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十篇

时间:2023-11-27 17:54:48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学龄儿童 口腔治疗 不配合因素

口腔治疗中儿童不配合治疗是常见的情况,由于患儿不配合常影响诊疗效果。为了解学龄儿童不配合治疗的原因,使医护人员能够针对不同情况的患儿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心理,以便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对来我院口腔门诊的患儿情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2006年在我院口腔治疗初诊学龄儿童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6~12岁,平均8.7岁,语言表达清楚,能理解医护人员提问解释,回答不愿配合的原因。

1.2方法

对120例治疗患儿所回答不配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 结果

120例患儿对口腔治疗都感到恐惧,对口腔治疗器械操作恐惧占100%(120/120),对打针、拔牙、疼痛等恐惧占100%(120/120),恐惧医护人员占78%(93/120),自我恐惧占62%(75/120),啼哭占56%(67/120),医疗环境影响占80%(96/120)。

3 讨论

3.1 学龄儿童口腔治疗不配合主要因素

3.1.1医疗恐惧

由于患儿对医疗措施不理解,患牙疼痛,肿胀及其它不适症状刺激,使患儿产生不愉快情绪,对检查治疗、打针、器械操作、拔牙等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治疗。目前儿童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疼痛不适症状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给检查治疗带来不稳定因素,甚至在治疗操作中不自主做出反抗动作,使医生不得不改变治疗方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要更新护理理念,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以人为本的规范化护理服务,了解儿童心理发育情况,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尽量与患儿沟通,让患儿和家属对医护人员有好感和信任感,消除患儿顾虑,根据患儿不同的要求在治疗环境允许范围内,尽量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以取得配合治疗。

3.1.2 医疗环境恐惧

个性倾向神经质的患儿,对医疗环境恐惧和自我恐惧的发生率会更高[1]。医疗环境的气氛对患儿影响很大,宽松自然的医疗环境可使患儿感到亲切舒畅。此外,医护人员体态、仪表、手势、面部表情、说话语调等都会影响患儿的情绪。诊室内患儿的行为也常会相互影响,一些患儿看到其它患儿在治疗时叫喊、啼哭,这些情景都会使患儿增加对医疗环境恐惧和自我恐惧,他们也会跟着哭啼起来,并不愿配合治疗。所以要有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来缓解儿童对环境恐惧和自我恐具心理,比如,在候诊室配备一些儿童玩具、读物及口腔治疗防护图片,对患儿进行及时宣教,通过医护人员良好得体的举止、仪态、亲切和蔼的语调,减轻、分散患儿对环境不适和自我恐惧心理[2],以取得患儿合作,接受检查治疗。

3.1.3医疗操作恐惧

由于患儿的心理特点,对周围事物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害怕器械操作对其损伤,加剧疼痛。本组120例患儿都不太愿意配合,对治疗存有畏惧心理,医护人员可以请家长一起配合解释,也可请正在治疗或来复诊的患儿来讲解和交流治疗感受,通过这些经过治疗的同龄患儿的安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操作治疗中适时鼓励安慰患儿,细心、熟练地操作,让他感受到牙齿治疗并不痛苦,这样就能缓解患儿的担忧,容易取得配合治疗,其在日后复诊中就不会再感恐惧。

3.2年龄和性别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学龄儿童的心理发育情况不一样,其性格特点也不同。年龄为6-8岁的患儿对打针疼痛、器械操作、拔牙出血的恐惧反应比9-10岁和11-12岁的患儿更为明显强烈。在性别上,女童较男童更害怕打针、拔牙等治疗过程,这可能与女童的气质,缺乏勇敢和娇气有关。医护人员在护理上要有所侧重,对不同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男孩多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对女孩则多用赞美的语言。

综上所述,学龄儿童的心理特点造成对口腔治疗产生医疗恐惧,对医疗环境、机械操作疼痛,及自我恐惧是口腔治疗不配合主要因素,年龄和性别也有一定关系,医护人员要了解不同年龄的男女儿童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儿恐惧心理,取得患儿合作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牙科畏惧症;护理;措施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患者在牙科诊治中或其中某些环节怀有不同程度的忧虑、紧张和害怕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出逃避治疗的现象[1]。牙科恐惧症在各个年龄段均有体现。由于牙科恐惧症影响患者与医生的配合,常常会耽误患者病情,大大降低了治疗质量。

1牙科畏惧症的临床特点

牙科畏惧症的实质是患者对牙科治疗认识不充分,对医疗手段忧虑、紧张和害怕,致使内源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升高,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2]反应。儿童主要表现为高声哭闹、肢体乱动、焦虑不安、拒绝治疗。在成人则表现为治疗前反复地询问修复相关问题,如疾病的预后及疼痛程度,治疗中患者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如心慌、心闷、出汗,反复询问每一步的治疗情况甚至要求医生终止治疗等;治疗后患者经常无故复诊、诉局部仍有不适感、怀疑医生是否诊治有误等[3]。

2造成牙科恐惧症的主要因素

2.1环境因素

2.1.1陌生的就医环境 单调的摆设,冰冷的椅位,紧张的就诊气氛等都会让患者产生不安全感,紧张、恐惧的情绪油然而生。

2.1.2对仪器设备的恐惧 噪音大、震动大的高速涡轮,手机、医疗器械刺耳的声音,特殊的灯光等。

2.1.3对医务人员的畏惧 表情过于严肃的医务人员、训斥、不耐烦的态度。

2.2口腔治疗的创伤性疼痛史,不良治疗经历 曾经有打针、拔牙等侵袭性大、创伤性大的治疗给患者留下终身难忘的不良印象,至今难以忘怀的不良治疗史。

2.3负面口腔知识的影响 间接或直接从家长、朋友、媒体中了解到有关口腔治疗的负面消息,造成患者还未到医院就对医院、牙医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

2.4自身受教育程度 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口腔知识的不了解,对于医生的操作不清楚,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或者是抗拒的心理。而受过良好教育的患者对牙科治疗有比较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畏惧程度较低。

2.5年龄

2.5.1儿童 年龄小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于牙科不太了解,对创伤承受力较弱,对于牙科治疗的恐惧情绪反应较强。

2.5.2成人 自我控制能力、周围环境适应能力、疼痛耐受能力较高,心理素质增强,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低。

2.5.3老年人 因年老体弱或患有系统疾病的患者,害怕疼痛,担心自己身体承受不了治疗时的刺激而影响心脏、血压,对于口腔治疗的不理解形成心理的高度紧张。

2.6性别 女性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度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耐受能力较差,对疼痛及诊疗风险较为敏感。

3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

3.1环境因素

3.1.1加强医院环境建设 加设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方便患者了解口腔治疗内容。舒适的候诊和诊疗环境,轻松的音乐,也会极大程度的松弛患者紧张的神经。

3.1.2降低患者对仪器设备的恐惧 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对于噪音大、震动大的高速涡轮手机和医疗器械刺耳的声音,十分恐惧。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戴上耳罩,能有效的降低噪音的分贝数,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口腔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对特殊的灯光敏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戴上护目镜,护目镜能降低光线的强度,让患者感觉轻松舒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3.1.3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 医护人员应衣帽整齐,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这样不仅利于消除严肃的就诊气氛,还能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形象,从而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拥有精湛医疗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护理活动中。

3.2治疗中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询问患者的创伤性疼痛史和不良治疗史,了解患者恐惧的来源,尽量避免刺激患者想起以前的不良治疗史,将痛苦减少到最低。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让患者有安全感也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史,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

3.3患者家庭与朋友口腔知识的普及 家庭和朋友占据了患者大半部分的生活。在公共卫生中家庭和朋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关注患者的病情外,还应关心患者家庭与朋友对口腔的了解。如果有一个对于牙科治疗有不良理解的家庭人员或者朋友,患者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开设牙科小讲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组织家属观看有关牙科的小短片等措施,可普及患者家庭与朋友的口腔知识,降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

3.4加强患者对口腔知识的了解 对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开展口腔宣教等相关工作,逐渐改变患者及家人对口腔治疗的不良理解,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积极防治牙科畏惧症,让更多人了解到从小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的重要性,也让更多人知道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口腔治疗,对提高医疗效率与医疗质量的重要性。

3.5对待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3.5.1儿童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口腔治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不能表现出特别心疼患儿或者让患儿过分的依赖,需协助医生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配合治疗。

3.5.2成年人 自我控制能力和周围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成年人,在陌生环境下产生牙科畏惧症的几率较低。但多数成年人对于牙科治疗带来的疼痛十分恐惧。对于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可用局部麻药缓解。

3.5.3老年人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肢体动作、听力和语言理解上都相对较弱。医护人员需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和疑问,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史,认真的向患者解释即将进行的操作,或者是请患者通过观看其他患者治疗而了解医生的治疗步骤。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如患者有皱眉头、四肢乱动时可适当的暂停操作。询问患者情况,鼓励患者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牙科治疗。

3.6性别 由于性别不同,女性较为软弱,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可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治疗。

4体会

深入研究表明,牙科畏惧症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工作极为不利。对于牙科畏惧症,对待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除了有针对性的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牙科畏惧症外,还应该培养家庭成员对于牙科的正确认识及态度,开展口腔教育展,提高口腔保健意识,让患者及家属对牙科治疗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汤玉红,金辰怡.诱发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的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6):444.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心理干预;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0-0065-02

CHD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8‰~12‰,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5万~20万患CHD的新生儿出生,而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患者越来越多。认真做好心理干预,能很好的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避免逆反心理产生,减轻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可以全面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文总结40例CHD患者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12岁的CHD患者40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膈缺损4例,室间膈缺损25例,房间膈缺损合并室间膈缺损3例,法乐氏四联征7例。术后在ICU监护时间最短1d,最长2d。

1.2方法 CHD患者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认识和理解,同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心理活动随意。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单纯,爱表现自己,喜欢被表扬,因此通过围术期的心理干预,提高住院患者对医疗措施的配合及依从性,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尽量消除患者因住院所产生的恐惧。针对性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反应,促进身心早日康复。为减轻患者和家长的恐惧心理,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心理干预,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心理支持、心理调控和心理指导教育,控制负面因素,使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围术期。

1.2.1术前心理干预 患有CHD的小儿由于血循环的异常,发育一般较正常儿童滞后,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加之围术期患者的病情波动大、变化快,心理防御能力较低,在医院见到医生护士会感到害怕、恐惧,对医生和护士怀有戒意。CHD手术治疗手术风险比较大,手术创伤大,家长对手术治疗往往也存在顾虑和恐惧,对手术理解有限。因此,在实施心理干预前护理人员要经常与儿童进行心理交流,疏通情感,让患者不要感到孤独、焦虑、恐惧、紧张,从而获得安全感的,提高患者对医疗环境的认知能力。护士要及时向家长了解患者的各种习惯,以便在新环境下尽量保持他们的合理习惯,然后向患者及家长解释疾病的解剖特点、治疗方案、手术的方法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抢救措施、术后监护方法、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介绍有关手术医生的情况,充分肯定他们的技术,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还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进入手术室后的基本程序,以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惧怕感。向患者及家长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必要信息。只有家长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才会以自然轻松的心态对待治疗,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可以邀请已治愈的小朋友和患者一起交谈,并向患儿讲解通过手术会变成正常的孩子,以此来增强患者信心,使其心情舒畅地等待于术治疗。

1.2.2术中心理干预 患者术晨入手术间至麻醉前这一时段是焦虑最严重的阶段。患者到手术室这一陌生的环境首先感到恐惧、陌生、害怕,此时会更加依赖家长,这就要求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者,用平等、亲切的话语进行自我介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麻醉过程及其安全性和必要性,讲解情绪状态、遵医行为对手术的影响,耐心解答患者及家长提出的问题,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而家长把患者送入手术室要承担巨大的手术风险以及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也同样会有心理压力。手术日不宜将患者过早接入手术室,待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将患者接入手术室,以免引起恐惧。接患者人手术室前最好能有赏识、夸奖的语言增强患者的信心,进行有益的暗示,打消患者的恐惧,手术中年龄较小的患者麻醉诱导期让其家长在场以取得患者更好的配合。进入手术后巡回护士应在床旁陪伴,以免患者紧张及发生坠床意外,同时逗其开心分散注意力,减轻患儿恐惧感。各项护理操作应快捷准备,注意保暖。

1.2.3术后心理干预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麻醉未醒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复苏患者易躁动、哭闹,应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将手脚妥善固定。当患者清醒时,应以更加亲切和蔼的态度进行安慰和鼓励,对其任何不适感觉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术后在ICU监护中,离开家长适应一个陌生的、孤独的新环境,加上手术创伤的因素,使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又要面临沉重的负荷,在ICU期间可以用适当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等不适。转回普通病房后告知家长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鼓励咳嗽咳痰,术后应高营养饮食,促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术后3个月及1年回院随访,并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

2 结果

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家长进行心理干预评定,客观的评价心理干预对围术期患儿的作用。患儿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经过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95%以上的患者解除了心理,负担,以轻松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治疗,99%的患者如期痊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情绪反应;心理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均需入住ICU一至数天不等,待病情平稳后方可返回普通病房由家属陪护。由于经历手术创伤、术后陌生的环境及与父母分离等因素的影响,使患儿出ICU返回普通病房后均不同程度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增加,直接影响到患儿术后的恢复。现将我科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后出现不良情绪反应的观察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1~10月收治先心病患儿650例,其中男365例,女285例。<1岁者258例,1~3岁者185例,4~6岁者122例,>6岁者85例。在ICU监护时间 1~12 d,平均 2 d。650例先心病患儿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648例患儿痊愈出院,2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

2 患儿术后不良情绪反应

2.1 焦虑 1~3岁的患儿出现分离性焦虑[1],表现为烦躁、哭闹不止,不能离开父母,只要父母离开床边就哭闹。4~6岁的患儿也会出现分离性焦虑,但表现温和,如悄悄哭泣、难以入睡;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因为手术与学校及同学分离,耽误了上学,担心学习跟不上,一部分患儿担心手术后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参加一些运动。

2.2 恐惧、紧张 部分患儿见到穿工作服的医生、护士便哭闹,直到医生、护士离开;还有部分患儿表现为易做噩梦,惊醒后大哭大闹;部分患儿表现为拔除导尿管后不能自主排尿;痰液堵塞时不敢咳嗽;卧床时不敢翻身;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不敢下床活动。这些现象在>3岁患儿尤其年长患儿身上表现明显。

2.3 抑郁 患儿出现退行性行为[1],表现为不配合治疗,对父母及亲属视而不见,对他们的话不理不睬,表情淡漠,对必须回答的问题,如:喝水、吃饭、排尿等往往用点头或摇头作为回答,这在3~6岁患儿中多见。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心脏手术患儿大多留置导尿管至出ICU前拔除,因而回到病房后由于紧张、怕痛而不敢排尿导致尿潴留,这些患儿往往年龄较大,我们耐心地和他们交流,表扬他们表现勇敢,告诉他们手术非常成功,第1次排尿会有点痛,但只要排出来,后面就能正常排尿。同时,配合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吹口哨等方法,效果显著。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鼓励他们双手捂住切口用力咳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不适;对于必须吸痰的患儿也事先做好工作,告诉他们吸痰后会比较舒适,以取得患儿的配合。鼓励患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以增加食欲,促进康复。对于表现抑郁的患儿,请家长给他们买一些喜欢的玩具,讲一些爱听的故事,以分散他们对手术刺激的注意力。对于术后烦躁、哭闹不止而又不易沟通的婴幼儿,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防止发生缺氧甚至心力衰竭。

3.2 根据心理特征实施心理护理 在患儿入院后未进行治疗前,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如:<1岁的患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是需要亲人,特别是母亲陪伴,害怕陌生人,有明显的皮肤饥饿感[2],护士经常到病床边逗一逗、抱一抱他们,使患儿感觉亲切;1~3岁的患儿往往有恐惧感,尤其在医院做过治疗的患儿惧怕医护人员,对于这部分患儿一定要有耐心,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语调和方式进行交流,不要大声说话或呵斥,最大限度地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4~6岁的患儿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护士可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们多接触,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等,使他们建立对护士的好感和信任感以后,可以带他们探访术后恢复期的孩子,给他们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咳痰及床上排便的方法。避免一些家长采用欺瞒孩子的方式,不给孩子讲清实情增加他们术后紧张、恐惧和抑郁的情绪,不能配合治疗而影响术后的恢复。对于>6岁的患儿,由于他们已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可与之正面讲清道理,直接教会他们配合治疗的方法。但这部分孩子比较有思想,往往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护士应多与他们交流,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取得患儿的信任,坚定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及时表扬和鼓励 在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同时,注意给患儿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不管患儿是紧张、恐惧还是抑郁、焦虑,表扬和鼓励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因为他们除了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还需要心理支持。心理支持能很好地解决患儿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3]。心理支持对各类患儿均有良好的正面作用,尤其对紧张、恐惧的患儿效果突出[4]。可以把已经下地活动的恢复期患儿当作例子,来鼓励其他患儿的信心,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先心病患儿的术后护理,除了做好专科护理外,也需要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掌握有效的护理技巧,倾注更多爱心,使患儿能在最大程度上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崔焱,主编.儿科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65.

2 汪勇,郭红英,吕振虎,主编.护理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85304.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表现出的几种心理问题,及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46例,其中6~12岁学龄期患儿38例,他们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害怕孤独、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儿心理障碍,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科学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这些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和学习,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每天接触病友和医护人员,加上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身体上的变化,使他们逐渐变得冷漠、孤独、恐惧,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些患儿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使他们懂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身体会很快康复,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以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

2.1恐惧和悲观心理

本组肾病综合征患儿多数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生病住进了医院这个具有特殊环境的地方,尤其是每天看到穿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一些胆小的患儿特别害怕打针吃药,见到医护人员就感到紧张,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甚至会死亡,表现出急躁不安、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儿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像慈母一样去关心和安慰他们,向他们说明本病是不可怕的,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愈的,使他们逐渐熟悉和习惯新的环境。对于胆怯的患儿给他们介绍一些痊愈病友的治疗好转经过,消除其恐惧心理。对心理承受压力较低的患儿,就患儿的某些异常检查结果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向家长解释时应注意回避患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1]。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他们,从而不再感到恐惧和悲观,增强信心、勇敢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了解造成患儿恐惧的心理因素,就可以施用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儿对医疗和疾病的恐惧。

2.2饮食习惯的改变

儿童时期对很多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必严格控制,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来说,饮食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不正确的饮食会加重病情。患病初期身体高度水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体内发生蛋白质不足现象,故应从饮食中给以补充,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因此要给予高蛋白低盐饮食,如肉、蛋、鱼、豆制品等,食盐量每日不能超过2g[2]。有一些偏食或平时饮食习惯偏咸的患儿难以接受,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娇惯下特别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向患儿和家长耐心解释,说明过量盐饮食的危害,如果继续大量食用有盐饮食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病情难以好转,应等水肿消退后,再逐渐进有盐食物,同时鼓励患儿食用高蛋白饮食,让患儿知道蛋白质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要配合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调节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尽量适合患儿的口味,增进患儿的食欲,使治疗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2.3自卑和孤独心理

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需长期服用,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满月面,水牛背等,由于体形出现了变化,加之其他同龄人的嘲笑,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会远离人群,产生自卑和孤独心理,情绪低落,任何不当的语言和语气都可能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然而,激素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中途停药,治疗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使病情不断反复。医护人员如果遇到自卑心理较强的肾病综合征患儿,要满腔热情地关爱他们,不能有丝毫的冷漠,语言亲切,要明确地告诉患儿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用药过程中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要看到经过治疗自己的病在一步一步地好转,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随着病情的好转,停药后,激素副作用引发的不良体征会慢慢消除,和健康儿童一样。从心理上解除患儿的自卑感和孤独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治疗方案。

2.4担心影响学习

由于本组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长期反复住院治疗,不能正常上学,非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影响今后学业和发展前程,这种担心加重了患儿的心理负担,表现出抑郁、沉默、焦虑、烦躁、发脾气,不安心住院治疗,产生急于出院的想法。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忧虑,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和要求,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疏导,用细心的护理关爱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家长配合组织患儿学习,也可请老师和同学到医院为患儿补习功课、辅导作业,这样可以满足患儿学习的需要,使患儿安心住院治疗,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2.5恢复期心理指导

此期患儿的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患儿和家长以为疾病彻底治愈,可以尽情地玩耍,饮食不受约束,不再注意周围的环境,精神上完全放松,甚至把维持量的激素也忘记服用。然而恢复期患儿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是由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和停用激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做好恢复期和出院指导,讲清有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激素减量原则,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卫生知识,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定期进行尿液复查[3]。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新生儿;家长;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状况。尤其患者为新生儿,在临床工作中,其多数家长的心理状态会表现出焦虑、紧张、抑郁、恐惧、惊慌失措、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患儿的治疗。因此,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在此探讨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

1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1.1焦虑和紧张

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环境陌生、治疗效果及预后较难预测等原因,患者家长的情绪波动较大,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表现为向医护人员反复询问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来治疗护理[1],希望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对患儿的疾病做出肯定性的判断,经常询问有无病情相似的患儿等。

1.2恐惧、忧虑和缺乏安全感

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回避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有些家长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恐惧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不敢看或者躲开。住院期间病情危重、不稳定的患家长会感到忧心忡忡,表现为不肯离院回家,反复要求探视。也有的家长由于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要求提前出院。由于家长与新生儿分离,使其不能在旁陪护,担心患儿是否能得到专业、细心的护理照顾等均导致家长产生恐惧心理,并缺乏安全感,表现为经常在监护室门口徘徊要求探视。

1.3怀疑和不信任

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甚至使用自己所谓的土办法或找来许多书籍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书上的方案为准;由于医务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而产生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发泄不满情绪。有些家长因为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而产生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2护理措施

针对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即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取得成效的关键。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家长多接触,要以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语言,温暖的话语,关怀家长的内心,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主动诉说,尊重他们的感受,获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帮助其尽快熟悉就医环境[2]。要注意保护家长的隐私和尊严,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指导家长多关心新生儿,鼓励说出自己的不安与痛苦,让他们有机会发泄,使家长保持一个比较半和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情绪[3]。

2.2消除焦虑和恐惧

向家长做好宣教,如病房规章制度、探视制度,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以及需要准备的用物等情况,给患儿家长一张护患联系卡,上面有责任护士、护士长、医生、科主任的姓名及科室电话号码以便家长随时询问患儿情况,以减轻患儿家长的陌生感[4]。同时医护人员要及时将患儿的情况、治疗方案、病情变化告诉家长。在患儿病情允许及严格消毒隔离的前提下,让家长抚摸或怀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家长亲眼看到孩子的情况后,即消除了心理上的担忧。这样既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家长又学到了育儿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消除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医护人员应给家长及亲属多次讲解相关医学知识,病因及治疗方案,患儿可能出现的预后情况及医疗风险,以加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消除侥幸心理及错误的认识。对于病情反复及治疗效果差的患儿,应让其家长以某种方式宣泄悲痛,并以适当的语言,给予家长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

2.3对患儿母亲的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母亲的心理状态良好与否直接影响乳汁的分泌[2]。母乳是宝宝最珍贵的营养品,母亲产后缺乳,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应避免在母亲面前交代患儿病情,保证乳母充分休息,指导其正确哺乳,保持心情舒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4排除患儿家长的怀疑和不信任

对于与常规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不信任,要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性,常规治疗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治疗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因医护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家长沟通,操作规范,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赢得广大家长的信任。

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消除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进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消除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又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姜冬梅.对新生儿家长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08-1109.

[2]杨俊兰,梁晓宇.1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J].家庭护士,2007,5(65):35.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7

【中图分类号】R47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9―0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3~70岁。这组患者均处在前面所讲的噪音环境中,均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恐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有个别病人对医务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造成医患纠纷。所以减少噪音,非常重要。

2 临床观察:对病人来说,“手术”是令人恐惧的。病人术前紧张焦虑,而噪音加剧了这种反应,干扰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医生、护士在手术进行时边聊边做,更加重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乃至反感,以至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及术后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3 护理体会:

3.1 患儿由于思想不成熟,表达能力差,对事物认识不够完善,加上大多数患儿惧怕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后离开亲人更加恐惧不安,不能配合手术及麻醉。这就要求护士有足够的耐心加以诱导,还应提前一天到病房访视、了解,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取得信任,使患儿能配合麻醉及手术治疗。

3.2 老年人、久病不愈的病人长期受疾病和疼痛的折磨,对医护人员有不信任的感觉。到手术室后护士又忙于术前的准备工作,推机器声、脚步声、交谈声,使病人心里有一种烦躁、恐惧感甚至产生很强的抗拒心理,手术室工作者应给予安慰,细心的解释,鼓励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做到走路轻、动作轻、说话轻,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3.3 知识少、文化低的病人反应较差,语言表达不清,对在手术室所见到的一切都感到恐惧、紧张,对于各种声音都非常敏感,心率会越来越快。要尊重这种病人,耐心听取他们门的意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安慰,解除恐惧心理,给他们创造一种安全感,使之与医生合作。

4 措施:

4.1 加强教育和宣传,在手术室醒目处挂“静”字牌,强化医务人员的意识。

4.2 每周对各种推车的车轮上油维修。

4.3 手术间内保持安静,禁止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禁止说笑。手机调到静音,更不能在手术时间内接打电话。

4.4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应急能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 行为干预 儿童 牙科治疗

在儿童牙病诊治过程中,由于儿童对创伤特别敏感,理解力、自制力差易受各种偏见的影响。同时陌生的诊室环境、穿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各种诊疗器械及不合作儿童在诊室的哭闹声亦可影响和加剧患儿的恐惧心理[1],从而导致其躲避或拒绝牙科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其口腔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我科于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儿童牙科传统综合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提高了牙科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牙科门诊就诊的86例拒绝接受牙科治疗的儿童患者,年龄3~6岁,女36例,男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女18例,男25例。对照组:女18例, 男25例。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一对一心理干预,在每位儿童就诊前,由护理人员主动同他们交流,与患儿及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帮助患儿取得积极应对治疗的态度。同时了解家长的心理状态,告诉他整个治疗过程的可行方案,使其初步了解牙科就诊的一些常规,避免家长将对牙痛治疗的恐惧心理传染给孩子,使本来就恐惧看牙的患儿更加不配合。通过说—示—做向儿童解释器械的用途并演示器械是如何工作的。在安全且不违反无菌原则时可允许患儿碰触治疗所用的任何器械设备,在其抗拒行为解除后再进行治疗操作。对照组则直接由主诊医师按常规方法进行接诊。

2 结果

实验组经术前心理诱导后主动接受治疗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治疗前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乃至消除牙科畏惧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3 讨论

儿童从小畏惧吃药打针,生了病更是害怕去医院,即使被父母带到医院,也表现非常紧张,以致于哭闹不停。在口腔儿科进行的所有诊治过程中,离开患儿的配合是不能很好的完成的,因此如何消除儿童对牙科治疗的恐惧心理—牙科畏惧症,使其愉快地配合治疗,是进行口腔疾病诊治成功的关键。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儿童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牙科畏惧症发生率越高,这主要与儿童年龄越小,自我控制能力及配合程度越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理特点有关[2]。本研究选择病例均为3岁以上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语言沟通能力的增强,儿童知识面增多,理解能力增强,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不愉快的牙科治疗经历有关,本研究中实验组有18例儿童曾有看牙史,通过护理人员的干预仍有5例拒绝治疗。因此儿童患者对牙科治疗的初次印象非常重要,儿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必须有耐心,使用轻柔的动作,尽量达到无痛操作。本实验我们在接诊时,首先主动热情地与患儿交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讲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孩子勇敢,给孩子打比方,如说牙里有个小虫子,用水冲小虫子(高速牙钻操作),用小蜜蜂捉小虫子(低速牙钻)等生动的语言,有效地缓解了患儿的紧张情绪。

儿童牙科畏惧症与家长对牙科治疗的态度及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有关。成人对牙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恐惧感,他会把这种恐惧心理传染给孩子,本来就恐惧看牙的患儿就更加不配合。我们在初诊时通过交流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并对家长进行宣教,介绍乳牙保护、口腔卫生指导、小儿牙齿的检查方法、加氟防龋以及营养指导等。并指导家长如何向孩子描述即将面对的治疗。对某些对患儿进行恐吓、训斥的家长亦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减少了患儿产生的逆反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

牙科治疗的特殊过程中,患儿对尚未接触过或已经历过的牙科环境中的一切都会产生畏惧或不安。牙科手术器械、牙钻声音,从听见到感觉探针检查,这些都可以成为产生畏惧的刺激物,并且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儿的心理状态,使患儿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与牙科医生不合作的行为,甚至于拒绝检查和治疗。我们在患儿初次就诊前将患儿抱到治疗椅上,用儿童化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谈,并为患儿演示诊疗器械,从而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使其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牙病患儿对于牙科治疗常常抱有恐惧心理,因此,心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除了常规治疗外,更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患儿的内在合作动机以提高其依从性,使其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有效的减轻儿童的牙科畏惧。从本研究可见,医护人员在治疗前、中必须重视医患交流,采用心理干预、无痛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尽量缓解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诊疗质量,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家属 心理护理 儿童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国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的统一指南中明确指出:心理因素是糖尿病控制与护理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作为患儿的监护人,其情绪也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对糖尿病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科2008年1—2010年6月接收糖尿病患儿55例,对糖尿病家属采取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焦虑37例,抑郁10例,消沉5例,情况不稳定3例。

        1  家属的心理表现

        1.1 焦虑和紧张  糖尿病患儿多为初患者,家属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并希望医护人员给予同情帮助,常反复的询问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

        1.2 恐惧和缺乏安全感

        1.2.1 家长对糖尿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  患儿住院治疗时,其家属会产生一种危机状况,整个家庭将完全陷入混乱状态,严重地影响家属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1.2.2 家长缺乏安全感  很多父母在得知孩子被确诊为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之后,同样出现了心理问题。妈妈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大约三分之一的妈妈有显著的沮丧和消沉情绪。相对来讲,多数父亲都能坦然接受,较少出现心理障碍问题。

        糖尿病患儿常注射胰岛素和测指间血糖,家长由于心疼孩子,在患儿接受检查和治疗时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1.3 怀疑和不信任

        1.3.1 对糖尿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

        1.3.2 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

        1.3.3 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引起的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

        2 护理措施

        2.1 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

        2.1.1 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  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及注意事项,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

   2.1.2 对由于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要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

        2.1.3 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  住院费用是家属十分敏感且发生纠纷较多的问题,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更易强化家属对医疗护理过程的挑剔心理。有研究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加深了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过程及医疗收费的了解,可避免因不理解或理解错误造成的医疗纠纷发生。因此,对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非常重要。

        2.2 对家属恐惧心理的护理

        2.2.1 对糖尿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糖尿病患儿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糖尿病这种预后较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尤其对慢性病应指出现代科技进步,不要放弃希望;而对病情发展较快的,要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家长,医院会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治疗。

        2.2.2 因对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

        2.3 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2.3.1 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别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可以向患儿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别,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通过对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消除家长的怀疑。

        2.3.2 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很好的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

        2.3.3 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患儿恐惧的护理措施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93-0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的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护理工作不仅为人类提供躯体生理需要的服务,还包括心理需要的服务,即实施整体护理,为了达到整体护理的要求,护士要重视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而儿科又是比较重要而复杂的科室,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并且多为独生子女,且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及住院可造成身心创伤,从而影响日后的人格发展,因此对儿童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显得格外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心理特征表现

儿童因疾病带来痛苦,加之离开亲人和家庭来到陌生环境等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征如下:

1.1 分离性焦虑:患病儿童住院治疗,离开母亲或亲人,尤其一岁以内的患儿,常表现哭闹不止、拒食、睡眠不安等,有的因住院时间长还会由于焦虑转变为情绪抑郁,而造成心理紊乱表现为冷漠、呆板、口吃、吸吮手指、抽动症等异常表现。

1.2 恐惧心理:恐惧是住院患儿的突出表现,他们平时对患病和住院没有印象,患病后突然来到陌生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母亲不能陪在身边,而面对的是身穿白大褂的护士,心理上难以适应,另外各种治疗、检查带来的痛苦,更加剧了恐惧心理,因而有的患儿看到医务人员就惶恐不安,见到注射就哭闹不止。

1.3 行为退化:因为疾病的痛苦和折磨,患儿因恐惧和焦虑常表现为行为退化,如尿床、尿裤、拒食、睡前哭闹等。

1.4 皮肤饥饿:这是人类及热血动物的一种天生需要即接触和抚摸,而年龄小的住院患儿这种特殊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哭闹、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

1.5 思念亲人: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没离开过亲人或父母,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很强,一旦住院后时间较长就会产生思念亲人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同学、小伙伴,当亲人来探望就要求出院。

2 护理措施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段所表现的不同临床特征在临床工作中采取如下护理措施

2.1 婴儿期的心理护理:对待此期患儿我们做到兼护士与母亲于一身,尽力满足患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其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护理人员经常和他们讲讲话、给以微笑,也经常抱抱、抚摸患儿、拍一拍后背、摸摸头等,让患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和谐自然,让他们感到就在自己的亲人身边一样,具有安全感、依恋感,从而使患儿减轻了焦虑和陌生感,并很快适应环境,对疾病的康复也有积极意义。

2.2 幼儿期的心理护理:此年龄段的患儿开始懂事,我们主动接近患儿,利用他们能够听的懂的语言,讲明生病住院的道理,帮助他们熟悉环境,认识小伙伴,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讲故事使患儿感到如同在家和幼儿园一样,使其尽快消除紧张感、陌生感和思念亲人的心理,对有退化行为的患儿倍加关照,对尿床、尿裤的患儿不责备和讥笑,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使其摆脱困境以免引起紧张和自卑,同时和家长一起帮助训练排尿习惯。

2.3 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此年龄段的患儿已懂得一些事理,入院时告诉他们生病、住院、治疗等大概情况,并动员家长配合,让孩子理解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为其顺利住院安心治疗作好心理准备。患儿住院期间,根据病情许可组织一些有趣的娱乐活动,如唱歌、下棋、讲故事、做游戏等,以调节其精神生活,以消除住院的枯燥乏味感,同时注意培养患儿的良好情感,教育患儿在医院的集体生活中,病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患儿要坚强勇敢,对他们的出色表现要及时表扬鼓励,以强化他们自尊自爱的心理。

3 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当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而家长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孩子住院使得家长大多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在这种心境下,他们迫切需要知道孩子的病情及诊治结果,这时我们应充分理解耐心介绍,并根据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作好安慰解释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因此也使得患儿配合,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也利于疾病的恢复。

4 病室环境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