展状况,以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五)优化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对员工绩效管理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准确、及时的更新员工绩效考核情况,并将相关考核结果进行存档。在此过程中,保证绩效考核的透明性、公正性为优化管理的关键。

(六)优化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质量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新劳动合同法注重明确化薪酬管理,对于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以及工伤等保险内容及住房公积金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应以新劳动合同为依据制定明确化的薪酬规范,严格遵循薪酬制度对劳动人员发放薪酬。

总结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极大程度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及设计的各方面问题均做出明确化规定。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必须立足于新的市场环境、劳动关系状况对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出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在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兼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劳动者、企业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怡璇.新劳动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7):184-185.

[2]任佳慧.新劳动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8):110-110.

[3]李乐.新《劳动法》实施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5(12):128-128.

[4]李子昂.浅析《劳动合同法》对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现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247-248.

[5]王鲸睿.论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246-246.

[6]华峰.经济形势新常态下规模性减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以“公司提前解散”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2):98-102.

[7]赵艳娟.用新劳动法完善职工薪酬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5(31):96-96.

[8]梁春霞.劳动法对人力资源的影响[J].卷宗,2015,5(9):282-282.

[9]洪小妹.劳动法律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探究及对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10]秦永强.东汽铸造事业部基于KPI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11]郑远强,唐尧平.累加制违纪分级员工违纪管理策略——以R公司为例[J].中国劳动,2015(7):46-48.

[12]韩雪.H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13]胡静丽,陆彪.企业管理需跟上法治化进程[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