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知识点十篇

时间:2023-12-29 17:52:22

感恩教育知识点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1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品质,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寻找有关感恩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些有关感恩的语句,让聆听的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让感恩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教师要积极组组织活动的讲座,可以借助开展故事会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开展宣讲感恩活动,让学生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感知,联想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关爱,由内心深处发出诚挚的感恩,自己与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拳拳的亲情和浓浓的友情。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如表现大自然知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重点品读描写“大拐弯”的精彩语段,在一唱三叹的朗读中,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观,进一步愉悦自己的情感,这些美丽的语段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上印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让学生受益终生。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我喜欢》的时候,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以一个省略号单独成段的特殊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精彩补白,让学生自由言说,补充省略的语段,学生会依据前后的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思维写出丰富的有关自然、社会中事物,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刻舟求剑》的时候,让学生补充结尾,可以引出话题,你怎样劝说课文中的这个呆板、不知变通的主人公,学生会畅所欲言、大胆思维,使小学生的感恩品质得以升华。

二、关注成长,体验成长,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关注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亲历于实践活动是必须的,体验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儿体验,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更谈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体验,就不会对习得的知识记忆深刻,根本就不可能内化习得的知识,只有体验了知识,才能深刻地感悟知识,最终会形成自我的认识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各自的知识水准也千差万别,有的经过一次体验,马上可以形成经验,有的需要反复体验亲历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他们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在点点滴滴的亲历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体验教育。教师积极开展组织交融开放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和学习的客体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开展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没有生命的、呆板的教科书的内容激活。这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生理特点。教科书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利用体验式学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以上学生和教科书的特点有机整合,使没有生命的教科书的内容变成开放的学习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的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平等交流的氛围,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彰显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2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实践德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这是我们懂得感恩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1感恩教育的内涵诠释。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

实施感恩教育,首先需要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这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2感恩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3感恩教育的实践体验。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同时,感恩教育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者的合力才能够顺利完成。

3.1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很多现象和调查表明,多数的孩子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对来自父母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攀比心理强,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让资助者寒心的事屡见不鲜,这些都说明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情怀。“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呐喊。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3.2培养“感恩”教育的感恩意识。

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3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映霞。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谢丽芳,胡光明。高校“感恩”的缺失与重拾[J].科技资讯,2008(33)。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3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效路径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辅导员专项)《高校学生感恩教育有效性研究》11JDSZ3055

感恩意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是高校新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一环,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开展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对校友资源维护,推动学校长远发展和提升社会道德层次、净化社会风气都有着深远意义。

1 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的现状

1.1 大学生感恩意识不容乐观

感恩意识作为学生品格养成中重要内容,深受社会风气、家教模式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当前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成长经历导致明显的自私化倾向及社会的浮躁、功力带来的功利化倾向,无疑很广泛地影响着青年学生。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大学生高消费、盲目消费、攀比现象比较严重,他们把父母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成了“啃老一族”;二是师生感情逐渐淡化,传统的尊师意识淡化;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抄袭作业甚至旷课,甚至出现老师批评学生,学生恶意报复等现象。三是对他人、社会情感冷漠,许多学生对国家、学校、他人的恩泽,如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帮助等,多视而不见,班级集体活动不热衷,申报资助虚报材料,获得资助后肆意挥霍,毫无感恩之心等。四是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和个人角色的关系,对社会的关怀表现的比较冷漠,对社会公德不予遵守,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等。

1.2 高校感恩意识教育效果不明显

包括感恩意识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教育形式教条化,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这种脱离生活的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严重浪费了政治教育的时间和资源。感恩教育体系不完备,大学生对知和行不能很好统一。目前高校感恩意识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无法达成有效的统一,这就导致学生在感恩意识教育上“说时容易做时难”,学生在感恩意识教育上“听时激情澎湃,做时无法下手”的尴尬局面。众所周知,感恩教育共分为三个阶段:头脑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外化。没有完备的感恩意识教育体系,导致大学生们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说一套做一套,知和行难以统一。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陈旧、活动载体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目前感恩教育活动常借助于座谈会、朗诵会等形式开展,形式单一,载体利用单一,以致于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无奈应付。而且这样的教育活动只停留在改变受众认真层面而非改变其态度和行为。

2 高校开展感恩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

2.1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学会感恩是未来和谐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起码素质。

2.2 感恩意识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质量、精神有重要的影响。在全世界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感恩教育作为传统美德,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

2.3 感恩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部分

感恩意识教育有助于唤起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融化他们的自私、冷漠、自卑心理,培养与人为善的质量,改善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4 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身协调发展

感恩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深刻认识到自我发展的条件性,从而自觉地克服不恰当的个人主义,有利于构建出美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3 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效路径

提升感恩意识教育效果的前提是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提升感恩意识教育效果的重点是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全人教育提升;提升感恩意识教育效果的关键是依托适当的平台采取恰当的方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笔者认为“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结合学生年级为特点,分层次实施

在开展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中要善于把握教育规律,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点和感知事物的方式不同,因此,在开展感恩意识教育活动中要善于找准契合点。如面向新生开展“感恩墙”活动,组织好入校教育报告会,把感恩教育当成新生开学第一课。每年奖学金发放之时,号召获奖同学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贫困学生,引导获奖学生心怀感恩,回报社会。在毕业生中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行毕业生红歌赛、我为母校发展献计策、爱心书屋捐赠活动等并将毕业教育活动与校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展现校友对母校的特殊感情来引导毕业生们知恩、报恩等。

3.2 以节日为切入点,挖掘节日感恩意识教育内涵

节日是文化、传统的象征和载体。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要善于立足节日,借势引导,挖掘节日的教育内涵。利用 “父亲节”、“母亲节”,开展“爱就要说出口”“家书抵万金”等活动,引导学生深知父母不易,感恩要及时。利用“教师节”,举行丰富多彩的师生联谊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感激老师和学校的培养。在 “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学生收看一场关于革命题材的电影。每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和“国庆节”等节日,教育学生不忘劳动人民、人民、共产党人,引导学生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3.3 以特殊学生群体为重点,找准感恩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特殊群体是最需要“雪中送炭”的人群,面向他们开展感恩意识教育活动效果最明显,辐射带动作用更强。如开展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引导贫困生将社会的爱心化作自己成才的动力,在贫困生中广泛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 、“感恩,不仅仅是给资助者写封信”倡议活动等活动,在校期间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毕业生和国家栋梁。

3.4 以“施恩”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将感恩认知转化为实践

高校感恩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乐于“施恩”的行动。通过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情系灾区、捐款捐物”活动,义务献血、支教支医、走进孤儿院、养老院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施恩”。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和谐的生存理念,更是生活中的大智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感恩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大学生只有拥有感恩的品质,才可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可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地去回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4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准则,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精神体现。随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高度重视及其持续广泛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以“90后”群体为主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感恩缺失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感恩是道德领域的重要范畴,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所产生的认可并立志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实践行为。它是相互之间的一种善意,包含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情感和态度,隐含个体对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态度。它包含两层含义:懂得感恩和学会报恩,懂得感恩是指懂得和领会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情,学会报恩是指要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懂得了感恩和报恩,才会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感恩教育是美德教育。

感恩教育使人性向善,胸襟开阔,唤起自身的美德,挖掘人性中的原动力。感恩教育遵循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实行对感恩的道德要求认同,并把这种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

感恩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基础,是情感教育的必然诉求。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被认为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感恩是其他道德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感恩的情感即是拥有爱,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三)感恩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只有有了感恩意识,才会主动报恩乃至施恩,才懂得怀着感恩的心发现身边的事物并报答身边事物所给予的一切。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感恩意识,无论对大学生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具有和谐思想的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意识的人必然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而一个能够知恩图报的人也容易形成和谐的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后备力量,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形成知恩必报的观念,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

(二)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指出:“人文素质是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因和向导素质,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知道感恩的人必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

(三)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容易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能为承担责任和完成义务而努力。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职责,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传承的艰巨使命,没有感恩报恩之心是不可能有责任感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其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意识,更是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强调高校“以德树人”的大背景下,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感恩文化教育。

中华文明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有不少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至今广为流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深厚的土壤。通过感恩文化教育,大学生不但能够自觉地感恩报恩,而且能够发现并纠正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感恩教育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在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主动形成良好的德行。

(二)加强感恩教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感恩教育环境对实施感恩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文化氛围对其感恩意识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要营造处处充满感恩意识的校园氛围:首先,校园内可多设置一些关于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标语,包括感恩父母、师长、朋友、社会和祖国、自然等内容,达到物质文化感恩教育;其次,要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精神文化是最关键的一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精神追求,校训、校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感染,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再次,高校通过制定有关感恩素养的校纪校规和奖惩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后,在文化传播方面,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平台,把感恩教育充分渗透到德育体系中,让学生在浓郁的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三)引导参加社会实践,从点滴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他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通过丰富的感恩教育实践,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把感恩化为自觉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感恩教育应系统化、长期化,不能流于形式。

(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支撑力量。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作用,是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父母的形象对孩子的道德认知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重视子女智商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子女情商的培养,让子女成为德才兼备,有爱心懂感恩的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让子女理解自己的爱,创造感激父母、感谢亲人的机会,比如过年过节给亲人、朋友、恩师打电话或寄卡片问候,在家里做些简单的家务等,让他们真正理解爱、懂得爱,从而报答爱。

第二,坚持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感恩意识缺失的危害性,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齐头并进的协调发展。感恩作为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正面引导。华东师范大学在将要迎来首批1000名免费师范生之前,校长俞立中亲笔致信每一位入学的免费生:“免费师范生政策旨在鼓励最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你们有幸成为第一批享受这份荣誉的大学生,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份崇高的责任。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这实际上是校长亲自为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和家人,感谢老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后盾作用。大学生感恩人格主要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后盾。因此,要加强社会的宣传和指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制造积极的舆论,树立感恩楷模,为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创造和谐的大环境。例如中央电视台每年都在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社会反应很好,从评选到揭晓,可以说是一次全民社会的公德教育,通过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掀起感恩教育的热潮,人人都怀有感恩之心,处处都心存感恩之情,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与相处,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助推器,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知恩感恩、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2007(4):17-19.

[2]高爱芳.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J].教育情报参考,2006(8):61-62.

[3]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75-76.

[6]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郁进东.心酸父亲来信撞击学生心灵[N].中国青年报,2004-11-04(A1).

[8]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9]华莹.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10]华东师大校长写亲笔信告诫免费师范生学会感恩[EB/OL].搜狐新闻网:http:///20070827/n25179

0684,2007-12-11.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5

【关键词】教学 ; 感恩 ;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24-01

现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我们的精神。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我们心潮澎湃,赞叹不已,《西湖游记二则》让我们感受到西湖之美,得到心灵上的愉悦。

(二)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我们以生命,而且竭尽全力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三)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它的地大物博,更要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丰厚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众多古诗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等课文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苟且偷生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已有之的道理。

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大自然之美就会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壮丽;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入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替代的。

(三)倾诉衷肠――报恩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6

关键词:感恩教育健全人格活动体验长效机制

一、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然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注重空洞的说教,注重于点。感恩教育就是就基于感恩,进而构筑学生包容的灵魂,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和谐的氛围。适时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应该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

三、感恩教育的意义

首先,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不仅仅是感知恩德,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其次,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枝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而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向迷失,过多的包办和过多的呵护,让越来越的孩子失去了健康的“行走”能力。“芦苇”越来越“脆弱”。正如北京四中的赵燕梅老师说的:“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他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挫败,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美妙。”没有人生的不平坦,就决定了没有负面经历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正视负面,感恩负面,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四、学校感恩教育的操作方式

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恩,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因此,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步骤。现实社会中,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恩情

通过话剧表演、现场辩论、真情演讲等活动,让孩子体味到什么是“恩”,哪些人、事、景、物是需要我们感谢和感激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惨痛”经历,谈谈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引导学生换个思维,感激曾经的“惨痛”。

(二)以团体活动为手段,让学生感激他人他物

团体活动是集体合作的项目,任何一个人离开他人都无法单独完成,任何一个人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体的失败。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是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岬少了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丧钟为自己而鸣,集体活动是达到孩子认识到这点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每个孩子都有如此的认识,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博爱的心。

(三)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把每位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是我们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汀祖镇王寿小学王海燕老师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实施《鲁本的秘密》一课时王老师这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小鲁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如:“母亲的家务似乎永远也没个完。日复一日,在那破旧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学生在反复读句子体会鲁本的内心活动,他感激母亲,理解母亲,他深爱着他的母亲,进一步体会鲁本是多么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感恩母亲。

(四)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李晔是北京一所重点学校的高三学生,他说:“不少人说我们是‘草莓族’,外表看起来色彩鲜艳,里面却苍白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表层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多经历风雨,尽快地成熟起来,可是大人们却很少给我们机会。”既然孩子有这样的需求,而在教育上孩子好动的特点有决定了在感恩问题上孩子的反复性。我们在实施感恩教育时就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被爱”深入学生的内心,让“恩德”包围在他们周围。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能让学生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健全人格。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感恩教育的思考》,叶华茂著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感恩教育 教学方法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素材、活动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认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切入学生个体心灵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现象、事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怀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抱怨、矛盾、仇恨和对抗,多些理解、宽容、友善和快乐,就会明确责任,和谐相处,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业,对社会予以回报。

一、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1.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倘若我们的教育仅以可以量化的效率为主要目标,而缺乏对思想和情感完整性的追求,缺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敬畏,那将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语文学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大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之一。感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传承下去。我国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寿《三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晋朝时李密以孝敬祖母闻名于世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渗透感恩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现实需要。

其一,当代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天的孩子开始更注重自我感受、自我享受。再加上有些父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溺爱、迁就和包办代替,致使一些孩子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两。他们忘记了我国自古就有的“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忘记了感恩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感恩。因而,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其二,感恩教育正逐渐从语文课堂消失。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把语文课当成了知识与技能训练课,只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了喊喊的口号,只教书不育人,没有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正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消失。

3.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细化的具体要求。

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感恩教育其实是一种更实际更具体的形式。现今的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很多人高呼“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提出学校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何在。其实,现行德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并实践抽象而宽泛的德育概念,谈何容易。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感恩教育才应运而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肯定地指出:“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把感恩作为基本情感之一,让它成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一,也许更利于广大中学生接受。在这方面,语文学科大有可为。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勇担重责,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二、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1.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的反映的是山河的壮美,有的反映的是人物的高尚情操,有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少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选文情况,挖掘、整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品味课文所包涵的感恩之情,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学生感父母之恩,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师长之恩,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让学生感自然之恩,陶冶美好心灵;让学生感社会之恩,树立回报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感国家之恩,培育爱国精神。

2.将感恩教育穿插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道理上,最重要的是要把感恩思想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让感恩变成他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并促使学生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要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必须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释放他们的感受、体验、情感。通过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辩,让学生演,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1)写一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现自我、实践自我的最好场所。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及写作训练,通过写去表达学生的真实的感恩情感。(2)说一说。学了课文后,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通过说来展露学生的内心感恩之情。(3)辩一辩。让他们畅所欲言,敞开他们的心扉,飞扬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故事的震撼。(4)演一演。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角色换位,学生产生心理换位,感恩之情向深刻性、丰富性、理性升华。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课外阅读历来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教学应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渗透德育的切入点,让学生认恩、知恩、懂得报恩,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父母之恩。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方法途径

感恩是做人必备的基本道德,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一定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工作一定会和谐顺利,家庭一定会和睦幸福,事业一定会红火成功。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掌握实用技能劳动者为教育目标,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养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述

感恩就是指当自然、社会或他人施给自己恩惠时,自己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认可并设法报答。感恩是人类社会公认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一条基本的道德准则。人人都要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知道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人格健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感恩教育就是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它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健全的人格,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领会老师的教诲之恩,珍惜同事的关心之情,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情。

二、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1.感恩父母意识淡薄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家庭一般是“421”结构,他们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在家庭是众星捧月、养尊处优,长此以往,逐渐养成唯我独尊、骄横任性、随心所欲、浮躁自私等不良习惯,不会体谅父母的辛劳和苦心,也不会珍惜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对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满不在乎。

2.感恩内涵认识肤浅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对感恩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刻,比较狭隘。有的认为感恩只是感恩父母、报答别人。感恩父母就是因为父母不仅给了生命,还给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报答别人就是因为别人给予自己在生活、学习上提供了一些帮助,解决了一些困难。总之是认识肤浅,没有把感恩提高到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和感恩这个时代的高度,要认识到是伟大国家给我们创造平安幸福的生活和机遇,学生要以真才实学和优秀业绩来回报国家与社会。

3.感恩方式选择偏差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涉世不深,人生阅历肤浅,明辨是非能力有限,对感恩方式的选择还难以把握,如认为只要给父母买吃喝用等物质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感恩,其实子女在校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为社会多作贡献,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也是孝敬。部分大学生缺失感恩意识,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高校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

1.高职院校没有实用的感恩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偏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学生感恩教育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没有进行系统的组织管理,也没有实用有效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缺乏感恩教育课程,感恩教育也只是举办事迹报告会、爱国主义讲座等形式,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还是比较老套,难以引起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共鸣,收效甚微。高职院校没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高校校园内的点点滴滴都要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传播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正能量。

2.高职院校没有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对感恩教育普遍认为是思想政治部门的职责要求,其他部门没有把感恩教育融入各部门各专业的工作中,没有在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中认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没有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影响力,学校只“教书”不“育人”,教师只“授业”不“传道”,学校只教学生学习职业技能,不教学生做好人做好事,在很多场合忽视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教育行政、一线教师和后勤保障没有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三、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父母养育之恩

“百善孝当先”,感恩首先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父母不仅给予子女生命,还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让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子女就应该“敬老”“事亲”,回报父母。

(二)教师教育之恩

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叩开知识大门,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老师为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付出了辛勤劳动,学生要感谢老师、回报老师,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三)他人帮助之恩

感恩他人,就是要感恩一切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同学朋友们的真切关爱和鼎力相助,感谢接受到的他人给予的恩惠、礼物、忠告或帮忙。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同学朋友友好相处,不遗余力回报他人。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专业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无可厚非。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自私自利、情感冷漠,是缺乏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表现。感恩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实际上是相融相通的,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感恩教育的核心是“德”。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与文化专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贯穿于文化专业技能的教育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用文化知识来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做好人的知识和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修养。

(二)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注重课程设置,育“德”课程与育“智”课程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感恩教育,特别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中国历史、思想政治课程等人文课程教学中,要用朴实的个案、经典的故事来教育大学生,把感恩教育延展到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融教育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感受到知恩图报、有恩必报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培养“德高业精”“德能双馨”的教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先正己、后育人,言传身教,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平等沟通与交流,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认同你、佩服你、敬重你,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体会到感恩的力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恩教育。

(三)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导向、激励、辐射、熏陶的教育功能。高职院校要把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统一起来,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墙报等阵地,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注重挖掘校内外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感恩先进人物,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让大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获得良好的感恩熏陶,让学生养成“知恩报德”“感恩图报”的感恩意识。

(四)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感恩教育不能坐而论道,高职院校要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感恩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回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时机安排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做义工、献爱心,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大爱无垠、爱心无价。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利用自己所学专长,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为当地群众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中实现青春的价值,感悟到感恩的责任,形成良好的感恩品质。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新时期赋予高职院校的德育任务,高职院校要发挥感恩教育的主体作用,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感恩教育经验,创新感恩教育理念,把感恩教育融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感恩教育”长期化、制度化,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职院校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在全社会掀起感恩教育的热潮,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让社会更和谐,教育更有效。

作者:珠兰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9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德育 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人类美好品质之一,不仅是对亲人朋友的知恩图报,更是作为社会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我国古代有许多的经典诗词是对“感恩”的认同与尊崇的,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说明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恩理应让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多元文化的传播影响,感恩逐渐被社会淡忘。特别是对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只知道一味索取,不会感谢,不愿意感激,甚至不会感动。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形成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感恩”缺失而导致的自私冷漠的个性不仅影响到个人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初衷相悖。因此,早在2005 年,党中央、国务院下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者”,“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写作知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建构起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健康的个性、完善健全的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程教学应当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利用语文课程有的人文精神和感恩意识资源,向尚处于萌动而渴求知识的初中学生展示一个纯真、美好、善良、文明的世界。

一、感恩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需要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寥羲》就有提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描写了父母给予儿女生命,并含辛如苦抚养成人,赞扬了父母之恩情深似海,教育我们要“欲报之德,昊天圈极”。 《孝经》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教育了人们爱护自己,尊敬父母,以立身行道扬名后世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脍炙人口的蒙学读本《三字经》就记载了许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典故:“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些都是记载我国传统优秀“感恩”文化的生动事例,说明了知恩图报、感恩报答一直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写作知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建构起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健康的个性、完善健全的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育除了肩负知识技能培养外,还负有德育的功能。因此,把感恩教育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更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

(二)感恩教育可以健全学生人格品德,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满怀感恩之心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作为传播人类文化、智慧、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具备着独特的人文特性。经过层层精选出来的经典文本组成的语文教材,浓缩了上千年文化精华和母语的精髓,向莘莘学子展示祖国语文最为瑰丽之处。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势,渗透各种情感表达,通过欣赏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接受作品中人物高尚道德、伟大人格的熏陶,进而反思自身,影响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著名学者鱼霞认为,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升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因此,感恩教育不仅可以健全学生人格品德,还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三)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教给初中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可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不懂感恩或者不愿感恩,也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者”,“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衡量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新课程改革则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把情感教育提到了与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社会的变化、发展,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语文课程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感恩意识教学资源,是学生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这类感恩教学题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学会感谢,学会感激,更学会感恩。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能够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都是经过国家教委编写委员会专家审定的中外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在讲授这类作品时,不仅要把语文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结合感恩教育形式,把文章中优秀的审美观点和经典的感恩素材挖掘出来,使学生得到知识熏陶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想的境界,学会接受的同时,更学会感激、感谢和感恩。

陶行知先生认为:“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身体快速发育时期,经过2至3年的生长发育就能达到成熟水平,然而他们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期幼稚不成熟的标志,而心智上的不成熟又往往使得理想与现实脱节。因此,总是利用批判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长辈的教导开始怀疑,甚至反感,往往容易自以为是。因此,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应当是通过隐性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逐步地渗透、熏陶他们,而不是通过灌鸭式的强行灌输方式。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践行感恩教育

杜威主张:“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美德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理性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得来的。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课程,不仅仅只在课堂上由老师说,学生听,还应当把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间、课外,从课本拓展到家庭到社会。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尤其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情感体验比较少,比较薄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加强在朗读、想象及思维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自身思想情感,分享心得体会,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所思所想进行参照、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与老师交流认知的最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感恩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写作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理解课本中的感恩话题来渗透感恩教育,启发学生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其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对恩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强化了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中融合感恩教育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探究实践,深化感恩教育。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的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语文教师也可以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辩论、对话、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主动地去接受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第2卷:400.

感恩教育知识点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功利性;感恩教育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感恩品质与感恩行为已成为当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然而,当前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将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情谊、社会的救助等都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如何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教育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毫不例外地渗透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中,冲击着大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品质的形成,所以,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就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几方面来入手。

1.家庭教育中感恩氛围的缺失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知识与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孩子择校、上补习班,孩子被剥夺了天真的童年,似乎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全部家庭活动都围绕着孩子的学习而展开,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在孩子眼中,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似乎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梦想或为父母争面子,这就使得原本令人感动的父母之爱披上了“功利化”的外衣,使孩子失去了感恩父母的情感体验,将父母的所有付出都理解为理所当然,完全漠视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远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个别家长由于缺乏感恩意识,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有时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对父母拳脚相加,甚至不惜与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父母的这些不知感恩的行为给孩子树立的不是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他人、感恩父母的良好榜样,而是对亲情的忽视、友情的冷漠、社会的仇视。

2.学校教育的“脱节”与偏差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对“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感恩思想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又尚未完全确立。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大学的感恩教育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有一个新的解读与感悟。但大学感恩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于理论、偏重于感恩知识的体系结构,严重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人与事,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未真正彻底地放弃儒家伦理道德,但又深感儒家伦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希望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的矛盾”[1],学生陷于迷茫与困惑之中。同时,感恩教育主要以讲授为主来实现感恩知识的认知,将感恩教育视为单纯的学习,而没有成为一个内心激荡,产生感恩冲动的过程,使学生失去了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情感体验的过程,导致感恩教育的纸上谈兵。

如今,公众选择、评判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毕业生的考研率与就业率,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考研率与就业率,学校往往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教师身上压力过大,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部分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率,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合理要求,如没签约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或扣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使得部分学生为了如期参加论文答辩或毕业不得不弄虚作假。这一举措一方面冲淡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激,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对自己原有感恩情感的质疑,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功利意识。

3.社会环境的物质化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对经济活动起着规范与约束作用,但有人却错误地将其作为衡量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如2009年11月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长江“天价捞尸案”。在大学生救人落水身亡后,打捞公司不是积极打捞而是因打捞费问题数度停止。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思想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2]

在物质化的社会环境中,“功利”、“实用”成为衡量人际交往的标准,人际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趋势,充斥着裸的经济利益关系,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日益减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无时不在冲击着传统的感恩文化,使大学生的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加强,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聚集于自身的发展和现实利益,表现为注重现实和功利多于理想,注重索取多于注重奉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感恩教育的路径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也给感恩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感恩品质。

1.创设感恩的家庭教育氛围

感恩首先得从感激父母开始,一个人“爱父母才会爱国家、爱社会”,因此,感恩教育也得从家庭教育开始。在家庭教育中,首先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智”与“德”的关系。人才不仅是“才”,更应该包括“德”,在某种程度上“德”比“才”更重要。改变“读好书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这一传统观念,重视对孩子健全人格与品格的培养。对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体会到家务劳动的琐碎与繁重,为父母的长期辛勤付出而感动,从而形成感恩父母的良好品德,同时又培养其生存技能与责任意识。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方面,父母要告诉孩子现有的生活不仅是父母的劳动创造,也是他人的劳动成果,应该把父母、他人、社会的恩惠永记心上,并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与社会。另一方面,父母要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以自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行为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经受着感恩氛围的熏陶,学会识恩、感恩与报恩。

2.面对新群体,更新教育理念

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优越于多子女家庭的成长环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他们对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自觉与敏感,同时,多元文化的熏陶,互联网的普及都在一定程度上使“90后”大学生形成了自主、独立、接受能力强,但同时又奉行享乐主义,追求自我的个性特点。面对新型群体,高校的感恩教育迫切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感恩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感恩教育的立足点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置于“90后”大学生这一新群体中。

感恩教学的内容能否为学生认可、理解与接受是决定感恩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内化为感恩品质、外化为感恩行动的关键。感恩教育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感恩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联系、相适应,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感恩思想的精华,继承好、发扬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又要超越传统,对这些优秀的感恩思想作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阐释与发展。如:孝敬父母,在传统感恩教育中强调的是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孝敬父母首先要尊重、关心父母,其次才是赡养,而且赡养不仅是物质赡养而应该是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与情感关怀共存。传统的感恩强调的是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感恩不仅仅是报答施恩于己的人,更应该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

感恩教育的形式也应该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适应。感恩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教育,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都需要通过感恩实践来体验。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的感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这样感恩意识才能进他们的耳,入他们的心,产生情感体验,转化他们的内在品质[3]。为此,感恩教育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父母、老师之恩,在社会中体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人与社会除了物质关系外更有知恩、感恩之心与报恩的之举,只有真正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构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

3.倡导主旋律,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宣扬感恩文化,净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第一,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整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的感恩文化,赋予感恩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感恩自觉,营造一个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光荣,忘恩负义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90后”大学生处于思想道德观念未成熟,价值观也还未定型的阶段。因此,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除了对社会上的真、善、美等感恩事迹大力宣扬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知恩不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深刻剖析这些丑恶现象的严重危害,使大学生能够形成明确的是非界限,从而形成识恩、知恩、报恩与施恩的良好品质。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标准;同时,感恩还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让他们理解父母、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万美容,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