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0:13:45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范文篇1

1从一道试题说起

有这样一道试题:简述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不少于10个)。学生做了这样的书面回答: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条例与反复;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乍看起来,回答得很好,但详问之,却很少有学生作出恰当解释。显然在应试教育的灌输下,大家已经淡忘了美学原理的来源和原理本身的相对性,这对艺术设计学生高阶学习和将来的设计是极为不利的。包豪斯学院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对美的客观归纳,其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三大构成的教学方法当属其中经典。但许多中国的学者却将这种思维看做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宝,在民间艺术品上仍然套用三大构成的原则,结果是邯郸学步,最终把民间艺术搞成了四不像。不同的实践必然产生不同的审美,理论和实践的错位或脱节,必然产生设计的怪胎。体现在应试教育上就是:不是所有符合三大构成的设计都一定是好作品,民间艺术发展和教学如果也用此来“削足适履”,必然会使教育模式陷于僵硬。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量的后现代思想潮起云涌,激进的哲学思辨模式和激进的艺术家试图发现或重建一种非现代的、全新的审美秩序。乍一看似乎有些玩世不恭,但细细品味,却发现他们的思想是建立在对工业的负面影响、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环境上的非常认真的思索。有些中国的设计教育者还没有深究这种艺术产生的根源,就生硬地把它们弄了过来,完全无视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老百姓的审美趣味,生硬地将一些功能上“不实用”、外观上“不美观”的另类设计机械地摆在学生面前,自诩为后现代。事实上,除了让人觉得怪异和突兀之外,最大的效应就是让许多艺术设计投机者觉得艺术设计是人人可做的、肤浅的劳动。借助商业的炒作,这种设计冠冕堂皇地说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实际上却进行了大众审美心理的迷惑。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成熟,这必将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厄运。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建立在知识相对固定,受教育对象被动接受和机械接受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有些知识甚至是强行灌输、脱离实际的,这显然是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2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艺术设计的应试教育,主要体现在考查内容、师生关系、考生关系、考试环境、考察时间、批审方法的相对固定上,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查内容上。新的教育语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行为导向在应试内容,这是忽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的。知识是永远都学不玩的,学习者通过掌握部分知识而得到好的学习方法,则使学习者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在师生关系上。应试教育在考试过程中将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了分离,应试使师生对知识的解决神秘化,绝大多数成绩成为教师评判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基于教师评价的、单方面的简单量化,很难在尊重学习者的基础上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而学习者最终的学习往往是基于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问题的解决。

3)在考试环境、考试时间上。传统的应试考试,为求得公平的应试环境往往对考试时间和考试工具进行限定,现行普及的信息工具的利用,超时完成考试任务被认为是非法的、违规的。实际上造成脱离实际的刻意虚拟,使复杂任务变得脱离实际的复杂。

3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艺术设计教育语境

艺术设计是复杂的劳动,兼有包括艺术和科技、想象与技艺在内的多重要求。传统的艺术教育创造了温和的教育土壤,将设计的原理搬进象牙塔,并部分地或确切地说是象征性地引进一些实践。然后经常性邀请象牙塔之外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来讲座,就如同给土壤“浇水施肥”,最终实现教育的丰收的是落实到一场场考试上。这种教育方式一度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占有重要地位。但互联网的出现,却彻底打破这种祥和与宁静,学生有机会更近距离地与专家学者面对面。大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关联主义”“黑箱理论”等大量的学习思维在互联网技术的联姻下,使传统的教育对艺术设计的学习者的束缚渐至解体。这种学习的速度、广度、深度对传统教育产生立体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对传统的应试方式来说是致命的!

应试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中考;应试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为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文件,同时,也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张扬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浙江省对2009年的体育中考进行了改革:(1)重视过程性评价,细化学习过程评价标准,使其更具操作性、合理性。评价检查内容包括:两课三操。即初中三年体育课成绩、体育活动课和眼保健操、早操、课间操的质量;《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达标的质量,即初三毕业生近两年数据分析汇总表。抽测部分学生指标;耐久跑训练指标质量,即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得分和游泳。(2)加大体锻效果(现场考核)分值比例:中考体育总分为30分。(3)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除50米为必测外。其余两项考试项目.学生都可进行选择:立定跳远和一分钟跳绳二选一;一分钟仰卧起坐和篮球运球上篮二选一。尽管各县市的情况不同所测项目也不尽相同,但改革措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学生的教、练的积极性。体育中考成绩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体育中考过程中,在操作方便与政策方面还有许多漏洞,给体育中考的可信度与实际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应试现象”严重。

虽说浙江省在中考改革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并明确规定评价内容包括两课三操,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县、市并没有把这项列入体育中考成绩,而是主抓要测试的三项。即考什么抓什么。这使得体育课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也是被动的为了分数去学、去练,极大的减弱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这种“应试现象”也势必带来以下两个结果。

其①考试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脱节,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差甚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三年的学习内容应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游泳、健美操、舞蹈和野外活动,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等许多内容。而大部分的县、市,体育中考项目只涉及其中的几项,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无从人手。如果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则与考试内容搭不上边,但要是根据考试内容安排,那么又违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考虑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需要,不得不违背原则以考试内容为中心制定计划。其②体育课变成素质课。就从我市的体育中考项目来看,除了篮球运球投篮属于技能项目,其余考的全是身体素质。为了给学校、家长一个好的成绩,不得不使教师把体育课改为训练课或是素质课。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我们的体育中考项目偏少,如果只把体育教学的目的仅仅局限在体育考试上,不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那么势必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局面。

1.不利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考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体育中考的加分比文化课拿分要相对容易。因此在家长和考生的要求下,教师势必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考试项目上,教学内容也就被人为地划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而学生在开始练习测试项目是有积极性的,因为体育加试与自身的升学愿望和家庭的需求相一致。然而由于长期练几个项目,久而久之,就会逐步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大脑皮层就会抑制皮下中枢兴奋,学生原有的兴趣逐步消失,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厌学厌练情绪。当这种绪出现时,学生为了升学需要和家长的要求就不得不用意志力努力克服困难,而其意志品质往往是比较弱的,久而久之,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这无论从生理上来说还是从学生心理上来说对其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2.体育设施相对落后

某些地区将测试内容始终控制在固定范围内,每年考试的内容都基本相同,而且考试项目大部分是体能类项目,因此对器材的要求不高。例如我市:必考项目1项: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如因场地条件限制无法进行800米、1000米考试,经温州市教育局批准后,可改考3分钟25米往返跑。选考项目2项:在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篮球运球投篮、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4个项目中,由考生选考2项。由以上项目可以看出只要有操场、跳远垫、实心球、篮球场、篮球、单杠、垫子或是只要其中的几样,考试项目的练习便可顺利进行。因此,在一些学校对体育的投入相对较少,体育教学设施也相当落后。

3.学校对教师评价单一

虽说对教师的评定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评定,但按照当前局面,在体育中考结束后,兄弟学校都要进行成绩的比较,有些学区也会按成绩进行排序,并把此作为衡量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从而也会造成学校把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体育教师工作的尺度,甚至和评奖、职称晋升挂钩。众所周知,体育考试的成绩和学生的临场发挥,天气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单凭体育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工作成绩是极其不公平的。况且,不是每一名学校体育教师都有机会执教初三年级,那么对于这些教师按照这样的评定方法也是不公正的,会大大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

当然,虽说有这些不利的局面,但我们并不否定体育中考。相反,正是由于有了体育中考才使我们体育学科得到更多的重视。体育中考从最初的试点、推广到现在的全面实施。20多年来,几经波折,目前大家对体育考试逐步形成了共识,提升了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对体育考试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遍认为实施体育中考制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是初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有力探索。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其有利的一面,而要逐步改善其不利的一面。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想法。1.坚持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

2.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关键,在正常的教学基础上突出体育中考测试项目避免教师只为测试而教,学生只为测试而学。

3.学校体育当以运动技术的传习为主旨,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而达到强化体能的功效。学生在强化体能后也必能顺利通过中考体育测试,把考试项目融于日常体育教学和活动中。

4.在制定考试项目时,应当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及健康素质为主,同时在技能技巧上增加选择性。

5.对教师实行综合评定。

应试教育范文篇3

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应试教育;应用教育

一、引言近年来,推广应用教育的热潮不断高涨,应试教育作为其对立面,则受到批判和摒弃。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试教育仍然是高职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追求高职高专A级统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各大高校在教学中均会用强化训练、模拟测试等突击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以操作技能为中心,适应职业岗位与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的关系是高职英语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二、教学现状

课堂教学现状:高职英语教育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片面强调英语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语法、讲阅读理解、讲写作、讲翻译技巧,讲真题练习,学生们则忙于记笔记,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不多,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职学生现状:高职类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基础差,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也相对较差,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的英语基础尤其薄弱,对英语此类与专业相关度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就更加缺乏学习动力。

高职英语教学需求:高职人才的素质重点是工作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意味着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符合高职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以社会需求为基点。

三、结合研究

在当前无法改变对学生英语毕业资格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必须有机地加以结合。

1.激发学生兴趣。大学英语作为现在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修习。教师在重点讲解单词语法,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至关重要。学生对于照本宣科的教学并不欢迎,但对于由课文内容引申的跨文化信息或专业领域知识却比较关注。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引入部分,增加相关的民俗介绍,背景学习,图片共享,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也可使之后较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实现更好的接收效果。

2.突出专业特色。语言是工具,是为其本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铺垫和辅助作用的,应该与其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有些高校已经率先在英语专业中试点“职业领域功能外语”,即语言要体现明确的职业方向,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并正向其他非英语专业普及。教师正采取分项目组集体备课,自编教材,听专业课等途径,使公共英语教学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有所结合,突出专业特色。

应试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应试教育基础教育父母学校

一、传统文化氛围下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就宣扬“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读了书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是当时社会里最高的激励机制,这也就导致许多读书人都去读四书五经了。什么科学、技术、实验、创新等等早就抛到脑后了,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仕途,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也位居其次。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这种文化氛围延续到了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当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读好书,学科学、学技术,很少有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将来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类、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只知道顺从大流,我们的基础教育误入歧途,很难有所发展。

有位出租车师傅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每天开车很辛苦,可我儿子更辛苦,我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儿子却还得写作业,复习功课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得去上补习班,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作为家长,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这样,孩子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呢?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就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教辅材料,减少考试竞赛,学业成绩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家长和学校,他们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降低在升学中的竞争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毒害极深,学校和家长很难走出这个误区。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在当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能实现?

二、西方几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战后,日本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自始至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让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从小就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学生在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他们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锻炼学(整理)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美国初、高中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下,父母很少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整天挂嘴边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美国孩子把马路旁的破铜烂铁搬回家鼓捣,或者把家里的玩具、小电器等大卸八块,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而那种循规蹈矩、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却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担忧。

三、父母和学校的角色转变

我们的中学生年年都能击败众多选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金奖,可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人才,而美国和日本的素质教育却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一幕幕情景,我们难道还不该迷途知返吗?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跳出“唯分论”的误区,改变旧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

其一,父母勿要从孩子会说话起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背诗诵词、加减运算,而应该注重保持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无拘无束的成长。

其二,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健康比分数更重要,要多地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因为成绩的原因而破口大骂或者动手打孩子,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鼓励孩子把高兴、愤怒、哭泣沮丧等情绪表达出来,从心里减轻他们的压力。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已迫不及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重塑形象。

其一,改变“唯分论”,不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老师教学的唯一标准,不要为了提高升学率、重点率而对老师、学生施压,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调整培养目标,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和培养他们运用事实的能力,改革课程内容,增加美术、音乐、劳动等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豁达性格、坚强意志、健康体魄、审美情趣等非智力因素。使新一代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应试教育范文篇6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拔出来,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应试教育范文篇7

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呢?

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一般说来,所谓“素质”,通常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涵义是教育学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换句话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发展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聋哑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假如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名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往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10点表现出来:①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10点基本可以着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哪些教育新观念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等。这些“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一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升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社会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不仅要知识丰富、学有专长,而且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其主要的含义,就是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我们常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到全面地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范文篇8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拔出来,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应试教育范文篇9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就宣扬“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读了书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是当时社会里最高的激励机制,这也就导致许多读书人都去读四书五经了。什么科学、技术、实验、创新等等早就抛到脑后了,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仕途,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也位居其次。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这种文化氛围延续到了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当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读好书,学科学、学技术,很少有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将来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类、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只知道顺从大流,我们的基础教育误入歧途,很难有所发展。

有位出租车师傅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每天开车很辛苦,可我儿子更辛苦,我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儿子却还得写作业,复习功课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得去上补习班,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作为家长,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这样,孩子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呢?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就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教辅材料,减少考试竞赛,学业成绩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家长和学校,他们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降低在升学中的竞争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毒害极深,学校和家长很难走出这个误区。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在当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能实现?

二、西方几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战后,日本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自始至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让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从小就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学生在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他们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锻炼学(整理)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美国初、高中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下,父母很少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整天挂嘴边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美国孩子把马路旁的破铜烂铁搬回家鼓捣,或者把家里的玩具、小电器等大卸八块,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而那种循规蹈矩、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却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担忧。

三、父母和学校的角色转变

我们的中学生年年都能击败众多选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金奖,可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人才,而美国和日本的素质教育却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一幕幕情景,我们难道还不该迷途知返吗?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跳出“唯分论”的误区,改变旧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

其一,父母勿要从孩子会说话起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背诗诵词、加减运算,而应该注重保持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无拘无束的成长。

其二,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健康比分数更重要,要多地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因为成绩的原因而破口大骂或者动手打孩子,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鼓励孩子把高兴、愤怒、哭泣沮丧等情绪表达出来,从心里减轻他们的压力。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已迫不及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重塑形象。

其一,改变“唯分论”,不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老师教学的唯一标准,不要为了提高升学率、重点率而对老师、学生施压,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调整培养目标,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和培养他们运用事实的能力,改革课程内容,增加美术、音乐、劳动等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豁达性格、坚强意志、健康体魄、审美情趣等非智力因素。使新一代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应试教育范文篇10

一、传统文化氛围下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就宣扬“万般皆下贫,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读了书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是当时社会里最高的激励机制,这也就导致许多读书人都去读四书五经了。什么科学、技术、实验、创新等等早就抛到脑后了,他们只考虑自己的仕途,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也位居其次。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这种文化氛围延续到了现在,变成了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考高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当大官。可是很少有人教育孩子要读好书,学科学、学技术,很少有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将来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类、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只知道顺从大流,我们的基础教育误入歧途,很难有所发展。

有位出租车师傅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每天开车很辛苦,可我儿子更辛苦,我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我儿子却还得写作业,复习功课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好不容易有个节假日,还得去上补习班,一年到头就没歇过。作为家长,我也很心疼,可是我若不这样,孩子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呢?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就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通知,要求减少学生的教辅材料,减少考试竞赛,学业成绩取消百分制等。但是“通知”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家长和学校,他们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降低在升学中的竞争力。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这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毒害极深,学校和家长很难走出这个误区。

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在当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能实现?

二、西方几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战后,日本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主导思想是“能力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自始至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让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从小就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学生在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中形成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他们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美国初、高中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下,父母很少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整天挂嘴边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果一个美国孩子把马路旁的破铜烂铁搬回家鼓捣,或者把家里的玩具、小电器等大卸八块,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而那种循规蹈矩、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却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担忧。

三、父母和学校的角色转变

我们的中学生年年都能击败众多选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金奖,可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也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人才,而美国和日本的素质教育却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一幕幕情景,我们难道还不该迷途知返吗?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跳出“唯分论”的误区,改变旧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

其一,父母勿要从孩子会说话起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背诗诵词、加减运算,而应该注重保持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在自我感知的世界里无拘无束的成长。

其二,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健康比分数更重要,要多地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因为成绩的原因而破口大骂或者动手打孩子,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鼓励孩子把高兴、愤怒、哭泣沮丧等情绪表达出来,从心里减轻他们的压力。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阶段,“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已迫不及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重塑形象。

其一,改变“唯分论”,不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老师教学的唯一标准,不要为了提高升学率、重点率而对老师、学生施压,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调整培养目标,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和培养他们运用事实的能力,改革课程内容,增加美术、音乐、劳动等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豁达性格、坚强意志、健康体魄、审美情趣等非智力因素。使新一代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