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档案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人们凭借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系统工程。我们通常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信息化不仅要求计算机化,而且要求通信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如果没有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信息现代化。
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档案管理和利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档案信息化的体系构成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在档案管理方面,只有现代的档案信息网络这个平台的存在,才能给我们的档案工作带来实惠、经济、便捷。
二、计算机在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应用
如今的时代是知识在爆炸,信息在爆炸,不管是哪个个体的档案馆、室都不可能把所希望拥有的材料网罗齐全;任何馆、室用于征集和保管档案的资金都是有限的,有如沧海一粟。对于全社会来说,更要考虑总投资和总收效之比;档案馆(室)工作的好坏最终要由利用者评判,而利用者重视的再不是档案部门拥有实体档案的数量,而是重视你能拥有并传播多少信息,重视你的实际服务能力。在上述的几种环境下,计算机的应用确实改变了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
电子文件的产生,模糊了档案工作和文书工作的界限:通讯网络的沟通,加速了档案、图书、情报等文献信息工作间的渗透、交叉和融合,一方面使档案工作面临拓展空间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在应对电子文件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进,我国档案界都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大家已认识到电子文件归档、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要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就必须把各级机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所在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标准,统一部署,档案人员要与技术业务人员广泛合作,对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即以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为开端追踪、监督电子文件从孕育、生成到运转、归档的整个过程。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部门的应用,前阶段主要体现在对档案目录信息的管理。在档案目录信息数据的准备和检索软件设计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尽可能提高检索速度和查准率、查全率。由于计算机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所以随之而来的是文件、档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将档案著录标引工作移向文件处理部门,等于发动广大文件处理人员进行档案的著录标引,这必将加速档案目录信息计算机管理进程。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指对文字、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影像、声音等信息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它是以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完善为基础,一般采用大容量光盘作为存储器。它的问世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的又一次飞跃。现已开发的一些系统可以支持多媒体档案信息集中统一管理,使计算机管理档案不仅可对目录、全文信息进行管理,而且还可做到文字、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影像、声音等多种形态的档案信息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业务工作,通常是指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在整个档案物流过程中,除具有大量繁重的管理事务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管理信息。应用计算机系统收集和掌握档案业务工作的管理信息及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具体分析,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增强预测能力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计算机“全国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系统”、“档案借阅归还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掌握档案机构、人员知识结构、馆藏、借阅、归还、设备、经费等基本情况及变化情况,可随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或具体催还借出档案按时归还等。
我们可开发档案编研计算机辅助系统,帮助档案编研人员选题挑选和摘录档案内容;用磁性记录材料或光盘存储、交流、出版编研成果;在网络上传递,提供给远方读者利用;进行文字处理等。我们要借助计算机加快档案编研速度、提高编研质量、推动档案编研工作进一步开展和深化。
档案保护涉及到很多内容,如档案破损情况的调查分析、扩散字迹的恢复、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控制等等,这些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计算机技术。
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仅仅停留在单机水平上是不够的,要适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不同区域的利用者共享档案信息及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我们要特别关注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逐步把一些成熟的可用于档案管理的智能技术,应用到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档案事业管理中去,取代一些手工作业或低水平操作,提高档案事业管理水平。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还很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明白简单的程序语言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时不我待,不与时俱进就是退步,届时大浪淘沙,被淹没是可以预想的结果。
篇2
关键词:国库;应急管理;国库应急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55—04
一、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历程
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是随着国库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国库应急管理起步阶段(2000—2005年)
国库应急管理以新系统上线切换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应急操作为主要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逐步融入到现代金融决策、管理和实施过程中,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紧随时代步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信息化建设并在随后十几年间快速发展。2000年,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1.0版开发完成并在全国逐步推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了国库会计核算电子化。2001年,为配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开始了TBS2.0的建设;为防范系统切换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人民银行国库局于2002年下发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切换及应急处理业务方案》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切换及应急处理技术方案》,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上线异常情况的应急操作流程。2005年,为确保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与小额支付系统成功对接和顺利运行,国库局下发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加入小额支付系统切换及应急处理方案(暂行)》,明确了与小额支付系统连接出现异常情况的紧急应对措施,系统上线切换应急操作构成这一阶段国库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发展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这一时期以国库业务系统应急管理为主要内容,搭建了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框架并逐步完善。为满足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TBS开始多次进行版本升级和功能拓展,此间国库统计分析系统、国债管理系统等多项业务系统也纷纷建成投产,逐步实现了内外关联业务系统的功能对接和信息共享。为强化国库业务系统及关联业务系统安全管理,国库局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国库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试行)》,首次明确了国库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预防预警机制、报告决策程序及应急处置流程,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框架基本形成。2007年,国库局编写了《国库业务系统应急预案培训手册》,对分库一级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并以总库和分库协同演练方式组织“国库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国库业务系统应急管理逐步常态化、专门化。2006年,国库局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以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IMS)为核心的国库综合业务集中系统的国库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2008年TCBS在重庆正式试点运行,为预防和处置上线和试运行面临的系统故障以及可能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制定了《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并于2011年加以修改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
全国各级国库也在《国库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试行)》框架基础上,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预案,并因地制宜组织形式各异的应急演练和培训,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全面提速,国库应急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
二、新形势下国库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应急机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 公共突发事件频发,国库救灾救援工作任务艰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近几年每年突发事件高达120万起,2亿人(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损失达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造成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大量损失和负担,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形式异常严峻。国库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的体现,国库资金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行使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的物质保障,国库救灾救援资金能否安全及时拨付,直接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进程和效率,国库积极开展救灾救援工作责无旁贷;同时,随着服务范围的拓宽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国库资金划拨对象由预算单位拓展到了千家万户,国库服务社会民生作用日益突出,也对国库灾害救援和应急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系统安全运维成为国库信息化建设须妥善处理的首要问题。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国库运行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库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TCBS近两年内在全国实现快速推广,国库业务处理模式全面革新,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推广进度加快,实现了与财政、税务、银行等系统的无缝连接,与海关联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库信息化建设迈入新时代,国库系统安全运维和应急管理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国库系统运行的过程,也是国库业务的处理过程,是数据传输和资金汇划的有机统一,伴随着国库业务量急剧攀升和联网单位覆盖面快速扩展,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业务系统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数据交互量日益庞大,对国库业务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运维和灾备应急等配套工作亟需跟进。
篇3
[关键词]预备役部队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E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96-01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装备配置、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建设、教育训练等方面的建设。由于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差别,使得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使命意识,充分发挥理论指导
预备役官兵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着眼预备役部队平时和战时担负的不同责任,围绕战时快速动员、抢险救灾,认真研究制定如何在信息化建设条件下快速反应、协同指挥等一体化实施和保障方案,并组织搞好集训演练,努力构建应急应战一体的预备役部队指挥体系。
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指导方针,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科学性,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预备役部队官兵,把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预备役官兵还应加强讲政治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以切实抓好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
二、培养和储备人才
在强化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下大力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要想满足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就必须培养出一批信息化建设人才。当前我军作战部队在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储备方面与国际友军还有相当差距。在人才培养上,与现役部队比较预备役部队有着自身的特点。想要快速提升部队信息化人才,首先要从自身发掘,要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岗位上练的方式培养信息化装备的人才。其次要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的灵活特点,进行人才引进,必要时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地方专门人才群体,例如高校中直接选拔,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三、保证装备到位,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指挥能力为重点,下大力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具体操作中,要注重协调,发挥军地作用。预备役部队自身力量有限,建设信息化平台,必须坚持军地共建的方法。首先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科学谋划,分步实施、逐项建设,同时要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大型通信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以确保信息平台建设高起点展开、高质量推进。在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切实抓好软件开发,力争开发出适应预备役部队自身特点的软件系统,使得软硬件结合,从而把各种信息化设备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四、提升作战能力,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刻苦的军事训练。信息化作战训练首先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训练方案。切实把军事训练的着眼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上来,加强以信息作战为背景的针对性演练,大力加强应急分队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要创新训练方法。利用部队已经建成的覆盖营区的信息网络,坚持实施网上教学、网上指挥、网上对抗和网上考评;区分作战单元、要素、体系三个层次开展集成训练,建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平台抓要素集成训练、以营为模块抓单元集成训练、结合战术演习抓体系集成训练的长效机制。
当下,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根据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紧抓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发展时期,并有效结合预备役部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军队和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统筹规划,提升预备役部队的信息化水平,以达到整体提升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应建立“三个体系”[J].中国民兵,2004年11期.
[2]李桂林.对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防,2005年09期.
[3]王顺龙,李海涛.浅谈加强预备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J].国防,2005年09期.
[4]赵修明,于克振.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国防,2010年09期.
篇4
论文摘要:档案信息安全是我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保障工作。从技术角度讨论了档案信息安全5个保障措施:主机与客户机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保障、应用系统安全保障、容灾备份安全保障;并对有效建立多层次多维度档案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
档案资源信息化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为工作手段和技术支持,完成信息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有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我院在数字化校园一揽子建设方案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工作规范建设、数据的规范化、档案应用系统、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
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网络上传输的、系统中存储的、用户使用的档案数据是真实、完整和有效的。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安全是档案信息化有效性的最基础性保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中重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及应急处理措施建设,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提供上述解决方案。管理层面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着手;技术层面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安全预防措施,并在信息安全危害一旦发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本文就技术层面如何进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及恢复策略进行研究。
1技术保障方式
1.1主机及客户机安全保障
操作系统安全是档案信息安全最基础的屏障,不允许主机和客户机使用漏洞多的操作系统。随着信息攻击活动向纵深发展,安全攻击的目标往往是漏洞多的操作系统。因此我院在档案信息安全建设中,客户机和服务器应该使用安全、可靠、漏洞较少的操作系统。强调操作系统本身安全的前提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定期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系统漏洞和系统配置情况,定期给操作系统打补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堵住各种安全漏洞。
新型病毒及其变种层出不穷,病毒泛滥直接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安全。防病毒技术是利用专用的防病毒软件和硬件,发现、诊断和消灭各种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病毒,主要措施是对客户机和主机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不定期的频繁扫描和检测,主机上采取防病毒芯片和设置网络目录及文件访问权限。从网络全局考虑,采取防病毒手段,要改变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以主动防御为主。除了单机病毒预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监控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充分利用定时查毒功能,对客户机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拟利用网络管理平台在线报警功能,当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发生病毒入侵时,网络管理人员能及时做出响应。
1.2网络安全保障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前端网络设备。主要部署在数字化校园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对非法信息进入计算机起到屏障作用,是两个网络之间执行控制与安全策略的保障设备,通过安全访问控制起到保护内部档案信息应用的安全。由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加快,破坏信息安全手段多样化,档案信息化系统要充分利用防火墙提供的功能自行设定符合要求的安全策略,仅允许有效的信息类型通过防火墙,对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数据流动进行检查。防火墙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信息不被非法更改、破坏、拷贝。
任何一种安全技术不是万能的,防火墙技术仅能保障外部的侵害。在网络安全领域本文除了采用防火墙技术,还采用人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有效补充。人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它在检测来自外部入侵行为的同时,也能检测出内部用户的非法活动。其技术要领是收集计算机系统、网络及用户活动的过程信息,并对过程信息加以分析,来判断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证据。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我们主要采用2种主要的入侵检测体系结构:基于主机的人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人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的重要对象是主机服务器,主要采用实时监视可疑的连接,监控非法访问,同时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对各种非法入侵行为立即做出响应。
1.3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随着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密码学,不仅被用于解决信息的保密性,而且也用于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密码是解决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为防止核心档案数据发生泄漏,在保护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手段中,对密码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密码应用。一是用户密码强度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等级,二是采用定期更换核心密码策略。密码技术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最为最可靠且经济、直观的保护手段。
1.4应用系统安全保障
基于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安全非常重要,我院在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开发方案中拟定安全解决措施。
一是建设方案中单独建立权限管理平台进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档案信息安全的手段之一,其作用有:一是防止非法的用户进入受限的档案资源;二是允许合法的用户访问受保护的档案资源;三是防止合法的用户对受保护的档案资源进行非授权的访问。权限平台的建设保障权限的分层、分级控制,并能在安全需求提升的情况下满足扩展要求。
二是建设方案中单独建立全方位的日志文档中心,便于安全追踪。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访问日志、数据库操作日志、非结构化数据操作日志、审计平台建设。在一般电脑系统中,文件内容若有任何的改变,电脑并不会加以记录,而作为档案数据,任何更改文件的动作一定要留有痕迹在日志系统中,这使得在相应安全事件发生之后,便于事后的追查。日志忠实地记录下在存取电子文件时留下的所有异动记录,本文称为档案追踪记录,主要记录下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并对原文件内容进行备份存档。
1.5容灾备份保障
高校档案信息作为高校重要的资源,无论在何种不可控的因素发生时,要达到档案信息不可失性的要求。
网络环境中除了要保证计算中心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我院在着手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这项工作中,还同时进行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规划。容灾备份中心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最后一道“安全岛”,为了绝对的物理安全,计划将灾备中心与数据中心物理隔离。灾备中心采用独立的网络安全机制,进行双机直备,并将档案信息数据中心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到灾备中心,防止数据中心意外发生造成的数据损失。
2档案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在档案信息安全发生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和应用的恢复是另外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我院档案信息安全体系方案中,我们将建立有效的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以应对假想多种档案信息安全危害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方案,使档案信息系统尽快恢复正常,保证档案工作不受大的影响。主要进行以下安全机制的建设:一是灾备中心数据恢复机制;二是档案信息数据库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三是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安全应急机制;四是针对数据中心网络故障应急响应机制。
上述相应机制的建设保证了多个层面数据、应用的可恢复性。在建设相应机制的基础上对相应机制进行检验。在建设后期,将模拟各种档案信息安全发生场景,来启动相应安全应急响应预案,根据演练反馈效果,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这样最大程度地保证真实档案信息安全发生时,做到数据和应用有效地恢复、平滑地对接。
篇5
关键词:旅游景区;信息化;方案
1 前言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具有面积大、游客峰值高、基础设施线路长、安全系统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对信息化建设有着强烈的需求。旅游产品的产地消费性和事前决策性决定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求,同时旅游业对互动信息流的依赖性,使得信息成为旅游业内部诸多环节得以连接的纽带。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提质增效,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从完成的多项旅游景区方案中,探析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共性。
2 需求分析
旅游景区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面向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门户网站、语音导览;其次是景区运营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后勤保证、安全保护、内部交通疏导、公共设施管理和票务管理;第三是生态体系监控的需求。
3 方案设计
(1) 总体架构
主要目标是:形成建设服务、管理和生态监控三大体系的多中心、平台及业务系统。涉及公共安全、游客服务、医疗救助、经营决策服务、紧急预案、规划建设、交通调度、娱乐食宿、基础设施、预警保护、防火防灾、生态检测、营销管理等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应用与分析。变分散管理为协同联动管理,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保证旅游景区信息资源共享的无障碍性以及安全可靠性。总体架构见图1。
(2) 系统逻辑框架
基础硬件平台以基础网络、服务器和PC为基础控制设备,为旅游景区提供基础硬件支撑设备,基础软件平台主要由基础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构建,业务集成层主要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
旅游景区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以参观者为中心的主线,该主线上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由游客信息驱动,包括:游客基本信息、门票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等,售票系统、呼叫中心及营销分析系统是核心。其次是以管理为中心的主线,该主线上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由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驱动,应急指挥与智能调度中心是这类主线的核心。
(3) 总体功能构架
数字景区总体结构可分为基础平台层、应用系统层、指挥管理层三个层次。基础通讯平台、协同软硬件平台、集成应用平台、基础数据库是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各种应用系统形成应用系统层,如图2所示。
(4) 技术架构
系统开发和运行以N层B/S架构为主,C/S架构为辅,采用J2EE的企业解决方案框架体系,采用SOA面向服务体系结构来实现系统整合。
4 结束语
篇6
输液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PHP的体检网站设计
武威新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文档架构
基于健康管理的体检信息系统功能要求和应用评价
甘肃省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及趋势分析
远程预约专家门诊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建立公共卫生信息化推进公共卫生综合服务管理——以重庆市梁平县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例
上海市黄浦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思考上下齐努力 做实做好电子健康档案
卫生部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两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通过评审
“2009年全军医学影像数字化新技术学研讨会”在第四军医大学举办
青岛免费推健康档案电子版实现家庭医院联网
“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9暨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
长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
佛山市南海卫生局推进数字医疗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调研
“2009口腔(学)院信息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IBM召开区域卫生信息化和电子档案研讨会
湖南省省长谈医疗服务信息化
莆田市投入700万元初步建成惠及城乡的卫生信息化项目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节选自《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第四章
有感于美国任命新国家医疗技术协调官
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
继续坚持具有军队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成功建设医院数字化系统的探讨
云南省卫生厅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介绍
医院物资条形码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SOA与HL7的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诊断质量对PACS显示系统的关键要求
电子申请单的应用模式和实现
基于Oracle的HIS序号设计原则与方法
远程医疗会诊车应用情况及改进建议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医疗项目成市核算的实践研究
霍特双参数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肝癌术后专病数据仓库建模研究
中医病案及其在临床诊疗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四步框架”法改变病案统计工作模式探讨
惠普适应性基础设施为同德医院HIS系统强身健体公共卫生系统知识获取机制研究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设,提高应急响应与指挥决策能力
卫生事业要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
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重庆市区域卫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探讨
关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医院信息系统自主化探讨
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浅谈建设县乡数字化医院的可行性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在血站血液管理中的运用
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探讨
浅谈基层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基于PDA的移动式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术中临时医嘱单,提高护理安全
儿科急诊医疗纠纷问题探讨
云南省红河州麻风疫情流行现状及对策
篇7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环境监测系统; 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实践已经证明,环境信息化是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环保各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环境管理决策的基本保障。离开环境信息化,势必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制约环境监管的效能和水平。2010年1月5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表示,到2015年,将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数字环保”体系。目前,我市环境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仅凭原有的人工模式难以为继。只有通过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才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趋势、把握重点,使环境管理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各类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舒兰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全面系统的环保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投入后将全面提升各级环保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成为推进舒兰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强化环保信息化管理,完善环境监测系统
加强环保信息化管理,推动重点污染源自动化监控工作,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实现环境污染应急预警预报,为环保执法提供有力依据,为我市的污染减排服务。舒兰市环保局从2006年9月开始筹建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争取国家环保部专项资金为我市重点污染源舒兰市合成药业有限公司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GIS为核心,以数据库为支持,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输出和管理的可视化,便于维护和扩展。在运行期间,该系统在为我局环保管理提供排污源点监测与污染源举报实时监测、环境应急预警预报功能的同时,采用符合环境监测工作特点的数据组织方式,实现了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归档及档案管理等功能。为我市细鳞河断面地表水质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我局对该企业着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监管:一方面,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执法,确保现场端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监控平台实时监控重点污染源排污及其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审核、统计、汇总监控数据,作为行政执法与环境管理的依据。
二 、实时监控,严格执法
我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应用方面已发挥了如下功能:通过对环保治理设施的过程监控,有效促使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正常投运,杜绝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我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投用,促进环保治理设施基本转入正常运行状态,由于企业排污行为被全天候纳入实时监管状态,白天运行环保治理设施、晚上关停的“黑白厂”消失了;环境执法人员到现场检查前启动环保治理设施、检查过后就关停的“开关厂”也不见了,“停用环保治理设施省下的费用就是挣下的纯利润”这一错误认识也被得以纠正,偷排超排行为明显减少。自动监控系统真正发挥了“紧箍咒”的作用,对巩固污染减排中工程减排成果、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定期公布监控数据,有效杜绝企业在排污总量核定和排污费申报时的谎报、虚报、瞒报行为。由于我市环境监察机构无检测手段,环境监测机构受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工作任务等影响,对污染源监测只在竣工验收、达标验收和季度例行监督监测中体现,采样时间短、监测间隔长等因素导致监测结果基本全部达标,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企业长期生产中的排污行为,致使法律规定流于形式。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全天候实时监控企业排污状况,可及时捕捉企业超标超量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取证并予以处罚。捍卫了法律的严肃性,极大地扼制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迫使企业自觉调度调控生产和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状态,增强了守法意识,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三、建立环保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篇8
关键词: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很多医疗信息系统都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优化,大大推动了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升,使诊断工作更为精细化,有效提升了员工绩效水平和医疗工作的整体品质。与此同时,其复杂性也在日益提高,使得医院安全问题凸显,同时面临多种恶意软件入侵,对医院网络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技术水平达标的同时,还需要人工操作来确保网络的安全。2018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提出各类医疗机构今年要逐步完善和继续完善“互联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在线医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宣告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安全时代的正式到来。以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工程为指导,遵循“一个中心、三个防护”防护工程的基本理念,从安全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工作开始,并初步构建了医院网络安全三级防护管理体系,以有效迎接新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挑战,确保“互联网健康”,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1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探析
患者只需在线注册、就诊、付款、入住和离开医院即可完成医疗流程。此外,信息化体系建设还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及时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从各级医院的财务角度看,医院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级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密切各直属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加强医院医务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医院的商业保险和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广泛指负责管理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策略、安全动态计算网络环境、安全网络区域活动限制和安全网络通信等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管理平台或服务区域。过去,医院率先采取了“被动防御”安全战略,并针对安全网络威胁不断采取了安全防护控制措施,缺乏安全统一规划和安全集中管理。安全信息资源综合使用管理效率低,对安全威胁的监测反应慢,难以建立形成有效的安全威胁防护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医院互联网服务的不断普及,医院必然需要自主开发一套能够适应当前网络健康管理时代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
2.1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
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对医院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每一步的建设目标。但是,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对医院的实际发展缺乏重视,在投入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另外,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则,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对新项目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2网络安全性较低
医院的网络安全的问题往往是高度复杂动态的,将对医院领导和安全系统运营人员产生重要直接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网络安全病毒和一些黑客在网络安全应用方面的潜在问题。虽然很多大型医院都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手段来彻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但由于医疗软件技术能力较差、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因素,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网络安全上的问题。
3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从医院建设安全网络管理信息中心的总体目标要求出发,在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自身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医院首先明确了以下网络安全管理原则:①安全管理与网络技术支持并重,同时合理规划医院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技术支持能力,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网络技术支持能力体系建设,用网络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②集中控制安全能力和分散安全管理权限,整合安全人力资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注重员工建立准确识别和有效消除快速安全网络威胁的管理能力;通过集中的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和权力控制,分散对上级行政部门权力的管理限制,以及通过依靠集中审计行政能力控制来有效降低医院员工违法越权的安全风险。基于上述安全原则,医院已已经开始对公司现有的医院网络安全保障管理能力系统和网络技术支持管理能力体系进行不断改造和升级完善。
4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
建立安全管理中心的前提是医院应有一套合法、兼容、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验证基本2.0级防护要求,结合医院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并将实施能力作为重要标准考虑在内,建立2.0级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向和可行性。为便于实施,医院将管理体系文件分为4个层次。一级安全文件根据有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相关安全行业政策法规和公立医院安全管理要求,确定医院总体上的网络安全保障政策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公立医院第三级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定义全球安全要求,并在安保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安保大楼管理和维护以及应急支持管理的组织中建立安全标准。辅助文档中的信息总量,更新和调整物理安全要求、政策和政策,以应用于特定领域。二级安全操作和维护系统,规定了适用于文件安全系统维护和维护管理第一级操作和操作的安全要求,并规定了操作和禁止规则。三级规范文件要求是具体的企业工作人员操作管理规范,以便于确保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管理效果能够满足您的预期,并减少故障和其他行为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例如,确定您的服务器安全技术增强(windowsserversecuritymanual)的项目操作步骤和项目实施经验效果,并及时制定技术要求以便于确保您的服务器安全满足特定项目安全要求,并制定安全增强管理体系安全增强基础的各项相关技术要求。四级文件是用于数据筛选、跟踪和分析的安全操作管理记录,为了减少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时尚管理的效率,节省纸张,医院开始尝试非常规检查表。四层文件管理体系四级文件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民医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工作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第一层体系决定了整体网络安全政策和策略以及其他体系制定的方向。二级管理体系手册侧重于对个别具体管理问题的有效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具有较强的基本相关性和实际适用性,确保一级管理体系的基本灵活性和实际适应性;第三方操作手册特别注重管理细节和长期实施,可根据长期实施管理效果反复迭替换代,这些都是我们确保一级管理体系长期实施管理效果的最终重要目的;四级注册表格针对医院在建立管理体系时,特别注重对人员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能力。成立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委员会”,作为主要决策机构。根据网络标准2.0要求,管理员职位分为3个职能:系统管理员、审核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医院和外部员工通过一系列系统文件进行标准化。合同检查员工的安全日常行为,并初步确定合同员工的安全和财产保密管理责任;同时提出关于修订企业管理体系目标评审和上层建筑管理要求的具体要求,建立促进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改进的长效机制,确保稳定性,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能力,并明确各级修订和审查体系文件的要求。
5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建设
在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已经开始研究建设安全技术管理能力,以便于满足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的要求。医院作为一个安全系统管理区域,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操作、维护和监督管理。因此,建立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具有高度完善集中控制管理能力的安全维护管理域。安全维护管理区域主应负责执行包括收集和管理综合安全管理数据、运行安全设备以及安全维护和监督管理整个医院网络的安全任务,为整个医院网络过程提供必要的医院网络安全基础硬件设施和安全维护服务,以及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自身在网络中的安全,避免对重要的安全、审计和管理服务造成损害。由于原有医院网管区域具有一定的集中控制能力,医院在现有网管区域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式完成安全管理建设技术能力。
5.1终端网络保护
前端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网络终端担保是整个网络敏感区域的一个核心。其终端主要是连接内联网和连接外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负责从敏感区的核心节点发送数据,仅易受攻击。因此,通常可以为每个主机66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系统部署一个安全网络管理文件系统。为了提高主机服务器系统的网络安全级别。可以从根本上对来自网络连接终端的安全攻击进行免疫,并在它们已经进入安全下一阶段之前预先阻止。
5.2区域网络运维安全设计
(1)建立检测网络安全漏洞的系统。通过自动部署互联网络检测安全漏洞,检测中心系统人员可以24h时间扫描和自动检测指定区域内的互联网。对系统性能进行安全特性评估,实现技术、管理、安全防护的有效集成。为全球用户同时使用各种区域性的网络服务降低安全风险,并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2)创建审核和运维系统。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应用管理系统、安全事件等网络日志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网络日志相关信息分析收集和日志相关性信息分析,管理者不仅可以通过搜索和实时分析日常网络使用中的记录,正确维护日志数据,定义日志审核设备,方便员工随时查看,并随时跨平台监控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状态。(3)建立完整的微观分析和深度流量跟踪系统。通过自动建立完整的用户微观数据分析和用户深度风险流量检测跟踪分析系统,可以实时部署专门的高标准风险流量检测分析平台,准确快速收集用户流量,进行深度恢复和全面分析。为了在大量会话流量中快速发现这些隐藏的整个会话进程行为,挖掘这些可能使其隐藏的潜在危险,提供会话进程的所有数据审计处理能力,并不断提高其进程追踪和对攻击源的预测能力。
5.3整合现有安全资源
医院将在保障自身安全和区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转移现有的保障功能,包括资源,非病毒系统、维持和平行动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纳入安全管理领域。此外,通过研究在服务区内设立专用安全通道和具体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优化全市安全设施功能整合,注重安全设施综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安全设备,提高安全设备维护和安全系统运行效率,完成对全市现有安全防护体系的综合优化。
5.4优化集中控制
在完善现行安全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该院先后研发了航站楼和门诊部的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系统,为弥补医院现有综合门诊终端保障体系的不足,对医院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建设,以及医院管理系统的现有背景操作和系统维护,抗病毒防御系统与医院客户犯罪风险检查系统密切配合。因此,集中审计和宣传系统完成了建立集中管理和维护系统进行审计和宣传的任务。预防和控制覆盖整个医院网络的信息资源。
6医院构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为有效适应未来最严峻的网络安全发展形势,医院还对各级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修订。新的应急支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总体实施计划详细规定了医院应急救援支持的主要组织职能结构,确定了医院事件预警分类管理标准,并详细规定了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程序、物资供应支持、培训和其他一般工作规定:为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医院系统的关键系统制定详细的应急和应急方案服务按照“目标选择、非目标选择、综合规划”的医院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可以确保,使医院应急系统人员在统一系统的技术指导下,能够有效应对网络上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安全网络管理中心为工作起点,对信息网络保护系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风险信息的准确性,与公立医院安全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网络资源安全风险管理及威胁有关,建立安全网络。然后,在发展安全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响应性”完善安全运行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在技术上,尝试将连接机制引入安全体系,开发建设“主动防护、动态防护、全局防护、精确防护”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紧跟医院信息“医疗卫生互联网”建设步伐在网络时代,促进了医院网络安全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列伦,李倩.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研究[J].中国宽带,2021(07):31.
[2]龚克.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方案设计[J].数码设计(上),2021,10(06):18.
[3]詹振坤.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0):25-26.
[4]巫新玲,李文侠.人工智能下医院网络安全信息化的建设路径探索[J].大众标准化,2021(11):182-184.
[5]廖文韬.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建构[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07):163-164.
[6]刘小洲,黄桂新,张武军,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探讨[J].现代医院,2018,18(03):368-371.
[7]姜涛.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集团信息化建设优化[D].银川:宁夏大学,2014.
[8]谢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9]张宇.医院信息化建设改革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篇9
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目前电力单位管理档案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手工管理与电子管理,实施电子管理时需要采用OA系统,OA系统虽然实现了无纸化管理,但存在数据丢失、无法实现数据备份、数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难以为档案的共享及高效利用提供有效支撑。对此,应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电力单位中的档案不但能够积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同时能有效节省档案管理中所耗费的财力、人力,充分保障档案安全。首先,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通道高速传播档案数据,单位中的各部门与员工可直接利用网络获取档案信息,这就有助于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另一方面,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让档案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在不到馆的情况下直接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的目录信息与全文信息,或者是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整理档案数据信息,无需通过打印、复印等方式保存档案[2]。因此可以跳过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多种繁琐工作步骤,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同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及财力。此外,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利用电子数据库取代纸质档案,避免因纸质档案受到时间、环境及温度等影响而出现模糊、遗失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2.电力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2.1加快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电力单位应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及自身经营情况对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首先,要积极引进新兴档案管理技术,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单位内部的工作效率,从而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其次,要注重利用最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档案数据库,提高管理系统的查找效率,方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及利用人员高速浏览档案信息,并确保管理系统可以及时、顺利发送档案信息,以建立起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3]。此外,应加快电力单位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确保电子数据档案的全面性,以便为信息化管理构建出相对完善的平台。在收集与整合纸质档案时要注重管理好原档案,及时修正电子化档案,利用软件平台系统化管理电子化档案。在电子化档案的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建设档案应用质量管理系统,规范档案信息数据接口,采用不同的数据交换分支,包括发电厂等相关单位的数据交换分支等,保证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
2.2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则应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过程的实施均需要电力单位中的相关人员实现有效配合,沟通是配合的基础,所以要确保电力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沟通,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在实现通力配合的基础上保障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次,要建立起安全保障与防护体系。建立起现代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所有应注重调整或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应急,避免电力领域中的技术科研成果及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档案信息被非法窃取。第三,应注重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使用与运行过程均有统一的标准作为约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及有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4]。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应包括系统操作规范体系、安全运行标准体系及技术标准体系等。此外,要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培养素质较高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
2.3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结合电力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案。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管理系统应具有全过程化管理功能,包括档案形成、利用及销毁等过程,同时应能够实现档案资料的编研、专题汇编、查询与统计功能,可以有效管理图片档案及声像档案。在设计管理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时,可以采用OAIS系统,OAIS系统可在J2EE平台中运行,且具有可扩展与标准化的特点,适用于建设数字化档案馆。OAIS系统可支持多种数据库关系模型,包括MYSOL模型、SYBASE模型、DB2模型、SQLSERVER模型及ORACLE模型等,通讯协议包括SSL、IP、TCP程序等。为了平衡分布计算机网络中的档案数据计算、管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及应用程序,在设计系统时可应用RMI技术,该技术能够使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据的远程移交,将档案管理部门下级单位数据传输到主管机构所使用的数据库当中[5]。此外,在采用上述系统管理电力单位档案时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步骤:第一,对单位总部与下属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建设,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文件管理、历史档案管理实现无缝对接。第二,应确保单位总部能够使用统一界面完成下属机构档案信息的查阅工作,同时使下属机构中的档案资源能够与单位总部的档案信息实现互联互通。第三,在充分利用电力单位各级部门档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分布式、开放性特征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规范化。
篇10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中心机房建设 空调系统 安防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47-02
医院信息化是医院发展的一条新型道路,医院信息化的程度也能体现医院的现代化程度。医院的中心机房作为医院的信息神经中枢,其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医院乃至于医疗体系信息化建设者的重视。中心机房中有大量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其他防护设备。由于系统庞大,设备繁杂,如若在机房建设中没有预先考虑相关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些由于初期规划的不当而导致意外和故障的发生。医院信息化依赖于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中心机房信息的安全可靠,在中心机房建设中,不仅需要有系统知识对庞杂的设备进行集成,也需要在设计、施工、维护中融合医院的自身需求和业务需要。
医院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信息化系统本身的部署之外,还涉及到抗干扰、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防雷、防过压、消防、安防的建设及其他建筑和装饰等,这其中的每一方面对中心机房的建设来说都非常关键,忽略任何一项都有或多或少的风险。根据国家规范,结合乐清市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一套医院中心机房建设的方案,包含了对上述关键问题的考虑,并结合已经部署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1 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本方案作为乐清市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一部分,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着眼,结合了医院业务需求,并考虑到了上述的机房建设关键问题,设计实施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乐清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是:医院占地124.5亩,日门诊流量3500人次左右,医院网络中内网终端640个,外网终端90个。结合上述的具体情况,根据医院的业务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机房建设方案,方案具体可描述为:
(1)建筑基础装饰,主要以防尘、防静电功能等建筑装饰方面考虑
(2)机房的空调系统,主要功能是保证室内环境适合机房设备运转
(3)中心机房的安防、门禁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环境监控系统,如温度、湿度、漏水以及异常情况下的自动报警系统
(4)集中管理控制(IP over KVM)
(5)UPS系统和供配电系统,保证系统的供电、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防雷接地措施及设备
子系统逻辑图如图1所示。
除了图1所示的子系统设计之外,医院机房的选址也是关键的问题。我们将中心机房与灾备机房分别设立在相隔较远的住院部与门诊部两栋楼中,能够保证机房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应急的即时性。另外,考虑到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方案中也对网络方面进行优化的设计。灾备机房的建设对医院信息化的作用显而易见,为了设计上的简洁以及交互一致性,本方案采用了与中心机房一致的标准,在原门诊楼老中心机房的基础上改造成为灾备机房。
2 关键技术分析
2.1 空调系统建设
空调系统是保障中心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国家对此有明确规定:中心机房室温:A级(20±2)℃,湿度:(40-60)%,>5μ尘埃粒度
中心机房的信息系统数据及服务资源极为重要,要避免在环境因素上影响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此种考虑,我们采用大型数据中心常用的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精密空调,这种空调拥有先进的空气净化及恒温恒湿策略控制,良好的能效控制以及完善的调节机制,能够很好的在通常条件下保证中心机房的稳定性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2.2 集中管理控制
本方案中,机房的集中管理控制采用KVM over IP的形式,即通过对键盘(Keyboard)、显示设备(Video)和鼠标(Mouse)的配置,实现网络和系统的集中管理。采用与普通网络兼容的TCP/IP协议,通过数字化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使得KVM over IP技术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多个虚拟端口连接服务器的安全的KVM连接,实现了服务器、网络设备的一对多控制,从而简化了机房服务器的管理。
同时,KVM Over IP也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了数据加密及数据压缩,在使用中加入了密码保,密码系统以RSAl024公钥系统为基础,加入了RADIUS认证通信协议的支持,从而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通过集中管理控制,系统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系统故障时间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中心机房设备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监控系统(供电、温度、湿度、漏水、门禁)等监控报警
中心机房的监控系统是机房维护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自动监控还是人工监控,所达到的目的均是防止机房出现异常的状况,本方案中对这两者工作的有机结合也是一种相对完善的监控机制。
机房的监控系统可分为环境监控及权限监控两类。环境监控可以通过在机房中布设少量物理传感器,设置指标阈值,根据预定策略,当达到或超过阈值时,向系统告警。如,当机房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平均温度高于阈值后会通过无线网络向系统相应的模块告警。
权限监控的主要措施是安装门禁系统以及视频监控设备。门禁系统采用密码识别与非接触IC卡识别结合的方式,用以验证权限。而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电视闭路监控方式,通过可遥控的摄像机及辅助设备实时地向监控中心返回机房内的图像及声音,监控室内的物理环境和机房设备的运转情况。同时,通过与报警体系的连接,在某些特定情况如盗窃、撞击等发生时,会有相应的告警通知机制,保证事故的及时处理。
2.4 UPS系统及供配电系统建设
UPS电源是保证中心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性电源,对于机房设备来说,UPS系统的建设基本能够解决大部分因供电系统不稳定造成的数据损失。UPS系统处在中心机房已有的空调系统内,可满足其对环境的需求。同时,UPS的输入线单独从变压器接入,也同时单独配备配电柜以将UPS接入机房设备,这样能够保证UPS电源的稳定性。为防止UPS的老化问题,我们也建立了定期为UPS放电的机制,并同时检查UPS的接地及防火等措施,以保证UPS系统的安全性。
除了UPS系统,高可靠性的供配电系统也是中心机房供电系统的关键。本方案中市电输入经住院大楼总配电室自动切换装置后,引两路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至中心机房市电总配电柜及UPS总输入配电柜,经配电柜分路开关供精密空调、UPS、排风机组、照明、辅助用电等动力设备用。机房内的插座分为UPS供电和维修辅助电源等防水三孔插座等。机房内的普通照明接入配电柜,而应急照明接入UPS。配电监测系统保证各个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幅度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幅度在50H±0.5Hz之内,如有异常,会有相应的报警。另外,针对供配电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采用阻燃导线以防湿,并进行可靠的接地以防止漏电和电磁干扰。
2.5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机房信息设备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必要因素。防雷保护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当设备过压时,防雷保护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地将能量释放,从而保护设备不受损坏。本方案中,中心机房内的防雷保护系统主要是对服务器、空调设备、网络设备、不间断电源等电子设备加装过压保护设备,将市电电源引入中心机房内配电柜,母线接入一个三相电源防雷器,并且在中心机房的防静电地板下,用扁铜带沿墙四周敷设法拉地龙网,将机房内所有导体连接,以达到均衡电位的作用。这种方式通过把防雷设备安装在配电柜的源头,并有效接地,可将大闪电电流直接分流,而且可以避免电磁耦合。
除了上述的技术,本方案也采用了虚拟化技术,针对系统中一些较小且与核心业务系统联系较少的子系统模块,如OA等,以及一些对系统资源要求不高的应用,使用虚拟化存储。采用虚拟化存储能够通过按需分配存储空间,有效的减少存储空间需求并能够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单个服务器硬件数量,利于管理并可降低成本。
上述的技术应用并实施到机房建设的工程中来,着眼于机房及其管理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控性和可扩展性,并充分考虑了中心机房建设的实际情况,不仅有效的减少建设所耗费的资源,也能够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3 结语
中心机房的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境。本方案以乐清市人民医院的信息建设项目为契机,参考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建设了一个考虑到多重因素的、完整的、可稳定安全投入使用的中心机房,并以之为标准,改造了原有的灾备机房。在机房的建设方案中,从建筑基础装饰,主机房的空调系统,中心机房的安防、门禁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环境监控系统,如供电、温度、湿度、漏水以及异常情况下的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管理控制(IP KVM)、UPS系统和供配电系统以及防雷接地措施及设备等方面着手,设计实施了一整套方案。这套方案保证了中心机房建设的标准型、实用性、可管理性以及可扩展性,能够在保证机房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信息化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建设也势必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建设者的重视,这也鞭策我们应该在总结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们的建设方案,才能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和管理需求,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阳,李民,郭益.浅析中型医院局域网的设计与改造[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6).
[2] 陆会均.新医改下数字化医院建设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9(4).
[3] GB 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4] 李家靖.医院中心机房设计原则及管理方法浅析[J].价值工程2011,30(3).
[5] 叶佩生.计算机机房环境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6] 卜庆录.浅谈医院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和管理[J].硅谷,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