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十篇

时间:2023-03-25 18:37:25

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篇1

【关键词】综合;实践;综合之窄;实践之难

从字面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于“综合”和“实践”,其魅力也在于“综合”、“实践”。但它需“综合”,它还是课。因此,它又是复杂的。

“综合”之难在于综合。小学阶段,有很多的“专业”课程,如语文、数学、音乐、信息技术、科学……这些课程无疑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课程。但细细分析,在专业课程之外的空间,哪门学科填补?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其中之一。

综合什么?小学的课程,一般来说无须分得那些细、那么专业,理应侧重于“综合”。既是“综合”,里边应无所不包,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也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细细想来,在小学,既是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综合的,只不过是以语文为主的综合;美术里,不也有数学、地理知识,更有光学、建筑学知识。所谓“触类旁通”,意思即是知识不仅有深度还要有宽度。

综合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的课程都是综合的,只是有侧重而已。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课程越来越显得专业,甚至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地步,课程意识淡化,考试意识浓郁,离课程的本质越行越远。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较强的自主开发空间,学校和教师都有着一定的开发权限。这样的权利交给学校和老师,那么,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开发,更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予以开发,物尽所优、人尽其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断地探究和完善中,其间也有不少困惑。

综合之窄。本来综合在于其宽,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不从小处入手,走向狭窄。首先是地方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的有限,还不足以有能力真正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刚开发时的热情和兴致遭遇了能力、眼光、意识的短板。事实上,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再怎么挖掘,大多是资源有限的,有的甚至不足以形成课程。开发课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线教师热情再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达不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是难以开发课程的。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只能从“小处”入手、从“低处”开始、从“狭窄处”寻求突破,但一般的结果是,探讨多年,当初在“小处”的依然是“小处”,当年是“低处”的依然在“低处”,从“狭窄处”出发的还没有找到开阔处。综合之狭,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宿命。

实践之难。一是教师本身缺乏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实践能力有所退化,缺乏实践意识,更缺乏实践能力。殊不知,很多能力和知识都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书面学习、书面考试是永远无法代替实践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是探寻真知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重事实、证据的意识的渗透。二是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材料不足、实践空间狭窄。学生被大量的书面作业捆住了手脚,加上实践机会少,即使有实践,也只不过是意思一下、走过场,大多数学校其实不具备实践的场所和条件。作为课程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工具、材料,而是要有科学的甚至实验室的装备,做科学的探索。即使是查阅资料,也最好能有高档次的图书馆。三是,作为无须考试的课程、自己开发的课程,有的学校并不十分重视,甚至课表上有,实际上不认真对待。总体而言,综合实践课程还未走上课程舞台。

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知识不但要广播,还有在某个方面比较精深,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其次,综合实践,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深度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宽度。第三,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有科学性、趣味性等组成的。

如果能够把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综合实践课程篇2

1.误区

1.1部分学生语、数掌握较为牢固,成绩较好,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学也会,实则不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不是多个科目的拼盘,也不是一般的综合,而是横跨多个领域的有机整合,既是语、数掌握较好,也要虚心,努力地学习。

1.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人为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点过于探究,要注重基础性知识,培养自身整合性能力。

1.3在学习中,学生轻视活动实践,死记硬背知识,不能理解,不会联系自身生活,活动中走马观花,形成了比葫芦画瓢,试图走捷径。

2.关于走出误区的几点建议

2.1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围饶这些知识、技能,而归纳总结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包括创新、创作、绘画、艺术、折纸、科学六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重点考察学生理解、判断、分析、综合、表达与应用,艺术鉴赏能力等人文科技综合性素质。但部分学生,却错误地把该学科当作一种负担,他们认为仅语、数、外、音、体、美就难以学好,现在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有违减负之思想,学生只是硬着头皮去学,显然是一种错误观点,我仅举一个例子予以反驳,在该学科的基能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图标,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安全行走,这些路标,路牌,红、绿灯标志对学生出行有很大帮助,然而这些知识点在文化课程中不会学到。

2.2“趣”陪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有兴趣的游戏,趣味的活动或从特殊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能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题既围饶教学主题,又不拘一格。自然界的相关现象都可以编成活动课题,让学习活动灵活多样。

综合实践课程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探索

一、背景

未成年人是苏州发展的未来,也是苏州文化的分享者和文明城市的创造者。为进一步培养苏州的未成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实事工程“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将各类公益文化场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体验站,组织未成年人深入各体验站开展自主实践,在体验和感悟中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开展一年来,大多体验站的体验活动,或停留在参观讲解水平,或由于内容高深而束之高阁,大多数学生走马观花,为求得“护照盖章”而跑馆签到,无深层次的体验收获。学生的体验活动呈现出:重形式,轻实质;重参与,轻体验,未达到整个项目设计的初衷。显然,从现实需要来看,体验站的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学习的诉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关照,进行活动化设计、课程化建设,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提高面向未成年人的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理论与技术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生成性、实践性、体验性、综合性的课程,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其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而各类公益文化场馆、体验站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课程资源。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下,对社会实践体验站进行课程化开发,是符合理论与现实需要的。社会实践体验站是资源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是内核灵魂。聘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担任课程导师,协同体验站、联盟学校共同设计课程,用这样一股专业力量来设计课程,包装出新,既能让校外体验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社会化学习,也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课程设计

苏州目前112家体验站,结合体验站特色,分为红色印记、名人先贤、历史文博、艺术品鉴等12个门类,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社会责任、学会学习等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发展。课程内容的设计,遵循综合实践活动经验课程的特质,一方面以课程总目标为纲,根据学生学情,分低、中、高三个学段设计课程;另一方面着力体现各体验站场馆特色。具体活动设计,突出一个中心,即以学生视角、学习任务为中心;五条主线,即活动设计贯穿知识学习、动手操作、探究实践、合作交往、自我发展,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资源整合、有所习得、多元发展。课程设计者,由体验站工作人员及联盟学校老师主要负责,一名课程导师指导把关,最后由各界组成答辩专家小组,进行答辩审议,完善后才形成最后的课程。以苏州博物馆为例,馆内藏品丰富,博物馆课程既有全馆普及性的,也有单主题深入体验的。如青花瓷,作为苏州博物馆的特色馆藏,可精心设计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品鉴青花之美。以《青花瓷文博课程》(7-8年级,活动人数16)为例,其活动目标和主要活动流程如下:1.知识层面培育目标:学习从陶至瓷的演化发展历程以及陶和瓷的区别和联系;了解陶器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器形,青花瓷器的不同装饰图案及其文化内涵等。2.能力层面培育目标:亲身体验泥料拉坯、瓷胎制作、设计并绘制青花图案等青花瓷器制作过程,锻炼动手能力。3.过程和方法层面培育目标:通过展厅观察青花瓷展品、分小组制作青花瓷器的过程中,培养分工与合作精神,提高探究与思考意识,锻炼交流沟通和应变管理能力,理解精美的青花瓷背后复杂的制作工艺,并掌握正确的青花瓷制作步骤。4.价值观层面培育目标:体会文物的魅力、感受历史气息,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兴趣,从小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课程实施

为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服务水平,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中心成立;为保证体验站课程开发专业性,聘请全社会各界专业人士为专家顾问,聘请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为课程导师;为解决社会实践体验站师资问题,建立社会实践体验站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定期开展有关培训活动;为提供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的信息资讯、咨询交流和数据对接,“成长苏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云服务平台建立,种种举措都为体验站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鉴于体验站活动课程的活动性质,课程实施采取网上预约制,家长和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上,了解活动信息,明确活动时间和人数,并进行活动预约、微信签到、手机答题、查询个人社会实践记录等。体验站师资来源,包括体验站工作人员和联盟学校中小学志愿者教师。学生网上报名后,根据时间安排,自行前往体验站参加活动。如苏州博物馆《青花瓷文博课程》,暑期每周1次活动,学生网上报名后,来到苏州博物馆大厅集合,体验活动老师给学生发放任务单,然后带学生在青花瓷展厅参观,之后来到“教育活动室”完成后续任务。

四、课程评价

1.学生活动情况评价评价作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个手段,贯穿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每个体验站的课程活动都会结合“任务单”设计相应的评价。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语言激励、打星集章、颁布证书等,贯彻整个活动,集过程性、终结性、表现性评价一体。学生完成任务后,根据活动参与情况,会收到及时反馈。如苏州博物馆《青花瓷文博课程》,评价方式与“任务单”设计于一体。每一个任务后,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星自评,教师要根据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和参与体验活动情况,敲章评价。比如学生在展厅找到各类青花瓷展品,按年代先后排序准确,就能获得“识宝新技能章”;学生积极参与“拉坯”、“画青花”体验并回答问题,能获得“制宝新技能章”等。2.课程开发实施情况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开发,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并不断开发出不同系列的课程,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会邀请学生参加活动后,及时在网上活动评分、活动感受及活动建议。根据反馈建议,体验站工作人员也会与课程导师不定期的沟通,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社会实践指导中心领导小组也会定期对各体验站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正向激励,对达不到要求、影响项目有序推进的单位追究责任。

五、成效

1.开发了学生社会化学习新领域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他主张“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在杜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主张“社会即学校”,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生活的联系,学校应该带着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向学生打开。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教育更多的是科学世界的教育,而走进社会实践体验馆,可以获得生活世界的教育,相对而言,这种真实情境中的教育更具有奠基性。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以丰富的内容,立体的文化,开辟了学生生活化学习的新领域,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联结,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运用学校内学习的知识、方法,学以致用,迁移运用,成为未成年人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摇篮。2.扩大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课程,作为经验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课程价值。但由于无教材、无专职师资、无考核等特殊性,使得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困难重重。此次,社会实践体验站课程开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导向设计课程,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去探索去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到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这样的课程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并体现了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学生,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享受着真实、朴素、完整的生活化教育。这样的肯定也必将推动更多的学校、教师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长效化实施,彰显出课程的多元化价值。3.亮出了苏州人文化教育新名片2017年,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为苏州市的实事项目,课程化建设使得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活动内容更为生动、丰富和立体。2017年暑假,全市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站的活动,更鲜活地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更轻松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使得这一年“苏州学生的暑假不一般”。如苏州博物馆这些公益文化场馆本身也是苏州文化、历史的代言,如今在教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苏州教育闪耀着人文的光环,让苏州人文化教育成为城市新名片。

综合实践课程篇4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注重“过程”,是过程的集合体

与其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不如说是一种过程取向的课程,它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体现“过程哲学”的意蕴。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过程,也就没有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其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荡然无存,课程目标便无从实现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过程的集合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由无数个子过程构成,每个子过程及其所包含的诸环节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个过程大致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内容开发过程、绩效评价过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等等。虽然学科课程教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但它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差距在追求“过程”的方式、机会和限制。

从教学目标上看,学科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而学科课程标准规定远远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相关规定细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只是就课程理念和总的目标做了大致描述,对于活动领域目标和主题活动目标基本没有涉及,这些目标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在行动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在“形式”上可以分学生需求诊断过程、内容分析过程,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情意态度目标设计过程、能力目标设计过程、知识目标设计过程、表现性目标设计过程。

从教学内容上看,尽管“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能等同,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也可以根据学生经验、认知基础、课程资源等,对预设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应性调整,但“依纲靠本”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针”,“预设”是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的规定性。相比之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存在普遍的教材内容,不存在按照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其教学内容看法更强调“生成”,注重学校自身的发现过程和教师的创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开发过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情景分析过程、学生现实教育需求评估过程,这是一个先“适度放大”而后“适性缩小”的过程。即,先根据学校内外教学情景,进可能宽泛地搜寻相关内容,再根据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适当缩小教学内容范围。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也生成于教学过程。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要么发现新的“问题”,要么延伸出新的主题或任务,要么经过活动反思形成新的主题,经过师生共同协商,这些问题、主题或任务可以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从此意义上讲,生成性的确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最为重要的属性。

学科课程教学评价主要基于书本知识学习而做出判断的过程,尽管我们也强调“过程”,但主要是考察学习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表现,注重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相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对自身的超越和突破,既看中学生某阶段的“优秀”表现,也宽容学生在活动中的失误和失败,既鼓励学生追求成功,也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从教学资源上看,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时间、空间、物质资源,学科课程教学过程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更多的优惠条件,这些条件既是教学的有利保障,同时对教学资源的存在和使用也构成一种限制。相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预设相对贫乏,没有像学科课程教学那样有诸多参考书目、实验设施、教师编制配制、充裕的时间等等,这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和限制。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着更加广阔的资源,大自然、大社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室,所有学科教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人员,一切相关社会人员都可以适时介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典型社会事件、生活事件都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内容资源。只是,这些资源仍然需要师生遵循教育学规律,系统规划,有效开发和利用,这是一个开放和灵活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样追求结果,但有着不同的含义。综合实践活动不追求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知识,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不刻意追求学生活动结果或活动产品的科学性和独创性,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去体验研究、设计、制作等实践方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发现”,但往往理解为学生体验过程的附加产品,而活动过程,探索的精神、态度和勇气是更重要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不以人类的发现或发明比照设计问题解决的思路、策略。学生获得的认识成果鉴定,活动产品的价值的评估,不以人类创新标准等同视之,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发现,就是创新,就是成果。当然,如果学生发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成果,自然享有相应的价值评判机会。

(二)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包含多元的综合性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就其综合性而言,包括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内容的综合性、活动的综合性、成果的综合性五方面,综合性学习将通过不同方式达到这五方面的综合。[1]实际发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方式至少包括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媒体学习,这些学习方式是基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活动方式,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组织等方面,分别通过各自不同的路径去实现学习的综合性。

“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学习的重要路径是问题解决学习。问题的难度、问题之于学习者的价值与意义、问题解决的资源以及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影响到探究学习的效果。发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学习,最大的特点强调活动主题的综合性。从“共时”角度讲,活动主题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复杂关系的认识,从“历时”角度看,活动主题与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比之下,尽管学科课程教学也可能发生,甚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也非常强调探究学习,但学习内容主要受制于学科课程内容的限制,主要任务是为了完成学科知识学习。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探究学习环境广泛,世界即教室;学习主体之间的交往也较之学科课程中探究学习要复杂得多。

“体验学习”是向实践学习。“体验”指通过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不少词典中体验被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心理学领域中的体验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教育学界大多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体验学习的重要路径是实践感悟学习。学科课程教学中也发生体验学习,大多以验证学科知识为主要取向,学科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体验性,甚至发现性质,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体验学习也完全不属于一回事情,综合实践活动体验内容宽泛,体验空间广延,体验时间弹性化。

“交往学习”是向人学习,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接纳、认同、欣赏,进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人际交往方法、交往对象的素质,交往环境等均影响到交往学习质量。学科课程教学中的交往学习主体主要是教师与学生,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交往学习主体则可放大到社会、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员与学生在活动中交往的频率远远高于学科课程教学。交往学习目的也明显不同,学科课程教学中交往,是以认识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间接经验为目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交往学习主要是为了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满足活动需要。

“媒体学习”通过大众传媒,包括音像、期刊、网络等实现认识世界的过程。在“媒体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广泛难以控制,学习环境扩展,学习时间弹性化,可以说,通过媒体,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为现代资讯社会媒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媒体学习需要学习者高度的自觉,并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科课程教学同样强调媒体学习,但过多局限于学校现场,以认识、巩固、扩展学科知识为根本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注重媒体学习,则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学校,而且在社会、家庭等现场广为发生。

总体而论,发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学习,无论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时间、空间、环境,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较突出的开放性。学习过程追求“生成”,它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更关注学习活动沿途的“风景”;学习发生在书中,更发生在路上;学习关联于历史文化,更联系现实生活;学习启动于教室,更实现于大自然、大社会;学习为了明天做准备,也为了今天的愉悦生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通过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媒体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不断积累直接经验,并通过过程的循环性、丰富性,使学习者积累的经验不断得到升华,实现对经验的再经验,对感受的再感受。

相比较而言,源于学科系统知识学习,以讲授为主线连带产生的综合性学习,无论学习内容,还是学习的时间、空间和环境,都具有明显的限定性。尽管学科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都与综合性学习密切相关。最大的不同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是综合性学习内容是经验本位,服务于经验的积累,而学科课程教学发生的综合性学习,服务于学科知识,是为了系统知识学习而发生的作为讲授式学习方式的重要补充,学习的范围、程度、方式都受到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的极大限制。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质

在我国,教学过程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已经遭遇到新的挑战,难以回答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这是因为,已有研究成果大多在不同时代产生,新时代呼唤人们提出新的理解。同时,过去的许多研究以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为基础,所以,已有研究成果不仅难以解释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更难以回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转贴于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体验过程

长期以来,人类探索自然、认识世界形成了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掌握、理解、运用这些知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学生个体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与人类知识的无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学生掌握人类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就在于:经由学校教育的引领获得知识。

进入书本中的知识,是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过滤的知识,这些知识集中反映在学科课程。这些知识相当于人类数千年探索的“结果”,学科课程更是结果的“精华”。这些精华难以直接进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因为他们的经验世界离知识世界太远太远。学校教育引领,主要努力方向是缩小人类知识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的距离。为达此目的,学校教育除开采用别样的方式外,重要的途径就是帮助学生在“教育的情景”中,对人类知识形成过程进行还原,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学会知识。

学科课程教学也注重体验,强调采用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局部”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科范围内让学生局部地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但是,学科课程教学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基础、学习内容、学习空间等方面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明显不同(见下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以超越“局部”,在更宽广的空间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体验、理解、学会知识,学习时间与内容更富有弹性,甚至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整合性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兴趣、个性化学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较之学科课程教学,在体验的内容、时间、空间、目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表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学科课程教学的区别[2]

学科课程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学习基础

关注兴趣

学科知识基础

学习方法

探究操作的自主活动

讲授和练习

学习目标

个性思考、能力、态度

共性认识

学习内容

间接经验为主

直接经验为主

学习环境

学校为主

社会、自然、学校

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对“局限”的超越决非无边无际,与人类发现知识的过程等量齐观,始终是在学校教育的引领、指向下发生的活动,始终是在学校教育主体规划的时空里产生的活动,因此对知识的“还原”依然是有限度的,与成人的社会学性学习明显不同,更不同于放任的体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在“学校教育的规划和引领”下发生的一个特殊的体验过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经验动态转化、意义建构的过程

主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体验过程,并不否认它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相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反对将体验过程与认识过程截然分开,强调体验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互相转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基于学生需要和兴趣,从学生已有经验、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选择活动内容,并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激发学生进行新的观察、新的判断和新的学习,扩大经验范围。这些经验多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追求远不在于此,基于这些直接经验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展开新的学习,将这些经验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逐渐融合,使原有认知结构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有组织,进而逐渐地把学习者引向具有科学逻辑体系的经验,使学生从“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正是因为如此,杜威才建议课程教材编制者应认真研究“介于儿童的现有经验和这些科目的更为丰富而成熟的东西之间的各个步骤。……从儿童的课程的组织就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这些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以此为依据来设计课程的组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将未来经验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而且还使原有认知结构重新改组,实现“经验”之间的融合和发展,进一步产生新的意义。

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者互相转化和融合,也是科学发展的规律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需要认真处理好知与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具体与抽象、新知与旧知、分化与综合的关系,用过程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分析和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否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能演变为唱一唱、跳一跳等简单意义甚至形式化的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一个交往/交流的过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交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它动态地表现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多级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特殊体验过程就是多级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没有交往、交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体验与意义建构也无从实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交往过程观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主体,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双主体关系,交往关系呈现明显的主体间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生交往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为朋友,亦师亦友,体现出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认知关系上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能够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不仅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交往还强调师生与社会人士,尤其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不断地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有家长的参与,家校协作,有师生与相关社会人士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相互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介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的人,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创造的潜能得到释放。在现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家长受到孩子的“触动”“冲击”,改变过去家长眼中的“孩子观”,尊重孩子,平等地同孩子交朋友,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家长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鼓励、理解增加了,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和自觉了。甚至,还有家长从孩子身上学到不少,家长与孩子一道成长。

最后,交往/交流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全过程,而非活动展开之后结果的交流。选择活动主题需要学生同教师、家长沟通和交流,活动方案设计需要学生之间反复商议,活动展开过程中更始交叉着多级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活动总结阶段,更能够体现个体与个体、组与组、社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有欣赏性交往,也有反思性交流,有外显形式的交流,也有个体自我与自我之间的交流。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和交流的广泛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才充分显现出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乐此不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体验过程、意义建构与交往交流过程彼此互相关联,每一过程都是另外两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方向,依次循环,共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走向深入。在这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中,师生为活动主体,联合相关活动成员,形成学习型社群,以一定活动目标为导向,选择合乎学生教育需求的活动内容,综合运用相关活动策略,展开的一系列特殊体验、交往/交流、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课程篇5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我校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为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前一阶段我们在学生评价工作和校本课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我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在参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方式。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方面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结合课本内容及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重新作了调整。本学期拟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校园万花筒”、“书海踏浪”、“果味飘香”、“多民族大家庭”、“购物讲价”、“吃的文化”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其次,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研究,老师们对主题的开发,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中更关注学生的喜好、个性、原有知识层面。本学期我们拟以五年级综合实践小组为龙头,带动其他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研究走到评价阶段,目前正在讨论,拟定出一个能突出我校特点、个性化的综合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册,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检查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特色、周边环境特点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制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二年级的活动实施方案,经过科任的教师实践与修改,使之趋于科学、合理,更能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学校。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配合全市课改样本校的调研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这一方面上。我校三、四、五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使用“小学生综合实践评价手册”。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一起存入学生的课程材料袋。通过使用手册与未使用手册两种班级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手册非常适用于中年级,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高年级同学用评价手册已显示不出太大的激励作用,对高年级同学的活动评价是否可以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进行,使之更趋向于现代化、个性化,在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课程篇6

一、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点,正确把握课程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从课程的类型和性质看,它和学科课程是两类具有各自特定的课程价值、目标、内容和实施规范的不同的课程。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创造空间,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个性发展是有差别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开放性,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其次,课程开发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既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努力实现教育即生活的和谐统一。

其三,立足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都是在学生亲身参与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探究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做”、“考察”、“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建构特色课程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

以问题(课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构建具各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它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是课程内容开发的核心,必须以“围绕三个维度,整合四大领域”的原则进行,即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这三个维度设计主题,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主题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应包含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社会参观与考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与生活等类型。当然,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初,一方面各校可关注各学科领域知识的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并使之以活动的形式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教材十分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方面的素材很多)。另一方面可将学校原来开展的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加以开发和实施。比如环境保护主题可设计的活动有:探究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污水处理厂的参观活动;社区环境污染的社会考察活动;社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学校或社区环境治理的公益性活动或生产劳动;初步设计某一地区冶理环境污染的整改方案;环境保护与我班团主题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为整合而整合”,应做到不管是从哪一维度设计的主题,都应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三方面来思考并设计活动项目,使各领域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内在整合,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的个性也具有整体性。

三是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参观、考察和访问,其活动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古迹、文化遗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等。社会考察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提出考察主题(包括活动目标)确定考察地点、对象和时间(包括与被考察对象联系)准备活动设备展开考察活动,收集资料撰写考察报告,并进行活动总结。

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程内容开发的管理。学校应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具体负责本校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课程内容的开发,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制定学校、年级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课程篇7

一、准确把握课程纲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具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把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和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内容编进教材之中,使课程内容在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和生活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趋于融合。它所倡导的知识联系性和整体认识观易于激发整体顿悟,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它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能给学生提供比分科课程更加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接受各种新的刺激,遇到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进而使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活动载体。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的要求,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达到课程纲要的目标。

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立的一门高中必修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组建一般都是由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它将最终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如何合理地配备一支教师队伍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我们立足学校实际,通过个人自荐与学校选派,以特级教师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任课,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与新课程同行,在持续不断的校本自主教研与校本培训中逐步壮大,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走出去”。让每一位教师开阔眼界、提升境界。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派出部分教师到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鼓励年青教师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二是“坐下来”。让每一名教师自我充电、发展技能。在激发教师主动发展、主动上进的“学校教师自主发展中心”和引领、帮扶、激励教师快速成长的“外部牵引激励系统”的驱动下,教师们能够真正坐下来,静心梳理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主动反思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自主参加一年一度的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全国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活动,人人都为学校添光增彩。三是“读进去”。让每一位教师更新观念、勇立潮头。我们倡导了“阳光阅读”“海量阅读”之风,通过阅读,让教师们找到了工作不断提升的钥匙和思维碰撞的幸福密码。四是“写出来”。让每一位教师创新创意、主动超越。近年来,我们通过“名师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编好教材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执教者的教案实际上就是教者的原创。这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与创新,而教师的智慧与创新需要的是教师的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

一是充分挖掘课程的有形资源。主要是让师生面对社会,走进社区。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探索自然、珍惜自然。通过科技教育及参加高等院校的国家实验室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广泛收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信息,不断丰富科技应用知识。我们编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南》(校本教材、学生用书)所收集的案例全部是我校学生近几年所做的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通过课题引领、特级教师工作室等平台,以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的有力支持与协作,在探索、研究、实践中升华提炼,完善课程资源。

二是注意寻求课程的无形资源。主要通过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整合利用,全面挖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立体化资源网络。开发社区资源,做到科学整合;挖掘校内资源,注意就地取材;摄取身边资源,注重即时即景。

三是注重整合课程的地方资源。即关注北京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亲近自然;领略北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人文;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工厂等,使他们认识生活,关注身边的现实世界。

四是切实发挥课程的共享资源。即由小到大,体现“大课程框架、小课程开发”的理念;由内到外,课程活动空间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由点到面,从典型示范到全面铺开的实施步骤;由近到远,从学校辐射到朝阳、北京乃至全国的特色。

四、改革课堂教学,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运行

由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成人员复杂,因此,在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中应采取目标管理,产生激励效应;搞好优化组合,达到互补效应;分层落实责任,争取共振效应;加强沟通协调,求得和谐效应的管理办法,加强集体备课,创新备课流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认真研究课型、创新教学设计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的关键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四个简单元、12种课型进行实施。

第一单元:选题与开题―主题生成课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方案设计课解决如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问题;开题报告课解决如何开题的问题。

第二单元:体验与实践―方法指导课解决如何开展研究的方法问题;主题探究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探究问题;问题讨论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共性问题。

第三单元:探究与交流―专题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某类问题;专题辩论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二元对立问题;中期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中期总结问题。

第四单元:展示与结题―活动展示课解决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成果展示课解决活动小组取得的成果及价值意义;结题报告课解决小组课题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

上述12种课型的实践,科学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从选题、开题到研究过程,以至结题各阶段该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性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进入课堂的“软着陆”。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运行,有效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实践,为新课程的全面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就了一批中青年教师。

综合实践课程篇8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综合实践课程篇9

树立综合的教学理念,让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课程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如,在小学六年级上期《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首先让孩子在语文课中通读这部分教材,然后根据教材的活动提示,按综合实践的小课题要求分组拟定活动计划,再分工合作,开展实践探究。孩子们通过读诗——写诗——演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自主参与,把以前认为深奥无味的诗歌演绎得多姿多彩,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课堂生动鲜活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了。

有孩子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前老师上古诗的时候,我常常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好像只看见老师的两片嘴唇在一张一合地动,却不知她讲了些什么。而这次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自己‘读诗、写诗、演诗’的机会,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查找资料,遇到问题互相询问,靠小组的智慧学会了很多诗。大家互相帮助,特别有意思!”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习作引路:强调体验,表达真情,展示卓越

习作是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现。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常无话可写,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习作需要有生活的土壤。

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把有价值的体验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如,开展的“三创,我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学生就写了《第一次社会调查》《我给妈妈讲“三创”》《我在“三创”中成长》等亲身经历的事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走上街头和社区深入地调查、宣传,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不仅能清楚地写出调查经过,在心理活动描写方面还特别真实生动,就连平时习作较差的学生也能做到把事情记叙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语文习作放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自由地表达,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下,就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展示自己卓越的习作才能。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锻炼口才搭建舞台:引导交流,注重合作,创建卓越

在教学语文十册“语言的艺术”这一专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有哪些展示语言艺术的材料?学生很快找到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或者在电视上看见的相声、小品,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有的准备道具,顿时课堂上乐开了花。

综合实践课程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综合创新训练实训课程 改革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都以理论课程讲解为重点,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生能够获取到非常高的学习分数,但是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能力缺失。由此,综合创新实训课程被提出来,并在不断改革,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将重点阐述创新训练目标、意义以及改革内容。

一、设置综合创新训练课程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对人才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高校不断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我国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改革,在项目中将10年卓越培养目标纲要制定出来,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变革与发展,是传统教育向工程教育转折的一个举措。工程训练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中心,更是培养优秀工程师必不可少的途径,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改革方案被提出来,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1]。

二、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教学目标

很多技术类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比如,某航天大学工科专业开设了几门必修课,这些必修课融合了电控、机械方面的知识与技术指导,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非常强。课程建立在工程训练基础上,融合机、电、控等专业设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通过学习这些课程需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认知与操作,熟练运用电控一体化技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创新训练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一)改革教学内容

过去,工程类教学一直将机械设计作为重点,为了达到课题目标就会不断加强设计教学内容,但如果课题智能化强仅依靠机械工程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设了监控与电控两项技术内容,课题学习不再单纯以机械设计为主,使学生各方面知识得到均衡发展,实践技能掌握更多[2]。

(二)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学生制作课题的方式,其他学生仅对内容进行创新训练,而将“个性化培养”作为改革的实训模式与核心内容,就是学生先申报一个课题,可以是教学科研课题,也可以是课业的拓展课题或者企业科研项目,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教学,使学生独立完成课题方案设计、硬件设计等,能够自主调试与测试软件、系统。在完成以上实训以后总结实训方法、知识,完成论文编写与答辩。

四、对改革综合创新训练实践未来发展的思考

即使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已经成为机电学院的一种创新体系,也是重要的实践训练基地,但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设计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实验的条件以及实验管理都需要不断完善,进而从实验为主转为探索性实验模式。要想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就要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思考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将课程体系创新实验条件及其相关实验体系建立起来,先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相关实践环节打通,更好地依据机械原理对机械设计和创新实验条件进行完善,使机电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关联的实验系列开设出来,比如,驱动部件设计、机械装配、驱动部件设计、传感器测量技术、控制器接口技术等,还要掌握控制编程制造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获取更加系统。

其次,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比如,自主研发或者设计,体会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更好地掌握机电系统运行与装配方法[3]。比如:SPCE061A单片机音效彩屏液晶显示贪吃蛇游戏:这是一款益智类游戏,主屏幕显示一条贪吃蛇,随机获得食物,游戏玩家可以操作键盘对贪吃蛇的方向进行控制,每吃到一个食物便增加相应分数,一旦贪吃蛇碰到边界,游戏便失败。游戏使用了单片机功能,贪吃蛇每到一个位置计算坐标;两个键盘玩的游戏是创新内容。项目创新总结:在完成了项目研发以后,学生要对项目做出总结,学生运用了在综合创新训练实训课程中学习的知识与操作方法,边研究边查阅资料,逐步分析各个研究难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游戏制作[5]。最后总结出:“获得的创新想法来源于实践,创新成果服务于实践。”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探讨了综合创新实训课程的意义、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改革方案。可见,素质教育改革下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与工作,使教学改革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牛锁良,李平,张纪勇,等.基于“培养创新思维”的线切割实训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1-34.

[2]邵文冕,都维刚.电气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8):179.

[3]安健,张鹏,赵媛,等.舞中医知识与文化底蕴双翼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张伟荣教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