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十篇

时间:2024-01-09 17:44:54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1

纵观2006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以下五大要点尤为引人注目:

全球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普遍看好。

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回升于2004年达到高点,实际GDP增长率达到5.3%,创下近30年来的最好记录。虽然2005年出现轻度调整,实际GDP增长率降至4.9%,但2006年增长势头再度强化,按IMF最新预测实际GDP增长率有望回升至5.1%。2007年仍将保持这一态势,实际GDP增长率可能到达4.9%。

2006年全球经济之所以能展现如此良好的增长态势,是靠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普遍看好来共同支撑的。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美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联邦财政赤字的大幅度减少也使国内经济运行更加稳定。2006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3.4%,比2005年提升0.2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4%(按PPP计算,下同)。(2)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另一主要支柱的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适度收紧的宏观经济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增强。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10%左右,按IMF估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达到30.2%;(3)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萧条,回升势头进一步强化,不良债权、通货紧缩等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所有重大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缓解或解决。2006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2.7%,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一倍以上。(4)欧盟经济逐步显现复苏势头,失业率稳步下降,主要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的势头得到控制。2006年欧盟的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2.8%,创下新世纪最初几年的最高记录,比2005年高出1个百分点。(5)东亚依旧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新兴市场大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亚行预测2006年东亚实际GDP增长率将达7.5%,约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据IMF预测,印度和俄罗斯的实际GDP增长率也将分别达到8.3%和6.5%,再加上中国和巴西,“金砖四国”(BRIC)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

世界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之势,但风险也在增大,多哈回合失败可能导致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民族主义继续蔓延和地区主义加速发展。

2006年世界贸易量预计将增长8.9%,比2005年提升1.5个百分点,更明显高于此前10年6%左右的平均水平。按美元计价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将达14.5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0%。但在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的稳定增长也面临诸多风险,其中最需关注的是,WTO多哈回合谈判在拖延了五年之后又不得不于2006年7月24日宣布失败,这可能会对全球贸易稳定增长和贸易投资自由化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是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国际贸易投资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障碍。二是可能导致经济民族主义进一步蔓延。实际上,多哈回合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在包括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蔓延的结果。三是可能推动区域贸易合作加速发展,有关经济体在贸易投资自由化诉求从WTO等全球体制中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不得不更加求助于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合作。

国际直接投资持续恢复,跨国并购再趋活跃,对全球和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一轮全球FDI高潮在2000年达到顶峰后逐步减少,陷入低谷,直到2004年才重新显现复苏势头,2005年这一势头得到进一步强化,全球FDI流入量在2004和2005年分别增长了27.4%和28.9%。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股市普遍回升等因素的积极影响,2006年全球FDI持续保持复苏势头,跨国并购规模迅速扩大,对全球FDI增长的推动力日趋增大,甚至有舆论将2006年称之为“全球企业并购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6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9%,2006年头11个月全球并购已达3.39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3.3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但在另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不均衡依然存在,少数发达国家依旧在全球FDI流动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全球FDI流动结构中地位得到提升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

全球经济失衡未见缓解,主要国家内部依然面临着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宏观经济失衡,这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风险。

近几年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与全球经济失衡的不断加剧相伴随的,2006年这一问题不仅未能彻底解决,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5年其货物贸易逆差已达76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而2006年极有可能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持续扩大,2006年1~9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4%,达到1099亿美元。加上持续保持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结果必然是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11月7日,已突破10000亿美元。中美对外经济失衡加剧是两国国内宏观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是美国过度依赖高消费而中国过度依赖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居民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分别高达60.4%和62.1%。此外,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也存在财政状况恶化和高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2006年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相当于GDP的160.5%,比国际公认的警界线整整高出100个百分点!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2

三月上旬,全球市场从大宗商品市场、到全球货币市场都经历了最近几年来少有的回暖之势,但全球经济依然摆脱不了基本秃势。而对全球唯一保持升值的美元来讲,又到临近美联储利率决议的日子。此次占全球货币市场份额超过61%以上美元、美联储将会怎样出牌,会给予怎样的货币政策,宽松还是收紧,亦或按兵不动?因近期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态度表面鹰派实际暧昧,导致变化性太大。

2015年11月,美元第一次加息之后,美联储官员预计2016年或升息四次,现在预计仅升息两次。照这样下去,到6月份,耶伦(Janet Yellen)领导的美联储或宣布今年剩余的时间均维持利率不变。到9月的时候,如果金融市场足够动荡,美联储官员可能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举措,即第四轮量化宽松“QE4”。

这就是说,全球经济依然面临着重大危机重启。

(1)3月17日美联储决定不加息

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3月17日,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结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0.25%至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全球市场将焦点转向半小时以后的耶伦(Janet Yellen)新闻会,投资者更为关注会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判断的措辞,其对经济形势的解读将影响市场对该央行下一步行动的预期。美联储于去年12月17日进行了将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0.25%,但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和欧洲经济成长放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促使美联储决策者在此之后未再进一步加息。

美国经济形势转好。近期一系列美国数据转强,包括2月就业增长好于预期,已经缓和了过去几周的忧虑,让人不再那么担心海外的不利因素及其在美国国内引起的金融环境趋紧,有可能让经济复苏脱轨。刚刚公布的美国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2.3%,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进一步显示通胀正在逐渐接近美联储的目标;2月份新房开工增幅超过预期,单户型住宅开工数创逾八年最高,暗示地产商对住宅需求的持续信心。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Emanuella Enenajor在报告公布前表示:“有迹象显示,通胀压力开始积聚。我们需要看到涨势持续。通胀前景正在改善,一年或者两年内,我们会看到通胀达到美联储的目标。”

市场预料美联储会暗示最糟的时期已经过去加息逐渐临近。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向外界清楚地表明他们对于利率前景的立场究竟为何。

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会针对美国经济、劳动力市场发出某种程度的鹰派信号,但在利率上维持“等等看”的模式;部分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会乐观评价美国经济,美元货币点阵图中值降至2016年总计加息三次,而去年12月则预计加息四次。更有学者一针见血指出:今年不加息,明年将再爆新危机。

(2)金融海啸十年“后遗症”

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伯南克时代,美联储制定了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就业目标、通胀数值。但耶伦扔掉了“经济增长目标”,却紧盯就业和通胀。去掉经济增长目标可以理解,因为美联储在上世纪70年已经放弃了这个目标,而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单一盯住通胀,而耶伦上任后,过去数年的大规模QE已经使美国经济增长率由负转正,甚至有回归正常的迹象,那美联储放弃经济增长目标当然合乎情理。

但根源问题是,为什么美联储还一直盯住就业目标呢?按照当年的约定,美联储在失业率高于6.5%时美国不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失业率低于6.5%之后,美联储确实也退出了QE,现在美国失业率已经从2014年年底的5.6%降到2015年年底的5%、一个正常的水平,为什么美联储还要对其紧盯不放?

这恰恰是美联储在考虑国际经济形势之后的重要改变。而今,全球经济变化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个是全球各国的金融海啸后宽松货币政策、连续近十年;另一个是日元、美元、欧元等占全球货币总量超过总量95%以上的货币都是负利率和全球货物贸易运输的大幅减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暴跌,这意味着“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核变,而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业资本争夺白热化,货币宽松更加尖端,还面临着未来各国政府:一轮又一轮的货币宽松、泛滥成灾。目前,各国极端“零利率”,又极力压低了国际大宗商品趋势性向下――全球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下行,美国经济主导的指向就是:激励实业投资,并以此增加就业机会。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此时此刻,欧洲的失业率超过了10%,而美国自身的就业状况实际也没有统计数据表达的那么好,因为大量放弃领取救济金的失业人口并未被统计到失业率数据当中。笔者认为,就业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处境,而美联储紧盯就业数据,实际是更加关注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体现,也是更加关注全球实业资本竞争状况的体现。

所以,2015年12月17日美元加息后,不要简单地理解、看待占全球货币份额61%美元、美联储的加息,而在全球大环境下应当更多地看到,保持已被严重扩大的全球性资产增加、负债表不变的前提下,0.25到0.5%的利率目标区间,实际已经是美元非常宽松的状态了。而且,美联储的新动态、动作,稳定了全球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长期性,使美国货币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持续获得了宽松、释放力量。囿致,那些一看到美国加息就说“美国货币紧缩”,对全球每一天流动、支付、交易超过4.6万亿美元的美元这种货币、第一大货币能产生多大的力量?

近10年来,美元于2015年12月17日第一次加息0.25%,而后是美联储2016年度的第二次会议,上一次是1月28日凌晨,学界做出了美联储按兵不动的判断,其结果也符合预期;而此次,三月档期已过,对美联储议息会议又是一次挑战性分析,当前局势十分胶着,判断难度也很大,但终究万变不离其宗,美联储最终选择方向也有一二三之别。

(3)美联储加息意图和节奏

美元加息的“目的”是干什么?其实,每一次美联储的动作背后都隐藏着大量远虑和思及意图,在2015年12月份最后一次利率决议上宣布加息,蕴含的含义更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通过加息,来达到占全球货币超过61%货币之源来引导全球流动性兑换美元并流入美国本土。

美元加息,从金融货币的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常规“紧缩措施”。很简单,加息的最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紧缩货币、收回以前放出去的货币,尤其是对美国国内而言,美国自2007年7月开始的“次级贷危机”过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放出大量贷款、三次QE有10万亿美元的巨量美元,且全部都是低利率、几欲“零利率”成本,这是美元第一次实施的一种强行增加流动性举措,对恢复美国及全球金融海啸起到了“定海神针”的巨大作用和帮助。但随着美联储决定加息,此前放出的大量贷款就会产生大量利息,增加贷款负担,导致投资热度降低流动性下降,这对美国经济来说并非有利,加息负作用太过于明显,弊大于利,美元就必须收回这些每一天流通于全球、在全球4.6万亿美元之多的货币。

这就是美联储为什么要毅然加息的目的。美联储意图通过加息,达到引导全球、输出流动性兑换美元并流入美国之目的。美元加息,持有美元的收益就会膨胀变大,加之美元处于每每逐步升值状态,可以引导更多全球流动性兑换美元流入美国、拥有美元资产、掌握现货美元,这是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但仍然还有缺陷――必须当国际流动性大于国内收紧流动性时,美国经济才会步入“第二轮复苏”,美国GDP才会出现新增长;但如果全球各国流动性小于国内收紧流动性时,加息所带来的效果就会呈现负面,美国经济反而会萎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016年的局势是:全球大宗商品依然处在波折时期,黄金、石油及其商品不可能扭头向好,也没有能力一举翻过2015年秃势。

(4)全球货币宽松是大势所趋,流动性泛滥

自2016年以来,全球进入到一种超宽松货币模式(除美国外)。中国自2014年11月就不断降息和降准进入“降息期”通道,而进入2015年后,进一步放宽房地产行业,同时降准0.5%,这等于向市场释放近7000亿人民币流动性,再加上此前释放的流动性,央行向国内市场注入的流动性至少也有几万亿元,毫无疑问这是全球一个巨大宽松,不过是否流入了国际市场还存在疑问,人民币进入SDR的国际货币流向还需要长期来行云流水,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公布可知:中国外汇储备由2014年10月份3.99万元美元,到2015年2月初耗到3.2万亿美元,囿此可给予一个判断,其中一个参考因素就是汇率市场,自中国进入2016年以来,人民币除1月头几天剧烈波动以外,后面几乎都处于逐步升值状态,尤其是春节过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升值(盘面走跌),这会锁定大部分流动性不外泄,流向国际市场并不多,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欧洲,上周欧央行利率决议,欧央行突然宣布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存款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同时增加每月购买规模200亿欧元,欧元每月将释放800亿欧元一直到2017年4月份,并将购买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非银行企业债券,同时决定自2016年6月开始执行新一轮TLTRO再融资计划。三管齐下,是非常明显再次释放宽松动作,毫无疑问将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不过在欧央行宣布宽松货币政策后,欧元先跌后大涨并强势拉升,让许多人惊诧了一番,因为这样动作几乎是第一次见到,与之前完全不同,欧央行宽松之后欧元不跌反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实际这也是一种锁住流动性的方式,汇率不跌反涨,绝大部分流动性会锁定在欧元区内部,而流向国际则少之又少。

再看看全球其它货币市场,日元、澳元、加元、纽元等已经宽松或推出新宽松的国家货币,或多或少都处于升值状态,这些都能锁住其国内流动性,避免流向国际市场,因此可以断定,全球虽启动了宽松模式,但国际流动性仍然匮乏,国际资本市场稍作喘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却依然无法有根本性改观。

(5)美国国内情势无法支撑美元加息太快

从全球目光看美国2016年第一季度过二、当前美国经济状况。1、2月份,美国国内CPI看似不错,能对美联储加息给予支持,但人们的目光不能仅仅限于CPI这一个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经济视野,从更多经济数据来衡量美国经济是否能承受再度加息;首先是市场研究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其中显示美国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1,创2012年10月来最低,预期为52.5,1月为52.4,其中多个分项指数下滑。最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制造业PMI上一次这么低的时候,美联储推出了QE3;虽然目前美国不可能推出QE4,但数据不会骗人,美国经济实际在逐步依然在步入下滑,这是不争事实。

接着是市场研究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月Markit服务业PMI下滑至49.8,此为2013年10月美国政府停摆以来首次低于50,也是继2009年10月以来倒数第二差的服务业数据。

从以上两个数据可以判断,美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国内整体环境在还在缓慢恶化,这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是巨大挑战,同时对于美联储而言也压力山大,想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进行加息,耶伦必须掂量掂量这个新方向。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3

理论上讲,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可以反映出当时长、短期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市场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经济走势预期的结果。一般而言,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是一个有一定角度的正向曲线,即长期利率应在相当程度上高于短期利率。这是由投资者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由于期限短的债券的流动性要好于期限长的债券,作为流动性较差的补偿,期限长的债券收益率也就要高于期限短的收益率,因此实际长期利率也就等于借贷成本加上风险升水。

近年来,美联储在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赛跑中,似乎从未胜出过。格林斯潘自2004年夏季开始,连续调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但长期债券收益率不升反降,这种现象被当时无奈的格老称为“收益率曲线的未解之谜”。格林斯潘的继任者伯南克依旧没有胜过,美联储第二轮购买国债方案出台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不降反升,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不仅折射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前景良好外,也暗含着市场对于一些不可预知的新风险的担忧:

一是财政赤字恶化、公共债务触及“红线”引发对债务问题提前到来的担忧。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处于约14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并仍在不断攀升,目前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到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进一步升至85%。特别是美国新的减税计划,进一步点燃了国债市场对于预算赤字的担忧。

二是全球通胀来临强化了美国通胀预期正式向通胀转化的可能。美联储兑现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粮价、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

三是廉价资本时代恐将过去,全球将进入一个利率上升的拐点。从短期看,为管理通胀及通胀预期,主要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欧洲央行也警告通货膨胀风险,暗示可能采取加息举措,使过去三年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而从长期看,全球都可能普遍进入利率上行通道。而事实上,目前全球利率仍处于低位,包括发达经济体经济疲软、高负债居民信贷需求低迷以及央行普遍执行刺激性货币政策。许多人因此认为,低利率已成为常态,然而,低利率环境很可能会在几年内结束。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4

关键词:经济地理格局;份额变化;多极化;制造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 F11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是建立在国际产业分工基础上的区域间、多层面的相对经济实力分析,而针对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相当丰富[1,2]。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而渐次推进的,是推动当前世界格局演化最根本的驱动力[3,4]。生产网络的全球化使得产品价值创造体系的各个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和企业网络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企业网络分别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可以分别发挥各自要素享赋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保持和提升各自的竞争优势,促进各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增长实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可能[5,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以及彼此间的碰撞与相互融合,构成了全球价值链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背景[7]。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关“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以及中国的崛起等多个案例已经充分证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区域性的崛起对于国际格局改变将产生的重大影响[8-10]。因此,新兴经济体是深刻改变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内生动力[11]。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大多依靠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优化、“去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承接制造业和工业企业而实现的[12-14]。这一过程中的微观基础正是跨国公司自身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分布,逐步的将大量生产环节转移至市场开放度较高、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国家[15,16]。因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方向达成共识,即以技术变革的强大引擎为动力,以跨国公司和国家为主要塑造者,在复杂的动态互动过程中建立具备全球到地方不同空间层级动力关系的经济体系[5]。

对于全球地理格局的未来走向,已有大量研究认为区域融合背景下的多极化过程和集聚经济基础上的单极化过程将持续并存,而前者将成为主导力量[17]。也有部分研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与依存的关系日益深化,促使新兴大国可能对全球地理格局的未来走向产生更明显的助力[18,19],因而极化的思维方式可能已不足以精确描述当前及面对未来复杂的全球格局走向[20,21],亦有研究将国际格局的演化趋势具体为“网络状”[22]或“两超多强”[23]等方向。但是,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国际政治和产业转移等议题,而对于全球尺度及区域与国家尺度上相对深入的经济份额分析则较为欠缺。

因此,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路径和演变趋势已经成为涉及宏观经济、国际政治和产业发展等多个学科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基于历史回顾的世界格局分析能够直接为面向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走向提供基本的思考点和依据。本文将以份额变动规律为主要线索,从历史回顾的实证分析角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化做一初步探索,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全球产业转移和新型国际分工转变的趋势进行归纳和整理。

2 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总体特征

2.1 整体趋势:从核心-边缘到多极世界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国际产业内贸易大量出现的事实已经超越了传统国际产业分工理论的解释能力。因而,将D-S不完全竞争模型、规模报酬递增、冰山运输成本等作为新鲜血液整合注入核心-边缘模型的研究应运而生[24],促使经济地理学完成了向拥有定量化解释并模拟真实世界产业与贸易格局能力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华丽转身,正如克鲁格曼所说:“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就是设计出一个模型构建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同时讨论经济活动集中的向心力和分散的离心力”。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核心-边缘模型的建立解释了空间集聚的内生力量,全球产业转移等重大的世界性动态经济过程得以被理论阐释。

但是,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化进程显著加速的驱动下,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所形成的“核心-边缘”的单极化全球经济地理结构[25-27],正在变得更加复杂。以不同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家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来看,高收入国际集团占据着全球经济总量的绝对优势(表1)。2012年高收入国家集团GDP总额虽然仍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三,但高收入国家所形成的核心集团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正在下降,从1970年的86.95%下降到2012年的74.58%;其中,1970年~2000年该份额的年均下降速度为0.15%,而21世纪以来该份额的下降明显加快,2000年~2012年间的年均降速达到0.86%。与之相对应的是,1970年~2012年间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GDP份额共增加了12.3个百分点。而上述份额的此消彼长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这说明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正在加速发生着变化。

同时,近三十年来的以GDP总量为标准的世界经济规模前十位和前五位的国家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在逐步下滑,1980~2012年间,前十位国家的份额下降了3.47个百分点,前五位国家的份额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全球单中心集聚度的下降,即“核心-边缘”的单极结构特征正在弱化(图1)。值得注意的是,该份额的下降主体过程发生在2000年以后,说明全球格局向多极化的演变趋势是在近十年出现并迅速加强的。尽管如此,全球经济的极化程度仍然很高,2012年前10位国家集中了全球66.97%的经济总量,前5位国家集中了全球52.51%的经济总量。

2.2 区域动力:东亚崛起和欧洲衰落

为了探究全球向多极演变的过程中的具体地理特征,有必要对各大区域的经济实力变迁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从近四十年来世界各主要区域占全球经济份额来看(图2),北美占全球经济份额最高,且相对稳定,从1970年的32.8%降至2012年的27.5%;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份额均较为稳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动出现在欧洲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1970年以来欧洲地区占全球经济份额呈持续下降态势,从1970年的27.97%下降至2012年的19.85%。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恰好相反,经济份额持续较快增长,从1970年的14.62%上升至2012年的24.88%。中亚地区的份额也有明显下滑,在研究时段内降低了5.01个百分点。另外,中东及北非地区、南亚地区占全球经济的份额亦有一定的抬升,分别增长了2.04和1.84个百分点。

因此,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由核心-边缘的单极结构向多极结构演化的过程,表现为围绕高收入国家的核心经济集团实力减弱、全球单中心集聚度逐步降低等特征。特别是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展示出优势分散化、差距缩小化的趋势。在各大区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诸多演化特征主要受到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快速崛起和欧洲地区经济实力的持续走低所影响。就近十年来的全球经济格局来看,经济中心已由环大西洋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发生显著扩散,开始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以北美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三足鼎立为特征的多极全球经济地理结构已经成形。

2.3 国家动力: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

从本质上说,当前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是由国家层面上经济实力的增长或衰落所驱动的。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以中国和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在全球的位序快速上升,中国从1980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3位,印度从1980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8位。中国和印度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分别是推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占全球经济份额增长的中坚力量(图3)。而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规模排序中的地位不同程度的下滑则是欧洲经济优势不断减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兴经济体的突飞猛进和部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相对衰退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发生演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上述主要国家所在的各区域间经济差异不断缩小、优势逐渐分散,逐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多极格局形成。

2.4 不同产业类型的优势分散化

国家层面上的相对实力演变是区域经济份额此消彼长的基础,进而推动全球尺度下的经济地理格局不断演进。而新兴经济体实力跃升的深层原因毫无疑问应是此类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结构提升。就当前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来看,中国、印度等国家主要是依靠在以新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中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迅速崛起。

从不同的产业类型看,核心-边缘结构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改变。虽然直至2010年,前10位国家仍集中了60%以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但2000年以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呈现明显的优势分散化趋势,前10位和前5位国家集中的份额显著下降,显示这两个产业类型的集聚度不断降低。其中,前10位国家集中的制造业份额由2000年的74.48%下降到67.15%,服务业份额由2000年的76.12%下降到64.46%(图4)。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产业的全球性区域间转移和扩散在21世纪以来不断推进且作用强度明显增大,并与全球经济规模格局的演进趋势基本一致。

3 全球制造业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3.1 制造业在各类型经济体的份额变化及特征

从不同区域来看,全球各个大区经济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都在逐渐降低,反映了全球经济结构服务化的整体趋势(图5)。但是,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仍然能够显示出各自的产业结构基本特征。其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结构中的制造业比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欧洲和拉美则与全球平均水平较为接近,说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十几年来一直是全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另外,1998~2010年间,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制造业在各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最为明显,这与发达国家近十几年快速的去工业化过程是一致的。

从以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家集团来看,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构成的核心集团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快速下降,而中低和低收入国家仍在持续的工业化过程中(图6)。根据国家集团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中高收入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最高,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次之,低收入国家最低,此现象佐证了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之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性。

3.2 制造业的区域间转移

以上有关制造业在不同经济体的份额变动与比较分析,说明制造业对于全球产业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0年~2010年制造业占全球份额来看(图7),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始终最高,2009年时已超过35%,同时亦是唯一份额得到显著增长的区域;而北美和欧洲地区所占份额虽然较为可观,但总体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区域则变动不大。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东亚、拉美、南亚的制造业份额持续上升,而北美和欧洲的制造业份额持续下降。制造业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变动情况反映了制造业全球性转移的整体趋势。

对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位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图8),可以看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老牌工业化国家长期稳居前5位。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的位序提升,且其中提升速度较快的时期是在2000年以后;相反地,英国、荷兰、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欧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地位明显下降。

因此,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中,前两个区域为主要转出区域,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是最大的转入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制造业的份额格局演化特征与在总体GDP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格局在包括各区域的份额变化、各区域的相对实力等方面在基本趋势上高度一致,但制造业的格局演化比全球整体经济的变化更为剧烈、幅度更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过程是刻画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 全球服务业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当前的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化时代,各区域服务业占各自经济规模的份额逐步走高。从各大区层面上的服务业份额变动可以看出(图9),北美地区始终是服务业的核心集中区域,份额稳定保持在30%~35%的高位。同样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的表现仍然最为突出,其中,前者在最近四十年稳步爬升,而后者趋势正好相反,至2010年,两个大区服务业占全球的份额已经相差无几。虽然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服务业所占份额与北美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仍是当前全球重要的服务业集中区域。同时,中亚地区的服务业份额在过去四十年略有降低,其他区域服务业则与制造业相似,即所占份额较低亦相对稳定。

从国家层面上看世界主要国际服务业增加值位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图10):①美国和加拿大非常稳定的前列位次直接主导着北美地区占全球份额的绝对优势;②中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直接表现在其位次的快速上升上,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业大国。中国正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服务业份额稳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③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服务业位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正是欧洲服务业份额缓步下滑的主因。

从各大区和主要国家的服务业份额变化可以看出,全球服务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他区域份额相对稳定,转移并不明显。上述分析显示,全球各区域服务业份额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与各国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比较相似,说明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在产业层面上的重要驱动力。

5 结论和讨论

本文在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总量、分产业增加值份额在区域、国家等多个空间层面上的动态比较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在最近五十年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其最主要的特征即为从传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单一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向“多极”世界演变,单中心集聚程度明显降低,区域间呈现优势分散化、差异缩小化的特征。目前,北美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区域,多中心结构已经成形。在这一过程中,东亚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亦或是国家层面上中国的崛起和英法意等欧洲国家的衰落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发生变动的深层原因。

第二,一方面,全球制造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这与以经济总量度量的全球经济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制造业格局变动幅度更为剧烈,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过程是刻画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全球制造业份额最高的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且与北美和欧洲的差异性还在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全球服务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他区域份额相对稳定,转移并不明显。全球各区域服务业份额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与各国经济总量的份额变化较为相似,这说明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第三,在产业层面上,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在近几十年来的演化是由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共同驱动的。从主要区域的具体变化特征来看,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升受到了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的推进,特别是其制造业份额一直位于各大区之首;欧洲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步降低主要受到其服务业衰落的影响,而其制造业份额相对较为稳定;北美地区在制造业占全球份额略有走低的情况下仍保持经济总量比重的基本稳定,这主要源于北美服务业持续稳定的强大实力。

总体而言,本文的历史回顾展示了在北美、欧洲等经济体逐步“去工业化”的过程中,东亚及太平洋、拉丁美洲等地区依靠制造业大规模转入快速崛起,导致国际经济地理格局逐步多元化、区域差异日渐缩小化的趋势。同时,北美地区服务业实力依然强劲,帮助其在制造业份额相对降低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经济实力的相对稳定;而欧洲地区服务业发展明显疲软,而东亚等地区依靠制造业紧追直上,成为全球多极化趋势的内在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地区近几年来针对技术密集型等先进制造业的经济刺激战略有效推动了区域“再工业化”过程,导致在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对于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更为复杂化,不确定性显著增强[28,29]。在这一新形势的背景下,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应积极面对制造业回流的挑战,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增强自身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因此,在本文的历史回顾与规律总结基础上,欧美地区“再工业化”的推进路径和新兴经济体的应对方式可能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重要参考因素。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Venables A.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4(11): 857-880.

[2] Ottaviano G., Tabuchi T. and Thisse J.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 2(5): 409-436.

[3]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7): 63-69.

[4] 杨国亮,张元虹.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2007(7):64-67.

[5] 彼得・迪肯,著,刘卫东,等,译.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克拉克G.L.,费尔德曼M.P.,格特勒M.S.,主编, 刘卫东,等,译.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Gereffi G.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A], In B. Stallings(eds), Global Change, Regional Response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0-142.

[8] 张文宣.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 西安:西北大学,2008.

[9] 纪军.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4):61-66.

[10] 杨晓霞,陈瑛. 亚洲新兴经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亚洲“四小龙”服务贸易数据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13-120.

[11] 杨逸淇. 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N]. 文汇报,2013-01-07(00A).

[12] 霍建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 国际经济评论,2012(5):38-44.

[13] 谷源洋. 新兴经济体崛起及世界格局变动[J]. 亚非纵横,2010(1):1-8.

[14] 奚广庆. 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世界历史内涵和意义[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112(2):49-59.

[15]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6] 赵在洪. 网络经济视角下的跨国公司贸易问题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7] 俞正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世界格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

[18] 陈向阳. 全球格局未来五年趋势:国际秩序全面深刻变革[J]. 望,2010(11).

[19] 刘江永. 未来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7-9.

[20] 夏安凌,侯杰辉. 超越“极化”思维, 把握世界格局的基本趋向[J]. 国际政治研究,2004,93(3):15-21.

[21] 刘建飞. 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8(4):1-5.

[22] 邓昌雄. 论未来世界的网状结构[J]. 东南亚研究,1996(4):32-34.

[23] 阎学通. 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7.

[24] Dixit A.K., Stiglitz J.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 297-308.

[25] Forslid R., Ottaviano G.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3(7): 229-240.

[2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6): 483-499.

[27] Baldwin R.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253-280.

[28] 周春山,刘毅.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47-56.

[29] 刘毅,周春山. 再工业化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发展变化及影响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4):13-24.

The Patter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in Recent Fifty Years

YUAN Yuan, SUN Tie-shan, LI Guo-ping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5

关键词:新形势 跨国并购 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仍蓬勃发展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其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并购。在投资方式上,“绿地投资”越来越少,“绿地投资”与兼并收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上升。据统计,跨国并购从1993年的831亿美元到2006年的8800亿美元,增长近10倍。2007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达到5810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58%,全球新一轮并购浪潮再次呈现在各企业面前。本文拟从本次跨国并购的分布特点出发,探讨新形势下跨国并购的趋势。

跨国并购分布状况分析

2000年以来国际并购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动向,实质上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而带来的一次跨国重组和结构调整浪潮,并又反过来促进全球一体化、国际竞争和技术进步。从并购的分布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总量占绝大部分

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总量主要由欧洲和美国组成。欧盟的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逐渐下降,而资本流入量则没有明显趋势。美国的资本输出量逐渐增加,资本流入量在2000-2002年呈下降趋势,在2002-2005年呈增加趋势;但欧盟和美国是净资本输出国。2000-2005年,发达国家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86.5%-95%之间波动,平均为90.62%。其中欧盟则从70%下降到43.3%,平均为53.5%;美国所占比例从17.4%增加到37.9%,平均为27.2%。而发达国家跨国并购资本流入量占比从93.6%下降到83%,平均为86.2%,其中欧盟所占比例在56.5%-37%,平均为47.2%;美国占比在38.2%-24.2%,平均为29.9%。2006年由于采矿业的几笔交易使北美的跨国并购几乎翻倍;在欧洲,英国是最主要的收购目标国,西班牙成为主要的收购国。

(二)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上升较快

1.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总量相对较小,但基本上呈上升趋势。1987-2005年间,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资本占全球比例从4%上升到13%,并购交易数量从5%上升到17%。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全球总输出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4.23%上升到2005年的12.5%,跨国并购总资本流入量占全球总流入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6.16%上升到2005年的16.5%,均上涨了1倍多,2005年达到900亿美元,2006年达到1408亿美元。

2.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中,亚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占了大部分。2000-2005年,亚洲地区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45.4%-59.7%,平均为51%;跨国并购资本流入量占比在31.3%-53.9%之间,平均为41.9%。资本输出量占很大比例是因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并购总量占绝大多部分。2000-2005年,该地区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39.1%-54.7%,平均为46.1%;总跨国并购流入量占比在29.9%-50.2%,平均为40.1%。2000-2005年,拉丁美洲地区跨国并购资本输出量占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总跨国并购输出量的比例在36.9%-49.17%,平均为41.7%;跨国并购流入量的占比在64.1%-30.1%,平均为46.5%。

从2006-2007年的跨国并购来看,新兴跨国公司将在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市场与老牌公司针锋相对,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正引起世界各地决策者的注意。

(三)亚洲地区跨国并购持续增加

与以往来自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并购占全球并购规模绝大部分比重相比,近年来,由于内部经济高速增长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以亚洲、拉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企业正日益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如在2007年前9个月中,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企业在美国市场购并案金额达到161亿美元,超越2006年全年的39亿美元和2005年的18亿美元;在美国购并的交易数量也达到了75宗,而2006年全年的交易总数为78宗。

亚洲尤其是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跨国并购的增长是一个亮点,跨国并购总额在2005年达450亿,几乎是2004年的2倍。2006年上半年的跨国并购购买和出售量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40%和26%。中国、印尼、新加坡、韩国、印度占据了跨国并购售出中的大部分份额。同时,亚洲跨国公司针对美国和欧洲的特大跨国并购交易不断增加。东亚、南亚、东南亚对外跨国并购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石油、采矿等初级产品方面,尤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

(四)服务业跨国并购比重较大

从全球来看,服务业跨国并购交易额在跨国并购总额中占据支配地位。近年来的一个新现象就是跨国并购中制造业的份额急剧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出售份额在制造业的跨国并购中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以石油行业为主的初级产品部门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增长了5倍。在服务业跨国并购中,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增长尤其迅速。2006年金属矿业公司跨国并购近60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如:2006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172亿加元收购加拿大镍矿生产企业英可公司;2006年8月古德金矿公司86亿美元收购格拉米斯金矿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公司。2007年以来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并购金额进一步扩大,2007年10月仅英国力拓集团收购加拿大铝业就达到了381亿美元,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铝业公司。

在初级产品方面,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趋势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加大对石油、采矿等资源类的对外并购力度,而黎巴嫩、叙利亚、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西亚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力度也在加大。发达国家正在加大对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主要制造业的跨国并购力度。

跨国并购中的新方式和新主体

(一)特大跨国并购通过股份互换完成的次数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6

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的三大表现

国际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显著低于危机前峰值水平。受世界经济复苏疲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全球价值链渐趋饱和等因素叠加影响,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态势,2012年到2015年均在3%以下,不及前30年增长率的一半,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GDP比重则由2012年的30.61%下降至2015年29.53%,相当于已倒退到2006年的水平。

联合国最新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为1.2%,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速达1个百分点。其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积累和歧视性政策的日趋多元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的挑战尤为明显。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0年到2016年间,仅G20成员国间的贸易限制措施总数就增加了3.2倍;国际贸易预警组织则指出,目前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代表的救济措施已被世界各国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广泛采用。

从国际投资来看,201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虽达到1.76万亿美元,但仍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峰值水平低7%。其中,绿地投资总量和跨国并购规模也都显著低于危机前的最高水平,且政策的碎片化和零散化现象日趋严重。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受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和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升级等因素影响,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将较2015年萎缩10%~15%。

新旧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极端政治势力纷纷抬头,全球范围内“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力量急遽上升。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双重低迷”以及由经济增长分化加剧而带来的多重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批判和抗议运动愈演愈烈。从发达国家来看,几乎所有欧盟成员国都有着深厚的“反全球化”土壤,近年来新老民粹主义和狭隘民主主义不断泛滥则进一步强化了“反全球化”的氛围,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产生的意外结果标志着维持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已遭遇不可逆转的重大挫折。美国方面,持鲜明“反全球化”立场、强烈反对自由贸易并偏好封闭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特朗普在2016年11月赢得总统大选,反映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遭遇来自利益受损群体的集体抵抗。随着2017年美国正式进入特朗普时代,全球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将遭遇“特朗普经济学”更为严峻的挑战。

就l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所有“后发国家”都搭上了全球经济增长这趟“快车”,如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等国由于缺乏有效的结构性改革,导致经济陷入困境并诱发了民族矛盾和政治危机,最终使反体制、反精英、反传统、反建制的“逆全球化”思潮趁势崛起。此外,欧洲难民危机、伊斯兰国武装异军突起、土耳其军事等地缘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进一步使得原先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倡导者投向狭隘的民族主义阵营,以追求短期、眼前的共容利益。

多边国际经贸规则建设遭遇困境,“体制外”区域性贸易投资制度安排风起云涌。近年来,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长期停滞不前,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对峙,多边国际经贸体制建设步履艰难,世贸组织所承担的三大职能中,除“解决成员国贸易争端”外,“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两项职能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正趋于弱化。

同时,虽然目前以TPP和TTIP为代表的广覆盖、宽领域、高标准的区域经济合作协定遭遇挫折,但其所包含的劳工、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电信、国有企业、环境以及政府透明度等诸多“21世纪新议题”已显著抬高了“后发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准入门槛”,而东盟、非盟、阿盟等经济集团则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谋求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的重要手段,主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技术发展、资源配置等

是深层次原因

全球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模块化产业布局基本完成,跨国公司回归本土趋势明显,对经济全球化推动效应减弱。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高歌猛进之后,近年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全球创新技术开始步入缓慢调整成熟期,新一轮前沿性、原始性、革命性技术突破正在孕育,各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蓄势待发。同时,模块化分工程度较高的汽车和飞机等产业在全球配置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过程已基本完成,平台市场和竞争格局也已基本定型,短期内出现突破性的组织模式创新的可能性较小。此外,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为重塑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制造业回流战略,再加之中国等主要吸引外资国逐渐取消超国民待遇,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意愿持续有所减弱,重归本土趋势明显,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已明显下降。

经济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衡,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弊端日益凸显。重效率、轻公平、缺乏普惠性和共享性是过去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格局的突出特征。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内生”的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优化导致全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最富国和最穷国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在30年中扩大了近120倍,同时传统的“中心―”利益体系逐年加剧,技术鸿沟和数字鸿沟等不平等现象呈现加深并扩大态势。虽然南方国家通过制度溢出效应等后发优势积极提升产业结构和综合竞争力,但短期内整体赶超发达国家依旧“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内部来看,代表资本的精英阶层与代表劳动力的中下层民众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大企业和大资本家获利多而底层民众及弱势群体获利少、开放型部门产业工人获利多而非开放型部门产业工人获利少的利益格局的持续加剧导致“反全球化”运动波澜迭起,之前每年在G20峰会期间爆发的大规模“反全球化”游行示威就是例证。

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经济全球化的“欧盟样本”前景堪忧。受民粹主义兴起、恐怖主义蔓延以及难民危机发酵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欧盟内部分化态势明显,“反一体化”和“去全球化”潜流不断显性化,突出表现在德、法两“火车头”对推进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热情的消退。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7

    电子商务发展逆势而上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全球贸易额18%左右

    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前一阶段,尽管由于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导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但是,总体发展趋势表明,电子商务将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的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逆势而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的《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表明,截至2002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目达到5.91亿,年增长20%。其中,欧洲互联网用户占全球用户的31.5%,亚太地区占30.9%,北美地区占30.1%,拉丁美洲占5.5%,非洲和中东各占1%。这一年半来,全球互联网用户又有较大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网络用户涉足电子商务。有人估计,到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8%左右。

    全球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日益完善。在全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国际社会也正在努力打破地区、国家之间的界限,建立一套国际统一的贸易规范与法律框架,包括对电子合同的认可、接受电子签名以及其他类似授权程序的规则,制定争端解决机制,制定权责明确的根本原则等等。1999年2月,欧盟提出建立一个旨在协调全球通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宪章的提议;1999年5月,美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在关税、税收、隐私权、身份确认等方面确定了共同原则。    在全球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国外银行由于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网络银行的进程极其快速。从1995年10月开始,花旗、汇丰等老牌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网上服务。目前,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全球电子支付成为可能。

    在全球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方面,目前许多国家都在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制度而努力。国际上基于公开密钥体制(PKI)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已被普遍认可,多数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但目前还没有国际统一的认证机构。在技术标准与标准化模式的发展方面,为了解决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许多国际大型公司提出了B2B电子商务架构,这些架构旨在提供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之间高效互动的功能,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如ISO、IEC、ITU)、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企业联盟性标准化组织等许多国际组织,也都对电子商务标准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在网上交易税收方面,1997年12月,欧盟与美国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与美国就全球电子商务指导原则达成协议,承诺建立“无关税电子空间”;1998年5月,世贸组织132个成员国签署“关于电子商务的宣言”,规定至少一年内免征互联网上所有贸易活动关税,随后OECD国家也接受了关税豁免建议,世贸组织也已认可这一原则;1999年2月,欧盟又提出建立一个旨在协调全球通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宪章的提议。美国依据“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规定的原则,已经分别与日本、法国、加拿大、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智利、埃及等国签署了“电子商务联合宣言”。

    我国政府认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电子商务涉及全社会各个环节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发展电子商务不同于发展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行业。电子商务涉及全社会各个环节,电子商务的最主要目标是通过网络对社会资源的最优化分配,使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更有效率。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表明,它对提高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完备国民经济的运行安全,建设有质量的小康生活,消除经济发展上的数字鸿沟等,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加入WTO,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风景独好,但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就必须有新的经济发展观。其前提是不仅仅依靠本国资源,而必须充分利用全球的原料资源、制造资源和市场资源。而要真正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我国企业必须利用互联网与全球企业一道进行供应、生产、营销和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要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我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专项规划》强调:“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宏观规划、指导和市场监管,在金融、外贸、税收、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和金字系列工程,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参与电子商务的国际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总量的进一步增大,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中国电子商务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正日渐发育走向成熟

    作为一个刚刚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企业信用缺失,市场缺乏必要的自律。如何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并缩短在这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形成竞争优势,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发挥政策的宏观指导作用,从战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战略和规划,体现我国的发展特色,指导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

    全球电子商务经历了萌芽、探索和理性调整阶段,现呈高速发展势态,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期。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国际贸易国。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将与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依存,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我作为中国国家重点网站的总裁,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国际合作部的兼任部长,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合作谈一些具体的看法。中国电子商务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至今,几经风浪,几经波折,几经彷徨。在蛰伏几年后,中国的电子商务目前正在强势复苏。B2C、B2B、C2C三驾马车同步加速。特别是个人电子商务企业,在盈利饥渴的驱动下,正使出浑身解数夺取和抢占市场。阿里巴巴网站的CEO马云预测,“中国互联网将正式从网民、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尽管周围环境仍然免不了一个“乱”字,但中国的电子商务在日渐发育、走向成熟已是不争的事实。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基础逐渐夯实,网络的普及阶段已经初步完成,网民数量增至8000多万,接近理论上要求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盈利的网民基数。 

    2.电子商务的理念和概念在中国日益认同并逐渐深入,网上购物、特别是网上购书、网上购票、网上拍卖、网上存储等已经成为人们时尚的消费行为,更大的需求、更多的网上交易方式正在实现,购物网站人气剧增,访问量和交易量都呈快速增长之势。广大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是赢得市场竞争能力的新手段,是促进企业供应链,实现信息共享和多赢的最快捷、最方便、最实用、最有效的手段。 

    3.电子商务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不断争得社会话语权。最近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近1/4的网民有网上购物的经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电子商务的群体在壮大。 

    4.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复苏和重振,美国老虎资金等实力外资大举注入,使一度沉寂萧条、走入谷底的中国电子商务重放异彩。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走出亏损阴影,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纷纷酝酿上市,垂直性的电子商务网站进入细分市场、传统市场,行业中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公司在积蓄力量,地域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形成规模。 

    5.电子商务的周边产业,如信用、物流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的探索阶段,通过民间、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努力逐渐拆除围墙,打破壁垒,电子商务的空间越来越大,潜能越挖越深。    要与国际接轨中国电子商务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难题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电子商务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狭隘思维的制约和大环境的约束。问题显而易见:

    1.急功近利,没有美国亚马逊的气魄和实力。    2.盲目随从。听说美国沃尔玛赚钱,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就纷纷开始经销百货。     3.充满幻想。不少电子商务网站总是苦苦思索什么东西适合在网上卖,却很少考虑究竟有什么不适合在网上卖。只是想到把沃尔玛搬到网上去,却不考虑究竟有多少消费者需要和愿意到网上去买牙膏和浴缸。     4.缺乏诚信,服务不周。有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有这样的电子商务消费者。     5.国际脱轨,境内打转。在上述几个问题中,国际脱轨的问题尚未鲜明显露,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今后几年会日益突出,日益尖锐。中国电子     商务要实现大规模、可持续、强有力的发展,必须与国际电子商务紧紧接轨,无论是B2B、B2C还是C2C,无论是国营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个人电子商务公司,都是如此。

    中国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必然影响着国际工程承包,因此,了解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及表现特征,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动向和特点,选择正确的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主要特征为:

1.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跨国公司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又为跨国公司开创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4000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子公司及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他们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70%的直接对外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技术和其他技术转让。10月3日贸易会议发表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则表明,1999年共有63000家跨国公司(下属公司近70万家)借助于外国直接投资、跨国收购和参股大幅度提高了其销售额,达到近134000亿美元,而在1998年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才24000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实行“全球战略”,将设计和销售活动放在市场中心区,研究与开发放在智力密集区,生产则放在劳动力密集区,彼此间通过信息网络密切联系,从而能对各地市场进行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并获取了最大利益,实现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些大跨国公司的年销额可以与大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似。

2.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显重要

经济全球化致力于贸易、金融、投资自由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容易,呈加速趋势。《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已由1998年的6600亿美元增至8650亿美元,而由于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持续增长,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可超过1万亿美元。在全球化下,海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和重要性已超过了国际贸易。从发展速度上看,从1985年到1995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17.2%,大约是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倍。从美国来看,1994年美国出口只有2350亿美元,而其海外投资的总销售额却超过1万亿美元。可见,美国一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而不是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与此相呼应,近年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制定经济法规、规则方面,主要议题已从传统的国际贸易转到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据统计,1998年有60个国家对145项涉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法规进行了修改,其中94%的修改是为了创造一个对外国直接投资更为有利和宽松的环境。

3.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都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和参与。近年来,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与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发展迅速。以外汇市场为例,1973年每天的交易额仅为150亿美元,1983年达到600亿美元,1992年迅速发展到9000亿美元,1997年平均达到14000亿美元。外汇交易额与世界贸易额之比,1997年是9:1.1983年为12:1,1992年90:1,而1997年为100:1,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全球化,表现为官方性国际机构增多,如7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77国集团等的影响和协调作用不断扩大;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跨国银行的力量也日益增强,出现了一批银行业巨头。

二、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出现新动向

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受世界经济的兴衰和重大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的影响十分明显,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好,承包工程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统计,1999年全球建设投资规模在1998年的3.24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了11.8%,达到3.6万亿美元;并预测今后4年将保持5.1%的年平均增长率,2003年将达到4.1万亿美元的规模与此同时,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承包工程领域扩大。

国际工程承包已突破了原来单一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延伸到投资规则、项目设计、国际咨询、国际融资、采购、技术贸易、劳务合作、项目运营、人员培训、指导使用、后期维修等涉及项目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诸多领域,成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综合载体,而且从纯建筑领域扩展到工业领域,矿山、水坝、电力、石化、冶金、交通、通讯等行业大项目明显增多。国际承包工程从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成套工程和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并举。据2000年8月14日出版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统计,199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在普通房地产市场的营业额为305亿美元,占总额的29.1%;工业市场营业额为423.1亿美元,占35.7%,其中制造业营业额26.9亿美元,加工工业117.2亿美元,石油化工业279亿美元;交通运输业市场营业额209亿美元,占总额的17.6%;电力市场营业额为71.9亿美元,占6.1%;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等环保产业61.7亿美元,占5.2%.

2.对承包商要求更高

(1)承包方式多样性、灵活性增加。当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对单一

工程施工的要求趋于减少,客户更多要求承包商提供工程项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承包方式呈现多样性。如EPC(设计——采购——建设)、BOT(建设——运营——转让)、DDB(开发——设计——建设)、DBFM(设计——建设——设施经营)、PDBFM(融资——采购——设计——建设——设施经营)等方式出现,从而对承包商的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融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上的大项目更是倾向于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美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公司贝克特尔50%的工程都属于这种情况。从我们接触的几个项目信息来看,他们都是开发商做好了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方案,然后要求我方承包公司开出银行保函,他们再拿我方保函去当地银行贷款,才能启动该项目。

(2)对技术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反映国际

工程市场:

一是,高附加值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石化、冶金、电力、通信及环保等项目不断增多;

二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使传统的建筑项目的科技含量迅速增加,从而要求承包商在科技开发、专业技术、新技术应用方面且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国际承包商的竞争能力。如名列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公司前列的ABB路玛斯公司等之所以能称雄世界承包工程市场,主要是由于他们时刻瞄准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开发与投资,在许多行业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日本清水公司则提出了“技术的清水”这一口号,就是力图在技术领域保持优势。

(3)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尽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但买方市场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相反由于新的承包公司不断加入,从而使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此外,不少国家采取的较为严格的控制外籍劳务的进入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委托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本国工人,外国公司只能与当地公司联合投标等措施,具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也进一步加剧了竞争。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一些国际承包商也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并购或联合,如美国著名的URS公司通过兼并D&M公司成为一家资产为20亿美元的超级工程设计公司;法国韦温迪公司以66亿美元兼并美国菲尔特公司,从而组建全球最大的水处理公司,这笔交易使韦温迪公司水处理业务收入成倍增长,达到120亿美元。总部设在巴黎的维西(VINCI)集团和GTM集团并购价达180亿美元,创该领域并购之最。

三、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发展。至1999年底。累计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近75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0亿美元,已进入国际承包10强行列。业务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400多家企业享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对外承揽的工程项目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1999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公司更是表现不俗,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有33家公司入选,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位列第20名。但客观地分析形势,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迫切需要根据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实施新的经营战略。

1.联合战略

从总体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公司普遍规模小,实力还比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竞争力有待提高。集中表现为业绩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位居225强第一位的美国贝克特尔集团1999年国外营业额74.42亿美元,总营业额112.40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22.30亿美元,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相应业绩为15.45亿美元、48.79亿美元、60.07亿美元。至于其他公司,则差距更大,因此,积极推动联合,构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大集团企业势在必行。

一是,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借助他们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建立跨国企业,进入更多国家的承包市场;

二是,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既可以是同行业联合,壮大规模,增强实力;也可跨行业联合,优势互补,扩大承包领域。如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建筑企业承担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提供成套技术设备;

三是,与金融机构联合,提高融资能力。联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兼并、收购或控股,也可以通过政府无偿划拨进行企业重构;还可以以市场为纽带,形成“虚拟公司”。

2.“三外”结合战略

我国的对外承包公司熟悉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又具有一批懂外语、善经营的人才,这是其最大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将这种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我们认为各企业应走“三外”结合之路,即将对外承包工程,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多角化经营。既可分散风险,又可获得综合效益。比如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既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也要许多生活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建筑材料若从国内带出运费较大,在当地采购又往往价格很高,这时可以通过效益成本测算在当地投资设厂,就地生产,比如生产砖、水泥等,以供项目使用;可以在当地设立销售商店,从国内出口生活用品以供人员之需,并对外销售。等项目完工后,这些投资的企业既可转让,也可继续自已经营,岂不是“三全齐美”。当然,实现“三外”结合,还需要国家能进一步放宽外经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范围,并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3.科技战略

“科技兴贸”是我国外经贸的基本战略之一。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为了应对科技革命的挑战,适应国际承包市场的新特点,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振兴承包事业,才能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科技战略,领导是关键,人才是支柱,投入是保证。作为承包公司的领导,应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真正把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从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要加强科研工作,创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科技优势;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9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艰难曲折,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等重要特点。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各国也在不断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的前景喜忧参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得到回升,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会有所缩小。

【关键词】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回顾;展望

在2013年,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由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没有获得批准,政府无钱可花。中东的动乱比较多,突尼斯民众抗议物价持续上涨,也门首都爆发了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整体看,中国的走势逐渐好转,但挑战也逐渐的增多,其要融入国际社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是机遇但不是挑战。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回顾

1.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下滑的现象,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2103年,世界经济在政治形势的刺激下,处于脆弱复苏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世界各国正在维持着“弱增长”的局面。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实际经济发展进行统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这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目前发达经济体将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进行统计,其略高于2013年。国际经济增长率已经得到提高,同时国际购买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全球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加快。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已经下降,非能源价格已经下跌。

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还在继续缓解。

1.2 2013年世界政治形势的具体情况

在2013年,大国之间博弈激烈,叙利亚呼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阻止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攻击。但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美国的领导力有所下降,美国一直试图试压使中国屈服,但结果适得其反,在西亚、中东问题的处理上,反应出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中东地区的局势持续动乱,突尼斯、埃及的各政治派别争斗激烈,其社会经济已经下滑,失业率较高。2013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还是达成了三项主要共识,这就表明与会各国都不愿意承担大会失败的责任。

在2014年,通过对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5年多来,欧洲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已经处于贫困危险边缘。在2014年1月份,伊朗国家已在当天停止最敏感的铀浓缩活动,伊朗已经自愿暂停20%浓度的铀浓缩活动,切断了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原料供应。

2 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展望

2.1对世界经济的展望

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回顾,预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步伐会不断加快,各国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宽松的经济政策,所以世界经济形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世界整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将会加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4、2015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将会比2013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增长率仍属于偏低的中期增长。

2014年、2015年的时间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将回升到比较好的态势。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将会快速回升。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将会走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全球市场增强信心。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大力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将会得到提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其自身的经济增产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复苏势头也比较稳定,鉴于近年来美国通过经济调整之后取得的成功,包括其在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内工业改革等几方面,都呈现出稳步发展且市场走向良好的趋势,在2014年里,美国的经济将会持续不断的增长,增长的势头也会更加稳固,据不完整统计,201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2%-2.3%之间,但是到了2014年,其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9%-3.1%。

2.2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展望

中欧双方已经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未来的数年合作绘制了蓝图,双方已经认识到只有坚持对话磋商、互利互赢,才能为中欧关系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欧盟的主要机构将实现领导换届。中欧关系将继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更为深入的务实合作和良性互动打下基础。

2014年初韩朝离散家属会面在朝鲜金刚山举行,在2014年―2015年朝韩之间的关系将有所缓和,但要熔化半岛坚冰,也并不是一天的任务,局势短期内难言明朗,中国仍然是解决朝韩问题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从2014年到20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3 结语

总而言之,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尽管之前曾出现过经济低迷的时期,也呈现过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但是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展,从而走到今天的。鉴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因此相关的世界组织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欧洲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了多项准备工作。在2013年,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一致通过要求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决议。

【参考文献】

[1]王小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

[2]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

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篇10

李杨、王洛林、王晓滨等与会嘉宾分别从政府、学术、企业等领域出发,以国际视角,对全球经济、中国市场以及VC/PE行业的发展态势做了深入的剖析,对全球经济未来十年的趋势做了全面的阐释。

专家预测,全球经济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未来十年之内世界局势将会一直处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未来经济将会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未来十年中,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会把进入中国作为当前最重要的计划。第二个特点是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中国会逐渐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成为净输出国,这对于正处在发展阶段的VC/PE行业而言不啻是一声春雷,它预示着中国VC/PE行业的春天正在悄悄来临。

虽然此次论坛对于中国VC/PE行业未来发展形势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尤其是在2010年,VC/PE市场出现过热现象,中国VC/PE投资市场无论募资、投资还是退出,均创出历史新高。2009年底,中国的VC/PE总数还在1200家左右,但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超过了3000家。VC/PE对市盈率的要求在不断退位,有的企业明明有硬伤,也会有创投企业去投。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未来三五年内创投行业必将面临大洗牌。

而此次论坛相对于2010年过热的资本市场而言,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VC/PE界的智者以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透过VC/PE市场繁华景象的表层,洞察资本市场的本质与核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资本市场在规则中蓬勃发展,使资本运营者在理性的牵引下成就王者伟业。

王洛林 经济发展错综复杂

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形势,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怎样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第二个是怎样对待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个是怎样看待中国经济逐渐放缓的趋势。

第一,怎样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记得2010年总理曾经说过,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当时我就在思考,那么2011年的情况会是怎么样?而在2011年的讲话中,总理仍在说经济形势很复杂。总理的讲话概括了这几年全球经济的一个总的特点。因此,从对这几年经济发展状况的观察中,我预感,今后若干年,至少在“十二五”期间,整个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都是极其复杂的。而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肯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建议大家要多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时刻掌握全球经济变化的脉搏,以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这个全球经济风云变化的非常时期,我们不能以一种常态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而应该从变化发展中寻找出奇制胜的法宝,度过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一国的变动会引起多国的变动,甚至于是全球的变动。对于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而言,我们中国也有责任。比如现在国际上铁矿石价格的提高,这就和我们中国大宗买卖铁矿石有关。国际上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中国买什么什么就加价,卖什么什么就降价。所以说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再比如说,最近美国国债有所下降,《人民日报》就发了一个评论,批评美国借债,这个批评是对的。但是英国有家报纸的评论却说,美国借债事实,但是为什么中国要借给他?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买卖国债的循环。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观察国际经济形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中国。

第二,怎样对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这些年我们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就是机遇和挑战。过去我们在提到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用的是机遇大于挑战。现在一些媒体已经不这样报道,很多的文章提到最多的词就是“不足”,意思是说现在挑战越来越多,机遇相对减少。这样一个局面会延续多久呢?我个人认为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都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在某些时刻还会出现挑战大于机遇的情况。

当然同样是挑战,如果应对得好也可以转化成机遇。比如说这次高铁出现的事故,就反映出我们的增长方式、资金结构和管理体制,特别是国有企业垄断体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假如我们应对得好,假如我们由此下决心对于铁道部的管理体制做大幅度的改革的话,那么今后我想不仅仅是铁道部,整个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就会前进一大步。

第三,怎样看待中国经济逐渐放缓的现象。一个国家经济体的总量越大,其增长率就会越小,一般来说每年增长4%-5%为正常。中国未来的趋势也是这样。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中国按照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一路走过来,经济结构没有得到适当地调整,于是经济发展只能放缓,这是被动的放缓。第二种放缓是因为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改革过程中发展的速度有所放缓,这是主动的放缓,这种放缓会带来长时间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中,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这种趋势还会延续下去,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李扬 经济复苏是一个长期过程

国际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国之事,将会是全球之事。全球包括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都是世界的问题。当我们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有问题的时候,等于是说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存在问题。我们要想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投资拉动、高出口、高外汇储备等发展模式, 但这并非易事,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之后有相当顽固的惯性,要扭转它非常的困难。

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相对落后,显示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典型特征。现在中国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在服务业的落后上。金融业也属于服务业,金融业必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然就会制造出看似繁荣的金融泡沫。

金融结构的调整:我国的金融结构非常不合理,主要是以银行为主,以存贷汇率为主。但是在发达经济体中它们的金融结构就非常的合理。它们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联,能够为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改来改去还是以银行为主。大银行主导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流与中心。如果我国的金融体系落后,那么发达国家就会更显强势,攻城略地、没有约束。所以我国金融结构要调整,要去杠杆化。

财政平衡状况:副总理在讲金融危机的时候说:通过这次危机我体会到,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财政问题。事实说明现在西方国家所有的问题都集中表现为财政问题。预算不平衡,诸多问题就无法解决。要平衡预算就要损害部分团体的利益,就要解雇人,而这样一来就会有人上街游行。所以平衡预算很难,众口难调,解决这样的问题非常棘手。

这次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高负债的经济方式所造成。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财政平衡状况的日趋恶化。这次危机涉及到各行各业,恢复要需要很长时间,大家对此要做好心理准备。

国内形势判断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基于以上四点问题,我国政府对于国内的形势作了如下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会继续发生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首先要努力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其次是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增强我国参与能力。再次是要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初期的特点,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最后要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危机,每一次调整都是发达经济体进一步巩固自己地位的机遇,但这次危机却扭转了这一趋势,相反的,发展中经济体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汇率调整,发展中经济体的比重会更大,这是从实体经济层面来讲。最重要的不同是在金融层面,每一次危机都会有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之后都会有重组的过程,每次重组都是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控制了各国的金融。这一次不同了,发展经济体是债权人,要重组的是西班牙、意大利、美国。谁去重组呢?是中国。这个态势意味着他们出了问题,我们要知道怎么利用这个机会重整债务。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次危机确实有转折,在金融领域,债权人、债务人换位了,这是真正的机遇,但是也存在着挑战。中国是旧经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我们的角色非常的特殊而且多重。我们是间接国际经济格局的受益者,我们是自由贸易最主要的拥护者。总体说有利的方面还是大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发现机遇。我们过去的发展就是依赖着这样的环境,而这样一种依赖已经逐渐显示出它的不协调、不平衡。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的诉求又在不断增加,我们迫切希望国际经济进行改革。长远来说我们希望人民币发挥作用,眼前来说,我们又希望美元稳定。这个平衡点像刀刃一样尖锐,越是接近,越有杀伤力。

中国经济转型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这里我特别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全球两大经济体的竞争,首先竞争的就是创新。我国把发展“创新型国家”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一要务。创新要有金融的支持,要有金融体系的创新,有金融方法的创新,才能有蓬勃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落后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所以发达经济体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不平衡的贸易。

第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仍然较低,发展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服务业应致力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程咨询、会计律师、信息增值服务、劳动力市场、教育培训等现代领域。

第三要深化金融改革和发展。在这次危机中,需要大家特别关注,就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像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提供期限配合、提高杠杆率等项服务;因此我们所说的银行体系是指从不同层次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市场。

复杂的影子银行家族以美国为例有五个部分组成:

一是由多种机构参与的证券化组织。二是市场型金融公司,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独立金融公司、各类私人信用贷款机构等。三是结构化投资实体、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等。四是经纪人和经销商所从事的融资、融券活动,以及第三方支付、回购等。五是银行之外的各类支付、结算和清算便利方式等等。他们从根本上体现了银行的功能。最后一点我想要强调的是完善金融结构。中国现在很有钱,但是大部分是债务,这说明杠杆率过高,这就存在了金融风险。解决办法是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借鉴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经验,开展金融创新,致力于将债务性质转为债券性质。

第四是“三化并举”。“三化并举”的关键在于真正做到全面、深入的城乡统筹。

第五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当前国际体系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不能仅满足于作国际体系的参与者,而将更积极地扮演维护者和建设者。要积极参与到制定国际新规则的进程中去。加强国际规则的制定,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五个。一是G20的机制化问题,二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三是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四是国际监管制度的制定和监管合作,五是积极谨慎地处理参考性指南问题。

马来西亚欢迎中国投资

《投资与合作》: 您曾经说过,马来西亚的投资市场,有着无限大的发展空间。请您介绍一下“无限大的发展空间”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以及马来西亚现在的招商引资环境。

林祥才:我国对外贸易达到1.2兆马币(相当于2.5兆人民币),是世界上第十七大贸易国。现在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000美元左右,我国的金融业和服务业在东南亚地区位居前茅,有接近970家公司在我国上市,除了本国的企业还有中国、日本等。我国以出口石油为主,占到GDP的三分之一,另外棕榈油和橡胶也收入颇丰。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目前在全球来讲最强的伊斯兰基金系统,伊斯兰银行占马来西亚银行总数的20%。我国有8000家本地银行,同时还有14家外资银行,其中有中国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我国的债券占到全球60%,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国家。

《投资与合作》:8月初,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各个国家为了应对新一轮危机的侵蚀纷纷寻找应对之策,从之前的经济危机到今年的债务危机对马来西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林祥才:今年经济增长有所降低,可以看出债务危机对于马来西亚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考虑最多的还是应对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增强人民生产力的实力。另外,如果整个亚洲可以融为一体,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解决办法。

《投资于合作》:从提升马来西亚人民生产力角度来讲,目前最倾向于通过什么方式?

林祥才:首先我们希望中国一些有实力的公司(产品受到广泛认可的)能够到马来西亚进行投资。另外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生产橡胶手套最多的国家,也可以到中国来投资,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投资与合作》:马来西亚证券市场IPO的数量能有多大?

林祥才:每年差不多30家。

《投资与合作》:东南亚地区有许多国家,与这些国家相比,到马来西亚发展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林祥才:首先,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中心,人口较多,市场发展空间大,同时租金、人工成本等方面都比较低廉。其次,马来西亚华人众多,语言方面沟通容易。并且马来西亚政治稳定,政策方面也非常宽松,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已经批准了9家中国公司在马上市。

《投资与合作》:据说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做股票跨境交易,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林祥才:这个事情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都在做。目前泰国政府刚刚换届,所以关于这一事务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具体磋商。现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已经实现股票跨境交易。

《投资与合作》: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的问题让很多国家都焦头烂额,马来西亚政府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应对?

林祥才:有两个课题是全球领导人都无法回避的,一是人民的就业问题,另一个就是通货膨胀。我们也没有什么妙计,不过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也在使用货币与财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投资与合作》:请您谈谈马来西亚财富基金的情况。

林祥才:目前马来西亚在很多国家对一些公司进行了投资,也购买了很多上市公司,包括两家大银行。在中国医药,教育,环保等领域有部分投资,银行领域还在寻找机会。

《投资与合作》: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唯独缺少亚洲一方。请您谈一下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意义,以及马来西亚对亚元所持态度。

林祥才:现在全球52%的贸易是以美元为主,马来西亚的贸易98%以美元结算。美元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会给马来西亚带来很大的影响。亚元是一个可以解决亚洲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欧元现在出现的问题,推行亚元我们可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所以如何解决很关键。

清洁技术蕴含无限商机

《投资与合作》: 有没有一个数据可以让人们来衡量中国和世界清洁技术市场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约翰.奥班:有两家比较权威的公司对清洁能源产业做出预测,去年已经达到80亿美金,清洁能源只是清洁技术的一部分,清洁技术去年大概是1600亿美金,这是一个对世界清洁市场的展望;中国清洁科技指数的覆盖超过了110家企业,总市值超过7500亿元(1170亿美元)。

《投资与合作》: 请问清洁科技年报市场的反应是怎样的?澳洲的经验可以直接搬到中国来做吗?

约翰.奥班:清洁科技年报已经被政府纳入他们信息参考的一部分,想要了解澳洲的清洁科技的情况,在清洁科技年报里都可以找到很详细的介绍。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抓住好的机会。

《投资与合作》: 请介绍一下您在在中国开展清洁技术业务方面的情况。

约翰.奥班:在中国我们现在有几项业务,我们今天的这个清洁科技指数能够帮助投资者对中国的清洁科技行业进行投资。以这个指数为依据,可以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基金到中国进行投资。并且我们和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的企业有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帮助中国的生产商和银行进行整合,并在一起做项目。我们现在正在整合太阳能项目,一个在英国,一个在印度。

《投资与合作》: 澳洲清洁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和在澳洲的业务模式是一样的吗?

约翰.奥班:是非常相似的,我们澳洲清洁科技指数已经了三年半。中国市场会比澳洲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中国清洁科技指数的原因,我们相信它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投资与合作》: 从全球来看,像中国这么大的清洁技术市场还有几个?

约翰.奥班:从购买力角度来讲,欧洲和美国具有很强的购买力,德国、西班牙也很不错,美国的加州也有很大的进展,韩国也建立了很多,例如污水处理太阳能等项目。但是通过一些权威公司的指数来看,目前中国还是最大的市场。

《投资与合作》: 有没有考虑过公司自己发起资金来组建项目?

约翰.奥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但是我们已经在和一些中国的大型基金谈判,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达成合作。

《投资与合作》: 您是清洁技术领域的专家,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清洁环保方面的书籍,您最近还有出书的计划吗?

约翰.奥班:最近我与别人合作出了一本书,我撰写了其中一部分,共有28个人参与了创作,这本书的名字叫《碳交易背后的机遇》,这本书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展现如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投资与合作》: 是什么样的机会使您踏入清洁技术领域?请谈谈您对自己未来事业的构想。

约翰.奥班:我一开始做工程师,后来进入金融领域,在此期间接触了清洁技术行业。之所以选择进入这一行业,首先是因为自己想出来创业。其次是由于清洁技术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吸引了我。做清洁科技指数,既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又可获得丰厚的回报,是一个有前景的朝阳行业。未来我们主要是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进入清洁科技领域,同时我们利用澳洲作为中转站来加强澳洲,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交流。

《投资与合作》: 谈谈您建立悉尼和阿德雷德清洁科技关系网络的收获?

约翰.奥班:阿德雷德我们办了有三年半,悉尼办了两年,我们是想构建一个关系网,让更多人能够彼此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