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培训十篇

时间:2023-03-19 17:21:08

数控培训

数控培训篇1

关键词:数控实训;人才培养;数控技术;存在问题;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国家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数控技术是制造生产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发展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成功地发展数控技术,就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实现数控机床操作,完成生产任务。而我国的数控技术培养基地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数控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对数控实训和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培训基地的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合理的教学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实战经验,从而提高我国数控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训基地作用

1.增加实战经验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寻找出真理,在实践中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操作数控机床,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数控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提高实战经验。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际的机床操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大大提高培养效率。

2.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数控培养机构成立之初,并没有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学生只能够在基地学习理论知识,对实战操作一无所知。要想进行实践操作,必须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在企业中培养实际操作的经验。但是,数控制造企业并不是专业的教学机构,它的目的是为了制造生产,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学生在参加实战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困难,实际操作训练时间较短,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而且数控制造业这几年受到了经济市场的冲击,很多数控企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并不太愿意接受学生进厂实习。在数控培养基地建立实训基地之后,学生实训操作的限制大大降低,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战训练,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改善教学条件

实训基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培训基地的教学条件,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未成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前,很多数控人才培养机构都严重缺乏数控设备,教学条件与质量都非常差。自从我国数控人才培养基地开始建设专业的数控实训基地之后,都引进了先进的数控设备,大大增加了数控设备的数量,提高基地的硬件教学调价。我国某职业学院在未建设专业的实训培训基地之前,内部的数控设备只有10余台,操作基地的面积调小,设备数量太少,很多的学生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但是在建设数控培训基地之后,设备的数量大大增加,实训基地面积进行扩张,能够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求,因此大大改善了学生实际操作教学条件。

4.增强校企合作

数控实训基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校与数控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增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迅速,对数控人才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在建立数控实训基地之后,学生不用在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也不会对企业的生产任务造成影响;学校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训基地能够完全满足。实训基地的建立,成为了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平台,企业可以为实训基地提供专业的数控人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企业也无需在担心缺乏数控人才的问题,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专业型数控人才,满足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实训基地问题

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数控实训基地,对数控人才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数控人才的培养。主要的原因有:(1)培训基地传授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实训的需求,与实训基地脱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训内容不符,严重的脱节;(2)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数控培养基地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而是要与是会发展相结合,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出现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3)教学设备与制造业生产设备不符合。因为要满足不同生产任务,制造业的数控设备必须及时更新,而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确实很少改变,一直在使用当初的设备,使得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之间出现差距。

2.人才培养方面问题

除了实训基地之外,数控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学生主观能动性太差、没有职业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很好的规划,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合作的能力与沟通能力,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岗位。(2)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依赖性太强,理论知识的转变能力太弱,很难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太浅薄,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所以说学校设置的这些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不太合理,并没有进行准确定位,无法学习到真正的知识。(3)教学方案无保障。目前学校的师资队伍相对较弱,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比较强,但是对于实际的数控技术和操作能力较弱,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很难传授学生较深的数控知识。而且实训基地的数控设备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学生只有在上课期间才能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严禁任何学生进入。因此,学生的课余时间被浪费掉,对于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三、改善措施

1.实训基地建设改善

要想培养出专业的数控人才,就必须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实训基地进行改善。数控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满足社会与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实训基地就必须购进先进的数控设备。数控实训基地成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数控人才,从而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而企业中的数控设备相对与实训基地来说,是非常丰富与先进的,这些设备的生产效率非常高,所需的技术水平也非常高。因此,实训基地在购进设备的时候,应该以企业中的设备为参考,购买的设备必须与企业中的数控设备相符合,保证学生能够正常的操作。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及时对数控设备进行调整,增加学生对不同设备的学习力度,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改进

2.1 强调素质教育

对数控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仅仅拥有专业的数控技术,还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要对学生的人生与职业进行规划,从进校之初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2 以学生为主体

数控人才的培养要以学生为核心,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数控人才基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拓展教学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控人才除去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与社会中的人士进行交流,随时应变可能发生的状况,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拓展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培训基地应该在保证学生学习到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数控人才的培养对数控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应该加强对数控人才的培养,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数控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人才。同时,融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体系,对数控教学进行创新,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数控培训篇2

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我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数控编程,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 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8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 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我之前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 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的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对于机床的操作,我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车床上,对刀和加工现在我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 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 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在最后那段时间,我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了图纸上的要求。

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老师发的资料,我已经认真的去学习,当然,相对要记住每个知识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能把理论知识学习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去理解每个 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许多的理论知识都会在实际操作中用到,而且必须掌握。只有完全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实际的操作。比如机床上 的按钮,走刀路线,刀补等。都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吃透了,才能在加工过程中认真的去遵守规则,更安全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四、最大的收获

对于数控编程和加工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认为最大的并不是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很荣幸得到老师的帮助,在我学习感到困惑和吃力的时候, 他们能更好的与我沟通,当他们对我讲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用处,以及以后工作的方向时,我感到非常值得。进入大学后,已不再是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每个人都应 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自己的课程。而在数控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不断的去摸索,感觉收获不少。

数控培训篇3

主要是对pa系统的学习,这次数控中级培训。内容有车床,铣床。暑假之前主要练习数控编程,而这个学期偏向于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零件。对数控中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掌握。

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数控编程。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之前遇到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对于机床的操作。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对刀和加工现在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车床上。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得到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最后那段时间,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图纸上的要求。

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已经认真的去学习,对于老师发的资料。当然,相对要记住每个知识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能把理论知识学习好。认为最主要的去理解每个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许多的理论知识都会在实际操作中用到而且必须掌握。只有完全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实际的操作。比如机床上的按钮,走刀路线,刀补等。都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吃透了才能在加工过程中认真的去遵守规则,更安全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四、最大的收获

认为最大的并不是自己所学到知识,对于数控编程和加工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而是学习的方法,很荣幸得到老师的帮助,学习感到困惑和吃力的时候,能更好的与我沟通,当他对我讲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用处,以及以后工作的方向时,感到非常值得。进入大学后,已不再是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自己的课程。而在数控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也不断的去摸索,感觉收获不少。

数控培训篇4

关键词:数控教学培养创新

数控加工技术是近30年发展极快的机械加工方式,其高速、高精度、智能化加工技术及装备已成为企业创新的代表,不断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技术创新,中职数控教学中能够且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哪么,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抓住中职学生心理,激发中职学生创新兴趣

中职学生文化理论课相对较差,但他们非常喜欢动手操作,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而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么,在数控实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如在课程引入时,我们可以利用加工实例进行演示操作,学生一下子就被数控加工的自动化所吸引,为什么只要按一下启动键,机床就能做出多个动作,如主轴转了,刀架换了,还自动进行一刀刀的加工,有圆的,有锥的,加工完成后,机床自动停止,学生看了,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就可以抓住他们的心理,把他们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认真探索,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创新编程

在数控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编程知识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如轴类零件加工编程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知名企业生产的轴,或生活中常见的轴类零件,如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的转轴等,让学生以这此例子进行模拟编程加工生产;又如,可以列举与本校合作的企业情况,如与我校合作的广州某数控公司,专门生产压缩机曲轴及轴承,在编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按厂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编程加工生产。通过生活事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应用等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的思维境界。

三、采用项目式教学,培育创新加工技术

数控实训实操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指令的学习及操作练习,则学生很难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了。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项目式教学,把一个相对独立的典型零件加工任务交予学生,让他们读图、选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编程与加工,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如在学习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循环加工等的指令时,我都会采用相应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操加工训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加工过程的重点难点,在学习中对比,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培育创新思维。

四、充分挖掘教材元素,加强学生创新意识

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时机,挖掘创新的元素,训练职中生的创新思维,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元素,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

1、利用编程的灵活性,培养发散思维

数控实训操作中,编程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进行编程,如简单的一个轴类零件项目的编程加工,编程时可以一刀一刀切削,也可以利用循环切削,也可以采用复合循环切削,另外,还可以进行慢速及快速切削,编程灵活多样,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及要求,引导学生对应进行编程加工。利用编程的灵活性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方法,通过不同的程序,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条件分析思考加工的情况。实训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编程中各种指令的运用,使编程思路开阔,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程序分析比较,培养收敛思维

学生在数控实训学习中,一些综合式的零件加工训练,如带螺纹的轴类零件加工、带圆弧过渡的轴类零件加工、外圆与内孔的加工、配合件的加工等,往往因各人加工的习惯、对编程指令的理解及运用会不同,因此,编写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应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存在的问题与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在各种编程加工中总结出最佳的加工工序与程式,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3、利用媒体及超软仿真软件,培养联想思维

工厂企业生产中的数控机床及系统在多种多样的,而教学上的数控设备及系统不可能也不必要太多太杂,但如果只针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教学,学生一到工厂,往往会觉得不适应。在数控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媒体及超软仿真软件,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机床操作情况,对比现有机床的操作,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

4、进行竞赛活动,推动灵感思维

数控培训篇5

关键词:知识更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通过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的正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他们是将科技转变为生产力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才能促使科技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不仅在理论教学而且在实训过程中更要注重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在数控实训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训练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建立实训教学新理念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将创新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这就迫使职业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这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建立实训教学新理念:“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正是培养新世纪一线工程技术人才所迫切需要的。

二、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控实训

数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加工的机床,并且一台机床配置一台计算机。职业学校学生在进行过基础工种的实训之后,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为进行数控实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绘图、安排加工工艺和模拟加工,然后练习编程,基本掌握这两个环节之后,教师可给出某一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自行创新设计,包括产品的外形、加工工艺等,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编程工作,编好的程序再通过局域网传输到数控机床外接的计算机上,再由这台计算机传输到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直到零件完成。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局域网的有关知识,又通过创新设计和制作更加系统地了解了一个零件的完整加工过程,既增加了数控加工的概念,也增加了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现代工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通过产品设计、生产,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

为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在一系列的单项实习结束之后,安排学生独立设计一件完整的产品。

如设计制作一件换刀座,教师只要给出毛坯尺寸,其他都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产品从外形设计、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到最后装配,整个生产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生产出来的换刀座形状各异、操作简单、实用可靠,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感觉到强烈的成功喜悦,使他们充满了自信,更加坚定了运用自己的智慧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四、在教学中穿插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在实训结束前安排技能竞赛可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能大幅度提高技能水平。学生在实习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兴趣慢慢地减弱了,这时如果安排一定的技能竞赛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竞赛,同时制定奖励机制,对获得前三名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就能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他们实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我们利用数控基地良好的条件,加上指导教师的精心安排,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在枯燥的数控实训中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数控培训篇6

关键词:教育培训机构 成本性态模型 成本控制

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很快的形势下,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快,培训手段和方式、培训内容和范围都在迅速拓展,竞争也尤为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不断加强培训成本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成为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本课题从会计成本视角,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成本管理方面做以探索。

一、教育培训机构成本管理性态分析

(一)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成本 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成本包括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初期一次性发生的硬件设施建设支出,如教育培训设施建设成本,不以管理者增减培训数量而改变的成本,是约束性成本,属于基本建设成本管理范畴。为实现教育培训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培训内容,并根据培训目标和功能需求的阶段性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支出,属于酌量性成本,是战略性长期支出,可分解在不同阶段、不同子项目中管理和控制,应按照作业成本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二)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成本 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成本包括:(1)学员培训活动成本。主要为开展日常培训活动学员直接消耗的各类资源支出,该项成本是以培训学员和培训时间为动因的变动成本,成本模型为以学员数量和培训时间为变量的二元函数,FC=QX+TY(Q为单位学员支出,T为单位培训日支出,X为学员数,Y为培训时间),在该成本模型中,培训数量函数QX和培训时间函数TY是动态关系,他们之间也互为变量,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以培训数量X为主要变量时,培训时间Y即成为单位学员支出Q的自变量,反之,培训数量X为单位培训日支出T的自变量。这种互为变量的动态特点在学员餐饮住宿及外出调研成本支出方面体现的很突出。学员资料成本支出则主要为培训数量函数QX模型。分析这两者变量之间关系的现实意义在于分析具体的支出环境下成本变动的主要动因是单位学员数量Q还是培训时间T,明确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是单位学员支出X还是单位培训日支出Y,以避免将不相关动因作为成本计算的变量,使成本划分和管理的口径更具相关性、科学性。(2)后勤运行及服务成本。主要为保障教育培训机构正常运转和教育培训活动正常进行的水电、车辆、燃气、设施维护、物业服务等支出。该项成本为阶梯式成本,在零培训保持基本运行的状态下支出固定,在一定学员数量的范围,这项成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学员数量上升这项成本就上升。该项成本与培训时间相关性较低,其模型是一个关于学员数量Q的一元函数,在一定区间内成本随学员数量变化。但从总体上,阶梯式成本实质上是半变动成本。建立一个以Q为自变量关于阶梯式成本F'C的一元线性函数。A为固定成本系数,B为变动成本系数,F'C=A+BQ 。通过收集近几年培训学员数量及后勤运行及服务总成本规模的历史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法或者高低点法计算系数A和B的数值,可以确定培训学员数量和后勤运行及服务成本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在于根据学员培训计划预测后勤运行及服务成本总规模,确定后勤运行及服务成本总控制目标。(3)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主要由教育培训机构日常行政办公开支和培训组织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所耗费资源和薪酬构成。培训组织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规模,是根据教育培训机构实现教育培训目标和功能需要确定的最大容量决定,在一定阶段保持较为稳定的支出规模,这部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其模型为TVC=A1+A2+……An,由不同的支出内容构成。在企业类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为管理费用,在行政事业性教育培训机构为人员及公用经费,主要通过预算和制定开支标准,费用定额包干等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综上所述,教育培训机构成本管理总体模型为TC= QX+TY+A+BQ+A1+A2+……An.即为:y=a+bx模型,符合成本性态一般模型,即符合成本管理的一般模式和规律。

二、教育培训机构成本管理原则、方法及难点

数控培训篇7

一、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的基本思路

1.数控维修实训设计的指导思想

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应该以“必须够用”为指导原则,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融合在一起,着重于提高数控维修实践操作能力,体现技工院校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

2.数控维修实训的总体方案设计

数控设备的型号繁多,数控机床结构和数控系统存在多样性。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学校起点比较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数控维修技术存在不小的困难。想要有效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技工教育特点,着重于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数控维修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总体方案可以设计为“三个层面训练”与“六个模块结构”。其中,三个层面训练指的是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六个模块结构包括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

二、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设计

笔者所在学院作为在江西省名列前茅的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是学院拳头专业,现拥有两个专业数控车间,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三个层面训练以及六大模块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学院设计开发出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每个模块之间留下端口,以便满足不同模块实训操作的需要。这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具有生产型机床功能,学生通过操作本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拆装、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分析、数控机床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功能。

三、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实训教学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课程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求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应该围绕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员为教学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训教学内容,以满足技工院校培养企业生产管理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的数控维修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贯彻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功能,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贯彻执行于实训日常教学活动中。

2.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因此,实训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要贴近生产管理一线,还要紧跟社会发展。在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必须根据技工教育规律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打破传统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训分隔式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分成六大模块,即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将专业知识分解到各个模块实训教学中,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安排模块教学活动。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新模式

数控培训篇8

关键词: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实训基地 基地建设

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企业生产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结合区域经济和我校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本地区及行业的需求为背景,确定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我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海门,对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借助数控实训基地,可为本地区培养更多的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的需求。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基地管理

学校设立装备实训处,建立了实训设备使用维护专门管理机构,制订了详实的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具有一整套实验、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基地配有5名技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5名高级技工作为实习指导师傅,另聘任1名高级工程师,1名技师作为兼职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实训指导,实训设备日常维护、维修,对外培训和外协加工。近几年,我校派专职操作管理人员赴华中数控、海克斯康、CAXA、苏州新火花、南京机床厂、浙江亚龙等企业进行实操和维修保养专门培训。数控设备操作教师、职工的实际操作、维护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在这些软、硬件设施的保证下,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任务,提高了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又具有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增加学生的就业出路和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推动课程改革,体现基地价值

先进的实训基地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而课程改革的深化更加彰显出实训基地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教育课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并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等方面做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与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我校自2004年起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做了深入的调查,对专业课程门类、结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等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我们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创建了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了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技能训练工厂化管理。我校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教学工厂”模式探索》已顺利结题,我校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方向)已成为南通市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课程改革在南通市范围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依托数控实训基地,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了“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进行了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开发,并正在构建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实训基地,为了使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完成,我校十分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先进理论,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创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工厂”化数控实训基地。

我们将车工、钳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等实习场所尽量按照企业环境进行布局,构建我校的“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教师感到在“教学工厂”里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情况,便于实行过程化管理和教学评价。学生感到在“教学工厂”中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进行项目训练时,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兴趣提高了,而且课听懂了,还学到了各种操作技能。我们也感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结协作、技能操作能力提高了。

老师在“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里实施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教学的同时,还注重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熏陶,使学生及早地适应工厂化管理。老师还利用实训中每天三、五分钟的集训前后的讲话,针对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和经济意识。

为了使实训基地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我校教师根据现场教学的特点,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方法,开发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校本教材。到现在为止,我校机械工程部开发了《车工技能训练》、《钳工技能训练》、《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等多套校本教材。

在加强“教学工厂”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产教结合。实训基地“教学工厂”化模式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到工厂化气息,便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产教结合,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际生产中,在产品制作过程中感悟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教学工厂”化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而产教结合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三、发挥基地作用,提升基地效益

1.培养师资出成绩。

基地建成之后,我校利用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控专业教师。在16名专任专业教师中,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11人,高级工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名,高级考评员3名。

2.培育学生出人才。

我校以实训基地为载体,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兴趣小组,实施尖子生培养计划。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注重社会培训,扩大基地影响

自基地建设以来,我校特别注重利用数控实训基地这个优良的资源对外培训,扩大基地对外的影响,开发我校职业教育的新领域,使其产生品牌效应。

1.开展对外培训,实现开放式教学,培养高技能人才。

多年来,我校的数控实训基地坚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基地实践教学与实训的功能,在保证教学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对外培训,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2.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或城市新市民教育培训。

我校以服务“富民强省”“两个率先”为根本宗旨,围绕职教富民,开展了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市新市民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级各类培训。目前,我校已建有江苏省劳动厅海门职教中心校“高新”技术培训考核站、劳动部数控工艺(数控车、数控铣)远程培训考核站、劳动部3D—CAD远程培训考核站,并与海门市劳动局合作开展车工、钳工、铣工、模具等相关工种的培训考核。

3.加大对外合作交流。

我校数控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把社会和学校联系起来,把学校和学校联系起来,实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办好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激发基地活力,创新基地特色

我校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从2004年开始兴建,在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数控人才、怎样培养数控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机械、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逐步积累了经验;在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省级数控实训基地后,进一步更新理念,打造示范高校,形成鲜明特色。

1.我校积极探索新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师生比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①学校根据企业或市场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技能结构、人才规格、课程设置等,突出学生的岗位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分制。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调整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便利优势,使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最终达到系统掌握岗位工作能力的目的。③本着“删减难度,降低坡度,减少理论,强调应用,重在技能”的原则,大胆进行教材改革。④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实行教法改革,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

2.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致力于“教学工厂”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适合于学校、学生基本特点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此过程中与企业取得联系,实现了“教学工厂”化模式与产教结合的有机衔接和协调互补,开拓了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教学工厂”和产教结合是我校最近几年着重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教学工厂”模式探索》已经顺利结题。通过“教学工厂”化实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结合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打破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中职学生前两年主要在“教学工厂”化实训基地采用模块化项目式组织教学,最后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现产教结合。

3.实训基地发挥三大平台作用。

(1)技能培训平台:一方面,面向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技术工人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技能水平和再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面向本市相关行业的在职职工、下岗待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技能。

数控培训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控实训;实训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制造技术高速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显得愈发重要。同时,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短缺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短板。教育部出台政策引导部分本科院校转型为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数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进入我国后给相对落后的制造业带来了蓬勃生机。数控实训是数控专业及机械类与近机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数控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院校加大了对数控实训中心的建设力度,购置各种数控设备,加强数控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合理安排实训时间

对于非理工类的学生,可以安排其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进行体验实习,以参观为主,实习时间比较短,拓宽学生视野;对于近机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其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进行实习,实习时间较非理工类的学生要长,要求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程及机床操作,培养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机械类特别是数控专业的学生,数控实训是专业必修课,所以实习时间也最长,可以安排在本科三年级时进行实习,要求能够自行设计、加工简单的零件,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数控加工技术进入中国后得到飞速发展,使加工方法与加工设备不断推陈出新。数控实训教学内容不可一成不变,要与社会及企业接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介绍数控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及数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把不同的数控加工方法分成不同的模块,讲完理论立刻实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工学结合、练做一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借着人才培养计划的东风,学校应建设一支创新意识强、职业道德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指导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进企业学习和挂职锻炼,将挂职期间的工作量计入年度考核,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还要建立新的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四、加强数控仿真教学

数控实训与其他机床实训不同,数控机床装有程序控制系统,需要由技术人员编写代码,并输入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接收指令并控制机床进行工作。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引入仿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先仿真学习,可减少上机操作次数,降低实训成本;上机之前学生对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减少操作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由于数控教学设备有限,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也有限,仿真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控实训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教师演示什么,学生跟着做什么,这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零件,用绘图软件制图,设计出加工工艺流程并把零件加工出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工程训练类比赛,以竞赛活动为平台,培养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向工程综合性人才发展。

六、总结

数控实训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让实训教学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把单纯的技能训练模式转为以工程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数控人才,进而促进数控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罗霞,罗阔,陈润恩.基于“卓越划”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439-441.

[2]陈振助.数控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3):59-60.

[3]江慧明,廖敏.基于数控实训教学的探讨[J].设计与研究,2015增刊(42):11-12.

[4]孟碧霞,宋玉杰,吴泽明,闫月娟.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6):32.

数控培训篇10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模块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35-03

作者简介:王凌云,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黄红辉,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技术。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开发

1.服务地区经济,建校企合作战略平台,构建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贯彻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推进,形成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企业的对接。

“数控技术”专业紧扣上海市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脉搏,覆盖多个新兴制造产业的岗位群,为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等上海龙头发展行业培养所急需的制造业一流人才。

在“示范型高职院校”目标引领下,以强化实践实训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先进数字化协同集成制造技术为特色,以技术革新意识、团队精神培养为先行,充分整合已有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做强“上海市数控技术公共实训基地”。

将学院拥有的“上海市数控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建成“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实训平台”,从而达到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利用该平台进行典型产品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培养目标;为培养以技能和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制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发展。通过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根据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教学、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为依托,将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生产、设备、标准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将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和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现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拓展工学结合工业中心,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地的功能,强化与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烟机厂、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人民电器厂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校企共生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实施方案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平台。

(1)实行学历教育与具有国际认证的职业资格“双证”制;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岗位任务作驱动,企业工作项目为导向,以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等手段组织教学,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2)实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养成”教育模式;以企业为导向,专业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成为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岗位为目标、实行工学交替、产学合作;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进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扩大校外顶岗实习企业网络。

(5)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

2.专业定位与发展相融合

专业建设上,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集学历、职业技能“双证制”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支撑专业特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以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先进制造业为专业背景,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发展中所需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重点是培养数控多轴及高速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机床装调及设备维修、CAD/CAM技术、集成化数字制造技术及数控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想

1.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的实际岗位职责为依据,课程体系全面对接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的课程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减少课程设置的盲目性。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对于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与实训模块。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突出技能培养的模式。课程体系按照企业数字化制造岗位实际工作需要,设计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方法,重点突出技能;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制造过程为导向,过程学习与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课程设计理念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

2.以培养具有技术革新意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目标指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学生形成数控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数控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公共数控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与加工方向、数控多轴及高速加工技术方向、集成化数字制造技术方向、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向及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能运用CAD/CAM专业软件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设计、加工设备操作调试、维护等方面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了解材料加工先进技术及理论,具有基本的从事技术革新能力。

3.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4.课程体系分层次、模块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分为基础能力模块、设计模块课程、制造模块课程、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五部分,各部分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能力的培养,五部分课程模块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具有系统性。各部分课程在开课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在课程内容深度与知识层次上具有递进关系,体现出课程间的发展性。

根据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筹安排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课程,分层次构建训练项目的内容。分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技能训练、金属切削技能训练、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训练、CAD/CAM综合训练、数控机床维护维修等五大模块。各模块训练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和课程需求,对接普通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应用职业标准,学生根据职业资格等级对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的不同,灵活选用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实训,在实训结束后参加相应等级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数控中级或高级证书。利用CAD/CAM综合实训和《数字化制造中心》,打破了过去各项数控加工技术互相封闭独立、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系统化训练的传统做法,为学生提供全新教学体验,提高学生综合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体现专业特色,让学生掌握数字化制造岗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并取得数控加工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

利用理论教学、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相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过程中了解生产工艺流程,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基于机械制造工作流程,依据数控技术相关专业标准以及相应岗位职业标准,兼顾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的要求,从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创新制造能力出发,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工学结合的基础条件。围绕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加强实验实训建设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数控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出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