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十篇

时间:2023-03-30 00:41:22

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篇1

“Physicist”这个词,翻译成“物理学家”并不是特别恰当,中文一说“家”就太庄重,这就好比“练武术的”跟“武术家”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样。我认为最好的译法应该是“干物理的”,不过我的确更喜欢“物理学家”这个称呼。所以实际上我是个干物理的,并且干得很一般,是个普通物理学家。

不搞科研的人往往不知道物理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上高中的时候流行一套《第一推动》丛书,我看了这套书之后认为物理学是最好的工作,是为了理解宇宙、为了人类至高无上的好奇心而工作,所以就决心学物理。

一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肉麻的话是正确的。物理学是伟大的,因为它追求的是统一理论,物理学也是有趣的,因为有量子力学。外人谈物理学家,甚至很多物理系的研究生谈物理学家,常常是这种抒情的文艺腔。但抒情描写并不是“物理学家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

真实的物理学家只关心未知的物理。他们的工作不是学物理,而是“发现”新物理。喜欢看物理科普的是“物理粉丝”,喜欢看物理书的是“物理系学生”,物理学家只爱看论文。他看论文不是为了欣赏别人的论文,而是为了看看自己能否从中得到什么灵感,好做出自己的工作。

物理这个行业干的事情很像当初欧洲探险者四处航海追求首先发现某个新大陆,“谁先发现的”比什么都重要。物理行业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正如一个沐雨栉风的探险者不仅仅是为了旅游观光一样,一个物理学家起早贪黑地搞科研,绝不仅仅是因为“好奇”,更是为了“先”发现。

真实的物理学家一向都是吵来吵去的。最有意思的是,你在物理学术会议上做报告时,别人提问题很少是因为对你的工作好奇,而是质疑你的学说,或是提醒你没有提到他的相关工作。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你的对手一定会提问。有人说两个物理学家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吵得面红耳赤比较小人,但面红耳赤才是真正的物理学家。写在课本上的、在课堂上教的东西其实应该叫“物理知识”,真正的物理学充满变数,是物理学家的战场。

对我搞科研的勤奋程度刺激最大的“非物理因素”可能是各种会议。第一次参加物理会议的研究生,可能觉得跟自己课题相近的东西最有意思。而对一个物理学家来说,学术会议简直跟比武大会差不多。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工作都没什么价值,有的老头子一张图讲了好几年,你甚至会发现有些人的研究结果根本就是错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很多人的确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工作。

对一个真实的物理学家来说,开会最有价值的发现可能莫过于别的组正在做一个你也在做的东西。比赛开始了!谁先做出来就是谁的!我曾经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很刺激。有一次是我本来想做,但看到别人已经做了,只好放弃。另一次是我做得差不多了,突然看到别人也在做,便赶紧完成文章突击发表。

物理学家篇2

这段话是对教科书的要求,更是对物理教育(也包括其他自然科学教育)的要求。

反观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就会发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学科教学已经演变为“做题教学”,理科教学如此,文科教学也如此。教师学生眼中只有公式、定理、原理,只有题型、考法、模式,没有科学家本人的精神、意志、品格,没有科学发现的曲折生动的过程。

教育,首要的任务不是“传经”,而是“育人”,所有学科莫不如此。而育人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物理学家们以其丰硕的理论成果筑起了物理学的大厦,同时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作为不朽的精神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正像爱因斯坦指出的那样:“现在这代人往往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鉴于此,把理科教育看做一种文化传承,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科学史的内容,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品格影响学生,是个大话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如何利用科学家的品格精神影响学生成人,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如何选择渗透的教育内容

物理学家们优秀的精神和品格表现在许多方面。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教材编排意图,可重点从以下几角度入手。

1.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即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物理学家们以其丰硕的科学成就奉献于社会,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他们的人生是有着非凡的价值的,但是他们前行的过程中充满艰难曲折。一旦成功,他们并未向社会索取什么。居里夫人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获得七万法郎的诺贝尔奖金后,她甚至都没想到为自己买一顶新帽子,而是把钱赠给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贫困学生。她自己穿着一件朴素的黑衣服,每天工作十五小时直到去世为止。最后,居里夫人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了白血病,但是,她开拓的放射性医学却拯救了千百万癌症病人的生命。她那高尚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不少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严重,已经影响到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用物理学家们这种高尚的人生目的和处世准则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

2.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是真理战胜谬误、科学征服愚昧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学家们以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伽利略为了宣传“日心说”和系统地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受到教会的残酷迫害,但却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富兰克林为了证明“天电”与摩擦起电、静电放电的关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天放风筝把“天电”引下来;爱因斯坦在德国反犹太右翼分子的攻击下,仍坚持科学研究,矢志不渝,创立了“相对论”这一伟大的学说。这种精神无疑会激励处于顺境中的青年学生们去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确立崇高的志向,实现自身的抱负。把学物理从解题、背记公式的层次上升到追求真理的高度。

3.科学家立志成才的人生理想

物理学家们成长的经历是不同的,有的天资聪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科学氛围的熏陶,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有的却出自寒门,青少年时也未必聪慧,但他们却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者的经历对于来自农村、家境贫寒、从小没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更有启迪作用。

牛顿出世前,其父已离开人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为了生活,十几岁就在庄园里干活,但他却对学习很着迷,放羊时躲在灌木丛中看书而使羊群不知去向。这种学习精神为牛顿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焦耳自小体弱不能上学,却利用跟父亲学习酿酒的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终于成为自学成才的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九岁时父亲去世,不得不去文具店当学徒,在书店当图书装订工时却为他提供了难得的读书机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贫穷都没能阻挡他向科学进军的脚步。爱迪生小时候曾被老师骂为“糊涂蛋”,母亲只好领他回家自学,后来却成为取得一千多项专利的大发明家。这些事例都是理想教育的范例。

现在的学生将来不一定都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但像他们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百折不挠却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选择。“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这是教师必须通过课程教给学生的道理。

4.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菲涅耳在泊松兴高采烈地宣称驳倒了光的波动理论后,与阿喇戈合作潜心研究,终于以精彩的实验证实了“泊松亮斑”的存在,从而证明了光的波动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寻找用离子轰击氢原子核试验中产生的新粒子,布拉凯特拍摄了两万多张云雾照片,从40多万条离子经过的照片中发现有8条产生了分叉,导致了质子的发现。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每一项新的发现都离不开物理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都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心血。正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科学家高尚的爱国情感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许多物理学家都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感。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她发现的两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Po)和镭(Ra),表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高品德。丁肇中教授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坚持用汉语演讲,从而结束了长期在授奖大厅没有汉语发言的历史,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精神!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广大同学,唤起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热情。

二、实施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品格教育学生,是一种深层次的、建立在学科教学基础上的德育。要收到实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

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品格教育学生,就要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和事迹,这就不可避免地向学生做一些介绍和讲述,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物理课程教学大讲特讲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创造过程,而是要结合教材编排体例,相机渗透,借题发挥,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注意途径的多样化

除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外,普通高中还可以专门开设《物理学发展简史》选修课,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体会物理学家们对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热爱科学、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品格。也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讲座,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某些章节的内容,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述物理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总之,渗透的途径应是多样化的。

物理学家篇3

这部在11月12日上映的电影在2012年真正开始运作,那时诺兰拍完了3部《蝙蝠侠》,《盗梦空间》也为他收获了不少奖项和粉丝。他和弟弟乔纳森・诺兰合作写剧本一直颇有默契。但这部电影,他需要更看重另一个人的意见。

这个人就是物理学家Kip Thorne。尽管在《星际》的演职员表上,他的角色被列为“联合制片人”,实际上他参与了整个剧本的创作和改编。

“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乔纳森・诺兰讨论剧本,彼此交换意见,然后创造出好的想法,这很有趣。”Kip Thorn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星际》是一部以太空探险为主题的科幻电影,Matthew McConaughey饰演的男主角Cooper为了拯救处于危机中的地球和家人,前往外太空寻找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宇宙飞船如何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主角们又如何在黑洞周围寻找生机?太空星系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而台词中偶尔出现的物理学名词可能让人一头雾水―这些都是Thorne五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科学为这部电影提供了背景,故事围绕科学家展开,天体物理就是电影的演出地。”Thorne说。这也决定了他才是这部电影背后最重要的角色。

25岁拿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30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今年74岁的Thorne是个喜欢在美国PBS电视网和英国BBC演讲节目上大谈时间旅行的学者。《星际》并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好莱坞。

1985年,科幻作家Carl Sagan把他的科幻小说《接触》的草稿拿给Thorne看。经过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建议,小说中供女主角穿越时空的“黑洞”改成了“虫洞”。“虫洞是宇宙中相距遥远的两点间的一条假想捷径,”Thorne在他的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中回忆那次合作经历,“但后来改编的电影并没有完整呈现虫洞的外观。”

30年之后,《星际》做到了。虫洞是影片中太空旅行的起点,主角们通过虫洞可以快速到达另一个星系。“在此之前,任何好莱坞影片都未准确呈现过虫洞或黑洞,这是第一部准确描述虫洞和黑洞的好莱坞电影,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公式。”在《星际》上映前的一部预告片中,Thorne这样描述。这部预告片讲述了摄制组如何基于科学去表现宇宙现象,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将近20万次。

科幻电影一直是好莱坞的宠儿,从剧本创作、选择导演和制片人,到特效制作、市场营销,好莱坞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完整性保证了这种类型影片的稳定和高质量产出,依靠激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来赢得注意力。随着技术进步,很多影片越发重视特效和虚拟场面,甚至逐渐脱离科学依据。“它们和现实是相分离的,存在很多违背科学的地方。”Thorne表示。

因此当2006年制片人Lynda Obst找到他,希望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太空旅行的故事,他立刻答应了。Lynda Obst也是将《接触》搬上电影银幕的人。当时她请来斯皮尔伯格做导演、乔纳森・诺兰做编剧,计划以Thorne在星际穿越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拍摄一部太空电影,制作方则是派拉蒙影业。

2009年,斯皮尔伯格离开派拉蒙,随即放弃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2012年,诺兰接手拍摄《星际》,这个擅长复杂叙事的导演,同样愿意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讲述更奇妙的故事。

“我弟弟为写剧本花了很多时间,而我后来改编的时候,最困难的就是既要在科学上说得通,又要让观众觉得生动有趣。”诺兰说。

这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导演,接手这部他弟弟写了4年的剧本之后,开始大幅修改,几乎是在重写故事。但涉及到天体理论的部分,则会耐心和Thorne进行讨论。

“导演一开始就打算拍部伟大的电影,他相信基于真实科学会比基于幻想更有趣。”Thorne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剧本完成之后,这位从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系退休的教授还要参与影片特效的制作―更准确地从视觉上呈现黑洞和虫洞。在物理学上,虫洞只是个假说,而黑洞则是肉眼所不可见的。

诺兰请了Double Negative的团队来协助Thorne设计虫洞和黑洞的外观,这个团队此前曾负责《盗梦空间》的特效制作,并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我们那些把虫洞等宇宙现象视觉化的图像,都是根据Thorne的计算描绘而出的,”视觉特效总监Paul Franklin在Discovery探索频道11月6日播出的节目《星际穿越的科学》中讲述了与Thorne合作制作特效的故事,“普遍的认知是虫洞就是个陷下去的洞,但和Kip Thorne第一次聊才知道,这完全是错的。”

有趣的是,Thorne在这个向公众传播的过程中所做的事情,和他在大学里的工作几乎没什么区别。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在纸上不断演算各种方程式。“我的工作就是算出光线接近黑洞或虫洞的时候,会怎样运动、如何改变形状。”Thorne完成计算后,再交给绘图团队在计算机上完成模型制作。

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虫洞是一个透明球体,“就像一个吊在半空中的水晶球。”Franklin说。

Double Negative成立于1998年,是欧洲最大的视觉特效工作室,目前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今年6月和创意服务公司Prime Focus World合并,加强了在特效领域的实力。根据《连线》报道,这家公司为《星际》专门组建了30个人的团队,数千台计算机花费了一整年的工作时间,首席科学家Oliver James也参与了和Thorne的讨论。

让Thorne惊奇的是,团队中很多人都了解物理学。片中有一幕,是宇航员Mann博士私自开着Ranger飞船强行要和母舰Endurance对接,最终导致爆炸,这是一场太空中发生的爆炸,因为没有氧气,所以火焰很快就熄灭了,也没有太多烟雾。“这才完全符合科学,如果是其他电影肯定会弄错。”Thorne表现得颇为兴奋。

对于影片中的科学原理是否能被普通观众理解,Thorne表示,大部分人只要好好欣赏电影就可以了。“这像诺兰的一个秘密,有些零碎线索,你不理解没关系,但如果是懂物理学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普通观众注意不到的部分。”事实上,Thorne很乐于向大众传播天体物理学知识,以及他多年来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物理学中的发现。

这样的“秘密”,正通过网络和媒体进行传播,以填平中间的信息不对称。

影片上映后不久,一些科学家和科幻爱好者便围绕片中的科学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在问答社区知乎和上,“《星际穿越》有哪些科学错误”的问题很快被提出,物理学博士在答案里用各种公式来论证影片中太空场景的合理性,特效从业者在分析图像的精准度;《时代》周刊也发表了影评《星际穿越在科学上的对与错》,尽管同时也有大幅封面报道称这部影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刷新好莱坞太空漫游史”。

天文学家Phil Plait在其知名天文博客“糟糕天文学”中质疑了影片中的错误,Thorne看到后,立刻给Plait发了一封邮件,附上他11月8日刚出版的新书《星际穿越的科学》的购买链接。随后,Plait发博文承认了自己此前质疑的错误。

“网上的那些讨论,都是没读过我的书,只看电影,电影里能给出的信息太少了,就会造成误解。”通过参与这部影片的制作,Thorne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新书《星际穿越的科学》。

科学理论和视觉特效作为电影组成的一部分,最终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反响。截至11月13日,《星际》取得了全球1.48亿美元的票房,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北美以外的市场,中国仅上映两天就为之贡献了6000万人民币(约合980万美元)票房。

“美得令人窒息。”曾巧妮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喜欢诺兰而开始关注这部电影,所以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星际》IMAX版本,她被影片中虫洞和宇宙星系的画面所震撼。“我非常喜欢黑洞的设计,很真实又有美感,”曾巧妮说,“有些物理名词听着挺吓人,但不影响剧情理解,反而会吸引我再去看第二遍。”

诺兰的每部电影,曾巧妮都会看两次以上。“烧脑”是诺兰影迷津津乐道的作品元素之一,多线叙事结构和悬疑解谜思路,令很多人会反复考究其作品,也是诺兰电影总有票房保证的原因之一。

《星际》的制作预算为1.65亿美元。“我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我们这几年做的研究。”诺兰说。

物理学家篇4

一、教育的内容

物理学家们优秀的精神和品格表现在许多方面。根据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应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物理学家们以其丰硕的科学成就奉献于社会,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他们的人生是有着非凡的价值的,但是他们并不向社会索取什么。居里夫人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获得七万法朗的诺贝尔奖金后,她甚至都没有想到为自己买一顶新帽子,而是把钱送给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贫困学生。居里夫人每天工作十五小时,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上了白血病,但是,她所开拓的放射性医学却拯救了千百万癌症病人的生命。她那高尚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用物理学家幻这种高尚的人生目的和处世准则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

2.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教育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是真理战胜谬误,科学征服愚昧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学家们以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伽利略为了宣传日心说和系统地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而受到教会的残酷迫害,但却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在德国反犹右翼分子的攻击下,仍坚持科学研究,创立了相对论这一伟大的科学成就。物理学家们的这种精神无疑会激励处于顺境中的青年学生们去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确立崇高的志向,实现自己的抱负。

3.立志成才的人生理想教育

物理学家们成长的经历是不同的,有的天资聪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科学氛围的熏陶,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有的却出自寒门,青少年时也未必都很聪明,但他们却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者的经历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有教育作用。牛顿出世前,其父已离开人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为了生活,十几岁就在庄园里干活,但他却对学习着了迷,放羊时躲在灌木丛中看书而使羊群不知去向。这种学习精神为牛顿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

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菲涅耳在泊松兴高采烈地宜称驳倒了光的波动理论后,与阿喇戈合作潜心研究,终于以精采的实验证实了“泊松亮斑”的存在,从而证明了光的波动理论的无可置疑的正确性。这些事实说明,每一项新的发现都离不开物理学家们严谨求实的态度,都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心血。正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高尚的爱国情感教育

许多物理学家都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感。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她发现的两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Po)和镭(na),这表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高品德,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同学,唤起他们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热情。

物理学家们这些经历,在使学生由衷敬佩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亲切,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现在的学生将来不一定都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那样科学家,但像他们那样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却是每个学生都是能做到的选择。“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这是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的道理。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品格教育学生,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收到实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与物理知识教学有机结合

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品格教育学生,就要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和事迹,这就不可避免地向学生做一些介绍和讲述,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开物理知识的教学大讲特讲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创造过程,而是要结合知识教学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途径的多样化

除在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外,还可以专门开设《物理学发展简史》选修课,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家们对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热爱科学、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品格。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开设“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讲座,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某些章节的内容,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述物理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物理学家篇5

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1858年4月23日,普朗克生于德国基尔,在那里度过了他童年最初的几年时光,1867年他全家搬去了慕尼黑,普朗克就读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学,17岁时完成了中学的学业。

1874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开始了他的物理学学业,他整个科学事业中仅有的几次实验是在该校物理学教授约利手下完成的,普朗克研究了氢气在加热后的铂中的扩散,但是很快就把研究转向了理论物理学,

1877年至1878年,普朗克转学到柏林大学,在著名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基尔霍夫以及数学家魏尔施特拉斯手下学习,普朗克主要从克劳修斯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热力学奠基人的重要影响,热学理论变成了普朗克的工作领域,1879年普朗克通过了博士论文,在论文中论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880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担任物理讲师,继续他在热理论领域的工作,提出了热动力学公式,却没有发觉这一公式在此前已由吉布斯提出过,克劳修斯所提出的“熵”的概念在普朗克的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

1885年普朗克被基尔大学聘为理论物理特约教授,普朗克继续他对熵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解决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在基尔这段时间,普朗克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假说的深入研究。

1897年,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授奖给普朗克的专著《能量守恒原理》,1889年4月,普朗克前往柏林大学,接手基尔霍夫的工作,1892年接手教职,1894年,普朗克被选为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

和其他几位科学家一样,普朗克对黑体辐射问题很感兴趣,黑体辐射是描述给绝对黑体加热来做电磁辐射的术语(绝对黑体是不反射任何光而完全吸收所遇见光的物体),实验物理学家们甚至在普朗克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就对这样的物体辐射做过认真的测量,普朗克取得的第一项成就是提出了一个用来正确描绘黑体辐射的相当复杂的代数公式,这个代数式完美地概述了实验数据,在今天理论物理学上仍常常使用。

但是却有一个问题:公认的物理学定律预示存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式,普朗克对这个问题沉思默想,终于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学说:只有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计算的结果才能和实验结果相符,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为此,普朗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常数――普朗克常数,以调和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每一份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辐射能量的频率。

普朗克常数在物理理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物理常数之一,它出现在原子结构学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辐射学说和许多科学公式中,普朗克最初计算出来的常数数值与今天使用的仅仅相差百分之二。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作了《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公布了他的上述研究成果,这一天成了量子论的诞生日,基于普朗克常数的假设,他推导出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量子力学的序幕。

普朗克假说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此若不是他以顽固保守的物理学家而著称,他的假说无疑会被当作一种荒诞的思想而弃之一边,虽然这一假说听起来很离奇,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却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当初大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都认为这一假说不过是适应面很窄的一个数学假设,但是几年以后表明普朗克的概念还能应用于除黑体辐射以外的许多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1905年爱因斯坦用这一概念解释光电效应,1913年玻尔在他的原子结构学说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

普朗克因发现能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发展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展,其重要性可以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媲美,一般认为普朗克是量子力学之父,虽然他对此理论后来的发展没有起什么作用,但是他所做的起始突破非常重要,使人们在思想上摆脱了先前的错误概念,因此他的继承人才能创立出今天这样完美的学说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1947年10月4日,普朗克逝世,终年89岁.他的墓在哥廷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墓志铭只有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能量子假说的肯定。

费曼――量子电动力学的卓越贡献者

费曼,美国物理学家,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小镇法洛克卫,他的父亲特别注意启发孩子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中学时代的费曼就特别喜欢数学和科学,自学了微积分和不少的科学知识,在读法洛克卫高中的最后一年,费曼获得了纽约大学数学锦标赛的冠军,他的得分与那些名次接近的竞争者差异颇大,此事震惊裁判。

1939年费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研究生,成为物理学家惠勒的学生,其数学和物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获得满分,1942年6月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3年费曼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这是一项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曼哈顿计划是费曼研究生涯的起点,在洛斯阿拉莫斯,费曼负责领导一个理论小组,在整个理论部成了解决麻烦问题的能手,被称为“万能博士”。曼哈顿计划科学方面的领导者奥本海默称赞费曼是“那里最卓越的年轻物理学家”,同事维格纳也说:“他是第二个狄拉克,是当今独一无二的佼佼者。”

费曼1945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由于亲自参与了释放毁灭性的核能量,又看到挚爱的妻子去世,费曼陷人了深深的忧郁,这种情形持续了差不多两年,康奈尔大学给费曼提供了一个避风港,让他集中精力从事教学,而不要求他拿出研究成果。最终,费曼用一种完全是费曼式的方法――寻找用来描述抛起的盘子转动和摆动之间的关系的公式,打破了忧郁的恶性循环。

19世纪40年代,费曼不受已有的薛定谔的波函数和海森堡的矩阵这两种方法的限制,独立地提出用跃迁振幅的空间一时间描述来处理几率问题,发展了用路径积分表达量子振幅的方法,并于1948年提出量子电动力学新的理论形式、计算方法和重正化方法,提出了第三种建立量子力学的方式,费曼提出的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1951年费曼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此后他的全部时间都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度过的,在那里他进行了最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费曼因其幽默生动、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1963年,加州理工学院把他的一系列讲座收集在一起,出版了《费曼物理学讲义》,这本书马上成了经典著作,成了全世界的热销书,这本书本来是面向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的,可是最能认识到这本书价值的却是物理教师,他们从中找到了自己讲座的灵感。所以,费曼被称作“老师的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与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费曼还建立了解决液态氦超流体现象的数学理论。之后,他和盖尔曼在弱相互作用领域,比如β衰变方面,做了一些奠基性工作,1968年,费曼通过提出高能质子碰撞过程的“部分子”模型,在夸克理论的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普通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费曼撰写了《物理定律的特征》和《量子电动力学:光和物质的奇特理论》等,同时还发表了许多高深的专业论文和著作,这些论文和著作已成为研究者和学生的经典文献和教科书。

费曼是物理学里罕见的通才,众所周知自然界共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作用、弱作用和强作用,很少有人对四种相互作用都有深刻研究并作出重大贡献,而费曼是例外:在20世纪40年代是QED(电磁作用),50年代是液氦超流性、A-V理论(弱作用)以及引力的理解,60年代至70年代是分子理论(强作用),其中的每一项都足以获得诺贝尔奖,费曼的学术研究生涯很长,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在40岁以后对基础物理学就没有什么重大贡献了,而费曼在60岁时,仍然处在粒子物理新进展的核心。

费曼还是一位富有建设性的公众人物,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一分钟后爆炸,七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费曼参加了调查事故原因的总统委员会。为了证明是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造成密封用的橡胶O形圈失去弹性导致燃料泄漏引起事故,费曼在国会对着公众媒体的摄像机,用一杯冰水和橡胶圈做了著名的“O形圈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引起爆炸的原因,并且猛烈地抨击了官僚做派和对真相有意无意的掩饰。

费曼最可敬的品质之一,是他对于自然的奇迹无休止的好奇心和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他喜欢观察最普通的自然现象,并找出其中的道理,费曼常说,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解释简单的东西,他就懂得了解释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理解了科学本身。

物理学家篇6

派斯,1918年出生于荷兰,属于传统犹太人。派斯的中小学教育始于阿姆斯特丹。随后,凭借着自身优异的学习成绩,他非常顺利地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和深造。1938年派斯顺利毕业,并获取了两个学位,一是物理学,二是数学。但派斯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来到乌得勒支大学,进行个人学术的进一步深造,追随导师乌伦贝克。后来乌伦贝克定居美国,因此派斯的硕士毕业论文,由罗森菲尔德进行有效指导并完成。最终派斯在1940年硕士顺利毕业,取得了相应的硕士学位。然而在当时,德国已经发动世界大战,并逐渐占领荷兰。第二年,德国宣布,7月14日之后,整个荷兰的任何一所大学,严格禁止犹太人考取博士。这件事无疑影响了派斯,他努力赶写博士论文,限期真正到来之前,他最终顺利完成论文答辩。

纵观派斯的整个求学生涯,真是十分不易。然而,派斯随后将要面对的处境更加危险和艰难。当时,纳粹分子对犹太人进行压迫,这也使当地诸多物理学家,为免于遭受迫害而选择逃避,离开了培养自己的大陆。但是派斯不同,他没有离开故土荷兰。也正因为如此,战争爆发后,派斯提心吊胆,整天需要东躲西藏。访问他的当地物理学家也越来越少,除了克拉默斯,派斯较为重要的朋友。克拉默斯访问时,一般都带科学文献,两个人进行物理学知识的相关探讨。克拉默斯本来在莱顿大学承担教授职务,但后来,犹太人解雇现象较为严重,教授对德国人的残暴行为进行了抗议,德国占领大学之后,勒令当局关闭了学校。这对派斯的日常研究,即量子电动力学,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每当回首往事,派斯都感到非常不堪。荷兰当地犹太人,包括派斯的妹妹,普遍开始被抓,然后进入死亡集中营,遭到德国人残酷的杀害。而派斯自己,幸运的是能够免于这场灾难。灾难具体情况,详见其自传体著作《欧美记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6年,派斯到达哥本哈根。在那里,派斯会见了波尔,与其一家人相处融洽。与此同时,他与波尔展开了知识方面的沟通,彼此交流十分惬意。在波尔的大力推荐下,1946年秋,派斯前往美国进行访问和调查,访问的具体地点为普林斯顿,当地的一家高等研究所,但是在当时,这个研究所成立时间不长,物理学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取得杰出成果。不过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鉴于自身多年的经验,告诫派斯,研究过程中,如果一味闭门造车,是绝对行不通的,需要广泛涉猎。派斯听取了同行的建议,决定不再回欧洲,留下来潜心研究物理学。

派斯刚刚来到美国的时候,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理论物理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47年,设尔特岛会议顺利召开,派斯有幸受邀参加。在这次会议上,施温格做出了科学量子力界的报告,报告非常详细。与此同时,“费曼图”这一理念得以提出。

派斯深深明白,量子电动力学领域,今后势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似乎已经和自己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了。尽管这方面的雄心有一定的挫败,但是派斯并没有被真正击败,而是转向宇宙线的相关领域。派斯变得更加努力,在加强探索的同时秉承更加积极的态度,针对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基于此,派斯得以明确自身的方向,并着眼于基本粒子,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

派斯经过大量研究,逐渐提出了协同产生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这在日后得到了有效证明和确立。后来,新量子数即奇异数,诞生并发展,关于这方面,派斯曾经与盖尔曼展开过合作,但是实验研究最终失败。

派斯仍然不放弃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K介子混合理念。基于物理学本质来说,量子力学得到了充分诠释,态叠加原理也得到了完善。但是很多物理学家不禁产生了疑问,粒子混合究竟能否符合实际?然而,我们如果站在量子力学角度进行分析,透过基本粒子的本质,会发现观察量具有自带属性的特点,本身存在相应特征和形态。在态叠加原理的应用过程中,守恒电子数一旦满足这一相同条件,粒子混合就能实现。经过派斯等人的共同努力,K介子系统问题得到了充分解决。在这之后,粒子混合不断涌现。不久,科学界又提出了量子排这一概念。通过量子排方面的科学研究,粒子物理学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并对其形成一定反哺。基于此,量子力学概念得到普及和推广。量子排现象之所以提出较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不敢对其进行大胆想象。

派斯在其他领域同样做出过一定贡献,比如G宇宙领域。然而,在70年代末,派斯逐渐转向物理学史,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朝着作家的方向发展,并在这方面进展顺利,例如爱因斯坦传记得到了广泛好评,波尔传记也同样大获成功,中文出版量相当可观。还有关于基本粒子方面的科学史巨著《基本粒子的物理学史》的中译本也问世。派斯造诣十分高深,熟知理论物理,对物理学史的叙述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洞察。除此之外,派斯语言能力超强,除了母语荷兰语外,他还熟悉地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丹麦语,这为他的科学史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派斯的物理学著作,内容更加凸显真实性,如对科学界出现的错误等都进行了如实体现。特别是曾经承受的挫折、物理学走过的弯路,以及物理学家在长期探索过程中经历的迷惘、物理学家个人存在哪些不足等,他都较为直率地指出。

比方说,在爱因斯坦传中,派斯对爱因斯坦的不成熟之处以及其研究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都进行了毫不客气的说明。再比如,书中指出,马赫原理虽然没有对物理学理论起过推动作用,但它仍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虽然派斯对波尔十分尊重和爱戴,但在波尔传记中对其并未有讳言。比方说,在量子力学领域波尔失误不少,尤其是波尔还曾否定已经被广泛认可的能量守恒定律,对此派斯在书中也如实进行了记录。除此之外,他还指出了哥本哈根阵营中泡利、狄克拉等人对波尔的不满之词。

物理学家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式;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对物理大多存在为难情绪,所以我认为学生要学好物理,必须了解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然后才能确定物理学习的原则。翻开初中物理课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学习物理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物理规律,而对物理教师来讲,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有效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

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

2、是否注重个别差异

3、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

4、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二)发展性

1、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

2、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

3、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

4、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二、有效教学的优缺点

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内涵上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

有效教学的优点:1、以学生角度看待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教材中的知识问题,以问题情境引入发现问题,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2、使学习意义明确,容易被学生接受。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缺点:有效教学强化了学习的意义,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能力。但是,也客观消弱了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度。学生技能掌握巩固应该引起重视。

对策:安排复习时有针对性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复习。

三、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方法

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更大。”

1、以多媒体技术带动实验教学

比如:作电学实验时,学生利用该软件针对自己的需求,创建和完成了每个实验过程,模拟电流运行情况,并且使用计算机进行实时计算,绘图功能,通过相关公式、数据进行计算。如,串并联电路设计,测量电压、电流、模拟电磁感应现象、电磁继电器对远程电路的控制等。利用影像摆脱了时间、空间和器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这些都能让学生尽快熟悉并且理解物理知识,而代替原来由老师的枯燥乏味的口述实验。

2、发挥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师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发散自己思维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如在学完《大气压》这节内容后提出这样一个探究实验设计问题:瓶中装了一半水,瓶塞上面插一根弯曲玻璃管,瓶塞不漏气,不许打开瓶塞。也不许用嘴向外吸,更不许将瓶子顷到,如何才能将瓶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引进到杯子里?让学生思考问题时避免单向性、单一性,充分培养这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法、因材施教针对教学法、实验与教学内容整合法等,只要学科教师探索揣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更加完善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

以上,仅是个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的一些设想和体会。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认知,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以分割的。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物理学家篇8

“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1871年7月30日,卢瑟福出生在美丽岛国新西兰的斯普林格洛夫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家人的生活简单甚至有些拮据。但有限度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制约卢瑟福的创造能力。受父亲的影响,卢瑟福从小便具有敢于动手的勇气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他经常拆解重组家里的各种小玩意儿并且通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卢瑟福第一次与科学亲密接触是在他的中学时代。他所就读的纳尔逊学院开设了自然科学的选修课,但在当时重文轻工的情况下,报名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卢瑟福。作为任课老师,李特约翰对只有一个学生这件事似乎并不介怀,并且毫无芥蒂地开始了对一个学生的授课。随着课程的深入,两个人由师生变为朋友,李特约翰成为卢瑟福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他让卢瑟福懂得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

在学校校长与老师的鼓励下,1890年,卢瑟福成功地通过了大学奖学金考试,进入新西兰大学的坎特伯雷学院继续深造物理学,成为当时颇有威望的物理学家比克顿教授的弟子。在实验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卢瑟福自主制作实验工具与机器,成功制作了“赫兹检波器”,用它来检测远距离的无线电波,并发出了“越过新西兰上空的第一份无线电报”。

上帝似乎格外垂青于这位才华出众的物理学才子,1895年,卢瑟福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发来的通知书,通知他已被录取为伦敦“国际博览会的奖学金生”。当时,他正在农场挖土豆,收到邮件后他便立刻扔掉挖土豆的锄头喊道:“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了!”

“是我制造了波浪”

“声音洪亮,总是精力充沛,并且看起来是个不太谦虚的人”,有人如此评价对卢瑟福的第一印象。的确,卢瑟福属于“性格极为外露”的人,总能给见过他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外露的性格,还有他为物理学界带来的一次次波浪。

1895年,进入著名的物理学圣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后,卢瑟福便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毅力以及充沛的精力。不论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他总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此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满意。即使屡换阵地,他都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浅尝辄止。在他被任命为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物理学教授时,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他会请求卡文迪许实验室飞跃大西洋寄来需要的实验用品。

在麦克吉尔大学任教时,经过反复研究,卢瑟福发现并提出“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是可变化、可分割的。原子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蕴藏着不可想象的巨大能量。”言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你太狂妄了,凭你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把前人的观点统统否定了吗?”科学前辈们愤然指责。但卢瑟福坚信科学真理是站得住脚的,并坚定地投入到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值得庆幸的是,卢瑟福挺过了科学界的这场考验。这位勇于担当科学弄潮儿的物理学家,用自己的放射性理论和新原子学说不断冲击着旧的物理世界。

“他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并总是处在科学研究的‘浪尖’上”,他的同事曾这样评价卢瑟福,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这一评价。卢瑟福也不惧舆论的冲击:“说的很对,为什么不这样?不管怎么说,是我制造了波浪,难道不是吗?”

“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

卢瑟福在放射性研究中所做的贡献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而最具有戏剧性的就是1908年他所获得的诺贝尔奖项了。获得此项殊荣,是由于他在1903年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即在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的半衰期,命名了α射线、β射线,从而对放射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发表获奖演说时,卢瑟福诙谐地说道,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过不同的变化,但最快的变化要算这一次了――他竟从物理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了化学家,“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虽然是玩笑,但也证明了科学的互通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理与化学的确密不可分。

1919年,由于恩师汤姆逊的推荐,卢瑟福回到了那个物理梦想开始的地方――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成为这座世界一流的物理实验室的第四任掌门人。也就是在这里,他创造了“桃李满天下”的神话,先后培育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他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玻尔,最终成为了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玻尔曾亲切地称卢瑟福为“我的第二个父亲”。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苏联原子能研究的鼻祖”卡皮查,评价卢瑟福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一位伟人,而一位伟大的导师则一定是伟人。”

物理学家篇9

【关键词】魏学仁;早期电化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12-06

引言

许多人认为魏学仁是我国早期优秀的物理学家,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位积极推行电化教育的教育家。1930年金陵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美森(J.C.Thomson)将柯达公司销售的教育电影带回当时的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向魏学仁院长请示,魏学仁当即进行放映,效果很好,随后魏学仁就积极推进教学电影在金陵大学理学院的教学及研究。魏学仁对教育电影理论有独特理解,并亲自翻译、拍摄了许多教育电影,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思想对当今的电化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一 魏学仁及其贡献

魏学仁博士(1899―1987),中国教育电影先驱,物理学家,电化教育家,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我国电化教育先驱孙明经先生的四位恩师之一。1899年出生于南京,就读于金陵大学物理系,后留学师从美国迈克尔逊和康普顿,回国后任金陵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魏学仁留美深造期间,潜心考察正在兴起的世界教育电影市场,和美国柯达公司创建的教育电影部建立联系,收集有关资料,尽力省下个人所得用以购买电影摄制器材,带回国来,无偿地献给母校。任金陵大学理学院院长后组建金陵大学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与当时教育部合作开办全国电影及电化教育训练班,1938年开设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电化教育人才。1944年与联合国影片新闻宣传处签订电影放映合同,由金陵大学巡回放映该处提供的以反法西斯为主要内容的影片,1950年任卡内基国际和平捐赠组织电化教育项目主任,在美国编著出版《幻灯片与电影的分类》一书。魏学仁在我国早期电化教育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为电化教育的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界的先驱。

二 建立金陵大学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将电化教育推广到社会

将柯达公司的教育影片在金陵大学成功放映后魏学仁敏锐地认识到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必将是加强科学教育极为有效的工具,决定予以推广。他与理学院各系教师合作,陆续引进多种教学影片,用于各课程的教学,并动员教师分头翻译制作汉语本,使这种教学电影得以在全国推广。1930年秋,即理学院成立后第二个学期,为了对外推广科学知识,加强自身学科建设以及联络和增进教职员、学生与外界社会的感情,理学院在院长魏学仁的提议下,相继成立了以发展电影教育为宗旨的推广委员会、发展委员会和交际委员会。其中推广委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尤为注重发展科学教育电影事业,并逐渐将其作为该委员会最为重要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科学教育电影放映逐步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并由单纯的引进和放映影片转为自行摄制教育电影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到1934年秋,推广委员会正式改组为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又称“教育电影委员会”),以“发展祖国科学教育事业,分担社会对电影教育之需求,推动电影教育之普及”为宗旨。在科学电影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各系课程都开始广泛使用教育电影来辅助课堂教学。

1935年起,金陵大学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及教育部等合作开始拍摄中国教育电影,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的社会服务量激增。教育电影最初由魏学仁与化学系潘澄侯教授两人用摄影机亲自拍摄并创作,后增聘金大毕业校友数人如物理系的孙明经等专门从事拍摄和制作,从此金陵大学不再完全依赖于柯达公司提供的教育电影,并为满足本校乃至国内各方面的实际需要,组成摄制小组,分赴各地,按编定的拍摄内容稿本自行拍摄和出品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电影。作为一所大学在国内自行拍摄教育电影,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首创。1936年9月,魏学仁为把有关教育电影和电化教育的工作更加推进一步,在理学院成立一个专门的单位“教育电影部”,至1943年底,教育电影部已摄制教育影片百余电影、复制影片千余部,放映工作也蓬勃发展起来,1944年仅在重庆、成都两地放映电影已达826场,观众总数达到80万人次。1947年4月改称影音部,任务进一步扩大到电影和播音等各方面,并且注重影音手段的联合运用,不但用于教育,也兼及公众报道、大众传播和影音技术企业的改进。这使影音部有了较大发展,在金陵大学校内已成为辅助各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外已成为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持力量,将教育电影大量普及到各地的工农和社会活动中,对教育、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1934年的科学电影教育委员会、到1936年的教育电影部、到1940年的电影部、再到1947年的影音部,在高等学府内创立专门的电影教育机构,金陵大学是全国的第一家也是1949年前唯一的一家,魏学仁的作用不可否认。

金陵大学科学电影教育委员会除了大力发展教学科研之外,也非常重视面向社会普及科学的工作。金陵大学科学电影教育委员会为了推动教育电影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电影教学的优点,邀请市内各中学教师到金陵大学观看教学电影,进而主动送教育影片到各学校放映,特别是沿南京附近四条铁路干线的中学,通过金陵大学老师的放映并讲解各中学收获很大,提高了各中学的学生素质,也为大学新生生源的理科教育水平打好了基础。至此,教育电影在我国国土上开始扎下了根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魏学仁率领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全体师生,为配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和其他政府部门开展的社会教育工作,把教育电影从学校推广到社会为国家和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发展壮大了金陵大学的教育电影事业,培养锻炼了大批的电影专门人才。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感到抗战救国应当首重教育,以唤起民众提高抗战觉悟。因此,发展电化教育特别是培养电化教育人才是当务之急,为了迅速造就大批从事电化教育的专门人才,魏学仁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申请备案建立电化教育专修科,经批准于1938年冬季正式开办电化教育专修科,分为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两组,开始是学年制后改为学分制,电化教育专修科的公共必修基本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光学、电磁学等计2分;技术课程有社会教育、无线电学、电机工程、内燃机学、汽车学、有声电影、机械画、金工、电码收发、放映实习及机械修理、收音机装遗及修理、影片观览等共计51学分。此外,电影组加修摄影学、剧本编审、电影摄影法等课程;播音组加修电信、高等无线电学、无线电机设计等课程。电化教育专修科先后开设过的课程有22门,此外,已列入开设计划的课程还有10门。1948年春公布的影音课程如下(课程名称后有十号者,表示有实习,括号内为学分):影音教育(3)、摄影初步(2)、教学影片(1)、静片摄制+(3)、影音音乐(3)、美术+(2)、放映技术(3)、摄影化学+(3)、影音稿本(2)、播音技术+(2)、动片摄制+(3)、实用无线电+(4)、录音概要+(2)、影音讨论会(2)。1947年4月电化教育专修科改称为“电影播音专修科”,简称影音科。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是我国较早的在大学里培养电影和播音人才的基地,是我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发端。

三 拍摄教育影片,培养后人

1934年,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魏学仁与金陵大学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委员、农学院教授和电影编制部主任潘澄侯、研究员孙明经等人,编创了《农人之春》电影文学剧本,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摄制成短故事片,这是我国第一部获国际电影比赛大奖的电影。1936年,魏学仁应邀参加中国日蚀观测队,赴日本北海道观测日全蚀,使用16毫米摄影机和柯达公司首创新产品――彩色胶片,在无摄影云台和测定仪器的情况下,通过自行思索的应急措施,即利用一张纸片折叠、划分移动角度的简便办法,使主体突出,始终处于画面中央,且色彩还原精确艳丽,做到了真实、无误地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日全蚀全过程彩色动片。这也是本次全日食观测活动全世界唯一一部彩,成为世界天文科学珍品,其全称为《民国二十五年之日全蚀》,曾荣获法国国际电影比赛优奖。当时全国教育电影影片有90%出自魏学仁领导的金陵大学理学院,由教育部安排在全国25个省市公开放映,到1943年这些16毫米的教育影片流通到英美等国者达百本之多。

魏学仁在聘用孙明经时,和他谈过一次话:“我和陈校长在美国留学期间,都亲眼看到了电影对科学研究、对教育的发展、对工业、农林业、商业的发展,乃至对国家的政治都发生着影响。因此,我们今天在中国讲科学救国,讲教育救国,电影这一利器不可不用。我和陈校长希望,中国过去没有专门的大学电影教师的时代,自你毕业时为止。”从中可以看到魏学仁的教育救国思想,将电影教学当作教育救国的利器,而且想培养中国自己的电化教育人才,因此对孙明经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也不断指点鼓励他。其后孙明经也不负所望,积极主持编辑《电影与播音》,并进行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情调查电影”拍摄,为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多次提到魏学仁是他的四位恩师之一。

魏学仁为人谦逊、随和,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理学院内,他对教师和教辅人员一视同仁,甚至拒绝大家称他为院长,一般只称魏先生,或者老魏。魏学仁身上体现出来的身体力行,平易近人,实为电影工作者的楷模。

四 教育思想

1 印刷出版、无线电、电影,是现代传播文化三大工具

将柯达公司的教育影片在金陵大学成功放映后魏学仁敏感地认识到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必将是加强科学教育极为有效的工具,决定予以推广,他在文章中指出“电影和播音是近代最有效力的教育工具……我们急需把它们大规模地纳入我们的教育制度”。如今这种媒体工具观点已经得到验证,足见其先见之明。魏学仁对传播媒介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其实从他在美国留学深造期间就已经产生,那时的美国柯达公司刚创建教育电影部,将教育电影推向全美国而且效果很好,魏学仁此时就收集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系。魏学仁在《中国之教育电影与教学电影》一文中提到,“印刷出版,无线电,电影,是现代传播文化三大工具。在今日的中国,因为文盲的百分率很高,以及各处方言歧异的缘故,这三种工具之中,尤以电影一项,在启发民智辅助国家进步的功用上,比较更有效力。”在这里,魏学仁提出了传播文化的三种媒介,“印刷出版”“无线电”“电影”,体现出了电影工具主义倾向,他这种“工具主义”倾向明显是受到他在美国时流行的电影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但他这种教育思想是有着现实的考虑的,在20世纪初的中国,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而电影直观、通俗易懂,“电影自发明以来,不过才有四十年的历史而已。但在今日,电影已经成为风行最广的娱乐了。”可见电影受民众欢迎程度之高,因而在普及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方面是最有效的,鉴于此,魏学仁才提出电影是普及教育科学最有利的工具,这也是对我国当时现实情况考虑后的正确选择。“电影之中,有一种不是专以娱乐为目的,而同时却含有教育启示的性质的,这称为教育电影。若更将教育电影在课室内应用,以辅助教学,则称为教学电影。”在当时研究电化教育的学者多对电影教育或教育电影做区分和定义,魏学仁首次提出了教学电影的定义,并将教育电影与教学电影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只有将教育电影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应用于课堂才是教学电影,他的这种教育电影教学电影的定义,属于当时典型广义-狭义教育电影定义中的狭义定义与当时的宗秉新、蒋社村划分的学校教育电影定义有相似之处。在当今的媒体教学时代,传播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不可估量,魏学仁在电影媒体刚出现的年代提出这样的观点,足见其先瞻性。

2 制作教育电影的原则

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教育电影出品很少,处于“不敷供给”的状态,所以国外制片机构的影片大量输入我国,甚至有些是“人民接受到欧美银幕上的意识,几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活,关系之大,不堪言喻”,但外国的教育影片并不完全适合国内情况,教育类的影片在实际播放时也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魏学仁在《中国之教育电影与教学电影》中提到:“至于映放教育电影的困难以及所映各片的意见很多,现择录几条如下:(1)关于经费的①设备费太大②维持费过高,尤其是映放机灯泡容易烧坏③影片租费过高(2)关于影片的①有兴趣的影片过少。有教育价值的多半枯燥无味,滑稽短片又缺少教育价值。②外片不合国情之处太多,国产影片成分庞杂。③字幕太多的,不适于民众教育之用。(3)其他困难(1)放映场中不易维持秩序。(2)交通不便之处,难于推行。(3)缺少电力之处,不能映放关于自制教育电影”。“各处基于一致的有下列希望:(1)采取故事化,通俗化,富有趣味的剧本。(2)适合我国国情,吻合观众程度。(3)多摄国内风景。”魏学仁提出的这些原则都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来制定的,当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电影采用故事化和通俗化的制作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便于接受。

3 “教学、研究、推广”的办学方针

魏学仁提出的“教学、研究、推广”的办学方针完整的体现了他的治学理念。在主持整个理学院的教学过程中,他始终要求教师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尤其是在新学科建设的时候更要边研究边教学。魏学仁的这种教学思想和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强调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他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走的更远,提出了将研究成果推广的方针,推广对象不仅是理学院和金陵大学,还有当时南京的中学甚至是整个社会,体现出了教育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大教育原则,如今这已成为了高等院校的办学原则。当时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专修科是我国高等学府第一个培养电化教育人才的系科,所以其教学科研各个方面都是开创性的。魏学仁组织师资力量一起研究如何进行电化教育的教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摄影化学、放映实习、电影摄制、播音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反映着校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技术应用方面,与化学系、化学工程系、物理系、电机工程系等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是个很特别的专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都是复合型人才,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他把理学院的办学精神概括为5点:即①创造;②苦干;③把握时机;④学时至上;⑤理论实践兼有。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带领下,理学院在短短的20多年中,虽受社会动荡的影响,但仍能贯彻自主办学的主张,在各项事业上均取得巨大成功,为国家、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急需的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的教育部对理学院的办学精神颇为赞许,认为“该院办学认真。学生学业考核甚为严格;教员研究工作颇著成绩;与校外事业机关合作,成绩亦佳;附设工厂,对战时颇有贡献。职员人数不多,工作效率甚高”。

4 科学教育目标分类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科技落后,整个国家缺少求学氛围,尤其与邻国日本相比曾是亚洲强国的中国更是自愧不如,国家落后的原因在于用人,而人落后的根源则在思想、在教育,魏学仁在《认清科学教育目标》一文中深刻的指出:“查我国提倡科学失败之原因甚多,作者曾于另文论之,其最大者莫过于一般提倡者以及担任科学教育者对于科学教育之目标不能认清!当此举国上下提倡科学之际,社会人士,究应以何种目标希望于科学教师,而各科学教师又当以何种目标训练学生,此实有研究之必要。作者特撰此文以供我国有志科学者之参考。”从事科学教育者,不但对于所授各课程目标应当完全明确,对于整个科学教育之目标也应当有明确认识,魏学仁首先就指出从事科学教育者应当对整个教育目标有个明确的认识才能以此为根据进行教学或研究,他这里所列的教育目标是依据当时的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而提出的,是一种狭义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而教育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魏学仁从知识、能力、习惯、动机、态度、兴趣、欣赏、道德八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人才培养标准,以下是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魏学仁指出知识不是简单的事实记忆。他说知识目标只是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但“科学教师中,甚至有以此为唯一目标者”。也就是说当时不少科学教师将知识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概念混淆不清,如果教师仅仅以传授单纯的知识为目的,那么只能做到“传业”,更重要的“授道、解惑”却没有。同时魏学仁还指出知识范围极广,不仅仅指事实之记忆而已,他这里的事实之记忆性知识指的应该是陈述性知识,暗含了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程序性知识,从他对知识的内容解释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不仅仅是事实、原理,认识等,还包含对他们的认识和应用。

(2)能力目标。魏学仁认为能力比知识要重要。他强调到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近几十年的发明要比以前四千年的发明还要多,究其原因是研究科学者能力培养得当,从内容中可以看到他将发现、认识、归纳、演绎与实践动手都划分到能力的层次要求中。他将运用科学方法的步骤划分为五步,这种五步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简单有效。

(3)习惯目标。魏学仁提出:习惯大于能力。孟子说:“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兴薪”,有秋毫之明的能力而却兴薪不见足见习惯作用之大。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力只是相对你能达到的成就范围而言,但习惯则是制约你能力发挥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魏学仁说:“从教育方面视之,习惯之重要,实有过于能。盖个人之能力,恒受先天之支配,而习惯之养成,则教育有极大统制力。”为了表达清楚他还举例一个例子:“设有同等能力之甲乙二人,甲之习惯较优于乙,则甲之成就必较大;即使甲之能力较逊于乙,而其习惯较优,则甲之成就仍可大于乙。甚矣哉,习惯之重要也!”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魏学仁重视培养习惯的程度要远远大于能力的培养,这对当代教育片面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但轻视学生习惯培养的教学方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动机目标。魏学仁认为动机是一切生活之主动力,好的动机促人进步,不良的动机让人堕落。他说一般人最普通的动机就是希望有个好的名声,“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但好奇心与求知欲等也往往能以促成事业的进步。好的动机能促使人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成就,如“爱迪生之焚电继晷,柯伦布之寻找美洲,均基于良好之动机,始有惊人之成就。”而不良的动机往往使人堕落不能自拔,最终自毁前程,“守财奴汉奸,亦有其不正当之动机。反之,庸庸碌碌者流,终日饱暖以嬉,毕生而无建树者,其生活无动机耳。”由此可见,动机是培养学生中的不可忽视的目标,教育者应该不仅仅重视教学的成绩,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的动机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5)态度目标。魏学仁说:“科学教育,应使学者养成科学态度。”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后就应该养成一个科学的态度,这个科学态度不仅仅指在科学教育方面,在学习方面,还有在对事对人对物方面,而科学态度的要求则是做事时不武断、无成见、信证据、重诚实,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需具备的良好素质。

魏学仁指出,虽然科学教育的目标由此之多,是要从事教育者都要掌握的,但如要问那些是最重要的,则可总结为以下六点:(1)使国民有应用科学思想之习惯;(2)培养国民之科学态度;(3)使国民有应用科学方法之能力;(4)使国民有求知兴问难之习惯;(5)使国民有寻找事实之技能;(6)使国民了解自然并充分利用之。从这里可以看到,魏学仁将最重要的科学教育目标归纳为国民具备科学思想,有求知的习惯并有用科学方法需求到事实真理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他强调普通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增进学生多少知识或发明创新,而是培养科学思维习惯与科学的态度。

五 教育思想的启示

1 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课程的多样性对学科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学科的内核应该保持一致。从魏学仁的科学教育目标分类来看,知识、能力、习惯、动机、态度、兴趣、欣赏、道德八个方面反映了他的人才培养标准,他认为这是培养任何类型的教育人才的本质要求。他启示我们培养人才不要一味地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更要从兴趣、动机上进行激发,要从习惯、能力上进行培养,态度上进行引导,最终培养成在知识层面、情感层面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个内核的基础上再发展自己的特色课程,使教育技术既不脱离教育的本质,又能体现本学科的特征。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困境是“论技术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理论又不如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育技术不是简单的“理论+操作”的课程,而是需要两者的有效融合,发挥两者相互结合的优势,这要求对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从魏学仁领导的金陵大学理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课程设置来看,电化教育专业培养特色明显:设置公共必修课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成为一个基本的“电化教育人才”。在此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技术专修课程和理论专修课程等,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有特色的“电化教育人才”。从电化教育专修科的课程设置特点中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电化教育专业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塑造成具备专业基础的特色人才。结合当前教育技术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培养“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态度”等作为专业的内核课程,以“中小学教育技术”、“高校教育技术”、“企业教育技术”等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特色课程,寻求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理念、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2 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关注

魏学仁先生虽是出身于物理学专业,但他对电化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理念确是相当独到的。当人的背景知识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时,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不一样的。电化教育专业出身的研究者更习惯于从本专业来发现问题,用自己熟知的专业知识来思考问题,始终用本专业熟悉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会使专业的发展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结果也必然是越来越窄,越来越缺少创新性和综合性。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关注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跳出专业的束缚,通过其他专业带来的新鲜空气实现创新式飞跃。

3 重视电影播音对教育传播的媒介作用

20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及播音才刚刚在我国教育界尝试运用,但魏学仁已经从中发现了运用电影及播音进行教学的重要价值,他提出:“电影和播音是近代最有效力的教育工具……我们急需把它们大规模地纳入我们的教育制度”。他还强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尤其是电影教学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受教育者教学效果更好。这就启示我们对知识水平不高或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的受教育者,例如儿童,参加临时培训讲座的人,用直观形象的电影教学效果会更好。

物理学家篇10

我叫___,是__级物理系本科班的一名学生。我来自__省__市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城,__县。

三口之家主要以几亩农田的庄家收成作为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平时家里没有什么特别经济收入,大学期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使得本来困难的家里更加雪上加霜。以前家里就父亲一根支柱,可是在前几年他也倒了,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他去矿里上班可不幸的是却被矿车撞到了上身,锁骨断了,虽然矿上给支付了大部分的医药费,但是还有其他的钱也令我们不堪重负,最重要的是父亲从此失去了劳动力,家里的收入断了,就连种地都成了问题。近几年,母亲为家忙里忙外,也落下了以身的毛病,去年母亲还做了手术,家里的条件一年不如一年了。更当父母把省吃检用的钱把钱寄给我,他们希望我能过的好。父母只想让我好好学习,我只能用学习成绩来回报他们,每次向家里报告好成绩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父母舒心的笑容,还有他们的嘱咐,让我再接再励!

也许是父母们对与儿女的关爱,他们总是要我们不要太薄对自己,总是把最好东西留给我们,他们自己说“钱我们俩回努力去挣的,你尽管按你的需要去做你的事情吧!只要你将来能够有所作为。”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都回感到镇镇心痛。一种欲摆无奈的心情。我只愿为他们减轻些。这几千元的助学金对我来说能解决家里的困难,以后的专升本还是为在学生活费等费用一再向学里要,我想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是你今后能够摆脱贫困的基础保障。所以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修养。这种深深扎根在心中的观念使我力争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让他们付出的能得到一丝儿安慰,我从小到大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让他们更加对我省心,也力求使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和安慰。在家里我主动承担大部分家务,在学校我刻苦努力。我的懂事赢得了邻里一致好评,我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进步,并于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重点,于高考时成为我们村这一年唯一的本科生。

生活的磨练打造了我的懂事,办事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生活作风,习性优良。这也使我在大学生活中颇有受益。大学虽说是一个全新的与社会接轨的舞台,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胜券,它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同时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在过去的两年中也小有收获。

在生活上,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并在平时积极和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我不与同学比吃穿,只比在大学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所以自从在专科时期我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勤工俭学:在校外做过发单员、促销。虽然很多大学生都看不起这类的工作,但我认为它们不仅帮我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让我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工作时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也使我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提高了我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能力。

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我平时对同学们都很热情,因为受父母的影响,无论家庭情况是怎样,但也一定要热心帮助同学,给人以微笑,再此同时也要热爱学习,因为无论在任何时候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因为父母深知知识的重要性。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马上回馈社会,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