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利与弊十篇

时间:2024-01-18 18:00:47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式 优势 弊端

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就是一只粉笔加一块黑板,这种方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在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固有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色彩丰富,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防止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

一、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所以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中的概念、一些抽象较难理解的原理等内容制作成动画并配有语音解释,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愿意学,容易学。

2.多媒体教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往往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板书。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可游刃有余的组织教学,增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同时可以避免有些老师板书字迹潦草,普通话不标准,导致学生不知所云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器官,让学生参与学习,加速感知、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的知识量可以是传统板书的2~3倍。

4.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要学会使用一些软件来开发和制作课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及一些抓图、视频编辑软件等。在教学中需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新型教师。这将促使教师不断充电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5.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学生可以把多媒体课件用U盘拷贝回去,课后根据课件复习巩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许多教师没有明确多媒体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忽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2.部分老师盲目使用他人课件,轻视了自身的探究思维。一些老师为了快速完成多媒体课件,盲目下载他人课件,上课时照本宣科,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果降低了教学质量。

3.多媒体教学有时学生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前面的知识点没记下来,后一个知识点又出现了。学生只要稍有点走神,想回头看看刚才老师讲过的内容,再理解一下,就无法做到了。

4.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减少了。师生之间没有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也没有老师走入学生中间,感染学生,督促学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而言之,由于多媒体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步呈现出来。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无疑存在很多优势,但只有取长补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选择和组合教学媒体,才能找准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2

财务分析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单位时间传递的信息多,节约板书时间,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财务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存在优势的同时,也有其教学上的弊端,如由于教学内容多,讲课速度过快,导致学习效果不好,同时如果课件质量不佳,也影响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发挥。具体问题:

1.1多媒体网络教学忽略了学生思想的引导。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确提高了财务分析授课的速度,增加了单位时间信息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知识有一定的时间“,一屏换一屏”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或者即使跟上了,也没有理解记忆,可能会造成知识消化不良的现象。同时财务分析课程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如果片面强调多媒体的图声像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思维的引导,并没有真正做到加大信息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老师必须注意和花费心思的地方,采用多媒体,忽略因材施教的职责,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多媒体网络教学造成教师责任缺失。目前为了多媒体的价值发挥,教师花费了很多心思制作课件,然而,课件一旦做成,基本上不会改动,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下,学生有如看电影,慢慢的不去思考而倦怠,虽然教师轻松了,也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大大地降低授课质量。

1.3课堂交流缺失,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能力差。财务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搜索信息,通过演示显示出来,制作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有限,只把传统的教案搬到了投影屏幕上,课件书本化、提纲化,失去多媒体的很多作用,也丢掉了传统的教师感染力的发挥。

1.4多媒体网络教学,掩盖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网络教学,很多教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和主张,把多媒体课件弄得“花枝招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表面上学生的兴趣好像很浓,实质上学生只是在看热闹,视听觉刺激带来对动画和课件图片的兴趣,而不是教学信息的兴趣,学生完全忘记了学习的主题。

二、财务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运用策略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不能取代教师教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财务分析等课程都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服务于教学,为此想方设法去发挥多媒体的价值,而减少其不利的因素。

2.1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目标相结合。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学习知识,不是表面形式,教师不能推脱教学任务和目标责任,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利用多媒体网络,提高教学的效果。

2.2教师对多媒体的掌控和对学生的指导相结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和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有责任对整个财务分析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掌控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多媒体网络目的是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不是不需要老师。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师的情感调控、示范作用是任何技术代替不了的。所以不能因为采用多媒体网络,就忽视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对财务分析的学习目标、情境的创设、学习环境设计、信息资源的提供严密把握和分析,要掌控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整个过程,指导和教授财务分析的知识。

2.3财务分析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教师掌握多媒体运用技巧,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画和音效,放在一些重点要点地方,使用醒目的颜色,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些社会上比较知名的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加入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能够长期记忆。教师对于多媒体的教学资料,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与积累,制作优质的课件,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网路教学的优势作用。

2.4加强对财务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教师组织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探索的目的。财务分析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接受知识,加强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十分重要。制作优秀课件,推广优秀教师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经验,通过开交流会,参与课件制作大赛等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提高。同时,让已经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接受标准检查和专家评价,促进教师制作和多媒体教学水平提高。

三、结论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3

(一)要树立主动有为的理念

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对高校和大学生都提出了义务和责任要求,特别是面对基于WEB2.0的网络新媒体,高校和大学生都应当重新审视新媒体环境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诚信作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历来被中华民族所重视。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的诚信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的养成需要高校及时更新理念,主动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教育,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立德树人。教育研究表明,诚信观点的形成、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环境育人”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环境既是一种人文道德环境,也是一种科技伦理环境,不是大自然天生赋予的,而是人类经过实践不断创造的成果,它既包括如园林建筑、器具设施、智能芯片等物质成果,又包括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社会关系等非物质成果。马克思(KarlMarx)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这里的社会关系包括人的诚信教育环境。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真理性描述很值得当代大学生细细品味、认真思考。新媒体环境下,人的社会关系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有良好的诚信环境,这里所要讨论的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环境也是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并对大学生诚信产生影响的依托新媒体的外在场域或氛围。高校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主要实施主体,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并积极占领新媒体运用和影响的主导权,主动集聚优势力量研究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和相关技术特征,同时紧贴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信息化需求层次,开发或合作组建新媒体应用的新阵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高校不能很好运用或主动引导,就会使一些消极、反动、、腐朽的网络不良行为或诈骗、诽谤、造谣等网络犯罪行为有机可乘,猖狂发展。所以,高校要明确对新媒体的引导、支持和发展态度,要从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范围的主动有为,不只完善相关的组织领导体系,而且要与相关的新媒体应用商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新媒体的正向辐射效应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氛围和机制环境,使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贴合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要树立网络交互的理念

现代新媒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实时的网络交互性,如QQ群、微博、微信、飞信群、人人网等都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就要充分发挥和运用网络交互的强大功能,使新媒体服务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知识和素养是通过合作学习和意义建构形成的,因而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交流、互动、体验、生成式学习,使学习的可持续性和趣味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就是一个可持续的互动交流过程,需要高校和大学生主体都确立智能网络互动的理念,紧抓新媒体提供的互动机遇和环境,全面扩充和发展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实时互动交流合作,丰富和深化交互式体验,构建多向沟通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协作分享的学习新模式。首先,要深入理解基于新媒体的网络交互理念,明晰新媒体环境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互动关系。新媒体环境与诚信教育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诚信教育的成效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周围新媒体环境的促动和影响,新媒体环境发挥辐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接受诚信教育,有助于他们借助新媒体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另一方面,良好新媒体环境的形成需要依靠诚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成果体现。当然,诚信教育环境不像山河湖泊这种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地理环境,而是人们创造的成果,需要后天持续不断的营造。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而大多数学生诚信品质的存在则形成了高校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要深入理解网络互动的双向或多向沟通特性,最大限度发挥影像、声音、视频等网络要素的重要功效。

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有较好的宣传辐射功能,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很多信息需要即时传递,时间就是效率,有了效率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成功。进一步讲,传统媒体的信息流在最初状态基本呈单向态势,受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不对称状态;而新媒体从一开始信息流就呈现多向互动的状态,而且具有实时反馈的特性,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信息互动交流的迫切需求。新媒体既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网络支撑,又是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网络互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通过规范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相关网络技术,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主体网络互动的便捷性、畅通性,使网络互动成为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一种基本依托,成为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心灵沟通的一种常态。

(三)要树立绿色协同的理念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是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学生家庭协同配合、系统构建。要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文明的新媒体环境,诚实守信是基本条件。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和机制环境不是单片分散的思想和行动所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凝心聚力、共同行动。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诚信教育环境的演变,现在的诚信教育环境现状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过程带来阻碍和不良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环境的绿色协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诚信的公平、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削弱了绿色协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基础。由于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和功利化的影响,一些社会上的人唯利是图,道德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不诚信的风气,并通过新媒体网络长期传播和渗透营私舞弊、投机豪取等不良习气和恶劣行径。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起步较晚,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市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观念盛行,诸如以次充好、掺假制假、欺诈行骗、不讲信用等现象不断发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必然受到这些网络不良风气和观念的影响,这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减弱了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辐射功能尚未凸显,影响了绿色协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实施效果。由于受到社会中功利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功利化,过于追求实际利益,把挣钱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甚至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倾向,贪图享受,追逐财富,把作为道德之基的诚信抛之脑后,更不用说运用新媒体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能力了。这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众多阻碍。例如,由于利益的驱动,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不诚信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并通过新媒体进行扩散;大学生的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开始屡屡出现,如利用新媒体工具实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或学术腐败,这使得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所遭遇的市场自发负面效应以及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腐蚀,高校应当构建基于新媒体互动的绿色协同诚信教育传导机制,从组织领导、实施机制、效果反馈等各个方面联合统筹社会、政府和学生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形成规范、有序、协调、统一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综合机制和传导体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优化

新媒体的出现既是社会信息化的客观趋势,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和互动性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在当代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良因素正一步步地腐蚀着高校的诚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此,高校必须借助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在传统诚信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优化信息化时代下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具体对策,为实现诚信、友善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共青团系统为牵引,提升正向辐射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学生的诚信教育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抓住青年学生的新媒体应用心态和趋势,大力推广诸如以公共短信平台大范围发送的《青年手机报》,基于实名认证的人人网社交平台以及共青团官方微博、QQ群、飞信群等新媒体宣传引导、互动交流新渠道,让诚信清风成为一种校园时尚,成为广大青年乐于接受、勤于践行的道德信条。首先,高校要在共青团系统中重视新媒体宣传引导工作,选派专职人员组成新媒体诚信引导调研和实践团队,统筹指导全校基于新媒体的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信息化说到底是要靠人来推动的,所以专职的团干部如果能够敏锐洞悉当代青年的网络使用心态,及时收集、反馈、回应青年对涉及诚信问题的各类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期盼,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就能够落在实处,就能够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道德准则。同时,高校共青团工作要与学生工作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协作,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来扩充主流文化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深层次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青年文化传播的阵地,积极培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实和强化新媒体的互动学习和服务功能,用实惠举措渗透诚信教育的理念和行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①如果青年学生感受到了新媒体带给他们的便捷服务,体会到了新媒体能够解决他们的学习心理困惑,就会增强对新媒体的认同和接受感,进而自觉地践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目前就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广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收集资料花费时间长、网络学习资源分散、学习互动方式单一等具体问题和现实困惑。因而,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整合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网络精品资源、网络开放课程,将其及时上传到新媒体互动社区,同时引导组建新媒体网络互动学习讨论组、交流专栏等,鼓励和加强广大青年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互动式学习、分享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全面提升新媒体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效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

(二)以标准化考场建设为契机,构建校园诚信环境和制度体系

基于信息实时监控的标准化考试是考场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趋势和根本要求,是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重要保障。考试作弊是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严肃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学风、校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考试作弊的本质是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养不够,高校要协同配合和全面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以此营造诚信教育的威慑力,推动诚信教育的科学化建设,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长效制度和保障机制。首先,高校要为标准化考场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一般而言,标准化考场需要配备能够实时监控的通讯器材和摄像系统,这些设备具有360度的全方位监测录像功能,灵敏度高,整套系统需要长期维护,因而除了地方教育财政专项支持外,各高校要对此项支出进行必要的预算决算,确保标准化考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高质量运行。对新修建的校舍,各高校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贯彻要求和实施标准,及时配备安装标准化考场设施,从制度根源上消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意图,使打算作弊的人从客观上不能作弊,进一步打牢学生不敢作弊、不想作弊的思想基础,推动诚信考试氛围的形成。

目前,江苏高校尽管按照要求建立了很多标准化考场,但每次大型考试总是有很多高校(考点)出现严重作弊的事件,究其原因,标准化考场的应用管理不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标准化设备因维护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功能,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和监督作用,对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这需要高校加强重视,积极贯彻相关要求,竭力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其次,高校要以标准化考场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创新诚信制度体系。高校要积极贯彻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考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并以此为突破口,实施基于校园一卡通的一系列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方案,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之风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清正廉洁、务实求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目前,部分高校把考场标准化监控与进入考场实名制即时刷卡连接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考试信息管理一体化。高校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就要把一卡通服务和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一卡通信息化集约功能,把一卡通使用记录纳入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用实名实时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创新完善诚信制度体系,让诚信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常态。

(三)依托新媒体,选树典型,提升大学生传媒素养和良好形象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大学生更应展示优良的素质和富有生机活力的自我形象。高校要通过相关政策扶持新媒体应用,积极创造新媒体应用的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升传媒素养和塑造自我形象提供持久的硬件、软件和文化环境支持,进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提供组织基础和信息化支撑。首先,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网络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在西方西化宣传攻势和市场经济利益化机制影响下,大多数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能够保持理性、客观的分析态度,然而少部分大学生没能经受住利益诱惑或者听信谣传而受到不良诱导,在新媒体网络上、传播与事实大相径庭的不实消息,甚至通过网络诽谤、污蔑他人,影响了校园健康、诚信、文明环境的构建,给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和谐因素。“虚拟的网络社会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同时也为大学生以虚拟的面目、虚假的信息进行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诚信操守受到挑战。”高校要成立新闻或信息化中心,专门负责新媒体网络信息安全,明晰其职责,强化其舆论监测、引导功能。

大学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其在新媒体网络上的信息或传递的信号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导向。高校要积极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法律意识,运用新媒体互动式教学解读典型案例,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最新惩戒措施或规定,提升他们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的网络道德素养。其次,高校要通过选树典型,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互动平台展示良好的自我形象,传递诚信正能量。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诚信、自强典型学生(团队)的宣传学习活动。目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凝聚下,广大青年求真务实、争先创优、奋力拼搏,涌现出了大批具有感召力的先进典型(个人或团队)。同时,高校要注意发掘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这类学生一般觉悟较高,话语体系独特,且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威信,甚至能够一呼百应。高校要主动提供合适的新媒体环境让这些“意见领袖”发声发言(如让其主导微博、SNS等),把代表正面、主流声音的政策信息及时渗透到普通学生群体中,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和良好的示范功能。

(四)主导构建多方沟通机制和征信协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不是高校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达成的,需要一个包括新媒体应用商、社会征信机构、地方政府和学生家庭等在内的多方联动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诚信是社会的道德底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构建对新媒体的可持续应用和发展,对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具有奠基的作用。首先,高校要抓住关键期(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业前教育阶段等)开展诚信教育合作沟通,完善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诚信教育政策体系。如大一学生入学报到期间,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会随同到校,高校就应当抓住这个短暂时机组织相关老师(院系领导、辅导员、学业导师或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见面会,及时通告大学生涉及诚信的重大事项及其相关经验教训(如考试作弊、就业违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等失信现象和行为),并向学生家长进一步明确学校对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举措和诚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意义,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与家长建立QQ群、飞信群或人人网等长期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努力,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再如,很多高校与中国移动、电信等新媒体应用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或网络平台把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讯息给每个学生,大大增强了诚信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高校要把这些涉及诚信教育的联合沟通机制政策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定期接受有针对性的诚信道德教育,提升自身的诚信道德水平。

其次,高校要与银行、信用中介组织(公司)初步建立可供实时查询和录入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互动协作平台。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对普通高校而言,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能和使命,因而高校要针对诚信道德现状启动大学生诚信评价的顶层设计,及时与地方政府、银行、社会征信机构沟通协作,完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征信评价多方合作方案,初步实现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网络实时查录功能。完备的大学生征信评价体系能够彰显诚信的现实价值和社会功能,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能够强化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监督省察,营造“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和谐校园氛围,推动构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对于失信行为,大学生征信评价相关组织和高校应该及时提醒、警示相关当事人,对于严重失信或多次失信行为,要加大新媒体的公开曝光力度,利用新媒体舆论导向,使失信行为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总结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环境 英语口译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口译是一门综合技能。口译的特点决定译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两种语言的转换与对译的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口译课程是高校高年级的必修课之一。然而自口译课开设以来口译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受到颇多指责。二十一世纪网络的发展也对口译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口译专家与教师及学习口译的学生都希望更好地利用网络来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口译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对英语口译课堂教学作一些改革的尝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进行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活动多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教学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以题材训练为主线,同时配以相应的口译技能训练;另一类则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线,同时配以相应题材的训练。口译课基本上采用固定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朗读口译材料,或播放录音材料,要求学生记笔记,并轮流逐句翻译,最后由教师讲评学生口译结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口译活动,教师可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不容忽视:一是学生只是机械性地等待教师点到名后口译,缺乏主动参与机会。二是平均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交流的时间仅为几分钟,而且个别学生在做完练习之后很可能处于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状态,但教师却无暇顾及。三是从教学方法看,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更多的是在“教授”口译技巧或“检验”学生口译的准确度,而非“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四是内容更新速度慢、更新不成系统。在我国传统的口译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有些教师长年使用相同的教案和材料。口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的特点就在于日新月异、紧跟时代步伐。虽然也有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相关的语音资料,对基本教材进行一定补充,但往往由于资源的缺乏或其它原因,补充材料的系统性难以保障。五是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缺乏现场感。虽然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情境和主题,但学生只能靠想象构建相应情情境,模拟训练也常流于形式和固定的程序,其结果就是口译缺乏实战性,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维宽度受到限制,而且无法通过观察交际现场获取非语言信息等重要的交际因素。

由此可见,虽然传统的口译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否认其弊端对口译教学的发展、对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制约作用,所以对口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多媒体网络对传统口译教学的影响

2.1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影响

语言学习的立体输入强于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输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比单纯靠视觉来接受信息更能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多媒体网络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仿真的英语环境,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口译环境。所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口译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现实口译的环境中进行口译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有现场的真实感和压力感,能熟悉不同的语体、副语言信息及其它语言外的信息、实际操作环境、源语思维、口译的特点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和执行口译任务。

2.2网络时效性的影响

网络传输的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迅速地进行沟通和交换信息。同时,网络信息的时效性为及时更新课堂口译材料提供了技术背景。

2.3网络协同性的影响

网络的协同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传统模式下,师生之间在口译教学中缺乏互动。由于缺乏迅捷有效的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利用其实时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师生之间的协同互动。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机会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2.4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影响

在口译的传统教学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及个人精力有限,每个教师掌握的信息和资料有限,因此在课程安排时捉襟见肘,以至于课程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手段简单机械。网络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高度的资源共享使口译资料的及时更新成为可能。

2.5网络虚拟社区的影响

传统的口译教学是在一个实体环境中开展的静态过程,再完美的情境设计也只能通过描述由学生利用想象自行体会。网络能够在实体之外构造出一个个虚拟的情境和场所,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特定的情境设置。置身于虚拟网络当中,用户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口译练习的实际效能。利用网络的动态效应和虚拟效应,可以消除口译教学的环境障碍,为口译教学提供真实的情境。

2.6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

口译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课上与教师积极配合,而且要求学生课下能积极进行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口译基本技能。网络自主学习为学生参与教学进程提供了平台。教师可根据上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教学软件、自学软件、模拟试题,以及教师提供的音视频材料、课件,等等,在课下完成课程的预习、复习和课后的与口译相关的任务。多媒体网络使学生的信息源多元化,能够满足他们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口译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口译课堂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广泛的语言素材,从而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互动平台”(王胜,2010)。多媒体网络支持下的口译教学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提供的支持,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场景真实化,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1构建网络化课堂新模式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口译教学都在语言实验室或普通课堂进行。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译教学的弊端在于听力室的小隔间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而在普通课堂进行训练的弊端在于视听效果比较差。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量与质都不理想。

我们要借助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一种网络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每个学生都可以就老师所下发的材料进行口译练习,并及时获得参考译文和老师的评价和解答,这样就可以扩大学生练习的范围和量;第二,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及时提出反馈,并获得相应的帮助,这样,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进度实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第三,打破原有语言实验室格局,将口译课堂设计为会议室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利于师生互动。

3.2建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

根据语言交际教学理论的观点,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语言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获得的(李萌涛,2001)。口译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最为复杂、涉及方面最多的课程,尤其需要语言实践和人际交往。网络教学虚拟社区的建设为学生体验真实的口译场景提供了虚拟平台。但是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应有别于其他游戏性质的网络社区的运营模式。第一,教学功能的体现要求它对学生在虚拟社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规范和达标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组织作用。第二,口译网络教学社区创设的场景应符合日常口译任务场景,如会议口译、导游口译、商务谈判口译、新闻会口译等,并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划分等级。学生在合格完成低级别的口译任务后才能进入高一级场景进行练习。第三,学生登录社区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场景,或者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全班学生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共同的场景中担任不同角色,进行口译实践和相互评价。第四,口译虚拟社区应划分教学区和自由训练区。教学区的活动以教师为主要组织者,而自由训练区则可以作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课余训练的场所。第五,网络教学平台应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机制,为教学互动提供渠道。

3.3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

与网络教学虚拟社区相配套,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资讯,扩大他们的词汇和知识背景。动态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可以由多方共同建设,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可以提供自己搜集或整理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口译资源。

4.结论和建议

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可能。构建网络化课堂新模式、建立网络教学虚拟社区、建立动态的网络资源库能够解决传统口译教学中所存在的缺乏师生互动、口译教学资料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现场感等弊病。然而,网络的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警醒。首先,过度依赖网络会影响师生间或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继而阻碍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其次,网络资源良莠不齐,要建立网络资源库,我们一定要对资源内容的正确性、准确度、思想性等做全方位的考虑。最后,在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不能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口译笔记训练过程中,传统的利用黑板公开演示口译笔记,将口译范例进行对比、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做口译笔记的技巧。因此,二者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的人际交流和网络强大的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马继红.口译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5).

[3]庞密香.多媒体环境下口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4).

[4]闫怡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大学英语 利 弊 对策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近5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网络化、多媒体化已渗入教学课堂,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教学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信息,把其各要素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相配套的设备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求添加声音的配合和人机交互操作来完成教学或实践过程。2004年1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课堂模式。”该通知肯定了多媒体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是新课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和趋势。然而,新技术的尝试应用到发展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所暴露的问题与弊端也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要求。

1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学生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我们将此语言称之为ESL),最缺乏的是生动的听说和便捷的情景英语交流环境。在以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得不到语言锻炼,一味的“哑巴式”学习方式,不仅模糊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的终极目的,而且使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是学习者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一位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集合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影像视频等元素,并作用于学生听、说、视、触、感等各感官,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景,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学生不仅可以和多媒体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身临其境地体会真实的英语情景交流;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的英美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时尚资讯等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飞过地域航线、踏上金色舞台,多媒体教学使语言赋予生命,充满色彩,生动跳跃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多媒体教学正是将枯燥的学习材料具体化、形象化、真实化,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英语“教”与“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并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其内在潜能。其次,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全球几千万台计算机,信息资源广阔,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娱乐等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最后,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课堂,扩充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开放、轻松、自由并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学模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也可以相互协作、广泛讨论,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及对策

2.1 过分依赖网络课堂,忽略面授优势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多媒体教学的客观特点,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则完全依赖课件授课,不科学的增加知识涵盖量,50分钟的课堂完全变成课件展示,教师变身为“放映员”,学生变成“观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放映速度来走马观花甚至囫囵吞枣,50分钟放映结束,所有信息也随屏幕的关闭而消散。

对策:教师首先要明确多媒体网络是辅助教学手段,并非完全取代教师地位。其次,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其思维强度和节奏,合理安排课件内容,并配合传统面授突出主题,强调重点,使学生有思考、接受和消化的时间。最后,多媒体教学要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并与传统面授教学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真正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2.2 过分追求形式,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合理刺激。在具体实践中,多数教师为了追求完美,掺入大量的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文件,使课件过于花哨,华而不实,冲淡课堂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

对策:教师要精挑细选网络材料信息,做到课件重点清晰,主次分明,内容简洁得当,装饰得体,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新教学手段带来的新鲜愉悦。

2.3 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青睐,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使用的是机器,但面对的却是充满情感的学生。课件的滥用会使教师有种牵着鼻子走的紧迫感,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很多教师兢兢业业的备课,制作完美的课件,本以为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发现彼此有种孤立感,很难配合,尤其像英语这种语言类课程,更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增强感情,达到教授与接受的和谐。

对策:教师的课堂魅力是任何课件都不能替代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应有效的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经验与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程序,要以扎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抓住学生的心,感染学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4 多媒体网络自身问题

很多大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网络课堂、网络语音教室等硬环境,但多媒体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如电脑死机,中毒,录音和放音功能失灵,网络升级导致系统问题等,这些都大大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影响教师和学生情绪。

对策:从学校角度来讲,配备专人定期维护电脑,实行网络教室责任制,可避免一些人为破坏;增派技术人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故障。从教师角度来讲,增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故障处理技巧;做好资料备份,防止故障引起的丢失或破坏。从学生角度来讲,要爱护网络教室的各项资源配置。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合理有效利用,使之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利用这个新式教学工具,扬长避短,总结经验,让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这朵奇葩绽放光彩。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时代;企业党支部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许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提升契机,但同时由于网络的无限开放及零距离零空间信息传输也让许多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带来的新变化

(一)新媒体

从广义来说,新媒体就是互联网,从更细致的角度来分,新媒体是包括了视频、音频、图像在内的网络传输渠道及媒介,新媒体的特点是传播更迅速、权威意识更弱化、阶层界限更模糊,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为频繁。新媒体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比较明显,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人的工作,也就是企业职工思想的工作,思想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就难在人的意识无法像具体行为那样强行束缚,同时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消极应对与反弹,但要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思想上得到了支持和拥护,就能够一气呵成、顺风顺水。

(二)新媒体给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仅带来了好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难题。在好的影响方面,新媒体时代来临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新媒体时代能够利用强大的网络和信息传播速度将积极信息进行几何式扩散,便于不同工作时间和生活习惯的职工都学习到最新知识和了解最新思想路线。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也为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先进的平台及工作手段,能够通过企业网站进行宣传教育、能够通过网络社区展示先进思想、能够通过聊天工具与更多职工进行及时互动,因此在工作效率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也让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多新问题与新挑战。信息的无国界、无差别传输虽然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是我们在信息接收的时候也往往无暇筛选,好的不好的都一股脑接收和消化,这些信息和意识都在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对于致力于提升职工思想素质、提升政治觉悟、引导广大职工健康积极成长的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也带来了困难。

二、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媒体带给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可以说有利有弊,但是网络大发展是时代前进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够避而不谈,更不能够谈网络色变,相反的,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可利用的新手段来消除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新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势利导。

(一)转变作风,积极联系职工群众

思想政治工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单向信息传输的问题,支持宣传教育的人员往往是以一种管理者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虽然这在职工群体思想觉悟普遍偏低且集体主义思想浓厚的过去产生过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当今社会,企业的职工群体不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职业技能或者学历水平方面都产生了本质上的飞跃,企业职工的思想活跃程度以及对权威的挑战精神都更胜以往,因此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端正态度、转变作风,从管理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积极联系职工群众,以更亲民的态度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够获得职工的拥护和信任,才能够拉近彼此的心。

(二)创新工作手段

宣讲式、授课式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常规模式,这种模式在过去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序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当前时期,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单一化的工作手段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对于急需思想引导的年青一代更是无法抓住他们的心和眼球。所以我们应该创新工作手段,以更多元化的方式面对不同需求和特点的企业职工。对于老一辈企业职工,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方便他们学习,可以继续采用他们所熟悉的传统教育宣传模式,对于新一代企业职工,应该采用她们更习惯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工作,如通过开通企业党支部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以及建立专门的党支部学习网站来让教育者、教育内容都融入到她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她们的兴趣、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帮助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网络教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力度

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人们在网上工作、学习、交际、娱乐,然后离开网络之后也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对真实生活的不适应、无法良好的与人沟通等等,这都是网络时代带来的弊端,而企业职工的思想也往往因此产生不良端倪,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及交流力度的同时引导企业职工更多的参与线下活动,充实她们的现实生活,帮助她们更好的协调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真正改善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开展,同时也能够加强企业职工之间、职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营造出更为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

结束语:对于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也是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发挥工作上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真正利用好新媒体时代给我们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工作助力来消除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推动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7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利弊

网络时代是对二十一世纪含义的最好诠释,网络在校园中的作用自然举足轻重,而植根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则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拟就多媒体教学的利弊陈述意见,并给出个人的一点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师生的身心健康

在传统教育中,粉笔教具是教学的必备工具,用它来传授知识,是最原始和最传统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粉尘引起的尘肺以及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中国目前职业病中最主要,危害最严重和最广泛的一种。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育,使得整个教室干净、无尘,这不仅保护了教室的环境,也保护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再次,在传统教育中,我们的教学器具沿用黑板与粉笔方式,学生常用书本的自纸黑字等,由于人的视觉是通过感光、感色来识别字体及其颜色,而黑白的对比度过于强烈,极易引起视觉的疲劳,从而引起学生大面积近视发病率的产生。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一些动画效果、色彩效果、音响效果等,可使学生对传递的信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减少视觉疲劳吗,可以降低近视发病率。

2.教学生动,便于学习

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由于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能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Www.133229.COM对一些用语言表达不甚清楚的理论,通过多媒体手段,运用一些动画效果、色彩效果、音响效果等,可使学生对传递的信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认知主体作用得以体现,从而使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理解能力提高。

3.学习内容的新颖性与即时性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封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而多媒体教学在其准备阶段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能让教师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而一旦这些资源被制作成课件内容,学生则能在第一时问获得新的信息,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企及的。

4.学习资源丰富。做到“温故而知新”

学习资源丰富,既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学生而言。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在网络上,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做的课件的风格、形式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优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总结自己做的多媒体课件的优缺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制作出既适合自己讲课习惯又适合学生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相对学生而言,网络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学习有关的信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语音和板书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除之后,不能再重现,当一堂课的内容过多时,容易遗忘。多媒体教学使所有的教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具;(2)注重形式,忽略效果;(3)师生情感交流受到抑制;(4)资源丰富,但备课不充分。

三、建议

1.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其长,也有其短。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要制成多媒体课件,也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课件。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件

由于多媒体课件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并且资源丰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复习,消化、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在课堂上充分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公共热点事件;网络舆论监督;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97-02

网络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地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罗在其中,成为了除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近年来,网络迅猛发展的势头甚至有逐步超过前三个传统的主流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新概念和新问题,那么,就本文所要讨论的舆论监督来说,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舆论监督在网络这一载体下,显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什么是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①

我们都知道,新闻媒体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和较大的影响力,天然地具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这种权利不是新闻媒体所特有的,普通民众一样具有监督的权利,网络为普通民众进行监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网络监督的现状

(一)网络监督的普遍化

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大规模的发展也就是近四五年,但就是在这几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网络的巨大能量像核聚变一样使我们每个人都始料不及又在情理中。

想象下,几年前的我们会想到一件热点事件会像现在这样飞快地为我们所知么?新西兰的地震,微博的用户第一个向世界发出了讯息,威廉王子的婚礼,微博的用户随时发出现场报道,许多政府的机构都通过微博与民众进行互动,许多事件也通过微博得到了解决。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转变和变化,使我们需要努力适应和转变。

为什么我以微博作为网络监督的例子呢?因为它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可以说是网络舆情的晴雨表,它为民情的上传、政策的下达提供了一个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中介和平台。

(二)网络监督的民主化

民主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但这并不是一个只是喊喊就可以的吆喝,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态度和认识。

根据现代法学概念我们可以得知,人民与国家其实是一种严格的契约关系,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器,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精神。我们通过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来推选出自己的人来行使权力,最终目的还是在于维护人民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利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握有权力的人常常会通过权力的寻租来谋取私利,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中,普通民众仿佛对于监督的职能遥不可及,而行使监管的机构往往又是权力寻租的重灾区。

网络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引起足够关注的宽广舞台,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同时又是信息的受者,在对于事件的评论中,处在多数的意见往往是舆论的构成部分,这样的监督力量是进程中的推手。

(三)网络监督的草根化

我们上面说过,每个人的参与使得网络监督无孔不入,其实,草根化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民主化的通俗形式,与民主化的初衷不谋而合。

三、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利与弊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

1.网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一般来说,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越高,监督的效果就会越好。政府的司法等监督机构固然是形式监督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独立性没有网络监督高,因为网络监督的主体是每一个网民。传统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也很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的阻挠和羁绊,也会有很多的盲区,这样,网络舆论监督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盲区。

网民对于监督的热情使他们不害怕阻挠,对于事件的跟踪和报道可以落到很多的细微之处。

2.舆论通道的畅通

网络的产生使得全社会的语言环境更加地宽松自由,这一根本的转变在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海量存储讯息,打破了传统媒体版面的限制,可以无限量地容纳各种意见,它的低准入条件使得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来,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被更好地传达。

3.网络监督的开放性

网络监督有着许多形式,论坛、新闻评论板块、个人博客、微博等等,各种各样的平台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的发挥自己监督作用的空间。信息的流通是开放的,对于各种违法事件,公共事件,信息得到充分的流通,信息充分流通是进行监督的有效前提。

4.网络监督的便利性和匿名性

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我们就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这是科学也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网络上匿名自己的观点、讯息,可以免除监督者的后顾之忧,充分地行使监督的权利。这样的保护是每一个检举者、监督者最看重和需要的。

5.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合作

在网络大潮凶猛袭来的年代,传统媒体并不会随之消亡,反而会在网络的竞争刺激下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电视媒体发挥自己的直观性,报纸等平面媒体发挥自己在深度报道方面的优势。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中的互补,这样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民众,使得信息流通的渠道进一步畅达。“华南虎”事件中,天涯论坛特意邀请《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广州日报》等纸质媒体的记者在天涯开了一个“与众参与调查记者一起探究华南虎真相”的帖子。几类媒体的配合最终使得这一骗局大白于天下。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

1.网络舆论监督的事实依据不够客观真实

网络舆论通常是网民对某一热点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进行评论,但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速性,使得网民在对新闻事件的客观事实没有核实清楚或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难免会使正常的舆论监督出现失真的情况,主观信息开始传播,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功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网络能被用来揭示社会的腐败,同样也能被人利用来干扰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过于情绪化

网络语言往往是非理智性的,所发表的言论往往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在网络舆论中盲目跟风。例如:当某些网友的意见不合大众,就会有各种谩骂、攻击等过激的方式出现。更有一些网友,不顾事实的真实性与否,不进行调查研究,就纷纷开始“顶帖”,从而影响了网络气氛的和谐和正常舆论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错误地引导舆论。

3.网络舆论监督出现非正常行为

网络舆论监督非正常行为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争辩说理之外的行为如“人肉搜索”、曝光隐私等其他非正常的方式对监督对象进行报复或打压,让所谓的“被监督人”失去反击之力,大部分网友都是怀着一种窥视心理去调查。

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网络的舆论监督也是一样。它既为民意的释放和表达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意的反映,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要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增强网民的法律观念,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是网络法律并不虚拟;二要确保论坛管理员能够起到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网站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完善的信息审核制度,加强网站的技术保障;三要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网民是网络媒体的使用者,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网民要学会自律,独立思考,理性地参与网络行为。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舆论监督,克服其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发扬其优点,使其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民主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9

(1)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使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内容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网络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同教材有机结合,而后通过屏幕投影显示出来,使得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变得立体化。网络多媒体通过详细的文字、生动的图片、有趣的视频,能把一些英文阅读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得清楚而详细。同时,将网络多媒体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以往枯燥的课本知识开始变得更加生动直观。网络多媒体作用于学生视、听、说等各感官,改变了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效果。

(2)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发展的要求,大学英语阅读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生动的图片、动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有了网络多媒体的运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能生动和高效,并最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素质。

(3)网络多媒体的应用增大了教学容量,增加教学输入,提升教学效率输入信息量更大是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宫力,2006)网络多媒体能够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地达到知识的多样丰富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系统化。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调整学习目标和方法,体会语篇中的英文文化内涵和背景,学到不同国家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知识。同时,网络多媒体教学操作灵活,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使文章内容图文并茂,并且有效有重点地提高生词及句子和语篇的使用频率,使学生在反复接触中掌握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网络多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1)过分滥用多媒体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可以使教学生动直观,但在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只专注于画面的精彩和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语言学习,或者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没有能够注意文章内容和知识本身,导致学生学习重心发生偏移,课堂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网络多媒体忽视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弱化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想要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来生动讲解。(叶澜等,2001)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过度依赖多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会使教学的输入量明显增大,有的教师会有意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授课速度。而因为教师在讲台上要操纵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些情况的出现均将弱化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3)网络多媒体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信息量增大,学生难以跟上教学的节奏多媒体课件容量大,但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课件演示速度太快,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难以做好笔记,从而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多媒体课件内容的一闪而过,也容易使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相脱节,不便于学生梳理理解文章内容和进行独立思考。

3多媒体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的利弊调查分析

(1)教师应注意实现师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时,应该使课程内容既体现教材内容,又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探讨性,做到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只有深刻分析英语阅读教材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到网络多媒体以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充分体现出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作用,使学生提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当处理好网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同时,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相互补充,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与启发,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同时,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多媒体课件要和传统板书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

(3)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就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听课的质量。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发掘学习者的潜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更多图文并茂,和课文相关知识紧密结合,具有一定启发性的优质课件,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篇10

关键词: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1网络教学发展背景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wWW.133229.coM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