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十篇

时间:2023-04-07 21:57:31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篇1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

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篇2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篇3

一、利用预期效应,优化课堂结构

心理学家廷克波在1928年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先当着猴子的面将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某个,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让猴子在两者中选择,结果发现,猴子能准确地从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然后实验者再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又从挡板后取出,换成猴子最不喜欢吃的莴苣叶,结果发现,当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而不是香蕉时,猴子显露惊讶的表情,它拒绝吃莴苣叶子,并四周搜索,搜索失败后会沮丧地高声尖叫,大发脾气。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的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所支配。

这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实验说明,给学生良好的预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为学生“量身”设置学习目标。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既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用我们的俗话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就要求教师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有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既不打消其积极性,又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磨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达到目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再如,上课之初要告知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做到“心中有丘壑”,听起课来自然有的放矢。这些其实是给学生创建预期,从而优化课堂结构,当学习任务有了预期性和指向性,相信学生精力会更加集中,学习会更加具有积极性。

二、利用超限效应,优化教学内容

有一次,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感觉牧师讲得很感人,打算捐款,并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并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在课堂中,我们是否也犯过如牧师一样的错误呢?对于一个问题,生怕学生不会或是听不懂,就喋喋不休地说,反反复复地讲,不断地“抓紧时间”向学生灌输,以为自己说得越多越好,殊不知开始时学生还有兴趣,而后便心猿意马了。这就超过了学生的认知限度。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精选教学内容,可以浓缩为“十六字原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教师的“讲”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钱梦龙老师曾提出,教师的讲授应为“启发式讲授”,“讲授能回答学生苦苦思索而未能解答的疑问,是学生茅塞顿开;讲授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换气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若我们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抛砖引玉的良言,想必学生也不会成为偷钱的马克・吐温了吧?

三、利用鲶鱼效应,优化课堂气氛

一艘渔船外出打鱼,满载而归。回到码头时,人们发现许多舱里的鱼都闷死了,独有一个鱼舱的沙丁鱼活蹦乱跳。原来其间有几条不安分的鲶鱼在不停地游动,才使得同舱的鱼都跟着上下腾跃,从而使鱼舱里的空气得到了流通。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沉闷的僵局,就要设法营造出一定的紧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活跃的学生,他们犹如鱼舱中的鲶鱼,不论带头发言,还是即兴表演,或者适当的插科打诨,我们不要轻易否定,有时还要加以保护,他们的表现会对其他同学起到很好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其次,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竞争性学习项目,构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态势,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使课堂教学保持适度的紧张和愉快。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变换教学方式,例如语言的抑扬顿挫,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利用动态生成,让自己成为“鲶鱼”,去影响、带动学生,去激活课堂,让课堂凸显生命的灵动。

四、巧用“侵犯效应”,优化教学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上课的位置,不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够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这些学生一般离老师的空间位置都比较远,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这些调皮学生比较近的位置,适度“侵犯”们的空间,给他们心理造成压力,他们就会有所畏惧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还应该了解,对不同的学生应该保持不同的空间距离。对那些自觉性高、成绩优秀的同学,教师可以利用师生感情较为亲近的因素,拍拍他们的肩膀,和他们亲切地交谈,引导他们努力学习。而对那些胆小的同学,则要保持相对较大的距离,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对于“空间侵犯”而言,还有是“时间侵犯”。“人们办事有时喜欢迟到、早退、拖拖沓沓,有时过急,有时过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时间侵犯’。”如果一位老师惯于拖堂,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快要下课的时间,心里会一直抱怨,甚至有想收拾一下书本,冲出教室。上课情绪差,当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我们教师不可以迟到、早退或是拖堂。

心理效应篇4

【关键词】德育心理效能 班级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8-02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禁果,而被贬人间的故事。心理学上把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班级集体的建设中对学生应采取建议商量的态度,以民主友好的方式进行,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情结要采取正确疏导的方法不要生硬地命令或采取管、卡、压的方法。要正确认识德育中的禁果效应心理并在实践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对新颖别致的现象、禁忌的东西等往往富有好奇心,班主任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并进行适时的调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合理地满足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地创造必要的教育氛围。第二,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明显增强,如果对其正常的心理现象以强制方式硬性禁止,势必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加剧禁果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如果适当地认同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矫正其不足,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第三,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吸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合理有益的成分,从不同角度共同采取一致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无声效应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工学团一个叫乌西柯夫的学员偷了别人的钱包,这在工学团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于是工学团处罚他在一个月内不得与其他同学说话、同桌就餐、共同游戏、同室睡觉等。刚开始他觉得很好玩,很得意。没过几天他渐渐体会到因孤独给他带来的痛苦。这样又过了几天他要求与马卡连柯谈话,但被拒绝。此后,他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把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当他得到大家的谅解并祝贺他“自由”时,竟激动的热泪盈眶。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教育反而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运用无声效应矫正学生过错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即当某一个学生做错了某件事情时,可以采用沉默不与其交流的方式,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思想的转化更富有效果。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把握时机和对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或气质类型等因素采取无声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学生不利于当面或不便于当众批评往往运用无声效应的教育方式效果会更佳。第二,运用要恰当、及时、准确、科学、合理,不能使某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有一种距离感,从而失去集体温暖产生一种孤独。如果是这样也就失去了这一教育手段的真正意义,应当尽量避免。第四、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培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道德行为模式,使学生在班级同伴群体中受到启迪和感化,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幽默效应 幽默效应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时,采用一些诙谐手法以自我解脱,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心理安宁。它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时常会碰到一些窘境,譬如在学生面前讲错了话、做错了事或其他一些难看场面。如果班主任能够运用幽默效应,就会平处生奇、妙处生花。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化,学会知识,产生信任。在实践中运用此效应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文化知识。班主任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知识,使自己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运用自如。第二,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境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情感,好的心境也是幽默产生重要因素,它源于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开朗的性格。第三,积淀生活。幽默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产生轻松愉快之感。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锻就教育机智,增强教育效果。

心理效应篇5

路见不平,有人却不愿拔刀相助?

【林格曼效应】

在地铁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拔河实验,当拔河的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并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原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累积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们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拔河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俗话说的“鸡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乱”也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算命先生说出来的话,好像很准?

【巴纳姆效应】

路边遇见一个算命先生,他说了说你的大致性格和目前状况,居然八九不离十?回到单位跟同事闲聊,她分析了你的星座性格,好像也很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认为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特点的心理倾向,被称为“巴纳姆效应”。肖曼・巴纳姆是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每一分钟都有人心甘情愿上当受骗。

我们常说,“吾日三省吾身”,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这样就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迷失。

在生活中,“巴纳姆效应”的典型案例则反映在“算命”的过程中。

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被老师肯定的孩子,成绩进步快?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智能测试,然后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这些名单上的学生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将名单透露给了这些学生。

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

但8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是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厚爱的滋润下,学生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

后来,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因为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

演唱会上,观众为什么会跟着唱?

【没个性化效应】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在看演唱会时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

老板不喜欢却也不开除“问题员工”?

【弼马温效应】

我们都知道,弼马温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在天庭的职务。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古代,我国一些养马的人确实在马厩中养猴,以预防马瘟。

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慌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还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提高马的抵抗力。

企业组织,其实类似于马群,应该有“弼马温”式的人物,以增强员工的活力,使大家不再害怕突如其来的变化,从而增强了整个组织的竞争力。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是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弼马温”。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因为他们难以管理。

但事实上,团队虽然非常希望成员形成合作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团队中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

箭牌口香糖执行长小威廉・来格礼就曾说过:“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永远一致,就表示其中有一个人是不需要的。”

光线偏暗的场所,相亲更容易成功?

【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也就是说,相亲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有这样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他总觉得双方谈话不投机。有一天晚上,他约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结果这次谈话融洽投机。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将约会的地点都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酒吧。几次约会之后,他俩终于决定结下百年之好。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后的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据对方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特别是对还不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既有一种戒备感,又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尽量展示出来,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尽量隐藏起来。因此,这时双方就相对难以沟通。

心理效应篇6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师生关系

一、说理力戒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启示: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但有些教师生怕道理说不透,学生不明白,所以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还有些教师喜欢把学生以前犯过的错误再拿出来教育学生,即“翻旧账”。殊不知,原本学生已经接受了批评和教育,愿意改正。却很可能因为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强调”而心生反感,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教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可而止,避免“超限效应”。

二、立规矩切记“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丢,丝毫不觉羞愧。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启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制订这样那样的规矩,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原因之一就在于,实施过程中没有注意破窗效应。例如,要求全班同学按时交作业,但是当学生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时,却没有及时处理,修补这扇破了的“窗户”,以致于其他学生产生“他不交作业似乎也没什么事嘛”的想法,进而纷纷效仿。倘若,第一扇破了的“窗户”出现时,教师能及时发现,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并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修补“窗户”。其他学生就会引以为戒,不再有类似行为。这要求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细心及时地发现班级中的各种现象和行为。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避免晕轮效应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晕轮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和晕轮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不喜欢差生,所以我做什么他都看不顺眼,我为什么还要努力?为什么还要为班级服务呢?我讨厌老师……这是许多学业不良的学生在日记中反映的心声。

启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避免“晕轮效应”与“恶魔效应”。教师应正确客观评价学生,既看到他们的缺点,又看到他们的优点。对于优等学生,在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要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出并严肃批评,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些落后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老师应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他们身上被忽视或被掩盖的闪光点,不能让他们永远成为“灰色人群”,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一旦发现其身上的优点,要立即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其优点发扬光大,增强信心,扬起希望的风帆。

如果教师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人既不过分表扬也不故意贬低,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善意的、相互协作的。

晕轮是美丽的,但是晕轮效应能成就人,也能欺骗人。教育者的职责是面向所有学生,老师绝对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只有走出“晕轮效应”的误区,教育活动才可以取得成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让我们在美丽的光环下,去冷静客观地把握师生交往。

心理效应篇7

关键词: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大,这就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压力比较大,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会产生许多的心理的问题,心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要详细的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经过相关的调查发现,现代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如下的问题:有一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比较表面的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的心理教育只是开设一门课程和个案的咨询。即使是某些大学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实际的教学质量不佳,教学内容不符合要求,没有形成系统。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高,投入的也不够,更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工作体系。

二、优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理念

(一)人格教育要突出

1.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

对实际情况有个客观的认识指的是对待现实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带有主观色彩,不带有偏见的看待问题。马斯诺指出:客观的认知是使世界变得和谐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客观的态度主要内容是人应该对自己的存在和周围人或者是物的关系始终持有正确的态度,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是阳光自信的,应该是自尊自爱的。

2.生活态度要乐观,情绪体验要积极

人要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心中有阳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不会被轻易的打倒,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抱有乐观的心态,心境是明朗轻松的,觉得每天都是充满阳光的。这样的人幸福感是很强的,比那些悲观消极的人容易取得成功。

3.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要正确

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出:20―24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群中,这是在他们的人格发展中处在亲密对孤独的阶段,这个阶段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可以很好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青年人如果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了人际关系,那么他们就会收获和谐、紧密的人际关系。反之,若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社会阅历不够,与人处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全面,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保证健康的心理水平。

(二)注重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们将心理素质分为2种:一个是正性的心理素质,一个是负性的心理素质。负性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正性心理素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们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正性的,这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积极的教育

积极教育属于当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积极教育提倡老师要以学校和师生的现实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积极的行为与思想去教授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品质。

2.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重视的是人的积极的心理力量,从而促进了心理学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3.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设计与实行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的心理情况来决定,价值取向是人的向善性,教师要应用积极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来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必修课

必修课面对的是广大的学生,是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在我国这门课程的名称还没有达到统一,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目的是相同的。

2.选修课

如果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选修课的话,就能够使这门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弥补必修课的某些缺点,使这门课程更加的完善。

3.网上教育

网络已经非常普及了,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很高,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开展网上教育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的辅助途径

1.使用校园情境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训练

大学阶段在学校的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利用校园情境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在这个基础上精心设计、组织,进行系列化的心理锻炼。

2.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最终是要走入社会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尽早的接触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参加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品行,磨练自己的意志。

3.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校园的心理氛围好的话,学生就会被感染,渐渐的学生的心理也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营造积极的、和谐的、充满希望的大学校园心理氛围,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会形成较佳的心理,这是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有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们要非常的重视,通过多方面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了,是有利于学生一生发展的。

参考文献:

心理效应篇8

关键词:心理效应 内化效应 数字化 心理学家 逆反心理

要想真正地教育好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班主任做长期的、艰苦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断地深入到学生灵魂的深处,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学习了心理效应、量化效应、内化效应等进行班级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应用心理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芝加哥一个制造电话机的工厂,该厂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生产效率却不高。为了探究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调查小组。从1924年11月起在该工厂开展试验,其中研究的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谈话试验,用了三年时间,先后找了工人谈话二万余次,每次谈话他们都认真记录谈话内容。对工人的言论,他们不评价,更不批评。谈话使工人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心情舒畅了,干劲倍增,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该工厂的心理效应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与情绪,但最终能实现和满足的却为数不多,那些未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抑,要千方百计的让他发泄出来,这对工作和身心健康有利。

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才,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享受着经济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大人眼中,他们真是幸福无比。他们的烦恼在哪里?学生异口同声说:“以分为本”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体制下,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德行的唯一标准,家长对于学生的分数更是关注,还有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像一堵墙,一道沟,影响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以至于一些学生产生与老师、家长情绪对立的逆反心理。

有这样一个案例:杨冬是某外国语中学学生,杨冬考入重点学校第一次考试成绩是班级18名,期末考试快到了,母亲要求他考到班级前十名,为了达到此目的,母亲经常唠叨,稍不如意,就对他轻则骂,重则打,在高压下,杨冬用铁棍打死了他亲爱的妈妈。从杨冬弑母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成功教育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爱学生,与学生经常进行沟通,使学生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身心轻松地投入到学习、锻炼中。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班干的作用,悉心指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平常我尽量参加他们的活动。融合、沟通、理解、信任使同学和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运用内化效应,搞好数字化管理

内化效应是指将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经过或社会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要素的过程。我根据内化效应的原理,依据初中学生愿意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独立意识较强的特点,采用数字化班级管理。

(一)自我推荐、竞选班干

数字化班级管理,即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让他们自己报名、自我推荐,参加班干部竞选,参与班级德育、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对每个同学执行《中学生守则》的方方面面采用数字化的积分操作,通过综合评分使每一位同学能够自我认识、进行自我管理。

根据当代中学生朝气蓬勃、乐于展示自我的特点,我采取了动员学生、让他们自我推荐、民意竞选的方法确定班干部,在竞选的班会上,全班45位同学有26位同学勇敢地走向讲台。他们的竞选发言,有理、有据、有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听,王振同学说:我性格内向,崇尚务实精神,我竞选生活委员,愿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张权印同学说:我酷爱体育,如当上体育委员后,将组织好形式多样的体能锻炼,让大家不断增强体质;朱凌威同学竞选教室管理员,他那“干的好不好,实践知分晓,赢得赞叹声,累死也认了”,四句打油诗使同学们开心大笑;曹川淼同学说:我愿在中学阶段培养、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我承诺:让班上得的奖状日益增多……最后,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表现,反复斟酌,透出了自己庄严的一票,选举出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队伍。

(二)明确职责、数字管理

民选干部上任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了综合素质评分细则,各位班干各负其责,认真操作实施。同学们从自己综合素质分数的高低中,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团支部为犯错误的同学改正错误积极“寻找台阶”,及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们在有益的活动中既改正了错误,弥补了失分,又维护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可谓“一石三鸟”。

为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意识,我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流周工作制度,既让每位同学都有当班长的机会,锻炼自己,参与班级管理,也让他们体会以身作则,身教重言教的含义,体会班干的辛苦,明白服从纪律的重要。

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我们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为了集体的荣誉,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争取优异成绩。

(三)量变到质变、内化德育

心理效应篇9

关键词:课堂提问;效应;心理学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将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提问有“法”——利用鸡尾酒会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听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是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方式,做到提问有“法”。

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于分散阶段,要想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就必须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外,还要从学生的身边取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材料来设置问题。

提问方式多样化。要想整堂课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首先,设置的问题类型应该多样化。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选择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开放型问题、引导型问题、推测型问题、装傻型问题等;其次,在选择学生进行回答时,也要注意使用不同的艺术。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选择学生进行回答:随机点名式、好差兼顾式、小组推选式、举手回答式及集体回答式。各种方式交错使用,不但能较好地达成教学效果,还能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在教师提问后都能集中注意力,对问题进行深刻全面的思考。

二、提问有“度”——避免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要想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的出现。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适时有度,对提问频率及提问时机进行适当把握。

提问频率的把握。整堂课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地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超限效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试想一下,如果针对某个学生还算感兴趣的情境,教师说“接下来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认真讨论并且积极参与,但如果当教师宣布“接下来我有十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学生估计马上就会失去讨论的兴趣。

提问时机的把握。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在合适的时间提出适宜的问题,主动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尤其要注意两点:不该反复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这样即使时机把握得再好也会给学生留下啰嗦的嫌疑,招致学生的反感。把下课时间作为增大课堂容量的方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占用下课时间拖堂进行提问,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导致超限效应的出现。

三、提问有“生成”——利用头脑风暴效应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效应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实施时一定要注意提问有“生成”,即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生成新的疑惑或问题,只有当学生能因为教师的问题而生成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活跃。

心理效应篇10

—、鲶鱼效应张弛结合

渔民为了不让捕获的沙丁鱼常在长途运输中死去,在鱼舱中混杂了几条鲶鱼。鲶鱼混入鱼舱后,四处游动,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避免了因窒息而死亡。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新异的刺激时使个体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鲶鱼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沉闷的僵局,必须设法“制造”出一定的紧张气氛。打破僵局,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思考】沙丁鱼长时间不活动,会被闷死。沉闷的课堂达不到有效教学,那么,需要时不时找一些“鲶鱼”,让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这“鲶鱼”即教学策略,是课堂旋律中一个个鼓点,一次次升腾跌宕,一个个音断意连的休止符。

“鲶鱼”一,教法变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变换教学方式,例如语言的抑扬顿挫,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利用课堂动态生成,使课堂变得生动新颖。

“鲶鱼”二,问思结合: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穿插提问,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积极的思考,促使学生保持适当的警惕状态,避免长时间单调刺激产生心理倦怠。

“鲶鱼”三,合作竞争:在课堂教学中可设置适当的竞争性学习项目,构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态势,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课堂教学保持适度的紧张和愉悦。

“鲶鱼”四,适度活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适当的课内活动。如心理小游戏、课本剧表演、课堂小组展示等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感觉疲劳时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以降低身体的疲劳感。

“鲶鱼”五,预设策略: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活跃的学生,他们犹如鱼舱中的“鲶鱼”,不论带头发言,还是即兴表演,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不妨有意思地作人为安排,让他们在课堂上按教师的意图答题或表演,给整个课堂带来活力。

课堂教学应提倡“一张一弛”,利用“鲶鱼效应”,旨在通过“制造”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以打破课堂的僵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课堂灵活起来。

二、关注蝴蝶效应——把握细节

微小差异可能会导致巨大反差,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扇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使一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这与我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古训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它拿到有效教学中来,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效教学不只是一两堂课的有效,它是一种长期性的教与学的状态,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中细节表现,对不利的细节加以引导控制,对有利的细节则积极放大,使“蝴蝶效应”服务教学。

【思考】新课标对习作的改革可以概述为:关注兴趣、打破束缚、崇尚写真、鼓励创新。学生刚刚入学,相互之间的差距是微小的;刚开始写话、写段,也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之后得变数则难以估计了,拔尖的出来了,更多的则落在后头。他们的习作兴趣、习作信心日益衰退,最后可能荡然无存,甚至对习作产生厌倦与恐惧心理。究其原因,对“蝴蝶效应”的忽视是一个重要因素:习作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创造的过程,孩子在这期间闪现的每一个火花都值得肯定与欣赏。同时,习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孩子们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需要得到及时的点拨与指导。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串起了学生习作成长的历程。或许一次过高的要求,让学生开始迷茫而无所适从;或许教材中一个不够合理的编排,让习作渐渐远离学生,远离生活;或许应试教学的一次次机械训练,让学生厌倦悄然而至;或许教师每一个小小的忽视,浇灭了可能燃烧的火星。习作教学,不再快乐,不再真实,不再有效。

三、巧试“禁果效应”重在激励

“禁果效应”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潘多拉神秘的小匣子,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教学中如能巧妙地运用这一心理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握好“禁果效应”,能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