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篇1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减少,年长人口比重增加的社会动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实施,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也大大快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老龄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且城乡差别明显。

2.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1)收入无基本保障

农村老年人大多无固定收入保障,大多仍靠劳作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不能积攒较多养老储蓄,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家庭儿女帮助获得物质供给,据统计,城市老年人三分之二有养老金,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只有4.6%,目前城市老人的在业率已经降到5%,但是在农村还有43%的老年人要进行劳动,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人大多缺乏有力的经济保障。

(2)生活条件较差

农村地区社区、养老院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且居住屋舍条件普遍低于城镇,由于劳动人口的迁移,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要继续耕作维持生计,并且常需要肩负照顾留守儿童的重担,生活条件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3)养老思想保守

传统思想对农村老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无法理解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也难以接受新的养老观念,认为住进养老院是不光彩的,依赖儿女养老,并且对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在思维上不认同新型养老模式。

(4)医疗保障缺乏

因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事业缺乏必要的资金,并且因地理条件劣势,难以吸引到专业的医护人员,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对医疗的需求较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到充分的医疗看护。

二、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深入贯彻

新农保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依附于我国农村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尽管基本覆盖各个地区,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三大筹资模式并不平衡。新农保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个方面结合的筹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农民过于依赖政府补贴,使得国家财政支出压力过大,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养老的目标,但政府负担却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潜在问题。

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新农保的实施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起城镇养老保险,农民在个人账户中投入不足,因而缴费能力和养老保险需求弱于城镇居民。

2.人口迁移加剧农村养老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获得的经济收入远大于务农劳动力,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趋势,老少分居、子女进城务工老人孩子留守的状况加剧,留守老人的大量存在使得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被弱化。

3.养老体系法律不完善

尽管我国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强养老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各层次法律法规和制度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如很多地方政府的规章和全国性政策的规章冲突、地方性政策和部门间规章制度,加之相关监管尚不完善,致使养老体系效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被削弱,难以发挥充分作用。

三、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特有的农村特征,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已有的模式,应当根据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科学合理得建立一个适应农村现状的养老体系,保证现阶段国情下农村养老的实施。

1.提高对社保的认识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很多农民没有足够吸引力,农村人口参保的效率低。

养老观念的普及可以说是落实养老政策的先决条件,在这种现状下,通过对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村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政府应当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提高信心,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参保的普遍观念,从而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良好保护。

2.完善农村养老法律法规

政府作为规范指引社会的无形之手,对于农村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对于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保证政策的落实,并且通过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对养老机制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养老资金能够落实到位。

篇2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化问题,这是上世纪人口发展的两大现象——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引发的结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林志宗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全球人口出现了平均寿命预期升高以及生育率下降的趋势[1]。这既是人类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同时也使各国政府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按照联合国1982年制定的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社会即为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生育方面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这必然会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而使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1.26亿,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

武汉大学的马骁骁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他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在1974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人口增长太快,该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下降,从而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老龄人口迅速增加[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快(见表1)。“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同“五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本文由收集整理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此外,在2005年超过13亿的总人口中,城市总人口是56 167万人,农村人口是74 471万人。因此,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也就尤显突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近8 60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可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要远高于城市[3]。

在我国现实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波及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 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河北省老龄人口呈现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于城镇老年人口且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河北科技大学的闫露娜等人研究认为,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形势严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4],但他们未能对河北这个农业人口大省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做专项研究,其他相关文献也鲜有涉及此问题。本文专门就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问题加以系统分析,并提出符合农村现实的养老对策建议。

二、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河北省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建国以来,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82年“三普”时,0~14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78%,65岁及以上人口占5.67%,老少比为18.43%;1990年“四普”时0~14岁人口占29.04%,65岁及以上人口占5.81%,老少比为20.01%;2000年“五普”时,0~14岁人口比例降至22.78%,65岁及以上比例升至7.05%,老少比为30.93%。以上数据表明,从2000年起,河北省人口年龄构成已经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2006年底河北省在农村居住及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为4 926.23万人。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看,2000年河北全省总人口为6 668.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 756.0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6.33%;农村人口4 912.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3.67%(农业户口占80.4%)。随着河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2005年、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37.69%、40.25%,推算全省农村人口分别减少为4 268.86万人和4 148.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分别降至62.31%、59.75%(2007年全国为55.06%)。另据公安户籍统计,2007年末河北省持农业户口的有4 842.76万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68.96%。几种统计渠道均显示,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而且这种现状将保持相当一段时期。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做好河北省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至关重要。

三、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未富先老”问题

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河北省“未富先老”的状况在农村尤为突出。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使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计划生育政策及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欠缺,再加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河北省农村的贫困现象很普遍,人均收入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是经济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除了耕种土地外几乎没有其他自主收人来源[5]。农村劳动生产率原本低下,土地收益率又极低,因此,当他们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维持温饱已是十分困难,生活上很难得到其他保障。因而,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成为农村老年人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河北省农村特困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因病和残疾致贫的人口占近46.7%,几乎达到被调查特困老年人的一半。此外,由于农村许多低收入中青年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相对不足,从而加大了贫困世代传递的可能性。他们无法为家中老人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保障,自己也无法为养老积蓄。

(二)农村劳动力的老化问题

和全国的情况一样,河北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流出人口巨大,造成许多地区的所谓“空心村”现象,在“空心村”里,许多家庭房空门关或者很少有人。青壮年大多出去了,剩下的多半是妇女、儿童、老人,现在很多妇女也出去了,农活主要由一些“年老的留守人员”负担。人口流出引起农村空巢家庭问题,青壮年子女不在身边,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很多流出人员还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某县调查出有90%的老人需照看孙辈,70%的留守老人依然干农活,45%的老人无积蓄,生活贫困。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及老化的特征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耕地被“抛荒”的现象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农村劳动力老化带来的严重问题。据有关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60~65岁间的老人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有60%多,65岁以上还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21%强[6]。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者的体力衰退导致原本低下的农业生产率进一步下降,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延缓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四、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之道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照顾的养老保障方式仍会继续存在,因此,增加家庭成员的收入显然是提高其保障能力的基本手段。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转移已成定势。因此,在改善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提高其收入、能力方面,政府应做到: 第一,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力求做到同工同酬; 第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如前所述,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生产率就越高,工资收入就越多。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入,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培训,这些都是提高农民工增收能力的有效措施。

鉴于河北省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当务之急。我国当前农村老龄人口所面临的诸如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想要着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及社会福利水平,根本解决农村老龄人口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着力点应该围绕“三农”问题展开。据报道,河北省老龄人口近1 000万,占到人口总数的13.5%。结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当前应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以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目标。这就需要加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及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通过科技下乡,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率[7]。建立以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化体系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的高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河北省乡镇企业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在推行减免农业农民税费的惠民政策的同时,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建立并普及河北省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此外,需消除农产品流通环节中运输及市场准入环节中中存在的种种关卡。只有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解决好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

(二)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以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考虑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负担能力,河北省农村的社会保障可以采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路径,以医疗和养老保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统一、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的养老提供社会支持。在提高社会保障的补助比例上,可以采取高于城市的比例,适当降低农村的个人养老成本,这也是符合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能力较低这一现实国情的。

篇3

上个世纪末期,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人口的生育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增速逐渐放缓,人口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原因最终的表现是人口结构开始呈现老龄化现象,被称为“银色危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初露端倪,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远远甩开了欧美等国,也略快于亚洲其他国家。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现象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突出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尤其是进一步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未来社会经济的稳定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养老保险;影响与对策;影响与对策

1背景以及现状概述

1.1农村养老保险的历史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已经在上海、浙江、江苏展开,考虑到当时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没有可供参照的先例,因此仿照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体系也成了唯一选择。1992年和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1992年之前,鼓励农民对自身的投保和农民之间的互助是农村养老保险的主要体现。在后期推行的过程中,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以及农民传统的意识等因素,最终无法继续推行下去。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三农问题的逐步加深,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指向了农村的养老保险,成了近十几年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动态过程,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银色危机”的发生已经引起了全球专家、学者的广泛且持续关注。2013-2015年农村人口数所占比重从46.3%降低至43.9%,数据的变化是在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农村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呈现持续不断的上升趋势,未来我国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相比于城市的退休职工,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而且农村地区也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我国农村,面对广大农民,如何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农村实际的、稳定农村社会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2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险事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不前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格格不入,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是个不争事实。从我国老龄化地区比较来看,种种迹象表明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为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是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务工,农村中的老龄人口占较大的比例,长此以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从其带来的直接影响来看,导致农村养老保障需求加大,这让原本脆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不堪重负,致使无法发挥养老保障的实际功能。为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这已经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2.1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挑战

不论社会制度、结构如何变迁,家庭关系始终都围绕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但是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丧失了它的优势,变得捉襟见肘。

2.2社会养老在农村实施难度加大

现状是,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体制还不成熟,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更是难以持续。农村的养老保险经费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投放低,几乎全部由农村各人承担,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此外,考虑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和农民自身的保守思想,投保大多会选择低档,每月几元的投保对于以后的养老保障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

2.3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建构失衡

土地是农民中大多数人的保障,农民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是他们创造收入来源的主要方式。这也仅仅局限在他们还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当农民在年老逐步丧失劳动能力,农业生产毫无保障。再加上没有养老金,患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最终影响到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三根支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3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传统的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趋势。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可以采取试点,考虑以发展较快的农村为突破口,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向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点及面、稳步推进,做到全方位覆盖,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3.1立足农村实际情况,根据需要设立不同的险种和保险层次

由于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依旧不平衡,农村的发展速度也各有不同,便产生了对社会保险的不同要求,因此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办法也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工作的坚实基础。

3.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法律的方式明确国家、集体在社会养老方面的责任,从而使得国家、集体在这方面的责任逐步强化。同时,逐步实现农民的个人账户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随人转移、缴费方式灵活的养老保险制度。

3.3我国现阶段构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应着力于利于城乡衔接

建立既相对独立又注重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是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村居民适时的纳入进城镇的社会保险体系之中,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实践中,对于能够衔接的部分尽量衔接上,对于不能马上衔接的部分,在制度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留下接口。

3.4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要知道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主体就是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参与的自主性再好的制度也是白搭。因此,需要各级政府主动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大家积极地引导,让广大农民群众自住自发的参与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工作中来。

4总结

其实,造成目前这种现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任由制度的非均衡长期发展下去,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必须在制度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与相对应的政策,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断反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朱青 单位: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篇4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农村空巢家庭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开展时农村空梁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显现其弊端,因此社区养老应当成为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

一、人口老龄化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带来严峻挑战

老龄人口是我国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截止到200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己达1.69亿,超过总人口的10%,且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由此推算,全国农村老人应该在1.2亿左右,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南方网曾经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进行相关报道,其中民政部中国社l:协会副会长赵鹏奇谈到,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大于一般国家,并已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意识低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给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没有子女和他人照料,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包括独居空巢家庭和有伴侣的空巢家庭。这些家庭中的老人被称为空巢老人。本文所述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户口在农村且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家庭养老观念弱化,养老危机加重

家庭养老直是农村养老的主导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毋”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在当今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些道德和信仰缺失的地带,传统的道德约束力逐渐变小,再加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社会上形成了“重幼轻老”的现象,各种不善待老人的行为屡见不鲜,老年人承担子女不赡养的风险严重加大。

2.经济供养不足,劳动负担重

城市空巢家庭的老人大部分都享受退休金、养老保险、社会优抚和各种救助,但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是不享有像城市老年人这样的保障和救助的。目前农村主要还是“经济养老”。在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劳动耕作来获取经济收入抚养自己;当丧失劳动能力时,他们唯一的祈求就是获得子女的资助。然而依靠子女供养具有很强的不可确定性,一方面与子女本身的经济收入有关,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子女是否孝顺的风险。

3.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照料不足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形成一个新的“农民工群体”,留下了大批不能务工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孩子。由于多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一直过着质量较低的生活,加上农村医疗设施的不完善和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城市空巢老人差,经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4.重老龄化发展更快,高龄空巢人日养老困难的问题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一长,并呈现重老龄化趋势。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卜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目前,我国80岁以卜的高龄老人己经超过2000万。到本世纪下半叶,将保持在8000-9000万,高龄化水平达到 25-30%。现在,空巢家庭有两种情况更值得关注:(1)自己年岁己老却还要抚养其更加年老的父母,(2)对于那些子女已经不在人世的高龄空巢老人来说,其孙辈往往认为不应承担赡养义务。处于这两种情况下的高龄空巢老人处境更加艰难,如何给这些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变得急迫而重要。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1.创造尊老供老养老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百善孝为先”这是古人教导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农村我们应该大力营造尊敬长辈赡养老人的文化氛围,使孝敬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农村基层组织要重视”空巢”老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工作,使外出务工的子女认识到他们有义务为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扶助。

2.老年人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适应能力

首先,当子女到了“离巢”年龄,自己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其次,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年人应调整好心态,在理解和支持子女工作的同时,自强自立,广泛地参与农村的各种活动,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再次,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克服孤独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提升生命的意义。

3.加强农村社区引导,积极发挥社区在养老保障方面的作用

目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政府对承担农村养老保障方面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一种很好的过渡形式。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的农村社区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同一村的人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密切。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对社区具有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认同,这有利于养老工作的积极开展。

4.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危机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积累模式,这样既可以避免国家过大的财政负担又可以通过统筹基金的调剂和再分配以体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同时充分调动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现代化;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

    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巫待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亚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2007年1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到200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加到1. 49亿,占总人口比例11.3%。城市的纯老户(空巢户)为49.7 %,其中,单身孤老户8.5%,夫妻户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的纯老户38.3%,其中,单身孤老户9. 6%,夫妻户29.0%,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61.7%。所以,农村空巢老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经济条件、外部环境方面,其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篇6

关键词:老龄化 养老保险 小康社会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52-01

引言

我国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在和谐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所以说我们应该重视起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让城乡之间的差距能够不断的缩小,让农村的居民可以获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水平。为了完成这一发展,我国开始注重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发展,要把社会保障事业在农村中发展起来。加上我国现在老龄化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农村中建设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民政部在2010年了我国民政事业的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到2009年年底,我国就有11309万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比较2008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左右,占我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八。这就表示我国的老龄化情况正在不断的深入,我国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并且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老龄化情况也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会影响农村的发展。

在我国,农村中的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老年人口的数目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受到关注的特殊群体了。此外,农村人口的贫穷问题比较严重,人口的老龄化势必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来说是存在很大挑战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解决好我国农村老龄化的问题,因为这不单单是老年人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也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一个问题。

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所以说,在农村中建设养老保障制度,对乡村居民受到的不公平社会保障来说有一定的改观作用,可以环节城乡两种不同的发展状况,让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建设处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2.改变传统养老观念,促进计划生育政策落实

社会养老的发展将改变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这将大大降低农村计划生育的难度。“养儿防老”是一些地区农民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宁愿举家出走,放弃自家的房院,也要多生一个男孩子。因为,子女特别是儿子是他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主要依靠,甚至对许多农民来说也是唯一依靠。相反的,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乡村里面会有很多种老年人的福利设备,并且养老费用大多是集体承担的。因此,为了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我们一定要对农村人民的传统观念进行改变,然后配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达到预期的效果。

3.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建立,等同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将大大推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构建的紧迫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显著特点: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而且,这些老人中80%左右在农村。考虑到我国目前和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提出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尤其是数量如此庞大的且有着特殊需要的农村老年人群,如不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障需求,将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出现的,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超前性。

2.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养老保障发展

提高农村养老保障层次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要提高农民的收人,主要在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具体措施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各种中小型企业;推动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扩散和辐射功能,从而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规模经营和外向型农业,进行农业内部挖潜;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人口的素质,扩大农民的就业面;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结语

从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并且现在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在制度中,关于社会大众的参与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制度的主要负责人还是我国政府,这就不能充分的发挥群众的力量,来对养老保障制度在农村中的发展进行促进,这也是该制度不平衡之处。我们要看到农村和城市发展的联系,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要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延伸到农村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清哲.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黎生.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

[3]徐文芳.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4]丁少群,王信. 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12,02:52-60.

篇7

论文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使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更大挑战。当前,应积极创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已不能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

(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因受到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则可称之为人口老龄化。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印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团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则称为进人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8 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 82 %。到200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1. 44亿,占总人口的11%,其中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 24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在多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人口结构的改变。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有:第一,中国农村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出生率下降造成的。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从1970年的33. 4%下降到2005年的12. 40%。而死亡率的变动却不大,1970年为7. 6% , 2005年为6. 41 %。可见出生率的下降对中国老龄化影响非常明显,而且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生育率下降的潜力,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第二,建国以来,由于中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 4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其中,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69. 55岁,已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加速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三,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出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逐步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而与此同时,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从城市回到农村地区生活。这样,由于年轻劳动力迁人城市和老弱人员回归农村,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口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口相对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后果

第一,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目前农村中青年一代是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大多外出务工,因而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肩上,她们除了辛勤耕作外,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及教育孩子,因此照顾老人的精力非常有限,这就使农村的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养老纠纷时有发生。所以,在当前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方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难以得到解决。

第二,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老年群体无固定的养老收人,其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或微薄的土地收人,客观上加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农村人将白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严重,重男轻女现象十分普遍,也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第三,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更大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中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2年底的时候,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70%,而农村仅仅是4%。最近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但是农村和城市在医疗保险覆盖面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老年群体的特殊社会保障与医疗机制建设。

第四,老年人权益保障需要进一步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由自发到自觉地快速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意识还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还不够重视。

第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关注。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正在使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小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淡漠、远离甚至歧视老年人的现象,这给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很多农村的老年群体生活单调,心理孤寂。所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健康。

二、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人口的转移以及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过去20多年里,农村的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核心家庭甚至空巢家庭逐渐增多。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家庭平均人口仅为3. 2人。2005年抽样显示,农村中拥有五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19%,而拥有七人以上成员的家庭只占总户数的2%。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有所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民独生子女户比例很大,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第二,土地保障功能日趋下降。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保障依托。由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的降低,土地带给农民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据统计,中国人均耕地1. 52亩,仅占世界人均的4. 29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耕地面积还会不断减少,农民面临着失业又失地的威胁。此外,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土地在农民收人来源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人来源的农民,人均纯收人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状态。农民的收人主要来自非农领域,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与管理水平低。在大部分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农民投保的保费都很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人不足,个人几乎负担了全部的缴费责任。而且还存在保小不保大的情况,60%的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在19岁以下。另外,由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机构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保险基金的运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基本上是由县级农保机构包揽了从政策制定,到征收、管理、发放和监督等全部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对养老基金的有效监督,更谈不上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中国城市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规范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或鼓励性的储蓄。而且,在目前大多数农村集体无力或不愿补助、国家财政也不予补贴的情况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由个人缴费为主变为实际上的完全个人缴费。可见,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过分强调个人责任,淡化了国家和集体应当承担的费用,这不仅造成养老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开展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差距。

第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目前,中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依据主要是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方案》,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不健全,各地只好制定本地区的暂行办法,大大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稳定性。社会保障改革已进行了20年,而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仍处于既无国家政策指导与规范,又无相关的财政支持的失控状态。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农民的生存权、健康权、休息权等基本人权就得不到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社会保障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水平是制约养老保障的根本性因素。所以,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人,壮大农民的经济实力。在目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保障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转贴于

第一,创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1)有步骤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人的客观要求,是在农村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条件之一。(2)深化农村内部改革,实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与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3)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创造在农村推行城乡整合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4)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创造良性的投资环境。(5)促进配套税收制度改革。通过国家、集体以及乡镇企业筹集资金而为农民建立非缴费养老保险。此外,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可以改变农保基金收支都由社保机构一手经办、收支两条线往往徒有虚名的状况,便于加强资金运用中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农保基金筹集发放中的不规范行为。

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模式、基金的缴纳与支付以及基金管理体制等,使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在法律轨道上全面健康发展。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农村养老金的筹措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渠道投资,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增加基金收人,发挥养老保险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农村社会化养老事业。

第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该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遗产税、捐赠税等相应税种管理的基础上,开辟新税源,调节收人分配比例,加大财政性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比重。要广开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来解决养老资金问题:首先,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改革分配制度,掌握更多的可再分配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可再分配部分向无基本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倾斜,以使社会平衡发展和进步。其次,建立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障个人帐户。即个人交纳的全部记人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同时政府给缴费帐户适当补贴,鼓励农民自觉缴费。再次,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应联合制定法规条文,要求非农企业的雇主在雇佣农民时必须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障金帐号,以供被雇佣农民年老时享用。最后,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每年征收农产品的时候,用价格手段将一部分收人隐性扣除,把扣除总额转人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帐户。

第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当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直接、及时、最大程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而且又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实际。中国农村人口多,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广大农民收人偏低,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而又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养老保障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要科学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二要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第五,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坚持保障范围、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有别,家庭保障与国家保障、社会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强制保障与自愿保障相结合等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应当包括保障对象、保障项目、保障水平、保障基金的管理、法律责任。当前,政府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也应对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加以具体规定,以增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信心。目前,可以根据国家社会保障的立法状况,由各省、自治州、直辖市从本地区农村养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地方性农村养老保障法规条例,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相关法律。

第六,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与生活救助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主要包括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等形式。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民解决缺医少药问题起过积极的作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复存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医疗状况恶化。近年来,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等风险问题的新合作医疗正在兴起,目前已覆盖城乡,农村老人的医疗保健状况正在得到逐步的改善。

老年生活救助体系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工作体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救助的对象当然包括无劳动能力也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实施这一救助制度的资金基本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资金仅能保证救助对象最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农村扶贫工作是在社会救济保证贫困户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利用部分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社会活动。近年来,中国的开发式扶贫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对农村贫困老人改善生活状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首先,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流程,按照统一标准、简化程序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流程的基本框架。要规范经办业务操作规程,统一社会保险对外服务的经办,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的社会化,增强社会保险服务功能,提高社会保险的服务能力。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以便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后或在各地区间流动时仍能够享受到统一的服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应该建立业务管理、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整合工作,推进全国联网,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信息化。

篇8

关键词:家庭养老 问题 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寿命不断延长等原因导致的人口现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就意味着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04 年我国60 岁以上人口11127 万,老龄人口比重达到8.56%,标志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8 年我国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5989 万人, 占总人口的12.36% 。民政部于2010 年6 月10 日《2009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21 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同时也表明,我国农村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而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土地的减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道德观念的变化等原因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成为一项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基于数据的总体分析

为了了解无锡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江南大学法学院2011级农推研究生班于2012年6月9日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鸿翔村进行了一次对于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共调查了48位老年人,一共发放48分问卷,收回48份,有效问卷47份。由此对于鸿翔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作出分析总结。

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占71.7%,女性占28.3%;婚姻状况单身的19.6%,夫妇两的为80.4%;居住方式中单身居住、夫妇两同住、与子女同住、其他分别为6.5%、50%、41.3%、22%;年龄在60-80岁的占78.3%,80岁以上占21.7%;文化程度上不识字、私塾、小学、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以上分别为8.7%、4.3%、39.1%、28.3%、17.4%、2.2%;职业为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国营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医疗系统人员、机关干部、其他分别为60.9%、8.7%、4.3%、2.2%、17.4%、6.5%;子女一个的占6.5%,2个占45.7%,三个及以上的占47.9%;月收入1000元以下,1000-2000,2000-3000,3000元以上分别占58.7%、15.2%、8.7%、17.4%;收入来源于政府救助、退休金、养老保险、其他的分别为8.7%、50%、37%、4.3%;生活能自理、需要别人适当帮助、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分别为89.1%、4.3%、6.5%;健康状况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的分别为8.7%、2.2%、37%、43.5%、8.7%;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居住在家,由村委提供养老服务、住院养老分别为60.9%、26.1%、13%;医疗保险中农保、城镇医保、其他分别为54.3%、43.5%、2.2%;了解社区养老的为19.6%,不了解占80.4%;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知道的占30.4%,不知道的占69.6%;需要得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帮助的占39.1%,不需要占69.6%;对于目前养老现状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占6.5%、47.8%、41.3%、2.2%、2.2%。

二、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供养水平低

2.1.1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单一

上表可见,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多数来自退休金,占到了50%。占第二位的是养老保险,这两项占到了总收入来源的87%。很多一部分老人的养老保险是通过土地换社保得来的,这些收入相对于土地的收入来说虽然稳定,但是却很有限,仅仅只有四五百元。可见,鸿翔村的老年人收入单一、微薄。

2.1.2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低下

上表反映出,农村老年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58.7%,据统计无锡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1613元,可见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很大一部分人面临经济生活的困境。同时老年人的开支项目较多。在农村,子女结婚的费用大多由父母承担,其中房子就成了最大的开支,往往会让父母倾其所有。同时,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孙子女的养育、教育费用也转嫁到老年人身上。上述这些情况造成农村老人经济上的拮据,导致他们生活水平低下。

2.2 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缺乏,社交范围较窄

2.2.1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单调

在48名农村老年人中,闲暇生活基本以聊天为主的,看电视者次之,下棋、打麻将和扑克者第三。同时村里面组织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不多。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十分缺乏,精神生活水平较低,精神生活状况令人堪忧。

2.2.2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范围窄

在老年人的日常主要交往对象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的社会交往状况不是很好,老年人的主要交往对象的范围很窄,主要交流对象时配偶、子女以及邻居等,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影响,农村老人最希望交流的对象往往是家庭成员。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受到亲缘关系的影响。老年人更多倾向于选择家庭内部成员作为交流的对象,其中配偶和子女都是老年人的最愿意交流的人,一旦这些人由于某种原因去世或者是外出务工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以及精神造成很大的困扰。

三、改善农村家庭养老状况的建议

作为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农村家庭养老,仍将长期存在。对于如何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个人认为需从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着手。

篇9

论文摘要: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9位农村老年人进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老年人中,对适应现代老年生活感到困难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年龄并不是导致老年人社会适应困难的直接因素,相较而言,身体状况、心理态度等因素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更大;农村老年人适应社会的主动性不够,在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等待外在的支持和帮助而非自身调适。

规模巨大、发展迅猛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来压力与挑战。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0.85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加。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基本保证。在以往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中有不少研究涉及农村养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这些研究在对策方面主要集中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养老模式等外在途径上,缺乏通过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之维持与增进的内在途径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研究。所谓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态。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还是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对老年群体,该研究将其社会适应分为“生存性社会适应”与“发展性社会适应”2大类。生存性社会适应,主要指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发展性社会适应,主要指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不少研究说明,良好的发展性社会适应能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寿命,继而促进生存性社会适应。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社区养老更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在适应现代社会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在依靠外在途径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得不到很好实现的情况下,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之维持与增进的内在途径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笔者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途径。

1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

1.1调查对象与方式2007年1~3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12个省市(江西、安徽、云南、贵州、重庆市、山西、天津市、上海市、珠海市、山东、湖北、广西)中抽取60岁及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做样本,发放问卷6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589份。其中男性占48.5%,女性占51.5%;年龄为60~64岁者占20.3%,65~69岁者占27.0%,70~74岁者占27.0%,75~79岁者占13.7%,80岁以上者占12.0%。各年龄组人数分布与现实中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非常接近,即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小。在参阅国内外文献以及对农村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老年人背景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具体表现(包括生活自理、角色转化、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等子维度),老年人认为自己在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主观建议(此部分为开放题目)。问卷调查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实行一对一的上门测试。问卷以自评为主,对于无能力独立填写的老人,采用调查者宣读、做记录,调查对象口答的方法。

1.2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调查分析

1.2.1农村老年人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性。当被问及自身对现在的老年社会生活适应的困难程度时,认为“非常困难”的有7.5%、认为“比较困难”的有24.4%、认为“一般”的有40.1%、认为“比较容易”的有23.7%、认为“非常容易”的有4.3%。可见,在农村老年人中,对适应现代社会感到困难的老年人占有较高的比例。

研究表明,适应老年生活的难易程度与其经济收入存在显著性相关(r=o.306,p<0.01),即经济收入越高,就越容易适应老年生活;适应老年生活的难易程度与其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相关(r=0.404,p<0.01),即身体越好,就越容易适应老年生活。研究还表明,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而言,年龄大小与其社会适应无显著相关。当被问及什么因素对老年人适应社会起着最重要作用时,显示结果是:家人的支持(54%)、老年人自身的调整(19.4%)、政府的支持(19.2%)、村里的支持(4.2%)、老年服务机构的支持(1.7%)以及朋友或同事的支持(1.6%)。可见,选择家人的支持的人数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各项的人数比例。

1.2.2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的具体表现。

1.2.2.1人际交往方面。在人际交往适应性上,当被问及“感到与周围人难以相处”时,认为“完全不符合”的有4-3%,认为“比较不符合”的有ll-3%,认为“中等符合”的有15.9%,认为“比较符合”的有39.7%,认为“完全符合”的有28.9%。相比而言,在人际交往适应性上偏符合的要多于偏不符合的,说明农村老年人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欠佳。

1.2.2.2生活自理方面。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适应性是最基本的社会适应。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行为(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认为在这方面完全不行的有1.4%,认为比较不行的有2.1%,认为比较行的有14.2%,认为中等程度行的有8.3%,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的有74%。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是以没有什么问题的占多数。生活自理适应性与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相关(r=0.364,p<0.01),但是年龄与基本生活自理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

1.2.2.3社会变化方面。从社会变化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当被问及“现在的社会变化,对老年人来说,是越来越不利”时,认为“完全不符合”的有10.1%,认为“比较不符合”的有17.1%,认为“中等符合”的有27.2%,认为“比较符合”的有31.4%,认为“完全符合”的有14.1%。对“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让我难以接受”,认为“完全不符合”的有16.2%,认为“比较不符合”的有20.6%,认为“中等符合”的有32.6%,认为“比较符合”的有25.7%,认为“完全符合”的有4.9%。由此可知,农村老年人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认为社会的变化对老年人产生不利影响。

1.2.2.4角色转化方面。在农村老年人角色转化的适应性方面,当被问及对“因自己不再受别人重视而感到不满”时,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23.5%,认为“中等符合”的有24.6%,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51.9%。可见,农村老年人的这种适应性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对“我至今不习惯别人把我当作老年人”,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21.3%,认为“中等符合”的有17.6%,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61.2%。可见,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完全的转变角色是比较困难的。

1.2.2.5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当被问及“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可以再婚,不应受束缚”时,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39.9%,认为“中等符合”的有20.6%,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52.3%。

可见,偏符合和偏不符合的人数比例接近,持中间态度的也有一定比例。当被问及“当别人的意见和我不一样时,不论谁对谁错,我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时,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33.2%,认为中等符合的有30.4%,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36.8%。对“我有困难时,总是等待政府或他人给予帮助”,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21.5%,认为中等符合的有19.1%,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58.8%,其中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占大部分。同样,在被问及“当权益受到损害,我会主动采取行动向政府或有关部门争取权益”时,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有48.6%,认为中等符合的有23.9%,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有27.4%,其中不会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的占很大比率。对“现在我善于主动地去获取新的信息”,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的占51.5%,认为中等符合的占25.7%,认为“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占23.8%。由此可知,农村老年人在此类问题上,同样存在一些差异,持各种观念的人均占一定比例,且在处事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偏向不变或保守的人数比例与偏向变动或与时俱进的比例接近,在各种行动上表现的主动性都不够。

1.2.3农村老年人自我报告的适应现代社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要求被试人员罗列出他们自身所认为的农村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主要会遇到的问题。结果显示,经济问题、健康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对现代社会的适应问题等是提及频率最高的(表1)。此开放题只有216名被试作答者,对其共列出了22类问题,除下面列举出的外,其他类的提及频率均小于10次。

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要求被试作答者提}};他们自身所认为的农村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些解决措施。结果显示,政府政策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建立健全老年人娱乐设施和丰富老年人娱乐活动、增加子女对老人的照顾,提倡养儿防老、社会多关心老人、改善老年人经济收入状况,提高生活水平等是提及频率最高的(表2)。此开放题只有181名被试作答者,对其共列出了28类解决措施,除下面列举的外,其他类的提及频率均等于或小于5次。

2综合讨论及对策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农村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感到困难,认为现代社会的变化对自身越来越不利的人数占有较高比例。农村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感到困难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现实生活条件较差所致,而非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老年人大多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代社会。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老年人是等待政府或他人给予帮助;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很少主动采取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争取自己的权益。这可能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非常少,与外界交流机会不多所造成的。此外,由于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他们解决自身困难的手段非常少,只能寄希望于他人,同时在争取他人帮助的主动性方面也表现得不够积极。大多数人听天由命的观念较强,做事都偏于保守。社会很难去适应老年人的变化,而是老年人应该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在评估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大小时不能简单以老年人的数量和年龄为主要指标,这样很容易对农村老年人问题的实际状况造成误断,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村老年人是否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代社会,探索如何能够调动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主动性。

在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老年人的心理老化问题。调查显示,年龄与社会适应的难易程度并无直接相关,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的维持与增进关键还需要解决老年人的心理老化问题。大多数老年人将改善社会适应水平的途径归为外在的支持而非自身的调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年人认为自己是会给社会或他人带来负担的群体,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社会将消耗更多的资源用于照料他们。老年人的这种思想往往来自于社会观念中呈现的消极老年形象(如认为老年人是无用、无能的群体)对自身的作用。老年人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社会所传扬的老年消极形象,久而久之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即自己实际的形象与其所认同的形象越来越一致。为改善这种状况,应该从改变社会主流观念开始做起。此外,社会如果向老年人提出新的要求,成为老年人心理上的激励因素,对调动与发挥老年人各方面效能会发生很大作用,进而推迟老人的心理老化。

农村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主要会遇到的问题被提及最多的是:自身经济收入少,生活贫困;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医疗费用高,不能满足其医疗上的需要。这些都是导致农村老年人对适应社会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农村大部分老年人不能在年轻时积累起养老费用,而只能靠子女资助。经济来源少,加上农村医疗条件差,大多数老年人只能大病小看,小病不看,医疗需求基本得不到满足。在农村老年人提出的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解决措施中,增加子女对老人的照顾、提倡养儿防老等被提及的频率远高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反映出当今农村的家庭养老观念受到较大破坏。由于他们的子女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愈加感到生活困难。社会保障制度只是一种改善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外在途径,而子女的照顾能够给老年人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能给他们一种精神慰籍。

鉴于上述的调研结果和分析,对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以及为制定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的对策应重点放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以减少其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适当条件下改变僵化地将政策与年龄简单对应的做法。应致力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应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家庭养老观念、建立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途径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

(2)提高农村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现代社会,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应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农村老年人主动拓宽自己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增长自己的见识,以改善自身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的状况。同时农村老年人也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3)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使老年人了解更多解决自身困境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少心理情绪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等造成的影响。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事业,是引导农村老年人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也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路径。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教育事业,使农村老年人有更强的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意识及自我调适能力。

篇10

一、唐山市基本情况分析

(一)唐山市人口规模

唐山市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唐山市统计年鉴,2010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35.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万人,其中市区307.53万人,增加0.53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87.59万人,比上年减少0.97万人;非农业人口247.41万人,比上年增加2.06万人;男性人口372.83万人,女性人口362.1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51‰,比上年提高2.86个千分点;死亡率12.94‰,比上年提高6.7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58‰,比上年回落3.88个千分点。

(二)唐山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唐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55.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分别增长26.6%和3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6.1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60元,分别增长11.4%和13.8%。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4.3‰,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3%,城镇化率52.5%。

(三)唐山市农村进入老龄化社会程度

按照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的划分标准,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人口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截至2010年唐山市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7.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7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0.4%。唐山市老龄人口仍以每年3%的比例递增,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十分突出。唐山老年群体的基本构成特点是:男性46.5%,女性53.5%,60-69岁的老年人58.3%,70-79岁的老人占33.2%,80岁以上的老人占8.5%。经济来源状况为:靠工资和离退休金的71.3%,子女供养的22.1%,靠国家接济的、国家或社会帮助、老伴和其他来源者为6.6%。目前唐山包括各县市区在内,唐山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92万,约占唐山市总人口数的13%,其中市区的老龄人口总数和百分比已经严重超过了唐山各县。市区老龄化最严重的是路北区,老龄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区人口的的17%。按居住方式分,50多万老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另外单独居住的老人有6万多人,与配偶共同居住的有33万多人,同时还有7500人居住在各种养老机构内。

二、唐山市农村养老模式

随着唐山市农村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扩大,农村养老问题日趋严重、亟待解决,目前唐山市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家庭养老

据了解,对唐山市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农业收入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老年人的养老资源仍主要由子女提供,这是由我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现在实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仅能解决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的部分费用,以唐山下辖县级市遵化为例,农民在年满60周岁(女性55周岁)以后可以领取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也就是一年660元,然而唐山市政府信息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遵化市农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5349元[2],相比之下,政府所提供的养老金仅占农民支出的12.33%,可见农村老年居民的主要养老费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还是由子女提供的。

(二)国家养老

国家养老主要是针对农村中的特殊人群,即符合法定条件的所享受的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老年村民。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唐山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室实施意见》的规定,我市原由村集体和乡镇提供的五保供养资金,现已由国家财政负担,所以我们把现阶段的农村五保供养成为国家养老。据唐山市统计局数据,我市现有五保对象2.2万人,其中已有1.42万多人实现在敬老院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了69.7%。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2009年国务院实行新农保政策后,我市各县市区均出台了各地新农保实施办法。各地新农保个人缴费水平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档,参保人自主选择,多缴多得。但是每月基础养老金领取标准唐海最高,每人每月155元。其次为迁安、迁西每人每月110元,其余各县市区每人每月55元,剩余部分为地方财政补贴。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减轻了家庭赡养矛盾,目前这一制度正在发展和完善中。

(四)辅助养老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截至2010年,唐山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全市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6.86%,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现在我市各县市区新农合筹资标准为参合农民每人每年个人缴费30元,各级财政补贴200元。住院补偿标准按照定点医院级别,分别规定不同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以丰润区为例,据2012年1-7月份丰润区新农合补偿情况公示,2012年1-7月份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61.24%[3],在相当大程度上减轻农民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从而变相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2.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为保障我市农村困难居民的最低生活,2004年2月1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实行的《唐山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规定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常住农村户口的农村村民,户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可依照本方法申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11年1月,唐山市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363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年1900元。两项标准均处全省最高,并比全国平均标准高出135元和691元。

三、对唐山市各种养老模式的分析

家庭养老仍是唐山市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固有的亲缘家族体系甚至道德体系随之崩溃,当前农村中的家庭养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作为养老的载体辅助于多种养老方式。

新农保是目前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探索方式,然而由于条件所限,新农保仍是在农村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以低保障、广覆盖为原则制定的,存在着缴费周期长、缴费档次低、养老金待遇低、没有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物价的变化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各项补贴和待遇标准,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障和救助范围,提高保障和救助标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各城市文化、卫生及社会保障状况[OL].河北经济年鉴-2012,河北省统计局网站,http:///article.htm1?id=4760.

[2]分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OL].唐山市统计局,唐山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http:///content.jsp?code=000233445/2011-00422,2011年03月02日.

[3]2012年1-7月份丰润区新农合补偿情况公示[OL].丰润区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http:///cn/index.htm,201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