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元素十篇

时间:2024-01-02 17:44:08

农业科技元素

农业科技元素篇1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已开展了“科技特派员”、“阳光工程”等专项行动。但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严重,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低,农业科技服务效率更是令人担忧。为此,有必要测算农业科技推广公共服务的效率,并分析找出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升效率之策。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问题是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认为“重研究轻应用”的体制是造成我国科技成果应用率低的主要症因[3],因此认为应大幅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经费投入,使增长率高于R&D经费的增长率[4],并认为对高绩效的科技成果应用的支出应当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目标的统一[5]。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潜力[6]与转化机制[7],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8-9]来评价不同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情况[10]。相关研究多数侧重于产出层面,即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服务的效率则关注较少。事实上,效率往往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质量和生命力的关键。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八山一水一分地,人多山多地少,水产、林竹、水果、茶叶、蔬菜、畜牧、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强烈。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十分重视,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创立并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南平机制”),但农业科技研发表现出明显的“三增三减”态势,即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成果产出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加,但单位农业科技人员论文数、单位农业R&D投入论文数与农业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降低[11]。因此,以福建省为例来分析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由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推广人员数、推广经费、推广时间等投入变量的量纲不一样,有的难以用90货币计量,因此难以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其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无需构造生产函数,可以忽略不同指标间的单位差异,在多投入、多产出分析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以得出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可通过投影理论计算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投入冗余量,为形成改进方案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以单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决策单元,采用DEA中的BCC模型测算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12]。选择项目推广经费(万元)、推广人员数(人)、推广时间(年)等作为投入变量。由于衡量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困难,数据难得且可靠性不高,因此只选择直接经济效益作为产出变量。进而以DEA效率(其值的取值范围为0~1)为因变量,以项目级别、立项类型、是否立项推广、成果类型、所属产业、推广载体、推广模式与受众素质等为自变量,应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分析方法和路线如图1所示。

图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的分析方法与技术路线

2数据处理与分析

2.1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性描述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为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课题组于2010年1月以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情况调查表”,要求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相关项目情况,并在所填写的问卷上盖章,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课题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以省级(51.3%)和省厅级(17.0%)为主,两者合计占68.3%;绝大多数的推广项目是经过正式立项(占85.3%)后再进行推广的;立项类型以申请者根据立项单位的要求自由选择(占69.0%)为主;推广成果以新技术(占56.2%)和新品种(32.7%)为主,两者合计占87.9%;推广载体以龙头企业(33.7%)、农技站(17.6%)和农业大户(13.1%)为主,三者合计占64.4%。与此同时,福建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产业分布相对均匀,与福建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匹配,体现了福建以水产、林竹、果蔬茶、畜牧、食用菌等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特色。

2.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DEA效率测算与分析

以项目成果推广经费(万元)、推广人员数(人)、成果推广时间(年)为投入变量,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产出变量,选择BCC模型中的投入导向方法,应用软件DEAP2.1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各决策单元的总效率值、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由于306个决策单元的值难以全部列出,因此本文仅将各类项目承担单位的效率均值整理后列出,如表2所示。

总效率是综合反映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指标,是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综合反映。从表2可以看出,决策单元总体的总效率均值很低,只有0.198,达到DEA最优的决策单元(项目)数量只有10个,占全部决策单元的3.3%。这说明不同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间的效率差异很大,而且与最优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相比,大多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很低,需要进一步提高。直接经济效益的松弛变量均值达57.064万元,即在现有的投入水平下,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平均每个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可以提高57.064万元。

技术效率主要反映各投入要素比例的合理性,反映在一定规模水平下的要素配置水平。决策单元总体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570,其中52个决策单元(项目)的技术效率值为1,占全部决策单元的16.7%。这表明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投入要素配置比例相对合理,但也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特别是还有35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值小于0.3。调整这些决策单元的投入要素配比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技术效率,进而为提高全部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做出贡献。

规模效率主要反映投入要素的规模合理性。决策单元总体的规模效率均值为0.301,只有11个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值为1,占全部决策单元的3.6%。

这表明福建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规模安排总体来说不太合理。在规模效率值不为1的295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中,只有6个项目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89个项目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随着规模的增加,报酬是递增的,现有规模是偏小的。所以,从直接经济效率来看,福建省绝大多数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规模是偏小的,而且与适度规模要求的差距很大,扩大规模可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服务的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

30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平均经费规模是64.9万元,但项目间的差距很大,推广项目经费最多为2200万元,而最少的只有1万元。经费规模偏小的项目占大多数,其中经费为10万元以下的占32.68%,经费为20万元以下的占49.35%,小于平均经费规模的项目占3/4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福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分散的,撒胡椒面式的经费分配体制仍然存在,不利于发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规模效益。

不同类型的单位提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由表2可知,总的来说,高校主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效率均值达0.318,高于科研院所主持项目的效率均值(0.263),后者又高于设区市科技局所主持项目的效率均值(0.162)。

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纯技术效率来看,各类单位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设区市科技局最高,为0.586,高校次之,为0.547,科研院所再次之,为0.527。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规模效率来看,各类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高校的均值最高,为0.472,科研院所次之,为0.380,设区市科技局最低,为0.301。由此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差异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差异造成的。设区市科技局主持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设区市科技局主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本市所辖区域内,范围较小;二是与省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相比,设区市科技局所辖机构的科研创新力量相对较弱,所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多数是科研院所或高校转让的,难以获得极具市场经济价值的技术成果;三是设区科技局下属的固定农业推广人员比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每个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都需要有一定的推广经费,僧多粥少的实际情况使得主管部门只能缩小项目推广经费规模。

2.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有直接投入的推广经费、人员和推广时间外,还包括农业产业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特性、推广服务组织管理方式[13]以及技术成果接受主体等。

从农业产业需求来看,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强度可能不同,因此农业产业类型可能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从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特性来看,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起来的难易程度可能不同,进而也可能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从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管理层面来看,是否立项推广、项目级别、立项类型、推广载体与推广模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另外,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接受者,其素质会影响其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水平、认可程度和应用能力,也可能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为了寻找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本文以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综合效率值(Y,0≤Y≤1)为因变量,以项目级别(X1)、立项类型(X2)、成果类型(X3)、所属产业(X4)、是否立项推广(X5)、推广载体(X6)、推广模式(X7)、技术受众平均受教育年限(X8)为自变量(各自变量的类型分布见表1),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Tobit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由于3个样本的部分自变量数值空缺,因此在模型运行过程中将这3个样本自动剔除,所观测到的样本量为303个。

由表4可知,从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强度来看,是否立项推广(X5)>立项类型(X2)>推广载体(X6)>成果类型(X2)>推广模式(X7)>项目级别(X1)>所属产业(X4)>技术受众平均受教育年限(X8)。但只有X5与X6在0.05的水平下显著,由此可以判定这两个因素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是否立项推广(X5)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096271。也就是说,立项推广项目的服务效率比没有立项推广项目的服务效率低0.096271,即没有立项推广的项目的服务效率反而高于立项推广的项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立项推广的项目没有得到政府立项支持,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往往对市场需求的呼应程度更高,而需求往往是决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最为关键的因素[14]。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立项推广的项目是由市场“选”出来的,市场认可度更高,推广起来更容易。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在选择项目立项时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5],建立市场需求导向机制,选择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载体类型(X6)变量的值为:1=农技站;2=科技特派员;3=农业大户;4=龙头企业;5=专业合作组织;6=各种载体混合。载体类型(X6)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影响也很大,系数为0.028307,即选择后一种载体的决策单元比选择前一种载体的决策单元的效率高0.028307。这说明,就载体的效率而言,农技站<科技特派员<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种载体混合。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后面的载体能更好地协调自身利益与科技推广服务对象(农民)利益之间矛盾,更容易形成一种利益共享机制;二是类型序号大的载体对农民的真实技术需求更加了解,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更强。

项目级别(X1)与技术成果所属产业类型(X4)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影响较小,说明福建省不同级别、不同农业产业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基本相同,效率水平相差不大。技术受众平均受教育年限(X8)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影响最小———这与相关研究提出的目前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其认可、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从而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服务对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差异性较小,难以区分其对相对效率的影响;二是所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对受众受教育年限的要求不高,而福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所选择对象的素质相对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4年,基本上都能理解和接受所推广的农业技术。

3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3.1结论与讨论

第一,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效率

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应用DEA-Tobit两步法可以测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值,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都很多,受数据限制,本文只以推广经费、推广人员数与推广时间作为投入变量,以直接经济效益作为产出变量。随着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理论的完善与相关数据的积累,有必要严格按照其投入产出关系将被推广成果的价值、推广人员的工作量(代替推广人员数)、推广设施占有量等指标纳为投入变量,将科技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纳为产出变量,并扩大样本量以进行效率测算,从而使测算结果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更高的使用价值。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的素质、推广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也应逐步被考虑。

第二,规模偏小与投入要素配比不合理导致福

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低,因此效率提升的空间很大。针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技术效率较低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评价并比较各决策单元来寻找效率提升的切入点,特别是对技术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投入冗余变量进行分析,进而找出相关投入要素的不必要的投入量。针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规模偏小、规模效率很低、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在测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适度规模并深入分析现有项目规模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规模化发展的切入点。

第三,市场需求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

推广服务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获得正式立项但具有较强市场潜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效率却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市场需求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主管部门指定立项与申请者自由选择立项(需要根据主管部门要求进行选择)都是从已有成果中选择立项,而不是从市场需求中寻找立项推广成果,因此前者对市场需求的响应程度不高,而此类立项却占全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94.2%———这也是导致福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探索以建立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使农业科技成果形成前(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前)就能面向市场。

第四,各种推广载体各有优缺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中具有载体优势。农技站、科技特派员、农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上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相关农户自愿参加并共建共享的组织,可以有效地协调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高效地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良好载体。当然,在充分了解各种载体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不同载体、实现各种载体的优势互补可能会使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更高。

3.2政策建议

一是逐步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树立“申请时就要考虑成果应用”的科研意识,将成果应用水平纳入项目研究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16]。建立农村发展需求导向的竞争性科研立项制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向全社会征集和遴选各年度的重点支持方向和项目,公开申请,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重视项目承担单位的业绩和水平,尝试建立滚动立项机制,对工作扎实、成果应用成效显著的项目进行持续支持,引导各承担单位做出精品项目。加强应用型研究的跟踪管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根据实际生产变化的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按照规范的程序,及时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对现实需求的呼应程度。

二是建立农业科技需求与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科技成果推广资源,形成开放式、网络化的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在网络平台及时科技成果信息,对转化应用效果良好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鼓励农民和基层单位在网络平台上提供农业科技需求信息,要求申请立项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应附相关市场需求的信息证明。要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承担单位及时录入和更新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归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信息共享数据库,为不同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间的交流提供信息支撑。

农业科技元素篇2

通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不断发展壮大而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推动着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会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发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只是技术推动力的一面。另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③各级政府推动力。虽然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主要方面,但政府推动力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关于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引力以及政府推动力三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环境中,促使创新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创新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方面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与法制环境[3]。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从理论上讲,各级政府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和强大的组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坚强的各级政府策动力,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研究开发机构在人才资源、技术设备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企业(农户)依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愿望,能切身感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引力。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农业科研基础是由各级政府与研究开发机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开发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户)密切合作,通过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企业(农户)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给农业企业(农户)带来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和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域就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项集优过程。另外,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4]。构建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各动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动力要素的“缺元”,都会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造成影响。总体而言,动力“缺元”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①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即形成“各级政府—研发机构”的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来源于各级政府的策动和研发机构的推动,(1)中的图形GROS表示了动力大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农户)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等,相比而言各级政府的创新能力强大。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就处于这种二元创新动力结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拉动不足、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农业企业(农户)对技术需求不足,缺乏创新激情是其主要弊端。②研发机构“缺元”。即“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二元动力系统,各级政府策动和农业企业(农户)需求的拉动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2)中的图形GEOS表示了动力大小。这种技术创新实际上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原因是研发机构缺元,无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这种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企业(农户)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促进农业发展,而无先进的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只能呈现粗放外延式增长。现实情况下这种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能存在。③各级政府“缺元”。即“研发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3)中图形REOS表示动力大小。这种动力系统在我国一般不可能存在。其特征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建立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看,以上3种二元动力系统都属于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系统结构。因此,为寻求系统的平衡,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会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部要素逐步趋于平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动力结构系统。(2)中的图形GREOS表示了三元动力结构的动力大小,可以看出三元动力结构是在各级政府策动的情况下,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三元动力协同作用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在三元动力系统中,内部系统要素的充分协同作用可以协调各方的矛盾,求得系统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系统要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降低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就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系统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协同在某种形态下实际上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及动力要素之间的整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独立研发机构和独立发明者不断减少,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试验室不断增多,这一现象验证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协同和整合的趋势。此外各级政府与企业、各级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的协同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主导模式选择

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充分考虑市场引导的作用,更强调各级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加大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不断增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推进,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发展机会(推力)情况下,由科技计划部门来确定重点创新计划。农业科研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重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通过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列入国家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资助。各级政府依然要发挥其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动力作用一是由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前提,而以上两种研究是一种公益性的研究活动,我国各级政府理当进行资助和管理;另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本身自然再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从制度安排上就难以解决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免费搭车”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活动 完全市场化的可能性目前还难以实现。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有较快发展,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外部经济和风险性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从长远看,我国农业企业(农户)的边际收入低于非农就业工资的状况仍然难有实质性改变。因此,通过我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使农业收入还较低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农户),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以上原因,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其主导动力理当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的条件尚不具备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还不十分完善,市场机制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还不完全具备现实条件;二是在现有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下,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仍然没有摆脱统购的方式,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还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发展技术市场的基础条件还不十分完善,市场对技术资源起配置作用的过程仍需时日。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供给不足。这就决定了通过运用行政手段来诱导技术创新扩散,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增长仍然十分必要[5]。运用行政手段产生的行政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实施。农业企业(农户)缺乏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拉动力一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宏观目标与农业企业(农户)目标存在差异。对我国各级政府而言,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的是我国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定会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选择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福利的农业技术。而对具有经济理性的农业企业(农户)而言,是以利润的大小和成本效益原则作为技术选择标准,这就会将社会效益大而微观效益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排除在可选择的技术集合之外,而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其他农业技术;二是各级政府考虑的成本与农业企业(农户)考虑的成本存在差异。各级政府在其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中考虑的是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农业企业(农户)则追求收益最大化,较多考虑的是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在土地资源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农户)对于资源利用的技术采用往往是以最小化的私人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私人收益。资源与环境边界,与各级政府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较大偏差。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需求不足,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需求动力不足。

农业科技元素篇3

“富素”引导人类营养健康新革命

――访农业生物地球化学这一新边缘学科的开拓者、学术带头人王将克教授

俗语曰:人生七十古来稀,眼前已过古稀之年的王将克教授是这样向记者表述的:由于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的浓厚兴趣;为了实现他研究的“富素”(即富含微营养元素的农产品和食品)为人类健康造福的梦想,他退而不休,继续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开创其新的边缘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和“富素”产品,下面我们重点采访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就不难看出他提出的新边缘学科和多年学术研究的连贯性,他的研究工作,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

王将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

1、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动物学基础与动物地理学、古脊椎动物学和普通古生物学教学。

2、科研方面:对我国大熊猫化石和现生种、两广第四纪洞穴堆积哺乳动物化石、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堆积物发现的象、鳄鱼动物遗骸、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动植物遗骸等的研究,均有较深造诣,其成果和论文都分别发表在《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西汉南越王墓志》(上下卷)等部级刊物,其研究成果和文献都被广泛应用和收藏。

广东三水盆地及近邻盆地早第三纪鲤科鱼化石和关于骨(骨票)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三水盆地早第三纪鱼化石系1974年王教授在广东三水河口等地“红层”含油页岩地层采集的,经研究鉴定全是鲤科鱼化石,其生存环境属陆相淡水湖盆,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鲤科鱼类起源于早第三纪劳亚古陆的见解,当时媒体纷纷报道这个重要发现,媒体包括:《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画报》、《广东画报》。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创始人杨钟健院士(已故)的推荐下,在《中国古生物志》专册(总号第160册,新丙种第22号,1981年)出版,杨老还为该专著撰写序言。说明当时在三水盆地发现早第三纪鱼化石的意义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教学方面:1、除负责、完成本科生教学外,主要培养我国首届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

科研方面:从事地质体中生物物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氨基酸测年和演化等研究,发表有关氨基酸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如氨基酸外消旋及其应用,(1986年《百科知识》第12期);氨基酸测年法及其在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中的应用,(1986年《史前考古》第1、2期合订本);化石中氨基酸对映体气相色谱分析,(1987年《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期);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1989年《人类学学报》8卷第2期);化学化石―对传统化石概念的补充,(1989年《地质论评》第3期);从氨基酸分子的手性探讨生命起源,(1989年《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和县猿人地点中化石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89年《地质科学》第3期);“手性(―)毛细管柱对化石氨基酸对映体分离”,(1987年《分析化学》第15期)等。主持、撰写有关地质体氨基酸方面的专著两部:《氨基酸地质年代学》(1986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9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还荣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该书被列为中国参加世界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系列专著之一,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空白;《氨基酸地质年代学》的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建立地质体氨基酸测年的专著,曾受到我国地学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2、发起成立全国性氨基酸专委会:向全国同行发起成立和召开“全国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暨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中山大学召开,王教授为大会主持人和学术报告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及有关方面研究:1、撰写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1994年王教授等撰写一份长达万字的《关于在我国开展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总体设想》,向院士们征求意见,后来杨遵仪教授(图1)、刘东生教授(图2)等四院士复函并撰写一份推荐书,鼓励支持这个研究计划,使王教授等深受鼓舞。通过四年的努力,一部长达85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终于问世,该专著填补我国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空白(图3),该书曾荣获国内10位院士和20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联名推荐,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广泛覆盖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该书的出版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杨遵仪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指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的研究项目,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30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30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2、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点)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项目研究。

3、十多篇,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方向》(1994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期(增刊))和《关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1995年《地球科学进展》第2期)等。1997年,“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在粤台高科技现代农业研究会宣读,获与会专家教授和领导的好评。当晚主持研讨会的台北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丁一倪教授等五位专家与王教授专门就农业生物地球化学问题开座谈会,高度评价王教授关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思想,认为台湾的农业发达,主要是应用基因工程培育良种提高产量,但没有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应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对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意义重大。

4、召开“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研讨会”:1998年底,由广东老教授协会举办,在中山大学召开“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生地化营养工程研讨会”(图4)。王教授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人(图5),卢瑞华省长在百忙中到会(图6),并给予充分肯定,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代表纷纷发言,反映很好。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和中山大学校报分别作了报道。

5、原创性“富素”新产品开发研制和申请专利:1999年,由于⒄瓜执┮敌驴萍悸废哐刑只开得很成功,受到领导、专家、教授和院士的充分肯定后,集中全力进行新产品开发、试验研制,提出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的科学方法,研制了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类食品及系列产品,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制了“富素”(即富铁、富锌、富硒、富铬等)豆粉系列产品,并及时总结其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

本世纪初(2000年)至现在

1、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鉴定会:2000年底,在广州迎宾馆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成果鉴定会。由王教授在会上作研究成果鉴定报告(图7)。评审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主持(图8),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为该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政策,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天然、营养、卫生、方便’的要求,并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食品工业生产的需求,为缺乏营养素人群提供了有机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对确保人体缺乏微营养元素的平衡具有重大意义”;经鉴定委员会评审和权威机构查新检索结果,“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扩大种试,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尽早将这一技术产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2、申请美国专利:2001年,对上述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究成果申请美国发明专利。

3、“富素”项目特准立项:2001年9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对王教授提出的《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粉》中试扩产项目特准予立项,复函认为本项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希望技术提供方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院士、专家教授联名推荐书:2002年8月王将克教授曾向省政府领导和院士递交一份关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汇报,并获8位中科院院士和广东省四位营养学和食品学权威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于2002年10月在百忙中为本研究项目撰写推荐书。前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和主管科技的李鸿忠副省长也对项目作了支持、批示。

5、创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2002年底王教授的研究项目从中山大学移师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创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图9)。近几年来,他率领研究所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原创性、开拓性工作。

6、参加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黄焕秋教授给霍英东先生提议,由广东老教授协会牵头,召开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霍先生立即应允,于2003年4月9~10日,霍英东先生和何铭思先生亲临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经济发展研讨会(图10)。专家们一致指出,当前要抓准突破口:以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为基地,加速组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中心,催生科、产、贸一体化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使之成为“红三角”富创造力的尖端品牌。

7、筹备《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全国首届研讨会》:经过积极筹备,由韶关学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广东老教授协会等联合举办,于2003年11月在韶关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王教授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图11),我国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教授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图12)。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送来录音发言贺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寄来贺信和题词。本次大会开得十分成功(有关大会盛况在2003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及2003年第6期《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中有详细报道)。

会后,于若木教授、杨遵仪院士和刘东生院士三人联名向总理写了推荐书信:“希望中央以远见卓识突破樊篱,采取‘特事特批特办’的革新措施,高度关注十多年来各国科学界倡导的‘第二次世界农业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在实施食品革命、拯救人类健康这一世界难题上,扶持一个既显示中国科研原创力、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可又因缺乏必要的奖金,频临流产,急待转化为产业的创新项目,基于‘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而开发出来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的新食品系列),促使其早日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以绝对负责的态度申明:这一项目如能开发、投产、确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是增进人类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温总理见后很是重视,当即交代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支持。

8、申请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03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研究课题选择面向粤北资源丰富的烟草和银杏叶。

9、申请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2004年初王教授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申请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其中第9个项目即提高主食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王教授的研究项目就是应用其生物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微量元素的,与上述申请项目不谋而合,说明其研究内容,方向与当今国际接轨。

10、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2003-2006年在粤北始兴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矿物元素开展富素烟草试验研究、富硒绿茶和始兴、南雄富素银杏叶茶新资源研究。

首先,王教授通过两年时间在始兴马市进行了“微矿物元素育烟苗”和“烟草生长发育过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矿物元素比较试验”。最后得出了评估意见:使用微矿物元素可显著提高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减少,对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三农政策意义重大。为此,始兴县领导非常重视并积极扶持该项研究,决定在2006年扩大中试500亩(图13),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已计划在2007年扩大中试面积达5000亩,试验准备工作已就绪。

韶关学院科研处、始兴县领导、烟草公司也大力支持,韶关市委组织部人才基金拨款资助中试部分费用,现在该所已把“富素烟草”中试试验列为2007年研究工作重点。

同时,在始兴县胆源林场进行“富素”银杏叶新资源研究开发。主要是针对银杏叶中的几种既是人体必需又是银杏叶本身含量低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铬、钴等)进行开发。利用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的放矢地优化银杏叶,提高其含量水平。新开发的“富素银杏叶”新资源,将成为研制新一代富素银杏叶系列产品的原料。

11、应邀赴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盛宴:2005年底,王教授带着得力助手邱晓武到香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晚宴(图14),会上王教授展示了他们潜心研究的三个新产品“富素银杏叶茶”、“富硒绿茶”和“富硒菜心”,并在会上发言,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在该会会刊上发表文章,并被聘为该会顾问。

12、研发富硒灵芝:富硒灵芝的开发,近年来在韶关市经贸局的支持帮助下,到新丰县灵芝场考察,应用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矿物元素对灵芝进行试验,初试结果效果良好,当地领导十分重视这个项目的研究,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已落实。

13、2006年6月,广东老教授协会针对“富素”项目研究撰写一份长达5页的报告―“关于实施农业科技新路线、发展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的建议”,要求政府给予支持,正待主管农业的李容根副省长批复。

结语:

记者对上述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归纳如下几点:

1、如上所述,王教授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边缘学科,选择课题主要是针对学科的交叉点,如早期由现代生物学转古生物学;由化石到生物物质成分,由地质体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扩大到生物地球化学―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专攻本世纪农产品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问题。

2、研究成果的原始性,从八位院士们对他的推荐书中都提到这一点:他们研究工作扎实、循序渐进,坚持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已主编出版三部有关论著);提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学科和发展该学科而又有别于“基因工程”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应用该工程开发“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食品及其系列产品”(成果已通过部级有关部门鉴定);申请六项国家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最终成功地研制出系列新产品。整个过程创立“理论―成果―专利―产品”研究开发一条龙的新体系。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创新。

3、科学钻研精神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多年来王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结合他的学科解决21世纪人类的缺素症亚健康问题,他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即使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他仍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中,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以身作则的态度影响着身边的人,在这个科技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社会,王教授以其老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笔更为珍贵的财富。

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与新边缘学科的建立

可能有人会问起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王教授从两个方面发表意见:

首先,涉及到王教授的知识面、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不难看出其建立新学科的功底是雄厚的。王教授多次表示他一贯十分重视边缘学科的研究,其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学科交叉点,他的许多研究项目(选题)几乎都是选择交叉学科方面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王教授从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到毕业后从事古生物学、从生物形态分类到生物物质成分、从地质体蛋白质残留物(氨基酸地质年代学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到地质体所有生物物质成份(生物地球化学),然后又建立生物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手段―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王教授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手段是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对象是农业生物体的有机元素与其环境中无机矿物元素相互关系、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产品中微营养元素含量,满足本世纪缺素亚健康人群需求。

从上述列举事例中充分看出王教授创建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各时期学术活动知识的积累和结晶,也是他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一环靠一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的结果。

另一方面王教授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别提到我国农业发展过程:由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其中经历过石油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富素”有机或绿色农业);王教授还在“纵观我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关系”中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关于提高农产品及其制品中的微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正是针对当今农产品及其制品(食品)和医学临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微营养元素问题而提出的”。

综上所述,“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科,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与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和许多有关农业问题研究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当今世界正在为解决人类‘营养危机’而提出的‘农业革命’和21世纪人类‘食物革命’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的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创汇、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富素”新食品:引导食物新革命

何谓“富素”呢?富素系指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以农产品为载体,吸收富集人工投入的人体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并转化成为农产品中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达到大大提高农产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满足当今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人类开发“健康食品,必须从农产品源头抓起”的目的。

近几年来王教授和他的助手们不断进行室内外试验研究,现已开发研制出一系列富素新产品,现归纳成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健康食品(含专利产品)

1、“富硒”绿茶

“富硒绿茶”产于广东粤北始兴县,该县是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认可的绿色生态示范县。据检测,水、土、气均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业发展标准。

功效:富硒绿茶的含硒量比普通绿茶含硒量提高十几倍,对微量起到补硒、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和消脂减肥作用。

2、“富素”银杏叶茶

本品应用王将克教授多年研究开发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提高银杏叶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如硒、铬等)含量,从而达到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需求的目的。

功效:本品除具有一般银杏叶、桑叶等的药效外,还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硒和铬(Ⅲ),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提供理想的微量元素硒和铬营养补充剂。

3、“富素”蜂胶,申请号:200510037055.0

富素蜂胶是一种适合亚健康人群需求的新产品,它除了保留蜂胶原有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质成份外,再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法(或有机态微量元素添加法)补充蜂胶中微量元素含量,使蜂胶产品所含微量元素能更好地达到人体健康需求。

4、富硒灵芝孢子粉

通过灵芝的生物转化作用,将无机硒转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硒,提高灵芝体中微营养元素硒的含量,达到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本品除富含优质灵芝孢子粉的营养成分外,有机硒的含量达到30-50μg/粒,大大高于市售人工栽培的灵芝孢子粉的含量(<1μg/g)。

5、“富素”豆奶,专利号:ZL01129884.7(图19)

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豆奶,它是选用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新鲜大豆、花生为原料,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大大提高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为当今由于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的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本品远优于传统豆奶、别具特色:

⑴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后的豆奶,大大提高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提高豆奶中总氨基酸和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即分别提高13%和15%;

⑵富素豆奶所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具生物活性、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无毒副作用,远优于无机态的;

⑶本品用新工艺流程精制而成,不除豆渣,充分保留大豆营养成份、口感好;

⑷如上所述,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奶。每100毫升豆奶中微量元素(铁、锌、硒、铬)的含量,均控制在成人日需要量的范围内。

6、“富素”豆类(原料),专利号:ZL99116298.6

本产品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科学方法处理,利用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为载体,富集人体必需的多种有机态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铬)为原料和其它原料配制成各种新产品如富素豆粉(黄豆粉、黑豆粉、绿豆粉、红豆粉等等)。为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7、“富素”发芽糙米,专利号:ZL200410077758.1

“富素发芽糙米”系指富含人体必需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发芽糙米。其特色如下:

⑴富素发芽糙米的最大特色就是“富素”,即令糙米吸收富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而且其微营养元素(如铁、锌、硒、铬、钴等)富集量比原糙米的大大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以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

8、“富素”大豆南瓜粉,专利号:ZL99117294.9

本产品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大豆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铬、硒、钒、锂、锌)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粉,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南瓜粉组合而成“富素大豆南瓜粉”。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是专提供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使其既免受饥饿之苦,又能摄取到一定的微量元素(如微量元素铬-Ⅲ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活性成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经常补铬-Ⅲ),采用食疗代替药疗的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疾苦,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食品。

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可做成冲剂、饼干、煎饼、点心、饮料等供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如富素大豆南瓜粉,富素大豆南瓜饼等。

9、“富素”醋蜜酱,专利号:ZL99117295.7

本产品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豆类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锌、硒、锗等)并转化成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也即令豆类大大地提高有机微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传统的配方:用花生大豆浸泡醋和蜜糖是中老年人的营养食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软化微血管、开胃、杀菌、美容、解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本品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除保留传统配方的成份和功效之外更富含人体必需而又易于吸收利用的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锌、硒、锗),对于防治当今因食物缺乏上述各种微营养元素(未能满足人体健康要求)而引发的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更具重大意义。

10、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补充剂(胶囊型),专利号:ZL 99124691.8

富硒―维E胶囊:本品是富集有机态微量元素硒。硒和维生素E都是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的活性更强,更能有效地抑制和分解过氧化脂质,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食品;

富硒―锗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所富含的硒、锗均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硒和锗联合作用(如防癌、抗衰老)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更为明显;

富铬(Ⅲ)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富集微量元素铬,其中所含的铬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因而补铬效果显著。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促进胰岛素正常分泌的重要物质,故补铬极为重要。

11、“富素”芽苗菜系列食品和芽苗菜栽培装置,专利号:ZL 99236651.8

富素芽苗菜系列产品:富素(Se、Zn、Fe等)黄豆、绿豆、黑豆、豌豆、萝卜苗、白菜苗等芽苗菜。

芽苗菜栽培箱是一种新颖的无土栽培装置,体积小,可多层立体化栽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适于家庭式生产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芽苗菜新型装置。

具体地讲,富素芽苗栽培箱是模拟自然界种子发芽生长的自然过程,通过室内人工调控,利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优化的种子发芽生长成卫生、安全、无毒副作用、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具生物活性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芽苗菜,如富铁、锌、硒、铬等芽苗菜系列产品。

本新型产品,适应于千家万户使用,尤其对于医院病人、远洋航行和极地考察人员提供富素绿色的新鲜菜苗,同时也适于作为中小学生自然课教学模具。

第二类:应用微矿物元素开发农产品达到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微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人类“健康食品,从源头抓起”的目的

(一)通过叶面喷施,开发的富素绿色农产品:

1、富素食用菌,如富硒香菇、富锌草菇。

2、富素玉米,如富硒、富锌玉米。

3、富素瓜果,如富硒佛手瓜、西瓜、黄瓜、蕃茄等。

4、富硒烟草,如富硒烤烟、富硒烟叶蛋白等。

5、富素牧草,如富硒、锌或钴牧草用作牛、羊、马和兔子等饲料。

6、富素灵芝,如富含硒~锗灵芝,富硒灵芝孢子粉、富硒灵芝子实体等。

(二)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联合作用,以农产品为载体开发富含有机微矿物元素动物饲料添加剂。

1、家禽(家鸡、鹌鹑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2、家畜(乳猪、肉猪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3、水产动物(淡水鱼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4、龟、鳖类(金钱龟、龟、鳖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5、宠物猫、狗等和稀有动物(如鹦鹉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6、蝇蛆:有机微矿物饲料添加剂

王教授的工作体会

1、记者问及王教授对上述科学活动的体会,他认为自己在科研实践中能自觉地、牢固地树立为科学奋斗终身,活到老、学到老,干一行爱一行,一竿插到底,直至取胜的决心和毅力。王教授主持的一部长达85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用这种精神干出来的。中科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在为该专著撰写的序言中,对王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决心和毅力都给予很高评价。

2、不满“一刀切”,王教授已退休十年了,近十年来正是他有生以来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岁月,从自己的科学实践中,他体会到科学是靠人来发展的,脑袋是靠磨练的,知识是靠积累的,知识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人才是靠筛选的,一刀切是不科学的。盲目地执行“一刀切”的人是愚蠢的。他还认为,对知识分子来说60岁正是知识积累的高峰期,创造期,停下来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浪费。“假如我执行‘一刀切’,即60岁到点,就停止我的科研活动,那么以前的科研基础,知识的积累就浪费了,近十年来的工作成果就无法贡献出来,不是太可惜了吗?”王教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农业科技元素篇4

关键词:农民培训;水稻精确定量 ;邳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38-02

邳州市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推广技术与农民培训工程密切结合,通过培训,农户对该项技术基本掌握。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培训后对该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户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力度。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农民创业培训班,调查问卷发放600份,回收580份有效问卷,涉及邳州市水稻种植区的9个乡镇。

一、参加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8.9%,女性占11.1%,年龄在35岁以下农户占32.4%,36~50岁的农户57.2%,50岁以上的农户也达到10.4%,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调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6.5%,高中文化程度35.9%,专科及本科以上7.6%;一直从事完全务农的农户占调查总数的34.5%,村干部占17.2%,退伍军人占6.2%,种植大户则占22.1%,其他人员(包括外地承包户)占9.7%。

抽样调查中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平均在2人,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15.2%,1万~2万的占48.3%,2万以上的36.5%,其中农业收入为0.5万元,0.5万元~1.5万元,1.5万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9.3%,62.1%和19.6%,水稻种植约50%的农户收入在1 000元~4 000元,4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25%,低于1 000元的农户占25%。

调查中,家庭支出在0.8万元以下、0.8万元~1.5万元以及1.5万元以上的比例分别在13.8%,62.1%和24.1%,而水稻施肥支出54.5%的农户在300元~1 000元,300元以下的占19.3%,超过1 000元的也占到26.2%。

二、农户对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认知与意愿状况调查

在被调查的农户中,64.14%的农户知道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对该技术一无所知的农户也占35.86%,其中60.69%的农户通过农民培训得知,19.31%的农户通过农民技术协会或合作社知道的,通过政府组织的农技推广宣传了解该项技术的占18%,通过其他途径包括广播电视媒体、示范户带动、亲朋好友介绍的占2%。可见,农民培训在农民进行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中起到主导性作用。

在一无所知农户中,对于不知道精确定量施肥的农户原因很多,28.97%的人称从未有机构和人员介绍过,34.48%的农户以为技术太难,不想深入了解,而认为费用太高,不愿了解和知道的仅占5.51%,出于其他原因的占31.04%。调查表明,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掌握的难度一定程度制约着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于该项技术不知道的农户中,经过培训,78.62%表示比较愿意采用,15.17%的农户对此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太愿意或拒绝的仅有6.11%。对于不愿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认为搞农业不需要科学,自己有施肥经验,农业生产的效益低,采用了也不会明显增加水稻产量,同时也有农户表示田太少,没必要。

当然,农户对水稻精确定量施肥的采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纳方式,调查组还对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纳方式进行了调查,41.38%的农户表示是最先采纳的,而别人采纳后有效果就采纳的农户占到57.24%,不愿采纳的仅占1.38%。

选择愿意采纳的农户,52.45%的认为多学一门技术有好处,39.31%的农户认为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其他的则认为别人采用了,我也会采用。

调查中,农户对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34.48%的农户感觉该技术较难掌握,48.28%的认为一般,7.59%的认为比较容易掌握,9.65%而的农户则认为掌握很困难。

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接受过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培训的农户占85%,培训机构主要是县级农机推广部门和广播电视传媒的宣传,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协会也有一定的影响。

农户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还是传统的集中授课和田间指导为主,对农户之间的示范带动和广电媒体培训并不热衷,56.45%的农户选择集中授课,37.25%的农户选择田间指导。

三、农户采纳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后的效果调查

1.农户对技术培训机构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农户对县级、镇级农技中心技术指导服务较为满意,69%的农户比较认可,评价一般的农户约25%;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培训中心以及专家授课等技术服务满意度也都在75%以上。

水稻精确定量技术在培训后,县级、镇级农技推广部门通过走访,反馈,经调查,80%的农户在采纳技术后得到回访指导,63.45%的农户对此较满意,27.1%的农户反应一般,当然也有9.45%的农户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2.农户对采纳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后的效果分析。农户在使用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后,72%的农民普遍认为增加了水稻产量,70%的农户反应节约了肥料的使用量,但是30%的农户表示使用该技术过程中,肥料成本较以前有所增加。

四、影响农户采纳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因素分析

1.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影响。(1)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对技术采纳的意愿与接受程度不同。调查数据显示,接受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农户受年龄、性别和从事农业的身份影响较大。50岁以下农户对该项技术的认知程度比较高,男性农户普遍比女性农户接受能力较强,农业从业人员中,村干部、退伍军人、种植大户的热情较高。(2)文化程度不同,对技术的掌握采纳与应用程度上具有差异。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农民中,明显出现了高中大于初中大于小学的比例特征,约2/3的高中文化农户,1/3的初中文化农民以及1/4的小学文化农民采用过该技术,文化程度越高,对该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能力较高。

2.农户家庭收入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的高低是提高该项技术有效需求的动力基础,也是影响该项技术有效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对该项技术有效需求形成的动因看,农民收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已获得的实际收入,它是形成有效需求的基础;二是农民采纳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它是构成有效需求的动力。

3.农业经营规模因素影响。农业经营规模也是制约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有效需求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均耕地的不同,采取精确定量施肥这项技术的人员比例也不同,人均耕地在2亩以上的农民80%采用了该技术,而人均耕地低于1亩的农户中,仅有20%的农户采用。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或技术利用方面来讲,现代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也受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较大,这是由现代农业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4.农业种植业比较效益低的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利益是建立促进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有效需求利益引导机制的根本因素。从农民本身来讲,缺乏采纳新技术的动力,在农业生产上就表现出对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有效需求不足,直接表现结果就是技术创新率低,技术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调查中完全从事水稻种植与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中,80%的农户采用了精确定量施肥技术,而兼营蔬菜、水果及其他农副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在技术应用的人员比例则为40%。

5.政府行为因素影响。政府政策宣传的力度、补贴等政策落实到位的程度、技术推广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等的不同,同样对农户的技术采纳形成影响。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国家惠农政策好戏连台,良种补贴,水稻直补,农机补贴,综合补贴相继出台,农户人均补贴也高达140元,在此基础上,广泛宣传精确定量施肥是成为送科技下乡的重头戏,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对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精确定量。

五、结论

通过以几年来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培训,以及对现代该项技术有效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调查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农民收入低、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利益低、规模化程度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该技术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结论,建议在后续推广实施中,要充分重视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及文化素质。同时应结合中国目前三农问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集约作业,拉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从而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设立培训示范平台,选择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形成农民培训新模式,是有效的农业技术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曾敏,王昌全,等.浅谈精确施肥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4):376-380.

[2]凌启鸿,张洪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3]林绍光,黄继庆.精确施肥技术推广实践与探索[J].广西农学报,2005,(4):11-14.

[4]Theodore W.Schultz.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Yujiro Hayami(速水佑次郎) and Vernon W.Ruttan(弗农・拉坦),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

郭熙保,张进铭,译.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高启杰.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00,(1).

[7]Porter, A., A. Roper, T. Mason, F. Rossini, J. Banks, and B. Wiederholt, (1991),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8]孔祥智,方松海,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

[9]朱希刚,赵绪福.贫困山区农业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5,(5).

[10]宋军,胡瑞法,黄季.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6).

农业科技元素篇5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使我乡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使乡一直成为市、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乡的传统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乡党委政府认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加农业扶持资金投入,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

二、乡农业种植发展具体规划及扶持资金概算

〈一〉苹果生产

乡现有苹果面积8000亩,通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果农管理水平和果园收入都得到了较快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果农的科技意识低,管理水平落后,低产果园面积较大,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致使亩产量不高,果品档次低,亩收入低或增产不增收。因此,要提高苹果单产,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必须加大对4000亩低产果园的改造力度,改于以下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冬季整形修剪;加强灌水;(4)进行人工或壁蜂授粉;(5)加大疏花疏果力度;(6)普及果实套袋;(7)加强夏季修剪;(8)进行配方施肥;(9)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10)进行果园种草;(11)铺设反光膜等。主要技术实施扶持资金概算为:

1、技术培训:计划全乡培训25期,共培训果农4000人次,需要扶持资金5万元。

2、壁蜂授粉:计划推广壁蜂授粉技术500亩,每亩补助果农40元(实际成本70元),需金费2万元。

3、果实套袋:计划4000亩果实套袋2千万个,每个补助果农0.03元,需金费60万元。

4、配方施肥:计划4000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项目,每亩补助果农20元,需金费8万元。

5、推广银色反光膜:计划示范1000亩反光膜,每亩成本费350元,每亩补助果农100元,需金费10万元。

以上项目共需扶持资金85万元。

(二)水稻生产

乡现有水稻种植面积7700亩,制约水稻增产的因素主要是施用钾肥及微肥不足,水稻稻瘟病及8月低温,因此,排除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外,必须进行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项目和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年计划实施增施钾肥项目2000亩,每亩补助农户20元,需金费4万元。技术培训费1万元,合计5万元。

(三)玉米生产

乡常年种植玉米8000亩,主要以玉米套马铃薯2:2种植,制约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常规点种,叶向杂乱,光合作用差。因此,全年计划推广玉米单株定向种植2000亩,实行每亩补助农户20元种子费,需金费4万元,技术培训费1万元,合计5万元。

(四)马铃薯生产

乡常年种植马铃薯9000亩,以玉米套种为主,净种为辅,当前制约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品种老化,高淀粉品种缺乏,钾肥施用不足,病害发生严重等。对此,近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满足威力淀粉加工厂对高淀粉马铃薯的需求,在市农科所的帮助下,积极从省农科院引进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云薯101、ya0.3---7、ya63----6、99---12---2,在本乡新河村试种及推广,今年已扩繁云薯201、ya---0.3---7两品种30亩。因此,年全乡马铃薯的发展规划为:扩繁云薯201、ya03----7300亩,每亩补助农户60元,需金费1.8万元,建高规格垄作马铃薯生产基地3000亩,每亩补助农户增施钾肥30元,需金费9万元,技术培训费2万元,三项合计共需扶持金费12.8万元。

农业科技元素篇6

关键词 中微量元素肥料;硼;锌;水稻;影响;施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14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92-01

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用钼肥增产显著;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等症均有明显改善;针对性施锌、硼肥,增产极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应用。因此,以前研究硼肥针对油菜和棉花比较多,而硼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却无人研究。

1 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研究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对水稻生产影响始于2009年。当时新建县土壤含硼0.8 mg/kg,含锌2.29 mg/kg,含量均属中等。为验证硼、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北京新禾丰公司江西分公司联合在新建县石埠镇留田村一农户的田块做早稻对比试验。

根据田块土壤养分状况,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试验田早稻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测土配方施肥区;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加禾丰颗粒锌3 kg/hm2和禾丰颗粒硼3 kg/hm2区;农民常规施肥区(CK)。小区面积100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小区四周设1 m以上保护行,小区间作田埂隔离 (田埂作3次成形后用薄膜覆盖),各小区单独排灌。

2009年7月14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新禾丰公司、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共同组织新建县农业局领导、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及部分种粮大户参观试验,并共同邀请省技术推广总站、省植保站、市土壤肥料站、市植保站有关专家对试验进行测产,结果如下。

(1)水稻分蘖、有效穗数增加。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早稻起苗快、苗壮、叶色更浓绿。水稻分蘖力明显增强,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平均每蔸多1~2根,有效穗数增加18万穗/hm2。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有效穗数增加4.5万穗/hm2。

(2)穗实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1.7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2.3 cm,千粒重也增加了0.1 g。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0.8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加0.8 cm,千粒重增加了0.1 g。

(3)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增强,不易倒伏。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水稻根系发达,水稻根系比常规施肥区(CK)增加22.1%,根系呈白色、粗壮且长,扎入土壤更深。茎秆粗壮,剑叶挺、直。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明显增强。水稻光合作用和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不易倒伏。

(4)增产明显。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增产稻谷633 kg/hm2,增收1 392.6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1212.6元/hm2。与配方施肥区比较,增产稻谷207 kg/hm2,增收455.4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275.4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而且微量元素肥料与大量元素肥料的基肥同时施用,不增加劳动力(表1)。

2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技术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虽然可以增产增收,但同时必需注意其施用方法。

2.1 土壤施肥

常用的微肥除化学肥料(如硼砂、硫酸锌)外,还有玻璃肥料、整合肥料、矿渣或下脚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种肥。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微肥种类而定,一般不宜过大[1-2]。如对水稻,可施七水硫酸锌15 kg/hm2,硼砂一般用7.5~15.0 kg/hm2,并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基施。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3-4]。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0.03%,每500 kg种子仅用5 L这种溶液。

2.3 根外追肥

将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也可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同时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5-6]。一般喷洒浓度为0.01%~0.05%。

2.4 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微量元素的缺乏,通常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二是注意施用量及浓度。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7-8]。

3 参考文献

[1] 杜福斌.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27.

[2] 陈茂春.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四川农业科技,2012(11):42-43.

[3] 李蓉春,潘宁军,臧壮望.合理施用微肥应注意的问题[J].上海蔬菜,2012(1):61-62.

[4] 贾占光,郭兰英,何叶.秋播作物施用微肥四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1(20):52.

[5] 刘玮,郭伟,张清旺.作物常用微肥科学施用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3):42.

[6] 胡启山.几种常用微肥及其施用技术[J].农家科技,2011(5):12.

[7] 闫孝贡,刘剑钊,郭金瑞,等.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施用[J].农业与技术,2010,30(1):69-71.

[8] 张秀菊.常用微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83.

农业科技元素篇7

关键词:科技扶贫;历程;经验;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70-05

1 科技扶贫的历史背景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列为首要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启动了一系列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项目,如1983年开始以“移民搬迁”方式对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自愿移民,1985年开始“以工代赈”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开始以“贴息贷款”形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利息补贴的优惠贷款,设立财政发展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小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同年,提出“科技挺进大别山”,开启科技扶贫,在贫困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发展支柱产业。各类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近2.4亿极端贫困人口和5亿以上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在这一时期摆脱了贫困[1],但当前反贫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按照目前中国标准,截至2015年底,尚有5 575万贫困人口;2015年9月通过的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各国按照每天1.25美元的标准实现消除极端贫困,按这个标准中国大概还有2亿多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的2015年10月最新建议每天1.90美元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则更多。这些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脱贫攻坚成本高、难度大、见效慢。确保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探索实施更加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和路径,采取超常规手段如期完成脱贫目标迫在眉睫,同时,如何积极应对脱贫人口的返贫,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致富等任重道远。

30年的科技扶贫实践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如福建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2]、陕西宝鸡市“专家大院”模式[3]、河北邢台市的“岗底模式”[4]等,这些模式的复制和推广有效地缓解了地区贫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2 “科技挺进大别山”总体回顾

2.1 大别山区贫困原因分析

30多年前,大别山地区发展的问题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匹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如英山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田瘠地贫,人均耕地不足0.04 hm2;当地特色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造成劳动力大量闲置。二是劳动力素质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需要不匹配,不具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5]。大别山地区特色资源相对丰富,茶、桑、板栗、毛竹、油桐等具有栽培历史的传统经济作物和天麻、茯苓、石斛、贝母、杜仲等药用植物都比较丰富;自然、人文和红色旅游资源等也较多。但是劳动力素质低下,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低,有些地方文盲和半文盲率约有40%,思想保守落后,商品经济意识差;还因医疗条件不佳,农民健康状况差,痴呆、半痴呆等智力问题人群也较多[6]。如英山县当时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没有任何特色,茶叶、蚕桑等收入占农民收入不足10%。三是没有发挥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生产力的作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世代相沿、效率极低。在一些坡耕地,水稻的产量不足1 500 kg/hm2,玉米则为225~300 kg/hm2。一些耕作了几年的土地,由于不再适宜耕作,便开垦新的森林和植被。如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损失和生活的贫困[7]。四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区内虽然县际公路早已修通,但路况较差,县乡间公路更差,而由乡镇至各村的路有些还是山间小道,人际间的往来不便,物资进出靠肩担手提。英山到武汉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150 km,但需要1天时间才能到达,时间成本高。电话、电视等普及率低,信息不畅,加上农户分散居住,更加影响了相互间的交流。

2.2 英山科技扶贫历程

原国家科委经过多方调研,1986年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启动了科技扶贫工作,吹响了“科技挺进大别山”的号角。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8]。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雄踞境内。30年前,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典型的部级贫困县。全县30万人口中,有16万人温饱都成问题,完全处于“养猪为过年,种田糊不了肚儿圆”的落后境地。随着“科技挺进大别山”战略实施和原国家科委扶贫团的进驻,英山脱贫步伐和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15年,科技部(含原国家科委)已在英山连续开展科技扶贫30年,共选派科技扶贫团28届,先后有200多名挂职干部在英山驻点扶贫,赴英山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

英山科技扶贫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86-1994年为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多方调研论证,确立了产业扶贫方式和“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并挨家挨户说服农户改粮食种植为茶叶种植,茶园初具规模,效益初步显现;1995-2005年为发展阶段,不断向茶叶产业注入科技要素,速生密植、清洁化加工、无性系良种繁育等一批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在茶叶产业发展带动下,农民收入连续10年增幅超过10%,产业扶贫的成效凸显。2006-2015年为融合发展阶段,表现“一主(茶叶)两副(药材、蔬菜)”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提质增效步伐加快,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开始向民生领域渗透。

2.3 英山科技扶贫的主要成效

①茶叶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2015年,英山茶园面积1.57万hm2,是湖北第一、全国第四产茶大县。县财政收入的30%、农民纯收入的近40%都来源于茶叶相关产业收入,8万多农民从事茶叶生产。近几年先后获得“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②县域经济排名上升明显,农民经济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29个第三类县(市)[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市)],英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8 364元/年位列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不足260元,增加到2015年的7 315元,增长了27倍。农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家庭楼房拥有率超过80%。贫困村和贫困户数量进一步减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③科技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十足。随着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茶叶、蚕桑加工、药材贸易等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科技扶贫的英山经验

在系统梳理30年科技扶贫历程和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扶贫的4点经验。

3.1 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自大别山科技扶贫团进入英山后,历界扶贫团一直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形成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模式。茶叶产业逐步发展为英山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地区脱贫、农民增收。

1988年,英山开始寻求适合农民致富的出路,科技扶贫团主动参谋,组织县领导外出多地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多次论证,出台了英山茶叶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锁定茶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主导产业。此后,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科技部陆续支持了“茶园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等星火计划项目27个,“鄂茶一号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农业成果转化和茶叶富民强县项目8个,进行了英山云雾茶名优茶开发,推行了速生丰产密植、无性系良种、无公害栽培、名优茶清洁化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解决全产业链各项技术问题36个,推动茶叶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技带动英山茶产业实现了五大跨越式发展:一是规模扩张。由零星种植发展到上百公顷成片开发,由全县不足2 000 hm2增加到15 700 hm2,由碎片化家庭经营发展为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茶叶专业乡镇3个、专业村89个。二是效益提升。平均每公顷收入由20年前可比价3 000元增加到7.2万元。全县系列总收入由可比价不足100万元上升到14亿多元。三是品牌发展。从没有品牌到全县统一“英山云雾茶”品牌,统一产品标准。“英山云雾茶”已被认定为“大别山生态名茶”和“湖北十大名茶”。四是龙头崛起。由作坊式加工到10多个投资500多万元、拥有高标准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规模经营。五是品质提高。由全部为普通绿茶到名优茶份额占40%。

湖北团黄贡茶合作社是在科技扶贫团和地方科技部门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科技示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标准、统一物资管理、统一收购鲜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茶园分户管理、资金分户结算、原料分户采摘,“五统三分”的模式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仅2014年就有19个农户在其带动下脱了贫。

此外,科技部对英山药材、蔬菜产业发展急需的研究和技术问题也给予了项目倾斜。近30年来,支持英山的科技项目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产业技术发展瓶颈和提高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建设。

3.2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

通过不断完善,英山构建了天、地、人“三网合一”科技服务体系。①“天网”即无线网络。目前建成县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个、村(企)信息服照镜30个,与省农技110、12396平台对接,随时为农户、企业提供在线技术咨询,定期进行远程诊断和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大别山宝”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英山土特产。②“地网”即广播电视网。县科技局与商务、广电等部门合作,在广播、电视等系统中开设科技之窗、惠民天地、智慧英山、电子商务等专栏,为群众送技术、送专家、卖商品。③“人网”即科技服务团队。共选派280名科技人员和乡土能人作为科技特派员,成立了茶叶、药材、蚕桑、水产、畜牧、信息化等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利用科技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专家队伍,组成90人的科技服务团队,长年进驻企业、合作社、基地、乡镇、村、户开展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参股、资金入股、承包、租赁等形式与农民共同创办产业基地或者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各类人才与农户共同创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

随着科技特派员深入村、户和企业服务,与市场主体共同创业,科技服务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更加凸显。据统计2010年科技特派员带动创办的茶叶、药材等示范基地1 533 hm2,其中茶叶示范基地平均每公顷收入4.7万元,远高于当年茶园1.3万元的平均水平;药材示范基地的平均每公顷收入达到了8.4万多元,也远高于一般农户的1.8万元。到2013年,随着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精准对接,茶叶、药材开始产生深加工附加值,当年药食同源产品销售额突破1 000万元。

逐步完善起来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逐渐增强。2000年,扶贫团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专家到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服务,该专家把自己培育的猕猴桃新品种引进东冲河村,建设示范基地2 hm2。在专家指导下,农户按照技术要求管理,2003挂果后,平均每公顷收入4.8万多元。2006年带动该村整体脱贫,成为英山乃至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猕猴桃产业逐步发展为该村的特色品牌。

3.3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可以从树立科学致富的理念,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提高劳动者健康素养,丰富科学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9]。

英山科技扶贫始终把增强农民致富技能,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发展产业的保障。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主办专场培训班、派技术骨干跟班学习、远程授课答疑、专家现场指导开展“面对面式”、“订单式”等培训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不断完善培训手段,发展村级致富读书室、建立远程培训中心、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拓宽农民接收科技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茶叶从最初的种植技术、中间的清洁化加工技术,到最新的综合利用技术、茶叶旅游产品开发,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农民实际需求来调整培训内容。

据统计,自扶贫团进入英山后,邀请专家举办讲座398场次,开展远程培训137次,引进专家现场指导234场次,选派技术骨干进入高校学习312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116次620多人。帮助建立村级致富读书室44个,捐赠适用技术图书和资料4.7万册(份)。

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培训内容的深入,农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表现在容易接受新的发展理念,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强烈,用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支出增加,参加技能培训活动积极性增强,不良习俗减少。对2014年英山科技和农业部门的技术咨询记录做了统计分析,科技和农业部门分别接受农民技术咨询1 013例和826例,通过对这部分人进行1/10随机抽样,分别走访了咨询的180人,他们都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培训,92人咨询的主要领域在市场信息、致富项目、产品开发,80人咨询产业技术方面,只有8人咨询资金项目。结果表明,接受培训的农民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注重技术、市场和信息,而没接受过培训的人多数发家致富的意识模糊,生活目标要求比较低。2014年,英山县农办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当年因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增加收入2.13亿元,人均年增收496元。

3.4 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

为了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在贫困村复制科技示范村的发展模式,通过“结对子”做法,推行“先富带后富、富村联穷村”,扩大科技示范成果,重点帮助落后村困难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帮助他们脱贫、增收。

东冲河科技示范村经过15年科技要素的不断注入,百姓依靠科技致富,兴产业奔小康,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山顶杉树盖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茶桃相映,房前屋后药果满园”的生态型产业格局。建成50 hm2速生丰产无公害茶园、20 hm2有机猕猴桃园、50 hm2道地药材园、130 hm2优质板栗园。创办了名优茶加工厂,建设了库容400 m3的果品保鲜库。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 600多元,村集体存款210多万元。

泻水岩村有203户716人,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89人,其中,无劳动能力因病致贫35户40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户14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 200元。无论是贫困人口占比,还是总体贫困现状,都是英山重度贫困村之一。科技扶贫团和县科技部门通过广泛调查,帮助泻水岩与东冲河结成科技扶贫的“对子”,通过村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结对、富裕户与贫困户互助结对、技术人员与骨干农户带头结对,开展“五帮”:一帮带活班子,把东冲河村两委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发展经济的思路带到泻水岩村;二帮制订规划,根据泻水岩村的实际,结合东冲河的经验,共同制定泻水岩村五年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三帮引进技术,把东冲河村的技术合作单位有关研究院所引到泻水岩,实现技术依托单位共享;四帮发展产业,借助东冲河的品牌和市场优势,选择猕猴桃、茶叶、药材在泻水岩村推广,将泻水岩变成东冲河的产业基地;五帮培训农户,派出技术骨干与泻水岩农户结对,传授适用技术。在泻水岩村选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猕猴桃种植,由东冲河村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负责产品销售;组织泻水岩村的茶农加入东冲河生态专业合作茶叶分社,按照东冲河标准改造茶园、制作茶叶、销售产品;派20个科技示范户与泻水岩农户结对,实行“户对户、人对人”帮助,共同创业脱贫。经过两年努力,泻水岩村脱贫已初见成效,茶园平均收益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4 对科技扶贫的建议

4.1 根据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依靠科技扶持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重点帮扶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在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能发挥优势和潜力的若干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原始生长点,通过直接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成果,开发产品或产业、形成拳头产品或支柱产业,向农户扩散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脱贫致富[10]。同时,要考虑不同产业的地区适宜性,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不能简单推广应用,生态扶贫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形式则更为可取。

4.2 重视科技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

科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更大作用,重在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需求,制定脱贫计划,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要依靠科技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强化“造血”功能,积极应对因病、因灾、因教、因婚致贫、返贫。

4.3 发挥科技人才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本地科技人员、乡土能人的作用,带动各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联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创业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4.4 对基层科技部门设专项资金扶持

针对目前很多县级科技局被撤销合并的情况,而且越是贫困地区,科技部门越难发挥作用,在县级政府的重要性也越弱,被撤并的压力越大。建议中央统一划拨资金支持基层科技部门发展,增强其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三F.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11):78-88.

[2] 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1-9.

[2] 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4):69-70.

[4] 赵慧峰,李 彤,高 峰.科技扶贫的“岗底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138-142.

[5] 周福民.发展县域建筑劳务经济助力大别山农村脱贫致富[J].建筑,2014(23):30-33.

[6] 徐礼煜,席承藩.安徽省大别山区复合农林业的诊断与设计[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117-122.

[7] 广 青.大别山区盼科技[J].治淮,1993(1):17.

[8] 刘冬梅,刘 伟.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中心的选取及相关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4(8):29-37.

农业科技元素篇8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43-03

近年来,生态农业这一现代农业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农业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增多。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虽然我国生态农业试点不断增加,但生态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尚不成熟,对生态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还不完善。

学术界对生态农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偏重于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如刘刚等以区域研究为基础提出不同功能区发展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1]二是关于生态农业效率的研究。如吴小庆等将农业生态效率指标分为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两个子系统,对无锡市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2]潘丹等将农业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中国 30 个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3]三是对生态农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程翠云等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2003―2010年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4]高亮等运用DEA 方法对安塞县商品性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率进行了评价。[5]这些研究无疑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一、生态农业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构建其评价体系的基础,对生态农业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6]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它既能带来生态的良性循环,稳定地、持续地提供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7]综合以上观点生态农业的内涵可概括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本质上更关注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其中土地、水、劳动力、机械、肥料、农药、农膜等应受到重视,这为构建生态农业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

(二)资源利用效率的诠释

经济学认为物质的稀缺和人类需要的无限必定带来资源配置的问题――即如何配置资源才能达到两者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单位产出消耗的投入来衡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体现了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合理性,包括研究单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多要素配合时的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8]农业生产的投入多种多样,一方面需要考虑各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技术的最优化,即考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所以还需考虑要素投入的整体规模是否合理,即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二、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农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壤自然肥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财政投入、技术、管理、农用物资、能源等。其中农业自然资源中的气候、土壤微生物、土地自然肥力倾向于农业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能源更倾向于对农业技术的研究。

生态农业的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既包含其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总贡献,也包含对农户带来的微观收益;生态效益既包括其正面效益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也包含负面效益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而这些污染可以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侧面反映出来。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食物保障功能、农产品的质量方面。

生态农业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体现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即资源投入的减少和产出效益的增加;准则层则是目标的细化,其中资源投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层是将准则层的具体化,其中的分项有的属于农业经济研究方向,有的更偏重于农业自然科学研究或农业技术研究,如表1所示。这里主要从农业经济方面研究生态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研究资源利用效率既可以对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单个要素进行分项衡量,也可以对若干重要要素进行综合衡量。

(一)分项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土地产出率来表示。土地产出率=,体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的综合水平,是反应农业生产力的综合指标。[9]其中使用产量指标时可体现土地作为粮食基本保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用产量时侧重土地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了单位农业用水获得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可选用农业用水效率系数=,这一数据体现了农业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了体现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可使用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来表示,这一点体现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程度。

2.社会经济资源

劳动力的利用率可通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体现,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农产品的数量来表示,[9]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倾向于对微观农户的研究。宏观来看,当研究对象为某一区域或地区时可运用劳动力利用效率来计算,劳动力利用效率=。

农用物资主要包括机械、化肥、农药和农膜。农用物资利用效率=,其中的物资投入量可以是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等。这些指标中化肥、农药、农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所以,这些指标对应的利用效率可体现农业污染程度,可表征农业的生态效益。机械总动力则可表征农业的经济效益。

财政投入主要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财政投入,在统计数据上主要体现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财政利用效率=,用来衡量农业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体现农业财政投入的高效利用情况。

农业技术投入方面,受限于直接农业技术投入数值较难统计,可以根据历年统计数据中的农业技术成交额或动植物新品种技术成交额等数据从侧面反映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也可以选择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等从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反应农业技术的投入情况,其利用效率的计算使用公式为:技术利用效率=。也可使用农业科技贡献率体现农业科技的使用效果,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单要素利用效率分析侧重对农业要素的分项对比,在考察多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是会显示出不足,所以,应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考查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可选用多因素综合评级模型,其公式表达为P=Wi×(Wij×x'ij)。其中,P 为综合农业资源利用生产率评价分值;Wi为各类型要素 i 的权重,Wij为要素 i的指标 j的权重(权重可根据专家咨询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确定);x′ij为要素i 的指标 j的标准化数值。由于农业资源利用的指标存在量纲不同的情况,所以,需要在研究时换算为标准数值。[8]

式中:y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选用资源耗用的绝对数来表示,其中土地资源可选择农用地面积、耕地面积表示;水资源可以用农业灌溉供水量表示;劳动力可选用农业从业人数或农业劳动时间来确定;农用物资可选择农用物资的耗用量,如农用化肥折纯量、农膜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表示;财政投入可使用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技术可选用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数量、农业科学研究人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经费支出等指标表示。在具体运用是可根据研究侧重点或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资源配置效率旨在研究各类资源的投入比例和投入规模的合理性,其中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相对值,是几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对比,取值在0和1之间,越靠近1的决策单元资源配置越有效,反之越无效。同时资源配置效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现有资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即技术是否有效;二是现有的资源投入规模是否合理,即规模是否有效。

测量资源配置效率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它不受量纲的限制,可测量不同决策单元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下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具体表达公式为。

(DC2R)minθ

xjλj-θx0+s-=0,

yjλj-y0-s+=0,

λj,s-,s+≥0,j=1,2…,n,θ∈E1

其中n为被评价对象的数量( 即 n 个决策单元);

每个 决策单元中分别有 m 种投入( 输入) 与 s 种产出( 输出);

xr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使用的第i种投入的数值;

yij为第j个决策单元所创造的第r种产出的数值;

xj =(x1j x2j… xNj )T ,j=1,2,……,n;

yj =(y1j y2j… yNj )T ,j=1,2,……,n;

θ 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λ 为评估该决策单元的效率时参考的其他决策单元的比例;

s- 为松弛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减少的投入量;s+为超额变量,表示该决策单元应增加的产出量。

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指标,如若研究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重点选择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等;研究农用物资的配置效率可选择机械、化肥、农药等指标。产出方面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选择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户经营性收入、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等指标。

农业科技元素篇9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目前,如果按照国际贫困线衡量,那么我国的农民从总体上看仍未脱贫。在我国整个经济增长减缓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其中农业比重降幅很大

毋庸置疑,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应是农业,而如今我国农民靠传统种植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经被打破。近些年来,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增长,非农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从近10多年农业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来看,1997年之前,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一般保持在70%至75%,1998年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急速下滑,1998年为67.8%,1999年为65.5%,2000年为63.3%,2001年为61.7%,2002年为60%。由此可知,尽管农业收入仍然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农民收入虽有增加,但增幅比较小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和2003年我国农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9%和6.0%,到2004年环比增长率高达12%,2005年和2006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而2007年和2008年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9.5%和8%,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虽有增加,但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影响,增长幅度减缓,增长速度减慢。

(三)不同区域的农民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42、0.35和0.41,表明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2001年,收入最高的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82.3元,而最低的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11.7元。从全国看,2000年农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6.6%,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19.2%,中部地区增长了9.7%,西部地区增长了1.8%。由此可见,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差距很大。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表1可以清晰的看出,2002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475.63元,2008年为4760.62元,年均增加123.3元,年均增长率为12.47%。而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为7702.81元,2008年为15780.76元,年均增加407.7元,年均增长率为13.45%。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的比例从2002年的3.11:1提高到2008年的3.32:1。

二、科技文化知识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影响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中,科技文化知识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科学技术普及的今天,农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农业技术,使我国的农产品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如今,传统型只靠体力的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不掌握知识的农民无法靠科技而致富。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民增收服务,需要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高科技文化知识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

(一)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不断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的70%,再加上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导致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总体上文化素质不高。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初中程度及初中以下劳动人口仍占农村劳动人口的87.72%。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农业技术的吸纳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此外,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与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其生产技能水平也比较低,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力所占比重较低,还不足20%,而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则超过了80%。对于青年劳动力来讲,悬殊更大,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不足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不足5%。

(二)受教育程度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政策和技术,但无论何种技术和政策最终都需要通过生产者来实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就偏高,这有利于农民吸收和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民增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更多的和农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关。近些年来,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素质较高的农民,来自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也较多。据调查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文盲户、小学户、初中户、高中户和大专户占农户现金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8%、66.8%、72.5%、73.2%、77.5%和81.5%。

(三)农业技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民增收还受其所接受和掌握的技术的影响,虽然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被农民所利用的却较少,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有70%左右的科研成果推广不开。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缺乏大批善于吸收、消化、运用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民。2001年,农业部对河南省1000户农村住户进行的调查显示:接受过职业教育或者技术培训的农民,其家庭纯收入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的家庭纯收入,而且接受教育的家庭成员越多,家庭纯收入越高。由此可知,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增收服务的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民增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农为本,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此,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立足国内国外的实际,着眼于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未来趋势,以现代农业思想为指导,从有利于农民增收这个角度为出发点,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首先,坚持以农为本,深化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更新教育观念,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和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为中心来办职业教育,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其次,要加强政府的统筹力度,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和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农村教育发展为重,以农为本,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农科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与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另外,还要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举办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多种办学格局。

(二)创新办学模式,办特色职业教育

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历型的办学,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首先,改革办学体制。实行弹性学制,逐步推行学分制,大力提倡农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同时,要实现各级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各类教育相互沟通,最终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农民终身学习和培训的办学体制。其次,改革教学方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把学校和农民真正的联系在一起。学校可以让农民在学校已有的实验场所学习,也可以把实验场所建在农民的试验田,要做到送教下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和培训的良好服务平台。最后,学校还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调整专业设置,把市场的需要、农民的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办特色专业。

(三)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农村职业学校是农业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的主要场所,农村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的纽带职能,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在研究开发方面,农村职业学校,上要与高等院校、科研研究所等联合,下要与农业局和农科站等联合,结合当地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科研活动,及时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农村职业学校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农民当前的需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先推广实用的技术给当地农民,确保农民真正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并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可以在技术实用过程中,农民和农村职业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员及时沟通,以保障技术真正给农民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与有关部门及劳动力市场结合,掌握并一定的用工需求信息

农业科技元素篇10

[关键词]印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力;科研体系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连续发生严重干旱后,印度政府发起绿色革命,旨在实现粮食自给。当时,政府改组了国内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以方便农民迅速改种由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培育的高单产、半矮秆小麦和水稻品种;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特别是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农业灌溉、运输和交易市场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农产品价格支持。上述措施仍然包含在印度现行农业政策中,其形式包括高度区域化的特定农产品投入补贴、产出价格支持以及政府农产品收购计划。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9-1971年的267美元增长至2011-2013年的1169美元,从而导致国民收入迅速增长。随着收入增长,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范围扩大至高价值产品(水果、蔬菜以及肉产品)。印度农民似乎正在迎合这些新型增长机遇。国内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从20世纪的1.5%,提高至2000-2012年的3.3%,反映出印度农业领域已经跨越初级粮食专业化生产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级食用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而高价值农产品生产则不断上升。1980-2008年,农民将更多土地转向生产高价值产品,为印度农业产出增长总量做出30%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以绿色革命为象征的谷物生产技术的影响力逐步下降,以及国内高价值食物需求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学家纷纷质疑印度持续保障其12.4亿人口食物需求的能力。印度最新制定的粮食安全计划,预计要为其2/3的公民,每月按照补贴价格提供5公斤食用粮食。人们对于印度能否满足其新型粮食需求的最基本担心是该国水稻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出现长期性下滑。此外,保证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能够获取高价值食物,还需要投入巨资用于运输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收获后处理技术开发。美国农业部科研人员对1980-2008年印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对国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程度以及国内主要资源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方式,决定着印度未来食物供应能力和农业收入增长水平。

1印度农业产出与投入变化

1.1农业产出增速快,产品结构变化大

1980-2008年,农业产值从2.6万亿卢比(420亿美元)增长至7.3万亿卢比(11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3.1%。其中,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南部和北部地区分别为3.2%。1980-2008年,农产品结构发生巨变,粮食占比大幅下降,而畜牧产品和园艺产品的占比则大幅上升。1980-1984年,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占42%、畜牧产品占26%、园艺产品占13%、特色作物占10%、油籽和豆类分别占5%;相比之下,2004-2008年,畜牧产品占比大幅上升至34%、粮食占比大幅下降至26%、园艺产品占比大幅上升至23%、特色作物占比下降至9%、油籽占比上升至6%、豆类占比下降至2%。1980-2008年,印度作物生产年均增长率为2.8%,畜牧产品生产年均增长率则达到4%。在畜牧产品增长总量中,奶产量占81%,肉类占14%,蛋类占5%。奶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2%,肉类为2.9%。由于国内大多数人不吃牛肉,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2014年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1.2农业投入略有增加,增速明显低于产出

1980-2008年,劳动力和土地投入增加有限,甚至还出现减少,而中间产品和资本投入明显加大,农业总投入年均增长1.07%。1.2.1劳动力投入1980-2008年,农业劳动力数量增长极少,年均增长率仅为0.85%;农业劳动天数则出现下降,年均下降率为0.27%。妇女占农业劳动力总量的37%。综合计算上述情况,1980-2008年,印度农业劳动力投入年均增长率为0.7%。由于工资年均上涨10%,2004-2009年,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年均下降率为2.4%。1.2.2土地投入1980-2008年,作物土地总面积基本保持为约1.8亿公顷。其中,具备灌溉设施的土地面积从3900万公顷增长至6200万公顷,年均增长1.7%;没有灌溉设施的土地面积从8400万公顷减少至8100万公顷;牧场面积基本保持在1000万公顷;荒地面积也基本保持在2400万公顷。1980-2008年,复种土地面积从3200万公顷增长至5300万公顷,即增长65.2%。但是在同期内,作物土地净面积事实上年均减少0.02%。1.2.3中间产品投入中间产品投入包括农用电力、肥料等。1980-2008年,农用电力消费主要作物灌溉,年均增长率为7%。氮肥占印度肥料消费总量的66%,磷肥占24%,钾肥占10%。1.2.4资本投入畜牧资本是指农场牲畜存栏量,其中包括牛、羊、猪和家禽。1980-2008年,羊和猪存栏量年均增长率都仅为0.02%,牛存栏量年均增长率为0.8%,而家禽存栏量年均增长率则达到4%。1980-2008年,农业机械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比较高,达到8%。几乎所有机械资本都是由农民自己投入。

2印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政府政策

1980-2008年,在园艺产品和畜牧产品生产迅速增长的带动下,印度农业生产跨越了北部粮食主产带,全国年均农业产出增长率为3.1%,而导致农业产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投入资源的增长。农业产出增长率的66%是由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贡献,其余34%则由农业投入增长(年均1.07%)所贡献,因此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印度农业产出保持稳定增长的第一推动力。1980-2008年,印度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1%。其中,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7%,北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为1.86%,东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为1.9%,西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为2.3%,南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为2.66%。在印度各项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政策之中,政府出资建立的农业科研与高等教育体系取得最为明显的效果,其次为政府出资的灌溉基础设施项目。1980-2008年,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对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其他促进印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包括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的努力以及国内不断兴起的私营领域。

2.1不断完善农业科研体系,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

公共农业科研体系和私营农业科研公司的大量资金投入,再加上国际公共科研机构的协助,促进了诸多农产品生产的长期性技术变化,从而得以印度能够满足贫困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和富有消费者的高价值食物需求。2.1.1公共农业科研体系印度现有的公共农业科研体系是建立在美国所探索的“大学土地出让制度”基础之上,由联邦级的“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和邦级的“邦农业大学”两级科研层次所组成,占全国公共农业科研支出的比例2003年为93%,2009年为88%,在2009年包含私营公司科研支出在内的全国农业科研支出总量中则占71%。“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始建于1929年,是一个半自治组织,联邦政府农业部长担任会长。理事会的职责是支持和协调全国性农业科研事宜,下属单位包括5个部级基础性战略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机构,42个特定农产品中心科研机构,4个部级保护与种质交换和土壤调查机构,10个项目管理委员会,28个部级应用型特定农产品多学科战略科研中心(聚焦于具有全国指导意义的农业技术“任务模式”科研)以及82个旨在促进多学科多机构科研的全国科研项目协调机构。2003年,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总支出的50%用于作物科研(其中8%用于水果蔬菜类,14%用于水稻、豆类、小麦和甘蔗,27%用于其他作物),16%用于畜牧科研,15%用于园艺科研,10%用于收获后处理科研。2009年,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所属全职科学家的约40%从事作物科研,20%从事畜牧科研,5%从事园艺科研。“邦农业大学”负责从事当地适应型和应用型农业科研以及高等教育。2003年,这些大学的支出也主要用于作物科研:11%用于水果与蔬菜,26%用于水稻、豆类、小麦和甘蔗,36%用于其他作物,13%用于畜牧。邦农业大学数量增长迅速,2005年为31家,2012年为55家,2014年则上升至70家。然而,2000-2009年,邦农业大学所属从事农业科研的全职科学家数量却从7780减少至6158,下降20.8%。在邦级以下的地区,还有261家农业科研中心,其资金来源是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但由邦农业大学实施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一线农技推广活动,如同田间农技展示和农技转让实验站。总体来看,印度公共农业科研体系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和农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与当地适应型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应用型科研,在各个邦和农产品之间转让科研成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田间农技展示向农民推广新型技术。此外,公共农业科研成果通常是私营农业科研的基础,从而促进私营农业科研创新。政府对公共农业科研和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在20世纪60年代非常少,直至1973年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进行重组和第5个五年计划(1974-1978年)大幅增加公共投入之后,才得到明显改观。1974-2008年,邦农业大学科研支出从45亿卢比增长至260亿卢比,年均增长率为4.7%;印度农业科研理事会支出则从65亿卢比增长至470亿卢比,年均增长率达到5.4%。政府对公共农业科研体系投资产生了极大的效益。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农业科研投资平均回报率为71.8%,中位回报率为57.5%。由于回报率高,2008年印度农业科研体系在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1980-2008年,印度公共农业科研体系投资的内部回报率平均为85%,效益/成本比为18.34,即每投入1美元可产生18.34美元效益。2.1.2私营农业科研体系私营公司农业研发投资逐年上升,主要投资领域是种子培育、杀虫剂和农业机械。私营公司用于种子培育的投资,1984-1985年130万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490万美元,2008-2009年则达到8860万美元(其中包括跨国私营公司投资3900万美元)。用于杀虫剂研发的投资,1984-1985年为900万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1700万美元,2008-2009年则达到3600万美元。用于农业机械研发的投资,1984-1985年为370万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650万美元,2008-2009年则达到4100万美元。2008-2009年,印度私营农业科研投资为1.74亿美元,公共农业科研投资为5.38亿美元,私营农业科研投资占全国农业科研投资总额的24%。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私营农业科研投资占全国农业科研投资总额的比例,1985-1995年为17%,2008-2009年则上升至26%~30%。2.1.3国际公共农业科研机构(1)“国际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前身为“国际农业科研咨询集团”,成立于1971年,拥有多个隶属分机构,对印度小麦、水稻、玉米和粗粮科研做出重要贡献。(2)“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于1965年首次培育出大规模种植的小麦品种,其在1990-2010年间与印度分享的实验型小麦采集数量增长了2倍,并且在2006-2010年间将683个小麦品种引入印度进行评估和试种。(3)“国际水稻科研所”成立于1960年,首次培育出半矮化高单产IR-8水稻品种,并于1965-1970年间帮助印度推广种植该水稻品种。随着印度消费者喜好发生变化,国际水稻科研所培育出大量新型水稻品种,1971-1980年为127个,1981-1990年为223个,1991-2000年为257个。(4)“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科研所”成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粗粮品种培育,于20世纪80年代培育出第一个开放授粉杂交珍珠粟米,并且引入印度。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对印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4-2008年,面向亚洲地区的国际农业科研机构支出从10亿卢比增长至50亿卢比。1960-2011年,面向亚洲地区的国际农业科研机构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8.8%,但最近30年则不断下降,1980-1990年为6.8%,1990-2000年为5.4%,2000-2010年则为-0.01%。总体而言,印度公共农业科研体系更注重于研发适应性农业技术,而国际农业科研体系则更注重于研发基础性农业技术。

2.2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提高抗旱能力

政府不断投资扩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并且对于农用电消费给予补贴。印度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水井、运河、储水池等。地下水抽取量20世纪80年代排名世界第三,目前排名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3%,其中87%用于农业灌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成为农业灌溉最为主要的水源。1980年,具备灌溉设施农田的46%采用地下水,40%采用运河水;到2008年,具备灌溉设施农田的61%采用地下水。相比之下,运河水灌溉则年均下降1.8%。

2.3改进道路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教育水平

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农民投入、避免损坏、增加农产品上市量,政府每年出资改进农村道路。随着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接受新型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也逐步增强。根据印度全国普查数据,印度农村人口接受学校教育的年数,1980年平均为不足2年,2011年则上升至4.5年。

3印度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根据美国农业部专家的测算和评估:就印度全国而言,公共农业科研体系和教育体系投资每增加1%,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16%。面向亚洲地区的国际公共农业科研体系投资每增加1%,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11%。灌溉农田面积每扩大1%,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06%;其中,采用地下水灌溉农田每扩大1%,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03%;采用运河水灌溉农田每扩大1%,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02%。农村人口接受学校教育每增加1年,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09%。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