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培训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8:14

信息化培训

信息化培训篇1

“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20*年工作任务在各有关区县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目前,此项工程已被列入200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做好该实事项目的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9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目标任务

2009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在本市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10个区县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计划完成3万人的培训工作任务。

(二)继续在上述10个区县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计划完成30万人的宣传普及工作任务。

(三)为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在网上实现村情、村务公开,并相关信息。

(四)建立农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在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

二、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一)信息化培训

为确保质量,培训采用“统一组织、材、统一培训点认定、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方式。

1.培训对象

10个区县的村干部、村工作人员、村信息化带头人等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以及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

2.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入门班面向电脑初学者,主要讲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文字输入、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通过入门班的培训,使学员达到“两会两能”的基本要求,即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应用班则是在入门班的基础上,侧重于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班面向有一定电脑操作技能基础的学员,讲授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电脑外部设备使用等内容。

培训采用分层教学、集中授课的方式。各培训点应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分层教学,以增强培训的效果。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集中授课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各区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作适当调整。

3.培训教材

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统一组织开发、编写符合农村特点的培训教材。各培训点应在开班前按照培训人数向区县信息委申领培训教材。各区县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培训内容修订完善培训教材。

4.培训点

培训任务由经过认定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点”承担。2009年新增的培训点须经区县认定后,报市信息化培训协会备案。各类培训对象原则上在就近的培训点参加培训;个别地区出行不便的,可向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申请安排“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

5.培训管理

每个培训班应配备1名培训教师、若干名辅导人员和1名班主任。培训教师负责讲授培训内容;辅导人员负责课堂辅导;班主任负责学员考勤、维护教学秩序、组织考核,并及时将审核后的学员信息录入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6.考核和发证

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后,由各培训点组织参加市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二)信息化宣传普及

1.宣传普及对象

上述10个区县的农村居民。

2.宣传普及内容

向农村居民介绍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互联网,感受信息化,提高信息化意识。

3.宣传普及形式

2009年,除了继续采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进村、进厂等方式,组织农村居民观看信息化知识宣传教育片、参加体验活动、阅读普及读本之外,还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区县、乡镇组织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也可利用上海白玉兰远程网,组织农村居民观看宣传教育片。

4.宣传普及材料

由市有关部门统一制作宣传教育片,设计体验活动,编写普及读本。

(三)行政村网站建设

根据市统一要求,为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各行政村应落实专人(即村信息化带头人)负责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具体建设要求另行发文。

(四)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巩固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工作成效,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村信息化带头人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负责行政村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帮助村民通过网络收集农业科技信息,收集和农产品供求信息;负责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电脑、“农民一点通”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提供使用指导;帮助村民了解和学习信息化知识。

村信息化带头人原则上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电脑应用操作能力,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行政村现有的村干部或村信息员中选拔产生。市有关部门将对村信息化带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年底对村信息化带头人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三、组织分工

为切实做好2009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组织、协调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市级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市经济信息化委主要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和宣传普及计划,协调区县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市农委主要负责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教委主要负责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妇联主要负责宣传普及工作;市信息化培训协会主要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考核和发证、“信息大篷车”的运行管理,指导区县开展培训工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协办单位,主要负责利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各有关区县要明确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分管领导,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指导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开展,制订相应计划,落实培训任务。

区县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区县信息委主要负责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作的统筹协调,并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区县农委主要负责本区县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区县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妇联主要负责本区县的宣传普及工作;区县电信局主要负责配合区县有关部门做好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四、经费安排

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不向培训对象和宣传普及对象收取费用。培训和宣传普及所需经费(包括培训教材和普及读本编印、宣传教育片制作、培训合格证书印制、培训教师补贴、培训场地使用、“信息大篷车”和“信息小篷车”运行维护等)由市有关部门承担。各有关区县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工作推进,加强对培训点的经费投入;有条件的区县可根据本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培训对象适当的误工补贴。鼓励各有关区县扩大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的覆盖面,超出计划任务部分的经费由区县承担,但由市有关部门免费提供培训教材、培训合格证书、普及读本、宣传教育片。各有关区县根据宣传需要,自编小品、小戏下乡开展宣传的,市有关部门将提供部分经费补贴。各有关区县自行编印培训教材、普及读本的费用由区县承担。

五、有关要求

(一)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覆盖面广,涉及人员多,任务重,且今年正逢区县机构改革,各有关区县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做好新老机构的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做到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队伍落实;要建立例会制度,确保组织协调及工作统计、情况汇总的渠道畅通,并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二)各有关区县信息委、农委、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市级层面的工作安排制定本区县的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对培训点进行有效监督和考评,确保培训的质量。

(三)各有关区县要合理安排培训学员在乡镇成人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避免学员在不同培训点之间的重复培训;参加过20*年培训的学员原则上不再参加2009年同一层次的培训班,且参加过20*年提高班的学员不再参加2009年入门班的培训,重复参加同一层次培训班的学员的培训费用由区县自行解决。

(四)各有关区县妇联要合理制定宣传普及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普及活动,并将宣传普及信息及时上传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培训篇2

关键词:电工;培训;信息化技术;应用;渗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36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时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对于电力行业也不例外。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快,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电工的自身素质及专业技能却未能得到提高。电工自身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提高,在实际工作的开展当中就无法针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排查与解决,这样很容易造成电力行业的发展出现不稳定特点,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等。所以,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需要不断加强电工的培训,让其切实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笔者将在本文中针对信息化技术在电工培训中的应用予以分析。

1 电工培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意义

1.1 提高培训效率

传统性质的电工培训一般是教师利用板书等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这种培训方法不够生动、形象,无法将复杂、抽象的电工理论知识等清晰地呈现在电工面前。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培训的效率出现明显下降。如果应用信息化技术,培训教师就可以清晰、直观地讲解相关知识,培训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1.2 调动电工兴趣

很多参与培训的电工在传统形式培训当中很容易失去兴趣,如果培训教师可以在培训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完全吸引电工的个人兴趣,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播放一些培训视频甚至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既能帮助电工放松身心,也能保证培训效果。

1.3 加强培训知识整合

在传统类型的电工培训当中,培训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无法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导致培训出现明显的割裂性。但是,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培训知识等进行融合、提取、重组等,这样可以实现培训知识的有机整合,为保证培训效果奠定基础。

2 如何在电工培训当中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

2.1 正确对待信息化技术

对于电工培训应用信息化技术而言,虽然很多培训教师在实际培训工作的开展当中也选择应用该项技术,但是却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错误的认知。很多培训教师在世纪培训当中完全依赖信息化技术,而忽视了自身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会造成电工培训缺少了科学的引导,造成培训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培训教师需要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培训中需要将自己作为重要的引导者。培训教师在电工培训当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和实际操作,让电工可以直接看到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等,这样才能将信息化技术与培训教师自身完美结合,带动电工培训的顺利进行。

2.2 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

很多培训教师在电工培训当中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技术的实际价值,并且也运用了该项技术开展培训,但是在应用方面常会出现问题,造成电工培训的质量明显下降。在应用该项技术之前,培训教师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并且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等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等,并且在实际培训当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让电工观看一些电工故障排查的方法视频、技术动作讲解视频等,让电工可以更为直观的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当中,培训教师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且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电工放松紧张的心理等,可以在培训的休息时间为电工播放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等,帮助接受培训的电工更为轻松地面对相关的培训难点问题等。

2.3 不断提高培训教师的能力

对于信息化技术在电工培训当中的应用,培训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也极为重要。如果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较低,自然无法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甚至没有在培训当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这样就会导致信息化技术出现缺位等,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些培训教师在电工培训当中虽然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受限于自身操作能力的影响而造成该项技术未得到科学应用。所以,相关的企业等需要针对教师个人的能力进行提高。相关企业需要不断在内部宣传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意义,营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氛围等,让培训教师认识到该项技术的科学意义。相关的企业还需要不断对培训教师自身的能力等进行培训,只有达到相关要求的培训教师才可以开展电工培训,并且会针对培训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只有达到考核标准的培训教师才可以参与实际工作。只有提高培训教师的个人能力,信息化技术在电工培训当中才会得到合理应用。

3 结语

信息化技术是我国步入信息化社会之后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深化发展,也能实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一点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对于电力行业及相关电力企业的发展当中,电工是维持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行业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电工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在此背景之下,加强电工培训势在必行。相关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从多方面入手选择科学的方法将该技术与电工培训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电工的整体素质,进而带动电力行业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鹿道萍.信息化技术在电工培训中的渗透研究[J].电子测试,2016(03).

[2]李怀涛.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现代化技术要点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7).

[3]张宏.试析职工培训管理信息化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7).

信息化培训篇3

关键词:规划;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29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63-0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各级党政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的发展,以党校系统为主的各类干部培训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理论培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省或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各个党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党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干部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干部理论培训的校园网建设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二就是远程教育和培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理论教育和培训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干部理论培训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理论培训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干部理论培训的软硬件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本地区干部整体素质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

三、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重庆市某区教育局制定的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干部理论培训管理信息化;学校教学环境信息化;理论培训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在目前党政干部培训合二为一的背景下,一般情况应由当地主抓组织的副书记牵头。

2、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特殊需要。

3、干部理论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干部理论培训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党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相关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理论培训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相关行政部门和学院、教员服务等。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信息中心网站.《当前干部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网站.《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信息化培训篇4

为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教育信息化引领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贯彻落实清河县“双师课堂”与教育信息化改革推广有关精神,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使我校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在2021年暑假的最后,带着对新理念新方法的渴求,带着对新学期的期望,......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

经过两天的培训,教师们对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掌握,在多媒体运用及课件制作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人员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并将这个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了相关工作。由本校教师中曾参加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培训活动的和在双师课堂教学方面表选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主讲,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管理,措施落实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师在培训中所咨询问题的及时解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训交流研讨。本着“边培训、边研究、边行动、边总结”的思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搭建平台,展示交流

为了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校将培训与研讨研修有机结合,于培训期间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了全员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学习气氛浓厚,扎实有效地推进此次培训活动的进行。

四、跟踪考核,保证质量

我校不断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提高教育理念素养”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相结合,“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看”与“做”相结合,“培训”和“教”结合,不断提高我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

五、培训效果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双师课堂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教师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现在大部分教师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对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了然于心。

3、看到了不足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大家认识到: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4、开阔了视野

培训让广大教师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六、存在问题及反思

1、教师参与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

2、学习中“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沉”下来思考不够。

信息化培训篇5

【关键词】创客空间;信息化;培训

目前创客空间教学培训所采用比较多的是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课程与行业需求之间关联性不强,很多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创客空间培养的学员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以信息化教学培训为导向的创客空间建设正是基于以上问题开展研究。

1依托学校智慧教学平台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

创客培训课程过程中依托学校智慧教学平台开展训前、训中、训后培训。网络教学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务处的在线学习网站,讲师可将培训课程手动添加至学习网站,在培训课程里设计制作每章节的内容,即在版面中添加了文字、图片和视频。另外,讲师在该网站的课程中上传了参考资料,布置了作业以及答疑。第二部分是手机APP“学习通”,讲师可利用“学习通”在课堂上通过投屏功能答疑,发起签到、选人、抢答、主题讨论等活动,并且即时记录考勤,对创客加分、扣分以及评讲作业。训前,创客利用手机登录该软件作预习。训中,讲师运用“学习通”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训后,学生复习培训课程的内容和上传作业,讲师为作业写评语指出了创客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加强了训前、训中、训后三部分培训板块,特别是训前和训后的预习、问题讨论、得出初步解决方案等,引导创客更多的进行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保培训过程中讲师有更对的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问题。APP方便随时提问、讨论、回复使讲师与创客之间的互动、创客与创客之间的互动不局限在创客空间的培训课堂里,为创客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由图1可看到信息化教学分为训前、训中、训后三部分教学板块,训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在线学习、在线讨论、训前练习,讲师则跟踪创客学习和收集学习问题,然后安排课堂教学。训中讲师按照教学进度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即讲师示范、实时指导、归纳总结、考核评价,创客则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训后讲师布置作业以及下次的工作任务。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培训链条。

2融入行业实践经验解决培训内容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问题

编写出版了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使用传统的设计色彩教材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与创客人才培养,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应用规律及详实案例,掌握色彩搭配在产品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创客在完成该课程培训以后将具备行业色彩搭配的知识与技能。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结合了各类设计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智能产品设计大赛等,让创客把基础知识结合实践应用,考核方式以他们参加各类设计大赛的形式为主,通过竞赛的成绩检验创客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竞赛主要由企业参与命题,以平面类作品为主。在第九届(2018)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澄海杯”智能玩具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鼓励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平面类全国三等奖、广东省赛区一等奖,讲师获得了广东省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这是以信息化教学培训为导向的创客空间建设的成效。

3对培训内容进行改革解决培训课程与行业间脱节的问题

将机械制图课程中的三视图观念引入到手绘培训课程里,以便创客在造型的过程中能更系统地联结运用机械类课程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基于改革实践的经验发表了论文《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探讨---引入三视图观念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析》。把行业色彩计划的部分内容融入到设计培训中,出版了色彩行业培训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重点培养创客在各设计行业中的综合色彩应用能力。以上两项培训课程内容的改革均有效加强了培训课程与行业之间的衔接。

4特色与创新

4.1培训内容改革与信息化结合。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创客空间开设的培训课程进行内容改革和结合信息化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出版了教材,色彩行业培训课程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内容引入了色彩搭配师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即色彩搭配在各设计行业中的应用。第二是发表了论文《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探讨---引入三视图观念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析》,该论文论述的是如何运用机械制图三视图观念进行手绘。这是创客培训教学的最新成果,能有效利用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势加强创客的造型能力;第三是手绘徐鹏融入了行业手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教师手绘示范与教学视频相结合,针对重点和难点录制了教学视频。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让创客培训内容变得易于理解、接收,课堂气氛更活跃,教与学更有趣味性,讲师与创客、创客与创客之间的互动更密切,教与学的体验感更好。4.2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培训模式。针对手绘培训,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是融合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以“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为载体,利用翻转课堂,实现课堂由单一的培训教学转变为训前、训中、训后三环节。智慧课堂使翻转课堂具备了全新的依托平台,有效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更注重创客的学习基础,通过组织创客训前在线自主学习,讲师能准确把握创客学习状态和培训效果,找准问题所在,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培训过程。讲师的角色由单纯的教导者向创客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转变。培训过程中注重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简单的问题由创客自主学习解决,较难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探究加以解决,培训主要用来完成具体的任务,从而培养创客更为成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学习占比70%,包括讲解和讲师示范,主动学习占比30%,包括练习和小组讨论。在信息化培训中,被动学习占比30%,主要是培训课堂的展开,主动学习占比70%,包括训前的讨论区提问、在线学习、训前练习,训中的学生示范和展示、小组讨论、实作和演练。信息化教学培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主动学习方面提高了40%。教师为培训课程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录制了教学视频。视频共24部,时间在15至30分钟,内容是讲师通过绘画示范解答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过程。绘画过程中加入了讲解,重点和难点部分加入了动画和文字解说,引导和集中创客的注意力,加强理解。创客通过“学习通”或网络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的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在观看的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将问题发到APP讨论区让其他创客参与讨论得出结果,培训课堂上讲师针对讨论区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解答,有针对性及高效的解决问题。4.3培训过程设计。(1)回顾以往的知识点复习上一次培训内容的重点。(2)讲评任务开展情况通过网络培训教学平台点评创客工作任务,现场让创客指出问题并上台分享。(3)检查创客在线学习情况让创客通过手机APP学习通或学校网络培训教学平台提前观看培训内容,创客可以提前观看ppt了解详细内容,包括培训内容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创客也可以在线观看讲师示范的手绘视频了解绘画的方法和过程。另外,讲师将定期在网络培训平台的讨论区加分问题,回答正确的创客可以获得积分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创客的培训情况。(4)培训内容运用数字展台、视频、ppt与板书相结合。讲师在数字展台上演示,讲解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邀请创客上台绘画产品局部结构;通过边看视频边听讲师解说,让学生了解整个设计过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设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在ppt中设计一些动画讲解产品复杂的结构;重点、难点部分会写板书让创客记笔记。(5)小组讨论3人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讲师提出的2个重点问题。(6)总结总结小组讨论的问题,指出重点和难点。(7)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邀请创客上台示范,加强互动性。(8)布置工作任务在线布置工作任务,设置规定时间让创客汇报项目进度,创客在网上可下载参考书作为参考。

信息化培训篇6

2009年5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家电下乡”的政策号召,贯彻执行财务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家电下乡的有关部署,“2009华硕英特尔IT讲师培训计划”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讲师们根据家乡的情况因地制宜准备培训课程。在西部边远山区农村,他们让当地的儿童亲手触摸鼠标键盘,给他们讲述电脑的神奇功能。在个体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为经营者们介绍电脑如何应用于帐务和生意的管理。在东南沿海的侨乡,他们为老人们示范远程视频通话和VOIP电话等丰富应用。大学生讲师们把培训讲堂开到了村委会、场院、集市和农民家中,他们用热情和知识吸引了众多乡亲的参与,得到了他们的好评。

项目创新性

1. 华硕电脑和英特尔公司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家电下乡”的政策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缩减农村的数字鸿沟,帮助农民利用信息技术脱贫致富。

2. 该活动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他们自己的家乡带去了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同时大学生获得了IT讲师资格证对以后的就业也有帮助。

3. 华硕联合英特尔开展“IT讲师培训计划”,既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提升了华硕电脑品牌的形象和美誉度。

项目成效

2009年5月以来,华硕电脑在全国14个省市的300所高校中开展了“2009华硕英特尔IT讲师培训计划”,累计培训了1451名大学生,并支持他们利用暑期返乡,积极为家乡普及电脑知识,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今年整个活动期间,大学生IT讲师走进了千余村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累计为5万多位农民朋友进行了电脑知识讲授和操作辅导。

专家评价

信息化培训篇7

“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以下简称“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20**年工作任务在各有关区县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目前,此项工程已被列入2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做好该实事项目的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目标任务

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在本市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10个区县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计划完成3万人的培训工作任务(各区县任务分解见附件1)。

(二)继续在上述10个区县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计划完成30万人的宣传普及工作任务(各区县任务分解见附件1)。

(三)为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在网上实现村情、村务公开,并相关信息。

(四)建立农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在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

二、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一)信息化培训

为确保质量,培训采用“统一组织、材、统一培训点认定、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方式。

1.培训对象

10个区县的村干部、村工作人员、村信息化带头人等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以及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

2.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入门班面向电脑初学者,主要讲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文字输入、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通过入门班的培训,使学员达到“两会两能”的基本要求,即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应用班则是在入门班的基础上,侧重于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班面向有一定电脑操作技能基础的学员,讲授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电脑外部设备使用等内容。

培训采用分层教学、集中授课的方式。各培训点应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分层教学,以增强培训的效果。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集中授课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各区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作适当调整。

3.培训教材

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统一组织开发、编写符合农村特点的培训教材。各培训点应在开班前按照培训人数向区县信息委申领培训教材。各区县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培训内容修订完善培训教材。

4.培训点

培训任务由经过认定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点”承担。20**年新增的培训点须经区县认定后,报市信息化培训协会备案。各类培训对象原则上在就近的培训点参加培训;个别地区出行不便的,可向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申请安排“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

5.培训管理

每个培训班应配备1名培训教师、若干名辅导人员和1名班主任。培训教师负责讲授培训内容;辅导人员负责课堂辅导;班主任负责学员考勤、维护教学秩序、组织考核,并及时将审核后的学员信息录入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6.考核和发证

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后,由各培训点组织参加市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二)信息化宣传普及

1.宣传普及对象

上述10个区县的农村居民。

2.宣传普及内容

向农村居民介绍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互联网,感受信息化,提高信息化意识。

3.宣传普及形式

20**年,除了继续采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进村、进厂等方式,组织农村居民观看信息化知识宣传教育片、参加体验活动、阅读普及读本之外,还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区县、乡镇组织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也可利用**白玉兰远程网,组织农村居民观看宣传教育片。

4.宣传普及材料

由市有关部门统一制作宣传教育片,设计体验活动,编写普及读本。

(三)行政村网站建设

根据市统一要求,为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各行政村应落实专人(即村信息化带头人)负责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具体建设要求另行发文。

(四)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巩固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工作成效,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村信息化带头人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负责行政村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帮助村民通过网络收集农业科技信息,收集和农产品供求信息;负责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电脑、“农民一点通”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提供使用指导;帮助村民了解和学习信息化知识。

村信息化带头人原则上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电脑应用操作能力,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行政村现有的村干部或村信息员中选拔产生。市有关部门将对村信息化带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年底对村信息化带头人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三、组织分工

为切实做好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2),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名单见附件3),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组织、协调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市级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市经济信息化委主要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和宣传普及计划,协调区县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市农委主要负责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教委主要负责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妇联主要负责宣传普及工作;市信息化培训协会主要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考核和发证、“信息大篷车”的运行管理,指导区县开展培训工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是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协办单位,主要负责利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各有关区县要明确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分管领导,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指导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开展,制订相应计划,落实培训任务。

区县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区县信息委主要负责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作的统筹协调,并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区县农委主要负责本区县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区县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妇联主要负责本区县的宣传普及工作;区县电信局主要负责配合区县有关部门做好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四、经费安排

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不向培训对象和宣传普及对象收取费用。培训和宣传普及所需经费(包括培训教材和普及读本编印、宣传教育片制作、培训合格证书印制、培训教师补贴、培训场地使用、“信息大篷车”和“信息小篷车”运行维护等)由市有关部门承担。各有关区县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工作推进,加强对培训点的经费投入;有条件的区县可根据本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培训对象适当的误工补贴。鼓励各有关区县扩大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的覆盖面,超出计划任务部分的经费由区县承担,但由市有关部门免费提供培训教材、培训合格证书、普及读本、宣传教育片。各有关区县根据宣传需要,自编小品、小戏下乡开展宣传的,市有关部门将提供部分经费补贴。各有关区县自行编印培训教材、普及读本的费用由区县承担。

五、有关要求

(一)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覆盖面广,涉及人员多,任务重,且今年正逢区县机构改革,各有关区县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做好新老机构的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做到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队伍落实;要建立例会制度,确保组织协调及工作统计、情况汇总的渠道畅通,并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二)各有关区县信息委、农委、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市级层面的工作安排制定本区县的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对培训点进行有效监督和考评,确保培训的质量。

(三)各有关区县要合理安排培训学员在乡镇成人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避免学员在不同培训点之间的重复培训;参加过20**年培训的学员原则上不再参加20**年同一层次的培训班,且参加过20**年提高班的学员不再参加20**年入门班的培训,重复参加同一层次培训班的学员的培训费用由区县自行解决。

(四)各有关区县妇联要合理制定宣传普及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普及活动,并将宣传普及信息及时上传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五)各有关区县要加强对村信息化带头人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村信息化带头人在农村信息化应用推广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请各有关区县在**月**日前报送《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工作小组名单反馈表》(附件4)。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农业委员会

**市教育委员会

信息化培训篇8

【关键词】 农民教育 信息化 建设

一、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的现状

1、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不仅仅是城市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农村更加需要。因此国家将农村移动信息建设最为重中之重,从而以移动互联网络建设为基本,把农村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却又不昂贵的信息化社会,让农村的信息服务机制不断的完善。为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要为农村政府配置计算机并且连接网络,从而将整个农村进行全网络覆盖,其次是需要将农村的干部再素质上进行有效提升,把信息化的概念从他们传递给各个村民,使得每一位村民都能够体会信息化所带来到快捷和便利。由此在能够将整个农村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建立起来。

2、农村教育培训网络的完善。随着我国对于农村信息化多年以来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已经形成了以一种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了农业广播学校、职业学校和农业传播站等,这些机构和农村的妇联、科技等部门相互配合,把农民的教育体系真正的完善起来,并且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能够满足农民不同需求的信息化培训体系和机制,完成了将近90%的农民职业培训。

3、农村建设队伍的加强。随着农村信息化不断的完善,使得农村中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和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农村的人才总量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加,人员结构也不断优化。在农村的各个机构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基地,以方便村民能蛩媸钡慕行学习。这其中主要是因为电脑在农村的普及,从而造成了农民真正的接触了信息化设备,在进行培训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

二、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1、网络信息运用不充分。然而在国家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之后,一部分地区农村的农民所接受信息的能力却不是很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并不是很强烈,这些都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农民利用信息化技术接受知识和能力,也限制了农民对于信息化的理解,这也就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信息化的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的结合不得当,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信息也较为缺失,对于部分农民没有针对性,是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成为了一句口号,而没有实际作用。

2、信息化资源落后。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水平可以说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后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信息资源却还不够发达,这些落后地区主要就是一些农业农村地方,一些信息网站的信息不够完善,没有和相应的农村地区做出结合,这就体现出了信息化资源落后的问题,专业性的信息较少,没有具体的针对一些落后地区的政府政策,使得地方政府也没有一些指导性的计划,农民的教育和整个信息资源脱节,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是很方便,然而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机制,不能够适应一些职业农民的需求,这就是信息化资源落后且不完善的影响。

三、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探索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国家对于农村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也是不断的推进,然而要在农村教育培训广泛推广,这就需要在广播、网络、电视等现在科技手段同时配合,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改进,要将这些技术都结合一起,就需要把农村通讯条件进行改善。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形式,农民教育的团队也是提高农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不同地区农民条件和需求,重点打造具有实践性的农民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培养农业人才。强化农民职业学校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到所有的农村地区,鼓励学校和地方政府进行结合,充分的发挥农村广播学校的作用,让农民接触到专业知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农村的一项重点工程,这不仅对以后的农村发展有帮助,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基本素质也有着重要影响。

四、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环境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以现在的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重要根据,利用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类资源为主体,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这也是为了现在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变化,这对于农民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民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信息化的条件,加强手段和创新,快速推进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

参 考 文 献

[1]李燕红,杨复顺. 信息化建设成果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J]. 农民科技培训,2014,(10):32-33.

信息化培训篇9

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居住分散,面广量大,集中培训难,全面培训更难;职业农民,是务农农民,难以离家脱岗,需要半农半读、送教下乡开展培训;职业农民,专业、层次、岗位需求多样,师资、培训场地、实验实习实训基地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职业农民培养,任务繁重、工作艰巨,既需要各地积极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需要中央层面着眼现实与未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统筹兼顾,抓好顶层设计,创造性地建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力图费省效宏,不走弯路,扎扎实实推进。

信息化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窗,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必须与信息化发展同步构建职业农民开放教育培训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全国或区域性的开放教育中心平台提供了海量的教育培训资源,内容涵盖多学科多类型的高质量教师授课、实验实习、现场体验、学习测试和考核等各类优质的教学课件,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社区性的学习辅导交流中心为社区学习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并由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学员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学。近几年来,由于网络知识和运用的普及、宽带网络使用成本的降低和广泛运用以及教育投资的增加,开放教育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教育,无处不在的网络有效消除了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便捷的互动窗口可以满足学习者交流互动的需要,社区辅导交流中心可以满足社区学习者面对面接受辅导、进行人际沟通的要求,为在偏远地区、文化层次较低的学习者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可能。

我们已经具有了在广大农村面向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开放教育的宝贵实践和一定的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之后成立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运用广播、电视和卫星网等传统的信息教育技术手段,面向三农开展开放教育,三十多年来系统培训农民数以千万计,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县乡较为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输平台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村建立了接收平台。

但是,由于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度不够,运行成本较高,基层教师和广大农民不适应不熟悉使用互联网络,以及教育投资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基于现代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教育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不过,我们决不能由此否定开放教育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作用。更需要的是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大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投入,加大对基层辅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而带动农民学习者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适应和运用。

党的十作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施的战略部署,农村信息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既是农民熟悉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过程,也为农民接受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过程。构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仅需要立足于现在,调动各级各部门资源参与,采取送教下乡、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的方式,让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农民;更需要着眼于未来,适应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建立职业农民开放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民送去电脑课堂、移动课堂和家庭课堂。

完善的现代开放教育体系建设,便捷、低成本的网络传输是基础。除此之外,需要三个重要条件:一是拥有海量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中心传输平台,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二是社区性的辅导交流中心,可供社区学习者接受辅导、相互交流。三是能够熟悉网络运用的学习者。结合我们的实际,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宽带网络的运用将更加便捷,运行和使用成本将更加低廉,以此为基础,建立职业农民开放教育培训体系,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要建设好中央和省级职业农民教育资源收集整理制作和传输平台。广泛搜集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和教学课件,加大力度制作适应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需要的紧缺教学资源和课件,加以归纳整理分门别类上线传输,让农民学习者可以找得到、用得上、学得进。要特别重视“职业农民在线学习系统”建设,让农民学习有的学、可作业、可考核、可测试、能体验、能互动,实现一揽子学习服务。

要建设好县乡级职业农民教育辅导交流中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施,农民可以接受当地辅导教师的教学辅导和答疑,接受当地专家的现场教学,和其他农民学员交流互动、相互鼓励。

要切实加大对县乡级辅导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任何学习者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都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已经年届中年的农民。职业农民学习者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适应和运用,需要县乡级辅导教师的带动和鼓励,加大培训县乡级辅导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要特别培训和鼓励辅导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运用优质电视教学片和教学课件、运用互联网络查询相关信息。

罗马非一日建成的。建立职业农民开放教育培训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提升、学习者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的增强,开放教育“开放的手段”、“开放度”、便捷性都将逐渐改变和提升,其优势将会不断显现。

信息化培训篇10

2017年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职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为期三2天的培训,让我对信息化教学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微型化、集中化的教学,同时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对象具体化、实体化、直观化的新型教学方法。首选对于硬件的条件很高。其次,对于教师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教学设计的能力都要求很高。在培训的过程中,每一位培训的老师都提到教师主导,而从案例的分析上,每一位展示的老师确实也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在教学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想一些利用闯关类游戏进行的任务驱动,我想任何一个有智能手机的人都会尝试以下,在娱乐放松的环境下就把要掌握的知识点学会了,谁又不想尝试呢?同时,对于信息化教学,我认为还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一、教学理念上的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责任感,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和运用能力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网络,各种信息加工软件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单从凯等学者关于“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表达不够精准,不够具体,不能够掌控每一个同学的弊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