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3:05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生产质量;区域发展;服务形式;地区环境

交通运输经济是我国目前流通经济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当下经济迅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在生产经济领域里不但能够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而且通过自我积累增进交通运输经济的能量传递。交通运输的消费领域既可以增加相关产业的收益,也可以改善民生。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经济也起到了推进作用。在新形势环境下,交通运输经济也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改善解决,保证交通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交通运输对经济的作用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进步非常重要。交通运输将消费、分配、生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物品流通产生了依赖和需求,使交通运输占据了重要位置。对于生产条件的完善,交通运输作为服务和生产的关键枢纽,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进步。社会经济区的运输需求,只有通过交通运输业来满足,为人民提供贴心完善的服务。交通运输通过提高运输质量,改善各个区域的经济连接,有效的组织乘客,安全进行货物运输等,并且极大地满足人民对交通运输的各种需求。交通运输对经济起到了推进作用,因为它可以组织各个地区的经济,通过相互联系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新形势环境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

(一)生产质量面临的困境

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公路、铁路等运输环节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频繁出现的货物运营事故,使人民对交通运输经济信任降低,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导致交通运输经济下滑。所以,首要解决交通运输的生产质量问题。提高运输质量,保证货物的准确到达,降低危险因素,从而提高全民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区域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经济发展角度看,交通运输方式采用以功能区为单元的发展形式为主要趋势。在这种模式中,交通运输承担着物资流通的责任,所以在功能区要提供更多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但是受到国民经济形式的影响,导致交通运输业面临成本、范围和规模经营的形成等问题,造成发展区域的困境。如果不能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途径,将会抑制我国经济的发展,让交通运输业面临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

(三)服务形式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优质生活,关注生活品质。交通运输业要针对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直接看出居民的生活态度。但是实行这种服务形式,仍然受到各方面资源的制约,尤其是对成本控制更是面临着困境。在新形势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大问题。出现服务形式的困境,让交通运输业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模式还会受到与同行业的竞争影响,大范围缩减了交通运输业的效益。

(四)地区环境面临的困境

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地区地势环境问题。我国很多地区是山地和丘陵地势,在这些地区中进行整修,不仅要求技术含量,而且对成本的要求也非常高,工程量巨大和资金投多都是在地区环境中面临的困境。而且在新形势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资金也存在很大问题,成为遏制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重要原因。

三、新形势环境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困境的改善措施

(一)生产质量的改善措施

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在交通运输中,提高运输的生产质量,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质量的建设。降低交通运输事故发生率,提高消费者信任度,从而使经济稳步提升。通过对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促进交通运输建设,要完善和保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生产质量,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益,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交通运输的准确和及时性。经济健康发展要建立在“安全第一”的观念上,这样才能保证交通运输业与社会共同发挥效应。所以在新形势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提高。

(二)发展区域的改善措施

交通运输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就是控制成本。发展区域由于受到资金的局限无法扩展,所以首先要解决强化资金的成本控制。在目前形势下,由于物流营运的高成本导致交通运输业平均利润偏低,所以交通运输业要及时建立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有效控制成本投入。提出减少行政性质收费,建立诉求通道,为交通运输业出现的困境提供渠道。财务管理是整个交通运输的“资金中心”,通过效益和预算进行资金监管,通过发展区域的方案和必要性,给予资金进行区域扩展,让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前景壮大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三)服务形式的改善措施

新形势环境下,消费者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位置。在消费者角度,希望交通运输业能够提供人性化、专业化、完善的服务体制。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效益发展,交通运输业可以适当设计人性化的服务,实现自身经济价值,获得消费者信赖。重点是服务模式要符合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因为各种条件制约,不可能大范围、大规模实行个性化服务。

(四)地区环境的改善措施

因为我国地区环境的特殊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势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建设交通运输道路网进行改善,合理建设高速公路,促进信息高速和道路高速的协调。通过加强交通运输网,调整交通运输形式。发展沿线城市交通运输情况,建设基础设施帮助交通运输顺利进行。增强货物的流动性,最大程度克服地区环境问题,大范围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各种原因困境,导致交通运输业发展缓慢。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的整体发展,加强交通沿线布局、完善资金管理、提高生产质量的措施进行改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因此更需要引起重视,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战略发展体系,帮助交通运输经济发挥出关键作用。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需要及时得到解决和改善,改善交通的策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优化交通运输的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交通运输业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价值,保证交通运输经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段睿.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187-188.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2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对策;云南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23-02

一、致贫溯源

1.资源禀赋因素。自然资源禀赋论认为,由于各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地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复杂、江河纵横、山高谷深、人多地少,属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非常滞后,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改观,但基础设施欠账多,与全省总体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25个边境县的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3%,有16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边境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 715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7%。至今还有一些自然村听不到广播、看不了电视。

2.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阿马帝亚·森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帝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相对地比别人穷,而是基本可行能力的绝对剥夺。由此,提出了能力贫困理论,强调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就会增强人的生产力和反贫困的能力。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唯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各国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巨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力的差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9个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苗族、瑶族、傈僳族、拉祜族、德昂族5个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年。由于人口教育程度低,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导致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积累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低下,一有变故就致贫、返贫。

3.扶贫资金投入低于“临界最小努力”。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于1956年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贫困主要是因为人均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要摆脱这种“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次年,美国另一经济学家哈为·莱宾斯坦(Harvey.lenstein)即提出经济发展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打破收入低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必须得保证足够的资本投资率,这个投资率的水平值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国民经济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两个理论认为扶贫资金的投入长期低于“最低临界点”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致贫因素,云南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这样问题尤为突出。“最低临界点”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学者纳尔逊从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很敏感这一论点出发,认为生活贫困,必然造成死亡率高,从而抑制了人口的增长;一旦人均收入的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率,人们的生活将得到改善,其结果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提高;那么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提高,造成人口加速发展。这样,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水平回到原来的水平,从而出现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二、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使边境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农耕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被成为“直接过渡区”,然而,社会形态跨越式的变革并不意味着生产力也同样有了突变。云南省7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有56个是扶贫工作重点县,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181.51万,贫困发生率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5个边境县(市)贫困人口64.51万,贫困发生率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30%以上的建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 26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 6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05.21万人,占全省深度贫困总人口的68.59%。云南省特有的景颇、佤、拉祜、傈僳等民族,贫困人口占本民族人口的50%以上。①

2.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嫌贫爱富”使扶贫开发投入与需求矛盾更加凸显,边境民族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日益趋于边缘化。根据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和人才等各要素的投放。从要素的地区间流动经济学法则看,要素是要追逐收益的。一个地区的资金收益率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资金利用率高,反之,收益水平低,资金等这些稀少的要素,越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起作用,越会净流出而越不会净流入。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认为,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

3.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难相融使边境民族地区赖以生存的森林等自然资源成为“抱着金砖挨饿”,“靠山而不能不吃山”的两难境地。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大多国家天然林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和自然保护区,承当着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这些区域绝大部分为贫困地区,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等自然资源被无偿划拨,一方面没有替代的、可脱贫致富的生计,另一方面现有扶贫措施并不完全覆盖这些地区,使一些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为主的贫困地区陷入一种两难境地,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央明确提出,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就是说,要把生态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形成生态环境的收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三、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有效的脱贫发展规划。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贫困面大既是事实,但要统筹好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分布特征、资源条件、致贫因素,存在问题,以规划为龙头,建立对象瞄准机制,建立健全边境民族地区特困村、特困村贫困户档案,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最贫困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得到扶持。

2.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要切实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投入,努力做到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支出增幅,确保专项资金足额到位。要把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行业规划与专项扶贫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筹措资金,集中力量,优先实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充分发挥金融信贷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支持作用,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对边境民族地区的信贷投入,切实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的新格局。

3.发挥项目带动当地群众脱贫的作用。边境民族地区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要兼顾当地群众受益与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以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建立资源开发反哺机制,给予当地群众一定的资源开发补偿。工程项目实施和建成后,用工要优先考虑贫困群众。加大企业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反哺力度,确保项目建成后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有改善、生活水平有提高。

4.分类指导,完善和拓展扶贫开发方式。云南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县一策”或“一村一策”的扶贫开发理念。对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就地整体推进的扶持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奠定坚实的可持续脱贫致富基础。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就地难以可持续解决温饱的地区,要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就近安置一部分,在城镇安置一部分。对有一定转移能力的劳动力,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度增加转移输出规模,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增加农户收入。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推进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扶贫开发,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林权制度等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转包、参股等方式,盘活土地、林地资源,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5.充分发挥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扶贫开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搞好扶贫开发,是巩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协调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则是尽快解决温饱,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W.舒尔次.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创新;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会计职业环境和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只有适应这种新型的变化,顺应市场的新要求,积极创新会计模式,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1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环境的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对全球行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转变。这种转变让传统的物质主导的经济形态进而转为知识主导的经济形态。这种转变的具体表现为许多新型行业产业、新型商品、高科技技术、新模式的服务陆续出现,整个市场的生产模式、产品营销模式以及售后模式逐渐趋向“三化”,即知识化、数字化、高科技智能化。在这种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传统的会计理念原则、目标内容、体系制度、技术方法、法律法规等都开始逐渐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并将进一步构建完善新型的会计体系。

2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遇到的困境

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形化。这种无形化主要体现在资产的无形化方面,具体包括商品、知识产品、社会企业资本的无形化。目前会计所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会计目标、计量及控制等方面的困境

会计确定的困境。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确定的范围界定发生了转变。这主要由于无形资产的介入增多导致的。举例说明,传统的会计确定,并不包括人力,但是在现代会计确定系统中,人力当中的知识因素也可以视为一种资产,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资产形式进行经济运作。如果还按照传统的会计确定模式将其排除在外,就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资产界定,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核算,从而影响市场收益的合理分配。如果确定为会计的资产,应该怎样进行权益划分设置,怎样进行记录,这些就是面前会计确定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1]。会计计量的困境。目前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计量也存在不小的困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资产统计计量的界限模糊复杂,主要是对知识类资产的计量方面难度颇大,异常困难。其次是关于企业的收益计量难以统计。毋庸置疑的是计量的内容要从传统的实体资产大幅度了转向无形资产[2],但这个转变的过程里许多内容的计量方式、标准,都存在不小的难度。这是计量所遇到的困境。会计转移控制的困境。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的主体控制具有难度,相比以往的实体资产,无形资产更加难以控制,它属于一种动态资产,具有灵活性,转移方式比较简单,难以监控,不像实体资产可以根据有效的记录来管理、控制[3]。因此说目前会计在对资产控制、转移方面面临这不小的挑战和难题,由于是利益的驱使导致的资产不合理流失,是摆在会计控制环节中的最大难题。

2.2会计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困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产作为一种主要的现代商业资产,与传统资产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质,现代市场经济的产业逐渐发展为智力型产业,强调知识技术的资产化。因此,现代资本总结起来具有知识化、增值保值化、大范围扩散化、高风险化、快速化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影响了现代会计的程序、方法等方面,同时造成了新的困境。会计的成本分类的困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产品的特点要求日益突出,在市场需求的新型引导中,企业日益重视产品的特点、功能,从生产的方式上面突破了传统的生产主导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主导的生产模式。这就在成本上面要重新进行规划,对成本的分类要进行更加全面详细的规划。市场的发展瞬息万变,成本的分类不能一成不变,随时要做出调整,因此对会计的成本分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现代企业中成本的分类难度很大,不能有效地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分类,这是目前的困境。会计收益处理方法的困境。资产投资收益分配在资产所有人、投资人、生产人当中分配,目前收益的基础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导致收益的处理难度很大,从而影响利益分配结果。会计的风险处理困境。相比实体经济资产,知识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从受益来看,具有模糊性,同时高投资也伴随着高风险。从宏观来看,风险小于收益;从微观来看,风险大于收益。这种矛盾风险如何去解决,需要思考。

3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创新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对会计的模式,还是程序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会面临一定的困境。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是每个会计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加强会计创新,要从下面几点进行思考。首先,建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新型会计模式体系。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会计模式体系是传统的工业时代要求下的事物。它具有工业时代的典型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逐渐升温,这种传统模式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求。所以建立新型的会计模式体系势在必行[4]。总的来说,新会计模式体系要更加全面具体,要严格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在新市场经济体系下重新安排会计模式的要素,补充会计确认、会计控制等方面的要素内涵[5],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其次,加大新型会计计量方式的投入研究。会计计量是会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无形资产从不被重视逐渐成为会计计量的重心,这种转变需要会计计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无论是计量手段,还是计量方法、内容,都需要彻底颠覆传统。主要从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两方面来进行颠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会计计量,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4结论

加强会计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不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机构能够进行的工作。虽然目前会计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又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为会计创新添砖加瓦,真正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雯娇.关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一点想法[J].青春岁月,2013(11).

[2]杨周楠,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3]黄志斌.新时期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对策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3).

[4]于海英.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念及会计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4(13).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4

关键词 经济下行 煤炭企业 财务战略 措施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特别是今年爆发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欧债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几乎影响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导致国内煤炭行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到了拐点,笔者所在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煤炭港存、库存已经积压近60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全国煤炭囤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亿吨,超出以往正常库存的3倍。受煤炭价格近几个月来连续下跌和库存上升的影响,煤炭产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企业一方面面临吨煤成本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的风险,价格下降、成本上涨、产品滞销等问题使得煤炭企业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何种财务战略及有效措施才能走出企业的财务困境成为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一、欧债危机背景下煤炭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境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应加强对自身财务指标的注意,在财务困境真正发生之前,发觉企业面临财务困境的征兆尤为重要。本文将列举出以下几点关于企业在财务困境前将会出现的征兆。

1.企业长期亏损或者盈利微乎其微。

企业亏损并不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比如暂时的资金调用也会造成企业暂时性的亏损情况发生。但是,如果企业长期亏损或盈利情况不佳,却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一个明显征兆。

今年上半年,大同优混煤从2008年的1080元/吨跌到630元,炼焦煤由1500元跌到870元。同时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工业企业减产,火电用煤和冶金用煤减少70%。国内煤炭需求的急剧下滑加上煤炭价格的低迷,致使企业陷入了长期的亏损状态。

利润是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来源,这种长期亏损或无盈利的状态,正在逐步吞噬煤炭企业的自有资金。长此以往也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得企业面临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危机。

2.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除了直观的利润状况,一些财务指标的比率变化也会提前反映出企业将面临的财务危机。例如:

(1)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报酬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出现了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断下滑。这两方面的指标表现均体现出企业当前正在面临着偿债能力不断下降的风险,企业资产当中大部分都是借来的钱,这样滚雪球一样的债务负担,迟早会带来企业无法偿付外债的结果。

(3)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及资产增长率不断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这样的业绩表现直接显示出企业回收资金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市场份额萎缩,企业面临被竞争者淘汰出局的危机。

(4)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不断下降。这是从企业债权风险的角度所考虑的财务指标,资金回笼速度慢将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实现扩张目的,令企业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当中。

3.现金流量不足。

财务困境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本质上都是由于企业丧失了现金流上的偿付能力,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其主要特征如下。

(1)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或者销售状况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持续经营所需要的现金无法通过销售方式获得,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到期债务和利息无法按期偿付,出现债务风险。

(2)短期流动性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短期内到期的债务激增,但企业自身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支付这些到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状况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也无法应对突然的短期巨额债务。

二、欧债危机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困境的解决方法

尽早地发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才能采取相应的财务避险战略,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通过增加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大可控成本的管控力度,降低成本等方法,抵御了煤炭价格下降的压力。因此提出了以下方法解决煤炭企业的财务问题:

1.开源节流,提高效率。

在煤炭市场价格下降,产品供大于求的不利情况下,煤炭企业要预估市场,创新销售策略,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变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比如采取适当让利、扩大赊销或者收取银行承兑汇票等销售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

控制成本,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效益,市场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更能够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危机。通过树立“追求不了最大的效益,就争取最小的亏损”的理念来降低成本,以承受市场的压力。

(1)降低吨煤的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及以上,降低煤炭生产成本需要从降低材料成本抓起,优化矿井设计、优化劳动组织,通过建立健全材料的定额管理制度,领用材料严格地实行定额控制,并实行预算审批,制定材料的领用限额,并按一定的资金权限实行严格的领用审批程序,超领的材料必须要有依据,并重新办理材料的领用审批手续;对材料实行严格的盘存制度,多余的材料通过办理退库,或假退料的手续,使得材料可以在部门之间调剂使用,发挥材料的最大利用效果,还可以通过修旧利废和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来降低材料成本。

(2)降低人工成本。在当前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人工成本的增加与煤炭价格的下降之间的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压缩人工成本,合理安排富余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用工等来降低人工成本,就如某公司董事长讲话中说的:10个人干的活,让8个人干,给9个人的工资总额,这样职工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公司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可以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工资定额,推行减人提效来实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降低管理费用。对管理费用的开支实行预算管理,根据年度预算和实际费用发生情况,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大力压缩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可控费用支出,严格控制费用审批制度及报销程序。

(4)降低资金成本。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项目建设迫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根据生产需要控制资金流出;努力减少产品库存,降低资金占用率,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保证公司内部资金链高效运转,实行严格的资金审批程序,对“三重一大”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对大额资金实行联签制度,尽可能地降低资金风险。

2.重新搭建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包括对内部环境、风险的评估,以及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督以及信息的及时共享等。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是例行公事的遵循内部控制所要求的工作流程。但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真正重视起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把控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风险评估,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情况,并及时制定出应对策略;通过内部监督,包括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并加以改进等。

因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灭亡的企业,三鹿集团可以说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2008年,就陆续有消费者投诉三鹿集团的奶粉质量有问题,但企业并未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直到多名婴儿查出肾结石的消息曝光后,企业才注意到内部控制缺失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最终在舆论中结束了三鹿的生命。

3.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和财务预警体制。

提升企业的财务分析和报告水平,实现从财务角度监管企业的目的,把财务信息转化为有用的企业决策。要进行当前财务状况与同期的对比及与预算的对比。真正利用生产管理财务模型指导工作,建立了对标管理模式,细化成本核算。并根据财务报告系统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利用财务风险的前兆指标知道内部控制工作,以利于董事会和决策层及时准确的判断企业发展方向。

4.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

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再只满足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等提供的信息,而更应该注意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优化融资结构,指导企业合理的融资计划。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可以令企业及时地掌握现金流量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5.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

对于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要加强,尤其是海外投资。在这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期间,如果对海外投资没有进行充足的实地考察或风险评估,很可能令企业血本无归。因此,对投资项目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例如规范企业的立项申请、项目审批、项目中期评审、终审、即时监控体系等工作流程,加强对每一个投资项目运行的监管,再引入统一的评审工具和模板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既可以确保投资项目在前期投资、中期建立及后期运行的整体过程中都受到企业的风险把控,实现投资资金的高效运转及投资回报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目标。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便是德国企业,利用银行支持,专业机构的咨询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把控,再加上各种商会的商业运作,德国企业对外投资额接近2000亿欧元,且鲜有失败案例出现,值得各企业学习。

6.加强内审工作。

通过强调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令企业寻找到改善管理和优化效益的机会,真正实现利用内部审计机制指导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指标任务。一方面可以令内审部门实际参与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审计发现功能,指导企业经营方针的改善。在那些大型企业中,真正能够利用好内部审计机制的企业,每年甚至可以节约上亿元资金。

三、结束语

欧债危机的爆发令全球各个地方的企业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导致煤炭产品的价格连续下降,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自身的财务预警能力,根据各种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当前所面对的风险程度,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财务战略,成为煤炭企业能够度过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浪潮的关键。因此,企业应该关注现金流量,利润率等方面的指标,并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把控机制,以迎接欧债危机给企业生存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英.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财务困境[J].商业研究,2008(377).

[2]钱忠华.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困境―基于股权结构角度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5

一、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实体经济为中心的物质生产要素大量迅速地转移到非实体经济领域或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异地,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原有产业衰退了,可新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补不上退出的缺口。旧的已去,新的没来,造成新旧产业“青黄不接”,这样投资不断萎缩,就业机会不断减少。

根据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国内同类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有五大表现:

1.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和成本高的严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停产”、“半停产”的中型、小型企业分别占14.6%、20.9%,同时有23.1%、36.0%的中型、小型企业表示“假如企业停产、半停产情况持续下去,将退出不干了”。我们调查表明,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

2.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很多原本专注实业的企业发现房地产业和其他投资等副业比主业来钱更快更多,于是纷纷转行做投资或投机。许多地方的龙头企业早已开始实行“主业制造、副业房产及金融投资”的运营模式。企业利润增长靠非主业拉动的现象普遍存在。

3.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如民间资本充沛的温州地区,据央行调查统计,目前其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过千亿元,但60%以上进入到非实体经济领域。

4.随着一些企业精英移民或外迁,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有研究报告表明: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的温州柳市镇2010年规模以上的企业中,有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原产业。

5.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办厂的老板被炒房的老婆瞧不起”已成为不良市场导向。一些企业主没心做实业,都想赚快钱,形成了诸如“炒房团”等投资团体,炒房、炒艺术品、炒地、炒矿、炒钱,结果导致资产价格越炒越高,风险越来越大,扰乱了经济正常运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1年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73.1%)的企业经营者认同“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少”。

二、实体经济出现困境的内在原因

根据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调研,实体经济基础面临的困境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

1.多种因素叠加使成本攀升,实体企业面临“成本太高、利润太薄”的压力,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

当前,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面临着“不干还能保本,干了可能亏钱”、“干得越多,亏得越多”等困境。如江苏睢宁县远东服饰有限公司主要做女装出口订单,2011年初以来,面料等原辅材料涨价15%左右,员工工资上涨近30%,再加上人民币升值挤压了7%左右的利润空间,最后基本上赚不到钱,甚至要亏钱。同样,北京大学对珠三角各地2889家小企业网上调研结果也支持了我们的结论。他们认为,相比2010年大部分行业原材料成本上涨约20%至50%,工人工资上涨20%至30%,而企业利润却减少约30%至40%。然而,由于行业利润分配缺乏合理规制,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两极分化”:做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亏本运营;而靠息差以钱生钱的银行利润赚得“不好意思说”,虚火好旺。为此,一些实体企业在“副业”投入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诱导下,逐步放弃了对主营业务的坚守。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转移,一些企业甚至把制造业作为融资平台,套取资金在资本市场逐利。

2.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实体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迫使大量民间资本变成游资、热钱。

虽然政府出台了“非公36条”和“新36条”等政策,但是由于遭遇“弹簧门”、“玻璃门”等,民间资本投资无门或被“挤出”,难以进入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只能在低端制造业的“红海”领域残酷竞争。以实业精神和创业激情著称的温州企业就因为民间资本多而投资渠道少,在资本逐利本性驱使下追逐泡沫性投资,全民放贷之后最终陷入因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民企债务危机。许多民营企业迫切呼唤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1年调查显示,5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十二五”期间应在“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方面重点突破,排在所有11个选项的第一位,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3.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大幅减少,实体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严重。

由于国内需求不振,国外欧美经济低迷、贸易保护,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企业低价抢单,我国企业面临市场困境。据《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4225户企业中,目前订货“低于正常”的占33.7%,订货相比2010年“减少”的占32.8%;同时企业销售困难,中型和小型企业库存“高于正常”分别占20.0%、19.1%。如温州金蜻鱼鞋业有限公司2011年的订单比前一年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一。不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出口受阻,部分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也出现萎缩。

4.生产资源的非有效配置导致上下游企业收益分配的“两极分化”,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不堪重负,遭遇市场淘汰危机。

处在上游地位的能源、电力、原材料、交通等垄断国企,一方面运营效率较低,不断将成本费用转移到下游民企身上,另一方面利用资金、政策优势,沿产业链垂直扩张,在竞争性领域挤压民企生存空间,使得民企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同时,由于金融改革不到位,民企在融资、土地等生产要素使用方面并未得到与国企相同待遇,如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信贷供给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民企面临前所未有的“融资难”,大量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领域获得资金。在融资难的同时,原本“弱势”的中小企业更沦为“三角债”中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上游原料、辅料供应企业拆借生产企业资金,下游客户依靠订单优势故意拖欠资金,在“两头”挤压下,中小企业成为资金压力的主要承担者。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1年调查显示,目前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占24.8%、26.5%,资金“紧张”的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达到46.3%和51.3%。

5.企业创新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风险,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能力不够,举步维艰。

国外经验表明,转型升级是企业应对外部困境的重要举措。转型升级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但是由于传统行业里的中小企业能力有限,不会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难以转型升级,最终不得不逃离实业。如生产汽车内饰件的重庆长鹏实业公司,近两年来,用工成本年均增长15%以上,为应对成本压力开始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但每人替入高达20万元,使得企业又面临资金紧张,坚守实业压力巨大。正是由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么破产,要么将钱投入到民间借贷去获取高额收益,要么拿钱去炒房地产,要么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去,使得实体经济面临着“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三、对实体经济强本固基的战略思考

实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实体经济发展,则国家兴盛;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从国际经验看,英国曾因“食利”、忽略实体经济而丧失强国地位;拉美因过度城镇化、实业衰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因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化以及日元的大幅升值,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和衰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充分揭示了过度金融创新、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物极必反”问题。相反,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下依然欣欣向荣,其重要原因在于:德国注重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其工业制造业成为经济“脊梁”,确保了经济增长始终具有活力。当前愈演愈烈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表面上是民间金融的高利贷问题,实际上是实体经济出现了“空心化”。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为此:

1.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拓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

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等重要。当前要放开垄断,深化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中小企业升级阻力。尤其是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优化投资结构;营造良好政策体制环境,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引导民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有效打破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锁定,构建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释放民间投资增长活力,大力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国企调整产业布局,把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发展空间尽量留给民间投资主体,防范国企过度扩张对民营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同时推进产业链上游可竞争性环节的开放,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下游企业的要素成本。推进各项体制改革,一要破除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面。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思考和设计,防止一项改革措施单边推进,其他改革措施不配套产生的问题。二要避免改革目标的“应急化”,停留在部门层面的“小修小补”,以致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老问题久改不革、新问题层出不穷。三要破除推动主体的“部门化”,让既得利益者设计改革和推进改革,防止部门利益对改革的锁定。

2.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营造让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高度重视产业链上游过度垄断和下游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

要实现实业强本固基,必须使制造业由大变强,改变“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局面。改变一些经济体或地方靠垄断“钱流”、“物流”、“地根”、“能源流”这类上游获取超额利润或回报,而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在下游过度竞争、苦苦挣扎的“两极分化”现象。坚持楼市宏观调控,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完善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限制投机暴利,努力遏制上游高利润企业将成本费用向下游中小企业变相转移,对垄断性行业和暴利性行业征收“暴利税”,并以此税为下游企业提供减税空间,为实体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让游离实体经济的民间资本回归实业,使游资热钱由“魔鬼”变“天使”。

3.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目的,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

重振实业精神,要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方面,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要实施全方位的政策引导,通过减税、减费、减负等方式提高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投资回报,做到既“晓之以理”,又 “诱之以利”,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减税提薪”等措施,使民企轻装上阵。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治理乱罚款、滥评比、乱收费等。要优化投资服务,强化投资权益保护,降低民间投资风险。

4.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民间金融从“地下”野蛮成长转向“地上”理性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制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与失衡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与民间资本“过剩”并存。在融资难、用工荒、高税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实业难做,实业精神衰退,实业有“空心化”威胁,而大量民间资本因投资渠道窄而涌向民间信贷“炒钱”潜在风险增大。发展实业是目的,资本是发展实业的手段,两者应统一起来,形成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为此,要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适当放宽中小金融机构发起人资格限制,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从无序的“灰色地带”走向“阳光灿烂”规范运作,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中小金融机构从事“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要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通过财税政策调动大型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要构建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资本市场,加快构建与企业构成相匹配、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形成一个既有“大树”、又有“小草”,既有大型商业银行“大象”这类大动物、又有微型金融这类“小微动物”的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让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让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5.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企业创新的制度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不想创新”、“不敢创新”、和“不会创新”问题,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6

论文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方向,选择

 

考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不难发现:其天生的市场导向体制优势,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并且,通过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现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正因如此,讨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如何选择发展方向经济学论文,就显得格外必要。

不可否认,我国民营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长期保持着强劲的资本扩张态势。然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逐步到位的今天,民营企业自身的劣根性也悄然涌现。诸如,产品质量差、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模式,不断被社会所指责。

由此可见,在十二五时期全面转变经济方式的大背景下,须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足,展开建设性的梳理与对策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基于生物学隐喻可知,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由拉马克主义原理可得,作为类似于生物体的民营企业,惟有进行适应性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经济学论文,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为此,首先就目前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则显必要。

(一)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受到我国社会制度的作用,国内经济环境主要由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其中,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的产业政策,成为了目前的主要内容。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1.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工业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国家做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决策。这样一来,国家就在企业的入市门槛,以及产品的生产领域,建立了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主导的评价指标。由此,从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现状来看,上述评价体系将极大的约束其未来的生产经营。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上的尴尬局面,惟有在国家意志层面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产品研发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来实现企业的市场势力。但是经济学论文,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约束,必然将弱化其自身创新能力。

(二)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国外经济环境,主要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来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大都属于外向型企业类型。目前,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存在的“绿色壁垒”,极大的阻碍了他们的产品出口。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设立。

由此可见,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各类型贸易保护主义也将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进行探究后,则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上述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探究

由上文所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从组织资源的范畴下,来探究其形成原因,则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困境形成的内部原因探究

上文提到的企业创新能力,实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之间经济学论文,存在着逻辑关联。即,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能力,不但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切实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而这一切目标实现,则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两个要素,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稀缺。

同时,伴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精细化,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成为某核心企业的生产协作伙伴。民营企业在通过网络化企业组织架构来获取报酬的同时,则锁定了自身生产能力的匹配性。而协作伙伴所承担的生产任务,科技含量极底,这又造成了民营企业缺乏创新的激励。

(二)困境形成的外部原因探究

芝加哥行为学派的认为,企业的行为偏好决定着市场结构(本文采信该观点)。根据上述理论逻辑,正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缺乏产品创新能力,便使得自身产品的需求替代弹性较大。这一客观事实经济学论文,决定了同类型民营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往往呈现出过度与无序并寸的态势,即,我国物流民营企业便是典型的例子。该市场结构,则压低了民营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最终,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资金的供给。

三、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在讨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时,应把握问题出现的逻辑起点。上文已经指出,民营企业惟有根据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开展适应性调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具体阐述如下:

(一)渐进式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针对民营企业组织资源的次优现状,可以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局部创新,来渐进式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努力需长期保持。由马克思价值转型原理可知: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全社会剩余价值平均化过程中,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此经济学论文,作为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形:超额利润,便能有效支撑该企业未来的创新需要。

(二)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

无论民营企业遵循低碳经济要求展开的生产实践,还是形成持久的组织创新能力,都需要有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做支撑。为此,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就格外重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几个原则:(1)从战略上储备企业未来5年内所需要的科技人才;(2)对于管理人才的储备而言,最好选择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3)激励机制的构建。对人才的选择与储备,只是从静态的存量上满足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此时,还应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他们在企业价值创造上的能动性。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须针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演化过程,动态的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发展方向的选择还应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着手,即:渐进式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春花.刍议家族企业继承机制[J].商业时代,2005(4).

[2]刘莹.浅析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

[3]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7

关键词:村镇银行;面临困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其实,村镇银行与其他银行分支机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它属于一级法人机构,主要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其出资人一般是境内自然人、境内外金融机构以及企业法人,而且普遍设立于农村地区,建设时还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目前情况看,为了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村镇银行应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村镇银行面临众多的发展阻碍,再加上全面推动村镇银行发展,高效提升服务效率并非易事,所以相关人员还需再接再厉。

一、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定位存在偏差,办行效果不佳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村镇银行自我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部分村镇银行表面上接受政府的补贴,但实际上市场定位、运营情况等和政策性目标脱轨,而且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村镇银行大多将资金集中于可盈利的优质项目。其实,村镇银行定位存在偏差,办行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因为村镇银行现行制度不合理。具体而言,村镇银行资金不仅源于国内外产业、银行资本,还包括民间资金,所以经营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定位也就偏向于盈利。另一方面是因为股权设置,换言之即是民间资金为村镇银行提供了相关服务以及便利,也会被发起人制度制约,致使村镇银行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机构,独立存在、运作。

(二)吸收存款不足,贷款需求过大

由于农民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而且受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的限制,所以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而且农民的闲置资金较少,再加上村镇银行设点不多,社会公信力不大,部分农民对其不太信任,所以从农民手中吸收存款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国家十分重视“三农”,而村镇银行建立的目的是为农业提供服务,所以很多需要贷款但在原有的金融机构得不到贷款批准的农民就会将目光投向于村镇银行。然而由于村镇银行吸收的存款不多,闲置资金较为缺乏,所以农民群众较大的贷款需求会给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发展压力。

(三)风险隐患较大,抵御能力较差

其实,村镇银行的风险主要源于农民贷款后没有能力偿还,或者没有偿还的意识。现今,村镇银行主要为农民和农业提供信贷服务,而一方面农业受自然环境、夂虮浠等影响,农民收入不太稳定,而国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使农民对其较为依赖,甚至认为贷款等同于补贴,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存在较多的漏洞,无法为农民提供确切、有效的保障。因此,当农民收入较少,有些人会选择不偿还贷款,另外由于部分农民的道德素养较低,还会出现贷款不认、欠账不还等现象,致使信贷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

(一)明确自身定位,优化服务效果

现今部分村镇银行定位不明确,而实际上,无论是村镇银行的初始设立意图,还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目标都应始终坚持支持农业发展、服务于“三农”等理念,坚持小额、流动等原则,并面向广大农村地区,不断优化、完善信贷体系,建立特色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村镇银行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除此之外,为了优化服务效果,一方面村镇银行相关人员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致力于挖掘优质、有潜力的客户,弥补市场空档,另一方面还应加强信用审查力度,也就是说除了贷款人的收入水平、日常开销等,还应调查他的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可能会影响还款的次要因素,以此避免蒙受损失。

(二)强化宣传力度,提高信贷能力

为了解决资金供求问题,村镇银行应致力于增强社会公信力和提高信贷能力。其实,增强社会公信力就是让农民信任并认可村镇银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可以借助电视、微博等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还可以开展一些优惠活动,提高自身关注度,并强化支农力度,争取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其实,村镇银行提高信贷能力的关键在于吸收存款,而在获得农民信任的基础上,吸收存款的难度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此时增加农民收入才是重点,而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极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是一方面,农民群众加强创业力度、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发展新农业是另一方面。

(三)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防控机制

村镇银行为了防控风险,一方面可以引进防控机制,创新贷款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村镇银行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村镇银行相关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严格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止因信贷人员道德素养问题或主观评估失误而导致的风险出现;第二,引进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与机制;第三,加强贷前审查,贷后追踪力度。村镇银行可以安排两到三位工作人员负责审批贷款,并对贷款人贷后的偿还能力等进行进一步地跟踪调查。而且为了加强效果,应实行连带责任制,即当贷款人无法偿还时,相关负责人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连带责任。同时,村镇银行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此确保上述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达到提高银行办事效率以及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只有明确了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研究相应的发展路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镇银行面临的难题,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改善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贫困现状。然而将村镇银行发展路径落到实处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不仅需要相关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威,刘祥,罗显华. 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对策及其未来发展[J]. 北方金融,2015(11):20-22.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8

[关键词]温州;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契机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131―03

[作者简介]胡飞航,温州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温州经济。(浙江温州325035)

近年来,相对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趋缓的迹象。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国内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温州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目前,温州大量企业开工不足、产品滞销积压、三角债盛行、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不少中小企业倒闭和企业主外逃的严重局面。据估算,有6万家企业,约20%左右的制造型中小企业已经停产或半停产。今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长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温州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一、温州经济发展的困境

1 先发优势丧失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民营化和市场化体制的先发优势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温州模式”,成功地推动了温州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市场经济活跃、体制机制灵活的区域。温州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特定的发展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了极富成效的结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的确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改革开放初期依靠民营经济体制先发优势确立的经济发展空间和落差迅速缩小,温州的先发体制优势弱化,经济发展放缓,指标上表现在GDP和城市化增速较浙江省其他地区明显减缓。

2 目有劣势凸显

温州地处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的边缘,名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之一,实则外在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边缘,区位条件不好。资源禀赋先天局限、土地资源匮乏。远离大城市,高等院校稀少,人才短缺。

3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型困难重重

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一个阶段转型时期,即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在这一过渡时期,整个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和路径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性制度环境将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动力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向城市化推动工业化转型。内源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国际化成为任何一个区域经济所不能回避的趋势。加之国内消费品市场结构的根本转变,单纯依靠内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出口贸易模式面临诸多弊病,并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市场竞争规则确立、企业治理结构提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公共事业完善等方面。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固有模式缺乏适应形势变化的突破和创新而导致的弊端和问题逐步呈现。产业升级缓慢、资本外流、创新动力减弱、公共服务缺乏等,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凸显。

二、温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产业结构未能有效突破,充裕的民间资本只在产业上做量的扩张

经过多年发展,大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原始积累,民间资本丰裕,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民间资本也在积极寻求好的投资方向。但与此同时,温州主导产业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价值链高端产业升级步履缓慢。随着全国产品市场消费结构的调整,加上其他区域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的相对优势,温州区域内产业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产业拥挤,加速推动资本和产业的外移。

2 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缓慢

温州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发育不良、金融转型滞后,严重制约企业融资和规模扩大。近年温州企业长不大或者长大了就要外流的现象,是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对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产生阻碍的重要表现。温州在2002年争取到了民间金融改革的试点,但是5年以后,民间金融机构还是得不到充足发展。温州尚未培养出完善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是导致温州经济主要停留在传统市场经济阶段的重要原因。

3 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城市化进程缓慢

由民营经济主导的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推动了温州以城镇化为基本特征的城市化模式。由于温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功能提升滞后,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仅造成大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的不经济,而且加剧了对中心城市的离心化倾向。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和提升滞后,阻碍了产业集聚能力和产业层次提升。温州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面临一定程度上通道化甚至边缘化的困境。

4 外贸出口持续扩张,而外资引进缓慢

借助发达的市场网络和温州人特有的市场开拓能力,温州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强大,出口贸易额连年攀升。但是,受到丰富民间资本的排挤,外资引进步伐缓慢。偏低的外资利用率不仅大大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步伐,也影响了本地企业对外来技术和管理的吸收借鉴。

5 民间创新活跃和政府创新滞后

长期以来,温州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间体制和机制能力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但与此同时,在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角色和功能未能有效调整,在行政区划调整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强化公共产品供给、加快政府机构管理改革以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政府创新裹足不前,民间制度创新和政府创新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温州区域经济体制面临体制优势丧失的困境。

三、危机中孕育契机

温州经济目前面临的是全球性经济衰退条件下的危机和挑战,并非温州的个别现象。但温州企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要素约束日益加剧。这种变化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不利的是,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陷于困境,部分企业甚至倒闭。有利的是,有战略眼光和成长潜力的较大企业可以趁机走上减成本、提科技、创品牌的扩张发展之路。温州民营企业由于初创阶段自身条件限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端领域难以进入,而能够进入的则存在过度进入、过度竞争的状况。像打火机行业,一度集中了1000多家企业。因此,部分企业的退出在所难免,这将导致生

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行业优化组合,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把困境转化为发展机遇。温州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用开放的思维应对挑战,不失时机推进改革。(1)把困境转化为增强优势的动力,做强做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温州人经营和营销网络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业,进一步增强温州企业发展的优势;(2)把困境转化为淘汰落后的动力,利用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力,淘汰一批高污染、高消耗、附加值低的企业,鼓励企业进行重组整合,走依靠资本市场和科技进步的科学发展之路;(3)抓住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按照“园区集聚、技术改造、龙头带动、品牌提升、服务配套”要求,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生态链向循环再生,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若干对策性建议

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以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为目标,以转型创新为主线,立足空间优化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立足区域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提升,立足政府创新促进市场环境提升。

1 强化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温州传统产业升级不快,新兴产业成长缓慢,高技术产业地位不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落后明显地阻碍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赖小城镇的功能无法支撑传统产业的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化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转变,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紧密核心的都市经济圈,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 推进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一要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应进一步开放民间金融市场,争取成立金融合作社、股份制银行、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温州充沛的民间资金,加强对新兴工业、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关系温州未来发展关键行业的长期重点投资,确保这些行业发展。二要突破土地空间制约。加快围涂造地,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为企业发展腾出更大的土地空间。三要突破劳动力素质较低、研发能力薄弱的制约,大力争取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温州设立分校区及研发机构,推进校企联合,提升温州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3 确立温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温州港口等特色资源的潜在优势尚未挖掘,装备产业基础优势有待发挥。确立温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临港产业、装备产业等),构筑新的产业发展体系,以增量来推动和逼迫存量的调整与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和行政职能的创新力度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和行政职能的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工业化的拉动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之间良好互动的新机制。引导好温州原发性的民间创新热情和能力,推动改革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新型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特征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效能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5 转变开放型经济的模式,提升国际化水平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从根本上转变温州开放型经济低价竞争的模式,大力提高温州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更高层次上培育和增强国际化的城市功能,把开放型经济更好地与本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五、结束语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环境困境 内涵 途径

我国政府“十二五”规划主动降低了对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把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利润,实现绿色增长将成为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着环境的挑战,其功能的缺少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企业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并实现其不断增长。

一、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困境

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更多的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环境困境。

(一)经济发展的困境。金融危机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的良性发展,它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从粗放式、高投入的增长模式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转型。如何科学的向自然资源投资,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将是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首要困境。

(二)生态文明的困境。我国的生态环境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转折期,尽管已经实现了较高的人类发展水平,但是却是以自然资源被破坏、环境质量降低和高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在资本配置上向节能减排、保护能源、提高效率方向发展,这是传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第二困境。

(三)技术创新的困境。随着国家政府导向的技术创新的悄然推进,我国的研发投入将从2006年占GDP的1.5%增长到2020年的2.5%,且要降低30%的国外技术的依赖。科研技术的投资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绿色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在技术上获得了竞争优势。如何利用国家技术创新投入的政策、资金推动企业自身的技术革新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第三困境。

(四)社会和谐的困境。企业环境恶化、员工利益损害、造成环境破坏的事件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在信息民主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隐私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如何重新面对经营环境,资金如何配置,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环境、劳动者、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赢是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第四困境。

二、新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的缺失

传统财务模式产生于物质资本稀缺的时代,依存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在传统财务模式所依托的制度背景和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缺失将不可避免。

(一)财务目标狭隘。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现实发展来看,尽管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推动市场自由和社会财富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成本约束被弱化、虚化和狭隘化,资源耗竭、生态恶化,从而在根本上削弱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财务资源观狭窄。传统财务模式中的财务资源即是物质资源,物质资源的获取、利用、分配等构成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受资源观的限制,传统资源的配置所关注的效率只是短期效率,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角度来配置资源,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只考虑了财务资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而忽略了人力资本、顾客等软资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囿于物质资本保值、增值的资源配置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维持。

(三)价值功能弱化。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的价值是从属物质资本逻辑下的价值,在新的环境下的价值地位为资本所掩盖。实际上,价值创造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还要创造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迈克尔・波特在《创造共享价值》一文中指出:创造共享价值可以重新建立战略定位,满足新需求、供应新产品、找到新顾客,通过创造企业与社会的共享价值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而更关键的是,波特教授指出:“由创造共享价值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将远超过传统的成本降低和质量改进模式”。

三、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由于传统财务管理的缺失,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绿色思想”开始萌芽,生态农业兴起。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管理思想应运而生。我国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数量来看,截止到2012年6月,共有92篇文章对绿色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绿色财务在我国应用的意义、概念、目标、内容和体系设计等基础理论。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的涵义方面。(1)绿色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阎晓红,2001;吴向东、崔宏福,2003;鲁务顺,2005;杨士儒、田万林,2006)。(2)绿色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耗费、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等活动管理过程中,导入环境因素,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张梅琳,1997;徐怡红,1998;孙佳、翟文军,2003)。

(二)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的内容方面。(1)进行绿色财务管理会增加绿色成本而加重筹资负担,建议增加绿色负债和绿色股两种筹资方式且以这两种方式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绿色成本支出。还可考虑用绿色借款(尚秀芬,2005;杨士儒、田万林,2006;王建明、鲍金刚,2003;鲁务顺,2005)。(2)投产时要尽量利用废弃物;在对投资风险分析时,要考虑投资方案的实施给资源环境是否带来破坏的绿色风险的分析(阎晓红,2001;吴向东、崔宏福,2003;尚秀芬,2005;王建明、鲍金刚,2003;鲁务顺,2005)。

(三)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理念及外部环境方面。(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财务管理目标(孙佳、翟文军,2003;尚秀芬,2005)。(2)绿色财务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责任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及多元化目标观念(刘淑华,2005)。

综上所述,绿色财务管理应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绿色财务管理把“绿色”增长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标准,强调企业、生态、社会的和谐共存。它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差别就在于,企业在创造利润和经济价值时,是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还是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如果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给生态、社会创造了持续破坏影响或者无法修复的影响,其利润应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绿色财务管理是适应人类资源环境保护潮流的新理论,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和发展。

四、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制定绿色战略目标。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要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兼顾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在资金的筹措、使用、耗费、回收及分配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融入,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管理环节重视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收益,通过开展绿色经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实施绿色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并没有反映企业是否进行绿色经营活动的信息。因此,确立绿色会计要素并对之进行计量和确认、编制绿色财务报告并对绿色信息进行披露是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

(三)加强绿色管理手段。通过发行绿色股票、绿色债券进行筹资。大力开展绿色投资,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建立绿色的财务管理系统、成本控制系统和财务评价体系,促进绿色管理健康发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降低绿色成本。

总之,在企业追求绿色利润的目标价值下,企业将在实现自身发展,以及为股东、员工、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财务管理必然成为企业未来财务管理的战略选择。

(注:本文系大连市2011年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d13zc003;大连社科院2012年科研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2dlskyb243)

参考文献:

1.Molina-Azorin J F,Clave-Comes E,Lopez-Gamero M D,Green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literature review Management Decision,2009,(47).

2.Chan CH,Welford R. Assess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isk in China:An evaluation of reporting activities of Hong Kong listed enterpri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12).

3.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篇10

滔滔江海,流动的是水,博弈的是利益。水流域的划分,无不体现的是水利益的争夺。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凸显出地方行政分割体制下的结构性矛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无疑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一书选题立足于我国流域水污染的严峻现实状况,剖析作为治理制度安排的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已经陷入的困境,通过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属性,治理存在问题的性质,采用实际的案例和效率比较的方法,在大量数据的数理分析和事实报道的基础上,客观地提出了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理性选择是从地方分治走向参与共治。

全书第一章概括了我国流域水污染的现状,对当前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措施进行了详尽的利弊分析,带领读者发现当前治理对策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引发读者审慎思考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源问题,此部分提供了作者立足于现实问题去展开后面章节更加深入分析的逻辑起点。

从文中引用的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对当前我国环境总体趋势的归纳“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环境保护成效不断闪现但形势依然严峻,潜在的环境问题还在不断显现”可以让们清醒的认识到流域水污染治理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政府也意识到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但都由于制度本身无法根除的局限因素以及法律规范等不健全的客观原因,使得治理对策的实施难以落实到基层,收效甚微。因此,认真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以及造成困境的根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开篇就以十年治理淮河水污染失效的种种表现和松花江突发水污染事件案例,反映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进而深入探讨分析了治理失效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流域水污染治理属地管理下的块块分割的制度安排简称为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片面强调,使得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服从地方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和GDP片面增长,由此导致地域分治。行政分割造成的碎片化和局限性,使得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无法针对整个流域以及污染突发事故承担公共责任,并采取整体性技术应对措施。看到地方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三重困境”(地方行政保护主义的困境,部门分割的困境以及环保机构自身面临的困境),促使作者思考不仅从努力改进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状况,改变我国流域水污染的治理结构的自然属性角度去着手,更要从制度创新上去探寻治理流域水污染的根本出路。

第三章作者透彻分析了当前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地方行政分割体制的概念、结构,以及这种结构下所凸显的制度矛盾。单一行政和层级控制下的权利运作方式的地方行政分割体制,致使不同行政区各自对辖区内的流域水污染治理负责,因此各地行政区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流域水污染实行“分治”,由此引发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中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块块分割现象,块块权力体系又很容易对流域管理机构形成制约关系,当各级、同级各部门权力交叠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或空白,导致政府行为失效,政策失灵的现象。地方政府权力的行政性分割在利益驱动下往往又会延伸为市场的行政性分割,进而形成地方分利集团,分利集团的形成加大了管制的难度,提高了政府作用的复杂性。考虑到地方行政体制的诸多制度结构特点以及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矛盾,认为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治理制度的创新,从制度根本上来解决这一结构性难题。

紧接着全书第四章讲到国内超越地方行政分割体制的案例实践。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导致地方政府间缺乏协同合作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部门内部只有分工缺少协作、流域内市场和自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缺乏参与治理的激励,都是形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安排失效的原因。地方行政分割体制从根本上违背了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由于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使得制度本身缺乏有效性和激励,继续执行既有的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对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无济于事;制度的改良措施也不可能解决制度结构性集体行动困境,消除制度困局的内在原因。因此。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选择出路职能是建立超越地方选择分割体制的制度安排。

通过书中详细列举的四大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案例,看到从中所蕴含的制度创新的思路。分析这些以地方行政分割体制所带来的治理困境为背景的相对成功的案例,目的在于探讨解决地方行政分割体制给流域水污染治理带来的困境的途径是制度创新和水利工程技术以及资源的结合,作者把这种由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强制力,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合力来确保和引导社会多层次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合作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制度创新模式称为参与共治机制。

第五章是谈到借鉴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结合各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实例,看到国外局部水污染治理对策在水污染未从局部恶化到水流域的前提下是十分有效,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对于水体的监测,技术手段的运用,还是环境经济制度的安排,以及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机制,都能够提供制度激励,使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当流域性水污染发生时,不应该再依靠局部性的治理制度,此时国外先进的流域水污染治理观念就强调应该依靠建立严格的制度体制来预防全流域发生水污染事故了。治理制度的安排包括流域污染排放控制制度、控制型的环境管理制度、水权理论,以及直接管制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的三种基本的流域治理模式。综合本章内容,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实践诉述可以为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