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8:02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1

关键词:手术室 护工 规范化 管理 培训 安全防护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to enhances the operating room to protect the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effect observation

Tan Wanwen Shi Jingfang Ding Song et al.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to protects the lab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understood the operating room protects the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formulates and implements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plan,strengthens the operating room by this to protect the labor the occupational safety.Methods:Protects the labor to 2008-2009 year in my courtyard operating room work 41,divides into 2 groups stochastically,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the standard the management and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uses traditional in front of the management and the hillock trains,the observation protects the labor the occupational safety.Results:Uses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can enhance the operating room to protect the labor effectively the occupational safety,trains 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obviously with in front of the traditional hillock (P

Keywords:The operating room Protects the labor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Saf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80-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手术室系统化护理的开展,护士的工作日益增加。为了使手术室护士更多更好地从事其专业技术工作,越来越多的手术室利用护工承担非护理性技术工作。但由于护工文化程度低,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并缺乏系统的管理,对手术安全及护工的职业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就手术室护工管理与培训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与培训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2009年度在我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工41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29名。年龄29~48岁;文化程度:小学21人,初中16人,中专4人。工作时间最长11年,最短3个月。随机分成2组,分属2间手术室,实验组21例采用规范管理与培训,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管理与岗前培训。

1.2 规范管理与培训方法。采用短期岗前培训,加长期持续的培训,实行“导师制”分级管理,上级对组内下级进行负责,设立护工长,对科内护工进行管理,并接受科室护士长的管理,具体如下:

1.2.1 护工的管理进行分级管理,通过统一考核评价方法,将护工分成1、2、3级,定岗定编,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导师制”分组管理,上级对下级负责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并设立一护工长,对科内护工进行全盘掌控,护工长可由护工中提拔,护工长接受科内主管护士(长)管理,并制定护工考核提拔方案,根据工作年限、业绩、平时工作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其级别升降。

1.2.2 护工的规范培训方案 护工的培训实行短期岗前培训,进入实习期,由组内一3级护工进行跟教,跟带3个月,考核合格聘为3级护工,考核不合格继续实习期。工作中实行持续的培训方案,由护工长制定长期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学习讲解,对于重点问题实行班前强调,班后总结的强化方案。

1.2.3 护工的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①手术室基础知识培训,包括手术室的组织结构,手术的基本分类与编排原则,不同手术室的处理原则等;②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包括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的防护、接触利器时的防护、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处理感染手术敷料、血液、体液时的防护、配制消毒液时的防护、传授他们洗手的正确方法。③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血源性传染病的教育,让其认识到防护的重要性,并牢固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④安全防护设备使用技能培训,在护工工作场所,张贴如何洗手示意图,配置防护眼镜,配置防水围裙、袖套、防水靴等等并强化护工的使用技能。

1.3 传统的管理培训。分管护士长分管及采用岗前培训,工作中以自行学习为主,发现问题时指出改进。

1.4 观察评价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闭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①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有无戴口罩、手套。②皮肤被血液、分泌物污染后是否立即清洗。③接触尖利利器时有无受到损伤。④被利器刺伤后有无正确处理伤口。⑤在处理感染手术敷料、血液、体液时有无保护措施。⑥对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配制有无进行防护。考核内容只要包括手术室基础知识、安全防护知识、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技能等。调查问卷总分20分,考核总分100分,分别于岗前、上岗后1月、3月、6月进行考核。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AS8.1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进行t,X2检验,P

2 结果

传统的集中培训组在短期的集中培训后,护工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在上岗初期考核分值明显高于规范的管理培训组,但其在之后由于缺乏持续的学习培训和强化训练,其安全防护知识逐渐遗忘,在上岗后3月、6月的考核中分值明显下降。规范管理与培训组护工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考核分值不断上升,在上岗后3月、6月的对照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随着医疗分工细化,手术室护工队伍越来越长大,并完成了大量非护理技术性工作,避免了因这些工作占去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而造成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在手术室护工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护工基础知识水平低下,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缺乏系统的管理,在工作中对手术安全及护工的职业安全均造成一定的隐患,严重可造成医院感染事故发生、医院传染病的传播和护工的职业暴露。传统的手术室护工的管理为松散的管理,不利于护工的知识和技术的提高和持续发展,对于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工不能在级别工资中体现,缺乏激励措施,未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传统的手术室护工的培训采用岗前培训,上岗后缺乏持续性培训,护工的技能在培训后短期得到提升,但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将遗忘大部分,带来职业安全隐患。

护工的规范管理与培训采用系统的管理,在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管理,实行“导师制”分级管理,形成一系统的严谨的管理模式,并以工资形式体现技能级别的不同,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并能激励护工不断上进,以护工的内在动力自发的提高职业技能。在此基础实行可持续的培训方案,由护工长进行护工的培训和管理,更能贴近护工,培训效果更佳,由于可持续培训方案的实施,护工的职业技能能得到可持续的提高,避免了因时间而遗忘。作者认为,规范的管理培训能很好的提高护工的安全防护技能,能很好的实施护工的管理,值得推广。但是同时由于文中所述的管理体系适合大医院护工数量多的科室进行实施,而护工数量小的不宜采用此管理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2] 李琼丽.手术室环境污染及安全防治措施[J].医学文选,2005,24(1):148―151

[3] 杨文卿,詹鸿,陈洁文,手术室环境污染及安全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20):315―316

[4]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7(7):532―534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甲型H7N9流感;突发性流行传染病;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流感是国际监测的传染病,我国是流感大流行株的发源地和新变异株的多发地,加强流感的监测极为重要。对不固定人群进行流感抗体的横向检测,可了解人群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水平,探讨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的流行预防和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提供重要依据,甲型H7N9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1]。为了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卫生事件,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我科加强了甲型H7N9流感的护理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3年6月,共收治甲型H7N9流感排查疑似病例共128例。

1.2 方法

面对突发的传染病,我院立即启动了甲型H7N9流感应急预案,加大了应急管理力度。具体措施:①人员培训(从2013年4月举办甲型H7N9流感知识讲座3次,共627人参加,操作培训4次,共196人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全部合格,见表1。②设置规范的预检分诊点。③设立规范的发热门诊并严格执行有关要求。④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管理。⑤适宜的消毒措施。⑥有效的隔离防护。⑦做好关口筛查;⑧现场督导。⑨健全的应急组织管理。

2 结果

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7N9流感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共接诊呼吸道发热患者1580例,留观排查甲型H7N9流感128例,无1例甲型H7N9流感发生。

3 讨论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甲型H7N9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甲型H7N9流感传播,医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救治组,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军队有关法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和甲型H7N9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等特点[2],制定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医院甲型H7N9流感预防控制预案》,并拟定了工作职责、诊疗流程、报告程序、隔离防护等工作流程,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负责建立和统一调配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临床专家、急救药品、器械、隔离病区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专家会诊机制,科学指导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疫情的蔓延。我院发热门诊建立了长效的应急突发传染病的培训机制,在平时进行常规的培训及流程演练,我院多次反复对医护、医技、后勤人员进行甲型H7N9流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从2013年4月举办甲型H7N9流感知识讲座3次,共627人参加,操作培训4次,共196人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全部合格,见表1。掌握其诊疗标准、检测方法、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掌握新的信息及流行动态,提高其职业的敏锐力及判断力,由于平时注重流程演练及强调职业安全教育,强化防护意识及技能,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训练有素,并组建医务人员后备小组,以应对甲型H7N9流感的暴发流行。要落实感染控制首先要落实人员培训,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出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预案,并进行了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全员培训及考核、演练,做到人人掌握,在收治具体工作的各环节设置监督岗,是院感控制工作有力的措施保证。

通过各种感染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医务人员对甲型H7N9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高了应对甲型H1NI流感防控工作能力。积极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发展,及时启动预案,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知识培训,精心护理。排查疑似患者128例,采取如上管理方法。因此在甲型H7N9防治工作中起作了重要作用,对甲型H7N9的预防、控制、治疗及医务人员零感染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甲型H1NI 流感疫情, 有效控制疫情蔓延。面对疫情, 我们应以高度警觉时刻准备着, 积极响应上

级安排与号召, 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3

 从1982年起,档案馆为地下库房(新馆即将投入使用)。档案馆工作人员立足现实,采取了较 为可行的保护措施。1982年安装了防盗铁门,在每间库房门口均设置了10厘米高的防水隔段,并陆续购置了除湿设力求;1991年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温湿度记录,加强了对库房温湿度的 控制;加强库房的日常管理,做好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等各项工作,开展档案的修复工作 ,修补、复制解放时期字迹褪变的档案450余卷。二、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

 (一)库房与设备不符合规范要求。档案库房与设备是保管档案最基 本的物质基础。地下库房的弊端显而易见:湿度高,不利于通风,不利于维护档案的安全。 从维护档案的设备上看,存在单一、老化的问题。新馆的建成解决了档案保护工作最基本、最首要的问题。

 (二)档案保护意识缺乏。档案保护工作是为利用工作服务的。当前由于过分强调为建设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护意识的减弱,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 有所松懈。大的方面,如资金的投入,人员的安排;小的方面,如在接收、利用、整理、编研工作中忽视保护工作,修补档案未用专用浆糊,将档案放置地上,不注意防尘等。从中可以看出,档案保护意识在工作人员头脑中还相对淡漠。

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培训不够,档案保护技术人才缺乏。

 1培训不够。档案人员参加的档案培训,尤其是档案保护技术专题的培训相当有限。随着 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档案的载体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胶片、磁性材料 为载体的档案所占比例将有所增加。它们的保管、使用同纸制档案发生了根本变化。档案人 员如果不随时补充知识,保护工作将无从谈起。各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不仅次数有限,而且由于资金、时间等原因难以保证参加。

 2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不够。档案人员不仅要做好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而且应加以、研究。在我局、馆人员撰写的论文、业务研究、调查报告中,很少有专门涉及档案保护技 术课题的。

 3档案保护技术专业人员缺乏。近几年,档案馆人员的学历、职称都有明显提高,但具有 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却相当匮乏。档案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 的技术,档案专业人员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却很有限。

 出现以上问题,也有某些客观原因:档案馆人员多是身兼数据职,征集、接收、整理、提供 利用都要参与,难以保证“专”;部分保护技术很少接触,如裱糊、去酸等。

 (四)制度不够完善。档案保护在档案馆的各项制度中都有所体现,但从总体上讲还存在着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在制度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疏漏,由于人 员少、时间紧,有的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必要的。

 (五)财力投入不够。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控制、档案的修复、专门档案的特殊保护要求、专业培训等都需要相关的设备和资金为 后盾。档案并无专项保护资金,使档案馆除维持日常的管理工作外,难以有足够的财力购置 较为先进的设备及进行保护技术的开发、利用。 如何进一步提高档案保护工作水平,我认为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一、提高档案保护意识。 认识提高了才能付诸行动。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寿命,一旦遭到破坏,为建设服务也只会成为空谈。 加强培训。 开展、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因档案保护工作的 技术性较强,培训的不但要注重的指导,还要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4

一、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来文精神,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详细规定了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消毒,人员防护要求,职业暴露处理及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的程序文件,日常工作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并按照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对涉及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二、审批备案

我县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妇计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鼠疫强毒室、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共5个二级实验室,其中三个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和鼠疫强毒室已备案,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因刚建成不久,下一步准备办理备案登记。

三、监督检查

由卫生健康执法大队不定期到各医疗机构开展督查,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管理要求、事故处理、感染性废物处理、生物安全柜的性能、分类、选择和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等事项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四、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

1、我县目前共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人员10名,5名操作人员均接受州上的生物安全培训,取得二级生物安全合格证。6名经过传染病及检验培训(其中3名人员获得艾滋病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及培训资格证)。各单位制定每年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考核,同时每年一次对生物安全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护体检。

2、我县医疗机构的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等实验室的一起设备均正常运转,每年一次定期维护。微生物检测室为2020年6月刚改造完成,还未正式使用,其中尿液分析仪、凝血功能检测仪、生化分析仪已全更换为全自动检测仪器。检验科已配备二级生物防护用品,检验科工作人员每日作好二级防护上岗,大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操作人员具有培训上岗证,仪器的使用维护有详细的记录,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安全保障

1、各单位制定了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溢出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停电停水防火应急措施、标本溢洒处理流程等相关预案,并定期培训学习考核。

2、实验室人员具有一定的应急事件的处置技能,实验室有意外事故处置的物质储备,配备了实验室活动所需的防护用品,实验室内安装了洗眼设施及紧急喷淋装置。

3、各类大型仪器都有操作规程。每位职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使用及发生火情时的正确处理。目前尚未发生意外事故。

4、实验室废弃物按照感染性、化学性、损伤性、病理性等,进行分类存放。包装物、容器符合标准,警示物醒目,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区分。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废弃物按照产生科室分类打包后,送暂存点暂存。暂存点有专用的容器分类处理和收纳废弃物,然后进行焚烧处理。

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1、部分单位实验室建立了各项应急预案,但缺少相关的演练,下一步将建立应急演练计划,对各项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急救;护理人员;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整体系统。我院护理部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急救知识,使护理人员在遇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应对,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筹备阶段

首先护理部拟定应急救治能力培训计划,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6个月培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共同商讨、确定培训计划。搜集资料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灾害和灾难事故)应急预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其次要分工明确,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根据个人学科特长分别负责专项培训内容。选派科室骨干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急救技术。最后,筹备急救物品、器械、模拟人,制作急救流程图,普及急救知识和多媒体课件。

2培训内容

事故现场急救知识培训:①急救原则:先复后固(先心肺复苏再固定骨折)、先止血再包扎、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要沉着、迅速判断病情,开展现场急救工作。②现场施救的常规程序:认知事件、安全评估、病情判断、急救呼救、病情处理、维持平衡。伤情判断与分类培训:①伤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是否正常、循环情况、有无大出血、意识状态。一级优先:红色标识;二级优先:黄色标识;三级优先:绿色标识;四级优先:黑色标识②常用急救知识培训:急救药品使用、急救技术操作、急救器械使用等。③内科急救知识培训:咳血的急救、低血糖症急救、消化道出血急救法、急腹症急救、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脑出血急救法、心绞痛、心肺复苏等。④外科急救知识培训: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跌倒损伤处理、烧烫伤处理、迅速止血、紧急包扎、溺水急救、中暑急救、咽喉异物处理等。⑤器械使用培训: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微泵、除颤仪使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及紧急状态下制作简易辅助工具方法。⑥消毒隔离培训:消毒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技术、消毒程序,消毒方法选择。⑦心理疏导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认知疏导、情感疏导、社会环境疏导。⑧组织能力培训: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控制混乱局面。组织人员进行急救自救。

3培训形式

急救知识讲座,操作示范,模拟急救。

4考核

口试、笔试、操作考核、应急能力考核、模拟急救项目及人员进行配合模拟急救考核。

5完善补充

重视个体差异根据针对考核情况组织科室相互学习专科急救知识、器械使用。

6结果

①护理部与高职称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11%,成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委员会,各司其职,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筹备阶段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②6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知识,能独立应对突发事件,遇突发事件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可按上级部署组织、指导完成急救工作。③24%护理人员掌握急救知识、技术操作。④根据考核结果选思想觉悟高、业务强、心理素质好护理人员成立预备救援小组。

7讨论

由于护士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项活动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在培训中我们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建立考核制度可帮助我们了解护士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也能帮助我们调整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同时也起到督促护士加强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宇飞.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医院急救中心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及、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落实职业健康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依法保护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

(一)深化宣传教育培训。有关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督促重点用人单位,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培训率达90%以上,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率达90%以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配备率达80%以上。

(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用人单位要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健康“三检”工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年度检测和申报,职业病危害重点用人单位检测率、申报率达90%以上。

(三)严防职业病危害事故。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工业生产急性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

1.利用会议宣传。以召开职业健康管理专题会议及利用安全工作会进行宣传,促进用人单位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

(1)拟于2月下旬3月初分别召开非煤矿山及其他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部署2016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

(2)拟于7月召开职业卫生监管半年工作小结会议,分析上半年职业健康工作存在问题,安全部署下半年工作,有力推进职业健康工作开展。

(3)结合全县安全工作会议,适时总结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提出新的工作要求。

2.加强教育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开展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做到有培训记录,有从业人员签名,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在复产复工前,必须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培训。

(2)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培训。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抓好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培训。拟于5月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聘请有职业卫生培训资质的单位承担培训工作,培训合格换发培训合格证,提高管理水平。

4.强化各种形式宣传。积极开展现场宣传教育,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日,开展街头宣传。监管人员将继续深入用人单位,向从业人员和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指导督促用人单位办专题墙报,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结合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外宣工作。

(二)严格落实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三检”。

1.严把入厂体检关。年初复工复产的用人单位,对新招聘的涉及职业病危害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岗前体检,无职业禁忌的方能录用。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要依法进行岗中体检,工作三个月以上离岗的从业人员,要依法进行离岗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告知从业人员。

2.强化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管理人员必须对体检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禁止有职业禁忌从业人员和职业病患者继续从事职业危害岗位的作业。严查未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的从业人员从事职业病危害岗位工作。妥善处置职业病患者及疑是职业病患者,预防引发。

(三)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管理基础。

1.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健康专(兼)职管理人员。

2.健全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组织从业人员学习。

3.告知从业人员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劳动待遇,与从业人员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4.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5.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企业必须发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6.健全管理资料,规范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以备查阅。

(四)升级改造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设备。

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督促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加大投入,升级改造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设备,引进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切实改善工人生产作业环境,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

(五)认真抓好评价检测,促进职业病危害防治。

2016年5-8月着重抓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严格核实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跟踪评价、检测过程,确保评价、检测结果真实准确。以评价、检测结论促整改,督促检测超标、防治措施不到位的用人单位,按照评价、检测报告提出的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切实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11月前,用人单位结合评价检测报告完成职业病危害变更申报及备案。

(六)严格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有关用人单位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必须完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及评审资料,按分级分类管理规定备案审核,申请验收。

(七)突出工作重点,促进用人单位提升条件。

县安全监管局要根据用人单位类型、规模、职业病危害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一是确定职业病危害重点单位,增加监管频次,督促企业树立主体责任意识,自觉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二是确定发展意识强,安全基础好,规模大的8-10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示范企业,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八)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日常检查指导,结合专项检查,重点整治,督促用人单位加大投入,改造工艺,落实工程防尘、防毒和个人防护等措施,依法查处职业卫生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隐患严重,未按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用人单位。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监管。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原则,按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年度监管计划,加强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格督促本辖区、本行业用人单位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严肃查处职业健康管理违法违规行为。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7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7月11日,电气公司特邀江苏安渠防火中心高级教官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宣传讲座活动。公司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义务消防队员、消防重点部位从业人员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讲座。

授课教官分别就如何树立消防责任意识、清除消防安全隐患、初期火灾扑救、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火情紧急情况处置、火灾应急疏散常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培训。讲座结合近年来大量的事故案例,以视频和图片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 消防知识深入浅出,引用的案例发人深省,事故画面触目惊心,让每位参训员工深刻感受到火灾的无情和消防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广大员工掌握了基本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大大增强了自救自护能力。公司涌现出了更多消防“明白人”,把学到的消防知识教给家人、教给工友、教给身边的每个人,防患于未“燃”,形成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公司也将常态化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公司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8

【关键词】系统护理教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5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03-0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cumonia VAP)是指开始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1],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患者人群不同,VAP的患病率为6%-52%[1],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率可达20%-30%[2]。VAP的发生可加重患者病情,并可导致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延长,相关的医疗费用增加,美国院内感染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VAP导致ICU住院时间增加4-13天,每例VAP的发生增加医疗费用5000-20000美元[3]。目前,VAP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或泛耐药细菌,治疗困难,因此,强化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系统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认知和行为水平,从而有效预防VAP是十分必要的。

1对象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4]①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X线胸片显示肺部进展性浸润病灶;②发热,体温37.5℃以上。③外周血白细胞增高;④气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⑤病原学监测有新的感染。

1.2调查对象我院ICU病房的32名护士及我院ICU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84例,其中男98例,女性84例,纳入标准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并且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前未发生肺部感染。排除标准:机械通气时间不足48小时的患者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前已有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09年6月――2010年4月的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47±20岁,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8例,严重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5,中毒5例,心肺复苏后3例。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0年7月――2011年12月的9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48±20岁,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3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例,中毒3例,心肺复苏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预防CVP的系统护理教育。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两组基础疾病,性别,年龄,营养状况,APACCHE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方法自2010年4月开始对我院ICU32名护士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系统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循证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护理,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呼吸机应用和护理,呼吸机相关操作前后手消毒知识,合理正确更换呼吸机管路及患者呼吸道管理相关知识等等,聘请呼吸机治疗和护理专家围绕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针对性进行讲解,培训时间三个月,培训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课后结合临床进行讨论和提问。由授课老师负责答疑。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床边指导,规范不良行为等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由护士长对参加培训的32名护士认知和行为情况进行考核和实践指南监督,考核方法包括行为观察,护理记录检查和提问。根据2008年AACN预防VAP循证临床及相关文献初步确立量表指标,最终确立包括控制外源感染,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减少误吸和反流控制内源感染等三个大方面的十项内容,并对强化系统护理教育前后护士认知和行为变化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对强化系统护理培训前后患者认知和行为变化情况及培训前后病区内患者VAP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经过三个月强化系统护理培训后本科室32名护士认知变化情况见表1;强化系统护理教育前后护士行为变化情况见表2;强化系统护理教育前后病区内VAP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开展预防VAP系统护理培训前32名护士在包括洗手,合理,正确吸痰等十个项目中的认知率为53.1%-75%。而在各项护理操作中能按照AACN预防VAP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执行的为46.9%-68.85%。两者均不容乐观,这一结果表明在我院ICU有绝大部分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系统护理知识处于无知状态,特别是一部分低年资护士没有接受过预防VAP知识的正规培训,缺乏VAP预防相应的知识,没有认识到VAP预防的重要性,结果工作中预防措施执行率差,又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繁重,护士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查阅,学习新近的关于预防VAP的文献,工作中麻痹大意,工作时在VAP预防的十项内容中预防措施执行方面不到位。结果在强化预防VAP的系统护理教育前病区内VAP发生率为35%。因此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系统护理知识的强化培训,降低病区内VAP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的培训内容针对护士认知和行为的薄弱环节进行课程设置,有调查显示ICU工作3-5年的护士认知和行状况最差[5]因此针对这部分护士,在培训初期组织课后讨论,鼓励他们课后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同时采用分组教学法,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对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骨干作用。培训后期对他们进行规范操作的专项指导和考核,促使这部分护士的行为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实验结果显示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系统护理知识培训后有93%以上的护士对VAP预防知识认知方面发生了变化。在预防措施执行方面有90%以上的护士改善了不良行为。强化预防VAP知识培训前后认知和行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VAP是机械通气患者较为常见的院内感染,它的预防护理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它关系到病人治疗的各个环节。目前VAP的许多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还有一定争议,也不能说某一措施能有效杜绝它的发生,但是通过强化预防VAP的系统护理教育,使护理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让他们认识到系统预防VAP的重要性,并加入到自主进行预防VAP的队伍中来,降低病区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杜斌,呼吸机相关肺炎[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41-144.

[2]钱骏,徐作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3);233-236.

[3]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heUnitedstates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SurveillanceSystem[J].CritCareMed,1999,27(5):887-892.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9

关键词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思考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采取必要措施抓好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已成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抓好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借鉴。

1 开展施工安全知识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

1.1 安全培训

培训是提高施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主要手段。对于施工安全一般工程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然而,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知识、重要性和安全风险卡控措施对于临近及改建营业线铁路施工作业人员来说相对还是欠缺。而在目前建筑市场形势下,有些企业的员工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相关安全意识和技能还不够高。为此,在施工前中后,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工程除了项目进行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之外,还应该增加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的专题培训,详细介绍关于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方面的安全知识,结合同类施工项目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解。必须明确规定,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生产中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只有经过项目部入场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方可获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在现行的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项目中,铁路局和上级企业也会组织相关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的专题安全培训,并特别开展工地防护员、驻站联络员等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提高项目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专业人员的技能,为项目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打下扎实的安全基础。

1.2 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是企业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以及如何控制、消除这些因素,而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的详细的安全告知。项目部应预先对交底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每个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作业流程、人员要求、机具设备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和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等进行详细交底,特别是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危及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列车运营安全的情况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制定专项防控措施,定人监督管理,并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1.3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隐患和漏洞,找出个人管理中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陋习,并通过整改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检查应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建立安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人职责。

经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由监理或业主单位指出的安全问题,均必须限时整改,在限时结束进行复查,每一个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对严重问题应组织进行产生原因分析、做到闭环管理。建立安全检查记录薄和安全问题跟踪台账、安全质量问题库,将发现问题、处理措施及处理责任人和复查结果等按时间顺序登记入台账,建立安全问题库制度,让更多人员了解并加以克服。

对员工不良安全陋习的指出与纠正,实际上也是一种安全教育。通过对检查发现问题的分析,可以查找出现异常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此举是对平时集中安全教育、交底效果的检查和完善。

2 认真编制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一般施工组织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的依据、凭证,也是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项目重要纲领性文件,还是签订各种安全协议的必备条件,它需要经过各级管理单位的审核,层层把关,最后上交相应的铁路局备案。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案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目的、运输条件、施工准备、劳动力组织、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指挥体系。编制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各施工环境的调查,由专业人员对施工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以确保其可行性;现场施工时,由项目管理部门派驻现场施工安全监督员加强盯控,突出关键点,切实加强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审查通过的施工方案在现场能得到具体的落实,防止出现“书面编的一套、现场做的一套”的问题。

3严格施工机具、路料管理制度,执行一机一人防护

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中,机具侵限造成运营列车挂碰、停运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在施工环节中应坚持以下 9 个原则。

3.1所有有关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的施工,必须在专职防护员和铁路公司相关设备单位配合人员到岗的情况下进行,严禁在没有安全防护员和铁路公司相关设备单位配合人员未到岗的情况下盲目施工,机械设备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附近作业时必须有侵限、侵高预防措施,比如在挖机、吊车等施工机械站位处设置安全警戒线。

3.2现场防护实行“一人一机”,线路防护员发现列车通过信号或列车时,立即通知现场防护员,现场防护员立即通知机械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确认无侵限、列车驶出作业点后方可恢复作业,以确保行车稳定安全。

3.3在作业现场没有专职安全防护员的情况下,机械操作人员禁止施工,机械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任何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4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严禁设备带病上岗。在下班或离开操作室时,必须将所操控的机械设备停放到安全地带,离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至少 20 米。

3.5机械操作人员在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熟悉了解作业周围的现场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上岗,严禁防护人员撤离岗位或兼做其他工作,严禁擅自操作机械,严禁冒险盲干、违规指挥,严禁在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大风时作业。

3.6施工中若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旁搭设脚手架、临时堆放工程材料、停放机具设备等,一律不准侵入铁路建筑接近限界,搭设、堆码稳固、可靠,限制堆码高度与层数,并派专人管理。

3.7在路堑堑顶机械施工时,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一侧应设置固定防护界桩。机械施工填筑路堤在接近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高度时,应于距钢轨外侧2米处设置“连续限界标志”,并派专人监视。当列车通过时,必须停止装卸、回转等作业,防止机具侵限。

3.8施工人员横越铁路时,必须遵守“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跨越轨道搬运材料、机具时,应集中在固定地点,并加强瞭望和防护。笨重、巨大物件过轨和可能破坏铁路设备、干扰行车的物体通过道口时,应有安全和应急措施。如果能绕行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的,原则上不允许穿越线路。

3.9尽量对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进行可靠有效的隔离设置,从源头上防止施工人员进入营业线内,有效保护施工作业人员遭受伤害。

4抓好工程建设“三同时”,提倡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刚性防护

安全生产法中对于工程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对于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确保运营列车安全的最佳防护方法就是尽量选择新工艺、新技术或者采用刚性防护,就是要保证即使发生机械、物料器具侵限时也影响不了运营列车的安全,这也是本质安全化的最好体现。此举在国内一些临近、跨越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项目中得以展现。

5抓好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应急预案是用来计划指导应急准备、训练和演习,乃至迅速高效的应急行动,将事故后果减小到最低状态。在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应急预案中,本着“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进行。当发生影响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行车时,首先,由防护员电话通知两端车站行车室扣车;其次,万不得已时,破除栅栏进入线路对轨道电路进行短路,设置响墩等停车信号,以保证能够及时拦停列车,确保行车安全;最后,立即进行抢险,尽快撤离限界,恢复通车。

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能增强所有参建员工的应急意识、防范能力,可以检验预案的实用性、资源是否充分、人员对应急程序的熟练程度、相关单位应急救助配合度、应急人员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编制中要有明确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应急资源、报告程序和方法、各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施工导致列车大面积晚点时有明确的补救措施和方案。

6注重标准化管理,为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标准化管理是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安全零事故的最佳方法,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项目更应如此,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都要讲究标准化,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6.1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程序标准

6.1.1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首要原则是施工作业前与设备管理单位、行车组织单位等相关部门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内容和措施。

6.1.2严格施工计划申报制度。按照设备管理单位要求定期上报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计划,无计划、无安全措施、无调度命令严禁施工。

6.1.3严格天窗维修制度。不准利用列车间隔实施点内作业项目,不准随意取消或变更天窗计划,必须做到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

6.2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管理制度标准

6.2.1严格施工现场防护制度,没有专人防护、防护联系中断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6.2.2机具实行入场验收制,杜绝“三无”机械进场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未到现场履行职责、没有做到一机一人防护的严禁施工。

6.2.3邀请相关管理单位定期召开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例会,探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安全例会是项目安全例会中较重要的例会,因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涉及到地方相关管理单位,有关各方必须共同维护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的安全。定期邀请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参加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安全例会,集体探讨关于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对前期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可以为以后的安全管理提升指明方向。

总结

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受到铁路运营安全的制约,确保列车运营安全及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安全是头等大事,为此要求施工方案、工艺工法和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均以保证营业线安全为基本前提,所有参与人员安全意识和培训、安全交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切实有效,以及严格执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对于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卡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主动与设备管理单位沟通交流,借助他们的力量积极做好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确保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的安全。

参考资料

[1],刘同芳. 营业线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铁道运输与经济[J],2006,26( 6) :49 -50.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安全事故防范;应急救护能力

国家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别强调,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教育。近几年,全国各地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校园踩踏、暴力、交通事故、火灾等屡见报道。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校安全问题处理能力已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我国国民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现状

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是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急救培训起步较晚,2001年,红十字总会、教育部、公安部等15个部委联合《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急救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范围、提高普及率的目标。统计数据显示,面对突发性灾害,中国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0.5%,与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30%)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自救互救本领十分必要[1]。

2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除了要教给学生职业技能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3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主要阐述各种安全事故的种类、原因、危害程度、防范措施及重要性,着眼于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研究,以提高学生安全事故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使学生从容应对各种安全事件,采取及时、科学的自救、互救措施,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4我校开展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为培养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我校利用自身卫生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优势,对全校学生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其应急救护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分学期、分学年向学生进行在校期间专项安全教育,增强我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与应急救护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制订我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4.1培养思路

首先进行文献研究,检索课题相关内容,建立我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其次遵循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干预实验,在干预因素实施前后对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再次在充分考虑实验设计的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三大因素及统计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进行应用研究。

4.2实施方案

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根据我校学制三年(每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实习一年)的实际情况,按每届学生在校两年,分年级、分学期、分阶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总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的意见》(红总字[2010]101号),依托我校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平台,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实行全员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在新生未进行我校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前发放《安全知识调查表》和《应急救护能力调查表》,进行第一次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能力调查,了解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应急救护知识和能力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火灾、地震、溺水、踩踏、触电、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防范培训,组织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疏散逃生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在学生入校的第二个学期,以班级为单位,适时选择火灾、踩踏、溺水、触电等安全事故进行“桌面”演练,再次加强对学生火灾、踩踏、溺水、触电等的安全教育以及日常安全事故防范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火灾疏散逃生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在学生入校的第三个学期,以班级为单位,适时选择地震、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进行“桌面”演练,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事故防范教育,并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疏散逃生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的能力。安全教育后,给学生发放《安全知识调查表》,进行第二次安全知识调查,了解学生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在学生入校的第四个学期,对学生进行应急救护能力培训与考核。以华夏急救联盟发行的《急救手册》教材为蓝本,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应急救护》校本教材。由教务处制订《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培训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将学生的应急救护课程安排到正常教学课表中,进行规范化教学管理,并选派我校通过国家、省红十字会培训和考核的优秀教师作为应急救护培训教师。学生经过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后,按考核标准,进行规范化考核。低于90分的学生重新考核,直至达到考核标准。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护能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应急救护能力;组织专项安全事故疏散逃生演练,疏散后,以班级为单位,针对不同“伤者”进行应急救护演练。最后,发放《应急救护能力调查表》,对学生进行第二次应急救护能力调查,分析应急救护能力培训效果。统计结果显示,培训后,学生应急救护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

5结语

本研究是一项应用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提升我校医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本研究有利于减少和防止校园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对创建安全有序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这也是当今局势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