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3:17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1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2

20xx年,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xx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20xx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20xx年“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20xx年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20xx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20xx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20xx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20xx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20xx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20xx年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20xx年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

20xx年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20xx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20xx年成都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20xx年经济发展的主线。20xx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xx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 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

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20xx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xx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3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与人口流迁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其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当然,其经济与人口流迁的关系轨迹表现出很强的个性。尽管如此,其经济发展和人口流迁的关系还是可以给予我国较强的启示。本文可以通过经济发展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同样也可以通过人口流迁的调控与管理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经济结构 人口流迁 经济发展

起伏不定―德国经济发展轨迹探析

德国经济曾经是推动欧洲经济发展的先锋,但近年来却始终徘徊在停滞的边缘,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经济疲软不振。自1990年统一到2001年,德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其中1999-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2001年下半年经济严重衰退为第四次经济衰退。2001年,德国经济增速由2000年的3.0%急剧回落并步入轻度衰退,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结构老化;二是外部冲击;三是周期传导。因此,德国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扩张力度,在不突破《马约》标准和财政赤字压力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支出,2000年欧央行的四次减息对德国有较明显刺激作用;实行税改和减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实现扩张性政策目标;调整劳资联盟关系,稳定和改善就业形势;积极参与国际协调等。

2003年德国经济跌至-0.2%,成为1993年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其难点主要表现在:2002年经济复苏目标已然落空,增长率仅为0.2%,居欧盟各国之末;失业规模居高不下,全年失业人数月均在406万规模上徘徊;财政赤字达772亿欧元,占GDP比重3.7%,突破《马约》标准。

2004年,德国经济逐渐复苏,GDP增长率达1.2%,继而经济增长趋于良好,特别是2006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加快,其主要动力则是来自德国。国内和国外需求同步增长,都对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见图1)。而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德国GDP增速至3.2%,成为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年份。当时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如何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将负债率控制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胀压力不容忽视,200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约40%,铜等基本金属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欧元区年度通货膨胀率连续16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政策目标,2006年德国通胀率达1.8%,2007年更至2.3%,因此,防通胀也是德国经济的重要任务(见表1)。

2007年德国经济增速较上年下降至0.7%,2008年受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欧元升值和国际市场油价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为1.3%,特别是2009年德国GDP创近40年最大降幅,为-5%。与此同时,2008年通胀率却不降反增至2.8%,经济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通胀率伴随经济增速的下降而明显降低(见图2)。

德国联邦经济部在2010年1月22日的“2009年度经济报告”预测2010年德国经济负增长2.25%,是德国史上经济下滑最快的一年。出口和企业设备投资将出现较大滑坡,分别较2009年下降8.9%和11.9%,失业人数将增加5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8.4%。

不规则运动―德国人口流迁状态分析

从人口总量来看,德国总人口在十年间经历了缓慢增加继而缓慢下降的趋势,据欧盟统计局统计,德国人口从2008年的8222万降低到了2009年的8200万,又减少了20万。根据数据分析,尽管联邦政府推出辅助年轻父母、鼓励生育的政策,但2009年德国的新生儿数字依然下降。据统计,2009年德国死亡人口数字还是高于新生儿,人口因此减少19万。同时,2009年从德国移出的人口数也高于移入人口。经测定,2030年、2050年,德国人口将分别递减至7720.3万和6874.3万人,仅相当于2010年预期人口规模的94%和84%,下降速度比较迅猛。届时,德国将陷入人口规模绝对短缺的境地,对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或消极影响(陆军,2009)。

20世纪90年代至今,德国与外国之间的总的流迁人数不断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降幅在1998年接近最高,而总迁出人数几乎呈现相当的趋势,变化不大。但净迁移人数同总迁入趋势保持大体一致,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1991年至2007年间德国公民在德国与外国之间的流迁也呈现明显的特征,总迁入人口不断呈现下降的状态,而总迁出人数却缓慢上升,在2005年间迁出人口总数大于迁入人口总数,而德国种族被遣返迁入的人数与总迁入人数保持几乎平行的状态,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降幅较大(见图3)。

德国向海外移民的趋势上升,成为近年来人口下降的又一个漏出通道。2007年12月31日,在德国停留的外籍居民人数累计为6744.9千人。在来源结构上,较2006年呈现大幅增长的人口来源国包括保加利亚(19.9%)、卢森堡(13.3%)、罗马尼亚(15.3%)、黑山共和国(168%)和塞尔维亚(171%)。但是,德国与国外之间的人口流动数据显示,2006年移民海外的德国人超过返回德国的人数达到6.6万,2007年又有16.1万德国公民移民海外。从德国与国外之间人口流动的连续数据分析,德国跨国净移入人口的差值出现逐年递减的显著趋势。从国际人口迁移净变动的数量看,依靠移入人口弥补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缺口的任务已经无法完成。

外国公民在德国和外国之间的流迁在1991-2007年间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迁出人数保持大致相当的数量,一直较为平稳,但寻求避难迁入的人数持续下降。德国流入人口除了劳工迁移、探亲等外,寻求避难迁入的人数也占相当的部分,只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处于困境的人数相对减少,而因为寻求避难而迁入德国的人口也相对下降(见图4、图5)。

德国经济发展与人口流迁定量关系分析

人口流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的流迁趋势也有力的证明,流迁的趋势绝大多数是从相对落后、贫穷的地区,流向相对发达、富裕的地区。而且同时比较规律的是,流动人口的流动规模和流动频率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较好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环境呈现一种繁荣的面貌,此时人口流迁的规模和速度也逐渐增加。德国经济发展与其人口流迁的轨迹也充分的印证了上述论点。

2000年德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人口流迁比率保持较高水平,达1.63%,但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2001年德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2000年3.2%降至1.2%,2002年降至0增长,2003年负增长,人口流迁比率也随经济下滑保持较低水平的平缓趋势,2001年为0.804%,2002年为0.65%。2004年虽然增长率不算高仅为1.2%,但在这轮经济周期中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人口流迁净迁移率也出现一个小高峰达0.957%,几近1%。2005年经济发展缓慢下滑降至0.29%,人口净流迁率也跌至几年来最低水平0.289%,但随着2006年经济增长至2.3%,人口净迁移率也升至1.927%,与经济发展状况保持一致(见图6)。

参考文献:

1.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2.2003年德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分析.)

3.当前德国经济形势.bjwto.省略/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084

4.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影响及分析.jxdoftec.省略/swtnews/View.aspx?id=8129)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4

关键词: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成因 治理对策

一、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的现状

自我国进入21世纪后,国内物价上涨速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通货膨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2010年以后更是面临了经济危机的危险,国际上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测算指标,即CPI,一般的情况下当CPI涨幅大于3%时经济学上就定性为通货膨胀,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CPI的增长幅度达到5.4%,已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连续19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环比实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平均月上升幅度在5%以上,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也不断攀升,平均上涨幅度在10%左右,不断上升的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速度引起了经济环节相关主体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速度。大量数据显示,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和成长的前提下,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势必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二、造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浅层原因

1、自然灾害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自然灾害首先导致的问题是粮食的减产,由此引发国内食品供应紧张,之后其他商品的物价也开始上涨,除此之外国家在2010年对水电,天然气进行了价格的调整,使水电,天然气的价格上涨,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2、国内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由于中国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房地产行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也得到上涨,这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后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推动了各种物价的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长期趋势。地价,房租的上涨导致生活资料费用的提高,和产品成本的提高,工人工资的提高与商品成本的提高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3、全球化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发达国家将国内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大幅度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拉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发达国家将国内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运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与组装,生产成成品后以高价卖给发展中国家,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商品的价格,中国自进入21世纪后大幅度引进国外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国外企业的产品在国内高价出售,这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二)深层原因

1、国际游资的流动

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慢慢的复苏回暖,人民对经济的信心增加,中国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海外最大的铁矿石购买国,世界铜消费最大的国家。随着中国建筑行业和制造业的大幅度兴起,国内出现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推动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美国2007年次贷金融危机爆发,美元出现贬值,推动了以美元为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元,在大宗商品上需求旺盛,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涨自然推动了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

2、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引起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由于贸易逆差的上升,人民币面临着巨大地升值压力,为了避免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人民币的投放被迫迅速扩张,国内货币量发行太多,市场流动的货币过多,导致人民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中国资金持续的流动性过剩,推动了物价的上涨,也影响了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贬值。

3、资产的重估推动了金融信贷的扩张,继而放大了总需求。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危机中银行的金融信贷也是推动中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使企业抵押融资风险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促进了银行金融信贷的扩张,另一方面银行金融信贷扩张又导致股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形成了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金融信贷扩张相互推动的局面,使中国连续几年出现了泡沫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中国在近几年居民存款量巨大,使得银行流动资金巨大,流动资金增多加剧了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和股票的信贷,国内出现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现象,投资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理性,使得房地产行业大幅度发展,推动了原材料的总需求。

4、成本价格上涨推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通胀压力。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快,高于下游产品增长速度,由于一定的原因,上游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增长影响不大,但是当上游产品价格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带动下游产品的增长,形成国内产品全方位的增长,出现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是导致通胀的原因,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但是中国国民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受房地产和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影响和带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产能过剩是最大的特点,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不仅没有得到缓和,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都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力。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5

2007年的美国次按危机,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春节前南方各省几十年罕见的雪灾,这些事件的突然发生,不少人认为国际经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国内经济形势也会随之出现根本性变化。如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增长前景因金融动荡变得暗淡”,因此,面对转变了的 经济形势,各国政府也得重新调整已有的财政货币政策。如美联储急剧降息与巨大的财政救助政策。对此,国内更是有人在说,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应该顺应大势而调整。

不过,正如我不久前所指出的那样,尽管这次南方的雪灾会造成不少损失,比如民政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2日,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111亿元。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为本已紧张的经济运行骤添了不稳定因素。但是,在本文来看,不仅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这次雪灾也是局部性、临时性的,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目前出台的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此,我们可以从最近公布的物价水平及银行信贷快速扩张得以说明。

可以说,如果中国CPI一直处于高位运行,那么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要想改变是不可能的。而且CPI全面上涨及这种全面上涨持续性,不仅会影响到居民金融资产处理方式与途径(如2008年1月份居民储备存款少增2400亿),而且也会影响企业融资行为(比如下面要指出的1月份银行信贷增长8000多亿),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进一步推高CPI上涨的预期。所以,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CPI快速上涨所造成的对国内经济影响一点都不可低估。它是中国经济形势全面过热的重要标志。

还有,从最近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如1月末,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M1余额为15.49万亿元,同比增长20.72%;M0余额为3.67万亿元,同比增长31.21%。

从这些数据来看,其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1月份M2增速不仅较2007年年底大幅反弹,还创下近19个月来的新高。而M2的快速增长,一定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可以说,央行一方面在千方百计地收紧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实际上商业银行又在大量放出流动性。二是不仅M2快速增长,而且M1、M0也是快速增长。特别是M0增长更是惊人,达到了31%以上。这里有两个问题,即居民存款的活期化,以及不少企业及单位借助于春节大发奖金。因此,最近有人认为国内经济形势出现逆转,从紧的货币政策也要随之根本性的转变,但是从1月份的货币供应量来看,国内货币信贷增长全面地反弹,加上1月CPI涨幅居高不下,央行在近期加大流动性回收的力度,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上调利率等。

还有,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达8036亿元,同比增长了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银行信贷增长速度,那么全年的银行信贷增长将达到10万亿以上。不仅无法保住央行信贷从紧的目标,而且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要达到2007年全年银行信贷增长的3倍以上。如果按照这样的信贷增长速度,肯定会导致流动性泛滥、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及物价水平全面上涨。

造成1月份新增贷款快速增长的因素可以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信贷过度压抑后的自然释放。2007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央行严厉信贷管制政策,从而使得各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被迫减少。进入2008年,信贷额度得到恢复,信贷供需双方的冲动立即得以释放。比如,2007年第四季度签了不少合同,但是四季度突然开始的紧缩,使得这些合同被迫压了下来,新的年度一开始,很多合同开始集中放款。

二是,在信贷额度严重稀缺及低利率政策下,企业不得不抓住每个可能的机会主动争取信贷,而不能被动地等到真正需要资金时才行动。当企业争相采取类似行动时,信贷需求向1月份集中就是正常的了。同时,对各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信贷增长是各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当信贷规模管制一有放松,各商业银行基层单位就会借此机会加大放款力度。只要企业及个人申请贷款并达到一定贷款条件,各商业银行一定会加大放贷的力度。

三是,在目前商业银行依然主要是依靠信贷利差来获取利润的情况下,哪家分行获得的信贷额度多就意味着利润多。在总行信贷额度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各家分行自然会抢先行动,以便尽可能在额度告罄之前分到更大份额。而各分行的业绩及利润水平基本上都以放贷的规模为主要方式,把握机会加大放款力度、扩大贷款规模也成了各分行创造业绩的根本。

还有,从贷款的结构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3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6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999亿元。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分析国际经济安全人民币汇率

纵观2004年中国经济,一方面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加,宏观调控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在一定形式上暂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被触及却并没有被解决,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这一切都将对2005年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尽管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已初见成效,2005年国内经济增长将面临六大问题:(一)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二)国内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部分行业过度扩张有反弹的迹象;(三)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电力紧张局面还会持续;(四)价格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使明年物价呈上涨趋势;(五)社会矛盾不容忽视,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六)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形式粗放,体制、机制转换滞后。

然而困扰中国经济的顽症不止于此,总的来看,对明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考验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从国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一)国际经济安全与贸易保护主义。随着世界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国际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尽管刚刚出版的《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一再指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从亚太地区来看,一方面俄罗斯和印度积极加强和中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欧盟也将提出尽快解除对华武器禁售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的近邻却在变得不安定,随着伊拉克问题的接近尾声,美国将其战略安全的目标从中亚转向了东亚,朝鲜问题成为国际安全的下一个焦点。

如果不发生大的改变,美国将推行其“三条线政策”,针对朝鲜,遏制中国:

其一,继续从经济和军事上支持“”势力,对台湾继续出售高技术武器,在拉动本国军事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下一步全球战略;

其二,鼓动日本宣扬“中国”,尽管我们一再声称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任何人,但日本已经越来越不满于其经济与政治上的不平衡状况,继续积极寻求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在通过国外经济援助寻求代言人的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开始登台,明年日本将继续修改各种《安全法案》,作为其在海外出兵的由头。这样日本将会建立起“国民军”,购买美国军火,正符合了美国的利益;

其三,在基本上结束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通过其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延缓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中国近土的石油来源只剩下了西伯利亚(俄罗斯)。从2004年来看,中国进口石油近1亿吨,随着国内油井的枯竭,明年石油进口将突破1.2亿吨。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在减缓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将减缓中国经济增展的势头。一方面是油价上涨会使中国的进口总额增加,仅此一项,可能导致几年后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将带动新一轮物价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将会压缩原有的一些外向型企业和行业的利润空间,外向型出口业近年来面临着一次大的洗牌。

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国家(中日美)间意识形态因素的增加,中日、中美的贸易增长受限致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2004年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受世人瞩目。国际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提醒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已经存在严重低估的现象。由于我们依然坚持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有数据表明,一年多以来人民币已经对世界主要货币缩水近10%。如果再次当选的布什政府将继续执行弱势美元政策,在新一届任期内贬值近10%。这样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直到2008年,中国的国民财富将会再次无条件缩水10%左右。排除掉印尼海啸等威胁世界的自然性灾害,随着中国人民出多旅游的增多和中国所接受的境外游客的增多,以及中国的直接和间接性(制造业)输出劳务的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低对国民极为不利;从政府来看,这届政府推行的“亲民”政策也将大受影响。

我国政府推行的也是“弱势”人民币政策,维持国内较低水平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但10月29日,央行突然加息,表明“弱势”人民币政策已经开始有所变动,我们还看到,金人庆部长、周小川行长今年参加了G7会议,中国政府对待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已经有所缓和。尤其是近一个月来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固定在8.2765的焦灼状态,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到达了一个关口。

问题的积累将在明年后半年,尤其是9月下旬之后有较大的反应,人民币的汇率将会有持续小幅上升,首次调整载3.5%左右,伴随的是轻微的物价上涨,以缓和汇率上涨的压力,这会对一部分微利的外向型制造行业产生影响,外贸的增长速度将放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变小。而且汇率的上升有利于减少对华反侵销的迅猛增长势头(如果汇率不作变动,在美国的示范下,明年的对华反侵销将超过75起,涉案金额可能超过150亿美元,同样会减慢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仅从经济方面来看,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将超过1.2万亿美元,相对于1.5万亿美元的国民经济大盘而言已经显得有些庞大,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80%,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安全警戒线(毕竟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30%以下),今年国民经济增长9.2%的成就有着外贸的巨大贡献。

根据上面的分析,2005年出口总额将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高附加值行业,“外需”难以被大幅拉动。相对固定需求状况下的促进产品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大企业和国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

国内方面,2005年一些行业的增长将放缓,某些行业面临大的调整。总的来看,国内问题也比较突出:

农业方面,由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大农业依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的增长幅度有限,根据马凯主任的分析,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单产、财力支持、粮价等上升的空间有限,以及天气等不确定的因素制约,明年粮食产量难以大幅度增加,大多数农民增收变得十分困难。由于今年中央政府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物价依然会有小幅上升,但空间不会很大。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一些固定收入者将再次调整其收入分配政策,耐用品的市场比较看好。

汽车业方面,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依然有106家形形的汽车厂,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十家,占总体产量的近一半,其余的近百家汽车厂商基本上不具备国际公认的规模生产竞争力,2004年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进口汽车保税政策2005年,汽车关税税率继续下调,2006年降至25%,明年将使中国汽车业大调整的一年,对于20万汽车业从业人员的很大一部分面临再就业的问题。

房地产业在2004年的“十大暴利行业”中位居榜首,这已经是房地产业第三年蝉联该冠军地位,根据胡润“中国百富榜”的数据,2004年在中国的前一百位富翁中,涉及房地产的为45人,占据了近半数。与此伴随的是2004年,近乎疯狂的房价继续快速攀升,涨幅高达13.4%,上海上涨21%,宁波上涨19.9%,天津上涨16.7%,南京上涨16.2%,重庆上涨15%,均创出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由于国内利率上升,贷款买房受阻,而且银行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由贷款买车房带来的呆账坏账,大摩、高盛等国际银行集团指出2004年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房地产已经存在严重泡沫,尽管建设部的官员一再否认和一部分国内学者一再否认。但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速度之快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2005年房地产仔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的同时,已经难以保持2004年的增长势头。

总的来看,由于收入不能大幅度增长,一些行业的市场化步骤不协调,在收入分配制度没有实现大幅转变情况下,个别行业市场化进程相对过快,尤其是教育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百姓的主要支出项目,即所谓的“五子(孩子、车子、位子、票子、房子)”中,下一代的预期教育费用增加;汽车业价格下降,尚未到达人们的心理底线,持币待购的现象比较普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预期支出呈上涨趋势,在没有发现新的消费增长点以前,对固定收入者而言,明年的“内需”也难以大幅拉动。

但在投资方面,由于2004年宏观调控并没有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1—11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这些投资的联动效应及带动效应将在明年年初得到体现,除此以外,各地方的小水泥、小钢铁依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这对带动2005年GDP的增长是有作用的。

在经济指数方面,明年总体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CPI指数上涨3%左右,利息上调3%,汇率水平上升5%—7%。预测2005年GDP增长不会超过8.5%,可能在8.3%左右。

参考文献:

(1)上海证券报、国家信息中心,《200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上海证券报,2005年1月6日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7

一、2014年全球贸易形势展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2013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较弱,使得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2.1%,直到201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才呈现较明显的复苏迹象,中国、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逐渐稳步回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高于2013年。受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和新兴国家增速放缓的影响,2013年世界总出口增长率从2012年的3.1%减小到2013年的2.3%,使得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随着欧洲和美国等传统消费大国的进一步复苏,全球贸易形势在2014年将会有所改善,2014年全球出口增长率将明显高于最近两年的水平,这一良好势头有望延续到后续几年。

尽管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望加快,但世界贸易形势仍然面临许多风险。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发达国家难以在短期内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难以估量的不确定性,这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给贸易形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较高,而新兴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上述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必抬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全球贸易的复苏。

二、2014年中国贸易发展形势

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看,2014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可能为负数。2009年净出口贡献率一度达到-37.4%,除了2010年回升到4.0%外,最近三年的贡献率均为负数,2014年同样也存在净出口负贡献这一现象。净出口负贡献只是说明当年的净出口增量少于上年,这只是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不是外需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2014起的最近几年,中国出口会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但进口增速可能会更快,进口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会日益凸显。随着国内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的推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中国出口制造业的产品结构会逐渐升级,同时由于中国又不断面临贸易顺差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进出口平衡会成为外贸政策的主要方向,这势必导致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进口将主要从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缺口、培育内需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等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动力支持。

考虑到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这里需要对中国的出口形势给予特别关注。如表1所示,中国对全球出口的增速从2007年的25.7%快速滑落到2013年的7.9%,2014年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增速有回升的趋势,中国出口目的国的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中国对香港的出口增速在2010以后几年相对较平稳,对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则出现大幅下滑,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对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出口增速则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2014年及未来几年内,来自新兴国家的需求将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主要出口品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稳步转换。中国在2012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在2013年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贸易大国。但是同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的贸易总额虽然领先,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低于这两个贸易大国,美国和德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品,而中国的出口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积累进程的推进,中国将逐步迈向更高层次的出口结构,但是出口商品升级过程依然相对比较漫长。

三、2014年中国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是中国贸易2014年面临的最主要挑战。首先,随着中国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被削弱,与此同时,拉美和东盟等地区的国家正在不断抢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中国沿海城市的制造商不得不将工厂迁往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或者柬埔寨和越南等成本较低的国家。其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都处于经济发展挑战期,进口需求的增长幅度必然有限,中国出口企业在巩固既有市场份份额和开拓市场方面都有不小的压力。再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在巨大的失业压力面前势必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会随之增加。最后,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给中国贸易盈余带来空前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会减少进口,这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但是出口成本的上升将显著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8

关键词:成商集团;股票;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国际形势。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显著的三大标志。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市场一体化的重心开始由贸易市场一体化向金融市场一体化转化,而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一体化不断延伸和深化的必备要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证券市场就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资产证券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出现蓬勃繁荣的景象,证券市场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日益突出,证券在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结构也得到不断的优化。证券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现资的一种有利选择。

(二)国内形势。我国的证券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我国证券市场有着独特的特点,即旧中国的证券市场与新中国的证券市场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和延续关系。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发展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后,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证券市场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行业环境现状

(一)行业的自身优势。零售企业是以直接供应消费者用作生活消费或供应给社会集团作为非生产性消费为基本任务的商业企业。中国的零售企业行业虽然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辉煌,但国内企业学习和追赶的速度相当快,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市场的发育成熟。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行业,国内零售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实力总体来说都在逐步增强,其中涉及的超市,百货,卖场,家电等都开始实行连锁化管理,日益规模化多样化。而且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商业发展还是很滞后,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有90%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乡镇地区有待开发,国内的零售行业还有很大的扩张势头。

(二)消费需求增加。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对零售行业的消费需求也在日益的扩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市场经济的形成,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均收入得到增长。国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教育各方面社会福利体系的又逐渐建立并完善,使得大家对经济对政府都充满了希望。人民对经济有了信心同时人民的生活又得到改善后,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会不断增长,自然而然就敢进行一定的物质消费,来满足人们日益不断增强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望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我国的零售行业赢得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机。

三、公司现状

(一)公司简介。成商集团成立于1953年,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公开发行上市的商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成商集团现拥有十余家控股企业及多家联营企业,涉及零售百货、地产开发、汽车销售、物业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等行业。成商集团在行业起步,网点布局,商圈位置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南充、菏泽等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以百货商场、餐饮酒店和超市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成商集团曾连续十年名列四川省商贸流通企业纳税额和实现利润首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集团之一,在西南乃至全国均享有良好的商誉及口碑。

(二)公司管理水平。茂业集团入主成商集团后,成商集团的管理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实现了双品牌战略攻陷市场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成商集团带领全体员工在稳中求发展,对全体员工进行规范的培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员工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从人力资本上进行增值,成功实现由传统零售企业向现代零售企业的转型,成商集团将坚持“真诚服务每一天”的服务理念,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机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进取稳健经营。

(三)公司财务状况。从成商集团的财务指标可以看出成商集团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各项收益都在总体上涨,在总体趋势上呈现出波动上涨或平稳保持的趋势,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在行业排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公司的总资产增长明显,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相对较为稳定,且在合理的范围内,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都在平稳增长,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运营能力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前景较好。

四、技术分析

从技术分析上看,当前成商集团属于中盘股,市盈率较低。产品呈多元化态势发展,基本面向好,主营业务集中,业绩及资产稳步增长。资金近期虽然进出未形成趋势,但是近期大盘总体走势不好,成商集团也有一些回落,今日开盘从走势来看涨势趋于明显,上攻节奏良好,在继续走高;但是现在仍然属于低价股,今日也是低开,现在还属于低开低走,股价仍在成本以下,可以考虑买进,但是也要考虑到随大环境涨幅不大的可能,但是从整体交易情况来看,明日上涨几率大,未来上涨的潜力大。

五、投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成商集团的股票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投资收益较高。但是近期受大环境影响,整体走势下滑,导致近日成商集团的成长能力较差,股票的成长能力在总排名也受到下滑,当前该股投资价值一般,但是成商集团近几年的发展不错,股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可以适当投资,投资者应谨慎购买或者采取观望态度等待更加可观的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9

[关键词]互利双赢 中原经济区 海外华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109-04

海外华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原经济区在吸引海外华资上具有区位优势、人口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如何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虽然近几年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但仍处于起步期、增长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河南所面临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个难题,“钱袋子”问题就居于首要位置。中原经济区应加大开放力度,大力吸纳和整合国际资源,引进大量资金和技术。

投资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和基础,离开投资,中原经济区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以来,海外华资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海外华资(Overseas Chinese Capital)是指大陆以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资本。海外华商经过几百年的锤炼,目前已形成实力强大的华商网络。据统计,2008年,大陆以外的亚洲地区华商上市企业总资产约为3.2万亿美元,总营业额突破1万亿美元。全球华商的总资产在4.5万亿美元以上,总产值估算达1.3万亿美元。大陆改革开放30年间,吸引外商投资企业63.6万个,实际利用外资将近9000亿美元,其中海外华资占将近70%。以海外华资为主的外资企业,形成并提升了中国大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以及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许多侨资企业逐渐“回流”,一批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华侨把眼光转向内需较强的国内市场,尤其是中部地区。这些都为中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河南重视吸引侨资企业家前来投资发展,利用海外华资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据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在河南投资的企业数量占全省合资企业总数的70%,投资额约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60%。近几年,随着沿海产业的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也将河南作为其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河南实际利用外资呈上升趋势,每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目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已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河南投资,河南已签约海外及省外资金4000亿元。虽然近几年来河南利用外资尤其是华资的数额在不断增长,但相比其他省份数额仍然有限,外资占年度资金的比率非常低,利用外资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外资尤其是华资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规划开发的经济区多达26个,比较典型的如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以及武汉城市圈等。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内首个将农业摆在突出地位的经济区,在吸引外资尤其是华资方面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原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的中心位置,承东启西、联南通北,既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又有利于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门下达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中原经济区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极。”

其次,中原经济区人口总量巨大,尤其是有较大规模的劳动适龄人口,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中原经济区人口近1.58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3%,其中,河南人口达1亿。而且在全国人口红利逐渐耗尽的形势下,河南有着规模巨大的劳动适龄人口,富余劳动力多达3000万,是经济学家们公认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更难能可贵的是,河南的劳动适龄人口在未来20多年内的供给总量,都将持续上升。人力资源丰富是增强省际竞争优势、加速资本与财富积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就成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年轻劳力输往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目前仍有近2000万人在外打工。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大力发展,劳动力出现明显回流趋势。统计显示,与2009年相比,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增加123万人,总数达114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的48%。随着大量企业在豫投资办厂,可以预见更大规模的劳动力回流现象即将出现。同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企业的顺利开工投产提供了切实保障。

再次,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原经济区吸引海外华资的重要优势。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样,一个区域的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中原地区蕴育了丰厚的黄帝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等传统文化,它们对海外侨胞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直接从我省走出去的海外侨胞和省内归侨侨眷约300万人,5000万海外侨胞中大多数与中原地区有历史渊源。从中原地区辗转迁徙出去的客家人、河洛郎遍布世界,他们对中原地区有着高度的历史认同感和深厚的情谊。因而要充分发挥这种因素,把潜力巨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加强开发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原经济区在引资引智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上述优势积极拓展引资引智渠道,这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大中原经济区的对外传播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塑造积极正面的区域形象。

经济区的对外传播有吸引外来投资和其他资源的重要任务,但中原经济区自《指导意见》出台一年多来在国际上并未得到有效宣传。因而,要不断拓展传统媒体,除了依靠国家的对外传播渠道外,河南省内媒体要加强对外传播功能,在电视台和广播节目中开设对外传播的英语节目。同时,网络媒体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应该融入中原经济区对外传播体系,并承担起重要的传播功能。可以在国际知名网络平台Blogger、Twitter以及You Tube等上开设官方博客及微博,争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如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少林功夫文化作为传播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载体加以推广。

其次,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好“中原”牌,做好“根”文化。河南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也是吸引海外华商的一大优势,要给予特别关注,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整合,以对海外华商形成有效吸引力,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在打造以祖根文化、姓氏文化为代表的“根文化”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海内外宗亲的联络和联谊,积极探索寻根文化向寻根经济的跨越。河南省侨界曾先后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中华姓氏文化节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经贸活动,形成了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伏羲文化、华商峰会论坛、百姓寻根谒祖、客家文化溯源为代表的文化经贸活动载体和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类活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通常是活动召开时热闹非凡,会后一片沉寂。如何做好会后的延续发展,使大会参与人成为宣传河南、传播中原文化的使者,甚至成为中原经济区的直接投资者,需要认真研究。各地侨务部门要做好平时的联系联谊工作,定期把新政策、新变化通过文件、图片、视频等形式发送给海外侨胞,使其加深对中原经济区的了解。

二是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搭建好平台。中原历史文化厚重,但各地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存在重复滥用现象,严重影响了利用效果。例如近几年在河南各地兴起的各种文化节,虽然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但缺乏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核,多流于形式,重复滥用,效果有限。因而要对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积极打造文化示范园区,提升文化影响力,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再次,把“华合论坛”打造成知名品牌,发挥其品牌效应。

“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简称“华合论坛”)是2008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开办的,旨在搭建平台,增进海外侨胞对河南的了解,进一步团结和凝聚海外侨胞力量,活动地点设在河南的平顶山市。这是国务院侨办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的全国性侨务活动,也是河南省第一个侨务活动品牌,被国侨办定位为“华创会”的姊妹平台。华合论坛至今已连续成功召开四届,在引资引智上取得不小成效,受到海内外侨胞的一致赞誉。如在2012年的华合论坛上,共招商项目1438个,签约51个合同项目,总投资额557.15亿元人民币,签约项目平均投资额都明显高于往届。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26个,比上届增加10个。华合论坛不但是河南引资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引智的重要渠道。在每届论坛举办期间,召开专场恳谈会,共同向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推介河南,以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投身河南“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从2009年开始,通过全方位形式,引进12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3500名左右具有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海外专家智力5万人次。

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篇10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9-01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农村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一、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近几年来,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

1. 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随着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出产优质早稻,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出产优质专用小麦,东北三省生产优质玉米、大豆。此外,中原地区的牛羊肉产业带,“三北”地区的奶业产业带,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带,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正加紧建设。

2. 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3.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增幅近年来持续低于东部地区。

4. 东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用于非农产业的投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使自然区域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遏制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东、中、西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1.自然资源差异

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差距的外部性自然原因为自然环境差异。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灾害较少。中部低产地多,旱涝多。西部干旱、瘠薄,草地多;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地域分异。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资本、科技、物质等的投入。

2.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张的后天性因素为国家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度。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是由沿海向内地的推进战略。对东部地区实行优惠、倾斜,导致区域差距和非均衡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发展的机会与投入回报上,沿海省份都处在比内地省份有利的位置上。

3.体制与市场

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体制环境差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导向的,通过逐步推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中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产生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大为增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合作,形成以东带中、西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整体推进,适度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为手段,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大力培育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

2.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注重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借助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从而促进我国整体上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优化,在推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形成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和高技术人才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下,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影响,原有优势难以长久延续,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培植适应当前乃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

将环境改善与水、路、电、田、村、镇等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环境问题与中西部地区的水利、交通、信息、农村教育、科技能力、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改善;科学处理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国政.农村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