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1:41:36

建筑认识论文

建筑认识论文篇1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认为:建筑创作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与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特别是建筑职能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是学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其中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相关性的探讨,主要从学科的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工作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讨论与经典的理解都局限于尺度、规模、过程等,笔者试图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根本目标与本质特征探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 关于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城市设计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设计的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他们个人的城市设计观,导致了对城市设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而言,在学术界要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已经有学者对中西方众多学者的城市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1.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1] “景观―视觉”、“认知―意象”、“环境―行为”、社会、功能、程序―过程、类型―形态七个领域。2.我国学者已开展的理论探讨主要有:[2]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政策论、全过程论、区位论六个领域。从以上中西方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城市设计概念、目标等认知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取得巨大的成果,但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层面未得到应有关注,或者说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从注重功能形式,到视觉感知,再到当代引入人的行为活动、社会学、类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公众与个人的关系,强调公共生活空间环境的塑造。本文认为城市设计的是以城镇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空间为主要对象,其本质目标与整体特征是致力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城镇历史、艺术、文化、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与城镇特质空间与城镇特色形象品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 关于建筑创作的基本认识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项基本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在其著作《建筑论》中论述“实用、坚固、美观”三项基本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强调通过基础科学(数学与几何)知识表达对美的理解;而我国伟大的道家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建筑的认识――“器”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就非常丰富而多元化了,大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如,有从强调功能角度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有的从侧重与环境的结合,提出“有机建筑论”(赖特),还有的主张把精神和愿望适宜的融入建筑空间的特性中,还有的从公共的角度,提出“市民建筑”的概念等等,其实关于建筑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怎么变,始终没有离开“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器”的本体论,无论从什么角度的探讨与实践,只是这个本体的一个变异或引申而已。换句话说,建筑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建筑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所蕴含和承载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

就建筑创作的概念而言,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看似人们个个能“耳熟能详”,但学术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基于以上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建筑创作是以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城镇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主要侧重于建筑物质形态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审美与时代品质形象的创作,在理性思维、原创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独具文化、艺术的个性化品质空间生成。

建筑的坚固、实用更多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求,寻求对身体的各种庇护;然而对当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物质空间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形象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区位空间特质性的精神与特色形象上,并以此指导生成独具特质性的个性化品质空间;而特质性恰恰又是当下我们在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中最缺乏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中抱有希望并且知道我们能做多少就可以了。

3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基于上文关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论述与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应从区位主体(建筑)所在城镇及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时代品质发展的区位空间特质性战略命题审视开始,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应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质与空间标志性的建构,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特别是建筑创作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具体而言:

3.1 建筑创作命题的确立,在现状与区位空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特质性进行城市设计战略命题的审视与把握,将建筑创作的命题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相融一脉。

3.2 建筑创作的文化意象的生成是基于城市设计命题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强调文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时空性,因为文化的本质与主流是发展,今天的创造即是明天的历史。

3.3 建筑物质形态空间的构筑,应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及其物质形态空间命题与空间形式的整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的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探讨,缺乏较为详尽的描述,仍是一个亟待探讨、完善与丰富的新领域,还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鉴于笔者相关的建筑、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文的观点必然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敬祈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61-64.

[2][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1

建筑认识论文篇2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结构;课程;再认识

1引言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听完课后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决,尽管学习了课本内容,但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并不能很好理解和自觉运用结构知识,即缺少基本的结构意识。作为任课老师,这种现象引起笔者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内涵和教学方式的思考。面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所授课程和授课对象两方面入手,研究“输入”和“接受”的认知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结构意识,而不是固守课本,照本宣科,沿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相关概念

2.1建筑结构。在汉语中“建筑”一词有多重含义。狭义上,最通俗的理解便是日常所指的房屋;另外,还有作动词用时指建设筑造之意。广义上,“建筑”一词有在哲学中“上层建筑”的使用,指得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有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1]“结构”一词用法也相当丰富。从微观的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到宏观的天体、宇宙结构;到社会生活中经济、家庭结构;以及撰写文章的结构关系、汉字书法的间架结构等等。“结构”一般是指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组织方式和相互的关系。如果把“建筑”和“结构”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那么它的含义便有了特指。建筑结构——建筑物承担外力的部分,以及它们的构造。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给出了“建筑结构”的定义:“组成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2]可见“建筑结构”是研究建筑物的承重骨架部分的组成方式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2建筑学专业与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学专业,对建筑结构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建筑学本科的学制可以达到五年,所学课程众多。主要包含了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两个大类,而建筑结构就属于工程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如果说建筑学课程体系是一条河流,那么建筑结构是众多源泉中的一支。由于中文的一词多义,对于“建筑”这个词可以借助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ion这三个英文单词来理解。Architec-ture的翻译是建筑学,其含义是人们对即将创建的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包含功能的布局、空间的组织、以及形式的美观等方面,可将其作为“上层建筑”,归为指导思想的层面来理解。Building的翻译是建筑物,其含义是一栋楼房,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将“建筑”的这一层次,理解为建筑的“本体物质存在”。Construction的翻译是建造施工、建设、结构,其含义是将建筑材料进行组合达到所需的要求,在这一层次“建筑”可以理解为“物质基础”。可以看出“建筑”的整个过程,是在“上层建筑”的设计和规划下,利用物质材料进行建造,形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建筑”一词的含义清晰的分为了三个层次。建筑学专业的工作侧重固然是“A”,但好的设计必须拥有对设计对象本体的充分认识,才能够是有源之水,否则只能是凭空想象;建筑师只有对建造的过程深刻了理解,才能设计出可以建造实现的建筑物;有了物质实现,这在建筑的艺术表达层面,也使美观和思想具有了实际载体,利用结构作为造型的手段也是当今建筑创作的潮流。所以建筑学学生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是必须的。

3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目标

3.1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早在古罗马时期,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安全”、“适用”、“美观”。从目前众多教材可以看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往往简单地把土木工程专业的多门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进行删减压缩,合并成一本教材。其主要的逻辑,是在“安全”的范畴内结合材料知识,进行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验证,属于相对微观层面的内容。而在宏观层面结构的“适用”问题,教材中却很少讨论,导致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概念,就进入到了无尽的公式海洋和计算中,继而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在“美观”这一原则中的内容,即结构所带来的造型能力,更是几乎没有提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结构进行认知,知道什么是结构以及常见结构类型;然后,从中观解决方案设计时的适用、甚至造型问题,学会在设计中对结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以及造型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最后,在微观层次能够进行简单的验算,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解决常见的工程问题。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应当是从宏观向微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对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来讲,如果遵循如此的规律,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3.2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主要的目标应该是认知,然后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最后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如今应用型教学指导思想下,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教学,重心应放在课程层次前两个方面——宏观认知和中观应用,学习的重心是为了更好的设计,而并非微观层次计算能力的过度训练。

4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再认识

对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进行了分析之后,很明确其是有层次的,那么教学工作便不能够只强化例如计算能力的一面,而应该根据课程的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来进行。4.1教学原则。4.1.1奠定理论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奠定建筑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结构意识和应用结构知识的前提。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应用结构知识进行设计工作,甚至完成结构的计算工作。4.1.2注重实际应用。学以致用,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实的意义就是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注重结构问题,在将来的实践中能够良好的与专业工程师沟通。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应用。4.1.3引入技术进步。新的技术是教学的有利工具,专业课程的教学要能与时俱进。在如今信息化新技术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的教学也要尝试将新的技术引入,教师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新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来。例如BIM技术,可以利用软件让同学们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的建造结构,加深对结构生成的过程的理解。4.2教学内容。根据建筑结构课程层次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基本结构的认知、结构的应用选型、结构的计算。基本结构的认知包含了结构的基本概念、当代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应用选型结合设计了解和掌握何种类型的结构适合何种建筑,满足其功能和造型的需求;结构计算,是在力学和材料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常见结构类型的计算能力。4.3教学方式。4.3.1讲授、考试。对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讲授法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信息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在结构课程中,有很多基础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所以这部分内容必须存在。进行考试又是检验和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它能够给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技能带来外界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建筑“安全性”原则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验证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有意义。4.3.2发言、讨论。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如果教师能够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课后自主研究,从结构的角度去认知和点评一栋建筑,并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进行介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结构课程,能够将课堂氛围变枯燥为有趣,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将过去的被动听课状态转换为主动的研究和探索。并且课堂的发言还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这点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方式针对建筑结构在建筑“适用性”的原则的学习比较有效,可以使学生达到自主认知和理解的目的,什么类型的结构形式适合什么类型的建筑类型,有什么特点,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4.3.3实践、应用。建筑学专业现在常见的授课模式是设计课和理论课分离。通常一门理论课授课完毕,学期末进行考试,整个课程就结束了。但理论课最终对于设计的作用却无从检验。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设计,将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中,这是基础课的最佳效果。在设计课中如果能够穿插结构知识的具体专题,进行知识强化训练,有助于同学们有意识将结构知识运用于设计中,而不是学习完了,就将书本放到一边,理论脱离实践。例如高年级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设计课程,就可以进行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专题的强化,将其模块化嵌入到设计课中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大块的知识进行分割,让学生在专题的设计中消化吸收相对比较小的知识点并付诸实践。

5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建筑和结构的内涵,肯定了建筑学专业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建筑结构课程,发现其内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内涵,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从宏观到微观,教师的教学也应该分层次进行,对于建筑学专业更应该注重被忽略的认知和应用层次的训练;最后,思考对于建筑学专业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应当多元化的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能够应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课程的再度认识带来的只是理论的想法,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检验。

作者:文博 单位:三江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认识论文篇3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建筑认识论文篇4

【关键词】现象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实践;医院;启发与思考

自从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并产生建筑现象学以来,建筑现象学在各种评论声中不断发展与成熟,渐渐地从一种纯理论的态度转变为一种以梅劳・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依据的,带有实践指向的建筑理论。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指导,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思路,以及指导。

1现象学的概念

现象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了胡塞尔的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现象学应用于建筑的实践

现象学建筑设计方法表现在很多建筑师的作品当中,如L・克里尔,美国“环境雕塑”设计组的设计手法也曾被认为是现象学式的。台湾的季铁男先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宝贵的尝试,他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方式,从现象学出发,给出了以下建筑设计的一些方法:第一,认真把握问题的本质。运用现象学方法,透过表面,展现问题的本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设问题有关的情境。根据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式,确立相关的存在情境。第三,建立一个整体的大结构。将情境转化为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应用的空间关系及状态。第四,增加和丰富生活内容。主要包括机能、物理以及社会行为因素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使设计与生活世界更加密合。

在最近的一个医院方案设计过程中,本人就运用了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方法去考虑问题。这个方案是重庆市璧山县的一个医院的投标方案。在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现象学中就是认为建筑应该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体验。本方案的总平面就是根据建筑现象学的所谓“场所精神”去思考。让建筑本身具有在这个特定场地的场所感。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相称。而真正的“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场所就是整体环境。让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从本方案的总平面可以看出,建筑和环境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整体,让医院这个建筑有一种归属感,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造型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现象学的设计过程去思考,从最初的医院建筑为最初的表面去发现其中的本质和意义。整个造型设计是从一个宏观的去考虑,然后再注意细节,本方案采用天圆地方的概念去构思整体造型,运用医院引申出杏林的概念,因为杏林很早就是中医的代名词,因此,在这里杏林的本质意义就是医院建筑。在这里运用了梅洛-庞帝的知觉论,因为知觉是不可以分解的,人们不可能将知觉分解为感觉的集合,因为在知觉中,整体总是先于部分,并且这种整体不是一种观念的整体。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应该先整体后细节。在本方案的细节方面也有很少多处理, 都是围绕整体而做的一些修饰。因此,建筑现象学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

3 对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现象学指引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设计的创作灵感

在开始一个方案的建筑设计,我们往往会先找资料,去了解类似的建筑,此过程虽能让我们认识到某种类型建筑的基本做法,但也往往成为以后做设计的一个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我们做建筑设计,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去寻找灵感。

其实,真正的创作来源于建筑本身,从现象发现本质,收集体验更多的现象,为的就是能抓住其本质,才能使建筑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正如苏州博物馆就是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其所在的场所定位

第二,增加对知觉感受的多重性了解

帕拉斯玛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 “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 的建筑学。在建筑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尤其依赖主体的运动,因此除了看,听,摸等途径,在建筑中游走也应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艺术的塑造者,建筑师不应仅仅执著于视觉符号,而罔顾身体对其它知觉形式的需求。

其实,我们对建筑的体验,不仅仅只是通过视觉,通过眼睛去了解现象,我们更应该通过听觉,声音去聆听建筑,通过触觉,身体去接触建筑,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回味建筑,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筑的现象,从而发现本质。正如 朗香教堂那样从外部到内部,我们可从视觉去观看其巨大的尺度,可以用手去触摸感受材质,也可以在教堂内部聆听去感受建筑的特点。

第三,对生活世界加以丰富

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一项使命就是要还原事物本身的丰富性,施皮格伯格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对多样性的无所不包的欲望”,现象学“与其说是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意识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多样性现象的感受性的尊重”, 因为这种丰富性并不是附加在事物身上的多余物,而是直接构成了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具有丰富感受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胡塞尔提出回到“生活世界”,构成这个“生活世界”的不是概念,定义等虚无的,被归纳的或被提炼的东西,而是真正能感受到的,能被认知的丰富的,真实的体验。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多方面真实的去体验建筑。建筑才能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正如拉维莱特公园那样从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建筑本身,使建筑表现更多的特点,最终还原成世界的丰富性。

结语

从建筑理论的研究到建筑设计的实践,出现了很多变换的风格,手法,使人无所适从。利用现象学的认识论知识不仅对把握建筑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会为缺乏创新的国内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论――那就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不应该过分的依赖图片资料和通常做法,而应该回到建筑的本身去寻找灵感。当然我们也要在现象学直接直观的基础上予以反思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在现象学的目光中重新认识既有经验,在学习理论之前先学会忠于现象,在借鉴他人的做法前应该先学会发掘自己的体验,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得到新的问题提出,最后也才能得到原则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知觉现象学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生活世界现象学 德埃德蒙德_胡塞尔.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建筑认识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城市和建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一 建设设计和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城市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既体现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关注,又随着人们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日益了解而引发更深层次思考。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凋。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用建筑类型学来研究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理解在建筑类型学当中,建筑和城市的相互关系,这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当中也能够在相互协调的过程当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道路。

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无论是城市大的空间环境,还是建筑群的中等空间环境,或是个体建筑小的空间环境设计,都要首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分析,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但也不能多搞建筑超过环境容量,降低环境质量,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扭转追求怪异建筑形体不正确认识。

正是如此,在研究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时候,建筑类型学就成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

二 类型学理论

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门别类。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事实上分类意识每天都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类型学实质是通过对分类意识的探讨总结出人类分类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把这种潜意识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它的现实意义是:让人们主动去应用分类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所研究的某一领域的问题。分类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方法,分类是分层次的,每一类别可以继续分下去。

类型学属于现代主义之后更为广泛地对建筑“意义”的追求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 人们已经明显感到现代建筑的无能为力,为了寻求建筑存在的理由,重建建筑语言,人们开始对建筑进行历史学的探讨,回归到建筑本身的类型学研究上。因此类型与历史建立了联系, 人们日益认为与历史建立联系便是在一种特定文化内赋予建筑以合法性的必要性。于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类型学方法。

意大利建筑历史与理论学家阿尔甘在1963年出版的《建筑类型学》中提出“类型学是一种建筑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建筑师个人的思考和工作过程,是历史,也是方法,既是形而上学又是操作工具”。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对类型及建筑原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将类型学作为城市建筑设计中重要和有效的设计方法, 并在1966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城市建筑》。

欧洲建筑师R·克里尔曾系统深入研究欧洲城市和建筑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原则,分别于1979年和1983 年出版了《城市空间》和《建筑构成》两书, 书中试图探索城市和建筑中的类型学构成原则。

美国城市设计和建筑师杜安尼和普雷特·兹伯格(DPZ) 是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新城市主义就是在新城镇设计中对建筑类型学的考虑, 城镇设计要遵循城市设计类型学。

类型学作为设计的方法注重理性思维。它并不是被分离的构件所形成, 也不是根据用途、社会意识形态或技术特征进行分类的事物所集合而成, 而是根据意义的三个层次推导得到的准则来选择和重新集合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继承过去存在形式所属的意义;从特定的片断和它的边界推导出来,并往往跨越以前的各种类型之间;把这些片断在新的脉络中重新构成。所以,类型学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它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类型学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对其筛选和批评,从中提取有益的、精确的历史文化内容带入现代社会,并结合特定需要进行再设计。

三 类型学中的城市和建筑

类型学是研究城市和建筑的有效手段之一。维得勒将建筑类型学归纳为三点: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继承了特殊的建筑片断和轮廓;以及将这些片断在新的城市文脉环境中的重组、拼贴。建筑类型可以在历史的建筑中获得,通过激起人们对以往生活和建筑片断的记忆而使建筑的形式获得成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形态转化为在“原型”基础上的变体,有利于将错综复杂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统一于一系列“原型”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原型”的一致性达成建筑形态的彼此协调。恩格尔斯的原型研究强调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相对于罗西寂静的纪念物理论,恩格尔斯的建筑在解释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形式的连续变动。

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自身功能与形态的完善,而在于与其他建筑之间和城市整体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约翰·西蒙兹就指出,依据教条公式设计的建筑和依据简单集合学进行的场地规划是注定失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哲学为诸多建筑理论处理城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系统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将城市和建筑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类型学研究和分析,在处理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能够给设计者提供一种指导性和参考性的提示。

四 结语

类型学的产生基于对过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反映了在不同层面上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类型学是一种共时性的多元存在。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为合适的。就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而言,可以视为城市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言,这种互动作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新的理论与设计手法的出现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城市建筑 的认知,并不断扩充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类型学这个方法正是使得设计者在处理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能够有更加有效和合理的做出判断。

    随着时代和建筑理论的发展,类型学作为一种方法和思潮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11.

[2]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2.

[3] 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等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0。

建筑认识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与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构成了设计创作工作的动力。设计者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里面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产生创作的动机是确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建筑设计中产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条件。

设计创作者通常富有超长的想象力,常带有综合因素,因为设计创作是一种知识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作活动,这就是设计灵感。设计灵感是一种思维的跳跃。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凭借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在于设计者在工作中的认同度以及在设计中激发想象的各种外在条件。想象力也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新的艺术形象得产生,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时也是尤为中还要的。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焱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

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论的运用

4.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昧,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4.2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4.3现代建筑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建筑认识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反思;改革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as the enlightenment of architecture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The author with you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goal and homework evaluation system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strateg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Reflections;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设计基础》作为建筑学的启蒙课程,既是建筑学课程的第一门专业课,也是学生迈入建筑学领域的第一步,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讲授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培养设计、创造及创新能力是每一位讲授《建筑设计基础》的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课程以绘图基本功训练为主,同时配合一些理论知识介绍。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建筑院校的建筑教育中一直占较重要的位置,历来也是各建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针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有的进行局部调整,有的全面更新,各有特色,对该课程的关注度也日益热烈[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改革的重点多数仍在作业内容上,跳不出模式化教学的框架约束。仍不能很好的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提炼、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业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等。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2 对传统《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反思

2.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了建筑设计以及与其相关的建筑艺术和技艺的学科,需要兼具能力、学识和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反思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过程,其重“基本功”轻“设计思维培养”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首先,受传统西方“学院派”建筑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多数高校《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以锻炼学生绘制线条、水墨水彩渲染、临摹等基本功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迅速掌握专业绘图表现手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枯燥的学习模式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模式化。对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意识形成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其次,多数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是理科生,这些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空间感、尺度感相对较弱。而从建筑学角度而言,空间创造力是在空间认知和空间想象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创造。实现一个新空间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充分调动各种空间要素,组合构建一个新的空间的过程[ ]。因此加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过程中空间理念的培养尤为重要。

2.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建筑设计基础作为建筑学的启蒙教育,大多数人认为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经过相应的训练,每个人都应具备扎实的“画图”基本功。然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研究:“建筑教育强调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关注建筑与生态环境、有较高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建筑人才[ ]”的认识逐步得到认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应包含建筑概论、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建筑设计的技能和建筑设计意识几部分内容。力求培养除建造表现能力之外的创新能力、造型能力、抽象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等建筑表现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意识,包括理性设计观、环境意识、整体意识、经济意识、技术意识、安全意识等。

2.3对作业评价体系的反思

作业评价环节也是课程的重要环节。在作业的过程和最终环节往往被老师根据个人主观意识进行否定或者修改,并通过刻板的分数呈现出来,甚至会直接完全否定学生的方案。这样的做法势必会约束学生的创造创新意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评价环节应由传统的“关门打分”的评价模式向开放公开的定性评价转变。同时在评教过程中,充分倾听学生的设计理念、合理的鼓励与肯定必不可少。

3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方法)和作业评价三部分内容,仅仅对其中一个环节进行改革是不够的。

3.1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目标驱动,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本着以学为主、个性教学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教的互动环节[ ]。课程以培养设计基本功为途径,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设计思维,顺利对接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应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培养不同的能力:第一,知识与理论体系,通过一定的理论介绍,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建筑形式美学、历史知识、空间理论、色彩知识和历史知识等基础理论。第二,建筑设计的技能,通过一定的绘图训练、空间训练和模型表达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造型能力等。第三,设计意识,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建筑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意识、安全意识、理性意识等。结合合理的作业训练和教学方法,进而形成结构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

3.1.2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训练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训练技能,也不等同于建筑设计的能力培养。而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设计意识,熟练掌握基本设计技能,具有一定设计基础的基本能力,更好地与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相对接。各高校的建筑设计基础的训练作业也形式多样,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大都以多为主要特征,反复训练,单个作业时间短。如墨线练习,每个作业都要画正图,重复训练。2个学期的课程,大作业近20个,作业周期短,使学生没有时间做深入思考,便草草结束了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可以从培养目标出发,以理论教学为引导,着重技能和思维训练。通过不同的技能训练,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培养设计意识。

3.2对教学过程的改革

建筑认识论文篇8

关键词:现象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现象学的学派与思潮

现象学是由德国人埃德蒙德·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哲学体系。在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在十九世纪末统治欧洲大陆时,心理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提出了意动心理学。黑格尔学派的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总结,而意动心理学则参考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其基础上,认为二者有分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二者相关的意向性结构﹐从而离开了主张主体内在性的传统唯心主义﹐返回到原始的“现象”﹐即各类经验的“本质”1。

胡塞尔的学生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继承了现象学的学说,但是他更多的探讨存在问题,即意识经验背后更基本的结构﹐即所谓前反思﹑前理解与前逻辑的本体论结构──此在结构2。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则彻底导致了他与胡塞尔的疏远,转向了存在哲学的范畴。

法国人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在1954年出版了《知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来自于对胡塞尔晚期现象学的解释,但是梅洛-庞蒂不同意胡塞尔把人最终还原为先验意识﹐也不同意海德格尔把人的生存还原为神秘的“存在”﹐同时,他认为“我思”必然把我显示于历史情境中﹐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是先验性的“知觉世界”。他强调知觉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因而主体必然“嵌于”世界之中﹐与世界和他者混同﹐以此否认唯心主义与实在论的界限3。

此后,现象学从多种学派的对立逐渐转变为应用在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潮。学术地位上并没有出现能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一较高下的领军人物。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精神病理学﹑文学理论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同样,也波及到了建筑学。

2.建筑学与现象学的对应

1950年,丹麦学者拉斯姆森(Steen E.Rasmussen)在《建筑体验》中开始强调身体与知觉对建筑空间的体验。70年代,建筑师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和城市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都表述了感知在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这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探讨的的领域不谋而合。

真正系统引入现象学理论的是诺伯格·舒尔茨(C.Norberg.Schulz),他1980年完成了《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之后,在1985年,他又出版了《居住的概念》。这些与他后来的两部著作——《建筑中的意向》和《存在、建筑、空间》组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4

90年代,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是一位真正将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建筑师。1989年出版的《锚固》中更多表述了海德格尔“栖居”的思想,而1994年与帕拉斯马(Johan I.Palasmma)合著的《知觉的问题-建筑的现象学》中转向了知觉现象学的描述。此外彼得·卒姆托(P.Zumthor),查尔斯·科里亚(Charles Correa)等人也不约而同在设计中多次强调“触摸”和“记忆”的重要性。

3.建筑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从上文总结的西方建筑现象学理论路线可以看出,建筑学中的现象学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两种,海德格尔-舒尔茨为代表的场所理论,和梅洛-庞蒂-霍尔为代表的知觉理论。而无论哪种理论,都离不开作为现象学最本源的胡塞尔思想方法-“还原”。现象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倡的经验判断、量化分析所圈定的死板范畴不满,因此要抛开一切“外物”,返回到事物的“本质”。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太多理论上的思辨成分,对于事物本源以朴素的方法认知,重视实用,大部分流传的是建造技术经验积累。由于严密的等级制度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工匠们对建筑缺乏整体控制的能力和权力。在实用理性的指导思想下,主观上没有还原事物的认知,但是客观上还是有与现象学思想相似的习惯与传统。下举两例分别说明场所理论和知觉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

一,场所与风水

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来自于海德格尔的栖居理论。海德格尔指出:“说到人和空间,这听来就好像人站在一边,而空间站在另一边似的。但实际上,空间决不是人的对立面。空间既不是一个外在的对象,也不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并不是有人,此外还有空间。”5除了笛卡尔体系的几何空间,还包含了人与神,成为一个复杂交织的“域”,这正是古希腊的场所概念。舒尔茨将其转译为一个名为“存在空间”的空间构成体系,其中参考了皮亚杰(Jean Piaget)的相对稳定图示概念。该体系包含了三对要素:中心及场所,方向及路径,区域与领域。同时,他认为该空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 Space);(2)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 Space);(3)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4)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Cognitive Space);(5)纯理论的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6

与之类似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一直存在的风水概念。《葬书》中写道:“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所谓观风水(堪舆术),是指以一些固定的判断方式来判断场所。这些判断方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巫术崇拜、社会等级制度等,这样原因交织在一起,难以量化,构成一个场地的风水要素。这种复杂性与舒尔茨描述的希腊守护神守护的场所类似。但是由于风水中引入的要素太多太杂,如八卦,五行,阴阳,气等,导致它被划入神秘学的范畴。但是与海德格尔的话所表达的意味类似,风水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清代《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二,知觉与意向

除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梅洛-庞蒂还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病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启迪, 尤其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 极大地影响了梅洛-庞蒂对知觉问题的关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碎片而是整体,梅洛-庞蒂则更进一步,他认为被知觉物不是一个如几何学概念一样可以被智性占有的观念统一体,而是一个整体, 向着由无数视角组成的境域开放。它显示为一系列不确定视角的无限总和, 其中每一个视角都与它有关, 但任何一个视角也不能将其穷尽。7

我们认识任何外物都要通过知觉,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一切的存在归结为知觉的存在。当然,也不能就此放弃知觉。柏格森(Henri Bergson)在《物质与记忆》里指出:“我们身体周围的物体反映出可能的行为。”针对感知建筑空间,霍尔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被使用的知觉素材,即“现象区”,其中包括:纠结的体验、透视空问、色彩、光影、夜空间、时间的绵延和直觉、作为现象镜的水、声音和细部等。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积累的形制和工艺,少有的一个有创造力的方面就是“意境”。这是与文人紧密结合的概念,由诗词文化中引出,也体现在建筑层面。比如古典的文人园林,在其设计中,包含了文人诗、文人画、老庄、佛学等等思想的影响下的各种意向,如“实与虚”这对概念。这是纯粹知觉的概念,手法上无论是山石的体积,墙或地的材料触感,竹林或者水面的面积比等等,都是由文人作为感知者在其中体验“意境”得来。对于“意境”的解读可以有很多,如梅洛-庞蒂所说,是一个无限的感知总和。

4.中国传统建筑的现象学方法解读

上面所讲的是建筑现象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应。另一方面,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任何经过现象学训练的人都可以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现象学的解读。这种条件下,根据每个人经验、认知的不同,解读结果都不会一样。缪朴在《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一文中,运用无疑是现象学“先验还原”、“本质直观”的方法,较为完整、综合的对传统建筑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隔,按人分区,微型宇宙,室内外合作,主从单元的串联,线型公共空间,接合而非转化,正格与变格并存,人工与自然分离,室内的两套尺度,简单的背境,二维的线条构图,带故事的形式9这十三个特点。对于现象学报告文本来说,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5.策略与展望

本文梳理了建筑现象学的发展过程,并解读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可能关系。这种解读除了理论体系上整合的需要,在现实上也有指导意义。建筑现象学是一门完全来自于西方的科学,并且经过霍尔、帕拉斯马等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实践体系。找到建筑现象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应体,就可以对照这种体系,寻找一条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映射到当今建筑设计的道路,这也是当今中国建筑界一直讨论的的话题。此外,对于大部分建筑工程仍然滞后在旧现代主义阶段的中国建筑整体,更多人文关怀要素的现象学也应该成为改变的一份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海德格尔.筑·居·思[M]//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6(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莫里斯·梅洛-庞蒂. 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 M] . 三联书店, 2002.

8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洛一庞帝谈起[J].建筑学报,1998(12)

建筑认识论文篇9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宪章》,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认识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认识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 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仿,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特别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特别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转贴于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与作用。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充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作用,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认识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作用。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与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

建筑认识论文篇10

关键词: 《建筑构造分析》 实践教学 开展方法

1.《建筑构造分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贯彻以建筑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层和地层、楼梯、屋顶、门和窗构造、单层工业厂房、建筑工业化简介。总计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教学重点是建筑构造原理、建筑构造要求及做法。

2.实践教学的内容组成

伴随着理论教学的开展应完成的实践教学有:建筑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构造设计(墙身详图设计、楼梯详图设计、屋顶平面图设计),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联系、学会应用,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完成在其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3.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

3.1建筑整体方案草图设计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熟练地识读建筑施工图,有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了工程实践活动,同时在大一时学生都参加过工程认识实习,学习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在教学初期学习绪论、民用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后进行建筑设计就有一定的基础。进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尽快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针对建筑设计提出的问题引出后面的建筑构造的学习,因此设计一个任务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巧妙地提出任务――完成某住宅建筑方案草图设计(绘建筑底层平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正立面图),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完成任务后达到的学习目标。

为避免学生产生信心不足的心理,在发放教材的同时为学生每人提供一本建筑施工图图集消除学生见识少的畏惧心理,并指导学生查阅《建筑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相关规定。面对这一极富“成就性”的任务,学生会在兴奋之余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例如:在轴线定位的时候具体定在墙中哪个位置?楼梯间的尺度应留多少?应该在底层平面图中表示散水还是明沟?立面设计中墙身装修材料选哪种?剖面设计中楼梯坡度多大?门窗尺度如何确定?应告诉学生这些细部问题在后面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会逐一讲解,目前的建筑方案设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学习、修改的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一些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路径。因此住宅建筑方案草图设计的缺陷引出了后面的主要内容――建筑构造的学习。

3.2建筑构造设计

在前面建筑方案草图设计中遇到的一些细部构造设计问题,随着建筑构造内容的开展(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层和地层、楼梯、屋顶、门和窗构造)学生可应用教师所讲的教学知识解决相关细部设计的问题。

如:通过民用建筑构造概论的理论教学,学生掌握了建筑尺寸的要求、平面定位轴线的定位原则,对自己的建筑底层平面图设计方案中尺寸、墙体定位重新审视,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墙体内容的理论教学中,学生认知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墙体的组成是不一样的,墙身详图设计反映的空间内容远不止墙体本身,促进了学生对相关构件如基础、楼层和地层、门和窗、过梁、圈梁、雨篷、阳台的认知,随后又可修改建筑剖面图中构件的组成、位置、做法。

楼梯内容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整体设计中楼梯的尺度的确定有了明确的认识,通过楼梯详图设计使前面建筑平面设计中提出的“楼梯间的尺度应留多少”的问题得以解决,在建筑剖面图中可以正确确定楼梯的坡度、级数、平台宽度。

屋顶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清楚了屋顶构造设计的要点和难点,屋顶平面图设计的完成也进一步促进完善建筑平面图中的一些做法。

在与实践相关的理论教学中,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索问题完成任务,并随堂展示任务完成的成果。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完成任务。教师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反馈和评定,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通过一边理论教学一边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建立起了对建筑整体与建筑细部构造关系的认识,通过整体设计认识到了细部构造设计的意义,通过细部的构造设计进一步修正了认识整体的构造。这样前后联系反复修改锻炼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增强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这使学生获得了相对完整的、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各地区通用民用建筑配件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