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十篇

时间:2023-03-25 10:07:47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篇1

房屋建设、市政设施、拆临拆违等建筑工程遍地开花,在城市升级完善的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各地垃圾围城的主要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每年由于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数亿吨,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左右。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临时消纳场,甚至被送到郊外、乡村随意堆放、填埋,清运和放置过程中极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简单填埋非上策,或造成污染

放眼望去,连绵的山坡上尽是黄土,大型泥头车在其中穿梭不停,匆匆地把满车的余泥,夹杂着碎石倾泻而下,扬起漫天的尘土。远处的马路上,无数台满载泥土的卡车在静静等待着进场,它们头尾相连足足延伸到一公里外。

――这是记者不久前在深圳市龙华新区的部九窝建筑垃圾收纳场看到的情景。尽管知道城市的破旧立新离不开拆建工程,而有拆建工程就会有建筑垃圾。但身临其境,亲眼所见其垃圾数量之巨,填埋规模之大,确实让人不禁汗颜。

“部九窝消纳场是深圳市主要的建筑垃圾填埋场之一,按照相关规定,所有的建筑余泥都必须经由指定的泥头车,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堆放、处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事实上,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填埋几乎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处理手段。

为何建筑垃圾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公众关注度也不见提高呢?

这也许是缘于人们往往认为,建筑余泥、垃圾尽管产量很大,但对环境却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只是不甚美观。不像生活垃圾,放着不管就会恶臭难闻、滋生细菌;也不像工业垃圾般,大多数是化工产物,不仅散发刺鼻气味,而且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然而对此,专家指出:建筑垃圾同样污染环境!

由于绝大多数的建筑垃圾并没有被分类,加上不少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也没有经过严格筛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因此余泥和各种不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混在一起露天堆放,经历长期的日晒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极可能通过垃圾渗滤液渗入土壤中。比如油漆、涂料和沥青等,释放出的多环芳烃构化物质,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后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如果是在大型城市,建筑采用铝合金、电镀材料等建材的比例相对更高,拆卸时建筑垃圾的重金属含量往往也更高,一旦造成重金属污染,其结果将难以逆转。土壤一般不具有天然的自净能力,也很难通过稀释扩散办法减轻其污染程度,必须采取耗资巨大的土壤修复来解决建筑垃圾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

此外,建筑垃圾的渗滤液可以经由地表漫流进入地表水体,更有部分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脉。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种有害气体连同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将造成周边空气环境的污染。

记者了解到,在发达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选址一般要经过规划论证,选取地势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离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位置。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的这类消纳场,均没有采用硬底化等防护措施,对周边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仍是个疑问。

违法偷倒、随意堆放乱象丛生

今年6月,在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附近发生的一起建筑垃圾偷倒事件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30多辆的泥头车,装满了余泥,成群结队地驶到小区附近,卸下垃圾后扬长而去。”家住金沙洲环洲五路一楼盘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说:当时他和其它小区业主联合起来阻止,竟反遭泥头车司机们恐吓,扬言打砸,直到随后警察和城管介入事情才平息。

记者查阅了广州市城管委此前公布的《广州市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布局规划(2012-202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众参与公告》,显示到2020年,广州共规划41个临时消纳场,总消纳容量约30220万立方米。分别地处白云、花都、天河、萝岗、番禺等区,而金沙洲环洲路附近并不属于临时消纳场范围内。

金沙洲的偷倒事件并非个案。尽管近年来,相关法规有所完善,但违法倾倒建筑垃圾、余泥的事件仍在全国范围内频频上演。

据记者了解,深圳,属于建筑垃圾监管做得较好的城市之一。在深圳市内,所有合法经营的泥头车都必须安装GPS定位装置,由交通部门设专人负责监控。泥头车是否有开到正规的消纳场倾倒建筑垃圾,一目了然。

深圳的做法确实让市内建筑垃圾的违法倾倒受到打击,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全国有多少地区能做到像深圳一样,为每台泥头车装上定位系统呢。在不少相对落后的地区,连辖区内的套牌车、改装车都查不过来,非法泥头车混迹其中,监管困难重重。

就在8月3日凌晨,4台意图偷倒余泥的泥头车,从深圳前往东莞塘厦途中被交警截获。“由于深圳市近年来对于建筑垃圾、余泥的监管越来越严,因此紧邻深圳的塘厦成为不少外来泥头车偷倒建筑余泥的理想地点。”一位执法人员向媒体记者透露道。

据调查显示,全国或有约90% 以上的建筑垃圾并没有通过正规渠道消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左右,与国际利用率相去甚远。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随着近年一些正规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陆续被投入使用,这种情况相对有所缓解,但违法倾倒仍然时有发生。

“为了节约成本,不少工程队并没有把建筑垃圾拉到垃圾消纳场。而是通过私人设置的社会消纳场填埋处置。更有甚者直接雇车将这些建筑垃圾运到人烟稀少的城郊或乡村一倒了事。特别是在中小城镇,这种情况是‘家常便饭’,根本没人管。”一位承包商的包工头告诉记者说。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垃圾如今的乱象,或许源于过去国内对该问题在管理和意识上的严重不足。建筑垃圾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人监管执法的情况下被随意处理,在业内已经“习以为常,达成共识”。

资源化利用率

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随着建筑垃圾数量的不断翻新,垃圾围城所带来的环境、用地问题日趋严峻,建筑垃圾如何处置,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利用的呼声愈高。事实上,专家指出,建筑垃圾的回收,对于技术上的要求并不甚高,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建筑垃圾的回收率高达70%~90%,是解决建筑垃圾最主要的途径。

以日本为例,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建筑垃圾一直被当作 “建筑副产品”而受到重视。早于1977年,日本就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到了1991年,日本政府制定的《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

2013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在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方面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目前的问题不在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上。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进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

报告显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基础回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产品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已有4 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处理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在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也开展了很多探索。

建筑垃圾篇2

关键词: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在高速增长,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有关统计显示,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建设将持续10~15年,同时每年会产生约6亿吨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工程新建、改扩建及危旧建筑物的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废混凝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过分拣、粉碎和筛分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砖、瓦、混凝土等废料可作为再生骨料重新利用;废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则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其中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已有较成熟的再生利用方式,且在建筑垃圾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通常所指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即是指废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等的资源化。

一、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生产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占90%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二、建筑废弃物的组成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和回收方式不同而变化,通常含有水泥基材料、烧结材料、天然石料、金属及其他材料。在拆除混凝土结构时,建筑废弃物主要为废弃混凝土。

三、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四、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及技术应用

4.1建筑垃圾预处理

预处理是指建筑垃圾在制成再生产品之前的一些列准备措施,一般包括以下阶段:

4.1.1建筑垃圾的粗分

由于装饰装修工程日益复杂,使得产生的建筑垃圾成分增多,增加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建筑垃圾混杂收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后续处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效率。如果在源头上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可以大大提高主要成分的回收利用价值。

4.1.2建筑垃圾的破碎

建筑垃圾的破碎作业是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辅助作业之一。破碎作业的对象主要是混凝土材料和石料,目的是减小颗粒尺寸,增大其形状的均匀度,以便后续处理工序的进行。例如,破碎作业能使建筑垃圾的粒度变小、变均匀,在垃圾物料间的空隙减小,容量增加,因而节省储存空间,运输时增加运量;对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风选、磁选等分离处理时,由于建筑垃圾的粒度均匀,流动性增加,因而能较大的提高分选效率和质量,破碎处理后的建筑垃圾还有利于高密度的填埋处理,节省填埋场空间。

4.2建筑垃圾的分选

建筑垃圾分选是实现其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将建筑垃圾分成不同的粒度级别,供不同的再生利用工艺使用。分选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将其分选开。

4.3目前应用广泛的建筑垃圾处理站类型及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垃圾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大量重型机械制造公司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纳入重点研发和制造领域。随之产生了一批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公司。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垃圾处理站形式主要有就地再生和厂拌再生两种方式。

五、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的用途广泛,可以被分离成单组分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5.1旧木材、木屑的再利用

从建筑物拆下来的废旧木材,一部分可以直接当木材重新利用。对于施工产生的多余木料,清除其表面污染物后,根据其尺寸大小直接利用,而不用降低其使用等级。建筑垃圾中的碎木,锯末和木屑可作为燃料堆肥料和侵蚀防护工程中的覆盖物。

5.2旧砖、瓦的再利用

老式建筑拆下来的粘土砖和陶瓦材料,不能混在混凝土中,会降低强度。可在粗分后将其破碎,充当轻型砌块骨料。旧砖瓦还可制成地面砖材料、做免烧砌筑水泥原料、水泥混合材,或者在粘土砖碎粒中加入石灰,在道路路基工程中使用。

5.3旧沥青的再利用

旧沥青路面经过破碎筛分,和再生剂、新骨料、新沥青材料按适当比例重新拌合,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

5.4旧混凝土的再利用

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总量的30%左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回收利用价值较大的组分,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后,可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水泥,或作为路基材料,或与碎砖、石灰混合由于夯扩桩。

六、建议

6.1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来看,今天的建筑物就是明天的建筑垃圾,在建设过程中要少用建筑材料而保证质量,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延缓建筑垃圾产生的周期;将建筑垃圾资源化,达到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6.2探索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新模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问题,关键是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健全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科学的、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达到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6.3加强科学研究。建筑垃圾转化利用主要是以再生骨料为主要形式。应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研究,以及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抗冻融性、抗侵蚀性、碳化性、变形性、收缩性的研究,以科技进步推动建筑垃圾转化利用的步伐。

七、结束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城市建设,每年都有不少旧房屋被拆掉,而建筑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对建筑垃圾采取资源化的管理,使这些废料得到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达到和谐人居环境的最终目标。

八、参考文献

建筑垃圾篇3

有人曾在网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0年来我们周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城市面貌。确实,随着国家城镇化步伐加快,一间间危陋平房被一栋栋高楼大厦所置换,一条条小街、胡同被一道道通衢大路所取代,每每看着鳞次栉比的群楼广厦,感叹城市的巨变时,您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些被拆下的碎砖破瓦到哪儿去了?

北京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制作了一幅地图,与普通地图不同,此图上密布着黄色标识,那都是他拍摄过的北京周边大型垃圾场。黄色标识有400多个,像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北京市”围在当中。(图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也拍摄了许多建筑垃圾照片。只要稍具观察力的人都会发现,在我们周边随处都有建筑垃圾堆放的场景。这些碎砖乱瓦、断壁颓垣随着一座座建筑的拆除突然出现,又随着新大楼的拔地而起悄然不见。我们每天步履匆匆地从这些垃圾旁走过,却从未关心过它究竟将去哪儿?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建筑垃圾产生量也大幅提升。

陈家珑:我国建筑垃圾一年的产生量已达15.6亿吨,而且是逐年上升。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都在大拆大建,建筑垃圾产生量相当多。这还不算破坏性的、一次性的。我国是地震高发国家,像汶川地震,一次就是1.2亿吨,玉树地震,400万吨。

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拆迁、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据了解,每1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到600吨;而每拆除1万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7000到13000吨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大量建筑垃圾堆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处理,已成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陈家珑:过去是简单地填埋。后来发现,这对地下水、环境有危害。有沟有坑的地方还能够填埋,再覆上土,也还能形成景观。没有沟沟壑壑的地方,连填埋的地方都没有,即使有也总有填满的时候。

图1 垃圾围城

图2 被迫局部封航的镇海港

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地下水的危害之外,填埋过建筑垃圾的土地,除了形成景观,已经很难再作其他用途。

陈家珑:过去以为把坑填上了,再盖上土,就可在上面盖楼,这是错误认识。填埋建筑垃圾的地,将来要再搞建设,还要重新把建筑垃圾挖出来,因它空隙率非常大,造成地基不稳定。

由于缺乏“谁产生,谁负责”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监管机制,各个城市产生的建筑垃圾只有很少部分被运到垃圾消纳场,绝大部分都不知去向。

陈家珑:开发商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把建筑垃圾交到指定消纳场,还要缴费,北京市是每吨三块钱。我随便倒一个地方,一分钱不用交,逮哪儿倒哪儿,甚至出现了倒在高速路上的现象。

2010年12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集名为《大海不是垃圾场》的专题片。

片中披露:水泥块、石头等建筑垃圾导致甬江航道多处水深变浅,被迫局部封航,使镇海港这个过去每日吞吐量为10万吨的港口,现在每日骤减为3万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也使海洋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图2)

无论是填埋还是堆放,哪个城市都无法应付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垃圾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河南省许昌市,地处中原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使这里自古就是群雄逐鹿之地。近几年来,随着这个城市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产生了大量难以消纳的建筑垃圾。

张仕民(许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建筑垃圾的数量没有具体统计,但量应该很大。因为2009年、2010年两年时间,我市的房屋拆迁面积就将近八百万平方米。

许昌的面积大约五千多平方公里,全部都是平原,没有任何山地和丘陵。因此,大量建筑垃圾只能使用平地建消纳场进行填埋(图3)

张仕民:每年都需要几十亩地挖垃圾填埋场。

杜晓辉(许昌市城管局副局长):2000年时,市人大代表专门就乱扔乱倒,建筑垃圾围城现象对城管部门提出过质询。

一边是越来越大的建筑垃圾产生量,一边是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如果单靠简单的填埋,土地占用量将会是越来越大的数字。

李福安(业内人士):2009年10月份建垃圾场,共占地40亩。垃圾场现在堆得比旁边的楼房、厂房都高了。当时这儿还是一块儿平地。但就这堆得像山一样的建筑垃圾,还只是一年的清运量。

李福安是许昌市最早和建筑垃圾打交道的人之一。他当初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把建筑垃圾处理当作一个赚钱的门路。然而在许昌,不只是李福安一人看到了这个赚钱渠道,很多人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因此,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建筑垃圾私拉乱倒的现象很严重,李福安没有赚到钱,许昌市建筑垃圾也没有得到治理。

李福安:前四、五年每年都亏损。一年最多亏70万到80万。

图3 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市

图4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杜晓辉:大家都来搞,有利益时就争着做,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没利益时,就推诿扯皮。

步步紧逼的建筑垃圾,谁干谁赔的垃圾产业,它们真的是毫无用处,还是放错了地点的资源?新的技术能否为它们带来新的希望?

为使建筑垃圾问题从根子上得到解决,2008年,许昌市政府经过大量调研后决定,对建筑垃圾处置实行特许经营的办法。

张仕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了特许制度,政府特许经营。国务院有一个文件,我们按照国务院的令实行特许制度。

杜晓辉:在特许经营期限内,独家享有我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清运权,处置权。

李福安拿到了建筑垃圾的特许经营权,许昌市所有的建筑垃圾都由他统一清运。这使建筑垃圾问题部分得到解决。但是,收回的建筑垃圾如何进行资源化处理,依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李福安:许昌在平原地带,没地方填埋,得到处找坑。开始农民还掏钱,三块五块一车,买建筑垃圾垫坑。后来周边的坑少了,反掏钱给老百姓,给你钱还帮你把坑垫起来。最后周围没地方可填埋了。

追逐利益,是所有建筑垃圾清运单位的唯一目的,也是建筑垃圾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问题,其他国家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陈家珑:国外已经把建筑垃圾作为一种资源。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已然形成,已有三、五十年的历史,搞得比较好的是欧洲一些国家,其次是日本、韩国这些国家。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在国外已不是新鲜事,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一般超过90%。日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建筑垃圾尽可能不出施工现场,尽可能重新利用,资源化率达98%。美国鼓励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对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的收费较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超过90%。

正是这些没人要的弃土、弃料、碎砖瓦,是再生处置企业最好、最理想的原料。它可以再生为建筑粗细骨料,利用它可以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生产各种各样的再生制品。

李福安引进了专门进行建筑垃圾处理的机器。只要把碎砖瓦块和混凝土块从机器一端填充进去,粉碎之后,生产出来的就是可以作为建筑物主材使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图4)

李福安:把建筑垃圾经过设备破碎,再筛分出来。按照国家标准,0到4.67毫米叫细骨料,4.67毫米以上叫粗骨料。细骨料可代替河沙做砂浆、做砖。粗骨料可代替石子。用细骨料做的砖,完全可用在修路的稳定层。

从外表看,建筑垃圾再生出来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真的砂子、石子形状近似。(图5)(图6)

图5 粗骨料

图6 细骨料

图7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盖的实验楼

图8 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陈家珑:国外大多是直接用在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使用面广,而且简单,没什么风险。

虽然国外的建筑垃圾再生品大多是作为路基来使用,但对我国来说,只把建筑垃圾进行粉碎铺路,不但不会让再生企业赚钱,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有没有方法让建筑垃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资源性呢?建筑物的安全要求非常高,再生品在性能上真的像原生品那样能满足需要呢?

陈家珑:我们学校的实验楼,就是用建筑垃圾再生品盖的。五年来整天在里面做实验,咣咣地砸,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这栋位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里的实验楼,就是全部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建设的。陈家珑教授和同事以及学生一起,在这栋楼中已经工作生活了五年。他们身体力行地回答着人们关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的疑问。为了让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真正地得到推动,在再生材料实验室里,陈家珑还在进行着更多的研究。(图7)

陈家珑:我们在提高它的附加值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让它用在结构上,用在再生混凝土上。还可以搞很多各种各样的制品,来提高它的附加值,这样企业才能生存。

陈教授的研究还在继续,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技术也在一天天成熟。像李福安这样的建筑垃圾行业的从业者,也已经开始再生材料产品的推广。(图8)

李福安:在资源化产品应用推广上,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从2009年到现在,虽然把产品做出来了,但在产品推广上难度很大,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产业政策、标准,所以推广应用成了很大的难题。

建筑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着科学精细的标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一种新的材料,具体在什么地方能够使用?在不同的建筑和施工条件下怎样使用?这都需要科学严谨的论证,需要统一的生产和使用标准。只有这样,建筑垃圾才能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被利用起来。

建筑垃圾篇4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环境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B72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发展时期,每年大量的施工建设和拆迁改造工程不可避免地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尤其是城中村和改造、拆迁,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不尽快加以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1、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按此计算,我国每年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除的建筑废渣就达1亿吨以上。每万平方米拆迁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3000吨建筑垃圾。况且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我国每年施工建设和拆迁建设所产生和排除的建筑废渣就达15.6亿吨以上,建筑垃圾的堆积、占地,造成污染,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更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城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1500万吨;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提速,2015年,全国建筑垃圾的年产量将逼近4000万吨。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50亿吨。

2、建筑垃圾乱堆造成的危害

2.1侵占土地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据估计,每堆积1万吨建筑垃圾约需占用67m2的土地。我国许多城市的近郊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所,建筑垃圾的堆放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2.2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在堆放场所经雨水浸透浸淋后,由于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溶出,同时废纸板和废木材自身发生厌氧降解产生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有机酸,堆放场所建筑垃圾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还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任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水体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2.3污染空气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少量可燃物在焚烧中可产生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包裹着细菌、粉尘随风飘散,对大气造成污染。

2.4污染土壤

建筑垃圾及其渗滤水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土壤会产生污染,其对土壤的污染包括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影响植物营养吸收和生长;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土壤内部的生态平衡;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积累,致使土壤中有害物质超标,妨碍植物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有害物质还会通过植物吸收,转移到果实体内,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和饲喂的动物;此外,建筑垃圾携带的病菌还会传播疾病,对环境形成生物污染等。

2.5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地区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并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且建筑垃圾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3、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3.1利用现状

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

虽然有的城市也建设有垃圾消纳厂,但昂贵的运输费用和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使一些建筑商私拉乱倒,逮哪倒哪,有的倒在高速公路旁,河岸边等,有的甚至倾倒入海里,导致严重影响了航运。而建筑垃圾在国外却得到了很好和再生利用,欧盟国家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资源化率平均超过70%,而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材实验室主任陈家珑教授给出的数据:我国实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不足1%,且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是填埋与堆放,面临垃圾围城的问题。

3.2国外的一些经验做法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都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废物再利用进行了立法,有了一套完整全面的措施、政策和法律,使废弃物再利用有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并且享受国家政策上的优惠,这就客观上起到了积极倡导的作用。 比如美国有一家建筑垃圾处理厂每天可分选近200卡车建筑垃圾。其中,钢铁等可以回炉、木材可以燃烧发电、塑料可以再生、混凝土粉碎后可以筑路,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率高达70%,减少了填埋固体垃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实现零填埋。

而对于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还有一些国家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被分离出来,实现回收再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每吨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到3公斤的有害重金属物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

3.3目前国内的做法

国内建筑垃圾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是对大量砖和混凝土进行再加工。废弃砖经过粉碎后用于建筑板材的骨料。制造隔墙板材,不但质轻强度高而且隔音、膨胀系数小,因取材容易、廉价而大大降低了板材成本。

若能把建筑垃圾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更好吗?这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目前全国有20家建筑垃圾再利用企业,基本上都是亏本或勉强维持,而国家或地方政府在建筑垃圾处置上迟迟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导致企业没有发展动力,始终没能做大。

2013年,根据职能分工,由工信部负责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的标准和产业化这块工作。研究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开发的装备,通过行业管理,不同部门协调,处置、利用再生资源的研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陈家珑教授一直从事建筑垃圾再生资源的研究,建筑垃圾经过设备分类、破碎、筛分可以做为建筑材料的主骨料和细骨料,因此对再生处置企业,是最好的原料。利用再生材料可以制成隔墙砖,用于匡架楼隔段,还可以制成空心的植草砖,用于景区绿化;陈教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盖成的实验楼,如今已三年了,其安全性得到了印证。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吐出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人们不得不思考在避免这些垃圾污染环境的同时,让这些资源尽快循环利用起来。河南许昌已出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意见,要求建筑、市政、水利等设计部门在图纸设计环节,重点考虑再生产品、再生骨料利用;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新建工程时应回用一定比例的再生产品。并且出台相应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引导金融资金、民间资本涉足其中。”

对于我们灵宝市,由于铅厂距离村庄较近,致使一些村庄不得不搬迁,造成建筑垃圾遍地都是,再说新村的建设还需要原材料,若能把建筑垃圾再生资源的设备拉到现场,经过处置的建筑垃圾的主骨料和细山骨料就地又做为建筑的原材料,既节省了资源又利用废弃的建筑垃圾,其不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通过大型移动式现场化处理设备处理后,被制成各种类型的骨料及砖,再用于新建工程。对于不能利用的废渣余土,则用于小区内土坑回填及堆山造景。

参考文献: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管理,维护城市环境卫生,根据《*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任何单位在本市城镇和城乡结合部范围内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是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主管机关,其所属的渣土管理处负责具体管理。

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分工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

公安、交运、规划、环保、土地、建筑、房产、公用、市政、园林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搞好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

市或者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设立的环境卫生监察队伍(以下简称监察队伍)有权在职责范围内,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义务。

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单位,必须按照本规定承担处置的责任。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管辖区域内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二章渣土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六条市渣土管理处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

(二)制订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规划和计划;

(三)审核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排放处置计划,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以下简称处置证);

(四)监督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排放处置;

(五)统一安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回填;

(六)管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固定储运场;

(七)统一印制处置证及单据。

第七条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分工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

(二)制订分工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年度和季度处置计划;

(三)审核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建设工程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排放处置计划,核发处置证;

(四)管理本地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

(五)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第三章处置管理

第八条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5日按本规定第六条第(三)项和第七条第(三)项的规定,向市渣土管理处或者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统称为渣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排放处置计划,如实填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及处置场地等事项,并与渣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需分批排放的,除申报总排放处置计划外,还应当在每批排放前5日申报排放处置计划。临时变更排放处置计划的,应当补报调整后的排放处置计划。渣土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报文件之日起5日内核发处置证。对不核发处置证的,应当告知其原因。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实施现场管理,并如实填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日报表》。

第九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需运入各类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消纳处置的,储运场应当予以受纳。

建设或者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消纳场地的,应当在申报排放处置计划时,提交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受纳的证明。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受纳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配备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受纳情况实施现场管理,并如实填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日报表》。

第十条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托运手续;运输单位和个人(含自有车辆、船舶的单位)不得承运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时,运输车辆、船舶应当随车船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

处置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伪造。

第十一条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由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运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的运输路线运输。

承运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卸在指定的受纳场地,并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部门查验。

第十二条各类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地,应当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指挥,按要求倾卸。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或者低洼地、废沟浜、滩涂等需要回填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有关单位应当向市渣土管理处提出申请,由市渣土管理处统一安排。

第十四条各类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1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建设单位应当负责督促。

第十五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具体收费项目及其标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和市环卫局核定。收入专项用于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和管理。

第四章储运场地管理

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固定储运场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建设。

任何单位不得占用道路堆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确需临时占用道路堆放的,必须取得公安部门核发的《临时占用道路许可证》。

第十七条固定储运场管理单位应当做到:

(一)不得受纳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

(二)保持场内设施完好,环境整洁;

(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分类堆放。

第十八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应当设置1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第十九条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做到:

(一)按规定时间受纳和清除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并做好场地周围的保洁工作;

(二)不得受纳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

(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分类堆放。

第二十条禁止任何人擅自进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地拾拣废旧物资。

第二十一条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止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监察队伍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第二款,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限期清除,并按每吨100元处以罚款;污损环境的,按每吨200元处以罚款;违反建筑管理有关规定的,移送建筑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三款、第九条第三款,未实施现场管理、填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日报表》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条,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擅自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其立即停运,并按每辆车200元或者每艘船500元处以罚款;未随车船携带处置证的,按每辆车或者每艘船50元处以罚款;出借、转让、涂改、伪造处置证的,按每张200元至500元处以罚款。对屡犯或者情节严重者,加处1至3倍的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未取得回执的,除责令责任者补办回执外,处以100元罚款;伪造回执的,加处1至3倍的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任意倾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改正,并按每吨100元处以罚款;污损环境的,按每吨200元处以罚款,责令承运者到指定地点清运其任意倾倒量10倍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的,移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六)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不按要求倾卸的,处以50元罚款。

(七)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擅自回填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补办申请手续,并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工程竣工后未按规定清除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限期清除,对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九条,未按规定管理储运场地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十)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未按规定在储运场地设置围栏及防污染措施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以下的罚款。

(十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擅自进入储运场拾拣废旧物资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前条所列污染环境卫生、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当事人逾期未改正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可代为采取改正措施,有关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按《*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办理。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或者处理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证件,公正执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公民有权制止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并有权向有关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对举报查实者,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处罚金额的10%至30%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是指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者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是指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排放、运输、中转、回填、消纳、管理的各个环节。

固定储运场,是指由市渣土管理处管理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堆置场地。

临时储运场,是指各区、县在街巷道路内设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堆放场地。

第二十八条本市城乡单位和个人翻建、改建或者装饰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建筑垃圾篇6

一、凡各单位和市民个人在拆迁或工程建设中产生建筑垃圾的,必须事先向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请领取由省建设厅统一印制的《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

二、所有建筑垃圾必须清运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垃圾场,严禁随地倾倒。未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批准,未领取《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私自清运。

三、垃圾清运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实行密闭清运,不得造成抛洒。

四、原从事垃圾清运工作的单位与个人在本通知下达之日起,要及时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审核办理建筑垃圾准运排放手续。

五、需要用建筑垃圾回填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出具证明,申请登记,由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安排。

六、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接到各单位和个人清运垃圾申报后,要及时审核发证,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按清运垃圾的实际数量和收费标准向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交纳建筑垃圾的清运费和处置管理费。

七、为解决建筑垃圾易地搬家,随地倾倒,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各建筑拆迁单位建筑垃圾清运费用由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统一掌握,并指定专人在施工地和倾倒地发放清运、倾倒票据,依此票据方可结算清运费,否则建设拆迁单位有权拒付。

八、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监察队伍或检查人员要按第七条规定,从源头抓起,对各单位和个人在拆迁、建设中所产生的垃圾清运进行严格管理,严厉查处不按规定地点乱堆、乱倒和运载松散物体不作密封、沿街抛洒以及带泥上路的车辆。

九、为防止因建筑施工或开挖人行道致使淤泥流入街道的现象,沿街各建筑施工、开挖单位在开工之前,必须到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办理建筑施工开挖防护手续,使用统一制做的防护围板,否则,不得开工建设。

建筑垃圾篇7

我知道,他说的乡村是指中国的乡村,不是美国的,不是法国,意大利的,这些乡村我都去过,很美丽,比你能想象出的画面美,私以为比陈丹青本人画的画还要美。记得当年坐在大巴车上,那时我正在法国,看着大片原野上的草,那草上有蓝天,白云,阳光通透,还有牛在小溪边晃荡,在这些畜生背后是满眼的绿色,当时我身后一女孩儿说:下辈子变个牛,也要呆在法国。

乡村早就没有了,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念过晏阳初,他当时从国外回来,在离北京不远的河北进行乡村教育,那儿有水,有树,有纯净的天空,有穿着布衣的、贫穷的农民,没有垃圾的土地上,人们的念想简单,农民们相信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博士说的话都是真的,他们看着这位先生,朴素的内心里没有恶意(我是说那些当年的农民们内心里没有恶意),他们还真的以为只要是自己扫了盲,有了那种叫作知识的玩艺儿,就会让世界更加干净。

晏阳初是幸运的,他至死也没有想到:那些早就扫了盲的农民们竟然把那个安静的小地方侍弄的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而且,有部分人充满愤怒,非常缺少理性。我是因为羡慕晏博士才去那儿的,当时想,为什么要让他们扫盲呢?他们永远不识字该多好?为什么要让他们富起来呢,他们永远贫穷该多好。穷人不会去买塑料包装食品,也不会乱扔,一张纸、一块木头都会捡拾回家。为什么要让他们有文化呢?那文化是让他们专门在网络上骂人的。是不公平产生愤怒,还是文化产生愤怒,我过去总认为是前者,现在我发现是后者。

母亲的家乡是在湖南湘潭,都知道出了伟人。两年前突然听她说,她的姥姥是曾国藩曾家某人的侄女,也姓曾,当时非常惊讶,过去她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对我说过?然后喜出望外:原来也是名人之后。少年时代曾经随母亲去湘潭,已经有多年没有再去。我的思维,情绪都随母亲,既然有了曾家血液,当然要看看另一半祖宗,所以去年从长沙借朋友的车去湘潭。走在青山绿水之中,竟然也是四面垃圾,真是唯楚有才有垃圾,这些曾家的后人们呀,一点也不消停,在全民有文化,致富的过程中,他们把青山的树叶上沾满尘灰,路边五颜六色不是鲜花,是那些我们最熟悉的东西—垃圾。

最可怕的是建筑,我始终不明白,中国人的建筑传统真的就一钱不值?意大利人不光保留建筑,还保留废墟,甚至还保留墨索里尼时代那些最难看的房屋。我们的民房,全是厕所砖,那是富裕的标志,在民房的四周,是永远也不会有人收拾的建筑垃圾,乡村的建筑样式早就抛弃传统了。所以,母亲家乡的山水是无法看的,管你是曾家的后代,还是左家的后代,还是毛家的后代,人人有份,拆了盖,盖了拆,共同把个山水景致弄得颓废。只有一幢建筑与山水和谐:故居。它掩映在山林中,面对池塘,背靠天空,跟意大利有一拼。没有人拆它,改它,没有任何人以自己的审美重新建设它,于是美丽留下来了,我已经完全不相信母亲家曾经有过那种几进的大院落,不相信有干净的池塘,我认为那是母亲的幻觉,我对母亲说:中国的人,你们湘潭人因为别的原因留下了一栋与山川相配的建筑—故居。

中国的河流很多,想找着一条清澈的河流,很难很难,中国的道路很多,想找着一条没有垃圾的道路,很难很难,中国的人很多,想找着不愤怒的,很难很难,中国的建筑很多,想找着与当地山水相融的,很难很难。

建筑垃圾篇8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 建筑材料再生 移动工厂 逆向生产

一、引言

中国就像一个大工地,这是外国人到中国的第一印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一直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势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对房屋建筑的需求相当巨大。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达到二十亿平方米,目前总的建筑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还多。我国拥有1,5亿的建筑市场规模,这个市场规模还仍在继续增长。欣欣向荣的建筑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领域已经成为展现国家资本力量的舞台,但在这个舞台的背后,怎样处理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巨大挑战性的课题。

二、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庞大,处理方法却简单落后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废混凝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与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数量大和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垃圾的产生数量也相当惊人。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一万平方米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400吨到600吨建筑垃圾,而拆除一万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到12000吨建筑垃圾。目前,每年我国平均的建筑垃圾产生量达到了7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的不断产生已成为一个令许多生产和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了解,近年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有效的处置方法,大量建筑垃圾采取回填或运往郊外露天堆积和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

三、落后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的危害

建筑垃圾的简单处理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害:

1、建筑垃圾往往被运往距离施工现场较远的开阔的地域进行露天堆积或简单掩埋,势必会在运送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没有必要的经济浪费。

2、建筑垃圾的露天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并且需要经过数十年才能稳定,所选堆积、填埋地点又具有随意性,造成地面塌陷或是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等安全隐患。如果建筑垃圾被堆放在水库,沟渠,还会降低对水体的调蓄能力,以及降低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

3、由于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等是难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并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渗入土壤中会改变其结构组成,降低土壤质量,削减土壤生产力。并且这些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污染水资源。另外,建筑垃圾中含有或反应产生挥发性有毒气体,扩散至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

4、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垃圾遗撤、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四、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建筑物最终都会变成建筑垃圾。但是所谓“垃圾”仅仅是相对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建筑垃圾也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金属可重新回炉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浇捣混凝土等,也可用以制作砌块等建材产品等。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孔内深层强夯桩技术就是一种综合利用碎砖瓦和混凝土块的途径。

五、结论

中国的建筑业需要建立自己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的“保洁”公司,形成根据实际建筑工程建立的专门处理建筑垃圾与建筑材料再生的跟随建筑工程建设同步运行的移动工厂。传统的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当代中国资源紧缺和人民对建筑材料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比如对于“鸟巢”工程来说,如果国家想要请一家建筑单位专门对“鸟巢”工程在建设前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处理,那么这家公司就会有针对性的对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并且形成专业的方案,拥有一批专业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的队伍,就像工程建设中施工方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对“鸟巢”工程进行施工一样对建筑垃圾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建筑材料再生。将建筑垃圾逆向生产,建筑材料再生,然后再应用于原工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建筑工程中对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由被动进行的方式转向竞争主动的方式,以提高建筑垃圾处理效率、建筑材料再生转化率,实现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再生,最终达到零浪费。

从现在的施工情况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专门进行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行业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传统堆积、填埋、基坑回填方式为主,建筑垃圾处理利用水平低。

第二阶段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理论层出不穷,但实际工程中只是以点的形式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仍然停留在再生砖、再生砌块等低附加值产品区域。

第三阶段是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即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企业崛起,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设备不断发展,人们普遍会认同专业品牌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的理念,专业建筑垃圾处理与建筑材料再生的时代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王东伟,现代建筑能源环境智能化管理与平台构建研究[J]建筑机电工程,2011(12)

建筑垃圾篇9

一、目前建筑垃圾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今年初,__城管执法局、创建办、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审批许可组、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根据桐乡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桐乡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并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与建筑工地创卫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截至11月底,审批许可组已办理建筑垃圾处罚核准20多起,3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达到《__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标准,通过审批核准。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走访指导施工单位1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建筑垃圾3000多立方米。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针对建筑垃圾乱倾倒、装潢垃圾处置等的特点,组织力量走访装修公司、开展夜间执法巡查活动,对电瓶三轮车乱倒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堆放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教育纠正,查处违章行为10多起。通过前阶段整治,建筑垃圾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处置,乱倒建筑垃圾现象明显好转,建筑垃圾事先审批核准制度基本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当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建筑垃圾处置处于无序化状态,一些施工单位、道路开挖单位、运输单位以及装修单位及人员尚未形成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意识,少数电瓶三轮车、施工单位人员对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不理解不配合,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2、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的监管机制有待探索和完善,如何应用市场化手段来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办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一些镇、街道尚未开展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少数运输单位偷倒、乱倒现象仍然存在。3、建筑垃圾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建筑垃圾运输处罚主要在晚间进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执法管理主要依靠通过延长管理时间,开展联合整治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在执法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法的实效性。4、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对建筑垃圾收纳处置,主要用于工程回填,尚未对建筑垃圾中石料、砖块等实施综合利用,形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建议以引导建筑垃圾市场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为着眼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加大对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力度,加快实现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

(一)继续加大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自觉遵守意识

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培养群众的自觉遵守意识十分重点。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自觉性。一是进一步做好上门宣传指导工作。督察指导组和城管执法各中队要树立长效管理意识,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继续走访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等,发放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宣传资料,宣传解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重要意义和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指导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做好建筑垃圾审批核准、包扎覆盖、规范消纳等措施,逐步让群众知道在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定,提高规范建筑垃圾管理的自觉性。二是加强新闻媒体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营造氛围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建筑垃圾整治进展情况、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对违章行为及时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三是研究建立行业协调沟通制度。根据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行业起步时间较短,行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情况,逐步建立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交流会、座谈会等工作机制,听取多方意见,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行业秩序,完善行业自律制度,营造自觉遵守管理规定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管理资源,完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要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建筑垃圾长效机制,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要在建立审批核准、部门联合整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办法。一是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制订建筑垃圾运输行为监管制度,建立运输单位台帐资料,对运输单位违反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违章行为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将违章行为记录在案,在对运输单位资格审批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对违章行为恶劣的,取消其运输建筑垃圾的资格。二是要建立经常性联合执法机制。建筑垃圾管理一项长期性工作,由于建筑垃圾违章行为涉及城管、建设、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对无证运输、乱倒、乱堆等违章行为从严查处。三是要研究引进市场化机制。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逐步建立公开招标制度,公开建筑垃圾清运单位、数量、竞标情况等内容,提高建筑垃圾管理效益,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并实现建筑垃圾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要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要根据各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建立镇、街道建筑垃圾收纳中转站,建立二级转运网络,扩大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范围,消除管理空档,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城乡一体化。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建筑垃圾执法管理的实效性

要进一步总结建筑垃圾管理的经验,探索建筑垃圾管理方式方法,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实效性。一是要建立定点指导和区域负责制度。根据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的区域划分,按照“谁的区域产生建筑垃圾,由谁监管”的原则,在施工单位、道路开挖等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核准时,确定1-2名辖区城管队员,作为建筑垃圾管理联络员,负责建筑垃圾运输、消纳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帮助解决审批手续,指导规范营运等工作,把管理关口进一步前移,防止违章行为的发生。二是研究建立建筑垃圾运输消纳信息化管理系统。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对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安装gps数字定位系统,将运输车辆编号、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纳入数字化信息平台,对运输、消纳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通过提高建筑垃圾监督管理的科技含量,减少管理和执法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管理成本。三是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针对建筑垃圾管理的特点,在查处违规运输、消纳建筑垃圾时,要突出对施工单位等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的治理这一关键环节,重点加大对产生建筑垃圾单位的处罚力度,控制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建筑垃圾篇10

【关键词】建筑垃圾;政府职能;再生利用;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等改造、扩建、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涂料、废砖石、建筑用胶、沥青、油漆等的凝结体。其主要来源在于建筑活动的三个环节:施工生产、使用维修、拆除报废。

现阶段,我国各地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直接运往郊外采用露天堆放、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浪费了垃圾清运的费用,在清理、运输、堆放的过程中遗撒和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二次环境污染。这样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又不符合资源再生利用,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建筑垃圾中难以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又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它又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危害,也会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中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快速迅猛地增长,其危害也日益严重地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需要大力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鉴于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需要个人、企业、各级政府投入更多的热情、精力、财力等,更需要政府着力解决好如下问题:

1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治理。

政府牵头,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建筑垃圾怎么收集、由谁负责收集后回收利用。政府的管理机构应制定专门的地方法规,从政策上、税收上支持和扶持企业的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经权威部门测算,与实心粘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1.5亿块标准砖,使用建筑垃圾制砖,可以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节约耕地180亩,可以消纳建筑垃圾40多万吨,节约建筑垃圾堆放占用土地160亩,两项合计可节约土地34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以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0吨。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扶持。因此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检查、督导和帮扶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成立专业管理机构治理建筑垃圾的目标是:通过选择较高层次的管理目标,达到建筑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随着资源、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为实现建筑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的具体策略为:

1.1 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

1.2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广泛采用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

1.3 促进建筑垃圾利用的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如何支持建筑垃圾利用工作、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和促进建筑垃圾的利用、已有的政策怎样落实。

1.4 建筑垃圾的利用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要能真正有效的利用还涉及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既是系统工程就要有组织协调的问题。

2 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情况,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对建筑垃圾的管理缺乏针对性,而城市环卫部门制定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中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也无具体规定。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是:建筑垃圾增长迅速,近十年来,建筑垃圾产量的增长要远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区土地资源贫乏;再生资源浪费巨大。可见,传统的处理方法如露天堆放、填埋、焚烧等已不再适应建筑垃圾的迅猛增长,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各地方政府结合各自地区不同的情况,在国家大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出各自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执行细则,使建筑垃圾的产生、清运、利用等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政府的引导下,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引起人们对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足够认识和重视,引导建筑垃圾消纳处理的相关企业提高建筑垃圾的最大利用率。

根据《青岛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规定,青岛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城管、环保、建设、规划、土地、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强制性”的建筑垃圾处理专项法规,把其作为建筑业主及拆除作业单位的义务。在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由政府管理的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帮扶。

根据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由许昌市城管局对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等做出来详细规定,并参照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相应内容,对违法行为作了更加科学细致的分类。为改变建筑垃圾围城这一状况,实现建筑垃圾“五统一”,即统一证件、统一清运、统一收费、统一处置、统一管理。许昌市从实际出发,实行小范围招投标建筑垃圾独家经营处置权,把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任务一分钱不花地招标给了专门的经营公司。中标单位在许昌市享有对建筑垃圾的独家经营处置权,负责清运及无害化处理。该项目的实施是许昌市建筑垃圾处理史上的一次创新,开辟了河南省首家对建筑垃圾处理实施特许经营的先例。

3 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建设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并同时加大推广利用力度,转化科研成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利用化就无从谈起。我国应抓紧立项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工作,国家及地方政府和建筑企业都应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开发自始至终贯穿的理念是以不破坏生态和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

首先要采用最优化的建设方案,避免或尽量少地产生建筑垃圾,从源头上进行治理。这就要加强城市规划的长期性和权威性,严禁朝令夕改;从工程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等源头上解决和减少施工过程中和后续建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源头控制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减量化,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事中控制,从而以被动管理转变上升为主动管理的地位。

其次要资源化就是要变废为宝。处理的目的和目标应当是资源回收和减少最终处置量,按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我国大陆地区才刚刚起步,回收利用率仅为5%左右,这实在是让人汗颜,同时也说明了科研投入少、科研水平低等问题。

正所谓“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是资源放错了地方”,昔日难以处理的废物,有望大量变身用途广泛的“宝贝”。 为了支持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我国一些城市已经从政府层面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企业可获得政府补助,并可在产品、税收、土地、信贷、供水、供电等方面享受优惠,同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日益成熟。如生产环保型砖块,其生产成本仅为市场售价的二分之一,据测算,每5000平方米建筑成本可节省8万元-10万元;生产再生粗、细骨料,这种再生混凝土强度可达C30,砂浆强度可达M5以上;用于基础处理,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的施工技术,其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00―700KN,经测算,该项技术较其它常用技术可节约基础投资20%左右;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使其成为一个“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市民游览休闲的特色景观。

4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支持、管理和控制。

4.1 政府的支持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建设、拆迁、运输、施工、生产处理、产品应用等多个环节,不但涉及国土、环保、市政、建设、交通、发改委、工商、税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还涉及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没有政府的统一管理,就无法协调这些部门的关系。没有政府的支持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应按市场化模式进行,应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政府还要从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的方式以及所产生的费用,分拣、处理的场地,再生利用的设备、厂房,再生产品的使用等各个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

4.2 政府的管理

各级政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管理规定或细则等,重视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卫生的全面管理,完善建筑垃圾处理处置管理办法,制定市场运作、服务收费等方面的法规,用法律及规章制度规范相关运行单位的行为。

政府为确保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的有效实施,可利用经济杠杆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投融资体制,通过市场运作,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方的投资收益。

制定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使用的政策。任何新产品都有一个市场接受的过程,因此在加强科学宣传的同时,政府要有强制使用的相关政策,特别要求在政府出资的公用建筑中必须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以起到导向作用。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各个层面,只有加强归口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合理组织协调,才能将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再生、利用全过程落到实处。尤其是要加大检查监督的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坚决杜绝建筑垃圾大量排放、随意排放和低水平再生利用,使建筑垃圾资源化由行政强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4.3 政府的控制

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过程中,政府要有统筹规划和正确的政策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的发展应在市场竞争和政府宏观指导下有序进行,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在政府宏观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避免重复上马,无序竞争。因此,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机构,对不同地区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避免“一刀切”、“一哄而起”或搞重复建设。避免企业同质化、争资源、争市场的恶性竞争,保障整个行业的合理、有序、良性、循环发展。政府要着重培育和扶持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政府在大力发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的控制,制订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应用技术规程,明确建设工程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范和要求,并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促进规模化使用。

5 结束语

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对于建筑业这一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而言至关重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业或个人通过采取相关的保障实施措施,对建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多级利用,方可高效率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以科技、环保造福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终实现“政府不投资、环境无污染、企业有效益、垃圾得利用”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