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十篇

时间:2023-12-05 17:56:04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 婴幼儿; 高热; 抽搐; 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100-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50

高热抽搐是婴幼儿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和痉挛性收缩。同时患儿还可出现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此病发病急,由于婴幼儿无法通过语言表述病情,故给救治带来困难,若急救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高热抽搐患儿采用急救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热抽搐患儿86例,所有患儿均出现面色苍白、双眼斜视、神志不清、口唇发绀、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及手指、脚趾抽动及咽喉部有明显痰鸣音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43例患儿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7±1.1)岁;其中39 ℃以下10例,39 ℃~40 ℃29例,40 ℃以上4例;疾病类型:肺炎8例,上呼吸道感染34例,中毒性痢疾1例;对照组43例患儿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7个月~3岁,平均(1.8±1.2)岁,其中39 ℃以下11例,39 ℃~40 ℃29例,40℃以上3例;疾病类型:肺炎7例,上呼吸道感染35例,中毒性痢疾1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流程,提高应变能力。由于高热抽搐患者大多发病较急,且病情危急,家属一般内心恐惧、焦虑,护理人员此时是家属的希望寄托,因此护理人员在急救患儿时,必须做到不慌不忙,有计划有条理地做好各项抢救工作。(2)高热抽搐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患儿入院后应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并让患儿平卧,将头偏向一侧,用开口器将患儿口扩开,观察有无呕吐物,及时清除呕吐物,并将患儿鼻腔内分泌物清除干净,必要时给予负压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高热抽搐患儿若出现牙关紧闭,应托住患儿下颌,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3)高热抽搐患儿脑耗氧量增加,患儿极易出现脑缺氧,应给予患儿高流量氧气吸入,1岁内患儿氧流量为2 L/min,2~3岁患儿氧流量为2~3 L/min。(4)给予患儿降温护理,保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给予患儿头额部冰枕、冰敷,使头部温度迅速降低,使脑组织代谢降低,减少脑部耗氧量。也可采用温水擦浴、冰冻输液等物理降温方式。降温过程中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并给患儿多喂水,防止因出汗过多引起患儿虚脱。(5)若患儿抽搐时间较长,且发作频繁,应警惕是否出现脑水肿,若患儿出现收缩压增高,且脉率变慢,呼吸不规则且节奏缓慢,瞳孔散大,此类症状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6)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高热抽搐患儿常出汗较多,且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物,护理时动作要尽量轻柔,使患者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中。(7)患儿抽搐发作时禁止饮食,抽搐停止后可给予患儿饮料、热牛奶等流质食物。同时,需派专人看护,将床栏拉起,避免患儿坠床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8)给予地西泮0.1~0.3 mg/kg缓慢静脉注射,用于镇静止惊,也可给予苯巴比妥钠10 mg/kg缓慢静脉注射,还可采用安定注射液加入5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保留灌肠。镇静、解痉药物使用后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患儿反应,并观察患儿有无昏睡、嗜睡等症状,记录患儿的抽搐发作时间、间隔时间及精神状态,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师。(9)患儿出现高热抽搐时,家长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并关心体贴患儿,让家长安心放心,取得家长的信任,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并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统计患儿家属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1)显效:急救后患儿抽搐于5 min内停止,30 min内体温恢复正常;(2)有效:患儿抽搐于15 min内停止,1 h内体温恢复正常;(3)无效:患儿抽搐于15 min后未停止,1 h后体温仍无下降甚至病情恶化[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临床疗效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67,P=0.03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43) 37 5 1 97.7

对照组(n=43) 32 3 8 81.4

字2值 4.467

P值 0.035

2.2 两组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故即使较轻的刺激也可导致大脑皮层强烈的兴奋,神经细胞可突然异常、大量发电最终导致惊厥抽搐[2]。临床中引起婴幼儿抽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颅内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2)颅内癫痫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单纯由于高热引起的抽搐,患儿大多抽搐持续时间较短,且患儿清醒较快,清醒后机体无其他变化,一般预后较好。而复杂型高热抽搐惊厥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每日发作1次以上,发作后患儿清醒缓慢,一般预后较差[3]。

高热抽搐可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严重时对患儿脑部造成不可逆损害。长时间的抽搐惊厥,患儿脑部出现缺氧症状,易发生脑水肿,造成脑部组织坏死,使脑功能出现障碍,甚至引起患儿窒息死亡[4]。婴幼儿作为一群特殊群体,因无语言表达能力,故抽搐发生时需及早给予救治,及时有效急救对于减轻患儿脑损害有重大意义[5]。高热抽搐患儿由于气道不顺、喉肌痉挛,易导致呼吸不畅、呼吸障碍等,加上呼吸道内分泌物的增多,加重患儿的呼吸困难,故对呼吸道的清洁显得尤为必要。对患儿进行吸氧护理,可改善脑内细胞的缺氧状况,有效避免因缺氧导致脑损伤的发生。高热抽搐患儿一般体温均超过38 ℃,高热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出现代谢障碍,有效的降温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而物理降温是首选方法。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严密观察患儿各项指标,如呼吸频率、面色、血氧饱和度等,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传,可有效减少因惊厥抽搐造成的继发损害[6]。

本研究对高热抽搐婴幼儿采用急救护理措施,护理后显效3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后显效32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婴幼儿高热抽搐急救成功率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春艳.小儿高热抽搐的及时有效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6):337.

[2]余翔.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123-124.

[3]朱莉.小儿高热惊厥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2):74-75.

[4]余少芬.婴幼儿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0):99-100.

[5]王冬梅,贺文琪.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213.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7%-12%。[1]子痫是指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最严重阶段,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不断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使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尤其是心血管、脑、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受累,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1]。我院产科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子痫患者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8例,年龄19~31岁,孕35~40周,均为初产妇。其中顺产3例,剖宫产5例。产前子痫2例,产后子痫6例。1例未做过一次产前检查,3例未按规定产前检查,4例在医院建卡。计划外生育4例。8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治疗及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治愈率达100%。

1.2 临床表现

子痫抽搐进展迅速,前驱症状短暂,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随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发展成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紧张,持续约1-1.5分钟,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此后抽搐停止,呼吸恢复,但患者仍昏迷,最后意识恢复,但困惑、易激惹、烦躁[1]。轻者抽搐1~2次,很快清醒,重者抽搐频繁,昏迷不醒[3]。一旦发生子痫,应立即进行抢救。

2 护理对策

2.1 急救处理

子痫的处理原则是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停止后终止妊娠。

2.1.1 控制抽搐

25%硫酸镁20毫升加于25%葡萄糖液20毫升静脉推注(大于5分钟),继之以每2-3克/小时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同时应用有效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如:安定、冬眠合剂等,可以用安定10--20毫克静脉缓慢推注或静脉滴注[4]。在2006年10月成都市产科培训课程中,专家指出,子痫抽搐发作时不能用安定,因抽搐发作时本来就有呼吸抑制,安定也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有可能致患者呼吸骤停的危险,因此,安定的用药时机应在抽搐间歇期。同时用开口器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抽搐时咬伤舌唇。;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压。

2.1.2 血压过高时给予降压药:适当降低血压,但血压突然过低会影响全身的血流变化,应维持舒张压在90~100mmHg为宜[3]。避免因胎盘与母体之间血流减少而危及胎儿性命。

2.1.3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面罩和气囊吸氧,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合尿素氮值给予适量4%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2.1.4 终止妊娠:抽搐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早发性子痫前期治疗效果较好者,可适当延长孕周,但须严密监护孕妇和胎儿。

2.2 一般护理

2.2.1 专人监护,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监测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观察记录抽搐次数、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昏迷时间。

2.2.2 注意意识变化,意识障碍是由于脑发生短暂性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种意识状态,应高度重视。有关专家通过颅脑CT检查发现,子痫患者50%有颅内病变[2]。这是子痫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

2.2.3 患者清醒后,注意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现象,以了解降压效果。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是妊高征的特征性表现。

2.2.4 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定时检验血生化、尿蛋白等,以了解肾脏功能、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禁食期间要保持出入液量平衡。

2.2.5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

2.2.6 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应用硫酸镁时必须注意定时检查膝反射,观察呼吸及尿量。若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少于16次/min,尿量少于25ml/h或每24小时少于600ml,应立即停药,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肾功不全时应减量或停用;有条件时监测血镁浓度;产后24-48小时停药[1]。

2.2.7 在进行抢救的同时,密切注意产兆的出现,注意胎心变化,观察有无子宫收缩。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1]。产后24h内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继续给予解痉、降压、镇痛、镇静治疗。

(3)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抽搐停止后,意识逐渐恢复,心里会充满恐惧,并且担心孩子安危,此时,应给予安慰与心理支持。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对留置尿管的不适,有强烈的小便感,应给予心理安慰并解释留置导尿的必要性。

3 护理体会

(1)抢救要及时、有效,积极配合医生及时进行抢救是子痫患者抢救成功、保证母儿安全的关键,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且能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其中,保证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最有力的保证。主要是选用合适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抽搐发作时,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用普通静脉穿刺针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不易固定,易渗漏等情况,给抢救治疗带来困难,本组患者抢救全部用的静脉留置针,无论患者怎么躁动,都保证了静脉输液的通畅,避免了反复穿刺和渗漏药液的现象。

(2)病情观察要严密,护理措施落实执行要有效。作为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能准确、高效、及时地执行护理措施,及时给医生提供疾病方面的信息,顾及母儿的安全。

(3)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直至10日内,故产后不应放松子痫的预防。[1]

(4)有效预防妊高征发生是关键环节。近一两年来,出现很多计划外怀孕的产妇和非婚生育,他们为了逃避计生处罚,采取不上医院检查的办法,带来很多隐患,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在群体中加大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妊娠妇女了解妊高征知识及其对母婴的危害,促使孕产妇自觉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纠正,从而减少妊高征的发生和阻止病情发展,避免出现子痫。对已确诊的妊高征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至分娩。对妊高征产妇进行专案管理。另加强基层妇幼人员的培训,规范基层医疗诊疗护理行为,严密观察产程,定时监测血压,发现产程中血压升高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104.

[2]刘映嶙.高危妊娠监护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1:58-62.

[3]高际天.妇产科学及护理,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94:82.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重症;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数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反复惊厥发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根据重症患儿病情重、起病急、变化快、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些特点,如何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结果,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0 个月至14 岁;住院天数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高热32 例,头痛30 例,呕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瘫痪3 例,脑疝2 例,视物模糊1 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36 例,异常30 例;心电图检查30 例,异常15 例;头颅CT检查25 例,异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检查:23 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异常27 例。全部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0 例,其中白细胞增高29 例,蛋白质增高10 例。

1.2  方法

 对每位重症患儿均实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先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对象朝向预期结果的进展情况。

1.3  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 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留置胃管鼻饲患儿,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儿,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时更换贮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2  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

2.2.1  高热的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头部可用冰帽持续降温,大血管暴露处可放置冰袋降温,四肢给予保暖,也可用低于体温2 ℃的温水擦浴,力求使体温保持在38 ℃以下。用亚低温治疗重症患儿且疗效明显[2],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 ℃。如高热冷敷疗效不佳者,可用药物退热。高热期要保证患儿足够营养和液体量摄入。

2.2.2  惊厥和频繁抽搐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患儿惊厥发生,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置压舌板与两齿之间。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伤害。患儿惊厥频繁,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静剂,同时寻找惊厥的原因。患儿应住单间,保持环境安静,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应观察患儿抽搐时的神志、瞳孔、抽搐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抽搐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

2.2.3  频繁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6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系三级乙等医院,现有床位736张。我科2011年接收各型急诊病人达846例,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30例。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个月-6.5岁。体温38.5℃-41℃,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8例,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肺炎3例,有高热惊厥病史的5例。

1.2 方法

1.2.1 评估 评估患儿病情,收集患儿的资料,通过对患儿及家长的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 防止抽搐 患儿在院外发生高热惊厥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抽搐,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急救意识,减少患儿的耗氧量,使脑缺氧程度得到控制[1]。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返流物误吸,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筷子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1.2.3 一般急救措施 立即将患儿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置床档,家属专人看护,防止再抽搐时碰伤或坠床。

1.2.4 控制惊厥 ①人为刺激:掐人中或者针刺。②抽搐患儿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安定每次0.3mg/kg-0.5mg/kg,婴儿一次剂量不超过5mg,儿童不超过10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3]。

1.2.5 迅速降温 我科采用物理降温额部贴退热贴,即对小儿副作用小又能短时间内快速降温,最常用的药物是安乃近滴鼻,把安乃近用1ml注射器吸后除去针头直接滴鼻。滴鼻前先清洁鼻腔分泌物,嘱家属平抱患儿或仰卧位,经两侧鼻孔滴入药后轻柔双侧鼻翼,滴入药液的多少应根据患儿的大小来决定。

1.2.6 立即给氧 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3]。患儿给鼻导管吸氧0.5-1L/min或面罩给氧2-3L/min。

1.2.7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我科常使用小儿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输液过程中也保证液体输入通畅给药准确,防止药液外渗。

1.2.8 减少刺激,保持病室安静 治疗及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敏捷,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噪声,以免引起惊厥发作。

2 结果

30例高热患儿,其中呼吸道感染者18例,扁桃体炎患儿9例,支气管肺炎3例,有高热惊厥病史的5例,经我科正确评估、降温、抗惊厥治疗及对症护理,收治住院部继续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针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高热惊厥的护理 高热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体温常高达38.5℃-40℃或者更高,这也主要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高热所致[1]。如: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发热为主,我科在控制惊厥的同时,及时的给予退热药物;扁桃体炎,护理上应告知家属给患儿适量饮水,防止咽喉水肿;支气管肺炎,在惊厥得到控制后及时的给予抗炎药物,并且采用雾化稀释痰液。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抗惊厥的过程中还应告知家属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筛查惊厥的原因。

3.2 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重要性 我科通过3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到要及时处理惊厥固然主要,但对家属健康宣教工作非常重要。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体温计、退热贴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当体温升到38.5℃左右时立即口服美林或使用退热贴等降温。平时加强锻炼,按季节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发生惊厥。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的应急措施,如抽搐时要就地抢救,指压人中穴,保持安静,不能摇晃或抱着患儿往医院跑,以免加重惊厥造成机体损伤[2];抽搐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查明原因,防止再发作。经过健康教育后,家长们对该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出现此情况也不再慌乱,并且在平时也积极预防。

3.3 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关键性 患儿发生惊厥时,多数家长会惊慌失措并且大喊大叫的,这时护士应理解家长的心情,在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实行人性化的服务,取得家长的信任。惊厥发生时,家长情绪非常紧张,护士冷静的工作情绪可间接给患儿家长一种心理安慰,稳定家属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3]。护士在积极抢救时应操作熟练,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过硬的扎针技术,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通过和医生配合做好各项急救护理工作,对患儿抢救防止病情恶化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绍敏,余良英,陈昌华.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6,22(18):111-113.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5

目的 探讨毒鼠强急性中毒的综合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47例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前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吸氧、控制抽搐,入院后快速彻底清除毒物、加强支持疗法等综合性治疗以及给予系统的护理。结果 41例患者救治成功,无明显后遗症,抢救成功率为87.23%。结论 入院前控制抽搐,入院后反复、彻底洗胃,配合控制抽搐的综合救治与护理是毒鼠强急性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急救;护理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的中枢神经兴奋性灭鼠剂,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其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破损的皮肤黏膜吸收。毒鼠强虽是一种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急性剧毒类灭鼠剂,但近年来由其导致的误服、自杀、投毒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别是毒鼠强急性中毒,更是致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1]。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9月共收治47例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通过及时抢救与系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中毒患者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4~57岁;其中成人44例,儿童3例;单人中毒32例,两人以上群体中毒15例;从发病到入院急诊时间为30min~5h;中毒途径:误服毒饵17例,自杀性服毒25例,他人投毒5例。

1.2 临床表现

毒鼠强为中枢神经兴奋性毒素,服用后起效快,发病紧急,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2h[2]。本组47例中毒患者中,轻度中毒患者25例,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等;重度中毒患者22例,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阵发性强直性抽搐、 颈部抵抗、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全身发绀等。毒鼠强中毒后可导致心脑肝肾等多系统的严重损害,如神经系统表现为反复惊厥、昏迷;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气促、口唇发绀、呼吸衰竭;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频繁呕吐、腹痛;循环系统损害表现为心动过缓,心电图示心肌损害或缺血等;泌尿系统损害可出现少尿、血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 院前急救

由于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治疗目前尚缺乏明确的特效解毒剂,而且潜伏期短,发病紧急,因此抢救毒鼠强中毒必须争分夺秒,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教训,必须强化院前急救。

2.1 快速吸氧

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缺氧,尤其抽搐时更为严重,因此给高流量(4~5L/min)氧气吸入,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快速穿刺时应采用留置针进行穿刺,并尽量选择远离关节且较粗、易固定的血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小儿酌情减量。

2.3 控制抽搐

此为院前急救最为关键的措施。毒鼠强中毒时因全身肌肉持续抽搐导致呼吸肌麻痹或窒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抽搐,尽快恢复正常通气功能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抽搐者遵医嘱使用安定、鲁米那、冬眠合剂等镇静止痉剂联合交替使用,未抽搐者常规给鲁米那肌注,临床效果好[3]。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多数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和抽搐等症状易致呼吸道阻塞。因此,应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清出口腔内分泌物,口腔内可放置中空口咽导管或中空牙垫,这样可防止舌唇咬伤,又可以随时吸痰,为院内急救打下基础。

3 院内救治与护理

3.1 快速、彻底清除毒物

对于意识清醒且经口中毒小于24h者应立即催吐;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立即使用自动洗胃机洗胃。洗胃时使用35℃的清水即可,每次灌入量为300~500ml,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洗胃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出入液量的平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患者出现腹痛、流出血性液体或有窒息、抽搐表现时应暂停洗胃。洗胃后保留胃管24h以上,每4~6h重复洗胃1次。洗胃结束后可从胃管内注入20%甘露醇100~200ml或50%硫酸镁50~100ml导泻。

3.2 解毒剂的应用

①对于重症中毒患者抽搐常反复发作,需反复多次应用鲁米那拮抗毒鼠强在体内发生的毒性作用,达到替代毒鼠强特效解毒药的作用,成人每次肌注或静注0.1~0.2g,每间隔4h 1次,小儿酌减,在抽搐控制后,鲁米那逐渐减至常规量后改口服。②配合大剂量安定和纳洛酮静脉注射,对于持续全身抽搐、四肢痉挛及癫痫样发作者可配合使用大剂量安定静脉滴注维持,以发挥最佳的拮抗毒性作用,但应根据病情调整滴速,控制安定入量。③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1~3g)每天2次静脉滴注,有解毒止惊作用,患者意识清醒早,恢复快[4]。④国内外报道[5]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有一定效果,但二巯基丙磺酸钠在单独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中没有明显疗效;而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使用,能逐渐减轻并有效控制惊厥的发生。但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医院,无常备毒鼠强的有效解毒药二巯基丙磺酸钠,上述其他药物是一般的县级医院的常备用药,通过临床的综合应用观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3.3 对症支持疗法及护理

①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必要时双管输液,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输入,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情况,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抢救用药顺利进行。②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避免因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肺部感染。③持续高流量(4~5 L/min)吸氧,保护脑组织,增加脑组织供血、供氧。对于持续抽搐镇静药物不能控制或出现呼吸抑制时,应尽快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减轻低氧血症,保证重要器官的供氧,减少抽搐损伤及缺氧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④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重症患者应进行床边心电监护,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全面进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监测,为把握病情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⑤对抽搐的护理:患者床旁应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口咽通气管、牙垫等,抽搐时护士应守护在床旁并加床栏,遵医嘱使用止痉镇静剂,防止舌咬伤、舌后坠或坠床。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

3.4 基础护理

①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光线宜暗,以免诱发抽搐;②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必要时放气垫床,以防发生褥疮;③做好口腔护理,每天2次。

3.5 心理护理

毒鼠强中毒患者多数为服毒自杀的患者,患者情绪不稳定,甚至拒绝治疗,不予合作。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并用关心、体贴和同情的语言去感化患者,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缩短病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康复。

本组有41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通过上述的综合救治与护理,抢救成功,无明显后遗症。而有6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7.23%。

参考文献

[1]肖学成,王铁英,邓辅良,等.湘潭市违禁剧毒急性鼠药滥用现状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3(5):308.

[2]葛宪民.急性毒鼠强中毒应急救治方法[J].化学中毒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2008(9):40.

[3]熊燕.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9):69-70.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内儿科住院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其实施整体化护理。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结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不仅需要医师及时有效的救治,还需要护理人员细心的观察和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重症;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数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反复惊厥发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根据重症患儿病情重、起病急、变化快、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些特点,如何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结果,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0 个月至14 岁;住院天数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高热32 例,头痛30 例,呕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瘫痪3 例,脑疝2 例,视物模糊1 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36 例,异常30 例;心电图检查30 例,异常15 例;头颅CT检查25 例,异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检查:23 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异常27 例。全部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0 例,其中白细胞增高29 例,蛋白质增高10 例。 1.2 方法 对每位重症患儿均实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先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对象朝向预期结果的进展情况。 1.3 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 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留置胃管鼻饲患儿,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儿,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时更换贮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2 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 2.2.1 高热的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头部可用冰帽持续降温,大血管暴露处可放置冰袋降温,四肢给予保暖,也可用低于体温2 ℃的温水擦浴,力求使体温保持在38 ℃以下。用亚低温治疗重症患儿且疗效明显[2],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 ℃。如高热冷敷疗效不佳者,可用药物退热。高热期要保证患儿足够营养和液体量摄入。 2.2.2 惊厥和频繁抽搐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患儿惊厥发生,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置压舌板与两齿之间。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伤害。患儿惊厥频繁,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静剂,同时寻找惊厥的原因。患儿应住单间,保持环境安静,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应观察患儿抽搐时的神志、瞳孔、抽搐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抽搐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 2.2.3 频繁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患儿频繁呕吐时及时查找呕吐的原因,如提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应抬高床头15~30 cm,遵医嘱应用脱水剂,给氧等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果是食物引起的呕吐应查明原因更换易消化的食物。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频率、方式,评估患儿体液丢失情况,及时给予补充,呕吐过频繁者,遵医嘱给予止吐的药物,指导患儿暂禁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2.2.4 高颅压的观察与护理 在发现颅内压增高明显或出现脑疝前驱期症状时[3],如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持续升高、呼吸变慢,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每次输注脱水剂时均应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合理使用静脉。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调节滴速,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患儿如出现头痛、恶心或喷射性呕吐、前囟紧张饱满多提示有颅内压增

[1] [2] 

高,而对于不能说的患儿,一旦出现脑尖叫、频繁呕吐、抽搐等也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抬高床头,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每日测量头围 次,保持大便通畅。如为严重颅内压增高,尤其是脑疝时,患儿表现为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开辟 条静脉通道,以备紧急抢救和抗感染同时进行,治疗期间使患儿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眼窝稍微凹、口略干、皮肤弹性尚佳)至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止。但要注意边脱水边补充,勿过度脱水。 .. 昏迷的护理 昏迷患儿应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制定翻身卡,一种姿势不能超过 小时,如发生褥疮应积极采取措施。患儿如果是眼睑不能闭合或角膜外露者,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双眼,防止角膜干燥及受损。 .. 瘫痪的护理 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置,根据肢体功能更换体位,及时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每日~ 次,每次~ min,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及时指导患儿或家属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训练,活动要循序渐进,不易过急和过量,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碰伤。 . 呼吸道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病毒性脑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密切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叩击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每次吸痰前后应听诊肺部痰鸣音情况。持续吸氧,保证氧气供给,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 . 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高热、昏迷、呕吐、抽搐均可造成血容量不足,导致循环衰竭。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液体量。治疗当中应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其它生化指标,定期称体重作为营养状态的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促进疾病恢复。在使用降颅内压药物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致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 h出入量。 . 精神异常的护理 向患儿介绍环境多与之接触,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错误。如患儿有幻觉,应询问幻觉的内容,给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无力,感觉过敏,脑膜刺激征阳性,应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置。 . 加强饮食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高消耗状态,易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并发症。根据患儿吞咽与咀嚼能力,急性期可选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改为软食或普食,鼓励患儿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昏迷患儿,做好鼻饲管的护理,要特别注意避免胃管脱出。 .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病情较重,病程长,少数患儿可存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患儿及家属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护士应以亲切、温和、诚恳的语言与家长交流,使患儿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清醒的患儿应使其尽快熟悉病室的环境,消除陌生紧张心理。鼓励患儿与同室患儿认识,相互熟悉交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接受治疗,并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昏迷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样很重要。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从开始就采用徐朝华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的患儿一样与其不断交流,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现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早日清醒。 . 康复指导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障碍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肌张力,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在急性期主要是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h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多样,要适应儿童心理,必须与药物,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理疗,针灸,高压氧,中频疗法等治疗相结合。有针对性对患儿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措施及各阶段的康复方案。通过游戏与音乐,寓教于乐。同时提高患儿的语言认知能力,要求家长参与。指导家长康复的手法,为日后家庭康复奠定基础。 崔焱.儿科护理学[M].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 吴保敏,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薛辛东.儿科学[M].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董学英,毛学惠,常仁翠.脑出血患者局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探讨[J].护理学杂志,,():-. 许朝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实施呼唤式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文章屋在线:wzk.co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7

1 评估

1.1 患者的评估 详细了解孕妇的基础血压,以及孕前和孕20周以前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水肿及有无抽搐的发生。评估孕妇有无高危因素,如低龄高龄,初产多产及多胎妊娠,肥胖家族史等。是否伴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心脏病,营养不良等内科疾病。评估血压增高的程度,尿蛋白定量的情况。水肿的部位及程度。有无上腹不适,头痛呕吐,视觉障碍,有无抽搐和昏迷的发生。评估肝肾功能的情况。胎儿是否存在发育迟缓及宫内窘迫情况。孕妇的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抑郁及恐惧。

1.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的评估 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时间和经验合理安排人员。本科室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5人,主管职称5人,护师职称4人,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有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3 护理资源的评估 了解孕妇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有无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家属能否给予不断的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本科室用于抢救子痫前期患者的仪器是否具备是否完好,如氧气,吸引器,压舌板,手电筒和抢救药品等。

2 护理诊断

2.1 焦虑 与担心高血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有关

2.2 知识缺乏 缺乏对子痫前期处理的相关知识

2.3 有受伤的危险 子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咬伤舌头,坠床及应用硫酸镁治疗有关

2.4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水肿,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

3 护理措施

3.1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需要心理上的支持,护士要懂得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相关知识,让患者心理上有信心面对疾病。

3.2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将患者置于单人病室,保持病室内安静,光线稍暗,病室内用浅色窗帘,一切治疗和护理相对集中,相对轻柔,避免过多干扰。

3.3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期间以左侧卧位为主,避免平卧位。卧床期间可以在床上活动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鼓励患者听一些轻音乐,减轻其紧张情绪。

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准确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 h测血压一次,每4 h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头晕头痛眼花等自觉症状,防止子痫的发生。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每天测尿蛋白,血压,水肿情况,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3.5 防止窒息和损伤 如果发生子痫,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若有假牙应取出。将开口器或缠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磨牙之间。用舌钳固定舌头防止舌头损伤及舌后坠的发生。备好电动吸引器和抢救药品。遵医嘱首选硫酸镁控制抽搐,发生抽搐时切忌硫酸镁肌内注射,因为注射时的疼痛刺激可诱发抽搐。

3.6 硫酸镁的用药护理 严格控制硫酸镁的滴注速度,一般滴注速度以1~2 g/h为宜,通常采取滴注速度1.5 g/h。用药期间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次数不少于16次/min。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 ml.用药期间防止镁离子积聚中毒。如果出现毒性症状如膝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和呼吸抑制,随时遵医嘱用10%的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注射,宜在3 min内推完。

3.7 注意观察产兆 观察有无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注意产程进展情况。注意听胎心音,做好胎心监护,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3.8 做好手术的准备 做好术前护理工作,做好接生前和母儿抢救的准备。

4 评价

本组46例子痫前期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产生子痫,硫酸镁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硫酸镁中毒反应。母婴情况良好,安全出院。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8

高热惊厥为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多发于5个月-3岁之间,温度持续在39度以上,如不及时处理,将诱发缺氧、意识丧失等症状,危害生命健康[1]。因此,患者临床处理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尤为重要。对此,将抽选我院高热惊厥患者200例,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小儿高热惊厥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成员,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位于3个月-6岁阶段内,平均(8.3±0.3)个月;病程位于1-3天阶段内,平均(1.6±0.6)天;体重位于4.5-32.4kg阶段内,平均(12.3±1.3)kg;温度位于38.5-39.8度阶段内,平均(39.0±0.1)度;干预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位于4个月-6岁阶段内,平均(9.6±0.6)个月;病程位于1-2天阶段内,平均(1.4±0.4)天;体重位于5.0-32.6kg阶段内,平均(13.7±1.7)kg;温度位于38.7-40.1度阶段内,平均(39.2±0.2)度。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疾病诊断;(2)所有高热惊厥患者均在家属同意下参与本组研究报告,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如:惊厥控制、降温等;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

1.3.1一般护理 (1)患者入院接收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为其安排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按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安静;(2)患者惊厥发作期间,护理人员应嘱执行患者家属禁止喂养患者,以免误吸堵塞呼吸道[2];待患者惊厥清醒后,可适当食用流食、半流食;若患者长时间昏迷,可给予鼻饲;(3)确保患者口腔清洁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按时借助氯化钠液体清洗患者口腔,保证口腔黏膜完整性。

1.3.2心理护理 患者惊厥发作时,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者发生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家属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家属讲解惊厥处理过程和结果,促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3];叮嘱伴有抽搐症状患者家属,若在家期间一旦发现患者体温过高现象,应立即借助冷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

1.3.3惊厥护理 (1)惊厥控制。长时间的惊厥发作,会导致患者脑部缺氧,严重者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应及时进行干预。包括:①吸氧。吸氧可有效缓解脑部缺氧现状,增加血氧饱和度,减少脑部组织损伤,可借助鼻导管进行该工作,若患者期间出现窒息现象,可实施人工呼吸;②穴位按压。惊厥期间易出现抽搐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按压患者相应穴位,如:人中、合谷等,以便缓解抽搐;(2)惊厥发作。①惊厥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准备相应抢救物品,将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若惊厥症状较为严重,可注射相应药物控制,同时给予吸氧处理,以预防临床并发症[4];②将患者头部偏向一旁,便于分泌物及时排除,并彻底清除患者口腔内残留分泌物,轻微抬起患者上颌,用来预防舌后坠;③若患者惊厥持续30分钟或以上,说明患者机体处于极度缺氧现状,这种情况极易产生脑水肿。所以,护理人员应在医生叮嘱下静脉滴注甘露醇药物,进而预防临床并发症。

1.4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包括:患者温度变化、住院时间、抽搐时间等;(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标准[5]:借助医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判定患者护理满意率,总分处于90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处于75-90分范围内为一般,总分低于75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针对性护理前期温度指标差异性不鲜明(P>0.05),护理后差异鲜明,且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惊厥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

3讨论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产前子痫;综合治疗;分娩时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病因不明,重度妊高征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及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严重阶段,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围产儿的生命,抢救子痫患者刻不容缓。子痫的分娩时机选择可保障母婴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预后有效措施。现将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妊高征产前子痫50例综台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前子痫的综合治疗行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

1.1年龄、孕产次及孕周患者年龄l5~36岁,平均年龄24.4岁。初产妇48例,占96% ;经产妇2例,占4%。分娩孕周30―36周26例,占52% ;37~41周24例,占48%。双胎妊娠4例,占8%。外地人口48例,占96% ;本地人口2例,占4%。

1.2妊高征发生率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娩总数24731例,诊断为妊高征526例,占2.1%,重度妊高征124例,发生率为0.5%;产前子痫50例,占0.2%。

1.3临床表现高血压(18~26/12―20Kpa)50例,占100%;水肿(+~++++)50例,占100% ;蛋白尿(+~++++)46例,占92% ;抽搐1~5次,平均2.0次。

2方法

2.1入院后给予综合药物治疗①5% 的葡萄糖20 ml+25%硫酸镁16 ml缓慢推注后用5%硫酸镁60m1+5%葡萄糖1000 ml维持静脉滴注,每分钟34滴,至抽搐控制24 h停药;②静脉推注安定10 mg,必要时重复使用;③20% 甘露醇250 ml加压静脉滴注;④当舒张压大于11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大于140 mmHg时.意识清醒者舌下含服心痛定10 mg,意识模糊者用立其丁10 mg+5%葡萄糖250 ml静滴,5滴开始,视血压调速;⑤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⑥有并发症者对症处理。

2.2分娩时机的选择50例子痫患者中5例(2例经产妇)经阴道分娩(3例产钳助产,1例自然分娩,1例臀位牵引)。其中1铡产时抽搐1次,1例产后抽搐1次,经加甩冬眠I号半量控制抽搐至血压稳定后。仍继续硫酸镁原治疗,其余45例均行刮宫产术结束分娩。

刮宫产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后即送手术室行剖宫产(1例心衰患者控制心衰后手术),距抽搐控制1~2 h。采用连续硬外麻醉43例,采用全麻2例,取左侧l5卧位,麻醉及手术均由熟练医师操作。采用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子宫切缘全层缝合一次,不缝膀胱腹膜反扎及腹膜,皮肤、皮下脂肪全层间断缝台5针,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中连续心电监护及持续静滴硫酸镁。术后血压高者予以口服卡托普利25mg静脉滴注;安定10 mg静脉滴注;血压正常3 d后停药,全部患者均采用术后镇痛。

3结果

分娩围生儿54例,其中男34例,占63% ;女2O例,占37%。新生儿体质量1500~3900 g,平均体质量2400g,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15例,占27.7%。0~3分5例占9.2% ;8~10分34例占63.1% ;围生儿死亡3例,占5.5% 。产后出血2例,出血量600~800 ml;产后子痫3例,无脑出血、DIC等并发症,无孕产妇死亡,全部治愈出院。

4讨论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表现,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致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缺血、缺氧,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围产儿的生命,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发生子痫抽搐,频繁抽搐后,病情危重,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即可发生严重脑功能损伤,心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胎盘严重缺血、缺氧,致胎死宫内。如抢救及时得当,抽搐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如延误治疗,母儿病死率会明显升高,因此,选用有效的药物,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原则。

4.1子痫是妊高症病情进一步发展脑部病变进一步加重的表现。患者50%有脑内病变,脑血管病是妊高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故及时正确治疗子痫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硫酸镁可以预防和控制子痫的发作,是治疗妊高征的首选药物。本组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安定可以迅速控制抽搐,静脉推注后作用快,起效时闻短,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影响。当有降压指征时,加用降压药,可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本组患者中采用解痉、镇静等综合治疗,有效防止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2在严重PIH时,胎肺往往有提前成熟现象,即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其预后也较好。本研究妊娠30―36周分娩的30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妊高征胎盘血管粥样硬化,母体对胎儿血供减少,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窒息死亡均升高。故让胎儿脱离不良的生长环境,在有良好护理条件的新生儿科治疗,成活率大大提高。本研究3例死亡新生儿均为妊娠40周以上,术中见羊水Ⅲ 度混浊,胎身粪染,虽然经过积极复苏。但均死于胎粪吸人性肺炎。故超过40周分娩,胎儿成活率明显下降。

4.3重度妊高征对母婴危害极大,只有去除病因才能控制该病发展 。本组患者在抽搐控制后1~2h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有效控制了病情,减少了母婴并发症。手术、麻醉由熟练医生操作,手术时间短,且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故剖宫产是产前子痫的有效治疗手段。此外,术后镇痛仍很重要。因切口疼痛刺激常可诱发产后子痫,1998年以前。未开展术后镇痛,3例患者因未定时使用镇痛药,而发生产后子痈,开展术后镇痛后,无1例产后子痫的发生。

4.4妊高症病因未明,做好预防工作有重要作用。故做好孕期宣教,加强保健意识,定期检查,可及时发现并减少妊高征的发生和阻止病情变化。本组所有病例都是发生子痫入院。因此,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做好产前宣传,提高孕产妇定期产检率,降低子痫发病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刘映舜.高危妊娠监护治疗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杜,1997,62:68.

[2]牟同梁. 9例产前子痫急症的紧急治疗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1期:14.

[3]罗桂兰.产前子痫急症救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4月第4卷第7期74.

[4] 林静吟,陈剑虹。重度妊高征剖宫产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8):500.

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子痫 抢救 护理体会

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征。为妊期特有疾病。目前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临床上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救护,将大大降低母儿的死亡率。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8例 。在有效的治疗抢救过程中,医护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护理程序,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抢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 抢救:

2.1 迅速置于抢救室单间病房,对抽搐绪约束四肢,加床栏、加压给氧,上保留尿管。

2.2 解痉,首选硫酸镁。25%硫酸镁20ml(5g)加入25%葡萄20―40ml静推缓慢(>5分钟)。继之用25%硫酸镁60ml(15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入。

2.3 降压,肼本达嗪40mg溶于5%葡萄糖500ml滴注,维持合舒张压90mmhg。

2.4 镇静,首选安定10mg肌注、抽搐时10mg静脉推注,1/3冬眠1号合剂(杜冷丁100mg、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溶于25%葡萄糖液20ml静推(>5分钟),其科2/3量溶于5%葡萄糖250ml中作静脉滴注。

2.5 扩容:常用扩容剂有白蛋白、血浆、全血、平衡液等。扩容应在解痉基础上进行。

2.6 利尿:仅限于全身水肿,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血容量过高者。速尿20―40 mg静脉推注。降颅内压时,应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

2.7 适时终止妊娠:是术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其指征:

2.7.1 子痫前期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

2.7.2 子痫前期胎龄已超过36周,经治疗好转者

2.7.3 子痫前期胎龄不足36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存活者。

2.7.4 子痫控制后6-12小时者。

终止妊娠方式根据产科情况决定[2]。

3 护理措施

3.1 做好产前宣教,护理人员与对子痫前期患者家属共同讨论妊期自我照顾的方法。解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患者宜采侧卧位可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量对降低血压、促进排尿有良好的作用。以左卧为宜,可换右侧位,避免平卧位。卧位期间可在床上轻轻活动四肢,阅读听音乐等,防止久卧所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等。

3.2 指导患者饮食,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含纤维维生素、补充蛋白质损失和防便秘;若有全身水肿则限制盐的摄入。增强患者自我防范意识,督促坚持每天数胎动,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

3.3 子痫患者,控制抽、防脑水肿加重。脑水肿与抽搐互为因果。

3.4 镇静解痉。快、稳、准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硫酸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及有无中毒反应,每次用药前或持续用药期间,均应检查膝反射,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

3.5 氧气吸入。减轻脑水肿、改善胎儿宫内窘迫,抽搐时持续氧流量4-6L/min,至患者意识清醒。脑水肿严重、颅内高压的患者,可间断上氧。

3.6 避免刺激,预防抽搐。24小时全天监护,灯光暗淡,病室清洁、空气清新、温度适中,杜绝探视,集中操作治疗,做到“三轻”,避免外来声、光、冷刺激。

3.7 注意气道通畅,防止室息。左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净呼吸分泌物,必要时用舌钳、开口器,防舌后坠者塞呼吸道,禁食、水、服药,做好口腔护理。

4 产科处理:

4..1 一经确诊,子痫前期保守治疗,无效者终止妊娠。并密切观察加强监护。及时早识别DIC早期征象。子痫合并肝功能损害,终止妊娠以水囊引产较为安全,并在分娩时减少产妇用力,尽量缩短产程。产后用催产素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宫颈不成熟才可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子痫多发生在产后24小时直至10日内,故产后不应放松子痫的预防。

4.2 抗血小板凝聚治疗的护理:患者按时服药,准确应用肝素剂量,输液速度要慢,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抽血作生化检查要准确,勿在一处反复穿刺,拔针局部压迫5―10min以上,防止出血。

4.3 严格控制输液、输血滴速防左心衰、肺水肿、肾衰的发生,做好尿管、会护理,定时翻身,防感染、防压疮,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4.4 头部冷敷或冰敷可使头部形成低温环境,以减少氧消耗和解出脑血管痉挛。

5 讨论

5.1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医保政策的推行,科技下乡,文化下乡政策的落实,全民的保健意识得以提高,各基层医院妇产科设有“高危门诊”,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的筛查,大大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然而有部分孕妇知识缺乏,在整个妊娠期都不到医院作检查,视“水肿”为长胖、视头昏、眼花为坐“麻将桌”所致,也有的为躲避计生的追查而不上医院检查,这都为筛查带来困难,一旦出现抽搐,病情十分危急。

5.2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5.2.1 通过上述病例的抢救与护理提示应特别注意观察子痫前期的早期症状,对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伴有全身乏力的;有恶心呕吐,并有溶血症象,如黄疽、血红蛋尿、穿刺点出血,皮肤瘀斑等,要及时报告医生,以防HEPPL(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综合症的发生,赢得抢救时间。

5.2.2 由于该病发病率为7%左右,而部分年轻护士独立值班前没有参加过该病例的抢救,更不熟知该病例的临床抢救路径,在紧急情况下显得忙乱,如患者抽搐时,牙关紧闭,护士使用开口器、 舌钳时、动作不敏捷,放置位置不到位,以至病人咬伤舌头或把病人的牙齿撬松动;烦燥,抽搐时,年轻医生强制按压肢体,存在安全隐患,约束带使用方法不对,未加防护垫,造成手腕拉伤,穿刺技术不熟练,抢救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体内,延误抢救时间。在紧急情况下护士能否迅速准确的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和知识的积累[3]因此,建立专科专治,培养专科精英势在必行,护理人员要了解本专业的前“五项”重大疾病的发生、表现、治疗、用药,熟知期临床路径,综合临床病例,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熟悉相关生化指标,提高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迅练.护士长组织高年资的护士模拟训练,传、帮、带;让年轻的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抢救和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亲临其境,进入真实紧张的抢救现场,从接收急危重患者的物品准备,到主动、迅速、沉着做好抢救配合,锻炼工作的条理性、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其应急抢救能力[4],以提高产科应急护理质量。在4例患者中,经过抢救和系统化的伏质护理,全部治愈出院。8例产儿仅活3例,4例死于新生儿早产,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症。

参考资料

[1] 妇产科学(第七版)

[2] 《孕产期保健服务手册》乡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培训材料)

[3] 陈惠玲,吴振会,向兰兰。急诊科创建院内急救培训基地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9,24(18):14-15

[4] 张宏.临床护士急救技能规范化管理与培训。社区医学杂志,2005,3(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