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十篇

时间:2023-04-03 00:05:54

创业创新

创业创新篇1

负重创业

1979年,高中毕业的方彩勇没有得到深造的机会,为了生存,他曾在码头给人挑煤、拉矿渣、推钢丝车,再苦再累他总能忍受。20岁那年,他凑足5000元,买了一辆汽油“三卡”摩托车,原始创业,从这里起步。

经过打拼,方彩勇有了自己的汽车运输车队,创业道路似乎阳光明媚。“福兮祸之所伏”,创业初期,刻骨铭心的经历仍让他记忆犹新。28岁那年,方彩勇的2辆大货车在3个月内连续发生2起惨重车祸,2名司机和2名路人车祸身亡,几十万元的巨大损失在当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交通事故后,他只剩下妻子、儿子和一间半的破房子。他咀嚼着痛苦,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呼唤着他坚韧的信念;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帮助,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再次组织车队。他四处奔走,用诚信的理念和过人的胆识,再一次站稳了脚跟,奋力的拼搏,让他一步步迈近自己梦想的王国。

崭露头角

2002年6月,为响应区政府的号召,方彩勇只身一人来到临平。虽然资金不足,但他凭着多年铸就的人格魅力,通过借贷、抵押等多种形式凑足500万元,在临平南大街买下一幢600平方米的街面商铺,创办了“首创电器”商行。诚信经营和良好的服务很快赢得了口碑,短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家电行业每年的评比中,他所经营的家电商行年年被评为“诚信企业”。

在余杭工商界崭露头角的方彩勇,此后不久又被余杭区政府和工商局选送中央党校学习。事业上的小有成就,让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当选余杭区个私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后,他热情周到地为个私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为了起到带头和示范的作用,方彩勇投资4000多万元购下临平星光街988号的12亩商业用地,即现在容光焕发的“创意大厦”,通过2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一座15000平方米,集休闲、酒店、娱乐为一体的“航母集群”,成为示范休闲产业的亮丽明珠。目前,方彩勇已经拥有6家控股公司、3家参股公司,掌控地产30多亩、商业房产近2万平方米,成为年产值近亿元的“余杭黑马”。

艺术如歌

杭州余杭区区委书记何关新高瞻远瞩,视文化艺术是区域经济发展之源,采取系列举措围绕“建立示范文明城区,构建大都市重点城区”的发展战略,将“经济、旅游、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联运发展。

何关新书记十分支持方彩勇董事长“以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一方经济联动”的理念。方彩勇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大本大源,在七千年良渚文化的良渚大地上,建立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中心是一个绝对的创新之举。创意先行,措施紧跟,2006年12月17日,由方彩勇一手操持的文化艺术品拍卖会在临平余杭大厦如期举行。

此次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是浙江皓翰国拍蒋频先生和方彩勇先生为响应政府创建文化大省号召,活跃文化艺术品大市场,挖掘艺术品人才,发展余杭经济而举办的高规格盛会,展现了“新、珍、惠”的文化特色。新,很大一部分拍品为首次国内拍卖亮相,如“珠山八友”系列瓷板面作品等;珍,有难得一见的董其昌《山水》手卷、集,还有吴昌硕具有文史双重价值的《重游泮水图》等;惠,盛会充分考量国内收藏状况,提供了合适的拍品价格,随附真品印鉴,维护藏家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次盛会亮点频频,是一支绽放在余杭大地上的艺术奇葩。

展望人生

创业创新篇2

平台企业主导能力及其演化:理论构架与研究逻辑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与核心能力:研究进展、思路和方法

组织学习外空间、远程创新搜寻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

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

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

势科学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机制

中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零售企业的管理学习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产品模块化组织与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升级

大数据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的转型创新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

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风险及其管理

页岩气开发的技术之困:基于大数据的专利分析

我国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方正为例

性别、动机与创业绩效:来自淘宝网店创业的证据

文化产业创业者胜任特征的跨案例研究

创业企业的实力与潜力:组织学习类型与新企业成长

创业种群成长动力学模型:建构与分析

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家创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及启示

“夹在中间”的中小企业——基于企业绩效和成长性的视角

企业环境知识管理评价与分析

国外女性创业研究:基于发展阶段的综述

网络效应视角下技术标准的共存均衡与兼容性技术研发创新策略

社会资本、交互学习与创新网络绩效的关系:理论分析

IT使能的业务创新过程中CIO的关键活动

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案例

技术源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路径

组织双元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以华为公司为例

已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基于创业警觉性的中介作用

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三个关键——来自义乌式创新的启示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创新与追赶:“以我为主”的全球市场导向模式

创业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倾向研究

中国创新管理研究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生命周期初探

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综合集成决策机制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

中国科技创新管理与政策研究进展——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计量分析

制度环境、结社活动与国际创业水平——基于国别数据的实证研究

移动互联网平台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实证研究

初创弱性与新创企业失败——基于资源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组织学习、知识转移与技术创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

主动性、创造性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感知合意性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

基于战略柔性的能力与资源协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

中国研发网络自组织演化的涌现性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创业创新篇3

――1997年开始的“二次创业”前,医院资不抵债,固定资产仅有1030万元,欠外债1148万元,1996年底全口径收入1360万元,欠发职工工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仅有18台件,二次创业后,医院购进万元以上设备240台件,是前50年总和18台件的13.3倍。其中百万元以上设备12台件,设备总投资4265万元。

――8年来,累计总投资8378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345万元,1999年引进核磁共振从建行贷款400万元,于2002年10月份全部还清,现无一分银行贷款。

――8年来,医院总资产以年平均34.9%的速度增长,其中固定资产增长率为43.6%,流动资产的增长率为24.2%,总资产达到1.1亿元,净增约9000万元,增幅为433.7%,医院的规模,医疗综合实力都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塑造院魂靠精神创业

二次创业,这里有一种凝聚院魂的创业精神:挚爱医疗事业的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博爱精神,争创一流的不服输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克难制胜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的形成,靠教育、靠引导、靠感染、靠熏陶。二次创业之初,医院党委一班人积极向职工灌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让职工明确“大道理、小道理,大大小小不管有多少道理,也抵不过发展这个硬道理。”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只有跨越式发展才能排除万难赢得明天。使广大职工与领导班子产生了共鸣。

在二次创业中,搭建了全院学先进典型的平台,既学习国际上从医的知名先进人物,也学国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既学习业内先进人物,也学习家乡的先进人物等。收集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以院内小报形式转载,发给职工学习,还组织职工观看有关吴登云等先进人物的影视专题片,形成了浓厚的学先进,赶先进氛围。

坚持数年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我们都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歌曲、舞蹈、演讲、体育、综艺活动,鼓励职工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用艺术和画廊形式展现医院创业史,进行自我鞭策和激励,使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团队意识得到弘扬,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意识得到展示。构成了爱我医院、兴我医院、医院因我而骄傲,我因医院而自豪的人文风景线,有了创业之魂,有了创业的源泉、导向和动力。

升华党性 靠廉政创业

医生就是同腐败的肌体作斗争的,医院的创业也离不开廉政。辽源市中心医院这届班子上任后,在做到约法三章,保证廉洁自律有章可循的情况下,时常互相提醒,互相忠告:廉洁没有底线,自律不能封顶。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绝不做懒官、昏官,更不能做贪官。积极抓好廉政责任制的落实,让群众监督,在自律的同时,又做到院务公开,以减少猜测,避免由不知情造成创业积极性的损耗。

在用人方面,对提拔任用的中层干部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对新上岗的中层干部实行任前谈话制度,不搞暗箱操作,一切都摆在院长晨交班会的“桌面”上,由班子共同研究决定。院领导以身作则,自觉抵制各种人情风,公开公平选拔来院竞聘的人员,每进一个人都根据岗位需求,是否符合条件,才能面试测评,讨论通过,并集体签字。对进来的符合条件的人,不论身份,不管有没有“说情者”,都坦诚对待、一视同仁。8年来,医院共招聘、毕业分配各类人员228名,无一人是院领导的子女和亲属。

凡工程招标、设备引进、药品采购等涉及财物的工作,医院纪委、审计人员都全程参与跟踪监督,确保各种商务回扣提成按规定交公上帐。

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注重自警、自省、自励、自重,多次拒收客户及医院职工的礼品、礼金等物品。几年来院级领导累计共拒收退还礼金43万元,仅院主要领导就有36万元。现在,班子的廉洁自律换来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并激起全院职工的创业热情,推动着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取得新战果。

心系百姓 靠服务创业

辽源市中心医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了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各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全面出台并积极推行了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保护性职业用语,实行了首问、首诊负责制,并以具体措施和规定,要求和制约医护人员对患者一视同仁,聘用18名护士,在门诊大厅、各门诊诊室、急救中心进行咨询分诊、导诊一条龙服务,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实行了“一院两制”,对基本医疗需求,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按国家规定办事;对待特种医疗需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弹性价格、弹性管理、弹。如家庭专医专护、开办合作性专科门诊、专家挂牌服务、实行一术一病外聘及患者推荐名医治疗等方式。

1998年初,利用3个月时间,在医院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患者和怎样使患者少花钱看好病”的换位思考大讨论。这场讨论带来最明显的收获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自下而上地树立起来了,以患者满意与否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共识。

“让百姓放心”是全院努力的目标,是医院创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1997年以来,通过创省“十佳医院”活动,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重点体现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确保医疗安全上。

不断引进新的医疗技术项目,强化科学管理,实行无节假日医院。为让百姓看得起病,医院实行了对贫困患者收费10%降价优惠的“阳光健康产业工程”,围绕病人医疗安全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和规范管理,使科室与科室、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医疗与后勤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最大限度地靠自身价值满足病人的需求,切实让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针对医院的薄弱环节狠抓了医疗质量、急诊急救、三级查房、病历书写、技术操作考核、医学理论考试、业务梯队建设和医务人员素质提高等工作,实行了院务公开、收费标准触摸屏公开,采取了病人选择医生、咨询导诊服务、病房墙柜、衣挂、轮椅车、平板车等方便病人的措施。特别是2002年开展的“照镜子、树形象创百姓放心医院”的活动以来,认真执行了卫生厅下达的“246”工程实施方案,在贯彻执业医师准入制度的同时,把以上各项工作更加落到实处。为保证全院患者24小时能够使用上“常流水”,医院先后打了三口深水井。又在配置大中小型先进医疗设备、药品和收费微机化管理、药品招标采购等十个便民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绝大多数患者和市民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的诚信度、知名度,院里不惜花血本,培养造就高级医护人才,近年来,每年用于培养人才的资金就达25万元左右,现已累计投资170万元。目前,全院已形成有95名副高以上的高级医疗专家,165名中等医疗人才的、有雄厚实力的医疗人才队伍。已荣获国家、省、市各种奖励136项,8年内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牌匾156面,感谢信336封。

扩大规模靠项目创业

引进大项目和设备,大兴土木,需要大胆量、大手笔、大气魄,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敢担大风险,迎接新挑战。辽源市中心医院是在充分考虑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前提下,在不超过自身发展的极限下,根据院情、市情及市场需求开始的、开拓性的创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二次创业”8年来,医院占地面积由原来的4.2万平方米,增加到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3万平方米增加到4.2万平方米;门诊专科由29个增加到44个,疗区由15个增加到22个,病床由507张扩展到700张,规模比前50年扩大了近一倍,相当于重建了一座新医院。各项医疗指标逐年大幅度增长,其中门诊量平均增长33.5%,入院患者人次年均增长14%,病床使用率增长6.8%,手术例数增长11.7%。8年来,用于各类基本建设投资2682万元。已经完成新建、改建、扩建、维修、改造、装修等大小工程75项。其中包括67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2.3万平方米门诊、病房老楼的整体装修,新建1400平方米现代化手术室、5200平方米环廊园林式门诊大楼以及空中连接新、旧楼的530平方米连廊楼建设、庭院石材的铺装美化,铺种草坪1.2万平方米,引进种植了南北方花草树木150余种。

创业创新篇4

据悉,该计划书和《体验式消费―龙城团购网商业计划书》双双获得浙江省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组二等奖,严翔的《爱净?爱静》和汪纪安的《清》分别获得动漫组一等奖和二等奖。丰硕果实为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再添绚烂的一笔。

校企合作新模式

“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约只有0.8%,中职生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店开好了却没人来,这对学生的技能根本起不到提升作用。”针对当前学生创业激情高、成功率低的现象,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方荣华老师这样说:“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意义更大。”

渴望成功是每一个创业者所期盼的,而且这种期盼在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得以成功实现。

与其他学校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一样,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做法看上去似乎有点儿“保守”。该校的电子商务创业园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已经运营成熟的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实训。企业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与业务量,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中锻炼实战技能,利用实战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学生在这些资源充足的平台上摸爬滚打,练就一双营销的“火眼金睛”。

为了将创业风险降至最低,电子商务专业按照“一年级以模拟训练为主,二年级以实战训练为主”的教学路径,实现学生能力的递进式提升。“虽然没有走出校园,但是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其实已经熟悉了企业运营流程,掌握了创业技能。”方老师如是说。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方小康对未来充满信心:“龙游县新建的创业中心将落户我校,到时候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业平台。”

课改提升新内涵

“亲,你知道淘宝客服的标准服务语言是什么吗?”

“邮件大家都会发,可是你知道广告邮件怎么发,何时发吗?”

“淘宝小店怎样装修更吸引人呢?”

……

这些“花里胡哨”的课程内容,是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作为省级中职课改试点学校,方小康校长认为,如果不能把基础理论转化为实践教育,是伪职业教育,要将“两创”作为核心课程纳入课改,有效实现书本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变。

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有三间约50平方米的教室,三间教室相通,依次为客服中心、后台制作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客户交流中心。“员工们”六人一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乍一看,这与企业没什么两样,但其实这里不仅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孵化的梦工厂,更是学校课改的试验田。

“我们就在创业园里上课,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请教老师。”电子商务专业老师把课堂搬进创业园,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在电子商务创业园里,学生在真实的交易环境里遇到问题当场解决,这些是任何教材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不能办到的。

中职生的能力绝不是一纸试卷可以衡量的,在大力推进课改的过程中,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业评价标准――“全过程评价”,就是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成绩不再是试卷上的得分,平日学生与客户的聊天记录、装修好的淘宝网店、处理交易突发事件的表现等,都成为对教师考评的依据。

下水才知水冷暖,过河才知河深浅,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课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快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骨干教师带新徒

除了一个合适的实践平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教师指导。只有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团队,给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采访中,周玉清副校长说:“学校里像方荣华老师这样理论扎实、专业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并不多,所以学校领导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专业教师的梯队化建设这一问题。”

要成为称职的指导老师,就必须比学生先走一步、先学一些。方荣华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机会到许多校外企业实践学习,每次去企业他都会带一两位新老师一同前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我们一定要让老师多去企业实习锻炼,熟悉企业整个流程,让年轻的新教师快速成长。”方老师如是说。

创业创新篇5

谈到中国品牌,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想到像“海尔”、“联想”、“tcl”、“中国移动”等等这些品牌,那么,目前这几个在中国著名的品牌,它们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品牌定位和创新的呢?我们能从中学习什么呢?

我想对于中国移动公司大家都不陌生吧!中国移动目前已经拥有了1、8亿的移动电话用户,它控制了70%的移动用户市场!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大客户基础的电信公司!那么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产品定位的呢?“全球通”这个品牌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熟悉吧!还有“神州行”、“移动梦网”!其实这三个品牌是移动公司对目标顾客的不同分类的结果。“全球通”它针对的用户群是中高收入的客户,他们的需要主要集中于工作需要、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使用方便。强调的是极强的网络信号以及为商业活动提供的各种服务;而“神州行”这个品牌就定位于低端用户。他们只是在紧急情况下和迫切需要的时候才会使用移动电话,所以通话量不大。这个品牌的特征是可以自已控制话费。它们使用的口号都不同:“全球通”的口号是“专家品质,信赖全球通”,而神州行的广告标语是:“控制你自己的话费”。像“移动梦网”针对的用户群是年轻、时尚、高效和创新的用户群。所以说,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来决定自己的产品定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海尔集团是如何创新的。举个例子:夏季是洗衣机的销售淡季,大多数的生产商会等待下一旺季的到来,而海尔却开发了一种叫做海尔“小小神童”的新机型,该机型的容量只有1、5公斤,这种机型要比5公斤容量的洗衣机节省许多水电,这款洗衣机正好适合夏季使用,因为夏季衣量小,又每天都得洗。这一产品一经上市,短短两年时间就销售出了100多万台。现在“小小神童”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都已经面世。

提到创新,联想集团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举个例子,联想在一次对学校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中国学校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电脑鼠标的滚动球经常不翼而飞。根据这种情况,联想设计出了一种不能取出滚动球的鼠标,虽然这种产品要比普通型的贵一点,但学校出于长远考虑宁愿购买这种产品。这一产品一经上市,销量迅速增加。所以当这类小创新直接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它们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前面提到的这些例子,没有一个企业不注重市场调查研究,我们只有在了解顾客需求的时候才可能去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新业绩。拿我们公司的镀锌管来说,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后,才能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才能来决定我们的产品定位。

我们公司像其它中国企业一样,现在面临着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与众不同的产品定位并将之付诸实现。公司现在除了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之外,除了降低成本、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关心潜在的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富有个性化。有时候有许多个品牌定位可供我们选择,下面有4个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参考:

1、有哪些大的潮流和趋势,会在将来影响客户的需求?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公司是否在以后继续发展这些优势?

3、公司竞争力的不足在哪里?真正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4、对于客户行为做过哪些研究?有哪些心得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客户认同?

我们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品牌向用户传达了怎样的信息,金洲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哪种形象?如果我们每年进行这样的分析,就会对怎样改进品牌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把握。

创业创新篇6

目前,世界产业发展格局正经历着新一轮重大调整,创新驱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型态,新兴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创新创业被视为是解决经济、社会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为复苏经济、解决就业和促进绿色发展,均将创新创业和小企业发展摆在经济发展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各异,创新创业及小企业发展政策也各具特点,但从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结构来看,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在八成以上,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也大都在七成以上。小企业虽然没有足够实力去独立开发复杂的新科技,但在采用新科技进行产品、工艺与管理创新以及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且无数小企业蕴藏着不小创新可能,能成功抓住机遇的小企业往往能很快激变成为大企业。

因此,创新创业不仅承载着创业者的个人梦想,也承载着国家的梦想,成为创新经济的根基。据美国政府统计,不到500人的小企业提供了美国大多数工作机会;美国一半出口来自于员工人数不到20人的小企业;2006年,美国约有600万个小企业,当年有65万个企业开张,56.5万个企业倒闭。年复一年,小企业的兴衰按同样比例周而复始。从就业贡献、创新活力等视角看,德国、日本的情形也大体一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新技术与新产业竞争加速,促成各国更加重视建立创新创业型经济体系。主要国家将小企业经济和创新创业视为带动经济复苏与促进就业机会的新动力,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型社会。

尽管小企业的失败率很高,但很多发明家和企业家还是愿意冒着风险去创办自己的小公司。原因之一是创业者有足够的创业热情,也受到社会的特别尊崇。从富兰克林时代起,美国人就对发明家和企业家颂扬有加,把他们当成把握时运的偶像,从托马斯·爱迪生到史蒂夫·乔布斯都备受尊崇;原因之二是创办小企业门槛相对较低,普遍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尽管美国对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医生诊所等行业有严格的执业要求,但与其他西方经济体相比,美国给所有希望创业的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发展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业型经济体系,不仅有利于释放人力资源的生产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也使得创新经济体系能够快速壮大,成为创新经济的根基。但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并以垂直分工方式与全球各地企业进行生产、创新的合作联盟,使得其全方位产品线在全球各地均具备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这种全球分工与整合创新的网络运作模式,将使得个别独立运作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因此,基于市场竞争的众多中小企业,必须逐步形成以创新网络为连结的创新经济体系,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地生产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竞争优势,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可以说,世界经济越开放,竞争越激烈,中小企业发展越受重视。所有地区的所有企业在同一时间共同面临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专注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在产业分工地位中自然就有一定的生存价值。专注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专长,主动融入创新合作网络,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策略。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反应速度、营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定价水平以及提供高质量多功能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业创新篇7

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存在的困难

(一)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创业企业进行创业的同时,需要社会创业体系提供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持、融资需求、行业咨询、业务服务等,从而满足软环境的需要。企业孵化器是中国社会创业体系提供创业服务的主要载体,其整体网络也正处于形成阶段,但是其发展速度,远远不能适应某些地区创新生态高密度集群的形成,导致该区域内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创新服务覆盖面问题,孵化能力问题,管理机制问题,甚至还有模糊的盈利模式等,都限制着中国孵化器在初始阶段的建设和发展,使其缺乏对业务模式的了解,没有有效的商业模式。目前,许多创新型孵化器虽然模式新颖、专业能力高,注重培训、建立服务平台、对接天使投资,整合资源,但仍面临较大的发展困难,存在模糊的利润模式,如果不进行完善,难以继续发展。

(二)创业创新的金融支持不足

现如今,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但是就主板以及创业板上市条件来说,其灵活度仍旧不令人满意。市场上,针对更多传统行业的审计标准,往往新兴行业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这导致创新型企业在许多发展的关键阶段,往往因暂时的波动或没有盈利的表现,难以通过审计标准,从而错失企业上市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创业企业很可能停滞发展,就算是今后能够达到传统的上市标准,也为时已“晚”,从而导致在资本市场上出现资本错配的现象,后期投资者也难以分享创新型企业快速增长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对解决创业难题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需要对创业孵化器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培育大量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地区的政府工作部门还应该对创新工厂、车库咖啡和新型企业孵化器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例如在租金、税收、公共设施、公共档案空间等方面,同时,鼓励开发区、工业园区,培养新的企业孵化器,并且发展建立适合创新型企业入驻的创业社区和创业城镇。并且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孵化器的融资和运营,推动现有孵化器向多样化转变,提高孵化器的运行效率。为了适应新的创业模式、新的创业格局,孵化器的运行模式还应从物业模式出发,不断进行升级,努力为孵化器中的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股权投资业务服务,让创新孵化器项目不断升级,力求完成孵化器的高端化和新兴化,在今后,孵化器还可以人力资源、知识财产权为基础,建立起融资与其他专业服务研究创新成果的基础商业化联系。

(二)培育多样化的创业创新平台

为了促进人民大众创新创业,应培育多样化的创业创新平台,鼓励培育试验基地、企业培养中心等形式的创业加速度平台。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面向大众的,面向所有创业者的,它不仅仅涵盖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也同样适应,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创新手段,让传统的层次化管理模式转型,成为全新的开放式创业平台,让员工“代替”创业者进行创新,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和创新方式的重大转变。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发挥作用,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举办公共平台,为无经验的企业家或小微企业提供市场分析信息,对其进行财务规划。如果企业在创新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法律问题,平台还要提供法律服务,从而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型生态系统。

(三)完善金融支持

目前,有必要加强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拓展技术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之外,还要建立起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从而激发创新创业企业的资本潜力。并且,优先支持中小银行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并同意让创新创业企业使用其研发的新科技、注册商标、企业专利进行抵押贷款,开启银行行业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财政支持。

创业创新篇8

瑞典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被公认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领先机构。它以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为运行组织,协同建构创业课程、实践训练和创业活动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成效卓著。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新创业运行组织和教育体系的建构经验,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高校应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式联盟组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业课程

1989年创新创业教育就被提到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高度,作为未来人应持有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而受到关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创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相较于世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体系。深入了解世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借鉴前沿实践经验是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瑞典虽然是欧洲“小国”,却因诺贝尔奖知名,更因其诞生世界知名科学家、影响深远的创新产品以及誉满全球的国际企业而闻名。位于瑞典首都的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卓有成效,被世界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领先机构。自1998年创立到2013年的15年间,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累计开设了180多门课程,毕业生已达9500多人。仅2013年,就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30多次课外活动。特别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其校友中35%成为企业家,并且每位校友企业家拥有1.7个以上公司,另外,其19%的校友是公司董事会成员,每1.9个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就会有一个校友。[1]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斯德哥尔摩市创新创业文化的繁荣。从2007年到2013年,企业家数量从4.2%上升到8.3%,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其中女性创业者增加速度高于男性。[2]

一、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背景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建立需求,培育了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成长的土壤。上世纪90年代,瑞典将创业和创新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高度关注,并先后出台《创新瑞典》《瑞典成长与就业改革方案》《2007-2013年区域竞争力、创业精神与就业》等政策鼓励创业教育与活动。此外,瑞典还设立了国家层面的创新局(VINNOVA),代表政府作为构建创新体制的执行者,将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之间联系起来,共同推进可持续研究。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是时展和瑞典国家战略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成立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建构和体系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其次,瑞典发展创业型经济的需求,推动了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突破“象牙塔”式封闭模式。创业型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业家经济,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是其核心生产要素,创新是其常态。[3]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年是创业的生力军,其所创办的中小企业作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不仅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机器”,也是打赢21世纪这场全球经济战争的关键。[4]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推动区域创业型经济发展。再次,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强化了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与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使现代大学不再是知识生产领域中唯一的支配者,其他创新主体也参与了知识的生产。这意味着,现代大学已无法在封闭的状态下,获取满足自身发展的全部资源,开放式的创新是其必然选择。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其成员学校涵盖当地5所大学,合作对象延伸至企业、科研院所、创业基金组织、全球大学等多元创新主体中,扩大了合作的基础和范围,促进了同质与异质组织间的互动。

二、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组织构成及特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目的不再单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将组织的功能扩展并与其他主体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达到“突破式创新”或“渐进式创新”。[5]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在组织建构上突破了校校或校企之间单向固着的一般范式,由主要依赖组织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创新的“封闭创新模式”,转向强调不同场域、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动态协同的“开放创新模式”。

1.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是一个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5所成员大学为核心、16所世界知名大学为学术伙伴、4所跨国公司为战略伙伴、6个创业组织为合作伙伴。成员大学是组织运行的核心实体与重要依托,各大学特色如下:(1)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是世界享有盛誉的理工科大学,承担着瑞典1/3的工程技术研究,瑞典1/3的工程师毕业于这所大学;(2)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SSE)是欧洲的顶尖商学院,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机构,每年为管理咨询公司、企业财务领域、创投与私募基金、银行等机构培养高品质人才;(3)卡罗林斯卡学院(KI)是瑞典最大的医疗培训和研究中心,其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选出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承担了全国40%以上的医药类学术研究,在神经细胞、肿瘤研究等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地位;(4)斯德哥尔摩大学(SU)是瑞典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法律学4个学科领域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5)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学院(Konstfack)专注于培养艺术、设计与手工艺领域的高水平人才。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以成员大学作为组织运行的核心实体,拓展学术伙伴、战略伙伴、合作伙伴为组织有机构成。在组织管理上,其校长来自5所核心成员大学,董事会成员则来自5所大学和代表性产业领域,为其战略规划、科学决策以及协调管理提供了保障。[6]通过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构建与运行,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实现了联盟内部的交流共享与外部的延伸拓展,促进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创新精神的渗透,并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2.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特性。第一,内部组织的聚合性。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集聚区域内5所知名大学,校校协同实现各校间优势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5所成员大学分别在校内设立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能力中心”,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组织机构和校外合作机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设有企业发展与创业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设有创业与商业创新中心,卡罗林斯卡学院设有生物创业部,斯德哥尔摩大学设有商学院,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学院设有体验设计中心。第二,外部组织的延伸性。没有一个组织能在资源和相关技术方面占有完全优势,只有各组织间联合攻关,合力行动,才能在重大方面和关键领域取得成果。[7]大学与其他创新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与合理配置,分摊创新风险及技术转化成本,产生系统叠加的整体效应。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以5所大学作为对外开放的基础平台,广泛地与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等多个创新主体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以其合作的跨国公司为例: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是全球最大的咨询机构,业务遍布160个国家和地区,在17个行业向客户提供精深的业务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8],为之提供各领域行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动向。Quattroporte是一家策略工作机构,综合社会学等多领域学科,通过趋势研究、概念发展、战略沟通和评价,创建市场图景和未来概念,为之提供各行各业未来发展动向与趋势信息。这些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信息数据与尖端科技,把握着全球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校企协同“强强联合”,促使人才培养保持国际前沿性和未来开创性。此外,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与康奈尔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学术伙伴关系,也为其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世界趋势提供了开放性渠道。第三,多元创新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现代大学已经不再是高深知识的“象牙塔”,也不再是知识生产领域中唯一的支配者,而知识本身也被看作是“民主的”。[9]知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需要大学将单向知识输出的线路转变为与多元创新主体的双向互动,特别是校企协同关系的建立,使知识创新不再仅仅被认为是从大学基础研究到企业生产应用的单向线性过程,而是建立在多主体跨界协同创新基础上的非线性过程。[10]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与世界著名高校、跨国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集中体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活动及训练中,不仅密切了大学同各创新主体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赋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创造与引领未来的人才。

三、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是天生的,还是可以被教的?Drucker提出,创业者不是天生的,创业是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是可以被教的。Gorman等指出,许多经验已经表明了创业的可教性,至少通过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受到了鼓励。[11]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依托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协同多元创新主体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1.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课程体系以5所核心成员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为主体,协同跨国公司、世界知名大学等主体共同设计和完善。课程不仅面向成员大学内部免费,而且招收非成员学校学生,前提是在瑞典各大学修满120个学分。[12]课程体系包括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硕士课程围绕创业过程、具体领域应用、实用创业技能主题,由核心课程、情境课程和技能课程模块构成,着眼于对创业过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核心课程主要围绕企业创建过程中的4个阶段来设计,即“创建商业理念”、“商业模式创新”、“运行自己的公司”、“管理公司的成长发展”,让学生对创建企业的基本流程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情境课程以某个具体领域如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的创业为主题,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技能课程旨在教会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用技能,如“设计思维”课程旨在培养超越传统边界的创业精神,“初创企业谈判”课程旨在提供个性化和强大的日常谈判框架。相关课程由5所成员大学能力中心依据各校优势特色设定,各大学负责的课程,通常由其专任教师与跨国公司人员共同开设,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与指导。如“创建商业理念”核心课程,邀请Fyndiq公司联合创始人MicaeWidell,做“如何创建Fyndiq———从理念到55个雇员”演讲,分享建立公司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和重要经验教训。[13]再如“趋势与未来思考”技能课程,与Quattroprote公司共同开设,将校内课程与企业短期课程相结合,议题有“未来城市生活”、“未来观察者与研究者”等,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有价值的战略性图景。[14]博士课程则将创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视角进行学术研究,挖掘创业的深层原因,探索未来创业导向和发展趋势。课程由6大模块议题构成———“创业学习:培育创业的自我”,“创业和性别”,“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创业”,“创业:当代主题”,“高科技创业”,“激发创业思维”。[2]课程研讨常常会邀请成功企业家,结合创业实践对相关主题发表看法或阐释他们对创新创业的新认识和理解。

2.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实践训练。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开展周五1小时的简单研讨、周末为期2天的深入研讨和实践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在校生跨院校跨学科互动,并增加成功校友、创业者对在校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与训练。比如周末研讨会议题有“增长黑客”、“创新思维”、“用SCRUM解决问题”、“精益创业”等。研讨会为学生和校友、企业家搭建了校内校外联系、理论实践互促桥梁,为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创建和管理公司、融资、股权分配等实践操作奠定基础。此外,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还与协作伙伴共同组织主题训练营,为学生与创业者面对面互动交流提供机会,训练营项目有:“印度的设计思考”、“创业者的瑞典语”、“医疗创业DNA”、“纽约未来的流动性”等。[15]“印度的设计思考”训练营为期1周,与印度国家设计学院的学生在印度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共同解决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社区面临的5个真实挑战。“创业者的瑞典语”训练营是为期1月的商务语言训练营,旨在使国际学生能够掌握瑞典商业术语,并在瑞典创业情境、商务场合正确运用瑞典语对话。“医疗创业DNA”训练营,联合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市举办。除双方学生外,还邀请与卡罗林斯卡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医疗技术公司现场指导,使参与学生从全球医疗行业发展视角评估医疗技术与服务发展。“纽约未来的流动性”训练营,联合帕森设计学院在纽约举办,学生们参与训练营前后的表现,将得到该领域国际教师和学术成员、领先跨国公司等不同群体的指导和支持。训练营机会虽然较少,但这种无边界多元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创新创业的把控能力。如“纽约未来的流动性”训练营,福特公司GarryGolden受邀参加,提出未来交通的创新转变,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改变社会规范,从驾驶员时代转向“指挥”时代。[16]

3.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的创业活动。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通过创业日活动、创业家及成功校友反哺活动与创业竞赛,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一是创业日活动。创业日(start-upday)由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始,现已发展成斯德哥尔摩最大的创业者活动。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与众多跨国公司、投资人和创业家保持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创业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家、国际投资者和媒体代表等1000多人参加。[17]5所成员大学在各校内开展“创业日”分会活动,邀请大型跨国公司的总监、成功创业家、能力中心管理者等分享创新创业故事,让学生学会如何赢得投资者与合作者的支持。二是创业家及成功校友的反哺活动。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创业家,而且与校友保持着密切联系。校友通过个人创业经验分享、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反哺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校友创业经验分享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将校友在竞赛、创业中的成功经验作为校园新闻及时;成功校友主题讲座,向在校生分享创办企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教训。服务平台建设的典型代表是ErikByrenius,为回馈创业群体而创立StartupDocs网站。该网站为创业公司提供免费模板,包括标准化术语表、股东协议、股票选择指南等,帮助创业者提高公司经营与管理效率。[18]三是创业竞赛。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每年会有学生或团队参加创业竞赛。参赛不仅可以检验创业技能,获得奖金,而且能够赢得媒体关注和风险投资机会。国际商务计划大赛由北欧国家联合举办,得胜者有机会参加欧洲决赛,而欧洲决赛赢家将有机会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全球商务计划大赛。产品理念比赛是一种早期技术商业化计划比赛,包含ICT、能源和生命科学3个主题,成员大学本科生和博士生均可择一参加。除了这两项国际比赛之外,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参加的比赛还有创业杯、Excitera和种子营。[19]创业杯是瑞典最大最好的商业计划竞赛,因其反馈程序而闻名;Excitera是为斯德哥尔摩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和组织提供的一系列比赛和挑战;种子营作为微种子基金投资创业公司,适合技术创业公司参加竞赛。

四、结论与启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指导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逻辑正向组织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重要基石。尽管我国与瑞典国情存在差距,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却具有共通性,能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重要借鉴。

1.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式联盟组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是简单的就业或创业培训,而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深层组织变革。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以1998年清华大学首届校园创业计划大赛为标志,但比赛形式缺乏体系规范与合理建构。此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创业培训、创客空间和科技园等方式进行,没有形成区域大学的联盟化组织,与企业的协同育人也主要是学生的实习见习,学生对真实的创业流程及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难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与实践。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以校校协同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联盟组织设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为跨学科学生提供了互动与实践的良好平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秉持开放式创新的范式,在强化区域大学协同育人的同时,整合共享各大学与多个行业企业、国内外其他著名大学的伙伴关系,共同建构起以区域各大学联合为主体,多行业企业、国内外著名大学为有机构成的开放式联盟组织,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集聚优质社会资源。

2.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课程体系。青年最能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并接受新文化熏陶,是最具创业激情的一代人,同时拥有创业的最佳时期。大学期间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创新创业是保障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2002年以来,我国选择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进行实践探索,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创业模式,但是创业教育一直以来多以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形式游离于高校正规教育之外。同时,配套师资大多缺乏创业经历与体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业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而斯德哥尔摩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实用课程体系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课程讲授与创业家指导相结合,创业基本流程与实践问题分析、实训应用相结合,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我国急需创新创业人才来驱动创新发展的现状,倒逼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提上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议程。借鉴国外前沿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对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不单是为解决就业问题,更是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只有加强实践训练,掌握好商业融资、谈判、法律事务、趋势研判等创业实践技能,才能提升个人创业能力,在变革时代中保障创业成功,只有更加注重丰富企业实习、基地实训,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扎实实践训练、提升创业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繁荣我国“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作者:郎永杰 张冠蓉 李培凤 单位: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3]李政.创业型经济:内在机理与发展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0-41.

[4]拉里•法蕾尔.创业时代———唤醒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创业精神[M].李政,杨晓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2.

创业创新篇9

关键词:新媒体;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一、新媒体下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两年,全国各大高校着力于转型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独立学院所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新媒体环境拓宽改革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媒体发展对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海量信息使得学生较以往的学生而言,信息的交互性多元结合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具创新性,创新创业思维更广阔。其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图片、影音、网络等手段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用到好的平台和媒介。第三,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灵活运用模拟创业、体验创业等教学方式,拓宽了教育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新媒体下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落后,独立学院单方面努力效果不显著

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追赶公办一流大学,又要在市场中占有自身一席之地,任务长远而艰巨。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个别部门来推动完成,目前个别学院将这部分工作下放至各学院,各学院以举办创业大赛等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参与度到学生兴趣度来看效果不佳。家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毫无概念,甚至个别家长觉得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创业违背了上学的初衷,不予支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上来讲,家庭的观念落后陈旧,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制约。目前社会体系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独立学院迫在眉睫的发展道路,过程中与企业联盟进行合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而作为企业来讲面临着经营和绩效压力,愿意和学校一同培养人才的企业较少,尤其独立学院。社会、企业和家庭未能给予独立学院足够的支持,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争取来改变环境。

(二)教学课程体系实践化改革进度有待提升

部分独立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已经开始了转型,但从教学课程体系上来看,还是以传统的课程体系为主,改革力度较小,范围较窄,作用甚微。改革力度大多放在将原先的理论课程实训化,由于独立学院经费需自己承担,导致实训教具陈旧,内容固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在学校期间参与学习到从创业到运营公司的重要环节,较为困难。

(三)独立学院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要培养自己的教师,所招聘教师大多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大多一直从事教育行业,企业阅历少,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成为短板。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历或相关创业培训,在讲授过程中无法很好地结合新媒体通俗易懂的讲授,无实操体验,学生无法融入创业氛围。在校博士理论讲授能力较高,但依然存在无企业实操经验的问题,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实践鲜活化、通俗化。

三、针对新媒体下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几点对策

(一)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独立学院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大胆运用新媒体手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战略部署当中去。加大人员和经费投资,建设创业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改革课程体系,将实践实训课规模化,合理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结合家庭和社会需求,编制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大纲,形成良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独立学院与企业大力发展战略合作联盟,抓准企业需求利用企业资源和平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优秀学生,为企业进行人才输出。与此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对家庭、企业以及社会进行宣传推广,为独立学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争取更大的支持空间。

(二)建立创业教育指导网络工程,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独立学院在进行创业教育建设之前,对学生和教师使用新媒体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院环境制定创业创新教育教学大纲,选择适当教材,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扩大信息量和平台。将针对性强的创业信息分享给广大学生和教师,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提升创业可行性。独立学院在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建立层次丰富、立体多元化的模式,在突出独立学院特征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素质,将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此外,独立学院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软件及硬件环境的投入。一方面,建设自己的创业园区,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在学校里开公司。学校组织学生在网上创建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模拟仿真平台,接受在线创业实训进而投入实际操作中进行好的项目孵化。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个别优秀的学生团队创业成为独立学院的“最佳创业人”,为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最高的价值。

创业创新篇10

1.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首要问题是要面向全社会培育创新精神,使创新创业精神渗透于整个社会行业之中。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并且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创新精神,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造就大量符合要求的人才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或方式,即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完成。

2.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型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大众化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3.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更加的关注自我发展、更加向往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创新创业所要求的个体素质、个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与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个性、发挥自主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相吻合,创新创业不仅激发起他们内在的热情更是他们所树立的人生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唤起他们的创新创业欲望,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于指导,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者及大学生本身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高校管理者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正确认识往往能形成推进高校创新创业的动力与导向。但就大多数管理者而言,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只是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提升学校就业率,减缓学校就业指标带来的压力,并没有深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未能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磨炼意志等功能;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局限了一些大学生的视野,导致他们一味地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给他们带来的金钱效益,而忽略了其对人的优良品格、综合素质等品质塑造功能。第二,高校对创新创业功能定位不明确。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上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教会学生成功创办企业或者公司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实际上,创办企业或公司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高校一旦把创办企业与公司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那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途径上都会有所偏差,最终只会人为地窄化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扭曲创业教育的本质。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即开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类似于“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等”。一些浮于表层的创新创业行为“容易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基础,容易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和操作”,难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故这种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创业“实务”教育不但难以长久持续而且收不到预期偶的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第一,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相对缺乏,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要提高与加强。主要是因为这门课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过多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上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不仅实践性极强而且要满足多学科结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的经历,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过于理论化、学术化,不仅大大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更难以符合创新创业本身的实践性特点,导致其难以胜任角色。同时,创新创业课程毕竟不是学生的专业课程,在学时的分配上要少于专业课程,学时的多少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也使老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第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优质教材。大部分高校一是为开展课程而开展课程,对创新创业教材选购随意。二是对教材内容不把关,许多内容陈旧、与时代、市场环境及大学生自身特点不符合的教材仍旧被采用。第三,资金、场地、设施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条件,场地与设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与载体。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因为普遍缺乏基础性的实施机构,因而很难获得专项资金与工作场地。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相脱节。在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被纳入教学,相反甚至大都远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上,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并没有完全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之中,而且与专、职业教育相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由于一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其涉及面非常之广,并且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由于关系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过多的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几乎无法实现,因而许多学校创新创业课程过少有些甚至未开展。少数学校虽然将其纳入教学,但并未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没有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师生的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因而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地方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及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机构对受雇者的要求普遍升高,扎实的专业功底只是用人单位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的标准之一,而创新、冒险精神、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组织沟通及管理能力越来越被用人机构所重视。由于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人际关系相处技巧,团队精神、管理能力、耐挫折抗打击能力欠佳,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大众学生具有普遍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领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创新创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最终形成创业品质,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具有非功利色彩的,教育的内容不是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以发财致富为目的的,而是向学生解释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首创精神,最终形成终身受益的品格。

(二)创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1.渗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必须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才能完成形成。而在融合的过程中突出导向,在渗透的过程中体现要求,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倡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进行创新和创业。

2.课程保障,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职业知识,它主要是针对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都是通过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二是经营管理知识,这类知识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是创新创业能否最终成功的保障;三是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包含与创新创业活动有关的包含人际交往、市场风险预测等其他知识。

3.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整个创业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创业活动中有无创意往往决定整个创业事业的成败;二是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对整个创业事业布局的整体性规划能力,出色的策划能力能对创业行为有一个“鸟瞻式”的总体把控;三是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创业活动的“剂”,它能使整个实践活动进行的更加顺畅;四是组织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快速的聚集集体智慧,凝聚团队精神,使创业活动高效率、稳健的运作。

4.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交流。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建立工作室,完成小型企业的设计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创业达人”“创新之星”“草根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调动创业激情,交流创业体会,借助互联网力量通过校园微信、微博、论坛等形式传播正能量、弘扬创新和创业精神。

(三)构建“两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专业目标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二是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例如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并且积极与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交流沟通,根据教育需要开发一系列课程;三是在教学实施上,要把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实践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