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01:3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管理论文

应急管理论文篇1

(1)应急管理由政府主导

这一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担负着维护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掌握着主要的社会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应急管理是政府协调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公共事件突发时,只有政府能调动社会资源并采用应对措施来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其次,《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主导地位和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落实责任,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不作为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公众具有参与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定义务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参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义务。因此,政府应急管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虽然政府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责任,但这并不代表公众就能不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动员公众,脱离群众,政府的社会动员将显得毫无意义,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因此,如果没有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政府应急管理具有行政强制性

解决突发公共事件不同于其他行政行为,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势必要随之发生变化,集中权力和决策,简化执行决策程序。因此,在应急管理中,政府的决策就会具有强制性,离开强制性,将影响到政府应急工作的效率,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后果发生。但是,政府应急管理的强制性也要受法律法规约束。法律法规规定政府应急管理中政府做决策的程序、组织、方法,从而保证政府正确行使决策权。法律对政府应急管理强制性的规定,就是要让政府在正确作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当前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

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外滩广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踩踏事件,该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这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也暴露出相关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中的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作为一个缩影集中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事前预防准备不足

风险分析不到位,预防信息没有形成体系化在这次踩踏事件中,对大规模的人流集聚没有做出充分的估计和判断,而且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事件发生时,出现了无从下手的困境。同时,由于对事件发生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协调武警支援,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各个环节严重脱节。

2相关资源准备不充足

在这次事件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合理,共700多名警力到场,但由于在事前没有对如何安排警力做出合理的部署,导致事故发生后,警力不能及时到位。

3安全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无小事,很多公共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安全监管不到位才引起的。因此,加大对隐患的排查力度,可有效避免公共事件的发生。这次踩踏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没有做足安全监管方面的功课,风险分析不到位。因此,做好安全监管就必须要落实责任,不能让安全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4责任追究不明确

公共事件的发生自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做出法律上、行政上的处罚,惩前毖后。事实上,我国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在责任认定上并不是十分明确。这次踩踏事件发生后,对于相关负责人的追究迟迟得不到定论,究其原因,这次踩踏事件不能算作安全生产事故。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只要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必须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但是在事故发生后却因为事故不能定性而不能认定责任,充分说明我国在责任追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三新公共管理对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启示

应急管理论文篇2

由于高校长期的相对稳定性,部分高校党政领导人抱有侥幸心理,轻安全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更愿意采用“事后动员”的危机应对模式,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这种临时应对的策略不仅会加大危机应对成本,甚至会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

2.预案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高校应急预案多是依靠管理者零散有限的个人经验而进行编制和管理的,内容简单、层次不清、体系尚不系统完整。大多数高校的应急预案从总体上而言是属于“纲领性”和“宣言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导致高校虽有应急预案却很难对空降而来的突发事件个案应对自如。

3.预案执行机制不完善

许多高校预案管理执行机构的应急指挥和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人员较少,级别较低导致缺乏协调指挥权力,因此在编制预案后很少组织有针对性的预案演练,也无法根据实际演练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二、危机视角下完善高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应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做到科学管理。制定处置事件所依据的预案应以科学为指导,以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准确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最终制定出标准化的应急预案。

2.预见性原则

高校制定应急预案虽然不可能预见到危机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地点、规模等具体情况,但是预案必须尽可能地体现预见性,特别是重特大事件和经常性的事件上。

3.以人为本原则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有效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同时充分发动师生参与到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中来,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的学校应急管理的工作格局。

4.可修正性原则

预案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变动的情况,应急预案草案演练的反馈信息情况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来及时反复地检查、评估与修正其预案。

三、危机视角下高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良性运行的建议

1.给予应急预案法律支持,使高校危机管理有法可依

以法律手段来处理与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用法律法规来引起高校领导对应急预案认同的同时还能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

2.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做到有备无患

高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其关注的对象包括高校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因此预案的要素应是较为完整系统的,应该包括: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后期处理;保障措施;监督管理。

3.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应急管理体制,为应急预案运行提供保障

有效的组织体制是危机管理是否能成功完成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证。我国高校应该强化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当发生突发事件,该组织体制迅速行动,遵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分析事件现场的情况,各负其责,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尽可能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恶性影响。

4.注意协调沟通好应急预案执行中的合作问题

高校的应急能力和可用资源总是有局限的,对于超过高校能力的突发事件可能要执行上一级应急预案,这就需要协调处理好预案运行中的合作问题:既需要沟通好校内各部门,又要沟通好校内外的关系。唯有落实好预案运作中的合作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多方力量,更好地解决各类突发事件。

四、结论

应急管理论文篇3

突发性事件类型不同、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对指挥部的现场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当前处突指挥部的现场管理及运行难点有:一是指挥权难确定。主要表现为指挥权归属存疑,主体责任不够明确,行政领导权与现场指挥权不分,行使指挥职责与行使领导职责不清。特别遇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当地党委政府或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部,由于授权不足或职责不明,更容易出现指挥权无法充分行使、指挥缺位或相互推诿等情况。二是管理难规范。主要表现为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过于粗放,秩序混乱,规范不够,运转不畅,效率不高。指挥部的功能定位、地点选择、人员配置等不明确、不具体,对人员、信息、物资等缺乏有效管控措施,出现缺管、漏管、瞎管、乱管等现象。有的缺乏现场必要管制措施,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人员混杂,进出随意,物品存放混乱。有的情报信息保密工作不到位,文件管理不当,出现较大的泄密隐患。三是情报难共享。主要表现为情报信息共享度底,容易出现“谁提供、谁专享”的情况,过分强调警种或系统的特殊性,各自为战,互不通气,在紧急或特定的环境下不能迅速统筹和整合,或报不上、统不起、用不好。参战单位过于强调程序和部门利益,层级多,环节多,情报信息传输渠道不顺、不畅、不规范,时效性差。四是行动难协同。主要表现为指挥部指令和意图难以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落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意识不强,多警联勤联动应急处置能力不高。警地或联勤处突各单位之间关系复杂,力量分散,现场指挥部在管理上“统”不起来,“分”不出去,结构性和协同性差,相互扯皮内耗现象严重。

二、应急处突指挥部现场管理难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不重视或不善于现场管理工作,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往往注重事件处理结果而不重视处置水平、环节和成本,没有认识到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机制不完善。指挥部的功能定位难、指挥权确定不及时等导致指挥权、责模糊,基地指挥部决策功能和现场指挥部执行职能错位。指挥体系不科学、不合理,缺乏扁平化指挥网络,缺少“流程式预案”,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明情况作出科学决断,丧失处置主动权造成工作被动。三是管理不科学。现场指挥部体系结构、部门隶属、成员组成以及硬件、软件配置不合理、不到位,作战单元和参加部门统不起来,难以形成有战斗力的整体。管理不科学,或过于僵化,统得太死,造成机动性和灵便性不强;或过于放任,流于形式,造成纪律松懈,秩序混乱。

三、应急处突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突破点

解决管理问题,必须把握突发性事件的性质和特点,遵循应急处置的规律和方法,从规范管理入手,提高指挥部科学化管理水平。

(一)力求理念上的突破

一是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制定落实预案、规章制度,将指挥部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岗位、人员,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熟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现场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服从,人人遵守。充分发挥管理单元的功能及各类骨干的作用,权、责、利相统一,每个阶段、每件事、每个细节都有人管、管到位。二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既遵守规定执行纪律不动摇,不打折扣,又根据情势变化灵活机动,适时调整。程序上宜简不宜繁,方法上厘清集权与担责,模式上统分结合、分类管理,处理好内外关系,既紧密相连,又区别对待,灵活机动。三是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结合。坚持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坚定立场,科学决策,冷静处置,行动迅速,执行有力。针对突发性事件诱因复杂、矛盾交织、因素多样等特点,强化法治意识,提高现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力求沟通上的突破

一是处理好与党委政府的关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托现行应急管理体系,党委政府是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核心。由政府主导、公安机关参与的应急处置行动,要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职责和分工,坚决贯彻落实好指挥部的意图,发挥好公安机关作为专业力量的作用。二是处理好内部处置力量之间的关系。从厘清内部关系入手,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建立和完善互助互利、协同共享的良性管理模式。人员调配上,注意合理搭配,发挥专长;装备供给上,既突出重点,又保证平衡。从实战需要出发,完善长效协作机制,对协作内容、方式、流程进行全方位、全时空磨练,提高契合程度。三是处理好与下级或分支指挥体系的关系。坚持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系统论原理解决好上下关系以及全局和局部关系,拓展和延伸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既确保指挥部的权威和领导,令行禁止,又能因地制宜,统分结合,有序推进现场处突各项工作。

(三)力求重点上的突破

一是重在“引导”。根据处突工作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指挥部一经成立就要迅速明确纪律及有关注意事项。一般在制定预案时就要专门作出规定,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体人员进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现场纪律和保密纪律教育。建立有效的管理秩序,通过签订责任书,实行功能区和标式识别,实现一定的区域管理。二是重在“领导”。针对领导“不服管”、工作人员“不敢管”等情况,在提醒引导的基础上,要敢于、善于作为。一方面要通过指挥部现场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把履行职务与行使指挥职责、执行命令等区分开来,提高领导干部自我岗位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领导机关和领导带头遵守纪律,按规定和程序办事。三是重在“信息”。完善通信装备技术,建立可靠的指挥通信网络,确保指挥通信拉得出、联得上,通得好。规范新闻采访,明确新闻采访纪律,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工作应由指挥部指定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努力掌握舆论主导权。注意网络传播对事件的影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好应对。

(四)力求环境上的突破

应急管理论文篇4

1.1应急物资流动的特点从物资实体流动的六要素来看,与普通物资相比,应急物资的流动具有以下特点:①流体的特殊性。普通物资流动的流体包括品种繁多的一般性物资;而应急物资流动的流体集中在三类:一是救生类物资;二是生活必需品;三是医疗器械及药品。②载体的临时性。普通物资流动一般根据效益最优化原则实现规划建立和购买固定的场所、设施及设备;由于灾害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一旦灾害发生,虽然有事先设定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但由于灾害事件的强度和范围不确定,决定了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流动时更多采取临时征用、调用、租用的载体。③流向的不确定性。普通物资流动根据商流确定了流动的始点和终点,可充分安排;而应急物资来源渠道多种,有国际、国内,因此,应急物资流动的始点来自于世界各地和国内四面八方,由于应急物资具体需求点的不确定性,导致应急物资流动的具体终点不确定。④流速的快速性。普通物资按照合同要求安排合理的流速;应急物资流动的流速要求快速,尤其是抢救的“黄金72小时”内需要救生物资快速送达,超过时限,极可能失去应急救生物资的意义。⑤流量的不均衡性。普通物资流量一般稳定;灾害发生时,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应急物资流量会出现少———剧增———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并且某些特定物资流量会激增,其它物资流量相对减少。⑥流程的不一致性。普通物资基本根据合理性原则安排流程;应急物资由于来源不同,流程差异性很大,并且由于交通设施的破坏,也会导致应急物资流程出现非常规性。

1.2应急物资管理的流程应急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物流中心在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应急物资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反馈并得出决策的过程。应急物资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当突发灾害事件发生之后,迅速组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对灾害等级进行评估,分析应急物资需求,明确应急物流预案,对灾害事件造成的应急物资组织筹措、制定协作保障、综合调度、通过数据库收集应急物资供需信息。启动应急物流预案,根据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反映的信息实施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运输、配送、回收,并及时将相应环节的信息反馈到信息系统,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的信息,使应急物资尽可能在需要的时间快速送达具体的急救地点。

2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管理应急物资的优势

在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成效和社会的安危。但仅仅依靠政府,并不能迅速解决应急管理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应急物资的管理。灾害应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形成军队、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企业等各种力量构成的共同体,要想这个共同体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各方发挥优势、密切配合。纵观国内外,一些发达国家和灾害频发国家和地区在应急物资管理中,都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了现代商业的物流发展成果,实现应急救援目标最大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灾害应急物资管理,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缩短应急物资响应时间对于救援而言,对应急物资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是最关键的。由于政府和军队等应急组织平时并不涉足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运输、配送等环节的运营,在灾害发生时,这些主导组织不能迅速精准掌握应急物资供应链的运作,从而导致指挥和实施的非专业性和盲目性,不能有效缩短应急物资的运营时间。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本来就是为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撑,对供应链节点间的衔接、物流资源的调配、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等方面精通,可以极大缩短应急物资的整体响应时间,提高救援效率。②快速整合物流资源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的运营管理临时需要大量的物流资源,而不同的物流资源作用不同,如各物流企业经营重点不同,不同的物流资源也分属不同的地方政府管辖,若由政府等救援组织来整合这些物流资源,协调时间和效率都不太理想。从第三方物流的原理看,其特性之一就是要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起到供应链的纽带作用。因此,如果通过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领头和中介作用,则可以快速整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物流资源,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作完成应急物资的管理,则时间和效率都会有极大提高。③专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优势应急物资的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物流管理,因此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较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能力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拥有大量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员工。这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到应急物资的管理中,会减少或避免应急物资的管理混乱无序、操作有误等问题,避免汶川地震中出现的包装不完善引起的物资损坏或受潮等现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作业效率,最小化事故率和差错率,进而提高救援效率和效益。④提高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是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特征,借助已有的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严格遵循政府制定的相应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做好物资的分类归纳管理。如按生活物资、医疗物资、生命救助物资等分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统计各种物资的数量、质量、名称等。运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及GPS等技术实现应急物质的快速入库、调度和配送,节省大量的物流时间,减少差错、加快救援。⑤降低应急物流系统总成本首先,第三方物流参与应急物资的管理,由于其专业性和整合性的特性,比没有第三方参与的应急物流系统,总成本会降低;其次,由于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大量的专门建设会占用大量资金。因此,政府仅设立有限的应急物资储备库。若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物流,将部分应急物资管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营成本,同时可以极大缩减物流固定设施的投资和设备的购买。

3第三方物流参与应急物资管理的模式

根据灾害发生前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应急物流模式可有以下几种。

3.1参与应急物资储备网络模式为应对灾害事件,目前我国已经规划建设了24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和大部分市县都建立了储备库点,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多灾易灾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可积极参与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成为储备网络的节点。

应急管理论文篇5

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事件发生的突发性,涉及范围的公共性,事件伴随的危害性,发生发展的多变性。在不同的状态和情景下,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变化不同,导致没有一套有效的模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从分类上来看,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有环境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安全事件、核与辐射事故、海上石油勘探污染、港口泄漏污染等,而且由于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不同,同样的突发环境事件发展变化的趋势各不相同。

2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2.1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建成

目前,环保部一共组建了六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分别是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且均已纳入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响应体系。江苏、辽宁、吉林等省相继成立了由专职人员组成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为妥善有效开展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2环境应急预案体系逐渐完善

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颁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上述两个预案的指导下,目前全国已制定政府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3500多件,基本覆盖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国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3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开始建立

2009年12月,国家环保部与国家安监总局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长期建立稳定、可靠的突发环境事件和安全生产应急联动机制,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也在积极探索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在应急联动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2.4环境应急专家库逐步建立

实践证明,环境应急专家在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应急专家库是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基础作用。国家环境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邀请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军队和各行业协会,积极推荐了许多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遴选了各个领域的环境应急专家300多名,又认真挑选了26位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这些专家在自己的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对指导和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协调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水质监测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我国环境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3.1环境应急法制体系尚不完善

环境应急管理法制体系不完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已经出台,但具体实施细则没有明确,需要进一步在重大突发环境的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响应、损害评估和赔偿等方面进行明确。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一些与环境应急响应相矛盾的条款,需及时清理、调整。同时,现阶段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政府、企业、个人职责不清,导致环境供应及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具体明确。

3.2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尚不健全

突发环境事件在处置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但是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部门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甚至在环境保护内部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沟通协调机制也不完善,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环境应急管理联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环境保护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环境保护部门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协同处置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未形成制度化的联动协作机制。

3.3环境预测预警体系薄弱,预测预警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尚不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和使用可操作性较差。很多企业环境安全意识淡薄,还未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应急预案,分行业、分类别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直接套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环境风险排查与评估制度尚不完善,主动预防还难以做到。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分布、分级、分类等信息掌握不清,重大环境风险隐患还未得到妥善治理,风险防范及预测预警能力亟待加强。

3.4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不完善

突发环境事件往往传播迅速,容易造成公众恐慌,及时、准确信息显得非常重要,是缓解公众恐慌心理,给事件处置争取宝贵时间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往往不愿意进行信息公开或者时间延迟,结果得不偿失,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不利于后续的事件处置和报道。而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应对过程中,有关部门谎报、缓报、瞒报的现象屡见不鲜,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往往造成决策失误,也使得应急处置工作出现误区,错过了应急处置的有利时机。

4提升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

4.1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完善环境应急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明确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企业的职责定位,制定具体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理顺政府与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快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相关制度和程序,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评估和鉴定机制。

4.2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修订和完善有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环保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制定分行业和分类别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管理办法,指导企业找准环境风险环节,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实行预案动态管理,建立企业、部门预案报备制度,规范预案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辖区内重点风险源及环境敏感区域,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应急演练,检验环境应急预案,锻炼环境应急队伍,提升环境应急水平。

4.3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按照国家应急管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理顺现阶段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有关企业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职责。重点加强各地环境应急队伍和能力建设,切实解决环境应急管理中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本辖区基层环境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基层环境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机构体系。

4.4推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论文篇6

当前,矿山的生产建设基本上都实现了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特别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不仅为矿山的生产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矿山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所以,在实际地矿山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好局域网监控监测的优势,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件发生之前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有序地开展对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基于制定的应急管理预案,充分汇集分析各类信息数据,形成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做好事故应急响应工作。与此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要立即响应,并启动既定的应急方案,借助于监控画面和探测技术积极开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并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展,保证相关的救援以及后续生产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2信息及网络背景下矿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交换平台、计算机局域网络、监控监测画面跟踪以及远程控制技术等为打造现代化矿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的存在也是在所难免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信息交换平台下的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实验式的管理阶段,主观性特点较为明显,在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基于经验、教训来进行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安全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仍然存在覆盖不到的地方;②大部分矿山对信息化状态下的安全应急管理的认识已经有了对应的深度,并且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对应的成效,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网络信息交叉系统,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依然以事后分析为主,预防工作依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部分信息通信功能进行预防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判断;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随着生产日趋机械化、系统化以及网络化,智能化的通信、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员素质问题日益成为了当前生产以及应急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短板,培养引进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措施

3.1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实现对整个生产环节的有效监管,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保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处置,最终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其主要构成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不但包括生产监控、调度以及综合管理几个主要功能构成部分,同时还包括井下人员管理、瓦斯监控等工部分。其整个系统通常包括井下和井上两个部分构成。例如,瓦斯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井下数据采集以及地面数据监控和分析两个部分。通过设置在井下的瓦斯传感器采集对应的数据,并通过对应的通信网络将信号传送给地面的数据分析与监控中心,能够达到及时预警的目的。(2)井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考虑到生产的特殊环境,井下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位置以及区域等不能及时地反馈至地面管理中心,当出现突发事故之后会给应急抢救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对应的井下工作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实时的将井下人员活动情况上传至管理中心,为日常生产工作的安排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人员搜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3)可建立完善的广域网络动态多级监控系统。所谓的广域网络动态多级监控系统即是指“数字安全”监控系统,是通过综合网络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基于远程数据通讯技术,建立的一个一个多级、大规模、大范围的互联网,实现对几年瓦斯的浓度、风机开停状况以及设备工作状况等的实时监控,并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整和预警。

3.2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技术以及相关经验,建立一整套涉及信息搜集、数据传输、指令反馈,区域安全监控以及突发事件预警和调度指挥的信息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部门应该在自身的行政职能范围内,依据相关的规定,开展应急管理以及事故灾害救援工字钢,结合应急体制集合程度、规模以及应急运行体制等实际情况,将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划分成为四个基本的模式:集权管理模式、授权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协同管理模式。其中,集权管理模式因为管理体制统一,且采取集中指挥的形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便于提高应急管理的响应速度,提高指挥的精度,因此大部分企业可以采取该种应急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基于扁平化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管理体系中设置综合管理中心、协调调度中心以及现场救援中心等部门,保证指令传达的效率和速度。

3.3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协同能力

应急管理论文篇7

1数据库设计

我们知道,数据库的形式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然而我们在基于GIS构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时,只有通过一定的空间数据模型,这些数据才能在GIS空间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对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进行对应,因此,设计空间关系数据模型对应本文基于GIS构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其步骤有:空间数据库的需求分析,确定地理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表达,空间实体的逻辑表达,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集组织。

2数据库的实现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服务层、数据存储层、信息通信接层、以及业务逻辑层五个层次。数据采集服务层用于采集各个系统的相关数据,针对不同系统采集的设备数据特点,制订数据传输协议,通过标准的协议来获得应急管理所需的数据,如KJF2000N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采集的环境数据写成文本文件,数据采集程序读取文本文件,按照制订的协议进行解析,提供给应急管理系统。数据存储层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来存储集成系统所有数据的物理存储,其中包括管理信息数据、各类设备的采集数据、空间数据、应急预案库、应急事件实例库、案例库和知识库。除了关系型的数据库以外,数据存储还应包括一些常用的文件格式,如XML文件、Word文档、Excel表格、JPG图像等。业务逻辑层是整个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应急管理的功能分为救援信息的基本功能,查询调用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数据采集,报表自动生成功能,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查询、修改功能、应急救援资料库的建立查询功能。包括救援信息的基本功能,查询调用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数据采集,报表自动生成功能,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查询、修改功能、应急救援资料库的建立查询功能,简化用户操作,达到现场及时生成应急救援方案,作为救护队应急救援的参考,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将煤矿事故应急求援信息管理系统融入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空间数据分析管理功能,实现了对矿井地理基础信息的数据显示、添加、查询、修改等功能,以便于对事故的地位、图像显示、应急预案生成等功能的实现。展现层是对用户界面的展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使用了C/S架构以及B/S架构,对于需要迅速响应以及系统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如再通报警、应急决策等采用C/S架构;而为了应急指挥的外部执行、历史数据信息查询、应急调度管理、统计资料生产等则采用B/S架构,以便于访问。信息通信接层是对矿井的监控技术、物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3G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统一的信息采集和人员事故定位基于及时报警。

作者:郭晶 单位: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应急管理 应急流程 知识 知识管理体系

[分类号]G3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上半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就达到2113.9亿元。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严重的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能力和水平,迫切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其理论和技术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郭强(2005年)提出采用知识评估、知识预见和知识普及三大知识化策略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初步体现了应用知识管理研究的思路,但尚不具备系统性。尚士雄(2006年)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政府环境危机管理系统,但是系统中仅仅体现了一些知识片段,并没有将知识管理过程与危机管理系统整合起来。李志宏(2009年)从知识需求角度建立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三层”管理模式框架。王庆全(2009年)从知识供给角度评价了应急决策支持的敏捷程度。本文尝试梳理应急管理中的知识活动,分析其特性,并面向应急流程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以期提高应急管理绩效水平。

1 知识、知识管理及应急知识管理的涵义

有关知识的认识,需要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数据是一种度量的形式,表现为原始文本、数字、图像等。信息是关于数据的事实叙述,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将信息与数据化为行动的能力、信息及其被处理的过程。知识是依赖于人的,脱离人的意识就没有知识而只有信息。

人类知识早已存在,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被正式提出来,到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综合起来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①知识管理以知识为管理对象,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的知识资源,按照某一目标来组织知识的运营,促进知识的转化;②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应用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绩效;③知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

应急管理就是要在突发事件爆发前、爆发后和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要求应急部门快速利用各种技术资料与信息,指挥调度人力物力解决问题。其中信息和知识是最关键的要素。信息反映了问题是什么,知识反映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应急管理中的知识在应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知识管理,是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知识这一特定领域的知识类别为研究对象,对应急组织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减少损失的过程。

2 应急流程及其重要知识活动分析

2.1 应急流程分析

突发事件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国内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过程的描述不尽相同,著名的有:①希斯的4R模式(减轻、就绪、响应、恢复);②奥斯古汀的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型(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③米特罗夫的五阶段(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④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MPRR模式(缓和、准备、反应、恢复);⑤我国学者陈安提出的四阶段模型(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快速恢复)。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应急管理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但是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演变迅速,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有时不一定很容易确认,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同的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从而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的流程体系。

2.2 应急流程中重要知识活动

应急流程与知识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突发事件的发生前后过程都蕴涵着知识和知识的流动,并体现为一系列的知识活动。知识盘点是知识梳理的一种方式,一般观点认为,知识盘点是指透过有计划的流程设计与检视,针对企业内部的专业领域与企业外部的顺客需求,进行系统式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知识盘点,企业可以有效发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为知识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对应急流程中主要阶段的知识进行盘点,找出应急管理领域的知识需求及知识存量,识别知识的表现形式,为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做准备。如表1所示:

2.3 应急流程中知识特征分析

2.3.1 知识载体的多样性 知识是非物质形态的无形资源,它必须依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的介质来存储和交换知识,这就是知识载体。应急流程中的知识载体可以分为三类:①文档化的纸质载体,主要有应急预案、技术文件、应急案例库、法律法规等。②计算机系统,即通过计算机电子文件、数据库等存储知识。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知识传递,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可以产生知识,从而指导应急实践,提高应急动态决策能力。③人脑或群体意识,即隐性知识的载体。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应急专家和应急团队拥有大量的来自于专业、工作经验、协作能力所获取的隐性知识。

2.3.2 知识表达不统一 以应急预案为例,纵向方面,我国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应急响应方案。横向方面,各级应急部门如公安、消防、水利、交通、气象等专项应急预案也一应俱全。各类预案会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实践经验而编制,呈现表达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同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各级预案的文本描述会有差别,响应级别不同,处置方式可能也会不同。

2.3.3 专业性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知识域,这些知识域呈现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如突发自然灾害知识域包括地震知识、台风知识、洪水知识、海啸知识等。其中地震知识又可延伸出很多知识单元,如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地震救援、地震灾害等。

2.3.4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看作是一个项目的话,应急管理则具有项目管理的特点,即一次性、独特性,这使得应急管理没有标准模式可循。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

中,隐性知识的存储,挖掘和转化就非常重要了。

3 构建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

3.1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知识管理体系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按照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从解决问题的范围看,我们要明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确定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应急管理流程中的各阶段相关知识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应急知识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总体损失最小。从管理角度,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应急知识的整合。应急管理知识存在于应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文档、流程、专家、应急小组为载体,系统性较差。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对应急过程中需要和产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获取、存储、交流、应用和创新,提高应急管理效果。

3.2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主张把知识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而不是把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独立的覆盖全公司的信息技术架构。也就是构建一个独立于应急管理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汲取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要在考虑应急流程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体系。鉴于此,本文构建了面向应急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如图1。

3.2.1 应急预防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危机预警知识,表现为潜在的危机信息,主要通过采集、监控和预测方式,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取关于外部环境的最新信息,并从现有知识库和专家中获取危机知识,利用数据挖掘、智能系统等知识管理工具对已有的危机知识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早期对危机事件的防范和准备。我国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做好预警和避险工作,而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风险管理尚不到位,未进行系统风险预警设施的建设,这次灾害再次给我国风险预警敲响了警钟。②危机防范和应对知识,包括危机知识的传授和普及,目的是提高政府机构及公众的危机应对意识和技能。

3.2.2 应急准备知识体系 应急准备是指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从组织、资源、文化等几方面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应急准备知识体系主要包括:①虚急机构的组织与建设知识,这里的应急机构主要指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救援队。分析应急机构的组织架构、体制和管理方式,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方式内容等。②应急资源管理知识,包括研究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分配、使用方式等;应急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等;应急志愿者的招募、组织方式等。以上主要知识内容将以应急预案的文件形式存入应急知识库。另外,研究应急准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升应急准备到战略高度,研究促进全社会参与应急准备活动的方法。

3.2.3 应急响应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方式方法、现场救援知识、各应急组织间的协作知识等。由于突发事件呈现的动态性、危害的衍生性及不确定等特点,高效科学的应急决策不仅依靠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知识储备,更取决于发生时的知识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是应急知识管理重点和今后工作的重心。

3.2.4 应急恢复知识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包括应急恢复计划、可能发生的疫病防治知识、心理干预知识及灾后的经验总结。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灾后重建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如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后重建长达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坚持自强自立与外部援助相结合,多部门协同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重建法制化与科学化相结合,高度集中与充分授权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制度相结合,探索出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4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应急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其目标,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4.1 以信息集成推进应急知识管理体系协同

应急知识管理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协同管理。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是由该区域政府部门组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统筹部署,各应急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因此,在构建应急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知识管理的协同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各知识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②应急知识管理体系与常态下政府知识管理体系协同;③各应急组织知识管理体系的协同。信息集成是提升知识管理体系协同的基础,它是通过网络集成技术实现系统问信息的无缝联结、交换和共享,使整个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并使其总体效能达到最佳。信息集成解决了知识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企业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为知识管理提供信息源,充分实现显性知识的获取、共享、转移和应用。

4.2 重视应急恢复阶段,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

突发事件除了在爆发时的社会危害性之外,在其消亡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对社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急管理的恢复工作同样重要,主要目的是恢复正常秩序,消除负面影响,为将来类似的突发事件总结经验。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那样,应急知识中的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在应急恢复阶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如工作总结、报告会议、案例讨论、走访调查等把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表述出来。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表述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最后沉淀下来,成为可读、可见、可听的显性知识,充实应急知识库。我国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就吸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经验,救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3 提升应急知识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

应急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网络这种新的渠道、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建立一套用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今后应急管理发展和研究的力向。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知识库管理、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现等,并为应急多部门协同应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知识支持。

5 结论

应急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一、引言

“预案即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1詹承豫, 顾林生:《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 05期 ,第89页。]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危机处理的基础和桥梁,是增强企业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有利于降低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对企业的侵袭,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化应急管理为常态管理,实现企业的转危为机。

目前,尽管我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作了一些要求,但是我国至今未出台具体的指导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框架指南,造成了各企业预案编制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内涵,更难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

通过查阅国内相关学者对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研究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我国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案编制的内容

1.从应急预案包含的内容角度

吴宗之(2002)2等认为预案编制的基本内容应取决于它的类型,因此,预案编制的内容包括预案概况、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特殊危险应急程序、恢复程序。王文俊(2006)等3 在分析国内外200多套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得出预案主要包含:预案的适用范围;组织结构;资源;工作流模板;预案的其它内容(如预案目标、预案原则等说明)。

2.从应急预案操作的流程角度

刑娟娟(2004)等认为,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准备、响应和恢复、预案评审和改进这六个内容,其中,每一项内容下面又包括有若干项二级要素4。

3.从预案文件体系的角度

钟开斌、张佳等认为,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管理流程、保障措施、附则、附录。5此外,不同的预案根据事故的等级、预案类别的不同而在详略程度方面存在不同,但大致而言,预案的文件体系主要包括预案、操作程序、说明书和记录四级文件体系。

(二)预案编制的步骤

1.系统论

邢娟娟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预案编制的步骤,认为,预案编制可以包括需求分析、框架设计、分工编制、系统集成、综合审核、批准和这六个基本过程。

2.程序论

从程序论的角度探讨预案编制的步骤,陆立德等给出的应急预案制定程序包括识别问题、搜寻、整理、分析 、预测有关灾害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掌握典型个案、建立范本,并通过全面论证和认真权衡,对预案进行合法性论证6,但是没有给出编制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周慧娟认为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5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应急预案的实施。7

3.基于响应绩效的应急预案编制过程

基于响应绩效的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以过程论的应急管理思想为指导,将预案编制分为现状与需求分析、程序与组织制定、预案保障计划制定等三个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2003年以来,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和08年南方冰冻雪灾的影响,预案编制与管理越来越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青睐,各部门和单位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如公共场所火灾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等。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预案编制的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现有预案的回顾;

(3)风险分析及组织应急能力的评估;

(4)预案编制;

(5)预案的评估;

(6)应急预案的修改与更新。

(三)预案的管理

1.将预案管理分为事前、事后以及故障诊断系统。

国内有学者将预案管理系统共分为事前预防系统、事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的, 其中,第二、三子系统输出的信息一般都会反馈回第一子系统,并且将此作为下一阶段事前预防系统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8

2.将预案管理视为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识别可能带来的威胁,并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预备性处置方案,一旦预测的情况发生,就可以按照预订的方案行动;同时,根据具体的事态发展及时调整行动方案,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9

3.将预案管理视为动态的管理过程,预案管理包括预案的的编制、演练、修订和更新等。有学者认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包括:1、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实施应对处置工作,2、按照程序调整预案规范的处置措施,3、适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4、对预案进行实践检验,5、实行对应急预案双重保管。10

三、我国企业预案编制的情况

应急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优势粗糙集 偏好决策 应急能力评估

一、引言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应急能力建设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急能力评估是改善和提高政府机构应急能力的基础,然而我国关于应急机构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应急管理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资源调度、应急设施选址等领域,较少涉及政府机构应急能力评估的问题。

应急能力评估是20世纪末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对其主要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如构建城市地震减灾或电力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2]、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3]等。从文献来看,目前国内以政府应急机构为主体的评价较少,且未见优势粗糙集方法在应急能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优势粗糙集理论,确定影响消防机构应急绩效的关键因素,对城市消防机构进行评价分类,以期为政府机构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建议。

二、优势粗糙集理论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知识获取、决策分析和模式识别等领域。而优势粗糙集决策方法,可以处理好多数型决策分析中典型事例决策的不相容性,解决了传统粗糙集不能处理偏好属性的问题。

三、基于优势粗糙集的应急机构绩效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姚杰等[4]评价城市消防机构的数据为例,说明优势粗糙集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某地区消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得分参见文献[4]。

(二)偏好评价决策表的建立

将文献[4]中评价得分表中评分数据分为4个级别:优、良、一般和差,评分区间依次为(4.3,5]、(3.5,4.3]、(2.7,3.5]、(0,2.7],则表中数据可离散化成表1所示的偏好决策表。

(三)约简的搜寻与偏好决策规则的生成

约简1:{辅助灭火设备,指挥系统,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

约简2:{主要灭火设备,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

约简3:{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综合管理水平,区域防火状况,区域面积},

约简4:{主要灭火设备,辅助灭火设备,指挥系统,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区域面积}。

由这些约简可生成最少偏好决策规则集D≥。根据任何一个约简生成的偏好规则,33个待评价对象均能被正确分类,分类质量为100%。约简1∩约简2∩约简3∩约简4={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即约简的核为{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状况},表明这3个因素是影响消防机构应急能力的关键因素。综合管理水平因素在四个约简中出现三次,频率较高,说明综合管理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没有哪种指标处于支配地位,说明消防机构应急绩效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各因素之间互相关联,关系复杂。四个关键因素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情况和综合管理水平分布在三个一级指标下,表明所选取的一级指标均对机构应急绩效都有重要影响,指标选取合理。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在消防部门应急能力的建设中,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重点建设辅助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配备、区域防火情况和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加强辅助灭火设备的安置与维护

在火灾初期,对人员的疏散和初火的控制及扑救非常关键,而此时消防设备的配置则尤为重要。因此,应当适当增加区域内灭火器材数量,并定期检查,保证正常使用。

(二)保证充足的消防人员配备

火灾场景中,消防人力资源是迅速灭火的关键。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代,城市消防问题日益严峻,连续出警、多种火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足够的消防人员配备显得非常必要。

(三)做好区域防火工作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加强防火意识,优化配置防火设施,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率,将灾情消弭于无形,防患于未然。

(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效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使现有资源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本文将优势粗糙集理论应用于应急机构评价中,生成的偏好决策能够处理偏好所属性决策中由偏好属性导致的不相容性。另外,所得约简还能解释不同因素在应急机构绩效中的不同作用,为政府机构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学报,2004,24(3): 318-329.

[2] 卢文刚.基于政府主导的城市电力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10(6):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