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5:32:37

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范文篇1

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本省乡镇应急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科技信息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灾害预防方面能力欠缺,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装备配备等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乡镇缺乏系统的应急预警预案和相关指挥人才,应急宣传力度不足,广大老百姓缺乏避险相关意识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部门独立,信息不共享

乡镇作为基层政府,需要对接多个不同的上级职能部门。由于各个部门都有单独的信息平台,不同部门的数据很难直接互通、共享。许多部门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指挥平台,但这些平台都自成体系,缺少联动互通,信息资源很难共享。乡镇应急指挥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指挥调度,需要综合获取信息,为防灾减灾的资源保障、紧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部门间的数据不互通就不利于乡镇应急指挥平台的建立,存在多种弊端。其弊端主要表现为信息割裂、信息整合调度不足、实时监测数据得不到及时分析处理、机构信息联动不及时等。乡镇应急管理部门急需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信息收集体系。

(二)手段有限,监测不全面

乡镇信息化平台主要监测所辖区域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防灾减灾、突发事件等多种风险事件,具有辖区面积大、辖区之间跨度大、监测难度大等特点,急需构建科学化、系统化、全覆盖的监测体系。但目前本省大多数乡镇应急管理部门监测手段有限,有的乡镇完全依靠上级部门,建设的设施整体覆盖范围与监测内容非常少;有的乡镇只是简单将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对村民住宅门口的监控数据接入平台,而这类数据对于应急预警监测没有任何价值;还有的乡镇虽然建设了特定灾种的预警平台,但整体造价较高,使用局限性大,后期维护难,无法全面推广。

(三)响应缓慢,不及时

在接收或监测到预警灾害信息时,乡镇信息化平台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后续处置和信息。虽然乡镇应急指挥平台都已做好应急预案,但部分乡镇仍然存在重处置、轻预防的思想倾向。对预警级别判断有误和响应不及时,容易错失应急处置的最佳时机。同时,预警信息传达手段有限,给村干部传达预警信息一般采用打电话的方式,一旦断电或通信中断,交通不便的村庄很难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容易错过最佳避险时间。

二、本省乡镇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离不开基层,更应紧紧依靠基层。针对目前本省乡镇在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面临的具体困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各项要求,结合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

(一)变“增”为“减”,汇总信息

汇总乡镇所有政府部门平台的信息,充分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中心,破除各部门、各行业间的数据壁垒,原则上非涉密数据均可共享。这样也可以减少乡镇值守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开展数据“一张图”建设,与上级各部门信息平台对接,分类接入应急、国土、公安、交通、水利、林业、水文、气象、卫健等不同部门信息数据,并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用数据技术分析各类信息的内在规律及未来的发展态势,为后续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二)自“下”而“上”,打造监测网络

乡镇的基础是村庄,监测应从村庄开始,为了保护村民,监测的重点是村庄的各个风险点。首先,乡镇应对辖区所有风险点进行隐患排查;其次按照属地原则,帮助所在村安装监测设备,利用摄像头、雨量计、水位计、地质位移监测器等设备对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建立监测网络,监测数据第一时间传给所在村委会和灾害信息员,再上传至乡镇信息化平台。这样既能满足监测信息多层贯通的要求,又能保证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村民,有效提高协同处置能力。针对重大风险区域,乡镇更应增强监测手段,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

(三)“内”“外”联动,科学指挥

应急能力范文篇2

1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的能力素质要求

1.1灵敏高效的联合指控能力。应急医学救援中,多方卫勤力量从四面八方集中到灾害现场,容易出现多头指挥、行动混乱的问题[3]。因此,必须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制,做到指挥方式灵活,指挥决策快速,确保救援行动指挥实时、准确、连续、高效。1.1.1配强指挥力量。应急救援中,卫勤力量是救援主力,不仅是“保障队”,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战斗队”[4]。要选配善指挥、精专业、懂保障的军队卫勤领导加入到地方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救援时的伤员分流、物资调配和救援力量整合。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专家作用,吸收部分专业骨干参与指挥决策。1.1.2配套方案计划。加强各类应急医学救援保障行动预想、预判、预设,分层次、分类别编制完善各类行动预案、专项预案和配套方案。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方案预案体系,加强预案方案的多样性、针对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做到“一情多案、多情多案”。1.1.3配全指挥手段。加强通信与信息自动化装备建设,构建以无线电为主,有线、网络、移动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军民融合通信体系,实现救援信息查询传输、辅助决策、指挥控制一体化。1.2快速有序的协同反应能力。军地之间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协同反应,是军地联合救援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军地快速、有效救援的桥梁,只有建立军地之间常态化应急救援协同反应机制,才能确保“一旦有事”快速反应、迅即行动,有效应对[5-7]。1.2.1预警通报及时。军地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防汛抗洪、地震、消防、气象等部门加强协作,建立军民融合预警通报体系和信息掌控网络,加强信息收集、甄别、汇总、报送,及时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1.2.2应急响应迅速。依托军队现行战勤值班体系和地方各类应急管理值班体系,建立集值班、应急处突、应急动员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值班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程序,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手段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广泛收集并快速传递情报信息,准确判明事件性质、内容、等级,按照分级分类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卫勤分队有针对性展开各项准备。1.2.3出动展开快速。制定抽组灵活、功能齐全、统分结合、适应不同任务需要的军民合编人员装备编组模式,优化紧急出动程序、内容和方法,制定铁路、公路、空运等多种方式机动方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组集结、远程驰援、快速机动、迅速展开。1.3技精业全的专业处置能力。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蕴藏于军队医疗机构的各个层面,集医疗、科研、训练、后勤保障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种资本能够确保医疗机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及优势更有效地从事应急医学救援活动[8]。因此,应急医学救援队应突出专业特色,确保人员精干、业务精湛、装备精良。1.3.1选配精干专业人才。挖掘军队医疗机构现有人才资源,吸纳地方各领域专家,建立军民融合应急救援专家组。把既精通临床、急救、防疫等专业知识,又熟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宗教民俗等常识的复合型人才纳入力量编组,使他们既精操作、会处置,又懂干预、能指导。1.3.2调配精良专业装备。应急医学救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现场伤情复杂、伤员产生量大,对急救装备和器材的要求高[9]。可在军队医疗机构机动卫勤分队现有装备基础上,采用军地间调配、联合研制、定向采购等多种方式,增配小型化、便携化、模块化、集成化装备,适应高寒、湿热、高原、沙漠、沿海等多种气候和环境保障,满足抢险救灾、反恐维稳、援外维和等多种任务需求。1.3.3锻造精湛专业技能。军地联合,携手加强灾害医学及核化生救援、卫生防疫防护等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完善技术平台,积极开展重难点课题攻关,着力提升技术支撑水平。强化专用装备操作和必备技能训练,积极组织适应性实战化训练,着力提高应急医学救援能力。1.4独立保障的环境适应能力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设施破坏严重,生活保障能力有限,应急救援力量自身生活保障能力和人员适应能力是顺利开展灾后伤员救治工作的基础[10]。因此,在某些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应具备独立实施应急救援的能力。1.4.1配套综合保障设施,具备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着眼独立执行任务、独立实施保障,配齐药材、给养、宿营、通信、动力等必备物资器材,因地制宜,建立强力支撑的综合保障体系,适应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1.4.2完善信息资料预储,具备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加强与任务区军地部门协调,全面收集掌握并实时更新属地及任务区内的地理、气象、水文、道路、民情、社情等信息,加强社会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确保在应急医学救援行动中能够迅速熟悉和适应事件发生地区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环境,调动各种资源完成任务。1.4.3强化战斗精神教育,具备心理控制适应能力。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心理适应训练,灵活运用领导行为暗示、自我暗示、幽默调节、精神放松等方法,调整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力、承受力和自我调控力,提高各种恶劣条件下应急救援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2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制度机制

2.1应急信息军地联享机制。目前,军地双方各自组建了多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了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但存在职能交叉、力量重叠的问题,既影响建设效益又影响使用效果[11]。因此,要建立军地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军地间信息互通、相互协作,确保各类信息实时掌握。2.1.1建立联络制度。军地双方分别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协调应急管理的相关事宜。建立军地互联互通网络和电信联系方式,依托国防动员网、地方政务网和地方政府应急平台,建立通畅便捷、快速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实现应急信息军地共享。2.1.2建立通报制度。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为地方政府的牵头协调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实际需要负责接收和通报相关信息;驻地省军区或军分区为驻地部队的牵头协调单位,按照分级对口通报的原则,负责接收和向地方有关部门、相关部队通报相关信息。2.1.3建立会议制度。军地卫生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工作交流,围绕军地应急医学救援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交流,不断深化军地合作。对于重大救援行动保障,军地双方要积极沟通、充分酝酿,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会商,为联合行动提供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2.2应急响应军地联动机制。应急医学救援突击性、时效性强,需要建立方案制度,规范军地行动,既包括军队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又包括军地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动。2.2.1建立军地联合指挥体系。平时将军队医疗机构应急救援负责人吸纳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成员,加强协调沟通,构建军地一体、属地管理的纵向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调体系。应急救援时,应急医学救援队在军地统一领导下展开救援,具体任务由各地政府赋予,救援行动由军队直接指挥。2.2.2完善军地协调方式。按照“统一计划、归口办理、快速反应、密切协同”的原则,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军地协调机制,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密切配合、共同处置。应急救援时,地方政府铁路、民航、公安、通信等部门为应急医学救援队提供优先、便捷的服务保障,协助做好饮食、住宿、水电等必要的后勤供应。2.2.3规范军地联合行动。制定军地力量联动方案,规范军地联合行动的程序、方法,明确沟通联系方式,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行动的统一指挥、协调畅通。省级应急医学救援队参加地方应急处置,由地方政府通过省军区系统报战区批准,由作战指挥系统逐级下达通知执行。紧急情况下,当地政府可直接向军队医疗机构提出救助请求,医疗机构边行动边报告。2.3应急力量军地联建机制。军地各部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充分利用军队现有资源,适度申请国家、地方的投入,加强应急医疗救援队方案、资金、物资、装备和技术建设。2.3.1拟制专项方案计划。应急医学救援行动任务多样而复杂,为更加快速而有效响应,应制定与担负任务相适应的保障方案和行动预案,包括各阶段的行动预案,各类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及技术方案[12-13]。同时,还要与地方政府和省军区系统进行对接协同,适时组织到大型工矿企业、核电站、江河湖堤等重点目标部位、险工险段进行现地勘察,明确任务区分、协同事项和相关保障,确保方案计划衔接配套、实用管用。2.3.2建立专项保障资金。建立和完善政府专项资金,资助省级应急医学救援队购置处置突发事件专用的指挥通信、通用装备维修、交通运输及应急救援人员生活补助等费用。2.3.3开展专项技术协作军地应急救援力量。可根据国内外应急医学科研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展开应急医学救援科研攻关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经验,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2.4应急准备军地联训机制军地救援力量因。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等原因,在日常工作中协同配合较少,突发事件时若组织临机协同,往往存在着配合不顺畅、流程不熟悉等问题[14]。开展军地联合训练,可以提高军地卫生力量组织指挥的统一性、军地装备的兼容性、专业技术的互补性,提高训练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能力合成。2.4.1联合培训专业人才加强军地联合培训合作,利用军地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资力量互补、人才共同培养。地方卫生部门在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时,将军队医疗防疫救援队成员纳入培训范围,军队卫生部门积极为地方培训“三防”医学救援、创伤救治人才。2.4.2联合开展指挥协同训练积极参与地方。应急指挥机构对接训练,围绕指挥方式、指挥内容、指挥程序和指挥手段,分层次、分系统进行针对性训练,明确保障协同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各自职责分工,解决联得动、保障好的问题。2.4.3联合开展实兵综合演练在军地应急管理。机构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下,军地保障力量进行联合对接演练,在演练中促进相互了解,理顺指挥关系,密切保障协同,增强遂行任务能力。

3做好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

应急能力范文篇3

一、建设原则

以政府、军区《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力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加强应急机动力量建设的意见》为依据,以提高我区民兵应急力量遂行应急救援任务能力为目标,确保有效应对灾害事故、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利益,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军地融合。加强民兵应急力量能力建设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实行军民融合、军地共建,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共同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有效促进建设落实。

(二)任务牵引。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围绕可能遂行的应急救援任务,配套指挥设施,建强专业队伍,配齐装备器材,达到建设与使用相适应。

(三)突出重点。突出指挥手段和黄河防凌、防化救援、矿难救援等分队建设,把握指挥手段、力量编组、装备保障等关键环节,有效整合人才和装备资源,抓好系统配套建设。

(四)分类建设。根据地区特点、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应急力量建设种类、规模和布局,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按照属地负责、对口建设的要求,分级分类抓好落实。

二、任务区分

民兵应急专业力量能力建设任务重点是区级指挥设施和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指挥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野战应急指挥平台(卫星通信指挥车)、指挥装备器材和野外生活保障设施建设,实现军地兼容、灵活多样、资源共享的“动”中指挥和“动”中保障。各应急专业分队建设主要根据分队不同的任务配备装备物资器材,保障遂行任务需要。

(一)指挥设施建设。区政府主要负责指挥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根据建设需要安排保障经费;人武部提出指挥设施建设需求,按照确定的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装备器材配备见附件表一)

(二)应急力量建设。根据应急力量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重点建设防凌防汛、防化救援、交通运输、医疗防疫等分队。各专业分队以现有装备器材为基础,采取购置、预储、征用相结合的方式补充完善,进一步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装备器材配备见附件表二至附件表七)

1、区级组建100人的应急专业力量,主要包括以下6支专业分队:

防凌防汛分队20人,组建在拉僧仲办事处,主要配备个人防护、抢险救援和爆破器材等,所需装备器材自行协调保障。

防化救援分队30人,组建在化工有限公司,主要配备侦测、防护、救援等装备器材,所需装备器材自行保障。

医疗救护分队10人,组建在人民医院,主要配备救护车辆、医疗器械、常用药品等,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保障。

交通运输分队20人,组建在经济开发区,随时征用不少于5辆运输车,所需车辆自行协调保障。

供水抢修分队10人,组建在自来水公司,主要配备供水抢修工具、车辆和器材,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协调保障。

电力抢修分队10人,组建在海勃湾发电厂,主要配备电力抢修工具、车辆和器材,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协调保障。

2、各镇、办事处组建总数120人的应急力量,主要包括以下4个应急排。

应急一排30人,组建在,主要配备背囊、迷彩服、被褥、警棍、盾牌、头盔,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保障。

应急二排30人,组建在镇,主要配备背囊、迷彩服、被褥、警棍、盾牌、头盔,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保障。

应急三排30人,组建在镇,主要配备背囊、迷彩服、被褥、警棍、盾牌、头盔,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保障。

应急四排30人,组建在山办事赴,主要配备背囊、迷彩服、被褥、警棍、盾牌、头盔,所需装备物资器材自行保障。

各分队所需专业器材和单兵装备物资由备组建单位配备,分队指挥实施器材配备由区人武部提出需求安排,区政府保障实施。区人武部负责分队业务建设。

三、建设标准

按照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加强应急机动力量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应急力量建设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指挥设施完备。按照要素齐全、功能完备、配套实用、

携行方便的标准要求,建成集指挥、控制、通信和信息采取、处理、传输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动中通”、“全时通”,确保指挥快捷、灵敏、高效。

(二)队伍编实建强。按照政治思想好、业务知识熟、操作技能精的要求,合理配置备类分队,选定的民兵耍保持在位,人员满编率达到100%以上,出动率达到80%以上。

(三)装备完好配套。根据配备标准和遂行任务需要,逐项配套完善装备物资器材,配套率达到95%以上;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除预储预征及专业技术装备器材外,其余装备均要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四、建设步骤

遵循注重基础、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边建设、边使用、边检验、边完善的方法,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筹划部署阶段(2011年4月)。2011年4月1日至15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建立领导机构;2011年4月16日至30日,下发建设方案,明确建设任务。

应急能力范文篇4

引言1

第一部分从SARS危机看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应急能力

一、职能缺位: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定位不清晰

二、体制缺位: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发展滞后

三、投入缺位: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安排不足

第二部分从SARS危机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

一、全球性的传播与影响

二、国家安全和社会信心

三、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对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SAR危机看美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

一、美国应急机制的基本框架

二、SARS危机中美国的应急机制与危机管理

第四部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

一、政府始终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确定自己的职能定位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必须由政府为主来建立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职能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

五、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体制应该是完整的、连续的

六、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应急投入应该是事前的、量力而行的

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引言

2002年11月和12月广东河源、佛山、中山等地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其英文简称为SARS)病人。

2003年3月17日,来自10个国家的17个实验室依靠卫星通讯与互联网开始跨实验室和跨国界的合作,寻找新的病原体。

2003年3月香港、新加坡机场要求乘坐飞机的旅客登机前必须接受相关调查,并回答如下问题:你是否有以下症状——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是否曾经接触过染上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最近是否到过受非典型性肺炎影响的地区?

2003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发表讲话,把“非典”定性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号召“全国必须进一步动员起来,坚决打好同‘非典’作斗争的这场硬仗。”

2003年4月20日,新任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坦承,卫生部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此时,北京已确诊的“非典”患者达到339例,疑似病例402例。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截至到5月19日,全国内地共有SARS病人5236例,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SARS病例。

从疾病突发到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中国政府和人民正从多个领域、多个层次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努力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举全国之力抗击“非典”。

国家的最高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4月14日在有国务院总理出席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原则: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在此基础上,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于4月24日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任总指挥。与过去不同的是,政策和机制方面的修补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出台。

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相互协调,共同配合,组成了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全力抗击“非典”的联合战线,负责解决“非典”时期医药用品的生产组织、财力保障、物资供应、运输协调、市场监测、指挥调度、调剂余缺、资讯汇总和其它有关问题。

由于此次“非典”危机(或称为SARS危机)被定义为公共卫生部门的突发事件,国家卫生部成为受关注的焦点。在认识到体制上存在的不足之后,卫生部会同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紧急出台各种措施,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预防和监测机制、疫情的信息系统和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等等。

到目前为止,SARS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和解决,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了体制的优越性和团结的力量,因此,有理由相信危机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总结和反思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必要的。尽管有一些问题的结论现在还无法给出,但无论是此次SARS疫情,还是过去发生的其它危机,在政府应对方面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可以从中思考问题的根源所在。

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SARS危机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与此前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大兴安岭火灾、1998年大洪水、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类似突发事件相比,我们在处理和解决这类事件上都采用了几乎相似的做法。即在重大危机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紧急调动所有可能调动的人力(包括武警、军队和地方的一切人员)、物力和财力,力争在短时期内解决危机,然后在事后的反思中进行体制上的修正、完善。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是有能力解决危机的。由于惯性,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还保留着短期内迅速集中力量完成某一件事的能力。①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济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传统政府职能的退出、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方式的确立,政府在如何配置公共资源、解决公共问题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职能缺位。体制上的缺位往往会导致我们在问题和危机发生的前期缺乏紧急应对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危机解决的时机。具体反映到此次的SARS危机中,就是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尚未建立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缺少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危机的预警、处理机制。

本文以此次SARS危机发生为背景,试图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尤其是应急职能缺位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基本的结论是:尽管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生态危机、疾病传染和一些人为的事件的发生,但依靠健全的信息系统和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和解决危机。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提供者,同时也是这一机制的建设者、投入者,在明确职能定位和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需要长期、有效地进行相关资源的配置。

第一部分从SARS危机看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应急能力

SARS危机暴露出我国现有的应急机制以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滞后与脆弱。这种滞后与脆弱不是某一个环节或局部的,而是系统性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认识和剖析。

一、职能缺位: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定位不清晰

此次SARS危机的爆发使被忽略已久的疾病预防、危机管理与应急反应机制等建设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有关专家甚至认为,SAR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不过展示了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全球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全球性开放和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生态危机、战争危机、石油危机、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个严密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与应急机制,已经是整个国家危机反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建立虽然事关社会民生、事关国际影响、甚至事关全球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收益,但作为一种非盈利的公共产品,一旦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构成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体制建设和公共投入方面就会缺乏相应的安排,最终必然导致整个应急能力的建设和发展滞后。因此SARS危机带给我们的反思,绝不仅仅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问题。从本质上讲,是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在公共管理职能上的明显缺位。即传统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还处在一个全面退出的过程之中,新的与市场机制配套的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还在摸索、建设和完善之中。政府公共政策职能的不明晰导致相应的公共应急资源配置(如财力安排)和应急机制建设不到位,责权利无法得到具体落实。以至于每每碰到类似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在危机初期总是面临准备不足、缺乏应对的被动局面,而在接下来的防控上又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调动一切资源来集中解决。

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与政府,在管理社会、发展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市场机制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对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加快具有强烈的刺激效果。但是市场机制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的存在,大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提供,如社会基础教育的保障、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危机管理、生态保护等等。大体来讲,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干预具有6项职能:提供公共物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限制垄断;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在此基础上,胡鞍钢(2003)提出,由于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转轨,使得中国政府还具有9项特殊职能: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注重公共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开发人力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从事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大江、大河、大湖、沿海治理,防灾、减灾和救灾;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行反贫困行动计划,逐步消除中国的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

具体到公共卫生体制和危机管理的建设上,从公共卫生体制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共卫生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政府的介入,而政府之所以愿意介入公共卫生体制,一方面是因为福利国家的出现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公共卫生的要求,政府为了提高其合法性,必须不断地增加公共健康的供给。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提高了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如对疫情的控制首先要求政府对全国人口状况有详尽的了解,这是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此外,防治传染病的很多做法如对全国人口注射疫苗、发动公共卫生运动、在紧急情况下对民间资源的征用、隔离和对人口流动的控制等都反应了政府在其公共管理职能上的能力。

因此,从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来看,我国的政府职能需要逐步从单一的优先发展经济的目标转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微观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将越来越成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为此,政府在市场无法提供产品的领域,如国家安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等方面,合理界定新的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二、体制缺位: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发展滞后

由于公共应急职能的不明确,在具体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上,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滞后和脆弱的问题。总理4月29日在“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问题特别会议”上客观地指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我们缺乏预防和控制经验,应对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不力,特别是中国人口多、流动大,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但目前非典型肺炎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这一评价是与成熟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性事件反应机制相比较而得出的(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到健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制应由有效的卫生防疫体系、快速反应和危机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研究与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构成。

1、卫生防疫体系

我国的卫生防疫体系建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克隆”苏联的模式:集防疫和卫生监督检查于一体,建立了从县一级到省一级的各级防疫站,到中央是卫生部防疫司。防疫部门早期的作用就是针对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进行控制,通过防疫站的防治工作同临床医院收治工作相配合来进行疫病防治工作。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在建国后的近30年时间里,这一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使危害我国人民生活的传染病得以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改革之后,防疫部门划归地方。由于缺少国家统一规划,这一“耗钱”部门在地方有限的财力面前,发展几乎停滞。

近年来,我们的卫生防疫部门做了一些调整,但总的来说体系没有改动,只是一些部门、机构的局部调整。20世纪90年代后期,卫生部防疫司补充了其它一些机构,组成了卫生部法律监督司和疾病控制司,地方上的防疫站逐渐也分成了卫生检验监督所和卫生防疫站两个部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从法律角度考虑,强调执法和决策的分立。2002年初,国家对防疫部门进行改革,把“预防”这个公共卫生职能与卫生执法监督分开来,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疾病控制中心,以期加强国家在防病控制方面的能力。2002年7月,又以原来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地方防疫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卫生部则更多发地承担了政策性的宏观管理职能。但是这次SARS危机的应对表明我国的疾病防控体系还相当薄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要求。正如卫生部官员所说,“非典型性肺炎不属于国家统计范围内的传染病,加上其病症和普通肺炎类似,因此在流行初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这也从某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目前的应急处理水平。

对于这一问题的反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认为,“历年来,我们都在提‘预防为主’,但并没有真正把预防放在第一位。疾病预防是投入少产出大的措施。但这种投入因为很难看到显著的效果,往往容易被忽视。它不像打针吃药然后病愈那样明显。”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考察“非典”疫情的官员在看完部分病毒研究所后也感叹,“中国的医学专家是一流的,医疗设备却是落后的。”

从这次应对SARS的具体情况看,我国在公共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上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检疫、检测手段落后,硬件设备、技术不发达,影响了疾病控制的速度与有效性;第二,受人员条件所限,检测的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第三,由于经费不足,工作条件艰苦,人员素质跟不上,队伍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2、危机管理:预警与快速反应②

危机管理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形成广泛共识,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危机管理制度,很多国际组织也都有危机管理计划。主要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制定相关的法律,统一规定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的法治原则;

建立有效的国家对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危机给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巨大破坏。

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主体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缺乏专门的机构和完善的体系(至多是针对一些专门事件的非常设性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跨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从立法角度来看,我国先后制定了应对社会动乱的《戒严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不过这些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部门管理色彩很重,加上管理体制分散,缺少统一的部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客观上造成了对每一年度或者更长时间内可能产生的各种危机事件缺乏宏观性的总体考虑。对一些明显可能成为危机事件的问题缺少事先详细的预警分析,导致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往往是撞击—反射式的被动反应模式。

从快速反应机制来看,我国尚未建立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体系使得应对复合型和国际型危机事件效率低下。

我国目前对紧急事务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处理危机事件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单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强,而对复合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显得效率比较低。由于过去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一直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大规模地区性自然灾害迄今仍用“人海战术”,投入最多的是部队;第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包括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等级协调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非等级协调机制)。在防灾救援体制上,政府有关部门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在应对复合型灾害时,就出现了既不能形成应对极端事件的统一力量,也不能及时有效配置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灾资源的弊端,一旦多种危机事件并发,可能会使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加以协调,从而严重地影响政府处理紧急事务的效率。

3、科学研究与信息披露机制

在SARS病毒的研究过程中,尽管我国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早在今年的1月份就拿到了人体标本,可对于病毒的研究却明显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香港地区。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科研水平尚没有达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

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来看,此次SARS危机不仅明显地暴露出信息系统建设上的不完善和技术的落后,更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猜疑。去年11月份,中国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时并未引起注意;到2003年的2月11日,广东省政府首次召开新闻会,宣布“疫情得到控制”。此后,香港成为第二个“非典”高发区,东南亚、欧美等国家也先后发现SARS病人。直到2003年4月初,中国在应急系统方面,还没有有效的疫情采集系统,也没有有效的情报传递系统。同时,由于中国的医院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区管理,信息互不沟通,资源不能整合,也一度造成了统计的困难和数字的不准确。这种情形在部委、部队机关比较集中的北京表现得更为突出。

三、投入缺位: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安排不足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GDP和公共财政收入的增长均居世界前列,公共健康状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1980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每千人)为42,到200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32;1980年平均预期寿命为67岁,到2000年已增加到70岁。但从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其191个成员国卫生系统做出的调查来看,我国的健康投入,特别是人均健康投入在世界排名第185位,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人均卫生支出水平都要比中国高出一倍。

1、卫生事业总体投入规模不足

从总体投入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家的水平,这其中不仅包括发达国家,还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果从人均水平来看,我国的人均卫生支出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图1、图2所示)。

2、公共卫生发展投入不足

公共卫生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财政是其最为主要的投入者,但改革之后,财政对于公共卫生提供的支持和投入呈现出总量不足、总体投入趋势不断下降、投入结构不合理的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在卫生总费用方面,政府的投入明显偏低且逐年下降,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投入中有25%由政府投入,到1995年已经下降到了17%;其中,用于公共卫生的比例明显过低且呈下降趋势:1990年政府的卫生支出中只有19%用于公共卫生,到1995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2%。

另外,政府预算的公共卫生支出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以上,自费看病的费用在私人健康支出中占到近80%。与此同时,1990—2000年间,医药费用增加了8—10倍,个人卫生支出负担有所加重。

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1000—2200美元之间)的公共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2200—7000美元之间)的平均比例为2.25%,而中国却只有0.62%(何帆,2003)。

3、公共卫生事件中防疫系统建设滞后

在一个城市整体卫生工作中,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监督是市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从各国的经验来看,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监督的建设资金基本上来源于国家财政的公共投入。有专家估计,预防投入1元钱,其功效相当于治疗中的10元钱甚至更多。

我国医疗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行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改革,旨在解决这一部分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但同时,医院的市场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防疫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但国家的财力在有限的情况下,无法保证防疫体系的吃饭问题。防疫部门只好自我筹集资金,走有偿服务的路。因为要靠创收来弥补经费的不足,导致工作重点转向创收服务,影响了卫生防疫系统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预防服务,必须由政府承担供给义务,才能保证它的健康教育、疫情和控制、预防接种等无偿服务职责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国家在对医院的投入过程中,对于本应由市场调控的部门依然可以得到财政的支持,使得应该市场化的部门没有得到有效的市场化,而不应该市场化的部门,如防疫体系,特别是基层防疫和应急管理却由于经费问题不得不走向市场,改变了其服务的本质。

[NextPage]

第二部分从SARS危机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

历史上任何一次人类大危机的出现,都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不仅是相关行业、部门和地区的发展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因此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的行为模式与消费行为。这些行为方式的改变加上国际压力又会引起国内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结构性变化,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深远影响。

一、全球性的传播与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联系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危机的发生、影响已超出了发生地的范围,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以及此次的SARS危机都印证了这样的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特别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应用、人与人频繁的交流、各类市场的全球化联系以及信息的高速度传播,危机的发生很容易迅速从一国波及到他国,危机的传播与扩散速度日益加快,一国的危机造成的很可能是对全球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连带性冲击。

在这次SARS事件中,受感染地区大多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受威胁的人群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其影响也是全球性的。2002年11月,首例SARS病例在中国发现,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病毒由中国扩散到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近8000人受到感染,其传播之快、影响之大,都是惊人的。

此外,SARS危机也引起了国际经济领域内咨询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的分析,随着疾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以及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亚洲经济遭疾病打击受到较大影响,疾病是否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自然受到关注。SARS虽然集中在亚洲,但是在此病症爆发前世界经济表现低迷,主要依靠亚洲经济来支撑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因而该病症的扩散最终有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二、国家安全和社会信心

危机从本质上来看,危机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危机应对上的延误与效率低下导致的公众信心危机。这种信心危机一旦蔓延,有可能会破坏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人类社会曾经经历过多次这样的危机,每次危机都会经历由恐慌而引发信任危机的过程。1997年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同样是由于在危机发生之初,汇市的暴跌造成了危机发生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极度恐慌,加之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和措施,最终导致美国国内也出现了经济衰退。又如美国的“9.11”事件、炭疽病毒危机,一度出现了股市暴跌、人人自危的情况。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我国的体制之中。在SARS危机爆发的前期,由于我国政府识别和处理这类危机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体制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等问题的情况下,导致一定程度的信息扭曲。同时,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在危机发生初期相关部门的疏忽促成了流行面的扩大。这些都暴露出我国政府职能中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危机管理的机制,对危机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和法治化。一旦危机在一段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势必要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民众的信心。比如在最初发生疫情的广东,就一度出现了板蓝根抢购风潮;在北京疫情高峰时期也曾出现“封城”的谣言和抢购生活用品的风潮。

三、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

任何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出现都会对国内,或周边国家,甚至是全球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美国“9.11”事件之后,最初的许多分析都认为只会对少数几个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与冲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学者用甚至用“一蹶不振”来形容“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到目前为止,此次爆发的SARS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了以香港、广东为中心,包括中国沿海和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4月7日在华盛顿发出警告,指出SARS的扩散将对东南亚和华南的经济造成威胁。而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使人们担心SARS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如果“SARS危机”仅持续一个季度,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增长率为7.5%。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公布的《2003年亚洲发展展望》的“中国篇”中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SARS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3年至2004年经济增长率会略有放慢,预计2003年的增长率为7.3%。标准普尔亚太主权评级部门称,SARS的爆发可能令中国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0.1—0.5%。摩根斯坦利则将中国GDP的增长率调低至6.5%。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则认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减少0.5至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学者的预测是SARS对经济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7%之间,比预期低1至2个百分点。尽管SARS危机尚未结束,对经济最终影响结果也未有定论,但从国际、国内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中不难看出,SARS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按中国2002年GDP总值的基数来计算,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下降1个百分点,那么就意味着近100亿美元的损失。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惯性,这一损失还有可能继续增大。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1—2%的巨大影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对危机处理不当,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比如1994年在印度某地发生的鼠疫,由于当地政府处理不当,虽然死亡人数不多,但因为鼠疫这一传染性质的疾病,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恐慌,对印度商业和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全印度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

四、对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危机的发生还直接影响到相关的行业、部门和危机发生地的经济状况。尽管危机的发生可能导致原有问题的充分暴露,会对社会进步和部门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危机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进而引起的经济衰退、体制失衡等都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1、行业影响

此次SARS危机中我国多个行业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冲击。尽管准确估计这些影响还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多数预测表明,在短期内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基于服务提供者和顾客面对面接触的服务行业,如航空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业和交通业等(迪帕克,2003)。同时,其它行业如对外贸易、金融行业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医药业、洗涤用品行业等则因其产品需求量的大增而出现了行业发展的态势。本报告对一些经济学家和国际咨询公司的就行业影响做出的初步分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③

2、地区影响

危机爆发的地区往往也是受影响最主要的地区。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是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受灾地区的直接损失达到2551亿元。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此次SARS危机也对中国疫情较重的几个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SARS的爆发令香港股市承受巨大压力。据香港《证券时报》报道,部分资金流出港股,恒生指数已跌破去年低点8772点,且连跌8天,跌至今年新低8466点。港股中航空运输、酒店、旅游、零售、地产、银行等板块上两周已经遭受沽售,大量的IPO(新股发行)和基金产品的销售也不得不推后或取消。有投资银行将港股整体投资评级从“中性”下调为“减持”。香港疫情还使得它被列为世界游客避免前往的旅游地名单榜首。由于各国政府和其它组织纷纷告诫游客不要前往香港,香港实际上已经陷入“国际隔离”状态。香港旅游业内人士称,四月份以来内地及外地来港的旅行团及预订已经大幅减少,旅客纷纷要求延期或取消旅行。摩根斯坦利最新预测,到港游客数量在未来两个月将下降30%以上,导致旅游收入减少123亿港元。酒店与零售业也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香港酒店业主联合会指出,往常熙来攘往的五星级酒店四月初的入住率暴跌到10%。

在中国大陆,疫情较为严重的广东、北京地区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对直接受SARS影响的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航空公司、铁路部门、餐饮、零售、会展和出租车等九个行业的实地抽样调查显示,除零售业中的连锁超市以外,其它被调查的行业四月初以来经营情况都受到了SARS的负面影响。从三月份开始,境外游客到北京的人数减少了80%左右,估计北京市全年的对外旅游收入将减少60—70%,此项损失将达160亿元人民币。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北京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将至少减少30亿元。这样,北京市全年的国内外旅游收入的损失至少为200亿元。如果疫情不能迅速得到控制,下半年北京市国内的旅游收入将继续下降,又会增加200亿元左右损失。悲观地估计,2003年北京市国内外的旅游收入将损失400亿元左右。加上间接影响,对北京市整个经济的影响为300至600亿元。保守估计2003年北京市GDP将出现零增长,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NextPage]

第三部分从SAR危机看美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方面已经走过的道路,对我们无疑是有启发的。本文以下的分析将以美国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应急机制的基本框架,以及在这次SARS危机中的应急能力。

一、美国应急机制的基本框架

美国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危机反应系统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The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指挥下的体系完整、各部门协调充分、信息传递迅速的事前预警、事中反应快速、事后救助及时的国家危机反应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

1、危机管理权责分明,领域划分细致、完整

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构筑在整体治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其中,何时启动什么程度的应急计划,众议院、参议院对总统如何授权,决策机制如何形成,部门之间如何协调,都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应急行动也井然有序、权责分明: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总体的局势分析和部门协调;总统在议会的授权后具有军事和经济上的决策权;联邦调查局(FBI)牵头负责调查解决危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主要负责救援等危机事后处理,国防部(DOD)等联邦政府部门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专门性的行动。美国的应急反映系统由联邦应急计划管理,并由FEMA负责全面协调,负责各地各方对主要危机的各种反应,一旦起用FEMA管理即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危机反应系统开始发挥作用。

政府按危机发生的不同领域将危机反应划分为12个领域,这些领域包括:交通、通信、公共设施及工程、消防、信息与规划、公众救护、资源支持、卫生和医疗服务、城市搜寻和救援、危险物品、食品、能源。每一个领域中指派一个领导机构负责管理该领域的危机反映,各个机构各司其职。

比如,在危机中负责协调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机构是卫生和福利部,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就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提供自己的医疗专家和设备等服务的同时,该部门还必须确保12个其它机构都处于有效和合作的状态。美国依靠其危机反应系统的高效运作,确保自己在SARS防卫战中掌握主动。

2、整合现有体系,加强应急与反恐措施

负责对危机进行管理的FEMA隶属美国国土安全部,它是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以法案的形式确定成立的机构,是近50年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改组计划的产物。它的宗旨是使美国能够更加协调和有效地对付恐怖袭击威胁,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新成立的美国国土安全部由海岸警卫队、移民和归化局、海关总署等22个联邦机构合并而成,年预算额为近400亿美元,工作人员达17万人之多,是1947年美国组建国防部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改组。国土安全部的主要任务是:

l预防在美国国内发生的恐怖分子袭击;

l提高美国对恐怖主义的应对能力;

l一旦恐怖袭击发生使损失最小并尽快恢复。

国土安全部由四大业务分部组成,包括:信息分析与基础设施保护分部、化学、生物、放射与核对抗保护分部、边境与运输安全分部以及应急准备与反应分部。除了一个负责协调与州、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相关事务的机构外,特勤处、海岸警卫队也将作为独立机构存在。其中信息分析与基础设施保护分部,负责融合和分析来自其它机构的涉及国土安全威胁的情报和信息,全面评估关键基础设施应对恐怖主义的能力;化学、生物、放射和核对抗措施分部,负责领导联邦政府应对恐怖分子威胁的准备和反应工作,包括对付大规模毁伤武器威胁和集团性恐怖主义行动;边境与运输安全分部,负责统管主要边境、领海和运输安全;应急准备与反应分部,负责监视国内灾难准备训练,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灾难反应。另外两个独立机构特勤处及海岸警卫队分别负责保护总统和其它政府要员的人身安全和保护主要公共建筑物、水域和港口,并直接向部长汇报。

美国联邦紧急管理署在2002年11月5日宣布,资助各州和地方有关部门2.25亿美元,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恐怖事件或其它紧急突发事件。

3、完善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

美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为核心,构筑了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其强有力和灵活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任何疾病的最佳防御。

美国的疾病控制工作主要由国家及地方的卫生机构负责。这些机构的工作包括:发现、报告以及治疗病例。

尽管美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中的联邦医疗援助有多种形式和功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在疾病爆发早期及时发现并发出预警。为此,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完善了一系列的协定,各个地方的卫生当局每天要向CDC报告各种不同疾病的病例数量,即使在正常时期也是如此。之所以要有这些协定,是因为社会有许多信息来源,且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信息要求。整个社会有许多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合作者,通过这些协议,CDC能够使得他们顺利协作。由于单一的监督系统不可能捕捉到所有的信息来监控公共卫生,因而,CDC的信息传递链条是从城镇到郡,再到州,然后是国家卫生当局。联邦医疗援助的另一职能是在疾病爆发后,及时调整应对之策。CDC会连续地追踪新发病例,以使民众能及时知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CDC还将来自其它组织对抗疾病的研究信息共享,以确保从各研究机构能取长补短。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其它政府提供的援助包括:技术支持、人手协助以及财政方面的支援。技术支持可能会涉及到实验室试验、以及CDC的医学专家的调用;当地方医疗机构缺少足够医疗人手去应对突发疾病时,CDC会为他们派出其职员协助。同时,联邦政府还会为那些没有足够财力去应对突发疾病的州或地区提供资助。

4、体系完整的立法支持

“9.11”事件及随后的炭疽恐慌,使美国认识到自身对生物恐怖和疾病的准备是不充分的,凸显出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此,美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化袭击的法律法规。2002年6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防止生物恐怖袭击法案》,其中《公共卫生安全与预防和应对生物恐怖法案》为指导性法案。该法案分为生物恐怖及其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应对体系、危险性生物制剂和有毒介质的控制、食品和药品供应安全、饮用水安全及附加条款等五个部分,对在防范和应对中的主管部门、具体措施、资金使用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二、SARS危机中美国的应急机制与危机管理

美国人口众多且流动频繁,是易受SARS感染的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其公共卫生体系中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完善,特别是在“9.11”事件和随后的炭疽恐慌中建立起来的公共医疗卫生防疫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到5月15日为止,美国仅出现63个病例,且无一例死亡。美国政府在应对SARS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如下:

1、及时发现,预警应急措施得当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SARS疫情,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对待这个病毒。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对SARS的战役中创造的零死亡记录,这首先要归功于早发现、早治疗、隔离检疫和预警的应急措施。3月14日,在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公布“非典”疫情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立即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采取了应对措施:研究,协作和信息。3月15日,美国CDC向全美医院和医生发出SARS警告与防治指导方案,并向美国各地区卫生部门发出了加强对SARS监控的工作指导守则。政府卫生官员每周至少举行一到两次电话新闻会,向公众通报全球和美国的SARS疫情及防治进展;各大媒体网站也可直通该中心的网址,网上不仅公开SARS病毒最新情况,并以问答方式向公众解疑,透明度极高。

3月中旬,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发现SARS病例时,美国CDC就决定提早启用“紧急指挥中心”,开始24小时运转,中心可以调遣传染病学和专业处理人员帮助受到病毒侵犯的美国各地。专家们一抵达事发地,便指挥建立地区监视系统、调查个人病例,并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控制手段。同时,也使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各级地方卫生机构得以有效地互通情况,并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交流信息。

2、公共卫生资源准备充分

为了抵御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美国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构建原本已经比较健全的公共医疗卫生防疫系统,各大医院都备有应付生化武器袭击的方案和紧急疏散、隔离人群的场所;不少医院之间也早已联网,彼此传递信息。这些预先准备好的资源设施,使医院和医疗中心在面对SARS病毒时,可以有备无患。

目前,全美各大医院的急症室内到处贴着醒目的标语,要求曾经前往SARS感染地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们戴上防病毒口罩。一些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的病人被送入隔离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还建议SARS病人的家属也戴上手套和防护面罩,频繁洗手,并且要避免与患者同床、共用洗漱品等。

各地区也建立了传染病监视系统。如每隔24小时,波士顿的卫生官员可以接到该市11个地区急症病房的病例统计数据,有效掌握传染病的最新情况。如果某种传染病人数超过正常发病率,卫生官员就会立即开始调查,并向当地政府和州一级健康部门通报。有关卫生专家指出“如果医院接到的SARS病例少,我们就用应对肺结核病人的防治措施来隔离这些病人,如果感染人数较甚众,我们将借助反恐怖的一套防备措施来处理疫情”。医疗中心用“早就准备好”的抗击生化武器袭击方案,可以帮助他们在需要时隔离大量的病人。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医疗协会发言人表示,两年前爆发炭疽袭击后,华盛顿各大医院就已经建立起紧急反应中心,后来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00多万美元,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目前,哥伦比亚特区的医院都有能力把数百名患者完全隔离治疗。

3、信息传递渠道畅通,信息系统完备

作为美国医疗的协调机构,CDC在获悉SARS疫情之后的数小时之内就决定提前启用新建的“危机行动中心”(EmergencyOperationCenter),而此时美国还没有确诊的“非典”病例出现。该危机行动中心的建立原本是为解决2001年炭疽事件中暴露出的卫生部门信息传递慢的问题,但这一旨在防御生物恐怖袭击的高技术指挥中心在迎战“非典”中派上了用场。目前危机行动中心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行动中心,可应付任何公共卫生危机,不管是生物恐怖袭击还是某种新型疾病的爆发。该中心运作经费高达710万美元,这使得美国卫生官员能够建立SARS传播的信息库,同时可以和欧洲、亚洲的同行相互交流,该中心的启用明显增强了SARS危机中美国各政府部门和各级地方卫生机构、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实时信息交流能力。在信息方面,CDC除了新闻简报和在网上提供信息,还健康警告,通知那些从疾病感染地区进入美国的人士,建议他们监控健康,并提供症状清单。

4、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在CDC的众多研究工作中,最著名的是实验室研究。CDC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上许多其它实验室一道,确定了SARS的致病源这为冠状病毒,着手开发抗滤过性病原体的药物,合成疫苗的主要成分,并展开诊断性试验,使得疾病在初期就能够被发现。同时,CDC配置医疗官员、流行病专家和其它专门医师,在世界范围内协助现场调研,并在国内帮助各州和地方卫生部门调研潜在的SARS病例。

5、部门协调运作,反应迅速

除了美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美国政府对SARS的预防和控制也表现出绝对的重视和警觉,通过全方位的立法增强应对能力。美国总统布什2003年4月4日颁布行政命令把SARS列入“可检疫流行病”名单,在法律上为预防SARS的扩散作好了铺垫。这是近20年来美国在此名单上首次添加新型流行病。同时,还签署总统令,赋予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隔离嫌疑病毒携带者的权力,如果一个体格健康尚无病兆的人被怀疑带有SARS病毒,隔离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将他们带走。

[NextPage]

第四部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

通过此次应对SARS危机,未来我国政府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需要明确以下思路:

一、政府始终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确定自己的职能定位

我国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权力。人民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力,危机管理和应急机制正是一种在社会非正常状态,即危机状态下保障人民生存权力的体制,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无论我们在经济转轨或经济运行过程中碰到怎样的困难,都应始终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用以确定政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能,用以安排各项改革与目标的轻重缓急,用以协调具体工作中的各种冲突。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必须由政府为主来建立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有着巨大的外部社会效应,其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这一体系的建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来实现,因此,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必须以政府为主,通过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来完成。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应急能力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个具体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投入问题,而是由政府应急职能、应急体制、应急投入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并且其基本的统筹次序应该是“确定应急职能范围→构成应急体制框架→安排应急投入资源”,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整体应急处理能力达到最大化。

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职能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

政府应急职能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管理的划分和主要内容应该是准确的;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应是相对独立、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三是服务于职能发挥的基本的资源储备、信息体系建设应是配套的。

五、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体制应该是完整的、连续的

应急体制的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1)危机爆发前的预警,危机管理的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提高对危机的预见。(2)危机爆发后的应对,要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专门的反危机基金储备,危机管理的监测系统。(3)危机结束后的考评,需要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危机复原系统,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

六、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应急投入应该是事前的、量力而行的

公共管理投入,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投资周期长、投入总量大,建成后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往往不能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但是考虑到在无准备情况下一旦危机爆发后的成本,这样的投入还是应以事前安排更为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提前应对所体现出的体制优越性、政府信任度、国际影响力等都将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但是作为一个处在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倾一国财力去建立一个“美国版”的应急机制显然又是不可取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才是适宜的、最佳的,因此,尽管应急机制的建设十分必要,但建设的速度、程度又必须是量力而行的。

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解决和管理来源于运行高效、配合紧密的危机管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构成包括有效的行政运行体制,资源充裕的医疗体系以及多元化的信息系统。美国建设这一应急机制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过程。此次SARS危机对我国的应急机制建设是一个促动,对我们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也是一次残酷的教育,相信在每一次痛苦的经历后,我们都能够更快地成熟起来。

[NextPage]

注释:①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认为: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方面,中国过去的计划体制有它的长处。计划体制是高度权力集中的、动员型的体制,它平时就处于“准动员”的状态。这种体制有两点非常适合于应付突发事件,一是它对社会的组织能力很强,对社会角落的渗透力很强;二是这个组织本身有点类似于军事组织,自上而下传递命令。只要指挥中心得到了正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能马上使整个社会运作起来,把力量集中到要害点上,对付突发的难题。

②这一小节的内容主要参考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对SARS事件的初步评估与建议》一文中的相关部分,在此特致谢意。

③由于SARS疫情尚未结束,目前所能进行的分析只是表面的和初浅的。虽然并不全面,但至少说明了它对这些行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丛树海,1999:《公共支出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丁学良,2003:《应对突发事态的机制:前提与信心》,《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日。

3、何帆,2003:《SARS危机给改革一个机会》,《南方周末》5月15日。

4、黄念,2003:《美国:防恐用来防SARS》,《南方周末》5月1日。

5、胡鞍钢,2003:《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南风窗》。

6、胡永华,2003:《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亟待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日。

7、迪帕克,2003:《公共信息的坦诚透明降低SARS的经济代价》,《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0日。

8、R·J·斯蒂尔曼,1989:《公共行政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斯蒂芬·罗奇,2003:《我为什么对“后SARS时代的中国”更为乐观?》,《财经》SARS号外5月12日。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

11、《我国用于防治“非典”的专项经费已超过50亿元》,中国新闻网2003年5月8日。

12、亚洲开发银行,2003:《2003年亚洲发展展望》。

应急能力范文篇5

现将我区2011年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请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通知》农办机〔2011〕21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市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农办发〔2011〕84号)精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依法治安的方略、坚持科技兴安的道路、坚持管理强安的举措,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活动这条主线,以全面提高农民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为目标,认真开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我区拖拉机使用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提升农机安全生产应急服务能力水平,努力打造平安农机。

二、活动目标

加大农机安全执法力度,通过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事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注册登记率不低于95%拖拉机的检验率分别不低于90%和驾驶人持证率不低于95%享受财政补贴的各型农业机械(不含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备案率达100%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不少于市下达的创建指标。健全农机安全法制,完善农机监管体制,创新农机监理机制,增加农机安全投入,推进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实现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三、活动内容

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牢固树立农机安全生产的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农机工作总体布局。认真履行职责。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特别是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强化控制指标监控。建立目标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农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或者一年内发生一起较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对重大隐患应挂牌督办,2.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制度、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制度、重大隐患专家会查制度、隐患整改督查制度和群众举报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见实效。

继续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无牌无证、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3.深化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要求。要结合“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农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执法检查。

加快农机安全技术检测装备建设,4.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救援器材。

不断创新宣传方式,5.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既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也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着力抓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宣传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抓好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严格落实农机监理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切实把开展“创建农机”活动,6.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重点任务的通知》精神。形成“政府主导、农机主抓、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创建活动机制。一是要争取政府重视,建立保障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目标,争取资金投入,保证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二是要将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心放在乡村,充分发挥区、乡、村三级政府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夯实创建基础,建立健全人、机台账和相关学习、安全制度。三是要强化领导联系点制度。责任领导要深入联系单位,全面掌握创建工作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机安全活动,确保取得实效。四是要善于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采取考察、观摩、现场会等形式,组织辖区内有关单位到示范单位学习交流,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根据《2011度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考评办法》认真制定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切实加强对各级农机监理机构的组织领导和绩效考核,确保2011年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努力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农机安全监管队伍。逐步解决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装备等方面的问题。7.加强农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机安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四、活动步骤

安全生产年”活动要统一规划、总体推进、分段实施。

制定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第一阶段(4月-5月)宣传发动。各镇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并于5月上旬前印发实施。第二阶段(6月—9月)全面实施。各镇乡要按照“安全生产年”活动内容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第三阶段(10月-12月)总结考评。农机管理部门将根据各镇乡的实施情况,结合本年度安全责任一并考核。

五、活动要求

应急能力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现有常住人口8万余人,辖21个乡镇,87个行政村、1个社区。目前,全县共有地灾隐患点9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21处,中小型水库1个,水电站1个,危化品生产企业9家、甲醇站2家、烟花爆竹2家,应急管理责任重大。

二、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2019年3月,根据行政机构改革方案,由原县安监局、县政府应急办和县民政局救灾职能划转后,正式组建应急管理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其中县应急管理保障中心、县防震减灾局两个正科级机构划归应急管理局代管,县消防救援大队归口应急管理局管理,原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划转应急管理局并组建县应急指挥中心。截至今年3月底,我县应急管理局共有编制44人,在编人员43人(其中借调州级单位2名,公安局借用24名,县政府办借用3名),实际在岗人数14人。应急管理局行政其中行政编制6名,工勤人员1名,安全监察执法大队事业编制(参公)3名;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事业编制(参公)7名;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事业编制27人。局下设办公室、应急管理股、安全监管股,承担县安委办、应急委办和防灾减灾委办工作。同时,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等18个指挥部,为启动应急响应、抢险救援、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序的组织保障,确保了“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需要。

三、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为确保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应对,我县高度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启动全县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防汛、地震、自然灾害等应急预案已完成修订。县应急委按照各部门职能职责编制和修订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厘清应急委成员单位之间“防、救、治”的关系,同时要求各乡镇、企业修订完善各自应急预案进行,初步形成了“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我县拟于5月上旬开展汛期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桌面推演,5月中旬组织开展汛期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span>

四、应急管理救援物资及后勤保障工作情况

一是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其中,应急专项预算资金100万元,用于应急救灾、救援后勤保障。防震减灾专项工作经费1万元,用于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宣传、监测和地震应急演练。

二是应急抢险救援物资情况。现有救灾物资储备仓库25处,其中县本级4处21个乡镇各1处。全县现储备有铅丝笼200个、沙袋6300条、风力灭火机81台、灭火水枪60套、融雪工业盐5吨,储备帐篷、棉被、御寒衣物、照明设备、移动厕所等物资5000余件(套),大米6000吨,面粉600吨,食用油4吨,有效保障突发性事件期间物资供应需求。

三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情况。现有专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10人,职工扑火队1支20人,公安、志愿者、医护、交通、通信、电力等行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7支649人。

四是应急救援装备设施情况。全县现有消防车4辆、救护车4辆、扑火类工具11500余件(套),发电机27台、短波电台1台、对讲机31部、卫星电话11台、应急通信保障车1辆、应急电力保障车2辆,各类大型救援32辆,救生设施设备千余套,设立县城、乡镇应急避难场所共82处。

五、应急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目前适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两个方面。

2019年执法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县共派出安全监管督查组571个,检查企业(场所)909家次,查出整改隐患496项,下达整改指令496项,整改496项,投入整改资金253万元,整改率100%。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防范转变,2019年立案查处4起,罚款6.2万元,有效杜绝了群死群伤事故发生。2019年“8·20”特大洪涝泥石流自然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依照有关法规和应急预案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随着州应急委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后,依照规定又调整为二级应急响应,并依法及时采取交通管制,对县内滞留游客进行疏散转移,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是风险隐患多。我县多数生产经营单位仍属劳动密集型、人员密集型企业,“低小散乱”现象还较为突出,加之企业分布在全县各地,地处深沟,距县城最远的企业近百公里,导致管控难。二是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广。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89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近年来,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三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境内企业有的建设年限较长,设备技术较落后,安全生产技改投入大,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一线员工多是当地的村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企业管理也面临具体困难。四是安监技术力量薄弱。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还是靠“运动式”大检查来推动,对工业园区危险品化工企业和境内6个加油站缺乏危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无法有效进行监测预警。五是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由于涉及面较广,导致部门与乡镇之间开展联合演练、合作交流少,一旦发生跨区域、大范围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应急响应及救援速度将受到极大影响。

应急能力范文篇7

关键词:发电企业;应急;能力

1建立集约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一是根据企业管理体系特点,建立以企业行政一把手负责,责任领导分管,各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应急领导管理体系,设立日常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明确各级应急决策权限和应急管理职责。二是建立企业“双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应设在不容易卷入事故的地方,明确一主一备。应急指挥中心配置资源应包括应急通讯设备、应急预案纸质及电子版,应急操作程序、主要危险源分布及应急疏散图、应急操作人员和职责说明清单、应急电话目录、技术信息及应急者使用的数据等。三是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是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建立熟悉事故特征的兼职专业应急队伍,发挥技术专业优势和先期处置职能。二是根据企业规模和需要优先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当企业不具备建立专职应急队伍条件时,通过与消防部门、医院等社会救援力量签订应急支援协议,畅通专职应急救援通道。三是通过吸收公司内部专家、引进外部专家等方式建立企业应急管理专家库,为公司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2建立完善畅通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风险识别、监测和预警是应急管理的基础,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充分考虑事故发生特点来建立应急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建立企业内部日常风险监测评估管理机制,包括危险源辨识、作业风险告知、生产设备可靠性管理、日常隐患排查等,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风险分析评估工作。对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防护目标安装相关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搜集有关风险发生的信息,对易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的危险性生产区域进行脆弱性分析,为科学预警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重要信息基础。二是建立外部预警系统。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是电力企业突发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如恶劣气象条件、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突发社会事件等,因此,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是预警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发电企业应与当地政府有关气象、交通、防汛、公安、消防、卫生部门等专业机构及周边企业建立常态联络机制,指定责任部门及时收集与传递信息,做好企业外部预警工作。三是建立风险监测及预警信息化平台。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是加快发电企业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与其他行业相比,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以发电管理信息系统(MIS)为基础,开发企业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生产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存储、推断等过程(如电力企业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等模拟量的监控,是否超过阀值等),建立企业应急声光报警系统,并与外部应急管理单元相衔接,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及预警信息化平台。

3建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应急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由于应急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责任追究等问题,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日常应急管理职责难以得到落实、应急指挥决策权威不强,应急救援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由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明确应急管理中各部门和各专业救援队伍的职责,并逐级落实。二是要建立日常应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应急监测与预警、应急值班值宿管理、应急信息报送管理、应急资金管理、应急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制度保障维护应急管理体系运行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二是建立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应急标识及应急设施,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及应急救援装备;应急通讯、电力生产水源、汽源、公用系统等公用设施抗灾及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等。三是完善应急支援体系建设,主要是与消防、医疗、属地应急指挥中心等社会应急资源签订应急支援服务协议,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支援机制;与相关企业在监测预警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生产材料、应急装备等方面实现联合储备,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等方面实现技术措施互联互保等。

4强化应急预案在日常应急管理中的载体作用

应急预案是企业发生突发事件时,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的行动指南,它明确了事件发生之前、过程中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是企业开展日常应急管理的重要载体。一是要重视应急预案及处置方案的编制修订工作,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成员预案编制组,必要时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收集识别、开展企业风险分析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对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衔接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讨论,开展内部评审和预案外审工作,编制出适合企业实际的预案。二是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任何一个预案都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在实践中就容易造成责任不清,相互推诿问题。建议企业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主要责任,明确各应急预案主责部门,全权负责应急预案的修编、培训、演练等日常管理工作,把应急管理真正纳入各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三是不断改进应急演练工作。首先要结合公司及部门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时间及责任人,并分阶段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其次要根据演练目的确定演练内容、演练方式及评估考核重点,在实践中要桌面演练与现场演练相结合,逐步实现盲演,通过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实战水平。三是要重视演练评估环节的作用。包括对演练记录、人员到位情况、处置环节、应急保障情况、案的适应性等,对演练中暴漏的问题和不足要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限时,完成归档闭环管理。

5制定科学的企业灾后重建的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是基于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管理和防控,实践中多数企业未发生过,与应急准备及演练相比,灾后恢复与重建是企业应急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事故一旦发生,灾后恢复与重建对事故善后处理及企业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制定企业灾后重建的实施方案是十分必要的。灾后恢复与重建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事故损失评估、事故理赔、灾后人员心理疏导、应急评估调查的责任部门,制定实施流程。二是制定灾后重建方案,明确企业灾后恢复与重建的职责和程序,包括重建计划的编制、资金的筹措与提取、重建规划的实施、重建工程的验收和总结等。

6结束语

应急能力范文篇8

一、健全领导机构,完善指挥体系

(一)健全领导机构。街道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派出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科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人武干事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对社区实行定期调度、年度考核、督察督办、问责约谈等工作机制。

(二)完善指挥体系。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新闻宣传组、善后处置组。各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完善应急预案,规范信息报送

(一)制定并按期修编预案。街道办事处制定了《街道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防儿童溺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汛工作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各项应急预案,按照市、县有关要求定期做好各项预案的修编工作。

(二)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要求事发地社区对于突发事件信息、重大紧急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统一由街道应急办负责收集、汇总后,向县应急办和相关部门报送,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损失、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进行追责。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值班值守

(一)壮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一是按照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统一指挥调度,街道负责组织应急人员参加河道、桥段防汛抢险工作。按照街道配备的应急抢险人员额,街道配备1个应急队,员额30人;1个防汛分队,员额26人;二是办事处机关、各社区、行政村现有应急救援队员1337人。办事处、各社区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负责现场指挥。三是办事处及各社区安全监管、食药监管、环卫管护等专业人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强化落实整改,将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

(二)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办事处建立了《应急管理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双休假期、放汛期间、重大节日、气象台预警的极端恶劣天气等时间节点,机关及各社区每天安排1名班子成员、1名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全体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四、备齐应急物资,抓好演练宣传

(一)认真储备各类应急物资。每年对各社区应急储备物资进行一次清点检验,对失效破损的物资及时更新补充,编制“应急物资”台账。

(二)抓好演练宣传。办事处安监办公室每年在各社区举办实地灭火演练、消防逃生演习。广泛通过各种方式,向街道民群众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局面。

五、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街道、社区财力有限,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街道社区目前尚无专业救援车辆和通讯车辆。二是应急装备种类不全,功能单一,操作不便,储备物资种类较少,不利于紧急救援及人员防护。例如,由于缺乏橡皮筏、破拆机械等专用设备,救生衣数量有限,在暴雨条件下转移水中被困车辆人员只能通过云梯爬行、绳拽人拉等方式,可能会延误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三是应急人员多为网格员,无编制、无补贴,未建立一套科学定量的考评机制,以及推荐表彰申报流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全办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内容合法、程序规范、政务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的与宣传。抓好预案的组织实施,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2、进一步加强应急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的各类工作机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骨干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对一些重点部位、重要行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急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应急能力范文篇9

【关键词】卫生应急救援能力;队伍建设;培训演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除直接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外,还会引发群体性的心理恐慌,甚至会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动荡不安[1]。因此,如何通过防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加强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呈现多元化、广泛化的态势,仅新发传染病数量在过去50年中就增长了4倍[2,3]。自2003年“非典”后,我国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工作,相继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突发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处置纳入法制化管理进程。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省份之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将对江苏及其周边省份乃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为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加强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客观分析江苏省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现状,找出其中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

1江苏省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现状

1.1信息建设。通过在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计生委)建立省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省疾控中心)内设立省级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利用国家卫生应急队的通讯指挥平台,借助卫星通信、数字集群、微波通信及视听传媒等技术,组网联通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处置中心和通讯指挥车等要素(图1),实现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指挥与处置的网络化和实时视频化,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决策提供包括现场音、视频等在内的第一手资料,极大提高了卫生应急救援的信息化水平及工作效率。1.2物资储备建设。江苏省通过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工作日常化和应急化结合,以远程应对为目标,注重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等的日常储备和管理,做到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管理到位,必要时直接与生产企业签订产供合同,以保证应急所需,减少储备盲目性,杜绝备而不用、资源浪费的现象;应急状态下则注意及时采购急缺设备物资,根据处置工作的进展和消耗情况主动补齐相关物资。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卫生应急队伍物资维护保养规定》等具体环节的规范性文件,规范了物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有急能应”。除了应急物资的储备,江苏省还特别注重卫生应急救援的机动能力建设,健全国家卫生应急队的作战平台(表1),确保卫生应急救援中工作与生活双无忧。1.3队伍建设。为拥有一支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平战结合型卫生应急队伍,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打得响、顶得住、过得硬,江苏省于2008年起组建了8大类21支省级卫生应急处置队伍。鉴于卫生应急形势任务的变化和人员变动,2011年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对原省级卫生应急处置队伍进行大幅调整,依托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医疗机构和部分市级、部属、军队医疗单位组建8类18支省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包括紧急医学救援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食品和饮用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群体性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心理援助队和健康教育卫生应急队等。在加强省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卫生应急队建设总体规划,依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血吸虫、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卫生机构,以中央与地方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和承建单位自筹资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成功组建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和国家中医应急救治医疗队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目前正在准备筹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4培训演练。培训演练是强化卫生应急队建设的另一关键。重视业务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操作的日常培训,不定期组织开展队伍的卫生应急处置实战演练,可锻炼队员实战应急处置技能,增强危机意识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处置水平[4]。江苏省通过制定《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手册》,以保证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工作长期有序开展;通过将国家队培训演练列入工作目标考核,采取每年集中培训演练的形式,达到了增强团队意识、强化体能训练、锻炼应急技能的目的,还养成了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优良工作作风。从2011年应对日本核泄漏事件到2013年芦山地震应急,再到2015年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及2016年阜宁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后的卫生应急防疫,江苏省各卫生应急队伍视灾情为命令,始终牢记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做好做实疾病防控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已成长为不可替代的卫生应急救援力量。

2存在的问题

2.1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几年,以国家卫生应急队的建设为契机,江苏省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库房建设方面投入了许多经费,为卫生应急救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亟待提高。目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即均采用人工完成物资出入库信息等工作。随着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的日益增多,物资储备信息量不断增大,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病日渐显现,直接影响应急救援物资准备时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不断追求工作高效性的实际需要。2.2卫生应急队队员储备不足。无论是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成员,还是国家卫生应急队成员,均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其日常本职工作已是任务繁重,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派队参与应急救援时,队员抽调再组队会经常出现短缺或临时换人的现象。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应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出需要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储备、动态储备、确保急需、突出重点”的储备原则,引进物资超市化管理模式,建立物资现代化管理系统和物资出入库自动识别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管控庞大的物资信息,实时掌握了解库房物资储备的消耗情况,极大提高物资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应急储备物资的及时动态更新和补充[5,6]。3.2完善卫生应急队队员储备。应继续完善卫生应急队队员的遴选制度,在队员选拔上严格遵循年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等要求,同时制订后备队员相关制度,增加后备队员资料库。在接到应急救援任务时,结合队员的实际工作安排,及时调整队员名单,组队开展救援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应急备战思想教育,以增强队员应急意识;制定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队员参与应急救援的工作热情等。3.3健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应急救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常常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同作战。因此江苏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与农业、林业、公安、安全监管、消防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他省份的应急救援联动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联动职责,确保人员集结和装备调配的信息共享,提高应急救援联合处置效率,如苏皖鲁豫四省于2016-08在徐州市签订了应急合作协议,为提高四省联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急能力范文篇10

一、活动目标

按照《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和各类卫生应急人员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全员参与积极性,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工作能力为目标,以卫生应急相关岗位技能培训和演练为依托,通过扎实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进一步增强预防为主、依法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理念,全面提升我县卫生系统整体卫生应急能力。

二、活动范围

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

三、活动内容

以理论、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为重点,紧紧围绕卫生应急管理、监测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现场紧急医学救援等核心能力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一)卫生应急理论、技能培训

1.开展全县卫生系统应急相关人员全员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县级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形式进行,分类培训由县直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等专业机构结合相关业务培训一并组织实施,师资培训分别不少于1次;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不少于1次。

2.专项培训。各类卫生应急队伍不少于1次。

3.各医疗卫生机构在本单位内部要结合所承担的任务特点,加强相应的卫生应急培训。

(二)卫生应急知识测试与竞赛

县卫生局将省卫生厅统一的《卫生应急知识竞赛题库》下发各医疗卫生单位(请登录县卫生局网站“公告、公示”栏目下载),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县卫生局将于7月中旬组织集中培训,根据情况开展卫生应急知识测试(竞赛)。

县卫生局将组建一支4人参赛队,人员构成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1人、疾控人员2人和医疗人员1人,参加全市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三)卫生应急演练

1.桌面演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至少开展1次。

2.实战演练。县级不少于1次。

3.应急队伍拉练。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点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要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分析点评。

5.医疗机构应急救治能力演练。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我县拟于7月中旬举办一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演练(内容另定),届时将组织有关单位人员现场观摩演练。

四、时间安排

2012年10月底前各单位完成人员培训演练和大比武任务,并于2012年11月10日前报送活动总结。

五、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