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7:24:05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建筑房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房屋的质量关系到民众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应该进一步提升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质量检测的水平,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筑质量,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

1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检测技术的检测要点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是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从混凝土的外观以及内部结构上进行质量检测,混凝土的外部结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形是否变形、内部结构是否存在缺陷等方面。对于混凝土的结构,还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1]。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在检测的时候,常常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测量,根据混凝土的表面强度推算出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回弹法是一种灵活的测量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手段,准确性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利用回弹法进行测量,不能有效的测量混凝土的构成和成型。此外,还经常利用钻芯法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测量,但是测量过程中需要破坏建筑材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砌体结构检测的技术要点

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承载体,很多建筑物都会采用这种重力承载的方式。砌体的主要材料为砂浆和砖,砖的强度比砂浆的强度大很多,因此砌体破坏的原因主要在砂浆层。砂浆和砖之间的粘合度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便很容易受到破坏。由于砌体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砂浆的破坏,所以在对砌体的结构进行检测的时候,一般是检测砌体中的砂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使用哪种检测方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建筑材料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方式的准确性。在砌体的质量检测中,一般采用推出法和筒压法检测砂浆,检测的指标主要为砂浆的强度和饱和程度。

1.3无损检测技术的要点

无损检测技术与其他的检测技术相比,不会对样体本身进行破坏,因此属于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这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最常见的就是超声检测技术,将超声检测设备产生的超声波在被检测的材料中传播,如果被检测的材料中存在裂缝等缺陷的话,超声设备发出的超声波就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这时候再利用放大设备将返回的超声波进行放大处理,就可以在示波屏上显示出来,人们通过肉眼就很容易看到波形,从波形的形状就可以判断出发生破损的部位以及损坏的类型。无损检测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其不会对建筑结构在造成伤害之外,还因为其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以及成本较低等特点,对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没那么高,只要熟悉掌握超声检测仪器的使用一般就可以准确的检测。并且其适用性非常广,基本可以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准确定位[2]。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中使用。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可以使用平探头纵波来进行探伤,开启超声波装备之后观察示波屏就可以看到检测结果。

2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要点

2.1合理取样

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样本的合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取样,才能够保证取样的代表性,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了保证样本选取的合理性,可以制定取样制度,要求建筑检测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能够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在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不同部分的不同样本,每一个部位都要选择多个样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在制定了严格的取样制度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加强取样人员的配置,强化质量检测内容。在建筑工程质量工作中,虽然取样送检只是一个细小的工作,但是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检测的样本不具代表性,那么一切的检测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监理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做好取样人员的配置,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将现场见证取样工作提出更高的重视[3]。

2.2规范检测行为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行为的规范性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个检测结过的可靠性。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行为,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无证上岗和无证检测人员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无证取样人员取得的样本,要勇于拒绝收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通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检测行为,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上,检测机构不能盖章。质量监督机构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规定和准则进行工作,还要对检测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进行查处,仔细核对样品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3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所有的建筑工程检测工作都是合理有效的,应该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利用多种形式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可以对检测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对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进行培训,让检测人员可以熟悉掌握,不断强化其专业技能。除了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节进行培训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可以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其检测技术水平。

3结语

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建筑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建筑工程检测工作,需要保证取样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同时规范检测行为,保证检测过程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检测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徐敏 单位:江西省奉新县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1]陈增良.关于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3,15(17):241-241.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2

1.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检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新建工程的检测,另一类是对于已经建成的工程,针对于两类工程所要检测的内容各不相同。对于新建工程而言,主要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比如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测,在施工材料进场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根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对于工程中的分部工程要进行质量检验,只有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工程结构中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位置,要加强检测的力度,确保整体质量符合标准。对于已经建成的工程,检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要进行常规检测,对于建筑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部件,裂缝以及受到腐蚀的部件,要检测其现有的结构参数。其次要进行专项检测,主要是对于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倾斜、火灾以及与设计功能出现偏差的部位进行检验。再次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对其在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方面做出评估,以确定建筑现有的使用状况。

1.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方法

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根据需要检测的部位以及规范标准不同,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相同,可以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执行,也可以由检测单位自行研发,下面对几种主要的检测方法进行阐述。在对桩基进行的检测中,主要是检测其结构以及承载力,以此来确定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要有静载试验、低应变检测和高应变动测法。其中的静载试验应用的比较广泛,在所有的检测方法中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检测的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利的依据。但是静载试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检测的工作量较大,耗费时间长,投入成本高,所以一般都在小范围内使用。低应变检测主要是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其耗费成本低,容易操作,时间短,其检测的结果可以为静载试验提供一定的依据。钻孔取芯法一般是对桩身的混凝土强度、桩身长度、完整性、桩底的沉渣厚度等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有利有弊,优势是操作过程比较直观,但是劣势是对于检测对象的局部缺陷很难发现,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并且在检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桩身造成一定的损伤,耗费成本高,所以一般都在小范围内使用,对于超声无法检测的桩身或者静载试验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高应变动测法是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波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拔出法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回弹法、拔出法、超声波法这三种。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主要有:混凝土强度的检测;钢筋定位和保护层厚度检测;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常用方法破损检测主要有筒压法、推出法、砂浆片剪法、点荷载法;楼面板厚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取芯法和钻孔法,均为先对楼板钢筋及板内预埋管线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取的芯样或在钻孔内直接测量楼板厚度。钢结构工程检测大体包括焊缝检测、螺栓连接检测、构件尺寸检测、构件缺陷和损伤检测、结构构件变形检测、构造检测、涂装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等几个部分。结构构件变形检测主要是利用激光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对钢结构的挠度、倾斜度进行检测。构造检测是指根据观察测量判断构件是否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范要求。

2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钢筋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结构主要材料,其建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其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检测一个重要环节,可分为三类。一是外观检查。二是预留试块检测。三是在结构实体上进行检测。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其表层检测一般不会代表整体质量,因为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表层和内部结构的抗压强度会出现差异,所以利用回弹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会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而出现检测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钻芯修正法进行检测。在钻芯法中,最关键的是钻芯位置的选取,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检测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并且最能够代表强度的部位,在位置选择时,应该对结构的内部设计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从钢筋比较密集区域进入。所以对于独立基础或者是条形基础而言,因为其钢筋在底层,所以钻芯位置可以选择在上部。对于片筏基础或者是箱型基础,因为其钢筋都集中在表面,所以钻芯位置一般会选择在侧面。这样可以避免与钢筋和预埋件的接触,为钻芯检测提供了便利条件。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一般都使用现行有关规范提供的测强曲线,当无法单凭回弹法检测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时,就必须采用钻芯法加以修正。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应用上也是较为多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来,同时还能抵消部分影响强度与物理量相关关系的因素,提高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后装拔出法时,要求测试面平整、清洁、干燥,对饰面层、浮浆等应予以清除。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项建筑工程技术也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建筑工程测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认识到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研究测量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寻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推进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综述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建筑工程中测量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基本上分为三个方面,测量放线、测量定位和测量位置和精度检测。每一个方面都必须保证足够的准确性,也就是要有足够的精度,精度的保障主要取决于仪器精度,工作人员的素质,操作规程等等。只有在满足工程建筑中测量的足够精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测量定义是指工程建筑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运用的各种相关的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体。它在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完成不同的职责。主要分为建筑勘测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这三个方面。它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所谓测量尖兵就是由此而来,测量是基础,测量是先锋,它为建筑工程的其他相关工作提供服务和依据,同时也指导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其他工作,更是保障施工建筑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环节。

(二)工程测量技术特点

工程测量技术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测量中的应用程度及测量准确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工程项目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作为测量单位或者个人应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数据支持。

(三)工程测量技术分类

现行,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应用比较多的测量技术主要有两种,即测量平差论和工程控制网理论。

1.测量平差理论,最小二乘法是测量平差理论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测量平差理论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是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通过平差、线波及相关推算,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建立建筑测量平差模型,根据所建立模型推算所得出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实现测量误差最小化的目的。测量平差理论的核心技术是误差的最小化计算,计算内容包括:平差函数模型误差估计、随机模型误差鉴别和诊断等。基于测量平差模型的误差会对模型的整体估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平差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更大。所以,对于测量平差理论的测量模型,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测量环境相统一的控制函数,进而对测量过程中具体的参数误差估计及检验建筑网参考点的稳定性,最终对建筑自由网平差的发展规律做出模拟,为以后的建筑测量在监测变形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现代建筑领域,对于建筑测量中的观测值有关专家提出了抗差估计等平差方法,但该种方法同最小二乘法的无偏估计相比,存在有偏估计,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测量和误差估计的科学性。

2. 工程控制网理论,根据工程测量的平差分类,工程控制网理论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模拟法和解析法。其中,模拟法是利用相关软件的功能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并将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输入到特点的软件中,通过模拟来客观真实地对误差的精度进行测量检验,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的灵敏度和精准度。解析法是根据数学学科的数据处理知识,优化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求解。通常而言,在运用该方法时都是将控制网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或者是约束条件,然后根据可靠性网络监测所得数据来控制数据的灵敏度。在整个工程测量中运用该方法首先是将施工控制和安装控制网作为优化设计的总目标,借助 GPS 定位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然后用解析法编写程序软件,最后通过程序软件操作实现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目前,多数的建筑工程都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运用两种方法对工程进行测量比采用一种方法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更高。

二、工程测量对建筑物施工到完成的影响

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前期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一)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都么雄伟的建筑都是从基础建设开始的,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栋建筑物的后续工作,首先要根据图纸上的设计放样在地面上,把设计图纸上的楼角坐标输入到测量仪器全站仪或者GPS-RTK仪器手薄中,确定准确后进行放点或放线工作,一般在施工区域附近做几对易保存和使用的控制点,为以后陆续的建设确定基础,只有控制点的准确才能保证桩位及附属物置的准确,保证偏差值和测量精度在限差范围内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桩位的准确性,避免被碰撞和移动,如果桩位被动,没有及时发现,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经济损失巨大;在动土之前要做土方测量和管线探测,这些也是要保证精度的,不然会出现土方过度挖取和少挖,特别是管线测量,要是没有足够的进度,有可能造成管线断裂,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主体建设部分的测量工作

现在楼房建设都是先主体后局部了,不像以前那样所有的都是一遍成,从底部开始。在主体建设部分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承重墙柱的平面放点或者放样,可以放两个端点,也可以放线上的两点然后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但是必须保证精度,做好检查和定期复查工作,正负零海拔高定点和平面,做好定期的施工中测量对施工的指导和监督,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每层施工前都要做好测量定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实时指导和监督。每层楼房地面的平整测量,可采用水准和全站,小范围还可以采用水准尺。整个大的过程中沉降测量和变形测量尤为重要,定期观测,竣工之后还要进行定期复测,防止由突况造成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移的改变。因此在楼房主体建设的施工中,测量工作对施工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和质量保障。

(三)外墙,室内装修及楼内管线布设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工作也是同样重要的,此时主要可以将主体建筑遗留的小的质量缺陷进行弥补,精度按主体施工同等级要求,管线施测也很总要,管线布设不正确会使房主在做自家专修时候容易把整体楼房的管线弄断或者破裂。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外墙,市内装修及楼内管线布设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精度。

三、加强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措施

(一)强化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认识

阻碍建筑工程测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人们落后的主观思想。我们要让相关工作者平摒弃错误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正确的建筑工程测量理念,让他们充分的意识到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对于整个建设项目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建筑工程测量的局面,推进其进一步的发展,才能让相关人员的提升认识,提升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水平,让其展示出应有的价值。

(二)加大测量仪器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断的提高。因此,很多的落后设备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公司的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适当的增加测量设备的资金投入,以适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提升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

(三)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与培训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也急剧的增加,同时对于项目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逐渐的提升。另外,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不断的投入使用。因此,要求我们在壮大测量技术人员队伍的同时,要不断的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以及技能的提升。首先,企业要重视对于测量人才的培养,要清晰的认识到人才是提供企业发展的最终动力。对于测量人员的培养工作要采取自学、培训、心得交流等手段,不断的增强测量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让测量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定期的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

结束语

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投入使用后功能性的稳定发挥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建筑工程单位应重视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探讨,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测量,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星.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作用和意义[J]. 企业导报,2012,09:297.

[2]赵仕安. 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作用和意义[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8:110-111.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4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wWw.133229.COM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5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在宏观调控的力度上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变得越加严格。而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测量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1、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作为后期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工程测量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依托专用的测量工具,对相关建筑施工场所进行测量测绘,然后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案将实测的数据应用在设计图纸的整个过程中,结合施工场所的具体情况,实现真实尺寸的几何放样。因其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主要依据,测量放样的准确性会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效果,特别是竣工后建筑物的性能、安全等要求。

1.1 工程测量技术特点

作为一种过程控制量,工程测量技术是施工整个过程中建筑质量的根本所在。因而,测量过程中严谨的态度、准确的测量方法是整个测量技术的关键,也是测量图纸能否真实反映实际施工场地的保证。以此为基础,在面对特殊的测量环境,要采用特殊的工程测量技术手段和方法。

1.2 工程测量技术的分类

目前,工程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测量技术方法主要有测量平差理论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两种方法。

(1)测量平差理论

测量平差理论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是最小二乘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平差、滤波和相关的推算,在限制性因素条件下建立相应的测量平差模型,然后以这种平差模型和相应的具体数据的为基础,实现整体测量误差的最小化。而该种测量理论的关键技术是对误差的竣小化计算,主要包括:平差函数模型误差估计、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和诊断。由于测量平差模型的误差模型整体的估计存在较大影响,特别是对平差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更加具体,面对测量平差理论下的测量模型,应结合相应环境,建立统一的控制函数,进行具体的参数误差估计,检验建筑网参考点的稳定性,从而模拟出自由网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规律,为之后监测变形提供相应的控制理论依据。目前,针对观测值的实际具体情况,很多机构提出了抗差估计等平差方法。与最小二乘法的无偏估计相比,抗差估计是一种有偏估计,在测量和误差估计中也表现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性。

(2)工程控制网理论

依据平差分类,工程控制网理论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不同方法。

模拟法优化是依托于软件的相关功能进行优化, 将实际的采集数据输出的特定的软件中, 通过模拟 的误差进行精度测量, 实现整体可靠性和灵敏度的把握。例如, 精度包括点位精度、相邻两点的精度、任意两点间的相对精度、最弱点和最弱边的精度等。

解析法是基于数学数据处理知识, 采用优化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然后求解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极小值。一般情况下, 其都将网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或者约束条件, 通过可靠性的网络监测而确定整体数据的灵敏度。工程测量过程中, 从施工控制和安装控制网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 通过 GPS等定位技术实现数据的精确采集,然后使用专门的解析法编写程序软件进行优化, 从而得出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实现最大优化。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 一般采用两者结合的数据测量方法进行精度和误差估算,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反映实际情况的可能性。通过相应的情况模拟, 实现整体数据误差的最小化,从而达到保证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施工建筑物的质量的目的。

2、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GPS技术

GPS系统主要是由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和用户接收仪器组成的。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特定的接收仪器和设备来捕获GPS卫星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后连续提供高精度三维坐标、三维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的。它具有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测量结果可靠等优点。GPS定位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主要是利用其静态功能与动态功能。其中,静态功能是将GPS定位中的接收机天线假设为静止状态,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如建筑工程的定点等基础测量工作都属于静态定位测量);动态功能是利用载波相位将已经知道的三维坐标点位在地面上进行实地放样。

目前,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常规测量方法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比如在温度、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技术进行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以及建筑构件安装位置的定位等,难以保证其测量精准度,从而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而GPS技术可以动态的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以及摆动规律,以及测定建筑物或者构件的垂直度,从而确保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

工程测量中GPR 技术动态定位与城市规划控制点比较表

2.2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GIS技术

Web-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通过电子地图、空间数据分析以及图形交互应用等方式来收集、处理、存贮、管理、分析测量数据,最终形成三维坐标可视化和数据结果输出为一体的一项现代测绘技术。当前,GIS测量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工程以及建筑工程测量。

而将GIS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不仅可以对工程实际占用的土地进行“实景”测量,还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其面积。尤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放线中,除了可以随时检测放线的精准度,还对实施辅助工程放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RS技术

RS技术即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与提取及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由于RS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强实效性、较高的数据综合性与可比性以及经济性等优点,其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快速应用,而且多光谱航空摄影与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方法。不仅各种中小比例的地形图均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获取,而且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工程中所需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更新提供了更为方便、快速的测量方法。除此以外,遥感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还应用于建筑物的选址方面。

2.4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全站仪

全站仪即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主要是由电磁波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机、数据终端机以及绘图系统等设备构成。由于全站仪能自动记录测量数据、能自动对视准轴误差与指标差进行修改,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集成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导线测量、图根三角测量、高程测量、地籍测量、施工放样、断面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工程测量中。

例如,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施工放样,全站仪主要就是利用施工控制点与放样点的坐标直接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对大量放样数据进行的准备工作,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施工放样测量的效率。

表2 测量仪器配置

2.5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与GPS、RIS不同,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从二维中提取出三维信息,并通过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响及数据来完成测量工作的。目前,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用于测定区域地形较为复杂且测量的放线工作比较困难的建筑工程测量中。这项技术为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多点影响的拍摄以及从计算机中提取相关的变形参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在建筑工程的垂直位移、基地的水平位移、倾斜程度以及弯曲程度等测量中,应用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很好地确保建筑物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迅猛发展的技术为工程测量带来很多新测量技术和仪器。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工程测量带来了更多的帮助,同时测量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工程测量中。

参考文献

[1]王艳荣,薛丽芳,高明娟.GPSRTK与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的联合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6).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材料;现状;质量检测;分类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材检测发展现状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众多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装备相当简陋,科技含量也不高,建材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试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大都带有科研与教学性质。而以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的监督检验室,带有政府色彩,且一直附属于母体的部门进行运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按照国际惯例,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检测机构是不能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的,这就为中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所耗能源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耗能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建筑垃圾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负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质量不过关,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方法以及提高措施几方面着手,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进行分析。

二、常用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检测频率

1.砂、碎石或卵石

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检测批,不足400m3或6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2.水泥

(1)袋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

(2)散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时间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3.粉煤灰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检测批,不足2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4.钢筋原材料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检测批,不足60t时,论为一检测批。

5.钢筋焊接

在一般建筑物中,以每300个同钢筋级别的钢筋接头为一检测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每一楼层或每施工区段,同钢筋级别的300个接头为一检测批,不足300个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6.混凝土外加剂

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出厂日期、性能使用说明。以掺量大于1%的同品种外加剂每100t为一检测批,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检测批,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需混合均匀。

7.墙体材料

(1)烧结普通砖:以每15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5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同一种原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和同一工艺生产的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按一检测批。

(3)蒸压灰砂砖:以每10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但不得小于2万块。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同品种、同一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三、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1.按施工计划的要求,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设立标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做好材料防雨工作,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等。做好材料的及时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例如:水泥的储存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水泥存放三个月,强度将降低10%-20%,存放六个月,强度将降低15%-30%。水泥一般最多存放三个月。

2.按检测规范要求,对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见证取样送检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首要环节。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工作的普及辅导,推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使建筑施工的材料全过程实现检测控制。

3.按国家的检测标准和规程对送检的材料进行检测,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检测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其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结果公正性的活动,实事求是,让检测数据来说话,使见证取样送检的材料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工程和材料的质量。

4.落实建材供应、使用、检测三方责任。从见证取样深化到三方确认,就是要紧紧抓住建材供应商,一旦检测结论产生,就能及时确认各方责任,顺利实现不合格产品的清场和对使用单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合理使用和见证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产品,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检测方就是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的客观、公正,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建材产品质量状况。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充分发挥这三类对象的作用,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才能有效遏制检测工作中的假、乱现象。

5.把握委托、核查、抽样、试验、报告和评估六个操作节点。委托应更新,应改变现有的委托方式,委托过程应有第三方监督;核查应严格,应核查施工现场建材产品信息,保证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抽样应科学,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推行检测机构现场抽样和取样,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试验应规范,应按检测运行法则操作,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论客观、准确;报告应有效,检测信息应即时传输,不合格检测信息应及时上报;评估应专业,对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进行绩效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各个节点的操作运行。

四、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任务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的兴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科研、技术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把好材料质量关就是把好工程质量关。我们要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源头抓起,使检测的结果正确反映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使工程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得到及时的发现,让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流入建筑工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际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且人员缺乏

有很多的建设单位所设置的测量人员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来兼职的,比如施工员、实验员等等。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测量知识培训,不具备测量所需要专业素养,甚至有些人对于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功能都不是很了解,完全的达不到专业测量人员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也令人堪忧。另外,测量人员相对紧缺,专业的测量人才较少,存在企业想招聘专业人员而招聘不到,甚至重金聘请也较难寻觅。

2、测量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

现在很多的建设公司所拥有的设备数量有限,大部分都是只有测量所需要的部分设备,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测量所需的设备,在测量时都是通过租赁或者其他手段临时使用,如果发现测量中有小的问题或者数据出入,就要再寻找设备进行测量,严重影响工程测量的进度与效率。很多建设单位的测量设备较为陈旧,测量仪器自身的测量精度及准确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隐患。

3、测量仪器操作与保养不当

建设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相对精密的设备,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不具备充足的设备操作知识,不能非常准确的依据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要求进行测量,就会使得设备的精密度收到影响,测量数据也不太准确。还有,在仪器使用完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存放保护,以防止其收到破坏,同时还要进行仪器的日常保养,确保仪器的精密度不受影响。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仪器的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二、工程测量技术分类

测量平差理论,最小二乘法是测量平差理论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测量平差理论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是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通过平差、线波及相关推算,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建立建筑测量平差模型,根据所建立模型推算所得出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实现测量误差最小化的目的。测量平差理论的核心技术是误差的最小化计算,计算内容包括:平差函数模型误差估计、随机模型误差鉴别和诊断等。基于测量平差模型的误差会对模型的整体估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平差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更大。所以,对于测量平差理论的测量模型,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测量环境相统一的控制函数,进而对测量过程中具体的参数误差估计及检验建筑网参考点的稳定性,最终对建筑自由网平差的发展规律做出模拟,为以后的建筑测量在监测变形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现代建筑领域,对于建筑测量中的观测值有关专家提出了抗差估计等平差方法,但该种方法同最小二乘法的无偏估计相比,存在有偏估计,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测量和误差估计的科学性。

工程控制网理论,根据工程测量的平差分类,工程控制网理论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模拟法和解析法。其中,模拟法是利用相关软件的功能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并将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输入到特点的软件中,通过模拟来客观真实地对误差的精度进行测量检验,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的灵敏度和精准度。解析法是根据数学学科的数据处理知识,优化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求解。通常而言,在运用该方法时都是将控制网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或者是约束条件,然后根据可靠性网络监测所得数据来控制数据的灵敏度。在整个工程测量中运用该方法首先是将施工控制和安装控制网作为优化设计的总目标,借助GPS定位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然后用解析法编写程序软件,最后通过程序软件操作实现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目前,多数的建筑工程都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运用两种方法对工程进行测量比采用一种方法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更高。

三、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测量前应首先对测量的场地进行清理和整理,选用符合场地测量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认真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熟悉,进而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工程基础测量

2.1垫层测量

在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垫层浇筑施工后要根据工程测量任务进行工程测量。垫层测量时要认真检查垫层龙门板的轴线、钉等标记,采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各项测量工作。例如采用经纬仪或者拉线挂垂球进行轴线到垫层面的测量工作,测量完成后需打墨线确定中心线位置及边线位置。

2.2基础墙标高的测量

对建筑基础墙标高进行测量主要是对基础墙中心线到垫层面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的测量。基础墙标高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是水准仪,通过水准仪测量数据参数来确定建筑基础墙同其他建筑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对基础墙高度方向的控制。在建筑基础墙施工时应随时检查墙角垫层面高度,高度符合工程施工图纸要求后才能进行基础墙砌筑。

3、墙体测量

3.1墙体定位

待基础墙砌筑到一定高度时,应对基础墙轴线和垂直度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和方法是经纬仪或者拉线。测量建筑首层强中线和边线到防潮层的相关数据。并用墨线标记,保证外墙轴线交角为九十度。

3.2墙标高的测量

建筑墙体在砌筑高度方面应符合工程图纸设计标高,即建筑物每层的墙体高度都控制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建筑墙体标高的测量一般采用皮尺进行标高测量;但如果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模型模拟误差及强度测量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三、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大对先进技术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力度

首先要转变建筑工程企业领导层的观念,使其明白先进技术设备的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从思想源头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投入。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理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测量质量;要明确监理部门的职权,使其工作分配到位,从而尽量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理管理中,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管理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以及测量成果,这样才能加大管理力度,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加强测量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当今技术盛行的情况下,人才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则需要培养。因此,为了加强测量人员的素培养,培育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建筑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起“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平时可以教导测量人员自身通过学习或参加一些讲座来提供自身的业务素质;企业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先进技术知识讲座,使其测量人员能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先进技术下的测量方法和技能。

3、加大对测量人员测量技术的培训力度

测量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工作的态度及能力,而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问题。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大对测量人员的先进技术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掌握先进的技术技能。为此,企业可以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为测量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宣讲,或采用知识竞答方式培训测量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确保测量人员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使用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也为国内建筑工程测量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应该在应用这些建筑测量技术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妥善处理,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海南.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148.

[2]唐群.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67-68.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支柱产业;质量检测;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ts quality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project, no reliable quality guarante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equal to zero. For each project, must go through professional test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as a means of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testing report is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Therefore, to master th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ke scientific detection.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illar industr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变得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多样化、复杂性、设计感等贯穿于建筑工程中。然而,不管建筑工程如何变化,其核心问题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工程质量问题。监督并评判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得出的检测报告是评判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然而,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是否在有序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否真正对每一项工程进行了科学、真实、有效地落实,接下来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检测单位质量检测标准混乱

虽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在我国已初步发展,国家对于质量检测行业也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全面开放,加上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委托和被委托的市场地位,使得检测市场质量评价标准出现不规范现象。特别是国家标、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有时存在的差别较大,作为检测市场主体的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存在明显的经济关系,很容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不正当的行为,施工方想蒙混过关,检测方不想得罪施工方,因此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容易导致检测市场上质量检测标准不严谨,以及检测单位工作评判的混乱。

(二)检测单位检测能力低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然而,如今的建筑工程检测单位依附于政府,没有真正独立存在于市场,没有发展和改进的动力,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导致检测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整体处于低重复发展状态。总之,在政策垄断的基础上,技术门槛低,硬件调价差,总体检测单位检测能力较低。

(三)检测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就我国建筑质量检测现状来看,检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从业人员在选聘到上岗再到实践工作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聘用和培训机制,导致检测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例如在见证取样时,一些施工现场的见证人员不仅没有相关的资格,还连最基本得常识都不具备,取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不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又有何意义可言。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可行性对策

在我国,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工作显得尤为必然,而且检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社会的急切需要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水准必然要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因此,检测行业必市场化、产业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因此检测机构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选聘与人才培训机制

针对检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检测单位内部应建立科学的人员选拨与培训机制,在应聘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严格把关。有句话,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所以,在严把从业人员的门槛的时候,也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人才培训,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例如,开展一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建立从业人员激励机制,调动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升检测行业的总体水平。

(二)建立检测企业的质量责任制

通常看来,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会追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责任,而忽视检测单位的责任。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把关必须落实真正的监督工作,在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检测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责任,独立承担质量风险责任。这样才能使检测行业真正融入建筑市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而且,一些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都出台了各种文件和措施,加强质量检测机构建设,规范质量检测行为,明确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数据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性。

(三)提高检测企业的综合能力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企业来说,拥有健全的检测设备,先进的检测方法,科学的检测手段,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只有过硬的专业水准才是检测企业的成功之道。通过足够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学习国外的最新理论,并在企业内部进行科学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目前我国检测企业内部的管理观念需进行转变,强调检测企业的服务,去政治化、本土化,可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促进检测机构健康发展。例如一些“5S”的管理方法、CRM软件等,提高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使检测企业真正发挥其作用。

总结: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最终验收,必须发挥其真正价值。检测机构独立的融入市场是检测企业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定位就是服务,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对于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检测企业的重要改进方面,技术和管理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总而言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前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宋晓英.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9

【关键词】施工放样;理论过程;实践分析

1.施工放样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下面以建筑物定位过程简述施工放样的理论。

1.1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1.2施工控制网确定

工程建设在勘测阶段已经建立了高斯坐标系统,但是由于它是为了测图而建立的,没有考虑到施工阶段对坐标系统的要求。因此,测图坐标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分布、密度、精度等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使用要求。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地形条件以及其他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分布情况布设成GPS控制网、导线控制网等。由于建筑物轴线绝大多数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为了方便具体的施工测量的要求大多采用垂直坐标法放样建筑物的轴线,并常在建筑物场地布设建筑物基线作为施工控制网,来满足实际施工控制测量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中为了施工的方便,常将高斯平面坐标系统的坐标控制点换算为施工控制网的坐标。

1.3 施工放样的测量

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通过以上方法对施工控制坐标系统的确定,将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1中(Xp,Yp)换算成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布设好的建筑基线,根据工程测设中点的放样方法:如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距离交汇法等进行计算出放样基本数据,最后进行施工放样的测量。

2.具体试验实例分析

本节以某高校一待建工程的基坑开挖为例来分析施工放样的过程。该基坑拟定开挖深度为5m,基坑边长为100m*100m。

2.1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

设计资料及图纸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在放样前应事先熟悉设计资料图纸。根据建筑总面积图了解施工建筑物与地面控制点以及相邻地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从而确定放样平面位置的具体方案。

2.2现场踏勘

目的是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测量相关的具体实际问题。观察该施工场地可知其起伏不是特别大,但是场地上草地植物茂盛、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不能观测到地皮的实际位置。

2.3拟定放样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

以场地附近的控制点B1、B2(城市规划部门建立)为基准,在场区内设置由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

2.4仪器(全站仪)测量放样

基于最简单极坐标放样方法β=90°,D=10m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来放样建筑基线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意义。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不能观测到草坪下的地皮的实际点位,所以我们利用测仟(油漆标记十公分)标记点,瞄准时观测标记点最后记录时减去十公分。再者由于观测利用全站仪,它的视野较小另外观测粗瞄时也很难找到目标点,即使找到观测点,在进行放样观测时将测仟插入指定位置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故而我们先用皮尺放样10m的长度,利用一块大的KT板进行观测,找到全站仪激光发射的红点确切位置,调整前后左右距离最终将测仟精确插入土中。最后由于需要进行校核和施工控制桩的保存我们在测仟附近的草坪用红油漆进行简单标记。

2.5全站仪放样具体方法

在根据拟定放样计划进行极坐标的建筑基线的放样测量首先明确思路以十字点基线放样测量为方法如图(b)所示,点1点2为通过引测、坐标转换后的已知施工坐标系统的控制点。通过在点2架设全站仪,以点1为已知点通过多次精测放样测量出点1右侧点和点3。同理,架设仪器在点3处可观测点3相邻左右两侧的控制点,以及点3前进方向的控制点。由于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以兼作高程控制点,所以进行放样是便可确定建筑场地的实际高程。以此类比,可以通过建筑基线放样点4、点5、点6…,点7、点8、点9…来确定其他图纸上的放样点坐标。由于具体测量的平面距离以及场地地形的不同可以按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密具体控制点的测量,最后进行控制点的校核以便满足规定精度的要求。我们校核的两条100m长距离最终误差只有2mm满足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放样测量方法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测量论文篇10

关键词:沉降观测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proces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not accumulated enough experience in engineering,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echnique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1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沉降观测技术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如上文所述,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加快,国内各大城市都对高层建筑的建设具有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商业建筑、住宅小区和办公楼都采用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技术对于其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是高层建筑项目安全性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市地质勘测相关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高层建筑施工单位予以高度的重视。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性与水文地质条件因素有关,建筑物会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如果不均匀沉降超出相关的规范限定,极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这对于建筑物周边的居民和参加人员来说是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也很显然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作业中,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观测,并将所得沉降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或沉降过大等问题予以有效控制,全面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保证其施工的安全性。

2、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够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20~1/1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

(2)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地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3)观测时间的要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以一定的时间段为一个观测周期 (如30天为一个周期) 或按建筑物有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楼层)为一个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4)观测点的要求。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在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c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观测点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布置

(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1~6个月时,须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3.1 建立水准控制网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的布置需要设置至少3个水准点,水准点的设置原则就是要保持该点周围不会由于开挖或震动而造成破坏。因此,水准点一般都设置与建筑物开挖范围以外,避免由于开挖而破坏,还要避免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的震动而发生变化,水准点的埋置深度需要大于1.5m。各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0m范围内为宜。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在沉降观测场子内的任何地方假设观测仪器,都要求要至少能够保证后视到两个水准带你,并保证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能使得数据闭合检验。

3.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根据水准点控制网的设置来确定观测点的总体布图,确定各个观测点的具置。确定合理的观测路线,确保观测时按照统一的路线完成作业。

3.3 沉降观测

观测工作应该依据相关的施工方案而制定的观测方案,确定工程的观测周期。高层建筑的首次观测应该由其地下结构开始进行。

3.4 统计表汇总

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 列表进行汇总, 并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该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 以荷载值和沉降量为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 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 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从而正确地指导施工。

3.5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 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待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 随时检核计算, 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 以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将各次沉降观测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 1mm 时, 应停止施工, 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4、结语

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增大趋势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可以有效地将城市商业中心、办公楼以及城市居民集中起来,从而节约城市用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也引发更多的工程质量难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关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技术可以很好地对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工艺提供指导,为可能出现的沉降变形问题提供建立解决方案的依据。而从上文所述可知,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还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测项目。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该技术的重要性,还要拥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的观测仪器的操作技巧,更科学合理地得到可靠的沉降观测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新春,王百灵.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5)

[2]吴伟,汤远亮.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0(03)

[3]张记民.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