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3:42:13

青少年心理论文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1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2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门诊首诊青少年120例进行SCL一90心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测定结果显示9个因子的阳性率均超过50%,其中强迫症状最多,104例,占86.67%。女性阳性均分/恐怖均分与男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其面临的成长,减少自毁行为的发生。

2005年1一12月,我们对门诊首诊青少年12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5-18岁。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79例,高中24例。

1.2方法测定由经过专门系统训练的专业评定人员。对前来我院就诊的首诊青少年采用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软件按操作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结果由计算机分析并打印报告单。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90条项目,每一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即1,2,3,4,5分别代表没有、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2结果

2.1本组采用SCL一90测定结果.

3讨论

青少年期是一个在身体、性格、智力、情感及心理等方面都面临快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上急剧变化对其心理发展的冲击容易使青少年身心发展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及类神经症样表现川。有研究表明:5%以上的成人患者首次发病于15岁以前[2]。因此,首诊青少年心理健康测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反映精神病门诊首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精神症状,为儿童精神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对促进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帮助,还可以发现首诊青少年的住院率的情况,便于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国内有调查发现青少年的起病是以慢性起病为主,发病年龄较小,可能是就诊年龄高于发病年龄。据统计,儿童精神病患者中,15岁前发病者占4%,10岁前发病者占0.5%-1.0%}Z}。有调查发现16.79%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初中生13.76%,高中生为18.7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有上升趋势〔’〕。本测定结果显示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异常情绪,其程度中度以上为抑郁症状58例,占48.33%,其次为强迫状态、焦虑和敌对,与临床观察结果也一致。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在快速成长期比较重视自我身份的确认,在不能确认自我中就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感。我们的测定结果中偏重和严重程度的精神症状也是以焦虑为主要症状。

青少年期作为向成年的过渡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同时又有许多的心理冲突,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和孤独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认知的不协调、不一致和认知冲突是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抑郁的素质一压力模型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即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冈。因此,对于精神科门诊首诊青少年患者首先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对于轻度患者指导其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生活技巧,如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等。对于中度以上的患者应采用认知治疗,纠正其对自我的错误认识,同时配合适量的抗抑郁药物;而焦虑情绪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模式,它可能含有恐惧、厌恶、内疚、羞怯和痛苦的成分。高焦虑状态的产生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与环境适应困难和频繁的考试有关。要克服焦虑,首先要很快适应新环境,提高社会应对技巧,提高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可减轻紧张情绪。学习焦虑者,要正确认识人脑的活动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避免持续的疲劳状态,分散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超级秘书网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3

1.1造成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识淡化

目前网络文化造成不健康的网恋盛行,特别是在青少年当中已经习以为常,网络上黄毒肆掠,宣传暴力的思想也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注意,同时近年来网络文化诱导的自杀也时有发生。一些违法网站也在宣传封建的迷信思想,极大地冲击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1.2造成青少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连续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情绪低落,使其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这些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受到侵害。

1.3造成青少年思维力,注意力的下降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在经历了自由散漫的网络聊天和轻而易得的网络购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由于网络的便捷以及网络知识的丰富,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遇见书本的难题时,他们不愿再花时间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迅速求助于网络,照搬别人的方式方法。这样无形之中他们的潜意识就作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思维能力也开始逐渐下降。

2应对网络文化对策探讨

2.1社会层面上

2.1.1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大网络文化立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相关法律部门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未成年保护法,以及网吧网络的监管法,同时要开发高端信息技术,有效地对网上的信息准入事项进行过滤与监督,确保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我们还要呼吁社会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怀和爱。

2.1.2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要使青少年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教育青少年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力,有选择的采用、学习,培养健康的应对网络文化心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1.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各种网络文化犯罪进行打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

2.2家庭层面上

2.2.1家长要懂得运用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充分的认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健康的网络交流与知识运用,给孩子做好表率。

2.2.2家长要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了解学生在心理上面的变化,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以便做好对孩子的网络文化的教育工作。

2.2.3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抵消网络文化的侵蚀。

2.3学校层面上

2.3.1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对青少年教育方面必须发挥其作用。学校应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以及校园规范建设。从制度上加强对青少年接受网络文化的监管。

2.3.2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关健康网络文化传播的活动,利用活动向青少年宣传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让青少年认识到上网的目的及其意义,认识到网络文化存在的不良信息,从而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免疫力。

2.3.3教师最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引导方面很重要,作为与青少年学生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时刻保持敏捷的判断能力与洞察能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与影响,从而使青少年青年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拥有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

3结语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4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发展思潮 中国青少年教育 积极意义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23-02

现阶段,对青少年的教育已不仅仅是只追求分数和如何创造更高的学历,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高道德、对国家有积极贡献的学子了,而是同时也注重学生天性的发展和如何健康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天赋、强项、自身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而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关注的中心就在于此。所以,对于积极发展理论内容及意义的研究对于中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将至关重要。

一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末美国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而且与传统心理学大不相同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是奠定了青少年积极发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积极心理学是重点研究、强调与心理生活相关的积极因素,如人的幸福感、人的美德、人们对积极态度的情感体会、积极的人格特征、人格品质以及积极的社会制度等,和通常研究心理的消极因素如抑郁、恐惧等的心理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美国一位名叫赛里格曼的心理学专家提出,研究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事实上,人类不能仅仅依靠修补心理上的不足和问题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需要转变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品质来造福社会,从而创建了积极心理学。在积极心理学研究这些积极内容的条件下,积极发展的理论很好地利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而发展壮大了起来。另外,对于青少年认识的两种取向的研究也对积极发展理论的产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要培养以及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等观念是进行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关键。由彼得・贝森总结出的两种青少年发展的观点,有一种观点是将青少年当做“不完善”的人,这和预防科学发展有紧密联系,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情感受挫、有破坏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且主要研究解决困难的办法以及方式,许多研究心理学的专家、心理咨询师等认同这一观点和做法。总而言之,这种观点是用消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叫做PYD,它不是用来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它主要研究的是青少年的优点、能力以及潜质等,并且注重开发青少年的这些积极方面,如鼓励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家和学者所认可。另外一个对于积极发展理论的诞生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国家对青少年发展过程的忧虑。其实在美国,有很多的青少年由于各自的特殊家庭状况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及发展。相比较生活在稳定、和谐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而言,生活在已经破碎或是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情感表达、性情稳定性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不如前者,而且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及网络的普及,现在的青少年受到色情、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的处理能力有限,再加上没有受到家庭或是社会的正确指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是不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家庭或是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家长以及教育人士提出加强研究如何使青少年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在社会各界教育和心理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发展青少年潜力的PYD在以社区为活动单位建立起来。

二 什么是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是由利特首次提出,后经埃克勒、罗斯与勒纳等学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一理论。美国百科全书总结各位学者的结论,总结出“PYD是一种用来描述家长、社区、政府组织和教育机构为促进青少年在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健康地发展而共同努力的新方式。PYD的目的在于通过给所有的青少年创造一种支持积极发展的社区氛围,通过公益性组织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并鼓励青少年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梯姆・戴维斯提出,PYD是一场全民性的运动,PYD的创造和产生是建立在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积极的公众观点,来替代消极地对待青少年发展的观念,PYD的目标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一名积极参与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合格的社区成员。有专家提出,PYD既是一套积极发展的方案,还是一种积极的观念,以社区作为活动中心,提供参与机会,激励青少年充分展示和发展自身潜质。勒纳等学者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提出了现今最有成效的目标5C方案,分别是5个C开头的单词缩写:Competence(能力)。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学术以及职业的具体的不同环境里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社会能力是人际交往技能,认知能力是决策制定技能,学习能力是知识模仿和理解技能,职业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技能。Confidence(自信)。青少年内部在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的一种整体感受。Connection(链接)。青少年和伙伴、家庭学校和社会间的交往和关系,反映青少年同其他人和规章制度的链接。Character(品格)。青少年尊重社会以及文化发展,能够具有正确衡量道德的善恶和正直等的标准。Caring and Compassion(关爱与同情)。拥有关爱他人、怜悯他人的情感体会。我们培养青少年积极发展是要塑造青少年积极的个体,这个个体需要具有社会能力、学术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职业能力,这个个体要能够和伙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保持相互联系,要懂得尊重文化和社会,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能够判断道德的正确与否,是一个正直的青少年,能够积极评价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富有爱心,充满同情心的青少年个体。勒纳补充说,如果上述的5个C能够同时体现在一个青少年身上时,它们会合并产生第6个C,就是Contribution(贡献)。换句话说,如果青少年能够积极地贡献于家庭、社区、学校以及自己,就能够很好的表现5个C。这5个C组成并完善了评价积极发展理论的系统,有力地推动着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且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以融合多种教育理论为基础,包括预防科学(Prevention Science)、社交与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品格教育、积极心理学与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尽管,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所融合的多种教育理论各不相同的研究重点和描述语言,不过对于青少年积极发展是具有很多的一致性。

三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和启示

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正面意义在于鼓励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比起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而言,注重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效果更好;在逐步让青少年积极贡献家庭以及社会的同时完成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者提出青少年贡献更多更有利于其发展而不是得到更多。比如彼得・贝森学者就认为,每个社区的青少年都应该给自己居住的社区每周做一次一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样既能够以社区为开展、进行青少年积极教育模式的单位,有些较成熟的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课程有效地加强了青少年互动性的参与其居住社区的活动,还可以把青少年健康发展心理学与道德教育理论相结合,构建成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结构和框架。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对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尤其是在中国教育现状的条件下,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现阶段,中国进行的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其心理发展具有哪些特征。这个系列的研究对于发现和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作用,不过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根据生物学个体研究模式进行的,基本不涉及和联系家庭变故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传统的研究模式忽视分析现象形成的原因在现象表现,缺少事实证明多用思辨方法,更倾向研究青少年行为极少研究其心理状况,不综合多因素多角度考虑多数使用单因素分析,导致中国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研究无法适应其发展。所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为改善中国差生多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也为丰富中国青少年的社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积极发展理论的目标之一是加强对青少年行为能力的培养,加强行为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中国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因为过于模式化导致创造力低下,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是低于同龄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对这一目标的深入理解和贯彻,将其整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面,这将对中国青少年能力的培养发挥更大的理论支持作用。

四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不足之处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也存在许多不足。丹尼尔等学者在认同PYD模式具有的积极作用后,也提出一些这种方法的两点不足之处:(1)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定义还不准确,自1997年学者彼得・贝森倡议使用40个青少年成长性特征,到学者勒纳在2004年提出了5个C目标,还有后续的学者奥博瑞恩总结的五个核心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处理关系的技能和负责任的行动),这三种概念经常混淆使用;(2)跨不同文化基础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太少,无法肯定在西方国家适用的PYD模式到其他国家有同样或者其他效果,由政府从上至下地推动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学校以及社区进行配合,往往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结束语

所以,我们要批判地继承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思潮这一思想。纵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有着很多的优点和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模式。我们还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国学生自身的特点、中国一直以来教育传统的适应甚至是中国教师的教育特点,我们要依据这些因素来对青少年积极教育理论进行改造及完善,创新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教育特点的积极发展理论。可见,对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良好利用将会为中国以后的青少年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全旗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共青团工作,努力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以青年为本,以服务为核心,以团建为基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构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体系,实现团的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团员青年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教育青少年,正确引导青少年,广泛凝聚青少年,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一)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为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正确理论指导和根本思想保证。把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论述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心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用贡献体现作为,用合作推进事业文秘站 ,用互助彰显责任,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深入开展“热爱__、建设__”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考虑学校、企业、农牧区、非公经济组织等不同青年群体的自身特点,积极培育和形成覆盖全旗各行各业青年群体的灵活多样的学习型社团组织。通过组建志愿讲师团、团干部宣讲团等形式,加强对青年理论学习的辅导。通过组织读书会、报告会、征文等形式,加强青年之间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基地、青年中心的作用,使之成为青年学习理论的有效阵地。力争在20__年年底前,组建理论宣讲团,并定期赴基层宣讲,每年不少于3场(次)。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与有关部门合作,抓好“四个一批”工程。即创新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载体,建设一批有益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阵地,创作一批青少年喜闻乐见、有益于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作品,形成一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成果。重视与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沟通,完善青少年实践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十八岁成人仪式等载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和各类传统节日、纪念日,集中开展青少年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探索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坚持少先队“雏鹰争章”、“手拉手”等品牌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美丽草原我的家”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__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功立业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活力的群体。共青团要紧密结合青年特点,凝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才智,为构建和谐__多做贡献。

(一)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共青团工作。进一步深化“青春建功新农村新牧区”行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大力开展青年农牧民培训,不断提高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增收本领,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实施“青年星火燎原工程”,在“十一五”期间,每个嘎查村都要有2—3名由团组织培养的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青年中心示范户,形成新一代青年致富群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农牧区,开展现代化、标准化草牧场建设。广泛开展“三下乡”、青年文明号结对帮扶嘎查村、“文明新风进农村牧区”等主题活动,活跃农村牧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改变村容村貌,带头移风易俗,树立时代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农村牧区青年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推动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创造农村牧区安定祥和、农牧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二)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推进产业优化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深化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和青年创业行动,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创造活动和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鼓励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大显身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年创造提供信息、资金、政策、市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要围绕工业化进程,以“青年岗位练兵”、“青年技能比武”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打造高素质的青年产业工人大军。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培养、宣传表彰青年创新创造典型。深入开展青春创业行动,培养青年自主创业人才,引导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三)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引导青少年做保持生态环境的卫士。贴近我旗实际,重点在全旗青少年中积极开展“齐倡节约同铸绿色共建和谐”、“节约社会我先行”、“青春共建绿色走廊”、“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保护母亲河”等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行动。巩固和发展好各级各类青年林基地,完善功能,加强管理,扩大规模,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四)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发挥青联、青企协等青年社团组织集聚青年人才的优势,加强联系,积极搭建区域交流平台,推动不同界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青年交流与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五)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小康村和文明生态村活动。以“青年文明号”为抓手,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线,积极参与创建文明行业行动。围绕民族文化大旗建设,以富有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中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乡村青年文化节等活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培养推出一批社会影响好、对青少年学习成长有帮助的青年文化名人,力争创作出一批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优秀文化作品。进一步提高志愿者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广泛吸纳各行各业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普遍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形成规范的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力争到20__年实现全旗注册青年志愿者达到800人,以后每年以不低于5的速度递增。探索成立支医、支教、普法、礼仪等专业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服务的层次与实效。到20__年,建成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

四、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

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青年人才培养、凝聚、举荐、配置等关键环节,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为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培养自主创业型青年人才

从培育创业意识、加强创业培训、开展创业见习、强化创业指导、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年的创业素质,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培养自主创业型青年人才。鼓励青年到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基金、青年企业家帮扶等方式,扶持青年创办和领办股份合作制、合伙制、个体等不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企业。

(二)大力培养选树青年典型

进一步规范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努力形成从青年学生到高层次青年人才、从农村牧区到城镇、从经济科技到文化教育,覆盖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行业青年人才的表彰体系。研究制定相关领域青年典型的培养规划,确定培养对象,明确任务主体,在典型还未成为典型时就开始介入培育。引导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以典型模范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我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五、竭诚服务青年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青团要以青年为本,准确把握青年需求,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

(一)为青少年学习成才服务

充分运用开放性、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拓展青少年学习的途径。在社区中广泛设立社区学校、家长学校,充分发挥社区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实施青少年社区教育方案,指导社区和家庭成员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大各类青少年读书阵地建设力度。到20__年,每个农村牧区和城市青年中心都建成一个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图书室。每年举办一届青少年读书节,办好美文诵读、征文、书画展、讲座等各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深入实施希望工程,加强和改善基础教育,到20__年,争取设立旗长助学金。

(二)为青年就业服务

积极协调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在改善就业、支持青年创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展对弱势青年群体的就业培训,鼓励企业、社会等力量为外来青年提供职业培训。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健全机制,力争每年帮助200名青年掌握创业本领,帮助20名青年创业,开发就业岗位50个,为下岗失业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100人次,提高青年就业率。

(三)维权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建设社会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探索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接待咨询制度等。不断完善工作项目,推进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以“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心理咨询机构、法律援助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为主体的志愿者工作队伍。深化创建“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青春自护”行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力创建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使之成为青少年学习和实践的重要阵地。

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不动摇,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资源的原则和“巩固一批、提高一批、整顿一批、新建一批”的要求,巩固现有组织网络,加大创新力度,特别是重点探索农村 牧区、城市社区等领域的团建模式,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青年群体变化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一)推进基层团建,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巩固传统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大力发展新兴领域团的基层组织。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形成以城镇为核心的街道社区组织网络。切实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力度,努力找准与企业发展、青年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使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团组织不仅能建起来,而且能够积极发挥作用。按照非公经济建团率每年上升10个百分点的比例,到20__年使全旗非公经济组织建团率达到95左右。探索团组织与团员的新型组织联系方式,努力实现无空白覆盖。加强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力争到20__年使“五四红旗团委”创建面达到100。全面建设城乡青年中心,加强青年中心的组织建设、项目发展、队伍建设、阵地依托和机制建设,保证建设质量。积极探索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构建“团组织 青年中心”的基层组织网络,带动基层团的工作的整体活跃。

(二)完善工作措施,加强团建创新

实施“团建创新试点工程”。根据不同领域团建工作的难点、瓶颈问题,确定若干团建创新试点,进一步推进基层团的直选工作,20__年选择1个苏木镇作为嘎查村团干部直选试点。

(三)统筹兼顾,壮大青年工作者队伍

推动工作力量的社会化,面向社会整合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以专兼职团干部为骨干,以各类青少年工作者为重点,以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为辅助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实施团干部“强身计划”,加大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等青年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分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加大团干部轮训力度。以共青团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在职团干部继续教育,强化团干部业务素质,深入开展基层宣讲活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的业务知识和全旗党政工作重点作为主要宣讲内容,重点深入嘎查村开展巡回宣讲。

(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成果

积极探索新时期团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构建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发展团员工作,努力把优秀青年吸收到团组织中来。进一步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七、建设共青团事业发展保障体系

构建较为完善的工作保障体系,是共青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__旗共青团的实际出发,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挖掘并用足用好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确保共青团事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一)建立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发展基金

通过协调政府投入,争取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自愿捐赠,合理运用在团的工作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在旗团委建立__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项目化、品牌化工作的开展,帮助基层改善工作条件。

(二)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到20__年,40以上的苏木镇都要建立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家、站)。建好用好青少年活动营地、素质拓展基地、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各类活动场所。对现有青少年活动阵地进行清理整顿,明确产权归属,明确职能定位,引导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在维持自身运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服务青少年的功能,成为吸引青少年的有效平台。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6

90年代初进入青少年阶段的,恰好是未或出生的人,这一代人的家庭方面,因其家长的头脑混沌初醒,加之计划生育实施,太多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式,所以80年代,他们往往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因89年的缘故,多少亦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思想品质教育;这两种良好氛围的形成与9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人数的相对比例的下降显然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几年因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实施,各种复杂原因联合作用,全国的犯罪率直线上升,因此在青少年犯罪人数的相对比例下降的同时,其绝对人数的上升幅度仍是不容乐观的:1980年青少年犯罪总人数为36万,到1990年猛增至80万。

二 青少年犯罪特点

对犯罪现象进行概括,总结犯罪特征,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分析出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并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

青少年身心成熟状况不平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则是条件。所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应首先从青少年本身着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应当是均衡的。但是,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新一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年龄已较十多年前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父母投入更多精力照料孩子之外,往往也导致了引导类教育的片面性和孩子心理成熟程度的滞后。当身高,体重,性机能等生理的成熟大大快过智力,性格,道德观和自我意识等心理的成熟度时。

不平衡就成活了,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志行为,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矛盾.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情感,情绪的支配而不能理智地思考,不能用较强的意志对自己加以有效控制,独立性意向迅速增强,但思想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进入社会生活后遇到的各种问题,自我意识内部产生矛盾,对自己的现状<现实的自我>与理想和自我之间的差别产生苦恼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形成犯罪心理,产生犯罪行为.正是以上论述分析的这种不平衡,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关解释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的理论观点很多,下面重点分析几种比较典型的理论.

不同接触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萨瑟兰于1939年提出,他认为包括青少年犯罪在内的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与关系密切的群体的接触交往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学习得来的.

体型理论

由美国学者谢尔登提出,并由格卢克夫妇加以发展,认为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其具有一定的体型及其相适应的性格有关.而格卢克夫妇谨慎地解释这种现象,认为从体型,性格和气质是一个稳定不变的整体来看,并没有使某人成为犯罪少年的犯罪人格.不过,由于中胚层体型者性格健壮,血气旺盛,不感受约束.因此处在不利的环境时,如果其它条件相同,中胚层体型者更有可能采取犯罪行为,而成为犯罪少年.

机会理论

认为下层社会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这是由美国学者克洛沃德和奥林于广1961年提出:

亚文化理论

认为少年犯罪是下层社会少年中亚文化发展的结果.由美国学者科思等人提出.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竞争中经常遭受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因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且逐渐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己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

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由美国心理学家,A班扎拉提出.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中言语,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模仿,不利处境的逼迫,诱因作用,命令与强迫,妄想,酒精作用等因素而被激发.

在我国的犯罪学界对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大量论述,主要观点有:1青春期危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具有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的过程,在相近似的环境中,青少年之所以比成年人更易越轨,主要是身心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的差异所致:2社会失调论认为社会结构的失调势必导致一批低文化青年层的出现,这是青少年犯罪决定论:认为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低下,富于易感性和冲动性,自能力薄弱,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于产生违法犯罪心理.

在以上介绍的几种理论,都存在有相当的可取性,但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围绕一个核心来谈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这个核心就是我们在本节之初就已经论述的青少年生理及心理发展状态是否协调,以及社会中诸多影响这种状态的各种因素.

三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

综合以上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论述笔者就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首先,笔者认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坚持一个原则,即宏观掌握,微观渗透.毕竟,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绝非可以由一两个人,一两个部门所能做到的,必须由国家出面,组织,动员,协调全社会的成员参与其中来.宏观进行了有效掌控,就应该由家庭,学校等社会单位从微观层面具体落实,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对于我们国家的决策者而言,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全领导机制, 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烈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针对中小学生,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流浪儿童,罪犯青少年等重点预防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重点抓好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色情书刊,黄赌毒,校园周边环境等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

现就实例展开论述,人民法院报2004年6月1日载:因抢劫而被判刑的未成年人小军开始在宁波市新星电子原件厂上班,在接下来的两年缓刑考验期内,小军和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并接受厂帮教小组和法官的帮教.这是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利用帮教基地对外地籍未成年犯进行帮教的一个新举措.

近年来,宁波法院受理的外地籍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2004年,全市法院共判决1115名未成年犯,其中外地籍未成年犯占了近百分之二.针对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的外地籍未成年犯流动频繁,缓刑考验期,管制期的监管措施难以落实的情况,宁波法院积极依托当地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在一些规模大,组织健全,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建立未成年犯的监管和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余姚市西摩电器有限公司是宁波法院首个外地电器有限公司是宁法院首个外地籍少年犯帮教基地, 厂里为此专门成立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的负责人员,每季度对少年犯的政治思想表现进行考查,建立帮教,考察档案,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法院反馈法院负责对帮教工作进行指导,并通过经常性回访了解少年犯思想动态及帮教情况。

至今,该厂已接受了2名叛处缓期的未成年犯。由于考验期内主动接受帮教,工作表现积极,2人均被宣告原叛刑罚不再执行。

目前,宁波两级法院在全市范围内已建立帮教基地15个,共安置了帮教象

28人,已有14人考验期满,经考核合格后被宣告原叛不再执行。这些帮教对象有的留在了企业,成为这些企业的正式员工,甚至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有的则从事了其他职业,至今没有一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结合我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下列一些详细策略。

1:强化法制功能。道德和法制教育是增强青少年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方面,这种预防可以说是“预防,但却是带着根本性质的预防。

2:保护性预防。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而采取各种措施,如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确传播,严厉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

3:堵塞性预防。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缩青少年可能违法犯罪的空洞。如组织学生接受“庭审教育”参观看守所,监狱等。

4:控制性预防。对各种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人采取的帮助,

教育,挽救措施,如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等。

5:改造性预防。对失足青少年重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辅助以积极的劳动改造,使失足青少年能够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6: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遇到青少年犯罪,首先

要从家庭做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定预防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

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皮艺军著:《犯罪学研究论要》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 中国法制出版社

3.刘白驹著:《精神障碍与犯罪》(上) 社会科学与文献出版社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 青春期; 青少年;“滞后释放”

1青少年能否安然度过青春期之不同观点

国际学术界将“青少年”分别以如下几个术语区分:Adolescence(狭义的青少年)是指10~18岁年龄段的人;Young adult是指15~24岁年龄段的人;Young people (or youth)(广义的青少年)是指10~24岁年龄段的人。在中国通常将14岁以下称之为“儿童”;将14~24岁年龄段的人称之为“青少年”;而将18岁以下统称为“未成年人”。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狭义的青少年”,即10~18岁这一年龄段,而集中研究处于青春期在校的初高中学生。

关于青春期,目前世界各国尚无一致的定论。有人认为,青春期即青少年期的开始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文持此说),青春期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尽管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在内容上、年龄上有某些重叠,但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青春期的起止年龄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其年龄的上下限,均早于青少年期。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喻义上,青春期都意味着长大成人――从文字上,词根adolescent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长大;从喻义上看,粗略地讲,它指的是从开花到成熟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对青春期的理解上,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早期的人们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人期和非成人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人类成长周期的划分越来越细致,非成人期被划分为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儿童期,成人期被进一步划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专家和学者们发现,在成年期和非成年期之间还应该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既不同于非成年期,也不同于成年期,这就是青春期。很显然,青春期被认为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

大多数学者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新的诞生,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人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特质的产生。同时,青春期也是一个情感爆发和压力甚大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困惑的时期。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则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延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青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中青少年性冲动重新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他们渴望通过正常的成人间的方式来得到性本能的满足。如果没有正常的方式和渠道来获得性满足,人们要么通过升华这个防御机制得到间接的释放,要么遭到性的压抑和挫折,这会进一步导致心理的冲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逊(1950)则提出“青春期的危机与转机”理论。他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时期,可简称为人生八段。其中有两点观念非常值得重视: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的程度与前各时期、以及后各时期的发展有关。前期的发展,即身心统合的程度,对后期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人生的每一个发展时期,均可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人处于每一个时期,各有其可视为根本性发展的问题或困难;困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持续存在;困难解决,危机化解,危机转为转机,继续发展,危机因发展而产生,是正常现象,故而又称发展危机。而有些人则由于发展危机不能适时化解,相继累积,导致丧失个人适应能力,形成障碍。

美国社会学家哈维格斯特(Robert Havighurst)则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是学习并完成社会所要求的各种任务的一个过程。哈维格斯特将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连续的、有一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技能、知识、功能、态度等等,是人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必需,每一阶段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将会导致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否则的话,将会导致下一阶段发展任务的无法顺利完成,导致社会的非难和个人发展的失败。

与之形成鲜明对立观点的是美国波士顿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应用发展心理学系的系主任理察勒纳(2002),他认为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平安渡过青春期,青春期作为“危机期”肇因于社会上对青春期广泛的错误认知。研究显示,多数年轻人在青春期和父母的关系良好,从他们身上学到做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在青春期结束后,成为好公民。谁说青春期一定是各种压力和家庭风暴的混合体?其实多数青少年都适应良好。这更能反映出美国一般家庭的状况。

美国学者勒纳最近15年来的研究表明,青春期确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一如更年期。尽管青春期有激烈的生理和荷尔蒙变化,却没有规定这必须是一个混乱时期。这得要看青少年原本的个性和他们从身边成人所得到的感情上的支持。简而言之,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对青春期的误解可追溯至一世纪前,心理学家正在建构青少年发展心理学领域。他们寻求青少年时期不顺利的原因,发展心理学家重新检验这些假设。他们不再把焦点放在痛苦挣扎渡过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正在研究平稳的青春期如何运作。勒纳正在进行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探讨究竟需要什么条件青少年能平安度过青春期,而成人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勒纳认为,家长和孩子经常以没有坏事发生来定义正面发展,而他们希望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词汇,供家长和孩子来使用。“青少年的正面发展”研究的初步结论显示,顺利从青春期进入成人期的人,都拥有可以加以量化的人格特质。

由此看来,青春期中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虽然,众所周知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青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那么大多数青少年在青春期究竟是处于心理冲突和消极反抗中,还是可以安全和平稳地度过?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这些将构成本文研究和须进一步解释的问题。

2青春期与“推拉理论”

按照“推拉”理论,青春期是一个生物性势能与社会性势能势均力敌、双方在争夺“拔河”的特殊阶段。青少年往往在独立与依附、个体倾向与社会取向方面犹豫不决,在试图独立与不尽的依赖情结间踯躅。心理发展使青少年度过儿童的他律阶段,进入自律阶段。青春期一开始,个体的独立意识便日渐增强起来。及至青春、青春后期,个体更是要把自己认作为成人,强烈要求按照自己的思考行为,独立地做出选择,并竭力摆脱家长、老师等来自成人社会力量的制约。青少年最忌别人不把他当作成人对待,甚至儿童少年的东西都成了他讳避的对象。人们称这种力求摆脱幼稚时代的心理状态为心理上的“断乳”,即从心理上割断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与以往的幼稚时代决裂。但是,心理上的“断乳”要比生理上的“断乳”复杂得多。所以,青少年能否安稳地度过青春期,既与青少年心智发育成熟度有关,也与环境变量的“推力”或“拉力”相关(即“拔河现象”)。

我们在分析中国大城市独生子女性意识、变化时,首先应该注意到“环境推拉力”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种推力或拉力包括:家庭、学校、传媒、朋辈、知识等对青少年的“争夺”,也包括青少年在青春期中的生物、心理等自身变化(如性冲动、性梦幻等)作用。由此看来我们应该用一种社会建构主义的方法来看取影响作用于青春期中青少年的各种环境变量。

本质主义认为人类性冲动是天生的、自发的,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的内在本质转向外部环境。它不是去探讨哪些内在动力产生了望,而是去追问:欲望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又是被怎样解释的?欲望是如何被制造出来,又是如何被行动的?这一转变是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天然转向人为,从普遍性转向局部性。青春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是个人本质决定的生理现象。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不是“能量”或“冲动”,不需要“宣泄”,性是历史和文化的变量。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同许多其他行为相比,性是最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一种行为。社会建构主义是将“性”视为可塑性很强的东西。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社会教化”理论。人类在开始时是一张白纸或一团胶泥,性总是受到占统治地位的文化道德“话语”的塑造和强化。人们之中的任何区别,无论是性别还是性取向的区别,都是由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造就的,是通过对现存社会环境的改变加以改变的。青春期作为人类性发育、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性意识、性冲动同样是社会化的一种经历,是青少年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是推力与拉力之间矢量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影响作用的产物。

青春期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通过青少年个体与社会互动而得到促进或阻碍的,这就是社会性认知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核心思想是“意义采择”。意义采择涉及两种显然不同的活动:静态和动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采择意义的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果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或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感到平衡,也即采择了平衡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就会按照这一意义去理解生活和处理生活。然而,任何静态都是相对的,因为平衡是相对的。如果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感到失衡,也即采择了失衡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就会按照这一意义去理解生活和处理生活。失衡涉及到青年是接受心理变化还是拒绝心理变化,涉及到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由此看来,传统观点将青春期看成是“问题”就如将青少年看成为“问题”一样,主要是社会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青少年的典型特征,青少年阶段本身就内含了不成熟与成熟的矛盾性,内含了不成熟的问题和走向成熟的希望。身体发育,性发育,心智发展,生活扩展,人际社会性发展,个性完善,诸如此类青少年发展内容都处于一种过渡状态。青少年问题终究是社会的一种设定。当代青少年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社会许多“环境变量”每时每刻都在争夺、作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身体发育和成熟提前,致使他们的性能量总要寻找释放的机会和对象。通俗地讲,青春期性能量的积累,要么得到释放、要么得以转移、要么被推迟或“压抑”,这主要看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与青少年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种变量很健康、很和谐,我们与青少年关系处理得当,那么我们的青少年就能比较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反之,我们学校青春期教育质量很低、我们家长素质不高、家庭不和睦、我们的社会环境(不良信息、朋辈文化等)很糟糕,那么,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安度青春期就会遭遇问题。

“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它不是一个自然放任发展的过程,也不是一味扼杀的过程。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实证发现:越来越多的“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

3实证发现:大部分青少年能安全度过青春期

众所周知,青少年的成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性成熟、生理成熟;其二是社会性的成熟。按照西方独生子女“智力汇合”理论,中国大城市家庭父母将精力和金钱几乎全部投资于自己的孩子,独生子女比多子女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我们的研究发现,现今中国城市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无论是经济状况、居住面积、代际关系都要好于以往的多子女家庭,这有助于独生子女一代青少年安稳地度过青春期。我们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课题组十五年来的跟踪研究发现,对学校生活越感到快乐的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越倾向于认同传统的性观念,认同在婚前要守贞洁。

按照独生子女“子代中心”理论,由于我国目前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典型模式是三口之家。家庭成员间关系既具最简单、无重复的性质,又具有对象集中、关系强度大的特色。在子代家庭与祖辈家庭的关系上,独生子女家庭与祖辈家庭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三个“唯一性”,即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代际价值交换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亲子社会互动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父母老年社会保障所依赖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要素不可缺少性;二是角色不可替代性;三是性别不可选择性。这使得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沿着“子代中心”的轨道发展。这点早被德国学者内特尔(Neter,E)(1945)研究所证实。内特尔认为,独生子女总是受到过分多的教育,这里面有各种类型,其中一个就是“过分保护”型。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中长大,从小到大的很多事,都是大人替他们安排好的,很少要自己去思考去顾虑。大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普遍良好家庭教育,加上大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从身体、心理与学业上普遍较关注,他们任何细微变化,一般都会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所以,导致一方面容易使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性成熟变慢,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副产品”)使得独生子女中的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我们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

4城市青少年“滞后释放”现象

我们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城市青少年的一些新现象新趋势,在此愿与同行分享和讨论。

4.1中学生性活动的存在被人为地“高估”了

大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升学压力存在。中考、高考的制度性安排,致使城市(包括农村)众多的中学生压抑掉了许多进入青春期带来的性冲动、望,而不得不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考试的竞争。当下一些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中学生)早恋、已是非常活跃,问题已相当严重。然而这仅仅是社会媒体或公众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造成的。我们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问题远没有想象得那样夸张。笔者认为,由于存在众所周知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使我国大城市青少年(中学生)性冲动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推迟或“压抑”掉了。因而,时下媒体和社会对青少年(中学生)评论报道,带有主观猜测或者“高估”倾向。

通过数据(见表1)我们发现,即便是在有过(边缘性或核心)的大城市青少年中,初三和高三这两个年纪的青少年明显呈现出一个“低峰”现象,这显然与中考、高考紧张复习和压力相关。

4.2性观念开放者其也相对开放,但并不必然导致的激进

从性观念开放度与实际接触异性身体相关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青少年性观念开放度并不必然导致的激进。认为“可以有“(如接吻、、性关系)之青少年,并不必然发生相应事实上的。统计显示,持有较开放性观念之青少年与其实际之间,只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般意义。

4.3中国青少年发生率低于港台地区同比,远低于欧美

近十多年来国内关于青少年(中学生、大学生)性观念和做过很多调查,由于测量时间、对象年龄与地区、抽样方法的差异,结果有所不同。笔者对其中比较权威的10次调查做了比对分析,发现如下结果:(1)近15年来我国中学生的有所上升,但没有出现像有些学者宣称的那样大幅度上升趋势,中学生性经验发生率自我报告1989~2003年平均在2.8%(2002~2003年平均在3.5%;1998~2000年平均在2.6%;1989~1990年平均在1.75%)。考虑到人对自己敏感问题的响应率一般为低,但中国青少年发生率远低于港台地区同比,更远低于欧美日(平均超过50%)同比水平。

4.4中国青少年性活动“后滞释放”现象

青春期是青少年社会化之重要阶段。市场经济和开放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当代中国独生子女青少年在走向社会之前必须学习,学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接受更多的社会化训练,这一方面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些负担又是他们成熟所不可缺少的。从总体上说,升学压力和高考的制度性安排,使得中国大城市中学生青少年性活动“活跃期”有被人为推迟至大学阶段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姑且可称为青少年性活动的“后滞效应”。除了我们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外,由美国福特基金资助的“青春健康”项目、首都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所作的大型调查同样支持我们的观点。“青春健康”(2003)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目前性成熟年龄普遍比上个世纪70年代提前了4~5岁,目前中国21岁的年轻人中79%有过婚前,在农村地区该比例则超过80%。可以说,19~21岁是这种“后滞释放”的爆发期;首都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2004)对中国近30所大学10000名在校生观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的男大学生达15.7%、女大学生为5%,而且赞成婚前的男大学生为57%,女大学生为26.7%。

研究表明,中国女性的首次平均年龄为20.3岁,仅有8.9%发生在中学时代,总数平均为1.2个,并不像社会感觉得那样开放。北京大学妇幼保健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2002)针对北京、郑州、南宁、深圳四地区10家医院2002位做人工流产的未婚女子所做的“性与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90%认为,如果双方相爱,就可以有婚前。而关于总数平均为1.2个,其中两个以上达到23%。首次平均年龄为20.3岁。1/3人首次发生在19岁之前,8.9%发生在中学时代。未婚女性首次流产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性生活年龄提前2.1岁。此外,被调查者曾有11.7%遭遇过性暴力,首次中,有7.8%是被迫的(大部分是其男友)。

由此可见:(1)即使针对特定的比较开放的人群,女性的首次平均年龄也要20.3岁,仅有8.9%发生在中学时代。(2)接受调查的女性90%认为,如果双方相爱,就可以有婚前,即绝大多数青少年女性是有爱才愿意发生的。(3)总数平均为1.2个,平均性生活年龄提前2.1岁,并不如媒体报道得那样开放。在中国大陆,18~23岁大学生才是性活动的主流群体,而不是13~17岁的中学生。所以,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要注意到我国城市青少年性活动的“后滞释放效应”。时下社会、学界一方面对青少年(中学生)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存在“低估”倾向。

总之,我们实证调查发现:中国当代城市中学生性意识的最新变化,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开放;性观念开放并不就意味其之激进;当代中学生的性存在被人为“高估”和青少年“滞后释放”现象等结论。并由此提出开放环境应该进行开放、科学的性教育;性教育有助于独生子女青少年安全地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性教育有助于减少青少年不安全的性。

参考文献

1 杨雄.青春与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7-169.

2 姚佩宽主编.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3 [英]J.C.考尔曼.青春期的本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9.

4 Adler,T. Restraint is in style, new sex surveys find[M].APA Monitor, 1990,24.

5 [美]保罗・马森著,孟昭兰等译.人类心理发展历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26.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

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2]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9

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引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并且日益成为解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利剑。”[1]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新课题,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价值取向。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各种西方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渗透,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遭受到严重的侵蚀。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必须建构有效的导引策略来推动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一、当前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困境

1.认知认同程度偏低

“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性质、形成及结构的认知和理解。”[2]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之前,必须对其有最基本的认知。当前,在学校灌输和社会宣传的合力作用下,青少年群体中大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已熟悉,但对其正确性、重要性和宗旨等知识的认知还模糊不清,甚至有些青少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大多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缺少理性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内心认同程度和外在践行程度都明显偏低。

2.情感认同程度不深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3]情感是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发挥出积极的效能,促使青少年形成价值认同。当前,我国社会主流媒体和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全面到位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纷繁复杂的思想和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社会,诸多负面因素导致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感受到巨大碰撞,抑制其积极肯定情感的产生,也就很难形成深层次的情感认同,致使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执着追求和坚定信仰。

3.行为认同明显脱节

行为认同是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情况,它是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必然结果。在实践中,大多数青少年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也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尤其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青少年只会关心个人利益,选择趋向实际和自我的行为,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有些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行为是被动、短暂和滞后的,缺少主动、持久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也就失去了实质意义。

二、影响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因素

1.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转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一方面,社会的转型容易引起青少年价值观念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交融,这必然导致青少年对价值的评判标准模糊不清,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困难重重,最终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念。由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尚浅、人生经验不足,在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下其个人行为极易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国外错误思潮的渗透引起青少年价值观念多元化。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渐加剧,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思潮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网络和舆论的发展,国外错误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侵略也日益严重,他们试图动摇和误导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化解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这些都势必导致青少年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长期并存。

2.利益分配的多样化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追求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决定了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并由此带来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社会群体的分层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最富裕的百分之十的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百分之四十五,最贫穷的百分之十的人口占有的财富仅为百分之一点四”[4]。从数据中可见,社会财富集中聚集在少数富人手中,贫富矛盾凸显。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耳濡目染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的畸形,贫富悬殊的加剧,加之通过接触网络、媒体越来越多的了解到社会上炫富、笑贫不笑娼、一些人不择手段致富等现象,这些都将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度,甚至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价值行为产生怀疑。利益分配的多样化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多,同时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追求,致使在青少年身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行为。

3.学校德育模式僵化导致青少年价值观选择迷茫

长期以来,学校对青少年的德育都是延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多数情况下,都是沿用教师单向说教、强制理论灌输等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互动,由于过分的强调以教材和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现实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对德育内容也失去学习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德育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就造成青少年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较弱,多数青少年无法运用正确的理论答疑解惑,也容易被社会上各种错误价值观所误导,使其在自我价值观选择上显得迷茫。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德育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速度快捷、内容宽泛,加之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加大。

4.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完善造成认知出现偏差

青少年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身心理和情感的制约。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讲,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社会阅历浅、社会经历少,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多数青少年心理脆弱,价值观的确立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坚定的信仰,抵御不良诱惑影响的能力较弱,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从青少年个人情感因素的角度讲,青春期的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易受个人情绪情感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常用自己的喜恶爱好和生活经验去评判社会现象,喜欢用幻想的形式去塑造自我价值观,对社会事物欠缺理性思考,极易陷入主观感觉的迷宫。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从小在家庭和社会中就接触到广泛的信息资源,了解许多外来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中他们显得很有自主性,甚至用怀疑和批评的眼光加以审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广度和深度。

三、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有效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能潜移默化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是提升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把抽象的理论物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实物,使其在无形的熏陶中自觉提高思想水平。二是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中,要注重体现与时俱进和时代性,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三是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规章制度的建立,将其精神实质融入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是要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体育、比赛、娱乐等各种活动中,有效利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契机,举行理论讲座和师生座谈,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学校教育、社会引导和家庭教育并驾齐驱

目前,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负责实施,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单凭学校一方的教育力量远远不够,社会和家庭在实现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要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场所,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其次,要做好社会引导教育。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价值观念多元并存、良莠不齐,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时展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它是当今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成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与青少年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紧密结合,突出其时效性和针对性,引导青少年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要强化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民的生命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5]因此,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不可低估的作用。父母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生活细节中要有意识的言传身教,以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改革学校传统德育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提升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需要对传统的学校德育体制进行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青少年的现实需求。首先,要创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党的十提出了“三个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使青少年接受认同这些价值观念,必须把具体的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缩小二十四字理论与青少年现实生活的距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青少年产生的现实困惑,最终促进他们对二十四字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其次,要创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单纯地运用传统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对教育内容的抵触,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创新教育方法,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从而有效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促使知情意行相统一

参与社会实践是深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实践也是帮助青少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佳方式。要使青少年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在认知层面上,要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其提出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等,只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才可能转化为科学的信仰。在情感层面上,要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社会阅历,并有意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青少年在亲手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邱仁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论纲[J].桂海论丛,2008(3).

[2]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列宁全集》第20卷[M].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 朱光磊、陈娟.中国阶层分化与重组30年:过程、特征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10).

青少年心理论文篇10

(一)归正青少年群体

一般意义上来说,归正青少年指的是解除和完成劳动教养以及劳动改造之后重新回归社会(回到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轨道)的青少年特殊人群。“归正人员”是对原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因为违法犯罪而被司法矫正机构处理后重新回到社会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政策措施中,归正青少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归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待刚刚出狱的青少年,其态度上往往不是欢迎与接纳,而是比较鄙夷和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经历很有可能成为该青少年记忆家庭成员无法卸去的精神重负,这一负担在“社会排斥”的压力下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相待,从而使得归正青少年感到受挫和孤独,要么使其深陷在自卑与封闭的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对周围环境产生绝望和敌视,更有甚者被迫与正常的社会化轨道中分离,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

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关信平认为青少年福利政策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政策。而将青少年政策更多地视为一种社会政策,这样的理解意味着对青少年政策的有关分析与研究,需要引入社会政策分析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方法。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与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其互动等直接相关。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及个人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我们应将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从青少年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即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相关系统。

一是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从身心层面没有完全发育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能力不强,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从家庭系统来看,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影响极大,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溺爱、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等方面的影响会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阴影,久而久之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学校系统来看,学校不仅学生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载体,更多时候学校发挥着共同体的功能,使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增进,同时提供一种积极的相互互动关系,又能协调和控制其行为,但学校及老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例如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严厉处罚“问题学生”、强令开除成绩差的学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引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四是社会相关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充斥着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欲望以及腐朽黄色暴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网络的不正确不适当的使用,这些方面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以及心灵带来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问题相关理论

一是社会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二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青少年喜欢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朋辈群体交往,那么其很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三是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和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四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因此幼年时期的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犯罪亚文化理论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情况下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但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只有当亚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逆反性时,或者沿其负向走向极端时成为极端亚文化才可能导致犯罪。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土壤,更有甚者则是其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三、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立法在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青少年社会政策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作为违法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方面有关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原则,包括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强调教育感化的重要性和矫治改造的“相称原则”。在保障

青少年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以及青少年福利方面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也同时看到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的权利保护、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政策、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方面,但是对于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仅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对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法律法规较少,在笔者看来,在青少年归正问题上国家投入的精力较少,还没有像其他几个青少年大问题一样进入国家的社会政策议程,因此在国家针对青少年问题方面的立法上仍存在漏洞与不足,没有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法规来保障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而是强调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与矫治。

(二)国家对于归正青少年在就业支持方面的侧重问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安置帮教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但是,安置帮教的政策往往关注于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是,青少年方面也适用于此安置帮教政策。此政策虽然在让归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此宏观就业支持政策仍然没有突出对归正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特殊关注;二是就算该政策突出青少年就业问题也存在不足,太过于偏重归正青少年的就业安置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青少年犯罪劳改之后融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各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他们自身观念和能力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社会态度的转变,撕下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NPO/NGO组织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政策在这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三)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政策执行方面对于社区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社区。在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国家已经逐渐推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在实际操作或者说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社区对于归正青少年开展了“帮教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教活动”,“阳光驿站”,“扶苗工程”等等活动。但正是由于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上主要偏重社区层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归正青少年其他层面介入帮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从“安置帮教”政策中可以看出社会政策导向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例如没有很好强调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强调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性,强调整个社会态度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如果归正的青少年没有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那么其又可能进行二次犯罪或者多次犯罪,这对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美好健康的和谐社会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归正青少年问题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国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大程度地帮助归正青少年重建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的发生。

四、制定归正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不仅能从反面反映某一阶段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而且能暴露出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因此,正确处理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青少年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关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如何避免已归正的青少年在回归主流社会时被拒而又选择了回归“边缘群体”和“犯罪亚文化”,从而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问题值得深思。因而,笔者认为:一是尽早将归正青少年问题提到国家层面的社会政策议程当中去,强调政策对于归正青少年的特殊关注。二是制定有关归正青少年相关社会政策时综合全面地考虑到归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以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并预防其重新犯罪,不仅仅单靠社区方面的努力,而是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对于归正青少年的问题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三是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归正青少年重新回归和融入社会过程中的介入,通过积极的帮助和各种途径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