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十篇

时间:2023-12-14 17:46:07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1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内部讲话中说:“我们经常会在各种权衡中做取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从用户价值本身出发来考虑的。如果我们想的策略和用户价值有违背,哪怕舍弃短期利益,也应该维护用户价值。”

用户主导是核心

用户不仅决定产品能否成为品牌,甚至决定品牌可以存活多久。这里的用户不是普通的使用者,而是属于用户中的用户,就是那些参与到新产品设计中,对产品有影响力的用户,相当于小米手机里的“荣组儿”(荣誉开发小组成员)吧!

淘品牌七格格是一家网络原创服装品牌。拥有一支“15位年轻设计师+1位专职搭配师”的团队,规定每月最少推出100~150个新款,保证店铺内货品不少于500款。它有上万名忠实粉丝和很多QQ群。

每次要上新款的时候,七格格首先会将新款设计图上传到店铺上,让网友们对新款投票评选,并在QQ群中讨论,最终选出大家普遍喜欢的款式进行修改,然后再次上传到网站。反复几个回合后开始生产、上架。这种流程完全颠覆了大牌设计师引领时尚潮流的传统模式,它甚至颠覆了我们对品牌的传统认知。消费者开始真正决定款式、时尚的走向,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很享受这个过程。七格格就是用这种双向沟通的模式,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从默默无闻到一跃成为淘宝女装销售第4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必须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的所有环节。“消费者即生产者”,品牌传播就是在用户的良好体验和分享中完成的。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更加希望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环节,希望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作为企业应该把市场关注重点从产品转向用户,从说服客户购买转变为让用户加深对产品的体验和感知。360掌门人周鸿祎说:传统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中,凡是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

产品为王是基石

“产品是第一驱动力”,没有逼格的产品,任何单纯依靠噱头炒作吸引眼球引发的销售,到最后都是自取其辱,因为负面传播的力量更大。互联网时代讲究产品的“体验”和“极致”,也就是说“以用户为中心”将产品做到极致,制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是互联网时代的不二法门。

小米手机为了制造“用户尖叫”,下的最大的工夫就是高配低价。小米每推出一代新的产品,一定是当时速度最快的业界首发的配置,且价格做到行业最低。小米1代手机推出的时候,按当时的配置应该定价三四千元,而其最后的定价不到两千元。

客户第一次购买你的产品,是因为有刚性需求;第二次还购买你的产品,是因为第一次有美好体验;一生都购买你的产品,是因为对你的产品产生了信仰。因此,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培养客户的消费信仰,增加品牌粘性。对此,金错刀有段经典点评:产品是1,营销是0。如果产品的1不存在,后来再多的零也白搭。产品的尖叫是要让你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成为自媒体。忘掉营销,回到商业的本质,互联网思维就是把商业本质做到极致的思维。不管什么年代,商业的本质始终是用户和产品。

体验至上是关键

过去,企业创建品牌,多是向消费者提供物质利益,在产品的功能、设计、质量、价格上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消费者以品牌作为选择产品与服务的标准,更注重互动、人性化服务的消费体验,客户的品牌认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命运。

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格、比质量、比款式等所有产品信息,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用户体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质量和价格已经不会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指标。他们考虑的是体验,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心理上的体验。比如,现在很多女生买LV,从质量和价格来衡量的话,她肯定觉得不值。但如果LV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话,那她就觉得值,因为“价格内在于价值”。因此,传统品牌要想成功进化,最终还是要看其能否塑造出与用户价值契合的品牌文化,并使之融合。

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企业没有品牌文化。比如麦当劳,它塑造的就是家庭式的快乐文化。但这种品牌文化的“主角”是企业自编自导的品牌文化,是企业强制向所有顾客输出的一种文化,而不是消费者按照自我期望创建的品牌文化。

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就希望客户最好不要再找自己;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将产品递送到用户手里后,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使用时都能感知你的存在,就会主动帮你宣传、推荐产品,形成口碑营销和粉丝群体。因此,企业除了在提供有保障的产品与服务外,还必须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体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在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你会发现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能够让用户有清晰的感知,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整个链条。

体验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消费者从被动的价值接受者,转为积极参与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成为创造独特体验的共创者。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思维转向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的思维。

口碑传播定成败

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些具有良好口碑、积极与网民互动的企业,将更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过去品牌依靠强势媒介与受众沟通的传播模式。很多企业通过传统媒体天天强调“我的产品很好,我的质量多高,我的服务多优秀”,今天这种王婆卖瓜式的传统广告信息基本上直接就被消费者删除或者屏蔽掉了。

企业企图通过控制媒体、买断媒体的方式做传播和推广,殊不知你买断的那个媒体却正在逐渐丧失影响力。靠狂轰乱炸的广告宣传也不管用了,置身于社会化媒体,人们更相信网友间的口碑流传。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民认为你是谁,网民的集体共识决定着企业的品牌命运。

消费者已经彻底进入了“我中心时代”。消费者的判断越来越不再倾向依靠单一媒体和渠道,先前单一且垄断的信息管道对消费者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现在消费者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更倾向于其所了解的媒体或渠道,消费者身边有很多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上我们可以听各位大咖的言论,权威人士的声音,这种言论和声音在某种程度上胜过你不知道名、不知道姓的记者,而且他们是一句顶一万句的意见领袖。因为前者是你天天关注的对象,他们已经变成你信息渠道的一部分,你对他们有信任基础。微信就更可怕,在微信上,我们是立足于强关系,我们看到的是朋友圈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反馈,基于朋友的众口铄金,对你来说,黑的能变成白的,白的能变成黑的,原因是信息源叠加了基于亲友的信任背书。

现在,消费者信息渠道的多样性,社会化媒体的裹挟作用,导致权威媒体渐渐变成一种发声管道之一,你说你的,我信我的,已经变成一种新媒体时代的常态。此时,消费者智商往往以“我”为基础,商家如果还依然保持自以为是,产品信息根本进入不了消费者个体——“我”的领域,甚至很多营销行为基本上也都是自我娱乐而已。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2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发展态势 应对策略 重点举措

1 引言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它的增长速度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任何专家未曾预料到的。2012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2012年之前历史上出货量总和,总出货量2.58亿部,增速达到167%,2012年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普及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真正融合导致本来各行业单独发展的态势被终结,而在纷繁的战略布局举措的背后,仍有较多焦点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来关注和解答。面对移动互联网领域复杂的竞合关系,中国移动如何借力实现全业务转型的愿景应引起高度关注。

2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连接在一起,并凭借全球数十亿的用户规模,正在开辟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

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移动互联网已取代互联网成为行业新的领导力量

①上网入口从PC转向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超过 PC 互联网后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截至 2013 年 3 月, 两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了 29%。

②业务创新关注点从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全线进入移动互联网应用 ,移动应用成为开发者重点关注方向。

(2)手机呈现非语音化趋势明显

手机用途显著变化,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于语音、短信之外的非传统通讯业务,如浏览、游戏、社交等。

(3)社会化网络正在影响几乎所有业务

综合性社交网络进一步发展,发展渗透传统业务(音乐、图片、视频、电子商务、游戏等);而传统互联网业务(游戏、视频、照片、电子商务等)则又增加社会化媒体特征,形成垂直社交网络。

(4)移动互联网覆盖面有质的变化,大众化时代来临

2012年以前覆盖面主要称为核心用户,包括IT男性/ 时尚女性/ 商业精英等,普遍较为熟悉互联网,而2012年及以后主要转向覆盖大众用户。

(5)产业链重心发生偏移,运营商有被旁路的危险

以终端为主要媒介的应用程序商店模式逐渐成为业务的主导模式,直接颠覆了原来移动运营商的I-Mode模式、移动梦网等模式,运营商被部分旁路。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特征和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基于用户身份认证、环境感知、终端智能、无线泛在的互联网应用业务集成,最终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业务通过一定的变换在各种用户终端上进行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展现。它具有典型的特征:接入移动性、时间碎片性、生活相关性、终端多样性、社交化。

相比于传统电信市场下的用户需求,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的特征可简要归纳为:多样化、整合化、碎片化和合理化。

2.3 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终端与平台。低端的智能手机普及,已极大地刺激用户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过渡;目前主要厂商的手机操作系统有近十种之多,除了苹果IOS是封闭的外,几乎其他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是开放的,开放能力+开放平台已成为必然选择。针对网络平台,随着3G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和TD-LTE等4G技术和标准的完善,移动通信的带宽正在显著增加中,已在进入基于www的真正移动互联网时代。

其次是业务。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重心、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以终端和互联网为中心、基于接口开发和开发者广泛参与的新的互联网业务模式。

再次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融趋势合明显。智能手机和业务平台即将步入“云”时代 ,如下图所示:

最后,随着HTML5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高效率跨平台的移动Web运行环境未来很可能将取代操作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竞争新的制高点,业务模式也将继移动梦网、应用商店之后发生新一轮重大变革。

3 中国移动应对策略浅析

3.1 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在全国布局了九大基地,其中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注册用户达到4亿,并形成MM和飞信+两大开放平台,整体的运营用户超了6亿,现在包括18项左右自有业务,整体的活跃用户数超过2亿。

从三大运营商的对比看,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占优,如2012年1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以中国移动为主,占86.09%,其次是中国联通占7.97%、中国电信占5.94%,但是中国移动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中的用户占比持续下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凭借3G的运营优势和终端优势发展了大量的高端用户群体。

总体而言,三大运营商内容同质化竞争比较明显,总体上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优势不明显,在内容差异化和运营灵活性方面不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也不足,在用户体验满足上也一直是软肋。

3.2 总体策略

中国移动已将移动互联网定位为主要战略之一,实施“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策略,构建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拓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务新应用。建议采取如下总体策略:平台型服务是重点,参与内容和应用,并充分发挥自有优势,培育新型能力,创新机制与文化,发挥中国移动的三大优势:智能管道、用户信息、特色业务,进行三大能力的培育:产品设计能力、平台技术创新与整合能力、互联网营销能力。

3.3 重点举措

(1)充分发挥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的功效

国内目前唯有中国移动专门成立了移动互联网基地,负责移动互联网网络、业务乃至商业模式的开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基地平台的功效,从产品、渠道和服务等方面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活跃度。建议采取如下策略:充分利用好合作伙伴的力量,从技术、流程和利益等方面更好的服务好合作伙伴,加强与行业合作开放性共建,另一方面也需改善对基地模式的管控手段;加强业务的互通融合,通过基地平台深入整合中国移动分散在各地的优势资源,比如飞信、邮箱、微博之间的融合,以及MM平台与音乐、游戏、视频、书籍等数字内容的融合等;坚持平台化运营为主的策略 ,基地以MM与139社区两大平台为依托,为用户提供各类融合型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实施精品化战略,基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功能,通过不断的迭代使得服务精准度和品质进一步提高。

(2)加强业务平台基础能力开放、汇聚,加强产业链合作,实现双赢

电信能力是中国移动相对于互联网服务商的差异化优势所在。开放电信能力,扩大电信业务的使用场景,增加产业链对中国移动的依赖。基于电信通讯能力,以更开放、更灵活的,自行开发配置的方式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设想,让用户、开发者,中国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就是能力开放平台的宗旨。建议构建“资源承载层,能力开放层,业务应用层”的三层业务网络架构,实现业务快速开通、用户灵活支撑:通过“能力聚合开放层”,逐步实现资源的适配、聚合和对外开放;通过“统一的开放服务接口”,实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简单开放,降低业务开发和开放门槛;建设业务网络统一认证平台,实现“一点认证、全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3)构建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特征的一体化运营支撑系统

中国移动核心能力在于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在基础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减弱时,中国移动所具有的营销、认证、支付能力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国移动应从业务、技术、运营三大方面着手,统一规划、统一运维、统一流程优化 ,加快整合技术支撑资源,积极推动虚拟化技术应用,逐步构建灵活、易用、扩展、透明的一体化运营支撑系统。近期建议重点聚焦如下工作:实现深度内容计费,实现与业务使用量相关的Qos控制;改造智能策略中心,与相关分析系统,实现联动;进行策略授权中心与智能策略中心的协同等。

(4)深化四网协同发展,重构领先优势的无线网络

目前有线宽带接入已经进入FTTx时代,互联网用户已经普遍体验视频聊天、在线视频观看、甚至3D交互游戏等业务,在3G网络推出相应业务之后,移动无线数据业务与有线接入的网速差距有所减小,但由于移动以及无线传输的网络特点,要保证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使用较高速的3G数据业务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势必需要匹配相应的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质量是关键的议题。中国移动需深化四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积极推动TD-LTE商用进程,提升网络速度和质量,打造具有覆盖广、覆盖深、质量高、速率高的世界一流无线网,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其中GSM重点保持新建区域的网络覆盖优势,TD-SCDMA重点完善热点区域深度连续覆盖,TD-LTE与TD-S同步建设,WLAN在热点区域和蜂窝网形成融合覆盖,实现对蜂窝网数据业务的有效分流。

(5)以MM和飞信+业务为两大关键业务,持续推进

MM是中国移动应用商场,对其有三个定位、三个一站式:面向消费者的一站式的消费平台,面向产业链的一站式的支撑,同时面向开发者的一站式的服务。MM的云服务框架是后面的一个发展重点:为产业链上下游的环节,尤其是缺乏资源的一些中小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支撑,包括从应用开发,中国移动提供各种能力,包括位置计费,包括WLAN这些能力提供给开发者。应尽量保证开发者合理的收益,联合开发者共同打击盗版,以及伤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飞信+”含的内容很多,包括飞信、飞信空间、飞聊、139邮箱、微博,以及彩云等,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流量平台。建议重点联合各方的力量,把优质应用提供给消费者,跟产业链展开充分的合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 结束语

面对移动互联网领域复杂的竞合关系,中国移动要获得竞争优势, 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以竞合的战略思维, 与产业链之间密切合作, 创新商业模式, 分析用户行为, 挖掘客户需求, 构建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核心产品体系。保证业务内容聚合和创新,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 吸引更多用户, 才能在移动互联网博弈中取胜。

只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不断创新,实现价值链共赢,才能使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沈晶韵,“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年)”,2013年

[3] 玉莹,“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浅析”,《广西大学学报》,第32卷增刊,2010年

[4] 李开复,“变迁与机遇—2012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艾瑞年会,2012年

[5] 白琳,“2012移动互联网时代”,艾瑞年会,2012年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零售业;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武汉商学院2015年科研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KY002)

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演变方向,已成为人们连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它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二者结成一体。目前,PC端的传统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到12.8亿。其中,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累计净增5316.4万户,总数达到7.59亿户,占比达59.3%。据统计,2016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942.1万户,同比增长11.8%,总数达9.8亿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达5.4亿G,同比增长120.9%。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零售业的重大变革。移动应用服务的丰富与多元将给零售业带来新的活力,同时给传统零售业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从PC端的传统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不仅扩展了消费的空间和时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购物理念。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零售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发展,赢得市场,更广泛和更深度的整合资源是值得零售企业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一)移动终端便捷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终端载体是移动终端设备。作为一张立体无缝覆盖的网络,移动终端需要具备随时随地方便联通互联网的特性。根据移动终端设备应用的特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甚至消费者的服装、饰品等各类随身物品都将成为移动终端,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这样的特性使得连接网络便捷性远超PC端的传统互联网,获取资讯,沟通外界比PC设备方便得多。

(二)信息传播即时性

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接受和掌握即时的信息。移动互联网使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的移动终端,不论身在何地,只要打开移动互联网,消费者就可以立即接收到。如广告策略、产品展销会、折价销售等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时,移动互联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播出,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用户信息私密性

PC端的传统互联网下,PC端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私密性较差。而每个移动终端都归属到一个人,基本上都是消费者个人在使用,相对于PC端用户而言,移动互联网用户更具有个人化、私密性的特征,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同时也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较高的私密性也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使用会得到消费者更多的使用偏好。

(四)个精准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特征,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取消费者的地理位置,通过定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精准化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细分用户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带来消费者不同的网上购物体验。尤其是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设备,每一个手机就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消费个体。移动互联网使得个更加精准性,针对不同的消费个体,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二、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消费方式发生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商家的竞争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更走入了消费者的手机里,移动终端设备也成为新一轮商家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技术促使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运营商对网络资费的下调,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移动购物的高效便捷。同时,网络社交工具也为移动购物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移动互联网零售企业运用社交工具,针对性地向目标消费者进行商品信息的推广和分享,迅速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客户群,消费者只要轻点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购物。

(二)消费者行为变化,购物忠诚度下降

在传统零售店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比较容易受到产品的包装、卖场环境布置、货架陈列方式、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他人购买等因素的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比较普遍。而对比传统零售业, 移动互联网零售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消费者随时进入网上店铺选购商品,商品的选择范围也从几家店铺扩大到成百上千,这样使得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选择和思考的时间更多,消费者可以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多方面收集产品信息进行综合权衡购买,消费行为趋向理性。由于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网上店铺的选择,消费者对于传统零售店的偏好趋向下降,重复购买减少,购物忠诚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零售在选购商品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在经营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价格低廉冲击传统零售

互联网零售企业由于中间环节减少,渠道、经营成本低,因此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地了解到商品价格信息,并且同时看到所有销售同类产品的商家,让价格信息不再神秘,这也正是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对零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消费者的购物价格更透明,加上购物便利,消费者很少走进门店,对于传统零售企业冲击明显,实体零售店沦为网络商店的产品的“展示台”。

(四)零售业运营成本增长利润下降。

与实体店日益高涨的房租、店面建设费、装修维护费用、居高不下的管理收费、员工工资、各种开支等费用相比,网络店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次网络零售企业采用虚拟店铺的销售模式, 网络零售店可以轻松控制库存,实现少库存甚至零库存,大大降低了库存积压的风险,控制了经营成本。而实体零售店为保证正常营业,必须事先采购大量商品和库存齐备商品,无疑使得运营成本高额。再次,实体零售店店面的选址也成为门店经营者的最大负担,选址关系更是关系到店铺的运营效果,目前物业价格增长过快,而经营成本又居高不下,利润下降明显。而移动互联网中, 移动互联网零售商选址不再重要。可以不受地理位置、消费人口、客流量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店。

三、零售企业发展对策

(一)明确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战略定位

企业战略是关乎企业经营发展的基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保持竞争力重要因素。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明确零售企业的未来发展重点和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战略十分重要。在保证现在渠道、客户利益下,企业需要结合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新部署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战略,重新规划商业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营体系,部署战略定位,需要考虑企业定位、业务定位和客户定位、服务定位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二)体验至上,终端参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比竞争对手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利用市场大数据的分析、和针对目标消费群体消费数据挖掘,了解消费者精准的用户体验感受,从消费者接触企业开始,从销售活动最开始设计购物体验,把互联网线上购物与传统门店线下购物的各自优势完美融合,尽可能地拓宽消费者的购物渠道和体验机会。

移动互联网的消费竞争中,移动终端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利用APP这个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对于企业提升经营业绩,引导消费者知晓企业信息,参与企业活动有着不小的作用。同时APP可以收集和分析消费数据,帮助企业调整营销手段和战略布局。此外,还可以通过APP的定位,让消费者更容易地寻找到离他最近的门店引导实体店的消费。APP开发中不仅有购买功能,还可以通过各种优惠和积分互动方式吸引消费者,同时推出的各种生活类信息,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分享生活购物体验,倡导健康生活,宣传企业品牌个性、传播企业文化。

(三) 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

传统渠道都是依赖于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产品,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如何协调融合,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零售企业通过建设网上商城,利用产业联合、企业并购,交叉持股等方式整合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实现放大效应,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益。探索O2O经营模式,引导消费者网店在线支付购买商品,线下实体店取货,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取长补短,达到相互融合。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丰富与多元将催生更多新型商业模式,传统零售企业封闭过分依赖自身布局业务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将带来是无限的可能,更多的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开拓互联网平台资源。

(四)调整营销推广的策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看电视、报纸,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和优势,相应的调整营销推广的策略。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的快速变革给了商家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网络媒体平台消费者可以开放使用,随时随地发文章图片信息,自己成为信息的发出者,获得公众的关注。零售企业可以利用自媒体推广,利用微博、微信传播上企业信息,更接近消费者,取得用户的信任,让用户分享传播企业话题。同时可以利用内容运营,通过发送消费者喜欢的内容、题材,和目标消费者互动,与用户更多的接触,向消费者更多的推广企业。可以时常搞促销活动。特别注意的是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必须要持续,让用户持续听到企业的声音。企业不断摸索和求证移动互联网的新方法的同时,培养和引进电商人才才能策略全面落实执行。

(五)做优做强增值服务,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零售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渠道终端,依赖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产品,企业可以做优做强增值服务。如收费、还款、快递收付等便民服务,加强生鲜食品经营,增强门店聚客和核心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对市场大数据的分析、商品品类的选取、门店选址的分析等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外,还需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及消费数据,企业服务特色、消费体验进行分析,并整合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补充不足,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零售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零售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优势互补,探索移动互联网与零售业的融合的发展,通过整合资源,调整经营战略,创新消费模式,守住自己在零售市场行业中的市场份额,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实体零售业经营创新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6(05)

[2]李剑桥.我国零售业全面互联网化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5(13)

[3]汪旭晖,李燕艳.多渠道零售商的定价策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3)

[4]张云霞.互联网经济下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与成长路径[J].商业时代,2014(32)

[5]工信部.《2016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1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4

1.1移动互联网学习的定义

关于移动互联网学习,目前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因此,本文通过结合移动学习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尝试给移动互联网学习下一定义。移动学习的概念,概括而言是指一种通过运用移动计算设备,以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嫁接的产物,代表着学习的未来[1]。而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第三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它通过高速数据传输,可同时传送声音和数据信息。综合两者特征,本文给出的概念如下:移动互联网学习是指利用现代数字化通讯设备(如智能手机,移动电话、掌中电脑等),让学习者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1.2移动互联网学习的特点

第一,从性质方面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一种数字化的体现,移动互联网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一般的学习不同。第二,从技术层面来说,移动互联网学习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第三,从学习方式来说,移动互联网学习是通过移动设备实现的,因此具有移动性。第四,从学习容来说,由于移动互联网包含丰富的信息,所以移动互联网学习的过程也是信息筛选的过程。基于对移动互联网学习定义和特点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与一般的学校教育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其不受时空限制,具有移动性这一特征,与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灵活多样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此说来,移动互联网学习的运用对体育学习的影响不容小觑。

2移动互联网对体育学科知识学习的一般影响

2.1移动互联网对体育学科知识学习有利的影响

2.1.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以传授程序性知识为主,而移动互联网以传播事实性知识为主。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使得学生极为苦恼,学生想学的在学校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也就理所当然的求助于移动互联网[2]。伴随着移动网络功能的日益增多,学生可以用手机连接到互联网,从互联网上了解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地位,学习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可以遵循自己的兴趣、个性去接受信息,拓宽视野,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提高学生收集体育信息的能力,为以后体育研究型性学习的发展打下基础。2.1.2拓宽了学生间的交流范围和打破了师生间的交流阻碍。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信息互相传递变得更便捷,学生通过QQ等聊天工具,进行学习交流,交流的人群不仅是自己熟悉的朋友,也有陌生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通过浏览周围的网络状态或者分享自己好友的信息,让自己或者他人通过你的状态获取更多的信息,结交更多的朋友,这样循环,互相交流,社交范围也越来越广[3]。对于师生间交流最大的阻碍就是角色平等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师生不再是课堂中的角色,两者角色地位有所改善,学生通过QQ博客等形式向老师报告体育学习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不敢提问、害怕的心理,从而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教师的体育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再以口头和书面为主,而是以数字化为主,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查阅出与自己相关的评价,突破了课堂交流这个限制,并且对于学生的疑惑,老师可以迅速的给予答案,这样更容易帮助学生体育的学习[4]。2.1.3缓解了体育的学习压力。体育的学习不论是在技能学习,还是备战各类考试,还是参加各种级别和类型得到比赛前的训练都有一个承担运动负荷、累积疲劳和消除疲劳的过程。消除疲劳的方法很多,目的在于愉悦心情放松身心。移动互联网中的在线音乐和在线电影功能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听音乐和看电影来放松的机会和可能,能愉悦心情放松身心,从而对缓解疲劳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2移动互联网对体育学科知识学习的不利影响

2.2.1互联网信息的五花八门,杂乱无章,错误信息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由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库的强大,很多错误的信息也在其中,有关体育的错误信息也比比皆是,学生没有经过筛选信息,错误地选用信息,导致对体育的相关认识的不正确,从而学习的是错误的东西,对以后体育其他技能形成、理论学习起了阻碍作用。2.2.2影响学生身体健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电子产品运用也越来越频繁,而电子产品的一个很大的威胁就是他的辐射。长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代表———手机,会导致学习者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还会使学习者的眼睛和大脑处于过度疲劳状态,降低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发育是极其不利的,严重时还会引起学生生理上的头晕、烦躁、厌食等多种症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导致体育学习的不利影响。2.2.3过分沉迷于网络,造成体育学习的假象。由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系统学习的时间远远小于上网时间,导致学习低效,并且有不少学生抱着不会就上网学习的想法,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使得听课的质量严重下降,更错过了与教师最佳互动的时机,而课后却因为没有头绪而不知道从何学起,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的下降。并且移动互联网学习利用零散的时间是优点也是缺点,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对移动互联网学习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影响学生系统的体育知识体系的建构,出现体育学习深度浅薄化的趋势[5]。

3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特殊影响

3.1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有利影响

3.1.1有利于体育运动技术的规范化。传统的老师的技术动作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不难理解有些技术动作在完全具备了最基本的技术环节的同时也允许带有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大多都是自己专业课老师的特征,就像平时在训练中动作一出手,大概就能辨别出是哪位老师的学生。而对于现在移动互联网在体育专业学生中的使用,也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上传的标准技术动作的视频,在那些视频中每个技术动作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被分解并一一的分析,一些要求标准动作的运动项目得以规范化。3.1.2有利于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中的某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视频教学,领会完成某个技术动作时哪块肌肉需要动员,哪块肌肉需要抑制,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视频播放速度,把完成的动作放慢速度以便能够透彻的学会技术动作。并且在休息时进行分析,观察每个技术环节有没有准确的完成,自己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是不是全身协调有力地完成,并且可以随着训练时间的增长把所有的视频放一起进行比较,看看自己在完成领会动作有没有得到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3.1.3有利于刺激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游戏是带着娱乐性质的,移动互联网中的体育游戏功能,能刺激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这些游戏中有些是模仿现实版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感受着竞技体育带给我们“视听盛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去尝试新的运动项目,从而促进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全面发展。

3.2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不利影响

3.2.1运动量的减少运动风险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进行手机游戏、阅读、聊天等,无心思进行体育运动,不利于体育专项技能发展。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而是私下手机上网,课堂注意力下降,使本来就具有风险的动作在完成过程中更容易出意外,影响教学质量。3.2.2抑制了一些需要创新运动项目的学习。一些需要创新、有新意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在这些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寻找相关视频或图片,在动作的创编环节因为网上有现成的,就不思考套用,动作都大同小异,不能突出学生对该运动的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风格特点,该运动项目的学习就大打折扣。3.2.3危险动作的盲目尝试。有些极限运动项目具有刺激、冒险的特点,同时危险性也较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观看,对视频中华丽的动作和刺激的情感体验都很感兴趣,盲目的去尝试,不了解该运动的特点,从而导致受伤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4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体育学习的策略

4.1以户外体育运动的学习为主,移动互联网学习为辅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身体运动,而长时间的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更多的是强调脑力。而体育的学习必须以大量运动为基础,所以户外体育运动在体育学习中是必须放在重要地位的,然而在运动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这时就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媒介搜索相关的资料帮助解决问题,然后再到户外进行身体练习。将户外体育运动学习和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体育学习相结合,在满足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之外,还充分地让学生了解更多体育运动的知识。

4.2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不仅是在学习前人的动作,还要将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在学校的体育学习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在不改变基本动作的前提下去创编技术动作组合,多提出相应的创新理念,周期性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层不变重复的动作组合进行批评和要求学生修改。

4.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对防止一些极限运动项目盲目学习,教师要提醒并制止,告诉学生不能盲目模仿,让学生了解每项运动项目都有它的危险性,每项运动项目都不是看到的那样简单。

5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5

早在五六年前,业界就曾掀起过一次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浪潮,但由于技术、商业模式的限制,以及市场定位不清晰等因素,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次浪潮并没有对市场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仅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展较好。从2007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真正步入正轨,到2008年市场加快发展,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终端厂商均在为移动互联网而备战,企图抢占移动互联网的高地。一方面,大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终端和应用的普及、无线宽带网络能力的迅速增长、增强的用户界面、具有吸引力的包月资费,驱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服务价格、连接速度和便利性等,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根据IBM研究机构最近对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和德国的700名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价值将达到800亿美元,使用量增加将使业务提供和移动广告迅速增长。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10亿,比2006年增加191%,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尽管娱乐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加,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公共服务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如基于位置的服务、IM、E-mail、金融服务、手机电视等。

进入3G时代,互联网与移动的融合将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也因此被许多业内专家看做是3G时代的一个“大金矿”。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广阔的领域中,有一些前景被看好的潜力业务。

移动社交将成为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会因为移动性的注入而迅猛发展。

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在MobileWeb2.0浪潮的推动下,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的先锋。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用户获得的体验也会有一个飞跃。而手机游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也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的新宠。手机电视的视频点播、观众参与、随时随地收看等特征,注定会成为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用来消遣、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移动电子阅读因为很好地填补了碎片时间而受到消费者欢迎。内容数字化使电子阅读内容丰富,结合手机多媒体的互动和移动支付方便的优势,移动电子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迅速传播开来。

移动定位服务因提供位置信息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社会网络渗入到现实世界,市场对移动定位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手机搜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器。手机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语义互联网等概念,综合了多种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围更宽广的垂直和水平搜索体验,给用户带来相当程度的自由和灵活性。

手机内容将成为与客户之间的黏合剂。手机图片、音频、视频共享等应用,把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发挥到极致,内容是聚揽人气、吸引客户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农学;昆虫学;实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8

与农学类昆虫学相关的课程包括《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保护通论》、《植物检疫》、《贮藏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等一系列课程,涉及植物保护、农学、园艺、草业等专业。昆虫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人才素质的提高。

一、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学类昆虫学实验课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用户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通信服务和网络服务[1]。

目前,移动互联网伴随着手机的普及,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众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用户总数达到3.56亿,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超过50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16亿个[2]。手机不仅能进行语音通讯,还能用来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资料、开展电子商务等。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群体,智能手机、高速上网也成为当前大学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手机上网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校园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

与有线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优点是弥补了有线互连网不能移动的缺点。移动互联网可以把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它打破了各种封闭的学习空间,只要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随着移动学习设备容量的增大,以及网速的大幅度提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看和收集教学资源,并从互联网浩瀚的资源中搜索所需材料,查询各种学习问题,浏览、快速下载专家讲座、在线课堂讲座等,并可存储于网站数据库中,

随时登陆网络学习。2012年11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美国韦里孙基金会委托世界最大通信服务集团WPP旗下TRU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如今超过1/3学生用智能手机完成作业。

移动互联网给移动学习带来了新希望,但移动互联网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毕竟是新生事物,在给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源管理不够规范,在享受随时随地上网的同时,也受到色情视频、图片或小说的严重荼毒,这也在无形中危害着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

因此,应辩证地看待移动互联网技术。面对移动网络的广泛普及,作为高校教师,不能消极抵制、简单压制这一新兴媒体和学习工具的使用,而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昆虫学的实践教学,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学类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昆虫学实验主要以实验室验证和描述为特征,从实验性质来讲绝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优点是能够使课堂知识重现并及时加以巩固,缺点为实验是理论教学的简单重复,学生缺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许多实验虫体较小,虫体标本由于浸泡褪色失真和初学者不具备较高的实验技术而使得有些实验内容有时观察不到,学生往往感觉课程单调乏味[3]。传统的昆虫学实验从侧面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事实,其结果就是实验仅仅加深了对理论课中一些客观事实的印象,难以学以致用。因此,本文针对农学类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索运用移动互联网为昆虫学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丰富昆虫学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使教学内容更显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广东农业昆虫的地域性及学生来源的地域性,选择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配置,明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及时丰富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如在农业昆虫学的教学中确定蔬菜害虫、南方果树(荔枝、龙眼、柑橘)害虫、水稻害虫、地下害虫为讲授重点,让学生对目前生产上面临的虫害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实践教学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田间害虫发生的情况,可将实验课开设到田间。实践证明,调整优化后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更好地将课堂讲授的理论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 改进实验教学手段

传统的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采用针插标本、浸渍标本、玻片标本、挂图,再加上粉笔和黑板的教学手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长期保存的昆虫标本往往易褪色失真而与活的虫体在外形上尤其是色彩上存在着差异,而使得学生有时难以准确掌握昆虫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便捷的移动功能,随时随地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所必须的资料。实验教学课堂,可依靠触手可及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为大家提供共享资源,使得大家能共同讨论学习。农学类昆虫学实验课因为直观形象的特点很容易在实验课堂上用手机、电脑上网搜索到昆虫的原色图片,解决了同学们面对褪色失真的昆虫标本而不能很好把握昆虫识别特征的问题,并且对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特征如苍蝇的平衡棒,蝗虫的单眼等,老师可以事先找出这些特征,并用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来,发送给每位同学,这样同学们上课就更容易找到这些特征,从而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点或者在实验课堂上把观察到的典型特征拍下来上传给大家学习,同时可以用手机、电脑便捷地使用网络搜索、交流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形式获取知识信息,逐渐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学习方式,形成开放式、个性化、交互式、自主型的学习模式,这使得以形态教学为主的昆虫学课程教学内容更显生动、形象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在目前笔者所授课的植保、农学、草业等专业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3.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实时实地与人沟通交流分享,昆虫实验课不能只局限于教师课堂上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而应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昆虫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丰富昆虫学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并加强课后知识体系的建立,引导学生浏览阅读专业书籍、期刊和网站,扩充知识面,使学生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趣味昆虫随手拍随时传:鼓励大学生利用各种移动平台工具,如手机、平板电脑随手拍下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昆虫,利用WiFi热点平台,通过微博随时上传发送,与同学、老师及众多网友共同分享趣味可爱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从而引导学生把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而碎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可以对昆虫学教学科研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

昆虫标本制作大赛: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是昆虫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初学者往往由于缺乏经验而眼中只盯着空中飞翔的昆虫,或者由于保存方法不当,而使得标本受到损害而不得不舍弃。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大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昆虫标本大赛,决赛的评分标准从专业技能的严谨性、艺术设计的美观性、主题体现的创意性、作品介绍的逻辑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严格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拟制作实验教学课件:台湾一所高校教师利用苹果平板电脑iPad制作的青蛙解剖课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课件以3D画面来完全模拟青蛙解剖的过程:从固定青蛙的四肢到描绘解剖线,到将青蛙解剖开查看内脏器官,但却不会让人看到血肉模糊的情景。这些原本需要一只青蛙才做到的东西,都能通过这款软件模拟出来。借由这个思路我们也试着让学生参与制作昆虫咀嚼式口器的解剖、昆虫内部结构的解剖、昆虫生长发育过程等课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解剖生物的开销,并且实验教学课件也更直观、快速地反映了操作步骤,使得学生更容易动手参与。

传统媒体时代,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通过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顺应这一变化,高校教师应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昆虫学传统学科的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和普及昆虫学知识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杜春娥,孙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特点与受众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12,(13):53-5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7

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和数百年的工业社会,正在快步进入到信息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制定的到2020年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大目标都表明中国全面进入到信息社会的“十三五”时限。

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中国大陆第一条64K的国际互联网专线算起,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才短短20余年,但是它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表述。就像主席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报告中所说的“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报告特别向世界宣布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目标,这正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行动号角,是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

互联网正在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创新不仅仅体现出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颠覆了工业化时代传统的生产和流通体系。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农业和服务业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都通过互联网而融合和重组,一大批创新的业态和行业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涌现出来,成为当前新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正如总理2016年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说到的:“利用‘互联网+’等新模式,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发展新经济、分享经济,共享创新经验,形成亿万人的创新大军、创造大军。”

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正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新经济的主要代表。我们可以从每年举办的双十一活动和阿里巴巴零售交易量突破3万亿这两个大数据案例来剖析互联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巨大能量和创新作用。

双十一开创全球性消费的新经济市场

任何创新都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经济活动中的创新也未必仅仅就是交易,也可以创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事实上,人类的任何节日也不都是创造出来的?美国人利用感恩节创造了“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2010年开始又创新出一个“小店星期六”(Small Business Saturday),即感恩节后的星期六,鼓励广大消费者到小店去消费。2014年的“小店星期六”全美小店消费量达到了57亿美元。

从2009年11月11日的0.52亿交易额到2015年11月11日的912.17亿交易额,七年间整整增长了1754倍。七年间除了交易量不断攀高、参与网店数和当日交易额上亿的网店数不断增加以外(见上表),还有活动的名称也在不断变化。七年一共变了四次,说明创新需要不断探索和与时俱进。

2015全球狂欢节呈现出新经济的五大消费特征

娱乐消费特征――在娱乐中消费,在购物中娱乐

2015年双十一购物狂欢活动的一个最亮眼内容就是双十一晚会的举办,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在北京同时同地举办了两场规模盛大的双十一晚会。“天猫2015双11狂欢夜”晚会活动由冯小刚为总导演,地点设在北京“水立方”、众多明星大腕参与、湖南卫视联动优酷土豆网和芒果TV互动直播。京东则推出京东11.11“京”喜夜――大型竞歌晚会在中央电视台3套晚8点直播、由《中国好声音》沈宁任总导演。两台晚会突显了双十一娱乐和购物完美结合的欢快气氛。天猫晚会将综艺内容、明星游戏、移动购物融为一体,消费者能够边看边玩边买进行互动狂欢。而京东晚会以“蒙面”竞歌形式展开并通过微信“摇一摇”向消费者送出红包。一批与明星关联的品牌产品在晚会节目过程中也赚足了眼球。阿里巴巴CEO张勇说到双十一晚会带来的新增用户注册数是平时的20倍以上,特别是在零点开启后的31分钟里就完成了190亿交易额,达到了2012年双十一全天的量。

跨境消费特征――卖全球,买全球

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见证了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规模,相比2014年的217个国家和地区又有了新的增长。特别是根据阿里巴巴的实时数据显示,2015年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和地区在双十一启动后的第34分钟内全部有订单产生,足以说明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巨大影响力。

农民消费特征――卖农村,买农村

2015年双十一全球狂欢节的一个新方向就是农村淘宝体系的积极参与。据《电商参考》报道,从2014年10月从桐庐开始启动农村淘宝战略一年多来,阿里巴巴已经下沉到了24个省份150多个县的8000多个村点。这一次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农村淘宝体系也积极参与了全程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村淘合伙人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山东平度市前楼村村民张卫平是2015年8月通过网上申请、笔试、面试等各环节筛选成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伙人,他负责的前楼村淘宝服务站是平度41个农村淘宝村级淘宝服务站之一。今年的双十一他从10月13日开始为村民启动预售工作,双十一几乎一夜未眠,到11日上午11点,受理了100多个订单,包括前楼村在内的平度淘宝服务站全天就完成了116万的交易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淘宝体系完成的交易量超过2亿,一大批农民成了“剁手党”。

移动消费特征――移动的力量、随时随地的应用

与2014年双十一571亿交易量中移动交易量243.3亿占比42.6%相比,2015年的双十一912.17亿中移动交易量达到626.42亿,占了68.67%,整整增加了25%以上。也就是说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端完成的,充分表明移动的普及已经实实在在到来了。特别是在双十一的零点开始到17分58秒,移动端显示已经成交了100亿。而整体交易达到100亿也只是在12分28秒完成的。

互动消费特征――线上线下的互动,网上网下的服务

O2O互动是2015年全球狂欢节的一大特色。线上的天猫服务台与线下1600个苏宁门店互动。再如天猫家装联合200多个城市的合作伙伴组织了3万多名安装服务人员为1000多个县提供售后服务。另外,天猫服饰开辟了线上线下的双战场,其中的七个天猫原创品牌在银泰启动线下“魔镜试衣间”,让消费者买出乐趣,体现了双十一线上狂欢与线下狂欢互动的精彩场面。

3万亿背后的互联网创新五大要素

长期以来,沃尔玛一直是全球的商业巨头,是多年的世界500强之首,代表了传统工业化时代商业老大的缩影。2015年度沃尔玛的年零售规模首次达到了3万亿人民币,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而80天后,来自互联网行业的阿里巴巴在它的财年(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还剩10天的3月21日14点58分,其零售交易额也达到了3万亿,成为全球第二个达到此规模的零售体。4月6日,阿里巴巴财报称年度零售交易总额为3.092万亿,一举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体。

在上述眼花缭乱的大数据背后,可以看到互联网经济的巨大能量和互联网创新对社会经济带来的震撼冲击。我们把这些变化归结为互联网创新的五大要素。

互联网速度――互联网是传统商业流通速度的4倍以上

沃尔玛和阿里巴巴这两个企业是两个不同时代产生出来的杰出代表,两个3万亿仅仅相差了80天,可以看出互联网带来的速度变化。沃尔玛达到3万亿规模整整花了53年的时间,而阿里则花了13年时间,发展速度比沃尔玛快了4倍以上。

互联网广度――传统流通只能是局部的,而互联网流通是全方位

互联网带给人类最大的变化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终端、以任何接入方式进行交互和协同。附表体现了作为传统商业体代表的沃尔玛和作为互联网经济体代表的阿里在覆盖区域和人群等方面的差别。

互联网高度――社会贡献度增长10倍以上

传统商业随着工业化发展经历了零售、百货、超市三个阶段的演化。其中,百货商店这个词形象地刻画了上个世纪传统商业的物资供应数量,今天的超市我们可以用万计到百万计来描述大型商场的货物供应数量。而互联网零售平台则更多地以亿计来统计,体现出物资极大丰富和应有尽有的共产主义特征。另一方面通过阿里零售这一共享平台,为1500万人群提供了直接就业的机会,间接的则达到3000万以上。

互联网深度――现有的社会经济模式正在被颠覆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数据上的变化,更深刻的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就像农业时代的水不仅仅是让人能够解渴,而是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生活;工业时代的电不仅仅就是为了黑夜照明,更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一样;互联网正在颠覆现有的社会结构、行业体系和经济模式,让人类生存生活中一切原认为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和可行。这就是为什么像BAT这类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像一个巨无霸,它们什么行业都在涉足都敢涉足。任何一个行业,只要BAT进入,就一定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革,从商业、社交、媒体到旅游、银行、物流、农业和制造业等等。就如美国的Google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Facebook在研制飞机和卫星一样。

沃尔玛这一工业化时代传统经济体系下的商业航母今天已经让位于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发展起来的分享经济平台航母阿里巴巴。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传统第一让位于互联网第一。

互联网力度――从“+互联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2016年是信息技术70周年,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发明、1969年两台计算机在实验室连通到1989年万维网协议正式推广,信息技术发展已经70年了,但互联网发展迄今还只有短短27个年头,在中国更是只有22年,但是可以看到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计算为代表的“大云物移”正在替代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使得人人都能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效率和好处,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企业家、主持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8

[关键词]微广告 新媒体 自媒体 自迭代

21世纪10年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广告面临严峻挑战,广告产业面临着自印刷技术普及以来最大的变化。互联网最有用的营销手段集合为:微博营销、SNS营销、视频营销、新闻营销、论坛营销、问答营销、微信营销……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载体的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称,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发展到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同时,移动互联网在多网多制式共存的外部环境上,改善了核心处理网元的稳定性,优化了速度。此外,迅速增长的智能手机用户扩大了使用规模与应用范围,使“无线城市”逐渐崛起。2012年,增长率达到148.3%,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81.2%,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111.8%,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变化,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生机勃勃的创新领域。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进入成熟化发展阶段,市场占行业结构比为13.4%,移动互联网整体结构趋近稳定,各细分领域加速商业化进程,微广告①等形式兴起。1.微信朋友圈广告大幅提升微信商业化进程根据中商情报网资讯,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第一批广告—宝马汽车、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饮料,这三项看来毫无关联的产品针对朋友圈阶级分层(土豪或屌丝),分别投放了各自的广告,由此引发全民狂热刷屏,以及关于阶级矛盾的舆论热议。可见,好的广告营销,无论是“投机取巧”,还是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引发广泛关注而自发传播才是硬道理。近两年,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广告系统。其中,联盟广告、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同时服务于品牌广告主和效果广告主,深度开发了微信不同模块的媒体价值,此趋势对于同类行业媒体甚至其他类别的媒体来说亦是一种冲击与启发,势将进一步带动其他移动媒体的商业化进程。2.手机移动端广告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商业化进程2015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硬件的更新换代,传媒广告在移动端不断延伸的创新应用,将推动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近30年来,从电视传媒到电视传媒与互联网并存,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此进化过程,互联网的技术驱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下,“互联网+”的新理念又为电视广告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互联网对电视广告的颠覆不仅是在内容生成上,还是传输上的拓展和延伸,更在于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过程中,广告产品服务意识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笔者以为,研究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的起点与根本在于其内容的时代化、品质化、专业化。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的创意设计

1.原创与集成配置

喻国明在《“渠道霸权”时代的结束》中提到:在广告传播渠道规模扩张和爆炸式的增长后,传统传媒产业对于传播渠道的拥有和掌控能力越来越小,由此形成传媒竞争力的关键转化为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以及内容的集成配置能力。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白酒广告设计包括: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原创背景音乐;特效文字配图片;附加的“推广”标志;可点击进入的“查看详情”的H5链接……拟泸州老窖微信广告内容:以“向生活致敬”为创意主题,放上李白的将进酒诗词、百年老窖、地方戏剧、青绿山水等创意画面,分别对应“自由”“经典”“极致”“天人合一”四大主题,契合的是泸州川剧一贯主打的音乐,数十支不同的锣鼓牌子和唢呐曲牌,张弛有度,抑扬得体,朝王鼓—摧军鼓—更鼓—升摧卷鼓—杀场鼓,快如万马奔腾,细似雨打芭蕉……至于泸州老窖的H5页面就显得非常简洁,点击进去之后是一张由青绿山水素材勾勒出的“国窖1573”的剪影,青绿山水和酒瓶的交错试图传达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

2.时效传播

移动互联网资讯的强大性和及时性,手机的便携性为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传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与对手的竞争中,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需重视内容的时效性,例如在农历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通过李白《将进酒》诗词、百年老窖、地方戏剧、青绿山水四张图片拼出“国窖1573”,而国窖1573包装上的紫赤金色与中国红色也和这种氛围有天然的契合度,在其广告文案中直接打出了“窖香浓郁,年年有—泸州老窖”的字样,走“时效情境配置”路线。从这些广告细节可以看出,资讯的强大性和及时性在每一次广告传播中表现得出色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3.动态表情植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广告推广将继续沿用传统媒体,拓展应用新媒体②。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品牌效应都是没有边界限制的,这个时代玩的就是跨界。如果能够使不太了解移动互联网或是手机电视的人根据品牌效应也能尝试这个品牌,成为其用户,那么这个产品就在市场上获得了50%的成功。在针对泸州老窖的移动互联网微信广告设计中,H5页面上拟加入品牌推广动态图形—泸州老窖专属的微信表情,在这套专属的微信表情里巧妙地包含了泸州老窖商标或产品的植入。产品元素与整体广告形式叠加得巧妙紧凑,通过字意图形、字画图形、Q版吉祥人小白与小月与特定的节日联系起来,并在以后不断推出各个节气的泸州老窖专属的微信表情(见图)。整个泸州老窖品牌推广方案之一—微表情设计思路是:硬植入的平面商标或产品的植入会使消费者产生反感,而用微信表情,作为品牌推广图形,既具有动态特效,又具有亲和力,男女老少都会喜欢,看到微信表情与传统节气的契合,更体现了每个时节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微信表情与受众的互动接触,使人们像是听到吉祥的祝福,贴上辟邪的门神一样,产生被关注、被祈福的满意感。这种情感的层面沟通,没有直接提及产品本身,只是隐含在表情包里,而且和时节祈福相关,所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会很强。

4.互动平台

此外,移动互联网“微广告”互动平台,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成为产品体验的另一重要渠道。例如,通过广告产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细节革新,微调广告方向和内容,体现广告服务的细致关怀,用户因其体验的新鲜感,不断地将每一次良好的感受通过移动互联网传递到亲友圈里。在这里,移动互联网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N对N点”的互动。泸州老窖微信广告拟利用移动互联网点对点的传输特性,建立用户自己的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主题为“窖香浓郁,年年有—泸州老窖”互动平台,用户可自己拍摄饮食聚会视频,记录有关白酒体验的真实经历、想法、趣事等,然后上传到手机上与全世界一起分享。移动广告主根据视频点击量对该用户进行积分奖励,在购买泸州老窖时会即时产生货币抵扣。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的实现途径

20世纪80年代,在物质匮乏的经济条件下,基于食物性需要,白酒广告更重视情感沟通与价格大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传统广告媒体时期,电视传媒与互联网并存,此时期的白酒广告业界已经完成品牌白酒文化定位与市场细分;21世纪10年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是改变还是墨守成规,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选择。目前,4G平台给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的4G生活将加速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无限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互联网白酒广告的推广途径更为宽广,多种个性化白酒广告实施功能成为可能;传统广告业的发展遭遇瓶颈,白酒广告商急于找到新的更有效率的投放平台;移动运营商有推广增值业务的热情。同时,存在的现实诟病是:央视标王的白酒行业,作为传统营销的代名词,必须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白酒行业营销的多重打击。其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价格趋于透明。电商的价格战更使白酒行业的利润大减,由此影响了广告费的投入。其二,品牌塑造的方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如小米没有类似四大名酒的耀眼头衔,却凭借海量粉丝在消费者中有口皆碑。而泸州老窖塑造的像1573这样的高端品牌,由于不确定的消费者层(高端品牌多用于送礼,非实际购买),很难得到实际的消费反馈。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受众多是年轻人,白酒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对于他们并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营销的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每个用户通常会形成一个辐射一百至一千人不等的小型自媒体③。依附这些小而美的自媒体,广告营销通过提供有趣的内容,提供一定的利益(送红包、送优惠券、送小礼品等),将原先的广告费转变为吸引用户的诱饵,在人群中产生共鸣,可逐步实现移动互联网无限发散的传播效力,快速而直接地获取真实用户。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应该在原有白酒广告的多年积淀中,顺应新媒体的强大效应,进行跨媒体整合广告投放;开发白酒广告创意,以提升白酒广告的品质化、专业化特长;利用新媒体广告的“自迭代④特性”精准投放广告;不局限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传统模式(底部的文字链、Banner广告点击等),利用移动平台互动活动释放网络这个社交媒体的想象力,打造品牌白酒的良好口碑。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白酒专项项目“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研究”(编号:SC14BJ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微广告,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看,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面向大数据的、即时交互的、智能的广告,即数字交互广告。它是面向大数据时代的多维逻辑智能广告,具有鲜明的智能化特征:移动化、互动化、分众化、多维化及迭代性。

②新媒体,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③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④自迭代,新媒体广告的自适应特征,体现用户点击浏览、反馈数据回送、广告内容智能调整三部分组成的“自迭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极冰.孙妍彦.刘蕊.“微广告”—广告产业的革命.传媒,2014.2

2.刘忠.中国移动商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7

3.张成良.多媒体融合—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传媒,2010.7

4.黄升民.广告的巫师时代.传媒,2014.4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9

>> 互联网的传统媒体时代 谁动了电视广告的乳酪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广告经营探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广告经营的困境与对策 移动互联网广告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受众特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新形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投放电视广告? 酷云互动:家庭互联网实现电视广告精准投放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影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HTML5时代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增值业务发展与流量经营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四大经营假象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经营转型的四重考验 互联网电视时代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广告系统研究 谁是移动互联网广告的老大? 试论移动互联网广告 营销3.0 时代的互联网广告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杨娜:《关于电视广告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财经界》2012年第4期

[5]胡雪蕾:《全媒体时代电视广告经营突围初探》,《声屏世界》2014年第4期

[6]王积龙:《电视广告面临的新危机及其出路》,《社会科学研究》2007第5期

[7]郭金凤:《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经济视野》2014年第7期

[8]孙卫华:《电视广告的乱象分析》,《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篇10

【关键词】 移动通信数字技术 互联网 发展 策略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衍生了多种技术,移动数字化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移动通信数字技术具有个性化特征,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技术,将其融入移动互联网中,可以使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达到一个新高度。

一、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使网络的接入变得方便,用户可以在网上上传和分享新的内容,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当然,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了新的要求,随着数字通信时代的到来,网络运营商单一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要采取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新的研究就是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方向,网络快速发展时期,新的科技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就是移动数字化技术。该技术秉承着新的科技、新的服务的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中的特点还包括新媒体带来了新的社会体验。数字化技术包括移动新媒体的数字化、网络融合业务的出现以及分用户服务,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促进网络改革,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网络技术将不断涌现。

二、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分析

互联网数字技术主要表现为网络通信系统技术、带宽调整技术、数字监管技术等。我们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如下。

2.1网络通信系统技术

无线网络虽然可以实现全覆盖,但是这样不仅影响信号质量,同时还带来资源浪费。所谓网络通信系统技术是将数字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所有优质技术进行整合,保证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得到合理的应用。并且不同的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网络,增加了网络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也使单个用户的访问带宽增加,降低了系统设计与维护成本。

2.2移动带宽调整技术

4G网要快速发展,需要新媒体等高容量设备的支持,要实现这一点,应在设计中增加容错量,并提高信道的抗干扰强度。延长带宽是降低干扰,保证用户使用需求的手段之一,而带宽的降低则需要必要的带宽调整技术。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与调整,使用户的带宽可以远大于当前网络可提供带宽。随着智能无线技术的出现,移动带宽调整技术的实现具有可行性,目前常用的带宽调整技术包括分布天线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

2.3互联网移动通信监控技术

互联网移动通信监控技术是为了保证移动互联网的可控性,尤其是网络服务质量。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监控技术确保运营商和政府对于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对干扰因素进行排除,对网络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管和惩罚,从而确保网络的稳定。与此同时,利用该技术还可以提供人性化管理策略。降低负面影响、设计并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化。

三、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发展策略

1、制度创新将成为互联网创新的重要手段。移动数字化技术作用的发挥促进了互联网改革,而要完成这一改革过程,必须从制度改革。 设计更高效、成本更低的产品。确保基站覆盖的合理性,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强调并实现移动无线网的服务特征。突出互联网给使用者带来的服务。技术不再是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的主要问题,而服务质量则会成为影响通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解决客户问题,减少客户投诉。

2、实现移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移动通信技术更新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获得收益,而与其无关的一些企业很可能会倒闭。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对于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发展而言,要实现集体创新。减少技术垄断,正确的将产品商业化,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4G网具有融合性特征整合资源对其发展来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应深化政府改革,引导政府建立移动通信产业链,优化资源利用度,满足以混合异构为特征的4G网发展需求。

3、资源的规划与重组。4G网在发展过程中,频带、信道编码和性能均有所不同,要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还应采用数字并行计算原则,采用多模块终端用户数据分析法确保移动数据运行的逻辑性。但是,这一技术还处于理论之中,由于资源分配方案无法满数字传输技术而导致频谱不合理。尤其是在无线通信数字技术发展初期,制定的创新慢,技术的核心存在漏洞。可见,对其进行资源规划和重组是必要的。

四、总结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移动数字通信技术是典型的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未来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将进一步革新,移动通信技术的智能化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期间,设计人员应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实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