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5:20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1

关键词:生物质颗粒燃料大别山地区经济发展

大别山地区既是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区,又是国家划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2010年12月,国务院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大别山生态功能区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规划指出:“生态功能区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实行产业准入原则,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大别山地区的主要生态产品除了提供清洁水源外,最丰富的就是生物质。因此,对照规划要求,对生物质的综合开发是大别山地区发展经济的首要选择。

生物质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能再生的物质。生物质能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生物质能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耗的14 %,是继主要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 4 位能源,而发展中国家的生物质能占一次性能源消耗的40%以上。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将农林生物质原料(包括农作物各种残余物、林木枝叶及加工剩余物、草类、粪便等) 通过挤压加密成型技术进行加工,使其具有人们方便使用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同其他形式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因生产过程简单,其产品更容易直接使用。欧美国家使用比较普遍,生物质颗粒燃料消耗占生物质能消耗量的60%。

一、大别山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别山试验区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别山革命老区20个县市区(湖北7个、安徽7个、河南6个)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近十年,国家虽然对其实施扶贫开发,但仍然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贫困地区和传统农业于一身的欠发达地区。2010年9月,20个县市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大悟县,向全国人大和政协提出了《关于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议案和提案,国务院采纳了议案和提案,编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其总体目标是“红色的大别山、绿色的大别山、发展的大别山、富裕的大别山”。

以“绿色的大别山”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托起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全面实行青山绿水工程,力争“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提高10%以上,达到70.5%,为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富裕的大别山”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充分发挥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使资源优势转为为经济优势。据测算,2010年生物质颗粒燃料每吨生产成本500元左右,市场售价为600元左右。如果将大别山地区每年生物质资源加工成颗料燃料,可增收118亿元。同时,根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将大别山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挤进碳汇交易项目,根据2010年国际交易价格每吨10欧元,创汇额非常可观。加之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可以创造许多的就业岗位。

(二)有利于大别山生态功能区作用的发挥

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编制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7月,环保部、中科院将大别山革命老区20个县市区划为大别山水源涵养重要区,面积30455平方公里,其作用是涵养水源,培育替代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污染。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大别山地区在实施青山绿水工程的基础上,以寻求替代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培植绿色产业。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低碳经济托起绿色发展。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经济产业族群的宠儿,而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生物质能中的佼佼者。它能替代煤、油、气传统能源,用于各类锅炉的燃烧,也可以用于直燃式发电。燃烧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低排放,减缓了对大气的污染,避免了酸雨的形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将农业产品废弃物生产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不仅避免了田间燃烧的空气污染和随意堆放造成的面源污染,而且变废为宝。同时,燃烧后的灰烬也是天然的有机肥,直接施于农田,不仅减轻了化学合成肥料对水源的污染,而且为提供原生态的农产品提供了前提条件。形成了循环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有利于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的建设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此推开了圈域建设“两型社会”的序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大别山地区拥有燃煤、油、气锅炉3200余台,约9000吨蒸量每小时,仅武汉市使用多种燃料锅炉就达4000余台,约1万吨蒸量每小时。若将这些锅炉改造成以生物质颗料为燃料,每年需消耗2400万吨(折合标煤1197万吨)。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而且减缓了环境污染的压力,促进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严重制约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提出的新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着力当前;既要安全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建设新农村,首先的前提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是建在沙滩之上。

产业是农民增收的载体与源泉,建设新农村必须从产业抓起。传统产业增收困难,因此产业发展必须要依托丰富的农林产品资源开发新的产业。大别山地区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利用这些资原开发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使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务工,不出家乡就能打工,解决了农民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带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不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二、大别山地区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优势

(一)生态资源优势

大别山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常年积温为1900~2300摄氏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山系,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1.2%,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60.5%。因此,生物资源丰富。仅乔灌木树种就达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50多种,是一个天然的生物馆。大别山区生物资源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山冲坡地种植水稻、小麦、花生等农作物;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成片分布;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用材林穿插林中;经济树种乌桕、油桐、漆树、桑树、油板栗、油茶等镶嵌其间;间有小片荆棘掩映林间。海拔渐高,黄山松挺拔在石缝中。为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详见表1)

(二)交通区位优势

大别山区位于我国腹地,是中部六省的心脏地带,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南北向京广、京九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大广高速、106、107国道和东西向的西宁铁路、沪蓉高铁、沪陕高速、312、318国道在大别山交织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使运输成本降低,市场区域扩大。大别山是武汉城市圈、合肥经济圈和中原城市群的结合部。山南紧邻武汉,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唯一的中心城市,对大别山的经济辐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不可替代的。大别山是武汉的后花园,不仅为武汉提供了工业原料和农产品,而且为其较好的提供了生态功能产品。武汉城市圈辐射半径超过了大别山所含区域,其中大部分区域处于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圈和核心圈中。合肥经济圈的规划体系中涵盖了皖西大别山区。中原城市群的规划中也辐射到了豫南大别山区。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大别山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市场需求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能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改变能源结构及其消费方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生物质能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制定了生物质能中长期规划,2010年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500万吨,计划到2020年要达到4000万吨。根据国际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20年,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的比重接近60%,而生物质颗粒燃料则占生物质能利用的60%。大别山能源消耗量大(详见表2),能源资源匮乏,90%以上能源依靠区外调入,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全部依赖外调,80%的电力也需要外输,因此,急需寻求替代的能源,而大别山地区生物质能极其丰富,是替代的重要途径。

(四)人文社会优势

大别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时期有几十万热血青年为了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更是将军倍出的地方,其中红安、金寨、大悟、新县和六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虽然大别山横跨三省,但是大别山区内各县市地缘靠近,人缘相亲,具有相同的人文社会背景,在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和人文特征上都比较相同,这为经济上的良好合作交流打下了基础。这种相似或者相同的人文资源对大别山地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便利的社会条件,是实现大别山地区的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三、加快发展大别山地区生物质颗粒燃料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包括生物质成型设备、生物质成型燃料和高效燃烧装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技术研发基地要充分利用武汉科研院所集中、人才多的优势,规划在华中中心城市――武汉;成型设备和高效燃烧装置的生产由于技术含量高、占地面积广应规划在县城;颗粒燃料的生产厂区为了方便农民进厂务工和降低运输成本,应规划在有原料的乡镇或中心集镇。要根据市场需求分县市制定生产布局规划,每个县先建设生产能力10万吨的流水线(每条流水线年生产能力5000吨),然后随着生物质颗粒燃料产品推广应用的扩大,逐步进行扩建。同时,要在县城规划建设与之配套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直燃式发电厂,使生物质能就地转化成电能。

(二)加大扶持产业政策力度

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既是一个朝阳工业产业,更是一个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必须从产业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第一,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首先将企业购置生物质成型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进行补贴。其次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纳入农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范畴,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再次对应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企业,财政给予一定的绿色能源价格补贴。第二,在土地政策上予以宽松。凡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设备、高效燃烧装置和成型燃料生产企业由县乡政府无偿提供“五通一平”的建设用地。第三,在金融政策上予以倾斜。要扩大对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企业的贷款规模,将贷款纳入政策性贷款,实行财政对中小企业担保抵押贷款制度,对贷款利息实行全额贴息。

(三)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

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发展模式,采取政府撬动、企业拉动、农民联动的发展方式。县级政府要从生态转移支付和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设置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对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发展好的企业或个人给予奖励。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绿色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财政补助资金,无偿注入企业,支持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链中。要完善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责任,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分别与农民和使用企业签订合同,实行订单式生产。既可以保证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也可以保障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实现共赢。

(四)加速研发产业核心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关键技术是生物质固体致密技术、成型设备制造技术、高效燃烧装置制造技术,其中生物质固体致密技术既是关键技术,又是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在生物质固体致密技术上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一段差距,主要是工艺流程落后,能耗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两条腿走路。当前,意大利研制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系统ETS(EcoTre System)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对新鲜的生物质原料不干燥直接加工,成粒后温度只上升10~15摄氏度,压制的颗粒无需冷却,省去了干燥、冷却两道传统工序,减少能耗60%~70%,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只有先引进消化吸收,再自主研制开发核心技术,才能使国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象欧美国家一样替代煤炭,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可以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别山地区已有凯迪电力、安能集团、和泰集团等大型企业参与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开发,其中,和泰集团已生产出具有八项专利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200套。虽然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是由于县级政府和企业投入资金的困难制约了研发的进一步深化。为此,在核心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上要由省级政府统筹安排,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以促进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介绍》[G] .内部资料,2011

[2]田跃进,熊安洲.《关于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调查与思考》[J] .湖北农机化,2011,(02):24-26

[3]汪石满.《大别山地区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1998,(01):6-13

[4]龚德勇.《贵州生物质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08):222-224

[5]扶云涛.《大别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6]方创琳,蔺雪芹.《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J].地理研究,2008,(02):397-407

[7]马驰,王芳,董晨萱.《浙江省生物质能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06):45-47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2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能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地区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区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地区特点,基于地区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地区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地区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地区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地区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地区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地区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地区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地区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4

当前,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能源依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全面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推进生态建设、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对于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及产业对接、创新合作等,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一、强化京津冀能源保障与多元供给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北京市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较2004年增幅达到36%,河北省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较2004年增幅高达70%。与此同时,北京及河北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呈现稳中有降态势,能源消费与生产差距越来越大。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特别是环首都区域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区域能源消费量仍将呈现增长态势。开辟多元化能源供给途径,提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缓解区域能源约束,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一)保障能源安全,开拓区域能源供给新途径

京津冀地区是资源输入型区域,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目前,北京100%的天然气和石油、95%的煤炭、64%的电力和55%的成品油都要从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外埠调入。河北省近几年年均煤炭调入量均在1亿吨以上,占全省所需煤炭的50%以上。

京津冀应加强疏通既有能源供给途径,并积极开拓能源供给新途径,在更大范围满足区域能源需求。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冀晋蒙陕等区域的能源通道建设。如加快推进陕京三线、四线和唐山LNG等天然气项目,保障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加强外受电力通道、变电设施、高压环网建设,实现从东北、山西、内蒙古等5个方向接受外埠电力。二是积极拓展国外远程能源输送路径,完成京津冀接驳西气东输二线(中亚)、俄罗斯的天然气通道建设。三是加强京津冀能源储备和应急管理,统筹建立规模适度的煤炭、天然气等重点能源应急储备,统筹规划建设京津冀的煤炭储备基地等。

(二)深化区域合作,统筹规划区域重大能源项目

近年来,北京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能源战略合作,共同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如北京与中石油、河北省共同投资在唐山曹妃甸兴建的 “唐山LNG项目”,建成后将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增加一个新的可靠供气气源。

未来京津冀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及与其他区域的能源战略合作:一是完善与山西、内蒙古、陕西等能源产地政府的高层对话交流机制,加快形成互通互联的能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互惠互利的能源开发利用合作体系,探索大用户直供、点对点供应、资源互保等合作形式;二是积极支持京能集团、开滦集团等具有较强发展实力的能源企业域外发展,开展与能源产地的投资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京津冀;三是推动京津冀能源规划和重大能源项目的衔接,强力推进唐山LNG项目、承德核电项目等重点项目,统筹规划京津冀热电厂、变电站、储气库、输气门站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在京津冀范围积极推广三河热电厂余热为通州供暖的合作模式。

(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与新能源

推动天然气利用跨越式发展。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2011年,北京市天然气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4%,为世界水平的一半,天津这一比重仅为0.3%,河北为1.6%。京津冀应推动天然气发展全面提速,一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区域气源通道,加快建设陕京三线和四线工程、唐山LNG工程等,加快京-唐、保-廊-沧、唐-承、保-张等城市之间天然气联络线建设。二是加快构建城市内部覆盖城乡的天然管网体系,推动天然气应用向乡镇及农村地区拓展。三是大力拓宽天然气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在工业、汽车和制冷等领域用量。四是推动中石油、中海油等利用华北地区已采空的油气田等新建一批地下储气库群,为京津冀各城市冬季高峰用气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北京及秦皇岛、保定等城市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进太阳能、地温能、生物质能和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在环首都区域规划共建一批大型重点新能源项目,在张承地区建设一批1万千瓦规模以上的光伏电站,力促张家口、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等重大项目投产运行,建设沿海100万千瓦级超临界发电机组,促进秦唐沿海及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二是加大对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宾馆饭店、写字楼、污水处理厂、体育场馆等公用、商业设施,开发区、工业园区推行“光伏屋顶工程”等。

加快传统能源改造升级。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安全高效煤矿,对北京保留的四座大中型煤矿和环首都区域其他煤矿实施控制性开采和清洁化生产,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优先在亦庄经开区、廊坊经开区、武清经开区等大型工业园区发展热电联产机组。

二、加强水资源跨区域联合调度与开发

(一)加强跨区域水资源合作

近年来,北京积极推进与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合作,共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和《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不断加强水资源利用合作和水资源保护补偿。未来应积极探索首都与周边区域水资源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与水源地上游地区合作,并推动水源地合作区域向更大范围扩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北京和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之间的省际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明确河流省市跨界断面在不同来水保证率条件下的流量、水质标准,明确上下游地区生态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等以及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将其作为省际水资源补偿和流域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大对区域内水环境不达标的江河湖库的治理力度。例如,开展洋河、官厅水库、白洋淀等综合治理,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功能区管理;从更长期和更大范围考虑,积极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和输水沿线、三峡库区、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水资源保护,保障京津冀水资源供应安全。三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议京津冀主要河流流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对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质达标率等指标制定具体调控目标,明确区域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二)大力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

北京从2001年开始,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着手开发再生水利用工程,积极探索再生水在工业冷却、农业灌溉、河道景观补水、园林绿化以及市政杂用等领域的应用。唐山从2009年开始尝试利用再生水源热泵供暖,并向唐钢、国丰钢铁、贝氏钢铁、市发电总厂、丰润热电等企业大规模供应再生水。

未来,京津冀应加大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把处理后的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加以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是推进京津冀各城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特别是新建污水处理厂时,应按再生水厂标准一步建成,同时将再生水管线布局和规划作为选址重要考虑因素,建立和完善污水集中处理、有效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推广河湖――绿地用水联合调度模式。在京津冀范围内将再生水以生态补水方式输送到河湖,从河湖就近取水灌溉绿化带和公园绿地,尽量减少管道铺设。三是完善再生水推广过程中的价格机制。比如北京市可通过适当调高再生水价格,将再生水财政补助范围从市政管线再生水扩大到小区自建设施处理再生水等。四是积极增加生态环境用水。以区域水系综合治理和滨水“绿线”建设为重点,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再生水利用、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增加区域生态用水量。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5

关键词: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模式中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对国家的发展而言,目前的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集中显现期”。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压力加大,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发突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显得尤其重要。想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要发展符合生态法则的循环经济。

要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推进和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的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永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永州来说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

一、永州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永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和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和绿色GDP增长目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永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依托永州铜业循环经济工业园,从根本上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付诸行动当中,推进循环经济在全市的推广和发展。

(一)加强组织和领导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制。

为了使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快速实现,在2012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就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永州市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节能,大力开展全民节能行动,不断挖掘节能潜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2011年底国家批准永州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将其列为重点工作之首,狠抓落实,持续推进,继续抓好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省里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指导和协调,扎实推进试点方案的实施,支持湘龙铜业、熙可罐头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二)扎实推进低碳生产,精心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以永州江华五矿稀土矿业园为样板创建国家或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打造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示范工程,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向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循环化改造,构建并完善园区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益,少排放、无污染”的以产业集聚、物资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为特征的园区发展循环体系,凝练和推广一批具有永州特色的园区循环化改造模式。

(三)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能力

积极研发新技术服务于循环经济,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能力。近年来,永州市通过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出了一大批具有关键作用的链接技术,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绿色照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废水资源回收利用、材料防腐和保护、节能产品标准以及节能监测等一批实用性的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广大农村也逐步推广了一批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重点建设了建筑节能、分散式污水处理、垃圾堆肥技术应用、光伏发电与应用、风能发电、节能照明、村镇太阳能沼气新能源应用、农村污水处理、农业生产节能示范工程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四)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永州近几年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科普教育,通过对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和表扬,大幅提高了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的认识,珍惜资源、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永州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丰硕成果。全市加大了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关停和限期治理的项目分别达到了35和36个,对金峰纸业等54家已关停企业实施了断电和拆除生产设备等措施,防止其重新开工,继而再次污染,对达不到关停整改要求的企业,毫不客气实行“四停”:停电、停水、停贷、停报产值;完成了11个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和11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了5000KVA以下硅锰合金电炉生产线。2008年以来,全市共对8个项目实施了节能技改,投入资金2.3亿元,这批项目技改完成后,每年可形成节省能源相当于12万吨标准煤。

二、不断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以企业为主导,在企业内部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

企业为了降本增效,实现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对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进行循环使用,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实施,企业很快可以受益。永州湘江纸业建成一个日处理废水3万吨的废水处理系统工程。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碱回收技术和工艺流程,碱的回收率可达90%,年回收碱总量达5000多吨,每年还可减少自然清水的取用800万吨以上。

(二)、构建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能源-排放物-资源再利用的“中循环”模式。

工业园区内集聚着具有内在生产关联的上、中、下游的企业,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废弃物在关联企业之间互补地交换、吸纳、消化,由此对资源、能源,特别是是有毒有害物料和废弃物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类似于生态发展链及其主轴产业食物链的工业园区由此形成。再者,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清洁生产技术与服务体系、环境检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资源和能源以及废弃物无害化与可利用的回收处理设施和装备系统等构成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平台应由关联产业共建与分享。工业园区内形成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生态群落共生结构那样的企业集群共生结构及其系统耦合功能。

(三)、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在社会层面上建立的大循环模式

为了建立起完善的废物回收循环系统,永州可成立城市矿产交易所。所谓的城市矿产指的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废弃机电设备、电缆、家电以及电子产品等可循环金属盒塑料资源,这些废弃物品的利用量堪比原生的矿产资源。通过交易平台对“废弃物”进行出售,通过公开竞价,提高各种报废机电设备、电线设备以及废弃汽车手机等重要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加买卖双方的销售利润。在此,企业可以将这些城市矿产资源的买卖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利用网络进行广泛推广和传播,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实现规模效应,这对城市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永州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起设立城市矿产交易所,对交易所进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化管理,使其具有信息、交易服务、融资咨询服务等功能,使转让方的“废物”通过交易成为受让方的生产原料。

参考文献:

[1]殷莉.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循环经济[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1.资源型产业集群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分支,但这种产业集群又具备自己的独特特征。资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指依托独占性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的聚集,通过深度专业化分工,形成完整价值链条,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资源型产业集群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殊性,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资源生产加工为纽带,具有产业内在联系,且在地域上表现为集中化。资源型产业集群按照自然资源的再生与否可分为两种:一是依托可再生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二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由于目前我国产业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依赖性较强,且资源量不断减少,对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的研究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重点。

2.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辽宁省的资源型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传统行业居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政府的导向作用不到位,作为集群竞争优势核心来源的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还远未形成,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产业集群基础较差,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尽管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但规模尚小、链条尚短,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目前,辽宁63%的产业集群规模集中在10-100亿元区间,产业集群平均规模只有30余亿元,超百亿元的集中区域性产业集群尚不足10个。辽宁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初期,以传统行业居多,产业集群内部结构较松散,不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底蕴不足,外资引进水平、现代管理制度及市场化程度等都亟待提高与加强。

2.2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水平较差

资源型产业生产规模较大,占用生产要素较多,一旦建成规模,产品换代速度和工艺的改进非常困难,进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刚性化,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辽宁的传统资源产业关联度较差,产业化程度不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力度不大。受产业集群发展制度不完善以及市场环境较差的影响,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水平较低,集群内产业链不完善,没有形成相互支撑与合作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与氛围,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2.3 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量不足,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偏低

目前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没有鲜明的特色,与周边区域相比较,企业产品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与区域自然资源及原有产业优势结合不紧密,从而使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面临严重瓶颈制约。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主要依靠低成本战略开拓市场,普遍存在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不够,低附加值产业集群较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等问题。

2.4 企业创新能力偏低,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缺乏创新性

虽然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我国直到近些年来才普遍运用产业集群这个概念,许多人对产业集群特别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认识还较模糊。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我省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适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区域公共服务系统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产权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担保机构、教育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力量不足等原因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5 地方政府缺乏推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不良

由于我国资源的国有性特征,地方政府在资源的给方式与规模、产业进入壁垒、融资市场等方面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调节机制区别于市场机制,往往会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不能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行政区划的锁定导致市场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有效配置、自由流动以及区域专业分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不良,这也是集群的规模难以做大,集群本身难以走向高端的体制。

2.6 资源耗竭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依赖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种。可再生资源是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如农牧业、渔业等。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煤碳、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等。对基于不可再生资源而成长的资源型产业集群而言,资源耗竭问题不仅对资源型产业集群本身有极大的影响,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由于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生产技术的不完善,在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如一些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初级阶段,在缺少环保部门的监督与监管的情况下,随意排放工业“三废”,造成大面积污染,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辽宁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地域环境

理论和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各项扶持政策与制度,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引导企业进行资源的战略整合,构建产业项目发展平台。在整合产业资源过程中,要积极培植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尤其是要注重配套产业的发展,强化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各地应选择基础好的企业,扶持这些企业加速发展,提高技术层次与整体竞争力。辽宁省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和指导,遵循市场规则,通过信息、组织企业论坛等方式,促进企业间的联合,引导部分大企业并购中小型企业,有效整合资源。

3.2 采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构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

辽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过程,把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作为整体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强化企业和项目的技术创新。对有改造价值的传统产业要采用先进技术予以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变革,以高技术推动工业化,提升产业的内在素质。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完备的工业园区,并以工业园区作为载体,合理布局,在这个平台上突出一个或多个产业的集群效应。

3.3 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根据区域资源型产业的特点构建产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从而全面推动资源型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极易形成区域资源特色,辽宁省应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把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当做重点来抓,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如特色加工业与特色农业等。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源要素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较强掌控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因此,在充分形成地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同时,将会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4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机制是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机制,要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集群内的科技开发为核心,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地域创新体系。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辽宁省应不断完善政府支持下的企业与高校及科研单位互利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在建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已有科技资源的作用,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

3.5 加快产业集群政策制定及公共产品供给,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政府要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法规条例等方式,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给予企业有效的引导与帮助。引导合理配置产业集群内部及产业集群之间的资源的同时,加快市场纵深改革,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使资源按市场规律及价值规律进行分配。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加大投入力度,在交通、科技信息、人才培养、环保等公共产品方面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3.6 大力发展资源替代型产业,实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基于自然资源的生产、加工以及相关产业而形成集群,其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存在、生产和可持续利用是密切相关的。资源型产业集群以各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两种资源的特性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两种资源都应持节约利用、合理规划、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态度,注重在开发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不进行破坏性利用。特别是基于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集群,应在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的同时,大力进行资源替代技术研究,以应对资源耗竭问题,降低资源型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健歆.资源型产业集群和谐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0):252-253.

[2]杨明华,周娜.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特色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37-39.

[3]王坤.资源型产业集群成长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12-13.

[4]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7(9):19-25.

作者简介: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7

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

随着全球能源大转型的快速推进,全球能源领袖们所思考的问题正在发生突破性转变,他们更加关注可能威胁当前经济和商业模式的长期趋势,而不只是考虑短期风险。随着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的影响和潜在机会,有关能源转型速度及广度的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首要议题。应对相关议题的行动计划包括能源区域一体化、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电力储存、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力价格和经济增长等。

从我们最新的对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位能源领袖开展的调查中可以清楚看到,2017年行业领袖最关注的问题是石油价格及其波动。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能源行业已经做好准备在经济增长“新常态”这一基本面下运行。随着低碳议程取得进展,可再生能源成为2017年最有影响力的议题。因此,相关支持技术包括新市场机制、电力储存和数字化等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煤炭和核能等传统能源技术的影响力则有所下降。

石油价格波动

石油价格由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影响大的特点,毫无疑问仍然是2017年全球能源领域最为重要的议题。表面上看,资源型国家、国际油气开发商、消费者都会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短期影响,但实际上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石油价格发挥着越来越长期的影响和作用。随着能源需求增长峰值的到来(近期国际石油公司和各国石油公司预计能源需求将下降从而减少了投资),石油价格波动加大是一个可能的结果。鉴于当前的投资无法跟上现有油田产量自然下降和需求增长至预期峰值的变化,国际能源署(IEA)已经在提醒可能的石油价格波动。

石油价格波动对所有地区而言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源持有者和消费者对此表现出了最高的关注度。亚洲和非洲等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地区的能源领袖们,将能源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视为最大的问题。同样,依赖油气出口的中东北非地区,担心能源价格波动将破坏其长期增长模式。沙特阿拉伯已经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国家转型计划”(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lan),该计划是沙特“2030愿景”的一部分,旨在利用当前石油收入进行长期投资,降低未来经济结构对石油的依赖度。石油价格波动对这项计划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这也是沙特王室近期承诺要维持石油价格稳定的原因。北美能源领袖同样担心石油价格波动的问题,他们是主要的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北美地区,煤炭产量的缓慢下降对石油价格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未来致密油与页岩油气行业的发展让这些能源领袖们夜不能寐。考虑到这一行业变革对能源价格的巨大影响,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量资金现在都集中在这个行业。

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减弱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仍然高度不确定,但全球能源领袖们认为,气候变化这个议题的不确定性在减弱,影响也不如石油价格那么大。这一观念上的转变让人惊讶,毕竟能源低碳化的趋势是推动能源转型最主要的力量。但是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后,能源领袖们认识到减少碳排放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方向,不再完全依赖于某个全球气候协议了。

技术是未来能源的关键

全球能源领袖们坚定地认为,科技是未来实现低碳能源发展的关键。特别电储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是决定能源转型速度和范围的重点领域。全球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产能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应地,电储存特别是电池技术的改善,使得电动汽车成为替代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的可行选项,这有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交通运输业。

进一步抑制能源需求增长的因素,如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补贴终止,仍然是全球能源领袖的首要议题。虽然能源效率提高的收益增长缓慢且很难进一步改进,但越来越可以确定的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将给未来能源行业带来重大变革。能源补贴终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的情况是,全球各国正在利用能源价格偏低的时间窗口来削减能源补贴,这可以让消费者习惯为自己的实际能源需求付费,同时向消费者释放出适度消费的经济信号。正在削减或取消燃油和电力运输补贴的国家是那些人均能源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如GCC国家(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巴林和也门)。

全球经济增长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并将带动能源需求增长,因此这也是全球能源领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最近我们看到,石油价格的下跌并没有促进能源消费国的经济增长,但对产油国的财政平衡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福利和就业依赖于持续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与能源消费和生产紧密相关。能源价格下跌不一定会刺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需求。

传统能源吸引力不再

随着全球能源领袖将视线更多转向新兴突破式趋势和技术,他们对主要传统能源的关注度明显下降。从全球层面来看,煤炭、核能、水能均消失在关注的热点中,成为影响力低、不确定性低的议题。在大多数能源需求的预测中(包括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预测),煤炭使用量在未来几十年将持续下降,核能和水能由于公众对安全和环境的担心而导致增长能力受限。不过,尽管这些传统能源在全球层面的受关注度明显下降,在区域层面则有所分化。煤炭仍然是亚洲地区最主要的能源,该地区特别是印度、印尼和中国等国家的能源领袖们十分担心煤炭这一能源的发展前景。同样,南非作为煤炭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该国的能源领袖也十分关注煤炭的未来命运。

核能同样存在与煤炭类似的区域和国家分化现象。不仅仅是那些没有发展核能的国家和地区对核能的关注减弱,一些核心的核能国家也如此。例如在生产核能和出口核技术的韩国,令人惊讶的是,核能并不是该国能源领袖们最关注的领域。同样,大多数欧洲国家也不J为核能是至关重要的。英国、中国、北美、南非、日本和比利时这些核能国家对待核能的态度则截然不同,它们面临是否推进新的核能计划或者是否取消原有计划的选择。我们从能源问题监测中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核能在很多国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因此存在一些让人意外的分化。

液化天然气仍受到密切关注

液化天然气(LNG)的情况更加复杂。在大多数能源消费场景中,可以预见天然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温和增长。其中,大部分的供给来自于液化天然气,而2016年液化天然气市场并不稳定。对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能源领袖们而言,液化天然气并不是一个重大的议题。但一些国家将液化天然气视作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比如正在着力打造液化天然气区域性中心的新加坡,投资了大量液化天然气存储基础设施,因此必然将其视为一个关键性议题。在新加坡,液化天然气的商业模式依赖于亚洲对天然气的持续需求,但新加坡希望成为天然气现货交易中心而不是长期供应商。越来越依赖液化天然气进口以用于国内发电的中东北非地区,也将液化天然气视作重要的议题。在卡塔尔,作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主要天然气出口国,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对周边国家的天然气出口,使得科威特和阿联酋不得不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

不同区域的关注点差异很大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8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圈这一新的空间组合,归纳出城市圈对旅游资源产生的三大效应。并且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内的红色旅游资源,然后对这一传统旅游资源在城市圈条件下的再开发与整合提出建议,最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开发模式,使传统红色旅游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城市圈;传统红色旅游;旅游资源

城市圈(Metropolitan Area)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及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而形成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1]。武汉城市圈是打造以武汉为核心,包括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100公里8个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将其发展成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因此,在这一新的空间结构的背景下,其内部各子系统将面对新的发展契机。而本文主要研究武汉城市圈内,旅游业这一子系统内部,红色旅游资源的再开发与整合。

1 红色旅游资源的城市圈效应

1.1 城市圈的区域层次关联效应

城市圈客体各子系统是组成城市圈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容量、稳定性、永续性、吸引力及区域层次关联性[2]。各层次的区域关联对客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红色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的多少、等级上的高低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战略。红色旅游资源的区域层次关联效应从点、线、面三方面相结合综合联系。关联效应不仅是单纯的空间面上的关联,而是由具体城市点,交通线,经济网络,而形成的空间区域层次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系统与旅游流、经济流的统一,才能体现资源“可利用性”的根本属性。

1.2 城市圈的交通系统整合效应

城市圈内的交通系统是空间组织变迁的重要推动力和区内子系统的重要沟通环节。贾内尔(Janelle)于1969年提出的“时空收缩模型”(time-space convergence model)很好的解释了以交通通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通道建设如何影响区域空间结构以及各子系统的变动[3] [4]。时空收缩模型说明,对可接近性的需要是交通条件改善的原动力。而运输革新提高了空间的可接近性,缩短了流动时间,从而产生时空收缩效应。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及旅游者的最大效益性对时空收缩效应的要求,在城市圈内交通系统整合上得到了体现。

1.3 城市圈的资源优化效应

通过城市圈实现资源优化,主要是通过空间结构的四大功能实现。一是资源配置功能,二是资源共享功能,三是资源创造功能,四是资源节约功能。城市圈通过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的旅游资源重新配置、链接,对旅游资源进行再次整合与开发,从而使区内旅游产业产生新的增长点和有新的发展空间。

2 武汉城市圈内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比较优势

2.1 城市圈内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历史主题

湖北地区是战争年代的重要红色根据地,其主题鲜明,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这有利于深入挖掘蕴涵于其中的战争文化、军事文化,能够设计开发红色旅游中的独特线路——如千里跃进大别山、武汉会战、北伐战争。众多的红色旧址、革命文物、抗战文化构成了特殊的红色人文旅游景观,其强烈的政治教育功能,以及特有的地缘文化和军事文化价值,使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2 城市圈内旅游资源“红绿”交融

在湖北的革命老区不仅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也有非常优美的绿色生态自然环境,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厚的红色文化、淳朴的老区民风民俗与优美的自然美景、恬静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充满硝烟的红色战争年代气氛之后,再到老区优美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去感受一下现代纷繁社会中难得的安宁,这种结合满足了游客的多种心理要求。

2.3 城市圈内红色旅游资源区位良好

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大别山地区位于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九江市接壤,西与武汉市毗邻,北接近郑州市。交通非常便利,这里不仅有长江黄金水道;还有105、106、107、206、312、318 国道和京珠、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它与周边半径500km 之内的9个省会的交通十分便利,此空间格局为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向外开拓

3 武汉城市圈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对策

科学的整合武汉 “1+8” 城市经济圈中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突出鄂东地区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精神,注意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特色红色旅游发展为契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采取五点、三线、一圈的开发模式。

3.1 五点——单个产品开发

五点分别指的是黄冈、孝感、武汉、咸宁、黄石,首先进行单个产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体验性强是红色旅游资源再开发与整合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单个产品的开发主要是在原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依据战争时期的旧址原貌进行还原,让红色时代的情景更真实的展现在游客眼前,让游客真切的体会到红色精神。

3.2 三线——主题线路的开发

由于鄂东地区,城市经济圈中的红色旅游资源主题十分鲜明,可以开发成三条主题线路:

(1)红色教育之旅——千里跃进大别山:黄冈——孝感——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条主题线路主要是想要顾客能够亲身体验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艰辛和重要性,以及锻炼游客坚忍不拔的精神。

(2)爱国教育之旅——武汉会战:孝感——武汉——东湖。这条路线的主题是“武汉会战”。这条路线能够让游客沿着武汉会战的线路体验当时武汉作为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与文化中心时国共合作体现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大的感染力。

(3)红军野战之旅——北伐战争:武汉——咸宁——黄石。这条路线的主题是“北伐战争”,主要是要游客了解,体验北伐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在的领导和共产党的协助下,共同封建军阀,真正意义上结束封建制度的艰辛过程。

3.3 一圈——整体结构的整合

可以看出,把五个点和三条路线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圈,充分利用了武汉 “1+8” 城市经济圈交通条件的优势,这个圈也是一个很大规模的红色旅游圈。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112-115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9

什么是生态?生态源于人类对自身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健康就成了目前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而“健康住宅”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并且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因此人在这个墓础上发展上,建立了生态建筑,为人类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场所。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从生态角度考虑问题,下面其体谈谈设计中的问题

1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1.1水资源的节省以及废弃物处理

从这个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节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下面将从风环境设计、白然景观、光环境等方面,分别阐述可应用到生态住宅设计中的相关技术。

1.1.1住宅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仪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即避免在过多的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1.2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生态住宅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率,如果住宅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绿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林地在改善室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绿地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宅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要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改善住宅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二是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1.3日照、遮阳与采光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按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

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就有严格要求。在住宅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中需仔细考虑遮挡和自遮挡对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热环境的影响。

1.4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建筑物能耗模拟软件(如美国的DOE一2,国内的DSeT,等等)进行模拟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1.5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宅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宅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卢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的利用。

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育生态住宅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交往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是指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我们知道,建筑业以及与建筑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如建材生产、运输等)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生态住宅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建材、水)、减少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因而它所占据的视点最高,所关注的领域也最广。

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

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

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

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匾乏的地区。

结合居住区的情况(规模密集、区位、周边热网状况)采取最有效的供暖、制冷方式。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

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声、光、热)。

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干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新能源资源潜力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新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跟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资源量巨大(见表1)。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即使按最保守的可开发资源量占理论资源量1%计算,每年可供人类开发的太阳能也有1.3万亿toe,约相当于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风能的可开发资源量较低,但开发技术难度和成本也较低,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发电量约53亿kWh,相当于46亿toe。生物质能可开发资源量为48~119亿toe,不过由于存在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可开发资源量难以全部转化为能源。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每年的再生量可达200亿toe以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全球40~5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0亿toe,10~2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亿toe。海洋能资源量并不算丰富,按照全球技术可装机容量64亿kW、年利用2000小时计算,只有11亿toe。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的化石能源,资源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量的2倍,达20万亿toe。全球铀矿资源量为992.7万t,如果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400亿toe,而如果用于快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可提高60~70倍。核聚变所消耗的燃料是氘,海水中的氘有40万亿t,理论上可释放出的能量为3万亿亿toe,按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200亿年以上。氢能的制备以水为原料,燃烧后又产生水,可无限循环利用,既是二次能源也可在广义上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在资源分布、技术难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进入或接近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风电以及生物燃料,已经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也降至可接受水平。核能技术已经成熟,核电在国外已过发展高峰期,在我国则刚刚兴起。核聚变、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仍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距离商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截止到2009年2月,全球核电装机已达3.72亿kW,年发电量2.6万亿kWh,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相比而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以2006年为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占全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仅为8%左右。2007年,全球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65亿kW,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7%(见表2)。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市场规模和装备制造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保有量、光伏电池产量、地热直接利用量以及沼气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我国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方面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为905万kW,占全球5.5%,远低于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占全球16%的比重。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发展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等多重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从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资源评价工作不充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成本跟常规能源相比不具备竞争力,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规模偏小,公众消费意愿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展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二)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当前因金融危机而引发全球裁员潮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密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四)及早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铀矿供应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等,这5个国家的资源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其中,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无核电国家,所生产的铀矿主要用于出口。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关系良好,可作为实施铀矿“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国。合作重点应该放在最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我国核电站提供稳定、长期的核燃料来源。

目前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工作程度还非常低,这为我国获取海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油气资源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全球的优质资源瓜分完毕,而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我国还存在较多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太平洋边缘海域陆坡、陆隆区及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这一地带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应努力争取获得跟上述三国合作开发的机会。拉丁美洲国家沿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加强与这些国家合作,以期能够在未来取得这些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份额。

东南亚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理想区域。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可为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我国可采取以技术、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当地设立林油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以供应我国国内为主。

(五)调整、完善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部分行业部门和地方地府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部级的规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目标定得偏低,如风能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1000万kW,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3000万kW,而事实上,1000万kW的目标已经于2008年实现,3000万kW的目标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实现;二是缺乏设备制造产业和资源评价方面的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国外少,但这其中有许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立即对不合时宜或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措施进行清理,制定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统计体系

做好新能源的统计可为新能源科学研究、政府部门决策、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我国在新能源统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对新能源的统计主要依靠行业协会或学会,但这些机构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在系统性、时效性、科学性等方面很难令人满意。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能够对新能源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全面、及时地统计,许多涉及我国的新能源统计数据只有国外网站才能提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调集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的新能源统计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新能源统计数据,并把数据及时公布。

国际能源机构对一次能源进行统计时,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直接换算成油当量,并不按火电容量因子进行折算。但我国有关部门在统计时,往往是按火电容量因子(约为33%左右)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进行折算,这意味着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要比国际能源机构所提供的统计结果大2倍左右,这样极易引起误解和混乱。国际能源机构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能源统计和研究部门,所采取的统计方法和公布的统计数据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为了便于对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统计方法方面采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标准。

参考文献:

1.IEA.RenewablesInformation2008[R].Paris: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2008

2.赵玉文,王斯成,王文静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R].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8

3.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EB/OL].[2008-04-02]

4.WWEA.Windturbinesgeneratemorethan1%oftheglobalelectricity[R].Bonn,Germany:WorldWindEnergyAssociation,2008

5.REN21.Renewables2007GlobalStatusReport[R].Paris:RenewableEnergyPolicyNetworkforthe21stCentur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