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定义十篇

时间:2023-12-01 17:44:06

应试教育的定义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现就本市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

2.根据“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区县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负有管理责任。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并制定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3.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各区县应根据生源、学校分布情况,确定各中小学的招生范围与招生规模,就近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学校,保证辖区内的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额。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公示制度、告知制度、诚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加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5.建立监督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管理职责

6.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政策,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导与督察。

7.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落实对本辖区内生源的摸底调研、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工作。负责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与检查,妥善解决本地区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依法办理与查处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来信来访和违纪违规事件。

8.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应按照市和区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的各项规定和区县的实施办法,做好本校的招生入学工作,妥善安排好本校对口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三、规范要求

9.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班额数应控制在40人以内。有条件的地区小学班额应逐步缩小,达到30人以内,初中班额逐步缩小,达到35人以内。

10.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妥善安排好本辖区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落实关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两个为主”原则,逐步扩大公办学校招收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

11.跨区县就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可根据实际情况回户籍所在地区县安排就读,或按就读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学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办理继续就读初中手续。各类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小学学籍材料的学生。

12.根据本市公立转制学校在20*年基本完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未完成办学体制改革的公立转制学校自20*学年起停止招收新生。

13.公办学校须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安排对口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14.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负责管理监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以开展实验研究、办特色班为名举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形式测试、选拔学生。应将开展学校教育实验研究与招生工作严格区分。

15.要加强对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工作的管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须将本地区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和经审核同意的学校名单、项目名称、招生名额等予以公示并报市教委备案。学校应严格执行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以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为名对普通学生进行学科类内容的考试或测试。

16.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公办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收本地区新生,报名的学生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

17.民办学校招生实行招生办法申报备案制度。民办学校须执行市、区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政策,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区县范围内招生,具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宿舍和相应的住宿条件的民办学校,经核准后可向外区县招生。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民办学校招生比例过高的区县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切实履行政府责任。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办法以及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须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备案,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后方可实施。

民办学校上报备案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对存在违规条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要求学校及时纠正。

18.接受区县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应按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办法招收对口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所接纳学生按照公办学校实行免学杂费政策,并由政府核拨生均经费。学生在校享受与其他学生同等待遇。

19.民办学校的招生不得进行与入学挂钩的测试和面试。民办初中招生应以《学生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录取的依据,不得进行考试、测试和面试,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其他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证书。民办小学的招生在学生报名时可了解学生家庭地址、出生年月基本信息,不得对幼儿进行学科化的测试和面试,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其在幼儿园或参加社会办班取得的学科化考试与测试成绩或竞赛证书,不得要求幼儿园推荐“学科学习特长生”。

20.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民办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校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宿舍标准和后勤服务设施条件、师资配置等办学条件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核准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2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应按市教委规定的时间节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民办学校不得擅自提前招生,招生工作时间基本与公办学校同步,具体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22.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政府网站和其他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信息。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

(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

(2)本辖区内各类学校的招生信息,包括学校对口招生的区域范围、当年招生计划(班级和人数)、招生结果;

(3)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项目、招生名额、招生标准、招生录取结果;

(4)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在校学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及数量、运动场地面积和设施设备、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数量和面积、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实验室及数量等硬件条件。对寄宿制学校须公布其寄宿设施情况和收费标准。

(5)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人数和师生比、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和比例、教师学历结构和达标比例。民办学校还须公布学校教师队伍中退休反聘教师人数和比例;

(6)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班招生范围及招生名额;

(7)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8)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接待部门地址。

2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发放新生入学《告知书》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庭告知招生工作政策、报名时间、地点,以及报名所需携带的各种证件。

学校应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及在本市借读的其他非本市户籍学生家长书面告知,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应回户籍所在地报考高中阶段学校,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定。

四、监察要求

24.各区县要建立和完善招生监督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做到“岗位落实、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人员到位、全程参与、依法招生”。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督察员专项督查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督。

25.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专项督导。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学校,以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为名举办重点班,或拒绝接受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凡以选拔或测试(包括面试和面谈)方式招收录取学生,或存在其他违规招生行为的,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学校校长等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

26.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须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自主招生报名、录取等招生过程的督查,督查结果作为民办学校办学等级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学科化选拔测试和面试方式招收录取学生,或不按规定要求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擅自提前招生的,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纠正并核减该校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

五、程序要求

27.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对象统计时间内,根据本区的实际适龄儿童人数做好资源配置、招生计划编制以及招生范围确定等各项准备工作。

28.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市教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信息公开和上网公布工作,按时向辖区内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送达“就近免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报名《告知书》工作。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促进依法办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现就本市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以国家和*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立足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

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加强对本辖区内生源的摸底调研,并根据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落实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工作,确保辖区内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位。

三、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班额必须控制在40人以内。有条件的地区,小学班额可达30人以内,初中35人以内。

五、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农民工同住子女的招生入学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整体工作之中,妥善安排好本辖区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招收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

六、跨区县就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回户籍所在地区县就读初中,或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继续就读初中,在办理就读手续时应符合相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学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妥善安排回户籍所在地就读的学生入学。各类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小学学籍材料的学生。

七、公办学校应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不得以开展实验研究、办特色班为名举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形式测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开展学校教育实验研究、创建特色学校与招生入学工作挂钩。

九、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招生工作管理。经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可以按有关规定招收批准项目与计划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区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将招生办法、经审核批准的学校名单、项目名称、招生名额等报市教委备案并予以公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要求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以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为名对学生进行学科类内容的考试或测试。

十、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公办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收本地区新生,报名的学生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

十一、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指导与管理。民办学校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区县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可向全市招生。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的管理,要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须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备案,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并实施。对民办学校上报备案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存在违规条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要求学校及时纠正。

十二、民办学校的招生不得进行与入学挂钩的测试和面试。民办初中招生应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为录取的依据,不得进行考试、测试和面试,不得要求报名学生提供其他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证书。民办小学的招生不得对幼儿进行学科性质的测试和面试,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其在幼儿园或参加社会办班取得的学科考试与测试成绩或竞赛证书,不得要求幼儿园推荐“学科学习特长生”。

十三、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通过本单位网站和其他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信息。

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

(一)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

(二)本辖区招生信息,包括学校对口招生的区域范围、当年招生计划(班级和人数)、招生结果;

(三)经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招生项目、招生名额、招生标准、招生录取结果;

(四)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与设施等基本情况,包括在校学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数量、运动场地面积和设施设备、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数量和面积、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实验室及其数量等内容。寄宿制学校须公布其寄宿设施情况和收费标准。

(五)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人数和师生比、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和比例、教师学历结构和达标比例。民办学校还须公布学校教师队伍中退休返聘教师的人数和比例;

(六)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班招生范围及招生名额;

(七)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八)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接待部门地址。

学校应通过本单位网站的“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开招生的相关信息。

十四、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发放新生入学《告知书》、在社区张贴《招生告示》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报名时间、地点,以及报名所需携带的各种证件。

对农民工同住子女及在本市借读的其他非本市户籍学生家长,学校还应书面告知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等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十五、各区县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监察机制,督促招生入学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妥善解决本地区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依法处理与查处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来信来访和违纪违规事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十六、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学校,以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为名举办重点班,或拒绝接受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凡以考试、测试或面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擅自提前招生、招收无小学学籍材料学生、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或存在其他违规招生行为的,对其中的公办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对校长等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对其中的民办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及时纠正,拒不改正的核减该校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

十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应按市教委规定的时间节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对象统计时间内,根据本区的实际适龄儿童人数做好资源配置、招生计划编制以及招生范围确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市教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信息公开和上网公布工作,并按时向辖区内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送达《告知书》。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应基本与公办学校同步,不得擅自提前招生,具体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十八、20*年5月24、25日为全市小学接受适龄儿童报名时间。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3

关键词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考试;性质

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在这种新形势下,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探讨, 也表现出了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较典型的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升学考试体育是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的负 担,理应取消;第二类,只有进行升学考试体育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均忽视了初中 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到底是属应试教育,还是属素质教育,又如何操作这一基本前提。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业已证明,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其目的是使考试服务于整体素质教 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式作保证。因此,为使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 育也达到这一目的,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首先只有认清它的必要性和性质,才能有良好的实际操作。下面具体 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认识。

1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真义,区别对待两种

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正在 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一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同时文章中也指 出了素质教育应具备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 让学生主动发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史根东同志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 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由此,概括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有:①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生;②基础性,即培养基本素质和各项能力;③发展性,即开发个性潜能,发展 个性特长,等等。

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 的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具体表现出如下特 征:①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②偏重智育和分数,忽略德、体、美、劳等良 好品质和能力的培养;③按一个模式培养人,导致学生成为解题、背知识的机器,忽视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 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从上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 ”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以及教 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还难以 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 ,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 等,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使 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 的意义。反之若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凭考试说明一切,考试成了各 项工作的指挥棒,学生得不到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情况就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了。

2 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

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教委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全国 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世纪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这就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智育的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忽视 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在某5省市高考体格检查中,85%的学生复 检不合格或专业受限;上海市的体育专家陈丹萍不久前采用测试法对780名中国中学生和891名德国中学生进行 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得分均低于德国学生。初中生升入普高或分流到职业学校学 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各项重任。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 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无疑高中阶段的压力就更大;再加上体育锻炼本身 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而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 定、不持久的特点,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这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采取考试制度势在必行。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将这种考试体育的成绩和其它文化课考试成绩同等要求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升 留,甚至对评优评先等均没有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因而造成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关心的只是文化成绩 的好坏,体育教学在有些地方形同虚设;为应付中考和高考,任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取消体育课现象时有发生 ,体育教育没有真正对文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 育,即在决定学生升留的制约机制中渗入体育成绩,对于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具备这种必要性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又如何明确呢?在客观实 践中操作这种考试经常表现出两种趋向:要么向素质教育方向健康发展;要么滑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如果向素 质教育方向发展,则是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选择良好的考试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勤思 多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这种考试以平时科学的教学作基础,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 运动能力、心理品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因而这种考试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通过考试, 例如湖南省汨罗市经过12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已经突破“应试教育”的格局,汨罗市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 率为98%,音体美特长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如果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情况就不同了,操作者单纯以这次考 试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价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说明中小学生整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脱离学校 教育整体,不能同其他文化学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 的个性特征作为首要任务;不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采取为考试而考试,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练什么;平时欠功夫,临阵抱佛脚,压制学生死练,硬练,这样充其量也只是为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 而已,留下的空白或造成的危害却很多,这种考试不正是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吗?这绝对不符合我国教育的发 展方向。

与此同时,那种认为只有通过升学考试体育才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思想其实也是受这种应试教育思想 的影响。事实上,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 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机制中,片面追求智育成绩的高低,单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 的优差与升降。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也按这种模式进行,也仅仅依此决定学校体育工作的业绩 ,使学校的体育工作都围绕考试这一中心,而不是着重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 素质,那又谈何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呢?因而只有明确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将其同素质教育的 各方面协调起来,使之产生良好效果,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 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

学考试体育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即要制定合 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这种认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操作考试要涉及很多因素,但一般要注意 如下几点:

3.1 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 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考试并 非只有选拨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除了选拨身体素质合格的学生进入更高 一层次培养阶段外,还要检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人才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能说明一所学校体育 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但也不能就此一锤定音,因为考试体育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干扰,失常现象屡屡发生。考 试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教学搞好了,考试的历害性相对就削减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就会更轻, 我想这也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吧。

3.2 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 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等都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 。有些地方的学校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建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档案,量化每次成绩的比率,将学 生的平时成绩与毕业时的升学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 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 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

3.3 综合评估标准,施行科学管理是保证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4

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真义,区别对待两种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正在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具体表现有以下特征:①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②偏重智育和分数,忽略德、体、美、劳等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培养;③按一个模式培养人,导致学生成为解题、背知识的机器,忽视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以及教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等,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反之,若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凭考试说明一切,考试成了各项工作的指挥棒,学生得不到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情况就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了。

二、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教委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全国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这就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智育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初中生升入普高或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各项重任。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高中阶段的压力无疑就更大;再加上体育锻炼本身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而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这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采取考试制度势在必行。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将这种考试体育的成绩和其他文化课考试成绩同等要求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升留,甚至对评优评先等均没有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因而造成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关心的只是文化成绩的好坏,体育教学在有些地方形同虚设;为应付中考和高考,任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取消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体育教育没有真正对文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即在决定学生升留的制约机制中渗入体育成绩,对于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即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这种认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具体操作考试要涉及很多因素,但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起来。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教学搞好了,考试的利害性相对就削减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就会更轻,我想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

(二)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一项成绩和获得一次进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的监督和检测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

(三)综合评估标准,施行科学管理是保证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 社会阶层 核心课程 应试教育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拔出来,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文革前、文革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6

关键词:应试教育 升学考试 受教育者 升学率 升学模式

何为教育?师范教学是出具教师人才的学校,开展师范教育科研,是师范学校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所师范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育,这一概念,这一词汇,包括了我们人生的许多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这些登记一个比一个等级还要高)。

我国从古代就有了科举制考试,也可以这样说吧,自从有了科举制考试,考试不仅对于古人,也对于现代人而言来说,考试一直是普通中国人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所以,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既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

现在,我将从两个方面对这一教育模式进行谈一谈:

首先,我从应试教育目前发展的弊端来谈一谈:

第一,应试教育它偏重要求,注重统一,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膨胀和人才市场的加剧冲击与竞争,社会对人类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社会所需多元人才注重的是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与不同性。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与人生来都是不一样的,任何人自从娘胎里出来就有他本身的优点,即使两个长得一样的双胞胎,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各自有各自的性格,他们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而差异性与特质性是目前社会所稀缺的资源。

目前我们所处在的是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出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们本来带有的那两种特性,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才能特长和创造精神的施展,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多方面多元化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的需要的培养。

在目前看来,我们的学生头脑灵活,信息需求的能力增加,自我意识感增强。但是自卑感在逐步上升。他们可能这样认为:我比别人做的不好,别人会不会嘲笑我?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同学们还会和我做朋友吗,妈妈会不会骂我或者把我揍一顿呢?这些种种方面自卑感油然而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给他们自信、自尊、自主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

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只注重考试,许多学校为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升学率的压力与竞争下,把考试作为检验教学结果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学生的能力需求与创造性能力的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是本来多元化的学生,毕业后只能走单元化的道路,在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面前,他们只能选择一些简单易练的操作技能,只能被迫进入单元化的教育模式,缺乏自主创造性,孩子的逃学、厌学、弃学的现象十分普遍。

第二,过于偏重理智的教育,忽视道德、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培养。

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学校都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水平。俗话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有缺口之处,正因为如此,那是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缺口,老师为应付学生考试,采取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智育,忽视了对他们体劳美的培养。在校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信仰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和学校与社会脱不了关系,导致学生近视增加,体质严重下降等生理和心理问题。

这种强化训练,过度学习的应试教育,只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范围之内,而学生无暇参与课堂范围之外的东西,导致知识面窄,高分低能。

另外,教师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使这些知识都孤立存在显现出来,学生缺乏知识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单元化,严重妨碍了学生主动活泼、快乐地学习。

又如在实践中,不愿组织学生参与,生怕放飞学生的心,把心收不回来。只想把学生的心束缚住课堂之中,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脱离课堂,根本不利于学生课堂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方式严重脱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另外,应试教育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应试教育与古时候的科举制二者差不多。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与现代应试教育的优点:

1.贤能治国,竞争公平;

2.标准客观,为我所用;

3.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古代的科举制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使平民百姓得到了成为官员的可能性。

总之,因为有了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了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曲折中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

而现代的应试教育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点是不容忽视的。

应试教育中,每年的中考、高考是多么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但是一不经意间成绩不理想,三年如一日,寒窗苦读,自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准备,结果却换来今天的局面,高考、中考无情,致使学生出现了许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压的我喘不出气来。”

“学习给我的压力真的好大,我希望能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将来,不要像我输给了学习,所以我必须选择离开。”

2004年3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生在写下这些遗言后,拥抱着从楼顶往下跳。

听了这些我不时地寒震一下,我在想,到底是谁把这些无知的少年“逼”成这样,是谁害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对此,我提倡:

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加大力度,对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做到全面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另外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校而言,应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适应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力图改善学校的学风,创建一流名校!

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应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教育他们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7

笔者注意到,山东这次颁布的考试管理规定,后有“试行”二字――这是一个大家太熟悉不过的字眼,也是一个大家已经忘了要去考虑其意义的字眼。

有意思的是,沿着“试行”的思路,笔者再去查阅近年来山东出台的教育规定,几乎都是“试行”和“暂行”―― 200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2005年的《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2007年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2008年《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及与考试管理规定同天推出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在恢复高考制度32年的今天,在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度里,一个地方的教育管理,居然都被试行的制度主导着,正常吗?

对于上述“试行”和“暂行”,大家或许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改革就是探索,探索就有不确定因素,要试点、要积累经验,方可逐渐推进,不可能想得那么周到。但是,如果再思考试行的成本、试行对于试行对象的影响、改革的持续性,则有必要对“试行”与“暂行”进行新的价值判断。试行当然可以理解为改革探索,可也暗含着因为很多未知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在某天“不试行”的意味。

在发达国家,由于教育政策牵涉面广,是基本的民生政策,在出台之前要反复论证,而在出台之后,将保持很长时间不调整,即便调整,也给民众很长的调整时间,比如,如果是影响学生升学的政策,至少在学生升高中或升大学之前四到五年前告诉他们新政策。可现在各地的教育政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几乎是常态,今年的试行很快又被明年或后年的试行替代,往往令老百姓左右为难,陷入政策焦虑。

简单地说,“试行”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随意修订政策的通行证,在“试行”的旗号之下,政策是可以不充分论证、不完善的,因为“试行”嘛!政策执行的效果可以很差的,因为“试行”嘛!“试行”的政策可以被随时的,也因为是“试行”嘛!在这样的试行之中,有地方10年出台了五套高考政策。

我国的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但改革绝不能盲目、仓促,应该有充分的论证、系统的思考。表面上看,充分论证、系统思考是费时间的,但是,如果联系到1987年以来的23年间,我国已经针对素质教育进行大大小小多少课程改革,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改革,却始终没有多大效果,就会明白,一些所谓的“只争朝夕”的改革,其实是在折腾精力、贻误真正的改革。假如在过去23年中,我国教育部门认真分析教育的真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改革方案,教育的问题不至于发展到现在的积重难返。

就山东的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而言,以笔者之见,如果事先听取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就很有可能“试行”不了,虽然这些规定被认为是山东素质教育组合拳中又一“重拳”。从出拳者的用意来说,显然是想击中当前应试教育的“考试”命脉,如果考试管理规范了,比如小学不能中期考试,成绩评价采取等级制,成绩不能公开等等,学生的考试负担与压力也就小了,可是,在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中考和高考考试制度并无变革的背景下,这一“重拳”击中的或许只是假象敌,抓住了平时考试的“小巫”,而中考和高考的“大巫”,却是这套制度奈何不得的,可“大巫”不除,最基本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怎么可能调整呢?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8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88-05

陶行知生于1891年,他在少年时就许下誓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这个拥有远大抱负的少年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完成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在毕业典礼上赢得当时江苏教育司长黄炎培的赞誉:“秀绝金陵第一声”。1917年秋,陶行知留美三年后回到祖国,在这之后便逐步开始践行他少年时的誓言。针对当时实业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加之当时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误解,陶行知于1918年11月3日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对职业教育中师资、学生、课程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出合格的职业院校的学生,陶行知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就给出了建议:开设“职业试习科”。

一、陶行知“职业试习科”建议的提出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革命也一定能解放生产力”。1911年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不仅在政治上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劳动者能够适应当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出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期,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民族实业得到振兴。通过1840―1911年和1912―1927年两个时间段资本额和工矿企业总数的对比,可以得知当时民族工商业的繁荣景象。在1840―1911年的72年间,我国工矿企业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总数约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03 805千元,而在1912―1927年的16年间,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就已达到了1 984家,创办资本总额也已达到458 955千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型人才。而当时学校培养的学生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今职业界亦感人才之难矣。求事者纷纷,合格者绝少。所谓不合格有二,国文不能应用于写信,算术不能应用于记账,则普通知识与其技能之缺乏也。”这里还可以通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来窥探当时教育存在的问题。1917年胡适赴美留学回国后,遇到一位在省立法政学堂的本科生,在谈话过程中,这个学生忽然问胡适:“听说东文是和英文差不多的,这话可真吗?”而当胡适谈及日本人的一些岛国生活习惯时,这位学生又突然问道:“原来日本也在海岛上吗?”①。“这都由于学校里所教的功课,和社会上的需要毫无关涉……社会所需要的是做事的人才,学堂所造成的是不会做事又不肯做事的人才,这种教育不是亡国的教育吗?”②。

面对这种教育带来的严重危机,人们开始反思和质疑盛极一时的实业教育。随着国人对于国外教育学习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界、政界同仁的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思想很快汇成潮流。1917年,标志着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地位确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同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发表。宣言书就当时“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的现象指出:“吾侪所深知确信而敢断言者,曰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曰吾中国现时之教育,决无能解决生计问题之希望。”③宣言明确指出,生计问题是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职业教育是解决生计问题最有利的方法。然而,多数人却将职业教育片面地理解为生计教育或是生活主义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言:“自本社标解决生计问题为进行之方针,一般学者,往往以文害辞,以辞害意,误会提倡者之本旨。推其原因,多由于不明生计二字之界说所致。惟其不明乎此,故或广之而训作生活,或狭之而训作衣食;驯至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不徒反对者得所藉口,即办学者亦无所适从。其隐为职业教育前途之障碍,良非浅鲜”。④陶行知明确指出人们将“生计主义”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认识是对职业教育实质内涵的误解。他指出错误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思想,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以谋生计为目的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生利主义”作用的人才。针对如何培养具有“生利主义”作用的人才的问题,陶行知也在其“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思想中给出了合理建议,即:在职业院校开设“职业试习科”。

二、 陶行知“职业试习科”的内涵

学生如何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呢?陶行知提出了“职业试习科”的想法。“职业试习科”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是这样被描述的:“欲求学业者归业,必先有精选职业之方法。方法维何?曰,职业试习科是也。职业试习科包含农工商及其他业之要事于一课程,凡学生皆使躬亲历试之。试习时间可随遇伸缩,多至半载,少至数星期皆可。但试习之种种情形,必与其职业无异,始可试验学生之真才能真兴味,一参假面具则试验科之本旨失矣。试习之后,诸生于各业之大概既已备尝,再择其最有才能最有兴味之一科专习之。彼其选择既根本于才能兴味,则学而安焉,行而乐焉,其生利之器量,安有不大者哉?”⑤

“职业试习科”首先是一门综合必修课,其中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可谓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选择自由为标准。什么时间开设这门课程,这是凸显“职业试习科”特点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所有学生在进入某一具体专业学习之前,需要用几个星期或者半载的时间参与各种行业的真实工作情形,以此帮助学生感受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特点。这为后来学生在所选专业中能够发挥奇思妙想和刻苦钻研精神,提供了导向性的作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职业试习科”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学校见习和顶岗实习 。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时间不同。“职业试习科”开始于学生入校后选择专业之前,而学校见习和顶岗实习一般是学生入校选择了相关专业后进行的活动。二是内容不同。由于两者开始于学生入校后选择专业的前一段时间和后一段时间,由此导致活动的内容是不同的,如“职业试习科”涉及职业学校的所有专业,而学校见习和顶岗实习只是针对已选择的专业开展活动。三是作用不同。由于两者的发生顺序不同,最终的作用结果也是迥异的,“职业试习科”会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于他们才能和兴趣的专业,学生选择到满意专业的同时,也为未来学生拥有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参与学校见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在进入实习阶段前缺乏相关现实工作岗位的操作学习,很多学生在岗位实习时才发现自己无法胜任,甚至厌烦所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这种消极情绪往往会影响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岗位工作的状态。

三、影响“职业试习科”实施的重要因素

陶行知认为,“职业试习科”是培养“生利主义之职业学生”的有效途径,但就“职业试习科”而言,它只是一门安排于职业院校学生刚入校之时的一门综合性的职业课程。这门课程最终作用的发挥,不是其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还需要和与其配套的“生利主义之课程”、“生利主义之师资”和“生利主义之设备”相联系。

(一)生利主义之课程:实施“职业试习科”的关键安排

“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学种豆,就要学习从豆子选种,到下种,到护养,到豆子发芽等一系列的过程。生利主义之课程是一个综合各类行业的课程,要想学生通过这样的综合课程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需要将课程设计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过程,这样不至于学生在学完一个相关行业的课程后,仍无法确认自己感兴趣与否。“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成一课,即成一事。成一事再学一事,是谓升课。”职业课程本应该是理论课与实习课紧密联系且相互巩固的,这也是催化“职业试习科”实质作用的一个表现。

(二)生利主义之师资:影响“职业试习科”的必要准备

“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其主要之目的,则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盖已立而后能立人,已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⑥陶行知将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定义为“生利主义之师资”,他们有如下三方面特点:“故职业教师之第一要事,即在生利之经验”;“故职业教师之第二要事,是为生利之学识”;“故职业教师之第三要事,为生利之教授法”。简而言之,一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在其所属的专业方向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学识以为经验之指导,则势必故步自封,不求进取”,因此一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还应该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另外,若教师还能掌握科学合理的教授方法,则在“职业试习科”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发掘学生的专业兴趣点,指导学生选择较为合适的专业。

(三)生利主义之设备:开设“职业试习科”的基础保障

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生利之人”,离不开“生利主义之设备”。“职业试习科”要求“试习之种种情形,必与其职业无异,始可试验学生之真才能真兴味,一参假面具则试验科之本旨失矣”。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真实职业情形的试习科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兴趣指向。除了设置能够反映现实工作岗位需要的理论课程外,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设备实操环节,它也被称之为“检验学生兴趣指向的第二道屏障”。

四、“职业试习科”未广泛实施的原因

陶行知于1919年提出“职业试习科”的思想,但是在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其思想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主要原因如下。

(一)陶行知认为“平民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

陶行知于1918年提出“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然而在其后续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广泛开展,根据当时现实的社会发展需要,他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大致可分为两期来完成,前一期为后一期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陶行知认识到,要改变旧中国几千年来落后的教育现状,应该着眼于中国广大的贫苦大众。他认为:“中国人有百分之八十不识字……为了使这一万万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受到相当的教育,就希望他们在百忙中每天能抽一点工夫来受四个月的平民教育。”⑥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是希望人们掌握基本的读书能力,进而“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⑦陶行知关于平民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实质上是其职业教育实践的第一期任务;当学生完成“平民千字课”后,很多人期望通过继续接受更多的相关职业训练,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陶行知将此阶段人们所接受的教育称之为“第二期平民教育――职业教育”。⑧而陶行知提出的“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具有“生利主义”作用的人才,不是简单意义上通过读书识字以某生计为教育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属于“第二期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内容。这也是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未在其提出后得到广泛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受当时实业教育思想影响

教育总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嬗变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其作用是积极的、向上的;如果教育不能顺应社会发展之需要,其作用则是消极的、向下的,这种具有阻碍性作用的教育不但会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先进教育思想的萌发。

实业教育思想从19世纪60年代萌发到1917年以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为标志的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前后间隔长达半个世纪,实业教育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如民国元年至民国五年(1912―1916年)期间,民国元年乙种学校有346所,学生17 257人;民国二年乙种学校有399所,学生19 534人;民国三年乙种学校有443所,学生22 074人;民国四年乙种学校有489所,学生20 667人;民国五年乙种学校有441所,学生19 565人。然而,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没能满足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急需人才与毕业生失业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实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无新学识以应用于实际,无新人才以从事于改良”,严重忽视了社会经济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求。陶行知提出的“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出发,试图改变当时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情况,但这种尝试相较于发展已成规模的实业教育而言,于起步阶段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三)受社会传统“重义理、轻艺事”观念影响

在我国,“读书入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观念一直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并成为深刻影响后续教育改革的病灶。这种观念逐渐内化于人的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定势或思维定势,即职业教育被视为第二类教育。这一点从当时的学校教育就得以体现:学校中所安排的课程没有社会需要的农家常识、桑蚕知识、商业知识、卫生知识,有的多是教学生如何修身成为圣贤的课程。学校愿意花费二十块钱买风琴给学生安排音乐课,愿意花费六十块钱请教师给学生教授英文。学校所教课程远远脱离了社会的现实需求,胡适曾规劝教育当局:“所以我奉劝列位办学堂,切莫注重课程的完备,须要注意课程的实用。”在充满狭隘陈腐观念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中,“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在短时间内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实施也是极其困难的。

五、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

按照布鲁贝克的说法,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⑨。“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思想。首先,“职业试习科”有利于实现学生学的自由。正如舍勒曾所说:“自由是人的教育及其拯救的所有可能性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条件”。学校为学生提供理论课和岗位体验课,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体验课,学生都是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种状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其次,“职业试习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职业试习科”从起初学生广泛了解和体验各专业方向特点的阶段,到最终选择出适合于自己兴趣的专业,整个过程也是学生独自学习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二)要有利于推进“发展型”职业教育

“发展型”职业教育与“生存型”职业教育相对,“生存型”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文化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操作水平“够用(不多余)”,忽视了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这会直接影响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地位和功能的理解。“发展型”职业教育则将满足个人发展和学习需要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要考虑学习者的需要、特点和学习条件。在社会认同度方面,“发展型”职业教育得到较高的认同。

陶行知倡导的“职业试习科”为学生创建了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引下,先行了解和体验相关专业知识,进而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接触,根据个人兴趣指向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职业教育“重物轻人”、“以物役人”,忽视学习者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现象。这种教育思想与“发展型”职业教育所秉持的“人本主义”职业教育发展观相一致,既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感受,也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但在学习技能方面得到培养,有关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特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

截至2013年3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已达324所,占全国87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百分比已达36.94。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诸多新建本科院校没有自己的明确发展方向,往往将传统大学的研究型和综合性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如果一味追随普通高等院校大而全的综合发展路线,没有专而精的特色型发展路线,最终将会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被逐渐淘汰。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指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有与其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其中“最相关的就是技术的变化、岗位需求的变动和人们继续学习愿望的增强”。⑩

“职业试习科”可以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有益尝试。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出发点就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顺应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趋势为目标。“职业试习科”为社会各方面事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可以灵活适应岗位需求的变动,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贡献。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本质在于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职业试习科”开设于学生刚入学之时,学生可以通过“职业试习科”的广泛学习,接触到不同方向的专业课,并最终从中选择出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方向。整个选择专业方向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从广泛接触到选定专业方向,于过程之中内化出一种坚定的专业学习信念,这份学习信念可帮助学生不断深入钻研相关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打下适应未来岗位变换及技术更新的心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在人才培养层面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②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1918年第4期

③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教育杂志》,1917年第7期

④⑤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1918年第8期

⑥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66页

⑦陶行知:《平民教育概论》,《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4期

⑧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38页

⑨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⑩匡瑛:《90年代以来境外“科技大学”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6期,第67页

参考文献:

[1]杜恂成.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06.

[2]王兴杰.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统计[M].上海:开明书店,1934:375.

[3]胡适.归国杂感[J].新青年,1918(4).

[4]庄西真.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2-17.

[5]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80-83.

The Analysis of Tao Xing-zh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Test Subjects"Educational Thought

ZHI Ya-hong,GAO Ju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9

一、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应试教育的定义篇10

关键词: 英语教育 英语高考社会化 利弊

一、关于英语高考社会化

早在1727年,清政府就在北京开设了俄罗斯文馆,教授俄语。这是我国现代外语教学的开端。1862年,在恭亲王奕新(1833—1898)的反复奏请下,清政府在俄罗斯文馆的基础上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开始教授英语和法、日等国语言。此后的40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漫长萌芽阶段。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宫中学堂章程》,开始兴办中学堂,并将英语列为中学堂的必修课程。这样,我国就开始了较为正式的英语教学。

时至今日,历经一个多世纪,英语成了中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成了人们发展的敲门砖。除了数以亿计的学生之外,还有众多成人乃至幼儿在学英文。如今学习英语的人数的增长异常迅猛,英语能力已成为评价人才素质的综合指标之一。然而,在国家劳力物力大量投入和个人消耗大量时间金钱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总体水平却远未达到理想水平。实际上,英语教育或英语考试,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内从来就不是新冷话题。谈及英语教育,闪现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词汇大都是一些贬义词,如“无用”、“教育资源浪费”、“哑巴英语”、“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等等。存在问题不可怕,怕就怕对问题或困难视而不见或不作为。客观地讲,这几年国内各级部门、组织或机构,为改善英语教学现状,做了不少研究和尝试,但效果都不理想。限于篇幅,就英语教育所做的改革和取得的成就,在此不做累述。

《新京报》于2013年12月8日首次报道了教育部高考英语改革的总体方案:英语仍是高校招生选拔的重要学科,但该学科的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是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为此,饱受诟病的英语,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关于考试社会化,其涵义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它是新形势下诞生的一个新名词,是为顺应“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当前选择人才的趋势和时展的潮流,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选拔范畴,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准则而产生的选拔人才的形式。该考试体系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国内成熟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PETS和CET等,国外的英语社会化考试有雅思、BEC、托福、托业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利弊

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时间表虽未知晓,但势在必行。因涉及面广及影响深远,改革方案一出,便迅速引来热议。各大媒体、论坛纷纷加入,一时间,英语高考成为社会焦点。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观点喜忧参半。本文就英语高考社会化的主要利弊,作尝试性分析和归纳。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之积极意义。首先,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其次,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就形式而言,社会化一年多考,类似于现在比较成熟的雅思、托福或BEC考试。但此类考试是由外国考试机构设计的,仅适用于他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所以,如何开展和设计英语高考社会化考试,便成了测试学领域的研究新课题。再次,体现以生为本。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性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可见,英语高考社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之消极意义。为便于表述,消极意义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教师方面:英语高考社会化给教师带来新的顾虑和担忧。首先,一年多考,会否降低英语的学科地位?如答案为肯定,势必会造成英语教师的心理失衡,也会导致英语教师收入降低。因为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而教师收入的一部分来自教学工作量。收入降低,就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社会化考试相对传统高考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试。这就需要老师重新研究并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调整教学。这对那些有一定教龄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因为,调整需要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此外,英语高考社会化也带来一些连锁问题。如,有的学生第一次就考了理想的成绩,那么这些学生后期是否该继续上英语课?上什么样的英语课?何人何时教这些课?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机构必须面对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实行社会化考试,责任主体会由此发生转移,这样,新的教育混乱现象会由此而生。考试的社会化,甚至会颠倒办学主体。比如社会办学机构成“香饽饽”,而公办学校教学被边缘化,反倒成了配角。学生方面:前面提到,英语高考的社会化舒缓了考生的高考压力,也给了他们更多考试机会。但如若把握不好,在轻松的情景下,则考生的懈怠和惰性等坏习惯容易滋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另外,据教育部规定,英语高考社会化后,英语依然会以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而存在。这样,考生会出于竞争而不停考试,以刷新成绩,甚至会有学生为成绩报读培训班。此类做法在时间、精神和经济上,都会给学生乃至家庭带来新的负担。这样一来,改革只会带来新一轮“英语热”。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