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预报十篇

时间:2023-03-20 18:25:17

空气质量预报

空气质量预报篇1

关键词气象因子;空气质量;监测;预报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气质量的预报已成为城市居民新的需求。近年来,石河子市东、西、南、北4个热电厂的建成投运,给城市空气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2003年6月安装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开始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自动监测。笔者利用该站2005~2006年2a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石河子气象站所对应时间的气象资料,找出与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好的气象因子,做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然后在微型计算机上输入第2天气象因子的预报值,计算出第2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预报值,做出空气质量监测预报。

1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

从2a资料中发现二氧化硫日平均最大值为0.132mg/m3,最小值0.002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6倍;二氧化氮最大值0.056mg/m3,最小值0.001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6倍;可吸入颗粒物最大值0.712mg/m3,最小值0.013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5倍。由此可知,污染物浓度变化非常之大。经测算,2005~2006年石河子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均为1.28,按环境空气分级标准属清洁级,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1.1污染物浓度分布

目前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常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图1~3是2005~2006年石河子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月平均值分布曲线,3条曲线都可以近似为具有单峰单谷曲线。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曲线走向较一致,冬季浓度比夏季高,最高值出现在1月和12月,极值分别为0.056mg/m3和0.118mg/m3;最低值出现在6月和7月,分别为0.011mg/m3和0.046 mg/m3。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最高值和最低值的比分别是二氧化硫为5.1倍、二氧化氮为4.7倍、可吸入颗粒物为2.6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

图4、图5分别是2006年7月1日和12月1日石河子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0时至23时浓度日分布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硫日分布在夏季有1个峰值,出现在时间14时,对应值为0.060mg/m3,其余时间浓度轻低,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0倍;二氧化硫日分布的冬季较零乱,没有一定的规律,最高值为0.056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1倍。二氧化氮日分布在夏季较零乱,没有一定的规律,最高值为0.036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倍;二氧化氮日分布在冬季较均衡,最高值为0.015mg/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4倍。可吸入颗粒物在夏季有2个明显的峰值,分别在凌晨1时和上午10时,峰值分别为0.078mg/m3和0.102mg/m3,极值是最小值的3.6倍;可吸入颗粒物在夏季最高值为0.092mg/m3,分布较为均匀,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8倍,且较浓度夏季明显偏高,主要是由于采暖期锅炉燃煤造成。

1.2影响因素

空气污染超标现象集中出现在冬季采暖期和春季,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易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而加重污染程度。

(1)湿度的影响。当寒冷季节、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水蒸气容易以尘微粒和气溶胶为凝结核形成雾,使污染物粒子变重而下沉,生成沉积和沉降或聚集在低层大气中,阻碍烟气的扩散,加重空气的污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2)逆温的影响。逆温层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层次,它的存在像个盖子似的阻碍污染物向上扩散。逆温往往伴随着小风或无风状态,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从而使近地面的污染物浓度增加。逆温层常出现在冬、秋季,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在一天当中,夜间逆温强度最大。

(3)燃煤影响。冬季空气污染较重,其原因主要是冬季为燃煤开放期,燃煤量增大,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增大,造成污染加重。

(4)沙(浮)尘天气影响。春季多发生大风天气,降水量少,冰雪融化后,黄土,植物尚未进入完叶期,阻风能力弱,造成沙尘和地面扬尘污染。根据气象资料,扬沙、沙尘暴、浮尘天气主要集中在4~5月,2005年4月4日石河子垦区发生了一次沙尘天气,沙尘波及到市区,导致4月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标。造成此次浮尘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开春后天气明显升温,地面干燥、,加之风力的影响,尘土飞扬,形成浮尘污染。

2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污染物浓度除了受排放量的变化影响之外,另一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气象因子的变化。多元回归方法关键点是寻找与污染浓度相关性好的气象因子且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要小。污染物浓度取日平均值,气象因子也取日平均值。风向是矢量,风速是标量,把东定义为X轴正向、西定义为Y轴正向,把每个时次10min平均风速按10min平均风向分解为X轴(VX)利Y轴(VY)两个方向上的分量,再进行日平均,这样就把风向风速化为标量。Td-T850为8时地面气温减850hPa气温的差值。资料进行上述处理后计算相关性系数。对相关系数r做显著性检验,在显著水平α=0.05时,γ0.05=0.07,当|r|≥0.07可认为相关。气象因子间相关系数大于0.5可认为相关性好,取便于预报的因子。经过上述步骤后,所选的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单相关系数见表1。

从表1可知:日最高气温与二氧化硫浓度呈负相关,与二氧化氮浓度呈正相关,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相关。二氧化硫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与风向不相关;二氧化氮浓度与西南风呈正相关,与风速不相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风向不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降水量与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负相关,与二氧化氮浓度呈正相关。Td-T850可以代表850hPa以下的层结稳定状况,表中二氧化氮浓度与其呈正相关,二氧化硫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其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负相关性,与二氧化氮浓度不相关。

3污染物浓度的预报回归方程

在建立回归方程时,气象因子从表1中选取与其相关性较好的因子。当|r|≥0.1时,可认为相关性较好,此因子可选为预报因子。根据这一原则,建立各污染物浓度(P)方程如下:

SO2浓度P=0.095 85-0.000 47Th-0.004 84V-0.000 15RR-0.001 27T-0.00040U;

NO2浓度P=0.027 51+0.000 41Th+0.000 93VX+0.001 02VY+0.000 07T;

PM10浓度P=0.135 00-0.007 14V-0.000 48RR-0.002 43T-0.000 27U。

4预报流程

预报计算在计算机上运行,流程图如图6。人工输入所需的气象要素,计算机自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输入Internet以WEB方式显示,环境监测站直接到Internet上读取。

5历史资料检验

对回归方程预报效果进行历史资料检验,选取(随意)2004年5月的资料,把气象因子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各污染物日浓度,再与实测值相减,求出差值P。预报误差率=∑|P|/∑|P|,P为实测值。算出2004年5月二氧化硫预报误差率为109%,二氧化氮预报误差率为32%,可吸入颗粒物预报误差率为44%。由此看来,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预报误差较小;二氧化硫预报误差较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象因子选取不佳,排放量变化大。如前所述,二氧化硫日平均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7倍。

6讨论

(1)多元线性回归假定污染源排放量是不变的,但实际上污染源排放量是变化的,这就引起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报误差较大。

(2)多元线性回归认为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呈线性关系,但实际上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这是造成多元线性方法预报误差较大的另一个原因。

(3)石河子市空气质量预报才刚刚开始,预报经验不足,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进。

7参考文献

[1] 赵凌卓.大连市“十五”期间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污染状况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7(3):44-46.

[2] 李金娜,李海涛.唐山市“九五”期间大气环境中SO2、NOX、TSP污染状况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02(2):100-103.

[3]于晓岚,汤洁,李兴生,等.我国西部清洁大气中SO2和NO2的观测和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7(1):63-69.

空气质量预报篇2

为推动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云南名牌管理,经省政府同意,新版《云南名牌管理办法》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明确云南名牌分为:产品类、服务类和区域类。云南名牌不实行终身制,认定不收取费用。云南名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当年重新申请,通过后方能继续使用。云南名牌每年评审1次。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市场占有率位于本行业或者全省前列、质量领先,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等条件的组织和项目可以申请云南名牌。同时,禁止转让、伪造、变造云南名牌标志。(《云南日报》)

云南修订全国首个地方林木种子管理条例

自2017年1月1日起,《云南省林木种子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总体要求,并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框架下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林木种子管理条例。

《条例》共8章40条,突出了云南林木种子管理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种子生产经营简政放权的要求,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实行“两证”合一为“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取消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作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简化了办证程序,减轻了企业负担。(云南网)

云南每日一次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全国各地雾霾天也逐渐增多,大家对昆明空气质量的关注也在提升。从2016年12月19日开始,云南省环保厅与云南省气象局已经开始联合会商制作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自12月26日开始,每天将对全省各地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与否和具体污染物进行预测,并向市民。

据气象专家介绍,雾与霾存在很明显的区别。从外观上看,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常呈乳白色;霾是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云南日报》)

云南11个人口较少民族将实行14年免费教育

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小学496所,省定民族中小学41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4000多所,民族中专6所,民族大学1所。少数民族在校生达335.21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4.93%。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要通过举办双语幼儿园、民族学校,设立民族部(班)等,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各地举办的民族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力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要达到50%以上。

《实施意见》还明确,将逐步在独龙、德昂、基诺、怒、布朗、景颇、傈僳、拉祜、佤、普米、阿昌等11个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聚居区实行14年免费教育。(《云南信息报》)

2017年云南盐价基本不变

根据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要求,2017年1月1日起,改革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实现产销一体和跨区经营,同时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有序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盐改放开后,全国食盐市场将呈现产品多样化、品牌多元化、竞争白热化的特点。未来食盐市场的竞争将是围绕产品质量,品牌、价格、服务的竞争。

近日,云南盐业2017年度盐产品订货会在昆明举行,会上云南盐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盐业在盐价基本不变、服务质量升级的同时,通过包装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出更多的新产品,使之形成基础盐、精品盐、功能盐、调味盐、引进盐五大系列。同时,无论是自己走出去,还是别人走进来,都会强化和省外盐业公司的合作。(《云南信息报》)

云南去年完成110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

来自云南省环保厅的消息显示,2016年,云南省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用制度倒逼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完成110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重点减排项目也顺利完成。

2016年,全省确定各州(市)、重点企业的污染减排基数和核定减排任务,制定了全省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609个重点项目,随后印发《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深化政策措施,强化了减排支撑体系。在污水处理厂督察方面,省环保厅与省住建厅继续执行每月一会商、每月一通报、每月一约谈、每月一督察的工作机制,每月向省政府报告进展。(《云南信息港》)

云南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改革

日前从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获悉,云南省计划用2至3年分步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基本解决培训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等问题。

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我省将把贯彻落实新《大纲》作为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监督驾驶培训机构按照新《大纲》要求,调整教学计划,积极提供“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模式;提高教练员规范化教学能力;积极采用课堂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培训效率,确保教学质量,把培养学员的安全文明驾驶意识贯穿整个培训过程。 (《云南日报》)

沪昆、云桂铁路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

上海至昆明高铁贵阳至昆明段以及云桂铁路开通运营。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以及云桂铁路车票2016年12月26日18时起开始发售。南宁铁路局微信公众号还了云桂铁路票价。

中国铁总表示,初期将安排开行贵阳北至昆明南间G字头动车组列车11对。2017年1月5日后,将开行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等方向到昆明的G字头动车组列车。另外,2017年1月5日后,云桂铁路将开行昆明至广州、北海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届时,昆明到各大城市旅行时间将大幅缩短。(云南网)

2016年滇池治理项目完成投资23.93亿元

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滇池治理项目已完成投资23.93亿元,完成省政府要求年度投资计划的118.47%。

2016年昆明市计划实施的滇池污染治理项目中,有10个项目完成建设、50个项目正在实施、36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已完成投资23.9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3亿元的72,52%。按照省政府确定的要求昆明完成20项重大建设工程和滇池治理项目投资20.2亿元,昆明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8.47%。(云南网)

空气质量预报篇3

这同样是中国许多城市管理者急迫希望掌握的。事实上,气象学家告诉壹读记者,如果将要求降低一点,普通人也能根据公开数据,足不出户推测出至少24小时后的雾霾大致情况。 “雾”“霾”不是一回事

在进行推测之前,我们先需要纠正一个概念,严格来说,“雾霾”其实并不存在。

是的,雾霾是个民间说法,在气象学领域,准确地讲是“霾”或者“灰霾”。

中国最早集中认识灰霾威力的城市是广州。从2003年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城市就与“灰霾”一词捆绑在一起,然后才蔓延到深圳、厦门、海口等地。当时人们相信珠三角区域的工业生产是造成广州灰霾的主要原因。 AQI的预报依赖气象预报的准确度,无规律的人为活动比如餐饮甚至烧烤,也是影响因素。

而2003年之前,许多基层气象部门都还在不断探讨轻雾和灰霾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直到2008年之后,在大众舆论当中,雾+霾的组合变成了常见词汇,话题的焦点也一路北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雾霾”,被人们反复提起。

实际上,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发现,1951年至2005年间,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十大区域,前五名分别是辽宁沈阳、河北邢台、重庆市区、辽宁本溪、陕西西安。

那么,什么是雾,什么是霾?

两种天气主要靠空气相对湿度来区分,当湿度小于80%时更容易形成霾,这显然不能纯靠肉眼辨别。所以有的气象局一直用“雾”统称这种灰蒙蒙的天气状况。直到 2007年2月1日,“霾”才被列为天气状况的一种,和“雾”一样,有就报,没有就不报。

霾最初出现时,媒体们除了贴心地为这个当时的生僻字标注读音,还会提及它的危害比如容易引发咳嗽和抑郁。

在此之前,这些罪名统统安在“雾”身上。也许你还隐约记得“雾天很脏”的说法,其实雾天悬浮在空气中影响能见度的水滴或冰晶,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脏。

而当PM2.5等污染物粒子代替了无害的水滴形成了“霾”,空气才变得脏并妨害健康。虽然霾和空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但并不是霾越重空气污染程度越重,或者说,并不是能见度越低污染越厉害,多数时候导致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水汽。

所以在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最准确表现“雾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是空气质量(Air Auality),它用数值标识,数字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正式启动空气质量监测,并每天空气质量数值(以下简称AQI)和首要污染物浓度。 短期预报雾霾公式

对于多数人来说,关心AQI并不像看天气预报那样决定每天是否多穿衣或带雨具。当室外变得朦胧一片,人们习惯性地刷一下手机上的“AQI北京”App,选定自己所在区域,看看AQI是不是和想象中一样已经爆表。 2014年10月19日,北京马拉松在雾霾中开跑。这一天的雾霾预报准确度备受争议,一直到12月都还有舆论讨论此事。

对于空气质量预测,细心之人早已总结出一套AQI的短期预报公式:当下空气质量+气象条件=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

具体就北京来说,轻度污染及以上+4级以上南风=良或优;轻度污染+降温/降水/降雪=良。

如果当前AQI为优良,那么污染物+低气压/微风+高湿度+逆温(气温随着高度增加不降反增)≥轻度污染。

其实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AQI数值,与民间的推测方法类似。每天下午三点半,中心的预报员进行集体会商。根据当前的空气质量,结合气象预报结果,综合假期出行高峰等人为因素,参考统计预报模型和数值模型两个纯机器预测结果,未来24小时北京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数值。

“这通常都很准”,监测中心预报员孙乃迪告诉壹读记者,“很多长期关注空气质量的市民也能自己做出判断”。可是,当把空气质量预报的时间拉长,准确性就不好保证了。

从10月9日开始,也就是北京马拉松赛开跑前夕,北京连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天气,达到空气质量重污染最高预警,也就是红色预警标准。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却漏报了。

“当时对于未来三天的空气质量预测,我们给出了橙色预警(预计未来持续三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提示,谁也没想到严重污染天气会这么早出现”。孙乃迪告诉壹读记者。

而一旦启动红色预警系统,便不再是工厂、工地停工的小范围事件,汽车要限行、中小学要停课,整个北京城都要被迫参与抗霾。

官方气象机构没报准,民间机构三位气象科学家研发的矮马预报,也在为空气质量长期预报找办法。

在北京马拉松AQI预报中,矮马在最后24小时将之前四次预报的轻度污染调整到重度(矮马每天未来五天的空气质量预报),原因是气象预报不准确。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气象研究专家、矮马预报创始人之一的胡泳涛告诉壹读记者:“最后预测之前,原先预测的西南偏南风变成了南风,与此同时冷空气经过北京的时间点以及当时的大气稳定度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细微因素。

空气质量预报篇4

[关键词]大气雾霾;形成原因;影响;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319-01

引言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一、F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1.气压较低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流通速度缓慢,使得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大量聚集,进而漂浮在空气中,难以散开!

2.汽车尾气排放

近年来,我国私家车数量明显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仅河南省便拥有近200万台。海量的私家车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被大量排放,进而形成雾霾。

3.建筑粉尘

众所周知,房地产带动建筑业发展,但建筑垃圾及粉尘在暴露环境下极易成为形成雾霾的元凶。再加上车流及人流的搅动,建筑粉尘飘人空中,形成雾霾。

4.冬季取暖及工厂排放

进入冬季,热力公司要保障市民的取暖。但是,现在的制热大多还是以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为主。不完全燃烧的粉尘以及排放的硫化气体,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5.垂直方向逆温现象的出现

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处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而不能及时排放。

6.气候因素

6.1 冷空气活动偏弱。冷空气会带来风、降水和降雪,它们对空气有净化作用。近年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偏弱,风速减小,高空中的雨水元素到达地面前就已消耗,导致污染物无法沉降。

6.2 大气逆温层。逆温导致较暖较轻的空气上升到较冷较重的空气上面,严重阻碍了空气对流,各种有害气体只能在近地面的大气层飘浮着,这样就促进了雾霾的形成。

6.3 静稳型重污染天气。依据污染的不同成因和特征,重污染天气有两种类型:静稳型和沙尘型。如果污染物由于持续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而大范围积累,导致可吸入颗粒物达到重污染水平,这样就会形成静稳型重污染天气。这种天气的大气层结有较强的稳定性,有利于生成更多的雾滴,形成恶性循环,使雾霾污染维持连续数天并不断加剧。

二、雾霾天气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是PM2.5。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容易被吸入人体进入肺部,引发各种疾病。PM2.5比表面积大,物理化学活性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另外,PM2.5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物而成为他们的载体,如可以承载致癌物质苯并芘及细菌等。因此PM2.5对身体健康危害特别严重。雾霾天气还容易让人心情低落,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2.对交通的影响

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3.对气候的影响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区域大气气候,甚至造成极端气候条件的发生,引发气象季节性灾害,使得整个地区的区域气候恶化,自然灾害丛生,甚至改变了地区的季节性气候规律[4]。

三、减少雾霾改善大气环境的措施

1.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

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试验,改善空气质量。组织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工作方案,研发、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消减雾霾试验演练。形成可有效降低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业务能力,开展人工消减雾霾效果检验和方法评估.

2.完善空气质量预报

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hem模拟计算未来三天黑龙江省及其周边区域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化学转化、干湿沉降等在大气环境中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预报项目包括模拟范围内每小时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1小时平均浓度等项目的预报结果判断未来三天的首要污染物和相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并计算空气质量等级。

3.提高雾霾天气预报预警水平

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2016〕101号)中“做好24小时、48小时预报和未来3天或一周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报,预报等级统一按照上限执行。”的要求,省气象台建立完善重污染天气防治气象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建立团队、配齐人员,制定相关业务、管理规定,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及雾、霾预报时效。综合分析本地气象和污染条件,进一步完善雾、霾等级落区预报制作流程,及时面向政府决策和公众制作雾、霾预报预警产品。在雾、霾有可能产生重污染天气时,尽量做到提前24小时,至少做到不低于12小时提前预报,并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适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

进一步完善秸秆燃烧指数预报,尽快组织环保、农委等部门专家进行论证,修订完善秸秆燃烧指数预报,进一步提高秸秆燃烧指数预报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4.充分利用移动媒体公开信息

建议进一步拓宽雾霾、重污染天气公众预报的途径。在广播、网站、电子显示屏等现有媒体重污染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在电视等媒体上增加预报栏目,关键期由环保、气象部门每天联合重污染天气预报。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重污染天气预报,扩大重污染天气预报覆盖面,只有信息公开才是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只有信息公开我们才能准确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结语

大气中细微颗粒物浓度上升和高湿度、无风或微风气象条件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两个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气候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从完善法律、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调整经济结构、建立PM2.5监测体系、控制扬尘污染等方面入手防治雾霾天气的出现,减轻雾霾天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治理雾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依靠法律制度支持,只有建立立法、司法、执法、公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大气污染治理法律体系,才能够真正取得治理污染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方兴.我国治理雾霾的法律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

[2] 张军英,王兴峰.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0).

空气质量预报篇5

小米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墨迹天气是一款实用的软件,它可以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天气预测。

墨迹天气这款天气信息查询软件,具有人性化设计、使用简单的特点,也是中国支持城市最多的天气预报软件。它可以支持许多地区的天气查询,精准定位及时推送,分钟级、公里级天气预报,实时监测阴晴雨雪。

软件还提供15天天气预报,5天空气质量预报,实时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在特殊天气会提前发送预警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做出生活决策,从容应对各类天气状况。

(来源:文章屋网 )

空气质量预报篇6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重污染天气应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和污染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预警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9〕16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三)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阳新县范围内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五)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提前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下级预案包括县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应包含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方案和相关企业单位操作方案、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

当国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要服从国家区域性、湖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黄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指挥和决策。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环保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和湖泊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各镇(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贯彻指挥部的指令和部署,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和上报,督导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建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预案的宣传工作,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公众健康防护,建议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等措施的宣传力度;

督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信息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供公众的防范能力。

2.县发改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相关企业编制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协调预警或应急状态下的能源保障工作;

负责对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3.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及学校落实停止户外活动、停课等应急响应措施,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4.县经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非电力行业重点排污企业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对重点排污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企业应急预案限产限排等措施情况开展督查和检查。

5.县公安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制定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同开展高污染排放车辆检查等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6.县财政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工作所需县级经费保障;

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大气重污染应急所需资金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7.县环保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会同县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预警建议,并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指令预警信息;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执法检查方案,并督导落实;

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力度;

落实大气工业源“一厂一策”,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式管理。

8.县住建局负责督导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拆迁工地、预拌混泥土企业、预拌砂浆企业、建筑工地及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9.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加强城区道路清扫、冲洗作业;

加强渣土车运输扬尘污染监管和查处力度;

实施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

10.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督导矿山企业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11.县交通局负责开展城区违规运输车辆查处、加大公共交通运力应急保障力度,督导城区进出口道路、公路建设工程机械落实应急响应减排措施;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大宗物料运输物流企业错峰运输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

13.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开展大气重污染防病知识宣传,组织、协调医疗机构做好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及时处置应重污染天气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14.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商品煤质量监管,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生产、销售非标车(船)用燃料等专项行动。

15.县水利和湖泊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及施工运输车辆的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并督导落实。

16.县供电公司负责管控企业用电量调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17.县气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气象保障预案并组织落实;

及时提供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与,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各镇(区)对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负全责,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体系,制订和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降低人为活动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县环保局、县气象局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每日对气象要素与污染成分聚合态势和aqi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i>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统一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

(1)Ⅲ级(黄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2)Ⅱ级(橙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3天(72小时)且出现aqi日均值>300的情况。

(3)Ⅰ级(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并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并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

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坚持预防优先的原则,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未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时,应加强公众健康防护信息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临时管控措施或提前采取黄石预警响应措施。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生态环境部关于沙尘天气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2.预警条件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3.预警

达到县级预警条件或接到市级预警启动通知时,县指挥部办公室拟制《启动阳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建议》报指挥部审批。启动Ⅲ级(黄石预警)由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启动Ⅱ级(橙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经指挥部同意后由县长批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县的预警信息,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响应。

4.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相同。

四、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启动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后,即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

(二)分级响应。按照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当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当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当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市级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时,仍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三)响应措施。预警信息后,县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企业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措施。

1.预警Ⅲ级(黄色)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暂停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2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1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限行管制。

2.预警Ⅱ级(橙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3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2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3.预警i级(红色)响应

(1)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儿童、老年人和病人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减少室外作业时间,并加强防护。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节约用电。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提高道路保洁和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4次/天以上。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对所有区域的有色、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限产30%,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进行禁行管制。中小学和幼托机构一律禁止室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

五、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等。

2.信息公开形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以信息、科普宣传、情况通报、专家访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3.信息公开组织

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4.信息报告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辖区内重污染天气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的启动、级别调整和解除情况每日通过网络或传真按时上报。内容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城市的预警启动时间、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预警信息情况等内容。

5.响应终止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响应终止由市级指挥部办公室下达指令,县政府根据指令,结合当地重污染天气实际下达本级响应终止指令。

六、总结评估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应急响应终止后3个工作日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报县人民政府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当发生大范围区域大气重度或严重污染时,在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督导下,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主动、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本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确保环境安全。

(二)物资保障。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三)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和完善阳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四)监督与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响应不力、履职缺位,失职、渎职等行为依归追责。

空气质量预报篇7

   一、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市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吉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应急管控措施减缓重污染天气影响的指导意见》、《四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任务分工,成立以局长王喜文为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平市气象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市气象台承担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气象台值班员全天24小时开展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预测大气污染变化趋势,当预测重污染天气可能发生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监测、预报数据信息,为预警、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与铁东区、铁西区政府和区委办公室负责人对接,了解服务需求,已经将两区主要负责人纳入短信平台,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环境专报和预警信号。

    二、完善会商机制

    2014年与环保局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气象局先后与市环保局、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建立会商机制。

此次会议后,气象局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完善日常信息共享及会商机制,每日早8点,气象局向市环境监测站未来72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当前各气象因子数据,环境监测站为气象局提供各种空气污染物浓度及当前AQI。当监测或预测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启动临时会商,双方主要负责人参与研判,共同相关信息和预警信号。

三、制作秸秆焚烧预报

近几年四平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其中一个因素是肆意焚烧秸秆,气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密切配合市委市政府、农委等部门开展秸秆焚烧预报工作。相关部门按照气象部门提供的指导预报,有针对性的对秸秆焚烧进行规划和禁止,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四、业务能力稳步提升

按照中国气象局《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实施方案》要求,从2013年9月5日起,吉林省正式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工作。四平市气象局从2013年11月5日起开展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并建立《四平市气象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该流程从环境气象内容、环境气象预报、环境气象制作、环境气象、预警、保障措施等六方面进行规范,预报人员严格遵守业务流程开展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气象局加强环境气象综合监测分析技术和环境气象发生发展机理研究,开展环境气象天气的影响分析评估,逐步建立环境气象天气概念模型和客观预报方法,切实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和预报能力。2016年自主研发“四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系统使用良好,随着新的资料进入,该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五、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

    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气象局与环保局加密会商,研讨下一步天气变化及应对措施,及时响应预警信号,启动应急响应,同时24小时加密观测,预测未来短时临近天气变化趋势。

空气质量预报篇8

【关键词】公共管理 科学化 程序 指标 建议

近年来,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民众都越来越关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及其影响。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随着我国政府提出由行政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行为约束机制,使政府部门能够以可操作、可量化的管理方式注重成本与效益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高涨,希望改善目前社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求增加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性性与公开性。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一套以支出结果为导向、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注重“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应运而生。预算绩效管理逐步与财政资金的使用与有效公共服务联系起来,解决了衡量财政效率的难题;另外,确立了结果导向管理,消除了传统过程管理模式不注重结果的弊端,完善了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实现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重要路径,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现实要求。

气象部门从2005年被财政部列入绩效考评试点部门起着手该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将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在部门内部公开,逐步建立了以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本文将以“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项目为例,总结分析了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并提出相关思考建议,为气象部门绩效管理添砖加瓦。

一、项目简介

气象探空业务是气象综合观测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国防和国家安全、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云水资源开发提供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大气垂直廓线资料。目前四川省气象部门共有7个气象探空站,每个气象探空站每天开展2次综合观测,同时1个气象探空站每天多开展1次单独测风观测,获取每一高度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所有探空站均使用L波段探空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

该财政支出绩效总目标是在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保证全省探空业务稳定运行,发挥探空资料作为天气预报主要资料的重要作用,针对国防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评估与监测等特殊需求,提供精细的观测资料,实现国家对气象事业发展投入的效益;阶段性目标是完成全省探空仪、气球采购供应,保障探空系统设备低故障率运行。按规定完成全年高空气象观测任务,完成重要天气过程、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加密观测任务,观测资料满足天气预报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绩效评价程序

本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四川省气象局负责组织,按照确定绩效评价对象、下达绩效评价通知、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建立绩效评价档案的步骤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

(一)评价对象和评价人员

本次评价对象为2011年“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项目,该项目为事业费下达常规运行维持费项目,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负责各项基础数据的收集审核,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自评并撰写绩效自评报告;省局计财处负责制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四川省气象局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二)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省气象局根据此次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和项目本身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绩效评价的相关文件,明确本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

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负责各项基础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绩效评价报告的编制,收集基础数据资料,包括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的产出效益等。2011年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项目评价质量信息来源于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探测质量通报;报文质量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报文质量评估通报;报文上传及时率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传输质量通报。

(四)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

按照评价工作方案的安排,评价人员深入被评价单位了解情况,听取被评价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实地查看现场,核查、核实各项数据、公文卷宗、资金使用,对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绩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进一步收集需要补充的基础数据资料。

(五)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

评价人员根据具体评价的实施情况,在项目原有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收集到的各项基础数据资料,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项目的绩效报告和基础数据资料进行审阅,运用规定的评价方法进行数据计算、资料分析,并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中的各项指标评价打分,对本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六)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将本项目的各项材料汇总整理,结合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建立绩效评价档案。绩效评价报告的内容涵盖项目基本概况、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财政支出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报告格式符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客观的反映了项目的主要绩效情况。

三、评价指标和方法

(一)评价方法

按照财政部有关绩效评价工作管理的规定和意见,此次评价采用如下方法:目标预订与实施结果比较法;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效果与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询问查证法;评价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会谈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了解评价对象的信息,从而形成初步判断;专家评议法;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得出绩效评价结果。

(二)评价指标、方法

评价标准值的选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解决标准值层次性问题,又要尽可能解决标准值统一性和可操作性问题,逐步建立起与支出指标相适应的标准值体系。鉴于此,在参考气象部门的绩效管理办法和国外绩效管理的基础之上,采取3E评价法(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定量指标体系评价法。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不均等问题;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

运用“3E”评价方法,对本项目的评价如下:

1.经济性评价。四川省2011年“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项目总投入4996800元,下达到四川省大气探测技术中心4120800元,下达到其他相关单位876000元,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其资金使用主要为:

(1)器材消耗经费。2011年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用于采购探空仪、探空气球、观测仪器设备备件等消耗器材经费395.6040万,占全部运行维持经费的79%,是气象探空业务维持经费支出的主要部分,其消耗的器材经费占运维费较大的比例;

(2)设备保障等经费。这部分经费主要用于探空设备维修、维护、检定、水电、通讯等经费,占该项目经费的21%。

该项目严格按照气象探空业务经费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气象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气发〔2007〕149号)、《气象部门业务经费管理办法》(气发〔2007〕163号)、《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定额测算表》等国家和气象部门内部规章制度执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把监督审核,对于业务定额核算、经费支出标准、消耗器材的采购都有明确的标准,职责分工明确,标准合理,执行规范。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各项制度执行落实较好,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对比项目年初预算申报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气象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支出安排合理,重点投入业务运行,兼顾设备保障和业务日常运行维护,实施单位能够做到实施前有预算、实施过程中有监督和控制、预算成本控制合理、支出规范。

2.效率性评价。从项目的实施进度来看,2011年7月30日完成预算进度的60.97%,9月30日完成项目预算进度98.46%,12月底完成项目预算进度100%;从完成的质量来看,本项目科学合理地制定了绩效目标和支出预算,有效的保证了全省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稳定可靠运行,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高空气象观测预期目标。

3.效益性评价。四川省气象部门2011年探空业务运行维持费项目,共采购探空仪05型5600套,单回答器400套,探空750克气球5500个,探空300克气球400个,与预算采购数量持平,全年执行规范,无调整事项。全年,全省探空系统故障率为2.91‰,达到了年度目标低于15‰的标准;年均综合观测次数5494次,符合绩效目标年均综合观测的标准;全省高空探测平均高度为31046米,符合高于26000米的标准;观测质量错情率为0.0‰,符合年度目标小于0.3‰的标准;高空探测资料报文评估平均为100.02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本项目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本项目的实施保证了全省探空业务日常稳定运行,发挥探空资料作为天气预报的主要资料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国防和国家安全、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社会重大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为云水资源、新能源开发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大气垂直廓线资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目标的量化,即为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加上有关项目决策、项目管理的内容,即构成评价指标。对有关评价指标赋予一定的标准,即为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相应得出绩效评价得分。本项目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

其中,二级指标中的“项目产出”下设10个三级指标,包括:综合观测、单测风、报文质量、观测质量、探空高度、单测风高度、综合探测有效率、探空设备故障率、资料及时上传率、成本控制;“项目效益”下设10个三级指标,包括: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资料全球交换、国防和国家安全、重大气象服务保障、气候资源利用、重大项目环境评估、预报服务需求、气候变化研究、用户满意度。

根据该指标体系,评价小组对该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逐个进行评分,最后将评分加总起来,得出的最后总分即为该项目的绩效得分,最后根据绩效得分和其他资料形成最终的评价结论。

四、评价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第一,由于目前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对针对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方面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如对于绩效较好单位和项目,应给予奖励,对于绩效较差的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奖惩来推动绩效管理的发展,提高项目相关人员注重绩效、改善工作的积极性。

空气质量预报篇9

关键词: 实时监测;WEB技术;VPN通信

1 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连续或者间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进而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只有以空气污染源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中心任务,建立先进的环境空气监测预警系统,才能为环境监测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改善城市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针对上述要求,以吉林市市区为监测目标设计环境空气实时监测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有效的提高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系统的自动监测能力,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报告与分析,实现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的在线连续监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并有效处理,保障环境空气监测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2 系统的功能设计

构建环境空气实时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对环境空气质量(对空气监测的常规指标为SO2、NO2、PM10)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测仪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在发生监测数据异常和监测仪器运行故障时自动进行报警;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得出空气污染指数,判断出环境空气污染级别和主要污染物,评估环境空气质量,最终生成日报、月报、季报以及年报,以便在中心站信息平台中以各种图表形式直观、动态、实时地显示出来,并向相关领导和部门上报相应数据统计报表。

环境空气实时监测信息系统包含两个方面:

2.1 中心站信息平台

中心站安装一台专用服务器(Linux服务器)存储各子站监测数据,中心站计算机通过网络调取服务器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在局域网中经授权后均可观看数据情况。中心站监控程序能够对子站监测数据、网络连接状况、子站站房环境自动分析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短信报警和屏幕声光显示等方式分别报告到管理员、故障处理员,并将警报内容、警报级别、警报时间存入对应数据库,以备复查。对于可忽略错误由管理员授权给予关闭一段时间。

中心站信息平台主要包含如下功能:

1)子站实时监测功能:中心站信息平台实时分析各子站数据采集设备通过VPN网络上报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仪器运行状态、子站内部环境状况、网络连接状态等。对空气环境质量数据及监测仪器运行状态数据设置阀值,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超出阀值的次数进行累计,一旦发现监测数据超出设定的累计次数时,立即通过中心站信息平台实时显示对应报警信息及相应处理方案,并发送报警短信提示仪器维护人员及时响应。

2)监测数据统计功能:中心站信息平台每日定时根据监测数据统计运算吉林市当日空气空气污染指数,并判断当日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进而得到当日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生成当日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经工作人员审核合格后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站内领导和相关人员手机中,同时上报到国家总站、省站和媒体。中心站信息平台中预留空气质量预报信息接口,以便将来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后能够将之纳入到信息平台当中。中心站信息平台可根据每日监测数据的实时变化自动生成各个污染物的监测浓度日变化曲线、月变化曲线和年度变化曲线,并根据实际要求绘制成各子站的同一污染物参数的日、月、季、年比较曲线,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物参数的日、月、季、年比较曲线。

3)监测仪器管理功能:中心站信息平台每日定时生成各子站仪器信息统计报表,对异常数据和仪器状态做出标示,工作人员根据报表情况对子站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维护、检修、更换等,避免仪器设备异常运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监测仪器校准、维护、检修次数进行记录,统计监测仪器的故障率、不同运行环境下的安全运行时间等相应参数,为提前安排仪器维护维修的备品备件提供支持。

4)远程管理功能:中心站信息平台开放相应远程操作权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3G手机网络或其它宽带联接方式登录服务器,以对中心站信息平台做远程管理维护。中心站信息平台还允许工作人员登录到子站相应仪器操作界面,开启远程校零、校标,并自动生成校准报表记录入数据库,以备维护仪器查询使用。

2.2 子站数据采集模块

子站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模拟量和数字量连接方式连接监测仪器,并实时采集各污染物监测数据,采集数据通过VPN网络传送到中心站服务器数据库中,同时预留视频监控接口以及O3、CO和气象5参数等仪器接口,以便以后安装视频监控备和O3、CO及气象5参数的监测设备。

3 系统的关键技术

1)基于VPN通信技术,以XML文件的形式发送到中心站服务器端。

交换数据文件采用XML标准格式,由声明部分和包体部分组成,如下图1所示:

① 声明部分声明数据交换数据文件符合XML1.0规范,文字编码采用GB2312标准。使用XML语言表述如下:

② 包体部分 包体部分由报文头和交换内容组成,交换内容由多条交换记录组成。交换内容的描述根据数据包类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组成和描述方法。包体组成如下图2所示:

包体部分的所有内容放置在标记…之间。

数据包描述中的所有内容放置在标记…之间。所有的交换内容放置在标记…之间。每一条交换记录放置在标记…之间。

2)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系统模式。

要使中心站能以网页的形式浏览子站监测端的数据、图像等,采用B/S结构己能充分满足要求,如仍采用分布式监测系统通常使用的C/S结构,则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软件的重复开发。而由于在现场监测端与监测中心的数据采集服务器间需要复杂的数据采集、计算和处理等工作,采用C/S结构非常有效,如使用B/S结构则无法满足要求。故本信息平台采用C/S、B/S相结合的方式,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本系统综合利用计算机、数据库、Internet、VPN等技术实现监测信息从收集、处理、分析到的整个管理过程,可以达到环境质量信息实时查询、站内业务管理、领导远程监测的目标,并在Internet上动态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信息,为环境监测站管理业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吕立新、汪伟、卜天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18(8):5-9.

空气质量预报篇10

【关键词】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热分解试验

煤炭自燃火灾早期预测预报主要有测温法和气体分析法两种。

测温法:就是根据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周围的煤岩和空气温度升高的性质,通过检测煤岩和环境温度来判断煤炭的自燃程度,进行早期预测预报。

气体分析法:就是依据煤炭在氧化自燃过程中,除放出一定热量外,同时还要热解释放出CO、C2H4等碳氢类气体的特点,通过检测分析采、掘空间是否有煤炭自燃而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煤炭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

上述两种方法,气体分析法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测温法和气体分析法结合起来,更能够预测出煤炭自热发火的程度。

煤炭热解时,产生的气体产物种类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随矿井和煤质的不同而异。因此,利用气体分析法预报自燃发火成功的关键是,在现场采取煤样,通过热解实验寻找适合七五矿的指标气体。

为了选择合适的指标气体,以便利用气体分析法预报矿井自燃发火,我们在现场按采样规定采取了试验煤样,进行了实验室热解试验研究。

1 试验系统

为了选择符合矿井实际的指标气体,我们设计制造了煤炭氧化热解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如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氧化热解试验装置;该装置由煤样罐、加热炉和保温外壳等组成。

(2)煤温检测和温度控制装置;煤温由6个热电偶与4.5位毫伏计相配合测定;煤温的控制由埋在煤样中的控温探头和SP-2305气相色谱仪的温度控制器共同完成。取样温度由人按预定要求设定,煤温达到预定温度停留2分钟后取样。

(3)气样分析系统;气体分析采用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的SP-2308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为了使用一台2308气相色谱仪既能分析碳氢类气体,又能分析CO和CO2气体,将该气相色谱仪加装了CO转化炉和一个六通阀,改装成双六通阀、双气路、双色谱柱和双氢火焰检测器。在分析CH4、C2H4、C2H6、C3H8等烷烃类气体时,采用柱长5米、内径3mm、充填GDX-502的不锈钢柱;载气为高纯氮(纯度为99.999%),助燃气体为压缩空气,燃气为高纯氢(纯度为99.999%)。在分析CO、CO2和CH4气体时,采用柱长0.7米、内径3mm、充填TDX-01的不锈钢柱,并加接0.2米的镍触媒转化炉;载气为高纯氮(纯度为99.999%),助燃气体为压缩空气,燃气为高纯氢(纯度为99.999%)。气样在色谱柱分离后经转化炉流入检测器。两类气体分别进行分析。使用仪器的检测精度:碳氢类为0.01PPm,CO类气体为1PPm。

(4)供风系统

供风系统由风机、流量计和管路构成。氧化煤样用的空气由风机供给,通过流量计、管路进入氧化炉底部的环形管,为了使气流均匀,在环形管的两侧和下部钻有2mm直径的小孔。

图1 试验装置及系统示意图

1.风机 2.流量计 3.观察孔 4.集气孔 5.控制阀 6.保温石棉 7.隔板 9.温控器 10.加热丝 11.煤样罐 12.测温热电偶 13.温度指示

2 试验煤样

煤样采自新暴露的煤层表面,采样后立即放入塑料袋中并加以密封,运至试验室。试验时打开密封袋,大块煤粉碎,试验煤样粒度2~30mm,装入实验氧化炉内,进行加热试验。本次试验的特点是:

(1)试验煤样多。目前国内的同类试验装置使用的煤样:抚顺分院为10g(粒度

(2)煤样粒度2~30mm,除个别大块做人工粉碎外,基本上是原采取的煤样,与采空区遗煤在物化性质方面比较接近,因此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

3 试验操作程序

装入煤样前首先采集煤样袋中的气样,再打开煤样袋处理煤样,装入煤样同时安设温度探头,供风采集室温下的气样(即表中1号样),加热丝通电并供风加热。通过温度控制器预先设定好温升速率和采样温度,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恒温一定时间后取样,同时测定煤温,并作记录。

4 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考察煤在常温下的氧化性,在井下取样后将煤样装入煤样袋中,袋口扎严,在热前对袋内空气成份进行了分析,一些煤样在常温有C2H4生成,说明3上煤在常温下解吸产生C2H4。

一般地,CO2、CH4和C2H6是煤样中的原生气体,不宜作指标气体,CO、C2H4和C3H8是煤热解产物。杨庄煤矿3上煤在氧化热解过程中有规律的出现CO、C2H4、C3H8三种气体,且气体生成量随煤温增加而增大,具有较好的规律性。虽然,在常温下有C2H4气体生成,但其生成量小,只有在较高温度时才有大量的C2H4生成,而且相对其它二种气体来说,C2H4出现的温度较低。因此,杨庄煤矿可采用C2H4作为主要预测煤炭自燃发火的指标气体,CO和C3H8两种气体作为预报煤炭自燃发火的辅助指标气体。

在常温下(20℃以下)下煤可产生C2H4,因此在工作面上隅角风流中检测出C2H4后,应进行定点、定时连续观测,当检测出C2H4气体,且其浓度有稳定增加的趋势时,便可判断该工作面采空区(或测点风流上风侧)产生高温点或自燃火源。

此次分析煤样出现C2H4、CO和C3H8的煤温变化范围较大,说明煤层的结构和煤质比较复杂,在实验条件下,一般煤质较硬的块煤出现上述气体的温度较高,例如,北三采区煤样坚硬,当煤温上升到359℃时仍未出现C3H8气体,且C2H4、CO浓度较低。这表明,即使同一煤层,因煤质和煤层结构不同,其氧化能力是不同的。这种现象使得利用指标气体预报自燃发火变得复杂,容易产生误报和漏报。

应该指出的是,实验室的试验条件和热解环境与现场环境毕竟是有区别的,在采空区中自热源的发热功当量煤的数量及其生成气体的多少、漏风(稀释气体)的风量大小,对生成和被检测的气体浓度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场检测到的气体浓度与表中给出的温度不完全有对应关系,一般要高于表中所对应的温度。

参考文献:

[1]鲍庆国,文虎,王秀林,徐精彩.煤自燃理论及防治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