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训练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听力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外语学习中听力是口语的基础,因而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便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在母语教学中从来没有听力课程的设置,因为学习母语是先学会说话,再学习认字和写字的。此外,学习母语有足够的语言环境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语言,而学习英语一般是从书面语开始,然后再接触口语。尽管目前的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接触英语口语的机会还很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开设听力课或安排听力练习,增加学生接触活的语言的机会,指导和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问题。
一、听力策略的提出
国外的资料表明,听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在六十年代,学生听力不好的原因被归结为对语音系统了解不够。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的分辨、语调的高低、重音的变化等语音信号的训练上。
2.到八十年代,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听力理解的训练上。这里强调的已不是语音的辨音问题,而是对大段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
3.近十几年来,对听力过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听。一个全新的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正在出现,即听力训练的安排力求更贴近实际生活,更符合能力自然发展的过程。
4.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强调学生在听力课上的小组活动,提倡听者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活动。
可以看出,教学的中心日益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母语里所具备的能力。这种教学中心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且也能引发教师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使课堂上的听力活动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如何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在母语里已有的听的能力?
人们已经发现,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其交际能力,而“听”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交际技能。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倾听”的技能,即为了获取信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与他人分享某种情感、为了劝说或被劝说、人们要去“倾听”。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倾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因此,研究这些听力策略,对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和训练效果会有重要的启示。
二、听力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
在听力训练中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为把握整体意思的听(Global listening),为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Selective listening)和为学习所听内容而进行的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Global listening听力策略是为了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有关Global listening的练习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2.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
3.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Selective listening听力策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这类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而且从结构上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2.明确规定学生听的任务和目的,及在听的活动中充当的角色;
3.为学生提供克服障碍和捕捉信息的线索。
听力训练的精听一般是在进行了Global listening或Selective listening之后,对所听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做进一步学习的听力活动。教师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难度,对Global listening和Selective listening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还要根据精听的不同任务,设计不同练习题。这两个方面正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精听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点上;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
3.对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连续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
三种策略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目标灵活选用。既可采用其中的一种,也可将三种结合起来使用。决定选用策略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他们便会对听产生兴趣。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时,听力训练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将听力理解为: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强与弱,除了决定人们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外,还决定人们对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占有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背景文化一无所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听力。
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听,是语言的基础;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在相等时间内,听到的信息量比读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而听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比读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的速度要快得多;听到的信息往往比读到的信息更生动,印入脑海的烙印更深刻,不易遗忘;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语感。
三、如何培养学生听力
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①语音障碍②语义障碍③心理障碍④文化悟力障碍
1.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其次还应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
2.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内在含义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语义能力是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语义能力的核心是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想象、猜测、推断文字及其内在含义的基本功。
3.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突破心理障碍要注意三点:
(1)训练听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2)听力训练的过程就是练功夫的过程。
(3)有的放矢地制订阶段听力训练计划。
篇2
一、小学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外语综合水平的好坏,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是一项比较不受重视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在成绩评测中丢分最多的环节之一。在此,简单谈谈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听力训练不够重视
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卷面上的高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在听与说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多做练习题,片面强调笔上功夫。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不够重视的结果。这种结果则导致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不平衡,即使学生的卷面分数高,也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不能真正从卷面分数上反映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二)听力训练方式方法比较陈旧
前面提到了,由于教师对学生听力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并不会花太多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英语听力的训练策略。英语听力的教学还是只停留在“教师读,学生听”的阶段,这就导致学生听力的语感不强,无法顺利理解听力内容。
(三)学生对听力训练的忽视
在考试中,听力部分的分数固然没有笔试分数所占的比重大,但是听力能力确实是在日常交流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小学生处于英语的初学阶段,往往忽视或者是本身缺乏对英语听力训练的兴趣,因此直接影响了其对以后英语的学习。
二、提高中小学英语听力的几点训练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听力的培养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而是在于掌握这门语言。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要做到听与写的平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写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教师自身教学中要对学生灌输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更要使学生本身在思想上和学习中对听力重视起来,才能加强对学生听力的培养。
(二)创新听力训练方法
(1)将多媒体运用到英语教学听力训练中去。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改变每次的内容,来从不同方面让学生练习,并且可以限制练习的范围与难度,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英语听力练习,教师与学生通过计算机实现对话。建议教师在设计教学多媒体课件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调节情绪的小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样既充实教学内容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重心,把学生当作认知的主体来看待”这一观点。
(2)教师要精心选择听力材料。因为中国教师的语音清纯、缓慢,意在照顾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听力的培养。教师除去用课本上的材料以外,还要选用英美人士的原声原调的材料,使学生适应外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适应真正英语对话中的语速。如精选浅显易懂的有趣的小故事、谜语等,提高其听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对听力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口语。口语过关,这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过硬的口语功底,都会使学生敬佩,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语言的累赘和重复。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听明白、听清楚,经常简单地重复某个生词、短语和句子,这样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听力课“放松警惕”,认为这次没听懂,老师还会重复的,这就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轻松感。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利于听力培养的。教师从开始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要专心,要认真,要全神贯注。
(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小学生在心理控制能力上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积极性。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
其次,教师在课堂 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篇3
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其次,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则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泛听可一遍过,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听不懂,可倒过来再听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翻一下书,继续听下去。在第一遍听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在每句停顿时,可在脑海里反复一下。听的当中遇到生词不要停下多想,因为有些生词可以在整个内容中理解。有些生词并不影响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来想,反而影响听下面的内容。听音时要随着录音材料的频率在脑中用英语重复,而且速度要练得能跟上录音速度,不能边听边翻译。一般只要难度相当,能听清大部分单词,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在进行“精听”训练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1)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 v],但它通常被弱化成[ v],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
(2)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比如在“精听”时,听到一个生词,发音好象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中也查不到,这时,你就应当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你应当猜出它是not at all。
(3)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多音节的单词如foreign, minister, inform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单音节单词,如did, was, 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精听”时一定要重点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听力训练;策略;记忆;语音;阅读写作;听力材料
英语听力是英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英语听力训练,才能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理解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英语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加大英语听力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取得良好英语成绩的关键。
一、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效果普遍不佳,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进一步了解。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听力训练方式较为单一,当前,教师的听力训练方式较为单一,传统,主要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听力训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训练内容,且教师在听力训练完成之后,只是简单的进行答案讲解,在学生没听出来的情况下再次播放一遍,得不到切实的锻炼效果。第二,相对而言,听力训练时间较少,训练强度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一般是三天的时间,而在平常上课过程中,很少进行听力训练,且在做卷子的过程中,一般是不进行听力解答的,只是对后面的单选、完形、阅读理解等内容进行训练,从而导致英语听力训练效果不佳,学生的听力能力较差。第三,学生缺乏听力训练学习的兴趣,听力训练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高中W生课业繁重,枯燥,对于分值相对较少,较为枯燥的英语听力训练不够重视,兴趣低下,训练效果不佳。
二、提高高中英语听力的训练策略
1.倾听较长的语篇,强化记忆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倾听较长的语篇,能够实现学生记忆的强化,使学生在进行短对话听力训练时,可以准确掌握不熟记听力对话中的有效信息,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提高高中英语听力训练质量。倾听较长的语篇,强化记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选择难度适中的较长的语篇,听力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训练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难度适中的语篇材料,保证训练的有效性,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教师需要选择趣味性强的,与题目内容密切相关的语篇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记忆,提高听力训练效果,以学习“The Olympic Games”为例,教师可以选择有关奥运会盛况、奥运会小故事的听力内容,实现英语听力的有效训练。
2.坚持听说培养,训练,提升语音技能
做好听说培养,训练十分重要,是提升语音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坚持听说培养训练能够实现熟能生巧,能够达到理想的听力训练效果。坚持听说培养,训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多听,多练,持之以恒,滴水穿石,通过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听力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语音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第二,为学生讲解听力技巧,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训练,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例如抓住重点词汇,思考题目重点点,以达到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语音技能。
3.进行阅读写作训练,形成语感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学习中两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一直被认为是语言教学的重点。阅读写作训练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对听力训练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阅读写作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语句,表达语句,自然能够形成一定的语感,以便更好的进行听力训练,因此,进行阅读写作训练尤为重要。进行阅读写作训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听力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听力材料以及听力对话,通过阅读听力能力,形成语感,并了解听力内容的重点与形式。第二,要求学生自己编撰对话,创作听力内容,从而不断提升语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4.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有效进行听力训练,延长听力时间,加强听力训练强度,能够达到理想的听力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主要需要注意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听力时间的长短,选择恰当难易程度的听力材料尤为关键,听力材料太简单无法达到训练目的,太难又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选择恰当的听力材料,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长期且最艰巨的工程,尤其应该重视课堂中的英语听力教学,这是提升学生听力的核心工程,它对教师的听力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英语听力训练,能够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理解与表达,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充分重视并通力合作,关注课堂的英语信息输入与输出,提高课堂听力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考做好充足的准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天妍.成才视域下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教学施教的策略研讨[J].才智,2016,(20):116
[2]龙婕妤.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水平的教学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5,(11):160-161
[3]孟庆宏.高中英语听力材料的特点及训练策略[J].英语教师,2015,(03):123-125+128
[4]赵雪峰.高中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元认知策略训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2):154-156
篇5
【关键词】教师;学生;英语听力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步骤,其中听排在首位,可见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听力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测试正经历着从传统测试向交际性测试的过渡。旨在加强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全面考查,扭转英语教学中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人直接交流的局面。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素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
1.知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知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由于学生不注意单词的正确读音、音素的区别、语句的重音及语调,不熟悉诸如同化、连读、略读、弱读、失去爆破等音变现象,辨音能力弱而引起的语音障碍;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辩音,同时要领悟连贯语流,语句中的单词、短语、固定句型结构及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为听力理解设置了词汇、句型、语法障碍;另外,听力训练不象阅读那样可以随意调节速度,大部分学生听时感到语速太快,来不及记忆和思考,因此语速障碍也是学生听力理解面临的一个难题。
2.非知识:听力习惯障碍和心理因素障碍
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笔者对所教班的学生就听力习惯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86%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力图听懂每一词句,遇到一时不理解的词句就停下来思考,跟不上语速;75%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忽略对材料内容的整体理解而仅局限于某些细节;94%的学生在听时不做笔记;81%的学生不知应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听对话和短文;68%的学生在听力测试时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缺乏应试技巧及紧张畏难情绪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二、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克服心理障碍
听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有听的愿望时,才能专心地听。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深入地探索以何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听,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首先,营造浓厚英语氛围。通过大量合适的语言输入为学生创造一个目的语环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一方面,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有利于培养其感知力、想象力及思维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开展一些习得英语活动,增加他们接触“活英语”的机会,如听英文磁带、英文电台,参加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晚会、观看英文片等。
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符合学生实际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如听音模仿,听音答问,听音复述,听音补充,用合适的背景音乐衬托听力材料,把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结合在一起,在听力过程中穿插听一些幽默故事、笑话、歌曲等。听力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消除了学生听力过程中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进步,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次,消除听力中的紧张感。心理的紧张,会使学生在听音时头脑一片空白,从而使听力活动完全失败。这时既要注意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也要给学生以技术性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听力训练方法及技巧。听力训练时学生往往犯一种通病:遇到听不懂的词就停下来思索,中断了听音,结果影响了听音的整体效果。对此,应提醒学生:不要力图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要对整个听力材料听音会意,从整体上掌握材料大意。如果听力材料中生词较多,影响听力效果,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也可让学生提前预习。做题时要告诉学生选择好动笔时机,要把一个句子听的差不多或听完后再动笔,而且动作要快而简,做到听写兼顾。这样才能提高听力效果。
2.抓好语音教学,夯实听力基础
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过好语音关。语音教学的基础是音标教学,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英语中大部分的音和形有着一定的联系,学好音标,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单词拼读和记忆的困难。我在教初一的学生时,先抽出一段时问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进行字母、音素、单词的教学。通过字母的学习来认识音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因材施教,培养良好习惯
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这类学生应采用“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应采用“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用口语交流。
4.创设情景语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最重要条件,这对缺少说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提高听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英语教师应尽力创设或寻找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比如看病、问路、打电话等让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进入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气氛活跃。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与此同时,也在不止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实用口语,为将来的实际交际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素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阅读、口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教师在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系统的训练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篇6
一、注重语音知识传授,奠定听力基础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学好音标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听力基础,初中生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训练和培养学生对朗读技巧的听力,如foot-food,sheep-ship,house-houses等词的准确读音。要有目的地让学生注意区别语音和语调,因为会读才会听。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以加强学生在听力时自然轻松地理解听力内容。
二、 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注意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记录时要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句抓住主要成分。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三、寓听力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避免在教学中使用中文,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学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在时间安排上,可利用课前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数分钟集中强化听力训练,然后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训练。另外,听力训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仅是连续几节课、几十节课的训练,而应是几年的训练,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应从初一第一节课开始就要寓听力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四、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在实际英语交流中,我们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听力内容也是如此。在听力训练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听的任务,带着任务去听材料,不能漫无目的,可以先让学生预览听力练习后的问题及答题选项。听力是在多听的练习中培养和形成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英语的中学生来说,练习听是非常重要的。我总是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看标题与选项,让学生对接下来所听的训练材料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寻找关键的语言信息。如标题中有what, where, how等特殊疑问词时,学生在听之前预览,特别留意,在听时就会有意识地去抓住关键信息来回答问题。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分阶段训练学生听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听力时学生就会游刃有余。
五、 重视培养学生听力时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7
由此可见,听力教学与训练已经真正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对听力的理解和相关教学体会。
一、兴趣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刚刚接触英语会非常好奇、新鲜。我在设计听力材料时,让学生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兴趣与快乐,在学习Pep版 三年级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按以前传统的方法,用“√”“×”表示,或直接写出水果单词,但这次新的听力训练更为有趣,让同学们听录音画出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都想马上听音画画。
二、精心选择听力材料
在传统的听力训练中,听力材料都是一些呆板的的对话,让学生产生厌听的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注重结合生动有趣、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材料,通过语言的学习,既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又能了解西方日常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选择由易到难,从短文到临场对话。
听力训练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例如:Pep版四年级,我在设计Unit 4 It’s warm today的听力材料时,设计了如下的内容:Listen and answer: 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cool in Lhasa. It’s warm in Kunming now. It’ s hot in Dongguan. It’s cold in Harbin.. It’s rainy in Shanghai. 在设计听力问题时,我设计了两类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A 或B,帮助学生形成确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正符合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A. Listen and tick or cross:(简单,听后能快速判断) 1.It’s cool in Kunming 2. It’s cold in Haibin. 3. Lhasa is cool now. B. Listen and tick or cross(较难,要通过理解后才能判断)1. It’s cold in Kunming. 2.We eat ice-cream in Harbin. 3.Shanghai is very hot now.
在课堂训练中,应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听的时间过长,学生会非常疲劳,当然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做到劳逸结合。三、四年级每单元的Let’s do深受学生喜爱(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在对各指令的反应中自然习得语言)。在这一活动中,也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Listen, look and guess. Listen and point. Listen and do. Put them in random order .在活动中,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兴趣高昂。
三、设计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
1、利用课前5分钟
在教学中,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听力训练,就能达到省时高效的效果。可让学生进行带着问题听录音、听音画图、听音做动作、听音传消息、听音配对、听音判断对错、复述故事、即兴演讲、提出问题、甚至是唱一支简单的英文歌曲。教师可根据这位同学所讲或表演的内容提一些问题,可使学生在听讲时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例如:四年级的Unit Four My Friend一课中的Let’s talk是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在听录音之前,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Who are they ? What are they talking? What’s his name?Is he from China? Is Zhang Peng short? 回答时不必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只要他们给出的答案恰当、合理就给予肯定,这有利于树立他们学习自信心,也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好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既让听的过程目的明确,又能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兼顾了preparation for listening这一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大大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听力活动的多样化
听力训练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听力训练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四年级学习了衣服类,有部分学生向我提出,让他们组织一个全班性的时装表演秀,我欣然答应,引导学生去策划,让学生互相表演,互相描述评价,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的准备,连成绩一般的同学都跃跃欲试。
在活动中,我让模特用已学的知识来描述自己的衣服及喜爱,并PK出最佳表演奖,而作为记者又可以根据模特的描述进行问答辩论,并PK出优秀记者奖,这一活动新颖有趣,可以设计些学生喜欢的活动:Listen and do , Listen and draw, I say you ask and answer.
3.多听多读多练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能力;训练;培养策略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英语听力占据较大考核比重。语言学家Krashen表示,听力理解是语言学习的头等大事。另外,很多语言学习专家也指出,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英文材料阅读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结合以上观点以及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个人需要在明确当前学习的整体问题基础上,明确自身能力训练方式,并针对性加强自我训练,从头开始获得成功。
一、当前高中英语听力学习问题
(一)缺乏英语语言的环境
许多人进行英语听力练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听力练习过程,大部分集中于材料的跟读,练习时间也仅仅局限在课上。课下较少寻找其它练习材料、课外时间也没有进行积极的跟进练习,整个英语听力学习过分依赖教师,自身听力学习环境的建设不足,因此听力能力提高也较为缓慢。
(二)不良的听力学习习惯
听力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帮助个人不断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进而形成英式思维,真正提高语音、语调等的辨别能力,以及听力材料整体内涵的理解能力等。不过,很多人的听力练多集中在考试之前,平常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听力不够重视,听力学习习惯依然无法形成,听力能力也无法得到本质提高。
(三)对听力细节不够重视
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把握材料大意,无法根据听力记录答题,与其无法把握听力细节有关。由于没有掌握材料中的重点内容,无法分清材料中各部分的主次,最后答题时只能选择自己听到的与答案相关的选项,出现很多错误。
二、高中英语听力能力训练方式
(一)确定能力训练基本目标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为提高自身听力能力,需要确定力练习的主要目标。目标的确定能够提升听力练习的针对性,进而按照目标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的提升个人听力能力,持续获得听力学习的满足感,直至最终听力水平的提升。比如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制定短期学习目标为提高自身对话理解能力;或者针对考试要求以及英语学纲要求,确定自身长期发展目标位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听力技巧,进而提高大段材料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针对弱项进行训练
1.语块训练
在听力练习中,由于无法明确不同语块之间的关系,不会对不同单词进行分组,材料记忆和理解能力无法提升,听力练习的效果也一直不够理想。因此,在日常的听力练习中,可以选择进行材料句式划分的模式,利用语块明确材料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There is nothing wrong/with you and this boy/being friends.”在此句中,一句话被分成了三个语快,能够帮助我们更为直接的把握关键信息,进而提升听力材料的重点把握能力。
2.重音训练
重音又表示为单次重音和句式重读。重音的变化可以表现为个人表达语气的变化,同时决定句子或者单词的表达语速。一般来说,由于课上所学的语调大都采用陈述或者疑问语气,听力练习中,个人较难根据语调的变化把握讲话人的真正意图。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可以通过专门的重音训练,分析不同材料中的重音内容,进而实现对重音所强调信息的把握,避免关键信息的遗漏。
3.语调训练
语调,表现为音高的变化。进行语调训练,能够确定说话人所陈述的整体句式结构,进而通过把握语调特征,掌握听力材料中的重点信息。在语调训练过程中,首先需要熟悉课本中的语调知识,同时结合对语调的认识,从课内外的听力材料中了解语调变化造成的个人情感变化以及局势表达方式的变化。
(三)根据教材听力材料进行训练
在听力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不同,进行精听和泛听的训练。
一般来说,课外的各类有声小说、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等,可以作为泛听资料,用语自身重复性练习,主要目的是熟悉英语不同句式的表达方法,培养英语听力习惯。另外,可以结合不同主题的语言材料进行泛听练习,比如某个有关兴趣爱好讨论的对话等。当然,要避免选择某些生词过多的材料,以免影响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精听材料,着重选择口音地道,符合英式表达习惯的材料。比如利用课本材料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听力材料练习,掌握菜价的表达方式,或者确定运动员跳远比赛、接力赛的表达方式,或者训练自身掌握不同情况下日期的表达方法、年龄的表述方法等。
三、高中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连贯记忆能力
英语听力过程中,材料一般会借助一大段话,提供一个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在这段材料中,也有可能出现某些相似的词语作为迷惑选项。但是只有在整段听力之后,才能根据题目分析材料的主次。因此,为提升听力材料辨别能力,首先可以培养自身的连贯记忆能力。最开始从简单的两三句话入手,把握句中的重点内容,并对其进行复述,之后逐渐增加难度,直到最后记忆整段内容。
(二)重视听力技巧运用
听力练习,同样也需要技巧。
第一,可以从题型入手。在听力开始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准备时间。此阶段可以用来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问题,并对听力材料内容进行猜测。在听力开始之后,对于错误答案及时纠正,能够有效避免某些关键细节漏听现象。最后,利用听力记录进行段落大意整理,并对题目答案进行修改。
第二,要做到边听记。记录内容,着重于数字、地名、人名等一些容易记错的关键信息,同时在题目相关选项上做标记,方便之后做题时的重点分析。
(三)利用层级递进方式学习
在英语听力练习中,进行分级训练:一方面,能够通过难度不断增加,提升英语听力练习的挑战性,增强个人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个人及时把握学习进度,保证听力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最开始的听力训练中,可以从课本中一些简单的对话材料入手,在学习对话的同时,了解课本中的单词、短语的应用方式。后期可以加入大段阅读材料的练习。最后可以过渡到整篇文章内容的听力练习。
这种层级递进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听力学习时的负担,并帮助自身不断增强听力练习的信心,甚至是其他方面学习的信心。
(四)注重课外活动资料运用
篇9
掌握一定的听力学习策略是有帮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教无定法”。人们常用这些话来说明外语教学用什么方法都无关紧要,人们都能达到目的。问题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所花的时间、付出的代价、达到的目的的程度却大相径庭。听力理解好的学习者较多使用的学习策略包括: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有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和运用背景性知识辅助理解。在用汉语交谈时,我们通常发现自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替对方完成接下去要说的话,这便是预测的结果。预测的内容越多,听起来就越轻松。用英语交谈也是如此,谈论的话题,谈话的场景,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等都可以帮助预测。那么,我们该如何预测呢?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是认知框架,人以图式的形式储存记忆。在语言活动中,每个图式可以被某个词汇或提示所激活,于是该图式与同它连接的其他图式处于活动状态。这便是“联想”,或者说是对信息的未知性的一种“预测”。
听力理解过程实际就是一个预测---证实---再预测---再证实的往复过程。预测是解码的方式,证实是解码的结果。利用图片预测有些听力材料配有插图,同学们不必进行太多的相关阅读,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所要听的材料的大意,便于在听力中掌握主动,猜测到所要听的主要内容。比如有一幅画,表明一位房东太太要求房客把外套放在衣橱内,这样我们根据提示及这幅图知道听力内容是关于房东的住房规则。同学们再依据常识可以预测这些规则大概包括:takeoffshoes,bequiet,don’tsmoke等,这样再做听力,同学们可以验证这些猜测是否符合听力内容,听时压力也减少许多。画面的提示,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预测将要听的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看电视新闻比听广播新闻易懂的原音吧。利用关键词或话题信息预测学生可以通过事先了解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话题,对词汇、情景、文化等方面进行联想和设想,形成对将要处理的材料的图式。比如听英语新闻,有关trafficaccident,学生很自然的形成由trafficaccident为中心辐射出去的由drinking,badweather,speeding,slipperyroad,police等一系列词汇组成的图式。有这样的图式框架支撑,学生将会较容易地把听力材料放入这样的图式框架之中,理解起来也会轻松多了。英语电视新闻在播出时,常在屏幕的下方提供简短的文字信息或关键词,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理解听的内容。利用背景音响或说话人的语气预测在进行听力理解时,背景音响可以提示我们说话人所处的场景、会用到的词汇以及会谈涉及的内容。比如听力录音是真实的机场登机广播,扩音器和噪音都出现在录音中。
我们联系生活中坐飞机登机前听到的广播内容,可以猜到听力内容会涉及flightnumber,destination,gate,etc.,广播内容可能是登机时间、航班调整或航班延误等。听力预测不仅仅发生在听力活动开始前,在听力过程中,对于不能完全确信的信息,可以通过说话人的语气推测。比如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第17题。17.Whydoesthewomandeclinetheman’sinvitation?A.shewantstogetsomesleep.B.sheneedstimetowriteapaper.C.shehasaliteratureclasstoattend.D.sheistroubledbyhersleepproblems.该题的关键信息在女士的陈述中,她说(ButI’mexhausted.Iwasuptill3thismorning)表明女士很困倦,据此推断答案为A,而不是很多考生误选的D选项。利用听力试题及选项预测目前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采用的都是听录音做选择的形式,先阅读题干和选项可以帮助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及其重点。
听力放音时也给了每小题5秒钟的读题时间,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粗读一遍题干和全部选项,分析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预测将听内容和可能的答案。如果选项是姓名、地名、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听录音时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断。对于与选项无关的内容,只需听出大意就行。预读选项是做好听力的必备策略。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对所提问题有个大体的了解,使听更富于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话中的某一点信息,减少听的负担,解题也更加准确、快捷。如:A.Someonehastakenawayherluggage.B.Herflightis50minuteslate.C.Herluggagehasbeendelayed.D.Shecan’tfindthemanshe’sbeenwaitingfor.在四个选项中提到了luggage与flight,可推测对话应该发生在机场行李处。一个是行李的丢失问题,一个是飞机误点的问题,一个是接站人的问题,有了上面清晰地思路,更容易从对话中找到有关信息。
篇10
关键词:技能,训练,情感,策略
中学英语教材各个教学单元内容以话题为中心,日常交流的24个话题,基本上是中学生熟识的生活问题和他们认知水平相关的社会问题。诸如: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兴趣和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购物(Shopping), 节假日(Festivals and Holidays),文体与体育(Entertainment and sports)……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引入任务,呈现和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针对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年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语言教学情景,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学生将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语言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听力测试已成为语言测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考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运用可视的实物、图片、挂图、幻灯片和教学软件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训练听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调控,克服学生的烦躁心理,形成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模式,促进听说技能的提高。
近年来升中考试英语听力常采用的题型是“听句子选图画、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听选信息以及听短文填写单词”等。在初三毕业班几年的英语听力技能训练过程中,本人按“预览、细听、深思、速写”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探讨,学生英语听力部分的成绩稳步提高。“预览”是浏览,听录音前快速地浏览一下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细听”是听录音,听时一定要会神,要听清,并善于捕捉关键信息,快速获取文章的主旨,结合文体的特点,把握问题的要点,如who , which , what , where , when , why,how等。笔者根据几年的中考试卷内容中听力材料出现的文体进行分析,常见的文体主要有简单的记叙文,通过叙述一件事例发展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深思”是动脑筋判断,理解所听对话和文章内容的含义,找到问题与录音内容的内在联系,确定准确答案。“速写”是动笔在试卷选择答案或填写单词。整个训练过程既要有速度,又要细心;要能做到又快又准,平时要多进行训练,“耳濡目染”,应试时才能“闻其声”、“会其意”,加之技巧娴熟,定能取得听力测试的好成绩。
在初三毕业班总复习的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各学科的练习任务和测试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小,作息规律无序,生活上容易造成疲劳,精神分散;学习上出现焦虑、浮躁、患得患失的心态。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调整适中的教学节奏给学生一种快乐的情趣,动感的音调,优美的旋律,传神的目光,给学生带来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教师传授一些适当的解题策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在失败中尝试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调整良好的心态,迎刃而解,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中,采用“选项—问题—对话内容—选项”的探究方式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由选项推断所听问题,选项与所听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从选项判断出你将要听到的问题的中心话语是完全有可能的。其次,由问题确定所听关键词。所听问题判断清楚了,对话中要抓住的相关信息也就有底了。平时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介绍三种:一、联想法: 例如:选择的答案是:A, on foot , B, by plane ,C, by bus , D, by train 就联想到问题可能是:How do (does) you (she/he) go to somewhere· 信息归纳时,当听到Here are some ways to get to Hainan Island ·应当快速记下列举的方法。 二、预测法: 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的连贯性做出预测, 通过论点、主题进行预测。如听到“the secret of good health ”就会联想到健康的各种方法:体育锻炼、不吸烟、饮食合理、医疗保健等因素。三、信息归纳法: 对于较短的对话情景,可以用“信息归纳法”。首先从三个选项的已知信息入手,通过简单的推断,预测所听问题,并根据对话中出现的关键信息词,然后回到问题的选项,选出最佳答案。四、速记法: 学会使用英语单词的缩写形式,诸如: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的缩写形式,something—sth. somebody—sb. somewhere—sw. ; 星期、月份等的缩写形式,Sunday—Sun. October—Oct. September—Sept./Sep. ;某些地名的特定缩写:New York—NY , Britain — the UK, Hong Kong — HK…… 等等。学会用阿拉伯数字表示,fortieth=40th three million=300,0000(或3mn)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