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7:40

伤寒论的体会

伤寒论的体会篇1

[关键词]伤寒论; 方法;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42-01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翔实地论述了外感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内容极为丰富。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中医必学书籍之一。但因该书文词简洁,意义深奥,学习时常会碰到不少的困难。自唐、宋以来,历代名医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对该书作了较多注释,其中或详或简、或深或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由于历代医家所处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不同,学识水平高低不一,因而学术见解亦不尽相同,这样便使初学者不能从众说纷纭的注释中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笔者从医三十年来,经反复学习与实践,摸索出几点学习方法,现不揣浅陋,整理成文,仅供初学者参考。错误难免,祈求批评指正。

1 熟读原文宁慢勿快

熟读原文是每一个初学者必下的功夫。初学时拟将《伤寒论》原文以及序言先粗读一遍,把书中不认识的字、词一一记下来,立即翻阅字典、辞书以求弄懂,不能过拖,如果积累多了才去查找,那就很难记住。然后可把原文抄写在小册子或卡片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记忆能力,每天应背熟一至三条原文,不要过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应把背熟了的原文再从头自尾反复背诵,这样可以克服熟后忘前的情况。读书要做到娴熟,否则欲速则不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读书宁慢勿快,看起来多用了些时间,但从效益上看则是慢中求快的。同时在抄写和熟读原文的过程中使我们能得到磨练性情、增强毅力、锻炼写字的好机会。学习中医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往往会出现浅尝辄止的学习方法。古人云:“熟读深思理自知”,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应该深刻领会。

2 分类归纳系统掌握

经过熟读背诵的阶段后,应将《伤寒论》六经的提纲作一研讨。提纲是代表该经主要脉证的条文,也就是说凡要定为某经病,必须具备该经提纲之脉证,否则即不能称之。柯韵伯说“仲景作论大法,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彰之”。如太阳病以“脉浮、头颈强痛而恶寒”为提纲。这些证候的出现是因为寒邪客犯于太阳,表气被郁,经气不舒。在这一基础上如见发热恶寒,脉浮紧无汗等症的则称为伤寒;发热汗出,脉浮缓的则为中风。因此,我们根据提纲精神可以归纳为:太阳病是外感寒邪初期阶段的病理反映,其病位在表,属性为寒,病机是营卫失和,表阳被遏,经气郁阻。但因感邪有轻重之差,人体正气有强弱之异和有无疾隐之殊,因而虽同一致病因素,可出现的病机却千差万别。因为太阳受病,不仅会出现中风或伤寒还有兼证、变证、并病、合病、两感的不同证候类型、治疗原则、方药运用的一般情况,这样才能把握住要害。变证的内容以太阳篇最多也最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体质因素和治疗失时失误所引起。以误下为例,邪在太阳本应汗解的,如因汗不得法或由感邪过重一汗不能解除的,理应再汗以驱邪。若凭主观臆测认为发汗不解必然邪已入里而迳用下法攻之,这样就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变证:一为结胸一为痞。前者因内有水饮,邪陷与之搏结;后者无痰水内停,故仅热邪结聚痞塞不通。变证,在《伤寒论》中占有相当数量的篇幅,而且内容也极为丰富。后世医家誉此书为拯救庸医治疗过失的专著,不难想象,此书实具推理、设难、处变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先明其常,后究其变,处常达变,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伤寒论》中蕴藏的奥秘。

3 旁参诸注由博返约

历代注释《伤寒论》的医籍浩如烟海,难以一一阅读,必择善者而读之。注释本对初学者理解原文的帮助是很大的,但因历代医家在注释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持己见,虽见仁见智各具特点,但其中难免有暇瑜互呈的情况,同时还有争论的问题,时至今日也难以统一。只要我们先有了初步的了解,就不至于坠入众说纷纭的迷雾之中,而无所适从。笔者的体会认为在熟读深思,归纳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拟选柯韵伯编撰的《伤寒来苏集》,陈修园撰写的《伤寒论浅注》以及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伤寒论译释》一起参考学习。然后用自己的话将每条原文进行解释。如遇到历代医家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就不应急于下结论,可存疑待考。当然如经自己多方考证,积累的资料足以说明问题时,不妨也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历代医学名家之注释学习后,再经自己的深刻思考,去粗取精以达到由博返约的目的。

伤寒论的体会篇2

俞根初(1734―1799),清代名医,世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其幼承庭训,生性慧悟,勤奋好学,精通《内经》、《难经》,而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提倡寒温统一。笔者就俞根初对外感病学发展的贡献作一论述。

1 寒温分争的由来

寒温之争,可分三个阶段。寒温一统,统于伤寒,这是以《内经》、《难经》为代表的第一阶段。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第二阶段,在隋唐时期,寒温分论,认为温病和伤寒虽然都属外感病,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当加以分论,如“伤寒”、“温病”、“时行病”的内容分卷论述和转载,但界线不甚明晰;第三阶段,以刘完素主火论之后,“寒温分论”日渐显现,至明清,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温病学说体系分论奠定了基础。清以后,围绕着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等,可谓多种学说竞起。如喻嘉言论伤寒“三纲鼎立”,提出:外感“以冬月伤寒为大纲矣。至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柯琴等认定六经之中应以辨证为主,按照证随方分的的原则,主张六经之中均以其主方类证,类方而不类经。还有以法类证,以尤在泾为代表。叶天士等人,根据江南湿地,气候温暖,人口稠密,流动性大,温病流行频繁,遂提出外感热病由温邪所致,首创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派,其主张“温病与伤寒对立”。而绍兴医家认为伤寒温病同属外感时病范畴,两者之间只有小异,并无大别,广义伤寒与广义温病,往往是同一个对象,故主张“寒温统一”。

2 伤寒温病兼收并蓄

俞根初力求使伤寒、温病融会,以景岳论伤寒之汗法、下法、补法及慎用苦寒药物的观点,强调勘病、辨证、论治的统一,并把四时外感热病统称之为风温伤寒、春温伤寒、湿温伤寒、秋温伤寒、冬温伤寒等。以六经为支架,融会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外感病辨证施治,无论伤寒还是温病兼收并蓄,参以己见。俞氏认为:“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并把伤寒分为本证、兼证、夹证、坏证和变证这五个基本类型,并将“温病”、“暑病”专篇,隶于伤寒名下。

俞根初主张六经钤百病,认为《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有也,而温热病学说不能赅括一切外感热病。俞根初特别强调六经辨伤寒(包括寒、温两类外感症)。俞根初还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融六经、三焦于一炉,创立寒温宜统论,诞生了“绍派伤寒”。

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融合了古今有关伤寒之论述,结合个人临床之经验,阐述伤寒证治,别具一格,具有浓郁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为“绍派伤寒”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的理论基础。正如邓铁涛在《三订通俗伤寒论》序中所说:“《通俗伤寒论》,其通俗之处在于发展了仲景的《伤寒论》,书中的‘伤寒兼证’,很多内容今天看来已属于温病的范围了”。温病学说是清代之重大成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若以“寒温统一论”观点看,则俞根初可说是先行者。

3 外感病学的先行者

伤寒论的体会篇3

[关键词] 《伤寒论》; 四肢骨节疼痛; 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089-02

《伤寒论》中,四肢骨节疼痛又称“骨节疼”、“骨节疼烦”、“支节烦痛”等, 其症状在《伤寒论》六经诸篇中均有涉及,但以太阳、少阴最为多见。前人在《伤寒论》中对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拟通过比较分析《伤寒论》中治疗四肢骨节疼痛的证治方药,探讨其用药规律,以更好的发挥经方的优势,指导临床工作。

1 病在太阳,首选汗法,麻黄桂枝多用

外邪进犯,首在太阳。张仲景治疗肢体骨节疼痛属太阳者,多是选用具有发汗的药物,如桂枝、麻黄等。下面就以此二药为例加以分析。

《神农本草经》云:“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去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1]。《伤寒论》中,麻黄汤治疗骨节疼痛有明确的记载,但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发散风寒的方剂,同样可用于骨节疼痛之症的治疗。寒则气收,当寒邪侵犯太阳表位,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收缩挛急,经气不畅而发为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可以帮助人体津液布散于表,驱散风寒,宣通气机,气机通畅而达到止痛的效果。麻黄包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其主要成分麻黄碱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此亦为麻黄治疗疼痛提供了现代药理研究依据。

《神农本草经》云:“桂枝,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伤寒论》中运用桂枝者达41方,运用范围很广,在治疗骨节疼痛的经方中多用了桂枝,其通阳散寒,外散风邪,既可发汗解表,又可温经通阳,用于寒凝经脉,风寒湿痹,为仲景选药的第一要药,《本经》中就直接描述桂枝有“利关节”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桂枝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

二者配伍应用,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功效,但方剂的一般结构,君臣佐使,药物的用法、用量等要严格把握。

2 少阴病里症寒化,治当温阳止痛,附子难缺

少阴病,少阴表证,它是和太阳的表阳证相对来说的,故可以叫做表阴证。少阴既然叫表证,就一定会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的表现。这类因为阳虚而受寒引发的骨节疼痛,必当予以温阳而驱寒,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能专以止痛为主,单纯的发散更不可取。在《伤寒论》一书中,本病多选用附子。

《神农本草经》云:“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坚积聚,血瘕,寒温,拘挛,脚痛不能行步。”附子药性刚燥,温理散寒,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被有“吴附子”之称的吴佩衡老中医列为十大元帅之一。阳虚寒盛引起的疼痛,应用附子治疗,散寒止痛效果理想。又《本草正义》[2]有云:“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说明附子确能治疗四肢骨节疼痛。乌头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相关药理研究认为,附子镇痛作用强于吗啡,但镇痛指数较之弱。

当然,组方用药时不仅有严格的原则性,同时还应兼具灵活,在按君臣佐使周密设计、妥善用药的原则上,对具体药物的选择、配伍关系、药量、病症的变化、体质、年龄等具体分析,全面考虑,从而使方剂与病症符合,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3 风湿为重,兼顾驱风除湿

在《伤寒论》的174条、175条论述的风湿病,特别突出了风湿的症状,主要为疼痛,《内经》有云:不通则痛。为能尽快缓解疼痛,解除患者的痛苦,当务之急,应先考虑驱除外邪,缓解疼痛。凡是肌肉筋骨,都属于太阳或少阴范畴。水湿在肌表,身体会疼得厉害,或有沉重的感觉。这两个条文中所提及的三方,桂枝附子汤偏于表,应属于少阴表证。去桂加白术汤偏于肌肉,附子配合白术,有温化水饮,去虚寒,又都可以去寒湿痹症。甘草附子汤,表证比前两个方证重,是表证里证都重,表里都水饮多。表证,是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里证,是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这还是一个少阴虚寒。三方都各有特点,其“通”根据病机,各有所偏重,但都体现了宣散温通的原则,在温的基础上,兼顾了驱风除湿[3],但均不应长期、大量应用,以免耗气伤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对于四肢骨节疼痛治疗,并不是单纯运用镇痛的药物治疗,而是要先辨六经,在明确了病位、病性的基础上,严扣经方方证、药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感风寒,邪在太阳,用麻黄桂枝祛风散寒,通行络脉,宣畅气机。病在少阴,心肾阳虚,阴寒独盛,用附子意在温阳散寒通络。风湿兼夹,亦应根据风寒湿邪的偏重而进行加减,或加强桂枝祛风,或加白术除湿,而要避免使用收涩药物[4-5]。

总之,伤寒论为医家经典,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及辨证施治方法,具体应用于临床时,既要灵活遣方用药,综合分析病情,又要突出经方运用及辨六经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泽芝.中药麻黄名称的来历[J].家庭中医药,2008,15(11):63.

[2]刘玉良,李其忠.论《伤寒论》辨证论治中的程度表达和定量辨证[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54-56.

[3]唐瑛.《伤寒论》中四肢骨节疼痛的证治规律研究[J].河南中医,2008,28(5):4-6.

[4]郦永平.《伤寒论》定量辨证思想初探[J].中医研究,1997,10(4):6-9.

伤寒论的体会篇4

《伤寒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证”在代表病机变化共性的同时,又表现了因体质条件不同而带来病机变化的个性。《伤寒论》中在疾病发生、传变、治疗与转归方面均蕴含了中医体质理论,指出体质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病种类、传变趋势、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等都会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张仲景;伤寒论;中医体质理论/历史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禀赋(遗传性)和后天调养(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内经》在体质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关系均有论及,奠定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初步勾画了中医体质理论的雏形。张仲景继《内经》之后,将其运用于临床,笔者仅就《伤寒论》所涉内容作以肤浅探讨。

1 体质与发病

《伤寒论》作为一部以阐述外感病为主的辨证论治的典籍,根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结合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邪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因素,将外感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证候,按照一定规律分析、综合、归纳成三阴三阳6大“病”类,即后人谓之“六经辨证”。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正气的旺盛取决于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充沛和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相互协调。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是体质的生理基础,体质实质上是因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气盛衰的偏颇。六经病相对而言,患三阳病者正气较充实,抗病能力较强;三阴病者,正气已衰,抗病机能减退。故既病之后,前者病位多在表,病证多为实证、热证;后者病位多在里,病证多为虚证、寒证。

体质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正气的盛衰,由于个体的差异,对各种病邪有不同的反应性和易感性,其发病倾向也不相同。关系到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既病之后的发病倾向与证候。

体质不仅关系到三阴三阳六经病种类的形成,而且在同一“病”类中也关系到不同证候的形成。例如,同为太阳病若属平素卫阳较弱之体感受风寒易致卫阳失固,营阴外泄形成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若为皮肤致密之体,感受风寒易致卫阳被遏,营阴内郁形成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同为少阴病,感邪后,心肾阴虚者,邪从热化形成阴虚虚热证;心肾阳虚者,邪从寒化,形成阳虚虚寒证。充分体现了“病之阴阳因人而异,邪气因人而化”的中医发病观。“从化”过程最终是以证候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体质学角度,证候实际上是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形成的临床类型。

2 体质与传变

传变是言疾病的发展和发展趋势,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伤寒论》阐述了外感病的传变,其传变形式既有六经病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有转化后出现的新证候,即所谓“变证”。《伤寒论》中指出,影响传变的因素不仅仅取决于邪正盛衰、治疗得当与否,体质因素往往主导着传变的趋势。例如,太阳病变证的内容颇为丰实,突出表现有,误治方式不同而变证相同,或误治方式相同而变证不同的情况,这不仅表明变证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体质在内因中起着甚为关键的作用。诸如,63条、162条一为发汗后,一为下后,均由太阳病演变为“汗出而喘,无火热”的邪热壅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64条、66条均属由太阳病误汗所致变证,前者属心阳虚心悸证,后者属脾虚气滞腹胀证。说明前者为心阳素虚之体,后者为脾虚气弱之质。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同为太阳病发汗,结果虚实有异,提示前者素体阳虚,后者素体阳盛。足见体质偏颇直接影响着病理机转,变证的形成。

仲景所论误治,一般误汗多伤阳,误下易伤阴,但由于病人体质不同,阴阳所偏有别,故汗下的结果迥然不一,微甚程度有较大悬殊,如58、59条偏于伤阴,60、61条则偏于伤阳。

【摘要】

《伤寒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证”在代表病机变化共性的同时,又表现了因体质条件不同而带来病机变化的个性。《伤寒论》中在疾病发生、传变、治疗与转归方面均蕴含了中医体质理论,指出体质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病种类、传变趋势、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等都会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张仲景;伤寒论;中医体质理论/历史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禀赋(遗传性)和后天调养(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内经》在体质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关系均有论及,奠定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初步勾画了中医体质理论的雏形。张仲景继《内经》之后,将其运用于临床,笔者仅就《伤寒论》所涉内容作以肤浅探讨。

1 体质与发病

《伤寒论》作为一部以阐述外感病为主的辨证论治的典籍,根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结合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邪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因素,将外感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证候,按照一定规律分析、综合、归纳成三阴三阳6大“病”类,即后人谓之“六经辨证”。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正气的旺盛取决于气血精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充沛和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与相互协调。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是体质的生理基础,体质实质上是因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气盛衰的偏颇。六经病相对而言,患三阳病者正气较充实,抗病能力较强;三阴病者,正气已衰,抗病机能减退。故既病之后,前者病位多在表,病证多为实证、热证;后者病位多在里,病证多为虚证、寒证。

体质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正气的盛衰,由于个体的差异,对各种病邪有不同的反应性和易感性,其发病倾向也不相同。关系到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既病之后的发病倾向与证候。

体质不仅关系到三阴三阳六经病种类的形成,而且在同一“病”类中也关系到不同证候的形成。例如,同为太阳病若属平素卫阳较弱之体感受风寒易致卫阳失固,营阴外泄形成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若为皮肤致密之体,感受风寒易致卫阳被遏,营阴内郁形成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同为少阴病,感邪后,心肾阴虚者,邪从热化形成阴虚虚热证;心肾阳虚者,邪从寒化,形成阳虚虚寒证。充分体现了“病之阴阳因人而异,邪气因人而化”的中医发病观。“从化”过程最终是以证候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体质学角度,证候实际上是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形成的临床类型。

2 体质与传变

传变是言疾病的发展和发展趋势,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伤寒论》阐述了外感病的传变,其传变形式既有六经病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有转化后出现的新证候,即所谓“变证”。《伤寒论》中指出,影响传变的因素不仅仅取决于邪正盛衰、治疗得当与否,体质因素往往主导着传变的趋势。例如,太阳病变证的内容颇为丰实,突出表现有,误治方式不同而变证相同,或误治方式相同而变证不同的情况,这不仅表明变证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体质在内因中起着甚为关键的作用。诸如,63条、162条一为发汗后,一为下后,均由太阳病演变为“汗出而喘,无火热”的邪热壅肺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64条、66条均属由太阳病误汗所致变证,前者属心阳虚心悸证,后者属脾虚气滞腹胀证。说明前者为心阳素虚之体,后者为脾虚气弱之质。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同为太阳病发汗,结果虚实有异,提示前者素体阳虚,后者素体阳盛。足见体质偏颇直接影响着病理机转,变证的形成。

仲景所论误治,一般误汗多伤阳,误下易伤阴,但由于病人体质不同,阴阳所偏有别,故汗下的结果迥然不一,微甚程度有较大悬殊,如58、59条偏于伤阴,60、61条则偏于伤阳。

3 体质与治疗

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后天调养以及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中医治则治法处方遣药中无一不考虑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即为精辟论述,因人施治是中医的治疗原则,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特色。《伤寒论》辨证论治过程注重个体差异,因人制宜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体质制宜。审度病人体质状况以作为处方用药的依据。诸如大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清郁热,为发汗峻剂,张仲景明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见38条),强调表里阳虚之体,慎不可使用。三物白散系温散寒邪,攻逐痰水之剂,因其药性峻猛,服药量强调为“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见141条),使用攻逐水饮的十枣汤同样指出“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见152条),涌吐痰实的瓜蒂散“亡血虚家”不可服之(见166条)。以上均说明使用伐正气之品尤当量体质强弱而定。阳衰阴盛格阳证以大辛大热之通脉四逆汤速破在内之阴寒,急挽外越之阳气,其中干姜一般用3两,强人可4两(见317条),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因“附子三枚”较一般量大,故注明“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见第174条),均强调药量裁酌应视体质而定。再如脾虚之体患表证,发汗当择桂枝汤,如此既能解肌发表,又可调和脾胃,祛邪不伤正,又寓健中之意,示人临证当顾及体质而择方。

4 体质与转归

邪正斗争的胜负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体质决定正气的强弱,因此体质又往往是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因素。体质强者,抗病祛邪、修复能力强,体质弱者,御邪抗病修复能力差。疾病预后的善恶,虽与感邪轻重,治疗及时得当与否有关,但相当程度上由体质因素所决定。《伤寒论》所论外感病的演变过程表明邪气侵袭,体质强盛者,正气充足,病邪难于侵入,反之体质虚弱正气不足,邪易侵入,病情多变。例如,《伤寒论》中第4条、第5条论及了伤寒一日即有传变者,亦有二、三日未见传变的,这不仅说明外感病的演变不拘时日,而且提示病情的演变其体质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太阳病既有“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亦有“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究其原因又何尝不与体质有关?论中常以日数约略谈及病程及转归,诸如“一日”、“二三日”、“五六日”、“七八日”、“八九日”、“十三日”,这些差异虽有邪气、宿疾、失治、误治等原因,但与体质条件有关却是不可替代的。

伤寒论的体会篇5

    1“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根据竺可桢等学者的研究[3],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两千年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以及从秦到西汉时期的200多年间,我国都处于气候温暖期,气温较现在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更靠北。在温暖期,四季温差较小,就像今天处于亚热带的昆明,四季如春。由于气候温暖,人体不易感受外邪,所以外感病较少。生病主要以内伤病为主。而感受外邪者也多为内伤劳倦之人。因此,古人用风邪泛指外邪,用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在《黄帝内经》[4]许多篇中,都可以看到用“风”代表外邪,即:广义的风。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其中“风雨寒热”之风为狭义的风,“虚邪之风”的风为广义的风,是一切外来致病因素的统称。再如《灵枢?五变》所说:“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里面的“风”也是既有狭义之风也有广义之风。另外,上述的“邪不能独伤人”、“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以及《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明确指出,如果人体的正气充足,则不易得外感病。外感病的发生常常与人体的内伤病,如内虚、过度操劳、饮食情志失调等,有直接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还有《素问?经脉别论》的“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在温暖期,由于温度适宜,温差较小,古人用广义的风泛指一切外邪。“中风”则被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实际上是淡化外感病因的体现。

    2“伤寒”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自公元之初起,气候开始出现转寒,到东汉末已比现在寒冷。到3世纪后期,寒冷达到顶点,直到6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转暖。这个寒冷期覆盖了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医圣张仲景就是东汉人,他在《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5]和《金匮要略》[6])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关于这次寒冷期中的瘟疫大流行,曹植《说疫气》中也有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正如《伤寒例》中所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有人研究发现,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八次人口数量的“大落”时期,都发生在我国气候变冷的时期。这当然不仅是因为人们容易感受寒邪而生病,也包括由于气候变冷,引起粮食的欠收,百姓流离失所;气候变冷,还使得北亚牧业区域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带来的战争,瘟疫,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发生社会的解体,所以,不仅人口的大落,甚至王朝的变更都与气候突变有着惊人的重合度。这也证明了,在寒冷期,寒邪是外邪中最具杀厉之气的结论。狭义伤寒,是指外感寒邪并以寒邪为主导病因的疾病。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为广义伤寒,这一点从前面所述的仲景序言中(包括了瘟疫),伤寒例,以及现存的伤寒论的内容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除了狭义伤寒外,还包括了其他外感病,如痉病、湿病、暍病,以及瘟疫病(阴阳毒病)、多种外感继发病(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病、历节病、五脏风寒病、积聚病)等。广义伤寒泛指外感病,也可以从很多中医古籍中找到证据。如《难经》[7]的“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以及《素问?热论》中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还有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8]等等。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寒冷期常常伴随着疾病、战争等灾难的发生,寒邪也成为六淫中最具杀厉之气的外邪,广义伤寒成为了外感病的代表。

    3广义“温病”的概念

伤寒论的体会篇6

【关键词】推拿按摩;次序;伤寒论;六经

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对疾病治疗有重要作用。推拿按摩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主要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采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特定的腧穴,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而推拿按摩并不是简单的推、拿、揉、捏,不仅讲究正规手法,而且需要正确的取穴施术次序。

六经是《伤寒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多年来有关“六经”的涵义及其实质一直是各学者聚讼的焦点。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说。该观点指出:六经“是以脏腑、经络为中心”对人体部位进行划分,部位的划分存在深浅层次的不同,病邪侵入后亦自然具有深浅的差异。同时总结出六经排列的顺序应该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因此,推拿按摩作为以穴治病的疗法,可依据《伤寒论》六经理论对六经概念的界定以及部位的划分,制定一套有效的取穴施术次序,提高推拿按摩治疗的效果。

1《伤寒论》六经概念概述

关于《伤寒论》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专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书名来解决。伤寒,在《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发热是伤寒最明显的特征。伤寒是《伤寒论》专著的经,但还有一个纬,即杂病,主要指除具有发热特征疾病外的其他非发热疾病。所以,伤寒和杂病的涵义囊括了天下所有的疾病。而论主要是与经相对的概念,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因此,《伤寒论》是一部对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专著。六经是《伤寒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吴润秋[1]通过《灵抠·经脉》与《伤寒论》的对比研究,指出:六经就是人体的十二经络及所属脏腑,主要包括阴阳、表里、气化、层次、阶段等因素。鲁福安[2]秉承了“脏腑说”的观点,指出六经即为人体肺、心、胃、胆、脾、肝、肾等7个脏腑为基础的经络。郭子光[3]认为六经是人体患病后,根据机体阴阳失调的程度(即期阳量的大小)而划分的六大病理层次。而杨育周在《伤寒六经病变》的著作中,提出了伤寒“六经辨证体系”说。该学说综合了生理病理学、形态学、症候诊断学的多种概念,指出六经“是以脏腑、经络为中心”对人体部位进行划分,部位的划分存在深浅层次的不同,病邪侵入后亦自然具有深浅的差异。同时总结出六经排列的顺序应该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

2基于《伤寒论》六经概念制定全身推拿按摩的一般次序

杨育周学者的观点通过对伤寒六经脏腑说、经络说各观点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指出了人体六经的排列顺序,并强调了六经部位划分深浅的不同,病邪侵入深浅的差异。推拿按摩作为以穴治病的疗法,可依据《伤寒论》六经理论研究对六经概念的界定以及部位的划分制定一套有效的取穴施术次序,提高推拿按摩治疗的效果。杨育周学者认为六经排列的顺序应该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那么在推拿按摩中,应根据该学位顺序来制定全身推拿按摩的一般次序:

第一、太阳穴。《伤寒》一书,指出寒病之呈也,表里恒兼……假如六经症具,必在太阳篇。在中医经络学上,太阳穴被称为“经外奇穴”。同时,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头为诸阳之会,人体阳经全部通过头面部,头部经络通,则任督脉气血经络通畅,阳气足。同时,中医学中也有“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之说。因此,在推拿按摩中,首取太阳穴开,主要是令治疗者气血运行开启全身经脉穴位,为其后推治诸穴的推拿按摩奠定基础。

第二、少阳穴。少阳穴在太阳和阳明两个阳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通常少阳穴多指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少阳穴的按摩,配以轻揉小天心,可解表邪。故推拿按摩中,于太阳穴过后,进行少阳穴的推拿按摩,可使肠腑有形之积清除,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第三、阳明穴。根据据《千金翼方》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的记载,阳明穴在“足拇指奇三寸”之处。《论治\瘟疫六经治法》中指出: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太阴胜则阳明化气而为湿,阳明胜则太阴化气而为燥,故阳明之经易于病燥。而病燥积劳虚人,易引动宿邪。故于少阳穴按摩之后,表邪已解,针对宿邪的引动,于其腑热未动之时,按摩阳明穴,凉泄经络,以清其热,则后患绝矣。

第四、太阴穴。太阴穴分为手太阴经穴和足太阴经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故于阳明穴按摩之后,进行次经络的按摩,相承相接,既实现健肺助运,又能防病传变。同时,足太阴脾经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故于足阳明胃经穴按摩之后,进行足太阴脾经的按摩,能够健胃健脾,起到双重疗效。

第五、厥阴穴。厥阴穴分为手厥阴经穴和足厥阴经穴,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厥阴为两阴交尽也。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故于太阴穴按摩之后,进行厥阴穴的按摩,既起到护心之效,也能静脉运行之气与太阴穴相融合,与少阴相承接。

第六、少阴穴。起绐于心中,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与它脏相连的组织)。于厥阴穴之后,进行少阴穴的按摩,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3结语

六经作为《伤寒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其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为推拿按摩取穴施术次序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推拿按摩中,根据太阳穴、少阳穴,阳明穴、太阴穴、厥阴穴、少阴穴的顺序进行取穴施术,能够促进推拿按摩治疗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润秋.《伤寒论》三阴三阳之我见[J].中医杂志,1981,(6):3.

伤寒论的体会篇7

关键词:伤寒论太阳病;误治原因;变证;救误辨证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50-03

《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有120余条谈到误治,误治条文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清代医家徐大椿曰“观《伤寒论》所述,乃为庸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此说虽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辨误是《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小视。在六经病证中对辨误的内容讨论的最多、最为详尽的应属太阳病篇,因太阳为六经之首,疾病的传变多由此经而来。因而探讨太阳病辨误救误的内容,可窥见仲景辨误救误的精神实质。

1误治原因分析

1.1汗不如法汗不如法,即发汗不当,包括发汗太过和汗出不彻。汗出太过,不仅“病必不除”,甚则耗津伤阳。“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身疼痛即为过汗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故仲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温养肌表,加芍药缓身痛,生姜强胃气,人参益气生血。发汗不彻,指汗出不透,邪不得尽出,加之辛温药助邪化热入里,易致里热炽盛之变。“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不彻,外邪入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而喘,热郁于里则身无大热,证不在太阳之表,故不可再用桂枝汤。汗法虽为太阳病之证治法,但若汗不如法,亦可误治致变。

1.2表里先后治疗失序“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先表后里是外感病的治疗原则,若表里先后治疗失序,则易产生变证。如痞证、结胸的形成,多是由于伤寒早期表邪未解,过早使用下法,而使表邪内陷所致。如原文“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脉浮病在表而用治里之下法,因误而成痞证。

1.3辨证失误表里不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太阳病桂枝证,本当汗解,医却以为邪已入里误用下法,是“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脉促,表未解,乃桂枝证未罢之征,仍以表证为主,故仍当解表;喘而汗出,则说明外邪入里化热,邪迫大肠,上蒸肺气。此时表证虽在,但里证居于主要地位,故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寒热不辨:“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发汗后阳气受损,心神浮越而致烦躁,此乃阴躁,医者误诊为阳热烦躁,而复以攻下之法治疗,不仅伤阳而且损阴,阴阳两虚,水火不济,则病不解,故用茯苓四逆汤扶阳兼救阴。

虚实不辨:“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予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病脉浮,自汗出,属于太阳中风证;小便数为阳虚不能摄津;心烦、脚挛急是阴液不足,失于濡润的征象。综观之,此属阴阳两虚之人感受外寒之证,治当扶阳解表为主。医者不察其虚,误以为太阳中风证而以桂枝汤发汗解表,而犯了虚虚之戒,必导致阴阳更虚,变证多端。

1.4治法失误火法是汉代盛行的一种物理疗法,但主要适用于阳虚阴盛的阴寒性疾患,阳证、热证则不宜使用。太阳表证以汤药发汗为宜,如误用火攻,火邪内迫,心阳受损,心神浮越,则致烦躁、惊狂;火邪内迫,伤及营阴,以致伤筋动血而见吐血、便血、血痹等。

吐、下法亦是当时盛行的祛除病邪的方法,但只适用于实邪在里的病证,不可用于表证的治疗。表证误用下法,最易引邪入里而发生变证。邪热内陷,出现胸满、微喘、结胸、痞、发黄;挟热下利、呕吐不止、烦惊谵语;重伤津液而出现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徒伤脾胃肠腑,正虚邪实而出现下利后重完谷不化、小便不利、哕逆不除;甚至导致亡阴亡阳,出现额上生汗、手足厥冷等阴竭而阳无所依的危证、死证。误用吐法,易损伤胃之气阴致内热烦躁、不欲近衣;损伤脾胃阳气致胃中虚冷出现腹中饥、口不能食、入食即吐、朝食暮吐,津伤化燥使燥实内结出现腹胀满等变证。

若吐、下、火诸法混施,则病机更为复杂,变证也更为繁多。

2误治变证分析

误治后所产生的病证称为变证。变证的性质与患者体质、治疗手段以及有无宿疾等因素有关。其中尤以患者体质为决定性因素。

在误治传变中,由于体质因素的影响,抗损伤力大小的不同,虽然误治同是“损阳化寒,伤津化热”,但误治方法和所产生变证可同可异。同样误治,有病变与不变、变热与变寒、变虚与变实的差异。如仲景所论误汗伤阳、误下伤阴,由于体质不同,汗下失误皆可致麻杏石甘汤证,而同一发汗之法,又可致虚实之不同。即误治方法不同,可致同一变证;同一误治方法,又可致不同变证。如伤寒在太阳,误用发汗,若素体阳盛,津液本亏,或兼有宿食、瘀血之类留邪,再发汗伤及阴津,病则向阳明传化而成阳明燥湿内结或成阳明蓄血发黄;但若体质素虚,心肾之阳不足,发汗后或变成心阳不足的心下悸,或变成肾阳衰竭的纯虚寒证,此则为邪传少阴。同是发汗,一虚一实,一入阳明,一入少阴,实体质决定其传变的趋向。故仲景曾有“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的论断。同一误下,或成结胸,或成痞证,是体内阴阳偏差方向不同,或兼有无留邪以区别之。

体质因素与有无宿疾和治疗手段的运用是互相影响的。宿疾的产生,是因于体质而形成,而宿疾产生之后,又对体质有极大的影响。体质不同,体内有无宿疾,会使临床证候具有不同的特点,医者所运用的治疗手段亦会不同。

3救误辨证方法

太阳病误治后可产生更为复杂,六经难以概括的病证,在对这些复杂变证的辨证中,仲景除强调重视对“脉”、“症”的分析外,在临床诊断依据不足的情况下,还运用了以治定证、溯史断证、无中辨证等辨证思维方法。

3.1以脉测证仲景在救误辨证别重视对脉的分析。如“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皆从脉象辨别太阳病误下后结胸与否以及判断表证传变入少阴少阳后所出现的各种变证;再如,“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两者均系表证误下,表邪不解,邪陷胸中,而前者脉促示未致大虚,邪仍有向外之势,后者脉微示表邪已陷,阳损较甚,阳虚程度较重。此外,通过以脉测证还能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以及作为制定治疗大法的依据。如“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脉浮大无力,示正气已虚,病情危重,若误用下法,则犯虚虚之戒,必然使正气不支而预后不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3.2以症求证这是仲景的阐述误治辨证时最基本的辨证方法。症是病变的直接表现,在外感病中多是身体对致病因素的第一反应。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也是探求证的重要依据。“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1两,人参3两新加汤主之”;“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二者同属发汗太过,前者身疼痛,后者心下悸,欲得按;前者为伤营血之见症,后者为伤心气之主症。可见,症不同,证亦不同。

此外,通过对症的分析,还可用于对“证”的鉴别诊断。如汗下之后出现烦躁,若昼重夜轻者为阳虚,昼夜皆烦躁者为阴阳俱损。再如通过辨渴与不渴而辨五苓散与茯苓甘草证等。

3.3以治定证太阳病误治之后,已不属太阳表证范畴,往往具有双重性或多义性,很难辨明属何方证。这时仲景就采用以治求证的方法。先投石问路,作诊断性治疗,以求“辨证论治”。如伤寒误下致患者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医误以为病在中焦,然投以诸泻心汤又以理中予之后,下利仍不止,便知其利在下焦,则当分利水湿而不偏渗大肠,投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止利。

有目的的以药试病,也是辨证方法之一,过去不得当的治疗,同样能起到帮助诊断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以治定证。“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服桂枝汤或下之”,虽是假设之词,但也可以看作是曾经以药试病。服桂枝汤汗之之后,仍翕翕发热,排除了表证。或下之之后,仍心下满微痛,又排除了胃的实满证,再结合小便不利,才更容易作出水饮结于心下的诊断。以治虽能定证,但如辨证不当,屡试不中,则极易导致一误再误,故临床应慎用之。

3.4溯史断证即从治疗经过找问题,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治疗经过),从而分析、判断、辨证,有时还起着决定诊断的作用。“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本证患者来就诊时是惊狂、卧起不安,并无其它兼症,仲景通过询问得知,患者发病之前患伤寒外感,后经某医用火法强迫发汗致心阳虚,才造成惊狂,卧起不安的。据此推测此乃过汗亡心阳之故。再如“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该患者以下利伴微发热、微发烦来就诊,通过询问知此前患者是伤寒发热、恶寒,后经“医以丸药大下之”,才引发下利、微烦等现症。由此推知,本证系伤寒表不解,医以丸药大下,一方面,大下伤脾而致下利不止;另一方面,表邪内陷,火郁胸膈、胃脘。正由于这样,《伤寒论》的条文中“发汗后”、“下之后复发汗”、“若吐若下后”、“已发汗而复下之”等,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赘词,而是探讨病理,分析症状的依据。因此,详细询问治疗经过,对于辨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3.5无中辨证即排除可能出现这些症状的其他疾病。排除其他疾病,筛选出反映疾病本质的证。“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下后复汗,治疗失序,继而出现烦躁、发热,难以断定究属何证。但察患者不呕(非少阳)、不渴(非阳明)、无表证(非太阳),即排除了阳热实证之三阳病之可能。再据其烦躁特点及伴证仔细分析,便知此烦躁乃汗下失序,阳气暴伤,阴寒内盛,病入少阴所为。综观诸证,虚阳外亡之征已现,提示病情发展迅速且危重,故决定用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防生叵测。值得注意的是,无中辨证之筛选是有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无中辨证,只是排除也可能引起这些症状或与之相似,容易造成诊断困难的另一疾病,而非无端排除。

4总结

太阳病,病变多在表,当以汗法解之。太阳病变证,除自然传变而来外,便是由太阳表证失治、误治后发生脏腑虚实寒热的种种特殊病理生理变化。误治的原因有辨证错误,如不辨虚实、寒热、表里;有治法错误如汗不如法、误下、误吐、误火等。错误的辨证直接导致治疗方法的失误,而误治后又使疾病变化复杂,又使辨证困难,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在太阳病误治传变的过程中,由于病人体质不同,病邪性质不同,传变的部位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变证。所以,救误的关键环节在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具体的辨证中,以现有的脉症为主要依据,但在临床缺少典型脉症的情况下,又可通过询问病史或通过药物试探或应用排除法等思维方法进行灵活辨证。仲师的辨误救误思想为我们临床诊治复杂多变的病证指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熊曼琪.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陈瑞春.陈瑞春论伤寒[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纪立金.伤寒析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5]梁华龙.伤寒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伤寒论的体会篇8

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是08中西医临床1班,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伤寒论》原文为载体,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联系临床实际,讲授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训练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伤寒论》的理论体系,系统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诊治能力。

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讲解伤寒学的概念及学科确定的基本要素,熟悉伤寒的辨证方法与治则治法,了解《伤寒论》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了解《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了解《伤寒论》与《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关系,了解《伤寒论》一书的作者、成书年代、沿革,明确伤寒这一概念的涵义,了解《伤寒论》的证治范围,学习《伤寒论》的现实意义,了解《伤寒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伤寒论》的学术地位介绍和后世医家特别是现代名医如何重视研究《伤寒论》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伤寒论》的学习。

第二章太阳病篇,重点讲解太阳病的概念、提纲证的基本脉证,了解仲景所立六经提纲证的用意,明确太阳中风、伤寒、温病的机理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了解太阳病传变及预后。掌握桂枝汤证及其类证的异同点,并能以八纲、脏腑经络等理论解释其不同的病理机制。掌握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加减法度、用药方法及其意义。理解伤寒表实证与麻黄汤证的关系。掌握麻黄汤证及其类证的异同点。掌握麻黄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在太阳病兼变证方面,明确外感病与表证之间的关系,掌握变证治则,深入领会中医“辨证论治”的含义,熟悉寒热真假、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掌握表里先后及标本缓急治则,熟悉栀子豉汤类证证治,掌握白虎加人参汤证、麻杏甘膏汤证、葛根芩连人参汤证,掌握心阳虚证、阳虚水气证、脾虚证、肾虚证中各种证候类型的辨证论治,重点学习原文内容所揭示的辨证论治活法。掌握黄连汤证证治。掌握蓄水证的成因及证治。掌握蓄血证证治。掌握结胸证证治。掌握五苓散、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掌握表里同病的治疗方法。掌握痞证的病理机制。掌握各类痞证的证治。

第三章阳明病篇,要求熟悉阳明的生理功能、与其他脏腑的关系,掌握阳明病的概念、病理、分类及其治疗原则,了解阳明病转归。掌握“胃家实”的涵义及作为阳明病提纲的意义,熟悉阳明病病因病机,掌握阳明病脉证,明确阳明病与太阳病的关系,理解“阳明热证”的特点涵义。掌握栀子豉汤证(结合太阳病篇)、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证治。掌握猪苓汤证证治。掌握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辨证活法。理解“阳明实证”的特定涵义。掌握阳明实证的病理机制及三种治疗方法。鉴别三承气汤证证治,了解阳明三急下证病明确急下的意义。掌握脾约证的证候特定、病机、治法和方药。掌握阳明发黄证的分类及证治。了解阳明蓄血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第四章少阳病篇,一般讲解少阳生理、少阳病病理、少阳病与太阳病、阳明病及太阴病的关系。掌握少阳病病证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禁。理解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解小柴胡汤证证治及小柴胡汤的临床活用方法。掌握少阳病兼变证的证治。了解热入血室证证治。

第五章太阴病篇,掌握太阴的生理、太阴病病理、太阴病主证及治疗方法、明确太阴病的证治范围,掌握太阴腹痛证证治,了解太阴病转归。

第六章少阴病篇,了解少阴生理、少阴病病变特点、少阴病与太阳病的关系。掌握少阴病证候分类、治则。掌握少阴寒化证的病机、证候表现及治疗方药。掌握少阴热化证的病理机制及治疗原则。掌握黄连阿胶汤证病机、治法及方剂的临床应用。掌握猪苓汤证证治。了解少阴三急下证的病理机制及与阳明三急下证的区别。掌握四逆散证的证治。了解咽痛与少阴的关系并掌握几种咽痛的治疗方药。了解少阴病的预后。

第七章厥阴病篇,熟悉厥阴的生理、厥阴病的病理特点。掌握厥阴病的证候类型及治疗原则。深入领会厥阴病篇中列述多种厥、利、呕、哕等病证的精神。掌握提纲证主证及其所反映的病理机制。理解提纲证与乌梅丸证的关系。掌握乌梅丸证的病机、治法。掌握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的证治。熟悉麻黄升麻汤证证治。掌握厥阴热证寒证证治。了解厥热胜复的病理机制。掌握厥证的总病机、病变特征。对寒厥、热厥、血虚寒厥、水厥证的辨治作了重点讲解。明确当归四逆汤的配伍规律。掌握白头翁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掌握厥阴吴茱萸汤证证治。

伤寒论的体会篇9

理论篇- 腺肌胃炎证与其他脏腑之关系

1. 禽实则一胃论。两胃其实是解剖学名称,功能实一胃!鸡表面虽有两胃,其实则是西医解剖学分论,中医看来实则是一也;为何?因为腺胃可以看做,是单胃动物化学性消化方式的一部分;肌胃可以看成是单胃动物物理性消化的一部分。如此,二胃合一来看免误入歧途,岂不快哉!(肌胃与腺胃是西医解剖学说法,我们讲的是中医辨证功能性结合说法,因为更加好理解,个人观点),如果机械分开来看肌胃与腺胃诊断,有失中医整体论观点(把二胃当成一胃看,肌胃与腺胃看做是功能的不同)。

2. 脾胃一体论。论胃不可不论脾。脾胃相连,相为表里;脾升胃降,互为脏腑;多气多血之海,胃病必连脾病;脾胃主肌肉,脾胃病,则肌肉不充!饮食劳倦则伤脾,肉鸡犹然,生长过快,易致脾虚;脾虚则易生痰饮,致鸡嗉囊多水饮,有呕吐之机,易见胀嗉流黏液;亦是生痰之源,故见腺胃多黏液污物,肌胃糜烂之证。

3. 胃与肝胆论。胃属阳土,五谷之府,主通;肝胆风木,主疏泄;肝胆疏泄失常,易反脾胃,故临床腺肌胃炎病,多见肝胆郁实,充血肿胀证,故调胃健脾时,需兼顾肝胆。

4. 胃有寒热虚实论。寒热虚实,相对之机,不可分离,需互看揣摩。寒久化热,热久必寒;阴阳转化之理,无一定之规,只可意会。临床但见有腺胃水肿重,肌胃不干裂,略有糜烂,粪便稀薄(痰湿水饮,湿热充斥之机),但于芳香化湿利湿渗湿处考虑;但见肌胃干裂,腺胃水肿轻,于化瘀解热毒中找归路。

5. 胃与大小肠论。从西论,胃肠同属消化系统,只是位置分上下前后,功能形式相似,同为饮食之过所,即病必有同因。从中论,胃为五谷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一受,一传,一导,共成新陈代谢之交换。既是上下位置不同,同属一个系统,胃病久则必连大小肠,故临床所见,胃病多与大小肠炎症同发生。治疗亦须分主次缓急兼顾之。

6. 胃与肾论。脾胃为后天,肾乃先天;一土一水,相辅相成;俗谓“水来土掩”。痰饮湿,水也;水大泛滥,侵犯脾土,泻肾水健脾土也。实则一阴一阳中求之。

7. 久病入络论。 临床多见干裂疼痛,瘀血出血之证;阴伤入血如络证,当活血养血为之。

8. 痰郁热兼治论。此病多有诸病机,临床当于轻重缓急,主证辅证求之。

案例篇4- 腺肌胃炎病

817 肉杂,9 500 只,4 日龄发病,就诊时已12 日龄,现在采食约100kg(实际应275kg 左右),大群精神兴奋,个别沉郁,粪便酸楚稀薄,有黄料粪,基本不伤亡;其治疗用过新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氟苯尼考等,均不佳。辩证:窃思,鸡群精神兴奋,似有郁热;个别沉郁,似有虚痛;粪便酸楚,当有湿邪;采食不升,必是气机不通,肝脾不合;用过诸西药消炎不效,应该不是实热证,(如果实热,西药多苦寒,清热燥湿当会有效。今无效,所以甄别。)此必是湿邪为主,否则不会稀薄如此;必有肝胆郁结,气机不畅之证。

原则:治疗以清热祛湿,芳香健脾化湿,调节肝胆气机,配合利肾水治之;加消化酶,方开三剂如下:藿香、生我、柴胡、枳壳、茯苓、厚朴、黄柏、滑石等等治之,煎煮,渣空腹拌料;一剂略有料升,两天涨至1 5 0kg,养殖户大喜,三天渐至195kg ;病证已对,即用3 d,愈后嘱咐,鸡舍不宜太湿,温度不可过高,用药不宜太苦为好。回访,现在良好没有复发。此症乃是鸡雏,伤热伤湿所致,加之湿气困脾,气机不调,肝胆郁结所致。

总结:腺肌胃炎是诸多原因形成,在治疗是应该考虑其炎症外观的同时,兼顾功能性病变,加之体质营养状态,一般久病入络,虚实兼杂,痰湿气郁病机忽见如是。用中药必用中医辨证观;用西药,必顾机体胃气为要。

分享篇- 伤寒温病演变史

最近,与网友聊中医药应用,谈起鸡病中医辨证。网友认为鸡病多发热性传染病,应主要是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六经辨证不适用与禽类,不可生搬硬套人的辨证方法。网友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人与鸡毕竟生理大不相同,如果完全按人医的理论去来看待鸡病,必然不妥。但否认六经辨证在鸡病上的应用价值,我不敢苟同。因为,对于鸡,风寒暑湿燥火也是诱因,寒热表里痰湿也是病理;卫气营血,三焦与六经辨证,只是于病情不同阶段,不同辨证思维;相辅相成,互相交叉应用,共同补充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辨证模式。下面,我即伤寒与温病之演变关系,略述于下。

1.《黄帝内经 》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说的是广义伤寒,即急性热病都属于伤寒(此处寒字可作邪讲)。《难经. 五十八难》曰:广义伤寒有五,即中风,伤寒狭义,湿温,热病,温病;即说明广义伤寒已包括热病,温病。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世称‘经方之祖’;首创三阴三阳即六经辩证,用于临床诊断各种热病与内伤杂病;此处伤寒既是广义伤寒(说明即包括温热性疾病);但是当时因为战乱频繁,人们流离失所,饥肠露宿,加之天灾不断,人们体质大多阳虚,感病后多显寒象,所以伤寒方多。

主温法(寒者热之)。既然(广义)伤寒包括温热病,那么温热病就需用寒法(热者寒之),仲景伤寒方包括—(阳明)白虎汤,承气汤既是。其实就说明‘狭义伤寒,温病’虽名称不同辨证思维的原因,其受邪本质是相同的无所谓寒热,乃体质反应主因,只是疾病发展阶段表现不同而已。所以伤寒法可治温病;温病法亦可治伤寒辨证施治为根本。由于东汉张仲景,介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个人学识与区域文化的影响,又是第一次总结,不可能把伤寒温病法面面俱到,所以才有了金元四大家医学的争鸣。

2 . 金元四大家,即是以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滋阴派朱丹溪,补土派李东垣,为代表的医学流派。寒凉派刘完素主张“六气皆可化火”。依据《内经》病机十九条,认为治疗火热病分表里两法,“外者发之,里者下之”。总以寒凉药为主;也可表里双解,较之仲景‘先表后里学说’有所创新。但是寒凉派也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不是一味的使用寒凉,有时也根据发表不远热的原则用辛温药。总之,寒凉派突破了魏晋以来墨守仲景成规的保守风气,对明清温病学派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攻下派张子和,私淑完素之学,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认为驱邪即可扶正;“在表则汗,在上则吐,在里则下”为则。滋阴派朱丹溪,为完素三传弟子,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抑火护津为要。以上三家,有一定的师承关系,故主张有点相似,以火热,外感病邪为主,多用寒法,消法,补阴法。而补土派李东垣,主张内伤病因学说,提出脾胃为升降的枢纽,为后天之本,主张补脾扶正法,以温补为主。这样就形成了“寒温两大流派”基本条件,为以后“经方时方,伤寒温病”争论埋下了伏笔。

伤寒论的体会篇10

【关键词】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伤寒论》

六经标本中气气化理论(简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将其贯穿到伤寒外感病和内伤杂病辨证施治的全过程。至金元时期,刘完素、张子和对“风”与“火”的关系做了阐述,为后世医家进一步探讨六经标本中气关系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明清时期,从明·张景岳提出人身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之间密切相关,到清·张志聪、徐延祚、张令韶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全面注释《伤寒论》,再到陈修园对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系统整理,最后经过黄元御、唐容川、陈修园、郑钦安、徐延祚及周学海等中医大家的补充与完善,使六经气化学说渐臻成熟。

1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渊源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标本气化中的“气”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化”,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变”。因此,气化的含义是指自然界六气的生克制化现象及由此而演变来的六经(三阴三阳)的制化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中的“标”与“本”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曰[1]:“木下曰本。从木,—在其下。”“标,木杪末也。从木,票声。”《文选·游天台山赋》[2] 中“赤城霞起而建标”注曰:“标,立物以标识也”。 《仪礼·丧服》[3]“皆下本”疏曰:“本,根也”。 细考《内经》,“标”指三阴三阳六经,“本”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三阴三阳由六气所化而为之主,标记六气,故为气之标,标识了六气之阴阳多寡,及六气的发生、转化、次序(位)。风、热、火、湿、寒、燥六气是气候物化现象的根源,是物质承担者,故谓六气为“本”,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本体,彰明了六气气候特征和生化作用的实际所在。六气标本实则是五运六气7篇大论运用阴阳学说具体推衍自然气候和生化作用时相应提出的一对名实(名称及实际存在的事物)概念。

关于“中气”,马莳注曰[4] :“中气者,三阴三阳各犹夫妇之配合相守。”谓六气中的每一气必有另外一气与之相互对立统一,并作用其中,参与其气化,因此相对而言,称为“中见之气”[5] 。“中气”是标本相互联系的枢纽,且与“标气”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六气的生化和运行由两个基本矛盾所决定,其一是自身标本的对立统一;其二是自身与中气的对立统一。

六气为本,乃是气化学说的第一手资料,气化就是六气的变化,阴阳为标,说明六气必须分出阴阳,它虽为六气所化生,但必须由阴阳定性后才能在实际中应用。“中气”乃阴阳表里相合的产物,存在于标本之间,故有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标气”“本气”“中见之气”鼎足而三,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六经标本中气分配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分配规律是:少阳以火气为本,以一阳为标,中见厥阴;阳明以燥气为本,以二阳为标,中见太阴;太阳以寒气为本,以三阳为标,中见少阴;厥阴以风气为本,以一阴为标,中见少阳;少阴以热气为本,以二阴为标,中见太阳;太阴以湿气为本,以三阴为标,中见阳明。六经标本中见关系见表1。

表1六经标本中见关系

本火燥寒 风热湿标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中气厥阴太阴少阴 少阳太阳阳明3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是说明六气的正常生化在标本中气间的关系,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标本同气,多从本化,少阳太阴多从本少阳之本为相火而标为一阳少阳,本标同气为阳,而且中见之气风木无论从六气抑或五行都从火化;太阴之本为湿土,而标为三阴太阴,标本同气共为阴,并且中见之气燥金,从六气更移观察是燥随湿起,由五行分析是土能生金、子从母化。故生理状态下,少阳多从本火化,太阴多从本湿化;病理状态亦然,少阳病多从本化火,太阴病多从本化湿。

3?2标本异气,多从本从标化,少阴太阳多从本从标少阴之本为君火,而标为二阴少阴;太阳之本为寒水,而标为三阳太阳,标本异气。生理状态下,少阴太阳或从本化或从标化;病理状态下亦然,至于临床实际应用中从何而化,当视患者的体质偏性而定。

3?3阳明厥阴,多从中气而化阳明为燥金,从燥而化,故燥为本;阳明为标,太阴为中见之气,阳明乃阳之极,阳极而阴生,故阳明多从中见之太阴湿化,从而共同维持了燥湿相济的生理平衡。厥阴为风木,从风而化,故风为本;厥阴为标,少阳为中见之气,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到此已极,极而尽,阴极而阳生,本则生火,故厥阴从中见少阳火化,此时由阴变阳,阴退阳进,则保持了生气继续,生机延续。高士宗云[6]:“两阳合明,阳之极矣,无取乎燥,从中见太阴之气,以为生化,两阴交尽,阴气极矣,无取乎风,从中见少阳之气,以为生化也。”病理状态下亦然。

以上的从化规律只是相对而言而非绝对之论。少阳太阴多从本,也存从中从标化之时;少阴太阳从标从本,也必关乎中气;阳明厥阴从中气而化,也必涉其本、标,六经病理,各经皆有从本、从标、从中见气化之太过与不及。正如清代中医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7]:“六经各有标、本、中三气为主。客邪入于其中,便有从中化为病,有不从中而从标化为病,有本气为病。故入一经,初见在标,转瞬在中,学者不能细研究,便不知邪之出入也。”

标本中气从化规律所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盛则从化。而决定盛则从化的因素有3个方面:

第一,外六气的特性。外六气是指自然界中六淫之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外六气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风性疏泄、善行数变,寒性收引凝敛,暑性酷热,湿性重浊粘滞,燥性干涩,火性炎上等。不同的六淫邪气侵袭人体会产生不同的病理表现。

第二,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内六气是指与外六气相对应的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六气。生理状态下,外六气与内六气息息相应、同类相昭,外六气之风对应内六气之厥阴风木,寒对应太阳寒水,暑对应少阴君火,湿对应太阴湿土,燥对应阳明燥金,火对应少阳相火。人体感受异常之外六气即六淫之气,人体的正常气化就会受影响而紊乱。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同气相求的影响,外感六淫能引动相对应的内六气气化失常,但不同的人因其体质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六气偏性,即使感受同一种异常外六气,其机体也会出现不同的从化现象。清·徐延祚在《医粹精言》中明确阐述[8]:“夫百病之生,总不出于六气之化,如感风寒暑湿燥火而为病者,病天之六气也,病在吾身,而吾身中又有六气之化,如中风,天之阳邪也,病吾身之肌表,则为发热咳嚏……如感吾身之阳热,则为病热,感吾身之阴寒,则病为寒,感吾身之燥气,则为便难。”由此可见,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在标本中气从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失治与误治。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有近一半的篇幅讲的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后的纷繁复杂的变证,这充分证明了失治误治对六经标本中气从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六经病的失治误治才造成了六经标本中气从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张磊.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浅析第5期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提到[9]:“凡汗之失宜,过之则伤正而虚其阳,不及则热炽而伤其阴。虚其阳,则从少阴阴化之证多,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伤其阴,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以太阴、阳明递相传也。所谓寒化、热化,由误治则变此者也。”

影响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的3个因素中,外六气的特性、失治与误治都属于外因,而内六气的盛衰及体质的偏性属于内因。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因此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处于关键的主导地位,是决定性的因素。

4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

以六气分主六经,区分六经的性质,并提出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六气分管三阴三阳,少阳的性质为火,阳明的性质为燥,太阴的性质为湿,太阳的性质为寒,少阴的性质为热,厥阴的性质为风,六经之间通过互为中见的关系相连,“中见之气”成为六经六气相互关联的枢纽,起着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由此而形成了3对对应制化关系,成为统摄六经的主线。

其一,厥阴少阳的升降调节。厥阴风木以条达为顺,少阳相火以潜降为和,两者互为中见之气。正是凭借两者互为中见的关系,形成了厥阴升少阳降的对应制化关系,从而保证了气机升降运动的正常进行。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具枢转之能,肝木气升胆木气降则清阳升而浊阴降,厥阴少阳的升降枢机保证了气机调畅与水道的通畅。

其二,太阴阳明的燥湿调节。太阴湿土与阳明燥金为两经的生理主气,凭借互为中见的关系, 形成了太阴湿与阳明燥的对应制化关系。脾的运化功能与胃的腐熟功能正是在太阴阳明的燥湿相济的调节下完成的。

其三,太阳少阴的寒热调节。太阳寒水与少阴君火是两经的生理主气,凭借互为中见的关系相连,形成了太阳寒与少阴热的对应制化关系。完成津液代谢的功能需要依赖太阳寒水的正常气化,同时又赖于少阴阳热的蒸腾气化,两经主气一寒一热,寒热互调共同维持人体动态的生理平衡。

人体通过厥阴少阳的升降调节,太阴阳明的燥湿调节,太阳少阴的寒热调节,使人体在阴阳气的消长胜负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整体平衡之中,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气化功能。

以上3种平衡密切相关,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制约,共同保持六经的整体动态平衡。只要任意一种平衡被打破,其他平衡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当超出自身的调节范围时其平衡也会被打破,整个六经体系的平衡就不复存在,从而形成六经病。因此,六经病的病机均为寒热调节、燥湿调节、升降调节中某一个环节的失常,其中又包含着标、本、中气的太过与不及。

5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

由以上对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分配规律和从化规律研究发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

阴阳本为真元一气,由于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的作用而发生了六化,由一而三,三级而量变,阴阳消长三分为: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开合枢是阴阳气内外出入运动的工作机制。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开始释放升发,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终止,在阳明主合的作用下,阳气由外而达内,开始潜藏,太阳主开与阳明主合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来实现。在阳气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出入过程中,阴气也同时进行着相对的运动,即阳气释放时阴气潜藏,阳气潜藏时阴气释放。阴阳之气就是在开合枢的不断变化中进行着释放与潜藏的内外出入运动。

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以六气气化为示范,用自然之气(外六气)的三阴三阳属性,风热湿火燥寒气候特征和生化作用及标本中气,类比概括人体手足六经及其脏腑、气血津液功能(亦为六气,即内六气),继而按外六气正常从化规律推阐内六气生理活动,最后落实至外六气为外因,内六气为内因所发生的病理变化,系统解释《伤寒论》六经病脉证并治体系的概念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六气标本中气理论逐渐演变为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所以称人体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

综上所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我们不应持否定态度,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古代医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将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伤寒论》六经辨治规律,虽不一定就是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本来思路,但它很好地解释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 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501.

[2] 文选·游天台山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3.

[3] 仪礼·丧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3.

[4]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9.

[5]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j].新中医,1982 (7):51.

[6] 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 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1.

[7] 清·郑钦安.中医火神派三书·医理真传[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