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运营模式十篇

时间:2024-01-22 18:07:36

环卫运营模式

环卫运营模式篇1

[关键词]环保政策;营销战略;环卫车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现代化时期,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朝着集约型产业模式改革与运营。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环卫车营销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车辆销售及分配水平落后,阻碍了生产销售企业的收益增长。基于环保政策下,环卫车厂商及销售商需及时调整营销战略,提出切实可行的车辆销售方案,促进车辆行业经济与环保政策的前后统一性。

1.我国环保新政策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环保政策有了诸多新内容,主要包括:做好生态文明体质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抓紧质变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安全等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大气十条》,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着力推进重力行业达标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加快相关排放标准及配套政策出台;全面落实《水十条》,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指导督促各地和中央企业编制2015年度减排计划,落实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以及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管理方法,研究提出“十三五”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方案。

2.环保政策下环卫车营销战略重点

环卫车是指用于城市市容整理、清洁的专用车辆,包括洒水车、垃圾车、扫路车、吸污车、吸粪车、高压清洗车等。环保政策是现代营销产业的新内容,以环保政策为指导开辟环保车营销资源,能够促进现代营销资源开发水平,构建符合中国城市特色的营销业模式。

2.1树立目标

近年来,国家倡导环保车营销项目开发活动,不仅创建了环保政策消费平台,也带动了地方营销经济快速发展。面对传统营销文化产业营运模式,新时期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营销产业体系,把一些环保政策融入其中,构建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营销项目体系,这样才能带动地区营销产业规划与发展。“环保政策”是环保车营销项目开发的重点内容。

2.2项目开发

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产业营销转型,环保政策中越来越重视环保车资源开发与利用,借助环保车营销模式推动地方营销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指出,我国环卫车辆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内营销服务项目需求量庞大,调整传统营销产业模式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环保政策融入车辆市场成为必然趋势,奠定了环保政策在营销项目开发中的主导地位。

2.3优质营销

不同城市所具有的商业模式不一样,环保车资源开发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实际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环保政策对营销项目的影响作用,结合地区情况拟定科学的营销开发方案,为营销项目开发创建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环保政策,构建生态化城市环境。“环保车”是城市环境保护改革的一部分,将环保政策与营销业发展相互融合,为生态环境改造提供指导依据。

2.4挖掘优势

基于环保政策引导,充分挖掘环保车资源能够带动地方营销业稳步发展。环保车是环保产业营销项目主要开发对象之一,环保车规划与发展决定着营销经济收益水平。基于环保政策视角下,需根据环保车营销资源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借助环保政策元素改进传统营销业模式,必然会促进传统营销产业的优化升级,深入挖掘地区营销资源优势,形成现代化的新型营销产业体系。

3.新政策下环卫车营销方式改革对策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性发展趋势,我国要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环保政策以优化国内环境建设。新环保政策实施以后,环卫车市场进一步扩大化,做好环卫车营销战略调整是不可缺少的。基于环保政策改革趋势下,政府、厂商、经销商等均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现代化环卫车营销战略模式。笔者认为,新政策下环卫车营销方式改革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3.1战略决策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环保行业将延续高景气度。面对新政策带来的市场空间,环卫车经销商要重新拟定整理决策,从市场经济环境大趋势进行调整。例如,环保“十三五”政策指导下,环卫车营销战略模式更加注重于新体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中心思想,不断落实营销战略机制。2016年预计污染治理将重点围绕三大环境战役展开,各重点治理细分市场有望获政策持续加码推动而加速发展。

3.2市场决策

主要依赖于政策推动、企业减排治污动力不强、考核标准不科学是环保行业过去在成长性上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环境“只有治理,没有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对环境要求的逐渐升高,监管部门逐步认识到了往日粗放的点源治理和总量控制并不能对行业进行有效的规范,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达到企业自主减排,为环卫车营销模式改革给予指示,帮助车辆市场建立相对稳定的营运模式。

3.3环保决策

环卫车营销需灌输环保思想,按照环境保护准则开展一系列销售活动,确保车辆市场与国家新政策相互统一。近年来政策推动行业市场化政策频出,如提高减排标准并将收费标准与治理成本挂钩,将政府补贴费用与治理效果挂钩,通过推行排污权交易量化减排的价值,通过第三方治理和第三方监测提高环境产业的效率和市场化程度,这些都要求车辆营销战略以环保、生态、持续等准则为基础。

3.4国际决策

我国环保行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在技术和运作经验上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以及环保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跨出国门“走出去”是企业注定需要面临的选择。自从“一带一路政策”提出后,2015年我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数量明显增加,反映出我国环保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环卫车营销战略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协调了环卫车营销体制改革流程。

3.5竞争决策

国际化是环卫车辆产业要走的必经之路,通过收购海外企业,不仅可以迅速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有效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各种现有客户资源和品牌渠道优势,实现资金、技术、经验的完美结合,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环卫车营销体系改革阶段,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营销体系,利用新理念指导车辆营销体制改革,从需求分析、市场规划、车辆改造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

环卫运营模式篇2

【关键词】环卫行业;预防职务犯罪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11-01

随着社会主义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环境卫生行业在城市运行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同时,环卫行业的职务犯罪问题也开始涌现,这个被称为“清水衙门”默默无闻的环境卫生行业因为职务犯罪开始出现在法律视野。

一、环卫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主要为业务领导干部。从近期环卫行业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涉案人员较为突出,且有窝案串案的特点。

2.犯罪客体主要集中于环卫业务管理。环卫行业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环卫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对于环卫业务的管理,尤其是业务的审批、车辆设备的采购和设施的建设运营等。

3.犯罪客观要件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犯罪嫌疑人主要利用自身负责审批的职务便利,或者对工程监管的职务便利,或者利用招投标过程中的职务便利,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

4.犯罪手段较为隐蔽,多样化。既有私设小金库,贪污国有资产;又有受贿期权化,收受好处费、感谢费、过节费;还有以罚款要挟,吃拿卡要。

二、环卫行业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1.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权力监管的滞后给职务犯罪预留了空间。近些年,全国特别是在首都北京,环境卫生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环卫企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规模越来越大,但由此来带的环卫行业制度不健全,很多单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下,领导干部集决策权、审批权、人事权于一身,领导权力产生了寻租市场,为职务犯罪预留了巨大的空间。原北京某环卫公司厂长唐某与总会计师于某利用职务之便,私设小金库,侵吞了垃圾清运业务3600万元资金 ,便是行业快速发展与权力监管滞后导致的职务犯罪。

2.部分环卫单位虽承担区域内环境卫生运行工作任务,但本身保留了少部分政府行政职能,审批权与运营权合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为职务犯罪滋生了土壤。原北京市某区环卫中心业务科科长张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开设了与环卫业务相关的一间保洁公司,承揽业务。

3.城市化进程与清水衙门的落差诱发职务犯罪。高付出、低福利的环卫行业与城市化进程的差距是环卫行业基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

三、环卫行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构想

环卫行业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笔者将着重从预防职务犯罪入手,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体制上,改革环卫事业单位,分立行政审批权与企业运营权

其一是改革环卫事业单位。据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将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措施,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而环卫事业单位的改革,就是要将现行环卫事业单位中承担 有行政审批权的职能归于政府,消除行政审批权与企业运营权集中的弊端,使环卫事业单位回归公益属性和企业属性,减少环卫行业权力寻租的空间,预防职务犯罪。

其二是深化环卫企业改革。在现有环卫行业企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报告制度,使其迈向现代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制度,制约环卫行业领导干部与关键岗位责任人项目批准权和业务处置权,运用现代公司体制预防职务犯罪。

(二)机制上,构建监督预防体系,创造行业良性发展模式

1.加强廉政预防教育、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法制宣传。

一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权力制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突出对关键岗位和领导干部的合理监督和制约,权力共同行使,相互制约。二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教育。针对环卫特点,建立行业内部的行受贿档案、干部廉政档案制度,采取以案析法、现身教育等形式,提高环卫工作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制观念。积极鼓励群众检举、揭发,使之与检察机关查处打击环境卫生领域职务犯罪形成合力,加大遏制犯罪、震慑犯罪力度。

2.创造行业良性发展模式。立足城市环境服务产业,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发展静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园区,提升环卫产业价值,提高环卫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从产业发展、事业发展层面减少和预防环卫职务犯罪。

(三)制度上,完善政企间特许经营权制度和企业内部各项管控制度

完善特许经营权制度。在特许经营权模式下,纳入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理顺明确政企关系。对出现的职务犯罪,加以严惩,实现环卫行业从人治向法治的平稳过渡。

完善环卫企业单位内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预防与惩治相结合。发挥环卫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作用,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建立环卫风险防范内控制度,严格生活垃圾等环卫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制度,严格道路清扫、卫生间清洁管理等业务考核监管制度,严格车辆设备合格供方管理,加强财务审计制度,完善企业效能监察制度,落实环卫业务干部轮岗制度,监控合同签批流程,稀释权力审批,形成权力制约和公开透明有序的管理,从环卫企业内部制度防控层面上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

参考文献:

环卫运营模式篇3

关键词:大连市;环境卫生;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69-02

一、国内外城市环境卫生体制现状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

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 [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 [8]。

3.积极联合高等院校创新环卫设施,加大环境卫生工作科技含量。城市环卫工作高科技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连市聚集了许多科技开发研究所以及众多高等院校,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环卫工作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政府、企业都应与这些部门积极联合,研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不但提升本地环卫作业水平,还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环卫工作效率的新产品,例如,节能垃圾清扫、清运车,新式密闭垃圾收运车,多功能智能清洁车,防腐蚀的涂层材料等,加大环卫工作科技投入的比例,真正实现环卫工作的科技创新。

4.扩大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是城市中的主体,环卫事业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应在市民及商业、企业等群体中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环卫事业与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12345热线、投诉等多种渠道参与环卫工作的监督,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每个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环卫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等工作,让每个公民都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每个公民都充分发挥主人公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关注,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曲华林,翁桂兰,柴彦威.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61-64.

[2] 雷生贤.关于太原市环卫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96-98.

[3] 池朝兴.广州市市容环卫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64-65.

[4] 梁学金.关于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2):50-53.

[5] 黄文芳,林大元,贺钰杰.上海市环卫保洁企业改制及其发展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10,(2):26-31.

[6] 深化改革,建立先进的环卫事业科学发展模式[J].大视野,2010,(8).

环卫运营模式篇4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垃圾的管理,控制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条例所称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和修缮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垃圾的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及其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镇人民政府在上一级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垃圾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城市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城市垃圾产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实行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推行净菜进城,限制消费品的过度包装,开展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的回收利用。

第二章治理规划和设施建设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垃圾的管理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城市垃圾的管理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第八条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计划、环保、卫生等部门,根据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垃圾治理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城市垃圾治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收运及处理现状与评价;

(二)产生量的预测与特性分析;

(三)治理目标和指导原则;

(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措施;

(五)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理的方式;

(六)处理场(厂)、废物综合利用场所、垃圾转运站等设施的布点、规模,垃圾运输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停放及修造场所,环卫工作网点的布局及其占地面积;

(七)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布点规划。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地区城市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与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分拣回收和处理场等设施。

单位内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由各单位负责。

第十一条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规模适度。城市生活垃圾可以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综合处理方式。

第十三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分拣回收利用设施的布局及规模,按照垃圾治理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密集的地区,鼓励相邻城镇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区域性大型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和分拣回收利用中心,集中分拣、处理生活垃圾,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

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布局和规模,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治理规划统一确定。建筑垃圾排放前,应当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废弃部分应当尽量用于所在建筑工地回填。

第十四条严格限制建设日处理量低于三百吨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应当配套建设废气净化处理设施,所排放的废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跨市域的生活垃圾填埋和堆肥等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立项前应当就其选址、规模、处理技术等征求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其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立项前应当就其选址、规模、处理技术等征求地级以上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未按照前款规定征求意见的,发展计划部门不予立项。

第十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等技术标准。禁止建设没有防渗隔离层和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简易填埋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第三章运营和管理

第十九条城市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应当逐步实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管理。

设立城市垃圾经营服务单位,应当经所在地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二十条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经营权,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拥有先进技术、服务质量好的单位经营。

第二十一条城市垃圾运输车辆由所在地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验后,发给准运证,方可营运。

第二十二条城市垃圾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外观整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十三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的政策、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标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要按照规定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第二十四条从事城市垃圾经营服务的单位接受委托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城市垃圾,实行有偿服务。有偿服务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章收集和清运

第二十五条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保、卫生、经贸等部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推广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禁止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实行先建后拆的原则,费用由拆除单位承担。关闭的垃圾处理场限期恢复植被。

第二十七条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并积极配合进行分类收集。

科研机构、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不得混入城市垃圾,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建筑垃圾,应当委托经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单位或者个人清运。

第二十九条受纳建筑垃圾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受纳前向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受纳建筑垃圾,并接受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从事城市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单位,必须将城市垃圾运往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场(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得任意倾倒。

第三十一条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做到密闭、整洁、完好,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扬撒、遗漏垃圾。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下列行为,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未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等设施的,责令其设置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核准从事城市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服务的,责令其停止经营行为,没收清运工具,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未领取准运证运输城市垃圾的,对车主处以每车次二千元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居民、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的,对居民处以每次五十元罚款,对单位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

(六)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将科研机构、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混入城市垃圾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擅自倾倒建筑垃圾的,责令其承担清运费用,并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委托未经核准的单位或者个人清运建筑垃圾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受纳建筑垃圾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处以受纳建筑垃圾每立方米五十元罚款,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

(九)违反第三十条规定,任意倾倒城市垃圾的,责令其清扫干净,并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

第三十三条违反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征求意见,擅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环卫运营模式篇5

关键词 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压缩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132-02

近年来,东营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多,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伴随而来的生活垃圾收运问题成为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一直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精力、经费消耗比例最大的环节。有资料表明,垃圾的收运费用约占垃圾总处理费用的60%~70%[1]。因而优化现有垃圾收运模式,降低作业成本,对东营市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 生活垃圾收运现状

1.1 垃圾收集模式

东营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500t,普遍采取混合收集模式。现有的收集容器主要有废物箱、铁质垃圾方箱、塑料垃圾桶。废物箱主要设置在主、次干道两旁及公共场所,用于收集行人所丢弃的果皮纸屑等,废物箱收集的垃圾由环卫工人用保洁三轮车运至就近的垃圾箱。垃圾箱容积约6m3,分为地上箱和地下箱两种,地下箱放置于地下垃圾池中,垃圾池多数位于城市道路两侧,垃圾池底部设有排水孔与城市污水管网相连,池上周边设有盖板,防止垃圾被弃入池内;地上箱大多置于单位内部及商业区内。标准物业区及部分机关单位开始采用标准塑料垃圾桶。居民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由居民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居民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

1.2 垃圾运输模式

东营市中心城区垃圾清运车主要有2种车型:摇臂车和后装式压缩车。居民袋装化垃圾及塑料桶装垃圾由5t、8t后装式压缩车直接清运至垃圾填埋场。铁质垃圾箱收集垃圾则由5t摇臂车直接清运至垃圾填埋场。

各级环卫部门对垃圾清运采取派车单制度和“五定”措施:定人员车辆、定清运量、定清运标准、定油料消耗、定安全保障,加大清运力度,确保垃圾清运达到日产日清。东营市中心城区垃圾收运方式现状如下图所示:

2 现收运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车运输效率低、亏载严重

5t摇臂垃圾车是城区垃圾运输车的主要车型之一,垃圾箱容积6m3,无压缩装置,生活垃圾在自然状态下被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要做到日产日清,有部分垃圾箱甚至不满也得清运至填埋场。5t摇臂垃圾车平均有效载重2t左右,运输车利用率低,亏载严重,车辆疲于奔跑在城区至填埋场的道路上,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市区道路交通负担,排放的尾气也影响城区空气质量。

2.2 垃圾渗出液污染城区环境

东营市城区生活垃圾含水率大,一般在55%左右,铁质垃圾方箱密封性能差,渗出液极易污染箱体表面及周围地面,市民大多不愿走近容器倾倒垃圾;压缩车亦无污水贮存功能,垃圾装车后没有专用压缩的场所,一般只能就地压缩,夏季垃圾含水量更大,在装车压缩和运输过程中渗出液洒漏污染路面,环境空气明显受影响。

2.3 收集设施臭气、蚊蝇难以控制

垃圾收集箱露天放置,尤其在夏季,蚊蝇孳生、恶臭扑鼻,附近居民只得紧闭门窗,市民对此怨声载道。地下池虽然顶部设有盖板,底部有污水排放孔,但总有垃圾掉落池底,加之城区排污管网本身就排污不畅,许多池都不能顺利排出污水,雨季经常出现地下箱、垃圾浸泡在池中,更加重了恶臭的影响。

2.4 混合收集资源难以回收利用

东营市中心城区未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废物箱虽然标明了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废电池分开投放,但现有收运模式环卫工人只能是混合收运至垃圾箱。在目前将垃圾填埋作为惟一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垃圾混合收运还能适应。但随着垃圾成分的变化和处理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方式也将向分类处理方向发展,这种混合收运对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非常困难。

2.5 有害垃圾管理存在漏洞

电池、日光灯管等有毒有害物品在源头管理上长期存在漏洞。虽然环卫部门在一些道路设有分类收集废物箱,但是收集来的电池仍然和其他垃圾混到一起,最终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没有形成有效的处理体系。

3 优化对策

1)修建密闭式垃圾收集站,改变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在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和旧城改建的居住区应设置垃圾收集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收集站应配置垃圾压缩机、污水导排系统、冲洗系统、除臭系统。拆除垃圾池地下箱,城市道路沿街店面大力发展定点定时垃圾车收集,建立“街道―垃圾收集站―处理场”的垃圾收运系统;居住区垃圾由新型标准桶收集后,清洁工用小型垃圾车运送至收集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现收运模式中压缩车就地压缩造成的污水撒漏污染环境,还可以避免大型压缩车在小区内占道工作影响居民出行及噪音;部门单位、学校等实行压缩车收运;

2)建设中型垃圾压缩转运站,提高运输效率。中心城区与现运行垃圾填埋场及新建焚烧厂距离均在20km以上,现清运模式车辆亏载严重,运输效率极低,驾驶员劳动强度大,因此根据中心城区垃圾产生量建设一座中型垃圾转运站非常必要。垃圾转运站不仅能实现垃圾封闭化、大运量的运输,提高长途运输的经济性,还能显著改善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交通运输的车流量;

3)增加大吨位垃圾运输车,淘汰能耗大的摇臂车。随着收集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改变,5t摇臂车已经不适合垃圾清运工作。购置大吨位垃圾运输车取代小吨位,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而且能缓解交通污染;

4)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分类收集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减少处理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延长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能通过物资回收获取部分收益,是合理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

2004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中,生活垃圾被分为六大类: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标准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有点细、太过专业、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由简到繁,不妨借鉴济南市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将垃圾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主要指废纸、废玻璃、废塑料橡胶制品、废金属和纺织物等;二是大件垃圾;三是有毒有害垃圾,主要指不加妥善处理对环境可能会造成现实危害的垃圾;四是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指厨房产生的厨余、果皮等。

5)加大对有害垃圾的宣传和治理力度。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存在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垃圾,要加大宣传及治理力度,让广大市民认识到其危害性,树立有害垃圾必须专门处理的观念,改掉随手丢弃的不良习惯。环卫部门要加大治理力度,对有害垃圾要分类运输,在不具备焚烧的条件下,实施固化后填埋。

环卫运营模式篇6

关键词:生活垃圾三化 现状措施意义

生活垃圾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副产品,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淮安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区(五区)生活垃圾产量现已超过700吨/日,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已对生存空间、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加上创建生态城市、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复审等相关要求的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一、淮安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淮安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2010年处置生活垃圾26.1万吨,日均处置量715吨/日。淮安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由王元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填埋场设计处理规模1100吨/日,设计库容726万立方密,使用年限15年。填埋场服务范围为中心城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开发区和淮阴区共五区)。各县在中期将各自建成专用的填埋场或焚烧发电厂,采用填埋与焚烧相结合的处理技术,远期采用“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原有的简易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停用后,需进行封场整治和生态恢复。

二、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意义。

淮安市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至2010年底,市区垃圾产生量715吨/日,机械化收运率达到50%,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各项指标均居省内先进水平,为淮安市赢得“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先进称号和建设生态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适应了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生态城市内容紧密相关,垃圾处理无害化是目前治污保洁工程最迫切、最基本的要求,减量化、资源化是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更高层面的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必须通过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促进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

三、淮安市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具备的有利条件。

1、制定完成各项环卫专业规划,明确了淮安市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发展目标。《淮安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9-2030)》,明确了我市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并具体提出了全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数量、规模、选址、时间和采用的处理技术。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处理领域,建成了一批高水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系统。截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投入使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4座,在建1座,总处理能力1920吨/日,总共投入资金1.985亿元,在现有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中,市王元生活垃圾处理场是由上海企业按TOT方式运营。目前淮安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在前期筹备运作中,则采用BOO方式由企业建设运营;十二五”期间新建涟水、盱眙填埋场,扩建洪泽、金湖卫生填埋场,预计全部可在2015年前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1100吨/日,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100%。

四、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的措施。

1、积极实施垃圾减量化和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强制手段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宣传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减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负担;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由于当前环境意识、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尚需时日,我市目前应重点抓紧协调落实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部分填埋场的建设计划,在全市推进餐厨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等专项工作。

2、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提高垃圾处理焚烧发电比例。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尽早开工,洪泽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今年内正式建成投产,大力推进涟水、盱眙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前期工作,保障全市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方式从以填埋为主向以焚烧发电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垃圾焚烧发电比例在“十二五”末争取达到30%以上。

3、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监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选址、处理规模及选用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严格把关,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结合垃圾处理费统一征收和核拨制度,派驻监管小组,对垃圾处理设施进出场垃圾量、处理质量、环境质量以及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提出垃圾处理费核拨支付意见。

环卫运营模式篇7

关键词:租赁制;泰兴市;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305-02

0 引言

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做到每个县1-3所乡镇卫生院,并明确了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国家已给予充分重视,然而,乡镇卫生院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情况较差、人才匮乏等等。因此,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于2003年机动的设置了乡镇卫生院“租赁制”体系,以缓解存在的种种问题。

1 租赁制产生的背景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全市总人口1197181人,辖泰兴、黄桥等15个镇和根思乡1个乡。全市目前有33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中共有67个本科生,大专以上占36%;320个护士,其中在城护士110个。2003年改制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经济情况较差,仍存在生存困难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情况较差,一些卫生院甚至入不敷出。据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多年来卫生院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甚至在进行租赁制改革后的近年,不少乡镇卫生院仍然亏损:截至2009年,亏损已上升至1022.01万元。2007-2009年三年收支差额平均亏损面达78%。而这一情况,在改制前更加严重:2001年时,37家卫生院负债总额6448.6万元,有22家卫生院负债额在100万元以上,最高的负债高达1381.1万元。[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1.1 就诊患者太少 根据学者张朝阳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全国来看,除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外,乡镇卫生院的就诊率都有所下降。据统计,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1985年的11亿人次降低到2003年的6.91亿人次;床位使用率由1985年的46%降低到2003年的36.2%。”

同样,据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造成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前来就诊的患者太少。

泰兴市连续九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2009年,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从25项指标上看,泰兴市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00%。由此可见泰兴市的经济情况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较高。同时,泰兴市全市已拥有等级公路1967.3公里(含村道),高速公路73.4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85%,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3.11标台。200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0275辆,私人汽车拥有量20964辆。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居民经济情况的良好、泰兴市交通的发达,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可能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患者数量的减少。

1.1.2 上级补助太少,扼制乡镇卫生院发展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乡镇卫生院39080个,占全国总卫生机构数的14%。然而,2008年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仅为1397502万元和85952万元,分别占乡镇卫生院总收入的17%和1%。由此可见,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过少。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同样存在这个问题,2007-2009年间,虽然政府财政每年递增100万元,但是到2009年政府财政补助仅为903.97万元,占乡镇卫生院总收入的4.27%。

1.2 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较差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1.6%、大专学历占17.9%、无专业学历人员占到21.8%。无独有偶,泰兴市全市目前有33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中共有67个本科生,大专以上占36%,中专以上70%多;320个护士,在城的护士110个,其他的共210个。可以看出,直至现在,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人员队伍素质较差。而在2001年时,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情况更差: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41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有428人,而无职称和无规定学历的人员达1106人和1703人。[1]

由于政府补助的不到位,且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乡镇卫生院就医患者数量小,卫生院的效益不好,人员福利自然也随之缩水——这是目前乡镇卫生院难以招徕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运行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即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情况不好,造成人员的流失,因此造成了医疗水平的低下,由此造成了病人不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就诊,进一步的导致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不良。如图1所示。

2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租赁制的具体举措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自2003年开始,实行租赁制,进行两权分离的改革。具体,即将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制形式公有,经营权有偿出让,保持卫生院的性质、功能、名称不变,人员身份不变,政府拨款的渠道不变,通过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卫生院之间的关系,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卫生院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两权分离改革以后,政府仍然是卫生院所有权的主体,政府只是把经营权和相关的责任义务落实给经营者。经营者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其权利一般有:管理经营权、财产支配使用权等;应承担的义务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设备完好与充分运行,承担开展卫生服务的义务等;其责任是保证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自负盈亏,保证公有资产不流失,保证职工的民利和利益等。

不难看出,租赁制实质上是对乡镇卫生院产权的一次明确界定。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产权的界定使得人们可以自己承担行为的全部后果,因而可以减弱或消除人们行为的外部性,从而达到长期收益最大化。经济学家诺斯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诺斯所说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主要就是指与产权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制度。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推动的。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行为,使得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不一致。因此社会必须设计出一种机制,使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率接近私人收益率,使产权所有者能够充分享受其经济活动的收益,这样人们才有动力去从事相应的活动。这就是产权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结合泰兴市卫生局的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租赁制的运行情况及实施背景,并就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租赁制;泰兴市;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305-02

0 引言

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做到每个县1-3所乡镇卫生院,并明确了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国家已给予充分重视,然而,乡镇卫生院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情况较差、人才匮乏等等。因此,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于2003年机动的设置了乡镇卫生院“租赁制”体系,以缓解存在的种种问题。

1 租赁制产生的背景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全市总人口1197181人,辖泰兴、黄桥等15个镇和根思乡1个乡。全市目前有33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中共有67个本科生,大专以上占36%;320个护士,其中在城护士110个。2003年改制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经济情况较差,仍存在生存困难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情况较差,一些卫生院甚至入不敷出。据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多年来卫生院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甚至在进行租赁制改革后的近年,不少乡镇卫生院仍然亏损:截至2009年,亏损已上升至1022.01万元。2007-2009年三年收支差额平均亏损面达78%。而这一情况,在改制前更加严重:2001年时,37家卫生院负债总额6448.6万元,有22家卫生院负债额在100万元以上,最高的负债高达1381.1万元。[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1.1 就诊患者太少 根据学者张朝阳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全国来看,除一部分乡镇卫生院外,乡镇卫生院的就诊率都有所下降。据统计,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1985年的11亿人次降低到2003年的6.91亿人次;床位使用率由1985年的46%降低到2003年的36.2%。”

同样,据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造成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前来就诊的患者太少。

泰兴市连续九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2009年,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从25项指标上看,泰兴市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00%。由此可见泰兴市的经济情况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较高。同时,泰兴市全市已拥有等级公路1967.3公里(含村道),高速公路73.4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85%,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3.11标台。200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0275辆,私人汽车拥有量20964辆。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居民经济情况的良好、泰兴市交通的发达,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可能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患者数量的减少。

1.1.2 上级补助太少,扼制乡镇卫生院发展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乡镇卫生院39080个,占全国总卫生机构数的14%。然而,2008年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仅为1397502万元和85952万元,分别占乡镇卫生院总收入的17%和1%。由此可见,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过少。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同样存在这个问题,2007-2009年间,虽然政府财政每年递增100万元,但是到2009年政府财政补助仅为903.97万元,占乡镇卫生院总收入的4.27%。

1.2 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较差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1.6%、大专学历占17.9%、无专业学历人员占到21.8%。无独有偶,泰兴市全市目前有33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中共有67个本科生,大专以上占36%,中专以上70%多;320个护士,在城的护士110个,其他的共210个。可以看出,直至现在,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人员队伍素质较差。而在2001年时,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情况更差: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41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有428人,而无职称和无规定学历的人员达1106人和1703人。[1]

由于政府补助的不到位,且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乡镇卫生院就医患者数量小,卫生院的效益不好,人员福利自然也随之缩水——这是目前乡镇卫生院难以招徕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运行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即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情况不好,造成人员的流失,因此造成了医疗水平的低下,由此造成了病人不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就诊,进一步的导致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不良。如图1所示。

2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租赁制的具体举措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自2003年开始,实行租赁制,进行两权分离的改革。具体,即将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制形式公有,经营权有偿出让,保持卫生院的性质、功能、名称不变,人员身份不变,政府拨款的渠道不变,通过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卫生院之间的关系,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卫生院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两权分离改革以后,政府仍然是卫生院所有权的主体,政府只是把经营权和相关的责任义务落实给经营者。经营者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其权利一般有:管理经营权、财产支配使用权等;应承担的义务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设备完好与充分运行,承担开展卫生服务的义务等;其责任是保证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自负盈亏,保证公有资产不流失,保证职工的民利和利益等。

不难看出,租赁制实质上是对乡镇卫生院产权的一次明确界定。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产权的界定使得人们可以自己承担行为的全部后果,因而可以减弱或消除人们行为的外部性,从而达到长期收益最大化。经济学家诺斯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诺斯所说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主要就是指与产权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制度。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推动的。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行为,使得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不一致。因此社会必须设计出一种机制,使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率接近私人收益率,使产权所有者能够充分享受其经济活动的收益,这样人们才有动力去从事相应的活动。这就是产权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存入我的阅览室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产权模式是国(公)有国(公)营,政府既是乡镇卫生院财产的所有者又是它的直接经营者。这种经营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不能让卫生院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使之缺乏生机活力。同时,这种产权制度决定了卫生院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而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政府年财政拨款占卫生院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拨款的减少,不仅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更间接的促使卫生院更加依赖药品收入来提高经济能力,从而加重了“看病贵”的情况。

正因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种种问题,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开始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改革。2002年前后,全国涌现了多种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泰兴市卫生局通过实地考察,分别对浙江宁波的股份制模式、安徽肥西的公有公营模式、江苏邗江的民有民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学习。经过各种权衡,最终决定实施租赁制改革。时至今日,已经历了7年,在改制的过程中,租赁制给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带来了许多影响。

3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制的成效分析

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针对当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种种弊病,并结合医改的指导方针,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租赁制”。当时泰兴市改革的初衷:既要保持乡镇医院的公益性,又要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所以采取了“租赁制”这样一种可进可退的折中方式。租赁制改变了过去管办不分的情况,将经营权赋予受托者。而受托者通常具有专业的医院管理知识,因而提高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租赁制的优点

3.1.1 院长责任感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实行租赁制后,医院产权更加明晰。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缴纳租赁费外,收入与盈余都由医院自身负责。这种产权的激励作用,使得院长的市场意识得到强化,同时减弱了以往院长与上级单位之间的僵化行政关系,赋予了院长更大的自和灵活性。同时医院员工为了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此外,许多卫生院还通过采取多种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进人性化服务,使改革后的卫生院在群众中逐步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据2004年底泰州市卫生局问卷调查统计,群众对改革卫生院的综合满意度达92%。

3.1.2 医院经济情况好转,卫生资源迅速增加 采取租赁制以来,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改革后,33家卫生院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有明显上升。2005年1季度总诊疗人次23.78万,总住院人次0.65万,分别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20%和25%,业务收入比2004年同期上升18%。此外,卫生资源迅速增加。改革后共吸引民资2194.8万元。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33家改革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47.4万元。同时,各卫生院积极按还款计划偿还债务1600万元。截至2004年底,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增幅已达9.29%。

3.1.3 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改革前,33家卫生院中有2/3以上未缴全“三金”,职工工资打折发放,有的甚至长期拖欠工资,奖金更是无从谈起,职工士气低下、人心涣散。改革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营合同中得到明确,经营者普遍为职工缴纳了“三金”。随着卫生院经济效益的好转,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仅至2004年前,全市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就比改革前增长15%左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

虽然乡镇卫生院采取租赁制以来,医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有以下2点:

3.2 租赁制存在的不足

3.2.1 医院过度看重经济效益,造成短视行为 租赁制需要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改变经营者,每个经营者都有一定的经营期限,因此为了争取经营权,经营者不免会为了追逐利润而产生短视行为——只注重短期目标,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

3.2.2 不利于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 目前医院不愿意培养人才,也不愿意举办或参加继续教育、学术活动等,究其原因在于乡镇卫生院“承包制”的角色,医院和医生之间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培训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则增加了医院的机会成本,因而卫生院目前都不太愿意过多关注人才培养。

4 补充与完善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租赁制改革,是在医改的方针下,对医院产权改制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对医院所有权、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更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得医院的经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租赁者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建设的忽视。那么,如何既能促进乡镇医院的有效运转,又能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补助力度 只有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医疗人员的薪金待遇,才会吸引人才,人才的聚集代表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了则自然会吸引患者前来就诊,患者人数增加,再加上乡镇医院合理的管理,则必然会带来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此一来,由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不仅带来了乡镇卫生院的良好发展,更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卫生健康发展。

4.2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此次新农合具有对参合农民给予经费上的补助、突出以大病为主的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等优点,直接的缓解了农民由于贫困而拒绝去医院就诊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间接的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同时,新农合还可以通过调整报销比例来调节病人的流向。就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市二级医院和市外医院住院,其可报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分别为70%、50%、35%,这就有效的缓解了“小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更加合理的配置了卫生资源,也间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4.3 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良好的管理是促进卫生院发展的重要环节。乡镇卫生院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严格药品进货渠道,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制定并严格遵守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药物,保证医疗安全。

4.4 规范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 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考核只是对医院的一种评价,而不是真正的考核。考核只相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与政府的拨款相挂钩。想要保证医院的效率,则政府应规范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问题,绩效考核应以基本药物使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将财政补助经费的拨付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同时,应以服务质量、工作数量、医德医风考评和居民的满意率为核心,对职工个人进行考核,个人收入与考核结果挂钩。

5 结语

综上,政府应加大补助力度、积极引进人才、规范对卫生院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新农合等途径,增加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切实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诸如“租赁制”的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本地卫生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毅.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焦建华.积极实施综合改革,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J].江苏卫生保健,2005,(4):4-5.

[4]宋平,张文远,李红樱.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2-84.

[5]王小丽.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34-35.

[6]李亦亮.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必须大力推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16-517.

[7]徐爱军,陆荣强等.张家港乡镇医院的改制模式研究[J].中国药房,2010,(13):1153-1155.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产权模式是国(公)有国(公)营,政府既是乡镇卫生院财产的所有者又是它的直接经营者。这种经营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不能让卫生院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使之缺乏生机活力。同时,这种产权制度决定了卫生院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而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政府年财政拨款占卫生院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拨款的减少,不仅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更间接的促使卫生院更加依赖药品收入来提高经济能力,从而加重了“看病贵”的情况。

正因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种种问题,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开始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改革。2002年前后,全国涌现了多种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泰兴市卫生局通过实地考察,分别对浙江宁波的股份制模式、安徽肥西的公有公营模式、江苏邗江的民有民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学习。经过各种权衡,最终决定实施租赁制改革。时至今日,已经历了7年,在改制的过程中,租赁制给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带来了许多影响。

3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制的成效分析

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针对当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种种弊病,并结合医改的指导方针,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租赁制”。当时泰兴市改革的初衷:既要保持乡镇医院的公益性,又要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所以采取了“租赁制”这样一种可进可退的折中方式。租赁制改变了过去管办不分的情况,将经营权赋予受托者。而受托者通常具有专业的医院管理知识,因而提高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租赁制的优点

3.1.1 院长责任感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实行租赁制后,医院产权更加明晰。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缴纳租赁费外,收入与盈余都由医院自身负责。这种产权的激励作用,使得院长的市场意识得到强化,同时减弱了以往院长与上级单位之间的僵化行政关系,赋予了院长更大的自和灵活性。同时医院员工为了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此外,许多卫生院还通过采取多种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进人性化服务,使改革后的卫生院在群众中逐步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据2004年底泰州市卫生局问卷调查统计,群众对改革卫生院的综合满意度达92%。

3.1.2 医院经济情况好转,卫生资源迅速增加 采取租赁制以来,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改革后,33家卫生院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有明显上升。2005年1季度总诊疗人次23.78万,总住院人次0.65万,分别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20%和25%,业务收入比2004年同期上升18%。此外,卫生资源迅速增加。改革后共吸引民资2194.8万元。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33家改革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47.4万元。同时,各卫生院积极按还款计划偿还债务1600万元。截至2004年底,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增幅已达9.29%。

3.1.3 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改革前,33家卫生院中有2/3以上未缴全“三金”,职工工资打折发放,有的甚至长期拖欠工资,奖金更是无从谈起,职工士气低下、人心涣散。改革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营合同中得到明确,经营者普遍为职工缴纳了“三金”。随着卫生院经济效益的好转,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仅至2004年前,全市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就比改革前增长15%左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

虽然乡镇卫生院采取租赁制以来,医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有以下2点:

3.2 租赁制存在的不足

3.2.1 医院过度看重经济效益,造成短视行为 租赁制需要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改变经营者,每个经营者都有一定的经营期限,因此为了争取经营权,经营者不免会为了追逐利润而产生短视行为——只注重短期目标,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

3.2.2 不利于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 目前医院不愿意培养人才,也不愿意举办或参加继续教育、学术活动等,究其原因在于乡镇卫生院“承包制”的角色,医院和医生之间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培训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则增加了医院的机会成本,因而卫生院目前都不太愿意过多关注人才培养。

4 补充与完善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租赁制改革,是在医改的方针下,对医院产权改制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对医院所有权、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更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得医院的经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租赁者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建设的忽视。那么,如何既能促进乡镇医院的有效运转,又能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补助力度 只有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医疗人员的薪金待遇,才会吸引人才,人才的聚集代表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了则自然会吸引患者前来就诊,患者人数增加,再加上乡镇医院合理的管理,则必然会带来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此一来,由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不仅带来了乡镇卫生院的良好发展,更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卫生健康发展。

4.2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此次新农合具有对参合农民给予经费上的补助、突出以大病为主的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等优点,直接的缓解了农民由于贫困而拒绝去医院就诊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间接的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同时,新农合还可以通过调整报销比例来调节病人的流向。就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市二级医院和市外医院住院,其可报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分别为70%、50%、35%,这就有效的缓解了“小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更加合理的配置了卫生资源,也间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4.3 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良好的管理是促进卫生院发展的重要环节。乡镇卫生院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严格药品进货渠道,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制定并严格遵守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药物,保证医疗安全。

4.4 规范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 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考核只是对医院的一种评价,而不是真正的考核。考核只相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与政府的拨款相挂钩。想要保证医院的效率,则政府应规范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问题,绩效考核应以基本药物使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将财政补助经费的拨付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同时,应以服务质量、工作数量、医德医风考评和居民的满意率为核心,对职工个人进行考核,个人收入与考核结果挂钩。

5 结语

综上,政府应加大补助力度、积极引进人才、规范对卫生院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新农合等途径,增加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切实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诸如“租赁制”的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本地卫生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毅.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焦建华.积极实施综合改革,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J].江苏卫生保健,2005,(4):4-5.

[4]宋平,张文远,李红樱.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2-84.

[5]王小丽.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34-35.

[6]李亦亮.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必须大力推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16-517.

[7]徐爱军,陆荣强等.张家港乡镇医院的改制模式研究[J].中国药房,2010,(13):1153-1155.

存入我的阅览室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产权模式是国(公)有国(公)营,政府既是乡镇卫生院财产的所有者又是它的直接经营者。这种经营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不能让卫生院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使之缺乏生机活力。同时,这种产权制度决定了卫生院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而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政府年财政拨款占卫生院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拨款的减少,不仅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更间接的促使卫生院更加依赖药品收入来提高经济能力,从而加重了“看病贵”的情况。

正因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种种问题,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开始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改革。2002年前后,全国涌现了多种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泰兴市卫生局通过实地考察,分别对浙江宁波的股份制模式、安徽肥西的公有公营模式、江苏邗江的民有民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学习。经过各种权衡,最终决定实施租赁制改革。时至今日,已经历了7年,在改制的过程中,租赁制给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带来了许多影响。

3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制的成效分析

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针对当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种种弊病,并结合医改的指导方针,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租赁制”。当时泰兴市改革的初衷:既要保持乡镇医院的公益性,又要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所以采取了“租赁制”这样一种可进可退的折中方式。租赁制改变了过去管办不分的情况,将经营权赋予受托者。而受托者通常具有专业的医院管理知识,因而提高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租赁制的优点

3.1.1 院长责任感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实行租赁制后,医院产权更加明晰。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缴纳租赁费外,收入与盈余都由医院自身负责。这种产权的激励作用,使得院长的市场意识得到强化,同时减弱了以往院长与上级单位之间的僵化行政关系,赋予了院长更大的自和灵活性。同时医院员工为了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此外,许多卫生院还通过采取多种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进人性化服务,使改革后的卫生院在群众中逐步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据2004年底泰州市卫生局问卷调查统计,群众对改革卫生院的综合满意度达92%。

3.1.2 医院经济情况好转,卫生资源迅速增加 采取租赁制以来,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改革后,33家卫生院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有明显上升。2005年1季度总诊疗人次23.78万,总住院人次0.65万,分别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20%和25%,业务收入比2004年同期上升18%。此外,卫生资源迅速增加。改革后共吸引民资2194.8万元。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33家改革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47.4万元。同时,各卫生院积极按还款计划偿还债务1600万元。截至2004年底,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增幅已达9.29%。

3.1.3 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改革前,33家卫生院中有2/3以上未缴全“三金”,职工工资打折发放,有的甚至长期拖欠工资,奖金更是无从谈起,职工士气低下、人心涣散。改革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营合同中得到明确,经营者普遍为职工缴纳了“三金”。随着卫生院经济效益的好转,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仅至2004年前,全市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就比改革前增长15%左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

虽然乡镇卫生院采取租赁制以来,医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有以下2点:

3.2 租赁制存在的不足

3.2.1 医院过度看重经济效益,造成短视行为 租赁制需要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改变经营者,每个经营者都有一定的经营期限,因此为了争取经营权,经营者不免会为了追逐利润而产生短视行为——只注重短期目标,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

3.2.2 不利于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 目前医院不愿意培养人才,也不愿意举办或参加继续教育、学术活动等,究其原因在于乡镇卫生院“承包制”的角色,医院和医生之间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培训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则增加了医院的机会成本,因而卫生院目前都不太愿意过多关注人才培养。

4 补充与完善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租赁制改革,是在医改的方针下,对医院产权改制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对医院所有权、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更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得医院的经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租赁者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建设的忽视。那么,如何既能促进乡镇医院的有效运转,又能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补助力度 只有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医疗人员的薪金待遇,才会吸引人才,人才的聚集代表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了则自然会吸引患者前来就诊,患者人数增加,再加上乡镇医院合理的管理,则必然会带来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此一来,由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不仅带来了乡镇卫生院的良好发展,更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卫生健康发展。

4.2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此次新农合具有对参合农民给予经费上的补助、突出以大病为主的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等优点,直接的缓解了农民由于贫困而拒绝去医院就诊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间接的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同时,新农合还可以通过调整报销比例来调节病人的流向。就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市二级医院和市外医院住院,其可报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分别为70%、50%、35%,这就有效的缓解了“小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更加合理的配置了卫生资源,也间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4.3 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良好的管理是促进卫生院发展的重要环节。乡镇卫生院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严格药品进货渠道,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制定并严格遵守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药物,保证医疗安全。

4.4 规范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 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考核只是对医院的一种评价,而不是真正的考核。考核只相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与政府的拨款相挂钩。想要保证医院的效率,则政府应规范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问题,绩效考核应以基本药物使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将财政补助经费的拨付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同时,应以服务质量、工作数量、医德医风考评和居民的满意率为核心,对职工个人进行考核,个人收入与考核结果挂钩。

5 结语

综上,政府应加大补助力度、积极引进人才、规范对卫生院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新农合等途径,增加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切实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诸如“租赁制”的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本地卫生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毅.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焦建华.积极实施综合改革,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J].江苏卫生保健,2005,(4):4-5.

[4]宋平,张文远,李红樱.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2-84.

[5]王小丽.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34-35.

[6]李亦亮.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必须大力推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16-517.

[7]徐爱军,陆荣强等.张家港乡镇医院的改制模式研究[J].中国药房,2010,(13):1153-1155.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产权模式是国(公)有国(公)营,政府既是乡镇卫生院财产的所有者又是它的直接经营者。这种经营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不能让卫生院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使之缺乏生机活力。同时,这种产权制度决定了卫生院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而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政府年财政拨款占卫生院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拨款的减少,不仅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情况,更间接的促使卫生院更加依赖药品收入来提高经济能力,从而加重了“看病贵”的情况。

正因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种种问题,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开始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改革。2002年前后,全国涌现了多种乡镇卫生院改革模式,泰兴市卫生局通过实地考察,分别对浙江宁波的股份制模式、安徽肥西的公有公营模式、江苏邗江的民有民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学习。经过各种权衡,最终决定实施租赁制改革。时至今日,已经历了7年,在改制的过程中,租赁制给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带来了许多影响。

3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制的成效分析

2003年,泰兴市卫生局针对当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种种弊病,并结合医改的指导方针,开始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租赁制”。当时泰兴市改革的初衷:既要保持乡镇医院的公益性,又要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所以采取了“租赁制”这样一种可进可退的折中方式。租赁制改变了过去管办不分的情况,将经营权赋予受托者。而受托者通常具有专业的医院管理知识,因而提高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租赁制的优点

3.1.1 院长责任感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实行租赁制后,医院产权更加明晰。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除缴纳租赁费外,收入与盈余都由医院自身负责。这种产权的激励作用,使得院长的市场意识得到强化,同时减弱了以往院长与上级单位之间的僵化行政关系,赋予了院长更大的自和灵活性。同时医院员工为了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此外,许多卫生院还通过采取多种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进人性化服务,使改革后的卫生院在群众中逐步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据2004年底泰州市卫生局问卷调查统计,群众对改革卫生院的综合满意度达92%。

3.1.2 医院经济情况好转,卫生资源迅速增加 采取租赁制以来,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改革后,33家卫生院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有明显上升。2005年1季度总诊疗人次23.78万,总住院人次0.65万,分别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20%和25%,业务收入比2004年同期上升18%。此外,卫生资源迅速增加。改革后共吸引民资2194.8万元。据统计,2005年一季度33家改革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47.4万元。同时,各卫生院积极按还款计划偿还债务1600万元。截至2004年底,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增幅已达9.29%。

3.1.3 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改革前,33家卫生院中有2/3以上未缴全“三金”,职工工资打折发放,有的甚至长期拖欠工资,奖金更是无从谈起,职工士气低下、人心涣散。改革后,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营合同中得到明确,经营者普遍为职工缴纳了“三金”。随着卫生院经济效益的好转,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仅至2004年前,全市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就比改革前增长15%左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

虽然乡镇卫生院采取租赁制以来,医院运行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有以下2点:

3.2 租赁制存在的不足

3.2.1 医院过度看重经济效益,造成短视行为 租赁制需要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改变经营者,每个经营者都有一定的经营期限,因此为了争取经营权,经营者不免会为了追逐利润而产生短视行为——只注重短期目标,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

3.2.2 不利于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 目前医院不愿意培养人才,也不愿意举办或参加继续教育、学术活动等,究其原因在于乡镇卫生院“承包制”的角色,医院和医生之间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培训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则增加了医院的机会成本,因而卫生院目前都不太愿意过多关注人才培养。

4 补充与完善

泰兴市乡镇卫生院的租赁制改革,是在医改的方针下,对医院产权改制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对医院所有权、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更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得医院的经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租赁者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建设的忽视。那么,如何既能促进乡镇医院的有效运转,又能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4.1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补助力度 只有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切实提高医疗人员的薪金待遇,才会吸引人才,人才的聚集代表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了则自然会吸引患者前来就诊,患者人数增加,再加上乡镇医院合理的管理,则必然会带来乡镇卫生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此一来,由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不仅带来了乡镇卫生院的良好发展,更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卫生健康发展。

4.2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此次新农合具有对参合农民给予经费上的补助、突出以大病为主的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等优点,直接的缓解了农民由于贫困而拒绝去医院就诊的情况。因此,可以说间接的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同时,新农合还可以通过调整报销比例来调节病人的流向。就泰兴市卫生局的介绍,目前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市二级医院和市外医院住院,其可报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分别为70%、50%、35%,这就有效的缓解了“小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更加合理的配置了卫生资源,也间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

4.3 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良好的管理是促进卫生院发展的重要环节。乡镇卫生院必须加强监管,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严格药品进货渠道,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制定并严格遵守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药物,保证医疗安全。

4.4 规范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 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考核只是对医院的一种评价,而不是真正的考核。考核只相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与政府的拨款相挂钩。想要保证医院的效率,则政府应规范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问题,绩效考核应以基本药物使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将财政补助经费的拨付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同时,应以服务质量、工作数量、医德医风考评和居民的满意率为核心,对职工个人进行考核,个人收入与考核结果挂钩。

5 结语

综上,政府应加大补助力度、积极引进人才、规范对卫生院的考核内容,同时通过新农合等途径,增加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切实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诸如“租赁制”的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本地卫生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毅.泰兴市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3-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焦建华.积极实施综合改革,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J].江苏卫生保健,2005,(4):4-5.

[4]宋平,张文远,李红樱.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2-84.

[5]王小丽.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34-35.

[6]李亦亮.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必须大力推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8):516-517.

环卫运营模式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各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各类危险废物)。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境内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存储、处置和相关管理活动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各县、区政府应采取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鼓励做好废品回收网络建设,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五条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额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市、县(区)规划、财政、物价、房产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治理规划与设施建设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预测量,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统筹安排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和处置方式。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建设投资,除政府直接投入外,可吸引企业及社会资金。运行所需经费,应当纳入所在市、县财政预算。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用地应当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应当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从事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实施同步监督。

第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十三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依法向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先建后拆、重置赔偿等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申请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案;

(五)拟关闭、闲置或者拆除设施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拟新建设施设计图;

(七)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关闭或者拆除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章 清扫、收集、运输

第十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具体办法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种类、处置方式制定,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等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收集场所。建筑垃圾、废旧家具、废旧家电等,应单独运送至指定的收集场所。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收集场所。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部队、院校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交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农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推行“村负责收集、镇负责转运和县、区政府负责统一处理”的运作模式。城中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管理。

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做到日产日清。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十八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相关规定。其设置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社区负责设置和管理;

(二)新建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设置;

(三)城市集贸市场、广场、机场、车站、公共汽车始末站、展览馆、体育馆(场)、影剧院、公园、游园等公共场所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场所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负责设置和管理;

(四)单位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产生垃圾的单位负责设置。

(五)其他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所在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设置。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责任人应当保持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设施的整洁、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 市、县(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或者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单位可以根据生活垃圾运输需要,设置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中转站设置技术规范,并按照规定办理规划、环保等有关审批手续。

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生活垃圾中转站内产生的渗滤水,经处理符合国家和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二十条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居住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报产生量和种类。

产生餐厨垃圾(泔水)的宾馆、酒店等餐饮服务单位,应按规定单独存放餐厨垃圾(泔水),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收集、运输专业单位,运送到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密闭收集、运输能力的也可自行运送至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鼓励产生餐厨垃圾(泔水)的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经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并接受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积极创新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向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通过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初审后,由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颁发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等活动。

第二十二条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做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二十三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垃圾清扫、收集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从事垃圾运输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

(二)机械清扫能力达到总清扫能力的20%以上,机械清扫车辆包括洒水车和清扫保洁车辆。机械清扫车辆应当具有自动洒水、防尘、防遗撒、安全警示功能,安装车辆行驶及清扫过程记录仪;

(三)垃圾收集应当采用全密闭运输工具,并应当具有分类收集功能;

(四)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或船只,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七)具有固定的办公及机械、设备、车辆、船只停放场所。

第二十四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

(二)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运到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处理场所;

(三)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后,对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及时保洁、复位,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四)用于收集、运输城市生活垃圾的车辆、船舶应当做到密闭、完好和整洁。

第二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任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二)擅自停业、歇业;

(三)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

第二十六条 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运输,严禁混入城市生活垃圾。

第四章生活垃圾的处置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技术力量,定期调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成分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基础资料。

第二十八条市级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生活垃圾处置场(厂)的处置能力,按照“就近、经济”的原则,对各县、区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和处置场所作统一安排。

第二十九条 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在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厂(场)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场)应当符合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处置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场(厂)内外环境整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第三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的要求,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十一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残渣,应符合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场(厂)在排放污染物期间,应定期对处置设施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向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第三十二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取得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活动。

第三十三条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营协议,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三十四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小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规模大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焚烧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

(二)卫生填埋场、堆肥厂和焚烧厂的选址符合城乡规划,并取得规划许可文件;

(三)采用的技术、工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至少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环境工程、机械、环境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垃圾处理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备沼气检测仪器,配备环境监测设施如渗滤液监测井、尾气取样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设备并与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联网;

(七)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卫生填埋场对不同垃圾进行分区填埋方案。污染物排放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的要求。

(八)有控制污染和突发事件的预案。

第三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二)按照规定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防止二次污染;

(三)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生活垃圾;

环卫运营模式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城镇和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原则,借鉴外地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存量垃圾全部清除,增量垃圾全部收集,保洁公司一杆到底,清运管理相互分离,垃圾清运全面覆盖,乡村美丽长效保洁”的标准,选聘专业保洁公司,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托管,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有效提升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管理”、“作业”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将镇驻地和全镇37个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整体打包,委托专业保洁公司管理运营,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实现“垃圾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镇政府负责对保洁公司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管、检查和考核,保洁公司提供有偿服务,强化内部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建立起科学长效的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1、村庄保洁。纳入托管的村庄37个,保洁范围为村庄内的道路、街巷、广场、坑塘、路边沟、绿化带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以及村庄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由保洁公司按照每100户1名保洁员、每1500户1名村庄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实行常态化保洁。按照每15户配备1个240升垃圾桶,人均日产垃圾0.8公斤、每车每天运输8吨垃圾的标准配备垃圾清运车,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内道路及进出村道路保持路面干净,村内坑塘、排水沟、绿化带、路边空闲地、墙角等无杂草、垃圾和漂浮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2、镇驻地保洁。保洁范围为镇驻地的主要道路、辅路、人行道、绿化带以及道路上的附属公共设施,保洁公司按每1.2万平方米1名保洁员、12万平方米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和管理员。主干道路实行机械化吸尘、洒水、冲洗,辅道、人行道实行人工保洁。保洁公司按作业面积配备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清扫车,按镇街驻地人口垃圾产生量配备垃圾收集设施。镇驻地道路保持卫生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污物,电线杆、墙面等保持整洁,无乱贴乱画。

3、垃圾中转站运营。由保洁公司接管镇区内现有1处垃圾中转站,由保洁公司配备工作人员,保障中转站正常运行。站内外保持环境整洁,站内定时消毒,不影响周边环境。

三、资金筹集

城乡环卫一体化所需资金实行统筹制度,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的总体原则,卫生托管费用由镇、村居(村民)共同负担,原则上村级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桶配置费用由村居(村民)负担,垃圾清运、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以及对应的人工、机械等费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1〕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已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镇村,由县(市)、乡(镇)政府参照城市居民收费标准确定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经县物价局核准,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以2013年统计年报村庄人口数为准,村民每人每月缴纳2元保洁费用,(由各村负责筹集)。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筹备阶段(2014年5月1日至6月5日)。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环境卫生托管范围,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保洁公司进行资质认定,选定保洁公司,签订镇、村环境卫生托管合同书。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6月6日至6月10日)。召开动员会议,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人员培训,做好现有环卫人员思想工作,确保平稳交接。

环卫运营模式篇10

关键字:油田专网GPS车载终端GPS功能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述

本方案是将GPS系统应用到油田专网中,对油田车辆的安全起到一个长效的保障提供可靠的基础。目前,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快的三大信息产业之一(互联网、移动电话、卫星导航定位)。交通运输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一台车就是一个风险点,实施GPS全方位、全天候的定位监控,掌握车辆的行驶动态(方位、速度),及时纠正超速、超时(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做到安全预警,从而有效提高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彻底改变运输行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

把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到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上,是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和交通部近期联合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必须安装GPS车载终端,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逐步探索和建立一套交通安全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奠定技术基础。

1.2系统建设目标

1.2.1建设油田专网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以提高全局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为总体目标。

1.2.2发展GPS车辆监控、管理、调度、服务业务,为各级管理部门以及运输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手段,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1.2.3建立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与社会综合保障体系配合,提高安全防范、保护资产的技术水平和控制力度。

1.2.4在出现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疾病伤害等异常情况下,能及时确定事故地点,掌握可调度车辆资源,协助有关方面实施救援。

1.2.5以油田专网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为总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对司机的全面资讯服务。

1.3建设内容

1.3.1本系统采用多级管理架构,基于C/S和B/S两种架构的监控管理方式

1个系统中心――2个监控中心――19个监控分中心――80监控点。

1.3.2系统中心:设置在油田专网主管公司,主要功能是为车载终端进行安装、维护、属性设置;各级管理人员的属性设置;车载终端位置定位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分发;业务报表的处理。

1.3.3监控中心:设置在调度中心,对全局车辆运行的安全进行监督,对重点车辆进行监管。

1.3.4监控分中心:设置在各二级单位的生产调度室,对所属车辆的运行进行安全监控和调度,对监控点的管理权限进行设置。

1.3.5监控点:设置在各二级单位的车队。对所属车辆进行电子围栏的设置,安全监控、调度及车辆运行中各种信息的处理。

1.3.6车载终端: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调度车辆三种类型的车载终端。

2.无线网络部分

2.1GPS应用中的通信模式介绍

把GPS应用在车辆监控管理当中有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需要关注――GPS数据的回传网络。车辆上安装的GPS设备的收到卫星定位信息后必须依靠回传网络把这些定位信息传到监控中心才能把车辆的位置在监控中心显示出来。目前国际上解决这个传输问题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与无线通信系统结合的应用模式:

2.1.1.GPS+蜂窝移动通信(GSM/CDMA/GPRS)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数据通信功能,来传送GPS定位信息。该模式的突出优点是终端成本和服务费用比较低,同时还能够方便地提供语音服务。缺点是存在局部的覆盖盲区。但随着移动运营商内部管理协调的改进,以及短消息、GPRS和CDMA网络的完善,该模式已经为GPS应用中的主要模式,适用于集团单位及个人用户等所有GPS适用领域。

2.1.2.GPS+集群通信(模拟/数字)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各城市的集群通信网络发展起来的GPS应用模式。该模式最突出的优势是通信费用在各种应用模式中是最低的。但目前的情况看,可供利用的集群通信网大多还是模拟制式,通信质量和私密性都比较差;另外基本上局限于单个城市内,覆盖非常有限。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在城市内部活动的出租车、公交车辆、城市内配送的运输车辆。因为没有能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数字集群系统,所以和GPS+蜂窝移动通信模式对比处于明显下风。

2.1.3GPS+卫星移动通信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突出的优点是卫星通信的覆盖优势和可靠

的通信保证。但缺点是终端设备成本和使用费用在各种模式中是最高的。该模式的主要适用于大范围移动大大型车辆(包括运输车辆、工程车辆等)和海上作业船只等特殊类型的用户。该模式是其他地面无线通信模式有效和必要的补充。目前国内市场上可供利用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

(1)“全线通”系统:是由南方卫星公司运营的高通公司的Omini-tracs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在KU频率上,使用卫星跟踪天线。优点是该系统是经过国外多年应用的成熟系统。缺点是成本高,受雨衰影响,另外跟踪天线工作状态易受干扰,动态性差。

(2)海事卫星系统(Immarsat):是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建立并运营的全球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国内的运营单位是交通部信息中心。该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提供语音和数据的服务。但终端成本和使用费用是各卫星系统中最高的,目前在国内的容量也有饱和趋势。

(3)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卫星定位系统。目前该系统在民用领域的主要运营是神州天鸿公司。该系统覆盖我国疆域和周边地区(与“平台”相仿),使用全向天线,能够同时提供定位和短信通信功能。但终端价格较贵,定位需要通信功能支持,使用费用较高。

2.2GPS+蜂窝移动通信(GSM/CDMA/GPRS)模式实现方式

2.2.1.蜂窝移动通信(GSM/CDMA/GPRS)对比

2.2.1.1.GSM通讯网络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

GSM全球数字移动系统是目前国内覆盖最广、可靠性最高、容量最大、保密性强的数字移动蜂窝通讯系统。依托GSM通讯网络作为卫星定位汽车防盗通讯系统的无线数据传输平台将确保报警信号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可靠性。车辆终端上的GPS接收机获取车辆的实际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信息经过处理后通过GSM网络(短消息方式)传送到车辆管理中心,中心可以对车辆进行管理、调度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